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所/ 70144 台南市東區青年路 334 號
TÂI-OÂN KÀU-HŌE KONG-PÒ
台灣第一份報紙
Since 1885
TAIWAN CHURCH NEWS
週刊 專題報導 4-5 版
落實人權關懷 台灣世界齊步走
二二八 70 週年
出新書促轉型正義 二二八真相未明?台灣轉型正義半調子? 新書發表會上有精采討論,並針對未竟之 事繼續努力。(攝影/邱國榮)
敬無所畏的挑戰者 解嚴 30 週年特展 【林婉婷整理報導】台灣戒嚴時期,若批 評政局可能危及自身與旁人安全,卻有一 群人挑戰威權,成為戒嚴 38 年勇敢之聲, 為台灣奠下民主基礎。適逢解嚴 30 週年,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舉辦「挑戰者們:解 嚴 30 週年特展」,呈現各類文物史料、影 音媒體,向民主先驅致敬,反省台灣人思維 僵化與再改革的可能性。 展場透過客廳、戲院、街道、電影海報、 愛國獎券、反共標語等實景布置,具體重
【邱國榮台北報導】今年是二二八事件 70 週
正面影響司法改革,一次解決判決不公的問題。
年,12 月 2 日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舉辦《二二八
台灣轉型正義半調子?二二八基金會董事、
平反與轉型正義》新書發表暨座談會。新書至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儀深表示,
宣傳手法、法規目的與影響結果,讓參觀
少兩篇專文呈現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平反過程
自前總統李登輝開始,到民進黨再次執政卻未
者得以窺見當時環環相扣的法、政、黨體
扮演積極角色,與談人談及轉型正義窒礙難行,
落實轉型正義的主因在於,中國國民黨還在台
系對人民自由的操弄。也播映當時地下新
期盼《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促轉條例)速通過。
灣;反觀東德共產黨隨著東德垮台而瓦解,轉
聞台「綠色電視台」主播戴斗笠遮臉播報
型正義因此得以徹底實行。
社運新聞奇觀。
二二八基金會董事長薛化元表示,基金會除
塑戒嚴時期生活符號,走入時光隧道。一 面布滿法規的展牆,以各色棉線連繫不同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館長王長華期許,透
落實轉型正義、持續調查真相外,亦重視責任追
台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會長蔡寬
究,深切期許歷史悲劇不再發生。他說,基金會
裕則指出,轉型正義若無法律依據,將無法進
研究軍情保密檔案,發現一些過去未看過的資
行,例如未能「去蔣解殖」處理中正紀念堂,即
料,疑似受害者至少千人,他們及家屬未曾得到
因沒有法律依據、政治檔案未被公開。根據《檔
根據《228 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的國家賠償。
案法》,不能強制中國國民黨公開威權時代歷
賞。特展即日起於台史博館展示教育大樓 4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教授胡博硯表示,《個人
史資料,「所以二二八事件,以及白色恐怖的受
樓第 3 特展室展出,至 2018 年 6 月 24 日,
資料保護法》的規範過於嚴苛,不利於二二八
害、死亡人數,官方、民間的數字都不相同。」
詳情請上台史博官網:www.nmth.gov.tw。
事件歷史檔案的研究,反而成為加害者不願社
有民眾質疑執政的民進黨在《促轉條例》的
會看見真相的武器。依《個資法》規定,申請調
立法不夠積極,蔡寬裕認為近期《促轉條例》
閱的檔案內若有個人資料,非經當事人同意,須
草案應會通過。 《促轉條例》是否能如外界預期,
先予刪除,因此申請人拿到的檔案已「去識別
順利三讀通過? 12 月 5 日立法院院會處理《促
化」,不僅阻礙歷史的研究,更阻礙真相的追究。
轉條例》草案,但於本報截稿前尚無結論。
他強調,《促轉條例》必須通過,「《促轉條例》
過特展啟發民眾在日常中反思,促成更公義 的台灣。「挑戰者們:解嚴 30 週年特展」 於 11 月 28 日開幕,當天社運前輩、南都 廣播電台董事長黃昭凱在特展會場駐足觀
本次座談會與談人尚有:鄭南榕基金會創會
能使不公義得到平復,否則,不公平的法院怎
董事長李敏勇、《二二八平反與轉型正義》編
會有公平的獨立判決?」他說,《促轉條例》能
者邱斐顯。
相片提供/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發行人/蔡政道 WEBSITE / www.tcnn.org.tw 投稿 MAIL / write@pctpress.org
索閱專線/ 06-2356277#134 客服 MAIL / service@pctpress.org 郵政劃撥帳號:31556011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台誌字第 1296 號
短波 MAIL / news@pctpress.org
戶名: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
南區郵政管理局南台字第 901 號交寄登記證登記為雜誌交寄
歡迎索閱 ‧ 奉獻支持
2017 年 12 月 4 日~ 12 月 10 日
343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