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日談─榮念曾與劉曉義疫情中談藝錄Decameron - Dialogues on arts between Danny Yung & Liu Xiaoyi in the time of Corona

Page 32

第四談 科技 62

4.1

科技還是無所不在

63

···

榮 剛才大家看到的影片是 2013 年的作品,裡面的舞者是來自日本的松島誠。大家可以看到很

榮 可能也是因為他們的「主題先行」,主題又跟科技沒有掛鉤吧?如果他們知道沒有科技,他

就是舞台裝置,也是我常常做的:舞台裡面還有一個舞台。因為這就是借舞台來討論舞台,也借

是科技還是無所不在,你不跟他對話的話,很可能科技會慢慢地、不知不覺地跨越了你。你就失

多跟科技有關係的元素。一個元素是 LED 燈;另外一個是元素是四面鏡子,是材料工程;還有 舞台來討論舞台以外的舞台。

還有一個作品,1994 年的時候我排的《審判》。大家都知道寫《審判》的卡夫卡是一個很重

要的小說家。我用四面鏡子的概念,只給裡面的演員一個概念和一段時間,然後他在裡面到處走, 找出路:他逃到一面鏡子前面,見到自己,又馬上走到一個角落,他就看到另外三個自己,加自 己就是四個自己了。

我們怎麼去比較 1994 年到 2013 年科技的進化?在 1994 年,那些鏡子是塑料片,鏡子和鏡 子之間的縫隙很難處理。到了 2013 年就沒有這個問題,材料工程已經發展到一個地步,我們將

某一種材料拉得很緊就變成一面鏡子。這個也是我們在討論科技和藝術之間的互動。我們不斷看 看科技發展到什麼階段,可以怎麼跟它們有互動。材料工程是很重要的一個元素。我想這也介紹 了今天的題目:什麼是科技?

劉 你講的時候,我一直注意到你頭頂上的燈,今天一直在忽明忽暗。這個不是故意的,只是科 技出了問題。

榮 我們在這個房間裡,剛才也一直在說冷氣開冷一點,這個也是科技嘛!當然,因為科技的發 展,也讓我重新思考「什麼不是科技」呢?

劉 好像你上次說把柯軍帶去森林裡面⋯⋯當然也不是沒有科技,而是怎麼把它降到最低限。但

是多少還是會有科技的吧?除非他赤身裸體地走進去,不依賴任何的擴音效果,也不依賴任何的 燈光,只靠月光等等,那可能就是把科技這個元素減到最低限。

榮 最低限還是有科技。因為科技的發展跟人類的發展是同步的。人類不斷在尋找怎麼將自己的 環境生活變得更多元,所以就一直在推動科學的發展。

劉 我想起好多年前我跟清水寬二,一位日本表演藝術家的合作。我問他一個問題:能劇的歷史

有差不多 700 年,那 700 年前表演的時候的光是什麼樣子?他就告訴我:應該都是白天演出, 或者在戶外,慢慢發展到知道怎麼用火、用蠟燭、或者是油燈,然後再慢慢到後來有電燈。我們

在這個時代,很多人都不會認為這些東西是科技,已經覺得是理所當然的存在了。但其實這些東 西在我們的劇場發展歷史當中,也是在某個時代突然進來的科技。一出現之後,我們就要知道怎 麼去使用它們,怎麼去跟它們互動,瞭解它們的邊緣在什麼地方。

當然,很多人在處理科技的時候都還是比較功能性的——比如我們需要被看見,所以有燈。

比較少人像你一樣會去處理:科技的本質是什麼?或者邊緣是什麼?比如我們把一個劇場所有的 燈都用上,又是什麼樣子?又或者最大聲量、最小聲量又是什麼樣子的?這些可能很多的創作者 都不會去處理,更多是比較功能性地去使用科技。

們也就沒有光,沒有光就沒有形象,什麼都沒有。他們只在用科技,沒有跟科技有一個對話。但 去了你的焦點。

今天我們的同事特意做了一個屏幕在我們中間。屏幕裡面大家看到的是,我跟曉義方向是相 反的。這個也是一個鏡子的影像。有時候我也覺得鏡子是劇場的一個隱喻。所以這個屏幕也是給 我們一個機會可以講講:到底鏡子是不是讓我們去看清楚自己?比如說你對鏡子的態度——你是 真的想了解鏡子,還是了解你自己?你是不是開始有點自戀,所以看鏡子時就愛上自己?《牡丹

亭》裡面有一段是柳夢梅看到一張畫就愛上了杜麗娘。我們常覺得偶像崇拜這個概念,在今天跟 明朝也差不了多少。

劉 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之前我們在第二談的時候,有觀眾也在問形式跟內容之間的關係。我

們也提到「形式即內容」。當我們在處理比如鏡子這樣的材料的時候,它本來是一個形式和媒介, 但是當我們對它的材料足夠瞭解,我們就知道它可以怎麼轉換成為內容。鏡子這個東西,看了之 後會看到自己的鏡像,這個已經開始從材料本身產生內容了。

這兩年大家一定有這種緊迫感,覺得科技在影響藝術,科技也可能在推動藝術;但是反過來, 藝術可以怎麼去推動科技的發展?有沒有這個可能?好像現在看起來是這個可能性並不高,因為

藝術跟科技放在一起的時候,好像藝術是相對被動的,大家都是「原來現在有了這麼一個新的科 技,那我要怎麼去反應、怎麼去使用它呢」的態度。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