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 Ruei Pei portfolio 2017-2024

Page 1


CONTENTS

新竹漁港直銷中心攤商 整建工程計畫

新竹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 重建工程委託規劃設計及監造競圖

楊宅 室內設計規劃與工程

遇水則發市集 舞台區 《小雨滴》

《 夏日天空的那匹紅馬 》 《 家 家 》

高爾夫球具 印花圖樣設計

建築設計規劃

1. 新竹漁港直銷中心攤商 整建工程計畫

2. 新竹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 重建工程委託規劃設計及監造 競圖

新竹漁港直銷中心攤商 整建工程計畫

嶼山工房

專案設計:呂昕/林子琪/黃昱慈/楊睿霈/張瑜芳/詹琇婷

燈光:沁弦築影照明設計

位置:新竹南寮漁港

2016-2021

『波光巿集建築是直銷中心新建建築的第一期工程,以N字形的 建築配置,在狹長基地上形塑出對相臨道路、漁港及風箏賽場草原錯 落開展的開放空間。建築主體是由幾何、模矩化的構築單元系統形成 的巨大波浪形SRC頂棚,以及交織集成材(CLT)及型鋼構成的板狀 拱弦垂直牆體構成。

水平、均質變化的波浪屋頂,透過45度角的切削,形成隨視點 變化的豐富簷線;45度旋轉的拱弦牆體,配合切削的頂棚共同形成曲 線變化、內外流動、時序光影交織的市集場域。』

直銷中心所在的新竹南寮漁港區域,具豐富漁業歴史涵構及休 憩觀光潛力。

本新建建築作為其中鍵結漁業與觀光休憩的重要設施,除疏理 機能及回應空間架構系統,更透過對話環境地景、回應氣候、 順應在地營造技術,發展因地置宜而自明自由的風土建築。

在其間形成各種尺度的視覺、人行穿梭及活動發生的開放空 間,並以水平延展的大型頂棚及擋風牆體做整合,形成可同 時抵禦新竹海濱夏季酷熱、冬季東北季風強襲的嚴苛氣候條 件。

平面圖說

∣ 全區縱向剖面圖

不同於即將拆除的高14公尺的舊有直銷中心之巨大建築量 體,新建建築的設計構想是透過各個機能空間量體的打散配 置,降低建築高度至7公尺。

攤販

大棚架下低矮均質且線性配置的攤商設施,高度整合而直接 裸露的水、電、照明、瓦斯、消防、排水等設施設備。

此圖面為當時的設計發展,後續發包時設計上的結構有做修 改。

攤販單元細部平面圖 ∣ 攤販單元剖立面細部圖

新竹漁港產品直銷中心 重建工程委託規劃設計及監造競圖

為降低原建築量體高度、導入多元尺度之開放空間,形塑以漁 貨直銷中心及興建中之戶外巿集景觀棚架廣場為核心之漁港商業區 公共空間系統。串聯遊艇碼頭、濱海綠帶與環境教育廊帶等設施空 間,形成新竹漁港區域整體濱海休憩景觀環境系統。

以漁貨商業、市集展演、海事體驗、濱海生態為主軸,形塑 四季交織、層次倫替之活動平台。

碎化機能量體,降低建築量體高度,形塑具層次之開放空間 與融入景觀多孔隙、輕量之建築設施。

理風與遮陽。回應濱海區域環境特有之氣候條件,發展自明 之構築形式及恰當材料、構造系統。

空間架構爆炸圖

西北向模擬透視圖

∣ 全區立面圖說 ∣ 搬遷計畫

回應原建築物搬遷、拆除議題之工程期程規劃。

新建漁產直銷中心 (第一期工程)

→ 遷移原漁場直銷中心攤商及餐廳

→ 拆除舊漁會大樓及原漁場直銷中心

→ 新建戶外棚架 (第二期工程)

→ 施作景觀工程 (第二期工程)

