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志 - 第46期 | Mar 2015

Page 1

藝人談 @ 電影 Interview @ Movie

讓角色活出真實的生命力量 ——陳湘琪談表演

讓虛構與真實交接 突破死亡的限界 ——訪《特許時間的終了》導演太田信吾

HK$ 10

藝人談 @ 音樂 Interview @ Music

音樂需要的,是一些塵埃、氣味與生活 ——訪德國敲擊樂家費沙

享受一場雜耍「下午茶」 ——甘迪尼雜技團《落地開花》

46

走進珍奧斯汀的浪漫時代

賦予生命的表演

——都柏林城門劇場版《傲慢與偏見》 ISSUE

Mar 2015

乙未年三月

——專訪偶戲師傅黃暉 +

+

藝術在台北 Art @ Taipei

何為歷史?——《理查三世》

www.

arts-news.net 藝術推廣 新聞頻道



# 46

Mar 2015

Contents 02 04

06 10 14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鳴謝

紙張贊助: Kin Wah Hong Paper Ltd. www.kinwahpaper.com 封面用紙 – 185gsm(EXW185)

Premium Hi-Bright Textured Book Paper 印尼質感亮白輕質紙

36 38 42

目錄

編者的話 Editorial 藝術要聞 Local Art News 藝人談 @ 電影 Interview @ Movie

讓角色活出真實的生命力量——陳湘琪談表演 藝人談 @ 電影 Interview @ Movie

讓虛構與真實交接突破死亡的限界——訪《特許時間的終了》導演太田信吾 藝人談 @ 音樂 Interview @ Music

音樂需要的,是一些塵埃、氣味與生活——訪德國敲擊樂家費沙 專題故事 Feature

享受一場雜耍「下午茶」——甘迪尼雜技團《落地開花》 專題故事 Feature

走進珍奧斯汀的浪漫時代——都柏林城門劇場版《傲慢與偏見》 專題故事 Feature

賦予生命的表演——專訪偶戲師傅黃暉

藝@書籍 / 電影碟 / 音樂 Arts @ books/dvds/cds

藝術在台北 Art @ Taipei

何為歷史?——《理查三世》 藝術在澳門 Art @ Macau

在舊地種下新感情——「遺城詩路」 藝術在廣州 Art @ Guangzhou

在美術館的社區生活——時代美術館社區藝術節 藝術人隨筆 Artist's Columns

朱事八卦 - 一封信 天仁囈語 - 屬於一個城市的博物館 雕文嵐女 - 合作 藝民公社 People's Commune

沉重的喜劇──評《轟隆》 本月節目精選 Highlights

節目大晒冷 Programmes

△ 志「視藝版」 請從另一邊翻閱


02

編者的話 Editorial

出版人 林達生 George Lam george.lam@prismcreation.com 高級編輯 吳嘉慧 Michelle Ng michelle.ng@prismcreation.com

春天是開始耕作的時節,也是我們《△志》新版登場的日子。 今年三月,恰巧就是《△志》四周年的大日子。若有作家做實驗親證,與 陌生人持續對望四分鐘便會愛上對方,我們與藝術持續對望了四年,豈非 矢志不渝了? 在這四年間,我們覺得藝術很難(拓展市場,難),同時亦覺得藝術很易(藝 術本來平易近人)。同時藝術是狂野的(抒發人的喜怒哀樂),藝術是內斂 的(挖掘內心,深入反思)。藝術是擠擁的(豐富了內在),藝術是寬闊 的(使人意志自由)。藝術令人悸動(藝術太美了)。若從生活裡扣掉藝術, 剩下來的還有幾多?與藝術接觸、交手、對峙、擁抱了多次,我們深刻感 受到藝術的生命,傾聽著藝術的心跳。 於是,四年之後,我們的熱情比恐懼還是多出一點點。於是,《△志》開 始要展開另一場冒險——迫不及待迎接新一輪改版。為了令視覺藝術與表演 藝術的內容有更明顯的分野,我們更嘗試了雙封面設計。 所以從今期開始,我們會以優質的紙張印刷,以每本十元的價格,登陸在 本港各大小報攤。不過,這裡得慎重說明,我們並沒有推翻最初的想法—— 出版免費雜誌,向普羅大眾推廣藝術。在報攤發售,是為了增加《△志》 的曝光率,令《△志》可以被更多人看見。而喜歡《△志》的讀者,依然 可以在本港不同的文化藝術據點,免費取閱。 我們選擇在這樣的藝術環境繼續奮戰,不只是為了改變這個環境,更是為

助理編輯 陳燕娟 Jessica Chen jessica.chen@arts-news.net 助理編輯 何阿嵐 Philip Ho philip.ho@arts-news.net 記者 潘德恩 Ikey Poon ikey.poon@arts-news.net 設計及插圖師 鍾凱飛 Chung Hoi Fei hoifei.chung@prismcreation.com 編務聯絡 高慧明 Olivia Ko olivia.ko@prismcreation.com 廣告、品牌增値 黎冠麟 Brian Lai (852) 9303 1996 deltazhibrian@gmail.com 蕭英豪 Victor Siu Vincent Yung 陳麗 Amy Chen 廣告代理 葉飈 Billy Yip(中國內地) (86) 130 0517 5393

了不要讓環境改變了我們。我們已隨時預備,調整自己去面對不同的挑戰。

名譽顧問 謝宏中 Philip Tse

面對外面迂迴複雜的社會狀況,《△志》只望保有一顆簡單的心,繼續包

刊號 ISSN 2221-8041

攬藝術創作的種種可能,繼續涉獵還沒有造訪過的藝術世界。希望一切將 會變得不一樣。

小編

版權屬仨思有限公司所有 。 歡迎轉載引用 ,敬請註明出處 。

印刷 基亞印刷有限公司 Gear Printing Ltd 發行 青揚書報社有限公司 Great Expect Development Ltd 出版 、編輯及廣告 稜創意有限公司 Prism Creation Ltd 香港灣仔港灣道 2 號 香港藝術中心 7 樓 704 室   電話:(+852) 2111 1192   傳真:(+852) 2975 3146   電郵:prism@arts-news.net


03


04

藝術要聞

Local Art News

Hot Topic

2015 施政報告文藝政策

中樂團被斥管理混亂、濫用公帑

中樂團三位首席辛小紅、辛小玲、劉揚及前 團長黃安源於 1 月 25 日召開記者會,斥中樂 團多年來行政管理混亂,並涉及濫用公帑。 其指出行政總監錢敏華涉嫌使用樂團資金, 多次回購藝術總監閰惠昌任指揮的音樂會門 票,免費贈送他人,以製造滿座假象;又指 透過招聘聯合首席,以調整職位,加強對樂 團運作的操控。申訴人要求撤換藝術及行政 總監、公開樂團帳目、調查是否濫用公帑、 取消聯合首席招聘、檢討管治問題等。現時 其申訴尚未獲回應。

自己藝術自己發展

社區文化發展中心,於日前舉辦「藝術充權教 室」,請來多位香港藝術發展局民選委員,分 享他們的於藝發局工作的經驗、自己對藝術界 的願境、未來的工作目標。參與當天討論的民 選委員,都表示除了藝發局或民政署的資助 外,亦宜發掘更多的資金來源,包括商業機構 的贊助,不宜只依賴官方資源。此外,亦表示 可考慮成立民間的藝術文化連線,實行「自己 藝術自己發展」,連繫不同的藝術團體及藝術 工作者,自行承擔發展資源,主宰自己的發展 方向。亦強調要登記成為選民,在立法會功能 組別選出能夠代表自己的聲音的議員。

2015 年施政報告已出爐。政府表示會繼續開 拓藝術空間,包括改建大埔官立中學為藝術發 展中心;及在香港仔一幅用地,預留部分面積 供香港藝術發展局之用。並表示會繼續支持西 九文化區,盡早落實部分設施予公眾,但具體 詳情與日期未交代。在創意產業部分中,報告 指出政府未來將在重點文化及娛樂發展區域 中,預留空間發展電影院。又指將透過四項策 略促進電影業發 展。對於上述的 政策,何慶基有 以下評價:「其 發展思維仍然陳 舊, 而 且 停 留 在錯誤的思維上 面。」

法國五月藝術節 推出會籍計劃

法國五月首次推出會籍計劃。成為會員可以八 折優惠購買法國五月多項節目門票,享有精選 節目門票預購服務,亦可參與會員專享活動, 如展覽預展、導賞活動、座談會等,在法國五 月夥伴商品享有消費優惠及可以特別折扣購買 專賣品。首年可以折扣價 $300 入會。有興趣 的朋友可電郵至 membership@frenchmay. com,或瀏覽:www.frenchmay.com/ch/ membership.html,獲得入會詳情。

Festivals

國際電影節及歐洲電影節

第 39 屆國際電 影節將於3月 23 日 至 4 月 6 日舉行,今年將 以「 以 電 影 連 繫世界」為題, 放映超過一百部 的 電 影。 今 次 邀來了伊朗的慕森麥馬巴夫、葡萄牙的柏度哥 斯達、英國的彼德堡連納韋等著名導演,出席 對談,並放映他們的作品,包括《總統大人著 草了》、《馬.錢》及《愛森斯坦萬萬歲》。 而今屆的焦點影人將為導演、監製及演員張艾 嘉,將放映她的多部作品如《念念》、《山中 傳奇》等。節目於 2 月 26 日公佈,而 2 月 28 日將公開售票。詳情請瀏覽:www.hkiff.org. hk。 由歐盟駐港辦事處主辦、百老匯電影中心協 辦 的「 歐 洲 電 影 節 2015」 將 於 2 月 27 日 至 3 月 13 日 期 間 舉 行, 帶 來 16 個 歐 洲 國 家 近 兩年的獲獎作品,當中包括《公投飯票》、 《蜂蜜之夏》、《貴族秘戀》等。門票現已 公開發售,可親臨票房或於網上購票(www. cinema.com.hk)。有關節目詳情,可瀏覽: bc.cinema.com.hk/filmfestival/euff2015。

Arts Scene

巴塞爾藝術展 2015 黃雅君任亞洲總監

今年巴塞爾藝術展 (Art Basel) 將於 3 月 15 日 至 17 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是次將 展出 232 間來自 37 個國家及地區的畫廊旗下 的作品,比去年數目稍稍減少。一如上屆, 今年亦將辦「藝聚空間」環節,展出共 20 件 大 型 藝 術 項 目, 由 悉 尼 Artspace 行 政 總 監 Alexie Glass-Kantor 策展。而亞洲總監一職, 由黃雅君接替 Magnus Renfrew 擔任。門票 已於快達票 (hkticketing) 公開發售。


05 展。逾百間酒店房間將成為展覽空間,展出多 於五千件來自世界各地七十多家畫廊的當代藝 術品。門票為 $100,可於快達票 (hkticketing. com) 或到場購買。

第 20 屆 ifva 獨立短片及 影像媒體節

香港蘇富比 2015 年春季拍賣會

香港蘇富比 2015 年春季拍賣會將於 4 月 2 日 至 6 日進行公開預展,並於 4 月 4 日至 7 日進 行拍賣。地點為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廳五。 展覽及拍賣品涵蓋中國藝術品、中國書畫、當 代文人藝術、現代亞洲藝術、當代亞洲藝術、 現代及當代東南亞藝術等範疇,當中包括王沂 東的《天上人間》、方力鈞的《1996.4》、草 間彌生的《南瓜 AA》、趙無極的《16.05.59》、 劉丹的《天地玄黃》等作品。

第 20 屆 ifva 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比賽已公開 入圍名單,入圍作品將作在 ifva 獨立短片及 影像媒體節公開放映。媒體藝術組將於即日起 至 3 月 3 日於包氏畫廊展出,而其他組別的入 圍作品將於 3 月 14 至 20 日於 agnès b. 電影 院放映。此外,今年設「獨立是…」環節,從 即日起至 3 月 15 日,分十二個放映會播放本 地獨立短片二十年,六十三齣金獎得獎作品。 入 圍 名 單 與 詳 情 請 瀏 覽:www.ifva.com。 門票已於城市電腦售票網發售(www.urbtix. hk)。

首屆 Art Central 集合本地藝廊

亞洲當代藝術展 二人同行 $180

亞 洲 當 代 藝 術 展( 春 季 展 ) 將 於 3 月 12 日 至 15 日, 於 港 麗 酒 店 舉 行。 將 展 出 由 七 百 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所創作的三千件 藝 術 品。 門 票 現 已 發 售, 於 網 上 購 票 可 獲 二 人 同 行 優 惠: 購 買 正 價 ($180) 門 票, 多 帶 一 位 朋 友 內 進。 網 上 購 票 請 瀏 覽:www. asiacontemporaryart.com/tickets。

第六屆亞洲酒店藝術博覽會

第六屆亞洲酒店博覽會將於 3 月 14 日至 16 日 舉行。今年亦繼續於海港城合作,於馬哥孛羅 酒店七、八樓舉行。今年的展覽範圍將延伸到 海港城不同位置,且沿辦「躍出.空間」藝術

由 Art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前身)創辦人 策劃之當代藝術展 Art Central(中心藝術博 覽會),首屆將於 3 月 14 日到 16 日,在中 環新海濱舉行。其特色為邀得多所本地藝廊參 與,亦邀來多於 75 間海外畫廊來港展出,當 中多於一半來自亞太區。門票原價為 $200, 於 3 月 13 日前購票,可獲買一送一優惠。門 票現已於快達票 (www.hkticketing.com) 公 開發售。

藝發局公佈「海外藝術行政獎學 金 2014」獲獎名單

香港藝術發展局首度推出,支持具潛質的藝術 行政人員修讀海外課程,作專業培訓的「海外 藝術行政獎學金 2014」,已於日前公佈獲獎 名單。獎學金分別頒發予四位得獎者:黃頴 瑩、譚琳、吳倩婷及葉彩鳳。獎學金合共約 一百二十萬港元,資助上述得獎者到海外深造 與藝術行政相關的碩士課程,並於學成後再投 入香港藝術文化界。

Application

藝術行政獎學金 現正接受申請

香港藝術發展局現推出本地、海外及倫敦大學 三項獎學金,支持具潛質的藝術行政人員修 讀本地及海外課程。「本地藝術行政獎學金 2015」 資助修讀由本地大專院校舉辦的碩士 或專業藝術行政課程,獎學金得主可獲資助課 程七成學費金額,上限為港幣 72,000 元。「海 外藝術行政獎學金 2015」 資助修讀海外認可 院校開辦與藝術行政相關的授課式碩士課程, 獎學金的資助上限為港幣 450,000 元。「藝 發局—倫敦藝術大學獎學金計劃 2015/16」 資助修讀倫敦藝術大學其中一項指定的授課式 碩士課程。每項獎學金的資助額為 25,000 英 鎊。申請截止日期為 3 月 27 日。請瀏覽藝發 局網頁(www.hkadc.org)下載申請指引及 報名表。


06

藝人談 @ 電影

Interview @ Movie

讓角色活出真實的 生命力量 —— 陳湘琪談表演

從 1994 年在楊德昌導演的《獨立時代》嶄露頭角,到 2014 年以《迴光奏鳴曲》奪下 金馬獎影后,陳湘琪走過了二十年的演藝之路,也實現了由一名劇場演員到電影演員的 蛻變。不過,聊到表演時,陳湘琪倒說現在她並不想別人說她在表演,而更希望呈現出 來的角色有一種趨近真實感,讓角色活出真實的生命力量。

■ 文:一一 ■ 圖片提供:安樂影片有限公司 ■ 採訪場地鳴謝:港威酒店


07


08

藝人談 @ 電影

Interview @ Movie

摸索劇場和電影表演之間的差異性

慢慢地做一些調整,希望在影像面前不是表演,而

因為楊德昌導演的發掘,當初就讀台北藝術大

是慢慢地內化成為那個真實的角色,就讓那個角色

學戲劇系三年級的陳湘琪進入了電影圈。那時候,

活出來的是一種真實的生命力量,是一種存在感。」

她是《獨立時代》中那個端莊甜美的琪琪。「其實 跟楊德昌合作的時候,我對影像表演完全懵懂無知,

陳湘琪 小檔案 台灣數一數二影后級演員, 最先在楊德昌導演作品《獨 立 時 代 》 擔 任 女 主 角, 收 放 自 如、 自 然 流 露 的 演 技 深獲肯定。爾後赴美進修, 取得紐約大學教育戲劇碩 士 學 位。 回 國 後 拍 攝 數 部 佳 作, 更 是 國 際 級 導 演 蔡 明 亮 的 御 用 女 主 角。 曾 以 《不散》、《天邊一朵雲》 兩度入圍金馬獎的陳湘琪, 今 年 以《 迴 光 奏 鳴 曲 》 奪 得第 16 屆台北電影獎最佳 女主角獎及第 51 屆金馬獎 最 佳 女 主 角。 除 了 演 戲 之 外, 陳 湘 琪 亦 曾 執 導 多 部 舞 台 劇 作 品, 現 於 國 立 台 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 任教。

將表演的痕跡擦掉

只能還是用比較劇場的方式去完成我的角色。楊德

到了錢翔導演的《迴光奏鳴曲》,歷經磨練和

昌對我而言,是給了我一個機會,讓我從一個不是

改變的陳湘琪將自己對於表演的理解、實驗和思考落

電影表演場域的演員進入到這個場域的奧秘。」陳

實於玲子這個角色。「從不懂影像表演的劇場演員,

湘琪坦言,若非被楊德昌導演發現,進入影像表演

慢慢轉到影像表演,我好像把我自己所經歷的這些

的世界,出身劇場的她可能永遠不知道劇場表演和

心得真實地實現在這個影片裡面。」陳湘琪如此說。

影像表演之間的異同性。「某些部分是相同的,也

在《迴光奏鳴曲》中,她飾演的玲子是一個台

有某些部分是不一樣的,因為影像表演必須因應攝

灣典型的家庭婦女,丈夫長期在外工作,女兒不常

影機運動的方式,調整演員在鏡頭前表演的狀態,

在家,她早已慣於獨守空巢,但提前到來的更年期

這其實給了我一個很好的磨練的機會。」

打響了她沉悶生活的警鐘,而在醫院照顧婆婆期間, 與臨床受傷男子的相處意外地讓她的生活「迴光返

在攝影機前適當地拿掉劇場演員 過強的自我意識 進入電影表演場域後,陳湘琪經歷了與許多不

照」。全片玲子的對白越來越少,但陳湘琪用肢體、 眼神將這個長期被生活及自己忽略的中年女性的慾 望與掙扎細緻地演繹得淋漓盡致。

同導演的合作,蔡明亮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

她笑言她想以極小的外顯的表演方式、隱秘地

對她而言,這也是她真正開始思考劇場和電影表演

呈現這個中年女性巨大的內在能量和情緒流動。「我

之間的差異性,並加以調整的最關鍵的時期。

給了自己一個表演目標——最大幅度地把所有可能

「這段時間其實有很多的磨練,加上蔡明亮導 演有一種絕對性,我常說他對表演是有潔癖的,他基 本上很討厭表演這件事情,所以你看他發現李康生, 他是一個素人演員,他在影像的表演裡面有一種真 實性,跟他們的互動也給我帶來了一些刺激,有了

a

無論處在甚麼狀況 中,陳湘琪都會接受 環境給她的刺激,將其內化 為角色的一部分,發展她的 性格、層次或心境。在拍《迴 光奏鳴曲》的時候,是在高 雄,非常炙熱,為了使收音 能夠達到最好的效果,拍片 現場不能開冷氣或電風扇, 門窗亦要緊閉,空氣完全無 法流通,但陳湘琪反而會運 用這個辛苦,在表演中完成 角色,比如那種悶熱、呼吸 不過來、身體發燙的感覺。

一些思考,開始反省這件事,我不斷地在思考和摸 索著兩者之間的異同性,慢慢地整理,在每一次表 演的過程中,不斷地去檢視自己,慢慢調整。其實, 我不能說我做得很好,但我的確在這條道路上有了 一些思考,因為回到劇場表演,那是我很熟悉的環 境,對於詮釋演員的各樣方式和表現性,我覺得我 有某個程度的熟悉,可是影像那個時候對我來說, 是很陌生的,所以我是慢慢累積,怎麼在攝影機前 適當地拿掉那種過強的自我意識,因為劇場演員是 自我意識非常強的,還有表演上的各種痕跡,我也

a


09

b

c 的表現性,以及表演的技巧和痕跡擦掉。在《迴光

d 不僅要打開,可能還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把它撞開。

奏鳴曲》中,我希望人家不要說我表演這件事情,

談到這場戲的時候,陳湘琪直言這是一種很奇

我希望呈現出來的角色是有一種趨近真實感,是用

怪的節奏,卻也是人更真實的節奏。「我覺得這是

她一種真實的生命力度去感動人。有一段時間我非

玲子甦醒的一個過程,她有她的方式去打開那扇門,

常喜歡看紀錄片,我就發現紀錄片中的人很令人感

她的節奏不是一個典型的、你很舒服的好萊塢公式。

動,可是你不會說他演得很好。那你看紀錄片,是

好萊塢的公式就是符合計算、你最舒服的觀影經驗,

甚麼在感動你呢?是他一種真實的生命存在力度和

讓你覺得你是在一個很舒服的節奏,但有時候人真

豐富的層次,那個變成我的一個目標。」

正的節奏是很怪異的,有的時候不是可以算得那麼 精準的。玲子有她一個表現情緒的方式,和她甦醒

有時候人的節奏是無法算得那麼 精準的

的過程,那個撞門的過程是玲子甦醒的最關鍵的過 程。整個的節奏我覺得很有趣,大概是我所拍過的

而她也做到了。如果說要找一個合適詞去形容

所有角色裡面,我覺得最不按牌理出牌的,而且破

玲子,其實很難,倒不是因為她遙不可及,難以捉

壞我們對於角色很典型、很 cliché 的(陳腐的)一

摸,而是因為她太真實了,真實到仿佛就是生活中

種理解感受方式,我覺得就是因為這個顛覆,它所

與我們擦肩而過的某位中年女子。全劇最後一場戲,

帶來的門打開之後的那個回沖和真正的思考,也會

也是最關鍵的那場戲,玲子以自己弱小的身軀迎撞

被建立起來。」

那扇關閉的家門,她一點點地哭,又壓抑下去,直 到最後,當她將自己積累過多的壓力大宣洩之後, 她才真的恢復力量,將她從來不願打開的門打開,

b

陳湘琪說玲子撞門的 過程並非一個典型的 好萊塢的、讓觀眾覺得舒服 的節奏,但有時候人真正的 節奏是很奇怪的。

c

玲子與受傷的陌生男 子完全是處在一個沒 有對話的狀態,靠相互間的 接觸來感知彼此內心深處的 渴望。以往陳湘琪跟其他演 員的合作,可能會有很多討 論,但這次與東明相合作是 她第一次真的像動物性,彼 此嗅嗅對方的味道,通過觸 碰、汗水、肌肉這些身體上 的互動來建立彼此間的關係。

d

陳湘琪當初被玲子打 動,是因為導演在詮 釋這個女性角色的時候,有 一種令她覺得非常驚艷的細 膩感。她不是用外放的方式 來表現這個角色,而是透過 內在,去處理所有的複雜和 流動,如她所說:「魔鬼藏 在細節處。」


