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K OF LANZHOU
谷仓当代影像馆
本图册为 2014 年 7 月 12 日至 8 月 10 日在兰州谷仓当代影像馆 举办的《不如我们去航海 不如我们去Tattoo》展览而作。
Yangzi
1971
出生辽宁。
2007
和朋友组成“望京画画小组”。 受到日本摄影师石内都的影响在2008年-2011年拍摄了“Mother”系列。 同时期在自己的出生地,拍摄姐姐的女儿“Hometown”系列。
2009
创作小肖像系列“They ”参加星空间群展。
2011
和美国艺术家Josh Green合作作品,参加"the global contemporary. art
2012
个展“Yangzi's Room ”在北京空白空间画廊。
2013
策划在展览“ Being Is Not Being ”在北京UCCA STORE。
world after 1989 "展览在德国zkm博物馆。
8
不如我们去航海 不如我们去Tatto 文/炀子
这次展览的主题来自我的一个女性朋友的豆瓣个性签名, “不如我们去航海,不如我们去tattoo” 这句话象一句柔弱的控诉的声音, 让我重新去想象这句话隐藏的现实。 这次展览的作者被特定只有女性参加, 通过微博的网络平台用两个月的时间公开征集。 这些作品呈现了女性用自身的感知力, 以摄影为媒介表达了她们对自我世界的思考, 对生命的理解,以及对周围世界的独特解读方式, 和我们分享了她们内心的风景。 展出的作品的创作时间是2008年以后, 包含来自欧洲、美洲、澳洲、亚洲的多个城市的学生和年轻的 摄影师,和艺术家的创作。 希望这些作品能和观者产生共鸣。
6
不如我们去航海 文/谷仓当代影像馆:王莲
常听到前辈们描述那些好日子:没有什么钱,在城郊村落找到很便宜的住处,很多没钱的朋友都来了,过着共产般的 日子,有一天自己的作品赚取了一点稿费,就和朋友们一起买酒喝买肉吃,有的时候很久没有收入,就到处蹭饭。 我想请大家的视角先跟随我来到一片波光凌凌的茫茫大海,当你一眼望过去,就只有耀眼的蓝色,如果你调动嗅觉, 也许还可以闻到咸咸的海风,每当人让自己徜徉在大海,总是会觉得无比自由的。现在你看到纯粹的蓝色上出现了一 点白,然后你开始辨别出这白色原来是一艘船,在船头站着一名水手。这名水手站在船头,海风将他的皮肤吹得洁 净,海豚在海水中跳跃。这名水手离开陆地的世界,很远很远,他即将(已然)去到一个自由的世界,没有坐标,没 有航线,再没有时间轴永恒的单向移动。只有天空和海面,只有此刻,此刻他跟随自己的激情与渴望,将他的船发 动。 大多数时候我们为一些很严肃的目的在做展览,我们扮演着很有责任感的角色,一年又一年下来,有时候突然想,为 什么不给彼此一个机会做一些疯狂的事?于是在去年冬天,我问炀子是否愿意在谷仓策一个摄影展。因为我想不到第 二个更适合做这样展览的人了。在我看来炀子是永远不愿意按成人规矩做事的人,她有自己固执的喜好,我想给自己 和谷仓一次特别的展览,这个展览中没有规矩。幸好西野先生给了我们一百分的自由,而展览的筹备历时半年,终于 接近尾声了。 在这半年的时间里,炀子在她的微博对喜欢摄影的少女们开放了征稿,她把展览的题目定为:“不如我们去航海 不如 我们去TATTO”,展览最后确定了30位女性参展摄影师,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国外的留学生。 我要说我很喜欢这个展览,这个展览有点像炀子本人,有点倔强,在拒绝成年人的规矩。而且它很美,因为它充满了 青春的气息,让我想起《美少女战士》,这本漫画的英文名字是“Sailor Moon”(水手月亮),14岁的水手月亮的 经典台词就是对陈旧和邪恶说:“代表月亮惩罚你!”。 我想说,如果艺术能够帮人重新找到他的力量也就够了。在这个过程里面,一切的技巧都不重要。因为艺术不是工艺 品,艺术是心灵的交谈。如果人的心灵因为小我的价值感干涸了,他需要“水手”间的交谈。 最后,把这次展览的作品献给各位,这是一捧新鲜的花蕾,除了少数几位摄影师之外,其她人并没有参加正式的展 览,或者将摄影师作为自己的职业。而这次展览并非一个“新人展”,我们无意要介绍这些美少女给摄影圈,或者担 当她们未来事业的跳板。我更喜欢称这个展览是“航海展”,你懂我的意思吧,水手。
