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_04瘋北大vol 127線上版

Page 1

2023 APR. / Vol.127

【瘋三峽】用藝術說土地的故事

──梅樹月介紹

【瘋國際】「飛越千里,求學台灣,落腳北大」

歐洲學生眼中的臺北大學

【瘋娛樂】等你來挑戰!

那些你/妳沒看過的密室逃脫

【瘋專欄】旁敲側擊

──從犯罪側寫看真相

【封面人物】解析白領犯罪的秘密

──沈伯洋教授專訪

總編輯 林碩槿

執行編輯 吳承翰 鄭芷菱 簡欣儀      張敏萱 林碩槿 王信璁

犯罪是社會中一種需要被矯正的行為。自古以 來,即使人類社會物質和心靈不斷地進化,犯罪仍 舊像黑影一般離不開我們的生活周遭,而近年來也 出現許多顛覆性的犯罪形式,讓我們完全無法想 像。人類和犯罪的對抗已經持續了很久,雖然無法 完全根除,但我們也從過去的經驗當中,建立理論 和方法來熟悉犯罪。

在北大犯罪研究所任教,專精白領犯罪的沈伯 洋教授,在研究中發現,犯罪不一定是個人的,也 有可能是組織、甚至是以國家為單位進行。因此決 定從其專業出發,深入研究國家型態的犯罪以及資 訊戰。希望可以成為社會進步的重要推手,讓更多 人了解這些待矯正的行為。

而談到熟悉犯罪的方法則有許多方向的探討, 像是心理、社會環境、行為本身等。在國外,就有 一種職業稱為犯罪側寫師,透過對行為、場域的觀 察來了解犯罪,進而預防。另外也有需多犯罪主題 的戲劇,讓一般大眾也可以和刑警一樣了解犯罪者 的心理與動機,本次的專欄即介紹犯罪側寫師的工 作,以及有深度的懸疑推理劇。

犯罪想必是所有人厭惡的一件事情,沒有人希 望自己的生活充滿犯罪。正因為如此,我們才需要 去學習、了解犯罪本身,進而從源頭解決。

有光的地方,就免不了有黑暗;但透過我們的 努力,就能點亮黑暗,映照光明。

ntpusunewsdept@gmail.com

副總編輯 鄭芷菱
發行人  李芝玉 副發行人 陳胤彤 吳立欣 陳佳欣 總編輯  林碩槿
林碩槿 吳承翰
鄭芷菱  封面拍攝 林筠欣 特別感謝 沈伯洋教授 發行月份 2023年4月 發行數量 130本
鄭伊玲 潘喻婕 左喬允 專欄作家 劉彧礽 美術編輯 左喬允
潘喻婕
國立臺北大學第23屆學生會新聞部發行 合作相關事宜請洽:

【作家專欄】

Content 【四月份行事曆】 02 【瘋議題】 瘋三峽 用藝術說土地的故事 04 瘋國際 「飛越千里,求學台灣,落腳北大」 歐洲學生眼中的臺北大學 06 瘋娛樂 等你來挑戰!那些你/妳沒看過的密室逃脫 08 【瘋專欄】 封面人物 解析白領犯罪的秘密 沈伯洋教授專訪 10 瘋專欄 旁敲側擊 從犯罪側寫看真相 15
校正,回歸,未完待續… 20 【課外活動指南】 23 1
3 4 10 11 MON TUE 16 17 18 25 24 SUN 2 9 30 期中考週 APR. 四 2 23
28 29 1 5 6 7 8 12 14 15 WED THU FRI 19 26 20 27 21 22 13 租稅服務社演 講:個人 與營利事業 CFC改革 4月市集 國際志工社:移工庇護所 信望愛社:來自鄉村的呼聲 信望愛社:服事的意義 SAT 愚人節 學期已經過一半囉! 3

用藝術 說土地的 故事

「富貴浮雲,藝術千秋」三峽在地國寶級的藝術家李梅樹先生曾如此說道。透過畫家的揮毫潑墨,能將自 身的感受與知覺具現於作品之中。利用藝術作為媒介,將生活串聯,看見過去人們最真實的情感呈現。本 期瘋北大將介紹屬於三峽的獨特慶典——梅樹月,讓我們在每年春暖花開之時,一起來趟文化之旅吧!

|梅樹月,美術月

梅樹月是自2012年起,每年的三至四月間,由李梅樹紀念館與

國立台北大學合辦的系列活動。起源於政府主辦的三峽藝術季,當時 有許多藝術家居住於三峽,認為三峽擁有好的藝術氣氛,卻沒合適的 空間能夠展出,於是便和李梅樹紀念館共同討論,逐漸形塑出今日的 梅樹月雛形。

在為期一個月的活動期間,於三峽當地設立數個展區提供民眾觀

賞。展出的作品係由不同世代的在地藝術家所創作,當中除了有李梅 樹先生的作品外,近幾年更有收集如石川欽一郎、陳澄波、台展三少

年等結合西洋創作、對台灣藝術史上有所貢獻的藝術家作品。梅樹月 以藝術的平民化、生活化為理念,對在地人文、歷史的關注為本,結

合跨領域的當代藝術家,傳承並發揚李梅樹熱愛鄉土的精神。

(圖片來源:李梅樹紀念館)

