隅生 Born in the corner

Page 1



空間影片 QR Code


About us 我對於侘寂與物哀 ... 人生不一定跟晴空萬里的山一樣飽和; 不一定跟水天一色的池一樣清透,

或許,因為昏暗才想接近陽光; 混濁才想吸收清新。 關於自然的模樣,每個人看的感受不同,

若能共感,就算一起暫時逃逸在時間中,也是件美好的事。

彭立宇

Li-Yu Peng 2019 / 基本設計(一)

佳作

2019 / 基本設計(二) 第四名 中原大學 室內設計學系 +886 938331167 cyid10532161@gmail.com

2020 / 室內設計(一) 第二名 2020 / 室內設計(二)

佳作

2021 / 室內設計(三) 第三名 2021 / 室內設計(四) 第一名

2021 / ARTILLIGENT 寬玠設計−實習 2021 / TSID全國室內設計競圖−銀獎 2022 / 室內設計(五) 第一名


我對於侘寂與物哀 ... 也許人生的完美並沒有所謂的標準形式,

去除掉不必要的元素,才是生命中困難的過程, 而我們將繼續從日常中去挖掘與探討, 那些不一定有解答的疑惑。

陳嘉云

Chia-Yun Chen 2019 /

電腦輔助繪圖(二) 第二名

2020 /

KC design studio 均漢設計−實習

2019 / 中原大學 室內設計學系

電腦輔助繪圖(三) 第三名

2021 /

中原大學室設系系學會會長

2021 /

創研空間 實習

+886 968139371

2021 /

rita07122@gmail.com

2022 /

TSID全國室內設計競圖−銀獎 室內設計(五) 第一名


目錄 01 緒論

02 設計專題探討

03 基地說明

主題概述

07

出發點

08

04 設計概念

05 空間規劃

地貌與建築形塑概念

29

新舊建物關係

30

抽象推演圖 : 公共

31

抽象推演圖 : 私人

33

空間雛型

35

全區與外觀設計說明

37

主題探討

11

故事線

13

共享食堂設計說明

49

故事四階段

14

客房色彩與材質配置

55

東西棟客房設計說明

57

空間架構與使用時段

68

法規探討

71

06 其它

基地概述

16

地形圖

17

時程規劃表

72

基地條件

19

參考書籍

73

自然條件

20

人文條件

24


01 緒論


「 能 讓 使 用 者 來 到 此 空 間 ,有 想 要 重 新 燃 起 生 命 的 動 力 之 所 。」

06


主題概述

人常常因為一成不變的生活對任何事情覺得厭煩, 甚 至 感 到 痛 苦 、憂 鬱 ,看 不 到 活 著 的 意 義 與 生 命 的 美 麗 。 或 許 有 一 處 不 一 定 給 旅 人 的 旅 店 ,來 這 裡 待 上 一 天 , 只是 在 這 裡 放 空 思 緒 ,凝 視 院 子 裡 的 端 樹 ,都 能 看 見 一 種 只有 觀 者 能 懂 的 美 。 希 望 在 此 能 對 生 命 重 新 喚 醒 熱 誠 ,我 們 想 做 這 樣 的 空 間 ,任 何 人 來 這 裡 都 能 感 受 到 侘 寂 物 哀 之 美 。

07


出發點

朱 光 潛《 談 美 》中 提 到 松 樹 的 三 種 美 , 探討不同觀者所欣賞的美也不同。

08


09


02 設計專題探討


主題探討

01 侘寂

わびさび

#「侘寂」起源於道教,後來傳入佛教禪宗, 是一種以輕鬆的心境看待短暫、自然和憂鬱的人生態度。 # 侘寂不只是一種風格,它有更深層的含意,不完美的美感。

02 物哀

もののあわれ

# 物哀的「哀」不是單指哀愁的意思,而是指對所見事物所感 嘆,見物而引發自己心中感受所發出的嘆息之聲。 (有點類似「啊(あ)」、 「 唉呀(はれ)」)

11


12


故事線

"探究人生的心靈之旅" 「你認為的完美是什麼?」 每個人對於人生的追求有所不同,有人求而不得因此失意,然而他們所求之事並非全是 出於內心之所嚮,更參雜了別人的眼光及社會的期待。 這些心理上的落差,正是觀者與被觀者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沒有觀者,哪來的被觀呢? 若我們改變"觀看"的方式,也許會得到不一樣的 啟發 ?

