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娟英、石守謙主編,《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之變》(Transitions in Chinese Art History: Han to Jin & Tang to Song) - 導論

Page 4

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之變

14

衍的推動力都來自宮廷皇族,造像禮拜以祈請菩薩護持自身與國家安全。賴依縵 , 〈一字佛頂輪王與熾盛光佛 ── 佛教星宿信仰圖象的唐宋之變〉則是晚唐到宋代, 密教逐漸發展成更為實用,宣稱法力無邊的儀軌,結合持梵咒、金剛界大日如來信 仰與古老的星宿傳統信仰,同時不斷地捨去密教的神秘特徵,以世俗化、在地化的 流暢圖象流傳世間。以下簡介本書六篇論文要義。 曾藍瑩 ,〈仙馬、天馬與車馬 ── 漢鏡紋飾流變拾遺〉以簡練清晰的文字討論 中國早期銅鏡史的高峰期 ── 漢鏡上出現的仙境瑞獸 ── 仙馬、天馬,反映出漢代 人對仙境的嚮往以及對求仙不老的渴望。漢代天馬圖象指涉多重意涵,包括軍事與 星宿等,到了東漢中期,銅鏡上出現車馬則更明確地進入東王公、西王母等仙境。 由於漢鏡銘文依循一定的格套,文字的說明性不足,作者借用東漢晚期山東嘉祥武 氏祠的一方敘事性石刻(文 I 圖 14), 說明馬車如何穿梭於人間與仙境,滿足人們 「期待死後能夠乘坐仙馬所拉的仙車,進入西王母所代表的仙境。」換言之 ,「透過 人們熟悉的乘輿,跨越由人間到仙境的鴻溝。」在武氏祠石刻上,捲曲的雲團占據了 三分之二的畫面,代表東王公、西王母所在的仙境,帶翼的仙人隨著雲團,滿布其 間;這也是仙人駕馭著有翼馬車抵達的目標地。畫面下端是人間,前來送行同時目 睹亡者昇天成仙的賓客也備有馬車。除了馬車,雲團也能連結天上與人間,或從天 上降落至墳丘,或反之,從墳丘上昇至天上。這雲團亦即雲紋或雲氣紋,在本論文 集中,不止一篇文章提到雲連結了道家神仙世界與佛教的淨土;換言之,在佛教傳 入中國的過程中,雲紋逐漸從本土的宗教思想進入組織更嚴密、複雜的佛教世界。 資深學者肥田路美 ,〈雲氣紋的進化與意義〉從雲氣紋切入,探討在印度佛教 藝術傳入中國的過程中,外來文樣與本土文樣的融合與演變,同時呈現佛教藝術本 地演化的過程。作者引用林巳奈夫研究,認為雲氣紋可以追溯至商周時期的羽狀文 飾,代表氣的聚集。雲氣紋雖然只不過是主要圖象的配飾,卻代表重要概念 ── 神 仙、昇天,生氣盎然,時間與空間的流轉等等,這點與前述曾藍瑩對於東漢畫像石 上雲團表現的觀察,可謂不謀而合。在墓葬文化中,常見器物上布滿雲氣紋裝飾, 這與預祝死者順利昇天的思想有關,但作者更進一步推測雲氣紋可能早已大量出現 在漢代人日常生活中。河南鄧縣南朝彩色畫像磚墓出現有榜題天人,代表昇天的思 想中,佛教天人與本土的仙人發生混淆,而同時期,印度來的佛像形式也逐漸順應 風土,出現漢化佛像。 作者引用井上豪的研究認為,佛教傳入中國初期,佛被視為神仙的同類,禮拜 時都用燒香,香的煙氣與雲氣相似,故而壁畫中的天人乘雲便借自仙人乘雲的傳統 形式。雲氣圖象除了象徵昇天也帶動時間推演,作者接著介紹其業師吉村怜長期有 關蓮花化生的研究。吉村怜在半個世紀前,延續小杉一雄對於中國紋樣史的研究,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