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公報3710期

Page 1

TÂI-OÂN KÀU-HŌE KONG-PÒ

TAIWAN CHURCH NEWS 週刊

Since 1885 台灣第一份報紙

專題報導 版 4-5

魯凱狩獵文化 你祖先頭上有榮耀

八百復活彩蛋 天母報訊

以便以謝協會籌備成立 助更生人自立回歸社會

【林宜瑩新北報導】以幫助更生人回歸社會 為宗旨的以便以謝協會,3月31日召開第二次 籌備會,包括投身監獄關懷事工達39年的基 督教晨曦會牧師劉民和、跟著「台灣監獄之 母」溫楊梅英(溫媽媽)關心受刑人23年的 孫長蓉等人皆參與。

【林宜瑩台北報導】為 讓更多人了解復活節的意 義,台北中會明德教會聯

合附近相鄰眾教會,包括

天母、士東、國際日語、 蘭雅教會及天母禮拜堂、

芝山岩感恩堂,在復活節

的前夕,分別於天母SOGO百貨公司八樓(展

期為3月29日至4月9日)、天母新光三越一館

一樓(展期為4月1日至16日),展出400顆復 活節彩蛋。明德教會牧師張碩恩期望,除了啤 酒節和萬聖節之外,台北市天母地區也能有 盛大的復活節慶祝活動。

3月29日的彩蛋展示活動記者會上,蘭雅教 會牧師黃欣怡分享,聖誕節時百貨公司和餐 廳都有聖誕燈飾及聖誕樹的情景,為的是慶 祝耶穌基督的誕生;但除了聖誕節之外,基督 徒另一個重要的節日就是復活節,即記念耶

穌基督為了世人流寶血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三日後從死裡復活。為記念神兒子為人犧牲, 基督徒在復活節會幫助人找尋生命意義與永 生盼望。她期望,4月9日復活節當天,眾人能

發行人/王宗仁 WEBSITE/www.tcnn.org.tw

投稿MAIL/write@pctpress.org

短波MAIL/news@pctpress.org

索閱專線/06-235-6277#134

客服MAIL/service@pctpress.org

郵政劃撥帳號:31556011

進到教會一起經歷耶穌復 活的愛。

事實上,在慶祝復活節 時,許多教會都會安排彩 繪復活蛋的活動。張碩恩 表示,明德教會四年前就 開始與兒童主日學、社區 安親班、畫畫教室的孩童以及長者日照中心 的長輩一起繪製復節彩蛋,並將其擺放在社 區一樓商家的展售櫥窗中供人欣賞。後來,有 教會長老建議可以效仿基督教醫院,將復活 節彩蛋展示在人潮眾多的場所,於是今年便 與天母附近多間教會合作,期望在復活節期 間於百貨公司公開展示,讓人們更了解復活 節的由來。

張碩恩坦言,在洽詢場地時曾遇到某場地 臨時取消,但得到天母SOGO和天母新光三越 兩家百貨公司的支持,終於讓七間教會的800 顆復活節彩蛋得以分成兩個展出場地。他期 望在未來二到三年內,在天母運動公園舉辦 千人慶祝復活節活動,讓復活節成為天母地 區的年度盛事。

戶名: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

協會章程草案清楚載明,要以耶穌基督信 仰、愛心協助有毒癮者戒毒、恢復身心靈及社 會生活全方位的重建,幫助更生人同儕相扶, 培育有志者投身宣揚基督禾場,投身防治毒害 宣傳活動,與晨曦會戒毒事工一同配搭。

劉民和表示,協會成立後會優先做好同工訓 練,因為唯有信仰扎實、生命改變的同工才能 做好福音事工,幫助更生人。孫長蓉表示,對 更生人真心以待,他們也會以善回報。

曾在晨曦會戒毒,受神學裝備後被按立為傳 道的以便以謝協會同工程安鵬表示,未來會在 新北石碇設立以便以謝山莊,聘請專業人士來 訓練更生人製作餛飩、水餃、牛肉麵,以販賣 代替奉獻,讓更生人學習自立、自主、自養。 他進一步說,關懷更生人真的不容易,需要更 多同理心的關懷。他身為過來人,很願意接納 與陪伴,盼望能為主培訓更多傳福工人,也求 主使用更生人成為榮耀主名的寶貴器皿。

歡迎索閱‧奉獻支持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台誌字第1296號

南區郵政管理局南台字第901號交寄登記證登記為雜誌交寄

發行所/701003台南市東區青年路334號
線上奉獻 臉書專頁
3710期
2023年4月3日~4月9日
天母地區眾教會聯合在兩間百貨公司展出彩蛋。(攝影/林宜瑩) 攝影/林宜瑩

教會消息

病房有貓耶  做繪本分享情誼

動物撫慰醫患心靈 31與33發揮寵物治療影響力 讓愛的力量永流不息

驟做好,寵物治療竟獲得普遍 好評。如今,31、33兩隻流浪 貓不僅成為病患的最佳治療, 疫情期間還成為醫護人員心靈 上的安慰。為了推廣寵物治療 概念,他們在企業支持下出版 《病房有貓耶》繪本,且只送 不賣、送完為止。

31、33而彈。甚至出院後再次遇到吳秀春時,第一句 話不是向她問安,而是詢問31、33近況,再次見證寵 物治療的影響力。

淡水馬偕醫院於3月28日舉行《病房有貓耶》發表會。(攝影/林宜瑩)

【林宜瑩新北報導】疫情期間,淡水馬偕紀念醫院 放射腫瘤科31病房旁的祕密花園,陸續來了兩隻流浪 貓,被醫護人員命名為「31」和「33」。牠們不僅撫慰 忙碌於搶救病患的醫護人員心靈,還讓病患暫時忘卻 病痛。在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主任方俊凱、關懷師胡 蓮芬、院牧潘叡儀、31病房護理長吳秀春及31病房團 隊成員的努力下,這段人貓情誼被改編成繪本《病房有 貓耶》,並於3月28日舉行新書發表會。

方俊凱表示,近年來「寵物治療」在醫學界獲得了 很大的臨床實證肯定。他回憶2008年在奧地利維也納 參觀安寧病房時,看到護理站有一隻貓,每天會自己 去每間病房「查房」。然而,當時台灣醫界以「感染管 控」為理由拒絕。不過,近年來研究發現,只要安全步

「寫字療疾──台灣文學中的疾與療」特展

《病房有貓耶》繪本撰文者 之一潘叡儀與繪者胡蓮芬在現 場分享故事。配合《病房有貓 耶》繪本的投影片,讓在場的 醫護及病患家屬了解31、33 兩隻貓如何深刻影響著31病房 的病患與醫護人員。胡蓮芬表 示,當初邀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畢業的潘叡 儀執筆,就是因為她的文筆佳;另一位撰文者是31病 房護理長吳秀春,她主要負責照顧31、33兩隻貓。

吳秀春分享,31、33都是流浪貓。31的個性較內 向、怕人、有社交恐懼,後來外向開朗的33也跑來和 31搶食物,31只好分享食物給33吃。最後,牠們留在 31病房旁的祕密花園生活。吳秀春回憶,曾有一名剛 拔完牙的三歲小病患哭鬧不止,大人花了一個多小時 如何哄都沒用。然而,當33靠近小孩時,孩子心情漸 漸平靜下來,見證了寵物治療的力量。

另一位氣切病患每天都會觀察31、33的動態,還會 主動替牠們梳毛,甚至遞紙條告訴護理長:「趕快回 來!31、33餓了!」也有一位病患天天彈鋼琴,專為

台文館推出疫情心藥 文字中自我療癒

【Dalul台南報導】疫情逐漸趨緩, 台灣文學館推出「寫字療疾──台灣文

學中的疾與療」特展,從文學角度探討

疾病,讓民眾在一生都會經歷的病痛體 驗中,透過文字寫作療癒自己。3月30

日的開幕典禮上,台灣文學館館長林巾 力、成功大學人文暨社會醫學科副教授

黃于玲、作家平路和黃柏軒分享多元藝 術媒體裝置,感受文字的力量。

林巾力表示,台灣在過去三年共同經歷嚴重特殊傳 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大流行,對疾病的感受十 分深刻,所以推出「寫字療疾」特展,在台灣文學找到 相同的感觸,從中得到療癒。特展涵蓋傳染病、心理疾 患、集體創傷、慢性病及長照等主題,透過作家的文字 及藝術媒體裝置帶給民眾不同的感官體驗。

《間隙:寫給受折磨的你》作者平路分享如何透過 文字抒發病痛經驗,並指出文字可以成為橋梁,與自己 和讀者對話。生病讓她更加珍惜每一天,也從不同角 度看生病與健康的關係。「以前總覺得健康和疾病是 兩個不同的國度,但透過文字帶來的連結,才領悟兩 者其實相連。」她說。

黃于玲則表示,與台灣文學館 合作結合多位老師的台灣醫療 史、醫療社會學研究成果,讓不 同背景的學生透過文本閱讀塑造 看待疾病的觀點。此外,台灣正 邁入超高齡社會,本次展覽也涵 蓋了許多關於老年人照顧的經驗

分享和感觸。

本次展覽結合文學、藝術作品 和多媒體裝置,展出許多台灣文學館的珍貴典藏品, 如小說家龍瑛宗的輪椅,反映他與家人深厚的情誼。 藝術家巫姿瑋製作的玫瑰花垂掛則以玫瑰隱喻梅毒。

展覽中的沉浸式體驗區「腦內囈語」讓觀眾感受到 患者複雜的腦內世界。裝置「由疒自由」則以疾病和療 癒的部首「疒」為出發點,邀請觀眾拿起毛線勾勒對於 生命必經課題的思索。最後一個展區「好好療」,特別 以詩人兼書法家何景窗的字點綴牆面,觀眾可坐在沙 發翻閱相關書籍,挑選喜愛的療癒小物來紓壓。

「寫字療疾──台灣文學中的疾與療」特展展覽自 即日起展至10月23日,有興趣的民眾可把握時間至台 灣文學館參觀。

潘叡儀表示,當她親自去31病房時,竟然看到31、 33和醫護人員一樣有自己專屬的置物櫃,深深感受到 眾人是如此重視牠們的存在。在採訪、撰寫過程中,透 過受訪者的分享、見證,她的心也被牠們療癒了。潘叡 儀期望更多人了解寵物治療如何在疫情中支持醫護、 病患度過艱難時期。她也代表31、33向照顧牠們的醫 護致以感謝,讓愛的力量在31病房永流不息。

彰化基督教醫院響應讓i發聲

【洪泰陽整理報導】3月30日為疫情解封後第一個 「國際醫師節」,台灣愛滋病學會和台灣愛滋病護理 學會聯合旗下概念品牌「讓i發聲」,為醫護人員打 造醫護應援咖啡車巡迴活動,獲得全台16間院所正面 響應。從3月27至31日,「U Caf é咖啡車」巡迴全台 765.6公里,前往16間醫療機構,沖泡咖啡請醫護人員 品嚐。3月29日下午,咖啡車抵達彰化基督教醫院,醫 護人員喝著香醇咖啡,看到感染者在咖啡杯上的感謝 留言,有難以言喻的感動,醫患關係也更穩固。 彰基感染科主治醫師劉元孟表示,感謝台灣愛滋病 學會及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推動「U Caf é咖啡車」宣 傳教育活動,提高公眾、尤其是醫護同仁對愛滋病的 認識和了解,消除對愛滋病的恐懼和偏見。這類宣傳 活動可以讓民眾知道愛滋病患者也應該得到平等對 待,享有同樣的權益和保障。愛滋病患者如果在就醫 時受到歧視和不當對待,不僅會傷害患者的自尊心,也 會影響他們對醫療機構的信任度和治療效果。因此, 彰基積極推動相關措施,減少愛滋病患者在就醫時的 歧視情況。

劉元孟進一步表示,曾經有愛滋患者有手術需求,但 被其他醫院拒絕,經由轉介到彰基、順利恢復健康。彰 基婦產科為友善科別,不曾發生拒絕接生事宜,並主動 協助外縣市的個案到院生產。為讓個案無後顧之憂,衛 教諮商皆有獨立隱私空間。彰基提供人類免疫缺乏病 毒(HIV)快速匿名篩檢,並且擁有完整諮商轉介。 劉元孟強調,醫院應嚴格遵循專業標準,不得有任何 歧視或侵犯患者權益的行為,也應該建立健全的機制, 保障愛滋病患者的醫療記錄和個人信息不被外泄或濫 用。而「U Caf é咖啡車」宣導活動,可以緩解愛滋病患 者的恐懼和壓力,減少他們就醫的障礙。

2 台灣教會公報 2023年4月3日~4月9日/3710期 淡水 馬偕
期盼疾病平權取代偏見與迷思
攝影/Dalul 相片提供/彰基

處境中親近復活的主

對於基督徒來說,本週是受難週,也是大齋期的 最後一週,可說是教會節期中最重要、最需認真參 與的日子,也是靈性操練的一個激情時刻。願我們都 能在此時再一次共感基督為我們而死,並戰勝死亡 權勢的喜悅。有許多教會教導會友受難週期間勿出 遊,或最好避免進行娛樂活動,一方面是邀請會友 進入反省、懺悔的靈性操練中,在這段期間學習拒 絕試探,預備自己回應上主的召命。另一方面也是以 這樣外顯的行為來活出信仰的見證。

今年的清明連假不但長達五天,又正好與聖週重 疊,對許多家庭而言,是難得可以放鬆、外出休憩的

時刻,此時不免天人交戰。若能繼續持守居家靈修 的傳統,固然值得稱許,允諾家人朋友的外出邀約 倒也非十惡不赦,這不是迎合世界的妥協或降低標 準,而是認真看待疲勞、需要休憩透氣的脆弱靈魂。

當然有時打破傳統或規範需要進一步檢驗其正當 性,然而「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因此我們不是死守 律法與教條,而是要透過平日與主持續建立關係,才 能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在祂的心意中,不斷享受安 息。是否在連假中出遊,反而是枝微末節的小事了。

正如此時頻繁出現的復活節彩蛋、復活節兔或英 美流行的復活節帽,敬虔的信徒會時刻提醒,復活

節真正重要、唯一值得重視的焦點,是基督的死與 復活。千萬別被猶如「聖誕老人」般的兔子、蛋與帽 子,模糊了節日的焦點。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否 認,這些元素反過來裝飾了這個節日,對孩子、慕道 友來說,成為容易親近復活節的管道。

也就是說,「如何使用這些元素,讓它變得與節日 主軸相關」的想法,比起「能不能使用這些元素」的 討論來得有意義得多。在每一次拿紅蛋時,記念耶 穌所流的寶血,在剝蛋與吃蛋時,由蛋殼、蛋白與蛋 黃來想像三位一體。而兔子作為帶來彩蛋的載體、 帽子象徵大地回春改換新裝的新生,都可以與基督 復活產生一定程度的關連。

「我們傳揚祂,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 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地獻上。」(歌羅 西書1章28節,和合本2010版)在基督教社群中, 儘管每個人因著不同的需要,採取各異的方式過節, 但可貴的是存異求同的精神,在各處境與需求中「以 基督的心為心」,共同見證那位又真又活的上主。

女傳協會靈修 連結彼此重新得力

邀請各地女牧與傳道師聚集分享服事心得 在交流中獲得多元化看法

布克雷4月底來台 談後疫情生態

女傳協會於3月19至21日聚集,分享服事心得。(相片提供/女傳協會)

師關懷協會於3月19至21日在嘉義中會 林子內教會靈修院舉辦今年度的女傳靈 修會暨年會,共有來自全台各地近60位 女牧師和傳道師聚集,分享她們的靈修

和服事心得,藉此反思自身事工狀況。

在年會中被選為女傳協會理事長的 戴珣珣牧師,3月31日受訪時表示,協

會每年都會在不同地區舉辦靈修會,期 望能夠互相分擔和分享,從不同的角度 看待服事。此次靈修會採用泰澤靈修 方式,從女性的角度讀經分享和進行講 座,觸及到更多面向的服事。例如,在 靈修會中,林子內教會牧師蕭瑞巧及其 團隊帶領女傳們在詩歌中沉澱,並在安 靜的時間中默想和上帝的關係。在小組 時間裡,不同族群的女傳也分享了她們 的靈修方式和需要代禱的事項。

戴珣珣說,牧會方面邀請嘉中南門教 會牧師龍瑞華分享她對講道的態度、原 則和方式,以及處理衝突的方法。這次 實際的分享讓與會女傳們從他人的經驗 中學習,對自己的牧會生涯有了不同的 看法。在經文理解和講道準備方面,女

傳協會前任理事長朱麗娟牧師分享了自 己的讀經心得,為女傳帶來全新眼光。 她指出,過去,可能都是以男性的角度 進行分析,然而女性的角度也十分重 要,尤其是隨著女性信徒和牧者的人數 增長,因此需要考慮不同的角度。

戴珣珣表示,雖然女傳協會沒有很多 資源,但每個參與者都非常珍惜能夠在 一年當中有機會交流彼此的故事。她期 盼未來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彼此分享,在 牧會的禾場中有更多元化的看法。

【林宜瑩台北報導】受台灣生態關懷 者協會邀請,基督教環保組織磐石國 際(A Rocha)神學主任布雷克(Dave Bookless)牧師將於4月27日來台。他 將於5月1至3日在新竹聖經學院進行 「後疫情時代對受造物的影響」專題 演講,內容涵蓋「關顧飽受創傷的天父 世界」「教會如何在真實世界關心受造 界」以及「以受造物為念的敬拜」等面 向。布雷克將分享他如何踏上生態關懷 之路,以及如何幫助基督徒認識並投入 生態關懷。有興趣者可查看竹聖網站。

布雷克此次為第三度訪台,生態關

懷者協會秘書長陳慈美表示,此次講座 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與社會 委員會、竹聖、七星中會濟南教會共同 主辦,基督教台東聯禱會協辦。活動包 括4月27日晚上7點半在台東靈糧堂的 「台東基督青年座談」,4月29日下午3

實境中學牧會 台神暑期實習申請開跑

神學知識轉化為實際服事經驗,奠定他 們未來牧會的良好基礎,台灣神學院在 各科系中都藉由實習幫助學生親臨教會 現場,以更明白服事的真義。台神即日 起開始接受暑期神學生教會實習申請, 截止日期為4月26日。詳情請撥打台神 學務處電話:02-2882-2370#224。

台神學務處表示,神學生在校期間 接受師長教導,實習後則接受地方牧者 指導,有助於將神學院所學的理論知識 與實際牧會經驗相結合。教會實習期 間,學生將與當地牧者和其他教會領袖 合作,參與各種牧會活動和事工,如講 道、查經、青少年輔導、探訪、聖歌隊 指揮及聖樂事工等不同年齡層團體的服

點在布農部落休閒農場的「新天新地特 會」,以及5月7日上午9點在濟南教會 的主日講道「教會如何關心受造界」。 同日下午2點將在「濟南講堂」探討「關 心受造界」,歡迎大家參與。

為讓布雷克了解台灣豐富的自然和人 文生態,生態關懷者協會將帶領他在台 東和台北進行深入的考察。行程包括東 海岸、布農部落休閒農場劇場、拉勞蘭 部落、淡蘭古道、以及尖石鄉泰雅爾族 傳統農業及小米文化等。

此外,生態關懷者協會已取得布雷克 推薦的《A Place at the Table》(暫 譯:一同坐席:信心、盼望和款待)一 書的版權,並開始翻譯,預計將於布雷 克此次訪台期間出版。他還推薦了第二 本書《John Stott on Creation Care》 (暫譯:斯托得的教學對關懷受造界的 影響),該書正進行編輯與翻譯工作。

事,讓神學生更深入了解教會事工的本 質和挑戰。

此外,在教會實習期間,學生能夠發 展牧養、教導技能及領導能力,學習與 人相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和聯繫, 以應對各種挑戰和問題,並獲得更多支 持與協助。總之,教會實習對神學院學 生而言至關重要,讓學生在教會環境中 實際了解教會運作方式與所面臨的挑 戰,並透過與教牧、教會成員的交流, 深入了解教會的生命和事工。

教會消息
3 台灣教會公報 2023年4月3日~4月9日/3710期
【林宜瑩台北報導】為協助神學生將

魯凱狩獵文化

乾燥百合花圈 和芒草圈。

你祖先頭上有榮耀

老獵人:要對他人處境敏感、願意付出行動

當原住民族教會探討「福音與文化」議題,可以聽到「傳統文化復振衝擊基督信仰」 的聲音,但也有認為「教會是文化守護與傳承者」的看法;隨歲月流逝,有些文化 的核心精神已被遺忘,有些故事卻仍然以不同方式被記憶。本期專題採訪已經90歲的 魯凱族首位牧師Valrialane Palriuma(王朝賢)談國家管理制度介入以前的「魯凱族傳統狩 獵」遵循哪些禁忌與規範,另採訪排灣族青年Cudjuy Qaluan(白峻杰)分享自己投入原