13


故事四階段 探索 歷經生活上的挫折與失意,想暫時尋個市隱之處喘息,一個人踏上了

旅程,對於未來感到迷惘,到達了車站,在經過些許波折(彎道)與沿途 的風景,慢慢步行,緩緩地走向旅店。

體驗 些許不方便的路途就像是人生借鏡,在旅店中,透過不同的場所、獨立 的空間,它們就像是不同的風景,蘊含著豐富的內在精神,喚起了思緒 ,透過不斷地接觸,與空間產生了關係,以及自我相處對話的過程。

沉澱 空間中的物體是局部的自我,因應人在生活中所處位置的不同, 所看到的形象也不相同。

這些看似若有似無的符號,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讀方式,並沒有一定 的答案,如何脫離自己內心深處的執著,是這趟旅程以來的收穫。

故事線以枯山水的圓作為出發點,循環、圍繞整個主軸, 我們認為有起能接到尾才是一則好故事。

啟發 經歷了一場內在探索後,一個人決定正視自己的不完美,亦不再將他人的

目光當作必然,接受自己的獨一無二,與自身的不完美和平共處。

這幾天在旅店發生的一切,作為一個重回現實的過渡,期望自己再次燃起 生活的動力,重新擁抱生命之美麗。

14


03

基地說明


基地概述

介紹 :

日治期間,因應築港的需求,日人在仙洞町修 建「築港出張所官舍」,以提供職員寄宿,二戰 後此地房舍撥為基隆港務局員工宿舍,至今已 有130年,更名高遠新村。

現況 :

如今剩下殘破的遺構,每一戶皆是雜草叢生, 港物分務局目前用鐵皮將宿舍群小巷封起來, 避免雜人進入破壞。

爭議 : 「面港第一排」的築港出張所仙洞町宿舍群, 擁有絕佳地理位置卻荒廢無人使用,引起了 文化保留的爭議。

16


地形圖

基地位置:基隆市中山區 / 方位座向: 坐東南朝西北 / 占地 : 現況建築面積 83 坪(加綠地面積 840 坪) 17


設計設定與需求

高遠新村計畫 : 理 想 的「 市 隱 」憧 憬 從日式木造平房的規模、圍牆的樣式、高聳的墊高駁坎、完整的方基、院內的植栽來看 這個首長官舍,是標準城市中日式園林規格,符合對「市隱」理想型的憧憬。

依山而建、海港第一排的絕佳位置,以及日式建築群落,帶來了文化產業的可能性,以 及新型態生活圈的可能性 。

18


基地條件

基地 標準日式園林規格 「市隱」理想的憧憬

以「 枯 山 水 」為 靈 感 設 計 的 意 象 圖 , 根據基地條件衍伸多樣的操作方向。

綠地

坡道

放鬆與沉澱

引人入勝的魅力

機能

觀光廊帶 穿梭東西岸

交通 公車或自駕

海風

港岸的波浪 海風徐徐 吹拂臉頰

港口 港口船隻聚集一堂 不遠處傳來的悠悠鳴笛聲

19


植栽與材質

20


基地四季色彩

舛花

夏(乳白 →白練)

玉子

白練

今樣 春(桃紅 →今樣)

秋(鵝黃 →玉子)

冬(末藍 →舛花)

根據基地的周遭環境與植栽的季節變化去發掘專屬於高遠新村的專屬色彩 許多日本傳統色都是在天下太平的江戶時代誕生,以傳統色號對應符合依基地植栽環境所設定的顏色, 將高遠新村的「春夏秋冬」各自富有不同的意義與色彩形象,更符合侘寂與物哀的初衷。

21


日照分析

四季、時辰

春、秋季

夏季

東方

東北東

東南東

南方較高處

南方

南方較低處

冬季

08:00 am

接收到日照時間較長的是: 南向、東南、西南的採光面, 可接收到較多的日光。

12:00 pm

基地座向:坐東南朝西北

17:00 pm

西方 22

西北西

西南西


風向分析

四季 皆 為良港 基隆港冬天時受東北季風吹拂,夏季則有西南氣流,然而東北與西南皆有島嶼山脈 抵擋強風,因此海港內一年四季風平浪靜。 海風輕拂,浪花跳動,無炎日肆虐的基隆,適合讓人四處遊蕩。

