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Page 1

漫綠•游藝 班級: 四景三甲 學生: 何珮綺/黃莉婷 指導老師: 阮琴閔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計畫源起 第二節 計畫目的 第三節 基地區位 第四節 基地範圍 第五節 工作項目 第六節 計畫流程與方法 第二章 相關計畫與法規 第一節 上位計畫 第二節 相關計畫 第三節 相關法令 第三章 環境資源調查與分析 第一節 區位環境 第二節 自然環境 第三節 人文環境 第四節 基地現況分析 第五節 生態永續診斷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五章 潛力與限制 第六章 課題與對策 第七章 規劃設計構想 第一節 發展定位與機能 第二節 整體理念 第三節 規劃設計目標 第四節 規劃設計原則 第五節 設計構想 第八章 規劃設計方案 第一節 平面配置計畫 第二節 植栽計畫 第三節 生態永續 第九章維護管理計畫 參考文獻

……………………………………………………………05 ……………………………………………………………05 ……………………………………………………………06 ……………………………………………………………07 ……………………………………………………………08 ……………………………………………………………09 ……………………………………………………………10 ……………………………………………………………12 ……………………………………………………………16 ……………………………………………………………20 ……………………………………………………………21 ……………………………………………………………25 ……………………………………………………………32 ……………………………………………………………50 ……………………………………………………………52 ……………………………………………………………56 ……………………………………………………………57 ……………………………………………………………58 ……………………………………………………………59 ……………………………………………………………59 ……………………………………………………………61 ……………………………………………………………62 ……………………………………………………………65 ……………………………………………………………68 ……………………………………………………………73 ……………………………………………………………77 ……………………………………………………………79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圖目錄 圖 1-3-1 基地區位圖 ……………………………………………06 圖 1-4-1 基地範圍圖 ……………………………………………07 圖 1-6-1 計畫流程圖 ……………………………………………09 圖 2-2-1 建築設計概念圖 ……………………………………………12 圖 2-2-2 大都會歌劇院戶外景觀配置圖 ……………………………………………13 圖 2-2-3 歌劇院正立面圖 ……………………………………………13 圖 2-2-4 歌劇院透視圖(夜間) ……………………………………………13 圖 2-2-5 十字綠園道平面配置圖 ……………………………………………15 圖 3-1-1 區位環境圖 ……………………………………………20 圖 3-2-1 臺中市地形圖 ……………………………………………21 圖 3-2-2 地質土壤圖 ……………………………………………21 圖 3-2-3 溫度圖 ……………………………………………22 圖 3-2-4 降水量圖 ……………………………………………22 圖 3-2-5 冬季風花圖 ……………………………………………23 圖 3-2-6 夏季風花圖 ……………………………………………23 圖 3-2-7 基地周遭水文 ……………………………………………24 圖 3-3-1 臺中新市政中心專用區都市計畫圖 ……………………………………………25 圖 3-3-2 新市政中心專用區土地使用分區圖 …………………………………………… 26 圖 3-3-3 土地使用現況圖 ……………………………………………27 圖 3-3-4 留設公共開放空間示意圖 ……………………………………………28 圖 3-3-5 行車動線 ……………………………………………29 圖 3-3-6 公車路線 ……………………………………………30 圖 3-3-7 步行動線 ……………………………………………31 圖 3-4-1 大樓風示意圖 ……………………………………………32 圖 3-4-2 排水方向 ……………………………………………34 圖 3-4-3 現況植栽分布圖 ……………………………………………35 圖 3-4-4 植栽生長狀況 ……………………………………………37 圖 3-4-5 通道 ……………………………………………39 圖 3-4-6 基地周遭現況 ……………………………………………40 圖 3-4-7 計畫區外街景 ……………………………………………40 圖 3-4-8 景觀綠化現況圖 ……………………………………………40 圖 3-4-9 基地白日夜間現況圖 ……………………………………………40 圖 3-4-10 節點 ……………………………………………41 圖 3-4-11 地標 ……………………………………………42 圖 3-4-12 天際線 ……………………………………………43 圖 3-4-13 街景 A ……………………………………………43

2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圖 3-4-14 街景 B 圖 3-4-15 街景 C 圖 3-4-16 街景 D 圖 3-4-17 運動 圖 3-4-18 騎單車 圖 3-4-19 路過 圖 3-4-20 遊玩 圖 3-4-21 遛狗 圖 3-4-22 約會 圖 3-4-23 使用者行為分佈 圖 3-4-24 設施配置圖 圖 3-4-25 公共藝術配置圖 圖 3-4-26 公共藝術 圖 3-4-27 夜景全景 圖 4-1-1 草悟道平面圖 圖 4-1-2 中央公園平面圖 圖 4-1-3 中央公園動線圖 圖 7-1-1 定位示意圖 圖 7-5-1 動線構想圖 圖 7-5-2 情境構想圖 圖 7-6-1 機能分區圖 圖 8-1-1 平面配置圖 圖 8-1-2 全區剖立面 A 圖 8-1-3 全區剖立面 B 圖 8-1-4 水之瀰廣場 圖 8-1-5 花之繽廣場 圖 8-1-6 光之舞廣場 圖 8-1-7 風之遊草坪 圖 8-2-1 植栽配置圖

…………………………………………43 …………………………………………44 …………………………………………44 …………………………………………45 …………………………………………45 …………………………………………45 …………………………………………45 …………………………………………45 …………………………………………45 …………………………………………46 …………………………………………47 …………………………………………48 …………………………………………48 …………………………………………49 …………………………………………52 …………………………………………54 …………………………………………54 …………………………………………58 …………………………………………62 …………………………………………62 …………………………………………63 …………………………………………65 …………………………………………66 …………………………………………66 …………………………………………67 …………………………………………67 …………………………………………67 …………………………………………67 …………………………………………68

3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表目錄 表 2-3-1 臺中市新市政中心專用區都市設計審議規範 …………………………………16 表 2-3-2 變更臺中市都市計劃(新市政中心專用區)細部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書 …17 表 2-3-3 臺中市公園綠地園道及行道樹管理自治條例 …………………………………17 表 2-3-4 臺中市園道、綠地、公園公共藝術品設置管理要點……………………………19 表 3-4-1 日照…………………………………………………………………………………33 表 3-4-2 現況植栽表 ………………………………………………………………………36 表 3-4-3 鳥類資源 …………………………………………………………………………38 表 3-4-4 使用者行為 ………………………………………………………………………46 表 3-4-5 現況設施表 ………………………………………………………………………47 表 3-4-6 設施材料表 ………………………………………………………………………49 表 3-5-1 綠化量計算表………………………………………………………………………50 表 3-5-2 植栽歧異度計算表…………………………………………………………………51 表 4-1-1 草悟道分析 ………………………………………………………………………53 表 4-1-2 中央公園分析 ……………………………………………………………………55 表 5-1-1 潛力與限制 ………………………………………………………………………56 表 7-6-1 空間計畫表 ………………………………………………………………………64 表 7-6-2 空間相關性分析表…………………………………………………………………64 表 8-2-1 基地原生植栽表……………………………………………………………………69 表 8-2-2 植栽表(設計後)……………………………………………………………………70 表 8-4-1 透水率(設計後)……………………………………………………………………75 表 8-4-2 綠覆率(設計後)……………………………………………………………………75 表 8-4-3 綠化量(設計後)……………………………………………………………………75 表 8-4-4 植栽歧異度(設計後)………………………………………………………………76