81街屋顶花园 文/何伊宁
(1)
关押着渔人的灵魂
赤裸的日光淋在81街的屋顶花园
它们在午时劳作。任凭阳光将其撕裂
催发出挂着露珠的三叶草
它们在午夜哭泣,思念着岸边的亲人
水槟榔包裹着红色的浆汁 番石榴吞吐着海水的落涨
顶层阁楼里有把竖琴和守护它的珍珠鸟 每十年的第十五天
我用长长的指甲插入潮湿的土壤
当下午三点的钟声响起
在这腐烂,混杂着异香的泥土里
鸟儿飞上竖琴拨动一根琴弦
挖出一个密不透风的城堡
琴弦所绑住的灵魂将得以自由
这是一座理想的宫殿
然而,鸟儿已没有了翅膀
建立在旧时渔翁废弃的孤岛 象牙白色的城门九十九出
(3)
通往任何一个能够到达天际的方向
闷热的喘息飘荡在钟楼上的天空 碰撞出雷鸣和闪电
翡翠般清澈的海水环绕四周
海浪敲打着城堡的白墙
整日发出百香果的异香
海水包围了九十九道城门
经过的渔人被香气吸引 他们用双手捧起的海水
我用好奇的眼睛
立刻变成了一块黄金
在这飘渺,挤满灵魂的钟楼上 看到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然而,他们必须用灵魂来交换 这是一间贴满马赛克的阁楼 (2)
供奉着古老的希腊竖琴
潮湿的雾气笼罩在无声的城堡
它每天听着鸟儿的故事入睡
翻腾起橙黄色的夜光
对于灵魂的故事却毫不知情
蝙蝠缠绕着黑色的藤蔓 栉水母泛着腥红色的光
珍珠鸟的嘴里有颗血色的樱桃 第十年的第十五天下午三点钟声响起
我用自制的窃听器
它咬破樱桃的果肉
在这精致,满载宝藏的城堡里
鸟儿的心脏撕裂在竖琴的46根弦上
听到一个耸人听闻的故事
渔人的灵魂飞出窗外
这是宫殿西北角的钟楼
然而,理想的宫殿消失在81街的屋顶花园
10
参展艺术家
Abby Gong
《这里存放》
包
露
《School Subject》
冰
《隐形》
晨
宾
Changer
《洋葱花园》
陈
一
橙
《江边走一趟》
车
向
原
《天际病房》
简
《知了知了》
然
《春风吹又生》
杜
扬
《一个我放弃的秘密》
龚
舒
《没有归期》
宁
《北朝鲜:一场间隔的旅行》
思
《消费/迷李酒店》
丁 杜
何
思
伊
黄 林
和
染
《少女捕捉器》
林
小
刀
《空》
刘
鸣
《没有房子》
李
爽
《男孩不休憩》
马
车
《刺青少年/死去的鸟》
Michelle
《不要跟我一起去印度》
彭
瑞
球
《无题》
浦
敏
枫
《雾》
隽
《入水》
文 文
非
易
《发与骨》
武
靖
雯
《The Language of Waves》
炀
子
《蓝》
姚
瑶
《梦旅人》
Yinni Ma
《Mark8:24》
周
婷
《愿你在彼岸繁花似锦》
琪
《雾》
梦
周 张
雪
子
《即时》
朱
文
琪
《空风景》
12
13
Abby Gong 《这里存放》
14
15
包丞璐 《School Subject》
宾冰 《隐形》
16
17
Changer 《洋葱花园》
陈一橙 《江边走一趟》
18
19
车向原 《 天际病房》
丁简 《知了知了》
20
21
杜思然 《春风吹又生》
龚舒 《没有归期》
22
23
杜扬 《一个我放弃的秘密》
24
何伊宁 《北朝鲜:一场间隔的旅行》
26
27
黄思 《消费/迷李酒店》
林和染 《少女捕捉器》
28
29
林小刀 《空》
刘鸣 《没有房子》
30
31
李爽 《男孩不休憩》
马车 《刺青少年/死去的鸟》
32
33
Michelle 《不要跟我一起去印度》
彭瑞球 《无题》
34
浦敏枫 《雾》
36
37
文隽 《入水》
38
39
文非易 《发与骨》
武靖雯 《The Language of Waves》
40
41
炀子 《蓝》
42
43
姚瑶 《梦旅人》
Yinni Ma 《Mark8:24》
44
45
周梦婷 《愿你在彼岸繁花似锦》
周琪 《雾》
46
47
张雪子 《即时》
朱文琪 《空风景》
48
