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旅人手帖

Page 1


2

大安人文漫 步 地圖 捷運東門站

信義路二段

8 7 6

2

14巷

7巷

政大 公企

9巷

13巷

17巷

金山南路二段18

5巷

203巷 7

6

捷運古亭站 5

11

12

Truffe One

22 CAFFE ’

LIBERO

新 5 33巷 巷 7 37巷 3 41巷 41巷 10 1 47巷 2 47巷

金華國中

13

61巷

16

15

52巷 75巷

75巷

金華公園

3

2巷

潮州街

6巷

33巷

大安森林公園

新生國小 11

5巷 8

8巷

師範大學 巷 141

段 羅斯福路二

7

14

潮州街

30巷

二段

路 生南

青田街

21巷

6

巷 164

4

31巷

巷 243

金華

3

12巷

二段 南路 新生

4

1

愛國東路

8巷

10巷

永 康 街

東路

捷運中正紀念堂站

金山南路二段

段 羅斯福路一

愛國

金華 國小

麗 水 街

郵政總局

5

9

2巷 7巷 4巷 6巷 13巷

永康公園

中正紀念堂

巷 198

5

派出所

12巷

7巷 9巷 11巷

和平東路一段

6 6

冶堂

7 7

油杉家園

33

火金姑工作室

8 8

青田七六

44

回留

9 9

秋惠文庫

55

地球樹

10 10

彰藝坊

11 11

魔椅

12 12

蕙 風堂宣紙圖書部

13 13

茉莉豬籠

14 14

NON SOLO TEA

15 16 15

一票人票畫空間 ( 畫庫 )


3 5 捷運古亭站

和平東路一段

4

16巷

26巷

14巷 19

16弄 20巷

17

44巷

22巷

18

新生南路三段

38巷 40巷

新生南路三段10巷

18巷

溫 州 街

師大路

師大公園

浦城街

浦城街21巷

溫州街12巷

泰 順 街

二 福路 羅斯

浦城街 浦城街13巷

2巷 16巷

龍 泉 街

師範大學

3

50巷 54巷

新民 國小

60巷

段 巷

捷運台電大樓站

古亭國小

5

2 1

0巷 24

0巷

21

羅斯福路三

溫 州 街 96

巷 20

段 33巷 3

4巷

台電大樓

臺灣大學

286巷

28

4巷

22

淡水

新生南路三 段

4

93

羅斯福路三段 28巷 3

3

溫 州 街

3 捷運公館站

24

北投

4

17 16 殷海光故居

民權 西路

蘆洲

西門

台北 車站

忠孝 新生 大安

永寧

中正紀念堂 南勢角

古亭

18 17 梁實秋故居

忠孝 復興

南港展覽館 南港

東門

18 紫藤廬

19

19 舊香居台大店

20

台電大樓

公館 七張 新店

動物園


目 錄 Content Truffe One----8 CAFFE ’ LIBERO----10 火金姑工作室 ----12 回留 ----14 地球樹 ----16 冶堂 ----18 油杉家園 ----20 青田七六 ----22 秋惠文庫 ----24 彰藝坊 ----26

魔椅 ----28 蕙風堂宣紙圖書部 ----30 茉莉豬籠 ----32 NON SOLO TEA----34 一票人票畫空間 ( 畫庫 )----36


殷海光故居 ----38 梁實秋故居 ----40 紫藤廬 ----42 舊香居台大店 ----44


6

歡 迎 來 到 漫 步 光點 由交通部觀光局和南村落共同推廣的北區國際光點計畫,很榮幸地要將 位於臺北市中心的「大安人文」漫 步 光點紹給各位旅人朋友認識!

「大安人文」漫 步 光點

「 大 安 人 文 」 生 活 街 區 北 起 東 門 市 場, 南 到 臺 灣 大 學, 東 至 大 安 森 林 公 園, 西 為 中 正 紀 念 堂, 細 部 指 的 是 區 域 內 的 永 康 街、 麗 水 街、 金 華 街、 潮 州 街 等 一 帶, 是 臺北市人文薈萃的傳統文教居民生活街區。

在 臺 灣 光 復 前, 本 區 原 是 日 本 高 級 文 官 的 住 宅 區, 經過數十年的累積沉澱為臺北城中最富文教味的生活 圈。 區 內 學 風 鼎 盛, 有 臺 灣 大 學、 師 範 大 學、 政 治 大 學 與 淡 江 大 學 分 部 等 多 所 高 校, 許 多 學 生 和 教 授 都 在 這 一 帶生活。另外捷運淡水線、新店線經過帶來交通便利性, 公 共 服 務 設 施 如 圖 書 館、 教 堂 與 寺 廟 星 羅 棋 布, 更 得 天 獨厚擁有「臺北之肺」稱呼的大安森林公園,街區內聚集許多獨特的咖啡館、獨 立書店、餐館、生活雜貨舖等,其中不乏老字號商舖。


7

「大安人文」旅行 = 生活者的旅行 = 彈性的旅行 在「大安人文漫步」光點遊覽,是生活者的旅行,也是彈性的旅行。你有時 間的彈性──從清晨到深夜都是現在進行式,任何時段來到這裡,皆會碰見可以 遊覽的生活好事;你有空間的彈性──「大安人文漫步」的街道是放射式的街道, 漫步其中不會有空間上的壓迫和緊張感;你更有生活的彈性──在街上逛累了, 兩、三分鐘便能走進人煙稀少的寧街靜巷、小公園,遠離商業大道的塵囂。

「大安人文漫步」光點真實又獨具風味的生活,帶給旅人們 有「在本土」與「在旅行狀態中」的雙重生活,並可進一步了 解臺北城的文化本質。

「賺生活的工作哲學」 在「大安人文漫步」光點生活的人,都是比較懂得欣賞慢調生活美學的人, 喜歡店小一點、商品有個性點、店主不像做生意的、街上車少一點。他們對於生 活都有一種獨特的經營模式,就是「賺生活而不是賺錢」的工作態度,賺錢只是 附帶的報酬,最大的報酬一定來自賺到美好生活。因此「大安人文漫步」」的店 主們,個個都有獨特的文化氣質,他們因喜歡而工作,並樂於與人們交談與分享, 在這裡旅行是 living,而非 shopping。

因這樣多采多姿的生活態度,本期《大安人文漫步旅人手帖》將帶領大家到 二十處充滿活力的人文小站,去探訪大安地區最富有人文特色的地方,透過二十 個小站和我們分享與傳遞的人文美學,體會「大安人文漫步」光點的意義;也透 過「大安人文漫步」光點的路人、路樹、房屋、天空、星星與月色,開始用 全新的眼光注視臺北城,找回一些久已遺忘的情懷與節奏,並重新定位旅行 的意義。

歡迎大家來到「大安人文漫步」光點旅行,這裡是旅人心靈的後院,也 是你可以在清晨散步、黃昏漫步、午夜沉思的家。


8 手工、天然、甜蜜的 Truffe One 的招牌松露巧克力。

Truffe One 特飛伊 在 溫 暖 黃 光照耀下, 熱 情 如 火 的 Truffe One, 如 同 緞帶般給人禮物的幸福感。

店家地址: 臺北市永康街 45-1 號 洽詢電話: +886-2-2391-5012 營業時間: 週二至週六 15:00-21:00(週日、週一公休) 信用卡: 不提供刷卡服務 店家網址: http://www.truffeone.com.tw/


9

美味,才是巧克力的本色 在 永 康 街 上 有 家 松 露 巧 克 力 專 賣 店 Truffe One 特 飛 伊, 沒 有 顯 眼 的 招 牌, 一 整面的落地窗以藍色的窗框圍著,玻璃上大 大寫上金色的”Truffe One”字樣,昏黃的 燈光透出樸實的氣氛,店內只有一個巧克力 櫃和三兩張桌椅,與老闆親切的招呼。在巧 克力專賣店不那麼盛行的臺灣,他卻獨樹一 格只賣巧克力,而且還標榜天然手工製作, 從此處便可嗅出店主人的堅持。