李梅樹是最早以臺灣土地與人民為題材的寫實主義畫家。他從小出生於三峽,而後也 長眠於此。在他的創作中,能看見其對台灣這份土地的深情流露。李梅樹曾遠赴東京美術 學校就讀,終其一生堅持的寫實主義結合西洋的油畫創作,在他的筆下能窺見強烈的本土 意識以及屬於當時代的獨特風格。除了美術領域外,李梅樹回台後也積極投入地方公務, 並於1947年投入擁有「東方雕刻藝術殿堂」美稱的三峽祖師廟重建工程,邀請許多著名 藝術家一同將畫作刻入壁中,做出別具匠心的藝術創作。

|真實就是美,李梅樹精神
4
|文字編輯|吳承翰| |美術編輯|林碩槿|
──梅樹月介紹

|無牆的美術館與逐漸成熟的梅

自2012年起,梅樹月已舉辦超過十年的時間,除了主題變得

更精確及聚焦外,文宣也由一張張的摺頁變成一本線上與實體並 行的小冊子,也開始配合主題作出主視覺的設計。

由李梅樹紀念館出發,隨著活動規畫逐步完善,也擴展出越 來越多展區。展出的作品也不再只是畫作,更有雕塑、藍染、陶 藝等作品可供觀賞。展區以主題作為劃分,區內展示與該主題 相關的作品,也會配合周年紀念日等節日進行國際合作交流。 如2016年逢三峽在地的成福煤礦開採100周年,就特別選在三 峽在地的百年老礦場進行展出,並與日本的田川市石炭歷史博物 館合作,借展作品曾登錄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遺產的畫 家——山本作兵衛的煤礦紀錄畫做紀念特展;又或2017年遇228

事件70周年,於是展出陳澄波與知名的灣生畫家、也是李梅樹的 朋友——立石鐵臣的作品等。

直至2018年,梅樹月開始做了些調整。展區縮至僅李梅樹紀念館與國立台北大學兩區, 並配合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改以台灣美術史出發做主題的構想。然而,雖說是 以歷史為出發,梅樹月要做的卻不只是「懷舊」,而是希望能透過追溯前人走過的歷史足跡, 發現屬於時代的記憶。

除了作品展出外,梅樹月更有安排如講堂、藝術行 旅、音樂會等藝文活動提供民眾參與,為的就是希望三 峽在地人能夠了解、並延續文化的美德。今年梅樹月預 計在4月22日舉辦,並會於活動前一周釋出活動的相 關訊息,有興趣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了!

(圖片來源:pexels)

(圖片來源:島嶼步行日記) (圖片來源: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5

「飛越千里,求學台灣,落腳北大」

歐洲學生眼中的臺北大學

|文字編輯|國際部 張惠婷|

|美術編輯|吳承翰|

隨著疫情趨緩,這學期臺北大學也迎來許多來 自世界各地的大學生進行交換計畫。本期學生

會國際部也邀請到兩位國際交換生,來為我們

分享他們在臺北大學交換、以及在台灣生活的 心得。

|來台契機

首先,來自羅馬尼亞的 Edward Grossu,就讀企業管理學系,是臺北大學首位來自羅馬尼亞 的交換生,也是少數擁有東歐文化背景的學生。當初會選擇台灣進行交換計畫是源自於對亞洲 文化的好奇;想跳脫歐洲大陸、探索亞洲國度的魅力,品嚐台灣美味的食物,更是驅使他來台 交換的強大誘因。第二位國際部邀請到同樣就讀企管系、來自法國的 Antonin Feydel。他意識 到近年亞洲對世界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並對與歐洲生活截然不同的亞洲國度深感興趣。於是與 Edward Grossu一樣,毅然決然地踏上赴台交換的旅程,來到這座名為台灣的島嶼。

6
Antonin Feydel (法國) Edward Grossu (羅馬尼亞)

「如此美麗的校園,第一次見到就令我非常驚豔,在 這裡唸書的同學應該感到幸運!」臺北大學的校園廣大且

建築景色優美,令兩位國際生感到讚嘆;且校園機能完善、 設施資源眾多,而宿舍又鄰近教室,可說是相當便利。當

問起對於未來生活有什麼期許時,Edward 表示希望能體

驗更多台灣的食物,尤其是珍珠奶茶和粉條;Antonin則 期望能體驗更多台灣風光明媚的山林景色以及台灣的本土 文化。此外,他們也十分認同學生會國際部舉辦的「中文

角 Mandarin Corner」,認為能夠成功幫助他們順利去店 家靠自己使用中文點餐,獲得更多用餐的選擇。

|新奇與探索 |課程感受

對於臺北大學的課程,他們也有不一樣的看法。

Edward特別喜歡商院裡一堂名為「消費者研究專題研 討」的課程,他認為英語授課的教授口齒清晰,課程內容 規劃完整,讓人容易理解;而Antonin認為台灣的上課

模式偏向教授在前講課,學生負責聆聽,有時甚至能看到 學生在課堂上睡覺,這在法國是幾乎不會發生的。在法國 更多的課程是偏向學生大膽舉手發言、與教授討論,同學

們彼此交流切磋,這也顯示學生的參與度在法國是被高度 重視的,在此也能發現東西方教育文化上的差別。

透過這次的訪談,兩位國際生反映了他們在此求學遇 到的問題,我們也意識到國際生在台交換的不易,由於英 語不是台灣慣用的語言,他們較難與在地人進行較深度的 交流,有時甚至連基本的進餐廳點餐,對他們來說也很不 容易,需要花時間與精力適應環境。對此,國際學生們希 望校方能聆聽國際生的心聲,嘗試改善國際生可能面臨到 的問題,創造對國際生更為友善的校園環境。

(圖片來源:Unsplash) 7

那些你/妳沒有看過的密室逃脫 !!等你來挑戰!!