住民族藝術展演的心路歷程;透過不同世代受訪者的論述,邀請讀者們思想如何看待族 群文化的失落與重拾。(本專題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專題 報導】「魯凱族 是一個相當重視 與強調榮譽的民 族。」魯凱族首

位牧師Valrialane Palriuma(王朝賢) 用族語說,由他的兒 子Ripunu Palriuma(王 明忠)牧師協助翻譯, 兩人娓娓道來:不論狩 獵或務農,魯凱族人因 為榮譽心而有競爭意識、 追求表現;尤其魯凱族男 性,每個月有三分之二的 時間務農,剩餘三分之一 狩獵。

Valrialane Palriuma年

少時跟著部落耆老去狩獵,直到成為傳道人,比較 沒機會到獵區,但仍會跟著會友在夜晚狩獵飛鼠等 夜行性動物。部落族人都稱他「夜間英雄」,原因是 他精湛的槍法。Valrialane Palriuma將傳統手電筒 改造成聚光燈、加裝在獵槍的槍管上,當夜晚光線 照到飛鼠眼睛會有綠色反光,他便能立刻察覺獵物 在何處,再加上使用散彈,開槍總是百發百中。有不 少非基督徒族人欣賞他的技術,特別邀請他同去狩 獵;Valrialane Palriuma就藉機向他們傳福音。

狩獵有禁忌 資深獵人報你知

傳統狩獵文化中,針對獵人與家屬的言行都有相 關規定。例如獵人在預備狩獵、甚至就要出發時,如 果打噴嚏,就要暫停行動約半小時,讓霉運離開才 能繼續工作;如果已經出發,只要聽到部落裡有人 打噴嚏,那也不能出行。Valrialane Palriuma幽默表 示,很多獵人喜歡大清早就出門,因為這時多數人 還在睡夢中,比較不會因為噴嚏聲而中斷行程。

有人去狩獵的這段期間,留下的家人不能離開到 其他部落,也不能打掃廁所,因為獵物會「聞到」廁 所的味道後逃跑,獵人此行會沒有收穫。Valrialane Palriuma另分享,早期火柴數量不多,族人們經常

會彼此借火,但若有家人外出狩獵時,則不可以「分 火」,避免把狩獵的運氣也分給別人。

離開部落後,獵人會格外留意鳥的鳴聲和飛行方 向,當時獵人認為Masasiange(小鳥) 是「神的天使」,預示這趟狩獵行程的 好壞。Valrialane Palriuma舉例說明, 當Calrekau(母鳥)發出「喳嚕告」

聲,Tikeke(公鳥)隨後回應「咕嚕」 聲,代表好消息;若母鳥鳴叫、公鳥卻 沒回應,則可以繼續前進,但不會有好 收穫;公鳥鳴叫後,母鳥才回應,這是必須停止狩獵 的訊號;若母鳥沒有回應,情況則更為嚴重,獵人們 要立刻返家。而Masasiange從左方飛到右邊是好消 息,族語稱為「Mwathabange」;相反,從右邊飛 向左邊就是壞消息,這稱之為「Taruvaili」。

有些獵人在聽到鳥類報壞消息後,會選擇原地過 夜而不是返家;如果儲糧不夠,獵人們可以直接到 附近田裡拿作物來食用,事後再通知地主即可。甚 至為避免鳥類預言影響行程,有些獵人會選擇連夜 趕路,抵達某個定點後,就宣告不再受到鳥類預言 限制。Valrialane Palriuma強調,早期諸多禁忌影響 族人生活,看見基督徒不受禁忌困擾,不少非信徒因 此心生嚮往而來到教會。

打獵有規矩 禮數與分享不可少

Valrialane Palriuma表示,在傳統狩獵文化裡,黑 熊、水鹿、山豬、山羊、山羌這五種動物才被視為獵 物。飛鼠或猴子等小型動物不算,就算捕到也不會

帶回部落,而是放在部落外的固定地點,長輩們會自 己前往處理。其中,由於黑熊過於強悍,獵人不會主 動攻擊與狩獵,當察覺到有黑熊在附近,就低調避 開;唯獨在在山林間狹路相逢,為保命才不得不奮力 一搏;獵到黑熊也不能帶進部落,而是放在部落外 定點請耆老處理。

在山頭wathegare(報信)、向部落宣告成果時, 只有報黑熊、水鹿和山豬。如果獵到成年公水鹿或 山豬,喊「嗚」五聲、每聲不過度拉長;如果是成年 母水鹿或山豬,則報四聲;有多少收穫就按照上述 報幾聲。如果獵到一隻公山豬和一隻山羊,則喊六 聲;獵到母山豬和山羊,則不計算山羊、只報母山 豬。如果獵到黑熊則可「報戰功」,由 獵到的人起唱,其他獵人齊和。

Valrialane Palriuma和Ripunu Palriuma點出,資深獵人有項禁忌── 不能預設會獵到什麼,這種傲慢的心態 不被獵人認可。而分配獵物則可以看出 魯凱族的社會秩序,狩獵後,獵人們會 邀請部落不同地區的耆老代表來領取獵物,獵人團 隊不論大人、小孩,每個人分得的獵物都是平等的, 哪怕孩子能貢獻的還不多,只要參與在團隊裡就可 以同得獵物,在狩獵期間的飲食也是平分。

Valrialane Palriuma強調,山林間的每片獵區都 有名字,並且有地主,主要都是頭目階級;雖然獵區 屬於頭目,但每位獵人都保有自己的狩獵範圍,並謹 記不能侵犯他人獵區。獵人若有捕獲大型獵物,如 山豬、水鹿等,則要將獵物的一個前肢作為swalupu (貢物)給地主以表禮節。

穿戴有細節 獵人配飾藏深意

Valrialane Palriuma分享,魯凱族獵人的狩獵工 具包含鐵夾、鐵線製陷阱(早期為線繩)、獵槍和長 矛;獵人的拐杖就是矛,刀頭平常配在腰間,需要時 能馬上拔刀、組裝。使用的工具與獵物的數量,會影 響獵人得到的榮譽與頭飾。

獵人們會將獵物的下顎留下、掛在家

4 台灣教會公報 2023年4月3日~4月9日/3710期
下接5版 專題報導
Valrialane Palriuma (左)與其子。 Valrialane Palriuma 友人,也是狩獵老師。 山豬皮。
王朝賢設計的鐮刀刀鞘。
山豬獠牙頭飾。

屋簷;如果獵到100頭獵物,則可告知部落耆老們, 請他們來清點下顎數量,確認後公之於眾,宣布這 位獵人未來報信時可以用「呢」來取代「嗚」,並可 以配戴「乾百合花圈」。

山豬下獠牙一般人都可以配戴,但上獠牙只有狩 獵過十頭成年公山豬的獵人才能配戴。而獵到五頭 成年公山豬則可以配戴一朵百合花,但如果一趟就 獵到兩頭成年公山豬,就可以直接配戴兩朵,三頭 就是三朵。會配戴百合花,是因為白色花瓣的形狀 像山豬獠牙。而以刀狩獵山豬者,則可以配戴劍形的 蘭花葉。

獵到五頭水鹿的獵人,才可以配戴生長於深山的 Pangangace(紅果);如果不到季節、尚未結果, 就用水鹿皮製作kacingi(後敞褲)和披肩來替代。 獵到黑熊則可以配戴用Thalra(芒草)製成的冠 飾;會選用芒草,是因為黑熊休憩時會以草為墊子 和覆蓋物。

「報戰功」不只是單純報告狩獵成果,更多是展現 獵人間的互動與關係;例如Valrialane Palriuma曾 以單發子彈槍擊中熊鷹,這是相當少見的事,報戰功 時引起眾人齊和。當部落長輩們聚在一起,會報戰 功,並以「你的祖先頭上有榮耀,你的頭上卻什麼都 沒有」等話語來刺激年輕人要有榮譽心。

魯凱有榮譽 感受並回應需要

Valrialane Palriuma坦言,過去山林間動物多, 魯凱族獵人會狩獵至年邁,並傳承給年輕人。但現 在狩獵主要是維護農地,尤其是經常到田裡搞破壞 的山豬;其他如黑熊、山羊、山羌則已經禁止狩獵。 「暫且不論保育議題,讓魯凱族傳統狩獵文化式微 的,是『榮譽心』的消失。」他說。

Valrialane Palriuma和Ripunu Palriuma指出,這 些頭飾看起來只是「外在象徵」,但對獵人們來說, 這展現出他們畢生努力的究竟是什麼。在早期,獵 物可以給部落帶來喜樂與食物,為了這份榮譽,獵 人會積極學習狩獵;然而現代生活改變,取得食物 比以往便利許多,人們也寧願將時間投資在更可見 的報酬中,狩獵文化自然而然式微,獵人也隨歲月凋 零、後繼無人。

「沒有榮譽心,魯凱族會改變。」Ripunu Palriuma強調,榮譽心讓魯凱族人能做出超乎想像 的事;小時候,他常常聽長輩叮囑子女們時間到就要 趕緊吃飯,避免有突發狀況卻因為餓著肚子而無法 幫上忙。因為榮譽心,當部落有需要時,不論大危機 或小瑣事,族人們能夠奮不顧身前往支援,「沒有榮 譽心,其實是感受不到也回應不了別人的需要。」哪 怕現代社會已沒有狩獵環境,他期許魯凱族人還是 要對他人處境敏感與願意付出行動。

從田調到展演 在追尋認同的路上

【林婉婷專題報導】因為不了解而無感,在接 觸後萌生更深入探索的想法──在原住民族委員 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藝術展演組擔任組員的 排灣族青年Cudjuy Qaluan(白峻杰)分享自己 參與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年度樂舞製作的心路 歷程,談到自己出身的春日部落中,青年們在追 尋文化時曾經歷哪些挫折與嘗試。

Cudjuy Qaluan介紹,自己參與製作的第一支 樂舞,是2018年發表的《LATUZA相信》,以台 東縣海端鄉崁頂部落為田野調查對象,講述布農 族人相信Dihanin(天神)存在,並透過相信而 有回應的行動、因此成為「布農族人」。例如, 族人吟唱〈小米豐收祭歌〉以前,天空是覆蓋著 的,但當他們唱得越好,天神會降下祝福給吟唱 者,也讓作物豐收。

Cudjuy Qaluan表示,選定崁頂部落為田野調 查對象也與〈小米豐收祭歌〉有關:1943年,日 本學者黑澤隆朝在採集和研究原住民族音樂時, 於崁頂部落聽到族人吟唱〈小米豐收祭歌〉, 於是在1953年於國際傳統音樂學會發表這首歌 曲,使得這首歌曲廣為人知。在膾炙人口的樂曲 背後還有什麼部落故事?這樣的念頭也成為他選 定崁頂部落為樂舞製作對象的原因。

一支樂舞的誕生,約歷時10至11個月。樂舞 企劃及部落選定後,要舉辦部落說明會,邀請部 落認可的耆老、傳統領袖、組織幹部與代表等齊

聚,並且表決是否願意讓團隊使用部落相關的故 事與文化,以示尊重原住民傳統智慧財產權。

獲得部落同意後,開始約莫四個月的田野調 查,待資料爬梳後產出劇本,經部落確認內容 無誤才能進入樂舞製作階段。Cudjuy Qaluan指

出,因為樂舞的觀眾是社會大眾,因此無法完全 將傳統祭儀搬移到舞台上,而是會稍作改編與調 整,例如樂曲節奏加快等,這時候就要做出試音 帶給部落聆聽和確認。

由於園區樂舞團隊成員全部是排灣族和阿美 族,並沒有布農族人,所以當時有邀請族人來指 導發音。發音練習就大約需要一個月時間,才能 進一步學習傳統歌謠和對話;包含語言、儀態、 文化學習及互動,前後約要兩個月。期間也會邀 請族人賜名給演員,並請演員們在演出前以布農 族名彼此呼喚,更融入在不同族群的身分。

《LATUZA相信》的故事以一名曾旅居外縣市 的返鄉青年為主要敘事者,當他發現自己旅外的

知識、技能無法適用於部落生活後,便重新學習 傳統狩獵、農耕和家族關係等。Cudjuy Qaluan 解釋,會以青年視角來敘事,是因為團隊在田野 調查過程發現崁頂部落面臨青年離鄉、文化傳承 斷裂的實況,希望能透過樂舞喚起青年對文化的 重視;也因此該舞劇除在園區公演,亦安排部落 巡演,只盼真能讓更多青年看見。

《LATUZA相信》所傳遞的精神,Cudjuy Qaluan深有所感。他所處的春日部落是移居部 落,當地耆老對傳統文化記憶零碎,早期舉辦收 穫祭則多以娛樂性質為主。在2014年,他曾與 部落青年們自發性尋根,想找到春日部落的文化 起源,可惜收穫內容有限。為了改變娛樂導向的 收穫祭,青年觀摩、學習其他部落找回傳統文化 過程,進而創造出屬於春日部落的收穫祭文化。 但創造出文化就沒問題了嗎?Cudjuy Qaluan 坦言自己曾思考過,若沒有根源與脈絡,仍然感 到很薄弱。但不可否認的是,部落青年們在追尋 文化的過程中產生對部落的認同,且沒有隨著時 間過去而倦怠,反而越來越投入。

為何「文化」能凝聚部落青年?Cudjuy Qaluan不諱言地說,有受到文化復振趨勢的影 響。時下環境各種原住民族議題的看見與發酵, 使得青年們走上討論、關心文化的路。

Cudjuy Qaluan坦言,身為青年,自己會擔心討 論文化時引來批判,例如那些認為「現代詮釋正 在破壞傳統文化」的聲音;但文化確實會隨著處 境不同而流變,並產生多種詮釋空間。就像在春 日部落青年身上,他看見互助與友愛的精神,即 便母語說得不夠流利,但這些都是青年們正視處 境的回應,在創造一種文化的同時也重拾對部落 的認同。(相片提供/Cudjuy Qaluan、林婉婷)

專題報導 5 台灣教會公報 2023年4月3日~4月9日/3710期
王朝賢手作擺飾,水鹿角為真物。 獵人榮譽頭飾。
上接4版

兒少生活講座 探討數位衝擊

【邱國榮台北報導】為因應數位趨勢對兒少的衝 擊,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以下簡稱台少盟) 在3月31日,於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APA藝文中 心大夏館B1國際會議廳舉辦「數位衝擊兒少」座談 會,邀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Meta、iWIN等官方、 業者、學者探討「數位衝擊」下的兒少因應策略與業 者維護措施。

台少盟理事長林月琴致詞時表示,數位科技為社會 帶來了許多文明進步,也給青少年帶來不小衝擊,例如 網路霸淩、暗網交易。她表示,所有與會的夥伴都期待 數位科技能帶來更多的正向能量,但也需要共同努力, 降低這些負面影響。

台少盟曾進行青少年訪談,發現他們在網路上遭受 攻擊時,會產生身材、容貌焦慮等問題。林月琴表示, 人們需要思考如何降低這些負面情緒,正確看待網路 上的資訊,以免受到不良影響。

林月琴指出,當使用社交媒體時,人們必須思考: 「這是真實的嗎?」及「我們的虛擬自我和現實自我如 何結合?」因此,需要尋求專家和學者的意見。她表 示,雖然現在已經有《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論數位衝擊兒少議題。(攝影台少盟邀請業者及學者與會,討 /邱國榮)

蕭宇辰指出,在數位學習的時 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得更 加重要。過去常說「給孩子魚吃, 不如教他釣魚」,但僅示範釣魚方 式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讓孩子 相信魚是美味的,給他們學習的 動機。他指出,傳統教育和數位時 代教育的最大區別是,前者是從 未知到已知的過程,後者是從已 知到未知挑戰的過程。在數位時 代,老師的角色是幫助學生培養 面對未知的能力,激發他們的好

第46條法律,並且政府根據該條法律成立了「iWIN網 路內容防護機構」這個專門的組織來管理網路,仍然需 要更多的努力和規範,以保護青少年的權益。

緊接著是專題演講,由Taiwan Bar創辦人蕭宇辰談 「數位教育」。蕭宇辰曾在高中擔任歷史教師三年,也 參與過台北市教育局的數位平板整合教學計畫。然而, 平板的使用體驗並不順暢,軟體和數位內容也不足,這 促使他在2014年開始創作各種知識內容。

談精神衛生法修正案 期落實社會支持

【林婉婷採訪報導】2022年1月行政院通過《精神 衛生法》修正草案,並在11月經立法院三讀通過、預 計兩年後正式上路。台灣人權促進會南部辦公室於今 年3月31晚間舉辦「南方有人」系列講座,邀請高雄市 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林奕萱和法律扶助基金 會台南分會專職律師陳威延對話,解析「社會安全網 如何撐起?談精神衛生法修法與社會支持」。

林奕萱引用數據與研究,談到精神疾病患者犯下重 大刑事案件比例,其實占整體極少數,並直言不會害怕 患者,在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也沒有被患者攻擊或因此 受傷。陳威延則解說參與辯護的精神障礙刑事案例,並 提到自己持續思考該如何預防事件發生。

兩位講者都解說《精神衛生法》修正前後差異,除用 字與定義調整,還納入建制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和多元

社區支持資源、加強前端預防和危機處理、強制住院改 採法官保留原則與參審制、落實病人知情同意權等。 其中,現行制度的「強制住院」,修法後保留審查委 員會,但任務變成彙整相關資料,決定單位則改為法院 裁定;緊急安置時間拉長至七天,強制鑑定天數也延長 至三天,強制住院延長不再是無上限、改以一次為限, 並設有緊急安置與強制住院的法律扶助機制。

新法也強化社會支持,如規定地方主管機關要針對 病患需求,自行、委託、補助或獎勵成立全日型、日間 型、居家型、社區型支持服務,並提供患者家屬心理健 康衛教、情緒支持和喘息服務等。

林奕萱認為修法立意良好,但現況是缺乏人力與經 費,需許多討論與調整。陳威延則肯定這次強制住院制 度改革,有助於司法界更多接觸與了解精神疾病患者。

家扶基金會自強兒少逆風飛翔 心懷橄欖球國手夢

【洪泰陽整理報導】現為高一學生的楊主恩,獲選為 家扶基金會「2023全國自強兒少」與爸爸相依為命的

他,在爸爸中風後,仍陪伴在爸爸身邊,學業上亦自動 自發。他對橄欖球很有興趣,於多次比賽中獲獎。如此

身處逆境仍勇往直前的

精神,從南台中家扶中

心逾1600名兒少中脫

穎而出,代表參與全國

自強兒少表揚,得到家

扶的勉勵與肯定。

透過國中橄欖球隊的

培養,楊主恩確定自己對橄欖球有著濃厚興趣。升上高 中的體育班後,多數時間也留在台南上課和練習,寒暑 假則需要到外縣市受訓。看著楊主恩如此獨立堅強,中 風的爸爸總是覺得很對不起他,但楊主恩總是告訴爸 爸,「我會照顧好自己,只希望爸爸健健康康就好。」

南台中家扶中心扶幼主委梁俊仁表示,南台中家扶 所服務的經濟弱勢家庭,大部分是單親與隔代教養,主 要照顧者為了賺錢維持家庭基本花銷,其實沒有太多 餘力培養孩子興趣。自強兒少背後的成長故事,有值得 眾人學習的樂觀與勇氣。梁俊仁也邀請更多人一起守 護家庭,每月300元成為家扶助養人。

奇心,培養創造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能夠 更好地面對未知挑戰。教育需要從傳統的講授式教學, 轉向更以學生為中心的方法。

蕭宇辰呼籲,面對人工智慧和數位轉型的浪潮,以大 家長心態的教育方案已經不再適用,人們需要以學生 為中心,尋找更適當的解決方案,而且,僅禁止學生接 觸數位3C無法解決問題,必須思考如何提供更好的教 育和支援,才能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

【洪泰陽整理報導】為響應4月4日兒童節及4月30 日國際不打小孩日,勵馨基金會南投分事務所與南投 市公所,結合南投市中興新村愛馨商家,於3月27日舉 辦記者會,預告將於4月22日假中興新村光明二路的植 物園道,舉辦「小孩當家──公益市集音樂會」。

