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7 創作報告

Page 1


1


2


目 錄

摘要

04

前言

07

三個女人

11

溫存

21

日常之聲

33

參考書目

73

3


摘 要

現代的生活中交通、網路和飲食,因過於快速導致人們無法好好感受周遭的人、事、物還有本身 的感官。 在動態的生活中,有一種人們常忽略掉的靜。 這裏說的〝靜〞並不是無聲音的靜,而是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那種親切的靜。 都市裡車子的喧囂聲、風聲、叫賣聲、頌佛聲與報站聲…,當你漸漸熟悉這些聲音時,發現精神 與心靈都被都市中的聲音所包圍,擁抱不僅是身體之間的觸碰,聲音也存在著擁抱。 關鍵詞 : 日常、都市、擁抱、聲音、記憶

4


Due to the speed of transportation, internet, and diet in the modern life, people tend not to feel the surrounding beings and their own senses properly. There’s a kind of silence that’s easily ignored in the dynamic life. The “silence”we talked about here is not the silence of the sound, is the keen silence in the daily life. The sirens of the cars, wind, the crying of vendors, chanting sound from the temple, announcing sound of the stations. When you are gradually familiar with these sounds, you will discover that your mind and spirit are wrapped by the sound of the city. A hug, does not plainly mean the touch of the body, it can also be the hug of the sound... keyword: daily. urban. hug. sound. memory

5


6


前 言

7


8


大學就讀朝陽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雖然是室內設計但老師都是建築系的教授或 是外聘在外面有開業的建築師,在認知上面只有傳統建築的那條路。

跟大部分的人一樣從幼稚園到大學的求學過程,大學畢業後沒有甚麼目標,只是 先在臺北市立美術館當工讀生,在這期間剛好朋友想要讀研究所正在準備考試, 心裡想不然我也來準備看看,上網查了一些資料,也看了師資與教學方式,唯獨 實踐大學對於建築有很多不一樣的見解,也用很多不同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去體會 並探索自己對於建築的理解,想不到建築的領域涵蓋範圍那麼的廣泛,這對於我 來說就像另一個世界,想要去瞭解與挖掘,促使我開始實踐大學建築研究所的旅 程 ......

9


10


三 個

女 人

11


外 婆

以前外婆做衣服就是她謀生工具之一,沒有專業的訓練,只是替別人做衣服、補 衣服爭點錢養家,媽媽說那時候她很不懂事,外婆有錢給他們才幫忙,不知道當 時外婆辛苦的在賺錢。媽媽可能也因為外婆做衣服的影響,高中時讀有關服裝的 科系,後來也僅此於在高中學習到的階段,沒有繼續往這方向前進。 我幼年時期是外婆帶大的,聽著縫紉機的聲音,期待著外婆會幫我們做出什麼樣 子的衣服,雖然只是手去觸碰過布料,就覺得外婆的味道已經在布料上,那時都 會一直去聞外婆身上的味道,無法忘懷且深愛那味道,至於衣服的樣式好像就沒 有那麼重要了。幼兒園那時很愛和鄰居小男孩玩,每次都會不小心的有些挫傷, 使褲子上或衣服上的布破了個洞,外婆都會幫我把洞補起來,若是睡衣因為是自 己做的都會用同樣花色的剩布剪下來補。 當外婆離開我們時,外婆的衣服剛好收藏在我的衣櫃裏面的兩個抽屜裡,不時打 開抽屜聞外婆的味道,可能深怕自己忘記那既熟悉又陌生的味道,也回想起和外 婆相處的種種。穿著外婆為我做的衣服,儘管只是睡衣,也都讓我回想起外婆經 過時間摧殘的雙手移動著布,手的溫度,輕輕的推向針線那頭,戴著一副大大的 老花眼鏡,腳踩著踏板使裁縫機運作的畫面,眼神專注盯著針、線和布,深怕自 己不小心錯過了什麼,或是手不小心滑掉了,車在布上的線就會不直,布也會跟 著不在我們原本預想的軸線上行駛,外婆專注的神情就是所謂的認真的女人最 美。 對外婆而言,或許做衣服這件事情對她來說只是可以賺錢的工具,不知道當下在 幫別人做衣服時外婆的心情是什麼,對我來說外婆做的衣服,每件表面上裁縫線 看似一樣,我們怎知是不是經過很多次的拆解和縫紉,還有外婆經過多少歲月的 痕跡在手上留存的傷口才有這件衣服出現。外婆做每件衣服的心情也不一樣,有 一些輕微的皺摺,或是裁縫線沒有那麼的直,但不影響整體,一些細微的改變, 造就每件衣服的區別,我也可以從這些蛛絲馬跡發現當時外婆情緒變化。 現在只留下外婆穿的衣服和做給我的衣服,雖然衣服都只是布做的,但是所留下 來的回憶及味道是忘不掉的,除了衣服的味道還有食物也記得外婆的味道,剛進 大學已經很久沒有吃到外婆煮的食物,那時在一家小吃店吃到一盤小菜,很像外 婆做的味道,情緒上忍不住激動眼淚慢慢的從眼睛裡流出,懷念那味道更懷念的 是味道背後的那種溫暖。外婆做給我的衣服現在還有再穿,隨著時間一年一年的 過去,外婆在縫紉機前的景象越來越模糊,但心卻是永遠不變的想念。

