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澤民(Tzemin I. Tsai) 的文學專欄 (第19~24集)

Page 1

1

蔡澤民

(Tzemin I. Tsai)

的文學專欄 (第 19~24 集)


2

Raed Al-Jishi

Mitko Gogov Luz Maria Lopez

Fabrizio Frosini Martin Prebudila

Muniam Alfaker


3


4

Raed Anis Al-Jishi Birth-Year:1976 Nationality:Saudi Educational background:Bachelor in Chemistry ( King Faisal University ) Bleeding Gull: Look, Feel, Fly by Raed Anis Al-Jishi is a collection of poems exploring universal themes such as life, death and love as well as more contemporary ones like cancer and autism. The poems are short, fitting on one page, but the imagery and the messages are strong and thought provoking, leaving the reader in a meditative state. Verses like “My habit is being free/ And it could torture me” (A Habit), “Why can’t I/ Have a simple answer/ For a simple question?” (Blindness) or “Faces are deceiving/ Without their masks” (Masks) are philosophical observations expressed in simple but powerful words. The voice is sometimes feminine (when talking about breast cancer or waxing) offering readers many facets that one can identify with. In other words, there is a poem for everyone. I read each poem at least twice before getting to the next one and so on. These are the kind of poems that need to be taken in, assimilated and consumed slowly. The collection is unitary regarding the style and voice. Each poem is carefully polished so they all belong together in this volume. The poems are sensitive and feminine so I wasn’t surprised when I learned that Raed Anis Al-Jishi a feminist and a human rights poet. Written in free verse, the collection Bleeding Gull: Look, Feel, Fly has a poetic rhythm that incites you to look within yourself, feel love, sadness and happiness, and fly into the abyss of your own universe.


5 威廉•彼得(William S. Peters)1951 年出生,非裔美國公民,一位專業的作家與詩人,擅於 表達心靈、精神、意識和人性問題的看法。主要作品都集中於愛、和平與理解。同時,他也 是一位公共演講者、廣播媒體製作人、口語和錄音藝術家。目前擔任,美國知名童心企業 (Inner Child Enterprises)執行長及希爾音樂傳播協會(Publicity for Society Hill Music)總監。 威廉發表了 30 多本書。包括詩集、短篇故事、寓言和名言錄。 作為一位成功的文藝企業創始人,通過詩歌、寫作與創作,他創造了大量網點,以社區和網 路形式傳播。他把生活比做花園,認為生命有如人們滋養的種子。所有思考和做的事情,都 會因自己的存在和經驗,成為一種效應。無論是水果、花、雜草還是荒蕪的風景,每個人都 能在自己的生命花園裡種植“可愛的”種子。

一、要跳舞嗎? 水牛不再閒逛 我們的神聖之水正在中毒 冷漠 貪婪 直搗核心 我老是被告誡 整體的需求 永遠比 少數的需要 重要

我要求改變, 我拚了 跟我來吧 ! 想要跳舞嗎 ? 我寫了數千首詩和故事 表達我對變革的渴望。 我有改變甚麼嗎? 我會再寫一千首, 不,一百萬首,再加一百萬首…

這是另類的宣傳嗎? 直到改變來臨!!! 二、安靜的直覺 在這陰天 雨悄然來臨 涼爽輕盈的微風 提醒著它的存在 在人類聲音 和策畫的 背景下 卻沒有著力點, 因為那些只是噪音 在這個旺季裡, 樹依舊翠綠 但不知何故,我的回憶 飄回到過去的秋天

大自然前進如恆 不管我們是接受或拒絕 她謙虛奉獻 的逃脫 柔軟、順從又偶發的孤獨 等待他或她 願意提交到 我們之中 有關我們的慶典裡跳舞 的事件中心..., 唉呀 親愛的太陽之子 就在我可以由葉縫窺探


6 可以覆蓋我的光芒 可以發現我的靈魂道路的這天 你不會將光借給我們的

在我那明白 滲入了錯誤思維的真理 之心中記憶裡

慎重反思中 我寫這話 三、曾經如是 我的靈魂 在預期妳的返家 歸來中 快樂地哭泣…。 我非常確定地知道 你為我承擔了豐厚的心, 那沒有限制, 充滿了“心意”的禮物。

安靜的直覺

通過許多不安的夜晚 我騎著五顏六色光束的 夢想川流 望穿願望的 地平線… 尋找妳 我所有的感官活躍起來 一心一意想變成妳… 穿透妳… 進入妳… 再次… 完全地… 化“我”為“你”。 在永恆裡 我看著 我的激情和慾望, 拋光和減弱 知道只有妳的心 可以使我的道路與真理相符。

我必需這樣說 妳如天鵝絨溫暖般的輕柔碰觸 把我放在花園“生死” 土壤裡 暴露我那有限的 愚蠢妄想… 是的親愛的, 在我幻想的生活中 和自己的無法擺脫的創作中, 我知道妳一直在那裡… 把心握在手裡 流淌著那一切生命的本質 …愛。 對於愛, 死亡總是那最後得勝者 因此道出蒙騙的面紗 就“是”…生命! 所以。我親愛的 請給我帶來維持我們“如 是”的呼吸… 帶給我快樂之神 把我的生命之光帶給我… 再次點亮我的燈籠 帶給我們生命 這滲透了所有的“如是”… 讓我可以被喚醒 並在其中形變… 曾經如是

