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婉如照顧網 2020-2021

Page 1



董事長 的話

高齡低生怎麼辦? 婉如基金會的解讀與因應 劉毓秀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關於高齡化與低生育率,彭婉如基金會董事王品教授多年前即根據人口推估,提出發人 深省的分析:

瑞典、日本、台灣:老化速度取決於 生育率 1990

瑞典

17.8

日本

12.1

台灣

2014

2030

2060

19.5

23

24.2

(生育率 1.9)

26.1

40

(生育率 1.4)

12.0

(生育率 1.1)

24

41 製圖:王品

老化速度取決於生育率! 1990 年瑞典高齡人口是 17.8%,日本高齡人口僅僅 12.1%。 但到 2014 年,瑞典高齡人口只微幅增加,日本卻跳升到 26.1%,原因是瑞典的生育率 保持在 1.9 上下的高水準,日本低得多。如此發展下去,到 2060 年瑞典老年人口比例將 可保持 24.2%,日本則會躍升至 40%,而台灣更會飆到 41%,超越日本!因為我們的生 育率 2004 年以來就徘徊在 1.1 邊緣。此表讓我們看到瑞典與日本高齡人口比例的死亡交 叉,令人觸目心驚,其關鍵因素是生育率的高低差異。高齡化不是單一面向的問題,並 不是一味增加國人殷切期盼的長照措施就能解決。 前述圖表一方面讓我們看到台灣的「極端人口」處境,另一方面也引導我們往正確的方 向思考解決辦法。

1 董事長的話

高齡人口比例


聯合國 2019 年發布的低生育率對策研究

呢?大家知道日本的長照學瑞典,而台灣

報告指出,瑞典是最好的典範。瑞典以普

人理所當然認為我們學日本就可以了。但

及的公共托育和友善育兒的就業措施去支

日本人跟台灣人有同樣的盲點,都拼命延

持家庭雙薪,父母都就業才有辦法養兩個

命,大大延長了不健康、需要照顧的時

小孩,為小孩創造最有利的成長環境。德

間,這點跟瑞典大相徑庭。日本人的長保

國在 2007 年開始效法瑞典,破除男人賺

制度產生延續不健康的生命的誘因,台灣

錢養家的傳統性別角色,支持女性兼顧工

便宜好用的健保和外勞,加上「人生七十

作與育兒,而能夠在七年後逐漸擺脫低生

古來稀」時代延續下來的過時孝道和老年

育率,至今生育率維持在 1.5 至 1.6 之間。

生活模式,也造成同樣的效果。瑞典等北

聯合國報告也特別指出,日本、韓國、 2

台 灣 必 須 面 對 其「 根 本 因 由 」(root

董事長的話

causes),破除傳統性別角色。第二要改 善高工時且沒有彈性的工作模式,第三是 要降低教育的高度競爭性。因為高工時和

歐國家努力追求提升老年生活品質和生命 價值,以「臨終前臥床兩週」為號召;日 本學瑞典,台灣學日本,卻失之毫釐差之 千里。我們真的應該好好思考其間的差距 及問題在哪裡。

高度競爭性教育會加強傳統性別角色,使

婉如基金會的銀髮家事和居家陪伴,一方

女性退出職場,讓家庭更加沒有能力生養

面提供小量的支持性服務,儘可能延長長

小孩,使低生育率陷入無解。

者生活自理的歲月。另一方面,對失能長

婉如基金會早已看出前述因果關係,因此 連結有志一同的團體,於 2005 年成立「托 育政策催生聯盟」,一方面推動 0-12 歲

者及術後病患,提供較長時數的服務,發 揮創造照顧工作機會、支持家人持續就業 的功效。

平價優質普及公共托育,另一方面也致力

婉如基金會二十餘年來,專致於研發、實

於觀念倡導及立法,以可行的方式去打破

驗各種高齡照顧及公共托育方案,並推動

聯合國指出的前述根本因由,推動建立符

成為國家政策,一方面為女性創造大量托

合女性、小孩、家庭需求的政策、觀念和

育和照顧的工作機會,另一方面,以托育

生活模式。

和照顧服務支持女性就業,貢獻社會,實

關於高齡化對策,王品董事製作的圖表顯 示,最佳典範也是瑞典。但是如何效法

現自我。


執行長 的話

王兆慶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人人都會老。我們為家人做好白頭到老的

年過得如何?本期也有專文報告互助系統

準備了嗎?

受疫情影響的概況。

本期婉如年刊的主題,是創造「自在老、

過去一年我們都過得不容易。謝謝您給社

輕鬆顧」的高齡社會。目前全國共 855

區照顧福利服務互助系統的支持,也希望

個 70 歲 以 上 家 庭 使 用 婉 如 銀 髮 家 事 專

新的一年,我們都可以平平安安。 3

台灣 70 歲以上老人共有 390 萬,基金會 的服務數字與此相比只是滄海一粟。但多 年服務下來,我們也有一些高齡照顧的心 得想要野人獻曝。總結起來就是兩個關鍵 字:「共同照顧」和「自立支援」。 保母有保親關係、幼兒園有親師關係,將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 2020 年度收支說明 收入

支出

捐款 補助款

4,114,253 人事費

3,812,091

57,000,586 活動費

58,358,258

活動

7,127,659 捐助費用

2,598,008

其他

3,531,069 行政管理費 2,762,577

家中長輩託付給居家服務人員,也有「共

附屬作業組織收入合計

附屬作業組織支出合計

含 11 所幼兒園、4 所社區公共家園

含 11 所幼兒園、4 所社區公共家園

同照顧」關係。如果要託付家中長輩給

155,341,396

150,848,567

另一位照顧工作者,我該做好甚麼心理準 台灣社區照顧協會 2020 年度收支說明

備?本期年刊會有答案。其次,我們特別 向雲林縣老人福利保護協會執行長林金立 邀稿,他的短文會讓您理解「自立支援」 觀念的 ABC。

收入 捐款

79,563,520 人事費

28,478,592

活動

1,480,076 活動費

6,877,364

其他

2,951,509 行政管理費 27,384,652

2021 是台灣的大疫之年。您可能也會好 奇,基金會在 covid-19 疫情爆發的這一

支出

2021 年度收支尚未經會計師簽證,故謹先 提供您 2020 年度資料。

執行長的話

案,1411 個家庭使用居家陪伴服務。


我們是照顧合夥人 共同照顧篇 4 我們是照顧合夥人


何謂「共同照顧」? 長期使用者的心得和心聲

王百芳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研發專員

決定找彭婉如基金會的「居家陪伴員」前,其實需要經過許多的思考,因為它不像外勞 是 24 小時全天候看顧,因此夜間、假日都需要家屬自己安排。也正因為如此,家屬如何 與居陪員建立「共同照顧」關係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