會興起開巧克力店的念頭,起於老闆在 葡萄牙旅行時,在一家古董店吃到的手工巧 克力,這顆巧克力讓當時偶爾吃一些工業巧 克力的臺灣人感到驚艷,體認到「名氣」與 「好品質」在某些時候不見得是成正比的, 便從此栽進巧克力的世界當中,與幾位熱愛 巧 克 力 的 朋 友, 合 資 催 生 Truffe One, 希 望能把好吃又天然的手工巧克力分享給更多 人,這想起來有點「憨膽」。老闆說,當初 他們給自己兩年全心全意的時間,腦中只想 著就算失敗,也是為了喜歡的事而努力,這 是錢都買不到的經驗。

買巧克力是件幸福的事, 老闆 彷彿是傳遞愛與希望的天使 。

情,這樣的堅持得到許多顧客的迴響,並在 一 片 大 廠 牌 巧 克 力 中 殺 出 一 條 血 路。 而 且 Truffe One 最 讓 人 著 迷 的 除 了 巧 克 力 的 美 味外,還有每日不斷更新種類的巧克力,加 上全程手工製作,數量非常有限,讓顧客每 趟去都能有全新的味蕾感受。另外,店員會 精心手寫每種巧克力的介紹卡片置在每盤巧 克力前,從介紹的文字細節中都能感受每顆 巧克力製作的用心。

「任何一件美好的事情,如果沒有熱情 就不可能獲得成功,製作一個好的巧克力並 非容易之事」老闆說道。也因為這樣執著於 巧 克 力 美 味 的 精 神,Truffe One 沒 有 誇 張 的宣傳、花俏的包裝,不必控管支出、配合 廠商的供貨,僅僅是注入對巧克力滿滿的熱

巧 克 力, 是 幸 福 滋 味 的 代 名 詞。 在 旅 途 的 過 程 中, 愉 悅 或 疲 倦, 如 果 能 來 到 Truffe One 挑 顆 自 己 喜 歡 的 巧 克 力, 享 受 那一兩口融在口中的簡單甜蜜,是多麼愜意 的一件事啊!


10 觀看往來人群的露天坐檯 ,街角觀察的最佳角度。

CAFFE ’ LIBERO

咖啡小自由 溫暖的 黃 光招牌, 正在呼喚著不小心路過的你。

店家地址: 臺北市金華街 243 巷 1 號 洽詢電話: +886-2-2356-7129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六 12:00-24:00 週日 12:00-18:00 信用卡: 不提供刷卡服務 店家網址: http://tw.myblog.yahoo.com/cafe78


11

不只是過客 在 充 滿 人 文 藝 術 氣 息 的 永 康 街 區 裡,

地,咖啡店能與庶民生活親密靠近,這個想

有一棟逾四十年的老建築所改成的咖啡

法真的蠻酷的!

館, 取 了 個 奔 放 卻 又 稍 稍 內 斂 的 名 稱 ─ ─ 「CAFFE’ LIBERO 咖 啡 小 自 由 」。 裡 面 的

小自由,猶如是 ZOC 的夢想地,一個任

裝潢佈置會讓你彷彿走進早期電視裡的場

由他盡情玩耍、分享靈感的空間,像一個有

景,華麗又不失韻味,透過老闆 ZOC 用心營

機體,經過歲月不斷豐富地成長,顧客每隔

造的懷舊氣氛,坐在店裡就像是故事裡的主

一段時間過來,都能感受到新事物的誕生,

角一般,有庭院深深深幾許之感,也像顆小

就算身旁沒帶電腦或書,耗上大半天也不嫌

星球,每個路過的旅人都會不自覺地被它吸

膩,不嫌無聊的地方。店如其名,這裡有思

引過去。

想上的小自由,空間上的小自由,創作上的 小自由,生活裡的小自由,是工作間的小自

永康街區裡特色咖啡店林立,何以小自

由,是人和人關係上的小自由,更是生命裡

由咖啡如此出眾?

的小小自由……。或許,來到這裡的人追求 的都不是遙不可及的大自由,因為小自由才

談及當初開咖啡館的想法,老闆 ZOC 本

口製造商,拆開二十多臺專業咖啡機,了解 咖啡館生態及市場需求後,因此將店裡分為 咖啡吧區、威士忌酒吧區、以及甜點區「在 欉 紅 點 心 鋪 」, 而 且 ZOC 對 於 食 材 上 的 堅 持,讓小自由裡的飲品與點心無論是單獨或 相互搭配品嚐,都能感受到其幻化多層次的 豐富口感。

特別的是,除了對於咖啡的堅持與夢想 之外,ZOC 還多了一份對社區的關懷,「一 間充滿社區關懷的咖啡館」,他期待有朝一 日發現坐在咖啡館裡的人除了文藝青年外, 還有附近的婆婆媽媽光臨,成為社區藝文基

溫 馨的小自由是社區裡的好厝 邊。

身開過兩家咖啡店,也實際走訪過十八家進

是生活中最確切的幸福。


12 歡迎來到光世界。

火金姑 工作室 整座火金姑就是一座光彩炫目的童 話世界。

店家地址: 臺北市永康街 75 巷 21 之 1 號 洽詢電話: +886-916-397-432, 楊先生 營業時間:每日 17:00 起(營業時間不定,詳細請洽店家) 信用卡: 不提供刷卡服務


13

迷人。店主楊錕金收集舊燈已有十餘年,老 舊的樂器、斑駁的飾品、帶有歲月的燈飾, 這些被人所遺忘丟棄的物品,在他的眼中是 一個個滿載歲月和故事的珍寶。學木工出身 的楊師傅,不只是收藏舊燈來緬懷歲月,他 開始把舊燈拆解並重整,再配上現有的裝飾 物件變成了獨一無二的嶄新燈座,小喇叭做 的燈、酒瓶立燈、自由女神燈座等等新奇有 趣的巧思便呈現在眼前。數十坪大的小屋藏 有近百個五顏六色的舊燈座,像是一場華麗 的舞會,發出它們獨特的光芒等待著有緣人 帶回。

樣式多 變 的 座 燈 系列 , 歡迎前 來 探 詢 你 心 中 的 那 座 燈 。

走進火金姑工作室可以看見主人翁對舊 燈的情感和專注,言談中的熱情讓人不自覺 感染了他對待物件珍惜而不浪費的態度。這

收藏暖光與希望的舊燈小屋

樣的態度相照於時下年輕人對流行物件的快 速轉換與淘汰,更是顯得格外珍貴。到了大

夜 晚 走 過 永 康 街 75 巷 弄 裡, 無 遮 掩 的

安區人文漫步之餘,不妨來到火金姑工作室

玻璃櫥窗下透出閃閃發亮的各式燈座,用各

和魔法師楊師傅聊聊,在百燈之中找尋專屬

種姿態向路人爭豔,很難不被它們所吸引,

於自己的燈座,一盞手工燈舊燈,為家裡添

這是二手燈飾的家──「火金姑工作室」。

加獨特的暖光。

微開的木門露出暖黃色光芒,裡頭坐著留灰 白長髮、帶有藝術家氣息的中年男子,他便 是這屋子的主人楊錕金,也是給予舊燈新風 貌的魔法師!