四、我期望我的詩歌可以… 我期望要我的詩歌可以 打開 你和我

和所有的人性 之間… 我們可能的想法


7 是什麼 的那道閘門

和指數來聯繫的 兄弟姐妹

讓我們再次跳舞 再次微笑 坐下來花一些時間 並交談 一會兒

我的詩集 可為你打開那扇 找到治愈你和我 的門 當我們打開有一個奇異的視覺 的眼睛 你和我 都是生命的詩歌

我意圖透過詩篇 以我們 不記得的 某種方式 碰觸你 觸碰我 即便需要 一種新的 方式 讓新的一天 迎來 讓你和我 成為創作上的 朋友 彼此 再來一次 因為我們是親民族 我們是一個無比微妙可能 超出我們所能理解的 概率 卻以充滿了確定性 五、在那一刻 她告訴我 她想要被感動 她想被愛 她想要我 反思中 我意識到 我毫無用處

我期望要我的詩歌 重新喚醒 我們所有人 讓我的詩歌成為呼叫 武器並吸引我們進入 可想而知 可信任 可實現 的未來 在那裡我們不再 拋棄犧牲 我們生而神聖的 快樂 讓我們開門 進入花園 並跳舞 這就是我期望想要我的詩歌可以…

對她, 對我, 對生活, 因為我在身處他鄉 我們失察了 微妙的感觸 遙遠的路途太常


8 在我們的不知情下 從個人獨居處 抵達為相互擁抱 摯嫩而真誠的奉獻 一顆心屈從於另一顆心 經常被忽視 我們的敏感性 也被淹沒 在一個自我接受的託詞裡 我們如何意識到 生命就是為了生活, 而不是簡單地觀察, 或粗魯地壓過它? 不要讓時光白白流失


9


10 President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Kontext Strumica” and organizer of the international movement and festival “100 Thousand poets for change” in Macedonia, Strumica. CEO & founder of the internet portal strumicaonline.net and one of the editors at the ezine for culture and literature reper.net.mk. He organize many other cultural and art events, collaborating with youth, art, film and theater festivals. As youth trainer provides different creativity workshops as: forum theater, multimedia, design, stick art, street art, graffiti, use of organic and recycled

Mitko Gogov is entrepreneur & conceptual artist, published poet & short stories writer born 1983 in Skopje, Macedonia. Youth worker and civil activist, blogger … open for communication. #culture #art #media He writes poetry, short stories, essays and journalism. He writes haiku, senriu, renga which he publishes occasionally in the micro blogosphere twitter. His work so far has been present and translated in several anthologies, collections and journals for literature and art in India, Pakistan, Philippines, USA, China, Russia, Spain, Italy, Romania, Belorussia, Mexico, Argentina, Check Republic, Germany, Serbia, Croatia, Kosovo, Greece, Albania, Bulgaria ... He's current with his first collection "Ice Water" published in 2011. in Serbia, and in 2014 issued in Macedonia, in the edition "Fires" for the publishing house "Antolog", supported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s conceptual artist with several exhibitions, installations, performances, scenery, short movies and multimedia projects he participated in few international group exhibitions and projects in Macedonia, Serbia, Bulgaria, France, Norway and Italy.

materials in contemporary art, handmade and social aspects as PEER & non-formal education, EVS, youth participation etc..


11

被 推 薦 詩 人 : 麥德 古 ・枸 枸 夫 ( Mitko Gogov) 讓所有的貓在壁架下 麥德古・枸枸夫是 1983 年初生於馬其頓

啞啞兒語談論著

斯科普里的詩人和短篇小說作家。他寫詩,

無意義的廢話

短篇小說,散文和新聞。其文學創作已出 現在許多國家的文學藝術收藏和期刊上,

在長者眼中,

2011 年〈冰水〉 在塞爾維亞出版,並於

在一天的陰影下

2014 年在馬其頓出版〈火〉“Fires”文集。

極簡主義悠悠然誕生

他本人也活耀於馬其頓、塞爾維亞、保加 利亞、法國、挪威和意大利等國的國際藝

- 我們那被盜的足球永遠毀壞了

術組織,現任文化發展和文化遺產保護協 會主席,以及馬其頓斯特魯米察的國際運

誰說動物沒有有感覺

動和“千萬詩人改變詩歌”節目主持者,

只是他們無法用言語表達

及 reper.net.mk 文學雜誌的編輯,同時組

無聲的抗議已經爆發。

織了許多其他文化和藝術活動、藝術、電 影和戲劇節日。

我們沉浸在想像的沉淪中

讀枸枸夫的詩歌,很難不被那處處充滿的

夢想

幻意與對人世間的關愛所吸引,他的取材

你的浴缸不再是一個浴缸直到

與思維廣闊,細膩之處卻從不忘撒上一點

你的電子耳語

點的憂愁,一點點的悲,對於這自然纏繞

落入裡頭

上舌尖的味,我寧可讓它自然舒放,也不 忍過度處理,該留給讀者的,就該留給讀

然而,這個世紀呢?