信任來自相處與觀察

磨合過程易爆衝突,先搞清楚事情輕 重緩急有助溝通

點一滴建立起來的。」這是使用服務快一

建立信任關係的過程中,伴隨的是各種溝

年的劉小姐最大的心得。劉小姐的父親小

通與磨合。劉小姐說,家屬往往處於身心

中風在長照機構住了兩年後,從基金會找

壓力大的狀態,有時沒意識到自己的情

了居陪員卉珍(化名)回家照顧。父親對

緒,就會爆發衝突。而照顧中有太多細節

卉珍的接受度很高,反而是劉小姐自己花

要溝通,常常讓她覺得大腦要超載了!

了一段時間學習如何放手。

家屬與居陪員最常衝突的點就是——跟

劉小姐一開始花很多時間與卉珍相處,觀

我原來的作法不一樣。劉小姐提醒,家

察她照顧爸爸的方式。她試吃爸爸的餐

屬要問自己:這個照顧有沒有安全?被

點,她發現卉珍會特別摘掉蔬菜較老的

照顧的人有沒有開心?如果答案都是肯

纖維;協助做復健時,為避免重複的復

定的,那為何要糾結,為何不放手。突

健動作讓爸爸感到枯燥,會分配在一天中

破思維,家屬就可以得到一個近乎是家

不同的時間做完。之後,她藉口外出採買

庭成員的好幫手。

東西,讓自己學習放手。當卉珍陪伴爸爸 時,她出門感到放心時,她知道她們之間 的信任感產生了。

5 我們是照顧合夥人

「信任是一種選擇,也是靠相處與觀察一


家裡的工作,界線也應該很清楚 劉小姐也很在乎居陪員是否得到「合理的對待」,若卉珍做太多超出範圍內的工作,就 會造成她的心理壓力:「即使是在家裡的工作,界線也應該要很清楚,不是我付了錢就 是大爺。」 而這個議題,對另一位使用者林小姐來說,也是每天的課題。林小姐的母親,一直無法 完全信任居陪員阿嵐姐(化名),最嚴重時曾有懷疑偷竊……等各種狀況。林小姐選擇 充分支持信任居陪員。她說:「我就壓根不相信阿嵐姐會拿,我每次都跟我媽說你自己 想清楚你放哪裡。」 她的信任來自於對母親的了解。林小姐的媽媽民國 17 年出生,經歷過那段刻苦的歲月, 除了帶給林奶奶勤儉的生活習慣,另外就是對外人較為苛刻。要對 20 年代主僕觀念極深 的老太太植入勞權觀念,彷彿天方夜譚,為了支持阿嵐姐,林小姐仍然不放棄對母親進 6

行機會教育。

我們是照顧合夥人

「讓妳委屈了,我謝謝妳願意包容她。」這是林小姐會在母親對阿嵐姐出言不遜時,道 出口的歉意;此外,林小姐會扮黑臉,半強制說服林奶奶一些事,讓阿嵐姐工作得更順利。 兩人建立了革命情感,互相配合支持的照顧了林奶奶將近十年。

居陪員帶領長輩做運動,需要家屬的勸說與鼓勵


7

共同照顧是家屬與居陪員同心,一起為被照顧者做出努力 共同照顧可能是,一搭一唱的說服長輩。「爸爸非常喜歡卉珍,他常開玩笑的說,說我 跟卉珍一個桌頭一個乩童,就是為了騙他做復健。」 可能是,同心協力找出長輩不舒服的原因。「我們最近在處理媽媽的便祕問題。後來發 現是咀嚼造成,因為她整口假牙,牙齦萎縮後就跟牙齒不合,我連絡熟悉的牙醫師,阿 嵐姐每個禮拜陪我帶媽去弄牙齒。也從飲食改變出發,把菜切細一點,煮爛一點。」 可能是,互相體諒彼此的不完美。「媽媽跌倒我不會責怪阿嵐姐,因為不一定全部都在 她眼皮底下,有時候她可能在忙別的事情,我媽媽個性也很逞強要自己去拿東西。有一 次是我晚上我照顧的時候她跌倒,所以跌倒難免啦!」 照顧過程中,有許多需要決定、說服、扮黑臉的時刻,不是單靠居陪員一個人能完成的。 過程中有笑、有情緒、有委屈、也有支持跟體諒。只要你曾經親身去照顧,就會知道共 同合作的力量有多大,就算這個照顧不完美,但它絕對溫暖長者的心。

我們是照顧合夥人

居陪員透過家屬了解長輩興趣,帶入活動中


我們是照顧合夥人 督導老師的提醒與叮嚀 文

林玉萍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居陪及長照部組長

居家陪伴方案頗受肯定,但長輩對「外人進入家裡照顧自己」大多充滿疑慮;也有家屬 覺得居陪員工作內容不符期待,這些因素常造成服務阻礙。其實居陪員和家屬共同目標 都是照顧長輩,建立良好互信合作關係才能把照顧做好。以下就從基金會督導的角度, 向您說明「共同照顧」可以怎麼做。

