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96 2014

Page 1

Vol 4,514-861-6319 No 172 le jeudi ads7days@gmail.com 3 déc 2009, édition Montréal

Vol 9 No 21 jeudi le第172期 22 Mai 2014 édition Montreal 2009年12月3日 Journal Chinois Sept Jours·Seven每周四出版 Days Chinese Newspaper 2014年5月22日 总第396期

http://septdays.com weibo.com/septdays ISSN 1929-6320 电话:514-582-6188 传真:514-761-1259 电子邮件:ads7days@gmail.com

【当代白求恩系列七】

不忍他人苦 方得神医术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忠镐 从“当代白求恩”行动,到“光 彩贵州”计划;从一名外国志愿者医 生到中国落后地区义诊,到一批国内 老专家重赴“老少边穷”援医,由一 颗颗爱心接连起搏的美丽律动越洋跨 海,翻山穿岭,在中华大地迅速汇集 并扩散开去。2013年11月6日,由上海 医学院北京校友会61届毕业生为主体 的“当代白求恩小分队”与来自蒙特 利尔的“当代白求恩小组”在贵州会 师。他们不计个人得失,愿以毕生凝 聚的心血和理想,净化、重塑医者在 百姓中的形象;他们不怕山高路遥, 愿以老骥伏枥的豪情与壮举,为后辈 树立前行的榜样。 当我在“光彩贵州”第一批白 求恩小分队专家组名单上见到汪忠镐 (正确读音为:hao)的名字时,立即 请求采访这位人称“神医”,在国内 外享有崇高声誉的中科院院士。可汪 院士的时间实在是“不够用”,他想 把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分配给病人,而 不是记者。 终于,在汪院士的老同学、“当 代白求恩”和“光彩贵州”项目的发 起人、蒙特利尔大学医学院生理学专 家孙公铎先生的引荐下,2013年9月16 日一早我们从蒙特利尔出发,驱车700 多公里,以探望老同学的名义在美国 宾州会见了他。 横眉冷对千夫指 曾一同光着脚丫在操场上跑步, 叫着彼此绰号并肩长大建立起来的感 情到底与众不同,我们尚未坐稳,两 位古稀老人已执手相拥,泪眼迷蒙, 回到如歌的青春,就算一些当年“说 不得”的话题,此时也成了珍贵的回 忆。二老的这一层关系让我的采访顺 理成章,孙先生的“暗中相助”更令 我得到一些独家素材,确保了我的报 道不会只是重复他人讲过的故事。 汪忠镐1937年出生于浙江杭州萧 山区农村,身为长子,下有8个弟妹。

2013年11月8日汪忠镐院士在贵州兴义市人民医院做报告 摄影:胡宪 他3岁那年,日本侵略军进村扫荡, 他和妹妹跟着父母往浙南崇山中逃 难,经江山到达闽北山区,颠沛流离 中饱受饥寒恐惧之苦和数度死里逃生 之险。那段经历在他幼小的心田深埋 下爱憎分明的种子。“记得有一次日 本鬼子快追上来了,我妈捂着妹妹的 嘴巴,躲在三棵树后,才逃过鬼子的 追杀。可再往前走,一路上看见许多 的死人,满地是血……他们连小孩子 都不放过,从此我咬牙切齿地痛恨鬼 子。还有一次我爹说鬼子来了,快躲 进洞里去,可没等我们赶到,鬼子已 把防空洞给炸了,死了很多的人,后 来知道是有汉奸告密,因此我对汉奸 同样恨之入骨!记得我们在浙南江山

县平静了几天后,又逃往山里,回来 时见全城焦黑,念书后才知道这是鬼 子的‘三光’政策,最近我问了年长 于我的来自江山的毛江森院士,他说 不光是城里,镇上也同样被烧黑了。 我妈还常对人说,有一次鬼子把大群 难民包围了,一直杀过来,直杀到我 妈跟前,我在妈妈怀里,两只大眼珠 子直瞪着鬼子,结果把鬼子给‘瞪’ 跑了……这件事我不记得,但我记得 从小就盼着快快长大,长大了好杀鬼 子。可是等我长大了,却没有战场可 上了,我能做的就是把对敌人满腔的 恨转化为对同胞无限的爱,这个思想 贯穿了我的一生。” 80年代,汪忠镐已是世界闻名

的血管外科专家,去过国外20多所大 学讲学和担任会诊的主刀医师,其中 在日本的经历他永远铭记。1987年, 他第一次去东京的国际会议做特邀报 告。下了飞机,一时想不出什么方法 宣泄胸臆,众目睽睽之下,他狠狠地 蹬地三脚,人们都惊奇地望向他。这 三脚多少解了点心头之恨。1998年, 他在日本东北大学和东北血管学会讲 学期间,主办方特意安排让他成为第 一个走进仙台鲁迅博物馆(当时还未 开馆)的中国人,并请他留下墨宝。 他想了想,提笔写下一行大字:横眉 冷对千夫指。寓意明显,毫不客气, 当时的场面可想而知……汪老去了日 本十多次,可以说全日本血管外科界

■ 七天记者胡宪 的知名学者他都认识,尽管相互之间 的学术关系都很融洽,但真正让汪忠 镐敬重的却只有一人,那就是日本爱 媛(Ehime)大学的横川谦悟(Kengo Tsunekawa)教授。“1989年,我应 邀去做报告,在他的办公室看到他保 存完好的一本本心爱的病例,心存敬 意;后来他单独邀我去瓷器馆做实物 描绘和烧制,渐生友谊;而更重要的 是他曾经十分尴尬、懊悔万分地对我 说:‘我在战争中对你的国人有罪, 我的良心永远不安,也无法弥补。我 想通过你,尊敬的汪教授,看能为你 们做点什么。’我很接受他的这种态 度,立即回答,我介绍河北石家庄市 人民医院外科的年轻医生刘民友到你 这里参观学习一年吧,不过吃住费 用你全管了。横川谦悟教授欣然答 应。” 汪忠镐把在日本的讲学收入 (Honararium)全部用于中国学生出 国学习和开会的经费。他有五位学生 在国际会议上得奖。 这种快意恩仇的性格,往好了 说叫“有个性”,往坏了说叫“犟脾 气”,很容易得罪人。可几十年下 来,不管别人怎么劝,他这“臭毛 病”就是改不了,他称之为“坚持真 理,打击歪风邪气!”对着记者的摄 像头,汪老自嘲是个“傻瓜”,笑着 跟大伙儿说“不要学我”,可接着又 俏皮说道:“不是也有人说是傻瓜创 造了世界吗?” 俯首甘为孺子牛 汪忠镐一辈子最幸福的事就是把 患者的病给治好了。 1961年,汪忠镐从上海医学院医 疗系毕业,分配到高手如云的北京协 和医院。年轻的他很快便脱颖而出, 原因是什么?就是他能“痛病人之所 痛,急病人之所急”。他不好意思地 说,自己当初那会儿得来的名气,是在 急诊室里“十分乐意地”(下转5版)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
P396 2014 by Septdays - 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