者。 這個世紀在紅燈下穿過馬路 一、龍與光

沉重的被俘虜 被封閉

靈魂正懸浮 在永恆的聲音之間。

驚嚇如一隻母鹿的臉

在我們的身體裡,一個宇宙正被隱藏,

她緩慢而穩健的步伐

準備為光明獻出生命。

沒有喜樂 沒有愛撫

無聲的寧靜溢出時,

沒有青草嫩葉

湧泉之處正充滿新的夢想,

觸摸,一滴淚水被遺忘在她的眼睛裡

腦中,新視野正在萌芽。 跟隨一個扭曲的國家和一場停止的舞蹈 翅膀的水晶灰塵

擁有一個像沙漠一樣,

正在與人類玩耍。

高貴的靈魂

二、一場悔恨的切除術

在鎖鏈裡,


12 重重的鎖鏈

- 瑪雅人渴望重生

慢吞吞 坍方

動脈孔中的某處

還在言不及義呢

我們的行動熱起來了 - 如電爐中的 磚和玻璃棉。

三、舊衣櫥 溫暖的解剖。 奉獻我的友誼 給你那為了麵包而伸長長的手

我認同每一個在樹叢洞裡的自己,

在你的紙板 - 你的夢想床墊上,

並尋找位在爆裂乾燥領域裡的家

我畫上一間房子。

以及那塊我創建的行星系統所

在你的生命中放置了好幾盞燈柱

隱藏的地下水宇宙

並用電線將你的夢想和現實維繫起來。

- 我的天下。 五、序幕、新生

我以色彩鮮豔的明亮故事 改變了破碎的路燈

循著陰影的足跡

忘記你背後的傷慟

他們沉默聲音的寧靜

把你的嘴唇從寒冷中解救出來。

正在震動。 像失落的葉

我朝著商店櫥窗的反光微笑

我們把自己推向天空,

哪裡關著塑料舊娃娃,

......隨風搖擺的演員。

從你頭頂上的廣告看板 我把衣服和玩具一起作為禮物送給你。

恐懼的前奏 活生生。

我把你的勇氣 留在一個容器中,

朽爛,泥土,灰燼,

乞討

海岸盡頭的瓶子,

失去塞子,

獎勵你的痛苦... 用

空無訊息

勇敢的勳章。 我們變成小顆粒 四、溫暖的解剖

化入海洋的某個深處。 六、磨碎的路徑

全因代碼的混亂, 全因真正的想法被取代

(因為我的腳不會在其他任何地方行走)

有些看似重要。 事實上全因我們是愛國者產生的

我大海中像針一樣尋找你

不成文歷史。

像一塊冰塊 在一個溶化掉的島嶼上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粉碎了灰塵

那兒

被遺忘的垂死之星

我可以放上一隻北極熊


13 讓自己感覺

- 當然七年的壞運氣

稍稍安全

將降臨在我們身上, 幸好不是一輩子...

尋找你就像我會在鏡像中反射 隱藏年齡

我們是人類,

就像隱藏在閣樓上的自行車一樣

這就是我們為何在這裡

為了忽視我的青春,

倒下。

我會像那把屠殺我們足球的鄰居的刀一 樣尋找你, 或者像漁網,魚陷阱,魚袋子 我們釣魚去了 沿著半枯竭的河床 我尋找你寧可成為馬尼拉麻線 撕毀那在無盡的藍天上飛舞的風箏 讓我們耐心地去撿回它 以便可以嘗試 重新再來 我尋找你寧可保全我的秘密迷戀 從童年時代的癡 或者像一張粗沙紙 咬掉啤酒瓶蓋 看著吧他們必定會滑入那停機坪 當我們玩著 捉迷藏 我知道妳迷路了 尋找著心中的某樣東西 妳會轉過身來 唸出我的名字 就像妳會承諾,或祖先遺忘的影子一樣 為了證明 我存在的事實 沒有我們跳不過的池子 這無法造成任何傷害 沒有人會被嚇跑 我們的存在 沒有任何腹中嬰兒想要打破 我們無框家庭的 鏡子


14

14


15 participated in international poetry festivals and writers’ congresses in many countries. As cultural promoter, she organizes events and poetic actions in Puerto Rico and abroad. The poetry of Luz María López transmits feelings of love, despair, social issues, spirituality, mysticism and eco-poetry, an encounter with the inner self towards the outer self and finally the cosmos. She has

Luz María López, born in Puerto Rico -

published poetry collection in Spanish and English. In addition to writing, she nurtures multicultural friendships, promotes social justice, travels all over

Caribbean, is a poet, narrator, editor, translator, international cultural promoter, human rights activist. Her

the world and loves to dance. www.luzmlopez.com

poems are included in four books of poetry of selected authors, international poetry festivals collections and multiple multilingual anthologies. She is editor in chief of four international poetry and narrative anthologies, (2) in Spanish (3)

“Kathak Literary Award” at Dhaka International Poets Summit in Bangladesh (2017) “Shaan-E-Adab" (Glory of Literature)

in English. Her poetry has been translated to fourteen languages so far and published in prestigious literary magazines in America, Asia and Europe. She has also translated the poetry of many poet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Luz María contributes academic articles about psycho-social aspects of the gender which have been widely circulated in websites, blogs and

Award at the 11th International Writers' Festiv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Poets, Writers & Scholars) at Mohanlal Sukhadia University, Udaipur, India (2016) PENTASI B “Universal Inspirational Poet” Award at Accra, Ghana (2016) Other Recognitions: “Pride of the Globe” by World Nations

magazines. Her essay “The Literary Heritage of Latin American Women Writers” has been published and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Poets, Writers & Scholars in Udaipur, India (2016). It was recently issued by Diff Truths - Social Journalism on a special edition. She has

Writers’ Union (WNUW), Kazakhstan (2018) “World Icon of Peace” 2017- 2018 – Certificate of International Award by World Institute for Peace (WIP) based in Nigeria

15


16

World Festival of Poetry (WFP) Continental Director – CED World Poetic Front for Defending Women’s Rights (WM) - Continental Director Organizing Committee Member at International Book Fair (FILEMH) in Puerto Rico Contributing editor at Different Truths – Social Journalism Editor in chief for the Spanish Literary Magazine Galaktika Poetike “ATUNIS” Board member Galaktika Poetike “ATUNIS” World Institute for Peace - Ambassador at Large for Puerto Rico - USA Director for Puerto Rico and Spain of Writers Capital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2016 – Present)

16


17 露絲・瑪麗亞.羅培茲出生於波多黎各,是 一位詩人、編輯、翻譯、國際文化推動者與

二、露絲

人權主義者。她的詩被收錄在多本國際詩歌 書籍中,截至目前,已被翻譯成十四種語言, 並出版在美國,亞洲和歐洲的著名文學雜誌

禮儀舞蹈,所有的紫羅蘭倖存!

