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所/ 70144 台南市東區青年路 334 號
TÂI-OÂN KÀU-HŌE KONG-PÒ
台灣第一份報紙
Since 1885
TAIWAN CHURCH NEWS
週刊 專題報導 4-5 版
2018 年教會十大新聞事件
教會史經典 賴永祥文集出版 台灣歷史博物館、長老教會總 會教會歷史委員會、台灣教會 公報社三方合作出版《賴永祥 文集》。(攝影/陳逸凡)
一手服務一手記錄 青年蹲點長老教會 【林婉婷整理報導】自2009年起,中 華電信基金會和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 系共同主辦「蹲點‧台灣」,鼓勵全台 各地大專生利用暑假,前往鄉村、部 落、離島等地服務15至20天,並以影像 與文字等方式記錄過程。其中台灣基 督長老教會多間地方教會也是青年們 蹲點、調查研究之處。 2018年第10屆活動,有高雄中會中
【陳逸凡台南報導】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台灣
及家族,鉅細靡遺蒐集相關
路教會、彰化中會路上教會、嘉義中
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台灣教會公
史料,並接受時任《台灣教
會頂洲教會、東後寮教會、菁寮教會
報社三方共同合作,於 2018 年底出版《賴永祥文
會公報》總編輯盧俊義牧師
與東部排灣中會愛國蒲教會等教會參
集》第一、二冊,2019 年 1 月 5 日上午於台灣教
邀請,以史家之筆撰寫「教會史話」,透過信仰人
與。青年記錄教會事工,是對社會的
會公報社舉辦新書發表會,現居美國波士頓的賴
物見證上帝榮耀,貢獻給台灣這片土地。
激勵、對教會的肯定,也將感動帶回自
永祥特別錄影跨海致詞,並委託侄子劉克全出席。
賴永祥在影片中向與會者致謝請安,講述「教
包括鄭仰恩、翁佳音、許雪姬等多位重量級台灣
會史話」專欄開設的始末,從 1988 年初至 2004
史學者亦親自到場致意。
年 3 月止,共寫下 674 篇教會史,具有階段性價
家社區,持續影響、幫助、改變社會。 蹲點中路教會的青年們在陪讀班孩 子身上看見課業、家庭、學校、人際的 挑戰。在頂洲教會的青年們聽到許多
《賴永祥文集》分教會篇、歷史篇、資料篇三
值。賴永祥也說明《賴永祥文集》歷史篇包含自己
大部分,台史博館長林崇熙表示,這是台灣歷史
1950 年代起撰寫台灣歷史文章,打破過去學界只
青年們在陪伴孩童與長輩過程中,反
發展的重要記錄,這些紀錄雖不斷以各種方式呈
參考中文文獻慣例,開始使用西文、日文文獻。資
思孩童教育問題,也看見教會關懷社
現,但也不斷流失;能夠蒐集相關文獻出版,對台
料篇則收錄自己的回憶錄、書信等個人紀錄。
區長者的用心。在東後寮教會的青年
居民的精采人生故事。在路上教會的
灣社會以及對教會來說都很珍貴。他特別指出,
現出版之《賴永祥文集》第一、二冊內容包含
賴永祥文章中引用的豐富資料,對台灣的歷史研
已絕版並增修之《教會史話》第一輯至第四輯。
破大眾對「老化」的負面印象。在菁寮
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指引,除了文字史料之外,包
最重要的特色,除宏觀的敘事歷史之外,還有微
教會的青年們體驗農村文化,並與文
括具體歷史現場的找尋與紀念,都可以串連成豐
觀的個人生命故事。藉由許多市井小民專輯,不
富的文化路徑,在當代生活中重新被看見與感受,
單記錄大時代中小人物的生命經驗,更從他們之
成為台灣歷史發展的重要環節。
間的人際關係與網絡,來描繪出社會時代的變遷、
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主委夏文學牧師表示,賴
歷史記憶的傳承,以及信仰價值的傳遞。
們著重在教會高齡關懷事工,希望打
化創意業者交流。在愛國蒲教會的青 年們與孩子們在部落與山水間探險, 認識當地環境議題。 曾參與「蹲點‧台灣」之長老教會還 有嘉義中會林子內
永祥在台灣大學服務期間即開始用心整理教會歷
台灣教會公報社社長方嵐亭牧師表示,《賴永
教會與泰雅爾中會
史,包括 1965 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百週年
祥文集》的出版需感謝許多人共同的努力,並期
信 賢 教 會 等。詳 情
時整理宣教文獻,隨後於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
許後代子孫重視自己的歷史文化,認真認識自己
可掃描QR Code到網
館任職期間,亦持續透過書信往返台灣各地教會
的土地,成為整體社會與國家發展的資產。
站查詢。
發行人/蔡政道 WEBSITE / www.tcnn.org.tw 投稿 MAIL / write@pctpress.org
索閱專線/ 06-2356277#134 客服 MAIL / service@pctpress.org 郵政劃撥帳號:31556011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台誌字第 1296 號
短波 MAIL / news@pctpress.org
戶名: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
南區郵政管理局南台字第 901 號交寄登記證登記為雜誌交寄
歡迎索閱 ‧ 奉獻支持
2019 年 1 月 7 日~ 1 月 13 日
3489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