4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計畫緣起

自2010年台中市與台中縣合併為大台中,城市中心漸漸地由台中州廳轉移至位於台 中市七期的新市政中心專用區,其區域建設了新市政大樓、市議會與周邊區塊高層豪 宅,此外,捷運與台中大都會歌劇院等重大建設亦同時推動中,目前市政府正執行新市 政中心「公1-2、公2-1、公2-2等公園(簡稱十字軸公園)」多目標暨地下停車場興建工 程。 本規劃設計基地(夏綠地公園)現況為草地,四周栽種樹種,但未設有公園機能之硬 體設施。故本計畫配合台中大都會歌劇院之興建案,並延續台中市都市計畫(新市政中 心專用區)細部計畫,藉由本次規劃設計配合市政府十字軸公園暨地下停車場與大都會 歌劇院興建工程,在藝術文化與民主政治並存的七期重劃區中形塑出一個「藝文與生活 共融之休閒文化綠帶」。

第二節

計畫目的

夏綠地公園綠化了高樓林立的七期重劃區,同時成為附近居民一個舒壓身心的活動 綠地,基地範圍一端為新市政十字綠園道,另一端為大都會國家歌劇院,基於新市政中 心綠帶串連的空間特質,擬定以下規劃目標: 一、在市政中心、藝術文化與休閒育樂之間形塑一道相互銜接的緩衝綠帶以滿足使用者 多樣化的行為與需求。 二、塑造理性、感性兼具之空間並營造基地之特色。 三、塑造具生態性綠帶空間,提供基地内生物舒適的棲息環境。 四、在生活與生態間取得平衡。

5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第三節

基地區位

本規劃基地位於臺中市西屯區新市政中心專用區內,北起市政北五路至市政北三 路、東起惠中路一段至惠來路二段之間。鄰近新市政大樓、市議會、大遠百、新光三越 及大都會歌劇院,為政治、商業、人文匯集之區域。且銜接中港路、文心路及市政路等 重要聯外道路,交通十分便利。

圖 1-3-1 基地區位圖 資料來源:本計畫繪製 6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第四節

基地範圍

本規劃基地位於臺中市西屯區新市政中心專用區,研究範圍為中港路二段、文心路 二段、市政北一路、惠民路、市政北七路及惠中路一段所圍塑之區域。基地範圍為惠中 路一段、市政北三路、惠來路二段及市政北五路圍塑之綠地,長約 293 公尺,寬約 60 公尺,面積約 1.755 公頃。

圖 1-4-1 基地範圍圖 資料來源:本計畫繪製 7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第五節

工作項目

本計畫之工作項目分為擬訂規劃設計目的、規劃設計流程、相關計畫與法規、案例 分析、基地調查與分析、潛力與對策、課題與對策、規劃設計構想、規劃設計方案、維 護管理計畫等十項。 ㄧ、擬訂規劃設計目的 二、規劃設計流程: 透過規劃設計流程之擬定,以更順利進行規劃設計案。 三、相關計畫與法規: 以上位計畫與相關計畫擬定之原則,作為規劃設計方針,透過相關法律條文,為規 劃設計作進一步之把關。 四、案例分析: 本次計畫透過案例分析作為設計之借鏡,透過他人之設計從中學習其優點及精華。 五、基地調查與分析: 本計畫於基地調查與分析中分為五大分析項目,為區位環境、自然環境、人文環境、 基地現況及生態永續診斷。區位環境項目包含環境現況,自然環境項目包含地形、 地質土壤、氣候及水文,人文環境項目包含土地使用分區、土地使用現況、公共開 放空間及動線,基地現況項目包含基地微氣候、排水、動植物、都市意象、景觀、 使用者及基地細部現況,生態永續診斷項目包含四項綠色指標(不透水率、綠覆率、 綠化量、植栽歧異度)。 六、潛力與對策: 透過潛力對策之分析,以釐清基地本身之優缺點,在規劃設計上能準確切入問題點。 七、課題與分析: 承接潛力對策所提出的優缺點,提出相關解決方案並透過設計手法克服。 八、規劃設計構想: 規劃設計構想分為八大項目,分別為發展定位及機能、整體理念、規劃設計目標、 規劃設計原則、整體構想、分區構想、空間計畫、空間相關性分析。 九、規劃設計方案: 規劃設計方案分為四大項目,分別為平面配置計畫、細部設施設計、植栽計畫、生 態永續。 十、維護管理計畫: 維護管理計畫分為短期及長期永續策略並擬定目標、時程、成效。

8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第六節

計畫流程與方法 設計目的

基地調查與分析 區 位 環 境

自 然 環 境 調 查

人 文 環 境 調 查

基 地 現 況 分 析

相關計畫與法規 生 態 永 續 診 斷

上 位 計 畫

相 關 計 畫

案例分析 相 關 法 令

潛力與限制

課題與對策

規劃設計構想

規劃設計方案

維護管理計畫 圖 1-6-1 計畫流程圖 圖片來源:本計畫繪製

9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第二章 第一節

相關計畫與法規 上位計畫

一、臺中市都市空間總體發展先期規劃-臺中市景觀綱要計畫 對於臺中市都市景觀的探究,以當前世界性的永續趨勢為綱,以歐洲先進國家對都 市景觀的創新詮釋為領,整合性地對臺中都市進行歷史性與在地性的系統調查。以「都 市景觀自明性」為訴求,具體地分析出六組具有潛力的「景觀結構」。以「都市景觀自 明性」為訴求,本規劃設計範圍屬於臺中市六大景觀架構中之「多元城市消費商圈」、 「環狀綠帶與串連之開放空間」及「城市生活類型與空間紋理」。 (一)多元城市消費商圈 1.各類型商圈獨特氛圍的景觀營造。 2.適宜的空間氛圍及各種層級的道路系統的發展(大眾運輸、車行、人行、自行車 道)。 (二)環狀綠帶與串連之開放空間 1.具獨特開放空間的「景觀特徵」。 2.「綠色廊帶公園」網絡連結。 3.強化台中綠色的「特殊地點」。 4.全方位的進行「公共關係與行銷」。 (三)城市生活類型與空間紋理 1.建立多類型生活結構的都會。 2.強化活動景致營造。 3.強化「生活中心」空間環境意象。 4.強化獨特場所與地點感。 5.從都市設計角度強化空間區位。 (四)小結: 依臺中市景觀綱要計畫針對基地所屬環境之改善建議,在空間改造部分將強 調四周道路系統之連結、空間串連、空間氛圍營造等,創造舒適並具特色的都市休 閒空間。