10

藝人談 @ 電影

Interview @ Movie

讓虛構與真實交接 突破死亡的限界 —— 訪《特許時間的終了》導演太田信吾


11

試想像一下,有一位你很仰慕的前輩,突 然自殺離世了。他在離世之前,在你的攝 錄機中,留下了多於一百個小時的回憶: 他激動而真誠的歌聲、他賭氣時說的晦氣 話、他面對空洞的觀眾席時吐露的憂傷、 他憤怒時的咆哮……這一切彷彿還歷歷在 目。然而,回歸現實,你發現他選擇拋下 這世界,留下你和身邊的人獨自承受生命 的殘酷。這些片段喚起你對逝者的記憶, 你感受到他生前的痛楚和無奈,正如你透 過他的死亡而了解到的痛苦。當記憶如此 難以背負,生者該如何面對?

a

■ 文:一瓢 ■ 圖片提供:香港獨立電影節 ■ 攝:阿 Kui ■ 鳴謝:影意志、何阿嵐

a

紀錄片的製作隊伍,在 拍攝電影期間相當痛 苦,隊員間曾出現不少衝突。


12

藝人談 @ 電影

Interview @ Movie

《特許時間的終了》這部紀錄片,源起是為紀

卻其實都努力追求生命中想走的道路。

錄增田壯太與富永藏人,兩位年青人在音樂路上的 掙扎與日常;在出乎導演太田信吾的預料之外,增

被迫叩問生死的轉向

田在一天突然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只留下一封滿懷

沒想到,在紀錄片拍攝期間,增田竟結束了自

溫柔的遺書。遺書中交託太田,必須要將這部電影

己的生命。遺書中寫到:「有一個傢伙(太田)拍

太田信吾 小檔案

拍完。由於必須承受結伴已久摯友逝去的痛苦、對

了我快一百個小時,如果你們想知道我就去找他。

生 於 日 本 長 野 縣, 畢 業 於 早 稻 田 大 學。 獨 立 電 影 生 涯始於其攝於 2009 年的畢 業 作 品《 畢 業 》, 講 述 一 個年輕男子與家人處冷戰 狀態。以即興、 沒有劇本 的風格下拍攝,於 2009 年 橫 濱 國 際 電 影 節 獲 取 錄, 於 2010 年 更 榮 獲 Image Forum Festival 優異獎。太 田亦為深田晃司的電影拍 攝 製 作 特 輯, 其 後 以 獨 立 電影紀錄片名義獲邀到大 阪 亞 洲 電 影 節。 太 田 的 電 影被稱為在真實與虛構中 的 人 類 慶 典, 既 過 分 又 幽 默。 他製作的電影短片包 括《告別 23 歲》和《曼谷 情人》。

自己無法挽回友人生命的自責,以及在思索自殺問

然後記得告訴他,我雖然走了,但請他務必把作品

題間的迷惑,《特許時間的終了》紀錄下太田對增

完成,我很期待,雖然我看不到了。」由於增田的

田的記憶、三人難解而深刻的羈絆、難以面對殘酷

死太過突然、震驚且悲傷,太田創作的主軸馬上轉

現實的痛苦,還有對死亡不絕的叩問。

向,從拍攝音樂人生變成探索友人之死:人為何自

紀錄片重在紀錄真實,但《特許時間的終了》 卻未重在呈現我們所認知的「真實」;太田導演藉

殺,自殺如何影響身邊的人、生者應如何面對他人 的死亡、又如何活下去。

想像虛構出一死後的世界,希望能直面那一直困擾

太田坦言:「不只是我,他身邊的人、父母,

他的自殺問題。而虛構與真實交錯,既加強影片中

全都承受著自責的心情。雖然在拍這影片的過程中,

的情感的表達,卻也模糊了死亡與人間的界線——

得到了一些肯定,增田的父母都會說我拍得很好,

影片裡甚麼是真實、甚麼是虛構已不再重要;重要

所以會有沒有那樣難過的時候。然而,自責的心情,

的是,增田的死在觀眾眼中或許也是虛構一種,而

一直都存在。」在電影中,這份自責透過鏡頭得到

他的靈魂得在虛構以外,繼續存活在各人心中。

呈現:他在拍攝友人逝去時所背負的傷感、多次想 要放棄拍攝的念頭、對增田選擇自殺的憤怒,都成

紀錄真實的音樂人生 「最初,其實是沒有想過要做這作品的。但是

為《特許時間的終了》的一部份。大概,這部電影 得以誕生,就是源自痛苦。

增田有玩音樂,而在其發展事業期間,遭遇上一些 挫折。所以想要透過拍影片,為他作一些宣傳,讓

透過虛構探索真實

其音樂事業能得以發展。」太田道。故此,太田時

這部紀錄片特別之處,在於加入了不少「安排」

刻跟進著增田和富永兩人的日常生活,包括創作音

好的虛構劇情。例如太田自己會戴上面具,演繹死

樂、表演、聊天的片段;更從增田於東京和富永一

後世界的增田,並透過與坂田(一名在現實中多次

同為音樂努力,到二人各散東西:增田投入全職工 作並放棄音樂,而富永則到偏遠的天龍村專心鑽研 音樂……太田花上長時間紀錄兩人的變化,當中增 田從滿腔熱誠到放棄音樂,呈現出年青人於現實裡 追求夢想之難,以及現實對青澀理想的殘酷打擊。 太田指,將富永與增田一併在電影中紀錄,是 為了令電影更豐富:「我希望,富永和增田能產生 出一對照關係。在哲學中,有所謂的『辯證法』:

b

太田曾於香港獨立電 影節的映後談中作分 享。(攝:阿 Kui)

將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相撞,就會衍生一種新的東 西。」在鏡頭面前,增田悲觀、固執、富有才華, 而富永積極、靈活、甘於平淡,兩人性格縱懸殊,

b


13

c

d

e

自殺不遂的女孩)的互動,希望能探討有關「自殺」

法,更表現到當中人物的感情……我覺得這能令大

的主題。太田加插如此劇情,自有其意思:「雖然

家在感情上有更多的投入,更有 healing(療癒)的

增田生前經歷了很多痛苦、自殺死去,但他留下的

作用。」

遺書寫得很好,非常地照顧別人的感受、寫得很溫 柔……這幾乎美化了他的死。於是便用上戲劇元素,

突破生與死的疆界

希望將一些大家不想看到的東西——例如死後的世

曾有觀眾發現某些情節乃是虛構後,因而感到

界,一些很黑暗的東西,也能表現出來。這也令電

驚訝、被騙、受傷,而向太田投訴。太田卻因此更

影,變得更為平衡吧……同時,我想像死後的世界,

感虛構力量的強大:「既然有這樣的觀眾,那即便

增田心裡或有很多憂愁、仇恨、負面情緒,可能沒

我拍攝了這部作品,然後說增田其實是沒有死去的,

有辦法可以用寫實的方法表達。」在這些戲劇部分

那也可以吧。」透過混合虛構與真實,或能夠欺騙

中,扮演增田的太田,對曾經自殺的坂田頗為嚴厲,

觀眾:「增田的死,可能也是虛構的一部分?」當

厲聲斥責其自殺行為,或亦暗示了導演對自殺的否

現實太殘酷,令人難以面對和承受;太田導演如此

定。虛構,或不過為更進一步呈現,那些無法以肉

處理,縱或有少許自欺欺人,卻是一種對逝世摯友,

眼看到的真實。

始終不願遺忘的表現。在那些蘊含著真情實感的虛

除了對死後世界的想像,太田亦不違言有某些 增田生前某些拍攝片段,也有劇本可據。然而,他 表示這是為了加強情感的表達:「除了表現一些事 實之餘,更需重視感情。所以只要劇本的內容不是 完全虛構,是基於真實去編寫的話;希望能以這方

構劇情中,所呈現的,或許是比所謂「現實」更真 切的,對亡者的永恆悼念。

c

增田和富永曾一起創 作音樂,是一對好朋 友,也是《特許時間的終了》 的主角。

d

增田壯太,曾用十年 多的時間努力去創作 音樂及演出。

e

太田戴上面具,透過 扮演好友增田,去理 解和想像他死後的世界。


14

藝人談 @ 音樂

Interview @ Music

音樂需要的, 是一些塵埃、氣味與生活 —— 訪德國敲擊樂家費沙


15

談敲擊樂,一般人想到的可能是節奏,或鼓手拿著鼓棒敲 打的樣子;亦可能是坐在管弦樂團較後方、看來悶坐著的 樂手。說到這裡必須澄清一下吧,敲擊樂手在管弦樂團裡 不出聲,不代表他正閒著——他在樂曲重要的時刻,往往 敲出最響亮和具爆發力的聲音!而且,敲擊樂也可以是主 角——香港小交響樂團早前的《敲擊樂知多少》,便邀來 德國敲擊樂家費沙,親身解說和示範敲擊樂,更選了三個 膾炙人口經典作品演出,與眾分享敲擊作品獨有的魅力。 在音樂會上,費沙首先演出的是阿佩吉的敲擊獨奏作品 《交戰》,他隨心所欲地以一連串的法語語音和人聲作敲 擊元素,一邊又以生動的肢體動作,並以手鼓拍打不同的 聲響,令人的心神也不禁被吸引。第二首是他與兩位小交 敲擊樂手合演席夫科維奇的《三位一體》,三人此起彼落 的鼓聲,充滿力量和速度的演繹,節奏明快緊湊得讓全場 屏息靜聽。最後是麥米蘭敲擊樂協奏曲《以馬內利,懇求 降臨》,這首非常著名的敲擊樂協奏曲,讓獨奏者和樂團 處於平等的位置,兩者之間的一串連對話構成了一個樂 章。費沙自己的敲擊樂部分彷彿也擔當著一個指揮角色, 與小交一唱一和的演奏天衣無縫,樂曲時而熾熱時而安靜 的情緒充滿了張力,音樂更瀰漫了一種穿透力,直達聽眾 的靈魂深處。

■ 文:小米 ■ 圖片提供:香港小交響樂團 ■ 攝:Boris Breuer


16

藝人談 @ 音樂

Interview @ Music

「我的胃裡充滿了聲音」

費沙 小檔案 敲擊樂家費沙於 2007 年慕 尼黑 ARD 國際音樂大賽囊 括 冠 軍、 觀 眾 大 獎 及 三 個 特 別 獎, 自 此 穿 梭 世 界 各 地 演 出, 包 括 柏 林 愛 樂 音 樂 廳、 維 也 納 黃 金 大 廳、 紐 約 卡 奈 基 音 樂 廳 等, 並 經 常 於 歐 洲、 北 美 及 亞 洲 多 個 音 樂 節 中 亮 相, 合 作 過的著名指揮及作曲家包 括 賀 力 加、 伯 特 威 斯 爾、 彼 得 連 科、 伊 霍 殊 及 布 萊 茲 等。 費 沙 亦 是 獲 獎 無 數 的 作 曲 家, 曾 獲 美 國 克 雷 斯 特 德 比 特 音 樂 節、 巴 黎 羅浮宮及琉森音樂節等委 約創作,其作品曾在德國、 瑞 士、 烏 克 蘭、 美 國 及 韓 國等地演出。 費沙於 1981 年出生,九歲 開 始 學 習 鋼 琴 和 敲 擊 樂, 2000 年 考 進 德 國 弗 萊 堡 音 樂 學 院, 師 隨 胡 爾 夫、 宮 崎 泰 二 郎 和 龐 斯。 他 於 2007 年擔任加州大學聖地 牙 哥 分 校 駐 校 藝 術 家, 與 敲 擊 樂 家 希 克 合 作, 並 自 2009 年起擔任德國呂貝克 音樂學院的敲擊樂系系主 任。

費沙大概在五至六歲起開始接觸音樂。他自言

特別當它以自然物料來做,比如小牛或山羊皮包著的

比起那些學小提琴或鋼琴的孩子,也不算小了。「我

鼓,它們對空氣的温度及濕度的轉變也是很敏感的,

那時常常想學敲擊,這個我也不能解釋。」也並沒有

你會記得這種感覺的,嗯這個鼓今天敲出來聲音狀

甚麼音樂會令他萌生這個念頭,反而有一件關於學

態不佳,可能有點感冒吧,於是你會細心留意它。」

音樂的趣事,是他母親告訴他的。「我那時候在一 家音樂學校,主動問老師可否上堂?老師問我為何

節奏=拍子機?

要學音樂,我便告訴他因為我的胃裡充滿了聲音。」

關於節奏,或許我們都以為是隨拍子機彈奏樂

費沙當時答得充滿想像力,他母親也不禁笑起來。

器。「當然不是這樣。拍子機是一種數學,經過計算,

有說喜歡敲擊的孩子特別有創意,小小費沙平日便

它或可以幫您在一段時間內彈奏一段有感覺的音樂,

喜歡從母親的廚房裡取走一些物件,返回自己的房

但節奏遠遠超過這些——它不但是拍子的記號、還

間築起一個「樂器陣」,然後開始打鼓。

包含了音樂的分段,音樂的概念,而這些需要結合

「我參加音樂會時,總是特別留意樂隊裡的敲

在一起。」費沙說。關於節奏,他指出裡面的學問

擊樂手。」等了又等,他卻在十歲起才正式學敲擊。

可多了,節奏其實有呼吸,有方向,還有能量。「究

「沒辦法嘛,我八歲想學時,他們說我年紀還小,

竟它是往前走,還是往後退,它是否符合那個節拍,

包括我的個子也很小,要我多待兩年。我母親當時

這些也是通統要留意的。」

鬆了一口氣,以為她的兒子這兩年間或將熱情轉投

費沙從傳統的音樂,學了很多關於節奏的事情,

在足球或網球上,才不是呢。」他當時是鋼琴與敲

而對於傳統音樂,它來自哪個文化並不重要,因為

擊樂一併學習的。

傳統音樂和舞蹈的關係來得更密切。「在歐洲,尤 其是巴洛克音樂,也有這種聯繫,就是古典音樂從

街頭到處是美妙的節奏 費沙的音樂背景是非常古典和傳統,然而他也 是一個活在 21 世紀的敲擊樂手和作曲家,平日喜歡

古老的舞蹈形式而來。但舞蹈著重的並不是節奏, 反而是身體的移動。所以每當談起節奏,我也會想 起身體的舞動。」

聆聽不同的音樂,甚至聲音。所以當問他如何介定自 己的音樂,是古典、當代,或帶實驗性?他自言並

從音樂感受當下一刻

沒有類型之分。「我的音樂手法通常是,將我的日

音樂路上,費沙的成績優異,無論以演奏家的

常生活和周遭事物融入我的音樂世界中。比如說我

角色四處演出,或以作曲家的身份被不同的音樂節

在香港街頭閒逛,我發現到處是美妙的聲音,美妙

委約創作,也使他接觸了很多優秀的人。問他有沒

的節奏:有來自人的,來自汽車的,來自一些機械

有說受到誰啟發,他坦言欣賞的名單多不勝數,不

操作如交通燈的……我會很想將這一切聲音創造一

過他更多是從音樂以外的事物或人們身上受啟廸。

種音樂,放在舞台上。它與生活是如此息息相關。」

「其他藝術形式的,比如繪畫、視覺藝術,或錄像

當一個音樂家,費沙說最幸運的地方是常常可

攝影,那些事物都激發了我很多。」他舉例說,有

以出國旅遊。每逢到外地演出,他也嘗試帶一些當

一個住在蘇格蘭的風景畫家,只會在大自然創作,

地特色的樂器回家。「我覺得這些樂器全是我的『小

他的一些作品甚至僅只存在 20 秒,這種創作當然不

寶寶』,哈哈。其實我還未有孩子,所以這一刻我會

為博物館而做。「我發現,這種強烈的詩意亦同時

把他們視為孩子來照顧。有時我也從他們身上探索,

存在於音樂裡。」當然,我們聽音樂,可以買唱片、

若我細心聆聽的話,他們會告訴我一些非常有趣的

鐳射碟或從電視上觀賞演出,但那種原創的力量,

故事。」和某些樂器相處得久了,那種熟悉感對他

僅存於台上的數分鐘(至兩個鐘不等),卻是永遠

來說更好像一個人。「你會知道它的每一分每一寸,

不可複製。「就是僅此一次,專注在一刻的𣊬間。


17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是想著昨天或明天,實在不

多事情,更往往是音樂以外的事。例如作品的形式,

容易叫人凝神在當下一刻。但這種瞬間的體驗,無

它的溫度、氣味甚至建築等等。」在這方面,他希望

論在練習還是在舞台上的表演,對我來說,音樂,

自己能成為一個魔術師,不讓觀眾看穿他所預備的。

總是讓我停留在那一刻的。」

「如果你看到他的把戲如何做出來,這會很沉悶的, 又如果你以為魔術師在舞台上預備了很多,還是怪

演繹是,令觀眾出其不意 音樂讓費沙記著當下,然而有些曲目,他形容 為「像一同生活了十多年」。「我每當演奏這些曲

怪的,尷尬的。我想給予觀眾的印象,是我沒有預 備甚麼,只是臨場即興,看來很簡單,很容易,當 然背後下的苦功可多了。」

目,在演繹上也會有些改變,因為我也經歷成長, 性格和看法也會有改變。」他自言也常常思考關於

音樂需要一些塵埃、氣味與生活

演繹的問題,「因為我也會作曲,我有很多經驗,

從事音樂多年,自 2009 年起更在德國呂貝克音

關於如何將腦海內的構思,書寫在紙上。這是兩件

樂學院執起教鞭。費沙認為,學音樂最重要的,是

完全不同的事。我不知道有沒有作曲家談這方面的,

必須有一雙非常開放的耳朵。「我的意思是,能聽

能完全地、成功地將心目中的理想效果,完全譜寫

很多不同的音樂和聲音。對我來說,古典,流行、

出來。我覺得,作曲家通常會失掉一些巴仙,能將

傳統之間,沒有甚麼不同,我只會留意它是否有趣

之完全化成音樂的文字,好比追求一個很難達成的

和精心製作。」在他眼中,音樂是一件非常個人的

欲望一般!」

事,所以音樂人也需要建立自己的性格。「對於學

若然只是將作曲家寫的如實演奏出來,小心處

生的表現,並不以為他們不犯錯,或技藝上盡量發

理的話當然不會有錯。然而費沙說這僅僅是開始。

揮至完美便是好。我更重視他們如何發展自己的特

「你要問自己:樂譜這樣寫,我在當中明白多少?

色和個性,如何去講這個音樂的故事。音樂其實是

音樂背後的想法是甚麼?我如何進入樂譜之中,讓

關於講故事。」要講一個好故事,我們也要過著有

它成真?」他自己有個想法,就是希望演出讓觀眾

趣的生活吧?「你需要在你的生活中,有令人興奮

覺得有一種即興感。然而弔詭地,當他真的即興發

的事情發生,把它改造成音樂。音樂不是只發生在

揮,卻想讓觀眾以為這一切都是曲子一早寫下來的。

練習室的。它需要一些塵埃、氣味和生活。」

「因為大部分當代作品,都是有相當的挑戰性, 不論對聽眾和音樂家、演奏家而言,你也要思考很


18

專題故事 Feature

a

b

享受一場雜耍「下午茶」 ——甘迪尼雜技團《落地開花》 ■ 文:一一 ■ 圖片提供:香港藝術節 ■ 攝:Ludovic des Cognets

許多人都看過雜耍,我們也許會驚歎馬戲表演中雜耍的高難度,也許會在街頭偶遇雜耍表 演時忍不住駐足觀賞,這種令人愉悅、興奮的表演總有著奇妙的吸引力。不過,你大概還 未試過食一餐雜耍「下午茶」吧,今年香港藝術節,來自英國的甘迪尼雜技團就帶來超人 氣之作《落地開花》,勢要顛覆大家對於雜耍的傳統看法。

將劇場、視覺藝術元素融入雜耍表演

a b

迷人的雜耍模式背後都 有著精密的數學演算。

Gandini 覺得雜耍能給 予人豐富的感官體驗, 這也是雜耍容易令人上癮的 原因。

Sean Gandini 便專注於發展雜耍的不同面向,豐富

八十個蘋果、九張椅子、四套茶具和七男二女,

雜耍模式的同時,也將舞蹈、戲劇、視覺藝術等元

在古典音樂和流行老歌襯托下,一部部懷舊電影逐

素 融 入 雜 耍 演 出。Gandini 直 言 他 們 這 種 表 演 方 式

漸浮現,權利、愛、慾望瀰漫於那精緻的下午茶和

的 發 展 是 十 分 organic 的( 有 機 的 ):「 在 甘 迪 尼

舞動的蘋果之中。

雜技團最初成立時,我們嘗試將雜耍看待成舞蹈的

這聽上去顯然有異於我們印象中雜耍的場景,

一種形式,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們逐漸加入更多戲

自 1992 年甘迪尼雜技團成立,創始人及藝術總監

劇、視覺藝術的元素。直到雜技團最新的作品 4 x 4:


19 Ephemeral Architectures ,我們再次回到將雜耍和芭

言 」, 這 也 使 Gandini 與 夥 伴 Kati Ylä-Hokkala 決 定

蕾結合的想法。」

踏入導演這一領域。

《落地開花》則是受翩娜包殊舞蹈作品啟發而

問及甘迪尼雜技團演出中那種強烈的韻律性,

作:「翩娜包殊過世後不久,我們創作了《落地開

是否與 Kati Ylä-Hokkala 出身韻律體操冠軍有關,甘

花》,最初的起點是一些關於翩娜包殊強烈的影像

迪尼雜技團直言:「雜耍本身就充滿脈衝能量。」

和想法,後來逐漸發展成現在的演出,我們也嘗試

其實,這些令人目眩的雜耍模式和迷人的韻律其實

去創作一些與她美麗的舞蹈語彙相連接的動作。」

背後都有著精密的數學計算,甘迪尼雜技團一直以

Sean Gandini

Gandini 說道。

來都使用數學運算系統去創造花式。

Gandini 在 Havana 長 大, 自 小 便 著 迷 於 魔 術 和 數 學。1980 年 代, 他 是 倫 敦 Covent Garden 的 一 名 演員,並跟隨不同的戲劇團 體巡演。此後的二十五年, Gandini 專 注 於 研 究 並 促 進 雜耍各方面的發展。他是一個 多產的創作者,他的作品也 涉及編舞和導演。自從 1992 年成立甘迪尼雜技團至今, Gandini 已經參與超過 2500 場演出,他曾在畫廊、宮殿演 出過,也曾在街角、露天體育 館與民眾共享雜耍之樂趣。如 今 Gandini 任教於多所世界 知名的馬戲學校。

而串聯起這些美麗動作的,並非我們常見的雜

Gandini 自 小 就 著 迷 於 魔 術 與 數 學, 他 曾 說 過

耍的道具,而是那些鮮紅的蘋果與精緻的茶具,拋擲

玩雜耍,就像在空中算數學。「我們會用一種叫做

承接中,這些空中飛舞之物賦予了演出獨特的視覺美

Siteswaps 的記譜符號去創造花式,這是一種用數字

感,絢麗而脆弱。Gandini 笑言蘋果是完美的雜耍道

串定義雜耍花式的方法(編者按:Siteswaps 用阿拉

具:「蘋果耍起來很簡單,而且有著豐富的象徵意

伯數字代表雜耍的一系列動作,讓演員能在正確的

義。我們並非意指宗教,但蘋果確實有著宗教象徵:

時間做出正確的動作)。我們曾經發行過一套三張

純真的失去。同時蘋果也令人聯想到牛頓和萬有引

的 DVD, 就 叫 Siteswaps, 裡 面 包 含 了 1200 種 雜 耍

力的發現;茶具則有著雙重的用途,象徵著被精巧

花式。」 在 Gandini 看來,當代雜耍最大的挑戰就是要改

地建立起來的社會,但同時它也會壯麗地破碎。」

變大家對於雜耍的固有看法。「有時挑戰就是要讓

充滿脈衝能量的雜耍藝術

人們走進劇院去觀賞作品。一旦觀眾來了,他們一

Gandini 本身就是知名的雜耍大師,問他第一次

定會從演出中獲取一些他們預期以外的東西。」

接觸雜耍的感覺,他坦言雜耍很奇妙!「總有一些 雜耍的花樣,令你第一次做的時候就有一種強烈的

甘迪尼雜技團《落地開花》

感官體驗,我想這也是練習雜耍會上癮的原因。」

日期:17-22/3/2015(20:15) 22/3/2015(15:0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而他也一直思索是否有更多不同的方式去演繹雜 耍,一直以來,並沒有足夠多的導演在為雜耍「發

c

在 Gandini 看 來, 蘋 果是絕好的雜耍道具, 易於掌控之餘亦有豐富的象徵 意義。

d

c

d

甘迪尼雜技團的演出充 滿 創 意, 將 舞 蹈、 劇 場、視覺藝術等元素與雜耍表 演相融合。


20

專題故事 Feature

走進珍奧斯汀的浪漫時代 ——都柏林城門劇場版《傲慢與偏見》 ■ 文:小米 ■ 圖片提供:香港藝術節 ■ 攝:Pat Redmond

△:△志 艾 :艾蘭斯坦福

舉凡與珍.奧斯汀或《傲慢與偏見》有關的一事一物,對很多人而言,總有一種不能抵擋 的魔力。好吧筆者也承認自己是珍迷吧,最記得少女時期第一次閱讀這部小說,首遇文學 世界裡完美到極點的男人,看到中段當達西先生向伊莉莎白表白被拒絕,擔心不已兼夾按 捺不住翻至最尾,看二人最終走在一起才安心。適逢香港藝術節今年帶來愛爾蘭都柏林城 門劇場版、由劇場導演 Alan Stanford(艾蘭.斯坦福)執導此文學經典,筆者除了引頸以 待,當然也趁機問艾導如何以新鮮角度翻演這個俘虜了一代又一代人、衝破社會階級和種 種規範的經典浪漫史。 △:對英國人來說,《傲慢與偏見》是一本 必讀的小說?你對這個故事有多熟悉?

