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日談─榮念曾與劉曉義疫情中談藝錄Decameron - Dialogues on arts between Danny Yung & Liu Xiaoyi in the time of Corona

Page 6

第一談 身 體 10

11

榮 其實我明白當你叫舞者不要動,為什麼他會覺得你很無聊。因為他的訓練就是動的。但是我 們是從一個視覺藝術的角度去看舞台上的身體,比如我們剛才提的:坐在那裏不動,已經有很多 故事了。那我們怎麼由不動開始呢?但這些舞者覺得你沒有給他們機會去發揮他們學到的技術,

我怎麼去看靜態的身體或者緩慢的身體,我有沒有這個閱讀的方法和跟狀態。可能大部分人如果 他不是一個創作者的話,還是要從這個「觀看之道」開始。

另外也覺得身體動是跟他們的情感有關係的,到台上就是用這些情感去跟別人溝通的。但我們又

榮 以前我常常會說,在舞台上坐著一個人,他背著觀眾坐著不動。他就是你,他是觀眾的投射。

好像 Pina Bauch 也常講,你要動到我的心裡面那才是動人的動。所以我剛才不斷在講關於看一張

是在做一些我不明白的事情來羞辱我啊?」哎呀我怎麼會是羞辱你呢?我只是想將一些我自己很

常常討論,用這種方法情感溝通可能是有一點廉價的,所以我們才會說先學會不動,再去學會動。 畫,其實你是在瞭解這個畫家的心理是怎麼樣的。因為它是允許你有時間去跟他的作品有關係。

劉 膠片時代的電影就是這樣,就是一格一格的靜態的畫面連接起來,變成動態,那我覺得這個 也是對身體的一個覺察跟評論吧。但其實挺難的,包括會有人問我們關心身體嗎——我們當然關

心身體,可是我發現很多人一談到身體,馬上就想到的一個概念:身體用來表達、身體用來抒發。 但是我覺得比較難的是「我怎麼看我自己的身體」,「我怎麼注意到身體是怎麼一回事」,然後

跳出來在外面看著自己的背影。這個是一個更難的意識,但是訓練還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我會 覺得,最基本的身體訓練還是要回到不動,以及看別人不動。

早期很多人看實驗戲都不耐煩,看看就走了,他們就會說「你在幹嘛? 你在考驗我嗎?你是不

關心的實驗跟大家去分享。就好像現在一樣,我們一張桌子兩張椅子坐在這裡,大家會不會也有 別的閱讀呢?

我們去看戲跟我們去一個博物館看一張畫,其實有很多可以做比較討論的地方。看畫的時 候,畫不動,但是你在動,你一面看一面在它提供的時間裡去思考。你可以花一個小時看,你看

到很多很多內容,你的參與比看一個舞台劇裡面很多動作其實更強烈,因為你有參與了。我常常 覺得閱讀一個作品,文字也好、畫也好、舞台劇也好,真的應該來做一個比較,然後我們就可以

看到文字是給你很多聯想、一張畫本身再去給你有新的空間去演繹。那舞台上如果都是不斷在動 的話,基本上思考的空間是會比較少,比較小。

榮 是。如果我坐在這裡不動,你看久一點就會看到:我內心是不是有問題?我的骨頭是不是有

劉 我們討論過很多次,2016 年的時候我做了一個作品是兩個崑曲演員在一桌二椅的兩邊,看

家坐在那裡不動,如果想動的話,第一個動的是哪?是站起來就轉一個圈子?還是開始伸懶腰?

度最差作品」,那個劇評人說「這個作品應該擺在博物館裡,而不是應該在劇場裡」。

問題?你慢慢就會看到很多故事。但是如果我不斷在動,你什麼都看不到。我剛才也在思考,大

不動到動這個過程怎麼樣的?有一些演員可能會覺得由不動到動是由一個靜態的故事到一個動態 的故事;也有些人可能只是很自然地跟著自己身體裡面的需要,去做一個形態上的變化或者是行 為上的變化。

劉 這裡面還是有兩個層面吧。一個層面是當我是作為一個表演者或者是創作者,我怎麼去看待

靜態不動或者緩慢;另外一個層面是如何觀看,當我看到靜態時,我懂不懂得看。包括在劇場裡,

著桌子看了很久,也不怎麼動,然後用極度緩慢的速度抬桌子。當時這個戲在新加坡被評為「年 榮 這裡有幾個討論:一個什麼需要最好,什麼叫最差?觀眾喜歡就是好?實驗的作品,不管是

舞台或者劇場以外的裝置藝術、音樂等等,都在挑戰既定。做創作的朋友,除非你想做一個商業

性的藝術家,那是很功能性的。如果是希望通過舞台去發現自己或發現社會,大膽去做實驗是很 重要的。商業的劇場,是一天到晚在擔心怎麼討好觀眾,希望他們不斷鼓掌啦,或者是希望他 們感動了又哭啊又笑啊。我覺得那種劇場也很重要,但不是我們——在做實驗藝術的人在做的事 情,我們都在找自己的邊緣,也在找集體的邊緣。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