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交流會報告書 0107

Page 1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第22屆畢業設計 第三次交流會報告書

學生 老師

陳曉諭 吳佳容 李海宇 中華民國103年1月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6

第二節 計畫緣起

7

第三節 基地位置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及規劃範圍

8

第五節 計畫目標與重要性

9

第六 節 研究方法與計畫流程

9

一 . 研究方法

9

二 . 計畫流程

10

三 . 工作期程

11

四 . 相關課程及經驗

11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分析

12

第一節 上位及相關計畫

12

第二節 相關法規

20

第三節 文獻回顧

22

都市空間架構系統

22

第三節 案例分析

24

1. 北捷綠鑽石

24

大安森林公園捷運站 地下道設計

24

2. Singapore The Southern Ridges - Mount Faber Park

26

新加坡 南部山脊 – 花柏山頂 纜車佔規劃設計

26

2. 台視 – 社教館 地下道設計

28

第三章 基地分析

29

第一節 自然環境分析

29

一 . 周邊涵構

29

二 . 地形地勢

29

三、氣候

30

四、水文

31

五、植栽

32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第三章 基地分析 第二節 歷史人文分析

29 33

一、歷史脈絡

33

二 . 產業變遷

35

三 . 北投陶業發展

36

四 . 那卡西文化發展

36

五 . 老街文化巡禮

37

六 . 土地使用

38

七 . 動線分析

39

八 . 周邊資源

41

第三節 實質分析

47

一 . 視覺分析

47

二 . 植栽分析

58

三 . 使用者分析

59

四 . 北纜計畫分析

62

第四節 綜合分析

65

第四章 課題與對策

67

第五章 規劃構想

70

第一節 計劃目標

70

第二節 規劃理念

70

第三節 實質計畫

72

一 . 動線計畫 72 二 . 遊程計畫 73 三 . 空間計畫 74 四 . 活動導入計畫 75 五 . 植栽計畫 76

第四節 初步規劃

77

一 . 全區規劃配置圖 77 二 . 重點區域規劃配置圖 78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圖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6

圖 1-1 都市生活空間示意圖 圖 1-2-1 台北地區相近資源比較示意圖 圖 1-2-2 北投鄰近開放式公園遊憩密度統計圖 圖 1- 4 基地範圍圖

6 7 7 8

文獻回顧與分析

12

圖 2-1-1 北投區通盤檢討範圍 圖 2-1-2 北投區現行細部計畫範圍圖 圖 2-1-3 北投區獎勵都市更新地區分布圖 圖 2-1-2「新北投溫泉輔導計畫」三年全程總目標 圖 2-3-1 指定留設 1.5 公尺帶狀式開放空間都市計畫人行步道 圖 2-3-2 共同參與都市設計審議會議之建築基地圖 圖 2-4-1 台北纜車發展韓構圖 圖 2-4-2 台北纜車山下站配置圖 圖 2-4-3 台北纜車全區路線圖 圖 2-4-2 纜車路線圖 圖 2-3-1-2 大安森林公園捷運站位置圖 圖 2-3-1-1 捷運站示意圖 圖 2-3-1-3 下凹庭園 圖 2-3-1-5 室外下沉式廣場與室內陽光大廳剖透視 圖 2-3-1-4 下凹庭園早晚示意 圖 2-3-2-1 The Southern Ridges - Mount Faber Park 位置圖 圖 2-3-2-4 南部山脊 - 花柏山頂纜車示意圖 圖 2-3-2-2 南部山脊 - 花柏山頂平面圖 圖 2-3-2-3 空中步道示意圖 圖 2-3-2-4 纜車示意圖 圖 2-3-3-2 地下道通道示意圖 圖 2-3-3-3 地下道內部廣場示意圖 圖 2-3-3-1 地下道廣場入口示意圖 圖 2-3-3-3 地下道光影示意圖 圖 3-1-1-1 基地周邊涵構圖 圖 3-1-2-1 高程分析圖

12 13 14 15 17 17 18 19 19 19 24 24 25 25 25 26 27 27 27 27 28 28 28 28

第三章 基地分析 圖 3-1-2-2 地形航照圖 圖 3-1-1-2 基地周邊涵構地勢變化圖 圖 3-1-3-1 氣候分析圖 圖 3-1-3-2 夏季風花圖 圖 3-1-3-3 冬季風花圖 圖 3-1-4 水文分析圖 圖 3-1-5 植栽分析圖 圖 3-2-1-1 新舊北投位置圖 圖 3-2-1-2 北投溫泉周遭圖 圖 3-2-1-3 新北投歷史變遷圖 圖 3-2-2-1 觀光資源發展初期圖 圖 3-2-2-2 觀光資源發展現況圖 圖 3-2-3 北投陶瓷示意圖 圖 3-2-4 北投那卡西示意圖 圖 3-2-5 北投老街文化巡禮示意圖 37 圖 3-2-6-1 北投都市計畫圖 圖 3-2-6-2 土地使用分區圖 圖 3-2-7-1 動線分析圖 圖 3-2-7-2 停車空間分析圖 圖 3-2-8-1-1 休閒資源分布圖 圖 3-2-8-1-2 自然資源分布圖 41 圖 3-2-8-1-3 人文資源分布圖 圖 3-2-8-1-4 人文資源分布圖 圖 3-2-8-1-5 人文資源分布圖 圖 3-2-8-1-6 人文資源分布圖

29

29 29 29 30 30 30 31 32 33 33 34 35 35 36 36 38 39 40 40 41 42 42 43 43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第三章 基地分析 圖 3-2-8-1-7 人文資源分布圖 圖 3-2-8-1-8 人文資源分布圖 圖 3-2-8-1-9 人文資源分布圖 圖 3-2-8-1-10 人文資源分布圖 圖 3-2-8-2-1 綜合遊憩資源分析圖 46 圖 3-2-8-2-2 觀光路線分析圖 圖 3-3-1-1 觀光路線分析圖 47 圖 3-3-1-4-1 入口意象視點圖 圖 3-3-1-4-2 入口意象示意照片 圖 3-3-1-5-1 整體動線視點圖 圖 3-3-1-5-2 整體動線示意照片 圖 3-3-1-6-1 空間圍朔範圍圖 圖 3-3-1-6-2 空間圍朔示意照片 圖 3-3-1-7-1 景觀特色視點圖 圖 3-3-1-7-2 景觀特色示意照片 圖 3-3-1-8-1 改善空間視點圖 圖 3-3-1-8-2 改善空間示意照片 圖 3-3-2-1 改善空間視點圖 58 圖 3-3-3-1-2 北投公園歷年密度統計圖 圖 3-3-3-1-1 開放空間密度統計圖 圖 3-3-3-2 使用者問卷統計圖 圖 3-3-3-3 遊憩活動分布圖 61 圖 3-3-3-4-1 纜車站區位置評估示意圖 圖 3-3-3-4-2 纜車站區發展時間軸線圖 圖 3-3-3-4-3 纜車站區周邊建設需求示意圖 圖 3-4-1 綜合分析潛力圖 圖 3-4-2 綜合分析限制圖 圖 3-4-5 北投纜車站剖面示意圖 圖 3-4-3 空間圍朔範圍圖 圖 3-4-6 北投纜車站示意圖 圖 4-1-2 北投纜車建設串聯對策示意圖

第四章 課題與對策 圖 4-1-1 北投纜車整體規劃課題示意圖 圖 4-1-3 北投纜車站區入口意象對策示意圖 圖 4-2-1 北投文化復甦規劃課題示意圖 圖 4-2-2 北投文化復甦規劃對策示意圖 圖 4-3-2 新舊北投文化融合對策示意圖 圖 4-3-1 北投公園整合規劃課題示意圖 圖 4-3-3 北投公園規劃整合示意圖

第五章 規劃構想 圖 5-1 規劃目標示意圖 圖 5-2-1 規劃理念示意圖 圖 5-2-2 REBRAND 目標構想示意圖 圖 5-3-1-1 文化探索動線系統 圖 5-3-1-2 特殊資源動線系統 圖 5-3-1-3 自然休憩動線系統 圖 5-3-2-1 一日遊程計劃 圖 5-3-2-2 半日遊程計劃 圖 5-3-3 空間計畫概念圖 圖 5-3-4 活動導入計畫概念圖 圖 5-3-5 植栽計畫概念圖 76 圖 5-4-1 全區規劃配置圖 77 圖 5-4-2-1 纜車站區規劃分區圖 圖 5-4-2-2 纜車站區規劃配置圖 圖 5-4-2-3 入口意象廣場示意圖 圖 5-4-2-4 纜車站區示意圖 圖 5-4-2-5 水舞廣場示意圖

29 44 44 45 45 46 53 53 54 54 55 55 56 56 57 57 59 59 60 62 63 63 65 65 66 66 66 67

67 67 67 68 68 69 69 69

70 70 70 71 72 72 72 73 73 74 75 78 78 78 78 78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表目錄 第一章 緒論 表 1-6-1 研究方法 表 1-6-2 工作流程表 表 1-6-4 相關課程表 表 1-6-3 工作期程表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分析 表 2-1-1 計畫檢討原則表

第三章 基地分析 表 3-1-3 北投四季氣候分析表 表 3-2-1 歷史脈絡發展表 表 3-2-7 捷運新北投站站前路口現況尖峰小時干擾行人交通量表 表 3-3-3-1-1 開放空間旅遊人次統計表 表 3-4-3-1-2 北投公園歷年旅遊人次統計表 表 3-3-3-4-1 北投纜車發展流程表 表 3-3-3-4-2 交通轉運公園規劃構想表 表 3-3-3-4-3 北纜計劃後停車空間需求表 表 3-3-3-4-4 纜車站區位置評估比較表 表 3-4-1 潛力與限制分析表

7 10 11 12 12

13 15

30 31 36 40 60 60 63 65 65 65 67

第四章 課題與對策

68

第五章 規劃構想

71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從小身為都是北部地區都市小孩的我們,習慣了都市環境的壓力以及繁忙的步 調,而當現代都市人處於事事講求效率的生活環境之中,人們顯少停下腳步因此常 忽略了我們該適時地去體會以及享受環境當中所擁有的環境資源,加上北部地區都是 產業結構發展現況以二三級產業為主要發展趨勢,造成北區環境上的開發程度較為成 熟,間接地影響了北部地區因產業開發造成綠地空間較為鮮少的狀態,另外,由於近 年來長年處於城市環境緊湊忙碌的腳步下的都市人對於生活品質渴求的關注與對自我 文化內涵提升的重視,我們更需要尋求一個可以釋放壓力休憩空間,而擁有一個鄰近 環境悠閒恬淡的休憩空間便顯的相對難得。 以都市人講求效率、方便、普及性高的原則為從北部地區發展成熟的捷運脈絡系 統周邊為基準點,從文湖線、新店線、淡水線等尋找一塊鄰近都市中的綠,而北投地 區的溫泉親水公園區周邊空間位於都市與自然環境的交界帶,鄰近於居住於北部地區 的居民,相較於其他地區的擁有非常豐富與獨特的自然景觀資源及歷史文化發展背 景,且因應北投纜車站的計畫發展,纜車站區相關建設所帶來的衝擊與影響,更需要 重新針對新北投公園與周邊整體空間作重新的整合與改善,此外,由於社會產業發展, 使人們更加重視生活品質及文化內涵,從發掘北投豐富多元的歷史背景的出發點,以 深入理解北投的文化內涵營造精緻的藝文休憩空間,規劃深度的北投探索,重新檢視 評估北投的優勢以及如何更完整的串聯都市人的生活環境。