基隆測站風花圖(春季)

基隆測站風花圖(夏季)

基隆測站風花圖(秋季)

基隆測站風花圖(冬季)

0to3 3to 5 5to 8 9to12 12to15 (m/s)

0to3 3to 5 5to 8 9to12 12to15 (m/s)

0to3 3to 5 5to 8 9to12 12to15 (m/s)

0to3 3to 5 5to 8 9to12 12to15 (m/s)

0to3 3to5 5to8 9to12 12to15

0to3 3to5 5to8 9to12 12to15

0to3 3to5 5to8 9to12 12to15

0to3 3to5 5to8 9to12 12to15

(m/s)

(m/s)

(m/s)

(m/s)

23


人口與景點分析

球子山燈塔 | 500公尺

海洋廣場 | 1250公尺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外木山 | 2200公尺

| 1000公尺

1. 觀光航線旅客2020年約260000人與疫情前相差四倍 2. 此地鄰近港口,商人往來頻繁,商務旅途頗為繁盛

基隆車站 | 1100公尺

24

基隆廟口夜市| 1500公尺


音源分析

海浪 響雷

居民

地理 遊客

人 下雨

鷹啼

蟲鳴

天氣

自然

音源

人文

自然的聲音

海浪、蟲鳴、鷹啼、雨聲、響雷

人文的聲音

遊客、行車、輪船鳴笛、廟宇鐘聲

車輛 交通

生態

輪船鳴笛 建築 工廠 鳥叫

廟宇鐘聲

25


動線分析

26

車輛

居民

遊客

公、汽車路線

機車路線

行人路線

路線單一,較固定

於彎弄小巷間自由移動

行走路線不定


環境分析 JAN

FEB

MAR

鐵道煙火節

APR

MAY

JUN

JUL

八斗端午龍舟

兒童端午節

和平島王爺遶境

老鷹嘉年華

AUG

SEP

OCT

NOV

DEC

雞籠中元祭

潮境海灣節

城隍爺夜巡

老鷹嘉年華

觀察一年內基隆的主要節慶活動,可以發現海上活動繁盛,也有以老鷹為特色的嘉年華,暑假時段吸引了不少人潮 。

27


04 設計概念


地貌與建築形塑概念

不甚了解

基地與建築關係

完全發現

探索體驗過程

創造出三面連續斜坡,漸漸緩向中心的原木構建物,

人們由遠方的車道漸漸抵達園區,視線起初被高聳的擋土牆遮蔽,

都能注意到原木構建物,使之成為隱世庭園的焦點。

從部分地下景向上走至戶外,才全然瞭解整座隱式庭園的面貌。

將三面視覺引導至該處,而讓斜坡上發生的人、事、物,

視線營造 順應原基地的山坡特性,山坡上的建築高度也有高低起落, 在山坡下、山坡內與山坡上的人們,

視線所能看到的景色、建築樣貌皆不同。

只看得到部分露出的建物,接著進入圍牆抵達內部地下室,

皮層上下關係 地表代表皮層本體,挖掘地下與地面上的關聯,

如何連結、形成動線,以及存在著哪些地下量體。 29


新舊建物之關係

30


抽象推演

(公共空間)

冥想

心靈感受

唯獨坐著才能凝視的水平窗帶,四面牆不同的窗位, 分別在四季中看見不同的景色,透過練習專注當下,冥想內觀,察覺自身狀態。

品茶

味覺感受

以簡約的拱頂空間圍繞著人,試圖將我們的感官與茶香更加集中 , 人因跪坐而視線降低,因此將窗戶也降低,以另一種高度呈現戶外之景。

31


賞風

觸覺感受

不同大小寬窄的孔洞引入各方位的風,厚度不一的牆面引進風的效果亦不同, 透明風管是人無法到達的領域,風的強度、溫度、濕度因洞外存在著什麼受到改變。

蒔植

嗅覺感受

框景間不同層次的圓輪中,生長不同季節的植栽,跟隨四季展現而有所不同, 戶外植栽的「活」,對比室內「枯山水」的靜,像是捕捉了凝視的瞬間。

32


抽象推演

(私人客房)