上。

“我不就是那生命”,對我堅不可摧的生存,

由於多年投注於撰寫關於性別心理社會方

我存在於愛和所有的陰影中。

面的學術文章,羅培茲女士的詩歌傳達了愛,

在時間的謎團中跳動,

絕望,社會問題,靈性,神秘主義和生態詩

向宇宙屈服的目光中。

歌的感受,以及內在激情從屬關係相關的主

那兒回憶,無遮掩的夢想,

題。除任職多處國際文學組織,並多次榮獲

所有的話,協和一起。

國際文學獎項,備受國際詩壇肯定。

光就在那裡安頓。

一、無罪天使的哭喊 三、伊莎貝拉 我們看到孩子哭泣的骨頭

伊莎貝拉的手指飛過紙面

所有的回憶都埋藏在帶著

釋放出向上飄浮的無聲圖像

殘破雙手、破碎笑容甚或破碎靈魂的血肉孩

在她眼睛的黑暗中。

童之中 如同“和平”一詞一樣地破碎!

她微微傾斜一下頭部 以便捕捉反射

我們看到了眼睛失明的孩子

在頂部分枝棲息的鳥

看著他們現在永遠安息的污垢

抒情詞彙在說

也許忘記在沒有名字或鮮花的墳墓裡

一個屬於山的故事

卻出現在某人拍攝的照片中

最圓的雲層之下 音樂如此甜蜜。

我們達到來自內部的憤怒 一種變得清醒的憤慨

帶著一串不可避免的眼淚

寫下一首成為孤獨希望的詩

唱 筆記緊貼著

終究所有被折磨的無辜者究竟在哪裡安息?

她的呼吸。

也許被作為一幅肖像在文明的牆壁上, (自閉症)

另一本讓我們記起戰爭的史書? 被那些殺死他們而獲得權力者的冷眼盯著?

四、共生 它能成為尖叫詩人的記憶? “沉默也是犯罪!”,每當有小孩死亡,

珊瑚蟲

彷彿整個世界真的會傾聽

作為清醒夢想

並相擁對抗所有的邪惡

的顏色 擺脫情緒

一隻躲入砲彈和哭喊中的鳥,

一個慢節奏的芭蕾

你會在鮮血中種植花朵!

為每一個深深悸動 17


18 的定情之吻

回到他們的神聖住宅

在現實上竄流

讓魔法在每朵花空中之花中浮現出來

拼寫下

所以生命可以歌詠到早上

並在真理與願望之間

當太陽出現

咆哮

親吻發芽的土壤

它墜落了

並在海洋上反射自己

–如噩夢般–

讓動物安居於土地

被海洋大浪

和諧的靈魂中

吞噬

不再受到我們的刀箭所傷

結晶

因為我們是造物者

他們的折磨

智慧的繼承人

所以忘了

榮耀所有永恆的奧秘

愛也是

就在愛

舞著

大力旋轉

遠離…!

生下

五、一夜

內在美!

用你話的本質 滋潤我的唇

七、紙靈魂

在你眼睛安靜休息的地方 把我綁在風中

靈魂有時會起皺

當睡覺時搖滾我

正如紙在別人的拳頭中所做的一樣

畫過出我的皮膚

糾結成一團

搜索未知

其結果在眼前變得怪異

一個心悸交響樂

他們會炫耀

把我從自我中拉出來

之間明顯的差異

只能在野路上匯合

彷彿這是一個謎

讓你遠離我的根源

事實上並非如此

唱那首愛的歌 在黎明時分飛

我有一個紙靈魂

讓我夢想有一天

它不止一次

你會留到音波

不得不崩潰

告訴我

即使如此它仍然復甦

那只是一個海市蜃樓

保持

胸懷深處

自我存在

每個心跳重複跳著

的溫柔包裝中。

擁有你 作為異教徒的祈禱

我就有一個這樣用紙做的靈魂!

六、造物者 對地球母親

八、九月

回歸所有的夢想 叫回鳥

明日的光裡 18


19 盛開的嘆息在我的皮膚上 作為一種優雅的微風 九月即將達到 在黎明時我會打扮自己 星星在我眼中跳舞 他的手輕柔飄動 - 欣快的十四行詩 一千道胭脂 畫在我的嘴唇上 九月將庇護我 就像那海 當他的凝視將流動成 一股溫暖時 就會擁抱海貝殼 –遐思迷戀著我– 生命的低吟 吻之幸福 一場寂靜饗宴 駐在他的靈魂裡 九月將到達 降伏生命 並在其瘋狂的 顏色裡, 我的心會 顫動!