。新建漁產直銷中心(第一期工程) 。遷移原漁產直銷中心攤商及餐廳

海港管理中心 舊漁會大樓 戶外攤商 漁產直銷中心 。新建市集景觀棚架 。遷移戶外攤商 。新建漁產直銷中心(第一期工程) 。遷移原漁產直銷中心攤商及餐廳

。拆除舊漁會大樓  及原漁產直銷中心

。施作景觀工程(第二期工程)

。新建戶外棚架(第二期工程)

。施作景觀工程(第二期工程)

此案結構為不同的使用用途且應用了 不同材質與系統進行設計,如木構雨 遮棚架、鋼構構架系統之商區、版牆 與鋼構構架混合之餐廳等。

模擬透視圖

∣ 全區配置圖說 ∣ 棚架與市集接合處模擬透視圖

不同形式的結構將統一使用相同材質的RC 預鑄屋頂, 為此區域帶了些微妙的一體感。但是不同形式的結構的 銜接處需設置伸縮縫,並使用滾軸支座為邊界條件進行 處理,讓各個建築物成為不同系統的獨立結構。

CONTENTS

新竹漁港直銷中心攤商 整建工程計畫

新竹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 重建工程委託規劃設計及監造競圖

楊宅 室內設計規劃與工程

遇水則發市集 舞台區 《小雨滴》

《 夏日天空的那匹紅馬 》 《 家 家 》

高爾夫球具 印花圖樣設計

個人接案 室內裝修/展覽設計

3. 楊宅 室內設計規劃與工程

此案為我生活20多年的住家,於宜蘭羅東,共2層樓70坪。

因近年來奶奶不在,小孩們也在外地工作及上學,長期只剩下父母 在家,加上當初興建時並非找專業人士規劃,建物雖非老屋,但卻 多處有壁癌,且三個子女已成年卻需共用一間房間,雖空間大,但 整體來說空間布局分配不均。