直覺得珍奧斯汀是現代英國小說的創始人,也不單

艾:《傲慢與偏見》對很多中學生而言實在是校內 必讀的書本之一。我第一次看這本書是在我的少年

映的社會問題及現象。

時代,它是那種讓你不斷重新翻看的書。我覺得珍

△:要將這本小說改編並濃縮在一個短短兩 小時的劇場作品,難度有多高?你怎樣去塑 造珍奧斯汀這部作品?

奧斯汀有一種優秀的說書人特質——她能吸引住讀 者,並使他們自覺是一個能分享秘密的友人。我一

是指她書內那種敍事手法,還有的是她的小說所反


21 艾: 將之塑造成一個兩個多小時的戲劇,真的一點 也不易,甚至可說是一個壯舉。不過作為一個劇場

容易,也不明顯,他們在過程中甚至要經歷一次旅

作品的好處是,我們不但可以「講」,還可以「演」。

事裡真正浪漫的地方。

劇場讓我們看到人物的行為,而如果我們保持這個

故事脈絡裡的事實,忠於作者賦予人物的特質及他

△:你對於達西先生和伊利莎白人物性格的 塑造,有何看法?

們表達想法的方式,那麼觀眾將可以自由運用他們

程,對自己或對方有一種重新發現。我覺得這是故

品的目的,在這個意義上,是足以展示給觀眾,讓

艾:在人物性格方面,無論達西或伊利莎白本身都很 有吸引力,然而,他們誕生的那個時代和環境,使兩

他們將故事說給自己聽。所以我們也不糾纏於小說

人都成了受害者。達西自己不應承擔驕傲的罪名——

家那種沉醉於說故事細節的狀態,我們提醒自己要

這是他的生活和周遭的環境塑造出來的,他的驕傲可

忠於主題,同時記住我們不能把書本搬上舞台;我

說是與生俱來。他拙於社交,則源於他不自覺他的地

們是提取故事的精要部分、人物角色,然後創作一

位與生活方式會為別人帶來甚麼影響。伊利莎白同樣

個劇場作品。

是她身處那個社會的受害者。在那時代以一個女性身

份去成長,她為她的智慧以及發現社會的不公而受

△:你認為將劇場版與電影、電視劇相較, 其中顯著的分別是甚麼?

苦,由此亦發展出她的偏見來反對階級觀念。從這一

艾: 我以為要比較書籍、劇場與電影版本,就好像 比較廚師怎樣做一道菜。你可以有相同的材料,然

的想像力,來填補當中的情節。我想像改編這部作

而對食物的特質有不同的理解,結果便做出味道相 當不同的菜式。這部小說對讀者而言是一個非常個 人化的經驗,我覺得故事的精粹掌握在奧斯汀的用

點看來,她的想法其實是極為現代的。

△:你覺得今天的觀眾對人物以及他們的動 機,與他們第一次從原著小說裡認識的,會 有不同的意見嗎?你認為當中的故事對今天 的觀眾能引起怎樣的聯繫?

展示故事發生的真實地點,發展並推進情節,然而

艾: 我認為小說在第一次讀來已經很震撼。對於一 個女性作家豐沛的想像力——能塑造出一個如此獨

讓觀眾想像的空間也相對較少。但作為一個劇場作

立有主見的女主角,對當時的中產和上流社會那種

品,觀眾是一群人到現場與演員在一起,分享這個

強烈的階級意識必定製造了一種輿論。然而它作為

說故事的空間。而演員以人物的角度,與觀眾分享

一本書所帶來的影響,在那個啟蒙時代,講及人權

了真實時間的體驗,他們所激發的想像力,於此也

如何建立美國,它對婦女的權益,即使只是思想上

成了一種共同的經歷,讓人更能感受到故事的真實,

的啟發,它也有份推進這方面的進步。

詞和讀者個人的想像力。作為一齣電影它有機會去

因為它確是在這一刻發生。

△:你認為伊利莎白和達西先生的浪漫史, 是我們今天浪漫喜劇誕生的來源嗎? 艾: 我認為,如果達西與伊利莎白並不是第一對浪 漫愛情的佳偶,他們也會是這一類文學作品裡完美 的例子。他們的結合尤如一個縮影:代表了那些看 來不太可能、最終卻禁不住要走在一起的人。而他 們在今天亦成了許多浪漫愛情小說的原型。我懷疑 奧斯汀小姐若回到現代文學多不勝數的浪漫故事, 可能有很多地方也需要解釋,然而她在塑造人物方 面的天份出眾——因為要兩人吸引到對方,實在不

都柏林城門劇院《傲慢與偏見》 日期:5-8、11-15/3 ( 19:30) 7、14、15/3 (14:30)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艾蘭.斯坦福 Alan Stanford 得奬愛爾蘭導演及演員的艾蘭. 斯 坦 福(Alan Stanford), 以改編王爾德及莎士比亞的 作品最為知名。現時是 PICT Classic Theatre 藝 術 總 監, 導演過多齣經典劇目。他亦是 Second Age Theatre 創 辦 人及前藝術總監,曾執導許多 作品,近期作品包括《費城, 我來了》、《哈姆雷特》及親 自改編的《玩偶之家》。艾蘭 斯坦福在都柏林城門劇院亦擔 任了首席導演接近二十年,導 演過的作品包括莎士比亞、莫 里哀、科沃德和王爾德的劇 本;並製作多部經他改編的經 典包括《聖誕頌歌》、《傲慢 與偏見》、《孤兒流浪記》、 《簡愛》、《老古玩店》和 《道林.格雷的畫像》等等。 作為知名演員,他主演過的角 色包括《阿瑪廸斯》的薩里哀 里、《凡尼亞舅舅》的醫生 Astrov、《皮格馬利翁》的希 金斯及《危險關係》的維蒙特 等等。他在《莎樂美》中飾演 的希律,受到國際劇場界的注 目。他於都柏林城門劇院貝克 特節飾演《等待果陀》中的波 卓,和《殘局》中的哈姆,於 紐約林肯中心及多倫多、墨爾 本、倫敦、北京、上海等多個 城市作巡演。


22

專題故事 Feature

a

b

賦予生命的表演 —— 專訪偶戲師傅黃暉 ■ 文/攝:翠玉瓜 ■ 部分圖片來源: 中國偶戲在香港

七、八十年代,中國偶戲在香港甚流行。那時有十多個木偶戲團,不少街坊在街頭或戲棚 看到栩栩如生的木偶,都感到歡喜雀躍。然而歲月流逝,更多形式的表演冒起,人們漸漸 忘記偶戲的存在。然而,它其實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具有表演功能的戲劇,有二千多年 的歷史。木偶縱使不動聲色,其擬人或物的形象,似乎使其具有靈性與生命,在宗教、葬 儀、社會方面曾有其特殊功能,乃中國文化一部分。「中國偶戲在香港」為保存及傳承中 國偶戲文化,進行一系列的教育及表演活動,包括請來黃暉師傅指導藝術家學習偶戲。黃 暉今次將為我們介紹四大偶戲的特色,及演繹偶戲時的心得。

為木偶注入生命

a

黃暉師傅(中)指導學 員控制提線木偶。

b

黃暉師傅正在操控提線 木偶。

慣、步姿,才能做出神髓。不應將木偶視作死物,

在黃暉手下,木偶彷彿自有其生命,一舉一動

而是將它視為有靈性的,要將自己的感情注入木偶

都有其神髓:「偶戲也和人戲一樣,無論是哪種偶

中。」而多留意別的表演也是重要的:「也要多留

戲,要做得好也有很大困難。除了要學習好基本功,

意其他的戲劇,如粵劇、話劇,學習別人的表現方

也要多注意不同角色的人格、修養,動物的生活習

式,豐富自己的偶戲,才不會一成不變。」


23 四大偶戲 各有特色 被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的四大偶戲, 當中包括掌中木偶、杖頭木偶、皮影戲及提線木偶。 掌中木偶,由頭、中肢和服裝組成,操縱者多 以食指伸進木偶頭殼,並以中指、姆指控制木偶兩 手。「它的體形較小,在表演時很靈活。但由於手 要套進去,玩偶的身體就要做得闊一點,若太緊就 無法做出各種動作。他的身體像一個布袋,所以我 們也叫它做『布袋戲』。」其優點是靈活、而且較 易入門,缺點則是身形較笨重:「相對其他偶戲而 言,其形象較差。沒有甚麼身型,像水桶一樣。但 它很擅長表演武打、雜耍這類的動作。」 杖 頭 木 偶, 表 演 者 操 縱 與 木 偶 頭 相 連 的「 命 桿」,以及與木偶兩手相連的兩條「手桿」,進行

c

d

表演。但由於操縱者需靈活使用長桿,杖頭木偶不 能有腳:「如果手舉得太高,就會被觀眾看到了。 後來,也會在手操縱之處,加上布遮著,但這就是 他的缺憾,使其沒有那樣好看。」 皮影戲,即以燈光將以獸板或紙板做的人物, 投映到白色影幕上,以其影作表演。操縱者透過連 接皮影身體的竹棍,控制其動作。「皮影有頭、身、 腳,但他後面需要有一屏幕,讓燈光射上戲偶後射 出影子。皮影戲只是一個平面,而非立體的,只能 向前及向後,不能左右走位。這使過場位不太好看, 這也是皮影的缺憾。」

e

f

提線木偶,由偶頭、籠腹、四肢、提線和勾牌 組成。木偶身體與線相繫,操縱者移動勾牌和提線 控制木偶作各種動作:「四種木偶裡,它是最完善

保留精髓,突破局限去創新。傳統也要跟隨年代的

的,由頭到腳都是完整的。在很多動作上,他都可

進步,去改革,它才可繼續生存。我們發覺,很多

以做得很細緻,也能做出不同的身段。但它是很怕

時你可以用新的科技、演繹的方法,令它更流暢。」

風的,只要風一吹,那木偶就會動了,所以我們常

今年七月,「中國偶戲在香港」將會以「香港

常要加重木偶的重量,一個約有六、七斤重。」

偶戲師的故事」為題,創作一個結合傳統偶戲技巧、 形體、現場音樂及多媒體的劇場作品。吳偉碩(梵

與時並進 面對新時代

谷)將任導演,黃暉將帶一眾表演者演繹偶戲,更

黃暉認為需與時並進、加入新元素,才能繼續

有多名劇場工作者參與音樂、燈光、舞台設計等環

傳承偶戲,免於被淘汰:「若將一百年前的故事原原

節。透過現代劇場元素與傳統偶戲的融合,希望能

本本演繹出來,現在的觀眾未必接受。所以我們想

在保育之餘,帶來叫人耳目一新的偶戲表演。

c

掌中木偶的靈活性 甚高。

d

杖頭木偶重在以上半身 表演。

e

皮影容易操控,但其限 制是只能向前、向後移

動。

f

提線木偶難度最高,但 亦是最完整的,能做出 各種細緻動作。


24

藝@書籍 / 電影碟 / 音樂 Arts @ books/dvds/cds

旋——杉浦康平的設計世界 作者:臼田捷治 出版:三聯書店 杉浦康平是中國設計界的老朋友,他對漢字文化的執著和熱愛,他那跨越時代的革命性的開拓精神和 注入亞洲多元視點的思維方式,不僅可以在與國際化接軌浪潮下的中國設計界引發思考,還能對中國 年輕一代設計師們的藝術尋夢路不無裨益。杉浦康平先後在中國出版的幾部著作中文版深受讀者好 評,這本《旋──杉浦康平的設計世界》也是設計界或非設計界人士都值得一讀的藝術修養讀物。

王家衛的映畫世界(2015 版) 策劃: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主編:黃愛玲、潘國靈、李照興 出版:三聯書店

工廈裡的人 作者:蔡曉彤、林茵、黃熙麗 出版:三聯書店 工廈,是一處陌生和熟悉的地方, 既是一個集新舊作業的工場,亦一 幢披掛殘舊外牆的建築,更是一件 促成城市經濟的組件,卻同是一室 室爆發著創意的空間,承載著人情 的埕子。作者嘗試深入工廈,於工 廈人的工作室中遊走,透過訪問工 廈內的不同創意單位,在不一樣的 城市天空下,細味工廈人的故事。 看看城市除了經濟發展外,仍潛藏 的多元價值的精神。

子非魚

2004 年出版的《王家衛的映畫世界》由多位香港資深影評人編寫,是由香港觀點出發的王家衛專 論集。而《王家衛的映畫世界》(2015 版 ),在原書的基礎上,對結構和內容重做整理,討論這十 年來的新作。本書從不同角度分析王家衛電影的重要性及藝術性。「橫移綜論」,暢談貫穿王家衛 作品裡的題旨、風格特色及其成功的背景;「大寫特寫」,從首作《旺角卡門》到最新的《一代宗 師》,細論每套電影。「面對面」,王家衛現身說法,杜可風、張叔平、譚家明、劉鎮偉、徐皓峰 細談合作之道,梁朝偉、潘廸華、張曼玉、章子怡憶述傳奇的背後種種。

和小澤征爾先生談音樂 作者:小澤征爾、村上春樹 出版:時報出版 好的音樂究竟是甚麼?《和小澤征爾先生談音樂》一書,為村上春樹與小澤征爾圍繞著音樂這個主 題之間的對談。他們談到了貝多芬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歌劇、馬勒的音樂、小澤征爾的恩師齋藤秀 雄,與卡拉揚、伯恩斯坦的過往回憶等。本書是作為小澤征爾頭號粉絲的作家村上春樹,從 2010 年十一月開始到隔年七月,對小澤征爾所做的訪談文章;從日本東京、神奈川村上春樹的家中,到 夏威夷、瑞士、日內瓦往巴黎的列車中,都有兩位名家對談音樂的軌跡。村上春樹就按著對談時的 錄音,以及當時的記憶,動筆將兩人的談話化為文字。

影碟

導演:黃肇邦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由奧斯卡最佳短篇紀錄片 獎得主楊紫燁監製,伊力盧馬御用剪接師 Mary Stephen 擔任顧問,年輕導演黃肇邦拍攝的本土紀錄片《子非 魚》,前後籌備和製作接近三年,電影記錄了鮮魚行 學校一班基層小學生的生活。故事圍繞班中成續優異 的佘偉豪和他的好朋友,在嬉笑背後承受著他們無力 控制的成人世界和社會問題;板間房、新移民、媒體 報導、父母離異的日常事,內裡蘊含著充滿童真的生 命力;電影從小孩子的眼睛出發,透過天真的對答反 映出他們如何從成人世界中長大和認識自己。《子非 魚》先後入選台北國際華人紀錄片影展及第十屆香港 亞洲電影節,並獲提名入選「亞洲新導演獎」。

家路 導演:久保田直 演員:松山研一、田中裕子、安藤櫻、內野聖陽 311 大地震後,福島不再幸福。土地嚴重受輻射污染,居民被 迫撤走,人人各散東西。故鄉已成荒蕪一片的禁區,澤田次郎 ( 松山研一 飾 ) 卻偷偷回來,默默耕作。另一邊廂,毫不知情 的家人一直蝸居在臨時安置房,過着絕望的日子:母親 ( 田中 裕子 飾 ) 三年仍未適應這間鐵皮屋,記憶開始衰退,惟獨牢 記住遠方兒子的往事;哥哥總一 ( 內野聖陽 飾 ) 突然失去農 田無以為繼,還目睹妻子進出時鐘酒店,內心只剩下憤恨和挫 敗。次郎歸來,能否填補家庭缺口,帶來曙光?福島核災逐漸 被人淡忘,一眾演員卻無懼輻射危險前往當地拍攝,透過澤田 家族再生物語細膩道出當地人的心聲與盼望。本片為柏林影展 參展電影,並獲著名導演是枝裕和及諏訪敦彥協力策劃。


CD

《Classics》﹣ She & Him/ Columbia Records She & Him 來演繹經典小情歌!這對因理念相仿而走在一起的才子佳人——俏麗的 Zooey Deschanel 和才氣的 M. Ward,歷來 所發專輯——從獨立廠牌 Merge Records 下發行的《Volume One》、《Volume Two》、《Volume 3》到聖誕主題作《A Very She & Him Christmas》非但叫好叫座,二人在各自的領域上亦獨當一面。音樂創作上,M.Ward 負責結他演繹、編曲、混音 及製作; Zooey 主要擔綱演唱部分,寫曲也寫詞,兼奏鋼琴和 Ukulele。 從民謠、獨立流行、R&B、Surf Rock 甚至 Doo-Wop 風格都兼而有之。 這趟是他們轉投國際名廠 Columbia Records 後的首發作品。《Classics》,顧名思義,專輯特選了 13 支經典舊作重新演繹, 當中包括了搖滾巨人 Carole King 與 Gerry Goffin 的 〈Oh No Not My Baby〉、Dusty Springfield 在 1964 年發表的大作〈Stay Awhile〉、歌王 Frank Sinatra 的〈Time After Time〉等著名情歌。〈Unchained Melody〉算是碟中比較突出的音樂嘗試,放 緩了的調子配簡潔的伴奏——一把結他加美國迷幻民謠組合 The Chapin Sisters 幫腔和唱,更顯素淡、深情。 雖說野心、驚喜欠奉,但《Classics》裡的翻唱仍然優雅討喜,恰如其分。在這失調失衡、滿屋吵鬧的緊張生活中剛好能舒 緩心神。《Classics》儼如一頓復古饗宴,有 20 人管弦樂隊同途伴奏,也有大量民謠和騷靈的曼妙旋律滲雜其中,不朽情歌, 慵懶爵士樂,各自各揮耍。經典本身已足夠迷人,而演繹中能教人怦然心動的也包括了 She & Him。/張時

《Kinwai Shum play Schubert》﹣ Kinwai Shum / Universal Music 岑健威是一個優秀而又非常堅持的港產鋼琴家,為何這樣說呢,因為他熱衷於參加鋼琴比賽的程度是,曾參加過的國際性 比賽不下十數次。32 歲那年在《第十一屆舒伯特國際鋼琴大賽》得到第四名,更成為該比賽歷來首位華人得獎者,可說是 遲來的肯定。 岑說過最欣賞演奏家對樂曲的演繹是,能以新的手法呈現本來是耳熟能詳的樂章,卻又不失天然而成的感覺。他最新的舒 伯特專輯,那種悠如清澈泉水般緩緩流過,讓人洗滌心靈的琴音,便予人那種不多也不少,充分展現了舒伯特獨有的美麗 旋律和詩意曲風。此專輯是認真探討舒伯特的之作,碟內特別收錄與 Jörg Demus 四手聯彈《F 小調幻想曲》。若你平日較 少留意本地演奏家,相信此專輯值得你注意。/小麥草

《here》﹣岑寧兒 提起岑寧兒 (Yoyo),多是提到她的和音背景 ( 如在陳奕迅《Duo》演唱會中擔任和音、和她與識於微時的朋友組成的無伴奏 合唱組合張山(Charatay)。再留意她多一點的,可能會把她歸納為「小清新」「治癮系」的創作女歌手。令人期待已久的 首張專輯《here》,卻完全打破了聽者對她的既有想像。首次聽畢全碟,感覺是如此製作精良、完整的專輯,怎會是一位 歌手的首張專輯,而且還是一位獨立音樂人的專輯? 《here》收錄了她的 9 首創作歌曲以及 2 首翻唱,監製自然捲的奇哥精準地掌握了 Yoyo 創作的音樂與聲線質樸自然的特 質,除了一貫的 singer songwriter 風格,編曲和演奏上加上點點爵士、groovy 的感覺,<You and I> 的編曲便由 Jerald 及 Ted Lo 操刀,< 明天開始 > 及 < 水彩 > 分別用上了銅管及弦樂,豐富整張專輯的聆聽經驗了,不斷重聽,感覺慢慢從耳朵蔓延 至心內。我會說,《here》不是岑寧兒的首張個人專輯,而是岑寧兒 & friends 整個團隊過去幾年來不斷轉變、進化而成的 結晶,肯定是筆者今年最愛的專輯之一了。/ Rachel@bitetone

推薦歌曲:〈Twistable Turnable Man〉、〈哪裡〉

《Birdman》(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 Antonio Sanchez / New Regency Music 2014 因為身邊的朋友推薦電影《飛鳥俠》的緣故,小弟滿有期待去觀賞。坦白而言,無論電影描述藝術家的身分危機及認同感, 抑或討論今天著重創意的優美視覺效果,都未能獲得小弟的垂青。反而電影配樂那不按傳統章法的爵士鼓聲,吸引了小弟 的注意。難得只有一套鼓聲穿透整套電影,小弟隨即搜尋樂手的背景資訊。原來爵士樂鼓手 Antonio sanchez 曾經與小弟最 喜歡的傳奇天才爵士結他手 Pat Metheny 合作過,難怪音樂造詣登峰造極,只有鼓聲就能譜出優美音色。 沒有購買 CD 習慣的讀者,這張電影原聲真的絕對珍藏,分分鐘令你愛上打鼓呢。/文化九公

25


26

藝術在台北

Art @ Taipei

■ 採訪 / 整理:一 一 ■ 圖片提供: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

何為歷史? ——《理查三世》

2012 年,萊斯特市中心教堂旁一座停車場,挖出 疑似理查三世的遺骸,後經 DNA 比對,證實為理查三 世。世人對理查三世的了解,多來自莎士比亞的同名 歷史劇,在莎翁筆下,理查三世不僅是個駝背跛子, 更殺害侄子,陰險邪惡,然而,四百年後,卻不斷有 歷史學者、作家企圖為之平反。 去年,台灣戲劇導演王嘉明在《泰特斯》、《羅 密歐與朱麗葉 - 獸版》後,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 學院學生共同挑戰莎翁歷史劇《理查三世》,以人偶 同台、現場配音的方式演繹《理查三世和他的停車場》; 而今年台灣國際藝術節,王嘉明將與眾多資深劇場演 員,以全新的舞台空間再探何為歷史?何為真相?


