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漁科所訪談PDF2-2

Page 1

漫談漁科所 ─與周宏農老師的訪談

生科二

賈媛

漁業科學研究所,是生科系的五個研究所之一。從生科館出發,要歷盡艱辛 穿越舟山路、椰林大道,長途跋涉至小椰林道盡頭,轉入桃花心木道,才能抵達 傳說中的漁科館,因此除非特殊原因,大學部學生很少踏入這個地方,對這裡的 認識也不多。 二十多年前在理學院成立的漁科所,原意是要整合臺大校內分散在各處的漁 業研究單位。包括有當時在動物系內的「漁業生物組」,還有海洋研究所的「海 洋生物及漁業組」 ,以及早期經濟部與臺大動物系合辦的「漁業生物試驗所」 。在 農復會(農委會的前身)的經費補助下,學校利用思亮館旁、早期曾是動物系魚 池的一塊地,蓋起了漁業科學館,不久成立漁科所招收研究生。成立當時,以郭 光雄老師所領軍的「魚病研究」陣容最為龐大,包括現在生科系上的宋延齡老師、 陳秀男老師、齊肖齊老師、施秀惠老師等及學生三代同堂,還有許多服務於校外 的「魚、蝦醫生」,都是當時漁生組培育出來研究水生生物病理的人才。 目前漁科所與海洋所的海洋生物及漁業組共同辦理碩士班的聯合招生,考試 科目相同,依分數高低與志願分發各所。漁科所也合聘有海洋所部分的教師,以 及來自校內其他系所,和中研院多個研究單位的教授們,協助教學與研究生論文 指導。 漁科所的主要研究方向在於水生生物學,以及水產養殖、資源管理方面。而 正在進行的研究有哪些呢?由於鰻魚產業在臺灣佔有重要經濟地位,舉凡從河口 抓鰻苗以至於池塘養殖,在飼料營養、生殖生理調控、魚病、資源管理,都有深 入的研究。近年漁科所併入生命科學院,不再以傳統的「吃」為目標,而是走向 較基礎的研究。由於以魚類作為實驗動物看起來好像比較不殘忍,飼養也方便, 因此很適合做為動物生理的研究材料,所內的研究有魚類的離子調節機制,聽 覺、視覺、嗅覺的神經訊息傳導等。此外,水生生物的研究也發展出許多具有醫 學用途的成果,如菇蕈多醣體的抗病、抗癌、抗過敏功能,可應用於流浪貓狗的 健康維護;利用螢光基因轉殖斑馬魚作為模式動物,可研究 B 型肝炎的致病機制。


周老師對於漁科所中各教授的研究及貢獻多有提及,礙於篇幅,在此無法一 一介紹。更多進行中的研究,大家可以到漁科所的網頁瀏覽,或親自造訪漁科館, 向老師們一探究竟。漁科館三樓的圖書閱覽室,置有藏書和桌椅,可以聊天、看 書、上網、發呆,還有白天溫暖的陽光。下次漁房太擠坐不下時,不妨到漁科館 晃晃吧!


聊聊老師的研究生涯吧! 聊聊老師的研究生涯吧! 周宏農老師是現任漁科所所長,大學念的是當年的臺大植物系。植物系與動 物系關係密切,使用同一棟系館,經常一起上課,而動物系學生還常邀請植物系 同學一起享用實驗解剖完的魚兒們。 周老師在大學時代進入海洋所的實驗室,與藻類研究結下了不解之緣。大學 畢業後,原本打算先服兵役,再出國深造,不料在預官基礎訓報到時,才發現由 於作業上的缺失,自己的名字竟然不在受訓名單上,當不成兵,只好先就讀已考 上的臺大海洋所。念完碩士、當完兵,就在準備出國攻讀博士時,卻因為家裡發 生事故,忙碌之餘幾乎忘記申請學校,臨時翻出一年前在軍中尚未寄出的申請表 格,提出申請;於是就這麼進入了美國羅德島大學,並轉入生藥與環境衛生科學 研究所,攻讀紅潮藻類毒素的課題,最後拿了藥學哲學博士的學位,也充分建立 了天然物化學與生物有機分析的基礎。畢業不久,幸逢母校漁科所剛成立,憑藉 著紅潮毒藻也是水生環境生產者,不僅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命,也威脅著水產品的 食用安全,與我們的漁業經濟息息相關,便進入漁科所,任職至今。 周老師的藻類生物有機化學實驗室(Algal Bioorganic Chemistry Lab, ABCL)保 存了多達 200 多株不同的藻類細胞與組織培養,多樣性屬國內少有,這些藻類提 供作為分子比較、族群量化、養殖工學與生理生態研究,也是各種天然化合物的 提取來源。實驗室主要研究的對象便是這些藻類中的化合物,尤其是藻類毒素。 大家聽到「毒藥」常聞之色變,其實「毒」只要能控制,就可能成為「藥」。不 久前周老師與醫學院的實驗室合作發現,某種紅藻中萃取出的藻藍蛋白,可以抑 制呼吸道細胞的發炎反應,具有抗氣喘的功能,可開發成健康食品及藥物。這項 成果去年發表在國際知名的醫學期刊上,國內各家新聞媒體也有報導,目前正在 申請專利,未來還有潛力應用到癌症等疾病治療。 此外,藻類還有各式各樣的用途,某些藻類含有螢光物質,可用作螢光標記; 藉由培養特定藻類,可以生產人類的必需脂肪酸 EPA、DHA,提供營養需求。目 前國際上有許多研究開發綠藻作為生質能源,綠藻的產率雖比陸生植物高,但主 要仍是以紅光作為能量來源,所以只能在海洋最表層生長,紅藻、褐藻卻能利用 太陽的其他色光轉換能量,可以分布在海洋較深處,因此單位面積產量比綠藻還 高得多,有潛力作為優良的生質能源。從藻類中可以探討的題材太多了,老師也 是配合著學生的興趣,廣泛地從各項有趣的主題來深入研究,不過還是以藻類活 性物質的發現、微量分析為主。最近更配合節能減碳的政策目標,開發大型海藻 的創新生態養殖,期待能提供做為人類食物,改善健康。


回顧研究生涯,從大學就讀的科系、進的實驗室,到碩、博士的研究所、任 教的單位,周老師一路的經歷其實都不是出於自己執意的選擇,而是順著興趣以 及對創新事物的挑戰,隨緣而積極,並從中獲得不錯的成就。「有很多時候,就 是盡人事、順天命吧!」周老師說。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