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4

Page 1

王爺信仰

「王爺」是對親王、郡王的尊稱,其位 階僅次於皇帝;在民間信仰裡,「王爺神」在 地方鎮守時,受人民百姓尊崇為「王」,一般 被認定是直屬天庭的神祇,受玉皇上帝之命令 (奉玉旨)下凡巡察人間、獎善懲惡、為百姓 驅除瘟疫與魑魅等,此即所謂之「代天巡狩」, 類於古時的巡按、欽差大臣,今日為人伸冤的 司法官,亦有成為地方境主、負責地方行政類 似古代知事者,脫離最早的瘟神、厲鬼範疇。 其所在王府稱為「代天府」,並配屬有天將天 兵、地將地兵、直屬中軍等。神尊造型則大多 穿著漢服,有錦袍玉帶的文官,還有頂盔貫甲 的武將。 而臺灣的王爺神,也常被認為有航海守 護神的能力。如屏東縣東港鎮漁民常會參拜東 港東隆宮溫府千歲,昔日新北市淡水區碼頭苦 力工人常參拜淡水祖師廟奉祀的蕭府王爺等。 故也有與媽祖共稱兩性海神的說法,女海神就 是媽祖,南海神則是王爺。但其實王爺信仰的 青山王暗訪 來源系統眾多,像瘟神系統、英靈系統、家神 系統、厲鬼系統、國姓爺祖孫系統、山神系統、 限地見學手冊 戲神系統等,內容非常廣泛,從有官方封號的 岳武穆王、保儀尊王、廣澤尊王、開漳聖王等 神祇,或者民間奉祀的、不詳其名的各府千歲, 甚至是有應公,都可稱為王爺。

2020.12.04 第四組:方采萱、黃沛瑄、李宜璇

王爺千歲信仰屬於人鬼崇拜之類,是臺 灣及中國閩南地區最為盛行的民間信仰之一, 也是臺灣民間信仰的一大特色,有被稱為「千 歲」、「王爺」、「尊王」、「聖王」、「王公」 者,皆屬於王爺信仰。



2020.11.12 課程 ppt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中的王船 圖片來源│ Oliver515

本手冊內容有: 王爺信仰 艋舺宗教派系 青山宮歷史 青山王歷史 艋舺大拜拜 遶境文化


王爺信仰 王爺千歲信仰屬於人鬼崇拜之類,是臺 灣及中國閩南地區最為盛行的民間信仰之一, 也是臺灣民間信仰的一大特色,有被稱為「千 歲」、「王爺」、「尊王」、「聖王」、「王公」 者,皆屬於王爺信仰。 「王爺」是對親王、郡王的尊稱,其位 階僅次於皇帝;在民間信仰裡,「王爺神」在 地方鎮守時,受人民百姓尊崇為「王」,一般 被認定是直屬天庭的神祇,受玉皇上帝之命令 (奉玉旨)下凡巡察人間、獎善懲惡、為百姓 驅除瘟疫與魑魅等,此即所謂之「代天巡狩」, 類於古時的巡按、欽差大臣,今日為人伸冤的 司法官,亦有成為地方境主、負責地方行政類 似古代知事者,脫離最早的瘟神、厲鬼範疇。 其所在王府稱為「代天府」,並配屬有天將天 兵、地將地兵、直屬中軍等。神尊造型則大多 穿著漢服,有錦袍玉帶的文官,還有頂盔貫甲 的武將。 而臺灣的王爺神,也常被認為有航海守 護神的能力。如屏東縣東港鎮漁民常會參拜東 港東隆宮溫府千歲,昔日新北市淡水區碼頭苦 力工人常參拜淡水祖師廟奉祀的蕭府王爺等。 故也有與媽祖共稱兩性海神的說法,女海神就 是媽祖,南海神則是王爺。但其實王爺信仰的 來源系統眾多,像瘟神系統、英靈系統、家神 系統、厲鬼系統、國姓爺祖孫系統、山神系統、 戲神系統等,內容非常廣泛,從有官方封號的 岳武穆王、保儀尊王、廣澤尊王、開漳聖王等 神祇,或者民間奉祀的、不詳其名的各府千歲, 甚至是有應公,都可稱為王爺。


