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 PWR Biennial Report

Page 1

專題│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我希望孩子平安快樂,成長茁壯!」 「我希望年邁的父母過得健康自在!」 走訪北歐,深入美濃,婉如持續守護每個人心中最平凡深刻的希望

2012~2013


董事長的話

熱鬧中的寂寞: 北歐照顧福利在台灣 序

熱鬧中的寂寞:北歐照顧福利在台灣

婉友費的善用與感恩

∕林世嘉 1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林世嘉

∕王慧珠 3

專題│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新孝道運動 健康老化 4

製造機會勞動老人家才是新孝道 6

台灣的日間照顧面貌 8

長長久久,服務到老 12

養生飲在家做 一點都不難 14

中央政府一位官員曾對我說:台灣

得:「家裡老人、小孩給你們基金會的

如果有十個婉如基金會,普及的家庭照

人照顧,我比較安心,且費用也相對平

顧、托育服務就有譜了,惡性少子高齡

價。」

化說不定就有救了!

但討論到要用「平價+優質」來設計

我把這當成對基金會的恭維,對好

政府的照顧政策時,朋友就跟我辯起來

新教養觀念 借鏡北歐 18

幾千位服務提供者的肯定,但心裡也覺

了,而且會堅持:「平價」跟「優質」

嬰幼兒照顧的新安全意識 20

得很好笑。內行的官員知道,家庭照顧

在邏輯上是矛盾的!直到我說,你之前

政府服務環環相扣,教你如何當好父母 24

跟托育服務最好用婉如的「北歐模式、

不是才說婉如基金會的服務,算平價、

台灣轉化」來推廣,才不會落得現在黑

你也覺得安心嗎?朋友才愣住。

「瑞典」行,「台灣」行嗎? 28

〈台灣篇〉享受在家旁邊平價優質托育的幸福 32

你的小小孩,讓婉如公共托育服務網來照顧吧! 36

財團法人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年刊 Biennial Report of Peng Wang Ru Foundation (2012-2013)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一月印行 出  版  者 財團法人彭婉如文教基金會 發  行  人 林世嘉 主 編 王慧珠 責任編輯 王百芳 助理編輯 尤敏.馬告 編  輯  群 王兆慶、王珊珊、林玉萍、黃邦吉、呂佳旻、施吟秋 美編設計 陳麗玉 印 製 佑華印刷 地 址 104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一段70號8樓 電 話 02-25216196 傳 真 02-25216364 網 址 http://www.pwr.org.tw 電子信箱 pengwan@ms13.hinet.net

心食安問題的下場,抓不勝抓、大眾受 害。

社會肯定我們的服務,「婉如之 友」逐年增加。服務提供者願意來接受

但所謂北歐模式,其實是政府自

訓練、就業媒合;使用者之間有口碑,

己聘用照顧跟托育人員,她們是「公務

大家願意找基金會照顧自己的家庭、老

員」。人民的照顧跟托育服務,在北歐

人、小孩。這是「熱鬧」。

是「政府」捲起袖子自己跳下來做,支

但跟社會各界討論到:政府該怎麼

持家庭,進而促成大量女性穩定就業。

做?台灣托育政策、長照制度如何走向

台灣的官員恭維我們的時候,我心想,

「北歐模式、台灣轉化」?這時就有一

其實這本來是你們應該做的事啊!

點「寂寞」了。

熱鬧中有寂寞

有服務,也有理念

在台灣推動北歐模式照顧福利,

所以,每年此刻,您手上都會收

是一種「熱鬧中的寂寞」。因為大家搞

到這本年刊。裡頭有我們精心企畫的專

不懂你在講甚麼。我身邊許多朋友只覺

題專訪,每一篇都在向您展示:婉如的 1


執行長的話

別探討北歐的「健康老化」及「公共托

婉友費的善用與感恩

因為我們知道,每一位婉如之友,

育」實務。您知道嗎?協議書上的「平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王慧珠

對協議書裡的好多文字都有印象(「社

等、關愛、合作、助人」八字箴言,其

區照顧福利服務互助系統」,「平等、

實出自1928年瑞典首相韓森(Per Albin

關愛、合作、助人」,「壯有所用、幼

Hansson)的演說!

「照顧服務」跟「社會理念」,究竟是 怎麼連接在一起的?

今年年刊,我們企畫了專題,特

有所長」,「創造共贏」……),但多

雖然建構服務有點辛苦、推廣理 念有點寂寞,但我們知道,「光說不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今年初在教育部

中包括一部嶄新的娃娃車外,大量的人

練」、「光做不解釋」,都無法改變台

門前上演的行動劇「小罔市上學記」,

力、交通往返及設備的投入。就如我本

灣。

內容描述許多老舊的公立托兒所,因為

人去了美濃,杉林的大愛園區將近十

瑞典從1928年走到現在快要一百

《幼照法》及《非營利幼兒園實施辦

次,也深刻的了解到在偏鄉經營幼兒園

如此,才有更多人「知其所以

年,台灣將會走向甚麼樣的模式呢?歡

法》修法後拉高了原本設備及師資的規

的窘境,絕非我們住在都會區尤其是台

然」。政策才可能改變,官員口中的第

迎各位婉如之友陪我們繼續走下去,我

格,使得當年因陋就簡的托兒所在新法

北市的居民所能想像及理解的,看到老

二、第三,甚至「第十個婉如基金會」

們還有很多一起努力的空間!

上路後,頓時無法存續,紛紛不支倒

師和孩子因婉如的協助而能再展笑顏,

才可能誕生。台灣人才可能真正擁有普

地,這真的是目前很多公托包括鄉托、

猶 如 < 感 恩 的 心 > 歌 詞 說 的 : 「 感謝

及的家庭照顧、托育服務。

鎮托的孩子面臨的狀況。

有你,讓我們有勇氣做我們自己。 」

數人並不確定這是甚麼意思。 我們矢志推動大家按讚的「服 務」,也矢志推動能有效改善台灣社 會、台灣政府的「理念」。

原本瀕臨倒閉的高雄美濃鎮立托兒 所也遇到類似的困境,在老 舊不堪的設備、3080元的 過低月費、70%是靠政府補

一、收入 7,936,905

薪資支出

9,835,299

30,089,847

活動支出

30,247,416

下,斷絕了一般組織承接的

活動收入

24,869,715

行政管理費

12,118,432

意願,也變成教育局的燙手

捐贈收入

1,300,000

利息收入

2,027,595

其他收入

685,792

幼兒園盈餘-五甲

100,387

八月接下美濃托兒所,解開

幼兒園盈餘-重慶

16,106

了一百多位的小孩無幼兒園

幼兒園盈虧-屏東復興

可唸、家長無處可托,且多

台灣社區照顧協會一O一年度收支說明

位資深老師即將面臨失業的

一、收入

山芋。婉如基金會本著理念 與實踐並行的原則,於今年

僵局。 婉如基金會因為有了

捐款收入

二、支出

補助款收入

助的家庭,種種問題的糾結

2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一O一年度收支說明

捐款收入 補助款收入

-102,916

二、支出

79,436,994

薪資支出

14,868,002

570,000

活動支出

28,926,616

行政管理費

21,560,235

活動收入

2,671,950

您的持續捐款,讓我們義

利息收入

1,812,682

無反顧勇敢的去承擔。其

其他收入

766,348

3


新 孝 道 運 動

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新孝道運動

健康老化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孝順,但往往面對年邁的

新 孝 道 運 動

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父母需要照顧那一刻起,突然開始不知所措。 如何做才是孝順父母?許多人的觀念認為寸步 不離,甚至接手所有的生活事物才是孝順。但 近期實證研究卻顯示,這會讓長輩加速老化進 入失能階段。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各種健康老化的新觀念 正席捲而來,多元化的照顧模式也應運而生。 新孝道運動正要展開,請您和我們一起認識這 些新觀念與新資源。