12


媽媽在高中所學的現在都發揮在做自己穿的裙子上,陪著媽媽一起去挑布,布種類很

多、花色很多、顏色很多琳琅滿目,不知道母親是要選哪種材質哪種顏色的布?布對

我來說只是平常穿在身上還沒經過加工的東西,對於做衣服什麼樣材質的布適合做什

麼完全沒有概念,看著媽媽挑布的樣子很乾脆利落,其實不怎麼喜歡賣布的這個環境,

走廊上雖然看似很乾淨整齊,但有種說不上來的反感,不知道是地板不對?店家的擺

設不對?燈光不對?人在裡面整個空間就是不對勁。母親終於挑好她想要的布,她所

想要的其實就是單一顏色不要有任何的花紋,看著她興奮、高興的表情,真像個剛買

到新玩具的小女孩,那麼純真表露出內心的情緒。

開始了她做衣服的旅程,桌上都會鋪上一層厚厚的墊子,先用可以畫在布上的蠟筆,

在布上畫出分界線,拿著布專屬的剪刀在剛買回來的布上裁切,剪刀剪下布的聲音很

清脆不拖泥帶水,母親還會拿著一個裝水的容器,水噴在布上再用熨斗燙過線會更直

也不會翹,這是媽媽的『美角』,追求完美的她不論做衣服或是任何事情都有一套屬

於她自己的完美的方式,曾一度覺得這樣不會很累嗎?前面的步驟完成後就是開始進

入裁縫的階段,家裡的裁縫機不像外婆需要用踩的,而是踩在一個機器上,像踩油門

一樣,往下踩它就會運轉,經過媽媽的手縫了鬆緊帶,布自然就有了皺摺,自然有個

波浪的弧度,做好的時候母親還會試穿她剛做好的裙子給我們看,告訴我們:你們看

我自己做的新裙子!

13


不知道母親在做衣服時,有沒有想念著以前外婆做衣服的日子,那時候又是如何

去看布看衣服這件事情,對母親而言,從小看著外婆做衣服,到高中自己也讀服

裝的科系,多少會受到外婆的影響,可惜的是沒有磨練到審美的眼睛,並不是說

母親的眼光不好,只是沒有把眼睛磨練到很精。母親在做衣服的時候,其實是很

煩躁的,她可能沒有那麼喜歡做衣服吧?!不時的會發出不耐煩的聲音,這和外

婆完全不一樣。我也會在母親做好的衣服裡,尋找外婆的味道,尋找了幾次都尋

找不到,還有問母親她知不知道外婆的味道,她回答出來的跟我想的一樣:不知

道,味道很難形容,直接拿外婆的衣服給她聞,但是這樣也不確定是不是跟我聞

到的味道一樣,但至少她聞到了一個味道,跟我說:這不就是衣櫥的味道嗎?