勵馨基金會南投分事務所主任洪燕如表示,打造友 善兒少的環境、杜絕所有暴力的發生,一直是勵馨的 目標。她感謝南投市公所、議員簡千翔、1985音樂公 寓、大美生活提案所、省府日常散策、爆Q美式炸雞、 甲紅居酒屋等許多愛馨商家的協助,讓音樂會不只是 音樂會,也讓孩子們站出來為自己發聲。

洪燕如表示,小孩當家活動除了有布袋戲演說故 事、公益市集、遊戲闖關、音樂會,還有昆蟲學堂與手 作課程,南投縣政府文化局也會在當天安排故事行動 車,鼓勵民眾熱情參與。

此次參與活動的愛馨商家也表示,因著城鄉差距, 南投的資源相對匱乏,不

少孩子對自身權益或自我 保護的知能更是不足。期

待透過活動參與及提供自 家店面的場地,給孩子展

現自我的舞台,也讓關注 兒少權益的組織與個人, 共同撐起一把保護傘。

南投市長張嘉哲則邀請 民眾參加音樂會等活動, 為孩子的未來盡一份心 力,也承諾市公所會持續 守護南投的兒少。

6 台灣教會公報 2023年4月3日~4月9日/3710期 教會消息
台少盟因應時代變遷舉辦座談 思考教育與資源投入 面對未知挑戰
守護兒童 勵馨記者會預告 小孩當家 公益市集音樂會
相片提供/勵馨基金會南投 分事務所 相片提供/南台中家扶中心

非避災乃是建造 逆勢成長之道

台北中會傳道部率眾牧傳至台中美福教會 學習運用新媒體做門徒訓練

【洪泰陽台中報導】為因應疫情過 後教會面對的各種宣教衝擊,3月27、 28日,在台北中會傳道部部長趙謨立 牧師帶隊下,北中所屬教會牧師、傳道 師一行約70人,實際走訪台中思恩堂 美福教會,學習美福教會逆勢成長的 發展模式。

趙謨立表示,從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 會針對疫情期間教勢做的《2022台灣 基督教會普查報告》,得知美福教會即 便身處疫情,仍運用新媒體及紮實的門 徒訓練,讓會眾在實體聚會暫停情況下

(攝影/洪泰陽)

繼續凝聚向心力,宣揚神的國度,不僅人數增長20%, 對教會的奉獻與投入也不減。為此,他特別聯繫美福教 會,規劃為期兩天的四堂課程與眾牧傳分享。

3月27日下午,美福教會敬拜團隊由牧師許玉青帶

領,以詩歌讚美展開北中牧傳的學習之旅。美福教會 牧師楊中生在第一個場次專講時表示,美福教會是小 組教會,藉由小組或三人一組的「小伍」運作,讓每 個人都能在屬靈的大家庭中成長。

「在美福教會,新媒體的運用與小組的門徒訓練是 教會的特色!」楊中生舉例說,不管會友年紀多大, 教會都會訓練他們使用科技工具,例如手機軟體。當 許多教會還在使用紙本週報,美福教會已經完全透 過網路工具,將類似新聞播報的影片直接推播到每 位信徒的手機。

楊中生表示,三年疫情期間,許多教會改用直播方 式進行禮拜,擔心奉獻短缺,但美福教會全體同工與 會友有一個觀念,就是「非避災乃是建造、非直播乃 是線上聚會」,在疫情中更應該積極尋找方法培育信 徒。將線上聚會視為聯繫小組與信徒情感的契機,因

此也穿插小組之間傳遞聖經的活動。

美福教會這次共提供四堂課程及晚間座談會,分別 是「開拓這條路」「建造魔術字」「社區經營學」「逆 勢成長的祕訣」,以及「門徒不歸路」。許玉青表示,

「開拓這條路」介紹美福教會在1998年成立後,如何 在上帝的帶領之下持續成長;「建造魔術字」說明門 訓系統的規劃與辦理;「社區經營學」分享教會如何 在封閉性社區宣教,尤其針對社區中的家庭做長輩族 群與兒童事工;「門徒不歸路」座談,邀請美福教會 的學生及小組長,與來訪的牧傳面對面,分享陪伴與 一對一門訓的美好見證;「逆勢成長的祕訣」則介紹 美福教會20多年來每個階段的成長祕訣。

趙謨立表示,雖然美福教會並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所屬教會,但他們在門徒訓練的投入,的確讓人大開 眼界。尤其看到門徒訓練的做法,不僅是關注青年、 兒童,也不僅是辦理課程,更重要是訓練過程中,是 否促進信徒燃起屬靈的熱情。在新媒體的使用上,許 多本宗教會可能尚無法仿效美福教會的做法,「但也 讓我們重新看到一些可能性。」

迎接受難週 台北大專做逾越節晚餐

【邱國榮台北報導】清明節連假前夕的3月31日晚

上,台北大專學生中心舉辦「週五小雲日:逾越節晚 餐」活動,透過講座幫助學生聚焦在信仰。

負責籌辦活動的傳道師張心慈表示,舉辦逾越節晚 餐是為了迎接受難週和復活節,教會雖然常常在講道 或查經時提到逾越節,但因為是猶太人的節日,很多

人仍知之甚少。台北大專期待在這個節期舉辦這個活 動,幫助學生了解逾越節的含義,更融入基督信仰。

張心慈表示,逾越節記念上帝帶領以色列人離開 埃及,是上帝拯救他們脫離奴隸身分、重獲自由的日 子,新約聖經也提到耶穌跟門徒一起守逾越節。在以 色列外商公司工作的畢契陳彥 安帶領眾人製作逾越節晚餐, 除了主食無酵餅,還有六道菜 餚,分別是兩道苦菜及蔬菜、 雞蛋、羊脛骨、水果泥。

陳彥安表示,烹調雞蛋會 先水煮再火烤,代表獻祭與重 生,是個人與民族的重生。吃 蔬菜則需要沾鹽水,象徵在埃

及受苦時流下的眼淚和汗水。這道蔬菜不限制使用什 麼蔬菜,但傳統會使用芹菜或洋蔥,所以這次活動準 備了沾鹽水的芹菜和需要蘸醬料的洋蔥。此外,傳統 還會準備兩道苦菜,其中一道「辣根」,是猶太人的 傳統食材,另一道則是苦味較重的萵苣或蘿蔓。因為 這些材料比較難找,在台灣常會用苦瓜替代。吃苦菜 的用意,是為了體驗受苦。

陳彥安表示,帶骨肉傳統是使用羊的脛骨,但難以 取得,所以這次活動以羊肉代替。實際上,猶太民族 有些地方的傳統也不一定食用帶骨肉,而是僅擺放著 作為象徵。如果無法取得,也可以改用雞腿代替,但 必須保留帶骨的特點。

陳彥安指出,另有一道叫做 「泥」的菜,用切碎或打成泥狀 的水果混合堅果而成,記念以色 列人在埃及作苦力蓋建築物用的 泥水。無酵餅是不可或缺的一道 菜,不能以一般麵包或穀物食品 代替,有時猶太人會將無酵餅弄 碎並搓成丸子,煮湯後食用。

花蓮原住民大專學生中心

【Dalul採訪報導】花蓮原住民大專學生中心於3 月20日舉辦每學期一次的族群禮拜,參與者皆穿著 族服,可看見連結文化的信念。花蓮原住民大專牧師 Laisang Nikar(萊姠‧妮卡兒)表示,各種族群衣服的 色彩如同上帝創造的自然界,讓所有師生有不同思考。

Laisang Nikar表示,台灣原住民充滿許多特色,包 含文化、語言、祭典、生活型態、宗教祭儀、歌舞等, 眾人最熟悉的就是族服。族服代表各族群的文化,布料 及色彩的連結充滿許許多多故事。

此外,花蓮原住民大專同工特別運用各族群語言設 計禮拜,例如讚美詩歌用阿美語、信仰告白用排灣語、 主禱文用布農語、回應詩歌用泰雅爾語等,敬拜讚美則 是以原住民古調編譯的詩歌。參與者不僅感受族群特 色,也在音符與語調中經歷神對該族群的引領及看顧。 Laisang Nikar引用詩 篇86篇9節說 明,上帝創造 的族群如此眾 多,所以要用 豐富及多元的 方式敬拜祂。

【Dalul採訪報導】嘉義中會青年部4月1日在嘉義博 愛教會舉辦今年首次青年聚會「向下扎根營」,延續去 年模式,以遇見改變為主題,共有來自15間教會超過 90位青年參與。青年除在營會中彼此認識,也更了解 基督徒的身分,活出現代基督徒青年的樣式。

嘉中青年部部長陳姿璇3月31日受訪時指出,因為讀 聖經,青年在營會中不只是認識朋友,還會經歷不同 的感動,讓生命更加完整。雖然不是參加一次營會就 能達到目標,卻是一個契機,讓各教會青年彼此認識、 合作、連結,以期未來事工有更多元的呈現。 營會安排上,除邀請嘉義博愛教會牧師張鈞詠專 講,教導眾人讀經及整個活動的架構,也舉行體驗活 動,激起對讀經的興趣。青年以類似遊戲的方式翻找 聖經章節,以至認識上帝的話語。營會並分別設立國 中、高中、大專、輔導組等分齡論壇,不同年齡層青年 根據各自的生命經驗,分享對經文的領受,並嘗試找 到聖經看待問題的觀點及解決之道。 陳姿璇表示,對於未來推行青年事工,目前沒有太 多長遠的規劃,只

期盼青年把營會

的收穫帶回教會。

從青年的回饋中,

慢慢摸索接下來

事工的方向,找到 最適合的方式。

北中牧傳至台中美福教會取經,學習疫情中逆勢成長之道。
攝影/邱國榮
嘉義中會青年部 藉聚會讀經信仰向下扎根 相片提供/花蓮原住民大專 相片提供/嘉中青年部
從族服語言看見上帝創造
7 台灣教會公報 2023年4月3日~4月9日/3710期 教會消息

教會消息

從非洲到偏鄉 甘願任神擺布

東基院長陳志成勉勵基督徒醫師全然交託 在資源不足之處為主發光

【林宜瑩台北報導】剛從孟加拉達卡社區醫療短宣 回台的台東基督教醫院院長陳志成,4月1日晚上應 台大醫心社之邀,在台北中會南門教會分享生命見證 「從非洲到台灣偏鄉」。陳志成鼓勵基督徒醫師不但要 有信仰見證,也要有傑出的醫術,更重要的是願意任 神擺布、全然交託。他以一瓶水在台北跟沙漠被需要 程度不同為例,鼓勵在場年輕醫學生前往偏鄉醫療服 務,「因為在資源不足處,更能突顯個人的效益,為主 發光做見證。」

陳志成分享說,他在讀台灣大學醫學系升上三年級 時受洗成為基督徒。後來他參加了台灣世界展望會第 一屆「飢餓三十」活動,有機會前往非洲服事,卻看到 當地孩童因為飢餓與疾病死亡。回台後,他攻讀台大 公共衛生研究所,因為「當醫師只能一個一個救,改善 公衛是一群一群的救。」

2002年,陳志成在屏東基督教醫院服務時,擔任台 灣首任非洲大使,前往馬拉威服務四年,在當地籌建 醫院,訓練了800位當地的接生婆,降低嬰兒出生死亡 率,並為愛滋病友開設彩虹門診。由於當地水源汙染, 一度爆發霍亂疫情,他引進台灣奧援,與非營利組織 攜手努力,協助馬拉威政府建置淨水設施。他也開啟 台灣的醫療外交,當時非洲有50國,他就跑了18國, 鼓勵各國支持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在馬 拉威服務期間,陳志成的兒子曾兩度染上瘧疾,當孩子 發冷發熱,身為小兒科醫師的他也只能抱著孩子向上

興村關懷社區

東基院長陳志成應台大醫心社之邀,分享生命見證。(攝影/林宜瑩)

院、當地警政、社工、公所聯手建置台 東兒少保護,跨團隊合作降低性侵發 生率。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 炎)疫情期間,東基與台東馬偕等醫院 分工,救治了許多確診病患。同時期, 陳志成也就讀卓越領袖神學院,期許自 己成為一位「牧人」院長,以僕人領導 協助同仁在基督裡有豐盛生命,帶出溫 暖的服務。陳志成說,他這一生都是任 神擺布,也一直都恩典夠用。

帝祈禱,所幸兒子經過投藥及細心照料後,得以康復。 返國後,陳志成繼續在屏基服務,2011年赴美攻讀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博士。回國後,他在嘉義基督教醫 院服務,2016年6月接任恆春基督教醫院院長,一個 月內完成地區醫院評鑑,卻在9月14日遇到強颱莫蘭 蒂掀掉恆基屋頂。當時總統蔡英文也親赴恆基探視災 情,恆基在各界捐款下重建,新建恆基醫療大樓。在恆 基服務期間,陳志成積極培訓、招募年輕醫師,2018 年更讓恆基成為婦幼專責醫院,同年4月重啟夜間急 診,結束恆基長達12年沒有夜間急診的情況。

2021年,陳志成接任東基院長,與台東馬偕紀念醫

【洪泰陽彰化報導】彰化中會員東路教會今年邁入設教33週年,因 疫情逐漸解封,教會特於4月2日主日禮拜後在中庭舉辦「跳蚤市場與 義賣活動」,安排園遊會與精采的小丑魔術演出,邀請社區共同參與。

員東路教會牧師劉德行表示,這次活動主要是因為疫情後,期盼人與 人的關係能重新出發,讓弟兄姊妹因著對上帝的信心,彼此再次連結。

於是動員教會全體同心辦理活動,並邀請鄰近社區發展協會成員、當地 的浮圳里里長江玉堅等共襄盛舉。

劉德行表示,員東路是一間社區教會,與社區緊密結合是教會的特 色,也是宣教的重心。為此,教會常年辦理關懷社區獨居長者的事工, 深獲社區民眾肯定與支持。教會曾邀請員林地區的國際學生除夕時與 獨居長者們圍爐,多年來也持續舉辦寒冬送暖關懷活動,感謝里長協助 教會探訪、關懷社區的獨居貧困者。目前,教會持續舉辦社區長照樂齡 班,讓教會與會友以具體行動分享「耶穌的愛」。

劉德行指出,因著教會的行動獲得社區認同,為擴大教會宣教與服 務社區的諸多事工,由教會與社區共同募款、興建的教會教育館也將落 成、完工,一切都感謝上帝的恩典。

建立良好關係

這次活動動員教會各團契與會友家庭,包含男聲詩班、社青團契、聖 歌隊等,提供手作小物、美食饗宴、二手新品及童年遊戲等攤位,讓社 區民眾有機會進 到教會內,與會 友同樂。還邀請

【Dalul採訪報導】嘉義中會興村教會成立的嘉義市東區興仁社區 發展協會,多年來針對不同年齡層做社區關懷,從老人到兒少,與 社區建立良好關係,居民對教會多持正面印象,願意進入教會參與 活動。興村教會牧師黃世偉3月31日受訪時指出,這些年來,協會 使用教會的場域成為社區的據點,教會與社區彼此連結。

黃世偉表示,從興村教會第一任牧師張顯爵開始,就看見社區 宣教的重要,所以設立社區發展協會。這些年來,協會事工涵蓋許 多面向,像是針對樂齡族群的老人關懷據點、青少年活動促成、婦 女事工及兒童關懷等,讓全年齡層民眾都有機會參與。教會還與政 府、機構合作,和更多人分享資源。

黃世偉表示,目前協會還是以興村教會為主要場域,除非有市政 府的活動才會到其他地方舉行,其他常態性活動都在教會。活動 中有經文的分享與閱讀等,但沒有強調要人接受基督教,反而提高 居民對福音的接受度。兒少事工有課輔班,特別關懷弱勢家庭的孩 子,讓孩子們有地方可以讀書、得到照顧等。

黃世偉表示,這些年社區事工推行下來,讓教會成為民眾常來的 地方,社區對教會很友善與接納,會友也很支持事工。其中老人事 工會安排查經或專講,長輩們都很感興趣,充滿好奇。雖然多數民 眾還沒準備好

問答時間有人提問,要遠赴非洲行 醫,如何說服妻子?陳志成坦言,他和 妻子曾為此討論許久,他很感謝妻子願 意順服丈夫,他笑著說:「雖然聖經上 說,丈夫是頭,但妻子是脖子,若脖子不肯,頭也無法 轉動。」雖然去非洲讓兒子染上瘧疾,一度性命陷入危 險,但他感謝上帝保守安然度過,也讓孩子有不同於 他人的成長經驗,畢竟大多數人連非洲都沒去過。 陳志成也以一瓶水在台北賣台幣20元,到了沙漠賣 100美元為例指出,大城市裡小兒科醫師比比皆是, 可是在偏鄉就很稀有,更突顯重要性,「到有需要的 地方,讓自己價值極大化吧!」他自己就是這樣身體力 行,不是自己不做卻鼓勵別人這樣做,「你要來台東服 務嗎?」陳志成向在場50多位台大醫心社醫學生提出 誠摯的邀請。 相片提供/嘉義市東區興仁社區發展協會

8 台灣教會公報 2023年4月3日~4月9日/3710期
遠從馬來西亞來 的特別來賓「扣 子叔叔」鄭南美 傳道師,以小丑 妝扮、搭配道具 為現場民眾帶來 精采的魔術表演 與生命分享。
進入教會成為 信徒,不過他 們從接觸教會 開始,在此得 到許多關懷, 就能更看見教 會的美好,進 而吸引更多民 眾來教會,建 立良好關係。
攝影/洪泰陽

總會消息

◆壯闊台灣聯盟專業訓練課程

時間:4月9日下午12:50~3:30

地點:七星中會雙連教會

主辦:總會教社委員會

◆2023年暑期及主日學教材研習

時間:4月15日上午9:00~中午12:20

地點:屏東中會屏東教會

主辦:總會教育委員會

◆第68屆總會通常議會

時間:4月18~20日

地點:凱達大飯店

主辦:第68屆總會通常議會籌備會

◆布克雷牧師生態靈修體驗營

時間:5月1~3日(特別優惠至4月10日)

地點、主辦:總會教社委員會、聖經學院、台 灣生態關懷者協會

(報名:https://reurl.cc/LNXOG4)

東部消息

◆美崙好物市集

時間:4月15~22日市集

地點:東部中會美崙教會

主辦:東部中會美崙教會、花蓮縣愛加倍關 懷協會

◆松年部三天二夜靈修旅遊

時間:4月17~19日

地點:台中

主辦:東部中會松年部

◆老人靈性關懷講座

時間:4月29日上午9:00

地點:東部中會懷恩教會

主辦:東部中會教育部

內容:胡瑞芝老師主講。

北部消息

◆泰澤祈禱:為大專事工祈禱

時間:4月12日晚上7:30

地點、主辦:七星中會濟南教會

◆古倫神父講道暨博多弟兄生命見證特會

時間:4月16日上午9:00主日禮拜,11:00

「超越風暴」生命見證特會

地點、主辦:七星中會濟南教會

活動短波

◆婚姻心動聯誼活動即日起報名

時間:4月29日上午9:30(報名至4月10日)

地點:七星中會濟南教會

主辦:七星中會婚姻部

(報名:0932-361-265陳部長)

◆復活節與設教70週年慶感恩禮拜

時間:4月9日上午10:00

地點、主辦:台北中會南門教會

◆陳惠如傳道師封牧暨就任雙和教會教育牧 師授職感恩禮拜

時間:4月9日下午3:30

地點、主辦:台北中會雙和教會

◆社區工作分享

時間:4月15日上午9:00~12:00

地點:台北中會新店教會

主辦:台北中會教社部

◆復活節聯合禮拜

時間:4月9日上午9:30

地點:中原大學禮堂

主辦:大桃園教牧事工聯盟、客家宣教中

會、新竹中會、阿美中會 ◆墩仔腳教會設教115週年感恩禮拜

時間:4月9日上午10:00

地點、主辦:新竹中會墩仔腳教會

◆「從符號學看講章預備」靈性教育研習所

課程

時間:4月17、18日 地點、主辦:聖經學院 (報名:https://reurl.cc/gQg96p)

中部消息

◆復活節主日聯合禮拜

時間:4月9日上午9:30

地點、主辦:台中中會柳原教會 ◆大肚教會120週年感恩禮拜

時間:4月9日上午10:00

地點、主辦:台中中會大肚教會 ◆「小詩班‧大師班」課程

時間:4月22日上午9:00(報名至4月17日) 地點:台中中會忠孝路教會

主辦:台灣基督教會音樂事奉協會、台中中 會忠孝路教會

◆二林區牧者讀書會

時間:4月13日上午10:00 地點:彰化中會原斗教會 主辦:彰化中會二林區

◆彰化中會婦女部人才訓練會 時間:4月15日上午8:30

地點:彰化中會原斗教會 主辦:彰化中會婦女部

◆慶祝母親節靈修旅遊活動 時間:4月22日(報名至4月10日) 地點:台南中會新和教會 主辦:彰化中會婦女部 ◆長執訓練會:經歷禱告的威力 時間:4月12日上午8:30

