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材料_期末報告

Page 1

國立臺東專科學校建築科建築材料 期末報告

牡蠣殼粉做為水泥膠結材料的讀書 報告 A Study Report on the Oyster Powder as a Cementitious Material

授課老師:張恒瑋 學 生:郭庭安 班 級:建築二 學 號:1081060013 2021 年 08 月 05 日


目錄 一、緒

論…………………………………………………………..……03

二、文獻回顧…………………………………………………………..……04

三、實驗計劃…………………………………………………………..……05

四、課程心得…………………………………………………………..……06

五、參考文獻…………………………………………………………..……06

2


一、緒論 參考文獻【1】的 研究目的與範圍 牡蠣殼與水泥同樣富含氧化鈣(CaO)成份,若予以磨成粉末細度化並激發其活 性,也許可以取代部分水泥做為膠結材料;本研究希望將廢棄牡蠣殼經過適當處 理後,能有效地應用於混凝土工程中做為膠結材料使用,在兼顧強度及工作性的 前提下,得到牡蠣殼之最佳使用方式及用量,以達到廢棄牡蠣殼資源化之目的。

3


二、文獻回顧 根據參考文獻【1】由文獻中試驗研究結果顯示,牡蠣殼混凝土置於海水及 淡水不同環境中養護,強度上並無明顯變化,若添加波索蘭材料飛灰及爐石等, 更有助於長期強度的發展【7】,所以廢棄牡蠣殼亦可應用於人工魚礁工程上; 廢棄牡蠣殼除應用於粗細骨材外,亦可應用於漿體材料,文獻中試驗研究顯示牡 蠣殼粉本身並無膠結性,單獨取代部分水泥在提升強度之效果並非十分良好,但 若給予細度化(3500cm2/g)比水泥顆粒細時,在取代一定比例水泥後,不僅對 工作性及抗壓強度有所提升,對抗氯離子滲透性也有助益【10】,但牡蠣殼粉富 含CaO,若嘗試以不同處理方式或添加其他摻料激發其活性,或許有助於水化反 應強度發展,做為水泥膠結材料使用,這是本研究主要精神。

4


三、實驗計劃 本文使用參考文獻【2】的本研究使用之牡蠣殼粉,係由彰化縣芳苑鄉隆興 蚵殼工業社所提供,經試驗其化學成份性質如前章節表2-2所示,將牡蠣殼依未 燒過及經過高溫燒結(1200℃以上)兩種不同處理方式並磨成粉末,過#200篩使 牡蠣殼粉比表面積與水泥相近(約為2800cm2/g),如圖3-1及圖3-2所示;另因 牡蠣殼粉含有高量氯離子,經試驗檢測浸泡水中各齡如下表:

圖 1. 未燒結之牡蠣殼粉

圖 2. 經過高溫燒結後牡蠣殼粉

試驗設備 1.

100 噸萬能材料試驗機

2.

水泥砂漿抗拉抗彎試驗儀

3.

恆溫恆濕養護箱

4.

離子自動滴定儀

5.

氯離子快速滲透試驗設備

6.

流度試驗儀

7.

長度比較測微器

8.

砂漿攪拌機

9.

電子秤

5


四、課程心得 在疫情嚴重下,還能以這種方式上課也是很特別的的一次體驗,從建築學 材料裡最初的單元開始教起,讓人彷彿回到高中時期的課程,雖然是短短的一個 月的課程,但還是能夠將所有單元重新複習的感覺非常的好,也辛苦老師花費自 身時間來教導我們了。

五、參考文獻 【1】 李哲榮,“牡蠣殼粉資源化做為水泥膠結材料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 學,碩士論文,2004 年。

6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