14


我剛好跨了兩代都是會做衣服,但這兩代影響我的卻不一樣,跟小時候成長有很 大的關係,給外婆帶比較親,母親以前有很威嚴,記得幼兒園時跳舞,一開始就 是跟著大家一起跳,突然看到母親拿著攝影機在拍,馬上不想要跳就站在原地不 動,母親一直要我跳我都裝作沒有聽到站在原地手自由擺動,拍照時也都是假笑 對著鏡頭。喜歡去外婆家玩,當外婆來我們家就不想要她離開,都是用哭的方式 送走外婆,只要外婆一離開母親有時候就會亂發脾氣,搞得家裡雞犬不寧,可能 母親工作壓力大情緒管理不好,和父親吵架時,我都在旁邊哭,心裡覺得很難過, 覺得母親有必要發這麼大的脾氣嗎,幾乎天天都有狀況,洗個澡也會聽到外面母 親大聲咆哮的聲音,沒有兄弟姐妹可以互相依靠,只能自己流著淚,事後還要什 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小時候就是母親說什麼,我都是反著做,不想要依照母 親的方式。到了小學六年級,某天和班上男生吵架,雙方家長都知道,男方被自 己的父母親逼著打到家裡跟我道歉,也把電話給母親聽,當時真的嚇壞了,邊哭 著吃晚餐,原以為母親會痛斥我一番,吃完晚餐除了沒有罵我之外,還騎著摩托 車晚上帶我去買衣服,家人很少吃完晚餐還出去蹓躂,今天特例不管是母親的脾 氣還是外出,都讓我很難忘,這件衣服對我來說不只是衣服而已,它還是母親原 諒我的禮物。

大學時期,到外面讀書,第一次突然發現要留在台中讀書,沒有辦法跟父母回臺 北,第一次如此的彷徨,當時和那時的朋友出去逛街,突然想起我沒有辦法和母 親一起逛街,當時朋友想要安慰我他可以陪我逛,但我的眼淚已經流下來,腦袋

裡面一一浮現和母親一起逛衣服的景象,雖然長大衣服大部份都是自己挑選,但 偶爾母親會看到我沒有看到且是好看的衣服,這些在 model 身上的衣服和用衣架 掉掛起來的衣服,雖是第一眼看到的,但浮現的卻是從前和母親看衣服的場景。

己 15


16


碩一時,上顏忠賢老師的美學課,有部分的腦袋被打碎,對於我來說好像打開了 一點點內心深處的某個開關,但還不太能夠跟得上老師的思維模式,畢竟已經習 慣的模式生活了 20 幾年,沒有辦法一下子就完全的被打破,可是有發現自己有 些微在蛻變,期末時打了《三個女人》這篇文章,一個人不論是行為或是思考上 跟原生家庭有密切的關聯,而我是外婆和母親影響我最深,越長大自我意識越薄 弱,一方面想要逃出一方面又被困住,我該如何逃出又要從何逃出,是被甚麼困 住還是其實根本沒被困住 ?

17


名稱 : 根 尺寸 :50cmX90cm 材料 : 布 年份 : 2014

碩二時,上包涵宥老師的專題研討,經過碩一的美學課,更容易進入狀況,一樣繼續在尋找自 己,如何把自己表現出來,主要作品都是影片居多,只有少數不是影片的作品,其中一件作品 就是這件衣服,利用家裡的剩布拼貼做成的,我挑選與排列而母親幫我把它們縫合起來變成一 件完整可以穿的作品,上面也畫上自己學過的東西,個人也很喜歡這件作品。 18


經過這兩堂對我很有影響的課程之後,回想起文章內容與拍的影片,慢慢 發現其實根本沒有被誰困住也不需要逃,而是自己設置了框架與預設了立場,曾 經的過往反而可以拿來運用與創作,例如這件衣服,和母親一起完成使作品更有 力量。這讓我不會再排斥面對,反而過去變成根,希望運用創作給他養分讓他越 茁壯,接下來一個是設計題目一個是畢業設計,都是以外婆為開始做發想。

19


20


溫 存

21


22


碩四上學期設計課題目是「記憶」。 我把和外婆的記憶變成溫度去操作,因為外婆生病時,大家都說她可能連親戚都有點認不出來 了,那時走到她的病床旁,手去握著外婆的手,她只說了 : 妳的手怎麼這麼冰 ! 這句話差點在 大家面前流淚,可能對於大家來說只是很單純的一句話,可是這句話的背後隱藏著我和外婆相 處的密切關係,也因這句話知道外婆沒有不認得我。

回想起和外婆的相處,不定時的擁抱她、親吻她的手、睡覺時牽著手和聞她身上的味道, 若外婆比較晚回家時,雖然我躺在床上,但只要聽到開門聲馬上會衝出去迎接她。

我們肌膚觸碰的次數很頻繁,互相可以感受到對方的體溫,除了體溫之外還有外婆以前親手做 的衣服,布上面還有一些資訊的痕跡,看到那些痕跡就想到當時外婆跟我說的話語,也是另一 種溫度。