27

△:你會以怎樣的語言風格去呈現這個莎翁 歷史劇?

王:我的戲通常因為演員不同而有不同的想像。《理

王:莎劇最大的特色是台詞本身所展現的聲音能量

考點為如何訓練他們,不管在意識、思考或是技術層

的聲部,這些交錯的音線、節奏,拉出了角色個性和

有了雙簧配音的形式,有了操偶的形式,也因此用了

場,不同角色除了是不同的聲部之外,本身也有不同 事件關係的繁複立體層次。因此,如何將英文的能量

查三世和他的停車場》因為面對學生演員,切入的思

面,尤其對於習慣耽溺在「內在」的表演思維。因此 很直接的停車場的空間意象,甚至音樂也借用了蕭邦

場轉化為中文的能量場是最重要的一項文本工作。

去作整體聲音上的平衡。

王嘉明 小檔案

文字進了劇場就是聲音,英文是節奏型的語言,中文

《理查三世》的演員很多都是劇場資深的老屁股,這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 團 」 團 長, 創 作 一 向 具 有 複雜曲式與兼具實驗性/ 大 眾 化 的 特 點, 他 的 美 學 體現於排練場的工作程式 中,並藉由與設計的合作, 玩弄實驗劇場空間和聲音 的 使 用, 並 透 過 表 演 形 式 的 特 殊 設 計, 與 演 員 共 同 挖 掘、 面 對 和 思 考 劇 場 表 演 的 可 能 性, 作 品 曾 獲 台 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首獎 與評審團特別獎。

是韻律型的語言。首先是將中文台詞押韻,押韻並不 只是字尾,而是因為押韻的前提會提醒中文聲音的意 識,會因此影響整句和句子之間的聲音結構。另外, 是回到莎劇英文本身聲音的力量:文字聲音的力量 ( 尤 其是雙關語 )、聲音結構的力量、聲音如何形成角色 等,這力量如何 punch(衝擊)觀眾,因此是文本聲

些演員聲音層次較豐富,也因此把蕭邦拿掉,動作掌 握度較高,因此把偶拿掉,回到以《理查三世和他的 停車場》雙簧配音形式去思考舞台空間,因此舞台整 個大改,把停車場也拿掉,回到最單純看演員展現功 力的狀態,因此劇名也回到最直接,不作其它修飾花 俏的名字:《理查三世》。

音和觀眾之間的能量場,並非封閉的文字劇本,也因 此不會被文字意義鎖死,當然,並不是拋棄文字意義, 所以《理查三世》是同時參考不同譯本 ( 這次參考四 個譯本 ),因為不同譯本有不同對於莎劇的意義和切 入點,都可以提醒翻譯時需要的資訊和角度,但所有 譯本都不能作為演出本,所以翻譯過程極為繁複。

△:當初為甚麼會嘗試用人偶同台、雙簧配 音(編者按:透過旁白口述,搭配前方演出 的演員,對嘴同步演出)的表演方式?聲音、 表情和演員的分離如何影響創作和演出呢?

△:如果歷史是一部推理小說,你覺得事實、 真相是如何被改寫的呢 ? 你又是否想替理查 三世翻案? 王:事實和真相是不同的詞彙,方向也很不一樣, 但是都很危險。我們在講這詞時,彷彿有一個固體、 物件,已經放在保險櫃裡就等著密碼解開拿出來, 這是很錯誤的想像。所以我們才很輕易地說出「事 實和真相如何被改寫」這樣的句型,或是「被扭曲 成虛假的」。問題是:人為何這麼需要如此簡化合 理的歷史故事和人物?為何這麼需要一個可以被指

王:因為想要訓練學生重視外在的技巧和設計,操偶,

責的角色?(例如秦檜)為何這麼急著和需要貼道

執行,他們就不得不去「設計」聲音和身體,而不是

的語言行為,是否反而顯現出來的是惰於蒐集事實

是一個很好學習的方向。當聲音與身體分別由兩個人

「自然」地雙手亂揮,動作聲音節奏亂走,兩方面才

德標籤?這麼快速輕易地使用「真相」和「事實」 資料和畏於追求真相的行為?這奴性是否就是當權

可以相互配合。而過程也可以是共同創作,相互從聲

者可以輕易操弄的前提?

音和身體的角度去設計。這聲身分離的設計可以繼續

因此,我並非幫理查三世翻案,幫他從壞人變好人,

延伸,例如一人幫多個肉身角色配音,多人幫一個肉

而是甚麼是正常人?這整體結構是甚麼?處在政治結

身角色配音,彷彿內心不同的獨白對話。

構中當然要有策略,當然要有心機,反而是正常人如

這想法在執行上,也開始會影響議題,例如:我們所

何以自以為是的單純心態和表演,逃避政治性的問

說出來的想法真的來自我們「自己」嗎?自己又是甚 麼?我所說的歷史故事,是我說的嗎?個人和組織之

題,包括自己與自己政治性的問題,基本上這是奴性 無知的表現。

間的關係是甚麼?操控除了可見的之外,不可見的是 否更可怕?

△:《理查三世》與演出的原型《理查三世 和他的停車場》有何不同呢?

《理查三世》 日期:10-11/4/2015(19:30) 11-12/4/2015(14:30) 地點:台北國家戲劇院


28

藝術在澳門

Art @ Macau

■ 文 : 一 瓢 ■ 圖 片 提 供 : 遺 城 詩 路

在舊地種下新感情 ——「遺城詩路」

劉楚華小時候住在北區,爺爺會抱她下樓,和其他街坊在街角「打牙骹」,和旁 邊的老店老闆「吹水」,直到日落西山。她記得鄰居姓甚名誰,一家住了多少人,對 這區滿載感情。然而,北區隨時年月變化,經已面目全非:小時居住的舊區,變成了 大廈豪宅林立之地,親切之景不復在,更遑論重遇舊街坊。新區的特色之一,就是你 對鄰居一無所知,社區亦是冷冰冰的。劉楚華後來縱橫於澳門各處,發現在下環街區, 能重新找到從前生活的味道:互望互助的鄰里關係、坐看城市變遷的老店,更有著濃 厚的歷史氣息。今次,由澳門文物大使協會和澳門英姿舞園主辦的「遺城詩路」中, 製作人劉楚華希望透過藝術及文化導賞,帶大家遊覽這舊區;希望大家能認識它裝載 的歷史,同時孕育出新的感情,為它賦予新的價值與意義。


29

「遺城詩路」今年已來到第三屆,今次選擇的 地區是下環舊區,探索其獨特的文化與生活方式。 早在之前,「遺城詩路」已舉辦了三個子活動,讓 參與者可進入社區,進行採訪,親身聽當地人的生 活故事。而在子活動中的採訪所得,將會放到三月 的重頭戲文化導賞中,成為其中的內容。導賞員將 帶領參與者走過一段旅程,從阿婆井前地,經過鄭 家大屋,鑽入細圍生活社區探訪老店,最後於何東 圖書館作結。導賞除將作口頭講解,也會以舞蹈、 戲劇、文學等藝術形式,演繹當地人的故事。 劉楚華解釋:「整個路線,是將生活社區和細 圍景點連結在一起。細圍這地方,其特色是融入生 活之中——我想將這種感覺帶出來。」細圍,即人 們舊的小生活社區。除了那些人們平日生活會行經 的教堂、公園、學校下,其實它也揹負著不少澳門 歷史,那裡有很多歷經多年的老店:賣玩具的、售 紅豆餅、老式理髮店等。當地亦保留了舊的生活方 式,人們可在圍與里裡發現自己的生活,鄰人互助

大家生活很豐富,對於鄰里街城坊情、一些值得保

互讓。

留的地方失去了感受。為何有這樣多東西無法保留

以藝術呈現新角度

呢?是因為大家都忘記了他的價值。這城市有很多 地方要拆了,但大家沒甚麼感覺、反應。但集體回

有別於一般的導賞團,「遺城詩路」有多元化

憶,會愈來愈少,會隨著一代人的離去而消失。我

的藝術表演參雜其中,劉解釋其深意:「現在這世

們就想可不可以,為年輕人建立他們對這些舊地的

代已不同了。大家要去找一些文物知識,一點也不

新回憶。

難。所以我希望人們,能用更多的角度去理解細圍,

「我們覺得一件事很有歷史價值,但年輕人沒

及發掘對當地的情感。」之後她們嘗試和藝術家討

經歷過,自然沒這樣的感受。我們無法將這些硬塞

論,試試用另一個角度去遊覽細圍:「我們的出發

給他。所以希望透過藝術性的呈現、探訪社區,能

點,是以當代藝術為媒介,令觀眾可以打開五感,

建立屬於他們的回憶。如此,這地方對他而言才有

去體會細圍及生活的社區。」

價值。那再面臨清拆,他就會站出來反對,因為他

為保住舊區種下新感情

對這裡有感情。」

劉楚華說,澳門社會近年經歷眾多變遷,當中 包括租金上升,致老店頻頻關閉:「這情況,我相 信港澳都一樣。」而「遺城詩路」期望能將這些舊 區老店帶給更多人,令大家了解到其重要性:「希 望 大 家 可 多 留 意 這 城 市 的 美。 城 市 變 化 得 太 快,

「遺城詩路」綜合導覽之旅 日期及時間:21-22/3/2015 18:45 21-22/3/2015 19:45 地點:澳門下環一帶 票價:MOP $120


30

藝術在廣州

Art @ Guangzhou

■ 文 : 一 一 ■ 圖 片 提 供 : 時 代 美 術 館

在美術館的社區生活 —— 時代美術館社區藝術節

a b

去過時代美術館的人,大概都對它的所 在印象深刻,這個光聽名字就透露著濃厚現 代氣息的美術館。卻是坐落在廣州黃邊近郊 的社區居民樓中,這種與社區天然的親密關 係,也使得社區藝術節隨之誕生。 c


31

與 2012 年第一屆社區藝術節不同的是,今次

工作坊「覺聽」由吳超和夏維倫發起,他們在

的社區藝術節「適時別處」,進一步打破美術館與

時代美術館周邊不同地方安置話筒採集聲音,同時

社區居民生活空間的界限,讓觀眾處於更主動的位

在美術館放置耳機,通過無線網路連接話筒和耳機,

置,策展人王莉莉直言最令她驚喜的亦是觀眾:「廣

讓二者同步發生。問及最初為何會有創作「覺聽」

州不是一個像北京、上海、香港那樣活躍的藝術中

的想法,吳超強調他們並非作品的製造者,而只是

心,美術館所在的社區黃邊社區更是廣州近郊地區,

發現者,與社區觀眾一起去尋找正在社區發生的聲

但是社區觀眾反而有一種非常開放的、好奇的、純

音的來源。「汽車聲、沖馬桶聲、刷牙聲、小孩哭

真率直的擁抱藝術的態度。他們能更平等地、積極

叫聲、風吹樹葉聲、蔬菜咀嚼聲……這些日常之聲,

地進入與美術館、當代藝術的對話,只要你找到合

我們在匆忙的生活中,很少以審美的方式聆聽。我

適的語言和姿態。」

們換一個場域,在一個被認為高尚、潔淨的美術館

創造社區的街道美術館

裡,讓聽覺完全釋放,再次聽到這些聲音,喚醒日 常之聲的知覺。」

廣 州 建 築 師 何 健 翔 將 美 術 館 降 落 到 地 面, 創

社區藝術節將持續到今年三月,一系列不同的

造了屬於黃邊社區的「街道美術館」。在這個交流

社區公共項目將不間斷地發生。值得一提的是,時

日漸虛擬的時代,何健翔用竹子為居民搭建了一個

代美術館將借社區藝術節的契機,於三月面向社區

回歸到以傳統的書寫和描畫來表達和交流的公共空

公眾開放,期間不設活動展覽或項目活動,在美術

間。這個臨時美術館一半來自他記憶中的鄉村,另

館空間提供社區中無法實現或緊缺的公共生活設施,

一半則由現代生活的書店、咖啡廳構成,而黑板牆

若你想知道美術館到時會成為兒童遊樂場、健身俱

則成為了這個空間的中心,居民們在這裡寫寫畫畫,

樂部、棋牌館或拍拖聖地,不妨親臨一探究竟!

勾勒自己的理想家園,最終成為一幅真正意義的公 共作品。 何健翔坦言,在竹屋中,兒童們總是最能自主 自發地表達他們的想法,而大人一開始似乎還很難 習慣這種自我表達方式,往往是受到仔仔和女女的 興致感染,才慢慢開始在黑板上書寫和繪畫。這也 令他感慨,人在長大的時候,也往往把自己封閉了, 而藝術正可以令人保持著心靈的開放,保持著思考 的純真。

在美術館聆聽日常之聲 如 果 說, 在 美 術 館 發 生 的 事 也 可 以 在 公 共 空

d

間,在日常生活中發生,那日常生活和社區生活為 何不能在美術館發生?在王莉莉看來,美術館不應 該只是簡單地作為一個指代「藝術場所」的名詞, 更應該是一個動詞,一種生活方式,一個激發思考 與創作的平台。

適時別處——第二屆時代美術館社區藝術節 日期:目前至 19/3/2015 地點:廣東時代美術館 更多活動詳情可瀏覽網頁:www.timesmuseum.org

ab

《你家,我家》

c

《走,我們到樓下去做 搭建 !》建築師馮果川 引導孩子觀察自己居住的社 區,再一起用紙皮箱做一場戶 外搭建。

d

《我們的流動美術館》 香 港 藝 術 家 C&G( 張 嘉莉及鄭怡敏)借助黃邊村的 貨運三輪車,運載輕便的白色 露營帳幕,在時代美術館附近 的社區飄移,並將這小型私人 空間轉化為一座流動美術館。 每到達一個地點,C 或 G 邀 請途人與他們對坐十分鐘,並 互相為對方進行人像速寫,然 後交換彼此作品。


32

藝術人隨筆

Artist's Columns

朱事 八卦

一封信 親愛的朱栢謙: 朱栢謙 自稱玩開表演偽術,其 實一生也被表演偽術玩 謝。 朱 凌 凌 樂 隊 成 員, 曾為中英劇團全職演 員,好想藝術。

老友,你好嗎?(廢話罷!我肯定你不太好)

而言我所珍惜在

很久沒有跟你通訊了。雖然沒有跟你通訊,不過我

意及感興趣的是

想告訴你,其實你每一個演出的每一場我也有來看,

大家的相遇及緣

甚至你生活的每一刻我也在場,你的好壞優劣我也

份, 而 可 能 正 正

收在眼底。不過這次通訊的目的不只是要跟你談戲

是因為妳有著自

劇及生活,而是要好好的去跟你聊聊,聊甚麼也好。

己的目標而忽

眨眼之間,你父親往生已有一年了,我想你一

視了我所著重的,亦同時也可能因為我力有不逮而

定很掛念他吧!你有記著他的遺言嗎?量你也不敢

達不到妳的要求,這就是溝通的落差及荒謬,而這

忘記,縱使有時候你因跌倒或軟弱而一時間忘記了,

就是製作團隊在此劇中所領會的。」第二個例子也

要記著,找到了,就要堅持及承擔。對於死亡這題

跟這個可愛的記者妹妹有關:「我告訴導演我覺得

目,2014 年在你的工作上我猜你應該有所體會吧!

妳美麗,導演要我解釋我的立場及原因,我說妳有

你要知道這些都是你死亡的預演啊!好讓你在真正

樣貌有身段人品好有幹勁並青春少艾,但導演繼續

死亡的那一刻會少一些恐懼,更安詳,而在生活上

要我解釋甚麼是有樣貌,有身段,人品好,有幹勁

亦能更有目標更踏實(真的嗎?)……進了表演的

及青春,當我再解釋了之後導演仍繼續問甚麼是甚

行業真好啊!是祝福!(真的嗎?……哈哈!)我

麼……經過一番唇舌後導演仍不明白我的觀點。若

看了你在 2015 年 1 月的《動物園的故事》,你飾演

是幸運,最終原來發現導演不覺得妳美麗;若是不

的 JERRY 在劇終時也是死了啊!哈哈!(你作為演

幸,導演也覺妳美麗但他總不明白我的詞彙,就算

員的命啊!)但我知道你在這劇中所獲益的不是關

有再精準的文字,也溝通不了。」溝通多無奈啊!

於死亡的,而是你開始探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我

但我跟你仍帶著希望吧!以我認識的你是不會放棄

記得你在此劇的演後座談會說過兩個例子,這兩個

溝通的,對不?記著啊!文字不是溝通的全部,還

例子令我印象深刻。第一個例子是你說你在排練間

有行為及發心等等!我相信有很多令你進步的機會

接受記者的訪問,那可愛的記者妹妹在訪問中因要

正在等著你!努力!至於你的演技,小弟仍不敢苟

完成她的職責而問及製作團隊有關《動物園的故事》

同,若要得到我的認同,那就要再加把勁去生活吧!

的簡介及主旨,但亦正正因此劇是荒誕劇的原故而難

多點回佛堂,分配多一點時間給你家人及愛人,要

以詳細地說明(但其實也能很簡單地說個簡潔,但

好好的活!

沒意思!)你說你們製作團隊蚊子上鐵牛無處下口, 但那記者妹妹正誠懇盡責地追問著故事的簡介及主

老友,我可以跟你來一個好好的擁抱嗎? 祝安好!

旨,於是你告訴她:「妳為達到工作目標而追問故 事的簡介及主旨,這當然沒有錯而且專業,但對我

栢謙


33 天仁 囈語

屬於一個城市的博物館 王天仁 生於香港,2000 年畢業 於中文大學藝術系,擅 將撿來的廢木卡板創作 卡通動物造型的木雕, 超過十年藝術教育工作 經驗,游走於不同類型 跨 界 合 作, 熱 愛 知 識、 信念、創意和實踐。

自大學畢業出來工作後,和朋友各奔前程,雖

議聲中計劃被推倒重來,並修訂為極奇古怪的三合

然大家工作性質不同,但竟能在近十年的聖誕左右

一方案,結果計劃一拖再拖,現時仍是一片爛草地。

日子,夾得上共同的假期離港旅遊,實屬難得!但

所謂物極必反,不少建築師早已提出反璞歸真

因這段檔期外遊的費用比平時高,所以專門選擇一

的思考和實踐,就是重回地緣文化、周遭環境和人

些少人會在十二月前往的內地城市,成為了大家的

們的需要,不以高調的姿態嘩眾取寵,而是低調謙

默契。剛過去的聖誕,我們便一起去了蘇州數天,

和地和環境共融,當中表表者如日本建築大師隈研

當中印象最深是 2006 年建成的蘇州博物館。

吾提倡的「負建築」和「弱建築」,著重在地工藝、

博物館在內地多得很,不同的是,蘇州博物館

文化元素,讓建築和大自然對話等。走在貝聿銘的

是世界著名美藉華裔建築師,貝聿銘的作品。小弟

蘇州博物館裏裏外外,能夠感受到的,正是一種對

非盲目吹捧大師之作,而是親遊其中,不能不折服

當地文化的尊重和欣賞,或許因蘇州是貝先生的故

當中巧思,既能將傳統蘇州建築特色以現代建築物

鄉吧?怎樣也好,一想到我城到現時為止,仍找不

料和線條來呈現,也能在大至坐向及佈局,小至光

到 一 所 讓 人 有 上 述 感 覺 的 博 物 館, 難 免 有 點 戚 戚

影和園景等細節中,處處表現出建築應有的人文氣

然……

息。筆者非業內人士,加上篇幅有限,無意班門弄 斧地逐一分析,讀者大可在網上搜尋到鉅細無遺的 介紹,那今期文章想談甚麼呢?是一個城市對博物 館的思維。 放眼國際,不少國家對博物館或美術館,多抱 持一種炫耀國力、追求話題性的心態,結果為很多 蜚聲國際之建築大師,提供了留下「簽名式」建築 物的機會,這種空降式的做法幾近泛濫,甚至被批 評者譏諷為「怪獸建築」,成為與周邊環境最不協 調的龐然大物。本地的博物館呢?無論是文化中心、 歷史博物館、文化博物館等等,一如其他政府建築 物予人的感覺,以行政思維主導,重視成本效益、 整體四平八穩為主,沒多大特色之餘,仍往往被批 評得體無完膚。到了西九文化區的項目,政府一反 常態,大花資源去搞比賽,成功吸引建築大腕崔護 重來,以為藉此可提昇國際地位云云;最後卻在爭


34

藝術人隨筆

Artist's Columns

雕文 嵐女

合作 最近在為一個跨媒體的合作計劃作最後衝刺。並不

想得更多,顧及和配合其他人的作品,所有的作品在實

是因為準備時間倉卒,從接到計劃到最後的展覽,也有

施之前還要通過大家的「眼」。好像回到大學的作品評

一年了。只是大家在前期,討論得太久了,結果從定案

論課,要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念,還要接受別人的批評

到製作完成,的確有點讓人捏一把汗緊迫。截稿時,還

和建議。這種方式使我想起近十年來經常聽到的名詞:

林嵐

在佈展,音響和燈光還沒裝好,我還沒看到作品的整體

Artist Collective( 暫譯:藝術合作社 )——不同的藝術家

中 大 畢 業, 師 承 張 義。 從事女紅,木工,創作, 教 育。 喜 歡 人 類, 更 愛 萬 物。 喜 歡 合 作, 享 受 獨 處。 不 愛 分 是 非, 只 愛思考,漫遊於理性和 情性之間。

效果,但是相信工作伙伴們對這件作品的百分百投入,

聚在一起,固定地一起創作,他們有相同的意識形態、

出來的效果只許成功。

政治和美學理念,甚至住在一起,好像兄弟姐妹也有的

我們來自不同的範疇,有做另類音樂作曲的、電子

是夫妻檔。簡單的理解是類似樂隊的組織。唯一不同的

裝置的、產品設計的,至於找我的原因,可能是我對展

是,我們不是固定的,在一個主腦人的推動下,我們的

覽空間概念還有雕塑裝置有些經驗吧。當這些人聚在一

名字只是暫時出現在同一張宣傳紙上。

起,話筒一開,沒完沒了,不是要去說服其他人,而是

在整個宣傳上,主腦人並不顯眼,只是變奏易名成

積極地發表出自己的意見,生怕其他人沒聽明白。基於

為主辦機構,甚至在後期的電子邀請卡上,連名字也沒

我們都是獨立個體,每個人對作品的展示都有慣用的方

有。她到底做了些甚麼?