4

5


新 孝 道 運 動

製造機會勞動老人家才是新孝道

● 劉毓秀(右一)與父母親

∕陳昱任 攝

劉毓秀的故事 文∕李瑟

所以他們為父母換住有電梯的住

使人朝反向彈開,只有三根腳趾被壓到

其它「不孝順」的事例,還包括

起投入婦女運動,體認到如果把權力輸

宅,靠近她與弟弟家附近,斜對面就是

骨折,因骨質夠,靜養幾個月就恢復活

她只帶爸媽看初診,以後複診就要他們

送到家庭主婦手上,將她們轉變為托育

老人活動中心,菜市場、學校操場也在

動自如,沒開刀、沒住院、沒開藥不

自己去,訓練他們坐車、花錢、算錢、

和照顧人員,就能以一種「照顧」的眼

附近,方便父母自己買菜、簡單開伙,

說,醫生甚至連鈣片也不給,原因是老

找錢、跟醫生訴說狀況、互相討論,因

光來施政,因為照顧好社區的小孩與老

中年兒女可以隨時去探望父母,假日則

媽沒有骨質疏鬆。「要不是常運動、根

為她發現「 每次只要有子女出現在診

人,社會就穩定。

相約一起穿漂亮、逛街、吃館子、談天

基好,現在還躺在醫院裡就糟了。 」

間,醫生就只對著子女說話,好像老

說笑。

子女們以那次意外推論,若是一般老人

人家是多餘的人。」她不願父母失去社

可能就會全身倒地被車子輾過,而造成

會溝通能力,與社會沒有連結,久了容

多處骨骼及內臟傷害。

易孤立、退化、憂鬱。

1996年起,她幾乎年年去北歐取

並且溝通兩老對人生要怎麼過的看

以紓解台灣急速高齡化面臨的問題,例

法。例如爸爸是個興致高的人,晚上十

如健康促進老人活躍的生活型態,壓縮

點還出門買晚報、吃吃速食店、欣賞熙

她還鼓勵爸媽能做的事儘量自己

這些處心積慮其實源自父母定期健

失能時間,且儘量在地老化(住在自己

來攘往的人群,但媽媽就緊張了,打電

做,但另外請了彭婉如基金會的居家服務

檢,長年用心維持正常血壓、血糖、膽

家裡,又有鄰里互助網絡),直到最後

話給劉毓秀抱怨「那麼晚了你爸又跑出

員每週來父母家半天,做完老人家做不來

固醇等數值,全家人預知父母會長壽,

不得已才入住養護機構。並發展彈性、

去了 」,她請媽媽抱著「多活一天都是

的、爬上爬下的、粗重的家事與清潔,每

那就要想辦法建立父母活躍、自主的能

平民、普及的居家服務員制度,依需求

撿到」的豁達心情,不要限制他、嘮叨

月開銷4400元,擺脫別人家依賴外勞2 4

力與體力,才不致變成「失能臥床的長

每日到府照顧一次或數次。以多元化策

他,他自由自在、開開心心最重要。

小時綁在一起且每月兩萬多元的負擔。

壽」。「 一直想保護長輩,不讓他們

略減少重癱與過度依賴外勞、因應大部 分老人其實喜歡留在自己家中老下去的

要健康老化,不要變成疾病化

實況,以解決父母兒女的金錢負擔、互

相對於一般子女不讓長輩做事,比

做他們本來可以做的事,能力就喪失

如子女代填所有的表格、僱外勞餵吃飯、

了。我們平常心,他們才能長長久久

陪散步……,劉毓秀家顯得很與眾不同,

延續平常生活,」劉毓秀說。

相歉疚感,以及政府健保與財政的負

她也打探發現早上有人在教拉筋

以致於有一天,社區管理員看到劉老爸去

如果健康能幹又快樂的老人家佔

擔、東南亞國家未來可能停止輸入外勞

功,就拖了媽媽去上課,幾次之後媽媽

超市買米抬回家,就打電話給她說「妳太

多數,那就不需要那麼多的外勞推輪

的困窘。

跟同學相熟,變成每天早上的運動也是

不孝了」。劉毓秀卻說「這才是新時代的

椅,而多用本地的居服員代做難事來彌

跟朋友晤面,自行開心前往。

孝順之道」,讓爸爸有機會出門不要宅在

補;而愈多人使用,讓居服員收入變

同時間,劉毓秀也是個中年兒女, 老爸90歲,老媽83歲,她與兄弟姐妹

這樣每天走路與拉筋,有了報償,

家裡,且訓練肌力。「 我覺得大家要有

多,就會有愈多人投入居家服務,形成

討論出一個鼓勵長輩獨立的照顧策略,

有一天媽媽在路邊等過馬路,有輛車竟

預防觀念,提供父母保存生活技能與

自助加共助的普及模式,這是劉毓秀的

讓長輩延續獨立生活技能、快樂人際關

對著她歪過來,幸好平常有運動,反應

體力不退化的照顧,而不要等重癱了

盤算。 (版權說明:轉載自 康健雜誌179期)

係,減少生病風險並延後失能。

快,媽媽本能地用手一推那車,後座力

才來談照顧臥床。」

6

7

新 孝 道 運 動

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經,體認北歐長期照顧模式經驗,可用

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台大外文系教授劉毓秀1980年代


新 孝 道 運 動

台灣的日間照顧面貌 專訪 台北大學社工系王品老師

可以先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日間照顧嗎? 王 品 老師( 以 下 簡 稱 王 老 師 ) : 日 間 照

們所愛的人」的系列文章,其中有幾篇

顧中心就像老人的「幼兒園」,每天

在介紹日本發展出各種精緻溫暖的日間

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左右,由專車或

照顧服務型態。報導中出現一個讓我們

家屬自行將長輩送到日照中心,晚上

驚訝的數據,「 和新北市板橋區人口

再將長輩接回家。許多失能失智長輩

差不多的東京都杉並區有80家日照中

因為不想離開家人、或不想離開熟悉

心,整個新北市只有6家!」台灣的日

的居住環境而排斥住到養護機構。子

長輩在日照中心都在做些什麼呢?會不

血壓體溫、慢慢閒話家常;也有社區

間照顧到底是什麼樣的面貌呢?我們訪

女如果白天要出門工作,不放心將失

會無聊?