地點:嘉義中會北榮教會 主辦:嘉義中會傳道部

◆心靈健康講座 時間:4月13日上午8:00

地點:嘉基路加堂

主辦:嘉義中會松年部

南部消息

◆復活節讚美禮拜──「無比的愛」清唱劇 時間:4月9日上午9:30 地點、主辦:台南中會看西街教會

◆第12期哀傷陪伴之旅 時間:4月10日晚上8:00「當失去了配偶」特

別課程,17日晚上8:00起每週一共13

週「哀傷陪伴課程」

地點、主辦:台南中會富強教會 內容:旨在陪伴哀傷者,非訓練輔導課程。 ◆教會媒體事工:Canva軟體研習會 時間:4月16日下午2:20 地點:台南中會林森路教會 主辦:台南中會大眾傳達部 ◆加利利宣教中心週六充電營會 時間:每週六上午9:00~下午4:00 地點、主辦:加利利宣教中心 ◆復活節特別活動:種子新生 時間:4月9日主日禮拜後 地點、主辦:高雄中會一甲教會兒童主日學 ◆旗津聯合淨灘 時間:4月15日上午8:00教會集合 地點:旗津海灘

主辦:高雄中會一甲教會約書亞團契、兒童

主日學 ◆復活節聯合朝陽禮拜 時間:4月9日上午6:25 地點:壽山中會舊城教會

主辦:壽山中會北區第一組

2023年4-6月 配合新眼光讀經進度 特價書目

◆真善美講座:認識自我 時間:4月15日下午1:00~3:00 地點、主辦:高雄大專學生中心

◆如何經營新世代兒童聚會

時間:4月16日下午2:00~5:00

地點:壽山中會竹門教會

主辦:壽山中會教育部

內容:劉孟恬傳道師主講。

◆邵以諾牧師就任水底寮教會第九任牧師授 職感恩禮拜

時間:4月16日下午3:00 地點、主辦:屏東中會水底寮教會

原住民消息

◆「排青kai有情」詩歌音樂比賽 時間:4月15日上午9:00~下午4:00 地點:排灣中會佳義教會 主辦:排灣中會青年事工部

其他消息

◆古倫神父訪台講座

時間:4月12日上午9:30領導場:「從帶心 到創新的無聲革命」,晚上7:00青年 場:「不要錯過生命」

地點:台南神學院頌音堂

主辦:南與北全人發展協會、基督教青年會 社福基金會

◆《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台灣轉型正義階段 報告》神學沙龍 時間:4月15日上午10:00 地點、主辦: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 ◆「因愛啟程 The Journey of Love」音樂劇 時間:4月15、16日下午2:30 地點:台北國父紀念館

主辦:救世傳播協會

◆「哀傷與失落的行動療癒:心理劇在悲傷 輔導的運用」悲傷輔導工作坊 時間:4月17日、5月22日上午9:00 地點:七星中會雙連教會 主辦:社團法人台灣國際飢餓對策協會

關懷代禱

◆東部中會退休牧師陳進昌於3月27日安息 主懷,享年88歲。願上帝親自安慰遺族。

9 台灣教會公報 2023年4月3日~4月9日/3710期
書名 定價 特價 作者 出版社 書名 定價 特價 作者 出版社 Interpretation27馬太福音 600 480 Hare 公報社 每日研經-詩篇注釋(下冊) 470 360 賴特 香港文藝 每日研經-馬太福音注釋(上冊) 410 310 巴克萊 公報社中文聖經註釋28-馬太福音 345 260 廖上信 香港文藝 每日研經-馬太福音注釋(下冊) 440 330 巴克萊 香港文藝 中文聖經註釋7-約書亞記 475 360 邱恩處 香港文藝 每日研經-約書亞記、士師記 410 310 歐爾德 香港文藝 中文聖經註釋14-詩篇(上冊) 475 360 周郁晞 香港文藝 每日研經-詩篇注釋(上冊) 410 310 賴特 香港文藝 中文聖經註釋14-詩篇(下冊) 920 690 潘朝偉 香港文藝 台北書房/02-2362-2747 台中書房/04-2223-5801  台南書房/06-235-6277分機163 高雄書房/07-322-0380 台南市東區青年路334號

公報廣場

持守信仰,歡喜迎向暮年

胡忠仰(台北中會南門教會長老,曾任日商公司社長)

內政部公布,2021年台灣人的平均壽命為80.86 歲(男77.67,女84.25),男女均高於聯合國統計 的全球平均年齡達7.5歲與9.7歲,台灣已經是一個 高齡又長壽的國家了。《漢書》有句話說:「年過 五十,始稱壽。」表示當時活過50歲算是高齡了。 台灣男性均壽在1945年才50歲,接著1985年便達 70歲,2011年達76歲,迄今呈穩定上升趨勢。

我的父親活到88歲,他一生跟我兩次談到壽命 問題。中年時他說:「希望活到2000年的聖誕夜, 滿75歲,在睡夢中去世。」後來因我的祖父活到78 歲,他又改口:「那我超越阿公到80歲好了。」可 見,他們那一輩的經驗法則跟判別就大概是這樣, 但爸實際上比他父親增加了10%的壽命。

我曾與一位醫學院教授好友談到這些,他說: 「隨著醫藥跟公衛環境大幅進步,人的均壽將會再 超越我們的父執輩5~10%,也就是說現在六、七十 歲左右的人,將來活到95歲以上會比比皆是。」

這幾年我因已從職場上退休,較有時間參加教會 長輩或親友的告別式,發現幾乎都是85至95以上的 長者。比起被少子化衝擊的主日學、青少契,教會最 繁盛的團契則是70歲以上參加的松年團契,每個月 一次的例會動輒六、七十人參加,個個還精神矍鑠、 行動敏捷。

「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 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即逝, 我們便如飛而去。求祢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

醫師對看不見的事還是有信心

希伯來書11章1節和合本記載:「信就是所望之事的 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則 是:「那麼,信心是什麼呢?信心是對所盼望的事有把 握,對不能看見的事能肯定。」

大多數人都是「眼見為憑」,英文俗語也說seeing is believing(看見才相信),醫師也不例外,希望能「看 見」體內病灶,才能正確處方,解除病症。外科醫師透 過開刀「直接看見」體內病灶;耳鼻喉、眼、胃腸科醫師 透過不同五官鏡與內視鏡「直接看見」器官;內科醫師 透過X光片、電腦斷層掃瞄、心電圖、腦波圖、各種血液 與體液檢驗數據,「間接看見」體內病灶。但還有一些 體內動態微小病理變化,譬如電解質或荷爾蒙對細胞的 作用、免疫系統反應、精神心理狀況變化,以現代臨床 醫療科技還是不容易看見,不過醫師還是會很有信心地 做出處方,因為有基礎醫學學理支持醫師們的信心。

再者,臨床醫師也很有信心地與病患談論「未來未見

真誠回應真誠提問!

解結

有此一說:「以真誠的態度回應真誠的提問。」所言 甚是!經驗累積下我的心得:並非每位提問者都是為了

實事求是、釐清疑問。有些人只想聽到迎合他們想法的 答案,或者只是把提問當作題材挑起辯論,博人眼球。 過去的我過於天真,常常沒先搞清楚狀況,便一股 腦地認真回應,惹得一身腥。比如:我曾經因為「基督 徒能否買彩券」與一位基督徒產生激辯。對方滔滔不絕 地援引經文,當時的我對經文雖不熟悉,卻越聽越不對 勁!「彩券」無非就是「包裝漂亮的賭博」,為何他能 夠拿著經文自圓其說?甚至買彩券中獎也能當見證傳 講?叫人無言。

我一向秉持「真理會越辯越明」,但事與願違。即便 雙方都援引經文,但解經前提大不同,討論只是淪於各 說各話、拔河較勁。感謝上帝保守我的心,使我頓時覺 察到與對方認真辯論,只是火上澆油,我遂休兵不語。

讓人心寒的是,聚會結束,有位姊妹向該名弟兄致

呂宗學

之事」。醫師會積極勸導病患要規律運動,少吃高糖高 鹽食物,要規律服用降血壓、血脂、血糖藥物,降低未 來心臟病與腦中風發生機率。

醫師為什麼會對「未來未見之事」有信心?這信心是 來自許多嚴謹追蹤二、三十年的流行病學世代研究結 果,嚴謹設計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結果。譬如許多對於 三高、肥胖會影響心血管疾病發生機率的知識,都來自 1948年開始啟動的「佛萊明罕心臟研究」,如今已經 追蹤三代75年的健康狀況。

我們也會碰到一些不是很順利或不好的生活事件,我 們「看不見」上帝安排與規劃的理由,可能要經過幾年 或幾十年回首才「看見」上帝精心安排與規劃的理由。 作為一位基督徒,我們對於許多「看不見」理由與原因 的信心,來自認真研讀聖經了解信仰的原則與架構,類 似醫師有扎實基礎醫學學理與世代追蹤研究證據。

醫師另外一個信心來源就是累積數千數萬病患治療

意:「你對聖經真是了解,時間久了,就知道誰走偏 了。」對的被汙衊,錯的被讚揚。雖然我明白這位姊妹 明著捧他、暗著貶我,但為避免戰火再起,我強忍著不 出聲。我只是蒙恩的罪人,無法跟完全的義人主耶穌相 比;但此情此景,真讓我聯想到文士、法利賽人對耶穌 的誣陷。

回想此事,對方好勝心強,我頻頻回擊只是挑起對方 罪性硬著心跟我辯論,我也沒造就他。而我任憑血氣、 夾雜自義,不是「用愛心說誠實話」(以弗所書4章15 節),也不是上帝所喜悅。

日前,聽神學院學長分享,他在臉書上表明牧師身 分,常有不同宗派的主內肢體留言提問,起先他傾囊相 授。但經驗值累積,他發現很多提問者只是上門踢館, 而非對真理渴慕。時至如今,他直接冷處理,他們有問 題可以去問他們的牧師;時間寶貴,他用來關心自家會 友更實在。他的分享,足以為鑑。

懇求上帝賜我智慧,明辨他人提問的動機,勿浪費 時間、白費口舌;保守我對真理心存謙卑,一生依賴聖 靈、謙卑學習上帝的話語,不硬著心曲解上帝話語。幫 助我活出真道,榮耀祂的名。

(作者為基督徒)

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篇90篇10、12節 是詮釋我們一生年歲最好的經節。期望大家都能作 一個有智慧的基督徒,做好各項準備以迎接暮年。

1.身體健康:若有任何病痛應及時就醫。需減重、 定期健檢、戒除不良嗜好的,就去做。若有需要手術 的疾病,應及時進行。養成良好的運動及飲食習慣。

2.財務規劃:確定工作到何時退休,並為退休後 做好財務計畫。個人資產應大於負債,錢要足夠使 用,避免過度拮据。

3.朋友關係:逐漸脫離長期的損友,與難相處的 親戚保持適當距離。要珍惜長期益友,結交志同道 合的朋友(尤其是教會朋友),這對晚年非常重要。

4.家族關係:家族的老有所終、幼有所養是否都 有安排好,行有餘力要協助老小但勿完全被綁住, 不拖累子女但確保在需要時子女願意伸出援手。

5.信仰:要持守信仰,讓心靈有所寄託且作為家 族的凝聚力量。也要積極參與教會的各種的活動, 「施予的比獲得的更有福分」。

此外,可繼續精進你已經有的個人嗜好:閱讀、 音樂鑑賞、打牌、爬山等,歡歡喜喜迎向暮年。

經驗。希伯來書11章2節:「古人在這信上得了美好的 證據。」接著從4~40節就回顧十幾位以色列有名古人 的見證。當我們遇到不是很順利或不好的生活事件發 生,我們「看不見」上帝的安排與規劃的理由,基督徒 要謹記這些前人的見證,不要沒有信心地害怕與抱怨, 更不要重蹈覆轍去做很多違反信仰原則的作為。 (作 者為公共衛生學者、七星中會大安教會會友)

走祢走過的路能不能相遇 行祢說過的話算不算知己 千年不斷的傳說愛與救贖 什麼樣的愛能世代久遠 什麼樣的人值得救恩 什麼樣的信仰給永生的承諾 信與不信之間 愛與不愛的選擇 天使從至高處墮落 謙卑使荊棘戴上祂的溫柔 千年不變的真理

救恩與悔改同在 恩典與救贖同行 道在人間追尋基督的腳蹤 在黑暗之處有著一絲的光亮! (作者為基督徒)

徵題 許多隱藏在心中的困惑,無人能回應需要解 答?本專欄歡迎讀者提問,並會將具有代表 性的疑惑交給長老教會牧師回應。請以「三 代同談」為信件標題,寄至電子郵件信箱: write@pctpress.org。讀者可以這樣提問: 「請問基督徒可不可以刺青?我很想刺青,但 我媽都用信仰為由壓我,該怎麼面對?」

您對教會世代間 的交流有什麼疑惑? 是否覺得與教會中 不同世代的弟兄姊妹 之間有代溝?是否有

10 台灣教會公報 2023年4月3日~4月9日/
3710期
基督之路
 
三代同

普世消息

小小的犧牲?

黃欣怡(亞洲教協執委會委員)

睽違近三年,終迎來今年3月在孟加拉達卡召開 的亞洲教協(CCA)實體執委會。由於中國施壓,台 灣不易取得簽證進到孟加拉,因而無法參與本次實 體的執委會。本以為只有少數人會透過網路參加會 議,不料,東北亞國家除了香港以外,皆面臨跟台灣 一樣的處境──無法順利取得簽證。來自巴基斯坦 的執委同樣面臨如此的狀況,他在鏡頭的另一端提 出:大會即將在印度召開,巴基斯坦大概也無法順 利參與大會。他詢問CCA該如何回應,CCA總幹事 的回覆既現實卻也是束手無策。

亞洲的議題受帝國的牽制及影響至深,每每在許 多與愛、和平以及公義相違背的利益中間掙扎,難

以抗拒。往往我們會選擇以「小小的犧牲」來阻止 更大的犧牲,然而捫心自問,那「小小的犧牲」豈不 是我們所以為那最軟弱無力、無法帶來更大效益的 族群或生命嗎?

猶記得曾在一次CCA執委會上,委員間為中國議 題有著不同意見,主流意見都期待中國能成為CCA 的會員國,即使中國加入CCA的條件是台灣必須承 認是中國的一部分,以及必須於所有正式資料上, 在Taiwan後面烙上「, China」的印記,成為大家口 中說的:「他們(中國)是我們的弟兄、我們的姊 妹!」一位來自菲律賓的執委發言說:「槍口指著的 弟兄姊妹算什麼弟兄姊妹?今天他們對台灣這般,

我們默不吭聲,假裝沒看見,明天就會是菲律賓、泰 國……屆時我們還會說這是我們的弟兄姊妹嗎?」

每每談論到台灣與中國的議題,會議上的打太極 與隨波逐流其實司空見慣,就為了台灣或單為了一 個渺小的族群,需要冒這樣大的風險嗎?在這個弱 肉強食的時代裡,明哲保身成為眾人選擇的道路。

但願上主賜給我們眾人「疼痛」的心,對於我們眼 前認為「那犧牲了也沒關係」的生命感到疼痛,因為 當我們輕易決定犧牲誰來換取多數人的權益時,那 麼下回再面對如此的處境時,我們也將毫不猶豫地 犧牲或放棄任何一個生命。耶穌在馬太福音中關於 迷羊的比喻如此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他為這一隻 羊歡喜,比為那沒有迷路的九十九隻歡喜還大呢!你 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失去這些小子中的 一個。」(18章13~14節,和合本2010)正因為我 們的天父不因我們是軟弱、渺小而犧牲我們任何一 個人,下一次面對與我們利益相違背的選擇時,我 們不會輕言放棄任何一個生命或族群的權益。

菲國人權迫害頻傳 教會籲廢除惡法

▲3月7日的舊金山聯合會議上,人們舉著標語支持將開齋節訂為假 日。(相片來源/Arab Resource and Organizing Center)

【林宜欣編譯】美國並不是所有學校都會在開齋節放假,宗教新聞 社(Religion News Service,RNS)3月17日報導指出,全美各地的 學生們帶頭努力爭取,希望能讓開齋節成為學校假期,也希望學校 之外的廣大穆斯林人口能在這天放假。

開齋節這個節日代表伊斯蘭教齋戒月結束的那一天,但15歲的穆 斯林愛莎‧瑪吉度(Aisha Majdoub)常常沒辦法好好慶祝,因為她 都會在和家人慶祝這個節日的時候心事重重,好奇她的同學在做什 麼,也會想到她錯過的學校功課。瑪吉度是舊金山一所公立高中的二 年級生,她說:「如果你錯過一天的數學課,要跟上進度的話會很困 難。」而她的父母也覺得好像剝奪她一天受教育的機會。

舊金山教育委員會在3月初同意要調整2024年春假的時間去配合 開齋節,而現在瑪吉度和學生們還有舊金山灣區的組織都在催促教 育委員會放假慶祝開齋節。包括舊金山阿拉伯資源和組織中心(San Francisco’s Arab Resource & Organizing Center)等倡議團體表 示,現在決定調整春假是一大進展,而他們承諾會繼續爭取,直到教 育委員會將這個節日排進學校假期。

除了舊金山之外,全美其他地區也越來越有意願慶祝這個伊斯蘭 教節日。佛羅里達州有三個郡縣的公立學校目前已將開齋節定為節 日,像棕櫚灘郡教育委員會就在2022年夏天通過,2024年4月和 2025年3月的學校行事曆將會有放假日慶祝開齋節。紐澤西州也有 相似的安排,澤西市幾年前有意願在2023和2024年的學校行事曆 安排假期,而華強市教育委員會則於今年初投票通過這項決定。

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教授阿瑪拉‧迪柯爾 (Amaarah DeCuir)在非營利媒體「對話」(The Conversation) 發布的Q&A說明:「學區認同穆斯林和他們的宗教認同,並將他們 視為國家宗教多元文化的一部分,這對穆斯林學生和他們的家庭來 說很重要。」瑪吉度回想,她為了爭取學區慶祝開齋節花數幾個小時 參加委員會的會議,而國中和國小的學生們都很熱情地為自己發聲。

「我們會繼續以一個社群挺身而出。」她說。(資料來源:RNS)

【蔡育臻編譯】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 52屆會議於2月27日至4月4日在瑞士日 內瓦召開。3月22日的一般性辯論上, 菲律賓教協(NCCP)方案秘書默文‧托 克羅(Mervin Toquero)代表普世教協 (WCC)國際事務部發言,表達對菲律 賓持續發生人權侵犯事件的關切。 托克羅指出,自菲律賓前總統杜特 蒂執政以來,對毒品相關謀殺犯罪少 有問責。現任總統小斐迪南‧馬可仕 (Ferdinand Marcos. Jr)亦延續其作風,

未懲罰此類犯罪。自他2022年7月上任 以來,已有223人受害。

托克羅進一步指出,根據菲律賓的 《反恐怖主義法》及其他相關法律,包括 牧師、教會成員等教會人員,以及人道

主義工作者已成為目標,部分教會組織 及相關項目的資產遭凍結。舉例來說, 聯合衛理公會(UMC)牧師格洛菲‧巴

倫通(Glofie Baluntong)遭誤判,被指控 「殺人未遂」及違反《反恐怖主義法》; NCCP成員、環保人士佩蒂‧恩里克斯 (Peti Enriquez)亦被誤指控違反《國際 人道法》。托克羅表示,這顯示菲律賓政 府如何利用這些法律打壓人民。 為此,NCCP敦促人權理事會呼籲菲律 賓政府盡速頒布《人權維護者法案》, 並廢除侵犯人權的《反恐怖主義法》。 聲明中提到:「我們要求理事會持續驅 策菲律賓政府與國際刑事法院合作,以 提供有效的問責機制,並打擊有罪不罰 的情形。」

儘管菲律賓維權人士面臨嚴峻處境, 教會仍對此保持希望。托克羅代表NCCP 總結:「身為教會人士,我總是滿懷希 望。透過與理念相同的人們一起努力, 我們必能將希望化作現實。」(資料來 源:WCC)

WCC與方濟各會面 承諾攜手同行

【陳俞含編譯】3月23日,普世教協

(WCC)代表團拜會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和羅馬天主教會(RCC)在 羅馬進行一場重要會面,承諾共同為 正義、和解和團結而奔走、祈禱並努 力。今年是WCC和RCC聯合工作小組 (JWG)一起合作的第58年,這兩個組 織的互動越來越密切,在普世運動和事 工方面都發展了更多的合作關係。

會議中,WCC代表團和方濟各指出, 他們現在正在進行的工作建立在前人的 領導和成員教會的努力之上。WCC成員 海因里希‧貝福德─斯特羅姆(Heinrich Bedford-Strohm)與方濟各討論加強教 會團結的方式,強調在分崩離析的世界 中設立團結與理解的標誌。他們一致認 為需要「向心的普世主義」,這樣即使

在教會機構尚未統合的地方,也能為基 督提供清楚的見證。

WCC總幹事傑瑞‧佩雷(Jerry Pillay) 牧師表示,這是一場美妙又懇切的談 話,他們除了與方濟各分享目前的合作 狀況,也強調幾件重要的事情。WCC向 方濟各表達了對烏克蘭局勢的看法與關 切,也談及他們正在籌備的一場圓桌會 議,計畫將烏克蘭教會、正教會、俄羅 斯正教會和其他教會的領導人聚集在一 起,希望能透過對話,以基督教團結的 角度,探討戰爭背景下的問題。 佩雷肯定基督在談話中的核心地位, 並探討如何傳達福音,以及為教會與世 界的聯繫帶來實質幫助。他認為,雖然 雙方一直都在共同前進,但現在也許是 時候攜手同行了。(資料來源:WCC)

12 台灣教會公報 2023年4月3日~4月9日/3710期

地質學家林朝棨的故事

美好腳蹤系列繪本第 29冊

│書 │發 │表 │會

定價300元

現場特價 250 元

4 16

日期: / 中午12:00~13:30

地點:台北東門長老教會 (台北市仁愛路二段76號)

內容: 林朝棨是台灣第一位地質學者,為人謙遜溫

和,一生的研究對台灣有許多重大貢獻, 發表會邀請林朝棨兒子林恩朋長老分享、 作者談創作歷程,邀請大家跟著繪本裡的 小女孩,一起在舅公家探險尋寶。

小女孩與弟弟來到舅公的書房, 藉由一個又一個沒看過的「寶貝」, 認識林朝棨陸續發現稀有生物的過程……

■高雄書房

■台南書房/總社 台南市東區青年路334號 電話:06-235-6277#163
■台北書房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1樓 電話:02-2362-2747 ■台中書房 台中市西區自立街70號1樓 電話:04-2223-5801 高雄市三民區泰安街12號1樓 電話:07-322-0380  網路書房
《 舅公的寶貝
13 廣告看版 台灣教會公報  2023年4月3日~4月9日/3710期

屏東中會崙上教會

擁抱人群,走入各家禮拜

復活了嗎?