觀星

視覺感受

可到達或是不可到達的天窗開口,與人身體的距離有遠有近, 不同的階梯,供人座臥踏躺,亦或是走向星空,與星辰對話。

餘音

聽覺感受

遠處看著雨落,聽雨聲,近處看水流,抬頭看天窗雨花散開之樣, 甚至聽到上方的雨水與鐵鍊碰撞,水流沿著鐵鍊往下流,滴進水窪。

33


瑜伽

身體感受

跟隨著海平線的方向與懸吊枯木的生長方式,進行著自我的伸展, 在過程中感受到呼吸與身體的對話,在透明的空間內跟著自然融為一體。

風呂

觸覺感受

不同的洞穴,一下在戶外,一下在半戶外的澡池, 放空思緒,望向遠方山景,往外更加靠近自然,在洞穴中自由穿梭。

34


空間雛型

01

02

空間不能擁擠,當坐在一個地方,可以同時觀察很多東西,

來這邊的人們可以看樹,也可以聞樹香,可以看鳥停留在樹的末梢

可以只看那個東西,也可以看那個東西與其它東西的互動。

露水滴下。

03

04

越是短暫消逝的瞬間,越是留戀難忘,也許是遠方端景、飄散的

空間與物體身上的紋理、軌跡,是紀錄一切的語言,它們吸引人們

落葉,也許是浮動的光影。

去靠近觸碰,與之產生關係。

35


05 空間規劃


A

全區平面圖

1

2

1 行人 出 入 口 2 車輛 出 入 口

4

3 共享 食 堂 5 3

4 西棟 5 東棟

7

7 梯田 座 位

B

6

6 鏡面 水 池

37


全區等角意象透視

以地景建 築 融 合 原 建 物 重 塑 新 型 侘 寂 旅 店

「時光印記的刻度」 新開設由密到疏的孔洞窗,延續山坡與地坪概念,為地景下的空間引光 當人走在大廳可以感受光影透過小孔窗的縫隙流洩而下

地坪往上連綿延伸到草坡,消弭界線,

上為活植栽 ( 植栽 ),下為枯山水,造就了「蒔」光的印痕

串連整合成為全新的地面層(Ground Level)

新建築地景化襯托原始建築的風貌,

與 之共存對話, 呼 應「物哀」無形呈現的形塑

在平台直接觀看旅店全貌 ( 觀者與被觀 )

窺 水 陸 交 接 帶 ,陸 地 緩 緩 斜 入 水中 (消弭水與陸的界線) 石 牆 與 水 池 平 齊 ,走出水 面 一 望 無 際 新 與 舊 碰 觸:舊 食 堂 安 靜 靠 著 新 水 池

38

在被樹林圍繞的平台中窺視 對外的瀑布猶如揭開旅店的序幕, 緩緩流水象徵「侘寂」的物質與循環, 軟水與硬階梯對比,呈現不同的語言表情


全區剖面圖

外 牆引光

雙層牆

利用外 牆的斜面天窗

客房的牆面均做雙層

為陰翳的地景建築

隔熱與隔音

採光遮雨

梯田座位

海天一色水池

客房正前方的一處端景

崁入坡內的平台

鏡面池捕捉老屋倒影

以寧靜的枯山水造景坐落於此

可坐在此上面觀賞旅店全貌

展示新舊材質的變化

靜心調和

觀察庭園人事物的互動

並形成天然的微氣候

後院枯山水

降溫與吸音

39


全區剖面圖

地下廊道

西棟

旅店入口

天井

從階梯慢慢上去進入庭園

晴天迎光雨天引雨

住客在此 Check in

原建物木屋為核心

空寂狹長

崁入坡內的建物

發現自己被水面圍繞

讓苔石形塑

服務員將行李送進房內

矗立於三向山坡之中

石牆折縫間的陰翳

透過腳邊光的引領

與地貌合為一體

彷彿從水中出來

只屬於基地的樣貌

玻璃天花照映波光粼粼

營造氛圍吸引人們探索

(象徵洗心與過渡)

成為襯托原建物的配角

像在水面之下

人工山坡外被石牆包覆

緩緩將人導向地下空間

離開旅店則是進入水中 40

共享食堂

無邊際水池

入口茶室

使自然與人工合而為一


外觀意象

從緩坡初見旅店轉角一隅

轉彎處前往旅店入口

早晨

夜晚

在外觀構想的部分,希望打造出能引發人探究與好奇的樣貌,在馬路視野處只看的見圍牆與入口, 運用狹小高聳的窄口,石牆折縫間的陰翳可看見「隅生」旅店logo,營造出半遮蔽的神祕感去吸引人們造訪。 地下廊道一邊使用較原始粗曠的石塊,另一邊選用經人為加工後的石板,最終在入口長廊處匯聚形成新與舊、 自然與人工的對比。 41