23


嘗試用不同縫法讓紗布產生皺摺。

嘗試用一層紗布及兩層紗布,使用一種縫法產生皺摺。

24

材料 : 紗布 年份 : 2016

材料 : 紗布 年份 : 2016


材料 : 紙 年份 : 2016

透過拉扯讓紙產生摺痕。

材料 : 紙 年份 : 2016

材料 : 紙 年份 : 2016

線可以串起有形和無形的事情,就像是那件衣服,它對我的另一個意義就像是串 起三代精神上的連接。 運用線去縫紗布與紙,有時輕有時重,看著在縫的同時產生皺褶,有個力量使他 們聚集或分開。

25


逛街廣場

在都市中,跟縫線一樣, 也存在著力量改變原始的 網格,看的見 & 看不見, 無形 & 有形。 用縮時攝影的方式,找了 四個場所,分別是公園、 車流量大的十字路口、遊 樂園中的旋轉木馬和逛街 廣場,去畫出軌跡,這些 軌跡代表著這個場所的痕 跡。

公園

26


十字路口

旋轉木馬

27


不同折彎處都是讓人休憩的空間。

概念模

尺寸 :15cmX15cmX3cm 材料 : 萊卡布 + 蠟 年份 : 2016

28

創造摺痕時,留下的空,讓人可以窩在裏面有 被包覆的感覺。

尺寸 :15cmX15cmX5cm 材料 : 萊卡布 + 蠟 年份 : 2016


不同的轉折所留下的空,都有可能成為大家在都市中一個靜的場所,不論是兩、三個朋友聚 在一起談論八卦或是一個人沉澱放空的場所,在離開時,都會有痕跡留下,當時間過去原本 的形慢慢會變成大家所使用過的狀態。

概念模

尺寸 :15cmX15cmX7cm 材料 : 萊卡布 + 蠟 年份 : 2016

創造摺痕時,留下的空,讓人可以窩在裏面有 被包覆的感覺。

尺寸 :15cmX15cmX3cm 材料 : 萊卡布 + 蠟 年份 : 2016

29


最終模型

a.

b.

30

c.


每個細部摺痕產生的停留空間。

d.

e.

f.

a d

e

f

b c 名稱 : 痕跡 尺寸 :40cmX100cmX17cm 材料 : 萊卡布 年份 : 2016

用萊卡布是因為彈性好,當人靠著時可以反映出人的形體,當人離開時雖然回復,但沒辦法完全的回 復,久而久之就會是大家使用過後的樣子。中間有像脊椎的縫線,區隔左右兩邊,當對面有人靠時, 另一邊也會感受到,雖然沒有看到臉,但身體的溫度也會傳達到對方。

這次的設計課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一剛開始就想是在實驗一樣一直想出不同的方向,都沒有一個確 定的方向,導致後來前半段很鬆散,和後半段硬是要連在一起的感覺,對於這樣的結果還滿沮喪,甚 至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

31


32


日 常

之 聲

33


前面有談論到跟外婆的相處,針對與外婆「擁抱」做深入的探討作為畢業設計的開端。 擁抱時,會聞外婆身上的味道、感受身體的溫度和呼吸的頻率、聽著心跳聲和講話聲音 ( 臉 貼在背部講話的聲音跟一般不同 ),偶爾還會緊緊的擁抱她,那時聲音和呼吸的頻率也會不 同,臉也會去摩擦手、臉、身體及布,聲音的細微變化也感到安心。 其實以前對於聲音就比較敏感,想要藉由「擁抱」為出發點,說明擁抱不只是身體和身體互 相接觸才算是擁抱,在我們生活中除了觸覺之外,其他感官也存在著擁抱,而我只針對聲音 去做設計。