艋舺宗教派系 艋舺的移民人口主要來自福建泉州, 而後發展出的民間信仰與其組成有著緊密關 聯。艋舺的泉州移民主要有三邑、安溪及惠 安人,三邑人在西元 1738 年 ( 乾隆 3 年 ) 建立「龍山寺」;安溪人在 1787 年 ( 乾隆 52 年 ) 建立「清水巖」;同安人在 1821 年 ( 道光元年 ) 帶來「城隍爺」。 由於三邑人最先在此定居,同安人最晚,因 此三邑人佔走了多數利益,包含港口的控制 權、稅收、公共事務決定權等,並在龍山寺 建立行政據點,但此公共事務並無將同安人 納入體系中,長期積累的不滿、衝突,最終 引發頂下郊拚,敗陣的同安人於 1853 年 ( 咸豐 3 年 ) 帶著城隍移居大稻埕,建立現 今的霞海城隍廟。 頂下郊拚隔年 1854 年,艋舺爆發 大瘟疫,行經口岸的商人皆不敢停泊進行 貿易,對艋舺人民生造成嚴重影響,束手 無策之下,三邑人中的惠安人 ( 三邑分為晉 江縣、南安縣及惠安縣 ) 於同年從祖鄉迎來 「青山靈安尊王」的分靈,建立「青山宮」, 祈求弭平疫情,因成效顯著,漸漸奠定於艋 舺人心中的地位。因此自霞海城隍離開艋舺 後,現在的艋舺三大廟便由龍山寺、清水巖 及青山宮組成。


惠安縣青山祖廟張悃雕像


青山宮歷史 1854 年 ( 咸豐 4 年 ) 艋舺爆發大瘟 疫,艋舺的三邑惠安縣移民自家園迎來青山 王分靈,希望弭平疫情,相關傳說有以下兩 種說法: 一、 有日滬尾港漂進一艘船但始終未靠 岸,居民將船拉近一看,發現船員都在睡 覺,而船頭有一尊青山王神像,此事傳到艋 舺人耳中,認為一定是青山王趕來幫助他 們,便趕緊用神轎將青山王迎回艋舺,其中 行經之處染疫之人竟全康復。 神轎走到番薯市街 ( 今貴陽街 ) 的一 口古井上突然不動,乩童表示井裡有隻修練 三百年的蟾蜍精,是這次瘟疫的罪魁禍首, 青山王欲上報天庭,爾後玉皇大帝派白鶴童 子引路,帶青山王到井底收服蟾蜍精,之後 疫情也逐漸趨緩,艋舺人便在此井上方建造 「青山宮」以祭祀靈安尊王,現今古井已被 填平,位於目前神龕正下方。


二、 惠安移民自家園迎來尊王分靈,青山王指示欲坐落 於舊街 ( 今西園路 ),艋舺人便在此建造小廟,之後許多 來此祈福的病患竟神奇痊癒,且疫情漸漸取緩,因此前 來參拜的信眾越來越多,原先小廟已不足以容納,即於 1856 年在艋舺蕃薯市街(廟之現址)興築新廟,1859 年艋舺青山宮落成,此段也被記錄在艋舺青山宮外的紀念 碑上。

可能有人覺得用神 明 來 治 療 瘟 疫 很 荒 唐, 但 2003 年 SARS 爆 發 時, 最為嚴重的和平醫院及仁濟 醫院皆在艋舺,當時的總統 和台北市長一同前往青山宮 參拜,並請求一般只在秋冬 繞境的王爺破例提前在夏季 遶行艋舺,並燒王船消災祈 福,神奇的是,遶境後傳染 蔓延的情況竟真的趨緩了, 長久下來青山宮奠定在艋舺 人心中重要的地位,相較於 媽 祖 廟 高 貴 的「 正 廟 」, 是 一 處 更 接 地 氣 的「 角 頭 廟」,只要想申冤訴苦、請 求消除病痛,都可以來找青 山王消災解厄。從此奠定為 艋舺三大廟之一。 青山宮沿革記略碑