「 火 金 姑 」 在 臺 灣 話 裡 指 的 是 螢 火 蟲, 臺 灣 民 謠 有 句:「 火 金 姑, 做 好 心, 來 照 路」,螢火蟲閃爍的光,是黑暗中的小燈籠, 就像火金姑工作室在城市裡一般顯得溫暖又


14 店裡擺放著許多陶製器皿、茶具,多是由老 闆 夏沂 汾 親手製作。

回留 餐點皆用簡單的食材烹煮出多重 的變化與豐富的味蕾享受。

在這裡也可以享用一壺好茶,享 受一場淨心的茶道饗宴。

店家地址: 臺北市永康街 31 巷 9 號 洽詢電話: +886-2-2392-6707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日 11:30-22:00(全年無休) 低消: 250 元 信用卡: 可(VISA、MASTER、JCB、AE)


15

中的素食,他們從不使用人工合成素料、豆 製加工食品,而是堅持使用自然農耕法種植 的當令蔬果來料理,不僅食用上讓人安心也 吃得出臺灣在地蔬果的鮮甜。「我們所追求 的健康應該要不止於身體上的健康,也包含 整個大自然的健康」老闆胡筱貞如此說道。

店內古樸的木製餐桌椅,搭配悠揚的音 樂,一旁架上擺著布袋戲偶、茶葉,還有許 多陶製的杯碗、陶甕,一問之下才知道這是 回留蔬食茶藝館的主人夏沂汾先生和我們暢談生 活和 陶 藝 創 作 。

夏沂汾先生的創作,他還指著客人桌上的陶 盤小聲地說:「那些盛裝菜餚的陶盤也是我 親手拉製的!」他開朗又逗趣地介紹著這裡

發現生活最初的感動 靜靜隱身於永康公園旁的「回留」,是

的環境、餐點、餐具,每個環節都體現了店 主人的生活美學,把客人當成家人般,吃最 新鮮無害的料理、享受自然無拘束的空間。

一家融合了古典與現代的茶館,沒有華麗顯 眼的裝潢,古意樸實的感覺,讓人彷彿遠離 了城市的塵囂與繁忙。「回歸自然、保留自 我」,便是「回留」名字的來源。初次走進 回留,在門內微笑招呼我們的是一位西方臉 孔的高瘦男子,正當躊躇著該說中文還是英 語時,他便用流利的中文禮貌地問:「午安! 兩位用餐嗎?」原來這就是回留老闆──夏 沂汾(Evan Shaw)。

回留蔬食茶藝館由胡筱貞和美國籍的丈 夫夏沂汾共同經營已超過二十年,對店內所 使用的食材、器皿和環境也堅毅地守護了數 十年。回留標榜著素食餐館,但不同於印象

看著回留內的客人,三五成群享用桌前 一道道細緻而天然的蔬食料理,或泡一壺傳 統茶邊品嚐店裡有名的桂花糕,隔壁桌的女 孩輕聲細語地用日語交談,每個人在這裡都 找到了最舒適的姿態生活著,無關國籍、無 關身分。看著胡筱貞和夏沂汾忙碌地穿梭餐 桌與廚房間,似乎也看到了他們的朝著理想 生活邁進的欣喜。


16 地球樹販售來自世界各地的手工藝品 。

地球樹 每 一 項 商 品, 地 球 樹 都 會 細 心 的 寫 上 說 明及故事。

店家地址: 臺北市新生南路二段 30 巷 35-1 號 1 樓 洽詢電話: +886-2-2394-9959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日 12:00~22:00 信用卡: 可 (Visa、Master) 店家網址: http://www.earthtree.com.tw


17

F a i r T r a d e 之光 。

更落實公平貿易的思想,幫助了地球上 某個角落的小家庭,讓他們的下一代有 機會識字和受教育。

除了堅持理念,地球樹也以精確的 眼光挑選各個國家的優質商品,如筆記 本、衣物與雜貨,深受許多消費者的喜 好,在令人疲憊的過度商業化環境下, 清新且帶有手工藝的精神,反倒成為一 股風潮。但工作人員說,大部分剛接觸

消費,也能改變世界

的民眾,總以為這裡是賣手工品的異國風精 品店,往往會忽略地球樹所提倡的公平貿易

「我們想要找一個『窮人可以有飯吃,

精神,但她們相信並期待有一天臺灣消費者

小 孩 可 以 受 教 育 』 的 永 續 事 業 」, 2006 年

會開始體會到一個購買行為,將可能使世界

的 5 月,地球樹在永康街慢慢地萌芽,她們

上某個家庭從此改變命運時,便會和她們一

逗趣地說著自己並沒有特別強烈的環保意識

樣深深地著迷這種精神。而另一方面,最讓

與拯救世界的理念,只是因緣巧合下受到日

她 們 欣 喜 的, 不 在 於 地 球 樹 受 到 重 視 與 歡

本 的 公 平 貿 易 團 體 People Tree 和 Nepali

迎,而是看到那些從公平貿易中,獲得幫助

Bazaro 的 理 念 所 啟 發; 深 受 感 動 之 於, 也

的朋友生活和子女因此而獲得改善,這才是

決定在臺灣這片土地上成立第一家專賣公平

她們最大的成就與感動。

貿易商品的店鋪,讓更多人能一同參與這樣 的關懷行動。

離 開 之 時, 我 們 又 仔 細 看 了 一 下 地 球 樹 的 Logo ─ ─ 一 顆 有 愛 心 卻 又 勇 敢 堅 強 的

拉開店門,門口看板上寫著:「購買對

樹,保障同住在地球的居民及自然萬物。相

環境友善、運用傳統工藝的手工商品或是農

信她們的理念總有一天會變成主流的價值,

產品,讓消費者可以買到安心的自然素材商

這棵愛心樹,會深深紮根在每個人的心中。

品,以平等、透明的交易,幫助生產者經濟 自立」。這裡的商品並不符合時下年輕人所 追求的「潮」,但卻有著濃濃的感性和關懷, 在買賣之間不僅累積了人和人之間的情誼,


18 何健先生收藏的雙杯組。

冶堂 無事品茶。

店家地址: 臺北市永康街 31 巷 20-2 號 1 樓 洽詢電話: +886-2-3393-8988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日 13:00-22:00(不定休) 低消: 為茶文化工作室,無低消規定,另有茶文物販售 信用卡: 不提供刷卡服務


19 一茶一世界 。

極簡卻極美的茶道 從 店 家 比 鄰 而 開 的 永 康 街 轉 進 31 巷, 隔 了 好 幾 間 民 居 忽 見 一 扇 敞 開 的 木 門, 往 裡 頭 瞧, 陳 舊 風 味 的 木 頭 刻 著「 冶 堂 」 兩 字。 庭 院 內, 紅 磚 地 映 著 蓊 鬱 的 綠 盆 栽, 大大小小的陶製容器配著灰白的牆,懷古單 車上擺著藍色的鐵路書箱,以及階梯上的木 椅 ……, 在 在 都 能 看 出 主 人 樸 質 的 處 世 態 度。冶堂的兩扇淺藍色大門就像有魔力的木 門,一踏入便將城市帶來的喧囂煩躁隔絕, 恬靜的氣息,隨即也安撫為了生活庸庸碌碌 的心。

沿著石階而上,拉開紗門,一瓶迎賓花 向 我 們 打 招 呼。 主 人 何 健 立 即 遞 上 一 杯 好

在 這 些 與 茶 的 經 歷 與 感 動 豐 厚 了 生 命

茶,瀰漫濃濃茶香的空間隨處可見的,都是

後, 何 健 體 會 到 喝 茶 是 在 品 嚐 大 自 然 的 恩

何健收藏的茶器、茶文物與書畫。眼前看到

賜,在冶堂內或外,不論是奉上的茶或是販

的每一件物品都有其自身的故事與歷史,隨

售的茶,絕對不會強求,堅持一定按照自然

時開口提問,都能和何健談上一段時間,就

的運行奉上最符合時宜的茶,這是他對茶的

連我們所坐的椅子也別有一番用意。

喜愛,也是對生活的用心,把茶的大小事融 入自己的生活中,也許就是這樣,所以冶堂

何健說,他原本從事金融機構,這或許

才是冶堂,才會處處都有茶的精神。

是主流社會定義下的「好工作」,但對他而 言,從事茶文化研究工作才是他理想中的生

當我們正驚喜茶豐富文化的同時,何健

活,於是他毅然而然創設了冶堂,也曾用一

笑著說:「這些故事說也說不完啊!以後來

棟房換六把壺。幾十年下來,他有滿肚子的

可以慢慢聽。」,我們聽著聽著,手中握著

「茶」,要分享給懂或不懂茶的客人,一如

剛剛奉上的那杯茶,茶香猶在,卻發現這不

他 牆 上 掛 的 那 副 墨 畫 一 樣 ─ ─「 茶 字 天 地

是一杯單純的茶,而是主人奉上的一杯真誠

寬」,他遇見茶,茶也找上懂得珍惜它的主

與暖流。我想,對何健這樣的愛茶人而言,

人,茶與人是心靈的邂逅,不該是對茶滋味

茶是含蓄內斂的,是溫厚富人情的,而這些

和茶香過度的追逐與理性分析。

特質也在他身上表露無疑。


20 走進巷弄 , 下一個寶藏會是甚麼 呢 ?。

油杉家園 充 滿 歷 史 記 憶 的 日 式 建 築, 是 油 杉 社區的獨特之處。

店家地址: 臺北市金山南路二段 203 巷 ( 錦安公園旁 )