為期超過三年的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也 改變教會的牧養與傳福模式。當多數教會積極發展直 播、線上聚會的時候,屏東中會崙上教會牧師陳怡真 觀察到,崙上教會以慕道友和長輩居多,有些人可能 是家裡唯一的基督徒,有些人家裡沒有網路和設備, 因此她改請同工把聚會資料與影片下載在平板電腦, 帶著平板進入各個家庭以個別陪伴方式維持聚會。

哪怕在社區傳染的高峰期,無法近距離接觸與問 候,崙上教會仍沒有停下關懷的腳步,將防疫物資、 水果和《耕心》週刊送到探訪對象的家門外。陳怡真 表示,因為不間斷地探訪,反而與過去曾接觸但因故

沒有繼續跟進的慕道友恢復聯繫,真的應證「上帝關 了一扇門,又開了一道窗」這句話。

雖然疫情期間需要關懷的對象增加,教會人數並 未隨之成長。陳怡真坦言,在疫情趨緩、政策逐步解 封後,實體聚會人數確實有所下降。另一個受到衝擊 的是小組聚會。崙上教會向來不追求短時間內見到果

效,而是看重長期耕耘的事工如小組聚會。受影響原 因主要是部分弟兄姊妹未接種疫苗,無法回到教會禮 拜,而其他小組成員也無法前往他們的家聚會。

目前「下厝小組」和「崙上小組」都沒有固定聚會 地點,而是輪流在八至十戶家庭聚會,陳怡真形容這 是「遊牧民族式的小組」。她表示,雖然因為每次聚 會的場地不同,較難排定多元化的互動與遊戲,加上 組成人員不穩定,聚會氛圍也不似過去熱絡,但在遊 走各家的過程中,接觸到更多弟兄姊妹與他們的家 人。目前已先恢復小組愛餐,接下來再視情況發展。

關於教會聚會人數的議題,有人認為疫情不是帶 來新問題,而是顯露教會既有的問題,陳怡真則說, 這個說法仍取決於每間教會的狀況。崙上教會有些會 友擔任寄養家庭,為顧及孩子健康及配合相關政策, 確實有很長一段時間無法參與聚會。也有青年是原 本經濟狀況就不好,又受疫情衝擊,不得不在週末兼 職維持家計。而教會的兒童才藝班,老師們雖認真預 備線上課程,也將材料包送到孩子們家裡,鼓勵他們 看網路教學在家實作。然而孩子們多數沒有自己的手 機,網路學習必須家長配合,因此雖然教會很用心, 各家使用率仍有限。這些,都是疫情帶來的新問題。

至於發展成雲端教會的可能性,陳怡真坦言,以崙 上教會的資源和人力,可能性不高。而且她相信人們 願意到教會不是因為看到什麼影片,而是因為感受到 基督徒真實的關懷而願意接觸基督信仰。她期許崙上 教會能踏實經營原本既有的關懷網絡,持續訓練能夠 陪伴他人的門徒,感動更多同工委身宣教。

目前崙上教會已恢復兒童才藝班,也參與社區關懷

據點服事,校園方面原經營桌遊社團,因校方防疫管 制政策而暫停至今。同樣尚未開放的還有安養機構和

醫療院所,但即使安寧病房和加護病房稍微解禁,仍 不能像過去容許多位弟兄姊妹唱詩或聚會。

雖然事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秉持「建造生 命、擁抱人群、轉化社區」的精神,崙上教會持續耕 耘社區事工,確實有助於提升居民對教會的認識與 認同。例如往年母親節和重陽節,教會都前往關懷據 點演出戲劇或帶領遊戲,相當受到長輩歡迎。今年2 月15日,教會舉辦春茶會,就有多位關懷據點的社區 夥伴參與。教會為關懷弱勢家庭,連結1919食物銀 行,走進家戶分送物資與傳遞關懷,而社區鄰里知道 誰有需要,也會主動轉介給教會。

陳怡真強調,社區事工的本質不是希望受助者表 達感謝和參與聚會,而是愛人,「我們愛,因為上帝 先愛。讓人感受到教會的愛,他們就能進一步感覺到 上帝的愛。」

展望未來,陳怡真坦言確實會在意聚會人數減少, 但還是要繼續領受、傳講與建造,投入門徒訓練。 至於這些種子怎麼發芽與成長,就交託上帝。現階 段各樣事工會持續進行,並 強化深度與廣度,歡迎各教 會「福音移民」加入服事 行列。至於是否會擔心未 來再遇到像疫情這樣的挑 戰?陳怡真表示,不論遇 到任何災難,她相信上帝

會開路,祂永遠掌權,而 教會的責任就是持續在 可以做的事上努力。

相片提供/陳怡真、冬鴻恩、黃瑭新

別企畫 特 14 台灣教會公報 2023年4月3日~4月9日/3710期
教會
採訪 林婉婷
突如其來的疫情有如海嘯,使人們措手不 及,逃逸四散。對於固定聚集的基督教會而 言,疫情更迫使教會必須在很短時間內檢視 擁有的資源,針對會友的狀態、特質,找出 合適的因應之策。相較於多數教會採用線上 直播或播放預先錄好的影片,嘉義中會海豐 崙教會採取的方式獨樹一格,是將禮拜各個 程序預先錄成音檔,讓教會肢體同步在線上 「聽禮拜」,一同敬拜上帝。 海豐崙教會牧師黃瑭新表示,教會有不少 年長會友不熟悉線上直播平台,操作3C產品 也不夠嫻熟,兼之教會硬體設備不足。在考 量種種條件後,教會決定將禮拜的十個程序 錄成十個音檔,主日前放在LINE群組中,禮 拜時間一到,會眾便同步開啟音檔,在空間 不同、時間相同的時空條件下一同做禮拜。 黃瑭新說明,事先錄音的構想乃是出自 台灣教會公報社社長方嵐亭牧師,他相當 感謝。具體操作上,是按著排好的服事表, 由當值的長老、執事各自錄好自己負責的宣 召、報告等部分,再交由牧師彙整,照禮拜 程序將一個個音檔上傳至群組。弟兄姊妹做 禮拜時,只要依序開啟一段段的音檔,即可 做禮拜。
嘉義中會海豐崙教會 教會是基督 的 身 體 , 同 祂 一 耀榮督基。折波與難苦經歷樣 復 活 了 , 歷經三年疫情的教會 復 活 了 嗎 ? 上 

打團體戰,疫情小組上陣 東部中會慶豐教會

在教會不能舉行實體聚會及主日禮拜期 間,某次禮拜進行時,東部中會慶豐教會主任 牧師冬鴻恩在鏡頭前講道,共同牧養教會的 妻子、牧師王曉雯接到會友傳來訊息表示連 線有問題,她只得連忙趕到會友家中處理…… 這樣的情景在疫情之前難以想像,在教會改 為線上聚會後卻常常上演。「一些年長會友對 3C產品陌生,提高了線上聚會的難度,也成 了教會同工必須因應的狀況。」王曉雯說。

「疫情之下,更加突顯偏鄉資源的有限。」

王曉雯表示,慶豐教會建置直播硬體設備初 期,頗有捉襟見肘之感。但也是在這樣的限制 中,不少設備在出人意料的狀況下一一到位, 越發見證上帝的恩典。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

是當慶豐教會至電腦公司採購直播所需硬體 設備時,一位弟兄為這批設備全額奉獻,讓人 由衷感謝主豐富的供應。

除了教會應變能力有限,弟兄姊妹的數位 落差也很明顯。王曉雯表示,年輕人得心應手 的數位化產品,年長的弟兄姊妹仍感到生疏, 致使牧師及同工必須在做禮拜前線上指導,甚 至到場協助。不過雖然客觀環境有限制、執行 過程狀況頻生,慶豐教會還是力求突破,由音 樂總監楊琳執事主責處理線上直播的設備, 鼓勵年輕人承接相關服事並予以培訓,如今 運作已步上軌道。

團隊事奉,正是慶豐教會在疫情時的因應 對策。當疫情一日數變,訊息四面八方流竄, 除了牧者全力應對,一群具軍公教、護理背景 的會友也自發性組成防疫小組,負責蒐集防疫 資料,擬定全教會一體適用的因應策略,努力 讓教會的聚會持續進行。

慶豐教會的會友工作環境多元,長輩接種 疫苗比例又不高,若有人不慎染疫,恐怕重創 會友經濟狀況。因此,防疫小組戒慎恐懼、步 步為營,仔細蒐集、辨認疫情相關資訊,並且 持續追蹤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法令及指 示,再傳達給會眾。楊琳表示,尤其負面消息 流傳很快,特別需要留意。

防疫小組的嚴格要求,有時引起會友反彈, 如改成線上聚會,有些老人家便頗有微詞,但 冬鴻恩、王曉雯深知嚴重性,除了在週報刊登 防疫措施,也以身作則,全力配合防疫小組擬 定的對策,邀請教會同心面對艱難。

王曉雯百感交集地說:「疫情隔離我們,也 拉近我們。」一方面,有些長輩期待面對面關 懷,但因未接種疫苗,或同住家人不贊同,導 致教會在疫情嚴峻期間,只能透過網路關懷。 但另一方面,為因應非常時期,教會同工服事 的向心力反而更加凝聚。因為部分弟兄姊妹對 疫情感到恐慌,教會除提供關懷包,也盡可能 給予肢體支持,關係反而更加緊密。

時間已到,一起來聽禮拜

突如其來的疫情有如海嘯,使人們措手不 及,逃逸四散。對於固定聚集的基督教會而 言,疫情更迫使教會必須在很短時間內檢視 擁有的資源,針對會友的狀態、特質,找出 合適的因應之策。相較於多數教會採用線上 直播或播放預先錄好的影片,嘉義中會海豐 崙教會採取的方式獨樹一格,是將禮拜各個 程序預先錄成音檔,讓教會肢體同步在線上 「聽禮拜」,一同敬拜上帝。

海豐崙教會牧師黃瑭新表示,教會有不少 年長會友不熟悉線上直播平台,操作3C產品 也不夠嫻熟,兼之教會硬體設備不足。在考 量種種條件後,教會決定將禮拜的十個程序 錄成十個音檔,主日前放在LINE群組中,禮 拜時間一到,會眾便同步開啟音檔,在空間 不同、時間相同的時空條件下一同做禮拜。

黃瑭新說明,事先錄音的構想乃是出自 台灣教會公報社社長方嵐亭牧師,他相當 感謝。具體操作上,是按著排好的服事表, 由當值的長老、執事各自錄好自己負責的宣 召、報告等部分,再交由牧師彙整,照禮拜 程序將一個個音檔上傳至群組。弟兄姊妹做 禮拜時,只要依序開啟一段段的音檔,即可 做禮拜。

黃瑭新進一步解釋,之所以必須按各個程 序錄成一個個音檔,而不是合併成一個,是 預防會友播放音檔中途被跳出的影片或來 電打斷,會不知如何回到被打斷的時間點。

「可不用從頭播放,只需要重新點播那段錄 音,即可繼續做禮拜。」他說。

禮拜結束之後,會友於群組內回報參與狀 況,教會便可統計聚會人數。同時間,黃瑭 新仍會穿著牧師服在禮拜堂講台上與兄弟姊 妹做禮拜。至於奉獻,就請會友先存留,等 候有機會實體聚會時再奉獻。

黃瑭新觀察執行的狀況後表示,雖然只 有聲音,但透過線上的互動,還是能夠觀察 到有些會友態度較認真,有些則相對敷衍。

不過,也有意外收穫。譬如當值的長執因為 不習慣錄音及對著空氣說話,諸如誦讀的宣 召、啟應文、聖經經文等環節,可能要錄好 幾次才會成功,反而收到反覆訓練的效果。

另一方面,由於禮拜是以家庭為單位,因此 弟兄姊妹必須帶著父母、孩子等家人一起做 禮拜,也必須帶著家人禱告,因而有培養、 建造信徒的功效。

雖然勉力進行禮拜,仍有諸多力有未逮之 處,黃瑭新坦言,在非常時期,一些過去需

疫情的種種限制,促使人數不多、會友組 成多元的慶豐教會在不同團契、聚會嘗試各 種可能性。聚會方式變多樣化,使用的平台 也增加,如松年團契使用多數長輩會操作的 LINE聚會,學青則使用王曉雯也不熟悉的 Discord。而社青為避免在密閉空間聚會,遇 到必須召開的長執會時,則選擇在空間寬敞的 大禮拜堂舉行。至於聖歌隊,則因為線上練習 難度太高、效果不佳而暫停。冬鴻恩表示,大 家都在摸索前進,但也因此觀察到教會肢體 的差異,有些弟兄姊妹越發積極,會在網路主 動搜尋信仰資源,有些則失去了熱情。

楊琳則談及偶然與其他教會交流直播服事 時,發現不少年輕人習慣直播後,不再回到實 體聚會,除了靈命因素,也可能因為他們能夠 嫻熟地使用網路工具。

如今疫情逐漸緩和,慶豐教會約八、九成會 友已回到實體聚會,因此教會曾討論是否取消 直播,最後因考量訓練同工及服事旅外肢體, 傾向繼續進行。不過,王曉雯難掩對未來發展 的憂心,她表示,對慶豐教會而言,可以預見 的挑戰並非線上或實體,這些雖存在若干待 克服的問題,但並非無法解決。反而是日益嚴 重的少子化、人口外流問題已迫在眉睫,直接 衝擊教會聚會的運作,她認為這些議題更迫 切需要關注與因應。

要親自登門的探訪事工,僅能透過電話進行 關懷、牧養。不過也正是在此艱難時期,更 加看到主內肢體互相關顧的可貴。譬如有人 確診,就會有弟兄姊妹主動關懷、提供藥物 及食物等,體現教會的社會支持功能。

隨著疫情趨緩,海豐崙教會目前已恢復實 體聚會。疫情嚴峻期間,雖然眾人已適應線 上聚會,但多數仍期待實體禮拜。黃瑭新表 示,雖然多數會友已經回到實體聚會,但仍 有兩、三人擔心染疫而未能參與,所以教會 現階段仍維持錄音的作業。但他認為就長期 發展來看,線上的事工必然需要終止,「畢 竟這類措施只是因應疫情之下不能聚會的非 常措施,不應成為教會運作的常態。」

根據恢復實體禮拜後的狀況,黃瑭新指 出,疫情對海豐崙教會的人數增減其實沒有 造成顯著的正負面影響。反而是長執同工因 應服事的需要,對聖經經文、啟應文等內容 的熟悉程度明顯獲得提升。他作為牧者,經 過這段時間與弟兄姊妹在線上互動,也多了 一扇觀察會友靈命成熟度的窗。至於後疫情 時代的教會發展,他表示,將持續觀察弟兄 姊妹的意願,但目前仍傾向回到疫情前僅有 實體禮拜的模式。

別企畫 特 台灣教會公報 2023年4月3日~4月9日/3710期 15
嘉義中會海豐崙教會
採訪 李佑生 採訪 李佑生  

東美中會長光教會 位於台東長濱鄉長光部落,阿美族 人生活的地方,過去Acun牧師認為教 會不該關著門、豎起圍牆,應該像耶 穌一樣走進人群裡。Fuyan Suda牧師 接任後,也持續思考能為社區做什麼。

於是開始進行兒童及部落長輩陪伴事 工,期盼教會傳遞愛與力量,仰望上 帝而來的盼望,使長光教會能真正沒 有圍牆、走進人心。

新竹中會僑愛教會 僑愛教會附近的社區大多為眷村, 所以成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唯一以華 語禮拜為主的教會,後來隨著事工的 擴展,越來越多不同族群加入,讓教 會多了不同的風采。教會在2019年才 有了第一任正式的牧師-劉俊逸牧師, 牧師也在與同工和會友服事的過程中, 看見不同族群的合一與共榮,實踐愛 人如己的基督精神。

七星中會雙連教會

雙連教會的由加拿大宣教師吳威廉 所建立,並期待教會周遭能成為宣教 園區。現今的雙連教會投入相當多元 的事工,也設立許多社會服務機構, 包括兒少培育、長者關懷、盲朋友輔 導等等,雙連教會期許自身能以「抹 布精神」來服務人群,讓人感受到上 帝的愛,並妥善使用資源來推動合上 帝心意的事工。

阿美中會達蘭埠教會 位於花蓮縣富里鄉的達蘭埠部落, 過去被稱為黑暗部落,卻因部落長期 推廣的金針花產業成為台灣在國際上 的光;其中達蘭埠教會是推動產業的 重要幫助,一路走來有許多挑戰,但 是在張英妹牧師及會友們彼此服事幫 助下,發展出知名的農業,以及相關 的深度觀光,讓教會與部落共同整合, 並且一同成長。

南布中會大光教會

位於高雄市那瑪夏區達卡奴瓦里的 大光部落,幾乎整個部落都是基督徒, 所以大光教會事工也跨及許多領域。 每年相當重要的大光盃,由教會青年 主辦,讓運動賽事成為傳福音的機會; 而文建站則是以信仰來帶領松年,藉 由各種課程傳承文化;另外也有與部 落結合的婦女事工,透過教會兄姊合 一服事來呈現上帝的工。

愛要行動

高雄中會茄萣教會

茄萣教會即使位於廟宇滿滿的社區 中間,也努力思考如何透過事工與社 區連結;因此教會與社福機構合作,開 放教會空間成為早療課程和輔具服務 據點,教會樂意分享的行為,也獲得 認同,連附近廟宇也幫忙廣播,歡迎 大家到教會使用這些資源,形成一種 和諧的氛圍。教會透過與社區的連結, 使會友、社區居民有更豐富的生命。

七星中會濟南教會

濟南教會位於立法院隔壁,有很多 關懷社會議題的機會。教會常開放給 附近舉辦活動的公民團體,並幫助有 需要的人,像是成立香港團契,讓來 台生活的香港人用自己的語言敬拜; 也有處境查經班,讓不同身分的會友, 以各種角度討論聖經,產生更開闊的 想法。濟南教會將信仰和社會連結, 期盼能活出基督的愛和公義。