参展艺术家个人简历及作品介绍
Abby Gong |《这里存放》 个人介绍: 22 台湾 影像记录者 一个无法和你形容我是什么样子的人 作品陈述: 你永远不知道你看见的是什么,你以为你看见了,但其实你并不了解全貌。这个你可能是你,可能是我,其实是每一 个人。 包丞璐 |《School Subject》 个人介绍: 艺术家,目前居住并生活在伦敦。 作品陈述: 在School Project作品中, 我拍摄了我从5-15岁所就读的寄宿学校以重新审视我的回忆。该摄影系列通过寻求由学生 所留下的表征的标志和碎片,以探索教学复杂性和该项目在形成之间的关系。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若非我用相机从 废弃的教室、“非场所”和边界消失的寄宿学校中收集碎片,做索引副本,我则会意外地认为唯物主义历史学家的角 色正是波德莱尔那样十九世纪巴黎“拾荒者”。 宾冰 |《隐形》 个人介绍: 1991年出生于湖南,现工作生活于北京。201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 群展: 2013 “第一本书”,丽水摄影节,丽水,浙江 2013 “本子计划”,巴黎国际艺术城,巴黎 作品陈述: 我们有过太多通过即时通讯工具或者社交网络同朋友或熟人交谈的经验,然而总有那么一刻,我们突然发现,与我们 交谈着的那个对象并不在场,这就成了一场同隐形朋友的谈话。 关于隐形的交谈对象的另一重经验来自我自身:我总会想象一场与现实中的某位朋友的谈话。它一开始只是对有可能 即将发生在现实中谈话的排演,想象某个普通的现实场景,谈话内容也不过是些日常琐事,然而后来我发现,这些谈
50
话的内容几乎不可能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出现。
作品陈述: 我的夏天跟少年不识愁。
隐形意味着交谈对象不在场,这些谈话却继续着,并以一种奇妙又诡异的方式连接着现实世界。 杜思然 | 《春风吹又生》 Changer |《洋葱花园》 个人介绍: 1987.10.10 出生于西安 作品陈述: 日子会以旧的形式到來,梦境之外的玫瑰,甜蜜的瘾,软的瘾… …
个人介绍: 1987年生,现居西安,和几个朋友一起生活和工作在“致幻室”。
作品陈述: 这些照片纪录了KX从2013年5月至12月,6个月中她失恋的状态。
陈一橙 |《江边走一趟》
在我失恋两个月后,搬进了KX家中借宿,恰巧偷窺了她由恋爱到失恋的过程。在这6个月里,我窥视着她失恋后种种
个人介绍:
情绪的反覆,并且在这种论证的过程中看到了相似的映射。13年年末我搬离了她的家,她也重新谈起了一场不知是否
女,90年生,伦敦KCL“文化创意产业”硕士在读。
有结果的恋爱,而历经事件的推移,我也逐渐地从对自我迷茫的找寻中走出來。或许在实相里,不管物与人都是重蹈 覆辙或者生生不息的进行时,并且不知疲倦。于是最后的日子我在脚上紋上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作品陈述: 小城静谧
給她也给我自己。
听不到长江奔腾市井喧闹 黄昏柔软 时光妩媚 总有一些人 诚实又可爱 他们站在江边 开始向往大海 车向原 | 《天际病房》 个人介绍: 1987年生于济南。2005年至今出没于北京。
杜扬 |《一个我放弃的秘密》 个人介绍: 杜扬,摄影师,写作者。1988年生于合肥,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作品陈述: 这组照片于我而言是一段梦境与现实交叠的旅程。自然与人之间的微妙反应揭示着一些短促的现实,它们遥远而又可 及,琐碎并且无常。在照片公之于众之后,秘密就不再是秘密了。也许事物的内在含义即是没有任何意义,是我们的 想象与相逢构筑了内心世界的真实。
作品陈述:
龚舒 | 《没有归期》
拍摄于2010年夏末,公海。以此纪念小龙人。