式,其他人的發表也都變成新鮮事了,非要問到底不可。

她也是藝術創作(art making)出身,以前我們一

唯一冷靜的旁聽者是計劃的主腦人:她偶然解釋某人說

起上課時,她本身的作品已經很不錯,多年來在圈中經

的不清楚的概念;偶然提出問題,刺激一下我們, 讓討

營,更了解藝術家的創作思維方式。懂得和藝術家溝通

論再激烈一點;偶然提醒一下最重要的概念,不然大家

的人不多,她肯定是其中的表表者,可以經常發掘以及

都談到無底洞裡去了。當然她也很有節制地把握開會時

引入不少日本和歐洲很奇特的音樂人來港表演的人畢竟

間,需要的時候再找來新拍檔,填補了我們的智慧缺口

不多。她本身也有不少創意點子,比藝術家多一點的是,

和展場空白。最清楚各人脾氣的非其莫屬。

她還要分身做大部分藝術家們最討厭做的事:寫計劃書

雖是合作計劃,還是要歸功始作俑者——主腦人。

申請經費,叩門找場地,物色其他藝術家合作,財務分

我們在第一次開會時已經知道分工。有主次藝術家之

配,場地佈置,宣傳推廣,安排傳媒訪問,少不了的是

分,還有學徒制,這些策(動)展(覽)的形式好像和

後期的記錄和報告交件。比藝術家少做的是親自製作

其他展覽類似, 但是這次的主次是由主腦人先訂下來,

(當然這是講手和腦的製作,而不是純粹的工匠)。在

就好像是電影製

其他行業,例如電影、大型舞蹈表演,大家會稱那是 「某

作一樣,先定了

導演的作品」,「某編舞家的最新作品」,倒很少稱那

男 女 主 角、 配

是「某個演員的作品」。當然,有經驗的演員的確會讓

角。大家一坐下

觀眾更投入。在展覽中,不但要求藝術家的作品要好,

來就知道哪個是

還要具有合作的態度才能把展覽做得像樣。

a

左 起: 馮 海 林( 燈 光 設 計 ), 梁 基 爵( 作 曲)與我在討論最後一件作品 的 喇 叭 裝 置。( 圖 片 提 供: Orleanlaiproject)

a

主線,誰也不搶

將來大家在看展覽時不妨多看看策劃者/策展人

誰的風頭,各安

(curator/director / initiator) 的名字,成功的當代藝術展

本份。但是要比

往往與她/他們的智慧分不開。

做自己的作品


三角藝廊

DZ Gallery

35

JR "Unframed, Children treated in the Ellis Island hospital revu par JR, courtesy of National Archives, U.S.A., 2014" Colour photograph, mat plexiglas, aluminium, wood 250 x 180 cm © JR-ART.NET Courtesy Galerie Perrotin 2014 年 8 月,法國藝術家 JR 史無前例地獲得 Ellis Island Immigrant Hospital 邀請,在裡面創作。這座位於島嶼南部 的建築物在 1954 年關閉,並停止對外開放。在數以百計經過希望移民美國的人中,大約 10% 被認為健康質素欠佳的曾 在這家醫院逗留。The Ghosts of Ellis Island 屬於藝術家 Unframed 項目的一部分,是一系列在歷史圖片上加工的作品。 在這項計劃中,藝術家在過往醫院病人和醫護人員的相片上塗上麥澱粉糊,把駭人的過去重新呈現。


36

藝民公社

People's Commune

歡迎各位讀者向《△志》投稿、 發表藝術創作、報道或評論:

電郵 : prism@prismcreation.com 電話 : +852 2111 1192 傳真 : +852 2975 3146 地址 : 香港灣仔港灣道 2 號 香港藝術中心 7 樓 704 室

沉重的喜劇

──評《轟隆》

■ 文:鄭鈞澤

正如編劇所言:「轟隆沒有成為喜劇的意圖」,看罷《轟隆》確實沒有看完喜

■ 攝影:Cheung Chi Wai @ Hiro Graphics

劇的歡愉,反之是感到無比的沉重。演員們的小動作、吊扇男和電視女的角色

此文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 (香港分會)協助統籌,該 會由專業藝評人組成,網址:

www.iatc.com.hk

塑造和對白都充滿喜劇感,然而,「轟隆」牽涉的不單是家庭的疏離感,還有 社會發展步伐問題,甚或是西西弗斯的悲劇人生觀。接近兩小時的劇目,充滿 著編劇對社會的無奈之情,每個角色心裡所埋藏的故事,特別是年老角色心中

觀賞場次: 《轟隆》 12/12/2014 8:00pm 上環文娛中心香港話劇團 黑盒劇場

的悔恨,令整套話劇更為沉重。


37

感覺雖然沉重,我還是頗認同劇中所描述社會「進步」

刺,卻反映了社會的無奈。相比這一代年輕人,七八十歲的

的情況,因為「進步」早就無聲無色的開始了。陳漢國由開

老人家一般也只是為了家庭默默地付出,在工作過後,時間

始時只看報紙到學習使用電腦、吊扇男由只懂在天花上旋轉

也是全然奉獻給家庭。但這一代人物質生活豐富,更樂意追

到想學飛和電視女台詞中不斷強調「進步」二字,提醒著觀

求更崇高的價值和理想,吊扇男彷彿是社會年輕人的縮影,

眾發展乃是硬道理。回想現實,家中附近的小屋通通被拆

與何美好的純粹相映成趣。

掉,改建成高樓大廈,一些舊有地標更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故事中有多個地方出現「轟隆」的聲音,如打樁的聲

社會發展確實是無可避免,但與此同時,我們又該如何融入

音,又或是吊扇掉下來的聲響。前者只是輕輕地描寫社會

這陌生的社會?此劇中並沒有給予一個絕對的答案,但通

狀況,但後者則是對社會的一種控訴,急速發展步伐下的

過不同的角色,給觀眾一個思考的空間。無論是吊扇男那種

市民,似乎甚麼也沒有得到,有的就只有迷失和失望。「轟

沒有在行動前作周全考慮,只以一股熱血來向前衝的性格,

隆」過後,劇中的家庭彷彿又恢復平靜,陳漢國冷靜地抹去

或是陳綺華那種崇尚物質主義的性格,又或是陳漢國那種遇

吊扇上的血,然後坐在沙發上,用左手搭著妹妹的肩膊,一

到不歡喜的事情便會反對的態度,也彷彿提供了不同選擇予

起喝茶。簡單的收結,卻帶來無限的聯想。抹去血跡不代表

觀眾。筆者認為編劇成功描寫了現實社會的狀況,而且符合

解決了問題,但搭著妹妹肩膊一起喝茶,又可以代表兩人已

小劇場作品可以即時回應社會這特質。

經理解「Ces’ t la vie」的道理。急速的收尾,雖然令觀眾

小劇場作品不但要反映社會現象,更要成為一個讓觀

產生不同的聯想,但又似乎缺乏了讓故事沉澱的時間。故事

眾有思考機會的平台。筆者認同這劇有提供反思空間:吊扇

中的「轟隆」聲看似是一種警示,預示著好像何美好般簡單

男和電視女的設定令現實和虛擬交錯,使觀眾會特別留意

的一代快將完結。沉重的聲響過後,又是一個新的開始,接

他們與陳華和何美好的對話,從而進行反思。編劇對於「進

下來就是到那些還存在的年輕人繼續經歷社會無情的洗禮,

步」二字的執著,令其作品不斷描述身邊人和事的變遷,最

繼續尋找面對的方法。

後更對「進步」進行探索。筆者認為此劇主要的反思,是如

轟隆的聲響在香港隨處也可以聽到,但我們似乎只像

何在困難中堅強地生存下去,編劇選擇了用何美好的獨白

劇中的角色一樣,只能欣然接受無情的巨響聲的來臨。我們

來簡單交代她仍能生存下去的動力。她的獨白透露了角色可

只能跟著巨輪不停旋轉,永無休止地追求進步,但真正追

以適應到變化的原因,是因為一泡熱茶,一份簡單的執著,

求的又是甚麼呢?此劇並沒有給予一個絕對的答案,也許,

一種生命裡細微的習慣。而這一幕的收結便是何美好的死,

這個問題根本沒有一定的答案。但可以說的是,何美好的簡

一個一直努力活著的老婆婆,在剎那間被吊扇殺死,看似諷

單,是筆者最為嚮往的。


38

本月節目精選 Highlights

香港

Theatre Noir 《我 ( 不 ) 完美》

來自小村莊的蘭迪,是一個非常平 凡的孩子。他在父母、師長、同學、 朋友,甚至於自己眼中,都只能以 三 個 字 形 容:「 不 完 美 」。 新 學 年,蘭迪被送進奇幻的「葛萊威爾 學院」。校長向新同學訓示學院的 校訓——「我要完美」,督促每位 學生都要追求完美,爭奪年度「學 院之星」的榮譽。蘭迪在學院裡遇 上「最強大腦」、「數學奇才」、「創 意發明家」,還有有型有格的「萬 人迷」,讓他更覺得「完美」是一 件遙不可及的事。一天「學院之星」 獎座不翼而飛,而蘭迪亦收到神秘 的短訊,事情會否有轉機?

日期:27-28/3/2015(20:00) 28-29/3/2015(15:00) 地點:元朗劇院演藝廳

曲家最感情澎湃之作,八十分鐘的 交響旅程以異常龐大的編制,歌頌 豐盛生命之餘透視命運的無情。另 一場音樂會將獻上由杜達美在洛杉 磯愛樂就任音樂會中首演的亞當斯 作品,以及德伏扎克在美國譜寫, 壯麗而劃時代的「新世界」交響曲。

日期:19-20/3/2015(20:0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杜達美首度與洛杉磯愛樂出訪亞 洲,將率先在首場音樂會上以他喜 愛與擅長的馬勒作品與樂迷分享。 被稱為《悲劇》的第六交響曲是作

生命沒有任何色彩的兒子、生活暗 淡無光的母親,久未同枱,共聚之 時竟是……最後晚餐!輕生能否了 結一切解不開的心結?或許,要割 斷的並不是微弱的生命脈搏,而是 他們痛苦的根源。

日期:5-13/3/2015(20:15) 7-14/3/2015(15:15)

亞太舞蹈平台(第七屆)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驫舞劇場《兩男關係》

舞 台 劇 導 演 林 奕 華, 與 編 舞 陳 武 康、蘇威嘉共同創作《兩男關係》, 加上李世揚在「預置鋼琴」上的即 興音樂及音效,把「兩男」的「兩 難」關係,不斷重複、碰撞、修復, 並尋找生命得以繼續的動力。

芮孝承《足跡》

《足跡》是芮孝承的自傳之作,由 一個靜止的身子慢慢動起來,肌肉 綳緊如即將爆發,變得更有力卻又 透現身軀的靈活。

杜達美與洛杉磯愛樂樂團

香港話劇團《最後晚餐》

日期:5-6/3/2015(20:15) 7/3/2015(15:0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黃照達 × 周耀輝: 房子尾尾

房子如身,尾巴掃盡故事。空間與 時間正在捉,迷,藏。一切過去的 事 與 情, 都 會 留 下 尾 巴。 每 棟 房 子,都會留下故事。《房子尾尾》 以文字與圖像引路,裝置與聲音為 記,登堂入身,不捨得任何一束輕 聲細語。

展期:6-22/3/2015(10:00-20:00) 地點:動漫基地

當代藝術學院 (ICA) 海外 展:香港人

展覽突出香港進入急速發展階段 後,變化不斷的特性,展示各種媒 體 的 作 品, 包 括 攝 影, 繪 畫 和 雕 塑。多位著名本地及國際藝術家將 提出有關社會、經濟和政治變革不 同的觀點,以回應其他城市和情況 的變化。

展期:12/3-22/6/2015 地點:都爹利會館


39

深圳

廣州

的,制約個人的情感、意志和權力 的工作方式的訴求,開啟了一個將 思考方式與藝術經驗本身作為審視 和分析物件的創作領域。

醉生夢死

展期:即日至 6/4/2015 (9:30-17:30)

地點::OCT 當代藝術中心

地點:南山文體中心

日期:14/3/2015(20:00) 地點:星海音樂廳

碌碌而為:王璜生

一對貧民夫婦因機緣巧合和一個神 秘的胎記,竟然踏進了夢寐以求的 上流社會 , 享受他們半生都在渴望 的紙醉金迷的生活 , 但這樣的生活 背後卻隱藏著殘酷的真相——當真 相最終以荒誕爆笑的方式揭開時 , 所有人的愛恨歡憂都像是夢中被打 翻的高腳杯 , 流淌出一地蘸著時代 味道的紅酒 ......

日期:31/3//2015(20:00)

包括《芬蘭頌》、《悲傷圓舞曲》 和《圖翁內拉的天鵝》等。

作為中央美院美術館館長與批評 家, 王 璜 生 從 20 世 紀 90 年 代 中 葉以來,一直關注水墨藝術與各種 現當代藝術。是次展覽展品包括王 璜生畫作《天地系列》、《悠然系 列》、《遊象系列》、《示象》和《線 象系列》;影像作品《日暈》;裝 置作品《隔空》、《談話》、《滲》、 《溢光》及其部分早期作品。

美國硬核樂隊 BANE 告別巡演

2010 年 5 月,BANE 首次來華,充 滿能量的現場令人印象深刻。今次 他們將攜新專輯 Don't Wait Up 進行 第二次亞洲巡演,這也是他們全球 告別巡演的一部分,樂隊在此之後 將暫時休止。

展期:即日至 26/3/2015(9:3019:30) 地點:紅專廠—當代藝術館

【新作展二】「新刻度」與 錢喂康:中國早期觀念藝 術的兩個案例

此次展覽考察的兩個個案是藝術小 組「新刻度」與藝術家錢喂康,他 們都在九十年代早、中期保持了相 當的活躍度,他們的工作提出在創 作中採取尊重約定規則的,理性化

越 劇《 二 泉 映 月 》 以 阿 炳 尋 母 開 始,別父、沉淪、失明、重拾舊藝 直到《二泉映月》樂曲誕生,是「一 個落魄靈魂生命過程中對音樂的啟 迪」。一把二胡、一輪月、一汪泉, 構成了劇中阿炳生命的全部內容, 並形成了他靈魂的映射——在清澈 的 泉 水 中, 湧 動 著 阿 炳 一 生 的 悲 涼,也象徵著生命的永恆。

日期:12/3/2015(20:00) 地點:廣州大劇院

日期:4/3/2015(20:30) 地點:B10 現場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 《二泉映月》

芬蘭之魂 Jean Sibelius

Osmo Vanska 是國際上炙手可熱的 指揮家,以其對古典、現代和北歐 曲目富於激情和創新的演繹廣受讚 譽, 他 指 揮 拉 蒂 交 響 樂 團 錄 製 的 Sibelius 作品全集被《留聲機》雜 誌稱為「過去三十年最好的作品」。 今次音樂會選奏的皆是芬蘭人視為 「國寶」的 Sibelius 的代表作品,


40

本月節目精選 Highlights

北京

上海

面對完整閉合的系統、終極決選的 高考和博大精深的語言文化,他們 各自走過了怎樣的人生,又成為了 怎樣的人?

Bill Viola《嬗變》

今 次 是 美 國 影 像 裝 置 藝 術 家 Bill Viola 在北京 的 首次個展, 在四十 年 的 藝 術 生 涯 中,Bill Viola 創 作 了許多史無前例的大體量超慢鏡頭 影像作品。他的作品關注人類的命 運、死亡、出生和重生,演繹著身 體在極度壓力下的狀態、起降、運 動 和 靜 止。Viola 通 過 對 技 術 和 顏 色的完美把控,賦予作品視覺上撼 人的美感,使觀者產生最直接的情 感共鳴。

展期:即日至 22/3/2015 地點 : 林冠藝術基金會

Hellenic Conservatory,拜於 Stelios Kafantari 大師門下。作為當今著名 的世界級小提琴大師,Kavakos 以他 的高超技術,準確的演繹和一流的 音樂素養享譽全球,也因此被《留 聲機》評為 2014 年的年度藝術家。

日期:1-15/3/2015(19:30) 地點:首都劇場

歌劇《駱駝祥子》

作為世界級作曲家郭文景二十年 來 首 部 國 內 委 約 歌 劇,《 駱 駝 祥 子》充分發揮歌劇之特長,凸顯了 強烈的抒情性、戲劇性和交響性, 在 飽 滿 的 結 構 基 礎 之 上, 吸 收 單 弦 和 京 韻 大 鼓 等 素 材, 在 樂 隊 中 加入大三弦和嗩吶,並利用民歌、 曲 藝、 叫 賣 等 豐 富 元 素 發 揮 北 京 的獨特音韻。

資本 ? 論

七個走過了中國語文教育全程的普 通人,突發奇想要在一百分鐘的時 間裡回顧十二年語文課堂實錄。捧 課 本、 做 卷 子、 手 拿 2B 鉛 筆、 縱 覽二十四本語文教材,討論這個叫 他們又愛又恨又不可回避的學科,

地點:上海音樂廳

或許剩餘價值真的不再是唯一的標 準?編劇喻榮軍說他原本認為自己 會把馬克思原著改為一部史詩劇或 政論劇,沒想到,伏案一年後,卻 落筆為一部荒誕劇:「剛開始,你 會以為舞台上是一齣正常的話劇, 慢慢地,演出變成了現場發生的事 情,然後又變成寫實的話劇,接著 變得越來越荒誕。」

日期:12-14, 17-21, 24-28/3/2015(19:30) 15, 22, 29/3/2015(14:00) 地點: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日期:5-8/3/2015(19:30)

黃盈《語文課》

日期:29/3/2015(19:30)

地點:國家大劇院

傳奇歸來 ——Leonidas Kavakos 小提琴獨奏音樂會

Kavakos 出 生 於 雅 典 的 一 個 音 樂 世 家,受父母的影響,他從小就開始 走 上 了 學 琴 之 路。 他 曾 經 就 讀 於

Mark Bradford: 樹的眼淚

在 上 海 期 間,Mark Bradford 在 市 場上找到了租界時代的老地圖,繼 而對上海租界時期的分割狀態發 生 興 趣, 同 時 也 關 注 外 來 的 日 本 位址系統對中國位址系統的改變, 以及這座城市在前工業時代的面 貌。 他 此 番 展 出 的 繪 畫 作 品 與 這 一 上 下 文 相 諳, 亦 關 乎 他 在 過 去 的五年中兩次造訪上海親眼所見 其城市景觀的劇變。

展期:即日至 31/3/2015 地點:外灘美術館


41

澳門

台北

畫家啉呱或啉呱工作室八件,另外 中外十四位藝術家十八件。

中,激發深邃的戰慄,挑戰愛倫 ‧ 坡筆下的驚悚。

展期:即日至 31/12/2015

日期:13/3/2015(19:30)

地點:澳門藝術博物館

陳順築個展《硓𥑮山》

「Foam Tip」+ 「Transmutation」

「 號 生 活 藝 廊 」 將 攜 手《 澳 門 特 寫》雜誌呈現葡萄牙藝術家埃爾 琳 達 (Arlinda Fronta) 及 攝 影 師 郭 倩 齊 之 聯 合 展 覽「Foam Tip」+ 「Transmutation」。 埃 爾 琳 達 是 次 將 展 出 七 十 七 個 手 繪 瓷 器 作 品; 郭倩齊則將展出系列攝影作品 「Transmutation」九幅。

展期:即日至 31/3/2015 地點:號生活藝廊

地點:國家音樂廳

澳門中樂團《春.耕》

澳 門 中 樂 團 於 一 年 之 春, 帶 來 了 《春郊試馬》、《春到湘江》、《歡 樂的夜晚》等樂曲,呼應春耕時節, 歌頌這生機勃勃的時分。

今次是陳順築於台灣首次舉辦的大 型回顧展,預計展出 1990 年代以 降的攝影作品、以攝影為創作媒材 的複合性裝置作品,以及舊傢俱殘 片上的手繪創作。展覽主題以澎湖 特殊地質 「 硓𥑮石 」(coral stone) 為 名,回應藝術家對原鄉的眷念、個 人與家族難以割捨的錯綜情感。

展期:即日至 26/4/2015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日期:13/3/2015(20:00) 地點:盧廉若花園春草堂

愛倫坡《黑貓》 十九、二十世紀館藏肖像 油畫展

展覽將展出二十六件藝博館收藏的 十九、二十世紀肖像作品。展品以 寫實為主,包括部分印象、表現與 現代風格,其中十九世紀著名廣東

《黑貓》結合音樂、戲劇、舞蹈以 及 多 媒 體 舞 台 設 計, 徹 底 跨 越 表 演 藝 術 與 視 覺 藝 術 的 藩 籬。 全 場 如幻似真的大型多媒體投影設計, 混搭音樂之父巴赫的音樂以及著 名 英 國 流 行 樂 手 David Sylvian 的 搖滾作品,在男高音的歌聲、兩位 優秀舞者以及巴羅克樂團的伴奏

羅莎舞團 Rosas danst Rosas&Drumming

Rosas danst Rosas 是羅莎舞團的創 團作品,透過日常生活動作的分解 與重組:撥髮、露肩、轉頭、甩手 等,俐落的排列組合與令人血脈賁 張的極限音樂,共同累積出震撼人 心的動作節奏。Drumming 被稱為姬 爾美可最令人讚歎的舞作之一,炫 目的舞蹈配上由極限音樂家 Steve Reich 強而有力的打擊樂,從單一 動作組合,帶出在空間與時間中無 盡的變化。 日期:12,14/3/2015(19:30) 15/3/2015(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Classified Board