空間格局規劃:父母主要活動空間拉至1F,神明廳安排從2F搬至 1F,2F平均分配3間獨立房間,再加上一個公共活動區以便後續彈 性使用。

1F空間配置(原有): 客廳﹑客房﹑書房﹑廚房﹑餐廳及一間衛浴 1F空間配置(設計後): 神明廳﹑父母臥室﹑客廳﹑廚房及餐廳

原一樓平面圖 ∣ 一樓設計平面圖

為求空間穿透性與光線 充分利用,以不影響主 結構為主,隔間及開窗 重新規劃設置。

2F空間配置(原有): 和室﹑神明廳兼工作區﹑小孩房﹑父母臥室及一間衛浴 2F空間配置(設計後): 交誼廳﹑3間臥室﹑一套半衛浴

原二樓平面圖

∣ 二樓設計平面圖

1F-大門
1F- 公共空間細石磨石子地板

2F-臥室

∣ 2F-交誼廳置物櫃

∣ 2F-交誼廳往後陽台視角 ∣ 2F-交誼廳

CONTENTS

新竹漁港直銷中心攤商 整建工程計畫

新竹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 重建工程委託規劃設計及監造競圖

楊宅 室內設計規劃與工程

遇水則發市集 舞台區 《小雨滴》

《 夏日天空的那匹紅馬 》 《 家 家 》

高爾夫球具 印花圖樣設計

個人接案

舞台設計與執行

4. 遇水則發市集 舞台區

5. 《小雨滴》

影視美術

平面設計

6. 《 夏日天空的那匹紅馬 》

7. 《 家 家 》 8. 高爾夫球具 印花圖樣設計

鹿村工作室

主辦單位:田文社 主要設計:小龜/楊睿霈

施作工程:小龜/嘟嘟/紅毛/楊睿霈/邱姵瑜/彭彭/映德/ OVER 遇水則發市集 舞台區 2020

舞台照片

∣ 舞台主要材料

《小雨滴》

嚐劇場

地點:烏梅劇場 2023

製作團隊

編劇導演暨演出:洪信惠 共同創作暨演出:張棉棉 音樂設計暨演出:卓士堯 聲音設計暨演出:陳晏如 舞台暨戲偶設計:孫立之 燈光設計:王芳寧 音響設計:陳天奇 舞台監督:黃彥眞 製作人:陳明緯 執行製作:曾祥富 行銷宣傳:李昀芷 平面設計:陳怡璇 導演助理:林易蓉 聲音助理:范嘉珊 影像記錄:李亦軒 劇照拍攝:58kg 舞台技術:楊睿霈、黃婧 燈光技術:曾紹東、蘇筱筠 前台人員:張曉逸

《小雨滴》海報 ∣ 烏梅劇場表演照片

//劇情簡介//

一顆在烏雲工廠裡被製造出的小水滴,從天空一路掉落到女孩Hope的瓶子裡,因為意外而被潑濺 出瓶外,沿途流經腳邊、木頭隔板、滲入地下,從土壤中的泥土石頭之間、沿著縫隙,Hope緊緊 跟隨著小水滴,時而擔憂、時而幸福,穿梭於奇妙旅程之中。

小水滴最後會去到哪裡?Hope又能跟到多遠的地方呢? 對於Hope來說,她最想去的地方是哪裡? 小雨滴帶著「希望」找到了孤單的Hope,他們將一起踏上旅程,尋找散落的快樂。