10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二、台中市都市計畫(新市政中心專用區)細部計畫 (100 年 8 月) 新市政中心專用區擁有完整、寬闊的公園綠地,其優質的環境條件及交通區位吸引 高品質的住宅、辦公大樓及新光三越等大型百貨公司進駐,近年來,更由於台中市政府 廣邀國際知名建築大師參與如新市政大樓及大都會歌劇院的規劃設計,進而提升台中市 的國際能見度。此外,也由於上述大型公共建設陸續啟動,促使本區房地產市場景氣熱 絡,成為高層精品住宅建案競逐的場域。新市政中心已成為21 世紀台中市的新都心及 都市國際行銷的櫥窗,綜上,細部計畫區將以《蛻變.台中櫥窗》作為未來發展之方向。 同時對於本計劃區,市府擬定五項指導原則,本綠園道規劃設計屬於五項原則中「發展 多元的高品質社區」、「形塑可辨識的城市意象」及「營造人性的公共生活環境」。

(一)發展多元的高品質社區—多層級住宅機能的提供 (二)形塑可辨識的城市意象—發展核心空間意象的形塑 (三)營造人性的公共生活環境—藉公共環境創造人性化空間 (四)小結: 依變更台中市都市計畫(新市政中心專用區)細部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案針 對基地所屬專用區之指導原則,在空間規劃改善上將著重於強化基地特性、公共開 放空間與基地之呼應、新市政中心專用區綠帶串連。

11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第二節

相關計畫

一、臺中大都會歌劇院新建規劃

(95 年 9 月)

臺中市政府將興建一符合國際水準之歌劇院,期能吸引國際水準之表演團體至此從 事表演及文化活動交流,提供臺中地區民眾高水準之欣賞表演空間,提升臺中地區之藝 文水準,並以戲劇饗宴之方式行銷臺中至全世界,未來希望歌劇院設立與臺中市周邊商 圈結合,蓬勃經濟繁榮發展與增加就業機會,並成為臺中市一處最佳文化景點。 (一)計劃理念 1.促進國際文化交流 2.豐富文化多元軟體活動 3.提振臺中市觀光文化產業 4.塑造臺中戲劇園區 (二)設計概念 不再執著於原有線性或曲面建築,而是超越原來幾何學模式,過去機械式的美學思 考,也轉為全新的電子美學形式,運用鋁板、玻璃等材料表現建築之輕盈、穿透感,使 自然的光與風結合數位電子媒體的流動,形成獨樹一幟的風格。

圖 2-2-1 建築設計概念圖 (三)機能活動 1.音樂、戲劇:歌劇、歌仔戲、布袋戲、傳統戲曲 2.舞蹈:芭蕾舞、爵士舞 (四)景觀設計構想 1.景觀與公共藝術相輔相成的規劃概念。 2.綠化與水景設計由基地正中心之建築物往週邊公園連續性擴散。 3.歌劇院之戶外開放空間為自由進入且易親近之公園。 4.以水景及夜間照明做輔助,增添戶外空間之華麗感。 資料來源:臺中大都會歌劇院

12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圖 2-2-2 大都會歌劇院戶外景觀配置圖

圖 2-2-3 歌劇院正立面圖

圖 2-2-4 歌劇院透視圖(夜間) 資料來源:臺中大都會歌劇院

13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二、臺中新市政十字綠園道規劃

(101 年 7 月)

臺中市有環繞全市的翡翠項鍊─環狀綠園道,新市政中心內的綠園道是唯一不在環 狀翡翠項鍊內的獨立園道,兩條園道呈十字交叉,分別為 100 米寬及 90 米寬,也是臺 中市內最寬的兩條綠園道。百米縱向園道連接新市政府及新市議會,橫向綠園道則串連 大都會歌劇院。 (一)設計概念 1.政治軸線:市政府與市議會之銜接(縱向) 2.藝文軸線:延續大都會歌劇院(橫向) (二)景觀設計構想 整個十字綠園道的規劃構想以「綠的博覽會」為發展主軸,透過觀賞、觸摸、 聆聽,去體驗在森林裡活動的感動。主要有下列的規劃構想: 1.互動式園區 透過民眾與植栽的互動,重新認識植物對環境的重要性。 2.環形展演區 透空的金屬環狀藝術品回應著市府與議會之間的對話,微微下陷的廣場成為低 碳宣導之最佳舞台。 3.森林廣場 利用包覆性強的基地條件,創造多元化的小空間,提供街頭藝術表演及里民聚 會之戶外空間。 4.中央公園 利用大片草皮、寬闊人行步道及大量高挺植栽,以塑造容易親近又莊重的中央 公園。 5.交通寧靜區 考慮交通流量及民眾使用性,建議以雙車道單向行駛,同時置入交通寧靜區之 概念,以蜿蜒車道、樹穴分隔島等設施降低車速及增加綠化,回歸以人為本之 公園概念。 (三)小結 本規劃位置介於大都會歌劇院及十字綠園道之間,形成一條具連結性之都市綠 帶,因此本基地肩負著成為歌劇院及新市政之間緩衝帶及串連之公園綠地,搭配以 上兩計畫之設計元素,如:曲線、十字動線等,融合於此次夏綠地公園規劃設計。

14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圖 2-2-5 十字綠園道平面配置圖

15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第三節

相關法令

本計畫參考<臺中市新市政中心專用區都市設計審議規範>、<變更臺中市都市計 畫(新市政專用區細部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書>、<臺中市公園綠地園道及行道樹自 治管理條例>、<臺中市園道、綠地、公園公共藝術品設置管理要點>等相關法令。 法規上,本基地綠覆率不得低於百分之六十,帶狀公園之植栽注重立體綠美化,廣 場之樹冠水平投影面積不得低於百分之三十,廣場之舖面材質應維持百分之五十以上之 透水舖面。 表 2-3-1 臺中市新市政中心專用區都市設計審議規範 臺中市新市政中心專用區都市設計審議規範 條文內容 第六條