21

社區的守護者 走進金山南路二段 203 巷,首先迎接你

的復古懷舊,讓你走在這條不長的街巷上,

的是一片低矮的日式房舍,在這老樹遍佈的

細細感受平凡而樸實的幸福。

油 杉 家 園 裡, 有 著 一 棵 樹 齡 至 少 80 年 的 臺 灣油杉。臺灣油杉屬「冰河孑遺植物」,是

在這裡不但有懂得賺生活的小店主,也

保育類植物,因為樹幹受傷時會流出像油的

有懂得關心和捍衛自己家園的社區守護者,

汁液得名,臺灣油杉的木材質地緻密,紋理

臺灣油杉的枝條茂密地向外伸展,形成巨大

漂亮,是良好的建築材料,十分珍貴。油杉

的傘狀,以一個守護者之姿,保護的不僅是

嫩綠的葉子在陽光下飛舞,顯得特別閃耀。

一個社區,還有對自然、家園的情感,和建 築、歷史的存續,這股熱心,看似渺小,卻

在日治時期,這裡曾是林務局員工的宿

比什麼都大。

舍 群, 本 區 日 式 建 築 構 造 特 殊, 為 雙 併 雙 玄關設計,屋內有雕花,型式做工精緻,漫

大安人文漫步之旅,不妨走進此靜謐小

步走來,彷彿進入了歷史的時光隧道。多年

巷,探訪臺灣油杉、美麗日式宿舍建築群,

前,在得知本處即將被拆移,一群熱心的社

讓老樹和歷史作為你別具意義的出發點。

存下來,成立「臺灣油杉社區發展協會」, 而日式宿舍群也並列為古蹟,協會也在社區 附近建立了許多臺灣油杉的解說指示牌,讓 人們更能了解生活中的植物與臺灣油杉的美 麗身影;也有趣味的藏寶圖指示牌,提醒著 生活中被人遺忘的小角落,往往蘊藏著俯拾 即得的趣味。

在這條僻靜的巷子裡,微風徐徐吹來, 陽光灑下,老樹的綠葉仍閃耀著,站在樹下 的人們,身形是那麼渺小。叮鈴叮鈴騎過去 的腳踏車是剛買菜回來的婦人,這頭老爺爺 老奶奶互相攙扶趕著去公園和老友聚會,年 輕媽媽牽著還站不穩的孩子蹲在路旁看花, 油杉家園緩慢而閒適的生活感,加上老建築

生 意 盎 然 的 油 杉 , 直 挺 挺 地 張 開 雙 臂 守 護 家 園。

區媽媽大力奔走,終於將日式建築和油杉保


22 靜謐座落在巷弄中的青田七六。

青田七六 日式長廊是可以乘涼曬太陽的小空 間永康街巷 內 滿富詩意手作工坊。

店家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青田街七巷六號 洽詢電話: +886-2-2700-0693 預約導覽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日 11:30-21:00 信用卡: 不提供刷卡服務 店家網址: http://www.geo76.tw/


23

隱身在 綠 意小巷中的教授宿舍 這裡是臺北的綠寶石,滿是蓊翠路樹的

棟木造建築保存良好,為紀念馬教授,在青

兩側與「青田街」的名稱相互呼應。許多的

田七六的庭院裡有片石牆,將臺灣各地各類

日式建築錯落於此,街與屋的相呼應,讓青

的岩石陳列其上,還有棵深埋臺北盆地之下

田街彷彿遺世而獨立,所有時刻似乎都凝結

2000 年 的 樹 木 化 石, 人 文 空 間 外 也 兼 具 科

在這樣的寧靜美好。而這些日式建築,多是

學教育的意義。

由日本學者所興建,形成了小型的「文人聚 落」,而我們要探訪的青田七六,即是隱身

青 田 七 六 在 2006 年 被 臺 北 市 文 化 局 指

在這綠意又文氣鼎盛的小巷中。

定為市定古蹟,轉移給民間經營維護。老屋 新 生, 今 日 的 青 田 七 六 除 了 商 業 餐 飲 空 間

怕在巷弄中迷路嗎?請記好青田七六:

外, 保 留 了 大 量 的 歷 史 痕 跡, 室 內 空 間 展

青田街七巷六號。慢慢數著門牌,拐個彎,

出足立仁教授及馬廷英教授的各項手稿、遺

我們即將進入一座詩意盎然的檜木森林。

物,開放民眾參觀。不妨隨著陽光的腳步, 找個清閒的上午,來青田七六感受綠色的詩

1931 年, 日 本 農 業 學 教 授 足 立 仁 設 計

意。

了此棟建築物,以傳統日式建築為骨幹,綴 以歐式的元素,門前繽紛的歐式花壇、凸窗

小叮嚀:

上典雅的菱形玻璃、兼具實用與美觀的百葉

為了保護老屋檜木地板,別忘了穿著襪子,

窗,佐以芬芳的檜木地板,使得青田七六在

忘記帶的話,可以向櫃檯購買免洗襪喔!

古樸的日式平房中透露出一股淡雅的歐式洋

青田七六的內部有著和洋混搭濃濃 的獨特風格,格子窗、長穿廊,就像是 日劇中的場景一樣,搭上一大一小獨具 設計感的西式推門,兩種不同風格在同 一空間中相遇,但適得其所,與眾不同 的恰到好處。

物換星移,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由 臺灣大學地質系馬廷英教授入住並且將整

典 雅 的 菱 形 窗 , 多 優 雅 的 生 活 呀。

樓風味。


24 秋惠文庫是林于 昉 醫師的志願, 你 的志願是什麼 呢?

秋惠文庫 以父親 、母親單名所取的秋惠文庫。

店家地址: 臺北市信義路二段 178 號 3 樓 洽詢電話: +886-2-2351-5723 營業時間: 週二到週日 11:00-21:00(週一公休) 信用卡: 不提供刷卡服務 店家網址: http://timand2002.pixnet.net/blog Email: chiufei.studio@msa.hinet.net


25

走近臺灣 歷 史的時光隧道 臺 北 的 街 頭 真 是 別 有 洞 天, 第 一 次 看 到

多元樣貌,且許許多多都是臺灣歷史教科書

「秋惠文庫」幾個字,是坐在行經信義路的

未曾出現的。關於古物收藏,林醫師表示緣

公車上。看見車水馬龍路旁大廈的三樓,招

份是非常重要的,不刻意強求也不執著,享

牌的副標寫著「臺灣歷史文物咖啡館」,引

受著「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起我們很大的興趣。再次重返秋惠文庫,拾

的喜悅,他相信緣分到了,物品自會找上主

階而上,映入眼簾的是有著秋惠文庫四個大

人,尤其是他把每一件的古物都看成是有生

字的玻璃門,轉頭往另一個方向,一條窄窄

命、有個性的活物般尊重、珍惜。

的走道,配上燈及牆上的舊式佈告、旗幟、 鐵欄窗框,就像身處於舊時的臺灣小巷,走

一 位 醫 師 原 應 忙 碌 於 懸 壺 濟 世 之 業, 卻

進時光隧道,讓人深深的感受到秋惠文庫的

將人生大部分的光陰專注於臺灣古文物的收

獨特風格。

藏與保存,待在博物館裡的時間甚至還超過 牙科診所!有朋友戲稱他「玩物喪志」,但

秋 惠 文 庫, 創 辦 人 為 一 位 名 叫 林 于 昉 的

他卻毫不在意,因為在這段過程中,他讓自

醫師,為了紀念父親林秋江與母親陳淑惠因

己也讓別人有機會一窺臺灣的歷史,也轉化

而取其兩字所命名。談到秋惠文庫的創辦源

自己對現實生活處之澹然的達觀態度。

頭,來自於早期林醫師在日本留學時,因學

課業繁忙之餘的他,總是習慣到古書店裡汲 取靈感,也養成收購古書文物的習慣;回臺 後,剛好又常聽起日本友人抱怨來臺很難找 得 到 臺 灣 味 的 藝 品, 加 上 近 年 來 懷 舊 的 風 潮,讓林醫師興起了成立臺灣歷史文物文獻 館的念頭,並紀念父母親愛臺灣這片土地的 情感。