當一群人出遊不知道要做什麼的時候,常常會組團一起去玩一場密室逃脫,但是隨著密室逃脫的興盛,主 題不外乎就是一同解出某個謎題,或是尋找事件的真相,相信經常玩密室的人一定都覺得快熟悉解謎思路

了吧!不過不用擔心,為了讓前來遊玩密室逃脫的顧客盡興而歸,業者們也是各個絞盡腦汁、精心設計各 種特殊的玩法,這期的瘋娛樂就帶大家來看看那些你絕對沒有玩過的有趣故事線!

1.4funBase創意基地-阿瓦隆的背叛者II

你有想過,也許敵人其實就在身邊嗎?阿瓦隆的背叛者II結合了闖

關、解謎、心機背叛等要件,讓整體遊戲不只需要解開謎底,更重要的 是分清楚身邊到底是夥伴還是邪惡勢力,遊戲有單線模式以及雙線模式

供玩家選擇,採預約方式進行,可以依照人數去做規劃與調整。

4funBase創意基地最特別的,就是遊戲當中的求救不限制次數,且

難度可以調整,所以即使是密室逃脫新手也完全不用擔心,究竟騎士能 否成功召喚巨龍,又或是隱藏的邪惡能騙過所有人呢?背叛者就在身邊 的刺激玩法,等你來決定故事的結局!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4段25號5樓之1 營業時間:週一至日 10:00-22:00

FK工作室的密室逃脫一向精緻新奇,劇情更是峰迴路轉,讓玩 家永遠搞不清方向,這次他們更推出一個非常神奇的主題,以爆發的 疫情之下倒閉的公司作為出發點,據說當時的老闆已經完成了一款新 型態的遊戲,然而所有詳情始終無一人知曉,有人說是密弒逃脫,有 人說是鬼魂陷阱,也有人主張根本非恐怖風格而是溫馨取向?! 許多玩家來到這裡,從零開始尋找事情的真相,一個名稱、金額 及玩法都謎團重重的遊戲,就等著各位前去將謎底一一揭曉啦!

2. FK工作室-那個沒有名字的遊戲
地址:台北市南京東路五段251巷32弄15號B1 營業時間:週一至五 16:30-22:00/週六至日 10:00-22:00
(圖片來源:4funBase魔方貝斯) 8 |文字編輯|鄭芷菱| |美術編輯|林碩槿|
(圖片來源:FK工作室)

密室逃脫一向都是室內解謎,Escapeholics工作室這次卻把它 搬到室外!?消失的偵探是一款戶外解題遊戲,只需要在網路上購 買任務包,就能隨時化身為偵探事務所的實習生,前往圓山花博公 園,尋找偵探Z未解決事件的真相!

這款遊戲的活動範圍比其他密室逃脫大,而且完全沒有遊戲時 間及人數限制,一個人覺得無趣的時候也可以隨時開始遊玩,它的 票價相對其他密室逃脫也便宜許多喔,快點去試試看吧!

營業時間:24小時營業(部分場域可能有營業時間限制)

「期末考」主打開放式空間玩法,只要兩個人就可以開始遊玩,並

將內部空間設計成奇幻魔法風格,甚至還有需要使用魔杖的環節,能夠 大大滿足魔法迷的私心!謎題分散且可調整難易度,身為魔法學院的玩 家們必須與夥伴齊心協力,一題一題過關,爭取ALL PASS通過考試!

這款密室最特殊的,就是提供親子友善的空間,小朋友只要會「投 擲」的動作,就可以全家一起來解謎囉,不僅能讓小朋友玩得盡興,還 可以增進親子感情,快帶著家人來動動腦吧!

玩膩了普通的密室逃脫了嗎?那就快記下這些地點,跟著瘋北大的腳步揪團

踩點「特殊」主題吧,絕對能為你們的出遊留下難忘的回憶!

3.Escapeholics工作室-消失的偵探 4. 迷失地工作室-期末考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玉門街1號 (圓山花博公園)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天津街63號6樓 營業時間:週二至五 11:00-22:00/週六至日 10:00-22:00
(圖片來源:Escapeholics工作室)
9
(圖片來源:Roger Song的密室逃脫之旅)

|文字編輯|簡欣儀|王信璁|張敏萱|林碩槿|

|美術編輯|潘喻婕|

犯罪在你/妳的心中有什麼樣的印象呢?偷竊、傷害、強盜這些都是我們直覺當

中最典型的犯罪。不過近年來,詐騙、竊取著作權等新型犯罪開始改變了我們 潛意識裡犯罪的樣貌,犯罪不再只是專屬於社會裡貧困、暴力族群的標籤。有些看似 外表無害的個人或組織,透過不正當的手法,成為一股巨大的黑影壟罩在我們的生活 之上,彷彿能夠隻手遮天。本期的瘋北大邀請到北大犯罪學研究所的沈伯洋教授,來 和我們談談有關白領犯罪和假訊息的看法!