長輩自己慢慢騎著三輪腳踏車或電

問到長期研究台灣長期照顧系統,且對

能或失智長輩獨留家中的話,日間照

王老師:日照中心除了提供餐點和沐浴

動代步車(是的,拄著枴杖走不久、

台灣日間照顧非常了解的台北大學助理

顧就是不錯的選擇,因為長輩只是白

等基本服務外,也會安排體能活動、

走不快的長輩也是能自己騎腳踏車或

教授王品老師,跟我們分享有關台灣的

天離開自己的家,晚上又可以和家人

認知、懷舊、音樂等活動。日間照顧

電動代步車的,甚至更需要車子幫忙

日間照顧服務。

相處,這樣的安排長輩較能夠接受。

最重視長輩的互動與溝通,照服員皆

省力)、或是由家人推著輪椅來日照

日間照顧也是目前政府所提供的長照

能使用長輩的母語和長輩互動,以便

中心,…想像這畫面,就像學生們一

服務中,每天照顧時間最長的唯一選

深度認識長輩,並讓長輩感受到真心

早來到學校一樣,精神抖擻、充滿期

擇。

的關心。因此日照是失能或失智長輩

待。如果這些長輩孤單一個人在家,

自己、家人、與家庭經濟負擔三方面

恐怕一整天都沒有人可以跟他們說一

都能得到抒壓的『三贏』政策。

句話。但來到日照中心,有一群同

日照中心對於長輩的年齡跟健康方面有什

● 綠意盎然的古早味建築使日照中心更加親和溫暖

長輩;費用則依各縣市有不同規定。

來接長輩。一到日照中心,他們慢慢 喝水、慢慢上廁所、慢慢安靜下來量

齡、同村、同鄉的伙伴,有著共同的

麼樣的條件限制嗎? 王老師:日照中心的服務規模限定在30

王品老師曾長時間在雲林縣崙背、古坑

記憶與話題,大家一起重拾生活樂

人以內,服務對象為生活可以自理的

與斗六三個『小太陽』日照中心做研

趣,早上一起折菜削皮幫忙廚房、然

65歲以上輕中度失能或50歲以上失智

究,能介紹一下當地長輩如何參與日照

後一起做團體運動、中午一起吃飯、

中心的活動?

下午一起上課學習,日子過得又快又

王老師:每天一早,長輩早早就穿戴整

充實,每天都期待隔天的來臨。

● 服務人員帶長輩做適宜

老人的槌球運動

齊在自家門口興奮的等車。由雲林的

除了日常生活的活動外,「雲

「小太陽日照中心」專車挨家挨戶的

林小太陽」日照中心還設計一系列 9

新 孝 道 運 動

《康健》雜誌刊出一系列名為「照顧我

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2013年8月到10月,天下出版社的


新 孝 道 運 動

家中的居家照顧,類似雲林小太陽的日

齡球、丟沙包…讓長輩的身體維持活

間照顧中心是否吸引民眾?

動力、肌力與平衡。除了活動筋骨,

王老師:世界各國的長照都缺人力,高

長輩們可以一起報分數、算分數、搶

齡少子化的台灣更是如此。日照中心

答,除了訓練長輩的聽力、說話能力

照顧人力『一對多』的照顧模式,才

外,更是一種頭腦運動。許多失智、

是減輕我國長照人力需求的解藥。只

失能、甚至失語情況嚴重的長輩,

要日照中心夠平價、普及、優質,再

開始參加雲林小太陽日照中心的活動

加上民眾了解我們剛剛提到的那些日

後,身心各方面都變得靈活。又因為

照中心帶來的身心活化與社交好處,

與人打交道要花很多力氣、費神,長

民眾是有可能會捨『一對一』外勞照

輩回家自然睡得比較好。不像很多

顧模式而改用日照服務的。

長輩因為關在家裡,完全沒有社會生

● 服務人員和長輩們共同互動,保持活動及社交能力不退步

務,服務還是不夠普及,且台北市的

門檻高(包括建築與消防規範), (2) 人事成本高,(3) 交通接送個案

人中只有一到二人可以使用到日照服

活、缺乏與人互動、不需動腦,即便

日間照顧這麼符合長輩的需要,那全國現

北投區與中正區迄今一所日照中心都

成本高。 在高門檻高成本的條件下,

有外勞照顧,但身心健康仍快速退

在有多少日間照顧中心?如果想送長輩去

沒有。政府為了擴充老人長期照顧服

賠錢的生意沒人做,就算想做也做不

化,且非常不快樂。

日照中心,家裡附近有這樣的場所嗎?

務,在2011年宣布「日間照顧呷百二

出來,於是日照中心就成了看得到卻

王老師:以首善之都台北市為例,到

計畫」,從2011年全國73所老人日照

吃不到的服務!台灣想擁有在地、普

台灣民眾目前對長照的期待仍維持一對

2013年底12個行政區總共也只有14所

中心,提升到2013年底全國建置120

及、質優、收費合理的日間照顧,顯

一的照顧模式,然而照顧人力不足,只

失能或失智日照中心,總共服務400

所,但總共也只能服務到3,200人。相

然政府的法令必須再放鬆。

能仰賴外籍看護工。有別於讓長輩留在

多人。換句話說,台北市每一千位老

對於2013年我國已有260多萬的老年人 口,日照服務還是不夠社區化。

台灣連日間照顧中心都無法普 設,若想學習日本發展社區的小規模

1

2

● 1 今天上美容課,使用古早天然化妝水,奶奶們正在敷臉 ●2

小太陽日照中心古色古香的外觀充滿懷舊氣氛

既然政府和民眾都認為日照中心是照顧

務、與短期入住服務、團體家屋等多

長輩的好處方,為什麼無法普設呢?

