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0
網人網事
2013年2月23日 星期六
文言文 “翹課論” 很有才 “晨課皆翹,非課不佳,師不善,弊在熬夜。熬夜而力虧,翹課之道 也……”重慶大學官方微博發布了一篇文章《翹課論》,重大學子用文言 文調侃為何翹課、翹的哪些課、什麼課不能翹。此文一出,讚歎聲不斷, 亦被瘋狂轉發。令人意外的不是有人能把“翹課”用文言文的方式講出 來,而是寫這篇文言文的居然是一位學電腦的男碩士。
“選 修課必逃,必修課選逃”。在如今 的大學校園內,蹺課幾乎已成為一
改,是不上檔次的純搞笑。“隨感嘛,大 四那會兒,覺得時間過得如此之快,就回 想到大一的學習生活情景,就寫了。”
種“流行文化”。因此,此文一出,便被 新浪網、土豆網等網站廣泛轉發。《重慶商 老師:反映了學生心聲 報》報道,有網友算了一筆賬,說翹課一月等 看了的《翹課論》,重慶工商大學派 於丟一部iPhone,引眾多網友熱議。如今一 篇《翹課論》,又讓網友們再次聚焦“翹課” 斯學院教師朱瓊宇有話說。“作為老師, 在我看來,翹課反映了學生個人的學習態 這個話題。 度和自身勤奮情況,另一方面,學生翹課 翹課原因是“熬夜力虧” 也有對任課教師印象的寫照和對課程的一 《 翹 課 論 》 第 一 段 開 篇 , 作 者 就 闡 種抵觸。” 釋了為何會“翹課”。文章說,翹課不是 朱瓊宇說,老師都希望同學是帶著 因為課程不好,也不是老師教得不好,而 想聽課的心情來的。《翹課論》也給了老 是 因 為 熬 夜 導 致 身 體 狀 況 欠 佳 。 《 翹 課 師和學校一種思考,那就是如何讓課程安 論 》 還 寫 道 : “ C 與 線 代 ( C 語 言 與 線 性 排更人性化,教學管理如何更科學。儘管 代 數 ) , 始 有 決 心 , 能 守 心 志 , 堅 決 不 對學生偶爾的翹課行為能夠表示理解,但 翹。是故高數雖難而分最高,斯不翹之效 是有時候學生翹課嚴重,朱瓊宇也會很氣 也。”什麼課不能翹、翹與不翹所產生的 憤,但更多的是一種失望:對學生的失望 不同結果,《翹課論》也都說得很清楚。 和對自己的失望。 如轉發的網友所說,整篇文章可謂夾敘夾 朱瓊宇認為,這篇文章除了反映了學 議。 生心聲外,其實也表達了悔意。“現在的 《翹課論》的作者,微博名叫“老羅 學生甚至是我們在學生時代,都經歷過這 Richard”,讓人意外的是,網友都在讚歎 樣的狀態,不過只有擁有過這樣的經歷才 “老羅Richard”文采好,可是他卻不是多 會親身體驗出失去的是什麼。” 數人以為的文科生,而是重慶大學電腦學 學生:時光經不起浪費 院研究生一年級的學生。“老羅Richard” 那麼,時下的大學生又是如何看待 很低調,始終不願透露真實姓名。從本科 到碩士,他學的都是電腦。這篇文章是他 這篇文章的呢?重慶交通大學大三學生胡 大四寒假仿著《過秦論》寫的,感慨的是 瑞表示“深有同感”。“身邊的人都愛晚 睡,最晚可以是淩晨兩三點,而好多課都 大一、大二那些年翹過課的時光。 在早上八九點。”胡瑞說,早上宿舍同學 “不上檔次的純搞笑” 都起不來,即便起床後,到了教室也會睡 “胡亂寫的。寫了大概兩三天,想起 覺,於是索性就翹了。翹課原因何其多, 來就寫幾句。”“老羅Richard”說,《翹 熬 夜 確 實 是 主 要 原 因 。 在 他 看 來 , 這 篇 課論》曾在QQ空間發表過,但當時沒多少 《翹課論》文筆很好,描述的與現實生活 人關注。最近又看到,於是翻出來在校內 也很貼切。 論壇發給大家樂一樂,感慨感慨。 但是跟“老羅Richard”一樣,類似高 “對文學興趣一般,算不上喜歡,看 數和一些專業課程他不敢翹。