34


擁抱對於我來說是會讓人沉靜在彼此之間,而忘記周遭的一切,心會感到寧靜,也會讓人懷 念與陶醉。 一開始蒐集的聲音都是自己家裡面會發出來的,例如 : 吃飯、洗碗和洗衣服 ...... 等等,這 樣太侷限於細微的聲音,這樣根本沒有辦法把擁抱擴大讓大家產生共鳴,所以把蒐集的聲音 往戶外延伸,一樣從自己的日常開始去蒐集,以前會跟外婆一起去菜市場,順便到舅舅的中 藥行 ( 在菜市場裡 ) 串串門子,也會去佛堂誦經 ...... 等等,現在這些日常變成是跟著母親 一起去。 後來挑選會讓人聚集也會有所懷念與親密的場所,每當聽到這些聲音就會想起某個片刻,像 是菜市場攤販叫賣聲、攤販與客人聊天、公園小朋友嬉鬧、打籃球聲、廟宇誦經聲、敲鑼打 鼓聲、夜市吵鬧聲、平交道和台鐵火車到站報時聲 ...... 等等。 最後我把聲音分成環境音與人聲兩邊,人是在中間的空坐著或躺著聽,當聽到某個片段時, 腦海中也會浮現當時的情景,情緒也會被牽動著,像是用聽的方式觀賞一部回憶錄。

35


36


畢業設計製作過程

37


第一次評圖製作過程

剛開始只是拆掉錄音機的外殼,電路板和放錄音帶撥放的架子都留著,而錄音帶全部拆掉拉開 讓它沿著我設定的軌道跑,還有試錄音帶與磁頭的距離,距離會影響聲音的速度與品質,評圖 時,有聲音但很小聲有點不清楚。

在桌面上測試錄音帶轉動的順暢度。2017

第一次評圖在木板上錄音機與錄音帶關係。2017

38


第一次評圖在木板上錄音機與錄音帶關係。2017

39


用棉線把錄音機固定。2017

錄音帶裡面白色滾球。2017

製作讀取聲音的軌道。2017

試著讓錄音帶運作。2017

40


第二次評圖製作過程

第一次評圖結束,原本貼在木板上的錄音帶,把它變成在空中轉動,也拆掉錄音機 的電路板,瞬間問題就變成兩個方向要解決。 一開始用棉線吊錄音機以及錄音帶運作的軌道。 軌道運用錄音帶裡面的白色滾球。

41


錄音帶在軌道裡的細部。2017

42


換成鋼索上下拉,讓錄音機與軌道更穩固。

43


錄音帶在軌道裡的細部。2017

44


第二次評圖最後版本,之前軌道距離一下拉太開,導致馬達運轉困難,穩定性也 不夠,還有因為一下子把電路板拆掉,來不及解決,第二次評圖沒有聲音也無法 運轉。

45


第三次評圖製作過程

電路板拆掉後原以為錄音機裡的磁頭只要接耳機現在插到喇叭就會有聲音,是有聲音但 超小聲,耳朵要貼在喇叭上才勉強聽的到。 之後去西門的西寧電子詢問老闆,他說磁頭 --> 麥克風放大器 --> 音量控制器 --> 擴大 器 --> 喇叭,這樣聲音才聽得到。 材料備齊後,先測試沒有被拆解過後的錄音帶。

46


測試聲音。2018

47


錄音帶及磁頭距離調整及穩定度測試。2018

48


錄音帶及磁頭距離調整及穩定度測試。2018

49


錄音帶及磁頭距離調整及穩定度測試。2018

50


錄音帶及磁頭距離調整及穩定度測試。2018

51


52


第三次評圖最後呈現的樣子,當時已先挑好最後一次評圖的場地,正常來說在這個階段應該是運作一定要正 常且有聲音,但因把磁頭讀取錄音帶的方向放反邊,變成所有聲音都是反的,不論是講話的聲音還是場所產 生的聲音都是反的,變成沒有辦法好好聽到正常的聲音。