居陪服務是協助家屬,無法取代家屬

居陪員不是無所不能,居家陪伴服務 也有所限制

長輩期待子女親自陪伴照顧,是排斥外人

8 我們是照顧合夥人

服務的原因之一。儘管有居陪員照顧,其

疾病百百種,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表徵,

他時候也需要家屬與居陪員做交接,陪伴

照顧方式也不盡相同。居陪員雖受過訓

關懷長輩,別讓長輩有「有居陪員子女就

練,仍需要學習和熟練技巧,更需要您的

不來了」的失落,如此才能讓長輩接受居

提醒和說明。居陪員會用心照顧長輩,但

陪員服務。

無法「保證」長輩一定會變好或不跌倒。 為了長輩安全,若建議使用輔具或照顧方

服務有適應期,長輩接納居陪員需要 時間和過程 長輩常因「捨不得花錢」、「自認不需被 照顧」、「擔心東西被偷」、「不習慣外

式時,需要您的支持與配合來協助長輩接 受。

居陪員陪伴長輩生活,維持長輩能力

人」,甚至是「失智症產生健忘、懷疑、

除了陪伴照顧,居陪員也提供煮餐、洗衣

妄想」等因素排斥居陪員,服務初期會刻

和環境簡易清潔,為實現「自立支援」的

意找問題,對居陪員諸多抱怨。此外居家

照顧理念,期待可以帶長輩一起做。維持

陪伴提供個別化服務且時數較長,居陪員

長輩生活自理能力是婉如居家陪伴方案的

需時間了解長輩身心狀況、照顧需求、生

目標,希望家屬能夠理解並支持。

活習慣和喜好,更要互相適應和磨合。這 時需要家屬當雙方橋梁,協助居陪員熟悉 長輩,讓服務更快到位。當長輩有抱怨 時,也需要家屬觀察和理智判斷,了解原 委始末,與居陪員一起找出解決方法。

照顧好長輩是家屬和居陪員的共同願望和 責任,期待彼此可以成為合作愉快的「照 顧合夥人」!


自由與安全之間 自立支援篇

9 自由與安全之間


認識「自立支援」 幫助長輩自立生活 文

林金立 雲林縣老人福利保護協會執行長、余彥儒 老學堂左營社區長照機構組長

自立支援在日本及世界各國已行之多年,而台灣也不惶多讓,隨著超高齡化時代來臨, 更是在短短幾年內突飛猛進、遍地開花。 2011 年長泰老學堂日照中心成立,以「人生繼續學習的地方」為服務宗旨,去除照顧即 是服侍或無能的標籤。2013 年與日本群馬縣福祉法人高崎新町元氣村結盟,於日本照顧 現場完整學習自立支援。2014 年引入 ZIZIBABA 體驗訓練,並於當年起陸續辦理自立支 援成果示範觀摩會。2015 年成立自立支援學院積極推廣理念,各縣市也開始有單位加入 推動。2016 年民視異言堂「被綑綁的老年」專題報導創下超過百萬人點閱的紀錄,緊接 著康健雜誌以「照顧革命」為名進行專題報導,形成一股讓老人解除綑綁的照顧革新風 10

潮,目前長照 2.0 政策也將推動零約束納入政策目標。

自由與安全之間

自立支援照顧自 2011 年於台灣開始實證,目前有超過 200 個各類型長照機構投入應用, 自立支援在台灣的發展逐漸有本土化的模式出現。其理念有三:

1 2 3

支持長者繼續在原本居住的環境,倚靠自身能力過生活,進一 步達成自我實現的目標。 發現長者的優勢、能力和潛力,並激勵他們,找出改變的動機 和創造堅持的動力。 努力維持、改善甚至預防長者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條件持續惡化。

上述理念包含了兩個重要的內涵。首先照顧的目標是「提升長者的生活功能,而不是治 療疾病」,當日常生活能力提升了,生活品質自然增加,依賴也將隨之降低;另一個重 要內涵是「讓長者運用自身的能力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幫他們做所有的事」。 多數的家庭照顧者並未受過專業的訓練,也常會擔心自己是不是做不到,但是其實只要 遵循接下來的「四大基本照顧」與「零臥床」原則,您會發現自立支援照顧其實沒有想 像中複雜,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照顧法。自立生活的基石——


自立生活的基石—— 四大基本照顧 四大基本照顧被廣泛運用在照顧現場,也是讓長者恢復生活功能的重要基礎,在不過多 改變長者生活習慣、文化與價值觀的前提下,從改善飲水、飲食、排泄、運動等四個面 向著手。

四大基本照顧首重補充水分。長者常常會因為害怕跑廁所而不喝水,

長者補充水分。長者每天至少要攝取 1500cc 的水,若「忘記喝水」 可設鬧鐘提醒,「不愛喝水」可透過湯品、茶、果汁來補充。甚至有 些人只是需要在他面前放一杯水,陪他聊聊天,自然而然就會喝水了。

飲食

增加蛋白質和纖維的攝取量,減少油炸與加工食品。長者每天至少要 攝取 1500 大卡,如果營養不良很容易會產生肌少症的問題。肌肉量 不足就容易跌倒,跌倒後就容易臥床不起,落入失能的漩渦。

排泄

排泄可以反映營養及水分是否達標。當營養全面、水分足夠,加上運 動,排泄的狀況大多都會改善。也要讓長者在馬桶上排泄,以維持身 為人的尊嚴;戒除瀉藥,維持良好的腸道健康。 能持之以恆的運動才是最好的,所以要思考長者的喜好與習慣,找到

運動

最適合且能夠快樂的運動。另一個重點是循序漸進,例如臥床的長輩 先練習翻身與坐姿平衡,坐穩了再起身與站立,站穩後才訓練踏步與 跨步的動態平衡。千萬不可求好心切,必須階段性地慢慢來。

11 自由與安全之間

飲水

但缺水反而是造成躁動不安和尿失禁的原因,因此必須用各種方法讓


零臥床運動—— 讓在家自立支援得以實現 社會普遍認為失能是因為生病或住院所造成的,但事實上,臥床才是失能的最大主因, 簡而言之就是一種身體功能「用進廢退」的概念。躺在床上不動,肌肉便會開始萎縮、 失去力氣,骨頭裡的鈣質也會逐漸流失,甚至關節也開始僵硬,漸漸失去獨立活動的能 力。因此,零臥床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以下是零臥床的八項重點:

12 自由與安全之間

1 2 3 4 5 6 7 8

照顧是「協助」他,而不是「服侍」他。 老人長期臥床是照顧的人所引起。躺的越久,身體越虛弱,增加 腦中風及骨折的風險。 復健及早開始,從床上開始做簡單運動。 反覆練習穿脫衣服、上下床、如廁、用餐等生活的動作,便是生 活即復能最具體的實踐。 新的一天始於換衣服,裝扮是一件重要的事;睡覺跟吃飯的地方 要分開,寢食分離,讓生活也有節奏感。 不過度照顧,不離開視線,尊重長者也想自立的心情,讓「生」 的意識重新出現。 活用輔具、裝設扶手、去除高低差,擴大長輩安全的活動範圍。 善用社區資源,從家庭、社區及社會中發現生活的喜悅,大家一 起預防整天窩在家裡。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們都想要自立! 為了達成「一起在家自立支援」的目標,改變我們自己的照顧意識是最重要的事。秉持 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精神,唯有先從自身觀念改變起,長者才有機會跟著進步。 相信只要持之以恆,照顧關係一定會出現變化。


當自立支援落實於居家陪伴 創造長輩自在、安全的居家生活 文

林玉萍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居陪及長照部組長

「居陪員可以保證不讓我爸爸跌倒嗎?」這是居家陪伴服務最常遇到的提問。孝順的子 女擔心長輩安全,會有這樣期待不難理解,「跌倒」一直是居家陪伴服務最難解的議題。 長輩身體退化可能有腳無力、暈眩等狀

/ 住的部分 /

況,居陪員要備餐打掃無法隨侍在側,除

1. 臥室、客餐廳和衛浴等長輩活動空間以

非限制長輩活動甚至束縛,否則很難百分

及之間的動線,光線要足夠,不要有障

百保證不跌倒。想讓長輩在家自由與安全

礙物,電線、延長線要收好。

間取得平衡,就要拋棄「有事弟子服其

2. 沙發椅太低太軟,腳無力的長輩起身時

勞」的傳統觀念,做好居家空間規劃,維

吃力且危險,建議坐較高偏硬的椅子。 3. 浴室馬桶加裝增高器和扶手。

住、行等幾個面向做起。

4. 不要隨便移動家具物品,以免長輩(尤

/ 吃的部分 /

其失智長輩)找不到東西會懷疑被偷了, 所以居陪員打掃時會以原位收納為主。

居陪員會協助烹煮,能和長輩一起討論菜 單更好,甚至讓長輩指導居陪員煮自己的 拿手菜,他們會有參與感和成就感。長輩 即使吃的慢、飯菜掉滿桌,也盡量讓他自 己盛飯挾菜、自己進食,以維持長輩手部 及手眼協調力。

/ 穿著部分 /

讓長輩坐硬質椅,避免坐沙發椅

讓長輩挑選想穿的衣褲,可以思考選擇, 增加生活樂趣。幫長輩購買寬鬆易穿脫的 衣服,以圍巾取代高領衫,長輩較容易 自己穿脫,當衣服卡住時居陪員再給予協 助。此外,在家中讓長輩穿室內鞋(包鞋) 取代拖鞋,可避免絆倒。

即使在室內也要穿包鞋

13 自由與安全之間

持長輩生活自理能力,這可以從食、衣、


/ 居家行走部分 / 長輩常認為自己站起來沒問題,但不知道 坐太久突然起身,可能會因腳麻腿軟而跌 倒,這種突發狀況即使居陪員在長輩身邊 都會措手不及。建議家中裝設扶手,或使 用枴杖、助行器,或有可支撐的穩固家具 ,提醒長輩起身時,先伸伸腳,扶著輔具 慢慢站起來;或者喊一下居陪員過來協 助,則可有效降低跌倒風險。

險高時仍應堅持陪同,並隨時做好攙扶準 備。腳無力的長輩走一段路應給予休息後 再走,若願意拿枴杖或推助步車會更安全。 失智症長輩出門可能會有突發狀況,例如 忽然攻擊他人、隨手拿東西、重覆買東西 等,這時居陪員更需注意長輩異常行為。

/ 洗澡的時候 / 浴室是長輩最容易跌倒的場域,強烈建議 加裝扶手。洗澡時止滑墊和洗澡椅是必備 用品。千萬別讓長輩坐小矮凳洗澡,長輩 起身不易,居陪員攙扶也危險。另外,盡 量讓長輩自己洗,長輩洗不到或洗不乾淨

14 自由與安全之間

的地方再提供協助。 安全扶手

我們不希望為了安全限制長輩活動,也不 希望取代長輩自己動手做的能力。想讓長

/ 外出的時候 /

輩自在生活又兼顧安全,就從家裡環境著

有些長輩會拒絕居陪員陪伴外出,但跌倒風

手。一點點改變,多一些輔具,自由與安 全不再是兩難! 浴室安全扶手與洗澡椅,洗澡也可當便盆椅

外出推助步車或輪椅,走累了還可以坐著休息


不可不知的輔具服務 在家安居、安老必備 文

林綠紅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

輔具是什麼? 「輔具」這名詞對很多人也許有點陌生。輔具其實是「輔助器具」或「 輔助產品」的簡 稱,主要是幫助身心障礙者或年長者在日常生活、工作、就學、就醫方面更加獨立、方便、 安全的工具,同時也能幫助照護者更輕鬆照顧的工具。 輔具近來因人口老化,有逐漸受到注意。但實際上年長者的照顧安排中輔具仍常被忽略, 這其實很可惜。實務經驗中,適當的輔具介入確實能幫助家中的年長者更安全、更自主

在家安老,需要適當適時運用輔具 想到輔具,直覺想到輪椅或拐杖,根據經 濟部標準檢驗局的分類,輔具共有 11 大 類,從「個人照顧與保護輔具」到「居家 生活輔具」五花八門。舉例來說,陳阿公 因為肌力衰退、步態不穩,家人為了避免 他跌倒,在走道安裝一般扶手,也在廁所 安裝了馬桶扶手。一般扶手歸屬於輔具中 「住家及其他場所之家具與改裝組件」的 次類 --「支撐裝置」;馬桶扶手則屬於「個 人照顧與保護輔具」。此外,雖在台灣不 多見,但對於照顧臥床、失能者,很有幫 助的移位機,則屬於個人行動輔具類。 我們都知道,要維持一位年長者在自己的

家或社區在地老化,維持生活自理能力是 首要的事。然而,老化伴隨身體機能衰 退,原本的居家環境逐漸變得不夠安全, 此時亟需適時進行環境改造及運用輔具, 讓硬體、環境隨著人的老化程度調整。應 用輔具降低年長者跌倒的風險,同時也應 能降低失能、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可能 性。因此,適當、適時的使用輔具,是人 口老化的台灣更應積極提倡的事!