樣化服務合併辦理),並且做到每個

王老師:中央所制定的日照服務規格就

國中學區都設有整套長照服務,路仍

是造成服務長不出來的主因。屏東縣

然非常遙遠!因此,希望台灣有更多

社會處長吳麗雪以親身經驗表示,

公益福利團體未來可以考慮像雲林小

「 教會空間被說不合、社區活動中

太陽發展模式、及彭婉如基金會實

心也被說不合,可是明明都是位於

驗非營利社區自治幼兒園(在高雄五

一樓、有門有窗自然光、空間夠

甲),來投入研發台灣的社區小規模

大、無障礙、夠安全。到底為什麼

多機能長照服務中心,開創在地服務

不合?」

與在地就業機會,才是在地老化的理

吳處長歸納整理出日照設置困難

想。

的原因是「三高」: (1) 硬體設置法規 10

11

新 孝 道 運 動

多機能服務(將居家服務、日照服

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活動,例如套圈圈、迷你槌球、保


新 孝 道 運 動

「長長久久,服務到老」

1

談家事服務方向的改變

●1

基金會到台北浩然敬老

●2

服務老人家就像對待自己

院,與老人家愉快的互動

2

的長輩一樣親切

許多長輩雖然已經65歲以上,其實還是

同住的家庭,一律優先服務。為此,我

年了,已經有超過一百位家管員領了十

很健康,只是有些家務需要人幫忙。基

們在課程培訓上也做了改變,例如膳食

年獎。十三年前這些五年級生是我們主

金會的家管員,不但能提供家務幫忙,

課程增加了電鍋料理和生機飲食課程,

要的生力軍,年紀輕、動作迅速,將大

又可以打破 語言的隔閡,和老人家互

不僅適用於一般家庭,也很適合給老人

家的屋子打掃得乾乾淨淨的。過了十三

動。因此2012年年底,我們推出了「熟

家吃。針對舊學員,於在職課時提供相

年,她們年紀漸長,體力不如以往,卻

齡方案」,主要是服務65歲以上,生活

關膳食教學與老人溝通課程,並且透過

擁有非常豐富的服務經驗。

能自理的健康老人,提供時間比較短、

好像很難相處」、「老人家好像要求

宣導讓學員了解,在高齡化社會,未來

價格比較便宜的煮餐與簡易打掃服務。

很多」,出現很多疑惑的聲音。不過在

服務有老人家的家庭為必然的趨勢,大

我們開始思考,這些年來使用者

除了煮餐和簡易打掃外,在服務時

基金會的宣導與鼓勵下,接熟齡方案的

家必須要去學習如何服務有老人的家

的台灣,老人的服務與照顧問題不是正

間內,也可以幫老人家跑腿或是買菜,

家管員,後來回來分享,心態都和之前

庭,把對方當作自己的長輩,才能把工

沸沸揚揚的討論不休嗎?要如何才能使

相較於一般家事服務更為彈性。資深家

不同了。有的學員是抱著感恩的心情,

作做得更穩更久,同時回饋社會。

這些經驗豐富的家管員,工作得更穩更

管員擅於膳食、時間分配規劃,此種彈

將使用者當作自己的父母在服務;也有

性化的服務正是她們的強項;對

使用者的爸爸,生活可以自理,並且行

於健康老人而言,一個月不

動自如,只是有尿失禁的問題。原本都

到一萬元的費用,就能找

不願意穿紙尿褲,但看到家管員耐心清

在高齡化社會的趨勢下,銀髮族

從房子的清潔,到人的服

到一個協助打理生活的助

洗自己的床單,加上遇到外人會不好意

已是目前受到重視的族群,基金會的家

務—「熟齡方案」

手,不但能讓他們維持健

思,就開始穿上紙尿褲,讓使用者十分

事方案自然也必須跟著改變,才能提供

康自主的生活,還能延

訝異父親的改變。

整個社會真正需要的服務。我們希望將

久;還有要提供怎樣的服務,才能 符合銀髮族使用者的需求。

今年的金手獎家管員 莊榮鳳和林寶貴,不約而同 地提到他們服務使用者當中,

緩老化。從房子的清潔打 掃,到人的服務我們邁開第 一步。

單純的清潔打掃轉變為服務有65歲以上 擴大熟齡方案精神:家事方案一律優先

健康老人的家庭,此種服務不只是單純

服務有65歲老人家庭

的提供家事協助,更重要的是家管員在

有的年紀雖然很大了,但身體都很 健康。例如榮鳳有一個服務近十年的老

從House到Family的服務

長期相處之下能夠觀察長輩身體上的變 服務銀髮族—從抗拒、接受到感謝

奶奶,已經八十幾歲了,早上還會去跳

使用者的感謝和家管員的分享,讓

化,進而提醒家屬做預防性的措施,延

我們確定這個方向是對的,因此在熟齡

緩長輩進入長期照顧的時間,這是人的

舞,十年下來老奶奶對待榮鳳就像女兒

其實一般家管員對於熟齡方案一

方案運作半年後,決定將其精神擴大:

服務最無形卻重要的功能,盼望此種長

一樣。這讓我們想到,在高齡化社會,

開始有些抗拒。他們會覺得「老人家

所有家事方案,只要家中有65歲老人家

長久久的服務能夠延續擴大。

12

13

新 孝 道 運 動

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的家庭成員年齡也同步增加,在高齡化

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基金會的家事服務,邁入第十三


新 孝 道 運 動

養生飲在家做

一點都不難

☆ 養生飲準備及製作 一、準備食材 ● 穀類

✽養生飲製作,每次

米、糯米、紫米、大麥、小

都必須包含四大類食

米、薏仁等

材,每類食材任選數 樣輪流搭配,讓每種 食材的營養都可以均

● 豆類

衡攝取。

黃豆、綠豆、紅豆、黑豆、 花豆、蠶豆、扁豆、白鳳 豆、毛豆、豌豆等

● 堅果類 花生、核桃、腰果、栗子、 松子、蓮子、葵花子、南瓜 子、杏仁、菱角、芝麻等

● 根果類 南瓜、馬鈴薯、番薯、芋 頭、山藥、牛蒡、荸薺、蓮 藕、百合、銀杏、桂圓、枸 杞、紅棗、黑棗、芡實等

準備時

議 多樣,建 雜 複 材 食 浸 養生飲的 穀類事先 、 類 豆 的 。 將需浸泡 冷凍保存 器 容 至 裝 或 泡好,分 分裝冷凍 後 塊 切 以 再取 根果類可 養生飲時 作 製 。 即可 冷藏保存 配使用, 搭 合 混 。 所需的量 材的時間 食 備 準 節省

現代人常因外食或飲食過於精緻導致三高(高血壓、高血糖、 高血脂),引發各種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 甚至癌症!近年來養生飲食成為新潮流,強調均衡飲食,不要複雜 的烹煮程序。若工作忙碌無暇特別烹煮養生餐,每天早上喝一杯養 生飲也非常好,對無法咀嚼的老人家更是適合!但很多人覺得養生 飲食材及製作很複雜,想要每天飲用的話該如何準備呢?以下分享 居陪員的小撇步,讓養生飲製作一點都不麻煩。 14

15

新 孝 道 運 動

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食材 ● 節省

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麥、蕎麥、燕麥、小米、玉


新 孝 道 運 動

☆ 同場加映

二、養生飲製作流程 Step

1 . 事先浸泡好的穀

Step

2 . 蒸鍋加水,水量須蓋

類、豆類,切塊的根果類

過食材,放進電鍋蒸煮。電鍋

及其他洗淨的四大類食材

蒸養生飲時,

各取數樣,放入蒸鍋。

可 同 時 蒸 物,以節 省時間與

● 根果類處理方法

如南瓜皮及南瓜籽營養價 值高,洗淨後連皮切塊, 不需去籽,一起丟入蒸鍋中 做養生飲。

用生機蔬果、芽苗和堅果打成「蔬果精力 湯」,也可以選用五穀飯、黃豆、黑豆、燕 麥來打成「奶漿精力湯」。夏天喝一杯清爽

電費。

香甜的蔬果精力湯,讓人舒暢又充滿活力;

根果類如果刷洗乾淨,皆可 不去皮去籽做養生飲。例

除了五穀根莖類打成的養生飲外,可以選

Step

3

秋冬天氣轉涼,則可多吃溫熱滋補的奶漿精

. 將蒸熟的食材放進果

汁機,加入適量熱開水,總量 勿超過果汁機容器的三分之 一。剛蒸煮好的食材溫度很 高,有些果汁機的容器耐熱 度不夠,可放涼後加冷開水打 汁。

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煮其他食

蔬果精力湯的準備及製作

力湯來潤肺補氣。 可以一次洗好三天需要的蔬果量,瀝乾水分 後放保鮮盒冷藏,要用時再分切。需要去皮 切塊的水果,像是鳳梨、芒果,可以先切 好。份量太多時可放入冷凍庫,等使用時再 取出退冰,延緩其發酵速度。