19


20

20


21

Fabrizio Frosini, Author and Publisher – born in Tuscany, Italy, currently lives close to Florence and to Vinci, Leonardo's hometown. Doctor in Medicine, specialized in Neurosurgery, with an ancient passion for Poetry, Frosini writes in Italian, his native language, and English, and is the Author of over two thousand poems, in sixteen collections. Among them: «The Chinese Gardens – English Poems» (2015), «KARUMI – Haiku & Tanka» (2015), and «Prelude to the Night – English Poems» (2017). Publisher's Page at Amazon: https://www.amazon.com/Fabrizio-Frosini/e/B014HA8ZUA/ ~*~ In Frosini's Poetry: 1. The Truth is Affirmed ; 2. Beauty is Conveyed ; 3. The Personal becomes the Universal. One of the key terms in contemporary poetry is 'POETRY OF WITNESS'. "Florence, A Walk With A View" is an excellent example of this type of poem. It exchanges the anger we experienced in the preceding poem with melancholy, but this is a haunted and desperate melancholy, not at all like the word's root meaning of sweet sorrow. Yet, in Fabrizio Frosini’s poem, the city charms the visitor with its natural beauty – "the silky lights of the / Sunset" – and artistic ambiance – "the intimate warmth of nostalgia that makes / Your heart melt at the sight around". In the finest poetry, beauty is conveyed in all of it sensuous and spiritual glory. The title "Water Music" refers to one of Handel's most popular works, a masterpiece of baroque melody, rhythm and harmony. The poem, however, is not about this music.. here is a shining element of the beauty this poem conveys – "I was in my room, staring at the clear sky through the window. The moon, so pale and magical, drawing my imagination to her. In my ears Handel's music was playing softly." – There is the beauty of VITA NOVA, in this Frosini's poem: Dante's idealization of Beatrice with its artistic and moral benefits experienced by a contemporary couple. And finally the beauty of sublimation, when an otherwise sensuous experience must be transferred to the plane of the Imagination. Other Frosini's poem, like “Nocturnal Snowing”, are Poems of Memory, that reveal the persistence of an experience of mutual attraction in the poet's life over many decades. There, a young woman, who is forever young and lovely in the poet's mind, becomes a touchstone of emotional value. But not all good experiences are given a future by the hand of fate. And so Frosini's poetry also explores the emotional consequences of the loss of such a promising moment... The prevailing reaction in reader after reader is that Frosini's verses relate to their emotional lives. In other words, Fabrizio Frosini's personal experience reflects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thus the Personal becomes the Universal... [D.J.Brick] ~*~ Books published by Fabrizio Frosini as sole Author: 21


22

– «The Chinese Gardens – English Poems» – English Edition – (published also in Italian Edition: – «I Giardini Cinesi» – Edizione Italiana); – «KARUMI – Haiku & Tanka» – Italian Edition; – «Allo Specchio di Me Stesso» ('In the Mirror of Myself') – Italian Edition; – «Il Vento e il Fiume» ('The Wind and the River') – Italian Edition; – «A Chisciotte» ('To Quixote') – Italian Edition; – «Il Puro, l'Impuro – Kosher/Treyf» ('The pure, the Impure – Kosher / Treyf') – Italian Edition; – «Frammenti di Memoria – Carmina et Fragmenta» ('Fragments of Memories') – Italian Edition; – «La Città dei Vivi e dei Morti» ('The City of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 Italian Edition; – «Nella luce confusa del crepuscolo» ('In the fuzzy light of the Twilight') – Italian Edition; – «La Chiave dei Sogni» ('The Key to Dreams') – Italian Edition; – «Echi e Rompicapi» ('Puzzles & Echoes') – Italian Edition; – «Ballate e Altre Cadenze» ('Ballads and Other Cadences') – Italian Edition; – «Selected Poems – Επιλεγμένα Ποιήματα – Poesie Scelte» – Greek–English–Italian (Αγγλικά, Ελληνικά, Ιταλικά – Greek translation by Dimitrios Galanis); – «Prelude to the Night – English Poems» – English Edition (published also in Italian Edition: – «Preludio alla Notte»).

~*~ Under publication: «A Season for Everyone - Haiku & Tanka Poetry» – English Edition; «Il sentiero della luna» ["The moon's path"] – Italian Edition;

22


23 法布里奇奧・弗羅西尼醫師,作家兼出版人

永遠坐在這裡,一道新的光會從天而降。

- 出生於意大利托斯卡納(Tuscany, Italy) ,目

一個新月將會在你的心裡

前住在家鄉佛羅倫斯(Florence)附近,從事神

唱歌

經外科醫學工作,對古代詩歌的熱愛,以意大

–這時候是你該活過來的時候了。

利語和英語寫作。其文學作品包括:“中國花

二、我倆

園”(2015) ,“KARUMI”(2015)以及“夜

盡我們所能是我們的第一筆協定。可惜它並

曲前奏”(2017)等。

不夠。這只

在弗羅西尼的詩歌中,處處充滿追求真

是一個設想好的路線。

相的肯定與美的傳達意境,擅於把一首詩中 所經歷的憤怒與憂鬱交換,善用自然之美和

我們的地方現在已經荒廢了。

藝術氣氛,擄獲讀者的心,令其融化在懷舊

可憐

親密的溫暖中。

就像一首未完成的歌曲。我們倆全都一樣。

他揭示了詩人一生中相互吸引的經歷,

你屬於誰?

和我?你和我曾在一起

否定所有美好的未來都是由命運給予。所

就讓歌曲響起時,做為開端

以,弗羅西尼的詩歌也探索了失去這樣一個

,結束的時候,我們還會在一起嗎?