西美中會樹光教會

樹光教會是位於新北市樹林區的都 原教會,過去花東地區的阿美族人因 工作需求來到都市,並因同樣的信仰 彼此連結,從家庭團契慢慢成長為現 在的教會規模;因服事面向擴大,逐 漸成為多元族群的教會。樹光教會稱 自己為禱告的教會,舉辦365禱告運 動,透過禱告的方式,關心信徒與教 會,期盼教會活出信仰與見證。

排灣中會長樂教會 長樂教會位於屏東縣滿州鄉,目前 總共有十戶的信徒在此聚會、彼此連 結,雖然人數不多,但依舊致力關懷 社區及會友;Vavauni Ljaljegean與蔣 記剛傳道也分享,他們積極找尋教會 過去的歷史,進而理解與認識當中的 辛酸與信仰意義,並且透過陪伴會友, 一同見證上帝信仰的愛。

台北中會松山教會 松山教會雖為140多年歷史的教 會,整個教會卻都很願意接受新的事 物,也很樂意服事。教會設有查經班、 早禱會,各種不同性質的小組,平時 也會到附近國小做生命教育、課輔班, 以及借場地給特殊教育學生上課,並 成立浪人食堂,協助與社會脫節的人。 松山教會長期關心、服事需要幫助的 族群,以此實踐基督的愛。

16 台灣教會公報 2023年4月3日~4月9日/3710期 工分享 事 公關企劃製作
重新剪輯特色教會觀摩影片,並由 來自不同背景的長老教會青年擔綱主 持人,以不同角度帶領觀 眾瞭解台灣長老教會多元 的特色事工。

〈槽內的嬰兒〉

聖詩60首〈槽內的嬰兒〉,以蘇格蘭民謠作曲, 並搭配蘇格蘭詩人Marry MacDonald所寫的詩〈槽 內的嬰兒〉為詞,是一首聖誕詩歌;而此曲之所 以廣為人知,是因為1971年英國流行歌手Cat Stevens所唱的〈破曉時分Morning Has Broken〉 也使用相同旋律,以至於許多英語國家的教會也 把〈破曉時分〉放入聖詩當中。

〈上主做我至好牧者〉

聖詩201首〈上主做我至好牧者〉,這首是教 會的熱門曲目,在聚會及各種服事場合都會吟唱; 作曲者是一位蘇格蘭教會的風琴師,此曲源自於 1871年她作曲課程的作業,搭配詩篇23篇所創 作出來的歌曲,並於1872年由蘇格蘭聖詩作曲 家David Grant譜上合聲,成為此後一百多年來, 眾多教會信徒喜愛的詩歌。

〈上帝聖神引導保護〉

聖詩441首〈上帝聖神引導保護〉是威爾斯 作曲家Rowland Prichard於1844年所作,原本 是作為童謠使用,後來被許多基督教的團體各自 放入不同的聖詩中,讓更多信徒吟唱;同時也收 錄在1964年版的聖詩246首〈上主愛疼勝過一 切〉,透過蘇格蘭風笛的演奏,能從旋律中感受 不同的風采。

〈心目向主堅固〉

1964年版聖詩257首〈心目向主堅固〉為美 國公理會牧師Ray Palmer所創作,他22歲從耶 魯大學畢業以後,就到紐約的女子學校教書,在 這期間感受到耶穌的慈愛與恩典,就把這樣子的 感動用詩劇的方式寫下來,表達有信仰的人對耶 穌的贖罪、拯救與感恩,讓吟唱的人,在困苦絕 望中,得著盼望與安慰。

〈至好朋友就是耶穌〉

大家耳熟能詳的〈至好朋友就是耶穌〉,收 錄在1964年版聖詩275首,是蘇格蘭作曲家 Joseph Scriven因未婚妻過世,在悲傷中寫下了這 首歌;透過歌詞的闡述,讓人知道面對憂傷痛苦、 生離死別時,有一位願為人犧牲的耶穌,成為我 們最好的朋友。此曲也成為眾多信徒故人愛吟, 更被許多國家編入學校的音樂教材。

〈好膽好膽認基督〉

聖詩427首〈日斜西山,願主祢與我同住〉是 蘇格蘭聖公會牧師Henry Francis Lyte探訪臨終 的朋友時,看見朋友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仍重複 說著「Abide with me」(主與我同住),展現對 上主同在的渴求,他便用歌曲記錄當時的感動; 這首歌也在1847年Henry Francis Lyte的葬禮上, 首次公開於教會中使用。

〈我做基督兵丁〉

聖詩當中有許多旋律與節奏,與軍隊使用的進 行曲類似,而聖詩550首〈我做基督兵丁〉更為 其代表,然而軍隊的進行曲是為喚起軍人的愛國 心,而聖詩則是為了透過上帝的愛與公義,激起 基督徒贏過世界的怨恨與不義;蘇格蘭風笛代表 著鼓舞士氣的樂器,更能夠彰顯曲目對於公義和 愛的追求。

〈今阮感謝上帝〉

1964年版聖詩73首〈今阮感謝上帝〉的作詞 家為Martin Rinkart,他在神學院畢業以後,就回到 故鄉愛林堡牧會,然而當時德國成為三十年戰爭 的戰場,許多難民湧入愛林堡避難,Martin Rinkart 在這裡看見貧困與悲傷,有感於此便創作了許多 歌曲,而〈今阮感謝上帝〉也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被 創作出來。

1964年版聖詩275首〈好膽好膽認基督〉, 是美國牧師George Duffield為紀念好友Dudley A. Tyng牧師的精神所創作,George Duffield特別用 Dudley A. Tyng所說「我們都為耶穌奮起吧!」 作為其中的歌詞,後來經過作曲家George James Webb譜曲,成為聖詩中的曲目;是一首讓人激動、 充滿鬥志,決心要跟隨耶穌的奮興歌曲。

〈在主愛疼內面〉

1964年版聖詩342首〈在主愛疼內面〉,是英 國牧師John Fawsett因著感動創作出來的歌曲, 他32歲那年受邀前往倫敦的大教會,本打算離 開原來服事的禾場,卻因會友的真摯的挽留,讓 他決定留下,看見團契中弟兄姊妹彼此幫助,也 因為主彼此相愛,便以這首歌曲寫下不同肢體中, 共同合一美好團契的樣貌。

17 台灣教會公報 2023年4月3日~4月9日/3710期 工分享 事 公關企劃製作
七星中會西湖教會 葉景安牧師 台北中會大稻埕教會 謝大衛牧師
聖詩傳頌 以蘇格蘭風笛、管風 琴、迷你口琴
等各式樂器演奏《聖詩》,並介紹創作 背景,期盼為聆聽者帶來不同 以往的聽覺饗宴,並藉此展現 出《聖詩》的普世性。
〈日斜西山,願主祢與我同住〉

我從許多樹上摘下了枝枒:我帶著花兒撒在祢的路途; 但祢在破曉時已活過來,帶來了祢的喜樂。 旭日從東方升起, 即使帶來光,散發東方的馨香, 但若它想比擬 除了這日,其他日子安能再祢的復活,它便是妄想。 如有眾多太陽普照?

哦,就讓祝福的聖靈參與其中, 以祂的美技彌補我們的缺憾。 我帶著花兒

十字架教所有樹木學會複誦祂的名字,甦醒吧,我的魯特琴,拉扯你的身體,祂的生將你煉成真金,甚至成義人。使盡你所有技藝。 而祂曾揹負其中一支。讓心與魯特琴合奏,交織出一首歌,祂伸展的筋骨教所有琴弦學會,定調歡慶至崇高之日最佳的樂音。歡愉而雋永: 或是所有音樂皆緣自三者, 並生養眾多。

心歡欣,主已復活。頌讚祂一秒都無法延遲, 祂以手牽引你,而你也 同祂重生: 祂的死將你燒成塵土,

2.多數和弦都只運用三個音符,然後在八度音階裡不斷重複,如同繁衍一般。

「罪」,回復最純淨的狀態「塵土」,因為人本是塵土。

3.赫伯特的詩有時會採兩個單獨詩節的雙詩結構(double-poem organization), 他可能有意讓這些詩可以被吟唱。

懷抱信仰, 破蛹而生

馬祖人,亞東工專工業設計科、台灣浸會神 學院道學碩士。

展  覽

2015│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仲夏藝之夢藝

術巡迴展」

蕭壠文化園區「剪花故事館」

2017│寶藏巖國際藝術村「馬花台開」陳治 旭剪紙首展

2018│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寶村故事館」

2019│荷蘭阿姆斯特丹Affordable Art Fair Amsterdam

2022│寶藏巖閣樓青年會館「大過好年/十二 生肖展會」

公共藝術

2016│台灣電力公司總管理處公共藝術設置

計畫「給新溫羅汀一道不一樣的光」

2017│嘉義竹崎星光廣場日式建築「豐收」

2018│台北萬福國小「點亮萬盛庄計畫」

策  展

2018│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寶村故事館〉

商業合作

2019│台北101大樓89樓觀景台新年剪紙裝

置、台北101大樓四樓商場布置剪紙

圖案設計

2020│Van Cleef & Arpels新春客戶剪紙設計

2022│Graff新春客戶剪紙設計

台北捷運公館站出來,往 水源市場方向前進,還 未走到基隆路,右轉進

汀州路三段230巷,然後沿著上坡 往前走到底,就抵達寶藏巖國際藝

術村。這一天陰雨綿綿,有些許霧 氣籠罩在前後的山頭。眼前有一整 片沿著山勢蓋的房屋,除了一些民 宅,大部分是藝術家的工作室。走 進這靜謐的小聚落,在都市中忙碌 追趕的心不由得沉靜下來,體會與 繁華商圈截然不同的藝術氣息。

陳治旭的工作室在59弄裡,必須 依循指標,爬上幾個階梯、沿著圍 牆,才繞得進這條狹窄巷弄。走上 台階,在巷弄口便能看見工作室那 扇門以等候訪客的姿勢半開著,裡 頭散發著橘黃色的暖光,傳出陳治 旭與朋友愉悅的交談聲。

工作室裡全是木製桌椅、櫃子, 天花板的吊燈上貼著精緻的剪紙, 桌上也散落著構思中的圖稿與剪紙 作品。陳治旭長相清俊,看起來就 像城市裡的文青,但其實他自小在

馬祖長大,中學學的是美工,專科 學的是強調實用價值的工業設計。

│看見傳統之美│

陳治旭自年少時期就特別受傳 統工藝吸引,喜歡老傢俱,對古 物有特殊情懷,會到處蒐集工藝 品,「現代物品沒有過往的美好記 憶。」他說。

然而,陳治旭並非從小對家鄉的 剪紙藝術有感。2000年時,他因為 參與建立位於馬祖南竿鄉復興村牛 角聚落的城鄉工作室,回到家鄉做 田野調查。過程中,他留意到村裡 的老人家在剪紙,他在旁觀察、記 錄,不知覺走進剪紙世界,出版了 《馬祖剪花》一書。

不同於繪畫以色彩敘事、雕塑 以形體言說,剪紙的載體大多就是 一張平面的紙,在陳治旭眼裡卻有 深邃而立體的意涵,「剪紙作品張 力很強,有著強烈的陰陽對比。」

對陳治旭而言,這項民間藝術是馬

祖在地文化的一部分,承載了當地 年深日久的生活習慣,在居家的燈 罩、燈籠、香爐、門框上,或在婚 喪喜慶各種場合,以各式複雜的樣 貌出現,妝點出不同於台灣本島的 文化。「馬祖沒有接受過日本統治 的痕跡,許多東西都還保有清國時 期的藝術特色。」陳治旭點出馬祖 文化的特殊性。文化的美讓陳治旭 深受吸引,而當他以民間美術研究 者的身分回到家鄉,也看見自己的 傳承使命。

《寶村生活》介紹寶藏巖聚落過去的住 民生活、節慶活動等,這幅作品現在還 放在寶藏巖的常設展。

復活 從 →19 18 文走廊 藝 台灣教會公報 2023年4月3日~4月9日/3710期
1.「燒成塵土」原文calcined意為鍛燒,即加熱金屬材料以去 除雜質。從上下文來看,寓意耶穌的復活將燒掉我們的雜質 採訪 洪敬慧
│專訪剪紙藝術家陳治旭│
當上帝的時間來到,他便如蝴蝶破蛹而出,迎向新生! 將近七年的時間,陳治旭沒沒無聞, 每天窩在家裡創作,不斷累積創作能量。
(註1)
(註2)
(註3)
│關│於│陳│治│旭│
相片提供/陳治旭、劉珮珮
‧ 赫伯特 ( George Herbert) 譯 張玉文

│堅持服事之心│

陳治旭後來就讀台灣浸會神學 院,在接觸基督教歷史的過程中, 他注意到義大利籍天主教樞機主 教剛恆毅(Celso Benigno Luigi Costantini)這號人物。剛恆毅於 1920年代到中國宣教,便曾致力以 當地本色藝術展現基督信仰。當看 到西方宣教師傳入信仰,卻努力在 服裝上融入東方,陳治旭受到了啟 發。他不斷思索傳統文化與基督信 仰結合的可能性,也越發確定自己 要以藝術創作服事。

後來陳治旭到教會實習,發現自 己格外在意教堂空間的美感,因此 畢業後便開始創作教會崇拜裝置藝 術,按著教會節期製作聖堂裡的布 置物,也設計個人禱告時手持的十 字架(hand cross)。然而,他逐漸 發現生活難以為繼。

因著喜愛藝術,也想保存家鄉 文化,陳治旭醉心於傳統剪紙,不 過,以藝術生存並非易事,尤其在 教會界,更不是受到理解、重視的 服事。他表示,受到社會普遍要求 經濟效益影響,教會也強調能引人 進門的傳福音、牧養,「似乎其他 的服事方式都僅是次等的。」將近 七年的時間,陳治旭沒沒無聞,每 天窩在家裡創作,那段日子多麼艱 辛,只有自己知道。不可諱言,那 時他常常感到灰心,多次想著是否 為了較高的收入改當設計師?或是 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放棄剪紙?但每 每他仔細思考後,依然告訴自己: 「我的呼召就是做藝術。」

│踐行藝術之路│

幸而,2015年開始,好消息接 踵而至。先是受藝術家吳瑪俐邀 請,參與台南蕭 壠 文化園區兒童美

術館籌備與展覽,陳治旭展出的兩 件作品被台南市文化局典藏。接著 他參與同年夏天的宜蘭國際童玩 藝術節、年底的台灣電力公司公共 藝術案工作坊與展覽。2016年, 他成為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的駐村 藝術家。短短半年內,他從沒沒無 聞搖身一變,「突然被稱作藝術家 了。」他說。

熬煉出來的作品自有其厚度,對 陳治旭來說,一路的波折都是上帝 在磨塑他成為真正的藝術家,「我 們是祂手中的陶。」等待上帝的時 間裡,他破碎自己,也激發源源不 絕的創作靈感。回頭看,那段漫長 的等待,也只是過程,「因為最終 我們的目的地是那座樂園。」

現在,陳治旭多有跨界的創作, 例如配合跑車公司做行銷;配合花 藝設計,以大幅剪紙作品延伸整體

概念;幾次於電視節目中展現剪紙 藝術。平時他也在臉書粉絲專頁分 享作品,寫下福音性創作的理念, 期盼以藝術傳揚福音。

陳治旭表示,台灣社會對藝術工 作者不夠友善,而教會群體也多半 只會賙濟窮人,卻不會資助藝術, 除非教會有愛好藝術的主教、牧 者。儘管現況如此,他仍希望未來 有機會能運用東方美學,親手為教 會做出一系列神聖的器具,按著教 會節期創作敬拜視覺藝術。也許在 世人眼裡,他走上的是一條無法理 解的路,以藝術來維生、事奉,然 而,他清楚知道是將自己所擁有最 好的獻給上帝。陳治旭對上帝的愛 與對文化傳承的鍾情,猶如剪紙看 似單調,卻自有其豐富、深刻、細 膩的對比與細節。

【展覽資訊】 《崇拜。印象》 陳治旭傳道剪紙藝術展 3月18日(六)~4月15日(六)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130號9樓

19 文走廊 藝 台灣教會公報 2023年4月3日~4月9日/3710期
18←
陳治旭常以蝴蝶表現新生命。這作品是教 會復活節的節期布置,共有兩公尺寬。 每週一、二、三、五上午10:30至 下午4:30
懷抱信仰,破蛹而生

舉目向山

尋找復活

督在十字架上死,三日後復活,是基督信仰 最重要的教義。今年復活節剛好緊接在清明 節之後,當我們同時面對清明掃墓與復活節 期,如何從中發掘重要的信仰提醒,值得深思。

◆不在死人當中尋找復活的基督

當耶穌被釘十字架、斷氣後,議會的議員約瑟請求 彼拉多讓他把耶穌安葬在巖石鑿成的墓穴裡。因即將 進入安息日,跟隨耶穌的幾位婦女無法完整照當時方 式處理耶穌的身體,就先離開了。

星期日清晨,婦女們趕緊來到墳墓,想繼續處理 耶穌的身體,卻發現墓前的石頭被移開。她們進到 墓中,卻沒看見耶穌的身體,突然有兩位衣服發光的 人站在她們旁邊,說:「妳們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 呢?祂不在這裡;祂已經復活了!」(路加福音24章 5節b~6節a,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他們也提醒婦 女,要記得主曾在加利利說過的話:「人子必須被交 在罪人手中,釘在十字架上,在第三天復活。」(7 節)婦女趕緊回去把所見所聞的事,都告訴使徒。

兩位使者對婦女說的話:「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 呢?祂已經復活了。」是路加福音特別的表達。可能

是路加參與保羅的宣教過程,學習保羅的信仰表達。

保羅曾提醒信徒:要與基督同死同復活,向罪、向過 去的傷痛是死了;向上帝、向該堅持的信仰,是活著 (羅馬書6章8~11節)。要專心於天上的事,不是地 上的事(歌羅西3章1~2節)。要脫去由於私慾誘惑 而腐化了的舊我,穿上照著上帝形像造的新我(以弗 所4章21~24節)。

保羅常以主耶穌的受難與復活,來討論信仰改變前 後的對比,路加可能因此以「不需要在死人中找活的 基督」的說法,來強化基督復活的意義。

◆讓耶穌影響我的生命

「重要他人」是美國心理學家哈利.蘇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於1953年提出的觀念,是指對一個 人的生命歷程或生活品質有重要影響之人,他是影響 一個人社會化及人格形成過程的重要人物,可能是雙 親、老師、其他長輩,或是手足、朋友、同儕,甚至 是萍水相逢的人。一個人的自我概念與價值判斷會經 由和「重要他人」有互動,而受到影響或促成改變。 若按照蘇利文的論點,當我們願意讓耶穌成為生命的 主,並常常與祂有美好的靈性互動,學習體貼祂的心 意,主耶穌也會成為我們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而 且是能改變我們生命經驗的主。

我們所敬拜的主耶穌,是出身於中下階層。耶穌出 生不久,就得躲避希律王的追殺;成長過程,需面對 猶太律法的要求;開始傳道後,不斷面對法利賽人與 撒督該人的質疑和挑戰,甚至被猶太領袖群體誣告 成政治犯,遭受鞭打與恥笑;最後,被釘死在十字架 上。耶穌在世的生命歷程,可能比多數人的生命經驗 還痛苦。可是,上帝讓耶穌的生命經驗不成為繼續傷 害祂的力量,反而是讓祂更能夠體會眾人的軟弱。

就如希伯來書所提到:「我們的大祭司並不是不能 同情我們的軟弱;相反地,祂曾經像我們一樣在各方 面經歷過試探,只是祂沒有犯罪。所以,我們應該大

2023年4月3日~4月9日/3710期

生命價值

路加福音24章1~10節

張世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膽地來到上帝恩典的寶座前,好領受慈愛和恩典,作 為我們及時的幫助。」(希伯來書4章15~16節)

◆從過去的傷痛中重生

有些基督徒喜歡探討童年經驗,特別是那些曾讓 他受傷的成長過程,甚至將目前的問題歸咎於那些經 驗。即使這些基督徒宣稱主耶穌的赦免與拯救已讓他 們重生得救,他們卻總是想藉由過去這些生命歷程與 傷痛經驗,為自己找到問題的解答。人若曾有過創傷 經驗,絕對需要專業幫助,也需要清除傷痛的痕跡, 並期待主耶穌的醫治。只是,人若一直沉溺在生命 經驗的傷痛,能走出來嗎?若忘了用「與耶穌一同復 活」的眼光,有辦法面對過去生命中的傷痕嗎?