● 如何增添風味 Step

在一起的養生飲一定不好

「強」打約40秒,直至養生飲

喝,其實只要在打汁前加

成濃稠狀即可。

新 孝 道 運 動

4 . 果汁機加蓋,調至

許多人覺得一堆五穀雜糧打

入少許炒過的黑芝麻可增 加香味,風味絕佳。

Step

5 . 養生飲飲用時可依照

個人口味,加少許糖或加開水 ● 果汁機的使用技巧

稀釋。打好的養生飲可以熱熱

市面上果汁機品牌非常

的喝,也可以放涼後置入冰箱

多,建議選擇可以分段調 強弱的果汁機,可打出較綿

冷藏保存,想喝時再加熱飲 用,不加熱冰冰的也很好喝。

密的口感。若果汁機無法調強弱 及速度,打汁的時間要久一點。

16

17


新 教 養 觀 念

新教養觀念

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借鏡北歐 在台灣,由於對新手父母的支持體系不足,大多 數的父母都只能透過網路、雜誌、媒體等破碎的 管道摸索可行的育兒方式。因而產生許多緊張的 父母,與錯亂的教養觀念,這也成為幼托人員的 夢魘。

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2013年我們拜訪了瑞典隆德、馬爾摩,以及丹

新 教 養 觀 念

麥的哥本哈根三個城市,跑遍托嬰中心、幼兒 園,以及親子家庭中心等各種幼托機構。我們驚 訝的發現在這個培養出環法自行車大賽冠軍的國 度,大至國家制度的設計,小至環境空間的安排 與活動的設計規劃,都打破了我們原本傳統的幼 托觀念,請跟著我們一起打開視野,認識這一套 全新的教養觀念。

18

19


新 教 養 觀 念 1

● 正在請育嬰假的爸爸說:「我們

家裡都沒有天天消毒了…」

2 3

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參訪 哥本哈根托嬰中心及幼兒園

玩具,是否會增加相當大的工作量

嬰幼兒照顧的新安全意識

兒概念!

●1

讓小孩自己走上去尿布台,減輕 老師腰部負擔,重要的是小孩

呢?接下來,我們看到更多新的育

其實覺得很有趣 ●2

一般成人高度的餐桌,孩子必須

●3

戶外午睡一排娃娃車,吸收陽光

自己爬上椅子坐

孩子應該學習自己探索這個世界

增進健康

一間位於建築物四樓的丹麥 此次北歐之行參訪0-6歲托育機構—

那天,我們一行人到Malmö家庭中

托嬰中心,採用北歐一貫的簡潔及

托嬰中心和幼兒園,除了驚艷於北歐人

心參觀,在那裡我們遇見一位爸爸帶著

多功能特色,讓整間托嬰中心充滿

的創意外,也認知到北歐教養子女觀念

兩名女兒,很健談和我們分享瑞典幼兒

家的感覺。只是,仔細觀察環境四

和台灣相當不一樣。台灣有句俗諺說:

園的制度,接著我們轉而請教老師這邊

周,確實真的很有家的感覺,因為

「給他魚,不如教他釣魚」,這卻是北

有很多玩具,老師會不會天天消毒?沒

孩子必須坐在符合大人高度的餐桌

歐教養孩子的中心思想,機構內除了教

想到爸爸接著說,「 我們家裡都沒有

椅,習慣這樣的高度以及學習餐桌

具和玩具外,因為營造出家庭氣氛的場

天天消毒了…」,這句話點醒了我們,

禮儀,而桌角旁沒有圓角化設置、

域,讓孩子在這裡更怡然自得發展。

看起來應該是保護兒童的動作,但真的

柱子沒有防護墊、插座孔沒有保護

可以達到保護兒童的效果嗎?讓兒童免

蓋、暖氣機四周沒有圍欄,連地板

一句話「我們家裡都沒有天天消毒

於疾病威脅?還是矯枉過正下,反而讓

都不鋪設超厚的塑膠軟墊!當我們

了…」點醒夢中人

兒童身體缺少抵抗力?老師分心力消毒

詢問老師為什麼這些地方沒有保護

20

21


新 教 養 觀 念

兒童設施?老師回答:「你得教他們

要怎麼閃避這些危險的地方,當然 孩子自己也會探索這些是不是危險 的。」 1

2

孩子把沙子吃進去 小孩學騎腳踏車甩尾的同

應該教育他而不是斥責

時也學會判斷和避開危險 ●2

室內設置讓孩子練習抓握 擺盪的活動器材,體驗當 小泰山的樂趣

北歐人很喜歡讓小孩在戶外遊 玩,認為曬太陽是一件很健康的事 情。我們所參訪的丹麥托嬰中心中午

● 必備戶外設施―沙坑

午睡時,會讓小孩坐上娃娃車在戶外睡

因為小孩會騎著腳踏車,快速的衝下去

覺,因為讓小孩接觸自然,能夠促進感

之後在轉彎處練習甩尾,我們以驚訝的

官發展,曬點太陽,更是增進健康的好

眼神看著小斜坡時,心中想著難怪北歐

方法。

人這麼熱愛腳踏車,丹麥更出現了環法

北歐戶外設置許多兒童遊樂設施,

大賽的冠軍,原來是自小就有訓練。

地方,就一定會有沙坑,因為北歐人覺

教養觀念,影響孩子一生

得沙子能啟發孩子,同時激發創造力和 想像力。我們常擔心幼兒會將沙子吃進

北歐出品的文具、家具或是玩具,

去,對她們而言,這實在太多慮了。如

共同點都是充滿無限的創意,我們覺得

果小孩不小心吃進沙子,就是一個機會

與北歐人教育小孩觀念相關。因為小孩

教育的好時機,重點在讓小孩清楚認知

自小被訓練必須自己摸索去理解及感覺

不可以吃沙子,而不須禁止到沙坑玩

這個環境,而家長總是鼓勵孩子去認識

耍。

這個世界;反觀台灣父母習慣在孩子身 園所老師每天會讓小孩有戶外遊

邊灑下天羅地網式的保護網,是否也在

玩的機會,在戶外不只可以探索自然事

阻斷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的機會,進而扼

物,也學著如何在這個環境生存。丹麥

殺了孩子探索與應變的能力呢?這是我

托嬰中心老師在介紹戶外遊樂區一處小

們在旅途當中,不斷思索及討論的大哉

斜坡時,她以驕傲的口吻告訴我們,這

問。

個地方可是園所小孩最愛的熱門場所,

22

23

新 教 養 觀 念

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排行第一的當然是沙坑。有兒童遊樂的

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1


新 教 養 觀 念

參訪 馬爾摩親子家庭中心

政府服務環環相扣,教你如何當好父母

親子館,台灣親子友善空間的第一步

式,親子館還有怎麼樣的可能呢? 2013年8月,我們參訪瑞典時,看到

台灣的育兒界,近年來最夯的就是

親子館的另一種可能性。有別於台灣將

樣子呢?部落格上可看到一個家

到處林立的親子館。每個親子館的設計

醫療體系跟育兒設施明顯區隔的做法,

長到家庭中心帶孩子做健康檢查

都有自己的特色,既新穎又時尚,讓台

瑞典的育兒制度設計,是將育兒所需的

時的分享:

灣的父母看了眼睛為之一亮,紛紛在部

醫療、社福、教育等部門資源,整合在

我們在Kerstin的帶領下進

落格、臉書上分享。這樣的親子館的賣

社區內的家庭中心(family center),強調

了她的辦公室,不像醫院裡白

點在於大型空間與硬體設施,或者是定

各部門的合作關係,提供育兒家庭種種

光白牆及堆滿不鏽鋼器具的診

期舉辦活動。進入時間大多是一次一小

完善的支持措施。

療室,給人冷冰冰又不寒而慄

時,並訂有人數上的限制。除了這個模

像這樣一個多合一的空間,長什麼

的感覺,除了電腦桌及量身高 體重的地方,這裡我怎麼看都 像是個小朋友的遊戲室,是個

● 開放幼兒園―童謠同樂,新移民也能在過程中融入社會

小朋友會喜歡的地方。 木製的家具、溫暖柔和的 黃光,牆上貼的是著名卡通的 海報,小桌小椅上則擺著可滿 足大小孩或小小孩的各式玩

1 2

具,還有一面牆上則是吊滿小 朋友的畫作,一貫活潑又色彩

●1

助產士―除了產檢,更協助組成

●2

開放幼兒園―設有符合大人久待的

鮮明豐富的風格。我想也許是 在這樣的氣氛環境下,孩子們 較能放鬆心情的接受極刑吧!

「父母團體」,形構支持網絡 休閒區,讓照顧成為「公共」的事

瑞典的家庭中心,提供的是 一個近便且像家一樣溫暖的硬體 空間,以及我們接下來要介紹豐 富到不可思議的軟體服務。

24

25


新 教 養 觀 念

當好父母不容易──瑞典官方提供環環相 扣的支持與協助 醫療方面,媽媽懷孕期的產檢、 產後衛教服務,到新生兒0至5歲的健康 檢查、預防注射、各階段副食品與健康 務。在這裡由助產士及小兒護士,提供 「非醫療化」的產檢及幼兒健康檢查。 由於是熟悉的環境與人員,新手爸媽可 以安心地提出各種問題。助產士或小兒 護士在服務的過程中,只要觀察到新手 爸媽有高度焦慮的情況,就會與社福部

● 前鎮愛群托育資源中心―適宜

門合作,透過更多資源的協助,幫助他

寶貝們探索建構的開放育兒園

們在成為父母一事上較為得心應手。 「 父母團體的主要功能在建立網 ● 前鎮愛群托育資源中心―舒適宜人的戶外活動空間

絡資源,避免育兒家庭處於孤立的狀 態。」瑞典社工師如此說。 協助他們形成自主支持團體之外,育兒

放的幼兒園設計,是將它變成各個

婉如基金會師法瑞典──高雄市前鎮愛群

家庭常會碰到經濟、住宅到兩性育兒分

家庭彼此見面聚會的地方。」因此

托育資源中心

工問題,家庭中心也提供諮商資源。甚

開放幼兒園的空間規劃,除了孩子的玩

至,瑞典特別設計了「家庭教育學中

樂區,同時亦設有符合大人久待的休閒

女性從(決定)懷孕開始,無論學

過程中,已是向完善托育制度邁出一小

心」,讓無法掌握幼兒教養方法的父

區,提供咖啡跟茶包,讓家長隨時以成

歷高低、人生有多少歷練,都像是踏入

步了。然而,從新手父母的嘆息聲中,

母,能在固定時間帶著幼兒一起到中

本價取用。因此開放幼兒園提供的,不

一個全新未知的領域,準媽媽腦中有無

我們知道更深層的需求,是來自於對幼

心,觀察專業幼教人員與幼兒互動的方

僅是幼兒的探索空間,更是站在「避免

窮無盡的疑問。然而,台灣過度醫療化

兒正確教養及健康維護方法的渴望。基

式,讓父母看到「合理的教養過程」。

照顧孤立化」的立場,要讓寶寶的父

的產檢過程,新手爸媽往往只能被動的

於此,婉如基金會主動說服高雄市政

這樣的規劃,不只是減緩新手父母育兒

母,能與其他父母、幼兒互動,藉以得

接受冗長排隊產檢過程,與醫生快速的

府,之後,我們將以高雄愛群國小為起

的焦慮,更是務實地提供正確的教養方

到喘息與支持。而父母有任何與幼兒教

制式化檢查。這種醫療權威至上的產檢

點,提供開放幼兒園、家庭諮商與家庭

法,幫助他們學習如何為人父母。

養相關的疑問,也能夠在此得到專業幼

過程,終究不能符合父母對育兒的需求

教育中心等資源,為協助新手父母妥善

家庭中心下,還附設一種類似台灣

教人員的回應及協助喔!相較於台灣類

與降低不安感,也無助於家庭做好準備

育兒,持續的貢獻我們的每一份力。

親子館的「開放幼兒園」,在這裡家長

似大型遊樂場的親子館,開放幼兒園又

迎接新生兒的來臨。心中的各種疑惑,

必須全程陪同孩子。因為在瑞典,「 開

多了細緻的軟體服務與資源連結。

台灣的新手媽媽大嘆:「醫生還不如臉

26

書上的媽媽團體來得有幫助。」 雖然在制度與軟體設計上還無法與 瑞典相較,但台灣在積極設立親子館的

27

新 教 養 觀 念

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社福方面,除了組織父母團體,

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發展情況,都是在「家庭中心」提供服


新 教 養 觀 念

「瑞典」行,「台灣」行嗎?

記得小時候我們一直在教科書上 閱讀到「台灣是亞洲第一個自由民主國

預防危險。此行在瑞典接觸的人事物,

中心的各種制度。瑞典處處有貼

無不讓我們省思台灣。

心、安全以及便利設計,例如:車

家」,然而在這個小島上,有許多繁文 縟節規定我們不該這樣!不該那樣!如

站沒有設置驗票閘門,隨時都可以 比你想到更多的政府

走到月台搭車。這是一種基於信任

此綿密的制度似乎代表人民能得到完善

人民所設計出來的制度,但他們也

的保障。但事與願違,重大公安事件仍

從抵達哥本哈根機場那一刻,我

不忘設計隨機查票的稽查機制,未

然頻繁地出現,造成人民傷害。當我們

們把行李放在推車上時,推車設計的省

購票將處以鉅額罰金,提醒不要辜

來到瑞典之後,體會到台灣的法律規範

力裝置,就讓我們直接感受到北歐的特

負政府對人民的信任;另外,為了

是全世界最嚴,但制度制定時卻未考慮

色—總是思考要怎麼樣讓人們更便利。

幫民眾省荷包,家長帶三位兒童搭

現實狀況,能真正落實的寥寥可數,於

因此驚豔設計無所不在,其中瑞典政府

車時,可以購買「家庭號」車票,

是乎制度和現實脫節,到頭來仍然無法

是其中翹楚,它們設計的是以「人」為

大人也能兩人一組購買,不但省錢

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且兼具環保。瑞典住宅的建設,更 是充滿友善育兒社區的理念,社區 內一定有兒童育樂設施及水果樹,