關於輔具的公共資源 現有的輔具資源,除了每年都舉辦的輔具 展之外,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多功能 輔具資源整合推廣中心的「輔具資源入口 網」可以當成認識輔具的第一步。

15 自由與安全之間

的生活。


長照 2.0 自 2018 年起提供包含「輔具服 務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在內的四 大項給付服務,各項服務各其獨立的給付 額度。凡是經評定失能等級第二級以上 者,每三年在輔具及居家環境改善上有 4 萬元的額度,給付的項目與金額規定於長 電動床有護欄,可調整高度, 方便長輩上下床又安全

期照顧給付及支付基準 E、F 碼當中。至 於如何申請、購置,是否需要專業的輔 具人員評估等等申請上的疑問,可洽詢 1966 專線諮詢。

16 自由與安全之間

讓輔具成為自在老、輕鬆顧的好幫手 一想到老化,許多人想到的是長照的安 排。不過,更積極的,也許該思考如何擺 脫被照顧的老後處境,起身追求自立、自 主的「第三人生」才是。那麼,我們一定 需要好好瞭解、運用輔具,改善居家環 境,讓輔具成為在家安居、自在老化的好 幫手!

廁所安全扶手,方便長輩起身

哪裡可以找到輔助資訊: .輔具資源入口網 https://newrepat.sfaa.gov.tw/ .衛福部長照專區 https://1966.gov.tw/LTC/cp-4495-48857-201.html .各縣市長照管理中心(電話撥打 1966)


照顧的另一種選擇 17 照顧的另一種選擇


另一種選擇 「銀髮家事」服務 文

尤敏馬告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家事管理部組長

「70 幾歲的爸爸都獨自打理生活,沒讓我操心。有天回家突然發現,怎麼灰塵變厚、走 道變窄,房間昏暗下來,爸卻說『還行還行,不用幫忙。』」 「母親習慣搶著照顧別人,滿 80 歲了,家事還堅持不假他人之手。但最近別說打掃累得 要分好幾回,還因爬高摔了兩次,家人都很煩惱。」 這是許多 40 歲以上中年子女的心聲。 18 照顧的另一種選擇

政府因應銀色浪潮,持續擴充長照,而我

我們卻發現,使用銀髮家事的受訪家庭顛

們仍須推廣「支援長者活力老化」的各種

覆觀念,長輩都表示他們需要的是「恰恰

途徑。2016 年起基金會將家事服務優先

好的服務」——即便付得起更多費用,也

提供 70 歲以上的銀髮家庭,核心概念在

不願意用更長的時數。長輩拒絕放棄仍有

於——若健康長輩能透過精簡省錢的家事

的生活能力及樂趣!

服務,盡可能延續自在生活品質;有限的 長照資源,將只須集中留給有中、高度照 顧需求的人。

「例行清潔、換季收納,我們會委託家管 員幫忙;其他像洗晾衣服、買飯、添購日 用品,我爸爸都選擇自己完成。我們想自

今年銀髮家事邁入第七年,有近千家庭正

己挑選,而且也是爸爸保持活動外出的原

在使用。我們訪談其中幾個家庭,他們的

因。」(李小姐)

年齡從 79 歲到 90 歲,皆為獨居及雙老家

「我們還健康,像我和先生都不喜歡一直

庭,服務頻率涵蓋兩週一次、每週一次到三

有人在旁邊。會介入我生活的照顧,剛剛

次等。以下,我們將勾勒銀髮服務的樣貌,

好就好了,其他的包含煮飯,我能做的我

看看這種服務是否有助於長者自立生活?

就自己做。」(張媽媽)

協助長輩,而非取代原有的能力

提前適應,也讓子女安心

傳統孝道,往往想替長輩服務愈多愈好。

選用銀髮家事,使用者通常有兩大考量:


家管員和長輩一起備餐

「像前陣子媽媽在家差點跌倒,或進門時

對照顧服務的抗拒;其次,可信賴的對象

特別喘,家管員就會叮嚀我,我回去時會

每週固定出現探望父母,子女更放心。

特別留意和檢查家中環境。」(苗小姐)

「媽媽很抗拒外人,我們希望進到家裡的

展望未來

人一定要能信任。」(翁媽媽女兒) 即便銀髮家事對渴望在家自主生活的長

「除了做家事之外,你看到有人在,就像 有人陪伴一樣。因為一個人住的話,要耐 得住寂寞」(吳爸爸)

者,確實發揮支持效果。但我們也注意 到,不少原有運動及聚會習慣的長輩,因 體力退步或擔心跌倒,乾脆放棄嗜好,從

「我不會想等髒了再找人來,我就是要有

此整天宅在家「和電視對看」,徒增肌力

人和我一樣固定探望爸爸,幫我關心爸爸

流失、失智等退化風險。因此,基金會期

的情況。」(李爸爸女兒)

待傳遞更多健康促進資訊,例如認識政府

當家管員長期熟悉長輩,也能留心長輩的 生活起居是否有變化,與子女建立必要聯 繫。因此,子女不至於得隨伺在側,也能 共同對長輩的身心保持敏銳。

舖設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輔具資源等, 和銀髮家庭積極迎向活力老化。

19 照顧的另一種選擇

首先,輕度的家事服務,可降低長輩未來


共同照顧 x 自立支援 豐原長青元氣學堂這樣做! 文

邱嘉緣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研發專員

「張媽早~妳今天好漂亮啊!」老師對入門的阿嬤喊著。 只見穿著花衫的阿嬤露出靦腆微笑,將自己的東西放進櫃子裡,便走到自己名牌的位置坐下。 「啊!可以麻煩您幫我到菜園澆水嗎?」老師問。 阿嬤點頭,熟門熟路的澆起水來。