道路及永久性空地 (一)車行道路燈以高明度、高光源為主。 (二)人行道路燈以柔和暖色,低光源為原則。 (三)人行道須為美觀圖案構成之舖面,穿越車道時,其舖面及高程仍應連續 順平,並應說明舖面顏色及材料質感。 (四)下列道路應配合鄰接之人行步道,舖設美觀硬質透水性構造舖面: 河 南路、市政北一路、市政北七路、惠中路。 (五)行道樹之喬木,其樹冠形狀,及淨高規格同第十八條說明;帶狀公園之 植栽著重立體綠美化。 (六)公園及帶狀公園之綠覆面積所佔比例不得小於百分之六十,其中有床基 之花壇面積不得超過綠覆面積之百分之十。 (七)公園、帶狀公園、人行步道、停車場、及廣場之設計有高程差時,應設 置斜坡道,以利通行。 (八)廣場、平面停車場須種植樹木,其樹冠水平投影所占面積不得小於百分 之三十,其樹冠形狀及淨高規格同第十八條說明,廣場之舖面材質應維持 百分之五十以上之透水舖面。 (九)廢氣排出口、通風口,不得面對公園、帶狀公園、人行步道及廣場設置。 (十)公共開放空間不得設置任何障礙物。但下列項目經本委員會許可者不在 此限: 1.露天咖啡座、噴泉、書報亭、賣花亭、海報亭、路燈。 2.其他經本委員會許可之項目。 前目所稱之障礙物不包括無床基之樹木。

第十一條 人行步道開闢為進出車道使用時應顧及現有行道樹。

16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表 2-3-2 變更臺中市都市計劃(新市政中心專用區)細部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書 變更臺中市都市計劃(新市政中心專用區)細部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書 條文內容 第十四條 景觀與綠化 (五)本計畫區各種專用區之建築法定空地,應依下列規定實施綠化: 1.公園綠地之綠覆面積所占比例不得小於百分之六十,其中有床基之花壇 面積不得超過綠覆面積百分之十。 2.公園、綠地應植樹冠高四公尺以上之喬木,面積不得少於百分之三十, 且根部應保留適當之透水性表面。 3.建築基地之法定空地包括採綜合設計放寬規定所應留設之開放空間,應以 集中留設為原則,該空地面積每滿六十四平方公尺應至少植喬木一棵,樹冠 離地面淨高兩公尺以上,且該空地綠覆所占面積不得小於該空地面積百分 之五十。 4.種植樹木之樹冠垂直投影面積可計入綠覆面積。 (六)面臨道路之施工圍籬與安全護網應進行立面綠美化,以美化都市景觀。 公布時間:民國 101 年 4 月 3 日

表 2-3-3 臺中市公園綠地園道及行道樹管理自治條例 臺中市公園綠地園道及行道樹管理自治條例 條文內容 第四條

本市新闢二十公尺以上之道路且人行道寬度達三公尺,應栽植行道樹。 前項以外新闢道路,如有需要者,工程主辦機關得經本府同意栽植。

第五條

已開闢之道路,如須栽植行道樹者,由管理單位調查後訂定栽植計畫,編 列預算辦理。

第六條

行道樹宜選擇生長勢旺盛、枝幹堅強、樹型優美、抗風、抗污染且適合本 市環境氣候生長之樹種。

第七條

公園開闢或道路拓寬時,原有樹木應以原地保留為原則。道路拓寬如須移 植或砍伐時,應依第四條之規定辦理栽植。

第八條

新植行道樹栽植時,應避免妨害道路旁住戶進出,已植之行道樹因妨害住 戶出入或因施工而必須遷移者,應由住戶或施工單位向本府申請遷移,不 得私自遷移或砍伐。

第九條

公園、綠地、園道、行道樹如發現樹木枯死或有枯死之虞者,由管理單位 調查後儘速補植;其係遭人為破壞者,應予追償,屬故意破壞者並應即通 知警察機關依法偵辦。

第十一條 公園、綠地、園道內之植栽、行道樹及其植穴上,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棄置果皮、紙屑、砂石或其他廢棄物。 17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二)張貼廣告或懸掛、樹立招牌。 (三)曝曬衣物。 (四)毀損樹木、護欄或支柱等設施。 (五)封閉栽植穴。 (六)擅自堆置物品及栽植花木蔬果。 (七)其他經本府公告損害公園、綠地、園道及行道樹之行為。 第十二條 違反第八條及前條規定致毀損植栽者,應負賠償責任,其基準如下: (一)毀損珍稀樹木,應以專案辦理估價。 (二)主枝折損或根群嚴重毀損者,賠償金額依該規格樹木基本單價二倍計 算。 (三)只賸主幹或根群喪失二分之一以上之嚴重毀損,賠償金額依該規格樹 木單價三倍計算。 (四)主幹折斷、環狀剝皮或遭挖除及封閉植穴致全損者,賠償金額依該規 格樹木基本單價六倍計算。 (五)封閉植穴者應恢復原狀,並依該規格樹木基本單價計算。 (六)灌木、草坪及其他植栽依面積株數及其規格基本單價三倍計算。 樹木之基本單價由本府另定之。 第十三條 管理單位對行道樹及綠地應經常維護或修剪。 第十五條 公園內各區得設置下列設施: (一)人行道、自行車道及給排水系統。 (二)樹木、花卉、草坪及其必須之花架、花壇、溫室。 (三)橋樑、假山、池塘、 噴水池。 (四)亭榭、迴廊、桌椅、 無機械小艇。 (五)紀念碑、牌坊。 (六)垃圾收集設施。 (七)公共廁所及盥洗設備。 (八)照明設備。 (九)標準鐘、日晷臺。 (十)公共電話亭、郵筒。 (十一)必要之附屬設施。 公布時間:中華民國 91 年 2 月 7 日

18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表 2-3-4 臺中市園道、綠地、公園公共藝術品設置管理要點 臺中市園道、綠地、公園公共藝術品設置管理要點 條文內容 第一條

臺中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為鼓勵將藝術融入本市園道、綠地、公園景 觀並持續維護管理,以提昇生活環境藝術,特訂定本要點。

第二條

本要點所稱公共藝術品,係指設立於本市園道、綠地及公園之繪畫、工藝、 書法、雕塑、攝影及其他利用適當媒材完成之藝術創作。

第三條

申請設置公共藝術品應檢送詳細計畫包括設置地點、作品內容、設計圖、 模型及管理維護執行計畫,向本府申請。 前項藝術品如係他人享有著作權者,應附具著作權人同意使用之證明文件。

第四條

公共藝術品之設置,經本府業務單位受理初審,提請臺中市公共藝術審議 委員會審議通過,呈市長核定後辦理。

第五條

申請之藝術品設置及管理維護計畫,經本府核定後,由申請人自費施行, 並得於該作品處標註其名稱(規格不得大於五0公分乘五0公分)以彰顯 之,惟該藝品應捐贈歸屬本府所有。