青山王歷史 起源 青山靈安尊王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 為東漢三國時代孫吳的將領「張滾」,奉命 駐守泉州惠安地區,頗有治績,故鄉民奉之 為神稱「青山王」;二為五代十國時,閩國 的將軍「張悃」,鎮守惠安一帶以防備海盜, 軍紀嚴明、愛民如子,逝世之後屢屢顯靈助 戰,後人因此在青山附近建廟祭祀,尊稱其 為「青山王」,兩者中又以「張悃」將軍的 說法較為流傳。 傳說 張將軍原葬在惠安縣衙門附近,每有 新官上任,皆前往祭之。宋太宗太平興國年 間,縣令崔知節上任,原不去參拜,後因民 意,不得已前往祭拜,墓碑突然傾倒,竟刻 有四句詩:「太平興國間,古縣本惠安;今 逢崔知節,送我上青山。」,崔大驚,一查 發現縣南真有「青山」一地,便將其墓遷往 青山山下(今福建省惠安縣山霞鎮青山東 麓),建「青山宮」供奉之,從此被鄉民稱 為「青山王」,視為青山的山神與地方的境 主。

惠安縣青山祖廟


敕封 張將軍並非神格化後即被尊為「青山 靈安尊王」,而是因一次次顯靈助戰而被逐 次加封的,主要有以下三階段: 1. 宋高宗建炎年間,金兵軍隊入侵,是為 釆石磯之役。張將軍顯靈助戰,江淮都督虞 允文奏稟朝廷,因此被敕封為「靈惠侯」, 賜廟額「誠應」「寧濟」,夫人華氏也加封 為「昌順夫人」。 2. 宋端宗景炎元年,南渡時遭遇風浪,青 山王顯靈救難,晉封為「靈安王」,其夫人 封「顯慶妃」。 3. 明太祖征元時再次顯靈助戰,晉封為「靈 安尊王」,夫人封為「昭安妃」 配偶 尊王共有兩位夫人:「顯慶妃」及「慶 安妃」,目前艋舺青山宮後殿一樓有祭祀兩 位妃子的神壇。「顯慶妃」為尊王生前夫人 華氏,「慶安妃」則為尊王時期所娶,原為 惠安當地一李姓女子,其兒時與玩伴於青山 宮嬉戲,相互約定能將手帕扔至樑上而不落 者即成為尊王夫人,李氏做到後,原於屆嫁 娶年齡之際將嫁給一當地男子,出嫁當天竟 與花轎一同消失,後在青山宮發現其花轎, 而李氏也羽化坐落於青山宮內,尊稱為「慶 安妃」。有一說稱兩者其實為同一人,經民 間長久謠傳才變兩人 職能 青山王具山神、行政神、司法神職 能,與王爺信仰有關,主要在明察善惡、緝 捕惡鬼凶神、趨疫除災,故常有出巡、暗訪 等活動,目的為了代天巡守。


艋舺大拜拜 青山宮建廟後年年舉辦遶境,基本三 天行程被稱為「艋舺大拜拜」,逐漸成為艋 舺最重要的宗教盛會。戒嚴時期,迎鬧熱要 事先向警備總部報備申請,青山宮是極少數 獲准舉辦迎神賽會的廟宇,宮廟平常九點關 廟門,僅祭典三日全天開放,2010 年由台 北市政府登錄為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 農曆十月期程: 20.21 日——王爺與所有神明先行暗訪艋 舺大街小巷,因為黑夜裡人心特別浮動,才 能深入探究恩怨是非,察覺真正的善惡,不 致出錯。目的並非一般祭典講求人神鬼同 樂,因此氛圍肅穆。為求祭儀精神正統不走 偏,除了青山宮所屬的義英社、義安社、鳳 音社三大軒社與八將團之外,謝絕其他陣頭 隊伍參加;艋舺宮廟眾多,除了頭家爐主之 外,有時也會過廟不入,盡量讓隊伍單純 化,就不會有搶轎、搶香這類憾事發生。 22 日——踩街遶行全境,眾多藝閣、陣頭、 軒社隨行,陣仗浩大。 23 日 —— 艋 舺 青 山 宮 前 廣 場 舉 行 祝 壽 大 祭。