豐原長青元氣學堂小檔案 簡

2016 年 8 月成立 臺中社會局提供場地及修繕經費,委託彭婉如基金會承辦

高齡、虛弱、輕度失能失智長輩,目前收托 26 名長輩

介於社區據點及日照中心間,鎖定無法自行出門卻還能生活自理的宅老人

著重延緩及預防惡化

每週一到五,08:00~16:00 依長輩失智失能狀況及意願,自由選擇使用 1 ~ 5 天(可選擇在家、搭 配其他服務及課程)

政府補助+家屬自費 每日 400 元。每週一天 1,600 元 / 月,以此類推

20 照顧的另一種選擇

人力配置

1 名組長、3 名照顧服務員、1 名廚工

這是張媽來到學堂的第三年,當初因為先生過世後失去生活重心,每天吃飯、睡覺和看 電視,出現反覆、健忘和憂鬱等狀況,所以來到學堂。張媽從最初沈默寡言,到現在會 主動照顧環境、關心新來的同學,甚至教大家說日文。返家後還會跟女兒分享課程,假 日也願意和家人出遊,腿力和精神都比以前好。對家人來說,過去熟悉的母親又回來了。 仔細檢視學堂的一日作息表,會發現每個時段活動設計的背後,都有照顧理念在支撐。


豐原長青元氣學堂一日作息 時間/日期

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設計理念

08:30~09:30

基本健康測量與紀錄、協助用藥 共同環境維護、個別化策略

健康管理 生活自理

09:30~10:00

團體分享、讀報、散步

現實導向 社交互動

10:00~11:15

11:15-11:30

運動課程 元氣有氧/活力健康操/動腦肌力促進/木球/銀髮體適能

強化肌力

餐前準備 (茶水、如廁、洗手)

21

午餐&午休 (收拾、潔牙、如廁)

起床

13:30~14:00

14:00~15:30

(茶水、如廁)

主題課程&活動 生活體驗/美學藝術/認知益智/音樂饗宴/社區人文

15:30~16:00

16:00~16:30

健康飲食 生活自理

興趣導向 認知促進 社會參與

點心休憩 返家準備 (收拾、個別諮詢、家屬交流)

然而照表操課,就能有這麼大的身心轉變嗎?豐原長青元氣學堂有什麼照顧秘方呢?答 案就是運用「自立支援」概念:看見並持續活化長輩的能力,讓他們過想要的生活。並 運用「共同照顧」精神,照服員是「老師」,長輩自認來「上課」,而其他長輩是「同學」。 不過與其說來學習,更像是一起生活。

照顧的另一種選擇

11:30~13:30


一邊撿菜一邊閒聊

秘方

無障礙的類居家空間營造

長輩協助清掃環境

1

學堂運用舊臺中縣長官邸改建,一樓的開 放空間就像客廳:一早長輩聚集在此聊

22

旁的教室進行課程活動,二樓更有午休空

此外,也藉由一起維護學堂環境,營造像 家的歸屬感。

生活化與社區化的主題課程 讓長輩持續參與社會

秘方

天、讀報、撿菜;中午用餐、看電視;一

於銜接其居家生活,減輕家屬照顧負擔。

照顧的另一種選擇

3

間;天氣好便會在戶外庭院運動、打木 球;角落則有與豐原農會合作的「元氣菜

學堂的課程充滿生活感,依循節氣、節 慶、時事,以及長輩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發

園」,種植當季蔬果。

展。新年做菜頭粿、分享吉祥話;夏天便 營造舒適的居家環境,同時也有電梯、坡

打芒果、做芒果料理、擺攤賣芒果冰。

道、廁所安全扶手等無障礙設施,讓長輩 也走入社區去公園野餐、參觀圖書館、媽

能安全且自由的活動。

祖廟參拜;與鄰近的機關和店家合作一日 秘方

讓長輩自己動手做 維護環境兼生活自理訓練

2

學堂重視生活自理,儘管長輩多為亞健 康、輕度失能或失智,但仍自己洗碗、刷

店長、消防員、小學生體驗;組成「元氣 樂開懷樂團」,到市府及火車站演出;或 是利用菜園收成,作料理分送給鄰居;與 里長合作,拜訪社區獨居老人。

牙及如廁。老師也會邀請長輩「鬥相共

藉由讓長輩感受歲時變換、參與社會關懷

tàu-sann-kāng」, 例 如: 澆 花、 撿 菜、

他人,建立社區認同感,還能賺錢、得到

拔草、掃地、擦桌子等任務。藉由日常練

掌聲、做好事,進而肯定自我價值。

習,維持長輩基礎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


手作品及菜園收成擺攤

4

創造對話機會 讓家屬參與共同照顧

秘方

秘方

發掘每個長輩的能力 營造互相照顧的氛圍

長輩擔任活動主持人

5

老師依據長輩的專長、興趣和身心機能,

學堂透過粉專讓家屬掌握課程,也成為

賦予其角色和任務。彬彬有禮的長輩被推

「下課後」彼此聊天的話題。也藉由「健

舉為班長,負責早點名;失智但性格活潑

康筆記本」請長輩和家屬寫下給對方的一

23

的長輩擔任活動主持人;原本內向的長輩

段話,表達說不出口的心意。另外不定期

在一次表演後被發掘,成為社區拜訪的親

舉辦家屬支持團體,分享照顧小撇步,也

善大使。

讓家屬吐苦水,獲得安慰與支持。而每半

照顧的另一種選擇

透過巧妙將健康、失能、失智程度差異的 長者融合在一起,創造互相照顧的成效。 因此會看到頭腦靈光但輕度失能的長輩擔

年一次的家庭訪視,除了檢視居家環境安 全,也更瞭解長輩及家屬需求。讓家屬成 為夥伴,共同參與照顧。

任指揮失智但肢體靈活的長輩玩桌遊;曾 是裁縫師的長輩幫忙修理衣服拉鍊。在這 裡找回能力和快樂。

學堂透過空間、課程及互動模式的設計,營造「來生活」而非「被照顧」的氛圍。透過 課程活動及均衡飲食活化身心,延緩退化;而大量社交互動創造愉悅心情,有助減少問 題行為,減輕照顧者(照服員、家屬)負擔。同時也建立長輩的自信與成就感,更願意 與人互動,照顧環境,參與社會,形成正向循環。


