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刊
2013年1月31日 2009年12月3日 第328期 第172期 ISSN 1929-6320 Journal Chinois Sept Jours www.septdays.com Jours·Seven Days Chinese Newspaper
VolVol 7 No 328 172 jeudilelejeudi 31 Janvier 2013 édition 4, No 3 déc 2009, éditionMontreal Montréal 电话T:514-861-6319 电话:514-582-6188 传真F:514-861-9088 传真:514-761-1259
以人为本
电子邮件:ads7days@gmail.com
对快乐负责
——访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 七天记者胡宪
育部门工作,曾任中国驻加拿大多伦多总领事馆教育
走进陈文申书记的办公室,像在渥太华时一样,
组副领事、领事,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
他笑着伸出手来,让座叙旧,没有丝毫新官的架子或
参赞。说起加拿大,陈书记充满感情,他说:“我在
久别的生分,让我这个对他已成“过去时态”的枫叶
加拿大工作、生活了两个四年,跨越了两个世纪。作
国来客,顿感一种他乡遇故、宾至如归的轻松。
为外交人员,在异国他乡为自己的祖国尽忠效力,很
采访陈文申先生是编辑部一年多前给我的任务,
有荣誉感和成就感。同时,在加拿大的八年时光,也
那时,他是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公使衔教育参赞,中
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迹和美好的情感。如果问我除
国驻加拿大大使馆教育处新址刚投入使用,中国留学
了我的母国中国之外,这世界上有没有一个国家能让
生和访问学者对此齐声叫好,渥太华使馆区其他国家
我有‘第二故乡’的感觉,我想那一定是加拿大,而
的使节也交口称赞。听说陈公参将任满回国,编辑部
且是唯一的”。因此,回到中国之后,只要听说是加
要求采访,希望通过报道,感谢他在加拿大八年工作
拿大来的人,他都会感到很亲切。也正因为如此,他
期间为旅加华人、中国留学生和中国学者的热忱服
才破例接受了笔者采访。他说,“加拿大人很友好,
务,感谢他对加中两国教育和文化交流事业做出的巨
自然环境很美。10个省我都去过。我想,等退休后我
大贡献。但由于陈公参政务繁忙,加上他处事低调,
会旧地重游,去看望老朋友们。”
采访的时间一拖再拖,直到陈公参离任回国,这个采
提到在加期间完成了大使馆教育处馆舍的兴建
访还处在“未完成时态”。
一事,陈书记说:“原教育处的办公环境实在太差,
2012年10月底,记者利用在中国出差之际,提出
甚至与我驻外机构的形象很不相称,是大家长期的一
见面请求,陈文申先生欣然答应。
块心病。但接手工程这种任务,容易吃力不讨好,因为
加拿大——别一番情感
建筑的风格和审美,通常是见仁见智,可我这人面对工
陈文申先生从1990年1月至1994年1月,2007年8
作从来不讨价还价,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既然组织
月至2011年9月,先后八年在中国驻加拿大使领馆教
陈文申先生在中国传媒大学办公楼前 摄影:胡宪
上希望我把这项多年未决的任务完成,(下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