青山王暗訪神轎


遶境文化 一、遶境習俗 遶境又稱「遊行」、「遊境」、「出巡」、「巡庄」, 指境眾善信從神殿內迎請該神明的神像,安奉於神轎,代 表神明降臨人間巡視,從廟宇出發巡行境內的街道。民眾 即跟隨隊伍隨香,沿途各家戶則擺香案祭拜,祈求保佑, 使合境平安。所謂「境」即指一定的轄區範圍,併發完全 以政治上的行政區域來劃分,而是民眾依據社區的共同體 制,藉此標誌群體開發的共同記憶,在生活圈內建立廟宇 以崇奉共同祭祀的神明。 二、遶境習俗在台灣 台灣的遶境活動反映了移民社會的文化,因此個地 方的遶境文化很多樣,巡遶的地點也非固定不變。例如: 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9 天 8 夜的行程,回溯了移 民的墾拓路徑,並提升其信仰圈內的信仰大眾對於自身文 化價值的意識。而艋舺青山王,則是反應剛結束完械鬥的 艋舺,尚未從炮火中平復,就爆發一場嚴重的瘟疫,於是 祖籍泉州惠安縣的移民們,特地將家廟中供奉的原鄉守護 神——青山靈安尊王分靈至當地鬧區,神轎行經「舊街」 (今西園路一段)時突然加重,經過移民的請示,才知道 原來靈安尊王中意此處、想要居住於此。


三、青山王暗訪 暗訪最早期的用意在於掃蕩瘟疫、緝兇捉鬼,在古 時神明暗訪時,途經家戶都需門窗緊閉,不得窺視、以免 犯煞。王國璠《臺北市歲時記》書中亦指出,暗訪原以默 默前行、停鑼息鼓,今日暗訪則與過往大異其趣,充滿樂 音表演與鞭炮聲。換言之,古早時期暗訪的氣氛嚴肅而凝 重,相較今日暗訪所呈現的熱鬧、甚至到了歡樂、打鬧的 境界,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四、青山王遶境陣容 除了青山宮所屬的隊伍之外,艋舺地區大小廟壇的 神駕,以及各北管軒社的陣頭也齊聚一堂。遶境行列大致 可區分為前鋒隊、熱鬧隊與主神隊三大部分,前鋒隊以報 馬仔居前,沿路敲鑼,預告遶境隊伍即將來到;隨後為當 境土地公和頭燈、頭旗,以及由北管所組成的開路鑼鼓 等。其次為眾多前來參與遶境的廟壇和北管軒社,諸如艋 舺青山會、艋舺龍山寺、西門町天后宮、其他境內暨各地 交陪宮廟神轎和軒社陣頭、艋舺義軒社、艋舺鳳音社、艋 舺義安社、艋舺義英社等,其間除了各神明的神輿之外, 並有許多獅陣、北管樂隊、藝閣,以及台北地區盛行的大 型神偶神將(大仙尪)。最後為押陣的青山王神駕隊伍, 主要有儀仗排班、哨角、香擔、駕前八將、青山王神輿等, 其中尤其以八將團最受矚目。 五、暗訪隊伍排列:


六、遶境角色介紹: 前鋒陣

報馬仔:

「報馬仔」是夜巡繞境隊伍裡的先鋒,任務是探路及報 信,且行進時沿途敲鑼,告知信眾繞境隊伍即將抵達。

頭旗:

主要功用為開路驅邪,因此必須走在隊伍的最前方,引導 行進路線。

頭燈:

通常以「對」(雙數)為單位,作為夜間隊伍的領航。

五方旗:

是青山王軍隊的精神指標,用途是為軍隊指引方向。一般 認為王爺有五個營,五種顏色代表五行。 土地公轎:五方旗後面則是土地公,代表地方官幫王爺帶 路。

鼓亭:

土地公神轎後則是鼓亭,鼓亭是開路用的樂團,形狀長的 像轎子,裡面卻是裝鼓,類似樂隊的功用。

報馬仔


熱鬧陣

贊境單位:贊境,就是共襄盛舉的意思,包括龍山寺、

媽祖的陣頭,以及各角頭、宮廟,甚至外地的宮廟、陣頭 都會一起來參與。

駕前軒社:暗訪時的駕前軒社排序是依照審判的步驟: 七爺八爺在前面抓捕鬼怪、文武判官在後面審判。 1、義安社的七爺八爺手拿手帕和扇子在前 2、接著義英社的七爺八爺手拿手帕、火牌 3、鳳音社的文武判官及陰陽增祿司墊後