外牆剖面與設計說明

斜天窗做遮雨採光用 夜晚時引導室內的光 漫 延 至 外 的 石 砌 牆 上

開 設大面框景,向外 看 出 去 的 是 外 牆 內 面 牆 上的紋理造景讓室內的 人 可 以 直 接 觀 賞 觸 碰

地燈向 上 打 光 至 石 砌 外 牆 夜晚時讓石 砌 牆 成 為 靜 景 之 一

底下做溝槽, 避 免 積 水 與 落 塵 等

外牆剖面示意圖 42


入口長廊與地下廊道

外牆延伸至廊道內部,牆面兩邊使用不同材料,呈現新與舊、人工與自然對比, 無門的空狹長廊道,彷彿什麼都沒有的空寂(物哀),只有光的引領,象徵洗心與過渡(侘寂), 跟著腳邊光的引導(踢腳燈帶),踏著步伐,緩緩走向底部的光門。 43


旅店名稱 - 隅生

隅生 隅:角落 生:出生與生命 從左邊讀是隅生,古字讀法順序是生隅。

「隅生」− 每個人都在每個角落生活,意指人常常因為生活,看不到生命的美麗, 但人有時就是要逃離喘口氣才有力氣活下去。 「生隅」− 每個人都是在世界的角落出生,在大自然的世界觀中每個個體都很渺小,意識自己 渺小之後更能放下煩惱與糾結,順便來我們這裡體驗自然的侘寂物哀之美。

正念反念都有在生字上不同的解釋,終歸帶出《不一定給旅人的旅店》最初理念。

44


B1入口茶室與停車場平面圖

車輛出入口 ( 往 B1 )

1

2

行人出入口

車道

停車場

4

通往原建物階梯 3

5 天井、入 口 茶 室 (CHECK I N )

1 行人出入口

2 車輛出 入 口

3 停車場

4 入口茶室

5 石階梯

將停車場與部分空間地下化,不喧賓奪主

45


入口茶室

玻璃天花波光粼粼倒映在入口茶室中,住客在此 check in 像在水面之下 望著天井下的受到四季氣候影響而形塑的苔石,慢慢感受此空間想述說的故事。

46


c he c k i n 進入口茶室

踏著階梯上去旅店庭園

旅客坐在品茶區所看的景象, 可靜靜正視上方光與水的變化, 品 茶 完 畢 後 ,便 可 走 至出口樓 梯 處 , 迎接下一段庭園之旅。

c he c k o ut 離開旅店

47


枯山水庭園

在庭園中,舊老屋一隅靜靜靠在新水池邊, 從階梯走上來,雙腳踩著石踏,感受著原石的溫度, 望著旁邊迎賓的松樹與枯山水,緩緩走向食堂。

從 水 池邊望向食堂與地景建築客房

48

鏡 面 池捕捉倒影,靜心享受片刻

庭園一隅,可以觀察不同人事物的互動


共享食堂平面圖 B 1

10

9

7 2

8

3

5

11 4

A

6

12

主入口 品茶區 共享書吧 ( 長桌 席 ) 共享書吧 ( 自由 席 )

5 6 7 8

外廚茶台 餐食座位 內廚房 共享書吧 ( 包廂席 )

