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獨好相處 - 科普小冊

Page 1

2

目錄

01與獨處容易混淆的詞彙解釋 P2

02獨處的功能與好處 P8

03健康與不健康的獨處 P12

04獨處與人際關係 P16

05自我獨處的學習及建議 P22

06諮詢獨處的專業建議 P28

3

與獨處容易混淆的詞彙解釋

獨處?孤獨?傻傻分不清楚

4 01

先來介紹什麼叫做 獨處

廣義解釋

為一個人待在一個空間

再深一點的解釋,就是在一個獨自的開放狀態,

情緒可以是 也可以是

正面的 負面的

並且提供個體一個獨自空間靜下心來,自由思考與沈澱

5

再來是相似名詞的解釋⋯

6 孤 獨 指個體身體上與別人隔離,沒有任何同伴, 沒有與人共享的機會。
7 孤 單
字義上趨向於表示形單影隻, 指個體處於孤身一人的意思。

指當個體離開群體不久後,就會出現的特有狀態。

8 寂 寞
9 孤 立
指個體有意識地將環境、他人甚至自己做分割。
10 02 獨處的功能與好處 來探索獨處的奧妙吧! 認識情緒調節 促進自我了解 提升大腦運作 增加創造能力 享受自由時光 實現自我成長

功能一 功能二

認識情緒調節

遇上挫折時,獨處能產生自我修復,讓情緒穩定下來,

大機率能冷靜找尋方法與結論。

促進自我了解

能藉由獨處釐清目前壓力及生

活狀態,且從中更了解自己。

11

功能三 提升大腦運作

睡眠也是獨處的一環。睡眠中能助於腦內資訊整合, 強化新記憶與排解壓力。

功能四 享受自由時光

獨處中能暫時脫離社會與團 體,選擇想做或想思考之事, 自由無拘束。

12

增加創造能力

獨處時由於沒外界干預,能好

好培養想像力,激發腦力潛 能。

在獨處時能充分與自己相

處及近一步認識自己,理

解自己所想。

13
功能六 功能五 實現自我成長

健康與不健康的獨處

你的獨處健康檢查了嗎?

14 03

健康的獨處

指個體主動追求獨處益處,運用獨處帶給自身樂趣,

使人際方面與他人相處更加自在。

就算離開了群體,個體也能回到自我空間沈澱、省思

15

不健康的獨處

過度渾然忘我的獨處,缺少人際互動與逃避壓力,

退縮於自己世界時過度反省自我價值與自身優缺點。

不主動或是逃避人群,

退縮於自我世界中。

過度審視自我,

給予自己壓力。

16

不健康獨處下的危機

若獨處起因「社會焦慮」或「憂鬱」,

反而成為不良行為的惡性循環。

長期減少與人互動,

花太多時間獨處者可能導致與他人關係脫節 及慢性社會退縮情況。

17

獨處與人際關係

獨處不是讓你搞邊緣捏

04

獨處與青少年

青少年對於現狀有許多不 滿,是最需要獨處來自我沈 澱的階段,因此更列入我們 探討的族群之一。

然而許多青少年對於「獨處」不大熟悉,

也不了解獨處的方法與益處, 需要由父母與家長帶領學習或了解,

19

心理學者Larson研究指出,青少年

若有適當的獨處時間有助於自我的調整能力

花近30%清醒時間獨處的青少年,比不花時間獨處或花

過多時間獨處的青少年有更好的整體調適與正向情緒

國內研究也發現,國中生獨處因 應能力、舒適能力越高,身心健

康狀態越好。

30%協助孩子認識獨處

校園是同儕相處的主流,獨處狀態較少被鼓勵,若未

有良好的開導,在孩子一個人時產生「寂寞」與「孤 單」情緒,會視為獨處所致,將獨處貼上負面標籤。

獨處與同儕相處一樣重要,

孩子需要有反思個人的經驗,

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們瞭解與經歷獨處的正向功

能,讓孩子們以此訓練,培養與學習獨處能力。

21

當孩子在被同儕拒絕上受挫會傾向封閉自己,不 太會與同儕反應感受。

需要幫助孩子在獨處時思考自己與團體互動的心

理狀態,並協助學習將情緒語言表達出來,讓彼 此獲得溝通及理解機會。

22
3.情緒方面協助孩子表達

4.審視孩子的獨處

留意孩子是否經常透過獨處逃避人際,長時間減少人

際互動會造就與社會脫節及退縮現象,要注意孩子是 否真的喜歡與善用獨處時光,不然獨處將可能淪為逃 避人際壓力的舉動。

23

自我獨處的學習及建議

獨處學習是門功課哦

05
25
獨處是人一生中需要具備的能力, 獨處中能更挖掘內心快樂, 正視內心真實需求並對生活進行反思。

運用獨處增長能力

獨處時專注力會增強,連帶生產力也會提高。

我們可以在無外界干擾下閱讀及培養興趣。

提升自我並從中獲取成就及滿足。

26
27
釐清自己且找出情緒源頭,加以改善。 負面情緒來臨時可以透過 文字紀錄當下感受。

沈澱思緒增添思考角度

可以藉由播放音樂靜下心思考面臨的問題,

即使問題無法消失,卻有機會能讓自己重新審視,

促進自我信任,增加問題解決能力。

28

完善的睡眠品質與

時間能給予學習與

工作效率的幫助,

提升大腦運作。

29

諮詢獨處的專業建議 專業建議報你知! 諮詢處

30 06

協助認識獨處可帶來的優勢

校園普遍是同儕相處為主流,獨處狀態較少被鼓勵,

若沒有鼓勵與引導,容易因不愉快感受讓「獨處」

貼上負面標籤。

我們可以

引導孩子看見獨處正向功能, 協助探討獨處時的正負面感受, 培養學習獨處能力。

31

協助覺察與表達感受 我們可以

幫助孩子思考與人互動中的心理狀態,

教導如何將情緒用言語表達出來,

學習相互溝通與理解。

32
他們會傾向封閉自己,
許多人對於感受與表達較生疏, 特別是經歷同儕拒絕者, 為了融合周遭,
不會主動表達情緒讓同儕理解。

獨處與疫情

近兩年由於新冠病毒肆虐,許 多人開始在家裡作業。

這時我們發覺很多 人無法耐下性子, 缺乏獨處經驗。

若能了解獨處與應用,

多少能改善對疫情而無 法出門的煩躁。

33
34
別因為在家就怠惰自己。 並保持運動習慣, 讓自己生心理得到健康。 也能趁著疫情在家與 家人多多相聚,減少對
我們可以規劃每日行程,
疫情的不安。
35
保持著良好心態, 正確地獨處才能獲得更好的自己與成果。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