七爺八爺:玉皇大帝知道兩人生前的深厚感情後,便將

兩人封為范謝將軍,成為城隍爺和其他神明的部將,負責 捉拿惡鬼。

判官: 判官,即冥判,道教、佛教、民間信仰中,陰間 神明(如東嶽大帝、酆都大帝、十殿閻君、城隍等等)的 輔佐之神,主要管理人類的壽命長短、善惡報應、懲罰惡 鬼等事。 *文判官:溫文儒雅、粉面的文判官,職責是調查人民的 品德、紀錄善惡及下定判決,所以可以看到文判官一手持 毛筆,一手拿判決書。氣勢威嚴。 *武判官:怒目而視的武判官,職務為文判官判決後,負 責執行犯人罪行,其背後有五方旗並手持刑具。

陰陽司:是青山王的第一輔臣(秘書長)。「陰陽司公」

臉分黑白的原因是祂審理陰陽、善惡分明。以另一種角度 來看,「陰陽司公」也可以視為神明的「職務代理人」。 神明日理萬機,必定要有部屬為其分憂解勞,所以在神明 遶境的時候,「陰陽司公」也要坐著自己的轎子出巡,與 主神共同接受冤魂陳情,可見這位「陰陽司公」的重要性。

增祿司: 是掌理「善惡記錄薄」的單位。當城隍爺審理

亡魂的時候,都是依照這本記錄,給予亡魂適當的,使善 者有善報、惡人有惡果。


主神陣

仗儀(馬頭鑼 清道夫 仗儀 執士): 哨角隊會先吹響哨角,接著清道夫鳴鑼為王爺開道,他們 帶著斗笠、肩背著銅鑼。後面是身穿衙役服裝的人,手持「肅靜」、 「迴避」、「靈安尊王」、「大宋明臣」的長短牌的衙役,告訴大 家青山王即將駕到。「天地掃」不是要掃垃圾,也不能真的掃地上, 而是跟在陣頭神轎後方雙手揮動,幫青山王經過的路掃除污穢, 象徵為祂開路。民俗專家蒲慶峰表示,恭迎接轎時會有「天地掃」 陣頭,象徵掃把神能幫忙掃掉污穢東西,但不能真的掃到地上, 因土神等在地上,不能影響祂們,另外神轎從宮廟起駕出發前也 會出動類似儀式,有壓煞作用。

八將團(枷鎖將軍及引路童子): 枷鎖將軍,又稱枷爺鎖爺、金枷銀鎖,是道教冥界神明如東 嶽大帝、閻羅王、城隍爺的部將,也是六將之一(其他四位部將分 別是牛爺馬爺與七爺八爺)。金枷將軍人尊為枷爺,銀鎖將軍人 尊為鎖爺,兩將軍負責將亡靈送至奈何橋,並繳交生死簿,枷爺 鎖爺一般時,臉譜分別為金色與銀色,有時會以紅、綠顏色出現。 一般來說,「八將團」的動作較「八家將」來的陰柔些,臉譜也 要樸素。引路童子的臉譜以白鶴為底,身穿綠色朝服,手持葫蘆, 除了替「八將團」引路,「八將團」捉到的惡鬼也會放入葫蘆內 監管。

靈安尊王神轎(燈籠、涼傘、香擔、神轎、芭蕉扇): 1、燈籠:燈籠上則寫著大大的「張」字,顯示這是靈安尊王的隊伍, 也為王爺照亮出巡的路。 2、涼傘:象徵著為王爺遮陽。 3、香擔:木頭雕刻的擔子,裡面裝著信徒供奉給王爺的薰香,走 在轎前,淨化王爺即將走過的道路。 4、神轎:蓮花燈隊伍最後才是靈安尊王的神轎。除了可以看見王 爺手拿搧涼用的扇子及擦汗用的手帕,也可以看到王爺神像的面 前,綁著一棵長的像人手的瓜類,那就是佛手瓜。傳說王爺最喜 歡吃佛手瓜。 5、芭蕉扇:在轎子後頭為王爺搧涼。



2020.12.04 第四組:方采萱、黃沛瑄、李宜璇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