沈伯洋老師在本校教授的課程主要是犯罪學理論與白領犯罪。而白領犯罪指的是 有權勢之人的犯罪,像是大財團、黑道組織甚至於國家,藉由他們在社會上掌握大量 資本及特權,做出侵害人民的利益的行為就稱為白領犯罪。

「有時候這些事情不一定是違法的,」伯洋老師解釋,「但是一定是值得被規範 的行為,那只是說他們的行為嚴重侵害到我們重要的利益的時候,對我來說,就是應 該升級成犯罪行為。」其實白領犯罪並不易被視作犯罪,那些掌權的財團和組織有能 力隱藏犯罪事實或是編造出合理的藉口來規避「犯罪」這個詞。伯洋老師以中國為例, 在新疆的集中營裡,有許多迫害少數民族,關押,再教育,甚至是屠殺等犯罪事件, 這些在中國國內都不會被當作犯罪行為。

|關於白領犯罪|
解析白領犯罪的秘密——沈伯洋教授專訪
10
(圖片來源:青平台、Flaticon)

|如何矯治?|

和偷竊、侵占這些一般的犯罪相比,絕大多數的白領犯罪都是組織

型犯罪,所以比較沒有辦法做出有效的預防及矯治。在這個時候,文化 和制度上做出改革才是根本。「這就好像如果一個國家的制度不夠健 全,它就很容易出事,公務員就可能會貪腐,」老師說,「一個越正常

的法治國家,當然一定會有人去犯罪,但是就是那種個人式的犯罪, 不是那種集團的犯罪,不是集團式犯罪造成的傷害相對來說就會比較 低。」組織型的白領犯罪對社會的影響比個人的竊盜罪傷害罪還要來的 大,所以法治國家才需要人民和社會團體在發現制度的問題後即時做出 反應,避免產生不可抹滅的傷害。 組織型白領犯罪不只限於一般的公司行號或是機構,國家也有可能 是一個超大型白領犯罪組織。而國家對民眾造成的傷害往往會深刻地烙 印在歷史中,有一些傷口即使經過時間的沖刷漸漸復原還是會留下清晰

可見的傷疤,且多年過後仍舊隱隱作痛。「其實臺灣在過去戒嚴時期也

是屬於體制發展不健全的國家,許多國營事業成了黨營事業,這種千絲 萬縷的關係很容易成為貪汙的溫床,除了金錢的犯罪之外,戒嚴時期政

府牽涉人命的犯罪其實也不少,政府與黑道勾結殺人,在白色恐怖時期

就是這樣。」面對這些不好的過去,伯洋老師認為,現在的轉型正義就 是做出變革的第一步。把過去不公義的事情公之於眾,做出檢討,才能

夠完善我們的制度,讓臺灣在民主法治下漸漸進步。

11
解析白領犯罪的秘密——沈伯洋教授專訪

|臺美犯罪差別|

犯罪本身其實不會因為國家或是地區的不同而變得不一樣,而是體 現在文化的差異上。與毒品、槍枝、種族歧視等問題層出不窮的美國相 比,臺灣其實並沒有多少區別。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對於毒品的態 度上,兩個國家逐漸走向完全不一樣的道路,其實在過去兩國對於毒品 都是嚴格禁止的,但美國開放大麻合法化後就逐漸地與我們漸行漸遠 了。

「對我們來講,犯罪是一件很普世的事情,到處都會有犯罪,每一 個社會、每一個世界都會有犯罪,」老師說,「犯罪行為不會消失,講 白話一點,它是一個社會的必要之惡。那所以對於犯罪學來講,能夠做 的事情不是去消滅犯罪,因為犯罪是一個社會的必要,而是讓犯罪控制 在一個理想的數值,就是控制在一個最佳化,大家都還可以接受的範 圍,這可能是一個國家最多能夠做到的事情了。」

既然犯罪是社會必要的存在,那麼因應犯罪而生的刑法就是無可奈 何的一種手段,作為預防犯罪的最後一道防線,把刑法當作社會控制的 手段預防犯罪其實是很糟糕的。「通常是比較越落後的國家,越喜歡用 犯罪這個term這個詞去控制那個國家的問題。」老師說,「如果一個 國家的福利制度、政經制度是夠健全的,他根本用這個制度就可以解決 這個問題,他完全沒有必要走犯罪那條路,他只有在非常極端的狀況之 下才需要用犯罪的宣稱去控制他們想要控制的一群人,但是如果一個國 家連自己的政治經濟都搞不定,然後對於制度的建立對於法治的建立也 都沒有相關的標準,那我跟你講他一定一天到晚都用犯罪的罪名,然後 要想辦法控制這個社會。」

(圖片來源:Flaticon、Unsplash)

12

老師的專業領域除了犯罪學外,同時還是黑熊學院的院長,對於資訊認知作 戰方面也做了相當多研究。在臺灣的資訊戰中,大多數攻擊方都是來自中國,由 於是從境外發動的攻擊,因此很難在法律上做出限制,只能依靠外交、倡議或是 社會運動等政治手段做出回應。「我覺得資訊的公平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老 師說,「假設我們在媒體上面,資訊都是平均的,譬如說有親中的資訊,也有反 中的資訊;有反美的資訊,也有親美的資訊,年輕人其實可以自己做判斷的,這 個其實沒有什麼,但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親中的資訊過度的暴露在網路上。」老 師希望讀者在接受各式各樣的訊息時,能夠自己思考,堅持自己的想法,不要受 到社群媒體各式各樣的影響,接觸多元的資訊,尤其是外文資訊,平衡自己對不 同事情的觀點,做出你自己的判斷。