“它們都是 的書不算多。”這是他第一篇文言文,也 ‘名捕’,一不小心就掛科了。翹課一旦 是目前為止唯一一篇。文言文那麼多,為 被發現,平時成績就少了,沒聽課就不會 何選擇《過秦論》?“老羅Richard”說, 考試,想要補考過關就更難了。” 當時在網上看到這篇文章,發現挺適合修 重慶理工大學電子資訊與自動化學院 改填句,就改了。 大三學生劉靖堯看完後表示,大一和大二 《翹課論》通篇說的都是“翹課”這 確實屬於“經常翹課”的階段。“以前不 一件事,轉發的網友都紛紛表示佩服。在 點名的課都喜歡翹,那種不用上課,考前 不少網友看來,愛情、朋友等等都不如翹 看看書都能過的也翹,學不懂的也翹。” 課更讓人覺得大學四年時光蹉跎。 他覺得這篇文章雖然是在調侃“翹課”, “老羅Richard”強調,這就是一篇隨 實則是在告訴現在的大學生們,要看清翹 筆,並不是認真寫下來的,寫完後也沒修 課的利弊,應該珍惜時光。
■在學校裏,有人經常逃課,也有人專心學習。圖為山東青島大學生在課堂上聽課。 新華社
刷臉軟件點名 蹺課成奢望 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學生 想盡辦法翹課,老師則費盡心思防止學生翹 課。一則“川大點名已開始‘刷臉’”的微 博在網上瘋傳,該神器的發明者便是曾紅極 一時的川大劈磚教授魏驍勇。 “兄弟,幫我吼個到。”大學讀書 時,有人想翹課,同窗好友幫忙點到,任課 老師就這樣被糊弄過去了。而隨著一神器的 現身,這種日子可能一去不復返。日前,該 微博稱,“四川大學電腦學院副教授魏驍勇 老師上課從不點名,但學生卻不敢缺勤。因 為魏老師用自己發明的一套“刷臉”機來查 考勤。”此外還配發了圖片,圖中每個學生 都被紅色方框圈住並配有編號,系統瞬間生 成學生的個人資訊,誰在上課,誰在蹺課, 一目了然。 龍虎網報道,這套點名系統全稱叫基 於圖像的課堂考勤系統,使用方法是任課 老師在點名時,採取多角度對教室內學生 分區域拍照,然後將照片上傳到服務器, 自動拼接成一張整圖,系統再對照片裏的 學生頭像自動編號和識別,最後出現學生的 個人資訊,旁邊則有“It's me(是我) ”和 “not me(不是我)”兩個選項,以辨識誰在 上課,誰蹺課了。 四川大學的學生對此眾說紛紜。“最 開始聽到,確實有點嚇人。”川大高分子與
科技工程學院的一名學生稱,他平時不愛蹺 課,對他影響不大,但他覺得用這種方式強 制點名不可取,職場辦公方面更適用。而其 他受訪同學則說,如果真開始刷臉點名,蹺 課便成了一種奢望,“好容易被逮到哦,不 敢逃了。” 現任職四川大學電腦學院的副教授魏 驍勇,去年10月份曾因課堂劈磚而紅極一 時。網友稱,魏驍勇前腳劈完磚,後腳又成 了“技術帝”。“網上有些東西系誤傳,根 本不是為了點名。”魏驍勇說,他在2010 年成立了一個4人團隊,出於娛樂著手研發 這套系統,並於2011年3月在四川大學投入 使用。其實,引入課堂的初衷並不是為了考 察學生到課的出勤情況,而是因為他所授專 業課的內容與這個系統有關,需要在課堂上 演示。結果,卻被網友誤以為是點名神器。 魏驍勇說,這套系統最大的作用不是 點到,而是利用人臉識別技術,分析社會個 體之間的人際交往情況。“它留有個人所在 方位記錄,從中推測物件的人際關係。”魏 驍勇稱,該設備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在封閉 空間內的純識別精度不高。 目前,他已經為該設備申請了國家發 明專利,但暫時沒有考慮用於市場銷售, “我拒絕有人把它用於強制點名,歡迎用於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