个人介绍: 2009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目前就读于德国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学院媒体艺术。
丁简 |《知了知了》
51
个人介绍:
作品陈述:
成都人,21岁,四川师范大学大三在读艺术专业 ,热爱画画跟拍照。
我最亲爱的朋友,请跟我一起坐船回家。
52
何伊宁 |《北朝鲜:一场间隔的旅行》 个人介绍: 何伊宁,毕业于伦敦传媒学院新闻与纪实摄影研究生课程。现主要从事人文及艺术类专题、专栏写作,报道摄影,摄 影类图书编写及翻译等工作。2014年年初创办Go East英文博客,旨在向西方推广中国当代摄影的方方面面。 www.heyining.com 作品陈述: 从丹东乘坐绿皮火车穿越鸭绿江的七分钟,好似乘坐了一次时光旅行,眼前土黄色的新义州(朝鲜城市)和背后霓虹 灯闪耀的丹东形成了无限的对比,溢于言表。《北朝鲜:一场间隔的旅行》是一套没有叙事的作品,而这其中的每一 幅图像又都由那些想象中的故事组成。这是一组 Monologue, 是作为“旅行者”的我对朝鲜的观看。 黄思 |《消费/迷李酒店》 个人介绍: 1986年出生。狮子座。成长在香港。毕业於伦敦Chelsea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透过镜片纪录一切。作品以 摄影,装置为主,以自身经验及女性负面情绪启发创作。喜欢研究身体与不同媒介和物料的形似关系。作品曾群展於 伦敦 The gallery on the corner, The Pigeon Wing。 作品陈述: 1. 在宝丽来相纸"不可能计划"恢复生产后, 我在Rough Trade Records 买了数盒Sx-70菲林。然后以实验性质用于不 同型号的相机(Polaroid 600)试验,结果在不同光线下曝光的颜色和质感非常有趣。我喜欢即影即有,因为最能纪录 当下真实的感觉。每一张相片都是可一不可再。此作品为自拍像,纪念为情低落,软弱无力,困惑无奈的自己。自身 压抑的情绪反映在迷濛的映像及有力的顏色反差上。 2. 此作品摄於中环迷李酒店,它保留了八十年代的装饰风格,我和爱人都很享受置身於增经的历史痕迹。房内空间小 但精致,当时躺在床上一个画面吸引了我——两条随意悬掛的内裤。一双粉色的,女生最私密的东西与周遭形成一个 和谐亲密紧致的氛围。东西的型态看似我们身体的一部份。内裤能划分人,也具有特別的性象徵意義。同时,纪录了我 們的爱。 林和染 |《少女捕捉器》 个人介绍: 北京出生,现居东京。05年开始接触胶片摄影。少女是始终的主题。 作品陈述: 我觉得少女是活在一个凝固的时间状态里的 世界可能在不停的更迭前进 有丑恶掠夺和杀戮 或者也有温情感人的故事在 发生 但是在专属于少女的时光里 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 她们因为炙热而划过脸颊的汗珠也是静止的 始终停留在她们所
53
期许的位置。少女的指头圆润 闪着光芒 仿佛体内有冰山融化的液体流淌 纯洁又美丽。她们的手指停留在蔷薇花瓣上 花瓣也就变的晶莹剔透 也有了你所看见的美丽绽放 。 林小刀 |《空》 个人介绍: 八零后无根人,现居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装饰系,半工读中。爱画画、做饭、星象和快门,爱家。 作品陈述: 海归未归,何时能归?自觉归家之日遥遥无期,不甚想念。故常仰望天空,凝大海,亦每每悸动不已,涕泪俱下。 刘鸣 |《没有房子》 个人介绍: 93年9月生,现在在中戏读舞台设计大三。 作品陈述: 这几张照片是今年2月底在洛杉矶旅行时拍的,在回朋友家的路上经常看见一些奇怪而可爱的建筑和景象,我觉得非常 有趣,就都拍了下来。回来后再看这些照片觉得它们每一张都藏着小秘密。名字“unoccupied”是我偶然发现的一个 单词,它的意思有“空屋”、“闲散的”、“无所事事的行为”、“无人占领”……而我在查这个词的时候还意外发 现了“未满”的解释,这和我的一直以来的网名重合,所以就用了它。 