第七條

本市園道綠地除設立公共藝術品及本府核准之街道傢俱、路燈、交通標誌、 號誌等及其他必要設施外,不得設立其他構造物。 公布時間:中華民國 89 年 6 月 13 日

19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第三章 第一節

環境資源調查與分析 區位環境

基地位於臺中市西屯區新市政中心專用區,鄰近新市政府、市議會、大都會歌劇院、 新光三越及大遠百,且銜接臺中港路、文心路、市政路等重要聯外道路,為一個政治、 藝文、商圈匯聚之區域。

圖 3-1-1 區位環境圖 資料來源:本計畫繪製 20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第二節

自然環境

一、地形 西屯區橫跨大肚山台地與台中盆地,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新市政中心專用區重 劃前多為農田,地勢起伏不大,重劃時再經整地,地勢平坦,有利於都市開發之推展。

圖 3-2-1 臺中市地形圖 二、地質土壤 西屯區地質構造分屬於沖積層(台中盆地)和洪積層(大肚山台地),大肚山台地 上的洪積層是由卵圓形石礪和砂土混合而成的西屯系黏質壤土和西屯系砂質壤土,土質 較為乾旱。台中盆地的沖積層土壤較肥沃。基地位於砂頁岩老沖積土分布區域,土質屬 砂質土,排水性佳。

圖 3-2-2 地質土壤圖

21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三、氣候 西屯區年均溫約攝氏 23.3 度,平均最高氣溫為 28.6℃,平均最低氣溫為 16.6℃,但 受地形影響,大肚山台地區的晝夜溫差變化比台中盆地大。年雨量 1773 公釐,較台灣 西部各大都市少雨,但雨季與高溫季節一致,約五月至八月。風向主要受季風影響,冬 季吹拂風向以東北風為主;夏季則以南風為主。 35 30 25 溫度

20

氣溫

15 10 5 0 一

月份

十 十一 十二

統計時間:1981~2010 年

圖 3-2-3 溫度圖 350 300 250 公釐

200

降水量

150 100 50 0 一

月份

十 十一 十二

統計時間:1981~2010 年

圖 3-2-4 降水量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22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圖 3-2-5 冬季風花圖

圖 3-2-6 夏季風花圖 資料來源:Google 風花圖

23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四、水文 西屯區共有筏子溪、港尾溪、永安溪、普濟溪、東大溪、南邊溪、潮洋溪、惠來溪、 楓樹溪與麻園頭溪等十條溪流。其中惠來溪流經計畫區,惟其流域與流量不大,於計畫 區之部分幾乎已全部加蓋基地,下游流入內新庄子溪後,排入筏子溪。

圖 3-2-7 基地周遭水文 資料來源:本計畫繪製 24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第三節

人文環境

一、土地使用分區 本規劃基地於「臺中市都市計畫(新市政中心專用區)細部計畫」區內,規劃面積 為 1.755 公頃。本研究範圍內主要以新市政用地、公園綠地、停車場用地為主。

住宅區 商業區 機關用地 新市政用地 公園用地 河川區 學校用地 停車場用地

圖 3-3-1 臺中新市政中心專用區都市計畫圖 資料來源:臺中市 都市發展局

25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二、新市政中心專用區土地分區 在新市政中心專用區土地使用中,將新市政用地劃分為三種使用分區,ㄧ為住宅區 (第一種新市政專用區),二為住商使用(第二、三、六、七種新市政中心專用區),三為 商業區(第四、五、八種新市政中心專用區),其餘專用區內土地則規劃為機關用地、公 園用地、停車場用地及廣場兼停車場用地。本基地四周除公園用地外皆為住商使用,目 前在建築物的一樓已經開設多家店面,未來專用區內正在養地之區域一旦興建完成,整 個住商使用的區域會更加完整,故本計畫將拓寬人行道空間,以對映四周商業使用之空 間(騎樓、迴廊及帶狀公共開放空間)

圖 3-3-2 新市政中心專用區土地使用分區圖 資料來源:臺中新市政中心專用區細部計畫書及本計畫繪製

26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三、土地使用現況 本基地為惠中路至惠來路之公園綠地。基地四周使用狀況以獨立雙戶住宅、集合住 宅、未開發為主,並串連文教設施及社區遊憩設施。故本規劃設計需考量住宅住戶使用、 居民休閒活動在動線上之串連。

圖 3-3-3 土地使用現況圖 資料來源:臺中新市政中心專用區細部計畫書

27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四、公共開放空間 基地兩旁面向市政北五路及市政北三路之建築物於新市政專用區細部計畫中指定 留設至少四公尺之迴廊,惠中一街、惠中二街、惠中三街、惠中五街、惠中六街及惠中 七街的建築物指定留設寬度至少四公尺之騎樓,惠來路及惠中路上之建築基地則指定建 築退縮線退縮寬度至少四公尺為帶狀式公共開放空間。故本規劃設計為配合其規劃,將 現況約兩公尺之人行道拓寬以符合四周開放空間之尺度。

圖 3-3-4 留設公共開放空間示意圖 資料來源:臺中新市政中心專用區細部計畫書

28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五、動線 (一)行車動線 車行主要動線為銜接中港路的惠中路與惠來路,次要動線為銜接文心路的市政北三 路與市政北五路。市政北三路與市政北五路的道路寬較惠中路窄,減弱行車之速度,因 此基地北方與南方較無交通噪音。

圖 3-3-5 行車動線 資料來源:本計畫繪製 29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二)大眾運輸動線 基地四周大眾運輸系統發達,在基地兩側皆有公車站牌,本計畫將設置及改善原先 候車空間,以貼近使用者需求。

圖 3-3-6 公車路線 資料來源:本計畫繪製

30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三)步行動線 本規劃基地四周之人行道及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完善(參閱圖 3-3-3 留設公共開放空 間示意圖),提供行人優質步行空間,本規劃透過配合附近人行道以串連步行動線,提 共完善之步行空間。

圖 3-3-7 步行動線 資料來源:本計畫繪製

31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第四節

基地現況分析

一、基地微氣候 基地風向主要受季風影響,冬季吹拂風向以東北風為主;夏季則以南風為主,因基 地四周高樓林立,所以大樓間隙容易產生大樓風,故未來基地内將配置常綠、抗風之喬 木,作為基地之防風植栽帶。冬季上午日照充足,從中午開始,基地被四周建築物陰影 遮擋;夏季時,基地全天日照充足,因此未來植栽設計應配置耐酷暑之植栽以提供遮蔭。