節目大晒冷 42 Programmes

展覽

千瞳空間

展覽

「師情畫意」謝賢莉國畫展

● ● ●

展覽

7/3

展覽

敦煌 ― 說不完的故事

6/3

重瞳體

● ●

5/3

展覽

4/3

展覽

國家記憶-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二戰中緬印戰場影 像系列精品回顧展

3/3

《The Beatles,Tomorrow》披頭四展

2/3

展覽

時間 1/3

展覽

場地

台北

深圳獨立動畫雙年展

種類

深圳

節目名稱

頓還舊觀──藝博館館藏繪畫修復展

地 區

廣州

Mar 三月

澳門

香港

1 ~ 7

澳門藝術博物館

華僑城創意文化園

華山 1914 文創園

越眾歷史影像館

何香凝美術館

香港文化博物館

Artzooming Gallery

澳門旅遊學院

☼ ☼

☼ ☼

Invisible Light

展覽

馬凌畫廊

董大為個展《奇點》

展覽

貝浩登

Touch Wood 觸目

展覽

K11

十九、二十世紀館藏肖像油畫展

展覽

澳門藝術博物館

陳順築個展《硓𥑮山》

展覽

台北市立美術館

碌碌而為:王璜生

展覽

紅專廠 - 當代藝術館

Jeff Elrod 個展

展覽

Simon Lee Gallery

CHEUNG YEE‘Fortune’

展覽

AO Vertical

暗戀我城

展覽

Karin Weber Gallery

Days push off into nights

展覽

Spring Workshop

靜默邊境

展覽

牛棚藝術村

大時代 1960s 世界名人肖像展

展覽

動漫基地

展覽

馬凌畫廊

當代藝術學院 (ICA) 海外展:香港人

展覽

都爹利會館

Works by Beatriz Milhazes

展覽

White Cube

張爽個展「0 視點」

展覽

Galerie du Monde

M+ 進行:流動的影像

展覽

牛棚藝術村

Erwin Olaf Solo Exhibition

展覽

Art Statements

時代美術館

荃灣大會堂

14:30

文山劇場

14:30

香港文化中心

14:30

「兩個房間」王衛個展

時代美術館社區藝術節

● ● ●

展覽

3歲定八十 < 開心大本營 >

合家歡

● ●

舞蹈

星耀佛蘭明高 (1)

舞蹈

梁竹君鋼琴獨奏會-拉丁風情

音樂

國家演奏廳

14:30

沃德舞團《紅》

舞蹈

國家戲劇院

14:30

獅子男孩歷險記 (1)

戲劇

香港演藝學院

14:30

紙影院《奧德賽漂流記》(1)

音樂

香港演藝學院

15:00 20:00

金蘭姊妹

戲劇

香港大會堂

15:00 20:00

戲劇

香港文化中心

15:00 20:15

一條褲製作《同志少年虐殺事件》

戲劇

牛池灣文娛中心

15:00

貝克特三部曲《非我》/《落腳聲》/《搖籃曲》(1)

戲劇

香港演藝學院

17:00

高山劇場

19:30

打擂台

(1)

(1)

折子戲專場 ( 一 )(5)

中國戲曲 ●

Harp Recital by Marie-Pierre Langlamet

音樂

香港演藝學院

19:45

《臘梅迎春》音樂會

音樂

香港大會堂

20:00

亞洲合唱音樂巡禮

音樂

折子戲專場 ( 二 )(5)

中國戲曲 ● ●

她與她們

20:00 20:00 20:00 20:00 15:00 20:00

國家音樂廳

19:30

高山劇場

19:30

國家演奏廳

19:30 19:30

艾列克 波斯葛拉夫與科迪凡托室內樂團演奏會

音樂

紙影院《奧德賽漂流記》(1)

音樂

香港演藝學院

20:00

威廉.克里斯蒂、庭院之聲學院獨唱家與繁花古樂 團 (1)

音樂

香港大會堂

20:15

意大利花園

音樂

香港大會堂

箏樂無界音樂會 (2)

音樂

香港教育學院

12:30

同一藍天下之《心靈饗宴》音樂會

音樂

香港文化中心

20:00

美國硬核樂隊 BANE 告別巡演

音樂

B10 現場

20:30

系列 編號

(1)

(1) 2015 香港藝術節

(2) Lunch Time Concert Series

● (3) 廣東音樂系列

(4) 西九戲曲中心粤劇新星展

20:00


Classified Board

43 場地

時間 6/3

7/3

5/3

4/3

3/3

2/3

1/3

台北

種類

深圳

節目名稱

「香港本土音樂文化」導賞講座 (3)

地 區

廣州

Mar 三月

澳門

香港

1 ~ 7

工作坊

香港文化中心

19:30

傲慢與偏見 (1)

戲劇

香港演藝學院

19:30 19:30 14:30 19:30

巴勒摩、巴勒摩

舞蹈

國家戲劇院

19:30 19:30 19:30

羞羞的鐵拳

戲劇

廣州友誼劇院

20:00 20:00 20:00

靜默邊境

戲劇

牛棚藝術村

20:00 20:00 20:00

馮大維鋼琴獨奏會 (1)

音樂

沙田大會堂

20:00

亞太舞蹈平台 (1)

舞蹈

香港文化中心

20:15 20:15 15:00

香港話劇團《最後晚餐 》

戲劇

香港藝術中心

20:15 20:15 15:15 20:15 22:00

金蘭姐妹演後談 (1) 采風電影紀錄片製作初班 劍羣粵劇制作:耀群聲粵劇團:雙槍陸文龍 大算命家

● ●

講座

香港大會堂

工作坊

艺鵠

19:00

高山劇場

19:30

國父紀念館

19:30 14:30 19:30

葵青劇院

19:30 19:30

中國戲曲 ●

高山劇場

19:30

國家音樂廳

19:30

福田區文化館

20:00 20:00

荃灣大會堂

20:00 20:00

澳門威尼斯人

20:00 14:00 20:00

中國戲曲 ● 戲劇

無限傳說《情.未了》

戲劇

耀群聲粵劇團:雙槍陸文龍 譚盾與朋友們

音樂

忐忑

戲劇

汪明荃與香港中樂團 情人節.元宵音樂會

音樂

音樂

百鳥朝鳳

音樂

星海音樂廳

20:00

香港廣東音樂團「經典粵樂」音樂會 (3)

音樂

油麻地戲院

20:00

法比奧.比昂迪小提琴獨奏會 (1)

音樂

香港演藝學院

20:15

趙成珍鋼琴獨奏會 (1)

音樂

香港大會堂

20:15

日語音樂劇《網球王子》

音樂

香港理工大學

13:00 18:00

● ● ● ●

紅伶戲寶賀新歲

中國戲曲 ●

葵青劇院

19:15

劍羣粵劇制作:耀群聲粵劇團:牡丹亭驚夢

中國戲曲 ●

高山劇場

19:30

半世英雄.李陵

中國戲曲

大稻埕戲苑

19:30

香港大會堂

19:30

國家演奏廳

19:30

高山劇場

19:30

星海音樂廳

20:00

西灣河文娛中心

20:00

星海音樂廳

20:00

香港文化中心

20:00

歐洲嘉蘭古樂團 (1)

音樂

簡凱玉低音管獨奏會

音樂

耀群聲粵劇團:牡丹亭驚夢

音樂

新春室樂樂繽紛 2015

音樂

宮崎駿與久石讓動漫作品視聽音樂會

音樂

赤腳女聲 (1)

音樂

● ● ●

敦煌 ― 說不完的故事

展覽

時代美術館社區藝術節

展覽

十九、二十世紀館藏肖像油畫展

展覽

(2) Lunch Time Concert Series

● ● ● ● (3) 廣東音樂系列

展覽

展覽

重瞳體

展覽

9/3 10/3 11/3 12/3 13/3 14/3

國家記憶-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二戰中緬印戰場影 像系列精品回顧展

時間 8/3

展覽

場地 日

展覽

碌碌而為:王璜生

台北

展覽

深圳

《The Beatles,Tomorrow》披頭四展

種類

廣州

節目名稱

地 區

澳門

Mar 三月

頓還舊觀──藝博館館藏繪畫修復展

「師情畫意」謝賢莉國畫展

香港

8 ~ 14

(1) 2015 香港藝術節

中國戲曲 ●

宮崎駿與久石讓動漫作品視聽音樂會

系列 編號

澳門藝術博物館

華山 1914 文創園

紅專廠

越眾歷史影像館

何香凝美術館

澳門旅遊學院

香港文化博物館

時代美術館

澳門藝術博物館

(4) 西九戲曲中心粤劇新星展


Classified Board

節目大晒冷 44 Programmes 六

11/3 12/3 13/3 14/3

台北市立美術館

10/3

9/3

展覽

時間 8/3

種類

場地

台北

深圳

節目名稱

陳順築個展《硓𥑮山》

地 區

廣州

Mar 三月

澳門

香港

8 ~ 14

Galerie du Monde

White Cube

展覽

牛棚藝術村

Erwin Olaf Solo Exhibition

展覽

Art Statements

日語音樂劇《網球王子》

音樂

香港理工大學

13:00 18:00

無限傳說《情.未了》

戲劇

葵青劇院

14:30 19:30

忐忑

戲劇

福田區文化館

14:30

義賊☆鼠小僧

戲劇

國家戲劇院

14:30

CHEUNG YEE‘Fortune’

展覽

AO Vertical

暗戀我城

展覽

Karin Weber Gallery

Days push off into nights

展覽

Spring Workshop

靜默邊境

展覽

牛棚藝術村

大時代 1960s 世界名人肖像展

展覽

動漫基地

展覽

馬凌畫廊

當代藝術學院 (ICA) 海外展:香港人

展覽

都爹利會館

張爽個展「0 視點」

展覽

Works by Beatriz Milhazes

展覽

M+ 進行:流動的影像

「兩個房間」王衛個展

鴛鴦淚 (1)

● ●

中國戲曲 ●

☼ ☼

沙田大會堂

14:30

金蘭姊妹 (1)

戲劇

香港大會堂

15:00 20:00

香港城市室樂團 < 小小樂聚星期日 >

音樂

聖士堤反書院

15:00

傲慢與偏見 (1)

戲劇

香港演藝學院

19:30

劍羣粵劇制作:耀群聲粵劇團:無情寶劍有情天

中國戲曲 ●

高山劇場

19:30

耀群聲粵劇團:無情寶劍有情天

中國戲曲 ●

高山劇場

19:30

深圳保利劇院

20:00

廣州友誼劇院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15:00 20:00 19:30 19:30 19:30 14:30 19:30

宮崎駿與久石讓動漫作品視聽音樂會

音樂

羞羞的鐵拳

戲劇

靜默邊境

戲劇

牛棚藝術村

Good Music@ The Fringe with Jame C. Around Stravinsky

音樂

藝穗會

19:00

白俄羅斯國家舞蹈團精品晚會

舞蹈

深圳保利劇院

20:00

香港話劇團《最後晚餐 》

戲劇

香港藝術中心

20:15 20:15 20:15 20:15 15:15

江樺的詠嘆調人生 (2)

音樂

香港教育學院

《Rosas danst Rosas》&《Drumming》 「香港本土音樂文化」導賞講座 (3) 仙履奇緣 (1) 經典復興:粵劇戲寶傳承篇 (1) 羅莎舞團

舞蹈

工作坊

舞蹈

中國戲曲 ● 舞蹈

《雞蛋星球》工作坊 (1)

工作坊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二泉映月》

19:30

香港文化中心

19:30

19:30

香港文化中心

19:30 19:30 19:30

油麻地戲院

19:30 19:30

國家戲劇院

19:30

沙田大會堂

19:45

19:30

廣州大劇院

20:00

音樂

香港文化中心

20:00

香港賽馬會當代舞蹈平台 (1)

舞蹈

香港文化中心

20:15 20:15 15:00 20:15 22:00

金蘭姐妹演後談

采風電影紀錄片製作初班 裴艷玲《尋源問道》

講座

香港大會堂

工作坊

艺鵠

19:00

國家演奏廳

19:30 19:30

屯門大會堂

19:30 14:15 19:30

中國戲曲

香港芭蕾舞團 < 睡美人 > 波 比.麥 非 年

(1)

音樂

香港文化中心

20:00 20:00

盧廉若花園春草堂

20:00

元朗劇院

20:00

戲劇

沙田大會堂

20:00 15:00 20:00

音樂

香港大會堂

20:15

音樂

米凱.路迪與馬克.夏卡爾《音樂的色彩》(1)

音樂

雞蛋星球 (1) 杜希金三重奏 石秀

系列 編號

舞蹈

澳門中樂團 關懷推廣系列《春.耕》

(1)

12:30

國家戲劇院

滙豐《弦繫香港》音樂會 (1)

(1)

中國戲曲

20:00 20:00 20:00 20:00

戲劇 (1) 2015 香港藝術節

(2) Lunch Time Concert Series

● (3) 廣東音樂系列

大稻埕戲苑

(4) 西九戲曲中心粤劇新星展

19:30


Classified Board

45

音樂

19:30

上環文娛中心

20:00

星海音樂廳

20:00

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

20:00

香港大會堂

20:15

場地

台北

紅專廠 - 當代藝術館

台北市立美術館

展覽

十九、二十世紀館藏肖像油畫展

展覽

碌碌而為:王璜生

展覽

陳順築個展《硓𥑮山》

展覽

CHEUNG YEE‘Fortune’

展覽

AO Vertical

暗戀我城

展覽

Karin Weber Gallery

Days push off into nights

展覽

Spring Workshop

大時代 1960s 世界名人肖像展

展覽

動漫基地

「兩個房間」王衛個展

● ● ● ●

展覽

馬凌畫廊

展覽

都爹利會館

張爽個展「0 視點」

展覽

Galerie du Monde

Works by Beatriz Milhazes

展覽

White Cube

M+ 進行:流動的影像

展覽

牛棚藝術村

傲慢與偏見 (1)

戲劇

香港演藝學院

14:30 19:30

香港賽馬會當代舞蹈平台 (1)

舞蹈

香港文化中心

15:00 20:15

香港芭蕾舞團 < 睡美人 >

舞蹈

屯門大會堂

14:15

羅莎舞團

舞蹈

國家戲劇院

14:30

中國戲曲

國家演奏廳

14:30

米凱.路迪與馬克.夏卡爾《音樂的色彩》(1)

音樂

香港大會堂

15:00

香港話劇團《引狼入室》

戲劇

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

15:00

雞蛋星球 (1)

戲劇

香港演藝學院

17:00

中西桐子二胡動漫演奏會

音樂

青年廣場

19:00

宓多里小提琴協奏曲之夜

音樂

國家音樂廳

19:30

機器人科倫

戲劇

國家戲劇院

19:30

元朗劇院

19:30

澳門文化中心

20:00

華夏藝術中心

20:00 20:00

鴛鴦淚 (1)

中國戲曲 ●

☼ ☼

20:00 20:00 20:00 20:00 15:00 20:00

琴音初現之何芷瑩、蔡朗珵鋼琴演奏會

音樂

羞羞的鐵拳

戲劇

金蘭姊妹 (1)

戲劇

香港大會堂

落地開花 (1)

其他

香港文化中心

20:15 20:15 20:15 20:15 20:15

「香港本土音樂文化」導賞講座 (3)

當代藝術學院 (ICA) 海外展:香港人

裴艷玲《尋源問道》

澳門藝術博物館

時代美術館社區藝術節

展覽

時代美術館

敦煌 ― 說不完的故事

香港文化博物館

澳門旅遊學院

● ●

時間 15/3 16/3 17/3 18/3 19/3 20/3 21/3

深圳

展覽

廣州

種類

地 區

澳門

香港

節目名稱

「師情畫意」謝賢莉國畫展

元朗劇院

Mar 三月

米凱.路迪與馬克.夏卡爾《音樂的色彩》(1)

戲劇

香港話劇團《引狼入室》

11/3 12/3 13/3 14/3

音樂

10/3

芬蘭之魂 Jean Sibelius

9/3

音樂

時間 8/3

中國戲曲 ●

Mosaic 無伴奏合唱週年音樂會 2015

場地

台北

種類

經典復興:粵劇戲寶傳承篇 (1)

15 ~ 21

深圳

節目名稱

地 區

廣州

Mar 三月

澳門

香港

8 ~ 14

工作坊

香港文化中心

19:30

(1)

音樂

香港文化中心

20:00 20:00

焦媛實驗劇團《高帽奇緣》

戲劇

上環文娛中心

20:15 20:15 16:30 20:15

杜達美與洛杉磯愛樂樂團

雜耍基礎工作坊 (1)

工作坊

香港文化中心

13:30

采風電影紀錄片製作初班

工作坊

艺鵠

19:00

沙皇的新娘 (1)

音樂

香港文化中心

19:30 19:30

香港話劇團《最後作孽 》

戲劇

香港藝術中心

19:45 14:45 19:45

大同

音樂

香港大會堂

20:00 20:00

系列 編號

(1)

(1) 2015 香港藝術節

(2) Lunch Time Concert Series

(3) 廣東音樂系列

(4) 西九戲曲中心粤劇新星展


Classified Board

節目大晒冷 46 Programmes 六

20:00 20:00 10:30 19:30 19:30 20:00 20:00

時間

展覽

CHEUNG YEE‘Fortune’

展覽

AO Vertical

暗戀我城

展覽

Karin Weber Gallery

Days push off into nights

展覽

Spring Workshop

台北市立美術館

陳順築個展《硓𥑮山》

紅專廠 - 當代藝術館

澳門藝術博物館

展覽

越眾歷史影像館

展覽

20:00

22/3 23/3 24/3 25/3 26/3 27/3 28/3

碌碌而為:王璜生

18/3 19/3 20/3 21/3

20:00 20:00

場地

十九、二十世紀館藏肖像油畫展

「兩個房間」王衛個展

17/3

福田區文化館 星海音樂廳 深圳市少年宮 廣州市第二少年宮 大稻埕戲苑 台北市社教館 香港文化中心 高山劇場

16/3

展覽

● ●

種類

時間 15/3

台北

地 區

深圳

節目名稱

國家記憶-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二戰中緬印戰場影 像系列精品回顧展

廣州

Mar 三月

澳門

香港

22 ~ 23

戲劇 音樂 戲劇 合家歡 中國戲曲 戲劇 音樂 ● 音樂 ●

場地

台北

種類

忐忑 拉赫林跨越兩大小提琴協奏曲 畫皮 狐狸孵蛋 栢優座《後臺真煩 - 看》 誰家老婆上錯床 卡珊卓.威爾遜 (1) 嶺南粵調演奏會 (3)

深圳

節目名稱

地 區

廣州

Mar 三月

澳門

香港

15 ~ 21

展覽

馬凌畫廊

當代藝術學院 (ICA) 海外展:香港人

展覽

都爹利會館

張爽個展「0 視點」

展覽

Galerie du Monde

Works by Beatriz Milhazes

展覽

White Cube

M+ 進行:流動的影像

展覽

牛棚藝術村

Erwin Olaf Solo Exhibition

展覽

Art Statements

焦媛實驗劇團《高帽奇緣》

戲劇

上環文娛中心

14:30 17:00

落地開花 (1)

其他

香港文化中心

15:00 20:15

福田區文化館

14:30

大稻埕戲苑

14:30

香港文化中心

14:30

台北市社教館

14:30

19:30

香港藝術中心

14:45

19:45 19:45 19:45 19:45 14:45 19:45

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

15:00

20:00 20:00 20:00 20:00 15:00

澳門下環一帶

18:45 19:45

忐忑

戲劇

栢優座《後臺真煩 - 看》

中國戲曲

沙皇的新娘 (1)

音樂

誰家老婆上錯床

戲劇

香港話劇團《最後作孽 》

戲劇

香港話劇團《引狼入室》

戲劇

遺城詩路 2015 -飲水詩緣 綜合導賞之旅

其他

丹奈爾四重奏挑戰蕭士塔高維契

音樂

《那些年我們一起吹過的那支單簧管》重奏音樂會 卡珊卓.威爾遜

音樂

國家演奏廳

19:30

澳門文化中心

20:00

20:15 20:15 20:15

19:30 19:30

19:30 19:30

19:30 19:30 19:30

音樂

香港文化中心

20:00

大同 (1)

音樂

香港大會堂

20:00

巴黎火焰 (1)

舞蹈

香港文化中心

音樂

香港大會堂

工作坊

香港文化中心

19:30

國家音樂廳

19:30

(1)

聲音劇場 (1) 「香港本土音樂文化」導賞講座

(3)

20:00 20:00

瑞士音樂之夜-天方夜譚

音樂

采風電影紀錄片製作初班

工作坊

艺鵠

19:00

音樂

元朗劇院

20:00 15:00 20:00

Theatre Noir《我 ( 不 ) 完美》 世界音樂週末營:拉米加斯女子樂團

19:30 19:30 19:30

音樂

香港大會堂

20:00

卡華高斯與佩斯音樂會 (1)

音樂

香港文化中心

20:00

烏合之眾 (1)

戲劇

香港文化中心

20:15 15:00 20:15

系列 編號

(1) 2015 香港藝術節

(1)

(2) Lunch Time Concert Series

(3) 廣東音樂系列

(4) 西九戲曲中心粤劇新星展

此節目表只供讀者作參考之用。△志盡力確保節目資料無誤,但對其準確性不作任何保證。


Classified Board

47

舞蹈

三十舞蹈劇場《逃亡 2015》

舞蹈

粵韻樹下音樂廳-廣東音樂 (3)

戲劇

風神寶寶兒童劇團《風神寶寶之嫦娥奔月》

合家歡

中英劇團《復仇者傳聞之驚天諜變反擊戰》

戲劇

香港話劇團《最後作孽 》

烏合之眾

(1)

Theatre Noir《我 ( 不 ) 完美》

音樂

音樂

音樂

白雪公主

合家歡

醉生夢死

戲劇

粉紅馬天尼 (1) 聖約翰學院合唱團《哦!一隻鴿子的翅膀》 顧德曼大提琴獨奏會

香港教育學院合唱團公開排練

音樂 (2)

Guita Fever

香港管弦樂團 < 爵士空間-莫里森 X 包以正 > 白龍關

香港城市室樂團 <「弦韻奇葩」– 張永宙 >

系列 編號

(1) 2015 香港藝術節

音樂

音樂 音樂

(2) Lunch Time Concert Series

30/3

3/4

4/4

AO Vertical

Spring Workshop

都爹利會館

● ● ●

(3) 廣東音樂系列

☼ ☼

14:30 19:30

國家戲劇院

14:30

大稻埕戲苑

九龍寨城公園

香港藝術中心

15:00 20:15

元朗劇院

15:00

香港文化中心

高山劇場

香港大會堂

20:00

19:30

上環文娛中心

20:00

國家音樂廳

香港教育學院

☼ ☼

16:30

15:00 20:00

國家音樂廳

☼ ☼

20:00 20:00 15:00 20:00

香港大會堂

南山文體中心

☼ ☼

14:45

香港文化中心

黃花崗劇院

☼ ☼

14:30 15:00 20:00

香港文化中心

☼ ☼

14:30

葵青劇院

廣州中山紀念堂

中國戲曲 ● 音樂

2/4

香港文化中心

戲劇

樂璇上海

1/4

14:30 19:30

音樂

醉生夢死

台北市立美術館

Art Statements

戲劇

31/3

香港演藝學院

音樂

時間 29/3

牛棚藝術村

中國戲曲 ●

珠寶 (1)

20:00

White Cube

展覽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 (1)