在資訊戰中,假新聞是最常使用的一種手段,自從ChatGPT問世以來,有 許多人擔心ChatGPT會淪為撰寫內容農場或是假新聞的利器,因為ChatGPT 在製作文章、影片上擁有速度快、邏輯清晰、成本低等優勢會讓有心人士更容易 散播不實訊息。「新科技的發展一定是這個樣子,他一定是中性的,可以用在 好的也可以用在不好的。」對於ChatGPT崛起產生的疑問,老師認為,「但問 題是在這個事情上壞人總是比好人更有組織性。學生不會集合起來然後研究說 Chatgpt要怎麼使用,但對於一個要犯罪的組織,他在討論要怎麼利用、怎麼精 進這些東西,他就會很快速的去討論。壞人的反應總是比好人還要快啦。」

13

在訪談的最後,老師希望讀者們能夠觀察自己生活週遭的社 會與環境,發現不合理的事情後就及時做出反應,讓自己變成社

會進步的力量。許多人認為這樣的大事情交給更有經驗的長者解 決就好,年輕人應該要盡情地享受青春,但事實卻是有許多的組

織機構都需要年輕人的幫助,只要你願意開始關注這些組織,覺

得它們是值得信賴的,就加入它們吧!儘管你只是一個人,卻能 讓這股力量變得更強大。

(圖片來源:中央社、Unsplash)

14

旁敲側擊—— 從犯罪側寫看

|文字編輯|潘喻婕|鄭伊玲|簡欣儀|

|美術編輯|鄭芷菱|

防犯罪,讓社會可以更加安全穩定。不過除了犯罪當事人外,很少人能夠完全了解、 透析一項犯罪背後的手法和動機。雖然現在我們很難完全了解及遏止犯罪行為。但是仍有 許多方法,甚至是職業—犯罪側寫師,可以讓我們離真相更進一步。現在我們就來讓大家 了解,如何透過旁敲側擊的方式,去解析犯罪吧!

|犯罪側寫師是什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犯罪側寫師這個職業?或許你曾經在電視劇或電影中看到過, 對他有些粗淺認識,又或許你是第一次聽到,覺得甚是陌生,不論你是上述的哪一種,犯 罪側寫師都是一個很酷的職業,本期專欄就讓我們來介紹它吧!

犯罪側寫是一種行為調查方法,用以協助調查人員側繪未知 犯罪對象或罪犯,簡單來說,犯罪側寫師就是根據罪犯行為方式 推斷出他的心理狀態,像是側寫師常通過作案手法、現場佈置、 犯罪特徵等等的分析,勾畫案犯的犯罪心態,進一步對其人種、 性別、年齡、職業背景、外貌特徵、性格特點做下一步的行動預 測,以便警方縮小搜捕範圍,及時制止犯罪行為的延續。

15
犯罪,指的一種違反法律及社會秩序的行為。人類從過去到現在不斷地想要嘗試去預

目前台灣在犯罪側繪上,會提到該技術的大部分都是中央警 察大學,主流上犯罪側寫還是警調機關才會提到,此外,台灣沒 有犯罪側寫師這份職業,相關工作多由刑事局鑑識科行為科學股 進行,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台灣沒有犯罪側寫師這個職業?這是 因為相較於台灣監視器密度與警員辛勤換來的高破案率,犯罪側 寫師似乎顯得沒那麼重要,不過,台灣在犯罪側寫方面還是有相 關研究,像是在研究犯罪者殺人動機、犯罪原貌等等,這也是屬 於犯罪側寫的範疇。

|韓國首位犯罪側寫師——權日勇|

韓國是現今犯罪側寫技術發展較為純熟的國家之一,所以現在讓我們把焦點轉移到韓國吧!權日勇 是大韓民國第一位犯罪側寫師暨犯罪學博士,他曾擔任首爾地方檢察廳科學搜查系犯罪分析官,在他的 任內曾經逮捕震驚韓國的連續殺人犯鄭南奎,他透過犯罪者的「簽名特徵」判斷出2004年的首爾西南 部殺人案和2006年的侵入民宅命案發現兇手是同一個人所為,避免了警方當作是兩件獨立案件辦案, 增加了破案速度!

讀到這裡,你心中可能產生「簽名特徵」是什麼的疑問?其實簽名特徵是指犯罪者在完成犯罪時的 過程中,多餘且非必要的的行為或活動,卻可以滿足犯罪者在情緒或心理上的需求,這些動作具有特殊 性,且在犯罪者內心具有強制性,在犯罪現場會不由自主做出的動作,像是連環殺人犯鄭南奎的簽名特 徵就是憤怒和控制欲。

16
|犯罪側寫師在台灣|
(圖片來源:歐搜哇)
(圖片來源:flaticon)

犯罪側寫從犯罪者如何犯下罪行,到犯下罪行的原因,最後導出犯罪者究竟是誰,這一切 必須必須由受害者、犯罪地點、犯罪現場、犯罪者組織程度與犯罪前後行為這五大面向來進行 分析。

透過研究受害者的生活、教育程度、個人特徵會幫助描繪出犯罪事件的全貌,這是因為犯 罪者常為了特定原因而選擇特定的對象、特定的時間或特定的手法,這些蛛絲馬跡會透露出相 關訊息,引領犯罪側寫師溯源推敲出犯罪者;另外,不管犯罪者偏好的犯罪地點是人來人往的 熱鬧街區或是稀無一人的荒僻郊區,都會一定程度地反映出犯罪者心理;犯罪側寫師也會在犯 罪現場盡可能取得越多證據,犯案工具的選擇、犯案現場的處理、與受害者的互動、犯罪者停