圖 1-1 都市生活空間示意圖 (由本計畫繪製)

7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第二節 計畫緣起 以都市人講求便捷與效率為原則,從大台北捷運系統為基準點,比較相似 條件的休憩空間。 北投以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富含人文景觀休憩資源,及其蘊含有別於其他 地方獨特的溫泉資源,相較在冬天尤其寒冷的北部擁有更加有利的休閒自然資 源,使其擁有多元化的休閒元素,可以多元面貌吸引觀光遊客。

圖 1-2-1 台北地區相近資源比較示意圖 (由本計畫繪製)

且近年來,人們對生活品質與文化內涵的需求逐漸提升,並更加重視生活 休閒。由台北市各鄰近開放式公園遊憩密度統計可得知,得知北投較其他地區 一平方公尺所容納之人次密度較高。 由於社會產業發展,使人們更加重視生活品質及文化內涵,以營造精緻的 藝文休憩空間,規劃深度的北投探索,並因應纜車站區的計畫,重新整合新北 投公園及周邊整體環境。

資料來源:台北市 101 年統計年表

圖 1-2-2 北投鄰近開放式公園遊憩密度統計圖 (由本計畫繪製)

8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第三節 基地位置 臺北市北投區位於臺灣本島北部,臺北市的最北邊。屬南低北高的狹長塊 狀,最低點位於淡水河與基隆河交匯處之關渡自然公園,最高點為海拔 1,120 公尺的七星山。面積 56.82 平方公里,居臺北市十二區之第二位。北投位於陽 明山國家公園、台北關渡自然公園兩大公園之銜接的地位,扮演「綠色走廊」 的角色。

第四節 研究範圍及規劃範圍 研究範圍: 本計畫以都市計畫圖作為研究及探討範圍劃分之依據,考慮計畫基地位於 新北投捷運站周邊與陽明山國家公園交界處,處於都會區與自然休閒空間的中 間帶,故本計畫基地位向西以新北投捷運站為界並以北投溪向東延伸至陽明山 附近,囊括周邊住宅區、商業區以及周遭綠帶空間且串聯新北投溫泉親水公園 形成之完整街廓。 規劃範圍: 以新北投捷運站周遭為起點,以中山路向東延伸制地熱谷周圍,範圍囊括 北投親水公園與周遭溫泉飯店之區域,向南則延伸至溫泉路並包含北投溪,藉 由道路與周邊節點行成本計劃之預計規劃範圍。面積約 25 公頃。

圖 1- 4 基地範圍圖 (由本計畫繪製)

9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第五節 計畫目標與重要性

- 活化公園內部空間及加入新資源後整體空間的規劃串聯 北投公園之內部空間歷經多次建設,且未來導入纜車站後,必須針對基地內就

有設施及使用空間重新整合與規劃設計,重新活化公園的空間與動線系統,並達 到妥善與周邊環境聯結的效益。

- 復甦北投流失的陶瓷文化與那卡西 從北投歷史文化變遷的發展過程中,那卡西與陶瓷等文化逐漸為人所淡忘,融

合北投現有資源並將北投就有之藝文特色傳承,以更深入理解北投的文化內涵使 北投更為人所知。

- 纜車與北投公園周邊整體妥善規劃 北纜計畫主要是由北投為山下站的出發點結合北投與陽明山遊憩區,亦是串聯

都市級自然環境的重要節點,評估其站區的位置及周邊建設對北投公園造成的衝 擊,並重新調整及規劃設計。

第六 節 研究方法與計畫流程 一 . 研究方法

表 1-6-1 研究方法 (由本計畫整理)

10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二 . 計畫流程

表 1-6-2 工作流程表 (由本計畫整理)

11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三 . 工作期程

表 1-6-3 工作期程表 (由本計畫整理)

四 . 相關課程及經驗

1001

景觀設計(一) 植栽設計(一) 敷地計畫 電腦輔助繪圖(一)

1002

景觀設計(二) 植栽設計(二) 敷地計畫 電腦輔助繪圖(二)

1011

景觀設計(三) 進階電腦電腦輔助繪圖 景觀規劃 景觀工程 應用生態學

1012

景觀設計(四) 景觀規劃 景觀工程

表 1-6-4 相關課程表 (由本計畫整理)

12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分析

第一節 上位及相關計畫 ( 一)臺北市北投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 ( 細部計畫 ) 臺北市政府 民 97 年 3 月 4 日 1. 計劃範圍: 除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關渡平原農業區及陽明山山坡地住宅區外之北投區 行政區。

圖 2-1-1 北投區通盤檢討範圍 (台北市北投都市計畫通盤檢檢討報告書)

2. 目標: 以「創意的觀光產業、適意的住居環境」為本區發展之願景。 - 尊重大屯山系與淡水河域之地理環境特性,營造與山水相容之優適都市 居住空間。 - 以「溫泉之鄉」為發展目標,運用特有之溫泉資源,促進溫泉觀光產業 之發展。 - 整合山水游憩資源,建構完整之假日休閒活動體系。 - 以捷運沿線各場站為據點,營造當地之遊憩特色,及訂定各生活圈之發 展構想。 - 創造優質景觀。 3. 構想: 本區大屯山系環繞之山域「綠軸」及淡水河、基隆河、 雙溪、磺溪、 磺港溪串聯之水域「藍帶」為實質環境空間主軸,形塑系統性開放空間架構, 同時整合各生活圈內公園、綠地、學校、景觀道路等公共空間資源,透過 適當機制予以規範,使本區開放空間皆能與山水環境搭配,呈現獨特風格。

13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都市空間之發展以捷運淡水線為主軸,捷運場站為各生活圈之發展核 心,運用容積移轉制度與商業區之劃設,賦予捷運車站周邊地區優先發展機 會,引導成為大眾運輸導向之都市發展模式。 4. 歷年都市計畫案發布實施情形: 北投區各地區之細部計畫依主要計畫之原則,於民國 65 年至 68 年間 完成法定程序公告實施,並於民國 70 年至 72 年間次第完成第一次通盤檢 討,截至民國 86 年止,部份地區已經完成第二次通盤檢討。

圖 2-1-2 北投區現行細部計畫範圍圖 (台北市北投都市計畫通盤檢檢討報告書)

5. 獎勵都市更新地區: 本府於民國 72 年制定「臺北市都市更新實施辦法」,以作為推動都市 更新之執行依據。民國 82 年為加速推動更新事業,改以容積獎勵方式鼓勵 民間投資興辦都市更新事業,全市陸續公告 205 處獎勵都市更新地區,其 中北投區先後公告 10 處,面積 21.31 公頃。

14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圖 2-1-3 北投區獎勵都市更新地區分布圖 (台北市北投都市計畫通盤檢檢討報告書)

表 2-1-1 計畫檢討原則表(由本計畫整理) 編號

項目

檢討原則

(一) 一般土地使用分區

1、毗鄰捷運站出口及主要幹道之商業區、住宅區得酌予調整發展強度或劃設為容積接受區。 2、住宅區、商業區及工業區土地得檢討當地發展現況與實際需求,得變更為其他使用分區或公共設施用地。 3、配合重大建設計畫或因應都市結構改變,具關鍵性產業網絡關係之工業區,得檢討調整容許使用項目。

(二) 各類公共設施用地

1、未開闢之公共設施用地因坡度超過30%或位於環境敏感地區,且經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無開闢之需要者,得檢討變更為 保護區或其他使用分區。 2、因面積狹小、形狀畸零或當地發展實際需求,開闢後無法達到原劃設公共設施用地目標者,得考量變更為其他適當公共設施 用地或使用分區。 3、公有閒置土地應優先考量提供為公共設施使用。

(三) 山坡地道路

1、山限區或保護區範圍內之山坡地計畫道路因兩側現有建築線指定之需要者,應予維持。如因坡度過陡無法以車道施築時, 得 採人行步道方式施築,或於工程條件可行情形下併同護坡用地辦理變更。 2、山坡地道路因坡度較陡且無車行必要性,惟具景觀休閒及人行需求者,得維持計畫道路採人行步道方式闢建。 3、山坡地計畫道路開闢將嚴重破壞自然景觀或具有潛在地滑災 害等不具開闢效益者,調整為保護區。 4、山坡地計畫道路因坡度過陡無法施築,且無指定建築線之需 要者,變更為保護區(離住家較遠、無道路連通、可及性較 低)、 公園用地(離住家較近、有道路連通、可及性較高)或配合毗鄰分區調整。 5、山限區內計畫道路附近如有既成道路可替代者,得考量配合 既成道路調整路型。 山限區內住宅區及計畫道路未開闢者,仍維 持原計畫道路, 俟未來該住宅區開闢時予以整體規劃檢討。

(四) 石牌綠地系統

1、以綠地連貫之系統性考量加以檢討,並以維持原綠帶系統為 原則。 2、地區交通功能優於綠地功能,或配合現況實際使用上之需求,綠地得檢討變更為道路用地,檢討變更為道路用地者, 以車行功 能為主,但須予以綠化與維持行人通行之暢通。 3、變更為道路用地者,均以變更 10 公尺寬道路為原則,道路 所需截角於兩側基地改建時留設,並得計入建築法定之空地。 4、經檢討維持為綠地用地部分,依其系統連接完整性與地區需 要,規劃為綠道、公園道及遊戲巷等三類之使用方式,並視 實際 需求規劃供車行使用與指定建築線: (1)綠道:具有聯絡重要道路與據點,並且有車行出入通行需 求。以綠化之人行道為主,並提供少部分車行使用。 (2)公園道:具有休憩性公共設施聯絡之系統性功能之綠地。 提供社區休閒遊憩需要,並聯繫地區之公共設施。 (3)遊戲巷:零星夾雜於住宅社區內之綠地,不具有系統性連接與穿越性之功能。提供社區居民兒童遊戲空間。

(五) 適用「臺北市山坡 地開發建築要點」 範圍(以下簡稱山 限 區)界線

1、原山限區範圍除未經整地,原始平均坡度即小於 15%基地 外,其餘均維持為山限區。 2、基地平均坡度超過 15%或具地質潛在災害者均納入山限區範圍。 3、山限區劃設原則以完整街廓為原則。惟街廓內坡度差距較大 且明顯區別者,山限區界限則沿等高線、駁崁等人工設施劃設。