在 這 裡, 可 以 看 見 用 文 物 記 錄 著 臺 灣 的 點點滴滴,有高山族的雕刻與佩刀、日治時 期的廣告海報、反共抗俄時期殺朱拔毛的標 語、大同寶寶、彈珠臺等等,述說著從荷蘭、 明鄭、清朝、日據到民國等時期臺灣文化的

認 識 臺 灣 歷 史 的 時 光 長 廊。

校鄰近全日本最大的古書街「神保町」,在


26 琳瑯滿目、創意無限的手工縫製花布書包 。

彰藝坊 千 變 萬 化 的 布 袋 戲 偶。

店家地址: 臺北市永康街 47 巷 27 號 洽詢電話: +886-2-3393-7330 營業時間: 週二至週日 11:00-19:00(週一公休) 信用卡: 不提供刷卡服務 店家網址: http://www.cyf-bodehi.com.tw/

永康街巷 內 滿富詩意手作工坊。


27

花樣偶戲人生 「一語道出千古事,十指搬弄百萬兵」,

用品,盡可能的以手工製作、不大量生產,

布袋戲,陪伴著許許多多的臺灣人長大,它

將傳統文化點滴匯進我們的生活中。

曾經是最普通最簡單的表演,卻帶給人們無 限的快樂與希望。隨著時代變遷,布袋戲成

雖是說新的故事,但他們不因新的想法

了傳統民俗技藝的代言人,卻與一般人的生

而 忘 記 承 繼 布 袋 戲 傳 統 的 精 神, 每 一 個 在

活越來越遠,這個現象在發展迅速的臺北城

彰藝坊的戲偶,他們都給予最敬畏虔誠的尊

更 是 顯 著。 幸 好 臺 北 永 康 街 區 有 個「 彰 藝

重,不像坊間製作戲偶時只是按照製造、上

坊」,幫我們把當初那份純真、樸實和臺灣

色、裝飾的 SOP 流程般對待。布袋戲對於他

精神保留下來,儲存在永康街的巷道中。

們而言,有著濃得化不開的情感,也是養活 了他們好幾代的「家人」。彰藝坊帶著對家

彰 藝 坊 源 自 彰 化 的「 彰 藝 園 掌 中 劇

族傳統的記憶,持續窩心地賦予臺灣布袋戲

團 」, 由 劇 團 第 三 代 陳 羿 錫 於 1994 年 成 立

與花布文化新生命,也替永康街區注入一股

彰 藝 坊 古 典 戲 偶 工 作 室,1996 年 他 與 妻 子

新活水。

陳宗萍北上臺北敦南誠品書店,開設全 國第一家古典戲偶專賣店「彰藝坊」。

偶的製作、研發和復育等工作,他們想 賦予這傳統民俗一個新的生命,並走出 一條與家鄉父老不同的路線,讓古典戲 偶不再只能是戲臺上的演出,而是可以 進 入 人 們 家 中, 活 躍 於 每 個 人 的 手 裡 ──在新的時代,說新的故事。

成立至今,除了偶戲巡迴各國表演 外,也開發出成千的傳統戲偶,作品廣 受各界收藏,成為臺灣傳統偶戲重要的 傳承工作室;2005 至 2009 年間他們更 相繼成立「偶相設計」與「偶相與花樣 工作室」,把傳統布袋戲偶的布品、臺 灣花布做出布包、筆袋、錢包等等常民

各 式 栩 栩 如 生 的 傳 統 角 色 , 靜 靜 的 看 護 著 彰 藝 坊。

倆夫妻多年來致力於臺灣傳統布袋戲


28 讓人大呼可愛的招牌。

魔椅 角落處處可見充滿童趣的擺設。

快 帶 走 一 卡 皮 箱, 裝 載 屬 於 你 自 己的回憶。

店家地址:臺北市大安區青田街一巷 6 號(學校咖啡館旁) 洽詢電話: +886-2-2322-2059 營業時間: 週三至週日 13:00-21:00


29

Mooi! Mooi! 大片明亮的落地窗,使得彷彿是一座巨

或是隨性或是排列有序的展示些俏皮可愛的

大的展示櫥窗,不論是路上經過的人們,還

小物件,再再都讓人目光流連;簡單的原木

是隔壁咖啡館的視線,都很難不被這些已經

書桌旁散置幾張獨有設計感的椅子,也顯得

有些年紀的模特兒們吸引。他們的臉上沒有

俐落大方。

太多的花俏的裝飾,樸實的臉蛋有著從內散 發出來的自信,他們擺出最美好的姿態,靜

店主人同時也是學校咖啡的股東,他旅

靜等待那愛慕的眼光。

行過許多國家,更曾長期旅居德國。對於咖 啡館,兩間店的主人都追求歐式風味,巧妙

這裡是《魔椅│ mooi》。

運用簡銘甫所帶回來的二手家具將學校咖啡 布置成一個溫暖而獨具風格的空間。兩間店

踏進這裡,凡是復古迷都會心跳加速,

的緊密,不僅是相依偎在同一地址上,更透

忍不住想大喊:Mooi, mooi! 這是荷蘭語,

過一片大落地玻璃,彼此互當對方的風景,

有「太棒了!真漂亮!」的意思。

也成了青田街上一幅流動的畫作。

《 魔 椅 │ mooi》 專 營 歐 洲 二 手 家 具,

趁著風和日麗的下午,你可以來來青田

以 50~80 年 代 復 古 風 格 為 主, 低 調 多 彩、

街找找學校咖啡,點上一杯飲料慢慢啜飲,

木料紮實是最大的特色。販售品項從大型家

隔著玻璃窗看看對面老家具的摩登浪漫,坐

具餐桌、沙發、木櫃到小型家飾品如掛鐘、

累 了, 也 可 以 起 身 到《 魔 椅 │ mooi》 細 細

檯燈、杯盤等,家裡需要些什麼,來這裡看

端詳這些模特兒的優美臉蛋,走走逛逛,從

看找找,幾乎應有盡有。這些家具雖然是二

各種角度開發生活美學的靈感。

手貨,但其獨特的美學意念和設計 巧思,讓這些二手家具雖舊而不凋 零。

既然是賣家具的,店主人簡銘 甫自然也重視空間的規劃與設計, 一整片漆成青綠色的牆,搭配上原 木的梳妝櫃,或是赭紅色、青綠的 皮革沙發椅,都讓原本的物件更添 幾分韻味;溫潤的木紋桌或櫃上,


30 店主人以親手寫的大紅春聯迎接到來的朋友。

蕙 風堂

牆上各樣字畫 值 得玩味。

原來宣紙的種類五花八門,真是 令人大開眼界!