留時間長短等資訊對犯罪側寫的推進都是一大助力;而犯罪者是有組織性的犯案,抑或是衝動 無計劃,甚或是先前無相關經驗也是犯罪側寫關注的重點之一;有些犯罪者在預謀階段就會展 現出異常行為,也有部分犯罪者會在犯下罪行後遠走他鄉,直到風波平靜之後才回來,探討與 分析這些行為都有助於側寫師掌握破案關鍵。

犯罪側寫師不算是新興的職業,你可以在許多知名戲劇中發現他們的身影,許多人是因美 國影集《漢尼拔》中與變態食人魔漢尼拔周旋的威爾而認識了犯罪心理師這份職業,另外,有 史上最燒腦神劇之稱的《信號Signal》中的男主角朴海英也是一位犯罪側寫師。Netflix影集

《破案神探Mindhunter》以FBI首位犯罪側寫師John Douglas為原型,觀眾會隨著兩位FBI 探員一起剖繪犯罪者的行為動機,在劇中能看到許多John Douglas經手過的案件,喜歡研究 犯罪心理學的你一定不能錯過!

參考韓國多件社會案件的韓劇《解讀惡之心的人們》則是 改編自犯罪側寫師權日勇的《追逐怪物的人》,劇中真實描寫

出犯罪側寫師在辦案過程中歷經的心理掙扎與困境,曾一度產

生放棄的念頭甚或是因為太深入犯罪者心理而導致精神錯亂,

看完令人不禁對犯罪側寫師肅然起敬。如果你還想要更了解犯

罪側寫師這份職業,以上幾部經典懸疑推理劇都非常值得一

看!

17
|犯罪側寫大解密|
|如果你還想要了解更多|

GQ Taiwan特別採訪犯罪學者David Wilson,從影視作品中剖析了連環殺手的特點和心理。讓我們從 經典影視作品中,透過一個犯罪學者的視角去揭開犯罪者冷靜的面孔下,那些肢體語言、行為模式代表著什 麼意思。

聯邦調查局對連環殺手的二元分類為有組織性和無組織性。

在《黃道十二宮》中的犯罪者是屬於有組織性的連環殺手,他使 用了繩子、手套、面具及其他方法來控制和恐嚇受害者。有組織 性的犯罪者通常會具有較高的智商、性能力和駕駛能力。電影裡

有趣的一點是殺手帶了槍,但他卻選擇不使用槍,而是把受害者 綁起來並用刀威脅他們。這是那些專注於行動與專注於過程的犯 罪者的差別,專注於過程的連環殺手會延長他與受害者相處的時 間長度,想看到他們正在經歷的恐懼,這能滿足他們長期腦內的 幻想,以及他們對權力和控制的追求。

(圖片來源:電影神搜)

在《夢靨殺魔》這部電影中的殺手德克斯特擁有獨特

且精心設計的作案手法和簽名。這部電影裡的殺手有屬於 自己的獨特儀式,Kill room裡面放著用來鉗制對象的絞 刑台,以專業藥物虐待受害者。David Wilson補充道雖

然藥物殺人的案例並不常見,但其實很多犯罪者之前都 曾是醫療人員。其使命型的犯罪者,犯罪動機源自於對 其他連續殺人犯的憤怒,希望將其從社會上清除。David Wilson強調有些殺人犯相信他們的罪行有道德等級,但 事實上,奪走他人生命的這個行為本質上就是不道德的。

18
|犯罪者心理|
(圖片來源:電影神搜)

《沉默的羔羊》是一部經典的心理驚悚片,描繪了一個典型連

環殺手的心理特徵和行為。 兇手James Gumb被描繪為一個有嚴

重人格分裂症的男子,他將自己視為變性者,並以此綁架與謀殺女

性。 他的殺人方式是將受害者關在一個亞麻布圍欄之中,迫使他 們穿上他所縫製的女性衣服,最後將其殺死,剝下她們的皮膚來製

成服裝, 這種方式被稱為「女性皮套」(女性皮膚製成的衣服)。

《沉默的羔羊》通過深入描繪連環殺手和犯罪分析家的心理特徵和 行為,為觀眾呈現了一個複雜而真實的犯罪心理學世界。

(圖片來源:電影神搜)

(圖片來源:電影神搜)

《火線追緝令》講述了兩名員警追捕一名犯下七宗罪行的 連環殺手的故事。 在這部電影中,連環殺手利用七宗罪來構 造了一系列的作案手法,通過殺害特定的人物,表現出了傲 慢、嫉妒、憤怒、懶惰、貪婪、暴食和淫欲等罪惡的本質。這 名連環殺手通過諷刺留下暗示,David Wilson表示,他留下 特定的標誌並不是想被抓到,而是他根本上處於與我們不同的 道德平行時空,只是留下一個事件結束的標誌,但其中也隱藏 想引起注意的意味。這部電影的最後,有一位要角被斷頭了, David Wilson表示,連續殺人犯會將遺體的一部分當作他的 獎牌,這在術語中叫做Over kill,已經超過致人死地了,這 不常見,但在疫情有增加的現象。

在犯罪側寫技術熟成的今日,有專家費盡心思了解犯罪者究竟在想什麼,而也有專家是專注在那些 受害者身上,他們認為我們就算找了一百個可能的原因,都可能不是他犯下罪刑的原因。如果我們用另 一個角度思考為什麼那些族群容易成為犯罪者眼中可口羔羊,又或者成為犯罪者,為什麼孩童、長者、 性工作者、遊民、有色人種與同志族群經常被排擠在世界的角落?如果我們更關注受害者以及社會背 景,我們比較能夠用更廣的角度去探討社會背景和文化的影響,進而找到更有效的預防和治理犯罪的方 法。我們更該去思考我們該怎麼為這些弱勢群體織一張社會安全的網,探討整個社會體制,預防悲劇的 一而再的發生,而這才是最重要的事。