20:00

Erwin Olaf Solo Exhibition

20:00

Galerie du Monde

展覽

20:00

場地

澳門藝術博物館

展覽

M+ 進行:流動的影像

20:00

馬凌畫廊

展覽

20:00

Works by Beatriz Milhazes

展覽

張爽個展「0 視點」

展覽

19:30

當代藝術學院 (ICA) 海外展:香港人

19:30

Karin Weber Gallery

「兩個房間」王衛個展

15:00

展覽

14:30

越眾歷史影像館

10:00

展覽

25/3 26/3 27/3 28/3

展覽

展覽

Days push off into nights

展覽

24/3

華夏藝術中心 九龍寨城公園 香港大會堂 香港文化中心 大稻埕戲苑 香港大會堂 葵青劇院 星海音樂廳 香港文化中心 廣州大劇院 香港大會堂

種類

展覽

暗戀我城

地 區

23/3

CHEUNG YEE‘Fortune’

時間 22/3

陳順築個展《硓𥑮山》

場地 日

十九、二十世紀館藏肖像油畫展

台北

節目名稱

深圳

Apr 四月

國家記憶-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二戰中緬印戰場影 像系列精品回顧展

● ●

廣州

4

澳門

Mar 三月 ~

● ● ●

香港

29

台北

種類

三隻小豬 合家歡 粵韻樹下音樂廳-潮州音樂 (3) 音樂 韓風樂韻 Jeong Ga Ak Hoe & Su:m (1) 音樂 珠寶 (1) 舞蹈 風神寶寶兒童劇團《風神寶寶之嫦娥奔月》 合家歡 世界音樂週末營:韓國清唱 X 佛蘭明高跨界音樂會 (1) 音樂 中英劇團《復仇者傳聞之驚天諜變反擊戰》 戲劇 節日狂歡與狂想 音樂 (1) 粉紅馬天尼 音樂 音樂後花園 < 奏鳴.印象 > 音樂 香港小交響樂團與曼高娃 (1) 音樂

深圳

節目名稱

地 區

廣州

Mar 三月

澳門

香港

22 ~ 23

20:00 19:30 19:30 12:30 19:30 19:30 21:00 21:00 14:15 20:00

(4) 西九戲曲中心粤劇新星展

△志歡迎各藝術團體提供表演展覽訊息。節目資料可電郵至:prism@arts-news.net


48

西九印記

WKCD Snapshot

乙未年臘月十七

29/1/2015 M+ 大樓預計於 2018 年竣工 繼戲曲中心開始興建工程後,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日前為 M+ 博物館展開地基工程,並於 1 月 29 日舉行時間囊儀式,由嘉賓把小學生的畫作放置於時間囊內,標誌 M+ 大樓進 入落成倒數階段,預計於 2018 年竣工。

10/2/2015 連納智辭任西九行政總裁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連納智,於今年 2 月 4 日提出呈辭。連納智於 2011 年 7 月 25 日出任行政總裁一職,在完成三年任期後,決定續約兩年,新任期於去年 7 月開始。 提出辭呈後將於 8 月 3 日離任,比原訂任期早一年結束。 連納智稱辭職,是由於自己年事已高、身體欠佳、需要陪伴患病妻子,希望能離港回家 花更多時間與家人相聚,享受較輕鬆的退休生活,與政治理由無關。



以超現實的角度看世界 從 流 行 文 化 到 街 頭 攝 影, 甚 至 荷

凝住了現實裡不可能出現的靜

因為大部分照片都是 和 侷 促 —— 從 上 而 下、 俯 視 的 角 度 來 拍 攝 ;

群 裡, 可 以 感 受 到 很 多 事 情。 很

一 個 重 要 的 主 題。「 其 實 我 在 人

可以 如 何 連 接 ,成 了 她 的 攝 影 中 ,

獨 , 也 是 Prager 想 藉 相 片 說 的。 面 對 這 個 數 位 時 代, 人 與 人 之 間

止,還有充滿懸念的瞬間。

展覽全紀錄

奇 怪, 當 相 片 被 放 大, 我 的 感 受 也同樣被放大。」

遺 地 顯 現 每 個 人 的 細 節 特 徵, 甚 至 誇 張 了 被 孤 立 者 的 情 緒 表 現。 他 們 被 精 心 安 排 的 舞 台 造 型, 部 分 更 模 仿 了 一 些 經 典 形 象, 總 之 各 有 各 的 身 份 與 個 性, 甚 至 流 露 了他 她 / 的 內 心 世 界。 所 以 每 個 人 都 有 機 會 成 為 觀 者 的 焦 點, 觀 者甚至不自覺融入了虛擬畫面上 塑造出來的群 Prager 眾, 每 個 人 的 面 目 毫 不 含 糊, 甚

的 人 群。

自一人般的站在機場候機室的暗灰 的地板上,彷彿結伴的人們都被安 排到相框邊緣。清晰可見一年輕男

短片,以三個相鄰屏幕投射。在短片 中,Alex 訪問了相中不同人物談一 些關於夢想、恐懼、尷尬時刻、個人 軼事、離婚、愛情等不同的題目。

b 以機場的作品為例,相中人物都獨

c 伴隨這些攝影作品,還有 Prager 拍的

得比周圍的人漂亮,幾乎在大部分 的照片中也有出現。可能是特別的 燈光效果,她和其他人站立的位置, 或她目光的方向,與其他的人是相 反的,形成一種反差。

子梳著整齊的二八分界髮型、左手 受了傷包紮著、只餘下右手提著行 李箱。不遠處有一穿著格子西裝的 男子,神情有點迷失。

a 這系列的相片中,有一年輕女子,顯

至是鮮明和獨一無二的。

c

極力描繪人群裡的一事一 Prager 物, 像 用 了 放 大 鏡 一 般, 鉅 細 靡

眾 看 的 時 候, 或 會 感 到 一 種 壓 迫

里 活 的 電 影 歷 史 , 都 成 了 Prager 的 靈 感 泉 源。 她 曾 說 過, 電 影 影

b

反 應 : 被 孤 立, 迷 失, 想 逃 離,

地點:香港立木畫廊(Lehmann Maupin)

響 了 她 看 周 遭 事 物 的 角 度, 多 了

展期:12/3-16/5/2015

一種超現實的鏡頭。

Alex Prager 首個亞洲個展

不 安, 等 待。 有 人 發 現 自 己 與 陌

出生並工作於美國洛杉磯 的女攝影藝術家,因其大型 攝影作品獲得廣泛好評,作 品使人聯想到精心製作的電影 劇照的設計、細節和場景。Prager 通過精心雕 琢的圖像和影片,探討共同文化記憶的概念, 創作出令人驚歎的影院級作品,與既屬於某個 特定時段又歷久彌新的意象。

生 人 距 離 太 近, 顯 得 很 不 情 願。

Alex Prage 小 檔 案

以全然不同的角度來看甚麼是孤

a

這 些 拍 攝 規 模 龐 大 的 照 片, 讓 觀

茫 茫 人 海 中, Prager 以鏡頭細緻 地探討了身處人群中的人不同的

一人有一個故事

xhibition

E 23


們在人群內生活,在人

文:小米 ▪ 圖片提供:香港立木畫廊 ▪

我 潮中穿梭,對擦身而過

的 人 的 臉 面 ,印 象 模 糊 內 斂 , 彼 此 只 是 彼 此 的 過 客。 而 卻是一個擁抱人 Alex Prager 群 的 攝 影 師。 喧 囂 張 揚 的 人 群 ,於 她 是 無 數 獨 立 的 個 體 , 而每個人也有他自己的生活 和 故 事。 於 是, 她 的 攝 影 鏡 頭 內 參 與 者 眾 —— 動輒用上 數 百 名 臨 時 演 員, 她 的 家 人

迷失在人群的舞台中 如 果 你 走 進 她 的「 人 群 」 而 感 到 迷失,這可說是正常的。

系列創作 Face in the crowd

來 自 洛 杉 磯 的 Alex Prager ,以精 心 雕 琢、 極 具 電 影 感 的 攝 影 而 成 名。

, Corcoran Gallery of Art 年移師至紐約立木畫 2014

年, 首 次 展 出 的 地 點 是 在 於 2013 華盛頓

及後於

)舉行展 廊 ( Lehmann Maupin 覽 ; 而 今 年 三 月, 同 系 列 的 新 作

影 美 學 的 影 響 , Prager 的攝 影呈現一種擬似四五十年代

下, 甚 至 相 中 人 的 服 飾、 化 妝,

影場域;在她預設的鏡頭和燈光

如 沙 灘、 電 影 院、 機 場 等 作 為 攝

將於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及香港立

的 美 學 元 素、 荷 里 活 式 電 影

以至飽和色調都是經過設計和安

和 朋 友 也 包 括 在 內。 受 到 電

氛 圍。 而 相 中 人 不 經 意 卻 又

影一般的影像。

排, 塑 造 了 一 幅 幅 猶 如 荷 里 活 電

木 畫 廊 中 展 出。 作 品 以 公 共 場 所

帶 點 刻 意 的 表 情 動 作, 讓 筆 者 佇 足 在 巨 型 作 品 之 前, 還 以為自己在觀看劇場演出。

22


21

E

xhibition 展覽全紀錄

在 Prager 的鏡頭下, 一些看似枯燥和普通的事物, 其實也可以令人如痴如醉。


人群之中,喧囂裡的孤獨 ——美國攝影師 Alex Prager 鏡頭下的眾生相

20


《自然史

》 中, 他 用 馬 賽

克磁磚複製了北京動物園長臂猿 館 和 鱷 魚 池 的 壁 畫, 之 後 他 複 製 過 北 京 的 新 加 坡 餐 廳、 東 莞 的 樓 》, 他 再 次 取 材

房 外 牆、 三 里 屯 路 邊 的 小 地 基, 到 了《 自 然 史 動 物 園, 讓 觀 者 置 身 於 一 座 曲 面 王衛用馬賽克磁磚複製了一些來 自北京動物園的壁畫。他最初使 用馬賽克磁磚是因為在東莞看到 許多房子都用其做裝飾,這是一 種很常見的材料,裝飾外亦有防 水的實用性,但當它出現在展廳 中,失去原本存在的現場,它就 更像一個被觀看的裝飾物。

壁畫前,特寫一隻非洲龜 的 籠 子 , 廣袤的沙漠前有著不協調的藍色 琥 珀, 身 處 巨 型 牆 面 和 其 環 繞 效 果 之 中 的 觀 者, 如 同 身 處 一 個 虛 擬的「自然」環境之中。 今次王衛將於香港展出的 新 作《 兩 個 房 間 》, 可 以 說 是《 自 然 史 》

王 衛 直 言,《 自 然 史 》 系 列 作 品 許多都來自日常生活中他發現的 一 些 人 造 物、 裝 飾 物, 他 只 是 用 借 用、 挪 用 的 手 法, 讓 他 們 出 現 在 展 廳 中。 而 當 這 些 東 西 離 開 了 它 存 在 的 現 場, 來 到 展 廳, 它 就 更 像一個 物 ,一 個 被 觀 看 的 裝 飾 。 不 管 是 馬 賽 克 磁 磚 或 是 繪 畫, 對 他 而 言 都 是 一 個 實 用 性 的 材 料, 甚 至 作 品 的 時 間、 空 間 也 是 一 種 材 料, 更 重 要 的 是 他 要 借 這 些 材 料去反映人的生存處境和人性本 質, 因 此 他 的 作 品 更 多 的 是 從 現 實 出 發, 而 非 純 形 式 的 :「 我 覺 得我大部分作品都是跟現實比較 貼 近 的, 不 是 從 純 形 式 出 發, 很 多 還 是 取 材 於 現 實 的 境 況, 作 為 作 品 的 切 入 點。 我 希 望 在 作 品 裡

王 衛 小 檔 案

系 列 作 品 的 一 個 延 續。 現 場 並 沒

有一個關於人的生存處境的表達,

王衛個展《兩個房間》

當然它還是用一種藝術語言的手

1996 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王衛其時已關注空間的基本原則, 觀者互動以及感官感知。作為 20 世紀末以及 21 世紀初期「後感性」藝術 運動的成員,王衛隨後發展了其即興創作的思想,此思想是將他的作品與 空間斷開,進入裝置領域的關鍵因素。王衛的作品曾在多個展覽中展出, 包括:威尼斯雙年展 (2010)、深港城市 \ 建築雙城雙年展 (2009)、「真實 之物」(The Real Thing): 中國當代藝術論壇 (2007) 等。

段去表達。」

地點:馬淩畫廊

展期:12/3-15/4/2015

d c

有 兩 個 房 間, 觀 眾 將 看 到 的 是 兩

b

幅覆滿展廳四面牆壁的風景壁畫,

d 《自然史 6》 王衛的裝置作品空間性很強, 亦關注觀眾的互動和感官感 知。《和我一樣》中,兩個 房 間被一扇玻璃窗分隔,能否看 到對面,取決於光線的亮度。 在計時器控制下,兩個房間始 終是一明一暗,也決定了觀者 的「看與被看」。

這些壁畫來自北京動物園長臂猿

c 《自然史 1》(2009) 王衛許多作品都與人的生存處 境相關。捕鳥器試圖進行「捕 捉」,但當自身尺寸被放大十 數倍後,捕捉的功能全然喪失。 鳥兒在巨大的展廳中飛翔,不 過是身處一個更大的牢籠。觀 眾穿梭其中,在觀看時亦已然 被作品「捕獲」。

6

館 中 相 鄰 的 兩 間 動 物 籠 舍, 二 者

b 《和我一樣》(2008)

2

1

好像互相觀看著對方。

展覽全紀錄

從用竹子、石頭、籠子等道具來 營造觀者體驗,到借用二維效果 圖和畫廊空間的視覺和物理效 果,王衛的關注點和表達方式都 有 所 變 化:《 沒 有 動 物 的 動 物 園 》 更 像 模 仿 動 物 園 的 環 境; 《自然史 6》則嘗試將它變成從 環境裡拿出來的一個物。

a 《捕捉器》(2004-2005)

貼近現實

xhibition

E 19


妙 的 感 覺。 你 可 能 會 在

王 衛 的 作 品, 有 一 種 微

文:一一 ▪ 圖片提供:王衛 ▪

看 試圖形容這些作品的時候有些 迷 失, 但 它 們 卻 又 不 是 那 麼 遙 不 可 及, 因 為 你 好 像 總 能 從 生 活 中 找 到 與 其 差 不 多 的 東 西。 《自然史》系列作品中那些經 常 被 使 用 的 馬 賽 克 磁 磚, 我 們 在 生 活 中 時 常 可 見 ; 而《 沒 有 動物的動物園》中的動物園場 景又何嘗不是我們所熟悉的?

a 如何觀看? 《沒有動物的動物園》首次展出 時, 王 衛 在 畫 廊 中 複 製 了 四 個 北京動物園夜行動物園的動物房 舍, 迫 使 觀 眾 進 入 並 穿 過 這 些 昏 暗 的 房 間。 作 品 的 創 作 源 於 王 衛 偶 爾 察 覺 的「 動 物 園 的 室 內 設 計」:他發現北京動物園不知道 是出於動物抑或觀眾觀看的需 求, 會 在 牆 壁 上 畫 上 壁 畫。 動 物 園試圖複製野生動物的生存環 境, 而 王 衛 則 試 圖 在 藝 術 空 間 複 製動物園的環境。 當這些我們原本熟悉的場景被複 製、 轉 移 到 一 個 白 盒 子 之 中, 反 而 產 生 出 一 種 強 烈 的 陌 生、 錯 位 之 感, 慣 常 的 觀 看 方 式 突 然 被 打 破。 而 如 何 觀 看, 也 正 是 王 衛 想 探 討 的。「 我 實 際 上 是 把 原 本 語 境 中 的 東 西 抽 離 了, 重 構 了 一 些 東 西。 我 還 是 希 望 著 眼 於 探 討, 如 何 去 觀 看 很 多 我 們 有 時 無 意 識 的、 或 者 視 而 不見的東西。」

18


17

E

xhibition 展覽全紀錄

《沒有動物的動物園》(2007) 在奧地利維也納美術館項目空間, 王衛在展廳中圍合出一個觀眾無法 進入的「大熊貓」館。王衛做這系 列作品並非出於動物保護的心理, 而是想將這種情境重置於展廳中, 去除原有的語境,沒有動物了,讓 觀眾直面這種裝飾。


如何看待 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

北京藝術家王衛個展《兩個房間》 ——

《沒有動物的動物園》(2007) 王衛在北京的長征空間中複製了四個 北京動物園夜行動物館的動物房舍。

16


長 細 月 的 精 雕 細 琢, 將 使 作 品 更

關 乎 社 會 問 題, 他 們 採 用 的 顏 色

表 現 的 都 是 私 人 的 感 情。 即 便 是

「香港藝術家不會很直接去表達,

精細到難以估計藝術家花費了多

磚 牆壁,但 每 片 階 磚 都 不 同 顏 色 ,

得 像 是 照 片。 他 畫 的 是 地 鐵 的 階

雄 的 油 畫 作 品《 無 題 》, 竟 仔 細

綿 很 久 啊。」 梁 兆 基 道。 像 黃 澤

具 韻 味 和 深 情 :「 暗 戀 總 是 要 纏

都 是 較 柔 和 的。」 而 在 今 次 展 覽

我怕揭露了不精彩

中, 幾 乎 沒 有 一 件 作 品, 在 表 現

少 時間,去 慢 慢 仔 細 繪 畫 。梁 說 :

展覽全紀錄

顧的愛下去。

然 後 又 再 默 默 付 出, 繼 續 義 無 反

起 紙 巾,為 傷 心 的 自 己 偷 偷 抹 淚 ,

淚 嗎? 而 我 們 能 做 的, 可 能 是 拿

發 展 和 面 貌, 不 也 是 如 此 惹 人 落

對 我 城 的 默 默 思 念。 我 城 近 年 的

彷 彿 表 現 了 正 居 於 北 京 的 繪 者,

香 港 的象 徵 : 洋 紫 荊 、石 獅 子 … …

緻 青 花 瓷, 而 上 面 所 繪 之 物 都 是

碎 的 紙 巾 上, 她 竟 畫 上 了 幼 細 精

《 手 繪 紙 巾 系 列 二 》, 在 柔 弱 易

能 令 作 品 更 加 美 麗。 像 許 開 嬌 的

的 確, 唯 有 深 沉 真 摯 的 情 感, 才

背對鏡 去抹眼淚

「 沒 有 感 情, 是 不 可 能 畫 出 這 樣

時間:11:00 -19:00(星期一至六); 14:00 -18:00(星期日)

感 情 時 是 明 目 張 膽 的。 如 陳 閃 和

日期:27/2 - 2/4/2015

的作品的。」

「暗戀我城」

蕭 國 健 的《 西 瓜 乜 乜 乜 …》, 他

b

們 合 力 製 作 了 一 立 體 的 藝 術 品, 驟 眼 看 像 有 稜 角 的 西 瓜 波, 劈 開 可 見 色 彩 鮮 艷 的 果 肉。 現 在 的 小 孩 哪 裡 還 會 玩 西 瓜 波 呢? 它 是 我 們 對 舊 日 童 年 的 回 憶, 現 在 卻 遭 切 割, 將 被 我 們 所 吞 噬, 將 快 消 逝 不 見 影。 藝 術 家 雖 沒 明 言, 卻 藉 著 對 舊 玩 具 的 懷 緬, 低 調 表 現 出 對 從 前 香 港 的 鍾 情。 梁 兆 基 認 為 內 儉 有 其 好 處 :「 暗 戀 比 明 戀 的 藝 術 更 耐 看, 不 受 時 間 性 所 限。」

暗 戀 更 是 花 時 間 的。 不 花 上 無 數

《假裝晴天》,林嵐。

夜 晚 思 念 到 失 眠, 怎 顯 得 情 之 真

《無題》,黃澤雄。

切? 藝 術 品 也 是 一 樣, 通 過 在 漫

《山水文明》,劉智聰。

a b c d

《在灣仔尋找詩意》,尹麗娟 。

d c 地點:Karin Weber Gallery (香港中環鴨巴甸街 20 號地下)

圍繞身邊已六百天

xhibition

E 15


Karin Weber Gallery

二 月 二 十 七 日 開 始,

文:翠玉瓜 ▪ 圖片提供: ▪

於 Karin Weber Gallery 主 辦, 由梁兆基策展的「暗戀

我城」展覽,將展出十位藝術 家的作品,當中包括黃澤雄、 林嵐、劉智聰、陳閃等。藉著 今次展覽,或許我們一窺這些 暗戀者,如何將深沉的情感暗 暗收藏在作品之中。

a 由始至終只有你一位 難以代替

「暗戀我城」將於巴塞爾藝術展 期 間 舉 行。 梁 兆 基 就 把 握 這 個 時 機, 策 劃 這 展 覽 :「 三 月 是 一 個 國 際 藝 術 活 動 混 雜 的 月 份。 我 就 想, 不 如 做 一 個 以 香 港 為 主 體 的 展 覽。 這 兩 年, 香 港 藝 術 家 在 巴 塞 爾 藝 術 展 所 佔 的 位 置 變 輕 了, 我 卻 想 推 動 香 港 藝 術。 所 以, 我 覺 得 在 巴 塞 爾 藝 術 展 以 外, 就 更 加 要 推 動 香 港 藝 術, 讓 外 面 的 人 認 識 我 們 的 藝 術 家。」 外 國 的 藝 術 縱 有 多 精 彩, 但 始 終 不 能 取 代 在我城中所孕育的藝術。 梁 便 挑 選 參 展 藝 術 家 及 作 品, 依 據 的 是 以 下 各 種 原 則 : 一、 作 品 能 夠 反 映 香 港 藝 術 獨 有 的 特 色, 既 像 西 方 藝 術 重 視 意 念 與 創 意, 卻又像東方藝術般表達含蓄且內 儉 ; 二、 如 香 港 多 元 的 社 會 情 況 一 樣 ,盡 量 囊 括 不 同 背 景 、年 紀 、 媒 介 的 香 港 藝 術 家 ; 三、 要 有 一 份 細 密 的 心 思 和 真 誠 的 感 情, 並 能在作品中表現出來。

14


13

E

xhibition 展覽全紀錄

《手繪紙巾系列二》,許開嬌。


就算我最愛你,情願好好遮蓋

「 —暗 戀 我 城 」 「被你一貫的讚許/卻不配愛 下去/在你悲傷一刻必須解慰 找到我樂趣/我甘於當副車/ 也 是 快 樂 著 唏 噓 ……」 有 關 暗 戀 的 歌, 聽 來 總 是 辛 酸。 不 知 是 幸 還 是 不 幸, 策 展 人 梁 兆 基 覺 得, 香 港 藝 術 家 都 在 暗 戀 我 城 :「 這 些 藝 術 家, 對 香 港 總 有 種 關 愛, 只 是 他 們 用 一 些 內 儉 的 形 式 表 達 而 已。 我 覺 得 這 與 暗 戀 有 些 相 似。」 含 蓄 的 表 達、 細 膩 的 創 作、 長 時 間 的 琢 磨、 不 特 別 重 視 實 際 回 報、 對 香 港 的 關 心, 梁 認 為 皆 為 香 港 當 代 藝 術 家 的 特 色。 我 們 常 道 暗 戀 者 可 憐, 卻 又 總 是 欣 賞 他 們真誠的感情。

12

《西瓜乜乜乜…》,陳閃、蕭國健。


nterview 藝 人 談

: 得 悉 你 很 喜 歡 水 彩, 但 怎 麼

今次反使用油彩繪畫? 利:一向的作畫形式都偏向水彩作 法, 油 畫 卻 是 反 過 來 的, 所 以 怪 怪 的, 還 沒 太 大 領 會, 要 多 加 練 習 才 行。 這 次 嘗 試 是 失 敗 之 下 的 再 嘗 試, 碰 巧 家 有 兩 個 畫 布 框 一 直 放 著 多 年, 就 挑 上 它 們。 水 彩 也 很 久 沒 作,近年大部分都集中線條之上。 :你想未來可向甚麼方向發

展, 希 望 能 多 畫 甚 麼? 在 以 後 在 創 作、 繪 畫 路 上, 又 會 想 有 甚 麼 新嘗試? 利 : 什 麼 也 會, 只 要 自 己 覺 得 有 趣。 在 商 業 工 作 以 外, 找 些 空 隙 創 作, 看 看 自 己 的 界 限 如 何。 繪 畫 路 上, 油 畫、 粉 彩、 碳 筆、 水 墨 什 麼 的 也 會 想 畫 好。 題 材、 內 容 才 是 真 》 LAND

正 關 注 點。 題 材 因 時 而 訂, 計 劃 中 下一本漫畫結集,暫時以《 為名。不知何時成事? :你如何看待自己身為漫畫家

的角色?如果它已成過去,那它在 你 的 生 命 中 處 有 怎 樣 的 位 置? 你 曾 否 後 悔 成 為 漫 畫 家, 還 是 以 自 己曾全心全意去畫漫畫為榮呢? 利:漫畫家這角色我看是走不掉 的, 也 是 我 的 自 豪 之 一。 漫 畫 也 是讓我發表自己的想法的手段之 一, 它 是 個 很 微 妙 的 媒 介, 充 滿 魔法的媒介,令人又愛又恨。對, 我 以 此 為 榮。 還 有, 做 人 從 來 就 不應後悔。

c 利志達於「旮旯」中展出的油畫作品。

d 在插畫集《天安門之火》中,利志達表 現出一種極為細膩的寫實風格。 (攝影:Vic Shing)

e 〈A Star is Born〉,收錄於《大海盜談》。

從事漫畫創作超過三十年,曾加入玉郎機構、斯辰出版社。1984 年發表《衛斯理》系列漫畫, 1987 年自資出版《同門少年》,重要作品包括《石神》、《刺秦》、《天妖記》、《Superbaby》、 《大海盜談》等。作品《Posh !少年隊》、《陳小姐》、《我的國》等曾於日本雜誌發表, 並應邀參加日本《Comic in Asia》巡迴漫畫展覽。同期為江戶川亂步小說繪成短篇《鏡地獄》。 近年創作多樣化,商業插畫及設計客戶包括 NIKE、海洋公園及港鐵等。

利志達 小檔案

I 11

e


利 : 漫 畫 是 一 個 非 常 艱 難、 刻 苦 的

現在的生活嗎?