圖 3-4-1 大樓風示意圖 資料來源:本計畫繪製

32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表 3-4-1 日照 冬至日照

夏至日照

上午

上午

中午

中午

下午

下午 資料來源:本計畫繪製

33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二、基地排水 夏綠地公園位於新市政專用區內,四周規劃為七期豪宅區,整體環境有良好的管 制,因此附近無點源、非點源汙染,基地內地勢北高南低,排水良好,逕流量為 0.24(立 方公尺/秒)。

圖 3-4-2 排水方向 資料來源:本計畫繪製

34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三、動植物 (一)植栽分析 目前基地內原有樹種為黑板樹 98 棵、樟樹 13 棵、茄苳 76 棵、櫸木 9 棵、刺桐 2 棵、楓香 5 棵、肉桂 1 棵、金露花約 40 平方公尺。唯黑板樹、莿桐、金露花之外,其 他皆為本土種植栽。基地內 90%的植栽生長良好,唯黑板樹下之金露花因日照不足,而 生長不良,須移除,改植其他較耐陰植栽。目前鳥餌植栽僅有樟樹及茄苳,生物食物來 源不足,未來計畫增加其他鳥餌及誘蝶植栽。整體植栽種類較少,多樣性低,未來計畫 增加植栽種類並以複層植栽設計手法為主。

圖 3-4-3 現況植栽分布圖 資料來源:本計畫繪製

35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表 3-4-2 現況植栽表 植栽名稱

學名

規格

數量

黑板樹

Alstonia scholaris

H:12m W:8m ∮46.43cm

98 棵

生長良好 板根破壞鋪面

樟樹

Cinnamomun camphora

H:6m W:2.5m ∮17.68cm

13 棵

新種植

抗空氣汙染 鳥餌植物 本土種

茄苳

Bischofia javanica

H:7.5m W:10m ∮25.69cm

76 棵

生長良好

抗空氣汙染 鳥餌植物 本土種

Zelkova serrata H:9m W:10m ∮16.20cm

9棵

生長良好

空氣汙染指標樹 本土種

櫸木

生長狀況

備註

刺桐

Erythrina varuegata

H:9m W:15m ∮53.66cm

2棵

生長良好

焦點樹

楓香

Liquidambar

H:9m W:6m ∮26.75cm

5棵

生長良好

本土種

肉桂

formosana

H:3m W:2m ∮7.32cm

1棵

新種植

本土種

40 ㎡

生長不良

金露花

Duranta repens H:1m W:1m

資料來源:本計畫整理

36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圖 3-4-4 植栽生長狀況 資料來源:本計畫繪製

37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二)動物資源 臺中市常見留鳥種類為麻雀、綠繡眼、白頭翁、小雨燕、赤腰燕、白鶺鴒、大卷尾、 斑鳩、紅嘴黑鵯,常見候鳥種類則為紅尾伯勞。本小組於基地實地觀察,發現基地主要 棲息鳥種為麻雀、斑鳩、白頭翁、紅嘴黑鵯等四種鳥類。(參閱表 3-4-3) 表 3-4-3 鳥類資源 鳥種

學名

科名

食物來源

特性

麻 雀

Passer montanus

文鳥科

昆蟲 草籽

雜食性

斑 鳩

Streptopelia chinensis

鳩鴿科

果實 種子 昆蟲

雜食性 在草地行動

白 頭 翁

Pycnonotus sinensis

鵯科

種子 果實 昆蟲

雜食性

紅 嘴 黑 鵯

Hypsipetes leucocephalus

鵯科

野果 蟲子

雜食性 在草地行動

圖片

資料來源:本計畫整理

38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四、都市意象 都市意象分為通道、邊緣、區域、節點、地標,本規劃設計從中萃取其元素並運用 於設計。 (一)通道 基地四周之通道以迴廊、騎樓、帶狀開放空間及柏油路為主,此區迴廊、騎樓及帶 狀開放空間規定其至少寬度 4 米,因此人行動線寬敞舒適。

圖 3-4-5 通道 資料來源:本計畫繪製

39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二)邊緣 基地四周高樓林立,由建築物交織成的天際線與計畫區外中低樓層相對映。

圖 3-4-6 基地周遭現況

圖 3-4-7 計畫區外街景 圖片來源:本計劃拍攝

(三)區域 研究範圍內建築風格為現代及西方古典造形,色彩以米黃、米白及暖灰色為基調。 基地四周公寓住宅之建築材料以面磚(3F 以上)及石材(2F 以下)為質感、邊界元素以綠 籬為主,以喬木及灌木作為景觀綠化。建築物頂以設計華麗的夜間照明系統,照耀整個 七期重劃區,此區的空間呈現出沉穩典雅之特色。

圖 3-4-8 景觀綠化現況圖

圖 3-4-9 基地白日夜間現況圖 圖片來源:本計劃拍攝

40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四)節點 基地四周道路銜接臺中市重要幹道(中港路、文心路、市政路),又包括附近有新光 三越及大遠百等百貨公司、新市政大樓、大眾運輸系統,穿越基地之人潮眾多,特別在 基地兩端(靠近大都會歌劇院及十字園道)更是人潮、交通匯集之節點。

圖 3-4-10 節點 資料來源:本計畫繪製

41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五)地標 此區目前主要地標為新市政大樓、新光三越及大遠百,未來大都會歌劇院落成,將 成為此區最重要及最主要之地標。

圖 3-4-11 地標 資料來源:本計畫繪製

42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五、景觀 (一)天際線 基地四周高樓林立,現代、古典風格建築並立,未來十字綠園道、大都會歌劇院落 成時,天際線會有高低起伏的美感,呼應出都市的線條。未來計畫搭配植栽營造出樹冠 連綿不絕的自然線條,在質感上呈現軟硬線條的對映。

圖 3-4-12 天際線 圖片來源:本計畫拍攝 (二)街景 1.街景 A:往大遠百方向,街景中建築物與停車場穿插,未來停車場空間也會建設 高樓,屆時整體街景會更完善。

圖 3-4-13 街景 A 2.街景 B:往反方向,街景皆以建築物串連,配合一些精品店,有異國街道之感。

圖 3-4-14 街景 B

43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3.街景 C:以歌劇院方向,歌劇院將成為計畫區內重要景點,未來設計時應保持視 覺開放,在基地內可直接欣賞歌劇院建築。

圖 3-4-15 街景 C 4.街景 D:以十字綠園道為方向,可看見市政府、議會、及新市政公園,未來十字 綠園道、本基地與歌劇院將成為綠帶之串聯,因此亦需以視覺開放手法 設計。