(六) 既成道路處理原則

1、配合「石牌綠地系統」檢討原則檢討。 2、山坡地計畫道路路型配合現有既成巷道調整變更。 3、既成道路土地所有權屬公有且影響建築線之指定者,變更為計畫道路。

15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 二 ) 新北投溫泉產業輔導計畫 民國 91 年(2002)起,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開始透過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 針對北投溫泉產業的重生,導入「發展創意型地方特色產業輔導計畫」,從文 化、產業、觀光及生活四大層面切入,重新改造北投溫泉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 新型產業。將新北投溫泉帶向特色化、現代化以及國際化。

新世紀 新北投 健康休閒「新」北投 新北投市與舊北投相對而名,位於舊北投東北部,包括長安、溫泉、林泉、中 心四里,接到連成一體,其中又以溫泉里、林泉里、中心里相串聯而成主要的 新北投溫泉區。以整個範圍來看,東至幽雅路上北投民俗文物館、西至新北投 捷運站、南至奇岩路上太平洋溫泉會館、北至中山路上東南大飯店等。由於新 北投境內溫泉、風景、天然山水等著名景點配合規劃建設而發展,所以現在已 經取代舊北投,成為北頭新開闢的觀光旅遊區。

天時地利「新」北投 新北投由於得天獨厚的先天地理優勢與獨特景觀,再加上後天資源的挹注與規 劃建設,整個區域呈現十分俱有特色的景觀 在自然資源方面:如北投石、唭哩岸石等。 景觀資源:如地熱谷、北投溫泉博物館等。 產業資源:德記公司採硫、中華陶瓷等。 人文資源:平埔族社、平田源吾等。 文化資源:那卡西、限時專送等。 歷史古蹟:瀧乃湯、石拱橋等。 圖 2-1-2「新北投溫泉輔導計畫」三年全程總目標

四通八達「新」北投 新北投溫泉雖位於台北市郊區,但利用大眾運輸系統結運淡水線的通達性,卻 創造了以往更為便利的交通狀況。而另一方面,自民國 90 年起通行的北投溫 泉泡湯專車,讓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遊客前往山區泡湯消費更為便利。

16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 三)變更臺北市北投溫泉親水公園附近地區細部計畫案都市設計管制要點 1. 目標: 臺北市政府為塑造臺北市北投溫泉親水公園附近地區溫泉遊憩區之整體 意象,促進本計畫區成為本市國際級觀光據點,並使本計畫區內新建及改建 之建築物都市設計。 有所依循,以提升環境品質,維護自然與人文環境和諧,特依民國 八十八年十一月十一日公告實施之「變更臺北市北投溫泉親水公園附近地區 細部計畫案」都市計畫說明書規定訂定本要點。 2. 內容: A. 本計畫區內之建築物,其建築規劃設計規範: - 應以維護既有之地景、地貌、街道紋理及空間尺度為原則。 - 建築開發時,應避免採大量體建築形式。建築物之立面,應考量街區空 間及相鄰房舍立面尺度予以適度分割。 - 建築物外牆之顏色,應與北投地區山水景緻及鄰近建築物協調配合,並 以中、低明度及中、低彩度為原則。 - 建築物外牆毗鄰北投溫泉親水公園者,其低層部應採木、磚、石或其他 具自然風貌材質為原則。 - 建築物外觀夜間照明,應依視覺尺度對應分段設置,其中屋頂天際線、 低層部入口處、建築物面前廣場及開放空間,並應特別加強其夜間照明 設置。

B. 本計畫區內之公共開放空間系統: - 建築基地臨接中山路及光明路等聯外車行動線者,於新建及改建時,應 以沿道路境界線退縮一點五公尺為原則,留設帶狀式開放空間。 - 前述以外之建築基地,應沿道路境界線退縮留設一公尺無遮簷人行道為 原則。指定退縮留設之公共開放空間,基地地坪高程應與相鄰基地接續 並平整舖設。若建築基地因車道進出須穿越帶狀式開放空間,該部分高 程應與臨接人行空間順平處理,並延續原有舖面材質。 - 建築基地毗鄰新北投捷運站、北投溫泉親水公園、凱達格蘭文化館、北 投溫泉博物館、區內古蹟或歷史建築者,其法定空地配合前款開放空間 以集中設置為原則,其相鄰街廓之建築基地亦同。 - 經指定留設之公共開放空間,應設置中、低光源之照明設施,並考量行 人視覺與活動之舒適性。

17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C. 本計畫區內之交通動線系統規劃規範: - 特定觀光商業專用區及特定休閒旅館住宅專用區內之建築開發案,應留 設適當人車停等空間,且不得影響地區人行動線之順暢。 - 建築基地應預為規劃合理之防災避難及垃圾廢棄物處理動線。特定觀光 商業專用區內之建築開發案,應預留貨物裝卸空間,規劃順暢之車行動 線。

D. 本計畫區內之擋土設施及相關護坡設施: - 應留設植栽生長空間,並配合坡地自然景觀,利用植物特性,進行具視 覺層次之坡面綠美化。

圖 2-3-1 指定留設 1.5 公尺帶狀式開放空間都市計畫人行步道 (臺北市北投溫泉親水公園附近地區細部計畫案 )

圖 2-3-2 共同參與都市設計審議會議之建築基地圖 (臺北市北投溫泉親水公園附近地區細部計畫案 )

18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四)北投線空中纜車計畫 1. 目標: 妥善保護陽明山國家公園內各項自然資源,配合當前觀光遊憩發展政 策,提供國民良好遊憩機會。以及避免為滿足車潮而新設或拓寬道路而對國 家公園內之生態環境產生影響,而提出本纜車計畫。民國七十八年陽管處於 委託 RHAA 公司研究規劃,建議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內設置空中纜車。 2. 內容: 民國八十年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擇定北投線為優先辦理路線。民國 八十四年陽管處辦理「陽明山國家公園-北投線空中纜車規劃及初步設計」 八十七年確定北投線方案並由臺北市政府接續辦理。臺北市政府於民國 八十九年委託中華顧問工程司辦理「北投線空中纜車計畫委託技術服務工 作」,經七次專案小組討論並經裁示有條件採 BOT 方式辦理。 3. 構想: 纜車之開發、經營及管理模式: - 依據「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 簡稱:促參法 ) 第三條第一項第七 款之規定,本案得以 BOT 方式辦理。 - 開發、興建及營運管理工作全部由民間機構負責。 - 管理空中纜車設施興建及營運之主管機關為臺北市政府交通局。 - 主管機關依「臺北市政府空中纜車設施經營管理自治條例」對於纜車設 施之設置與營運等,進行監督、管理,以維護纜車設施之公共安全與營 運秩序。 - 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將纜車設施之設置、製造、施工、安全勘驗、保 養及維護等監督權限,委託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執行之。

圖 2-4-1 台北纜車發展韓構圖 (北投線空中纜車計畫報告書 )

19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圖 2-4-2 台北纜車山下站配置圖 (北投線空中纜車計畫報告書 )

公園、特定休閒旅館住宅專用區、 特別景觀區 山下站 (新北投公園)

2.3公里

特別景觀區、一般管 制區

第1中間站 (遊憩區)

1.9公里

遊憩區

第2中間站 0.6公里 山上站 (遊憩區) (遊憩區)

圖 2-4-2 纜車路線圖 (北投線空中纜車計畫報告書 )

圖 2-4-3 台北纜車全區路線圖 (北投線空中纜車計畫報告書 )

20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第二節 相關法規 (一)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 A. 山坡地保育利用 本條例所稱山坡地保育、利用,係指依自然特徵、應用工程、農藝或植 生方法,以防治沖蝕、崩坍、地滑、土、石流失等災害,保護自然生態。 B. 山坡地使用區劃定之原則 山坡地應按土地自然形勢、地質條件、植生狀況、生態及資源保育、可 利用限度及其他有關因素,依照區域計畫法或都市計畫法有關規定,分 別劃定各種使用區或編定各種使用地。 前項各種使用區或使用地,其水土保持計畫由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 關視需要分期擬訂,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後公告實施。 C. 水土保持相關義務人 在山坡地為下列經營或使用,其土地之經營人、使用人或所有人,於其 經營或使用範圍內,應實施水土保持之處理與維護: 1. 宜農、牧地之經營或使用。 2. 宜林地之經營、使用或採伐。 3. 水庫或道路之修建或養護。 4. 探礦、採礦、採取土石、堆積土石或設置有關附屬設施。 5. 建築用地之開發。 6. 公園、森林遊樂區、遊憩用地、運動場地或軍事訓練場之開發或經營。 7. 墳墓用地之開發或經營。 8. 廢棄物之處理。 9. 其他山坡地之開發或利用。

(二)溫泉法 為保育及永續利用溫泉,提供輔助復健養生之場所,促進國民健康與發展觀 光事業,增進公共福祉,特制定本法;本法未規定者,依其他法律之規定。 A. 溫泉保育 溫泉為國家天然資源,不因人民取得土地所有權而受影響。申請溫泉水 權登記,應取得溫泉引水地點用地同意使用之證明文件。 本法施行前已依規定取得溫泉用途之水權或礦業權者,主管機關應 輔導於一定期限內辦理水權或礦業權之換證;屆期仍未換證者,水權或 礦業權之主管機關得變更或廢止之。 本法施行前,已開發溫泉使用者主管機關應輔導取得水權。

