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58 2015

Page 1

Vol 10 No 32 jeudi le第172期 13 Août 2015 édition Montreal 2009年12月3日

Vol 4,514-861-6319 No 172 le jeudi ads7days@gmail.com 3 déc 2009, édition Montréal

Journal Chinois Sept Jours·Seven每周四出版 Days Chinese Newspaper 2015年8月13日 总第458期

http://septdays.com weibo.com/septdays ISSN 1929-6320 电话:514-582-6188 传真:514-761-1259 电子邮件:ads7days@gmail.com

国画油画铜版画 中国法国加拿大 ——访艺术家楼宝善

■ 七天记者 胡宪

动笔写楼宝善先生专访 稿,这大标题一头撞了进来。 如此直白的表述实在有违笔者 以往风格,但一琢磨,这简洁 明了的十四个字正可做索引, 让我们去了解楼宝善先生的艺 术人生。 从专业角度看,楼老师 是先学国画,再学油画,而后 学的是铜版画;从人生阶段 来看,他在中国打下了绘画基 础,在法国实现了艺术追求, 而在加拿大,他找到了在不同 画种间自由腾飞的广阔天空。 楼宝善先生虽已73岁高 龄,身体也不是很好,可他 的艺术生命却处于巅峰状态。 他高兴地告诉记者,自己每天 从早画到晚,灵感不断;他的 作品一排又一排,硕果满满。 “我现在唯一的休息方式是: 画版画累了,就去画一会儿国 画;画国画累了,再去画几小 时的油画。”

清晨去郊外写生;同时抱着学 习的目的临摹一些东欧国家的 古典油画。我把这些临摹作品 和香港风景的油画写生作品放 在我家开的小照相馆的橱窗里 销售,也承接一些出口公司的 油画行货订单。我拼命地画, 一方面为解决画画所需费用, 一方面可贴补家用。这样的情 况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直到我 第一次离开香港。”值得一提 的是,在离开香港的前一年, 楼宝善和画友,后来成为木版 画家的梅创基先生合作,成功 举办了一次“二人画展”,可 以说是楼宝善辛苦自学油画的 一次总结。

圆梦在巴黎

走上艺术路 认识楼宝善先生是在2013 年10月中国银行(加拿大)蒙 特利尔分行举办的画展上,从 那以后,几乎在每一次华人画 展或画家聚会的场所都能见到 他开朗的笑脸和活跃的身影。 2015年1月29日,笔者终于走进 楼宝善工作室,完成了两年前 约好的访问。 有些资料是从楼宝善先 生的自传《崎岖的人生》和互 联网搜集到的。楼宝善先生 1941年出生于上海,父亲楼子 春(别名:楼国华、一丁等)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 久被打成“托派分子”,去了 香港。老先生为自己的政治理 想奋斗一生,矢志不渝,直到 1995年辞世。且不论其政治

楼宝善先生在蒙特利尔 接受七天记者专访,介绍浮 雕近作 摄影:胡宪 观点如何,楼宝善的父亲楼子 春、叔父楼炜春、堂伯父楼锡 春,在中国现代史上均是成名 人物。然而,楼宝善自打出 生,非但没沾上一点“名人之 后”的光环,反而备受“名 人”之累。在他的自传中,童 年,“可悲可叹”;青年, “一筹莫展”。如果如他所说 “上小学时就喜欢绘画,总是 自觉地、无师自通地临摹一些 小画片”只是出于兴趣加天 分,那么成长的坎坷无疑是楼 宝善“自幼反感政治,一心想

走艺术之路”的强大动力。 楼先生回忆说:“我十几 岁在上海一间比较出名的哈定 画室学习西洋画,三个月后, 当我开始懂了一点绘画知识 的时候政府忽然勒令全上海的 私人画室关闭。在这样的情况 下,我寻找到两位不太出名的 中国画家学了一年,终于学到 一些中国绘画的基本技法。” 这一年的国画基础,让楼宝善 受益终生。不管是后来在香港 自学油画,还是在法国艺校专 攻铜版画,国画对他的影响都

是显而易见的。 1962年,失学又失业,几 乎卖光了全部家私的楼宝善, 终于攻克重重难关,带着弟 弟妹妹到香港与父母团聚了。 “我父亲当时在一家贸易公司 做中文会计,薪金低廉,养活 六口之家是不可能的。我虽然 还没有真正掌握绘画技巧,但 也想利用这一点点皮毛知识 去赚钱。初期我曾经画过贺年 卡,后来帮父亲的朋友画电影 片的动画特技,每天工作十多 个小时,换取很少的薪酬,而

且都是短期工,生活非常不 易。” 笔者在互联网他人写的回 忆录中了解到,楼宝善的父亲 除了要以微薄的薪金养活六口 之家,还要拿出一部分去宣传 他的政治理念,并时常帮助比 自家更困难的人。 楼宝善说:“为了把在 上海学到的绘画知识保持住, 在技巧上还能有所进步,我只 有,也必须自学。那时我经常 五点起床,背上油画工具,约 上梅创基、梁德祥等画友利用

“法国的巴黎是我向往 的地方,去巴黎学画是我久久 的梦想。当弟弟妹妹都能独当 一面了,我知道是下决心实现 梦想的时候了。非常幸运,我 得到了一张行货油画订单,每 天工作十六个小时,短期内赚 了八千多港币。我又画了些电 影广告,随后申请去巴黎的法 国文化协会读法文,很快得到 了学生签证。最后,父亲把以 前卖画的收入和我在照相馆工 作的部分薪金结算给我,就这 样,1971年刚过完春节,我 揣着几千法郎搭上廉价包机起 飞了。我先在英国的希思罗机 场下机,再搭机场巴士去伦 敦,然后在南部港口坐渡轮去 法国,再搭乘火车去巴黎。如 此辗转,只因这是最省钱的路 线。” 在巴黎,楼宝善经历过 所有拿着学语言的签证,又 不富裕的华裔青年既悲催又励 志的海外生活:住阁楼,简三 餐,上午学语言,(下转5版)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
P458 2015 by Septdays - 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