1

家長和小孩一邊

3

遊玩一邊認識大

4

自然,當然更能 滿足味蕾。

2

●1

機場入口採北歐風設計, 告訴我們瑞典快到了

●2

對老人及小孩超友善的低 底盤公車

●3

自動腳踏板方便老人和小 孩上下車

●4

兩人一組可以買家庭票

● 車站只標示搭車方向,

不設置查票口

28

29


新 教 養 觀 念

充滿原創味的設計 瑞典街上處處都是美術品,但每幅 作品都是原創的作品而非複製品,很少 看到大師級作品或是膺品,因為瑞典人 很支持原創,讓創作者願意持續創作,

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使得這個國家充滿創意和美感,此外 「免費」藝術展覽到處有,走進去一定 會看到詳盡的主題和作者介紹,而且不 侷限一定是在美術館,有時一間不起眼 的矮房,也會有特別典藏展! 想想北歐 放眼台灣 ● 政府政策鼓勵爸爸育兒-馬爾摩開放幼兒園中,兩位爸爸正帶著小孩到這邊玩

走在北歐街道悠哉、舒適的氣氛, 看著每個人在街上運動、騎腳踏車或散 步等等,緊繃的神經瞬間放鬆不少,不

沒有制式評鑑的NPO

政府確保安全的唯一作法嗎?

僅想到何時台灣會有這種氣氛?羨慕瑞

在台灣,政府想為人民把關品質,

只有領車馬費的市議員

總是透過繁瑣制式的評鑑與考核。參訪

典是幸福國度,人民不只是填飽肚子, 當然舒適生活,是最高的幸福依歸。

托育機構時,我們常問瑞典人:「 你們

瑞典隆德(Lund)的市議員Nita,

去年政府公布了台灣幸福指數是

這邊評鑑怎麼做? 」,得到的回應卻

也邀請我們到瑞典隆德的市議會旁聽。我

6.64分,據說應該領先日本和南韓,同

總是「我們沒有評鑑!」,因為瑞典政

們這才發現瑞典市議員是屬志工性質,開

時在OECD 37個國家中排行第19,然而

府人員是協助者的角色,而非上對下的

會時間必須選擇每個人正職以外的時間,

人民卻沒有這樣的感覺,多數人民是悲

關係。他們會不定期瞭解單位狀況並給

所以會議都會在下午或傍晚進行,偶爾需

觀看待台灣未來,而政府端出的政策牛

予改善建議,單位只要遵照建議調整即

要討論的議案很多,也在晚上開會。那薪

肉,似乎起不了效果。或許我們的政府

可,訪查的目的是幫忙解決機構問題,

水怎麼計算呢?市議員沒有固定的月薪,

應真正的踏入大眾的生活,傾聽人民心

避免發生傷害事件影響家長和小孩。然

只有開會當天領車馬費。然而,接待我們

聲,而非一意孤行的隔空想像人民需

而沒有評鑑考核的幼兒園、課後照顧中

的市議員Nita的家並非富麗堂皇,而是坐

求,最後只會產出適用少數人的僵化制

心或其他機構,家長可以放心嗎?由園

落於近郊社區其中一棟小房子,與其他市

度,因為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一套幸福的

所開放時間一到就快速「客滿」看來,

民過著一樣的生活,因為這樣或許更能看

人本制度。

顯見家長的熱切支持,我們能說評鑑是

到人民的需求。

30

新 教 養 觀 念

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典大大小小事情之餘,我們開始相信瑞

● 瑞典

Lund市議會開會中

31


新 教 養 觀 念

〈台灣篇〉

享受在家旁邊平價優質托育的幸福 台中市平價托育服務計畫

率,而我們台灣呢?

病的問題,保母成

有在職課程可上很棒。相如平均托育數是

為唯一選擇。跟

兩個至三個,因為她說小孩只要年齡有間

先生才看了第

隔,有伴可以互相刺激學習,保母反而比

二個保母,覺

較好帶。對於收托費用定價,相如覺得這

得相如姊的環境

不是問題,因為本身多年來收托費用並未

很好,且離家走

調漲,知道台中市有平價托育計畫,就申

路十分鐘以內就可以

請加入了,因為這對家長有利,減輕負

到達,就決定下來了。她說好可惜今年

擔,何樂而不為呢?

一月政策才上路,因為恩恩已經一歲半

成五的保母都有加入此計畫,再用保母 平均托育數1.7個小孩來計算,台中市有

了,幸好之前就有把戶籍遷來台中,享 〈家長篇〉恩恩媽

受到補助的末班車,這時候就覺得當 台

台灣生育率已跌到谷底,政府設計

四千多名家長都享有這項福利。小編因

出各樣的現金補助,但是年輕人並不會

此特地訪談兩位保母及三位家長,她們

恩恩媽媽是第一胎,一切都從頭學

小孩也是給保母帶的朋友,其他人並不

因為這些補助而生小孩,相對於整個教

都參與了這次平價托育補助的福利,特

習。婆家不在台灣,娘家不在台中,若

知道這項福利。但因為小家庭經濟負擔

養花費,現金補助都只是九牛一毛,真

別跟大家分享這些保母家長的心情喔:

送到托嬰中心則擔心小朋友互相傳染疾

真的很重,就算恩恩媽是老師,還是不

中市民也挺不錯的。很可惜的是,除非

正能生養的關鍵,還是有完善的托育服 務設施,讓年輕人可以安心養育工作。 新北市政府在各區普設21所公共

〈保母篇〉 南屯區 陳相如 目前托育數三人

助,托育費用一個月只要六千元,但是

● 恩恩不只有媽媽和保母相如的照顧,還有玩伴一起長大喔

相如從78年起開始擔任保母,88年

新 教 養 觀 念

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托育中心,加上中央政府原本的托育補 名額相當有限,最多一所75個名額,抽 籤抽不到,且園所不一定在家旁邊,許 多家長只能望之興嘆。 台中市的觀點則不一樣,認為 公共托育應該是普及近便的,因此 推出平價托育服務的補助辦法: (如右)

目前社區保母系統中,九

32

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北歐有完善的托育,才有高生育

開始入社區保母系統,覺得系統有管理,

● 只要 小孩給 參加 務計畫的 保母或是 平價托育服 便可以 托嬰中心 每個月 托育, 獲 得中市 三千。假 加 碼補助 如 的 一萬三千 一個月的保母費 元,經由 用原本為 中央及中 家長一 個月只 市補助, 要 支付七 用,大大 千元的 減輕了年 費 輕父母托 負擔。 育的

33


新 教 養 觀 念

敢請育嬰留停,怕將來工作機會會隨著

能幫忙就盡量幫忙,帶小孩畢竟是她的

少子化而變少,所以對於生第二胎還是

樂趣,並不是家中主要的經濟來源。她

有疑慮。她建議政府應該要設計更完整

認為有這項政策,或許可以幫助台灣的

的托育設施,包括平價優質的幼兒園,

生育率一點。

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到年輕父母。 〈家長篇〉絜絜媽

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家長篇〉叡叡媽 絜絜媽目前在大學任教,問到為何 同在非營利組織工作的叡叡媽,每

