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1060009_0523_paper

Page 1

試論施工圖團隊中的當責(accountability)意識 1081060009 朱泓旻 何謂當責: 在這裡我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名詞,而當責和負責有相同嗎?當然是不同的東 西,當責是一種管理方式,如果要做到最好的管理,就是不用親自管理,因為 不需要被管,就表示你有把責任負起,且做到好,所以主管才不會去管你,而 是讓你好好地把工作做好,這和現在上施工圖的團隊合作一樣,如果你有好好 的把組長、小老師和老師的要求達成,那他們自然就不會有理由找你麻煩,或 是請你再回去修改,修改完檢查看看有沒有達成要求,但是因為要先培養未來 工作時的營運模式,在未來才不會不了解或是不懂,而被開除,現在做錯也只 是被罵、被當掉或叫你拿回去再修正一次,出社會後不會只有這樣而已,還有 更嚴重的後果等著呢。要建立當責的第一步是問大家有沒有意見提出,因為有 意見才能改善現有的問題,而且這麼多人的情況下,意見也會有很多分歧點, 跟現在上施工圖課每個禮拜六要填問卷來取得回饋,讓以後的課程越來越好, 也能試著改變教學的方式,或許有一天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方法,像是剛進 入學校教書的老師,剛開始不知道如何教才是好的,經過幾年的教書後,會漸 漸地找到屬於自己的教法,這也是會因人而異的,如果以前受到的教學方式, 可能會沿用下去或嘗試改變。在過去遇到一些蠻認真教書的老師,常常會因為 這些老師而對讀書有了信心,很喜歡在教書時會有一些互動或是講故事的老 師,不只讓課程能加深印象,還能使課程不無聊,因為常常會有在上課打瞌睡 或者是睡著的同學,為了讓他們能在課堂上聽課,才這麼做的,雖然會影響課 程的進度,總比授課時很多人在睡覺好。當然,這些認真的老師也影響了我的 對學習的態度,但是有些課程即使是很認真的老師來授課,我也不一定能認真 的學習,像是我對數學和力學真的很苦手,上課時也沒辦法聽得懂,下課也不 太敢問問題,雖然我知道這樣不好,但是我還是只能這麼做,有時候也是會問 問同學一些不會的問題。


「當責」與「負責」的定義與比較: 當責與負責的意思到底差別在哪?負責是被動且是只對自己承諾,而當責是主 動且是對自己與別人承諾。負責是被要求承擔工作或責任,當責則是自己想去 接受且為自己負責,還有當責是要非常投入的,不只是全部的心力而已,而是 比全部的心力還要更多。負責和當責比較的話會有三點,而這三點是目標、態 度及行為,負責的目標是把自己該做的完成,即使努力的做事很可能也跟沒做 的回報是一樣的;當責的目標是都以結果為主,只要結果好,過程再怎麼不好 也沒關係。負責的態度是我只要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好了,別人的事我都不管, 不如少做一點,何必讓自己那麼累,而且做了很多可能也會錯很多,還想要快 速完成作品,這跟我們上的施工圖課很相似,在分配工作時,會有人想要做或 畫少一點,因為不想讓功課占用到自己的時間,雖然這種想法很自私,但是我 自己偶爾也會有這種想法;當責的態度則是不能抱有我責任已經盡了。負責的 行為是自己該做的事要完全負起責任,這和現在工作時很類似,只做完 8 小 時,在這 8 小時裡做了多少算多少,超過就要當作加班,而且得再給加班的薪 水;當責的行為則是把權力授予給別人來做,也得負起責任,不只是因為你授 權了,就沒有你的責任了,這麼看來非常不負責任。 總結: 經過這次的查詢資料,我終於知道當責是什麼了,在現實生活中也經常會有這 樣的問題,像是組長如果只有把事情交代下去後,自己卻辦不到,那他的公信 力就沒有那麼高了,以後要交作業或是做作業,組員就會不想理他,導致整組 分崩離析,這樣連責任都沒有負到,當責就更不用說了,還有工作的分配要在 工作之前就先分配好,而不是在工作時才在分配,導致效率低落,從而來不及 畫圖。我覺得畫施工圖要先找到重點來學習,這樣效率才高,做事才不會沒信 心,工作起來會更加積極,只要找到相對的熱情,畫施工圖也能是很快樂、很 開心的,但是很多人找不到重點,就只能默默離去了,看了蠻多人遇到困難就 不想去解決了,直接選擇放棄覺得比較乾脆,但是我會選擇面對困難,因為越


是逆境就會變得越厲害,如果只是因為一點小困難,就放棄未來的前程的話, 這樣抗壓性也太小了吧,好像現在越後代抗壓性的問題越來越多,像是去工地 工作的話,很多年輕人做不到幾天就不想再做了,這也是現代非常多的問題, 要解決這個問題的話,要從小就開始培養面對困境的處理方式,如果都有以正 面迎擊來解決困難,那麼他以後也不怕會被刁難或是為難之類的,對未來真的 蠻有幫助的,只是現代的小孩都過得太幸福了,才導致這個社會會越來越缺乏 人力,而改成機械來代替。 參考資料: 一段對話,五個步驟,落實當責文化 https://www.gvm.com.tw/article/46461 做一片有意識的雪花: 運用「教練模式」強化「當責」的實踐 https://coachcampus.cn/portfolio/research-paper/connie-tsai-the-useof-coach-mode-enhanced-when-responsibility-in-practice/ 把事情做對、做好!為「最終成果」負「完全責任」,就是當責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1932 當責不讓,不再沒肩膀! https://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0792&page=2 勇於當責、承擔責任與盡力負責(Accountability, Responsibility & Conscientious) https://mymkc.com/article/content/21186 【內文試閱】《從負責到當責》前言 https://ecocite.pixnet.net/blog/post/27145629 《價值觀領導力》:從「分層負責,充分授權」到「分層當責,充分賦權」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9531 「負責」跟「當責」哪裡不同?一個故事,告訴你為何當責者更有機會被重用 https://www.darencademy.com/article/view/id/16696


閱讀者:1081060001 翁海育 讀後心得:其實看完泓旻的論述我也有同樣的認知,我也是在這篇論述才了解 到當責與負責這兩詞的意義,但我認為在內容中,有些地方只是以 負責的角度去寫文章不是以當責的心態去寫像是達成要求是指負責 但今天如果一開始就以當責心態就不會有後面修改的問題,然後參 考資料有點多喔,看來有認真在翻閱資料。

閱讀者:1081060031 莊清勇 讀後心得:前半部的內容有些跑偏了,不過後半部的內容則又給人一種已經理 解文意的味道。

閱讀者:1081060018 莊承叡 讀後心得:看完泓旻的論述,剛開始帶入自己生活的部分很不錯,之後也有解 釋清楚當責和責任的區別,最後的結論也相當的不錯,在找資料這 方面很用心。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