充滿希望的時刻所帶來情感上的後果。換句

如果不是,總會存在著

話說,他以敏銳的觸感,用個人的經歷反映

記憶;

了他的詩,反之亦然。

不可磨滅的,也許

一、致追隨者

只要我們還活著 - 你和/或我

就在這附近某處

沒別的可說了。

斬首了

三、新的曙光

被偷的自由和被蹂躪

命運不憐憫。

撕裂-血

了無生趣地居住在石頭上

噴灑一地。

墊在地衣上

所有解脫被阻斷了,靈魂靜止不動的盲人…

瞎眼的痛苦。

倒像

儘管如此,

被遺棄的旗幟。

它在古怪中揭幕

努力之中

生命在奇異性中。然而

意思很清楚,我抓不住

不把鏡子嵌入每個靈魂

那不可言語,故

心臟的邊緣不會

無奈地白度自己的光陰

出現在隱藏的淚滴中。

安靜

傳播在我們之前:言語從未說過。

寫下這些慰藉的信

在聲音的漩渦中,

我們嘗試了所有永恆願望的話語

與外面無盡的謠言

超越了毒雲之

試圖不要消失。

偽裝。超越致命

現在一場新的革命

轉過身來

開始:當我的痛苦會

掩蓋不穩定的未來。 23

煙雲 - 我們也


24 但盲目之眼不會流淚。

一個背誦,

聽:最好不要

後院散步,

出現。最好等待一個新的

一個過時的鑰匙,一個空的茶壺,

黎明

一本書和一支鉛筆(如楓樹枯萎的葉子的棕

在世界的黑暗邊緣。

色)

至於我們,

沒大用途的小東西-

我們將永遠不確定

任何時候。

真相是什麼。這是一個古老的問題。盤古至

一天。又一天。

今。我們探索的真理越多,總越覺得自己毫

再來再來。

無價值,被拋棄,而且

蠟燭仍在燃燒。

沉默無聲。

桌子上留著一個空杯子

四、現在是時候

就是這樣了。

何時正確的時間?

如果有的話,還不夠。

時間-

口渴依舊。

對-

六、在此之外

死 - 死亡的時間表

超越過去。

沒有版權。記得。

超越現在..

對你最重要的是--

灼痛。一個

你曾經的片段,

夜晚來臨你會愛我嗎?

疼痛、深沉,在你的靈魂中

瀑布和北歐之風吹襲

是:

當那些純潔的人

生存毫無意義。

在其他時間和四處徘徊

因此,公然地,去移動你的馬。

,漫無目的地環顧四周

所有醉醉醺醺的

眼睛傾巢而出? 不要像夜間小偷 - 的

尋找一些曾經是

最後一步。

他們靈魂的遺跡

選擇

- 而

你的時刻。任何時候。

我們,也是他們之一嗎?

這將是

當房子裡空無一物時,你還

正確的,無論如何 - 至少對

你而言? -

為你

會愛我嗎?亦或沉默下沉在別人的世界?

唯有。

唉,

_________________

我們的心在小夢中無法治愈

注:“現在是時候”是關於自殺的一首詩,

遺憾的是,我們終究無法停止繼續前進。

它已成為全世界的第十大死因。

七、柔情

五、再一天就好

懷念溫柔。

你的日子總是一成不變。

一個人失去了 - 這麼久 - 這麼久

如一個搬家拍賣,

以來.. 24


25 燈光深入水中 不自然本質的無意識, 只是一無所獲。 渴望在某些點上失去東西 漫長的旅途中,某個地方是

一個迷惑人

的 死路。 來吧, 被迫四處奔波 - 穿過 額頭上的皺紋 漫無目的, 孤單 遺憾失去了什麼, 永遠保持它的氣味。

25


26

26


27

Martin Prebudila was born may 25. 1960. in Obrenovc, Serbia. He lives

in Stara Pazova but works in Novi Sad (Vojvodina,

Serbia). He finished grammar school in Stara Pazova (1979) and studied Slovak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t Department of

Slavic Studies at the

Faculty of Philosophy in Novi Sad (1987). He taught Slovak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t elementary school in Novi Sad (1983-1984), was a tourist guide in several places on the coast of Adriatic Sea a journalist in a weekly newspaper

(1985-1986),

in the Slovak language Hlas ľudu

(1988 - 1986) in Novi Sad. He worked as editor of the cultural section in the Slovak newspaper and Novosadska Televizija (1989-2005). Since 2005 he has been editor of the Slovak Radio Novi Sad and since July 1, 2017 he is editor-in-chief

of

editorial staff. Prebudila published

books of poems :

Rain on the skin (Obzor, Novi Sad, 1983) Life on the Playback (Obzor, Novi Sad, 1987) On my back) (Obzor, Novi Sad, 1992) Instead of codicil(Culture, Bački Petrovac, 2001) Concerning nothing (Slovak Publishing Center, Backi Petrovac, 2010) Three points in two howells ... (Association of Slovak Writers, Bratislava, 2014) Do not lock an empty home - a selection of poems

by L. Čanjija (Ivan Krasko, Nadlak, 2010).