給保母托育而不考慮托嬰中心的原因,

天從大甲開車到南屯上班,她也是娘家

除了怕傳染疾病外,也是希望小孩從小

及夫家都不在台中,認為保母跟托嬰中

是在家庭的環境長大,而不是像學校一

心不同的地方,是有family的感覺,獨生

般地按表操課。透過系統看了很多位保

子在這邊反而變成小弟弟,可以向其他

母,才決定給秀珍姊帶。絜絜媽第一胎

小朋友學習。保母媽媽會把小朋友的三

及第二胎相隔不到一年,秀珍姊給她很

餐照顧好,讓叡叡媽在服務人群之餘,

多的建議及幫忙,甚至秀珍姊在職課學

們雖然身在台灣,0-2歲的托育費用

不用擔心自己小孩。

到新知,都會分享,讓絜絜媽不會覺得

也可以經濟實惠。就算我們並非付高

自從知道台中有

孤立無援。

稅金,但只要福利政策設計得好,

● 絜絜媽很肯定保母秀珍的平價托育和溫馨家庭感

絜絜媽說政府要多支持育兒的父

就可以普及的幫助到有需要的雙薪

開組織的全國

母,鼓勵生育,就要設計更多托育設施才

小家庭,讓我們台灣年輕人在經濟

會議時,也告

是。像台中這樣創新的平價優質托育政策

狀況不好的現在,在托育的部分可

訴其他縣市的

上路之前,因為定價部分,曾引起保母反

以喘口氣,減輕壓力,也更願意考

同事,大家都很

彈。站在家長立場,當然希望可以不犧牲

慮多生養一個活潑可愛的寶寶。

羨慕,因為她付的費

家長權益,也不希望保母覺得委屈。且這

用,幾乎是大家的一半,這時候覺得住

樣好的政策上路後,知道的人卻非常有

台中好好。

限,更不用講台中市也有提供兒童公園、 兒童圖書館或是托育資源中心等等設施,

〈保母篇〉陳秀珍

在網路媽媽社群討論過後,跟其他縣市相 比,身為台中新住民,真的很不錯。但應

秀珍從84年起開始擔任保母,她跟

該要廣為宣傳,可以再延伸設計,像說補

先生都很喜歡小孩,家裡客廳都改成小

助延長到三歲,讓小孩在上幼兒園前,可

朋友的活動空間。她說在系統內得知這

以繼續在保母家托育,而不是去搶幼兒園

項補助計畫,就趕快加入並告訴家長,

的幼幼班。

同為父母,知道現在年輕人賺的不多, 34

台中市的平價托育政策設計,讓我

新 教 養 觀 念

掀起照顧觀念新浪潮

這個政策,她

優點: 整價 政策的 育 托 任意調 價 得 平 不 中 用 後 ●台 托育費 母加入 均 保 平 : 區 價 策差 一、定 保母須依照各 補助政 金 現 加入 狗的 格,新 包子打 肉 前 壓 跟之 長經濟 家 訂定, 讓 長, 小孩。 助給家 補 很多。 接 收托到 直 易 : 容 助 母要 以更 二、補 保母可 ,讓保 讓 準 也 標 。 計 遴選 力減輕 加入此 一定的 能 : 方 理 鑑, 深 三、管 通過評 兢兢, , 戰 己 戰 母也 提升自 許多保 核。 此 因 畫。 過考 不能通 己 自 怕

35


你 / 妳的小小孩 讓 婉 如 公 共 托育服

照顧 務網來

吧!

♥ 2013 從幼兒園到托嬰中心,從都市

到偏鄉

●高雄鳳山社區自治幼兒園沙坑綠地,孩子的遊玩地 為滿足教保服務需求,婉如基金會積極建置公共教保服務系統

位於五甲多功能民眾中心,周邊有廣闊的公園場地,晴

眼看公共托育需求逐年攀升,婉如基金會自九年前起就開始推動「普及、平價、優質、近

朗時節,除了讓孩子能在沙坑中遊戲,公園廣闊的草

便」的教保服務體系。於是我們積極遊說中央內政部、教育部釋出經費、場地等資源,用社

地,也經常是孩子遊戲的好處所,既保持身體健康,也讓幼兒更有活力。

區共管的力量,營造平價、安全、優質的社區托育服務。 2006年在五甲社區實驗第一所社區自治幼兒園的成功,讓我們有勇氣嘗試各種不同型態的

●台北市大同托嬰中心――從建立安全感開始

非營利幼兒園:如臺北市公辦民營、教育部友善教保服務計畫、偏鄉的鄉鎮托兒所,甚至於

服務0-2歲的嬰幼兒,中心秉持「重現家庭生活感受」的精神,進

是不同類型的育兒資源中心。2014年,這個大家庭的成員已經成長到有1間公共托嬰中心、

行小班制的規劃設計,也設計如早年三合院前晒榖場的活動空間,

5間非營利社區自治幼兒園及1間托育資源中心,每年直接服務的幼童數達到629名。

讓孩子們既能建立安全感,也可以逐步體驗不同的群體生活。

●高雄市美濃社區自治幼兒園――整個園區,都是我們的自然教室

♥ 2006 社區自治幼兒園實驗方案 ●高雄五甲社區自治幼兒園――讓友善幼兒成長的 社區環境

這個閒置場地是早年內政部補助三千萬建置而成。雖經歷幾年的風 吹日曬,有了屋齡老舊等問題,但園內幼兒與老師們共同規劃的菜 園,以及鄰近一望無際的稻田景致,依舊讓幼兒有更多自然教育的多 重體驗。

婉如基金會與高雄縣合作成立的第一家自治幼兒 園。這個以在地社區教學、兒童人權教育為主的幼

♥ 2014 不同於親子館的「育兒資源中心」

兒園,已經是五甲社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前鎮愛群社區自治育兒資源中心」――成為爸媽的支持

♥ 2011 坐落在國中、小閒置校舍中

我們參考瑞典家庭支持中心,以社區協力育兒的概念,在中心 設置開放育兒園、親子餐廳等友善育兒空間,並提供小兒及婦

的幼兒園

女健康照護諮詢服務,以支持家庭育兒。

●台北市重慶幼兒園――多活多動,健康加分 位在台北市大同區蘭州國中校園內,擁有廣大的操 場,孩子們在每個放晴的日子裡,都能享受一小時 戶外體能課程,培養孩子們有更強健的體魄,搭配 廚房阿姨健康餐點的細心呵護,孩子們可都 是頭好壯壯的喔!

●屏東友善復興幼兒園――幼小銜接,妳準備好了嗎? 位在屏東市復興國小內,因為有國小空間及師資協力的豐沛資源, 讓大班的孩子在正式進入小學之前,就能夠體驗跟幼兒園不同的學 習型態,以漸進的方式讓孩子順利適應小學生活喔!

36

敦促地方政府釋出校舍或其他閒置空間,需要妳∕你來助一臂之力 非營利幼兒園廣受好評,教育部於2013年年底宣示「五年內要辦理 100所非營利幼兒園」,但最大的困境在於場地空間的取得; 這也是我們九年來推動公共教保服務的過程中持續 碰到的情況。基於此,如何讓國中、小 閒置校舍或其他空間能成為孩子 們的學習場域,有賴你的 積極參與及發聲。

訊息報報

倘若您有聽聞幼兒園所即將關閉, 或是察覺各地的閒置空間,都歡迎來電告知

02-25216196 37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