在緊湊生活裡,總需要一些力量,讓人重拾在繁雜世界裡已然遺忘的初衷。

「在不遠處的角落、出現了一朵小小烏雲,飄向在浴缸裡呼呼大睡的Hope。」 連日大雨灌溉了夏日乾涸的大地、也喚醒了炎熱中昏昏沈沈的人們。

深呼吸、放慢腳步,也許你會發現,汲汲營營追求某種「理想」的過程中,幸福,其實俯拾皆是。

透過不同的象徵物件, 表達不同的場景變化。

烏梅劇場表演照片

芒草區 ∣ 乾涸的土地

多肉植物區 ∣ 廢棄物堆

石礫區 ∣ HOPE家的主要物件

《 夏日天空的那匹紅馬 》

2020-2021

製片人:高文宏

導演:張作驥

編劇:張作驥/謝惠菁/梁均婕

副導演:謝惠菁

場記:梁均婕

助理:張哲魁/林芯緹

製片:陳怡辰

執行製片:劉克聞

製片助理:高永瀚/梁丞廷/江皓誠/傅棋顯/吳威翰 /羅能華/甘哲偉/尤勝鋒

實習生:黃煒鈞/葉子杰/駱維翎

攝影師:張晟越/鄭智仁

攝影支援:陳啓政/許之駿

攝影大助:梁紹文

攝影二助:廖殷/陳群智/李紹安/張哲魁/胡伯霖 實習生:鍾尚庭/柯孟承/李宗憫

燈光師:莊永佳

燈光支援:陳啓政 燈光助理:梁紹文/廖殷/陳群智/李紹安/胡伯霖

錄音師:王裕雅

錄音大助:廖奕棻

錄音助理:陳宥升/楊晨光/牟宗福 實習生:何佳容/方柏人

美術指導:詹正筠

美術執行:楊睿霈/邱姵瑜

美術助理:洪詮翔/張哲魁/梁丞廷 主景支援:鍾尚庭/董亮宇/吳威翰/陳映如

主角家後院場景照片

造型指導:楊立佳

服裝管理:吳威翰 實習生:張愷庭

梳化:黃宇蔓 髮型:陳彥宏

特殊化妝:覺藝工作室/張甫丞

場務領班:許俊平 場務助理:梁丞廷 實習生:侯冠彰/李立丞

紀錄片:江薇玲 劇照:劉承恩/方柏人

開鏡劇照:吳雋然

檔案管理:林芯緹/陳冠蓉/吳昕霏/鄭雅文/李安妮 剪輯:張作驥 助理:梁均婕/李安妮

聲音音效工程:簡單主張影音製作有限公司/張作驥 助理:謝惠菁/李安妮

特效總監:陳澤松 特效製片:廖奕棻

3D建模:李宏維

主角一家人住在海邊的一個小鎮 裡,所以場景有許多漁網以及漁 港會看到的元素,設定上那些東 西都是兄弟們在海邊撿起來的。

調光:吳昕霏

助理:李安妮

會計:方雅慧

行政出納:吳瀅伶

前期企劃:陳厚廷

中文字幕:謝惠菁

英文字幕:TONY RAYNS

英文字幕初翻:楊程皓/陳宥升

電影配樂:林尚德

錄音、混音:林尚德/大禾音樂

音樂行政:陳從廉/黃筱婷

《羽毛》《飛馬》

大提琴:巫尚謙

低音號:王吉盛

插曲《飛去叨位》

詞:謝惠菁

曲:林尚德

演唱:李亞臻

製作人:林尚德

編曲:陳芍安

錄音師:高暐翔

錄音室:白金錄音室

製作助理:魏子云 混音師:葉育軒

混音室:白金錄音室

住在海邊小鎮的陳有銘自從太太美雲因溺水意外後,在漂浮著垃圾的埤塘 住家旁,獨自扶養著三個兒子。長子阿威因曾加入詐騙集團而自食其果, 現在準備離開家去開創演員的事業;次子阿庭僅擁有幼童的心智且需要人 照護;而最年輕的小亮,具有畫畫的天賦,也敏銳地發現自己是「多餘的」 小孩。最近陳有銘賴以為生的怪手故障了,所以空閒無事常在夾娃娃機店 或者卡拉OK餐廳遊走,然而一個自稱謝卉臻的女子出現,他原本安靜的 生活突然之間起了變化。

阿臻想知道陳有銘是否就是他的親生父親。陳原本不想理會阿臻,但她不 斷騷擾,別無他法之下陳只好打給了阿臻的母親柯莉佳,他二十年前的女 友。柯得知了她失蹤女兒的去向,也來到小鎮與女兒對質。在一切謎團明 朗以前,陳同時也得面對醫院傳來他妻子的死訊,以及他與三個兒子阿威、 阿庭及小亮日益緊繃的關係。

其中一個房間設定上是阿庭跟小亮的, 他們共用一間房間,為了小亮好照顧阿 庭。阿庭喜歡打棒球、把玩吉他,很多 娃娃是爸爸給他的;小亮則喜歡畫畫, 他們都喜歡從海邊撿東西回家。

主角阿庭&小亮房間場景照片

《 家 家 》

2021

主演:劉若英

導演:姚國禎

編劇:姚國禎/李焯雄

監製:廖慶松/阿 信

總策劃:葉如婷/周欣怡

顧問:張寶慧

文字記錄:周靆弟

副導:林曼筑

場記:黃子庭

製片人:劉大武

製片:池宗榮

執行製片:黃少詮

製片助理:周勁寬

製片支援:林芷萱/蔡珮欣

現場助理:廖一驎

劇組會計:郭宸妡 製片組實習生:李蕎安

攝影指導:張誌騰

攝影大助:李益宏

攝影二助:沈揚登/郭和穎

攝影助理:張寧恩

數位影像技師:許哲豪

燈光大助:傅耀德

燈光助理:黃冠諺/劉至軒

收音師:李佳衡

現場收音員:涂皓鈞/鄒孟軒

場務領班:江偉誠/王信智

場務助理:王承宇

藝術指導:陳柏任

美術指導:詹正筠

概念設計:前田南海子

裝飾師:鍾佳珮

裝飾助理:莊依仁/邱姵瑜/楊睿霈

道具助理:郭秋瑾/蘇晉賢

造型指導:方綺倫 造型助理:楊孟築 服裝管理:張渝婕

妝髮指導:陳怡俐 髮型師:陳明月 化妝師:劉鳳琪

特效化妝:百嘉堂特效化妝工作室 特效化妝師:蕭百宸/劉顯嘉/楊舒閔

製景工程:阿榮影業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副理:陳冠志 工程資深技師:林旭東/蔡乾福/黃嘉緯 工程油漆技師:鄭慶堂/褚秋和 質感:法蘭克質感創作有限公司 質感總監:陳新發 質感統籌:林佩葉 質感執行:陳欣慧 質感專員:謝忠恕/郭佳妤/吳妍樺/陳靖恩/傅永/ 陳奕安