9 御洗小台 10 側 入 口 11 冥 想 室 入 口 12 冥 想 室

1 2 3 4

49


共享食堂剖面圖

AAʼ 向剖面

50

BBʼ 向剖面


爆炸圖說明

瓦片屋頂 保留日式山合型屋頂之貌

天花木桁架 維護修繕舊有結構

共享書吧包廂席 提 供多種特色家具供坐

餐食座位

外廚茶 台 高腳椅 吧 檯 結 合 枯 山 水

共享書吧自由席 設立飄窗矮桌可對外看景

架 高 4 0 c m 與通道劃出距離

過渡 I 由外入內的心境過渡

共享書吧與自在鉤坑 位於入口處做過渡沉澱

冥想室 坐 落 在 最 僻 靜 角落

沉澱 II 由鬧轉靜的情緒沉澱

轉換 III 由遠至近的景色轉換

沿用原有外觀結構 牆面以木紋搭配金繼 51


共享食堂

入口印象

共享書吧、品茶區

一踏入室內有一處炕,懸吊著自在鉤,以及石橋等意象,背景襯托著戶外的遠景 入口石橋處設置了一處座位,提供老闆、員工與住客們閒聊,是屬於相對「活」的座位區域。

52


外廚茶台

餐食座位

外廚茶台處安排高椅座位,將中島結合枯山水造景藝術,與料理工作台保持一定距離, 外廚茶台展現食材的手工現做、料理師傅的好手藝,也可與客人增加交流機會。 架高榻榻 米 四 席 座 位 區 , 一 側 可 看 到 外 廚 茶 台 , 另 一 側 則 是 室 外 青 草 綠 地 , 同 時 展 示 人 與 自 然 不 同 的 風 景 。 53


飄窗矮桌

冥想室

在 具 有 美 景 的 窗 台 處 設 置 一 排 飄 窗 邊 桌 ,可 以 靜 坐 於 此 ,閱 讀 書 籍 、抬 頭 看 窗 景 、聽 鳥 叫 , 冥想室鋪設榻榻 米 ,在 空 曠 處 有 面 向 窗 外 的吊床 可 以 供 人 坐 臥 ,除 必 要 家 具 之 外 ,盡 量 保 持 空 間 的 純 粹 感 ,避 免 過 多 干 擾。

54


客房色彩配置 主色調 : 鼠色、茶色

輔色調 : 鼠色、茶色

梅幸茶

ぼいこうちゃ

C45,M31,y82,K0

白茶

はくちゃ

C0,M40,Y57,K0

鼠色

ねずみいる

C1,M1,Y0,K42

焦茶

こげちゃ

C75,M80,Y90,K0

利休茶

りきゆうちゃ

利休白茶

りきゆうしらちゃ

C10,M18,Y50,K40 C25,M25,Y45,K0

樺茶

かぼちゃ

C0,M14,Y30,K55

墨色

すみいる

C72,M64,Y65,K19

深川鼠

ふかがわねずみ

C10,M0,Y13,K35

素鼠

すねずみ

C0,M0,Y0,K55

銀鼠

ぎんねず

C3,M2,Y0,K35

白鼠

しるねずみ

C0,M0,Y0,K13

強調原始元素,以純粹的感受帶出一隅淡薄恬靜

鼠色、茶色,延伸營造靜謐氛圍

以米、灰、大地色等中性色為主,

源於自然生態中的鼠色、茶色,是侘寂用色的靈感,

透過低飽和霧面色調營造沉穩感,

我們運用質樸、低調的「枯淡之味」,

以灰為基底,有深有淺的色彩,符合侘寂的中性。

讓視覺放鬆和緩的效果、平衡暗色調的沉重,讓靜謐感油然而生。 55


客房材質配置

石材

水泥

墨色

鼠色

藝術塗料

原木

亞麻

藤編

茶色

烘托出貼近自然生活,不加以修飾的主張和歲月刻蝕下表露時間流逝的蹤跡

講究無矯飾、無著色的侘寂,選用材料的原始質感,帶有低飽和中性漆料,侘寂色調 : 黑、灰、褐色,表現出沉穩安靜的寂, 具有紋理的漆牆、地板呈現原始質地的漆料,以粗糙、裸露的原始質感取代精密縫緻,強調樸實無華的手感溫度,塗刷技巧有不平滑的自然效果。

56


東棟平面

2

5

3

6

4 3

1

8

1.5F 夾 層

13

7

14

2F

12 10 9

11

1F

公共區

觀星房

1 蒔光大廳 2 後勤空間

3 4 5 6

多功能 地 景 階 梯 起居空 間 衛浴 吊床休 憩 區

餘音房 7 過渡廊道 8 榻榻米寢房

9 10 11 12

添水小台 餘音水池 多功能寢台 起居空間

13 開 放 式 泡 澡 區 14 衛 浴

57


蒔光大廳

夏季 午時

冬季 午時

夏冬兩季的正午,大廳的光影呈現樣貌, 夏季有小孔窗流洩下的時光印痕;冬季則有細長窗帶的斜型光痕。

58


觀星

起居空間、衛浴

吊床休憩區(吊床邊觀星)