21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B. 溫泉開發及使用計畫書 第一項一定規模、無地質災害之虞之認定、溫泉開發及使用計畫書、 溫泉使用現況報告書與簡易溫泉開發許可申請書應記載之內容、開發許 可與變更之程序、條件、期限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 於國家公園、風景特定區、國有林區、森林遊樂區、水質水量保護區 或原住民保留地,各該管機關亦得辦理溫泉取供事業。 C. 溫泉露頭一定範圍內不得開發 溫泉露頭及其一定範圍內,不得為開發行為。 D. 廢止或限制溫泉開發許可之情形 溫泉開發經許可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得廢止或限制其開發許可: 1. 自許可之日起一年內尚未興工或興工後停工一年以上。 2. 未經核准,將其開發許可移轉予他人。 3. 溫泉開發已顯著影響溫泉湧出量、溫度、成分或其他損害公共利益之 情形。 E. 其他開發行為之限制或禁止 非以開發溫泉為目的之其他開發行為,如有顯著影響溫泉湧出量、 溫度或成分之虞或已造成實質影響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會 商其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並於權衡雙方之利益後,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對該開發行為,為必要之限制或禁止,並對其開發行為之延誤或其他損 失,酌予補償。 F. 拆除溫泉有關設施 經許可開發溫泉而未鑿出溫泉或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撤銷、 廢止溫泉開發許可或溫泉停止使用一年以上者,該溫泉取供事業應拆除 該溫泉有關設施,並恢復原狀或為適當之措施。 G. 溫泉區管理計畫之擬訂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有效利用溫泉資源,得擬訂溫泉區管 理計畫,並會商有關機關,於溫泉露頭、溫泉孔及計畫利用設施周邊勘 定範圍,報經中央觀光主管機關核定後,公告劃設為溫泉區;溫泉區之 劃設,應優先考量現有已開發為溫泉使用之地區,涉及土地使用分區或 用地之變更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協調土地使用主管機關依相 關法令規定配合辦理變更。 前項土地使用分區、用地變更之程序,建築物之使用管理,由中央 觀光主管機關會同各土地使用中央主管機關依溫泉區特定需求,訂定溫 泉區土地及建築物使用管理辦法。 22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經劃設之溫泉區,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評估有擴大、縮小或無繼 續保護及利用之必要時,得依前項規定程序變更或廢止之。 第一項溫泉區管理計畫之內容、審核事實、執行、管理及其他相關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觀光主管機關會商各目的事業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節 文獻回顧 都市空間架構系統 一個良好的都市空間架構的建立,可以促使埸所的自明性增加 , 都市空間元 素特性的突顯,對於創造人類美好環境的終極目標是有相當幫助的。 林區所提到都市空間的認同問題即是對一個場所的認同,亦是一種情感、安全、 愉快的體認。克里斯丁 . 諾伯休玆 (ChristianNorberg-Schulz) 的觀念與林區相 近 ; 他從現象學的角度將「地方」、「場所」、「環境」 分辨為自然環境和人 為環境,這兩種環境的顯現就是 人類存在空間的依據。 而場所要被認知就必須滿足方向的指認和認同歸屬 (Identification) 兩個條 件。由此建立起的空間意義即可看成一個領域圈 (Domain)。我們可以領域圈 為基準,建立一個都市空間架構系統 : A. 活動特性區系統 : 將領域區轉為特性區,並界定類型。 B. 路徑系統 : 包括路徑的空間品質和活動類型,如徒步區系統、購物商業區系統及其他的 類型。 c. 軸點空間系統 : 主要歷史軸點、地標軸點、交通軸點和領域圈開口軸點的分佈和類型。 D. 開放空間系統 : 包括廣場空間、遊憩空間、林蔭道的連接,以及結構與空間塑造的手法和開 放空間周圍的控制。 E. 都市天空線尺度系統 : 建築物量體、高度與都市尺度的關係。 F. 街廓空間系統 : 控制街面處理的連續或不連續和活動尺度,塑造街廓空間性格和品質。 G. 視覺走廊與眺望系統 : 路徑或主要街道的穿透性與視景特性的控制,尤其是和自然景觀軸向之關 係,鳥瞰景觀類型等品質。 23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H. 方向指認系統 : 按通路特性的區分予以認同品質的加強,以及按現存或有潛力的地標軸點再 予以高度品質的加強。 I. 觀光路線系統 : 依據歷史、文化、社會、遊憩等潛力地區和軸點加以串聯, 定出不同目的 之觀光路線。 台北盆地為一個山水共聚的特殊地景結構,擁有豐富的山水自然資源,同時自 清康熙年間至今,二百年來歷經不同文化體系及政治體制之朝代更迭,都市空 間疊積了多樣化的歷史紋理。在這麼一個豐富而具特色的地景之上,台北市的 開放空間系統的基本架構可分為下列幾個層次 : A. 自然的開放空間 1. 山域環境 : 台北市北界大屯山系、東延內湖五陵 , 東南為雪山山脈外緣五陵,其陵脊山 徑、縱橫盤錯、四通八達 , 構成北市最大的綠景與體間網路。 2. 水域環境 : 淡水河系緣起大霸、阿玉、流經台北盆地,主流為縣市分界,其支流基隆河、 景美溪貫穿市區並與潛伏地底下的錫鎦、七星水脈盤錯交織成無可更替的地 表結構,引領開放空間的形成脈絡。 B. 人為的開放空間 1. 公園 : 台北市 584 處公園,從日據時期以建立日皇統治象徵、表彰日本南進基 地典範的歐式規劃 ; 至戰後初期,強調文化法統國家權威的民族風格,至今 講求全題規劃與鼓勵民間參與興建。不論是主題式設計或只是設施擺設的配 置,總計 1236.5 公頃 ( 含末開闢 ) 的公園用地,依都會性、全市性、地區性、 鄰里性層級佈設,已然構成為市區內最主要的綠色休憩空間。 2. 廣場 : 台北市 28 處廣場,分別結合各個行政中心、交通場站設施與重要公共建 築,總計可提供 17 公頃的土地,加上因適用綜合設計放寬規定之開放空間 獎勵所不定點提供之開放空間,台北市的廣場已悄然成為都市公共生活的重 心與人群活動的重要舞台。 3. 街道開放空間 : 包括林蔭步道、行人徒步區、極具歷史性意義的街道、有商業活動特性 的街道、與自然形成的各個夜市街等,一個以”人”的活動為網路,承續傳 統南方都市風格的線性街道發展,提供了建立全市開放空間連結的可能。

24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第三節 案例分析

1. 北捷綠鑽石 大安森林公園捷運站 地下道設計 位置:

圖 2-3-1-1 捷運站示意圖

捷運信義線大安森林公園站位於新生南路二段、建國南路二段間之信義路 三段道路下方,為地下二層島式月台車站。其東側與著名建國假日花市及玉 市相鄰,西側有金華國中﹑教堂及永康夜市,南側面臨大安森林公園,北側為 經濟部工業局及住宅區,當地已成為台北市民結合休憩活動及享受美食的好去 處。 概念: 設計以結合車站所處區位之地緣、人文、自然及景觀特色,並擷取大安森 林公園特有的自然意象,且納入公共藝術進行整體規劃,訂定「森林轉運 - 都 會與自然的對話」為主題,呈現都市新風貌,並藉車站區位特性且利用緊鄰大 安森林公園這難得的條件,創造出一個與大自然互動情境的空間。 塑造出一座人為鑿砌與大自然相結合的場域,提供一個能與大自然互動、交 心的環境,讓眾人的“心”得到安定、沉澱、滋潤。

圖 2-3-1-2 大安森林公園捷運站位置圖

25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下凹庭園 --- 水為構想 納入環形迴廊搭配水瀑的構想,就源自於水簾洞的聯想,將陽光大廳與戶 外連通,水瀑後移,室內外互動更直接,擴大服務空間與機能,強化車站與公 園的服務品質。 陽光、綠意引入地下車站更為直接,空間層次及趣味更豐富,不僅從車站 有機會看外界天空,且有更多機會親近並感受公園的融入車站;二處高約 8m 光塔,除具門戶意象與指標機能外,更展現出一陰一陽、陰陽合一、共榮共生、 圓融自在的意象。 該車站穿堂層與下凹庭園間之媒介空間可規劃為休憩與靜態活動場所,並 開放給社區居民及公園遊客使用。

圖 2-3-1-3 下凹庭園

圖 2-3-1-4 下凹庭園早晚示意

圖 2-3-1-5 室外下沉式廣場與室內陽光大廳剖透視

小結: 1. 可參考大安森林公園捷運站之水的意象與運用。 2. 運用都會與自然的結合,未來創造出一個與大自然互動情境的空間。 26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2. Singapore The Southern Ridges - Mount Faber Park 新加坡 南部山脊 – 花柏山頂 纜車佔規劃設計 位置: 南部山脊 (The Southern Ridges) 將花柏山公園 (Mount Faber Park)、直 落布蘭雅山公園 (Telok Blangah Hill Park)、肯特崗公園 (Kent Ridge Park) 的 小丘陵連為一體,是一個具有歷史價值的區域,也孕育了自然界最珍貴的一些 動植物。可將新加坡的壯美風景盡收眼底。南部山脊全長 9 公里,沿途青蔥的 環境、開闊的空間讓這裡成為了徒步與單車騎游的理想場所。

圖 2-3-2-1 The Southern Ridges - Mount Faber Park 位置圖

概念: 它利用纜車 360 度俯瞰城市的視野,可飽覽新加坡、海港與南部島嶼全景 的。且因動植物等自然資源豐富,以南部山脊通道最以山峰小徑(Hilltop)、 天蓬走道(Canopy)以及叢林小徑(Forest Walks),這三條通道的步行橋 將山林的自然步道串聯連為一線,林中生長着各種動植物,包括 Adinandra Belukar ——一種次生林的獨特林種,將能夠欣賞到環繞於四周的城市、港口 和南部島嶼。 沿著南部山脊伸展着一條花叢走道(Floral Walk),這條走道有百餘種開 花灌木和喬木,花卉眾多,這條徒步徑一直伸向園藝園林(Hort Park)—— 一個生活藝術和園藝中心,集娛樂、教育、研究和零售活動於一體。 步行橋中最為獨特的莫過於連接花柏山公園和直落布蘭雅山公園的亨德森 波浪橋(Henderson Waves),因而有新加坡最高步行橋的盛譽。

27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圖 2-3-2-2 南部山脊 - 花柏山頂平面圖

圖 2-3-2-3 空中步道示意圖

纜車特色: 珠寶盒纜車站因主體建築上佈滿了晶瑩的玻璃而得名,到了夜間燈火通 明,它發出璀璨的光芒有一種動人心魄的美,有機會定會夜遊花柏山,纜車 站共安裝了 67 個纜車。從這兒乘坐纜車可前往聖陶沙。 在珠寶盒邊建有兩個觀賞美景的纜車亭 Cable Car Point,有數台投幣望 遠鏡可觀賞新加坡的南部風景。有幾個起裝飾和休息之用的纜車的車廂。

圖 2-3-2-4 南部山脊 - 花柏山頂纜車示意圖

圖 2-3-2-4 纜車示意圖

28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2. 台視 – 社教館 地下道設計

位置: 此地下道主要是銜接台灣電視台與台北市立社教館,位於八德路三段下方, 道路寬約為四線道,周邊臨近松山運動中心,因北市交通擁擠,地下道空間可 舒緩人潮。

圖 2-3-3-1 地下道廣場入口示意圖

圖 2-3-3-2 地下道通道示意圖

圖 2-3-3-3 地下道光影示意圖

設計概念: 以破除地下道與人的既有印 象為概念,將社教館作為入口廣 場,並從廣場延伸至地道擺脫既 有地道入口狹窄隱蔽的印象,結 合光與影的自然景觀完素,更利 用地道內過度空間的小廣場,在 二面牆上的燈箱目前都是市府的 廣告,打造有別於一般地下道的 圖 2-3-3-3 地下道內部廣場示意圖

新意象。

29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第三章 基地分析 第一節 自然環境分析 一 . 周邊涵構 北投周邊約可依地形地勢區分為大屯火山群、平原及山麓交界台地區以 及關渡平原區三大類型,而本基地位於平原及山麓的交界地帶。 北投地形的一大特色為南北長約 10 公里距離之內,涵蓋海拔 1000 公尺 以上高山及約和海平面齊平的關渡平原。

圖 3-1-1-1 基地周邊涵構圖 (由本計畫繪製 )

圖 3-1-1-2 基地周邊涵構地勢變化圖 (由本計畫繪製 )

二 . 地形地勢 此區位於台北市的最北端,處於大屯火山彙與台北盆地交界,由北向南 緩降為關渡平原,境內雨量豐沛,河流呈放射狀入台灣海峽。

圖 3-1-2-1 高程分析圖 (由本計畫繪製 )