店家地址: 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 121 號 B1 洽詢電話: +886-2-23211381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五 10:00-21:30 週六、週日 10:00-19:00 信用卡: 可(VISA、MASTER、JCB、U CARD)


31

輕描淡寫的書畫美學

由名畫家張大千先生題字, 滿溢中華文化之美的 蕙 風堂字樣 。

走在臺北的和平東路一段上,您不難發 現, 這 裡 集 結 了 許 多 美 術 相 關 店 家, 提 供 書畫器具的筆墨莊美術社、各種國畫書法及 西畫等畫室、裱畫裝框店以及畫廊,應有盡 有,想買專門的書畫物品一定不能錯過此路 段。身處在如此有藝術氣息的臺北城南,您 一定要來逛逛最具中華書畫之美的蕙風堂。

喜愛中華文藝的蕙風堂負責人洪能仕先 生,認為最具中華文化表徵的就是春聯,因 此在蕙風堂的店門口都可看見洪老闆親手寫 的對聯,一勾一勒的筆觸,可以感受到洪老 闆對於文字書畫的用心與愛惜,其實現代人 越來越少寫書法,相關產業也相對沒落,但 洪老闆覺得這不只是一份生意,更將保存獨 特的漢文化美學當成一種使命,從早期以販 賣筆墨文具為主,後來專業於碑帖、畫冊等 出版,近期更因應國際化發展,逐步引進日 本、大陸等書畫類出版業者及少數美國、韓 國 等 出 版 之 書 畫 類 圖 書, 讓 同 樣 喜 愛 漢 文 字、書畫之美的人士可以更方便取得相關資 訊, 也 讓 更 多 國 內 外旅人瞭解中華文 化的博大精深。

蕙風堂在和平東路上就有三家,但是每 間 店 所 展 示 的 物 品 都 不 大 一 樣, 像 是 位 於 師大校門口正對面的麗水店,陳列的是較有 收藏價值的字畫、硯石、玉石、文鎮等,店 內還有許多書法名家的字跡,像是蕙風堂的 第 一 塊 招 牌, 就 是 民 國 71 年 由 張 大 千 先 生 所 題 字, 當 時 的 蕙 還 沒 有 草 字 頭 呢! 而 走 出麗水店隔壁不遠的地下室,就是蕙風堂的 宣紙圖書部,裡面有臺灣地區最齊全的書畫 物品,最特別的是,不同於平常用的白色宣 紙,這裡還有種類繁多、五顏六色的宣紙, 有來自大陸的也有臺灣埔里製造的,感覺只 要 親 手 寫 上 隻 字 片 語, 就 是 一 副 美 麗 的 詩 篇,另外,這裡平常也提供給書畫家展覽, 讓您只要走上一趟蕙風堂,就可以看盡所有 中華書畫世界的美好。

在歷史上,和平東路一帶可是臺灣培養 高等教育的啟蒙地,這裡保留了許多優質的 二手書店、最多的名人故居以及良好的人文 發展,來到大安的同時,不仿走進蕙風堂, 感受字墨空間迷人的獨特魅力。


32 他們靜靜的等待,等待下一道愛戀的目光。

茉莉豬籠 時間這兒凝結成花。

店主人收貨品味獨具,歡迎來這兒尋寶!

店家地址: 臺北市永康街 55-2 號 洽詢電話: +886-2-2393-8415 營業時間: 15:00-21:00(週日公休)


33

和老物件相遇 茉莉豬籠?這是什麼衝突又極富創意的

風華魅力,附近高校的女教師、學生們常在

店 名! 原 來 店 名 的 由 來 是: 茉 莉 花 + 豬 籠

課餘時間前來尋覓、彎著腰淘寶。

草,才促成了茉莉豬籠。這奇妙的店名令人 不 禁 欲 前 往 一 探 究 竟, 坐 落 於 永 康 金 華 街

厭倦了流行文化服裝氾濫、設計平板的

口, 小 塊 綠 地 旁, 這 低 調 又 充 滿 質 感 的 小

都會街頭,茉莉豬籠這樣的古著小店,展現

店,正在昏黃的燈光下靜候著,散發著含蓄

了經典設計的美與大方。茉莉豬籠為這些老

光芒。

衣服、老配件打造了一做展示的城堡,她們 在這裡繼續訴說屬於老物件的價值與獨特,

茉 莉 豬 籠 是 一 間 二 手 古 著 店。 店 如 其

無關流行與否的設計價值。

名,推開門迎接你的是一種混和著老物件的 懷舊、卻又不俗落的時尚。你仔細探索,店

二手物品並不凋零,他們靜靜的等待下

內的二手服飾都各有來頭,並且保養精細。

一位懂得他們美麗的人士。如果行經此處,

近三分之一的商品是 60 年代的衣服、包包,

可以往裡頭看看,說不定,你會和哪一個老

琳瑯滿目;店裡有時也陳列了少數古董歐洲

物件開始另一場戀愛。

品牌,維多利亞風格式大衣,即便經過時間 淬洗卻依舊不失雍容華貴;一些個人設計的 皮革飾品和外銷國外的設計款 眼 鏡 款 式, 或 是 寄 賣 了 設 計 師 品 牌 的 二 手 商 品, 像 是 臺 灣 著 名 設 計 師 的 設 計 作 品 等。 店 裡 每一處都充滿讚嘆與驚喜。

店 主 收 貨 的 眼 光 一 向 獨 到, 保 養 的 方 式 也 非 常 講 究 與 到 位, 因 此 店 裡 的 衣 服 每 一 件 都和新的一樣好看、質感依舊。 小 小 的 店 面, 卻 能 讓 人 消 磨 許 久 時 光, 每 一 件 物 品 都 有 它 的 性格,紮實、細膩的作工與剪裁,價格雖不 能稱上便宜,卻能讓這些名牌商品再次展現

頗具童趣感的招牌與繽紛的背景。


34 請來這裡坐著,與人對談,享受時間 吧 !

人澹如菊 茶 與 人 , 都 在 這 一 隅 空 間 中 越 陳 越 香。

簡單的包裝上還有老 闆 親自提字,取名也別出心裁。

店家地址: 臺北市潮州街 128-1 號 洽詢電話: +886-2-2341- 8272 營業時間: 15:00-20:00


35

NON SOL O T E A

先來碗茶。

唐代詩人司空圖名句「落 華 無 言, 人 澹 如 菊 」 道 出 雅 士 生 活 的 典 雅,NON SOLO TEA「人澹如菊」茶書院便是 取名於此。

「 人 澹 如 菊 」 茶 書 院 座 落在人文氣息濃厚的永康街。 推 開 門, 映 入 眼 簾 的 是 一 派 地 素 雅, 樸 拙 古 意 的 家 具、 裝飾用的蘆葦、枯枝、菊花、 串丹果、茶葉、紙燈等,將茶 坊襯托的沉著寧靜。

於茶藝、茶道那深奧且繁複的禮節與程序, 然而走一趟「人澹如菊」,置身在這精緻與 靜謐的空間,注視著物件與茶之間的關係,

二十多年前,一位來自新加坡的女生因 嚮往中國文學,離鄉背井選擇在臺灣駐留、 學習中文。她曾以為在臺灣的街道上能夠漫 步如鄭愁予般詩情、如三毛般堅毅,她來到 臺灣為的是尋訪中文文字背後那數代文人的 意境世界。

可以感受到茶事所傳遞的,其實是茶本身的 質樸與純粹。「人澹如菊」藉由專業職人秉 持的為茶服務、為茶人設計產品的理念,透 過跨界合作的展演 與 文 創 設 計, 開 發 並突顯了臺灣茶文 化的獨特與價值。

她是李曙韻─「人澹如菊」茶書院的茶 主人。在茶事的認知與追尋中,逐漸找到自 己與中國文學的連結與肯定,同時也找到了 專屬於臺灣的茶人需求與文化。

挑 一 個 下 午, 撿 一 品 茶, 聽 著 茶 室主人輕柔而堅定 地道出她與茶的緣

近年來「茶」文化受到聚焦與重視,茶 事也逐漸走入精緻,透過創意與設計成為優 雅的生活型態。「人澹如菊」對臺灣茶人與 文化的推行,帶我們從空間、器具中體會茶 事的設計美學。以往我們對茶的認知,拘限

分,「 人 澹 如 菊 」 醞釀著茶事的美學與優雅,任何人都能夠親 近、品嘗,為生活增添文化的質感與情趣。


36 想像與一票好友在這兒飲茶聊天 , 多美好的風景!