在觀星,起居與衛浴結合,天窗下的下沉式浴缸泡澡,能觀天與觀星, 不同的地景階梯遊走,天窗與人的距離有遠有近,在這坐臥踏 躺 ,或是走向星空與星辰對話。

59


榻榻米寢房(扶手觀星)

榻榻米寢房(床邊觀星)

從日出雲來,至夕陽西下,再到暮色將至, 住客可以在房內就直接欣賞到一系列的天空表情。

60


餘音

在餘音,能聽見潺潺水聲,近處看著水流,抬頭看側窗, 在小台上聽著添水,望見庭園枯山水與共享食堂之樣, 雨時聽見雨聲,此時的遠方、上方、前方,都正在上演著不同層次的聲覺。

餘音水池

起居空間、多功能寢台

添水小台

61


西棟平面 公共區

12

3

5

1 御手洗 2 小廳

11

10

13

2

4

風呂房 1

1F

13

6

7

5

起居空間 中島吧台 半月樓梯 意境梳妝 榻榻米寢房 內風呂 外風呂

15 14

瑜伽房

8

9

62

3 4 5 6 7 8 9

2F

10 11 12 13 14 15

榻榻米寢房 衛浴 機房 引光樓梯 休憩小室 瑜伽台


瑜伽

榻榻米寢房

挑空衛浴間

在瑜伽,透過天窗流洩下的光在石牆上變化,向外觸摸能感受石牆的溫度, 連地浴缸與地面融為一體,跟隨著天光的引領,慢慢隨弧牆而上。

63


跟隨著海平線的方向與懸吊枯木的生長方式,進行著自我的伸展, 在過程中感受到呼吸與身體的對話,在冷暖對比的空間與自然融為一體。

起居空間、多功能寢台

64

瑜伽台(空中瑜伽)

瑜伽 台(空中瑜伽)


風呂

起居空間

中島吧台、半月樓梯

在風呂,像在洞穴內部般,鼠茶兩色調和, 化身暫時逃逸的事物,片刻放空,安穩思緒, 底端被枯山水圍繞的半月樓梯,引領著人們的好奇漸漸而上。 65


中島吧台、半月樓梯

意境梳妝、榻榻米寢房(另一側)

上樓後映入眼簾是富有詩意的梳妝,漸漸能看見戶外景色, 在休憩小台上,透過落地窗望向旅店一隅的光景, 古意歲月的共享食堂與無聲靜佇的水池。 66


內風呂

外風呂

內、外風呂像是不同的洞穴,浸泡在一下在內,一下在外的澡池, 放空思緒,望向遠方庭園景,更加靠近自然,在洞穴中自由穿梭。

67


空間架構

68


使用時段 TIME

06

08

10

12

14

16

18

20

茶室/接待 餐廳/共享區 廚房 客房 瑜伽/冥想室 庭園 後勤工作區 69


06 其它


法規探討 民宿管理辦法 第二章 - 民宿之申請准駁及設施設備基準 第三條

民宿之設置,以下列地區為限,並須符合各該相關土地使用管制法令之規定: 一、非都市土地。 二、都市計畫範圍內,且位於下列地區者: (一)風景特定區。 (二)觀光地區。 (三)原住民族地區。 (四)偏遠地區。 (五)離島地區。 (六)經農業主管機關核發許可登記證之休閒農場或經農業主管機關劃定之休閒農業區。 (七)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或登錄之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史蹟及文化景觀, 已擬具相關管理維護或保存計畫之區域。 (八)具人文或歷史風貌之相關區域。

第四條

民宿之經營規模,應為客房數八間以下,且客房總樓地板面積二百四十平方公尺以下。 但位於原住民族地區、經農業主管機關核發許可登記證之休閒農場、經農業主管機關劃定之休閒農業區、觀光地區、偏遠地區及離島地區之民宿, 得以客房數十五間以下,且客房總樓地板面積四百平方公尺以下之規模經營之。

• 以上法條取自《 民宿管理辦法 - 全國法規資料庫 》 71


時程規劃表

72


參考書籍

73


如果你需要一個理由

讓你離開你的家

來到一個與世俗隔絕的地方

我想

化身暫時逃逸的事物 這裡就是了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