李爽 |《男孩不休憩》 个人介绍: 目前在攻读纽约大学传播系硕士。创作对于她来说是穿过混乱达到平稳的修行。同时,创作也是她提取后现代社会的 景观并对其进行归类与封箱的努力。她的作品探究的话题包括性别,身份,与归属感。 作品陈述: 性别和身份是她作品的来源,但只是到达目的的手段。该组作品《Re(le)nt(less) Boys/不休憩的男孩》记录的是布拉 格地下酒吧的青少年男妓的生活。他们主要向西欧和北美的中老年男性游客提供性服务。 这组作品来自于摄影师两个月和男孩们的相处。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惊人地相似:15岁左右离家出走,身无分文从捷 克其他小城镇/周边国家来到布拉格,通过朋友介绍成为同性男妓。波兰导演Wiktor Grodecki 在90年代拍过这个群体的 生活。他给他们起的名字和形容分别为,《Not Angels but Angels(不是天使的天使)》, 《Body without Soul(没有 灵魂的躯体)》。该组作品并不称他们为天使,更不是将他们视为没有灵魂的躯体,反而是去除道德的束缚,主观的评 论和人为的归类的尝试。和他们吃披萨,喝捷克扎啤,玩老虎机,一起被当地黑社会挟持,当然,也看他们和客人周
54
旋。捷克摄影师Josef Koudelka的摄影集《Gypsies(吉普赛人)》来自于和不和外界往来的吉普赛民族成为朋友,经
文隽 |《入水》
历他们的日常。这也是这组作品的最初灵感。
个人介绍: 摄影师,画家
夹杂在德国、俄罗斯(苏联)、奥地利与波兰之间,捷克在地理上是一个尴尬的国家。苏联解体后,捷克又是东欧众 国中地理位置最靠西的一个,作为后共产主义国家,它经历了与后殖民相似的一系列问题。旅游业是捷克重要经济来
作品陈述:
源之一,美国色情产业因为东欧廉价劳动力和宽松的政策也大肆迁移,邻国德国的大部分色情片也产自捷克。众多原
去年年底去澳大利亚,沿着大洋路开车,偶然停在海边走上从海滩伸入海中的小栈桥尽头,突然看到海中有一个神像
因综合,捷克成为了欧洲同性性都。而据1990年调查(苏联解体前一年),大部分捷克民众表示没有听说过同性恋这
般的黑影张开双臂平躺在海面,5秒之后翻个跟头就钻入海中。
一说法。而且大部分酒吧里的男孩都承认自己是异性恋多过同性恋。这一人的天性却奇异地被捆绑在消费主义上,在 捷克成为了一个后现代景观,嫁接在古老的城堡,衰败的共产主义建筑,和遍地开花的美式快餐上。
文非易 | 《发与骨》 个人介绍:
马车 | 《刺青少年/死去的鸟》 个人介绍: 1989年出生于四川,现居北京。2009年—2011年,创作“Abandon weapon”系列,记录自己作为一个20出头的年 轻人,正慢慢放下武器,去适应生活和环境的过程中的内心冲突 。2013年,创作“Portrait of garbage”系列,把人 的日常生活垃圾融入肖像,让微生物赋予肖像新生命,探索肖像的新可能性。2014年,“Portrait of garbage”系列 参加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 Michelle |《不要跟我一起去印度》 个人介绍: Michelle,煮着印度奶茶,看着印度电影,贴着bindi,戴着玻璃手镯,看着自己的旅行日记,永远在琢磨着下次什么 时候去印度。深受印度的迷你画影响,自己创作与中国工笔画相结合的绘画作品,长期在英国布莱顿展览宣传亚洲文 化。现为雅思口语老师,步步为下次印度之行打算和努力。