圖 3-1-2-2 地形航照圖 (google 衛星圖 )

30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三、氣候 本區位於台北盆地北端的向陽坡地,故屬副熱帶氣候區,夏季受西南 季風(高溫重濕氣)影響,常為悶熱多雲、午後間有雷陣雨之天氣 ; 冬季則 受大陸性氣團東北季風的影響,造成陰溼多雨,但因有山岳等天然屏障,阻 隔許多氣流的影響,故天氣雖陰,不過雨量較小。 另外,每年七月到九月為颱風盛行季節,常有強風暴雨 ; 本區位於陽明 山系與台北盆地之間,全年平均溫度約為 22~23° C 之間。一月為最冷月, 平均最低溫度約為 16~17° C 之間 ; 七月即八月為最熱月,平均最高溫為 29~30° C 之間。最冷月與最熱月的溫差為 10°左右,而山上的氣溫較低, 以竹子湖觀測站之資料顯示,年均溫為 18.5° C。 月 均 溫 雨 量 受 東 北 季 風 以 及 颱 風 環 流 的 影 響, 以 九 月 為 做 多, 且 大多集中至八月到十一月之間 ; 但山區九月及十月的雨量極大,而台北 盆 地 則 集 中 於 七 月 到 九 月 之 間, 雨 量 分 配 就 不 平 均, 以 春 季 為 最 少, 夏秋兩季為最高,以東北季風級颱風雙重影響所導致。且本區溼度偏高,因 而對岩石風化也造成頗大的影響。

圖 3-1-3-2 夏季風花圖 圖 3-1-3-3 冬季風花圖 (由本計畫繪製 ) (由本計畫繪製 )

表 3-1-3 北投四季氣候分析表(由本計畫整理)

圖 3-1-3-1 氣候分析圖 (由本計畫繪製 )

31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四、水文 1. 水文現況 本區範圍內的北投溪是磺港溪的上游,發源於大屯山、面天山一帶,集 水區包括頂湖、十八分、中正山、地熱谷等地。溪流的水源主要為雨水和地 熱谷的湧泉,此處的溫泉亦有部分供給作附近居民的使用。溪流因有湧泉的 流出,早年產出頗具盛名的北投石 ; 河道因地熱谷不允許煮蛋,亦改善水質 的清潔,僅剩少數附近家庭廢水排入汙染河川的水質。 北投溪河床因地熱谷多年沖積泥沙淤積,較早年河道已大不相同,且歷 經不同時期之整治,基地範圍內河岸現況頗為凌亂。 2. 污廢水排放現況 本規劃範圍內之污水主要來自附近住宅、商家的生活污水,由於目前台 灣地區的法令尚無法管制此類污水之排放,且本地區亦尚未建立衛生下水道 系統,因次皆直接排入溪流中,當地除日常生活污水廢水直接排放之污染行 為外,亦偶有不法水肥車至地熱谷上游支流傾倒水肥,嚴重影響當地水質, 造成環境生態破壞。 「溫泉法」已於 92 年 7 月公布實施,依溫泉法第十三條之精神:「溫泉 區之劃設,應優先考量現有已開發為溫泉使用之地區,涉及土地使用分區….. 依相關法令配合辦理變更。」本區乃透過都市計畫分區調整,在環境資源永 續利用前提下研訂全區發展管制,以兼顧溫泉產業及環境之永續發展。

圖 3-1-4 水文分析圖(由本計畫繪製 )

而基地內有北投溪流經,貫穿整個基地,故水源充沛,植栽多樣性豐富, 但亦造成基地受水源貫穿而被切割的現象。

32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五、植栽 地熱谷四周山麓,雖有數種原生植物(雀榕、山紅柿、將某)生長,大 多已由人為引進的植物所取代,喬木層以榕屬植物為主,地被層以黃金葛為 強勢植物。 瀧乃湯對岸的草原,僅有地被層,以毛蕨及鋪地黍為主。其中毛蕨適於 沼澤環境生長,且為古台北盆地的原生植物,目前在台北市區已極為少見。

區域內的植被大致可分為三種植被帶: A. 海岸林 - 溫泉河岸林交會帶 --- 由捷運新北投站至新北投公園,長約 300 公尺。 B. 溫泉河岸林 --- 由瀧乃湯至大河源,長約 300 公尺。 C. 硫氣帶河岸林 --- 環繞地熱谷四周,長約 200 公尺。

圖 3-1-5 植栽分析圖 (由本計畫繪製 )

33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第二節 歷史人文分析 一、歷史脈絡 新北投火車站的歷史變遷 淡水河下游隔著遙遙相對的大屯山與觀音山,因地理位置緊鄰台灣海峽, 自然成為航行東亞海路船隻的絕佳航標。總督府領台殖民後深刻體悟從淡水港 上岸的各項物資運送到台北內地的重要性。決定將清末台灣巡撫劉銘傳時期所 鋪設的台北-基隆段輕磅鐵軌(36 磅 / 碼)拆下來改舖台灣最早的支線鐵道- 淡水線。最早的通車營運計有台北、圓山、士林、北投、江頭,與淡水驛站, 後續增加大稻埕起站、北門、大正街、雙連、宮之下與唭哩岸等五個中途乘降 場。 讓北投聞名於世確是大屯山腳下的硫磺礦溫泉區,1916 年台灣總督府會增 闢北投驛站抵達溫泉公園觀光遊憩區,長為 1.2 公里的支線,稱為浴場線或泡 澡專線。台灣總督府鐵道部給了支線終點站命為名「Shinhokuto」「新北投乘 降場」。此後 (1916 年 ) 當地硫磺溫泉遊憩公園區周遭地名便稱為「新北投」 也沿用至今。日語發音「Shinhokuto」,「hokuto」對稱於中文「新北投」,「北 投」同音同義,「Shin」即如是中文「新」也就是新舊車站區隔。1916 年 4 月 1 日新北投乘降場首日通車啟用,同時也開行蒸汽自動客車來運送泡澡乘客 往返於此門乘降場-新北投乘降場區間運行。 新北投車站(乘降場)落成啟用至今已是 91 年前了,新北投還是「新北投」 只是火車站已變成了捷運站了,滄海桑田、政權更迭,人事全非,內心感慨不 已。我們在地關心鐵道古蹟的社區里民、文化工作者,大家全民發起「懷念老 車站,轉來新北投」嘉年華活動,喚起全民意識共同迎回古蹟,並期待古蹟能 夠活化善用且長存於原址地。

圖 3-2-1-1 新舊北投位置圖 (http://beitoutime.blogspot.tw/)

圖 3-2-1-2 北投溫泉周遭圖 (http://beitoutime.blogspot.tw/)

34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北投一地原為凱達格蘭平埔族的內北投社社址,係與淡水鎮的外北投社相 對應。北投,或稱北頭、八頭、八投,皆為凱達格蘭平埔族語 Patauw 之閩系 臺語譯音,其意為女巫,相傳昔日有女巫居住於此而得名。平埔族為母系社會, 尤以負責祭祀、治病、祈福、喪禮等社會上各項重要儀式的女巫地位最為崇高, 備受崇敬,因而也有凱達格蘭平埔族對這個泉煙瀰漫的神祕地域充滿尊重和敬 畏而命名的說法。 地名不僅是地圖上標註的記號,也是人所賦予空間的符號,隱含了一地在 空間中的社會意涵,也為過去的社會留下一絲可循的痕跡。北投,原意為女巫, 地名中隱含了過去最早在此地居住的族群-凱達格蘭平埔族,也暗藏著當時 人們對此地特殊地景-溫泉的崇敬與畏懼。北投,這個地名將當時人們對溫泉 地景的敬畏轉化為象徵對女巫的崇敬,把當地的社會族群與代表性地景串連起 來,因而在漢人大量入墾後,平埔族文化逐漸消失,仍可藉此地名遙想此地過 去的樣貌,更可從地名中窺知當地人與溫泉地景的深遠關係。

圖 3-2-1-3 新北投歷史變遷圖(由本計畫繪製)

從北投地區歷史脈絡變遷發展中,可以觀察出北部都會區由於都市化水準迅 速上升及都會區的形成和蔓延等因素的影響,北投地區人口空間分佈發展逐漸 密集,喚起都市人在擁擠與忙碌的居住空間下,對綠地休閒空間的渴望與需求。

35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二 . 產業變遷 北投地區早期發展一級產業,直至日治時期開發溫泉觀光,因而帶動了二、 三級產業興起,因特殊的溫泉資源發展出有別於其他地區的休憩產業。 表 3-2-1 歷史脈絡發展表(由本計畫整理)

圖 3-2-2-1 觀光資源發展初期圖 (http://beitoutime.blogspot.tw/)

圖 3-2-2-2 觀光資源發展現況圖 (http://beitoutime.blogspot.tw/)

36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三 . 北投陶業發展 興起與沒落: 北投因大屯山麓貴子坑地區蘊藏質地優良的瓷土礦,具備陶瓷發展的先決 條件,從清代以來即有窯場的設立。 日治時期更有北投窯業株式會社和台灣窯 業株式會社,所產生的陶瓷製品被稱為「北投燒」。餐具、瓷磚與耐火磚成為 北投陶業的三大主流產品。 民國 60 年以後,因市場需求降低,轉移至鶯歌,使得北投陶業日漸衰落, 只剩數間陶瓷工作室,現在已經沒有窯廠存在。 特色: 北投生產的器皿,品質十分精緻,胎土精細潔白,釉藥色彩繽紛鮮艷,廣 受各界喜愛。畫上花朵、動物或是台灣特產的水果等,並在底下寫上「北投」 二字證明出產地。

圖 3-2-3 北投陶瓷示意圖(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四 . 那卡西文化發展 興起: 那卡西文化,造就溫泉鄉盛世,那卡西日文「流し」,意思是指像水流動 的行業。北投是台灣那卡西的發源地,賣唱者多在餐廳、夜總會內表演,現今 已轉變為部份飯店才有提供。 特色: 最早的表演型態,是採自彈自唱以娛樂賓客,多以 1 人演奏、1 人演唱的 2 人編制出現,後來才有隨客人點唱的服務。樂器也由最早的三味線,轉變為 西洋的手風琴、吉他等樂器,後期也使用電子琴。音樂除了當時流行的創作歌 謠外,也有從日語歌曲重新填詞的作品。 現況: 1979 年之後,隨著整個溫泉區的一時沒落,以及客人的喜好轉變為投幣式 卡拉 OK,那卡西的這項工作也由北投溫泉區出走到台灣各地發展。