你 的 生 活 有 得 到 改 善 嗎? 你 滿 意

: 當 這 幾 年 已 沒 有 再 畫 漫 畫,

的想法是否仍舊未變?

即 便 這 不 是 一 段 容 易 走 的 路, 你

做, 而 是 堅 持 自 己 喜 歡 的 風 格 ;

畫 的 銷 量。 但 是 你 一 直 都 沒 這 樣

化、 迎 合 大 眾 口 味, 才 可 提 高 漫

以 言語表 達 ,看 到 甚 麼 即 是 甚 麼 。

聞。

利:今次是來自近年社會上的新

參展油畫作品的靈感?

: 你 曾 說 可 能 不 再 畫 漫 畫 了, 而

: 你 曾 指 今 次 的 作 品, 內 容 難

: 是 甚 麼 引 發, 創 作「 旮 旯 」

工 作, 在 此 申 明「 漫 畫 」 非 插 畫,

利 : 我 的 想 法 是 反 過 來, 非 商 業 化

而 在「 旮 旯 」 的 訪 談 中, 你 曾 說

自 2011 年出版《大海盜談》及《大 愛 神 話 》 後, 鮮 少 看 到 你 的 漫 畫 出

其 技 能 需 求 及 壓 力 超 出 百 倍, 而 且

的 創 作 其 實 也 同 樣 是「 商 業 」 的,

版, 反 而 在 展 覽 多 看 到 你 的 筆 跡。

十分「夕陽」,不以它為主要工作,

著 重 故 事 性, 要 所 謂「 搶 眼 球 」,

什 麼 意 義。 又 說, 不 少「 訪 問 」 只

少 人 只 在 乎 八 卦, 於 他 們 從 來 沒 有

是 否 會 更 開 心? 其 實 畫 與 不 畫, 不

漫 畫?」 我 在 想, 到 底 我 不 再 畫 你

方 好 像 在 怪 責 我 :「 你 又 話 唔 再 畫

不 明 所 以 的 油 彩( 之 前 試 過 畫 油,

風 的, 我 做 自 己 的。 今 次 嘗 試 一 直

畫 集 》 畫 漫 畫, 其 他 作 者 畫 他 們 作

利 : 其 實 也 差 不 多, 像 給《 小 強 漫

否跟你從前獨自畫漫畫不同?

何 感 受? 而 這 種 合 展 的 模 式, 會

介 展「 旮 旯 」, 你 對 今 次 參 展 有

:今次與不同藝術家參與跨媒

希 望 透 過 獨 立 創 作, 帶 給 觀 眾 甚

在 這 社 會 中 有 著 怎 樣 的 角 色? 你

作 品 ,例 如 你 多 年 來 所 畫 的 漫 畫 ,

:你認為一些非主流藝術家的

還有收取稿費,不就是商業行為?

不 作 所 謂 的 商 業 作 品 也 可 以 暢 銷。

全 都 是 商 業 作 品。 也 有 這 個 想 法 :

沒 有 創 作 商 業 漫 畫? 我 說 我 的 漫 畫

間、 這 樣 的 題 目、 這 樣 的 畫 題, 其

的 展 品 就 知 我 在 畫 什 麼, 這 樣 的 時

什麼創作緣由 —— 這 樣 的 話, 還 算 什 麼? 我 的 一 位 朋 友, 他 一 看 這 次

有 如 現 今 的 歌 星 們 sell 歌, 甚 麼 都 講, 什 麼 寓 意、 什 麼 隱 含 意 思、

利 : 有 太 多 作 品 都 太 過 明 繪 出 來,

對你 而 言 ,創 作 的 意 義 在 於 甚 麼 ?

達 訊 息 或 立 場 —— 你 認 為, 繪 畫 的 作 用 是 甚 麼? 如 非 為 了 傳 意,

真 的 不 再 畫 漫 畫, 而 不 是 關 注 漫

挑 一 些「 奇 情 」 行 文。 這 樣 的 文 化

不 太 明 白 它 )。 不 過 用 的 是 水 溶 性

麼?獨立精神的重要性在哪? 創 作, 去 呈 現 漫 畫 的 另 一 種 面 貌,

利 : 充 當 文 化 的 一 部 份。 透 過 獨 立

說 我 想 說 的, 但 大 部 分 都 不 直 接,

實 已 十 分 明 顯 了。 我 是 透 過 作 品 去 (過濾)。 filter 都有少少 大一點,創造香港漫畫歷史。

去 體 現 漫 畫 的 內 涵 究 竟 有 多 大, 說

畫 本 身, 極 可 悲。 有 一 次 受 訪, 對

環 境, 沒 意 思。 是 呀, 漫 畫 作 品 已

的, 於 我 較 易 掌 握, 往 後 必 定 要 用

你 很 早 便 意 識 到, 藝 術 品 商 業

: 你 如 何 看 待「 獨 立 精 神 」?

經 不 多, 只 留 一 些 有 趣 的 才 畫。 至

真的油。

明 白 生 意 難 做, 可 是 作 者 更 難。 不 過, 我 也 會 考 慮 自 己 出 版。 畫 畫 則 是另一個嘗試、另一種方式。

於 出 版, 出 版 商 們 都 令 人 失 望 ; 我

利:利志達

想問現在,還會不會想畫漫畫?

d 過, 你 不 喜 歡 直 接 透 過 漫 畫 去 表

△ 當 只 有 你 才 做 到 的, 那 就 是 另 一 般

c 的「 商 業 」。 之 前 有 人 問 過 我, 有

心理上會輕鬆些。生活還算可以。

利 : 有 很 多 人 都 只 關 注, 我 是 不 是

10


09

I

nterview 藝 人 談

b


在 旮 旯 處, 重遇利志達 文:利志達 ▪ 整理:一瓢 ▪ 展覽圖片提供: ▪ 、 Leumas To

Vic Shing

旯(粵音,卡喇),指的是院子裡的角落,或狹窄偏僻處, 意 味 著 與 世 俗 或 主 流 保 持 著 一 定 距 離 的 空 間。 大 概, 利 志

》 報 道, 說 取 寵, 畫 風 奇 特 細 膩 卻 又 異 常 深 邃。 年 前 看《 JET 利 志 達 不 畫 漫 畫 了。 在 香 港 當 漫 畫 家 從 不 易, 收 入 總 不 及 付 出 的

處 於 在 旮 旯 處。 他 總 是 堅 持 自 己 風 格, 不 欲 隨 波 逐 流、 不 願 嘩 眾

達 由 出 道 至 今, 無 論 是 作 畫 的 方 向、 主 題、 或 是 生 活 的 方 向, 都

a

不知他接觸更多漫畫框以外的領域時,過得可好麼?

a 〈Top of the World〉,

收錄於《大愛神話》。

08

b 《對角藝術》插圖。

清 …… 意 念 不 易 說 明, 意 境 卻 饒 有 深 意 : 利 志 達 仍 舊 忠 於 自 己。

骨 骨 的 人 在 相 討 事 情, 站 在 正 中 的 人 背 對 我 們, 其 臉 目 難 以 看

雲 下, 在 暗 角 處 有 著 難 以 辨 認 的 可 疑 人 影 ; 在 昏 黃 燈 光 下, 西 裝

調 藝 術 家 創 作 的 獨 立 精 神, 利 志 達 在 此 展 出 其 油 畫 作 品 : 藍 天 白

媒 介 展 覽, 展 出 利 志 達、 陸 瓷、 廖 偉 棠 和 盧 燕 珊 的 作 品。 展 覽 強

言, 可 謂 一 種 驚 喜 吧! 今 年 一 月 至 二 月, 私 畫 廊 辦 了「 旮 旯 」 跨

幸 好 近 年 於 各 展 覽, 竟 意 外 看 得 到 他 的 筆 跡。 這 對 讀 者 或 觀 眾 而

消息,的確失望,又擔心在未來無法再看到他的作品。

多, 維 持 生 活 頗 困 難, 更 何 況 是 一 向 特 立 獨 行 的 利 志 達? 聽 到 這

3


07

N

現在上映

ow Showing

《解碼遊戲》

《荒謬啟示錄》

《匈心男大步走》

二戰期間,劍橋天才數學家圖靈獲英軍

古勒世世代代住在北俄一個海邊小鎮,

Aron,快將三十,剛畢業,缺工作,連找

秘密任命,試圖破解由納粹德國獨創,

家裡經營車房,一家三口算是生活安穩。

工也由老媽寫 CV,唯一成就是有個可愛

號稱世上最精密的情報系統─「Enigma」

但是,貪婪的鎮長竟以教會之名,企圖

女友,結果女友背他劈腿,人生至此已

密碼機。性格孤僻的他終日埋首研究,

逼迫古勒賤賣土地,更密謀強制徵收他

走至頹廢盡頭。每次想靜靜哀悼戀情,

只望盡快發明自動解碼儀器,過程遭遇

的祖居。為了保護妻兒與家園,古勒惟

總被閒人瑣事纏身,面容呆滯,生活失

重重挫折,幸好在聰敏漂亮的新成員的

有向律師老友求救,卻發現鎮長強權無

焦,淪為他人世界的路人甲。直至一次

鼓勵下,圖靈主動打破和同僚的隔閡,

法 無 天, 背 後 的 政 教 勢 力 更 是 龐 大 猙

酒後糊塗,錯手刷卡買下機票,遠離家

最終合力研發出破譯敵方機密的裝置,

獰……

鄉布達佩斯的陰霾,才在異國的陽光下

促成二次大戰結束,超過 1400 萬人得以

重拾節奏。 匈牙利新進導演以平實手法,

避開戰火,而世上首台電腦亦宣告在那

不以花巧鏡頭,靠著跳脫的敘事節奏及

刻誕生。然而這位解密專家,背後隱藏

精準的人物呈現看似即興的安排,幽默

著不容於世的秘密,戰後多年,他竟被

有趣地用鏡頭捕捉現實社會下的「偽文

揭發為同性戀者而遭英國政府入罪……

青」心底事。

導演:摩丹泰頓 演員:班尼狄甘巴貝治、姬拉麗莉、 馬修古德 上映日期:26/2/2015

導演 : 安德列薩金塞夫 演員 : 維拉迪米維多域湛哥夫、 艾力斯沙韋拜沃哥夫 上映日期:5/3/2015

導演 : Gabor Reisz 演員 : Aron Ferenczik, Miklos Horvath, Balint Gyorivanyi 上映日期:8/3/2015


《公投飯票》

導演:尚皮爾戴丹、盧戴丹 演員:瑪莉安歌迪娜、法巴斯奧朗治昂 上映日期:12/3/2015

又 一 場 勸 說 同 事 的 戲 中, 我 們 了

角 色 開 始 的 電 影, 從 珊 迪 娜 一 場

會 如 何 處 理? 可 以 說 這 是 一 部 由

奇 著 她 身 上 會 發 生 甚 麼 事? 她 又

像 一 下 被 拉 進 她 的 生 活 現 場, 好

睡 覺 逃 避。 而 螢 幕 外 的 我 們 就 好

息, 她 強 忍 哭 泣、 吃 抗 焦 慮 藥、

憔 悴、 敏 感 而 脆 弱, 得 知 失 業 消

即 顯 現。 蜷 縮 在 床 上 的 珊 迪 娜,

的 鋪 墊, 故 事 一 開 始, 矛 盾 便 立

情 片 時 紀 實 感 也 十 足。 沒 有 詳 細

然平淡中有力道。

人 文 關 懷。 戴 丹 兄 弟 的 片 子, 仍

活 的 美 好, 卻 有 一 種 令 人 動 容 的

這 邊。」 短 短 幾 語, 沒 有 虛 飾 生

災 難, 但 我 還 是 希 望 他 們 站 在 你

果 大 家 都 支 持 你, 對 我 來 說 是 個

事 的 話 令 人 印 象 深 刻 ,他 說 :「 如

做 出 的 選 擇。 電 影 中 其 中 一 個 同

誰 也 不 是 壞 人, 不 過 是 在 困 境 中

不 必 道 歉 。是 的 。誰 都 不 必 道 歉 ,

與 珊 迪 娜 說 對 不 起, 但 珊 迪 娜 說

經 濟? 總 之 並 非 他 們。 多 個 同 事

民 主 的 投 票, 還 是 所 謂 的 全 球 化

是 甚 麼 導 致 如 斯 窘 境, 是 那 看 似

解 她 的 同 時, 也 拼 湊 出 故 事 的 背

於 珊 迪 娜 而 言, 這 場「 漫 長 的 」

拍 紀 錄 片 出 身 的 戴 丹 兄 弟, 拍 劇

景, 員 工 之 間 的 成 見 與 競 爭, 還

游 說 是 逐 漸 摧 毀 自 尊 的 過 程, 也

有那家家都有的難唸經。

令 她 一 步 步 拾 回 自 信。 最 後 的 結

了漂亮的一仗!

不 再 致 命。 兩 天 一 夜, 她 無 疑 打

果, 無 論 好 壞, 對 她 而 言, 都 已 一 千 歐 元, 在 勞 工 階 層 眼 中, 無

平淡中有力道

非 都 化 成 柴 米 油 鹽。 它 可 以 是 女 兒 的 學 費 和 房 租, 可 以 是 一 年 的 煤 電、 汽 油 費, 可 以 用 來 購 置 傢 俱, 展 開 與 新 男 友 的 生 活 …… 但 惟獨會讓珊迪娜丟了飯碗。 因 為 丈 夫 的 支 持 與 信 任, 珊 迪 娜 鼓 起 勇 氣, 敲 響 一 個 個 同 事 的 家 門。 上 一 秒 可 能 是 同 事 仗 義 的 支 持 ,下 一 秒 可 能 就 是 冷 漠 的 拒 絕 。 珊迪娜不停地在尋求幫助與維護 自 尊 中 猶 疑, 而 其 他 同 事 則 在 道 德 壓 力 與 生 活 現 實 間 掙 扎。 面 對 面 的 交 談, 使 得 大 家 都 無 從 迴 避 與躲閃。

06


ow Showing

N

現在上映

05

珊迪娜是一個剛走出憂鬱症的女 工, 兩 個 孩 子 的 媽 媽。 準 備 復 工 的 她 卻 突 然 被 告 知 面 臨 失 業, 因 為老闆發現只要同工每日加班三 個 小 時, 工 廠 仍 能 運 作 如 常, 於 是 提 出 一 個「 民 主 」 方 案 : 十 六 位 員 工 投 票 決 定 讓 她 留 下, 抑 或 把 她 解 雇 ,然 後 獲 一 千 歐 元 花 紅 。 為 保 飯 碗, 珊 迪 娜 必 須 在 兩 天 一 夜內逐戶游說所有同事。

以角色開始的電影 這個簡單的故事來自名導戴丹兄 年他們就憑關注底層女 弟 , 1999 性 的《 露 茜 妲 》 問 鼎 金 棕 櫚 獎, 之 後《 半 熟 爸 爸 》 中 依 靠 政 府 津 貼 過 活, 在 女 友 產 下 兒 子 后 計 劃 將 孩 子 賣 掉 的 年 輕 爸 爸、《 羅 娜 的沉默》中通過假結婚獲得比 利 時 合 法 居 民 身 份, 又 與 中 間 人合謀以過量毒品害死假丈夫的 羅 娜、《 單 車 少 年 》 中 被 父 親 送 到 兒 童 福 利 院, 渴 望 與 父 親 見 面 的 少 年 …… 戴 丹 兄 弟 無 不 是 將 目 光放在那些處於社會邊緣的人身 上, 而 這 次 他 們 鏡 頭 捕 捉 的 則 是 一個普通勞工階層的日常。


文:一一 ▪ 圖片提供:安樂影視 ▪

票, 我 們 並 不 陌 生。 我 們 可 能 投 票

是否能夠保住飯碗?

可曾試過投票決定一個人

日到來的普選,不過,你

說,我們一直都在爭取早

旅 行 去 哪 裡 玩, 更 不 用

選過班長,投票決定家庭

用兩天一夜,打個漂亮的仗 ——《公投飯票》

04


藝術行政獎學金 現正接受申請 在民政事務局的資助下,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現推出以下獎學金,支持具潛質的藝術行政人員修讀本地及海外課程,加強業界人士的專業培訓。 1. 本地藝術行政獎學金 2015 • 修讀由本地大專院校舉辦的碩士或專業藝術行政課程 • 擬報讀的課程須於 2015 年 4 月 1 日至 2016 年 3 月 31 日期間開課 • 獎學金得主可獲資助課程七成學費金額,上限為港幣 72,000 元 • 預計頒發約六個獎學金 2. 海外藝術行政獎學金 2015 • 修讀海外認可院校開辦與藝術行政相關的授課式碩士課程 • 擬報讀的課程須於 2015 年 9 月 1 日至 2016 年 8 月 31 日期間開課 • 每個獎學金的資助上限為港幣 450,000 元,以支付課程學費、來回機票及生活費等開支 • 預計頒發約六個獎學金 3. 藝發局 - 倫敦藝術大學獎學金計劃 2015/16 • 修讀倫敦藝術大學以下其中一項指定的授課式碩士課程:MA in Media Communication and Critical Practice (Londo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倫敦傳媒學院 ) 或 MA in Culture Criticism and Curation (Central Saint Martins 中央聖馬丁 );課程分別於 2015 年 9 月及 2016 年 1 月開課 • 每項獎學金的資助額為 25,000 英鎊,以支付課程學費、津貼來回機票及生活費等開支 • 預計頒發約三個獎學金 有意申請者可於辦公時間內親臨香港英皇道 979 號太古坊和域大廈東翼 14 樓藝發局辦事處索取有關申請指引及申請表格,或於藝發局網頁 (www.hkadc.org.hk) 下載相關文件。申請者須於 2015 年 3 月 27 日 ( 星期五 ) 下午 6 時 30 分前將申請書投進設於上址的收集箱內。逾時提交,或以傳真、電子郵件方式遞交的申 請將不獲處理。

電 歡 郵 迎 訂 閱

查詢電話:2827 8786

藝頻快訊

Arts

Arts News Weekly

盡 藝術 瀏 新 熱點 聞 關 藝 注香 術 動 港 態

每週為你送上香港最新藝術新聞: www.arts-news.net/newsletter 延伸 野 視 藝術



isual Art

視藝版

Contents

目錄

# 46

Mar 2015

g 現在上映

Now Showin 《公投飯票》 —— 仗 的 亮 漂 個 w 藝人談 用兩天一夜,打 Intervie 達 志 ...................... 利 04 錄 ,重遇 覽全記 � 在旮旯處 �� ion 展 �� it �� �� ib �� h �� x �� 錄 」E �������������� 全記 戀我城 ���������������� �� 展覽 �� 暗 �� n �� �� 「 o �� i �� it 蓋— 記錄 �������������� xhib 好好遮 》E ���������������� 覽全 願 �� �� �� 情 �� 間 展 � , 08 on 個房 最愛你 biti 《兩 xhi 就算我 展 E 衛個 生相 家王 12..................... 術 眾 藝 的 北京 頭下 —— 鏡 r 東西 age 見的 r 不 P x 視而 Ale 我們 待 師 何看 攝影 ��� 如 � 國 � � � � � 美 ������� —— ������� � � � 獨 � � � 孤 ������ 裡的 16 �� 囂 ,喧 中 之 人群

20

...............

鳴謝

紙張贊助: Kin Wah Hong Paper Ltd. www.kinwahpaper.com

「視藝版」內文用紙 – 100gsm(EXW100)

Premium Hi-Bright Textured Book Paper 印尼質感亮白輕質紙


35


封面影像是

「 — 暗戀我城」

的攝影作品《 Alex Prager

藝術推廣 新聞頻道

# 46

鏡頭下的眾生相 Alex Prager

》局部 Bob Hope Airport

HK$ 10 Mar 2015

+

+

在旮旯處,重遇利志達 Interview藝 人 談

就算我最愛你,情願好好遮蓋

www.

北京藝術家王衛個展《兩個房間》 —— 美國攝影師 ——

如何看待我們視而不見的東西 展覽全記錄 Exhibition

人群之中,喧囂裡的孤獨

arts-news.net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