圖 3-4-16 街景 D 圖片來源:本小組拍攝 5.小

結:以大都會歌劇院為主角,基地為配角,為串連歌劇院、基地及十字綠園 道,採視覺開放的設計手法,注重基地內看外、外看內的視覺感。

44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六、使用者 根據本小組實際於基地進行使用者行為觀察與訪談,大致將行為活動分為七大類- 運動、遊玩、遛狗、約會、騎單車、逛街路過、等公車,而活動最頻繁的時間點為早上 6:00~10:00 及下午 16:00~19:00。 訪談內容主要以對基地的感覺與建議為主,本小組歸納為五大需求,ㄧ、增添植栽 豐富基地景觀並提供遮蔭。二、增添設施物豐富基地視覺性。三、規劃休憩區及親子共 同活動空間。四、基地與十字園道、大都會歌劇院空間連結。五、增加動線及空間以方 便從事其他活動。使用者對本基地的整體評價是覺得還不錯,但仍有改善的空間。

圖 3-4-17 運動

圖 3-4-18 騎單車

圖 3-4-19 路過

圖 3-4-20 遊玩

圖 3-4-21 遛狗

圖 3-4-22 約會 圖片來源:本計畫拍攝

45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表 3-4-4 使用者行為 使用行為 1

運動(健走、散步、慢

地點 基地人行道

跑、有氧操) 2

遊玩(踢球、投接球、飛

時間 6:00~8:00

4

遛狗

約會

中央草坪

16:00~18:00

人行道

8:00~11:30

中央草坪

16:30~18:30

人行道石椅

17:00~19:00

中央草坪石頭堆 5

騎腳踏車

每天

人行道

17:00~18:00

使用者 七期住戶 附近民眾

16:00~18:00

盤) 3

頻率

假日

外地遊客

平日較少

孩童、青少年

每天

附近居民

假日

情侶

平日較少

(非附近居民)

假日

七期住戶 附近居民

6

逛街路過(穿越草坪)

人行道

10:00~21:00

每天

中央草坪 7

等公車

人行道公車站牌

臺中市市民 外地遊客

6:00~8:00 16:00~18:00

每天

附近民眾 學生

全天(假日)

資料來源:本計畫整理

圖 3-4-23 使用者行為分佈 資料來源:本計畫繪製 46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七、基地細部現況 (一)設施:基地内設有座具、燈具、垃圾桶、公車站等設施。 1.座具:使用頻率高,缺乏設計感 2.燈具 (1)路燈(人行道):照明良好,缺乏設計感 (2)路燈(基地四周):造型較佳,過度密集擺設,成效不佳 (3)庭園燈(草坪):照明良好,應配合設計配置 3.垃圾桶(三個):使用良好,但垃圾筒外觀缺乏設計感 4.公車站 (1)公車站(惠來路):使用良好 (2)公車站(惠中路):公車站牌下應設置相關候車座具等設施 表 3-4-5 現況設施表 項目

座具

燈具

垃圾桶

公車站

現況照片

圖 3-4-24 設施配置圖 資料來源:本計畫繪製及拍攝 47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二)公共藝術 為呼應自然,基地上放置許多巨石塊,但缺乏配置的規劃,顯得無主題性,應重新 規劃配置,同時巨石也可成為短暫休憩的座具。未來也可適當配置新的公共藝術,增加 藝術文化特色。

圖 3-4-25 公共藝術配置圖

圖 3-4-26 公共藝術 資料來源:本計畫繪製及拍攝

48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三)夜間照明 四周建築的照明、路燈照明使整體不漆黑,較安全。豪宅屋頂照明較奢華,相對基 地內需要較低調儉約的照明,去襯托出豪宅區的夜景。

圖 3-4-27 夜景全景 圖片來源:本計畫拍攝

(四)材料 基地使用大量石材與四周建築呼應,但顯得過於僵硬,未來應適當配置植栽等軟性 景觀元素使用。 表 3-4-6 設施材料表 設施

材料

座具

石材

硬舖面

石材

軟鋪面

地毯草

庭園燈

金屬製

垃圾桶

木製、鐵製 資料來源:本計畫整理

49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第五節

生態永續診斷

為評估基地現況,以四項綠色指標-透水率、綠覆率、綠化量及植栽歧異度,作為 檢討方針。 一、透水率 透水面積:12901.26 ㎡ 基地面積:17767.6 ㎡ 算式:12901.26÷17767.6×100%=72.61% 二、綠覆率 綠化面積:13327.57 ㎡ 基地面積:17767.6 ㎡ 算式:13327.57÷17767.6×100%=75.01% 三、綠化量 表 3-5-1 綠化量計算表 綠化量 生態複層

0

闊葉大喬木

4.16

㎡(1 株)

闊葉小喬、針葉樹

0

棕櫚類

1200

0

900

763776

㎡(1 株)

600

0

0

㎡(1 株)

400

0

灌木

47

300

14100

多年生蔓藤

0

100

0

草坪、地被

12901.26

20

258025.2

204 株

763776+14100+258025.2=1035901.2(kg)

50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四、植栽歧異度:以 Shannon-Wiener 多樣性指數為計算公式。 表 3-5-2 植栽歧異度計算表 植栽歧異度 H=-Σ(ni/N)×log(ni/N)

Ni=樹種數目

N(植栽總數)

植栽名稱

數量

204

黑板樹

98

204

-0.15296

茄苳

76

204

-0.15976

櫸木

9

204

-0.0598

刺桐

2

204

-0.01969

樟樹

13

204

-0.0762

楓香

5

204

-0.03948

肉桂

1

204

-0.01132

加總

204

-0.51921 H 0.51921 資料來源:本計畫整理

51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第四章

案例分析

一、草悟道 (一)區位 1. 位置:台中市西區 2. 全長:三公里 3. 範圍:北起台中科博館、勤美誠品、市民廣場、經國園道、國美館南至美術園 道 (二)計畫名稱:綠園道-都會綠帶再生 (三)計畫緣起:以「綠園道 - 都會綠帶再生」為題,獲選交通部觀光局「競爭型國際 觀光魅力據點示範計畫」補助。經費總預算 8.13 億元。 (四)計畫目標:打造串連台中市觀光資源的綠園道,具特色的戶外展場承載在地特色文 化,轉化成為國際觀光魅力據點。 三個層次: 1. 減碳園道 2. 藉由綠園道再生,帶動城市躍升 3. 利用台中市之樞紐效應,帶動中台灣與全台之發展 (五)計畫概念:以「行草」自然流暢之氣韻傳達綠園道時而緊湊、時而靜謐、有濃有淡、 有密有疏的活動強度、氛圍、空間。 (六)計畫內容 1. 科藝之丘:科博館跨越中港路之天橋。 2. 藝文之星:草坡看台、湧泉廣場。 3. 零碳之道:雕塑之森、鏡湖之園。 4. 蘇活之區:自行車道、假日藝廊。 5. 浪漫之濱:公共藝術及美饌廣場。