圖 3-2-4 北投那卡西示意圖(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37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五 . 老街文化巡禮 活動意義: 針對文化特色各個分布點,由北投捷運站出發進入的北投周邊的小鎮與巷 弄延伸至新北投區,利用北投既有的傳統古蹟,從老街體會與探索過往的歷史 記憶遺跡,提供使用者能夠更深度的感受北投地區的文化歷史脈絡。 特色分布點: A. 周氏節孝坊:見證先民生活傳統牌坊 B. 北投中正街 - 傳統紅磚家屋,淡北古道北投段風華 C. 大同街、中正街、光明路地方小吃:傳統豆花、肉羹、蘿蔔絲餅、煎包、熱炒 D. 北投市場及周遭地方小吃:紅茶、魯肉飯、米粉湯、乾蚵、鼎邊趖、排骨麵、肉羹、 蚵仔麵線 E. 溫泉路:溫泉巷弄風情 F. 天主巷:唭哩岸石階小巷 G. 普濟寺:優雅唐式建築 H. 地熱谷:北投地名起源、青磺泉源頭 I. 梅庭:觀光旅遊服務中心、草聖于右任駐足過屋舍 J. 溫泉博物館:百年公共浴場,人文藝術展演空間 K. 凱達格蘭文化館:台灣原住民知識殿堂 L. 北投溫泉溪:台灣浴場文化起源地、台灣國寶礦石北投石生成之地 M. 瀧乃湯:百年溫泉浴室 N. 天狗庵:台灣第一家溫泉旅館石階遺跡 O. 新北投公園:百年公園、台北近郊小型植物園、夏夜納涼勝地

圖 3-2-5 北投老街文化巡禮示意圖(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38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六 . 土地使用 1. 住宅區 北投區的第一種住宅區分布於桃源國中以東與櫻花崗,第二種住宅區分 布於關渡、中央北路以北山坡地邊緣上,包括稻香里 、桃源里、林泉里、 溫泉里、櫻花崗、部份東華里等地區,其建築開發行為依「臺北市山坡地開 發建築管理辦法」規範 ; 其餘一般地區規劃為第三種住宅區。 2. 商業區 北投區目前無國際性、都會性商業區。而地區型商業區主要集中於北投 光明路、中央南路、石牌路一段及中和街一帶,均為既有商圈,且已劃設第 三種商業區以提供地區性之商業服務。另民國 84 年「臺北市主要計畫商業 區 ( 通盤檢討 ) 案內」將北投部份捷運站毗鄰街廓調整為第一種商業區。 3. 工業區 北投區有二處大型工業區。其中緊鄰中央南路、大業路、大度路、承德路 者為中央南路工業區,屬於第三種工業使用區。另 位於大度路三段以北, 立德路與中央北路所圍的地區者為關渡工業區,屬於第二種工業使用區。 4. 特定觀光商業專用區及特定休閒旅館住宅專用區 配合新北投溫泉區再開發,北投溫泉親水公園週邊劃設 25.57 公頃之特 定專用區,包含特定休閒旅館住宅專用區 19.81 公頃及特定觀光商業專用區 5.76 公頃。 北投溫泉親水公園周邊地區周邊使用現況,公園周邊主要以商業區和住宅 區使用,周邊亦臨近學校與機關用地,公園內部以綠地與公共建築,目前使 用現況中,基地內部停車空間較少。

圖 3-2-6-1 北投都市計畫圖 (由本計畫繪製 )

39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新北投親水公園的綠地被含有部分商業區的住宅區所包圍,以打破原有 的空間,尋找新的核心,讓綠地延伸作為休憩空間的串聯,使商業區和居民 可以擁有更多喘息的空間,創造新的節點連接都會與自然的綠地空間。

圖 3-2-6-2 土地使用分區圖 (由本計畫繪製 )

七 . 動線分析 本區位於新北投地區之中心地帶,對外交通便利,周圍交通運輸包括一 般公路、大眾捷運系統等。 1. 大眾運輸系統主要以公車系統及捷運系統以到達本區。 - 公車系統:基地周圍之公車站牌包括光明路泉源路上之站牌為主。 - 捷運系統主要以新北投捷運站作為主要的到達本區的節點。

2. 道路系統基地周圍的道路包括東西向之光明路、中山路兩條主要道路,以 及環繞基地外圍的溫泉路,遊客可以小客車、機車到達本區。 - 光明路:路寬 8m,西自中央北路,東到溫泉路止。 - 中山路:路寬 8m,西自泉源路起,東到溫泉路止。 - 溫泉路:路寬 6m,南自中央北路起,北至泉源路止。 表 3-2-7 捷運新北投站站前路口現況尖峰小時干擾行人交通量表 (台北市政府交通管制工程處)

上午 行人 大客 車

小客 車

下午 機車 總數 行人 大客 車

小客 車

機車 總數

光明路

17 11 167 158 336 22 5

294 222 521

大業路

65 12 124 60 196 102 3

130 69 202

中和街

22 1

55 28 84 23 5

57 44 106

泉源路

89 6

129 114 338 98 3

165 200 466

40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圖 3-2-7-1 動線分析圖 (由本計畫繪製 )

3. 停車場分佈 目前區內除了幾棟大樓內設置私有的停車場外,並無特定的停車場。因 此車輛均任意停在公園四周自設的停車場空地上。區內並有北投區環保局垃 圾車停放場。

圖 3-2-7-2 停車空間分析圖 (由本計畫繪製 )

光明路上沿途停車的數量較其餘道路停車數量較高。光明路上商家、旅 社較高,來往車量頻繁,但因多數商家、旅社皆無法提供停車場所,因此旅 客隨意停車的情況較為嚴重。

41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八 . 周邊資源 北投地區的景觀遊憩資源豐富,有許多舊有保存之建物古蹟。目前有些結合 現代文化藝術展演,極具歷史與文化保存價值,可利用其資源吸引遊客前來, 使民眾進一步瞭解北投及推廣其觀光意象。

休憩場所

圖 3-2-8-1-1 休閒資源分布圖(由本計畫繪製 )

自然資源

圖 3-2-8-1-2 自然資源分布圖(由本計畫繪製 )

一之瀧

地熱谷

北投溪

42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人文建物

- 北投圖書館

圖 3-2-8-1-3 人文資源分布圖(由本計畫繪製 )

北投圖書館是台灣第一個「綠建築」圖書館,主體建築使用可回收的 建材,更有雨水回收系統,提供廁所等地方的用水,電力方面使用太 陽能發電,在在都顯出對減少環境破壞的用心,位在北投公園內綠樹 成蔭,讓人彷彿置身在森林之中,2007 年的台灣建築獎中更勇奪首獎, 讓北投圖書館不只是一座圖書館,更是台灣建築環保的先驅。

- 北投公共浴場

圖 3-2-8-1-4 人文資源分布圖(由本計畫繪製 )

1913 年,台北州廳仿照日本靜岡縣伊豆山溫泉的方式,興建了北投溫 泉公共浴場。北投溫泉博物館原為北投公共浴場。戰後,公共浴場因 管理單位更迭,而終至荒廢,1998 年在地方熱心居民的奔走下,經過 臺北市政府的斥資整修,以「北投溫泉博物館」為定位,正式重新開 放使用。

43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 梅園

圖 3-2-8-1-5 人文資源分布圖(由本計畫繪製 )

約建於 1930 年代末期,是一棟見證戰爭時代的豪華民宅,配備防空避 難室型態的建築特色及具日式木構造建築風格。庭院外牆係以城垛型 式建構,後院綠樹成蔭,幽雅蒼鬱,俯臨北投溪,水流潺潺。入門口 柱上並刻有于右任先生其手書之「梅庭」題字。

圖 3-2-8-1-6 人文資源分布圖(由本計畫繪製 )

- 臺銀舊宿舍 台灣銀行舊宿舍在最早期是溫泉旅社,一直到戰後成為台灣銀行產業, 才改將其成台銀的俱樂部、招待所,專門接待一些銀行的高層主管、外 賓。台銀舊宿舍是沿著山形興建,3 間建築彼此交錯橫跨在溪流之上, 每個房間都面向溪流,在傳統日式建築稱「雁行式」建築。

44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 北投文物館

圖 3-2-8-1-7 人文資源分布圖(由本計畫繪製 )

優雅古典的 1921 年和式二層木造建築,初建時為北投區最高級的溫泉 旅館—「佳山旅館」。日據時期為日本軍事官俱樂部,一度為神風特 攻隊所用,光復後並成為外交部之佳山招待所,二十餘年前更名為北 投文物館後,目前為一處結合歷史建築和現代文化藝術展演,台北嶄 新多元的文化創意園區。

圖 3-2-8-1-8 人文資源分布圖(由本計畫繪製 )

- 普濟寺 為臺灣罕見的日本真言宗佛寺,初建於 1905 年,又名為「鐵真院」。 寺中供奉湯守觀音,北投民眾都視這座佛寺為溫泉守護寺。佛寺採用 日式風格,平面佈局保存極為完整,包括大殿及住持方丈宅院,皆呈 現簡樸淡雅且寧靜莊嚴之佛教寺院之美,在臺灣誠然不多見。

45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圖 3-2-8-1-9 人文資源分布圖(由本計畫繪製 )

- 瀧乃湯 北投現存最古老的浴池,內有男女分浴的浴池,男湯的浴池有將近 90 年的歷史,以唭哩岸石所造的浴池,並有當時皇太子裕仁到訪遺跡。 此地原為日軍療傷所,後來才開放給大眾使用。由於當時的入浴費只

圖 3-2-8-1-10 人文資源分布圖(由本計畫繪製 )

- 吟松閣 興建於 1934 年是台灣第一家古蹟旅館,整棟日式木造的旅社建築,主 體建築多為鋪黑瓦平房,外景觀極為幽靜典雅。屋前入口木門樓、魚 池、小拱橋與石燈籠,反映了日本大正與昭和年間的庭院設計風格。 人文風格強烈,氣質優雅被譽為北投溫泉建築三寶之一,與瀧乃湯強 調的蔗民風格形成強烈對比。

46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二、溫泉區觀光路線 北投地區的景觀遊憩資源豐富,有許多舊有保存之建物古蹟。目前有些結合 現代文化藝術展演,極具歷史與文化保存價值,可利用其資源吸引遊客前來, 使民眾進一步瞭解北投及推廣其觀光意象。

為自然景觀、休憩場所及歷史建物資源之分佈狀況 圖 3-2-8-2-1 綜合遊憩資源分析圖(由本計畫繪製 )

圖 3-2-8-2-2 觀光路線分析圖(由本計畫繪製 )

47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第三節 實質分析 一、視覺分析 1. 周邊環境

北投親水公園位於新北投捷運 站旁,周邊為商業建物及住宅建物 所包附,此區為鄰近都市環境空間 中的綠地資源。

圖 3-3-1-1 觀光路線分析圖(由本計畫繪製 )

48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2. 公園鄰邊

49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3. 公園內部

50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3. 公園內部

51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3. 公園內部

52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3. 公園內部

53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4. 內部入口意象 基地內部有許多入口空間,但入口意象不夠明確,入口多代表以北投地理 區位及在地文化的呈現,應融合當地特色,例如將溫泉轉化以抽象或具象的視 覺構成,亦可結合藝術的方式強化基地整體入口空間的意象。

圖 3-3-1-4-1 入口意象視點圖(由本計畫繪製 )