19
|犯罪側寫以外的事|

校正.回歸,

未完待續…

|專欄概述

自疫情後,校正回歸成為眾人常有耳聞 的用詞。撇開學術意義直譯,我認為人生的 每段際遇、每份情感,都會有校正及回歸的 過程。這一段段故事,可能源於親人摯愛, 也可能是親身經歷。從校正後的結果反思心

得,再回歸生活。由「情」和「現實」出發, 觀察日常、感受生活,回顧人生所見所聞、 紀錄親歷的印記。

|文字編輯|金融四 寒云唏| |美術編輯|吳承翰|

大學四年恍如昨日。回顧過去二十餘載, 也僅是轉瞬之間。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透過 文字來記錄自己的生活,對我來說,那是一次 次和靈魂的深入晤談。每個階段的自己,對文 字的理解以及對生活的體悟都有所不同。而我 希望透過成為專欄作家,記下曾經聽到的、親 歷的事物。也許未來回首再盼,會有另一番感 受和不同的體悟。

<單純是一種奢侈的安全感,偏偏人類是複雜的動物>

出生之時,我們都猶如一張純淨的白紙。看這萬千世界的繁

華,感受呵護盡致的關愛,將眼前的恬靜,一筆一畫勾勒在這張白 紙上,於是它越發精彩。可能是幼時家人的偏愛,讓你成長的過程

不必歷經百般磨難;可能是少年時期同儕夥伴的義氣相挺,使你青

春的扉頁上滿是致純確幸。然而,終有一日,我們也會長大,這張 紙,不再只譜寫絢爛,可能還會增添許多黯淡。

|為什麼想成為瘋北大專欄作家?
20

二〇〇八年,五月。

記憶中,從小學二年級開始,每週四晚上八點到九點,我和媽媽都會定期去永平公園的廣場,和社區 的叔叔、阿姨們一起活動筋骨,也就是俗稱的廣場舞。最初,我玩得非常開心,叔叔、阿姨們特別喜歡一 邊跳舞一邊逗我,我也會和他們分享許多學校發生的事。但漸漸地,他們似乎和我這個小孩沒了共同話題, 將我拋在一旁。

看媽媽和他們相處得十分融洽,我也不好意思一直插嘴打擾,所以只能眼神呆滯地跟著領舞老師擺動 姿勢,猶如提線木偶,十分無趣。直到有一次跳到一半,我發現廣場邊的涼亭,有個人正在架畫板,似乎 準備畫畫,於是我禁不住自己的好奇跑了過去。

「你要畫什麼呀?」我輕聲地問。那位哥哥看起來不到三十歲,有著一雙深邃、讓人難以忘懷的眼睛。

「我要畫今晚的夜空。你看,我觀察過了,這個位置是整個市區,就算有光害,也能看到一片星海的 地方。」他露出淺淺的一抹微笑。

我聽了更糊塗了。抬頭一開,星辰寂寥,哪裡是他口中的一片星海?突然,他打開一罐罐顏料開始細 聞,直到選中了天藍色。他怡然的將畫板底色刷上天藍,看起來十分滿足。

「晚上的天,明明是黑的,你怎麼刷了藍色呢?」我實在不明白他想做甚麼。那位哥哥並沒有回應我, 只是淺淺一笑,繼續調著他的顏料。

「小晞!回家囉!」媽媽遠方的吶喊,打斷了我腦子裡的十萬個為甚麼。

「我下星期還會來!我想看你畫的成果!要記得回來喔!」我俏皮的叮囑他。他依然沒有回應,專心 作畫。

一星期後,我迫不及待地跑去涼亭,坐在石椅上等待那位哥哥,但他始終沒來。就這樣持續了三個星 期,他依然沒有出現。直到第四個星期,他,來了。

「妳怎麼還在啊!」那位哥哥笑笑地打趣。

「是你不守承諾,沒有過來給我看你的畫。」我假裝自己心裡十分憋屈,但其實看到他,我很高興。

那位哥哥架上畫板,將他的畫作呈現給我看。當下,我懵了。這是他眼裡黑夜的璀璨星辰:藍底為天, 星辰為彩。說是早晨的天空,又沒有蓬勃朝陽地的元氣;說是暗流黑夜的天,又完全不著邊際。

21

「來!你來挑個顏色!」他將那幅畫翻至背面,拿出他的顏料。正當我伸手要拿紫色的顏料時,他 阻止了我。「妳閉上眼睛,選一個妳喜歡的味道。」剛開始我十分疑惑,在我的記憶裡,顏料的味道都

「竟然是香的!」當下的我又驚又喜,玫瑰香、橙香、檀香……,每個顏色都有一個獨特的味道, 難怪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正一罐一罐的在聞味道!最後,我選了檸檬的氣味。

