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 Ruei Pei portfolio 2012-2016

Page 1


PORTFOLIO

from work academic / 2012 - 2016

EA2 基地之詩

EA3 教堂

EA5 界面劇場-基隆火車站拆除計畫

01-06 07-14 15-28 29-40

selected academic projects

1. EA2

基地之詩

2. EA3

教堂

3. EA5

界面劇場 -基隆火車站拆除計畫

此基地位於淡江大學校區,相鄰福園及海事博物館,為一大 片草原區。基地旁有一主要動線,前往商管大樓,因此上下課時 間是屬於人流動線;在此基地的活動大致上分為幾種,學生上課 集合地點、聊天聚會、等候的空間及社團練習的場所。而基地周 遭豐富的植栽創造出不同疏密的邊界感與隱私度,也是這個基地 一大特色之一。

由基地內部的環境感受,希望能增加感受校園裡體驗不同自然環 境的樂趣,雖基地以及相鄰的福園是人造地景,人工的引水創造 出來水的流動聲,以及因為植栽的分隔,弱化的周遭環境產生的 吵雜人聲,想在此搭建一個臨時小樹屋的概念,讓進來休憩的人 們對於這個角落有不同視角及體會。

基地之詩

楊睿霈 指導老師:周家鵬 基地位置:淡江大學福園 2012

基地之詩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歸屬和愛的需要」,人們若是滿足 了這一需要,便會向上尋求「自我實現」。其中追求信仰,在這 時候,漸變成人們對於需要歸屬感的某種行為模式。 基地上區分成三個區塊: 教堂、社區活動中心以及廣場,想透過 量體與量體間的包圍性以及不同高度的錯層抬升,產生具有不同 開放性質的空間對話。

教堂設置於三角基地上,利用此形狀創作不同的邊界感,設計上 利用大面厚牆阻絕前往教堂時週遭環境的聲音(因為大馬路上)

干擾,也利用天橋以及地面鋪面從三角形基地延伸至另一個方型 基地的設計,串聯這兩塊的基地。

楊睿霈 指導老師:郭恆成 基地位置:新北市,淡水老街尾

一樓平面圖 二樓平面圖

1. 儲藏室

2. 汽車停車位

3. 神職人員住所空間

4. 機車停車位

5. 腳踏車停車位

6. 展覽空間

7. 交誼廳

8. 廚房

9. 公共廁所

10. 表演與演講空間

11. 辦公室

12. 公共廁所

13. 神職人員住所 /住宿客房

14. 閱覽室

15. 教學教室

16. 教學空間

17. 禱告間

18. 教堂

19. 戶外庭園

20. 戶外連接橋室

行走進入教堂出入口前,增長路徑距離以及設置不同的停留點,加強整個進入信仰領 域的過程,也增加思考進入到這個空間前自身心靈沉澱的時間。

另一條前往社區活動中心的動線,也是設計需要圍繞的一條動線,也透過在前行的過 程更加清楚自己自身位置的變化。

中 山 一 路

體驗建築包含了用身體直接感知以及透過間接記憶才經驗空 間,所以,把空間當作一個「感知基地」,就不難理解人們其實 會依著記憶與習慣去建構「環境」。

1990年基隆開始進行一連串的都市改革,後期(2014)其中 包括基隆車站都市更新案及車站改建工程(第五代車站),於是 在這個變動之中,產生許多新舊的交疊、都市中空的量體空間 (空體),若是依循記憶將空體填補,會產生怎樣的空間界面呢?

界面劇場- 基隆火車站拆除計畫

楊睿霈 指導老師:蔡大仁 基地位置:基隆 2015-2016

從1895年後基隆火車站便未再更改過位置,直到2015年又再次更 改了基隆火車站地址,分為南北兩站,因尚未完工,新舊並存,這時 期成為基隆人的過渡記憶。

由於基隆火車新站的新建與開通,讓舊基隆火車站成為通往新車站(南 館)的臨時出入口,每天人們經過,但對於擁有舊車站的空間記憶逐漸 喪失,而這個消失功能的舊基隆門面,像是一道界面也是一座都市裡 的空體。

這個舊車站為新車站之「口」,因通往新車站有5米高程差,需連接斷開的界面。利用「樓梯」這個元素貫穿舊站體的 空間,重新思考進入語離開基隆的方式。

「樓梯」的形狀,同時具有連接垂直空間,與察覺自身與他人動作上的關係(同時存在看與被看的關係),設計上結構獨 立於舊站體內的懸浮樓梯為謀介,將樓梯拉長穿越整個舊站體。而這個漂浮的結構在使用上創造了不同行走的流速以及真 實結構的些微晃動,讓這座樓梯在通往新舊之間,形成有如劇場般的記憶與經驗:走、停留、等待這些具有時間性的過程 都在這裡被拉長,最後車站站體拆除後,能留存的便是這些過程。

建築在拆除與建造的過程狀態,像是斷裂餘過渡規劃 的都市景觀。

回到空間本質,這些都市發展留下的斷裂以及空體, 是一種虛體又像是薄層包覆的殼,那種介於虛實之間 的空間,重新定義為空(empty)。

1F plan +220 cm N

這些看似不存在卻又存在,影響著日常卻容易視而不見。鷹架 系統是日常構築的元素,從一個空地裡垂直水平一直不斷生長 的建築,但不是真正的實體(solid),卻也不能算是真正的虛 (void),雖然視線無法完全的穿透,但光跟水還有空氣卻能卻 能與此交錯,佈滿這個空。

利用這個概念去架構舊基隆火車站這個過渡客體,讓

人們與光跟水還有空氣繼續流動在此空間裡,這是關 於空間、關於人、關於感受、關於體驗。

EA2 基地之詩

EA3 教堂

EA5 界面劇場-基隆火車站拆除計畫

01-06 07-14 15-28 29-40

1. Collage 意象與概念的練習

2. 繪畫 3. 其他.

Empty or Void?

or Void?

面試時的空間設計題目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
Yang Ruei Pei portfolio 2012-2016 by 李鈺 - 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