90年生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现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作品形式主要涉及摄影、装置、声音等不同 媒介的运用。 作品陈述: 我的作品主要是在探讨从日常生活的语境中发现并创造一种新的艺术语言。日常生活充满矛盾性,由线性而平凡的经 历和最熟悉的事物组成。然而日常生活也是神秘、奇妙和非凡的集合。好奇心是对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态度,也是艺 术实践的基石。通过捕捉生活中特定的静默瞬间来探索存在与虚无的关系。我认为每日生活的表面之下都可见诗意的 存在。 武靖雯 |《The Language of Waves》 个人介绍: 十八岁,出生在四川省雅安市。目前生活在美国洛杉矶加尼福尼亚州。今年九月将会去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念摄影专 业。从二零一零年开始接触摄影,常常记录身边的人和生活片段。非常喜欢旅行,去参观各地的画展和美术馆。有时 也会画画。喜欢音乐,喜欢发现一些有趣的地方例如书店,咖啡馆,市集等等。
彭瑞球 | 《无题》 个人介绍: 居住于伦敦的自由创作者。
作品陈述: 以上所有照片都是于二零一三年在美国加尼福尼亚州拍摄。第一张到第四张都是在旅行中拍摄。当时和我一起旅行的 两位朋友家人都遇到人生低潮。三个人在旅社里面谈话到天亮,然后又出发赶车去下一个城市。短短几天让我们从各
浦敏枫 |《雾》
自的现实中逃离出来,重新定位和审视自己。
个人介绍: 生于1986,江南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编剧,导演。也写小说和拍照。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Yangzi |《蓝》 个人介绍:
作品陈述:
出生在辽宁,现生活和工作在北京。
散不去的雾气留在心里,会凝结成石子一样冷酷的东西。有些人有胆结石,有些人长胃结石,而这些照片是我的“心
55
结石”。它们无比温柔,又带着不可磨灭的疼痛记忆,它们带我穿梭在时间的迷雾里,一切往昔仿佛触手可及,又稍
作品阐述:
纵即逝。
试图通过拍摄姐姐的女儿,让记忆在时间的主观重叠中找到和自己过去的记忆的和解方式。
56
姚瑶 / Peggy Yao |《梦旅人》
周琪 |《雾》
个人介绍:
个人介绍:
我有一个像小名的大名,但朋友们喜欢叫我Peggy或者佩吉,在墨尔本上学的第二年。
26岁,目前在巴黎学习电影。
作品陈述:
作品陈述:
北岛有句诗 “在夜里发生的故事,就让它在夜里结束吧”。某种程度上,它隐秘的诱惑着我去和这些存在于黑暗之门
黑白那张照片是使用华夏823旁轴机所拍摄的,在2012年波尔多arcachon沙丘拍的。那时和三个好友一起去春游,在
里的故相遇,去感知黑夜里不张扬却暗涌的匿名情绪。于是,我开始了深夜游荡,和这城里疯狂的青年和奇怪的酒鬼
沙丘上离他们比较远,听见他们叫我,然后回头看见他们仨就提手拍到这张照片,当时突然有种遇知己之感吧。第二
一起。
张也是用823拍摄的,是2011年在重庆拍的,在车上拍的,这种交通工具当地我们叫"baibai车"bai一声,是当地的语 言,意思和瘸相同,这种车是专门给当地残疾人提供维生的一种方式,因为一般都是一人驾驶,当时我上车就看见他
Yinni Ma |《Mark8:24》 个人介绍: 1986年出生于西安,现生活工作于伦敦。2007年开始拍照,自学。2013年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传媒学院摄影系,研 究生。2013作品“Address Unknown”群展 The Daily Telegraph Gallery,London。 作品陈述: 摄影师通过 对于城市和城市居民物质表面的强烈展示来探索这些表象下人们真实的生活,试图建立一个更隐秘的空 间,一个较压抑,捆锁,隔离,又难以定位的心理城市。 唯有一个孩子的面部能够带领观者进入人们起初对于生活的 凝视和质疑。 周梦婷 |《愿你在彼岸繁花似锦》 个人介绍: 摄影师