我家長輩需要找人來照顧嗎? 長輩衰老的五個指標 文

林玉萍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居陪及長照部組長

「媽媽雖然年紀大,但平常都可以自己來,不需要我們幫她什麼。但最近發現媽媽常常 坐著不太愛動,吃很少,感覺變瘦了;有時從沙發椅起身都有點困難,有次走路時還突 然軟腳蹲坐地上……這樣下去媽媽會不會越來越虛弱?我需不需要請人來照顧?」

什麼情況下,您可能需要居家陪伴服務,協助長輩安全看視和生活照顧? 婉如的居家陪伴服務包括 A、B+、B 三個等級。其中 B 級服務對象多為生活可自理、無 需照顧和安全看視的長輩。但隨著長輩年齡越長,出現下列徵兆時,就要注意原來的服 務是否符合長輩需求,是否需增加照顧和安全看視的部分。 24 照顧的另一種選擇

食慾變差、食量變小、體重減輕

1

食慾變差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是長輩 牙口不好,無法咀嚼;吞嚥功能退化,易 嗆咳,所以不想吃東西。也有可能消化系 統退化,容易便秘、脹氣、肚子不舒服。 當長輩吃不下、營養不夠時,體力會變 差,手腳會無力。

久坐不想動,常常想睡覺 長輩常常坐者打瞌睡不愛動,或躺著不想 起床;老是興趣缺缺,提不起勁;以前會 外出散步,現在不出門。當長輩出現這狀 況,除了退化沒體力,起身困難、走不動 之外,也可能是出現失智徵兆。

2


步態不穩,走不遠,有時會腳軟

3

長輩步態不穩,左右搖擺、平衡感和柔軟 度變差,例如穿襪穿鞋有困難,起身有時 會搖搖晃晃不穩定,甚至摔倒或跌坐的狀 況,都是長輩肌無力的表徵,也是容易發 生跌倒的指標。

體力變差、動作及反應變遲緩 長輩體力變差、動作變慢、反應變遲緩。

擰乾毛巾、爬樓梯吃力、從椅子起身緩慢 困難、手會科,盛飯喝湯時會溢出、不自 覺流鼻涕流口水等現象,就要注意他是跌 倒高危險群。

會造成家庭困擾的失智症問題行為

5

長輩變得愛藏東西,常懷疑別人偷東西; 煮飯燒水常忘記關瓦斯;自己出門會迷 路;會看到或聽到現實中沒有的事物; 半夜起床做以前熟悉的工作……這些都 是失智症問題行為,建議帶長輩去精神 科或神經內科篩檢評估。

出現以上這些徵兆,就可能需要找人協助安全看視,透過飲食營養和運動來增 加長輩肌力,並使用輔具、安排環境硬體改善。

25 照顧的另一種選擇

4

例如走路變得更緩慢、無法提重物、無法


疫情下的我們 26 疫情下的我們


疫情時代的非營利幼兒園 繼續玩、繼續生活、繼續學習

邱嘉緣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研發專員

2021 年五月到八月 covid-19 本土疫情爆發的三級停課期間,是很多人難忘的一段日子。 只見家長群組瘋傳線上學習懶人包:故事、手作、英文等五花八門的影音素材。而老師 更使出渾身解數拍攝教學影片,希望達到「停課不停學」的目標。 然而,到底我們希望孩子不能停止的學習是什麼?而當疫情將學習步調打亂時,也讓我 們重新檢視:什麼才是面對學習最重要的事?

鳳山社區自治非營利幼兒園在學期初,老 師便引導大班孩子們討論自己的畢業挑

保持聯繫。最後由孩子們票選出在家可以 做的四大畢業挑戰:製作手工肥皂、自製 清潔劑、跳繩 30 下、仰臥起坐 30 下。

戰。他們覺得上小學最重要的是「照顧好

彥伶老師表示重點不在成果,而是培養過

自己」。隨著孩子的好奇,課程一路從認

程中勇於面對困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透

識病毒,到發現不生病的方法是清潔消毒

過家長的引導,有孩子分享挑戰跳繩失

和增強抵抗力。

敗,探討可能是體力不夠,要再多練習。

然而,遇上了停課,畢業挑戰該怎麼繼續 進行呢? 彥伶老師說明:「平常就會鼓勵家長參與,

也有孩子發現:「仰臥起坐時手放在胸前 起不來,但手放在頭後面就成功。」

回到學校以後,從照顧自己到照顧環 境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就請他回家問,或是 一起查資料,再把答案帶回來分享。」停

如果走進五甲社區自治非營利幼兒園教室

課期間,老師透過電訪和社群平台與家長

裡,會看見有孩子在烹飪區洗菜、拿著真

疫情下的我們

日常情境中,培養解決問題的態度

27


刀切水果、在卡式爐上熱油煎蛋;在數學區,則藉由錢幣遊戲,玩起扮演買賣,也學 習對數字、大小和加減概念的應用。 五甲的教養理念是「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照顧自己、與他人合作和關心社區及環境」。 孩子一早到園所,便會拿掃把掃庭院、照顧菜園和動物;學習區操作完,老師會請孩 子一起收拾,將教具歸位;午餐時,孩子自己盛飯、夾菜。有家長分享自己三歲孩子