一票人票畫空間 & 畫庫

簡單而充滿禪意的角落。

店家地址: 臺北市永康街 44 號/ 臺北市永康街 63-1 號 洽詢電話: +886-2-2393-7505 / +886-2-2358-3713 營業時間: 週二至週六 14:00-22:00 週日 14:00-21:00 週一公休

麻雀雖小 , 五臟 俱 全。 在畫庫前的裝飾正是一票人票畫 空間&畫庫的最好寫照。


37

空間人文氣質 一 票 人 票 畫 空 間 的 負 責 人 彭 康 隆 說:

正如一票人票畫空間&畫庫經理林香伶說:

「在這裡開設畫廊空間,不是為了解決民生

「 我 們 希 望 拉 近 藝 術 和 生 活 的 距 離, 用 不

問題,也不是『為了藝術而藝術』。其實,

貴 的 金 額 買 作 品, 擺 在 空 間 內 增 添 人 文 氣

這只是在實踐一個生活方式、一種我喜歡的

息。」

生活方式。」 一票人票畫空間&畫庫的室內空間設計 一 票 人 票 畫 空 間 和 一 票 人 票 畫 空 間 畫

也注了許多老闆的想法,幾乎是一片純白的

庫,隔著一條小路對望,兩邊都是只有 8 坪

空間,只有樓梯的簡單的勾勒室內的線條,

的小小空間,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是永康

加上淺米色系的木椅,讓每件作品都能完整

街第一家、也是最資深的商業畫廊,也帶起

地展現自身,也讓來這兒參觀的民眾都能在

永康街一帶畫廊的群聚效應,吸引更多同好

這兒舒展眼目和心靈。

在此聚集,形成富有人情味的藝術聚落,成 為 城 市 中 特 有 的 人 文 風 景。 就 如 同「 一 票

大安街區是大臺北地區最富人文氣息的

人 」 這 有 點 隨 興、 閒 情 逸 致 的 說 法, 一 票

一個區域,找個時間不緊迫的午後來這兒走

人票畫空間打破「畫廊」有距離感的既定印

走吧!因為這裡永遠都有令你意想不到的驚

象,走進大小如同客廳大小的一票人,就像

喜可以挖掘,一票人票畫空間&畫庫以多檔

在自己家裡一樣的自在。其實一開始老闆也

次短檔期著稱,大約半個月就換一次展品,

不過是想要在職業生活後,有個小空間可以

絕對檔檔新鮮!

和 一 票 朋 友 有 個 定 期 聚 會、 喝 茶 的 地 點 罷 了, 最 原 本 的 目 的 不 過 是 如 此 的 生 活 和 簡 單。

一票人票畫空間&畫庫選擇展覽檔次的 原則也很妙,對於彭老闆來說,藝術是無分 主流非主流的,也不為作者名氣所影響,一 票人展示的畫作多為剛畢業或還在唸書的新 生代藝術家,單價不高,但都有其獨樹一幟 的風格。藝術,何必曲高和寡?簡單卻不貴 重的畫作,懸吊在牆上為平白的生活加分,

彷彿住家的一票人票畫空間 , 簡單而自然的落 腳 在永康街上。


38 昔日殷海光先生是否也常在這 桌 前 閱 讀寫作 呢 ?

殷海光故居 走進殷海光故居 , 「寧靜」的氛圍數十年未曾改變。

店家地址: 臺北市溫州街 18 巷 16 弄 1-1 號 洽詢電話: +886-2-2364-5310 營業時間: 週二至週六 10:00-12:00、13:00-17:00 網址: http://www.yin.org.tw/guang/


39

自由主義的先驅者 「 像 我 這 樣 的 人, 在 這 樣 的 時 代 和 環

女兒玩耍的戲水池子,都是殷海光先生憑一

境,沒有餓死已算萬幸。」這是殷海光先生

己之力打造而成,看起來也許稚拙,但那是

在一九六六年三月十六日寫下的字句。

身為一個丈夫、父親對自己小小家園的珍惜 愛護。現在的殷海光故居固定展出殷海光先

1949 年 殷 海 光 先 生 從 中 國 大 陸 遷 移 來

生的居家相片、往來書信、作品集與手稿、

臺後,進入臺灣大學哲學系講授邏輯經驗論

窗子上留下的殷海光先生與友人們往來的話

等相關理論;同時為《自由中國》撰寫了大

語,都呈現了殷海光先生的生活與追求自由

量的政論文章,以筆的力量來對抗言論思想

思想精神。從殷海光故居屋內到庭園保存良

禁制,勇於對抗威權、批評時政,是中國近

好的一景一物,不僅記載著殷海光先生十三

代自由主義傳統中的靈魂人物之一。他倡議

年的個人生活型態,也象徵著他所代表的時

自由主義精神,勇於批評時事,抱持「寧鳴

代意義。

而死,不默而生」的態度,啟迪學術與社會 良知,影響深遠。

故居,所留存下的不僅僅是歷史,還有 對過去曾居留此地的人的緬懷與嚮往。春去 冬來,庭院裡種植的樹木與花草仍舊神采奕

身在蓊鬱樹叢裡,散發著人文氣息的木造日

奕,斯人已逝,惟其追求理想的身影依舊留

式宿舍,就是教授與學者的居住地。位於溫

在我們心底。

州街十八巷十六弄底的這棟日式宿舍,即是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殷海光的故居。在這棟 屋子裡,常有知識份子聚集談論,見證了五 ○年代知識份子參與民主運動之歷史痕跡, 而殷海光先生則在此處歷經了人生最輝煌的 階段和最黯然的時期。

踏進以青綠與白清爽配色的屋內,是五 個相通的房間。喜好讀書的殷海光先生,屋 內除了書架之外,不見多餘的裝潢與家具, 倒是窗子開的極多極大,一望就可以看到外 頭美麗的庭院。而院子裡的石桌石椅、「愚 公河」、「孤鳳山」以及「孤鳳山」下方給

低 調 的 青 綠 木 造 大 門 , 就 是 自 由 主 義 先 驅 者 殷 海 光 故 居。

自日治時期以降,溫州街一帶一幢幢隱


40 室 內 許多的文學創作書籍,寫滿梁實秋與雅舍的點滴。

梁實秋故居 坐 在 廣 間 的 木 地 板 上, 遙 想「 師 大 大師」風釆。

店家地址: 臺北市雲和街 11 號 洽詢電話: +886-2-7734-1047 開放時間: 每月最末週五 14:00-17:00,十二歲以下兒童

需由成人陪同。

定時導覽: 每月最末週五 14:30、15:30、16:30,

每次二十人,於梁實秋故居集合。

網址: http://archives.lib.ntnu.edu.tw/liangshihchiu/ug-501.jsp


41

雅舍與 麵 包樹 雲和街上,一棟八十年的咖啡色日式宿

人在樹蔭下談天,妻子程季淑就負責準備各

舍靜靜躺臥在小巷中,那便是文學大師的住

式甜點作為招待。他在《槐園夢憶》寫道:

所──梁實秋故居。

「我們臨去時對那棵大麵包樹頻頻回顧,不 勝依依。後來路經附近一帶,我們也常特為

耗 費 三 十 餘 年 致 力 翻 譯《 莎 士 比 亞 全

繞道來此看看這棵樹的雄姿是否無恙。」如

集》的梁實秋先生,對英國文學翻譯有極大

今,老樹依舊挺立,成為此地世代更迭的歷

的 貢 獻。 他 也 主 編 英 漢 辭 典 與 中 學 英 文 課

史見證。透過文字,我們得以瞭解這位文學

本, 引 進 KK 音 標, 作 育 無 數 英 才 對 臺 灣 英

大師;而漫步在故居中,則讓我們更能體會

文教育影響深遠。除此之外,他敘寫的生活

背後支持他完成這些文學成就的那一片美好

隨筆《雅舍小品》高雅雋永,散文風格獨樹

風景。

一幟,被認為是現代文學的重要典範。

梁實秋先生在臺灣近四十年,在飄盪中 從 大 陸 來 臺 的 他 四 處 遷 徙, 這 棟 建 於 30 年 代的住宅,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棟宅邸, 原本是日治時期臺北高等學校宿舍,之後成 為梁實秋擔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系主 任時的住所。一踏進故居中,檜木的香氣撲 鼻而來,雖經過了工程翻新,我們仍能在屋 中看到時光的遺跡與建築物的特色。內部隔 局分成三房一廳和一日式門廊,具有洋式的 接待空間,也有傳統日式的內部空間,「和 洋折中」的風格是這裡的一大特色。為了完 整的考究與保存,當師大校方著手整修時, 他們留下屋內還可使用的木頭,若您看見了 木頭柱上的編號,請記得多瞧片刻,他們可 是這裡的老住戶與守護者呢!