圖 3-3-1-4-2 入口意象示意照片(由本計畫繪製 )

54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5. 內部整體動線 基地內部動線系統常有高差整理、步道設計以及與周邊設施物串連上的問 題產生,例如廁所與休憩涼亭等設置在主動線上,易造成使用者在使用上的衝 突以及不方便,或是有步道的地方卻不在使用者喜歡行走的動線上。

圖 3-3-1-5-1 整體動線視點圖(由本計畫繪製 )

圖 3-3-1-5-2 整體動線示意照片(由本計畫繪製 )

55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6. 內部空間圍朔 基地內部的廣場空間未有效規劃設計,造成許多廣場空間閒置荒廢,鮮少 為人使用,在空間的維朔上缺乏整合性。

圖 3-3-1-6-1 空間圍朔範圍圖(由本計畫繪製 )

圖 3-3-1-6-2 空間圍朔示意照片(由本計畫繪製 )

56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7. 內部特色景觀 基地內有博物館、圖書館、豐富的植栽資源與溫泉景觀的分佈,兼容了自 然與人文的特色景觀元素,是城市環境中,難得的綠地休憩空間。

圖 3-3-1-7-1 景觀特色視點圖(由本計畫繪製 )

圖 3-3-1-7-2 景觀特色示意照片(由本計畫繪製 )

57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8. 內部待改善空間 基地內部許多步道動線、鋪面、各區域的界面銜接並未有效地整合,以至 於許多地方收頭形勢顯得雜亂無章,缺乏整體感。

圖 3-3-1-8-1 改善空間視點圖(由本計畫繪製 )

圖 3-3-1-8-2 改善空間示意照片(由本計畫繪製 )

58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二、植栽分析 新北投公園植栽保留與改善 以視覺景觀分析為依據,重新審視植栽分佈狀況,並依樹保條例評估植栽的保 留與改善。

圖 3-3-2-1 改善空間視點圖(由本計畫繪製 )

喬木: 台灣朴樹、茄苳、榕樹、樟樹、橄欖樹、相思樹、龍眼、血桐、山黃麻、香楠、 小葉南洋杉、肯式南洋杉、黃槿、芒果、雀榕、白千層、魯花樹、無患子、九芎、 楓香、小葉欖仁、櫻花 棕櫚科: 黃椰子、羅比親王海棗 多色灌木: 月橘、黃金榕、桂花、朱槿、杜虹花、稜果榕、朱蕉、九節木、姑婆芋

樹木保護自治條例 本自治條例所稱受保護樹木,係指本市轄區內,具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 樹胸高直徑0.八公尺以上者。 樹胸圍二.五公尺以上者。 樹高十五公尺以上者。 樹齡五十年以上者。 珍稀或具生態、生物、地理及區域人文歷史、文化代表性之樹木,包括群體樹 林、綠籬、蔓藤等,並經主管機關認定者。 只要符合要件者,不論有無列冊、坐落在公私土地上,都將納入保護行列。

59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三 . 使用者分析 北投地區及其周邊環境的的使用者進行人與空間的調查分析,透過開放 空間的密度統計以及問卷訪談的方式,深度的探討北投公園整體空間的使用 現況以及使用者對環境的感受。 1. 開放空間密度統計 透過北投周邊開放空間有士林官邸、關渡公園、陽明公園、大安森林公 園等等相似性質之開放空間的密度數據統計,就開放性公園密度比較,可以 得知北投較其他地區一平方公尺所容納之人次來的擁擠。

表 3-3-3-1-1 開放空間旅遊人次統計表 遊客人次 (年) 北投親水公園 823006

50000

16.46

100000

12

關渡自然公園 139319

550000

0.25

陽明公園

1721400

400000

4.30

二二八紀念公 園

50159

61000

0.82

259000

6.18

士林官邸

1622620

土地面積 密度 (平方公尺) (人/平方公尺)

大安森林公園 1600000

資料來源:台北市 101 年統計年報 圖 3-3-3-1-1 開放空間密度統計圖(由本計畫繪製 )

針對北投公園以及其周邊開放空間逐年的旅遊人次進行密度數據統計, 由於近年來,可以從旅遊人次逐年增長的趨勢,看出人們對於生活品質需求 的提升以及人們更加重視生活休閒,預計未來北纜的進入將帶來更多人潮。

表 3-4-3-1-2 北投公園歷年旅遊人次統計表

資料來源:台北市 101 年統計年報 圖 3-3-3-1-2 北投公園歷年密度統計圖(由本計畫繪製 )

60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2. 使用者問卷訪談 透過實地直接面對當地使用者,利用問卷以及訪談的方式,從一般使用 者的角度切入,並試圖發掘基地內部之景觀優勢以及使用者對基地整體環境 的空間意象與動線系統的分佈狀態作探討,以更客觀的視角重新看待基地帶 給使用者的感受。 經過使用者問卷數據統計後,得知北投公園入口及整體意象不明確仍需改善 且空間分佈零亂,且尚存內部空間過度擁擠,需擴張改善動線的不完善,導 致使用者對基地環境不熟悉及錯亂。

圖 3-3-3-2 使用者問卷統計圖(由本計畫繪製 )

61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3. 遊憩活動分布 依據北投公園與周邊整體使用現況分區,可將基地劃分為入口迎賓公園 區、歷史人文區、自然休憩區以及溫泉親水區四大分區,以各區使用現況與 遊憩活動設施的分佈做整體的空間分析。 A. 迎賓公園區 因鄰近新北投捷運站,現況以入口的噴泉廣場、休閒涼亭區、植栽景觀區以及 纜車站保留區的使用分佈,多為觀光遊客與鄰里活動的使用。 B. 歷史人文區 主要有北投圖書館以及北投溫泉博物館的分布,現況以人文閱讀區、生態草皮 區以及日式建築景觀區,整體空間中較多人潮分佈的區域。 C. 自然休憩區 此區為防空壕遺址、大樹保留區以及休憩涼亭的分佈為主,高程相較於其它 分區較高且較陡。 D. 溫泉親水區 以露天溫泉泡腳區、溫泉林蔭步道區以及遊客服務中心,為結合自然資源的 休憩活動分佈為主要使用現況。

圖 3-3-3-3 遊憩活動分布圖(由本計畫繪製 )

62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四、北纜計畫分析 1. 北纜計畫發展流程 表 3-3-3-4-1 北投纜車發展流程表

日期

內容

起初規劃 1989年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RHAA公司研擬「陽明山國家公園整體交通改 善研究規劃」。建議以「空中纜車通道系統」做為遊客之交通工具。

1990年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財團法人中央營建研究技術顧問顧問社,進行 北投線空中纜車的規劃。其預定拆除北投溫泉公共浴場作為為起點。由於 浴場被認為具有歷史價值,後整修為北投溫泉博物館及被列為第三級古蹟 後放棄方案。

1998年

完成了台北市新工處委託的「陽明山國家公園--北投線空中纜車規劃及初 步設計」研究報告。確定路線方案及採民間興建。規劃中改以北投公園作 為起點。

1999年

台北市政府依環境影響評估法函送台北市政府環保局審查,環保局函覆: 未達環評法

2000年

台北市工務局完成「北投線空中纜車計畫開發案簡報」資料,台北市政府 裁示興建。但報告中企圖拆除北投文化館及加蓋北投溪的行為引起爭議。

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 2003年

內政部國家公園委員會「陽明山國家公園第二次通盤檢討案」通過北纜案 以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進行。11月25日,台北市通過市轄區土地變更 案。

近期計劃 2010年 2012年 12月21日

台北市政府要求北投纜車興建案進行環境評估。 北投纜車經過環評委員投票表決,有條件通過,為北投纜車興建跨出一大 步。「山下站」決定採用替代方案,從原址北投公園移到二號公園,減少 交通、人潮對北投圖書館、溫泉博物館和北投百年公園的衝擊。 北市環保局表示,環評有條件通過,因北纜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未來 還須經過國家公園審查和市府建築等審核,才能開始動工興建。

圖 3-3-3-4-1 纜車站區位置評估示意圖(由本計畫繪製 )

63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圖 3-3-3-4-2 纜車站區發展時間軸線圖(由本計畫繪製 )

2. 現有北纜計畫 ( 一 )、交通轉運公園開發內容: 依據「陽明山國家公園計畫」、「陽明書屋經營管理暨陽明公園經營管理計畫 書」之「陽明公園細部計畫」等規定,交通轉運公園可開發內容包括: 8. 觀景眺望設施

1. 遊客管理服務設施

9. 解說設施

2. 展示、表演、藝術館

10. 休憩步道

3. 休憩設施

11. 溫泉水池

4. 園景、綠地、廣場

12. 其他與火山特色有關之利用設施

5. 餐飲商店設施

13. 衛生設施

6. 纜車設施

14. 停車場設施

7. 候車轉運設施

( 二 )、交通轉運公園允許開發面積依據陽明山國家公園計畫及其細部計畫建築 管制原則,交通轉運公園允許開發面積,建蔽率 30%,建物高度須低於 7 公尺, 不超過二層樓。

自然資源

服務資源

休憩資源

溫泉水池

服務中心

休憩設施

綠地廣場

纜車設施

覽車站區

休閒步道

商業設施

導覽解說

停車空間

圖 3-3-3-4-3 纜車站區周邊建設需求示意圖(由本計畫繪製 )

64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 三 )、交通轉運公園規劃構想 表 3-3-3-3-4-2 交通轉運公園規劃構想表 允許使用分區

規畫構想

用地概估

允許使用分區

規劃構想

用地概估

纜車站區

場站設施

0.2公頃

候車區

候車集散廣場、候車亭、公 車停靠區等

0.2公頃

遊客服務中心

資訊中心、服務台、解說 0.2公頃 設施、人文歷史展示空間、 休息區、衛生設施、辦公 室等

園景綠地廣場

戶外活動廣場、活動草坪、 休閒步道

0.7公頃

旅遊服務區(餐飲商店)

餐飲店、紀念品、旅遊用 品、農特產品、一般零售 空間等

0.7公頃

景觀區

原生楓樹林、櫻花園、杜鵑 花園、觀景晀望設施、指示 牌、休憩步道

0.6公頃

旅遊服務區(休憩設施)

室內觀景台、藝術展覽空 間、多功能表演館、公共 設施等

0.3公頃

植栽保育區

坡度較陡之原生林予以保留

0.66公頃

( 四 )、停車需求供給 表 3-3-3-4-3 北纜計劃後停車空間需求表

假日全日(輛/日)

機車

小汽車

遊覽車

1870

928

7

371

3

假日停車需(輛/時) 567

小結: 1. 周邊機能會造成視覺與空間使用的改變與影響。 2. 由現況停車狀況可知,周邊停車供給已達飽和狀態,未來應朝降低停車需求 或提升大眾系統的使用率。 3. 纜車站區位置評估 北投纜車站區位置的評估針對纜車站區周邊需要的建設、腹地大小、現有 設施、使用現況、視覺景觀以及位置相對帶來的沖擊進行優缺點的評估比較整 理成分析,可得知纜車站區未來可以設置於入口區作為整體以強化整體辨識度 並與周邊商業帶作串聯,更降低對現況內部建設的負面影響。 表 3-3-3-4-4 纜車站區位置評估比較表