「妳來幫我補上這幅畫的名字吧!就寫『人生』!」他欣然地說。

「上次不是說是夜空嗎?為什麼是人生?」我再次對他的行為感到疑惑,用「人生」命名這幅畫, 也太矯情。

「我來跟妳說個故事吧!從前,有個天賦異稟的服裝設計師,他個性純良樸實、努力進取,並不會 因為自己的才華而怠惰。後來,他空降進了大公司,不少人視他為眼中釘,時常在工作時設計他。單純 的他一次次中計,最終卻都選擇了寬宥,因為他相信人心總是善的那面面積比較大。直到有一次,在做 場勘時,他再次受陷害,被裝置燈砸傷了。這一次,傷到了腦,影響到了視覺,他再也無法像過去一樣, 在自己的工作上穩定發揮了。」

「所以你才在顏料裡加味道嗎?」我撓著頭問他。

「我有說故事的主角是我嗎?真是小機靈鬼!」他敲了一下我的腦袋。不過仔細想想,利用在調色 時,不同氣味混雜的結果,精準調出自己需要的顏色,這技術活估計這輩子我只能見到一次。

每次夜裡,若抬頭望向天空,我都會想到那個故事。看了許多小說和電視劇,總覺得各式不入流、 毫無技術性的陷害,不可能發生在現實生活中。但是,越長大,荒誕的事,竟越聽越多。新聞台光鮮亮 麗的主播外表,私底下卻有同事間扎小人的行徑;許多公司的高級主管,也充斥著搶下屬功勞的作風。

用一幅畫,校正年幼的純真,過去的我,可以天真,可以無邪;但即將邁入社會,那份純真回歸現 實,便需要設置底線。回憶當年看到的那幅畫,我相信,那位哥哥知道自己選的是甚麼顏色。當時的他 正處於生命的黑夜,可是筆下的他光彩如初。那幅畫讓我知道:人生,沒有永恆的夜,只有未到的黎明。

不好聞。
二〇二三年,三月。
(圖片來源:Unsplash) 22

|文字編輯|左喬允| |美術編輯|左喬允|

|租稅研究服務社|

|租稅研究社演講:個人與營利事業CFC改革|

本場演講將邀請到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之執業會計師,為學員們介紹最新 CFC改革的稅務議題!活動完全免費,請鎖定臺北大學租稅研究社粉 絲專頁的報名通知。

/時間:4月26日 18:30~20:30/

/地點:商院教室(待公布)/

大家好 我們是好好市集社!這次的市集攤商多元,舉凡文創、小農、

手作應有盡有,歡迎大家一起漫步在舒爽的四月~ 關於其他詳細資訊

可以關注好好市集社的IG和FB喔!

/時間:4月20日~4月22日12:00~19:30/

前往位於鶯歌的移工庇護所,教導移工們中文基本對話與問答。

/時間:4月20日18:30~20:00/

|台北大學信望愛社|

|來自鄉村的呼聲(4/20)、服事的意義(4/27)|

來自鄉村的呼聲:這次聚會是由鄉村福音佈道團的陳牧師來分享鄉村服 事的種種事情,歡迎大家來聽!

服事的意義:這次聚會是由文衍哥來談服事的意義,想更多了解服事的 意義,歡迎來參加!

/時間:分別在4月20日與27日18:30~20:00/

/地點:商院211/

(圖片來源:好好市集社) (圖片來源:Unsplash)

|好好市集社|4月市集|
|國際志工社|移工庇護所|
23

放完四月的九天清明連假,就是大學生最痛苦的時刻來啦!你是否也在無數的 考試輪迴和映月讀書呢?想必很多讀者都覺得近期壓力山大,心情感到煩躁, 甚至睡不著覺吧!那不如就趁剛考完期中考的閒暇時刻去這些療癒身心靈的展

覽逛逛吧!

|睡眠.療癒展|

此次的展覽有兩個主題,分為睡眠和療癒。而四個展區都有豐富的活動讓你體

驗,也有專業的醫師講師為大家從科學的角度去看待睡眠,並且宣導大家如何 做一些紓壓的活動來發展健康的身心靈。不僅如此,若你是平常超愛睡覺或發

呆的同學,絕對要在此次的睡覺大賽和發呆大賽中證明自己的實力!畢竟會能 秒睡也是種超能力呀~

/展覽時間:4月14日~4月16日/

/展覽地點: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

|第一屆久坐Style 大賽—「坐著」就能拿10萬|

想必長期考試久坐的你一定常常腰酸背痛吧!況且也可能在書桌前面坐了那麼

久,成績卻還是不盡人意… 但先別氣餒的太早,用正確的姿勢,繼續坐下去, 說不定就能抱走一筆意外之財!

/展覽時間:4月23日/

/展覽地點:台北市中正區三創生活園區/

(圖片來源:Unsplash)
24
(圖片來源:Accupass)

特約商店地圖 特約商店地圖

吉購吉日式丼飯茶飲

川邊烤肉丼

元琦麵包坊

|新聞部X公關部|

益銘藥師藥局 蘋果樹診所

西貢經典美食

Ti Jo Kitchen

左鄰右舍複合式自助洗衣

北大商場 國學街

小賍洗鞋工作室

(新北市鶯歌區鳳七路137號一樓)

(特約商店地圖線上版)

大德路 大觀路 大學路 學成路 學勤路
國際一街 國際二街
北雞組鹹水雞 愛自己烘焙 艾波索法式甜點 慢思熱壓吐司 無飲國學店 YCHY拾味 特點平價牛排 福記牛肉麵.豬軟骨飯 糖匠秝果 師傅很忙平價鐵板燒 自己的眼鏡/ 伊垛義式小廚 自己的驗光所 正門 25
國立臺北大學第23屆學生會新聞部
發行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