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10 No 11 jeudi le第172期 19 Mars 2015 édition Montreal 2009年12月3日
Vol 4,514-861-6319 No 172 le jeudi ads7days@gmail.com 3 déc 2009, édition Montréal
Journal Chinois Sept Jours·Seven每周四出版 Days Chinese Newspaper 2015年3月19日 总第437期
http://septdays.com weibo.com/septdays ISSN 1929-6320 电话:514-582-6188 传真:514-761-1259 电子邮件:ads7days@gmail.com
与时代一同成长 ——访中国工商银行(加拿大)总经理朱铭烜 2014年1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及加拿大总理 办公室先后发表声明,加拿大将建立北美首个人民 币离岸清算中心。11月9日,中国工商银行(加拿 大)(以下简称“工银加拿大”)总经理朱铭烜先 生对记者宣布,当天下午接到总部通知,工银加拿 大被中国人民银行授予多伦多人民币清算行资格, 成为北美地区首个人民币清算行。 随着消息的广泛传播,人们对两国政府这 一决策的深远意义已然有所了解,但对为什么工 银加拿大能够在同行竞争中脱颖而出,对工银加 拿大现掌舵人——据说是一名学理科出身的70 后——却不大了解且兴趣极浓。因此,七天编辑 部在接到人民币清算中心开幕式的邀请之后,通 过工行内部远程视频会议系统采访了工银加拿大 总经理朱铭烜先生。
“误撞地球” 听说读者对他的成长背景感兴趣,朱铭烜 先生笑了,他说:“能拿到这个中心主要是靠工 商银行集团整体的实力,也是我们加拿大团队这 几年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是我们坚持一个非常清 晰、本地化的发展战略,按照加拿大的习惯巩固 基础、合规经营,开拓市场、促进中加经贸合作 的丰厚回报,我本人只是发挥了一个很小的微不 足道的作用。” 记者坚持“以点带面”、“从小见大”、 “与众不同”的采访思路,“启发”朱先生畅 谈自己。果不其然,我们从朱铭烜的成长中看到 了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和工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 史,看出了工银加拿大“独占鳌头”的必然性。
■ 七天记者 胡宪 业生标兵。当年1000多名本科毕业生中只有20人 获此荣誉称号,“我至今记得从路甬祥先生(时 任浙大校长,后调任中科院院长,人大副委员 长)手中接过毕业证书的情景,那是他最后一次 给优秀毕业生标兵颁发毕业证。”
诚心“触网”
2015年3月12日,朱铭烜在工银加拿大多伦多办公室 “我是浙江萧山人,去年哈珀总理访华去的 就是我的老家,”朱铭烜先生缓缓道来:“萧山 是一个经商气氛比较浓厚的地区,80年代就是县 级市了,近30年一直在浙江省县域经济中排第一 位。有这样一种说法,‘浙江的经济看杭州,杭 州的经济看萧山’……浙商一直以稳健、踏实、 进取和吃得了苦的精神去开拓。”说到自己的家 乡,朱铭烜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在这“人人都想赚更多的钱”的商业氛围 中,朱铭烜上了小学和中学,可是在1990年高考 时他却选了个与经商毫无关系的地球科学专业。 “这是机缘巧合,”朱总笑着说:“我报专 业的时候,一位刚从美国回来,后来成为我导师
(图片由工银加拿大提供)
的浙大教授跟我父亲说,地球科学和遥感技术是 理科和工科相结合的应用学科,发展前途很大, 于是我就报了,可以说是误打误撞。” 不管是“机缘巧合”,还是“误打误撞”, 今日看来这些都是铺垫。正是由于学习轻松,满 怀抱负的年轻人才有可能把多余的精力和放大的 视野投向别处。那时候浙大就有重点培养尖子学 生的特殊机制,朱铭烜参加了其中以全英文教学 的“提高班”;正是这一年的强化学习,使得朱 铭烜能够在中资企业和国际交往中对英语运用自 如,为他今日的厚积薄发奠定了基础。 1994年朱铭烜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绩本科 毕业,被评为校级优秀生、省级优秀生和优秀毕
朱铭烜读本科时辅修计算机,从而发现自己 对电脑的兴趣大大超过对地球的兴趣,考研时便 转报了计算机系,并因成绩优秀获免试保送,而 他的导师就是那位曾引他“误撞地球”的人。 “我的导师很有创新精神,他在美国做访问 学者时就敏锐感到正在兴起的互联网是社会变革 的巨大动力。我读研时他是浙江大学校园网络中 心的主任,产、学、研相结合的带头人,我们的 研究方向都是与互联网相关的领域。(下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