畢業任務做家事

帶著弟弟妹妹打蛋

到社區公園環境清掃

照顧動物

28 疫情下的我們


照顧菜園培養對環境的關心

園長翁素美說:「比起認知型的課程,我們更著重生活技能的培養。」停課期間的其中 一項畢業挑戰是做家事,從家長回傳的影像中,看見孩子自己摺被子,仔細的從晾、收 到摺衣服;踩著板凳在流理台前洗玉米、切紅蘿蔔,手握鍋鏟專注的炒菜。生活能力無 法速成,得透過在園所跟回家後的持續培養。

玩,都是培養能力的養份 看起來孩子都在玩,但其中蘊含了多元的能力培育:剝蛋殼是練習小肌肉運用、從雞蛋 生熟變化中經驗科學概念、一起煎蛋學習團隊分工合作。 這些能力為什麼重要?畢業班家長回饋:「比起從書上學知識,在玩樂中學習生活能力, 反而能培養自我照顧和生活素養。而幼兒園開放式的教育,讓孩子在面對挫折時,有解 決問題的能力。上了國小比較穩定,更能發揮自己。」 照顧好自己、協助他人、參與社會和關心環境,在後疫情時代顯得更重要。非營利幼兒 園的教育目標,是在孩子心中種下一輩子受用的態度和帶得走的能力。

29 疫情下的我們

的改變是:「以前吃飯都要阿嬤幫,現在會說『我自己舀湯就好了』」。


疫情下的 婉如家事服務工作 文

王百芳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研發專員

2021 年 5 月 15 日,台灣疫情宣布 Covid 19 三級警戒,連帶的影響各行各業。婉如基金 會的服務方案,大多屬於居家式的照顧工作,也首當其衝。

疫情衝擊大,但長久的服務也有韌性

簽訂三方契約,建立互助合作關係

根據基金會疫情期間的統計,「家事服

要如何解釋使用者「停止服務,卻仍給付

務」的停班狀況,以雙北地區最嚴重達到

薪資」的行為?可從彭婉如基金會的協助

48%,將近一半的使用者暫時停止使用服

婦女就業的機制,看出端倪。

務。受疫情影響較小的南部地區,平均也 30

有約 20% 的停班率。

彭婉如基金會協助二度就業婦女邁入職場

疫情下的我們

之際,運用「陪同媒合」建立使用者對二

家事服務工作者,以負擔家計的中高齡二

度就業婦女的信任。媒合過程中基金會透

度就業婦女為主要族群,更有不少是單

過「三方簽立共同契約」,確保雙方的權

親、經濟弱勢、新住民,卻面臨停工與薪

益。這不是一份尋常的契約,因為契約主

水驟減的衝擊。

旨不斷強調此服務「不是商品,是有公益

惠珍(化名)就是這波疫情的受災戶。家 管員這份工作,幫助單親的她度過最艱困 的時期。目前 64 歲的惠珍,孩子已經獨 立了,她持續服務三個家庭,每月收入三 萬多元,最久的長達十六年。而在疫情期 間,服務全部停擺,但這並不代表收入歸

性質的服務」,並重複出現 19 次「平等、 關愛、合作、助人」的互助概念。協議書 更明白的寫到,若因使用者因素而停止服 務次數超過一定比例時,該月需支付家管 員三分之一的費用,以維持其生活所需, 因為這份收入是用以養家活口的救命錢。

零,在停班期間,惠珍的兩位使用者,仍 然分別給付全額,以及三分之一的薪資, 這讓惠珍維持了原本 40% 的薪資水準, 加上政府一萬塊的紓困金,以及過去十多 年來穩定就業所存的私房錢,她表示可以 撐到半年以上。

一路走來,扶持相伴


四千名姐妹賴以維生的家事服務

惠珍說,協議書此一條款,在這個關鍵時 刻真的有保障到她。

多項緊急措施,協助提供者度過疫情 難關

提供經濟困難的人最高三萬元的貸款。育 凡(化名)就申請了這個貸款。56 歲單 親的她,有兩個剛畢業的小孩,以及一 個身心障礙的孩子。作為家裡的主要經 濟來源,她一周工作六天,服務十四個使 用者,月收入達五萬五千多元。三級警戒 令後,十三個使用者全部喊暫停,收入驟 降成六千元。這讓她想起十多年前先生驟 逝,留下三個孩子要養的窘迫,但她已經 不像當時那麼驚慌了。 育凡說:「十幾年來,工作一直都很穩 定,我的使用者很疼我,之後一定會慢慢 回來,我也相信基金會會持續幫我排工 作。」督導協助育凡申請到兩萬元的嬌生 貸款,再加上政府的一萬元紓困金,因疫 情失業的兒子,也努力勤跑外送,一家四

2021 年三級警戒尾聲,基金會訂出十二 項防疫守則,除了對家管員、居家陪伴 員、坐月子人員進行訓練與宣導,也透過 簡訊傳達給服務使用者,希望藉由自身的 公信力,強化使用者與提供者的安全感, 以加快復工的速度。果然如育凡所相信 的,七月底三級警戒剛解除後一個月,只 剩下一個使用者還沒復工。「我遇到的使 用者是好人,不是想壓榨、把你當作隨叫 隨到的人。他們真的關心這份收入一旦沒 有了,會影響到你的生活。」婉如互助系 統的友善合作關係,在疫情的衝擊下並沒 有消失。 這場疫情就像一個考試,看二十多年來基 金會堅持居家式服務是「福利服務」而非 「商品」、是「互助」而非「一手交錢一 手交貨」的理想,能否經得起考驗。回首 2021 大疫之年,幸好這套架構還是撐住 了在互助系統工作的 4255 位婦女。

31 疫情下的我們

此外,基金會運用嬌生公司的一筆基金,

口安全的度過了疫情停工的時期。


家長一打一好崩潰, 專業保母為何可以一打三? 文

黃喬鈴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

我們往往以自身的經驗想像保母如何照顧孩子,忽略了保母都是經過專業訓練且有實 戰經驗的神隊友!再加上,保母家通過 40 項居家環境檢核及妥適的空間規劃,確保托 育安全,也讓工作更順手流暢。

32 疫情下的我們


保母下午都在午休?

保母家長防蚊大作戰!

準公共保母是什麼?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