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78 2014

Page 1

Vol 9 No 3 jeudi le 第172期 16 Janvier 2014 édition Montreal 2009年12月3日

Vol 4,514-861-6319 No 172 le jeudi ads7days@gmail.com 3 déc 2009, édition Montréal

Journal Chinois Sept Jours·Seven每周四出版 Days Chinese Newspaper 2014年1月16日 总第378期

http://septdays.com weibo.com/septdays ISSN 1929-6320 电话:514-582-6188 传真:514-761-1259 电子邮件:ads7days@gmail.com

【当代白求恩系列六】

铮铮铁骨

锵锵人生

——访“白求恩奖章”获得者、“感动中国”人物王万青 七天记者胡宪

好了。1962年我考上国家五所重点医学院之一的上海第

如果我言道:大漠高原,空气稀少,冰天雪地,犬

一医学院,学费国家包了,一毕业就是干部编制,我感

獒挡道,但见一人,策马挥刀,千里狂奔,只为救人于

到自己很幸运,父母也常说,你是国家培养的,要为国

分秒……您会否以为我在讲古代武侠的传说?

家做贡献。”

不,这是每一位听王万青做报告的人,无需太多想

王万青,显著特征是1米84的大个,戴副白边近视

象力便可领略到的情景。

镜。这个上海出生,上海长大的青年,其实对到底什么

2013年11月10日和13日,笔者两次参加了王万青教

叫“最艰苦的地方”完全没有概念。他在地图上画了两

授的讲座,并在第一次讲座后对他做了长达两个小时的

个圈——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专访。现在,我愿以尽可能平和的笔触与读者分享他的

“民族地区应该就是最艰苦的地方吧,当时我想。”

故事和我的感动。

1968年12月26日,黄昏,王万青扛着行李在家门口 与父母告别,走出十几步回过头来,风寒叶落,家门已 黄河第一湾

半掩。

1968年,24岁的上海医学院应届毕业生王万青,满

午夜,从上海开往乌鲁木齐的52次列车,载着这

怀报国豪情,在分配志愿表上写下一句话:祖国的需要

热血青年的强健体魄和美好理想一路西去,一去就是45

就是我的志愿,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年。

“我这么说,绝不是唱高调,而是发自内心的愿

“六天后的1969年元旦,我踏上了甘南草原。一

望,”王万青说,“解放前,我家日子过得很艰难,父

到,我就知道自己在地图上画的那个圈画对了。这里不

亲常失业。解放后,父亲进了工厂,工作稳定,生活也

2013年11月10日王万青在贵州黔西南自治州兴义市人民医院作报告:《把一生献给藏族兄弟姐妹》 摄影:胡宪

仅缺氧,还缺绝大部分的物质生活条件,(下转5版)

ḋዯᩰዶḉỉ២

IJĴįIJĵġ᯺ᖮᗊᗽ

᱖ጆ 10 M ᐤ➠᪓

᰿ᲆḈ፛Ḷ᱓ 倅䕌̷㋟

‫ٺ‬䇨䰨㾞

ᰤᮿḈ

ᐨᓑ

᪴䰨㻃 ‫ٺ‬䇨⊤ใ͚

Promotion Code: CHN1401

‫ײ‬

3 9.99

Ԏ∠

e8J'J㽙‫♍ ׅ‬䭼Ч̶㋞ e-F 57 䰧㻂レⰚ♍䭼Ч吊

Y ᄼ᭯䟤ਜ਼⛞㌇

514.312.8875 / 514.312.8877

ȕ♎≮䛼䭽‫ݣ‬倅䕌̷㋟ ȕ ็Ը⊤ใ͚᪴ロⰛ ȕუᏚ䰨㾞‫ڕ‬సШក $*,™᣽ӈ喟

www.ciktel.com

1.877.CIK.TELE

‫ڙ‬थౝ౭喟 4VJUF 4U $BUIFSJOF 8FTU 2$ ) ) . $*,™䕇㼷‫ڙ‬थ᧮ᰶВ̷≨ࠂᰭ㉯㼐䛸‷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
P378 2014 by Septdays - 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