因為文化背景與時空變遷,我們現在無法像那幾位 婦女一樣,真實看見空墳墓的景象。但在記念主耶穌

復活的同時,我們是否相信路加所提醒的──主耶穌 不在死人當中,祂依然活著,並實踐這樣的信仰?每 個人生命歷程曾有的傷痛,主耶穌都知道,因祂也經 驗了類似的創傷,可是祂卻不再受那些傷痛挾制。 相對於在乎過去的傷痛經驗,我們若真相信耶穌已 經復活,不僅不需要在已死的屍身中找尋仍然活著的 主耶穌,也不需要再去挖掘過去那些已經與主同死的 傷痛經驗,反倒應該活出上帝賞賜的新生命。因為復 活不只是將來的盼望,也是讓我們現在就能改變的信 仰力量。因為主的復活,我們不再被罪挾制,也可以 不再受過去的生命經驗限制。

在復活節,相信上帝不只希望我們有美好的讚美禮 拜、有許多人受洗,更希望我們真正認識復活的主。 復活節不但是基督信仰的重要節期,更是人的生命改 變的關鍵,因為主耶穌不在已死的人當中,祂是活著 的永生神,因為祂的復活,人有了重生改變的機會。

舉目向山 祈禱會

主題:尋找復活的生命價值

序樂:安靜默禱 宣召:以弗所書2章4~6節

【福音與文化】

聖詩:新《聖詩》99首〈基督復活,基督永活〉

聖經:路加福音24章1~10節

信息:尋找復活的生命價值

聖詩:新《聖詩》149首〈脫出罪惡、烏暗的交界〉

祈禱:(請主領者帶眾人用啟應方式祈禱,最後再邀一位參 與者帶眾人完成該主題的禱告。)

一、為主耶穌的復活讚美上帝的大能與救贖 啟:主耶穌,我們感謝祢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承擔罪,拯救 我們,

應:我們也讚美祢,因為祢三天後復活,死亡不再能夠挾 制祢。

啟:上帝啊,祢的大能使耶穌復活,祢的能力讓死亡失去 控制權,

應:上帝啊,祢的能力超越一切,祢也讓我們有機會與耶 穌同死同活。

啟:天父啊,祢的拯救讓我們能夠脫離罪的挾制,也讓我 們能走出傷痛,

應:主耶穌,求祢讓我們在祢的大能中,有更新與復活的 生命。

齊:主啊!讓我們都擁有屬於祢的生命,是聖潔、無玷汙 的新生命。

二、為基督徒能從耶穌復活學習生命更新祈禱 啟:主啊!求祢幫助我們,學習生命持續更新, 應:讓我們不是活在舊我和過去的傷痛經驗中。 啟:主啊!求祢讓我們與祢的復活連結,讓我們過去的生 命歷程也能復活,

應:讓我們走出憂傷痛苦的人生,讓我們活出上帝美好的 創造。

啟:天父啊!求祢教導我們,不是在死人中找活人, 應:更不是在過去的傷痛經驗中,找存活的方法。 齊:主啊,我們需要祢的調整,讓我們照祢的真理來活。 三、為生命傷痛的人代禱,求耶穌幫助他們經驗復活的大能 啟:主耶穌!我們也求祢幫助那些在傷痛中的人,特別是 正在面對創傷的人,

應:他們或許正面對天災、戰爭或重大變故,因此活在黑 暗與無助當中,

啟:主啊!我們再次懇求祢,用祢復活的大能讓他們看見 盼望, 應:讓他們知道祢能賞賜他們繼續活下去的力量,是能幫 助他們走出傷痛的力量。

啟:主啊!他們需要祢的陪伴,需要從祢來的力量,使他 們走出過去的傷痛,走向新生命,

應:這是他們的盼望,也是祢復活的意義,我們懇求祢垂 聽我們的禱告。 齊:因為祢是復活的主、是道成肉身的主、是願意為祢的 百姓犧牲的主。

結束禱告: 先唱新《聖詩》194首〈開我目睭互我看見〉, 唱完詩歌,請主領者帶會眾一起誦讀〈主禱文〉作結束禱 告,請會眾各自默禱再離開。

20 台灣教會公報
目向山 舉

兩千年來,許多基督徒一直想知道耶穌被釘 十字架和埋葬的地點,但一直沒有確定的答 案。1883年,英國查理斯‧哥頓(Charles Gordon)將軍參觀耶路撒冷時,在聖殿的大馬色門外

不遠處發現了一個山岩小山丘,它很像人類的骷髏骨。 此外,在山丘旁邊有一個漂亮的花園墳墓,是一個鑿於 磐石的洞穴墳墓,與耶穌時代以色列人的埋葬方式相 符合。因此,他提出這裡可能就是「髑髏地」(希伯來 文音譯為「各各他」,約翰福音19章17節b),耶穌被 釘十字架的地點。許多基督徒後來到此處,發現這裡確 實很像聖經中所描述的各各他,也有屬靈的氣氛。

1892年,許多基督徒奉獻足夠的金錢,購買了這個

性造就 靈

小山丘和墳墓一帶的土地,讓其他基督徒也能夠「來」 此處,「看」耶穌被釘在十字架和埋葬的情景,並 「去」向人們宣揚耶穌從死裡復活的信息。

另一些聖經學家認為,耶穌被釘十字架和埋葬的地 方也可能位於耶路撒冷城外不遠處。1810年,「聖墓 教堂」已經在此處建造,裡面分成基督教、天主教、正 教和亞美尼亞使徒教會四個區域,信徒們在此舉行禮 拜、彌撒或守聖餐。教堂內有一張石板床,旁邊標示著 「這是耶穌身體停放之處」,然而耶穌的身體是否真的 被放置於此,仍有待考究。即使如此,每天仍有成千上 萬的基督徒前來參觀,觀看耶穌當時被埋葬的地方,但 他們所看到的僅是一些待考證的遺物和相關圖像。

來!看!去!

「來」是我們經歷耶穌基督復活的第一步。有人曾經 說:「除非我們來到主耶穌的『墳墓』前,否則我們就 無法得救。」是的,「墳墓」是死亡的象徵,而耶穌的 墳墓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十字架的代價是何等巨大,祂 死在十字架上,流下寶血來贖回我們的罪,正如祂說: 「一粒麥子若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如果死 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翰福音12章24節,現代 中文譯本2019版)

雖然許多人懼怕死亡,但耶穌為了拯救世人,勇敢地 面對死亡並接受死亡的考驗。因此,基督徒應該學習耶 穌的精神與榜樣,勇敢地面對死亡並接受死亡的考驗。

德國神學家潘霍華為了實踐耶穌基督的真理,勇敢地 對抗當時的希特勒政權,最終為主殉道,實踐了他所寫 的《追隨基督》一書中的一句話:「當基督呼召一個人 時,祂是召他來為祂(耶穌基督)死。」

除非我們來到主耶穌的面前,否則就看不見主。在第 一個復活節的早晨,這些姊妹來到主的墳墓前,她們沒 有看到主耶穌的遺體,而是看到空的墳墓。天使對她們 說,耶穌不在這裡,照祂所說的,祂已經復活了,妳們 過來,看安放主耶穌的地方(馬太福音28章6節)。果 然,耶穌不在那裡,因為祂已經復活了。有人想要來教 會看耶穌,但是他們所看到的只是一個空的十字架,因 為耶穌已經復活了。相較於天主教禮拜堂的十字架,基 督教的信仰認為空的十字架和空的墳墓才是拯救的記 號。因為耶穌已經復活,所以祂現在活在我們每一個願 意相信祂,也願意接受祂作為救主的人心中。 此外,也有人來到教會想要看耶穌,但他們所看到 的,是一群讓他們失望、甚至跌倒的基督徒。因此,他 們就很沮喪地離開教會。很久以前,曾經有一位慕道友 到教會,有時他會讀聖經與祈禱,但每當他想起他的同 事當中,一些基督徒的行為並沒有比那些沒信主的人

此外,我們從聖經中得知,在第一個復活節的早晨, 最先來到耶穌墳墓的是一些姊妹,而不是弟兄。為什麼 沒有弟兄前來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可能是 弟兄害怕被捕,所以不敢現身;或者是當時跟隨耶穌的 姊妹比較多,她們對主耶穌死後的事也比較關心。原本 女性在那個時代可能缺乏勇氣,但她們對耶穌的墳墓 毫不畏懼,甚至帶著香膏和香料前去塗抹耶穌的身體。 她們尊敬和重視耶穌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馬可 福音16章1節;路加福音24章1節)。

雖然這兩個地點都不一定是耶穌被釘十字架和埋葬 的地點,但到耶路撒冷聖地靈修旅遊的基督徒,仍然 大多會「來」到這兩個地方,「看」看這些場景,並 「去」對照聖經中的記載,也「去」傳揚福音。因此, 「來!看!去!」對於基督徒來說具有極重要的意義。 當我反覆閱讀今天的經文馬太福音28章1~10節 時,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現代中文譯本中,「來」 這個字被使用了三次,「看」被使用了四次,而「去」 被使用了五次,恰好為三、四和五。實際上,「來! 看!去!」可以說是復活節早晨的重要信息,也是天 使告訴來到墳墓的姊妹的主要信息。因此,本文就以 「來!看!去!」思想有關耶穌復活的信息。

只看耶穌的空墓並不夠,還需要有「去」的行動,將 所看見的事情宣揚給別人知道。在耶穌復活的那個早 晨,當那幾位姊妹來到墳墓,看到耶穌不再躺在當時 被安放的墳墓內,乃是復活以後,天使告訴她們:「妳 們趕快去告訴祂的門徒:『祂已經從死裡復活了。』」 (馬太福音28章7節a)之後,耶穌顯現給這些姊妹 看,並連續兩次叫她們要「去」。

好到哪裡,他就常常這樣想:「信耶穌與不信耶穌,到 底有什麼差別呢?」

這位慕道友的感觸或疑惑,確實值得我們基督徒警 醒和謹慎。雖然信主成為基督徒並不意謂著以後就不 會犯罪,但是基督徒應該有比沒信主的人更好的地方, 這就是我們有信仰的良心。當我們犯罪以後,聖靈會在 我們的良心裡責備我們,提醒我們要趕緊悔改認罪。當 然,更多的基督徒透過好的行為來感動他們的親人和 朋友信主。因此,基督徒應該要有好的言行舉止,足以 成為他人的榜樣,才能夠帶領未信主的人信主。

剛踏入教會的慕道友要馬上看見復活的主是不容易 的,但是可以通過靈修生活,如研讀聖經與祈禱,以及 觀察基督徒的好榜樣,讓屬靈眼睛,也就是在心靈看到 那位從死裡復活的耶穌。

耶穌復活那一天早晨,許多姊妹來到耶穌的墳墓前, 她們沒有馬上看到耶穌,但在離開墳墓,走在半路上, 復活的主就顯現給她們看。因此,當我們在信仰上熱心 追求時,有一天,我們就可以透過屬靈的眼睛,在心靈 看到那位從死裡復活的主耶穌。

為什麼耶穌要這樣強調呢?因為耶穌被逮捕後,祂 的學生大多感到害怕。耶穌復活對門徒們來說非常重 要,所以天使要這些姊妹趕快「去」告訴門徒,有關祂 已經復活了,並且叫她們到加利利「去」,因為復活的 耶穌要在那裡顯現給他們看(馬太福太28章10節)。 由此可知,「去」的行動是要將耶穌復活的消息傳給 別人,這是耶穌對當時到墳墓看祂的姊妹所做的教導。 如今,我們這些已經知道耶穌確實從死裡復活的基督 徒,也應該去傳揚這個重要的消息,這比耶穌降生的消 息還要重要。如果耶穌沒有從死裡復活,那麼耶穌基 督的一生就和那些偉人、聖人或宗教教主沒有區別。唯 有我們所信奉的耶穌基督確實從死裡復活,才顯得與 眾不同。因此,我們應該以「口」宣揚耶穌的復活,以 「文字」傳達祂的復活,更可以用「行動」來見證祂的 復活。只有這樣,那些尚未相信耶穌是救主的人才能知 道我們所相信的耶穌,已經從死裡復活了。 盼望我們在復活節時,能夠重新立志,不僅我們自己 「來看」復活的主,也願意「去」傳揚基督復活的信息 和帶領更多的人來看復活的主,讓他們有機會領受主 的恩典,與我們一齊享受在主裡面的喜樂與平安。

21 台灣教會公報 2023年4月3日~4月9日/3710期
陳宇光(七星中會退休牧師) 馬太福音28章1~10節
1 2 3

彩見證 雲

聞李伯伯出院回到家中 休養的消息,確認方便 探訪後,我當即安排時間,驅 車前往探視。到了李家,聽著 主要照顧者李媽媽細數這些 日子以來的種種,既是心有餘 悸,又是感謝主的保守。

更心

當初李伯伯因有一點不適去看醫師,未料診斷 後醫師面色凝重,要求李伯伯立即住院──原來他 的心臟功能已然衰退至底,必須動換心手術。這對 李伯伯一家人無疑是晴天霹靂,李伯伯不過年屆六 旬,平時身體狀況也算硬朗,怎麼就患此重疾?家 人駭異之餘,只能一同面對眼前的艱難。

換心手術之先,需得等候合適的心臟,而等待期 間,李伯伯必須倚靠儀器設備維持心臟功能。哪知 這麼一等,李伯伯就在醫院待了404天,在這段漫 長的時間裡與儀器形影不離。

不只李伯伯行動受限,等候時期的照顧,也需 要全家人分工配合。尤其是李媽媽,必須把握每 天極其有限的訪視時間,協助護理師照顧李伯伯 在醫院中的起居。

有趣的是,向來古道熱腸、與人和善的李媽媽, 在照護過程中,不僅從護理師處學到許多照護的 觀念與技巧,和主治醫師、護理師建立相當程度 的情誼,也與同病房的病人培養出同病相憐的革 命情感。而李伯伯安靜、不喜給人添麻煩的性格, 更是得到護理師一致的正面評價。

好不容易,經過一年多的等待, 李伯伯終於等到合適的心臟可以更 換。感謝主的保守,手術很順利, 術後恢復情況也良好,他總算平安回 到久違的家。

然而,故事並沒有圓滿結束,後續的課題接踵 而來。譬如,雖有健保分攤不少醫療費用,但長達 404天的伙食費、醫藥費、醫療耗材等各項雜支, 加總起來也有上百萬元之譜,讓經濟狀況原本即不 算寬裕的李家更是捉襟見肘。幸而,家人們東湊西 湊,加上教會的特別奉獻以及政府相關的補助,這 一關終是順利通過,讓眾人放下心中大石。

接下來的復健也不簡單。李伯伯申請了居家照 護,進行相關的復健及衛教,許多過去熟悉、輕易 的動作,如今都需要重新學習、適應。經過了一年 多的努力,他已能藉著輔具起身勉強活動。康復之 路未盡,但已見曙光而令人心存企盼。

過程中,我們這些主內肢體不定時關心李伯伯, 因此確認他的狀況允許後,我馬上登府探訪,表達 支持與關懷。聽著李媽媽娓娓述說個中點點滴滴, 我赫然發現,我們平日習以為常的呼吸、心跳並不 是理所當然,「活物的生命與全人類的氣息,都在 耶和華的手中。」(約伯記12章10節,新譯本)李 伯伯的經歷誠然顯明救主基督的保守。從他稍有不 適就醫卻發現身患重病,到順利移植心臟並逐漸康 復,整個過程若有哪個環節遺漏,將會是另一番局 面。如今,他更換的那顆心,讓他可以在世上多存 活一些年日,多陪伴家人一些時間,又不致造成家

裡無法承受的負擔,實是最美好的結果。上帝的護 理之下,一息尚存都顯得彌足珍貴,都是恩典。

新心

聖經中也有「換心」的敘述。上帝藉古時先知指 責人罪愆沉重同時,也預告將要在罪人身上做的 換心工作:「我要把一顆心賜給他們,把新的靈放 在他們裡面;我要從他們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 他們肉心,使他們遵從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 典章,這樣,他們就必作我的子民,我必作他們的 神。」(以西結書11章19~20節)「我必把新心 賜給你們,把新靈放在你們裡面;我必從你們的 肉體中除去石心,把肉心賜給你們。我必把我的 靈放在你們裡面,使你們遵行我的律例,謹守遵 行我的典章。你們要住在我賜給你們列祖的地; 你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你們的神。」(以西結 書36章26~28節)上帝將新的心放在人裡面,為 的是讓人順從律例、謹守典章。一如李伯伯心臟 已然不堪負荷,必須採取換心手術;照樣,在上帝 眼中,全然敗壞的罪人,也必須經歷「換心」,才 會接受福音,歸向基督。

上帝將這恩典成就在祂揀選的人身上,而且這 恩典是人不能也不會抗拒的,此即為加爾文五要義 「不可抗拒的恩典」的主張。我們藉此概念看到, 李伯伯經歷的手術有很高的風險,沒有人敢保證成 功,然而上帝按著祂的能力與意旨施行的事,卻必 然成就,凡祂揀選的,一個都不會失落。循此思路, 我們知道罪人之所以能回轉、稱義、成聖,無 一不是出於上帝的恩典。沒有人可以自主 決定是否願意得救,若不是上帝先 換給罪人一顆新心,罪人猶自以 為一切安妥,不需要拯救。也就是 說,因信稱義的信心,也是上帝所 賜,蒙恩之人沒有一點可自誇之處。

永生

此外,李伯伯雖然成功更換心臟,但那顆心 臟仍屬必朽壞的血肉之軀,終有一天仍會停止 跳動。然而上帝應許更換的心,卻是徹底改變我 們,並拯救我們到底(希伯來書7章25節)。這拯 救不只讓我們存活,還要使我們與上帝的性情有 份,結出聖靈的果子,並擁有永恆的生命。因此 保羅形容這拯救是新的創造:「如果有人在基督 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經過去,你看,都變 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章17節) 這樣看來,我們固然為李伯伯換心一事感謝救 主的保守,卻更要頌讚三一上帝設立的救贖恩典, 使我們藉著「換心」得到永生。李伯伯換心是個人 的經歷,上帝所賜的新心卻是所有蒙揀選之人必然 得到的更新;李伯伯換心並沒有改變他的本質,上 帝所賜的新心卻徹底改變人;李伯伯換心所得的僅 是延續肉身生命,上帝所賜的新心卻使人活出新人 的樣式。上帝所賜的新心,叫我們「穿上新人。這 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在公義和真實的聖潔裡創造 的。」(以弗所書4章24節)願一切榮耀歸給永生 上帝!

22 台灣教會公報 2023年4月3日~4月9日/3710期
然而上帝應許更換的心, 卻使我們擁有永恆的生命……
新 的了!

福音

得再說一次,我很愛這些書信的排列順 序,就像腓利門書恰恰被放在它應該放的 地方,成為先前經卷所說一切的實際個案研究。 這個位置真是讓人難以置信的完美。腓利門書是 一個講述兩位男性的個案,嗯,其實總共應該有 三人。我會為腓利門書下這樣的標題──「饒恕 與復和」。

腓利門書是保羅在獄中寫給腓利門的一封私 人信件。整封信的主題圍繞著腓利門的奴僕阿尼 西母打轉,他偷竊主人的財物後逃到羅馬,並且 在當地成為使徒保羅的門徒、摯友和弟兄。於是 保羅寫這封信懇求腓利門原諒阿尼西母,並重新 接納他。整封信的主旨是,我們與上帝和解是恩 典,而與上帝和解產生了與人和解的盼望,因為 福音,我們的關係全然改觀了。

我不認為我們對福音改變人際關係的討論是 足夠的。你看,在保羅求情的那個當下,就是他 為了阿尼西母寫信給腓利門的那一刻,已經不只 是一名身陷囹圄的傢伙寫信給一位有錢人,談論 著一個逃亡的奴隸。這三個 男人當時正共享著 另一個更深層次的身分,就是他們藉著恩典同在

腓利門書概覽

文 保羅‧區普 譯 周玉文 饒恕

基督裡,有錢人和逃亡的奴隸成為了弟兄,這實 在是太美了。他們在那個當下同屬一個家庭;他 們在那個當下擁有同一位天父;他們和基督合為 一體。於是他們因著這前所未見、最深切的理由 去和解、復和與聯合,而不是因著種族、經濟或 次文化等因素而聯合。他們是因著恩典連結在一 起,進入一個究極的家庭,也就是上帝的家。

與 復和

點,必須反省他原本也是沒有資格,但他得到了 接納,進入上帝的家。正因為如此,他可以接納和 他一樣沒有資格的阿尼西母成為他的弟兄。

你看,在基督裡的新身分,我實在很愛這句 話,很愛、很愛,這句話意謂著我們的關係有全 新的可能,因為我們共享某些東西。所以,我們 有了新的愛、新的寬恕、新的和解、新的成為一 體。耶穌改變的恩典讓我們的人際關係全然改 觀,同時創造深厚的愛、深厚的兄弟情誼和深厚 的團結,而且我們沒有辦法靠其他任何方式得到 它們。基督讓我們的關係全然改觀!

