u
會務報告及代禱事項 (歡迎第一次來教會崇拜的新朋友 )
為教會 肢體 禱告
l 麥宇文姊妹的母親熊大俹牧師 10/17 安息主懷,求主安慰家屬並為後事處理代禱。
l 感謝神,卓俊伶弟兄 已於 10/12 決志歸主,請為他後續治療蒙主恩待,家人心中有主平 安代禱。
為教會事工禱告
l 10/17-19 林毓倫牧師帶領張光睿傳道、林端弟兄、林正雄弟兄及張秀誼姊妹前往南部 關懷當地原住民浸信會及加百列協會事工,請為出入平安,服事有主的帶領代禱。
l 10/25(六)教會將舉行「核心同工會 」,針對教會今年的事工提出回饋、檢討、展望與 感恩,邀請執事、小組長、各部組召集人以及關心教會事工的弟兄姊妹一同參與。並
邀請弟兄姊妹協助填寫對於 教會問卷表單 ( 掃描右方 QRcode) 回饋給同 工,給予寶貴的意見。讓我們一起在神所賜的異象當中努力前行。
l 11/1(六)「全教會秋季出遊 」請為活動預備、當天天氣及出入平安代禱。
下週講員: 吳錤弟兄 : 國際基甸會前理事長。
u下主日 服事 (10/26)
主席:張傳弢傳道 講員:吳錤弟兄 鋼琴:傅上珍姊妹
招待:楊 蔚、姜莉萍、潘昱宏、劉曉芬、陶 玉
司庫:陳綺雯、周慧珍、許瓊禧、蕭嘉惠 陪談:林 端、陳馨祈
影像/投影:詹 屹/周天心 音控/錄音:張光睿/聶世何
插花:卓佳欣師母 備膳/膳後:執事團隊/執事團隊
u 每日讀經 (依教會讀經進度表,欲索取全年度讀經表請洽教會幹事)
10/19(日) 詩篇 128 篇全 10/23(四) 詩篇 132 篇全
10/20(一) 詩篇 129 篇全 10/24(五) 詩篇 133 篇全
10/21(二) 詩篇 130 篇全 10/25(六) 詩篇 134 篇全
10/22(三) 詩篇 131 篇全
u 各項 聚會
每週禱告會/長青團契 葡萄園團契


晚禱 週三 19:30 林毓倫牧師主領 雅歌 週六 19:00 例行聚會
晨禱 週五 08:30 林毓倫牧師主領 週日 12:30 歡樂查經趣
長青小組
每月第三週日
12:00 10/19
清明上河圖 晨光 週日 13:00 分享
恩典 週日 12:30 每日讀經進度分享
助道會 寶貝 週日 12:00 例行聚會
高助 週六 19:00
聯合聚會 119 週一 12:30 讀書會 福音轉化
中助 週六 19:00 蒙恩 週二 10:00 每日讀經進度分享
社青團契 愛鄰 週四 09:30 長者認知講座
ACTS行動 週日 12:00 例行聚會 榮美 週四 14:00 例行聚會 以馬內利 週日 13:00 例行聚會 晨星 週五 19:30 每日讀經進度分享
禱告山 週ㄧ 21:00 例行聚會 恩光 週五 19:30 例行聚會
活水 週五 19:30 聯合聚會 Agape 週五 19:30 例行聚會
空墳墓 週五 20:00 例行聚會
(10/12)
(10/15) 實體188人/線上
耶穌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 (馬可福音16章15節) 2025年10月19日上午10:00
42週
席: 夏其蔚傳道 兄 風 琴 : 萬德音姊妹 證 道: 張傳弢傳道 兄 鋼 琴: 陳誼銨姊妹 序 樂
司琴
宣召 敬拜上帝 教會詩班
祈禱 主席
讚 美 ﹝頌主新歌第48首﹞歡欣安息之聖日
﹝頌主新歌第495首﹞賜福救主
﹝敬拜讚美詩集I第53首﹞在祂面前
獻詩 求主憐憫 教會詩班
讀經 詩篇127-128篇 會眾
證道 閤家歡
張傳弢傳道
唱詩 ﹝夾頁﹞回家 會眾
奉 獻 會眾
三 一 頌 ﹝頌主新歌封面裡﹞讚美一神
會眾
主禱文 ﹝頌主新歌封面裡﹞ 主禱文 會眾
報告代禱
祝禱
張傳弢傳道
謝保眾 牧師
阿 們 頌 會眾
招 待 鄭浩民弟兄、曾毓芬姊妹、謝智添弟兄、張惠媜姊妹、葉知定姊妹 司 庫 陳綺雯姊妹、陶 瑋姊妹、李之惠弟兄、陳瑞川弟兄
陪 談 陳瑞川弟兄、蕭維蓮姊妹
音 控/錄 音 李俊翰弟兄/聶世何弟兄 影 像/投 影 詹 屹弟兄/周天心姊妹 插 花 傅國會弟兄 備 膳/膳 後 劉曉芬.潘睦甯.潘昱宏.潘睦忻/以馬內利 同工團隊 執 事 團 隊
林毓倫
閤家歡
經文: 詩 篇 127 篇 所羅門上行之詩。
講員:張傳弢傳道
1 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 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
2 你們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吃勞碌得來的飯,本是枉然;惟有耶和 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
3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
4 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
5 箭袋充滿的人,便為有福;他們在城門口,和仇敵說話的時候,必 不至於羞愧。
經文:詩篇 128 篇 上行之詩。
1 凡敬畏耶和華、遵行他道的人便為有福!
2 你要吃勞碌得來的;你要享福,事情順利。
3 你妻子在你的內室,好像多結果子的葡萄樹;你兒女圍繞你的桌 子,好像橄欖栽子。
4 看哪,敬畏耶和華的人,必要這樣蒙福!
5 願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願你一生一世看見耶路撒冷的好處!
6 願你看見你兒女的兒女!願平安歸於以色列! 筆記:

光復鄉賑災分享
2025.10.02-10.03
廈門街浸信會:林毓倫牧師、張光睿、何炎運、謝尚霖、黃鈺書 景美浸信會:黃主用牧師、楊詔年 浸信會仁愛堂:梁振強牧師
10/2 第一天:始
6:30 禱告後,從玉里浸信會啟程前往光復鄉。


7:14 開始漸入災區。引入眼簾的是路旁堆積的淤泥及垃圾,配上空蕩蕩的商 家與住家。
7:35 勘查受災戶後鏟下第一鏟。
災區現場沒有人的地方異常寧靜。淤泥安靜的躺 在農地間好像理所當然地在那;灰灰的路面彷彿可以 引導你走到天涯海角。但藏在寂靜底下的,是一個人 的工作,是一個人的家,是一個人拚盡一生努力賺來 的東西。所有都在一夕之間化為烏有。




我們到了災區以當地傳道的家為基地,開始這 兩天的清理工作。原先計畫先清理傳道的隔壁鄰居 阿伯家,是馬太鞍溪氾濫第一接觸的上游人家。但 屋主當時不在,所以先前往 傳道的親戚家清理。
經過前一週其他鏟子超人的努力,親戚家僅剩門戶之 間小走道,約三十公分厚的淤泥。鏟的同時看到牆上記錄 著清楚印記-高過人的淹水線與及腰的淤泥線。這些印記 述說著大自然的摧殘力。


光復鄉賑災分享
回到鄰居阿伯家時,已有四十多名志工在清理該住戶的廚房。廚房地上累積 約六十公分的淤泥,每位志工輪流一鏟一鏟、一車一車將淤泥往外送。阿伯的房
子處於河水氾濫處,也建於低窪處,因此每一車的淤泥都得由一名志工推車,一 名志工拉車才能將淤泥輸送到集中區。淤泥清
除完,廚具撤離完,準備換地點時發現阿伯還 有一間儲藏室未整理。儲藏室乘載了阿伯一生 的努力。從生活雜物,到電動工具,到汽車零 件,到高級烈酒...阿伯的記憶被淤泥封塵,搭 著獨輪車一車一車被送往垃圾堆積區。回到傳 道家,原本有種植農作物的後院正在被約三十 名志工清理。後院累積超過三十公分的淤泥, 收工前無法完成清理。