53


第四次評圖製作過程

鋁條及錄音機相接的方式。2018

54


嘗試吊起來測試。2018

前面三次都是用鋼索,還是有點不穩定,所以最後一次把鋼索都換成鋁條。

55


在正式場地測試。2018

56


在正式場地測試。2018

57


在正式場地測試。2018

58


在正式場地測試。2018

59


60


使用原本的馬達轉速很不穩定,最後改成使用步進馬達,請視覺傳達系的同學幫我寫程式 到 ARDUINO 板裡面,可以讓馬達一直運作與設定時間。

61


評圖中。201DF

62


評圖中。2018

希望聽眾聽聲音的樣子。2018

63


Final 聲音之都

64


65


不論是站著、蹲著或是躺著,景致雖有些微不同,但聲音依然會讓人想起曾經的光景。

66


67


回顧做畢業設計期間,面臨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把它分類成三類 : 言語束縛 : 回想起小時候的行為與思想,都是以母親為主,就像是沒有靈魂的軀殼一樣,人 家說甚麼就做甚麼,母親是個堅強且做事情也很有能力的人,對於她說的話沒有 人敢反駁,她所說的話我都會銘記在心裡並盡量的做到,以前她一直說凡事都要 靠自己,從以前一直遵循著這句話,上高中時,因為電腦的問題不會而去問老師, 但老師只回說要我們自己去找答案,這讓我更加深了母親說的那句話,之後只要 有甚麼問題就會自己去找答案不太會問人。 行為束縛 : 小時候不會用說的回應別人的問題,也是非常內向的小孩,都只是搖頭或點頭, 母親很擔心也很生氣還請姨丈開導我,當時內心真的很恐懼,就像要被吃掉一樣, 但沒有跟任何人說過,經過這次之後只要不開口母親就會抓狂,不想要再這樣對 待就逼自己要開口,久而久之好像別人的要求看得比甚麼都重要,變得不會拒絕 也不知道輕重緩急,一味地去滿足其他人甚至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母親對我來 說極具影響力,她的一舉一動我的心情都會受到波動,害怕她生氣怒罵,時時刻 刻不能放鬆,都處於警戒狀態,因為不曉得什麼事情又會惹怒她,偶爾會試著轉 移母親目標,說不定心情就不會那麼糟,但適得其反母親反而把怒氣波及到自己 身上,到後來放棄做所有動作,連溝通也不想要去嘗試,深怕被波及到颱風尾。 思想束縛 : 很在意別人的眼光,容易受到周遭的影響,只要有人心情不好或是口氣不好就會 想是不是自己哪裡不小心惹到對方,不太敢把自己的想法及情緒表現出來,怕會 被看不起,很自卑的狀態。

68


那三種束縛其實都是被自己從小養成的習慣給束縛住。 從大學開始上設計課就覺得,老師說的都是對的,沒有懷疑,當時並不覺得這個有甚麼問題, 直到碩四下連浩延老師對我說 :「不要覺得甚麼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當下才驚覺原來自己 有這個問題,從那時起就盡量讓自己對任何事情產生好奇。 到了畢業設計這一年,指導老師林聖峰老師,知道我有一些需要跨過去的棘手問題,這些問 題都變成絆腳石,需要一一克服才能進行下一步,也趁這時磨練,每當到下一步時又不確定 這樣對不對,對自己很沒有自信,不時的與自己對話也在做掙扎,反覆地持續一年,很謝謝 林聖峰老師,如果沒有那一年的磨練,現在也不會有心境上明顯的改變,就以凡事都要靠自 己這句話當例子,在做完畢業設計後完全被打翻,以前覺得尋求別人幫助代表能力的差別, 其實並不是這樣,而是一個人的能力本身就有限,要適時地詢問請人幫助,不然到後來累的 是自己事情也還沒完成,還有〝open your mind〞這一句話,以前很封閉自己,不知道該怎 麼跟人交流,很害怕與人講話,但這一年沒有辦法不跟人講話,也因為這樣讓我學習到很多 之前不了解的事情,也發現其實只要提出問題,一般人都很樂意幫忙,有很大的收穫,不只 實質上的東西,心境也有很大的突破。

69


70


讀了五年的建築研究所,中途有想要放棄,但跟老師們聊過天之後,其實自己是知道自己有 些跨不過去的東西,可是那時候並不知道是甚麼,就算離開了實踐大學,那些問題一樣會不 時地出現,要不就趁現在問題出現慢慢的把它跨過去 ...... 畢業設計這一年,一次面臨到許多問題,不只自己的問題還有面對不熟悉的領域,中間也有 面臨崩潰時,做一些會讓自己開心的事情,把注意力和心情轉換,雖然現在還沒辦法把所有 跨不過去的東西都跨過,但這一年真的讓很多自己害怕的事情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一點點進 步,這是個好的開始。 畢業設計的結果可能不那麼的完美,我已在製作途中學習到了很多,相信之後會更好。

71


72


參 考

書 目

1. 游金湖。《錄音機 原理 ‧ 修理 ‧ 問題》1991 2. Le Corbusier。《邁向建築》1997 3. 肯尼斯 . 富蘭普頓 (Kenneth Frampton)。《現代建築史 : 一部批評性的歷史》2005 4. 李清志。《機械建築 : 機械美學與建築形式 = Machine-inspired architecture》1998

73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