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中國瓷雜工藝精品 | 台北宇珍2022春季拍賣

Page 160

392 十八世紀 釉裡紅海濤雲龍紋梅瓶 H30.5cm

TWD 300,000-400,000 USD 10,700-14,300 HKD 83,300-111,100 A COPPER-RED PORCELAIN 'DRAGON' VASE 18TH CENTURY

瓶小口,短頸,豐肩,上腹圓鼓,下腹內收,圈足。通體

故宮博物院庋藏清乾隆〈釉裡紅海水雲龍紋蓋罐〉 (圖一),

以釉裡紅繪海濤雲龍紋為飾。五爪巨龍於雲間翻騰,追逐

其海水龍紋形象與本品相似,展現清代釉裡紅工藝之精妙

滾動,場景磅礡大氣。龍首圓眼,長吻,鬃鬣成束向後飄

卓絕。本瓶胎質白淨,光潤晶瑩,造形挺拔端莊,畫工精

散,頭頂生鹿角,龍身粗長,迴旋環繞,四肢前後開展,

緻細膩,紅白二色交相輝映,色調柔雅,沉著而不浮躁,

趾爪張開如風車,龍鱗刻繪清晰繁密。周邊散布祥雲,團

靜穆之中透出高貴典雅之氣。

狀雲朵層疊,雲腳細長伸展,營造出飄移之感。下方海水 細密,波濤洶湧,激起陣陣浪花,組成海水波濤雲龍紋, 展現一統山河之氣勢。

梅瓶原是用於盛酒的容器,大多配有盅形蓋,常與錫制酒 壺、酒杯等一同出現。明代中期後,其用途有所改變,成 為文人墨客几案上插花的花瓶, 《陶雅》就有「古以瓶貯酒,

釉裡紅是元代景德鎮創燒的釉下彩繪,由於燒造條件極為

今以瓶插花」一說。故清代梅瓶大多無蓋,更成為乾隆朝經

苛刻,加之工藝技術掌握難度大,成功率低。元末明初釉

典陳設御瓷,其品類多樣,裝飾豐富,且量少而質精。今

裡紅器皿之呈色偏向灰褐,直到永宣時期才燒出呈色紅

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清乾隆〈釉裡紅折枝三果紋梅瓶〉(圖

豔、色如寶石的釉裡紅,然產品甚少。成化之時,工藝簡

二),為乾隆釉裡紅瓷梅瓶的重要代表作品,其器型可為本

便的釉上彩代替釉裡紅,造成釉裡紅一度中斷,直到清代

品之列證。

康、雍、乾三朝才得以復甦,大放異彩。清宮舊藏,北京

文獻參考

圖一

158

圖二

圖一

清乾隆〈釉裡紅海水雲龍紋蓋罐〉, 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收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裏紅(下)》, 香港商務印書館,2000 年,頁 194,圖版 178

圖二

清乾隆〈釉裡紅折枝三果紋梅瓶〉, 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收錄於同圖一,頁 189,圖版 173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
重要中國瓷雜工藝精品 | 台北宇珍2022春季拍賣 by Yu Jen International Art - 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