俩一起坐在驾驶室里,两个人都有残疾,是夫妻,也说不上来给了我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就很自然的拿起相机拍下 了。这就是两张照片的拍摄背景。 张雪子 |《即时》 个人介绍: 当过乐队主唱、模特,现在在纽约大学学电影。空闲时鼓捣宝丽来相机,因为它很简单和方便。 朱文琪 |《空风景》 个人介绍: 平面设计师,现工作于北京。 作品陈述: 这一些列作品拍摄的都是画廊、美术馆或艺术工作室的建筑空间。这一系列的创作室从2013年夏天开始的,此次选择 的是本系列中的调性比较接近的六张。如果非要用语言来总结这些作品的特征,我想你可以从“每张画面上都至少有 一条水平或垂直线”作为入口。以前我的摄影作品不是这样的风格,之所以发生这样的转变,直接原因是,我喜欢的
作品陈述:
教我建筑摄影的老师影响了我;现实原因是,我来到了画廊工作,画廊的空白空间本身对我就是极具魅力的作品;最
愿揽羲和辔,白日不移光
重要的深层原因是,我在几年中隐约感到了自己的审美取向和创作态度的变化,那就是从喜欢“有话直说”的作品到
侬是少女,执如意笑若星繁
“故事在故事之外”的感觉。无论进步与否,这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成长。
在氤氲鹿群,雾里寻花 彼睥旎似
每次开始拍摄一组新的作品,我都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在从某张照片按下快门的时候就会预感到,这次跟以前再不一
岸赏竹林,如花似锦。
样了,并瞬间想到题目。这一系列也一样(第一张就是编号1那张),因此,对于“空风景”这个标题,没有什么特别
生命就在草地上羊群的一呼一吸之间,消逝在光影里。
要说的,只是第一次拍摄就走进脑海的,并且我觉得非常贴切。
时间概念为主导,以保存琥珀的的安静手段去记录所谓的静态摄影,一种错觉一种瞬时一种安静的力量一种关于时光 的碎片。 ——愿你在彼岸 繁花似锦
57
58
谷仓当代影像馆简介
谷仓当代影像馆是中国西部首家建立的专业性摄影艺术中心,秉持并且立足中国西部,深入挖掘促进国际间摄影艺术 的交流与对话,提升中国摄影,尤其是中国西部摄影在国内外的展示推介与学术梳理,努力搭建摄影艺术与社会大众 之间的沟通互动平台,通过独立的非营利学术性视野与专业的公益性运行机制,影响和促进中国摄影的蓬勃发展。 作为公益影像艺术机构,谷仓当代影像馆致力于中国摄影艺术的学术性收藏与展示。至今为止,已经有百余位国内外 知名艺术家参加谷仓的数十个展览与活动,并成功资助中国纪实摄影最高奖项——“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为鼓励及 扶持自由摄影人以及摄影民间力量的生长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谷仓当代影像馆与《中国摄影》、《秘境PHOTO》、《生活》、《摄影之友》、《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雅昌艺术网》、《色影无忌》、《蜂鸟网》等国内多家专业摄影杂志,报刊及网络媒体建立 了良好的紧密型互动合作关系,积极推介谷仓的影像展览及摄影师作品。 谷仓当代影像馆收藏有日本当代著名摄影师的代表作《感伤之旅》、《春之旅》、《冬之旅》的全套作品,是国内收 藏荒木经惟先生原作最多的艺术机构。并收藏马克·吕布、杰里·尤斯曼、米衫、戴乐、侯登科、赵铁林、徐家树、 杨延康、彭祥杰、王彤、马良、张巍、严明等国内外多位著名摄影师原作,提供摄影学术性的展示与交流。 不仅为了谷仓当代影像馆的影像艺术收藏事业,同时为社会留下一批具有文化价值,可以为公众所分享和判断的影像 视觉成果。
60
策展人:炀子 出品人:王西野 展览总监:王莲 执行策展:何伊宁 装帧设计:刘浩
展览主办:
BANK OF LANZHOU
谷仓当代影像馆
展览协办: 展览地址:甘肃省兰州市雁滩张苏滩579号创业服务中心院内3号楼5F-A 开幕酒会:2014年7月12日(周六)18:00 展览时间:2014年7月12日(周六)——2014年8月10日(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