這就是上帝的方式—— 的確會有十字架的苦難, 但上帝也預定了受難之後的榮耀復活。

不要忘了 記住

當出現任何像新冠病毒這樣的危機時,人 們就很容易進入「恐慌模式」。而且,坦白 講,新聞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個禮拜七天都在說 我們全都會死,也很難不恐慌。但是,基督徒不 必如此。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們有歷史;因 為,我們有記憶──我們有一位信實的上帝,而 祂從來不曾把我們留在黑暗裡,祂現在也不會這 麼做。在危機時刻,基督徒當然應該謹慎、明智, 但基督徒也應該記住那位昨日、今日、一直到永 遠都一樣的上帝,一位再三證明祂沒有絲毫失算 的上帝。

在約書亞記 4章中,你會看到上帝的子民剛經 歷一次重大的危機。上帝告訴約書亞,跟隨他的 人要下到約旦河裡,撿起12塊大石頭,堆立在 住宿的地方。然 後上帝說道:「日後,你們的子 孫問你們說:『這些石頭是什麼意思?你們就對 他們說:『這是因為約旦河的水在耶和華的約櫃 前斷絕;約櫃過約旦河的時候,約旦河的水就斷 絕了。這些石頭要作以色列人永遠的紀念。』」

(6~7節)

基督徒永遠都會有很多「立起的石堆」。它們 是紀念,是上帝賜給祂兒女的禮物,也是基督徒 給世界的禮物,作為他們見證的一部分。

在大多數家庭中,都會有記憶的守護者。他們 會保留很多照片,記錄幸福和歡慶時光的回憶。

我的家就是這樣。像臉書這樣的社交媒體,也可 以是一種立石為記的方式。幾乎所有人都有一些 記錄慶祝、派對、度假等美好時光的照片,而且 你幾乎看不到棺材、離婚或破產等幽暗驚慌時刻 的照片。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對基督徒來說, 歡愉的時光提醒我們,上帝曾經在祂的信實中領 我們去過的地方。換句話說,它們成了「立起的 石堆」、我們人生中的紀念,提醒我們上帝成就 的事。而幽暗時刻只是一種創造記憶的方式,讓 我們想起上帝是如何為黑暗帶來了光明。

在過去這幾年,你可能常常聽到你的牧師或其 他人引用提摩太後書1章7節,保羅對提摩太說:

「上帝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 謹守的心。」你會不會有時候懷疑:「這是真的 嗎?」你知道怎樣發現這是不是真的嗎?那就是 去經歷危機,然後在危機中,你會發現上帝是信 實的。危機的「禮物」就是:我們將發現上帝。

有一次,我遇到彭柯麗(Corrieten Boom)這位 從拉文斯布呂克(Ravensbrück)死亡集中營倖存 的荷蘭宣教師。她跟我談起她那段經歷時說,她 發現上帝會在何時賜下恩典,不是在危機之前, 而是在危機之中。所以,我們需要在危機中去經 歷,雖然這過程會有許多艱難。

我們不能做一個盲目樂觀的人,我們需要隨 時洗手,做好安全防護。但正是在這一切經歷當

中,我們會發現,上帝是信實的。所以,請聽我 說:這一切都會是值得的。

目前,個人和國家的危機是真實而可怕的,但 不要忘了記住。我們經歷過戰爭,經歷過1950年 代中期小兒麻痺流行,經歷過1970年代的能源 危機,經歷過親人的逝去,經歷過颶風造成的災 害,現在是新冠病毒……我們正在經歷危機。但 更重要的是,我們會立起更多石頭來記念上帝的 信實。

這就是上帝的方式。十字架的苦難是真實的, 但上帝也預定受難之後的榮耀復活。上帝呼召 我們記住,這正是聖餐的意義所在。世界告訴我 們:「喝一杯,然後忘記吧。」他們是這樣做的。 但耶穌告訴我們:「喝下去,並且記住。」所以, 請記住你的歷史,個人的、聖經的、教會的歷史。 我們有立起的石堆,讓我們看到上帝是不變的。 祂總是信實,祂一直都在。我們可以放心,可以 對彼此說:「我們將會度過這次危機。」

23 台灣教會公報 2023年4月3日~4月9日/3710期 彩見證
 
作 史蒂夫·布朗 (Steve Brown) 譯 張法芸、雅憫 每
也因此,你看,保羅並不是這樣請求:「阿尼西 母曾經犯下錯誤,但他是真正的好人,所以你知道 的,你應該要讓他回去。」他是在要求對方,接受 阿尼西母為自己的弟兄。而腓利門為了做到這一 一次一章

落山風的沙雕

在1904年(明治37年)的《台灣 堡圖》中,車城海口聚落西南方至車 城角(鼻尖)之間的海岸,猶可見東 北東往西南西走向的沙丘,與海岸線 近乎平行,最高約海拔10公尺。此 段海岸屬於沙岸,沙丘地形發達,稱 「海口沙丘」,由於沙質如黃金般閃 爍,又叫「金沙崙」,總長約1700公 尺,寬約250公尺。

探討沙丘的成因,係因此地為一弧 形海灣,海浪受到地形削弱而趨緩, 所夾帶的漂沙轉而堆積下來,形成

適應落山風的民居

除了物產順風而長,建築也為適應 落山風而發展出特色。許多傳統民居 的屋瓦為避免被風掀飛,有的在瓦隴 兩側以沙漿黏合收邊,有的整條瓦隴 都以沙漿包覆,稱為「夯槽有包」。 更甚者,在瓦隴上黏磚塊,加壓固定 瓦片。磚塊的數量與間距,則視風勢 強弱而定,也可充作屋頂修繕時踩踏 之處,稱為「鎮壓腳踏磚」。其他建 築防風設計,還有擋風的山牆等。

較特別的建築型式,就是屏東保力 客家村雙層牆壁的古厝,俗稱「包巷 路」。早期為了防風、擋雨,於屋簷 下方增建一道磚牆,因其與前簷牆之 間形成一條窄巷,亦可作為盜匪入侵

的另一道防線。由此可見,雙層牆壁 的設計兼具抵禦侵犯和對抗落山風的 雙重用途。如今,這類採雙層牆壁的 傳統民居多已頹圮,筆者倒是在台南 北門仍見到。

可能位於巷內,風勢迴旋而削弱,屋瓦「夯槽有包」、鎮壓腳踏磚, 鎮壓腳踏磚的分布較稀疏,拍攝於 福興村。

古老的建築型式在車城得以保存, 可能跟某種程度的地理隔絕有關。車 城已是偏遠,保力更是近山,文化與 外界交流少,古風相對容易獲得保 護與傳承。時至今日,落山風依舊狂 嘯,車城人仍得防風,只是改採鐵捲 門或鋁製百葉窗,取其緊密閉合而犧 牲採光,無非求個安居。

一方「風」土,養一方人。如何與 風共存,是所有車城居民普遍的課 題,也是生活的日常,更是全台灣少 見的風景。

包巷路,拍攝於保力。

此圖為日治時期1904年(明治37年)的《台灣堡圖》。海口沙丘位於海口至車城角 (鼻尖,地形圖左方突出的岬角)之間的海岸,不規則的長橢圓形乃沙丘的等高線, 最高在鼻尖的海拔約10公尺。

車城國小校門口,矗立著象徵落山風 的雕塑。

沙灘。嗣後再受到東北季風落山風吹 拂,便於西南側風積成一長排沙丘。

據筆者推測,沙源也可能來自四重 溪,粒度甚細,經沿岸流帶至海口以 西海岸,再經風積而成。

在強勁的落山風吹拂之下,沙灘上 的波痕極為明顯,成了觀察風向的指 標。受氣候影響,沙丘原本就寸草難 生,加上風的吹動,四季景觀都有不 同的變化,沒有固定形貌,被形容像 沙漠一般,故叫「海口沙漠」。唯近 年來,建商大肆採沙,用以防風定沙 的馬鞍藤、木麻黃和海埔姜等植物遍 生,沙丘逐漸矮小,終至消失。

《來自海上的祝福》。

保力村保力路的民居,二樓加裝鐵捲 門防落山風。

風的意志檢驗藝術

2018年開始,屏東縣政府舉辦 「落山風藝術季」,應是國內首見以 「風」作主題的文化活動。在帶動當 地觀光產業的期待下,藝術家們試著 與落山風對話,將海、風、沙灘納為 創作元素,透過各種媒材與風共舞, 捕捉風的語言與姿態,連結人文與地 理環境。

《珊弧•山瑚》。

車城角西南海岸沙灘,波痕清晰可見。 車城海口另有「 白沙

雖粗,但紋理清晰,有沙色偏白而得名。顆粒石英沙及白色貝殼沙,崙」沙丘,因混雜金黃色如絨毯。

沒有意外地,戶外的裝置藝術,同 樣必須考量能否在展覽期間承受落 山風強勁的風力檢驗,無異於委由落 山風出馬擔任評審。但同時,藝術也 讓不可見的風現身,展現風的意志。  (全文完)

《風之籽》。

台灣教會公報 2023年4月3日~4月9日/3710期

24 性之旅 知
的 意志 下  圖 文 葉志杰
台灣地形的故事 屏東車城

〔南部四縣客語〕

還我阿姆話

文世界

Chhang Ngâ-yì

──參加312六堆客家聯合禮拜ke感想

2023年3月12 ngài 去墾丁 ke 福華飯 店,參加六堆 ke 年度聯合禮拜。 Yá 擺

長老教會南部客家信徒 ke 盛會係空前

鬧熱,怕超過720个人報名。總係,

ngài 實在心情沉痛,非常 ke 失望、 chhîn 苦,因為規个禮拜華語講 thet

多,包含頭先 ke 敬拜讚美三首較長 ke

歌、司會 ke 致詞同報告、三四段聖經 節 ke 誦讀,tap 並祈禱,都係用華語(好

在最尾總會客宣謝大舜牧師用客話祈 禱)。講道雖然係客、華並列,m̀-ko 係 先用華語講道,chang ko 用客語翻譯。

這係客家族群 ke 禮拜,敢 m̀ 係 oi 用客 家人、客語做主體,先用客語講道,

過後 chang 用其他 ke 語言翻譯 chang chho̍k(著、對),ngióng 會「反主為 客」nò ?禮拜中間,ngài 感覺自家親像 在 Chinese Church。

主辦人員 ke 理由就係怕有 teû 人客話

聽 m̀ 識,就用華語, yá 實在 m̀ 係 pûn 人信服 ke 藉口。聯合禮拜現場 m̀ 曉得 客話 ke 人應該無盡多,ngióng 會為著 kì-tên 就無思量、無尊重多數講客話 ke 長輩信眾,甚至放 thet 自家 ke 阿姆 話,無顧念客家 ke 主體性,mò 客家優 先?既然有人想愛來參與客家事工、就 近客家族群,敢 m̀ oi 謙卑、誠懇來學 習客家人 ke 族語,同客家前輩請教?

語言係一个文化 ke 基礎同主要內涵, me 代表一个族群 ke 尊嚴還有認同。客 家人 me 應該 pûn 該 teû m̀ 曉得客話 ke 後輩有學習、練習客語 ke 機會 ô。尊 重多元文化,客家「還我母語」運動, 絕對 m̀ 係講花嘐、喊空虛 ke 口號 thinthin,還 oi 有行動,實行在生活底背, 信仰、宗教也係實際生活 ke 層面。

經過四百年 ke 連續殖民,尤其戰 後國民黨 ke 殖民威權統治,實施中國 化、去除台灣化、「獨尊國語」ke 語文 政策,歧視客話、 Holo 話,同原住民 族語等本土語言,致使 yá-teû 弱勢語言

攏有滅絕 ke 危機。政治、軍事、經濟 等實質侵害大部分 ke 人較「有感」,

m̀-ko 對「華語-中文」殖民語文霸權 (hegemony)ke 長期洗腦, tui 官方領

域侵入私領域,甚至宗教領域,sa 欠 缺警覺性,反轉自我壓制自家 ke 阿姆 話,去認同殖民霸權 ke 語文價值觀。

雖然台灣已經行向民主,總係,去除殖 民毒害 ke 工程還 m̀ 前成功,華語文霸

權猶原宰制台灣人 ke 意識形態,造成

台灣社會 ke 認同混亂。母語文化就係 認知作戰 ke 前線, yá 下台灣面對中共

侵略台灣 ke 威脅,台灣 ke 母語文化更 加成做台灣 ke 精神國防、心理國防。

一向期許釘根本土 ke 台灣基督長老 教會、六堆客家教會敢 m̀ 會共下來保 守台灣人 ke 阿姆話?多加使用一句客 話,就多加一分客語生存、發展 ke 空 間,me 多增加一息台灣 ke 防衛力量。

語言 m̀ 單淨係溝通 ke 工具, ko 成做 反殖民抗爭 ke 記號同氣力源頭。日治 時期,用白話字(Holo 話羅馬字)編寫

Pha網 去另外彼爿!

陳柏壽

Kah 其他福音書比,路加描寫主耶穌來招掠 漁人做學生 ê 故事上活跳有情(路加福音5章1~ 11節)。伊招 ê 學生是佇加利利海邊,學生大部分 是討魚人,一世人靠討魚過日。耶穌來到位,看 in 攏 teh 討魚,叫 in kā 網 pha 去另外彼爿看 māi。Hia ê 掠魚人,特別是彼个 chhōa 頭 ê 彼得,講:「耶穌! 阮已經舞規日規瞑舞無半尾,阮一世人佇 chia 掠魚 討食,一世人是靠漁網過日,你 kiám 有影比阮卡 ba̍t ?」「好 lah !照你 ê 意思,阮 tō 來 pha 網去另外 彼爿看 māi ?!」

真正想袂到,規網 lóng 是魚,tîⁿ--tīⁿ-tīⁿ,魚濟到 船 kiōng-kiōng 欲沉落去。

彼得 phak 佇耶穌 ê 跤前,kā 耶穌講:「主啊!請離 開我,因為我是罪人!」

咱台灣人佇這款情形下,第一項心內會想、喙會 講 ê 代誌,毋是去想 tio̍h「我是罪人」這款代誌?!「罪 人」這个觀念,對咱來講可能是十八天地外 lah。

湖面佇這个深秋 ê 季節,無論 pha 有魚 pha 無魚, 一擺 pha 落去,網 pha 入水,湖面 ê 水一擺閣一擺回 復平靜。掠魚人知影人生本成就是按呢,一次閣一 次,一網閣一網,giú 起來閣 pha 落去,規暗規日按

呢繼續,有魚無魚,mā tio̍h 認份。上帝 hō͘ in

ê 人生 kah 咱 kāng 款,本來就是按呢,一工閣一工繼 續落去。今仔日過了等 mî-á-chài,等待閣再等待。In 人生 ê 一切就是靠這个漁網,漁網就是 in 人生 ê 一切。 一直等到主耶穌開喙講:「Pha 落去另外彼爿看 māi 咧!」In 雖然心猶存疑,但是 mā 無法度,這是 最後一步,無其他步 lah ! Chi̍t-má,真平靜 ê 水面忽然起大波,魚仔忽然濟 到跳起來水面,頭前 ê 路起狂,想 mā 想袂到,世間 ê 代誌 thài 會變 hiah 緊,光景 thài 會變遐快。掠魚 ê 學 生目睭起金,心肝起花,毋知 beh 按怎才好……

我想 tio̍h 過去,人生 kiâⁿ 來到 chia,mā 有真濟時 陣進無步、退無路。但是 mā 有真濟時陣,我 kā 家己 講:「Chhân-chhâ--ah kā 網 pha 過彼邊看 māi 咧!」

講 chhàu-tú-khám 實在真歹勢,實在真正是上帝

咧開路。Hiàng-sî 上帝叫我將網 pha 去日本,我規家 伙 lóng 搬搬去,佇遐,酸鹹苦 chiáⁿ ê 日子卡濟,只 有櫻花開 ê 時陣,心情有 khah 開,一个人佇地下鐵 ê 火車內流目屎。按呢閣過15年,上帝閣開喙叫我將 網 pha 去美國,佇 hia,海閣 khah 闊,水閣 khah 深。 全家初次去 Manhattan,為 tio̍h beh 省錢,叫一份 hamburger,分做3舟,3人分做伙食,來到美國 mā 是儉腸 neh 肚,生活毋敢討債。Taⁿ,囡仔 lóng 大漢,

ke《台灣教會公報》到1942年 pûn 日 本政權停刊。戰後,1957年國民黨當 局取締白話字聖經,禁止用台灣本土語 言傳教;1969年沒收地方教會 ke 白話 字聖經同聖詩, ko 禁止《台灣教會公 報》用羅馬字印行;1974年在禮拜當 中,警方進入和平鄉 Tayal 博愛教會 ke 教堂,搶走泰雅族語羅馬字聖經同聖 詩;1975年警總沒收聖經公會兩千兩 百本 ke Holo 羅馬字聖經;1984年禁 止教會用羅馬字傳教。 Yá 下使用台灣 本土語言已經無過再受殖民者壓制 lè, ngióng-é ngài-tên 顛倒放棄長老教會注 重母語宣教 ke 優良傳統,m̀ sat-màng 來維護、發揚自家 ke 族語,由在 kì-tên 行向衰亡?

加拿大籍 ke 麥煜道牧師(Rev. Paul McLean)來苗栗宣教12年,客話講 到盡靚,退休以後, kì ko 協助完成客 語聖經同泰雅語聖經 ke 翻譯,還繼續 thê 幫助其他原住民族語 ke 聖經翻譯。 感謝上帝 án 惜台灣, tui 外國差派 án 好 ke 天使,來 then 手台灣 ke 母語復振。 今下 ngài-tên 有客語聖經可以讀,又有 客語聖詩集660首可以唱,ngióng-é sa m̀ 好好運用,sa 辜負麥牧師 ke 美意 同上帝 ke 恩惠? 今年 ke 六堆聯合禮拜過後,ngài 向 上帝告白,就算台灣 ke 教會有一日全 部變做Chinese Church, ngài me m̀ 會失志,主日 ngài 會用上帝賞賜 ke 阿 姆話, thê 屋下做家庭禮拜,抑係去山 項、河壩唇做野外禮拜。

隨人去 lah。二个老歲仔,加拿大北爿吹來 ê 冷風 真利,棉被 giú hō͘ ân,無法度期待囡仔來有孝,一 人一家代,阮 lóng 看會開,萬事交託天父上帝。

咱就是親像一个職業 ê 討魚人,手內這个漁網毋知 已經 pha 過幾千幾萬擺。總是佇咱這个人生 ê 大海, 咱 bat 躊躇過:閣落去 beh 按怎? Beh pha 正爿抑是 pha 倒爿,beh pha 近水抑是深水?這个網完全佇你 手內,你完全家己決定閣落去彼步 beh 按怎行。我 ê 人生 beh 繼續靠這个網 beh kiâⁿ 偌久,pha 偌遠,閣 落去 beh 去 tó-ūi ?

主耶穌講:「我 beh hō͘ 恁 tit-tio̍h 性命,而且 tittio̍h 閣 khah 豐盛!」(約翰福音10章10節)親像滿 滿網 ê 魚仔,你 kiám káⁿ 接受?你 kiám 真正 káⁿ pha 網,pha 離開你逐日習慣 ê 環境,去到另外彼爿?

主耶穌並無要求咱 siuⁿ-chē,伊 kan-taⁿ 叫咱勇敢 離開咱既成 ê 環境 kah 慣勢,chhun ê lóng 交代 hō͘ 伊,伊會為咱設法,魚仔家己會入網。

做一个基督徒有一項人生 ê 特權,就是佇進無路退 無步 ê 時陣,猶有 chhun 最後一步,就是求叫上帝, 求上帝無一定 hō͘ 我滿網到 tīⁿ--tīⁿ ê 魚,濟少,上帝 啊,hō͘ 我有位通去,hō͘ 我 ê 某囝有溫飽,hō͘ 我會當 順順仔 kiâⁿ--lo̍h-khì 就好。

台 25 台灣教會公報 2023年4月3日~4月9日/3710期 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