故居門口的麵包樹,是梁實秋對這裡重 要的生活與情感記憶。夏日時,他時常與友

一棟充滿人文氣息的懷舊故居 。


42 陽光穿過葉片間縫灑下 , 好一幅渾然天成的光影藝術。

紫藤廬 自然舒適的人文空間。

雅緻的茶席。

店家地址: 臺北市新生南路三段 16 巷 1 號 洽詢電話: +886-2-2363-7375 營業時間: 10:00-17:00 網址: http://wistariahouse.com/main/modules/MySpace/index.php


43

茶香佐以古味,品一口好生活 在新生南路上的紫藤廬不只是茶館,它

一些失意黨外人士紛紛在此聚集。愛好藝文

是 全 臺 第 一 處 的 市 定 古 蹟, 是 50 年 代 自 由

的他也將這裡開放給弱勢藝術家慰天聰、白

主義學者的聚會場所,也是臺灣知名評論家

先勇、施叔青、李昂、辛意雲、奚淞、王津

陳 文 茜 筆 下「 反 對 運 動 記 憶 裡 最 美 麗 的 堡

平等人。這時期的紫藤廬是七十年代文化能

壘」。

量匯聚的中心,是許多文化人記憶裡溫暖的 「家」。

今 日 看 到 的 茶 館 是 1981 年 改 闢 的, 提 出「 自 然 精 神 的 再 發 現, 人 文 精 神 的 再 創 造」理念,以茶為媒介,與音樂、舞蹈、傳 統曲藝等互動,深拓臺灣茶藝的多面樣貌。 來到古意盎然的紫藤廬,除了可品茶、用餐 之外,還可參與各類藝文活動:陶冶性情的 書畫展覽、品茗文化的交流、倡導美學的生 適合 靜 靜 享 受 的 午後 時 光 。

活講座等等,讓思想與人文持續在古建物裡 流動。注入新意的老茶館,走入人群成為談

一走進紫藤廬,低頭看見微風吹拂小池

文論藝的一方淨土,更是古蹟活化的良好典

帶 來 一 股 清 涼, 抬 頭 則 見 竹 林 老 樹 綠 意 如

範。

蔭,清幽閒適的氛圍彷彿隔絕了不遠處車水 馬 龍 的 喧 囂。 原 來 這 裡 曾 是 日 據 時 代 的 官

走出茶館,再度看見了庭院中老樹與紫

舍,50 年代起,張佛泉、殷海光、夏道平、

藤蔓生的靈秀之美。我們終於知道,紫藤廬

徐 道 鄰 以 及 李 敖、 陳 鼓 應 等 自 由 主 義 學 者

之所以吸引人,不只是來自它營造的美好氛

便常在紫藤廬老宅中集會清談。他們批評時

圍,也來自不同時代的知識青年對歷史的反

政、抨擊蔣氏獨裁作風,關心著國家與知識

思、對政治的關注以及對社會的批判。經過

份子的社會責任。當時,這裡曾是專制年代

90 餘 年, 時 光 為 紫 藤 廬 帶 來 許 多 改 變, 但

的知識份子尋找自由的出口。

不變的是它保衛了人們沉靜思考的空間,讓 人們真正得到休憩與安寧的精神。對許多人

1975 年 現 任 主 人 周 渝 從 父 親 周 德 瑋 手

來說,紫藤廬就是無何有之鄉,是靜靜蘊藏

中接管了紫藤廬。當時正值臺灣民主運動萌

生命與創造原的地方,是生命的故鄉、藝術

芽 期, 由 於 周 渝 曾 參 與「 美 麗 島 運 動 」,

的故鄉、思維的故鄉,是人的故鄉。


44 來舊香居可以讓 您 過足 〝 泡書店 〞 的 癮 。

舊香居 滿溢的書冊 ,吸引著許多的愛書人。

店家地址: 臺北市新生南路 3 段 88 號 2 樓之 1 洽詢電話: +886-2-2364-8739 營業時間: 14:00-20:00(週一公休) 網址: http://blog.yam.com/jxjbooks 信用卡: 不提供刷卡服務


45

書蠹的天堂 舊書,除了知識的承載,更珍貴的是流

錢也買不到的!

露出的氛圍,前人在書頁間留下的塗鴉、註 記,都讓整本書瀰漫著時間和歷史正在流動

以文史哲、藝術社科類的專業書籍為主

的感覺。

的舊香居師大店,兼有詩集、攝影集與獨立 出版品的販售,獨到的選書眼光向來吸引著

舊香居第一代主人吳輝康先生經營古籍

學生、教授、愛書人、收藏家,甚至是出版

與字畫買賣,幾經輾轉,從舊書攤到「日聖

社等各式各樣的人們前來尋書挖寶。近來,

書店」、再到如今的「舊香居」,目前已由

新加入的舊香居臺大店,則專售珍稀古書、

姊弟吳雅慧、吳梓傑共同經營。負笈巴黎學

字畫信札、老雜誌、老照片等文獻史料,是

習美術的吳雅慧,歸國後經營舊香居,不但

喜歡古物的人不可錯過的地方。

賣書,更發揮所長替舊香居注入一股藝術氣 息,時常舉辦各種講座跟定期展覽,從學術

舊 香 居 臺 大 店 牆 上 掛 著 的 畫, 走 近 一

專題到歐洲漫畫,範圍廣泛,涵蓋不同閱讀

看,才發現原來除了字畫、照片外,有些是

族群。她更將父親留下來的深厚古書學問配

「地圖」。這裡收藏的古地圖,是舊香居二

上 自 己 對 當 代 藝 術 的 見 解, 一 新 一 舊 的 衝

代近半世紀的收藏,從清代、日據到民國七

突, 帶 給 舊 香 居 的 客 人 另 一 種 舊 書 店 的 記

○年代各式繽紛色彩的老地圖,將在你推開

憶。

大門的那刻,對你展示你所來不及參與的時 空軌跡。

她 有 感 於 法 國 有 名 傳 百 年 的「 莎 士 比 亞 書 店 」, 成 就 與 守 護 了 古 今 中 外 多 少 文 人 作 家, 反 觀 臺 灣 卻 缺 乏 時 間 積 累 的 書 店, 時 間 的 斷 裂 感 常 讓 愛 書 人 感 到 無 比 唏 噓, 因 此 舊 香 居 努 力 朝 著 成 為 百 年舊書店的目標前進。

舊 香 居 除 了 收 藏 豐 富 的 臺 灣 舊 書 古 籍 外, 也 到 日 本、 香 港、 中 國 大 陸 等 地 收書,讓店內書籍豐富多元,愛書人多能 在店內尋訪到心之所好,若是想購買珍貴的 古書,就得耐心等候,畢竟與書的緣分是有

舊 香 居 不 只 是 一 般 的 舊 書 店, 這 裡 珍 藏 著 許 多 古書的初版 。


「人之所以愛旅行,不是為了抵 達目的地,而是為了享受旅途中 的種種樂趣。」——歌德

微風輕拂、樹影婆娑,日光灑在寬度剛好的巷弄,沒有太多人潮,轉頭看見 貓 兒 在 屋 頂 上 端 坐 ─ ─ 這 裡 是 個 特 別 適 宜 散 步 的 地 方, 你 可 以 在 巷 弄 間 穿 梭,尋找風格小店、走入名人故居,甚或就只是漫步其中,看雲看人看樹看 貓。歡迎您在任何時刻來到「大安人文漫步」光點,開啟屬於你個人的旅行。


出版者:南村落有限公司 地址:臺北市師大路 80 巷 10 號 電話:+886-2-8369-2963 傳真:+886-2-8369-5076 第一版第一刷 中華民國 101 年 9 月

總編輯 :韓良露 顧 問 :朱全斌 責任編輯 :楊于萱 文字編輯 :林玟亦 林雨柔 洪尚鈴 陳怡諭 圖像繪製 :林凌寧 黃采柔 呂凌慧 黃靖芬 美術設計 :林凌寧 攝 影 :陳文發 日文翻譯 :明智工作室 英文翻譯 :施懿倫

出版單位:南村落有限公司 大安人文漫步旅人手帖 / 韓良露總編輯 ISBN 978-986-88626-3-0 ( 平裝 )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