美術協力廠商:緯盛工作室/村山小學/會隆鐵工/弘 展工作室 道具車司機:王川豪 司機:陳世岳/郭豐宇/潘世平 群眾演員領班:許育婕 攝影燈光器材:宏達數位影業有限公司 場務器材:永祥影視有限公司

車輛租賃:永笙汽車租賃有限公司/大洋通運有限公司 保險:富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剪輯指導:廖慶松 剪輯:董淑緣

視覺特效:罡風創意映像有限公司 視覺特效總監:嚴振欽 視覺特效製片:陳彥君 VFX 視覺特效製片助理:許靖聆 影像合成指導:嚴振欽/林韋宏 視覺特效 & 影像合成師:李芊吟/余采霈/黃栢叡 視覺特效:仙草影像 專案經理:周雅涵 合成:李文婷

視覺特效:小月影像 特效師:蔡宜璇/詹孟珊/蔡明澤/蘇子圻

聲音指導:杜篤之 聲音剪輯:杜亦晴/謝青㚬 Foley錄音/音效:杜亦晴/謝青㚬 混音:杜篤之/杜亦晴 杜比混音錄音室:聲色盒子有限公司

手機音效設計:詹宏業 雷光夏口白錄音:江昆餘 口白錄音暨音效協調:黃士杰 錄音室:五月天工作室

主角是個畫家,場景設定工作與 生活都在同一個區域。

配樂:羅恩妮 小提琴:蔡曜宇 大提琴:劉涵(隱分子) 弦樂: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第一小提琴:蔡曜宇/駱思云/陳奕勇 第二小提琴:朱奕寧/黃雨柔/黃瑾諍 中提琴:甘威鵬/潘自琦

大提琴:劉涵(隱分子)/葉欲新 弦樂錄音師:林尚伯 弦樂助理錄音師:張閔翔/朱品豪 技術支援:徐振程 錄音室:玉成戲院錄音室 混音師:黃文萱

調光:肆號放映室有限公司 數位調光師:江怡勳 後期影像處理:伊西恩兔映像有限公司 後期檔案總監:許哲豪 後期檔案助理:游舒惠 後期製片:溫國佑

英文翻譯:蘇瑞琴

後期總監:丘昀

後期製作統籌:蕭姿佑

後期製作協調:廖培雯 影像後期製作:中影後期中心 片尾製作:韓蜜蜜

DCP 母源製作:韓蜜蜜/董彥君 劇照:吳易致

平面視覺/片名設計:劉悅德

國際行銷與影展規劃:香港商甲上娛樂有限公司台灣分 公司

統籌:許詩璟

企劃:岑梓君/蔡若儀/劉嘉華

//劇情簡介//

她叫家家,卻用了一生的執拗固執,想逃離家又不得不回家。天生的母女關係,讓她越想抗拒,卻越像是母親的樣子,從寫實 到科幻的未來,母親與女兒在彼此的愛裡生存、依賴也互相傷害。一個時代的縮影,一段如夢境般迷人而神秘的母女關係,幽 微而真實,相愛而相殺,揭露女性以冷靜、冷淡、冷處理的獨立之姿向生命提問。

高爾夫球具 印花圖樣設計

主要設計:楊睿霈

印花的想法是利用拼接不同的形狀, 以及不同的圖案搭配。

用拼接的概念,則會是透過不同形狀 堆疊,跟顏色上漸變去產生效果。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