第二天一早,團隊前往勘查此次最嚴重的災區 佛祖街。災區現場一片平靜,幾乎平坦的灰色
地面有冒出一些房子屋頂的形狀;路上的電線杆也 異常的矮。這裡的一切全被淤泥吞噬。團員之間協
調,認定該狀況需要全靠大型機具挖掘,超出我們 人力範圍。當下重組策略,隊員們想把人力聚焦在
能幫助居民能夠最快恢復家的方向出力。部分隊員


繼續協助傳道整平後院,另外隊員去整理一間需要清洗地板的阿姨家。


好消息,停水十多天後,自來水終於來 了。再一個好消息,家家戶戶已經分發到至 少一台高壓清洗機。水通了,清理速度就可 以開始突飛猛進。
光復鄉賑災分享
阿姨需要人力搬移客廳的物品好預備洗地,也另外需要擦拭各樣家具。其中, 阿姨特別告知希望今天床架、床墊、床頭櫃能夠優先清理乾淨,因為阿姨已經在 附近教會的長板凳睡了十天。長板凳的睡眠除了不舒服,對阿姨來說最辛苦的或 許是面對有家卻回不了、有床睡卻睡不了的心境。原來,最近的距離可以如此遙 遠。傳道家的後院在第二天也算是整平告一個段落。隊員決定上車尋找明顯需要 整理的家庭。
一群陌生人之間,沒有一句抱怨。居民們積 極、喜樂的面對現況,志工們集中注意力各自出 力、彼此配合。沒有人說嘴需要休息的人,也沒
有人刻意搶功。不會因為志工的男女老少而批 判任何人。災情面前,每個人心中有個共同的 目的,就是讓居民能夠儘快有家可回。


我們團隊此次的出力只是光復恢復的冰山一角,但終究必 須告個段落。光復,仍然需要修復。
10/3 第二天:待續
13:55 搭上玉里浸信會福音車尋找需整理家園的家庭
14:20 返回玉里浸信會
18:08 最後人員搭上17:58 班次返回台北


接近傍晚時刻在玉里火車站候車,抬頭看到已經泛橘紅色的黃昏,另一瞥同 時看見月亮正默默興起。上帝似乎透過同時看見太陽與月亮的景象,述說祂是日 月星辰的神。雖災難臨到,雖重建困苦,神終究眷顧祂的子民。
(文/張光睿)
光復鄉賑災分享


2025.10.10
張光睿、楊珮涵、卓佳欣
一抵達光復火車站時感覺空氣中隨時有沙土, 同時看見成群結隊的志工隊伍,自發性地走入 需要的地方幫忙,需要到底有多少?大概是出 站後不到十公尺的火車站機車停車場就可以直 接開工挖土的狀態。
我們首先走往上週光睿和牧者們探訪的住家,他是距離火車站 15 分鐘的路程,
由於志工們大多還是聚集在靠近火車站的道路與住家,因此我們走遠一點,希望 可以找到隱藏未被協助的地方。後來在上週服務不遠處,我們注意到有個住家旁 空地需要協助,以勒率先上前詢問是否要幫忙,屋主阿姨很熱情的招待我們,未 開工就先開吃,過程中也都會有各種行動車送上物資與食物,也有護理人員提供 醫護協助,因此我個人認為現場物資充足。但是居民的生活需要、心理創傷卻難 以計算該如何復原。
平日聞到的草地泥土味是舒服的,但在光復的土只有臭來形容,更不用說鏟 土過程會拉出各種奇怪的東西,床單、衣服、危險的鐵釘鐵板。而且爛泥比我想 像地還要沉重,再加上這些奇怪的廢物就得更費力,常常沒做幾分鐘就汗流浹背、 必須休息。
雖然說流汗與流淚在這裡是必然產生的,但也因此顯出這裡的笑容和幽默更 加珍貴。屋主阿姨笑談當天淹水家園全毀的事情,然後真心誠意感謝我們這些才 來短暫幾小時的志工;一群連名字都不知道的幾小時夥伴,最後離開時卻互道再 見,祝福對方平安。苦難不只有淚水,也有因著愛所帶來的希望。德蕾莎修女曾 說:「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很感恩上帝讓我們有機會 親自拜訪光復,願主繼續祝福當地居民以及參與關懷的教會。
(文/楊珮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