Two books of storytelling for children: Zemljanin Milan and Vincent bez uva (Culture, Backi Petrovac, 1996) In Ana's dream, a herd of horses (bdi) bdi (Slovak publishing center, Culture, Bački Petrovac, 2007). Two novels: Reserve without spare skin (Ivan Krasko, Nadlak, 2000) in Slovak. Reserve without spare skin (Prometej, Novi Sad, 2003) in Serbian in translation by Samuel Boldock. O, come on, smile ... (Prometej, Novi Sad, 2003) written in Serbian. O, come on, smile

... (Slovak publishing center, Bački Petrovac, 2012) in the Slovak translation of Ladislav

Čanjija.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Stories from a Black Box (Slovak Publishing Center, Bački Petrovac, 2013) Edited and prepared for the issue monographs: Life as a Great Theater (a monograph on Juraj Ondrik, 2007) Dreams and Stars of Professor Michael Filipe (2015) MAKAN (Makan) (a monograph on Jan Makan, 2015) KIŠGECI (Kišgeci) (monograph on Jan Kišgeci, 2017) 27


28 Since 2002, he is compieling

and publishing Pazovsky Calendar ‌

He represents the middle generation of the Slovak literary life in Vojvodina. He belongs to the literary groups‌ In creating, he thinks about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a modern man. He received the prize for the Slovak language magazine New Life (Slovakian Magazine)) in 2010 and 2015. Prebudila translates very successfully from Serbian to Slovak and from Slovak to Serbian, and publishes translations

in magazines as

well as in book editions. He is a member of the Association of Writers of Vojvodina, the Association of Writers of Serbia, of the Society of Slovak Writers and the Club of Independent Writers of Slovakia. He is among this year's winners of the Golden Badge of the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Community of Serbia .

28


29 就這麼閒置在乾淨的桌子上

馬丁 .普雷布 迪拉餘 1960 年生於塞 爾維亞 的 Obrenovc。專研斯洛伐克語言和文學,曾任斯洛伐 克 語 Hlasľudu 週 報 的 記 者 與 斯 洛 伐 克 報 紙 和 Novosadska Televizija 文化部門的編輯。自 2005 年 以來,一直擔任廣播電台諾維薩德的編輯。

(圍繞著 只有昨天 那四個坐下來的人), 未免稍嫌太多了

普雷布迪拉的詩集代表作有: 皮膚下雨(1983)

當愛情快要死的時候

回放生活(1987)

回到家

在我的背上(1992)

帶著原罪一起上床睡覺

而不是 codicil(2001)

一切徒勞

無所事事(2010) 兩個 howells 中的三分......(2014)

這是我們的錯

不要鎖定一個空蕩蕩的家園 (2010)等系列詩歌。

我美麗的古代

兩本兒童講故事書:

對我來說一切都是一樣的

Zemljanin Milan 和 Vincent bez uva(1996)

沉淪或提升

在 Ana 的夢想中,一群馬(2007) 兩部小說:

麵包的外殼是空空如也

保留沒有備用皮膚(2003) 哦,來吧,微笑......(2003)

三、我存在

他代表了斯洛伐克文學生活的中間一代,在 創作中,思考的是現代人的價值取向。2010 年和 2015 年 獲 得 了 斯 洛 伐 克 語 雜 誌 “ 新 生 活”.Prebudila 獎。今年更榮獲塞爾維亞文化和教 育界金色徽章獎。

我曾存在於 植物之前 風之前

一、空房何必帶鎖

生命之前 臨死之前

你為什麼晚上鎖門?