65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第四節 綜合分析 綜合自然條件、歷史人文、景觀資源及纜車發展計劃等多項實質分析,將本計畫 基地的特色及重要性如下: 一 . 潛力 A. 自然資源 基地內有北投溪流經,孕育特殊及豐富的自然景觀,提供獨特的遊憩與視覺資源 B. 交通可及性 因鄰近大眾運輸系統交通便利,且未來因應纜車計畫的發展,可串連周邊休憩資源 C. 特殊建設 基地內擁有許多具特殊機能性之建物,提供不同使用及多元的遊憩性 D. 周邊開放空間 基地周邊擁有商業服務帶與開放公共空間,可與基地內設施整合與串聯

圖 3-4-1 綜合分析潛力圖(由本計畫繪製 )

二 . 限制 A. 溪水流經 基地內因受到北投溪貫穿,造成空間分佈與動線系統上備受切割需要整合 B. 交通匯聚 中山路為基地內重要道路,道路匯聚區域易造成交通混雜與空間連結的隔閡與閒置

圖 3-4-2 綜合分析限制圖(由本計畫繪製 )

66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圖 3-4-3 空間圍朔範圍圖(由本計畫繪製 ) 表 3-4-1 潛力與限制分析表

潛力 A.入口公園區 1.利用鄰近北投捷運站之優勢,將其 串聯公園意象與增加辨識性。 2.植栽資源豐富性,強調其為城市中 珍貴的綠地資源。

限制 1.公園被綠包覆為較封閉之空間 ,入口方向及 意象易被切割。 2.交通動線較為混雜,易造成使用者對入口辨 識性不佳。 3.缺乏鮮明的特色,無法強化基地的獨特性。

B.文化建物區

1.內有博物館、圖書館分佈,兼容了 自然與人文的特色景觀元素。 2.為主要吸引人潮之區域。 3.內部空間有多樣性之地勢變化。

1.動線不完善,導致使用者對環境不熟悉及錯 亂。 2.內部空間過度擁擠。 3.基地內部許多步道、鋪面、各區域的界面銜 接並未有效地整合。

C.遊憩設施區

1.預計未來北纜進入將帶來更多人潮。 1.基地被馬路切割,造成使用者分散。 2.道路狹窄,有路邊亂停⾞車之問題。 2.兒童遊樂場視覺開放性不足。 3.可作為紓緩分散使用者的區域規劃。 3.基地內部的廣場空間未有效規劃設計,造成 許多廣場空間閒置荒廢。 4.在空間的維朔上缺乏整合性。

D.休閒景觀區 1.具有特殊的自然景觀資源。 1.地熱榖景觀資源入口意象不明確。 2.提供使用者作為休閒遊憩的需求。 2.因地勢高差造成基地周邊的人行道與內部環 狀步道串聯不佳 。 3.基地內部的廣場空間未有效規劃設計,造成 許多廣場空間閒置荒廢。 纜車站區 現有溜冰場 兒童遊樂公園

1.未來預定纜車站入口將商業設施過於靠近圖 1.較接近捷運站。 2.道路狹窄,有路邊亂停⾞車之問題。 書館及博物館,破壞氣氛 3.可作為紓緩分散使用者的區域規劃。 2.現有空間擁擠,腹地不足。 3. 活動過於集中。 4.纜車量體及其機能會造成視覺與空間使用的 混亂。 1.地形落差是空間被切割。 1.利用地形高低可俯視整體公園。 2.與捷運站距離較遠。 2.妥善運用現有荒廢空地。 3.分散使用者之活動。

按原始計畫空間上的差異:

圖 3-4-5 北投纜車站剖面示意圖(由本計畫繪製 )

圖 3-4-6 北投纜車站示意圖

67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第四章 課題與對策 課題一 纜車與北投公園周邊整體妥善規劃 評估其站區的位置及周邊建設對北投公園造成的衝擊,並重新調整及規劃設計

圖 4-1-1 北投纜車整體規劃課題示意圖

說明 : 北纜計畫主要是由北投為山下站的出發點結合北投與陽明山遊憩區,亦是串聯都 市級自然環境的重要節點,評估其站區的位置及周邊建設對北投公園造成的衝擊,並 重新調整及規劃設計。 對策 a. 纜車站區設置及連帶的相關建設與周邊環境之串聯 b. 以纜車站作為北投公園的入口意象

圖 4-1-2 北投纜車建設串聯對策示意圖

圖 4-1-3 北投纜車站區入口意象對策示意圖

68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課題二 復甦北投流失的陶瓷文化與納卡西 融合北投現有資源並將北投就有之藝文特色傳承,以更深入理解北投的文化內 涵使北投更為人所知

圖 4-2-1 北投文化復甦規劃課題示意圖

說明: 從北投歷史文化變遷的發展過程中,那卡西與陶瓷等文化逐漸為人所淡 忘,融合北投現有資源並將北投就有之藝文特色傳承,以更深入理解北投的文 化內涵使北投更為人所知。 對策 a. 結合老街巡禮及那卡西文化的遊程規劃,強化使用者對北投藝文特色的認識 b. 將藝文特色轉化設計手法,例如陶窯歷史步道 公共藝術 親子體驗活動 以及 那卡西定點表演 c. 利用那卡西亦為流動的水之意象,以及原有的溫泉及北投溪資源作結合,作 為空間水的串聯,加強分區意象的辨識性

圖 4-2-2 北投文化復甦規劃對策示意圖

69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課題三 纜車與北投公園整體妥善規劃 融合北投現有資源並將北投就有之藝文特色傳承,以更深入理解北投的文化內 涵使北投更為人所知。

圖 4-3-1 北投公園整合規劃課題示意圖

說明: 北纜計畫主要是由北投為山下站的出發點結合北投與陽明山遊憩區,亦是 串聯都市級自然環境的重要節點,評估其站區的位置及周邊建設對北投公園造 成的衝擊,並重新調整及規劃設計。 對策 a. 重新界定各分區的機能及意象 b. 以周邊景觀強化及改善應有的印象 c. 將周邊的人行道與內部動線結合

圖 4-3-2 新舊北投文化融合對策示意圖

圖 4-3-3 北投公園規劃整合示意圖

70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第五章 規劃構想 第一節 計劃目標

復甦北投逐漸流失的在地特色北投陶瓷集那卡西文化

新注入的北投空中纜車,以強化北投與陽明山整體資源串聯

現況的北投添入藝文與纜車後,基地整體的整合與重新規劃 圖 5-1 規劃目標示意圖(由本計畫繪製)

第二節 規劃理念 我們熟知的北投就像是個有名的品牌,除了有溫泉發展外更有其豐富的周邊資源, 然而歷經多次的規劃改善,北投的具體意象仍舊模糊,不具當地特色,停滯不前。 我們以發掘漸漸被遺忘的在地文化,加上北纜站區計畫的發展,以重新打造具北 投品牌代表性的綠地休憩空間作整體規劃設計。

圖 5-2-1 規劃理念示意圖(由本計畫繪製)

71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以娛樂遊憩資源、生態資源、周邊連結、水 文的意象與資源、藝術文化資源、在地性以及基 地未來的發展潛力為出發點,達成『rebrand』 再一次型朔北投的形象的目標構想。

為北投重要的遊憩地點,預計未來北纜進入將帶來更多遊憩人潮

維護原有的生態多樣性,保護在地老樹

增加公園內部的開放性與周邊環境有效串聯

利用基地原有天然獨特的溫泉和水的元素,進行改善

復甦北投逐漸流失的那卡西文化和北投陶瓷

強化在地特色,使入口意象明確

導入新的產業資源,結合原有的北投,發展新的遊憩資

圖 5-2-2 REBRAND 目標構想示意圖(由本計畫繪製)

72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第三節 實質計畫 一 . 動線計畫 配合歷史人文資源、特殊機能與景觀資源以及自然休憩資源的分佈,作為動 線串聯的依據,串連各個資源的動線系統,並可分為文化探索動線、溫泉景觀 資源動線以及自然休閒的動線系統。

圖 5-3-1-1 文化探索動線系統(由本計畫繪製)

圖 5-3-1-2 特殊資源動線系統(由本計畫繪製)

圖 5-3-1-3 自然休憩動線系統(由本計畫繪製)

73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二 . 遊程計畫 依據基地範圍動線計畫中各類型遊憩資源以及活動分佈之動線系統做重新 的整合,規劃一日與半日的遊程計畫。

圖 5-3-2-1 一日遊程計劃(由本計畫繪製)

圖 5-3-2-2 半日遊程計劃(由本計畫繪製)

74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三 . 空間計畫 依照基地內豐富且多元的資源特性,將空間整體架構規劃為纜車入口意象 區、藝文歷史區、北陶意象展示區、溫泉親水區以及特殊景觀區等五大主題, 並利用原始分析條件與主題結合,統整人文與自然條件之結合,並延伸發展各 主題的空間使用分區。

圖 5-3-3 空間計畫概念圖(由本計畫繪製)

75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四 . 活動導入計畫

依照空間計畫可將入口意 象、休憩步道、活動廣場、自 然休閒與服務性空間等,配合 各個資源與分區規劃整合活 動導入的概念。 圖 5-3-4 活動導入計畫概念圖(由本計畫繪製)

76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五 . 植栽計畫 以各分區及活動導入分佈為 依據搭配不同的形式與種類的植 栽作整體空間氛圍的規劃。

圖 5-3-5 植栽計畫概念圖(由本計畫繪製)

77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第四節 初步規劃平面配置圖 一 . 全區規劃配置圖 以空間分區計畫之纜車入口意象區、藝文歷史區、北陶意象展示區、溫泉親水區以及特殊景觀區等將五大主題,做進階的細部空間構想延伸,並做圈區的規劃配置圖。

圖 5-4-1 全區規劃配置圖(由本計畫繪製)

78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二 . 重點區域規劃配置圖 以新導入之北投纜車站區作為整體基地重點區域作規劃配置,重新整合大眾運輸系統候車節點,強化入口意象,並針對纜車站區進入後周邊的服務建設,與周邊商業服務帶的整合與串聯, 發展整體分區概念,主要以入口意象廣場、候車轉乘區、遊客服務中心、開放綠地、纜車站區、商業服務區、展演廣場、水岸植栽區、水舞廣場以及林蔭步道區作為此區主要的空間分區。

圖 5-4-2-1 纜車站區規劃分區圖(由本計畫繪製)

圖 5-4-2-3 入口意象廣場示意圖

圖 5-4-2-2 纜車站區規劃配置圖(由本計畫繪製)

圖 5-4-2-4 纜車站區示意圖

圖 5-4-2-5 水舞廣場示意圖

圖 5-4-2-6 候車廣場示意圖

79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因應北纜站區之新北投公園 整體暨周邊再規劃

建言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