早在遠古的鳥兒之前

家徒四壁的家沒有人會掠奪

在未被發現的太陽系之前

裡面是很多新鮮空氣 為誰又為何

我曾存在於 在此所有一切之前

關燈,然後入睡

之後

徘徊的歹徒不會想到

我從未真正存在過

裡面還有人 這存在似乎只是 二、當愛情瀕臨死亡

對你而言 四、關於詩歌寫作

當愛情瀕臨死亡

當我寫一首詩時

這條麵包 29


30 感覺很強大

沒讓妳

就像我把時間靜止

突然

就像一切在我掌控

在黎明消失

就像擁有的東西 好像我是一個獨裁者

如一塊無處不在的雲

但是一首詩是一個偉大的妓女

或者來自北方的風

鈴響了但不允許進入

什麼都沒被扭曲

只承諾,不提供

再也回不到我們身邊了

沉淪 又回昇一半

或者相反 未完成

設想

如果硬幣邊緣出現 中止

顛倒的臉孔

像每一次的愛

難以得到

五、火

如果我們不是兩個 你和我

在我眼裡的

我和你

野火 我夢見了一個夢 應該給誰

把妳好好藏在那兒

在真理與鳥

我不會讓

全被佔有之後

連一次都不會 永遠不要讓你

我只有這些學生

曝光

滿腔

給晨曦照亮

野火 那裡道出都是野獸 讓這個藍色的血液

和遺忘

以火之跡 流竄 七、一切都是光 也許有一天它會 溢出 永恆的生命之歌。

致特斯拉

六、我夢見了一個夢

1

我夢見了一個夢

修身是輕盈的邊框 夢境與底之間

我把妳藏起來

光明與黑暗 30


31 看起來沒什麼

即使你走了,你也會很輕鬆

那些微微脆弱的無盡的 秘密

當在銀河系的邊緣找到你時,我會很高興 當在自由廣場上看著

光在你出生的時候

你坐在小板凳上

你第一次長牙

餵鴿子

你尖叫為第一次牙牙學語

和旁邊的男孩一起

你得到你的翅膀 第一次飛行和無數次撞車事故

3

回憶的男人

只有光和音樂

你是光的粒子

是恆常

你將回歸光明

我們還在徘徊 整夜

2

在我們看來 一切都是許久許久以前的事了

31


32

32


33

Muniam Alfaker Poet and writer. Lives in Denmark. Fled because of the dictatorship in Iraq, first to Morocco, later to Lebanon and Beirut. Moved to Damascus in 1982, where the first collection of his poems (“Far away from them”) was published. Came to Denmark in 1986 as a refugee and published his first collection of poems in Danish (“Fleeing cloud“) in 1988. He published more than 50 poetry books in Denmark, Egypt, Syria, Iraq, Lebanon, Jordan, France, Bosnien-Hercegovina and Morocco. He wrote his first novel (The trapeze of memories) in Denmark (“Mindernes trapez”, published in Copenhagen). The novel’s Arabic title is “Café Marrakesh” and was published in Cairo. He has also written drama “The compartment of childhood” (Barndommens kupé ) in cooperation with Marianne Larsen (was staged in 1994 and appeared also as a story published by Politisk Revy). Muniam Alfaker is represented in various Danish and foreign anthologies, among many in anthology “Postcards of love” (55 love poems by 55 Danish poets), published by Politisk Revy in 2000, and an anthology with translation of poems by 50 Danish poets published by the Egyptian Ministry of Culture in 2008. He received several literary prizes, for instance The Danish Library Association’s literary prize in 1995, Danish Help for Refugee’s artist of honour in 2003 and the Iraqi Culture Award. His poems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Danish (seven poetry books), Norwegian, French Spanish, English, German, Russian, Macedonian, Estonian, Malaysian, Bosnian, Slovenian, Dutch, Kurdish and Persian. Contact: muniam.alfaker@gmail.com

33


34 穆尼安‧阿爾法克詩人和作家,目前定居丹麥。因伊拉克獨裁統治而逃離家鄉,前往摩洛 哥,再遷往黎巴嫩和貝魯特。1982 年移居大馬士革,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詩集“Far away from them”。1986 年以難民的身分來到丹麥,並於 1988 年出版了他 的第一批丹麥詩集“Fleeing cloud”。他在丹麥、埃及、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約旦、 法國、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和摩洛哥等國家出版了 50 多本詩集。 他在丹麥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說“Mindernes trapez”,並與 Marianne Larsen 一起撰寫了 戲劇“Barndommenskupé”的詩,也出現在丹麥和外國選集之中,是當代接受極高風評的中 東詩人。或許是家破人亡的人生經歷刻骨銘心,阿爾法克的詩總是缺少不了那一份離鄉背井 的哀情,更無法忘卻遠離政治迫害的渴望。 他同時獲得了多項文學獎,例如丹麥圖書館協會 1995 年的文學獎,2003 年丹麥幫助難 民的榮譽藝術家和伊拉克文化獎。他的詩已翻譯成丹麥語、挪威語、法語、西班牙語、英 語、德語、俄語、馬其頓語、愛沙尼亞語、馬來西亞語、波斯尼亞語、斯洛文尼亞語、荷蘭 語、庫爾德語以及波斯語等多國語言,文學作品活耀於當代,備受國際文壇尊崇。 一、建設家園

男孩想要巧克力,

有一天,我會帶點沙子

父親說:“我一定會回來的”

一些植物和一點水

晚上

還有一千英里的鐵絲網

讓自己成為一個

母親要求一個吻,

男孩在門廊前

家。

母親在廚房裡等候著,

我稱之為伊拉克。

父親則在太平間。

二、士兵

四、疼痛

他不夠柔軟,不知低頭

如果疼痛是白色的

他不夠強悍,無法打破

我們可以用它來漆房子

飛來飛去

用它粉刷房間。

一個孤獨的巢。

只能把它隱藏在

第一次離開

內心最深處的抽屜裡。

他乘著卡車回來。

第二次離開

五、這是我呀

他搭上歸途的公共汽車。

這不是一個世界

第三次休假

卻是一縷國家

他軀身在一個盒子裡回家。

這不是人性

三、家

只是少數社區

清晨

這不是一個家園

合力鋪張開來

但為塵埃粒子

那早餐桌

這不是一個人

一杯咖啡

只能管稱一滴清血

奶酪和橄欖。

但他們並沒有死

當父親離去之時,

這不是大海 34

但由於疼痛是黑色,我們

這些不是活著的人


35 但是一座血的墓地

十、房子

即便是你

房子不沿著花園漫步

不是你

也不去電影院

但這是我。

帶著

六、摔落

所有壓在我身上的家俱

他的身體是一輛馬車

為了打破在我的靈魂中

他的腳是馬。

的一些事兒

隨著馬車滾動

馬淹沒了。

十一、望穿水

七、一個母親的沉睡

如果他們把所有鏡子

太陽讓我們都枯萎了

都放在黑暗中,

月亮在屋頂睡覺。

所有的眼鏡也都會被

心愛的人沒有梳妝打扮

黑色壟罩,

她的頭髮。

如果他們將所有梳子傳達

我沒刮乾淨鬢鬚。

因為我心愛的母親

並禁止眼睛

還在睡夢中。

互望,

睡著了

死亡,

盯住望向水中面孔的叛逆 八、祖父

以及頭髮張牙舞爪

太陽呀太陽 攀爬呀攀爬 天空呀天空

十二、愉悅 哎呀,我的腳!

短期對沖呀短期對沖

原諒我吧!

投射低低的陰影呀投射低

低的陰影

雖然扔掉

打從心底的舊恐懼

我必然遲到。 在椅子上的呀椅子上

十三、寂靜

坐著我的祖父

空氣輕輕

如塵似埃

拉起窗簾

九、一朵雲

安靜地讓光線悄悄

在這悶熱裡

進入。

一朵雲棲息,逃跑

寂靜

從它自己的天空。

它拍打了午睡的背面

竟成為談話

這就是我的母親淚流滿面

的主題。

的原因。

35


36

譯者: 蔡澤民/亞洲大學教授 《閱讀、寫作與教學》文學雜誌主編 美國《Inner Child International》大中華地區文化大使 馬其頓《Contemporary dialogues》文學編輯

36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