圖 4-1-1 草悟道平面圖 52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七)分析 表 4-1-1 草悟道分析 項目

內容

空間

1.平坦地形形塑開闊入口,視覺穿透性 。 2.被綠蔭包覆之空間感,塑小型廣場。

動線

1. 以線性貫穿綠園道,使用者可從四周直接進入人行道及中央步 道,穿越具便利性。

元素

1. 鋪面:灰色調的石材鋪面拼接以呼應都市質感。 2. 設施物 a.木平台:空間轉換。 b.咖啡座:搭配附近店家提供休憩空間。 c.座具:配合動線配置。 d.階梯:配合人體尺度提供休憩,多功能性。 e.導覽牌:動態導覽。 f.水景設施:造型設計與座具呼應。 g.路燈:以葉片意象與流線型為設計。 3. 水 a.靜止水面:反射四周建築倒影,呼應基地靜謐之感(靜態)。 b.噴霧:趣味性,調節基地內微氣候(動態)。

色彩

1. 以灰、綠色調穿插,灰色表示都會空間,綠色則代表植栽、生態、 綠美化。

手法

1. 2. 3. 4. 5.

鋪面以線性拼接的方式呈現,視覺引導。 搭配草坡使地形有高低變化,變化性。 以水的不同形式呈現,趣味性。 殘障坡道設有緩衝設施,安全性。 配置無障礙設施,具便利性。 資料來源:本計畫整理

(八)設計應用 1. 主動線配合無障礙設施,打造以人為本、舒適、便利的人行空間。 2. 利用鋪面拼接方式形成視覺引導。 3. 利用水的不同形式成為設計元素,形塑出動靜對映的空間氛圍。 4. 運用設計元素去轉換空間,達到空間串連目的。 5. 具有設計感、基能性的休憩空間,讓使用者更舒適的使用。 53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二、中央公園 (一)區位 1. 美國紐約市曼哈頓區大型都市公園 2. 面積 843 英畝(3.41 平方公里) (二)計畫緣起:大量人口湧入都市,經濟優先的發展理念,不斷被壓縮的公園綠化等公 共開放空間使得城市格局的弊端表露無遺,因此市民對於新鮮空氣、水、 陽光及公共活動空間的要求成為當務之急。 (三)設計理念:引用了曲線道路及不規則草坪、樹群、湖泊等人造工程營造出特有的城 市公園景象。 (四)動 線:道路分支多條,提供行車及行人的穿越空間,運用互不干擾的原理形塑 園內空間,提供不同的使用活動。

圖 4-1-2 中央公園平面圖

圖 4-1-3 中央公園動線圖

54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五)分析 表 4-1-2 中央公園分析 項目

內容

空間

1.中央的大草坪延伸至公園邊緣的茂密樹林,與四周的高樓大廈成為強 烈對比。 2.營造田園、自然風格,形成一個自然圍塑之空間,供使用者逃離都市 叢林的冰冷感及疏離感。 3.開放式空間

元素

1.鄉村田園意象 2.軟性元素:草皮 3.曲線、自然形分割

特色

1.四季分明,觀賞性價值高

資料來源:本小組整理

(六)設計應用 1. 2. 3.

以植栽的四季變化,營造出不同之氛圍。 動線運用互不干擾的原理形塑園內空間,避免人車同道。 以鄉村田園風格為基底,營造出悠閒的林蔭、湖泊自然景色,與外圍高樓形成 反差對比,形塑另一處世外桃源,因此可運用於設計,對比周遭高樓林立的壓 迫感,以輕鬆閒適的理念為基底,營造出一處都市裡的戶外空間。

55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第五章

潛力與限制

一、潛力與限制 (一)潛力 1.

2.

3.

4.

基地位於臺中市新市政中心內,在都市叢林中,成為一塊重要的休閒綠 地,同時新市政專區已經具有完善的空間規劃,又由於夏綠地公園位在十 字綠園道與大都會歌劇院串連綠帶上,遊憩之動線順暢。 附近有新光三越、大遠百、老虎城等百貨公司,藝文景點有台中大都會歌 劇院,同時秋紅谷生態公園剛落成,因此附近豐富的遊憩景點將帶動台中 遊憩觀光。 基地四周建築物受都市計畫規範,統一了開放空間、一樓挑高高度等,其 行道樹種植細質感、樹形佳之樹種,建築風格以現代、古典為主,空間色 調也以米黃、米白及暖灰色為統一基調,因此此區空間質感佳。 基地内植栽生長環境佳,排水順暢、陽光充沛。生長了許多本土樹種,如: 樟樹、茄苳,其特性抗空氣汙染、抗風,同時也是基地内生物的食物來源。

(二)限制 1. 基地四周道路銜接中港路、文心路、市政北一路等重要幹道,四周車流量大, 產生空氣汙染。 2. 基地位在七期重劃區,整體空間高樓林立,受東北季風影響,在大樓間隙之 間產生大樓風,對使用者產生影響。 3. 附近大都會歌劇院自明性強,基地必須成為歌劇院之延伸,擔任十字綠園道 與歌劇院之配角。 4. 基地受限於臺中市新市政中心專用區都市設計審議規範等規定,其限制綠覆 率須達 60%、惠中路人行道須以透水性鋪面進行設計等條件。 表 5-1-1 潛力與限制 潛力 1. 新市政中心重要之綠地資源 2. 基地植栽的生長環境佳 3. 基地附近具完善之空間規劃 4. 基地位於串連綠帶,遊憩動線順暢 5. 基地四周空間質感佳 6.遊憩景點發達,帶動台中觀光發展

限制 1. 2. 3. 4.

56

車流量大,產生空氣汙染 大樓間隙產生大樓風 附近地標自明性高 受都市設計審議規範等法規限制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第六章

課題與對策

課題一:基地與附近綠帶之串連結性不高。 說明:基地與附近綠帶被惠中路、惠來路間隔,整體無設計元素串連十字綠園道與 大都會歌劇院,感覺像是一段獨立的公園綠地,缺乏整體感。 對策: 1.採視覺開放,串連整體綠帶。 2.萃取十字綠園道、歌劇院及周遭建築的「形、色、質」元素,融合於設計。 課題二:基地高樓間隙之間產生大樓風。 說明:基地冬季時吹拂東北季風,又因四周高樓林立,大樓之間產生大樓風,風勢 強大,對使用者產生影響。 對策: 1.種植防風林。 2.以植栽配置方式,減緩大樓風。 課題三:生物棲地環境不佳。 說明:基地内植栽種類數少,鳥類攝食來源、棲息空間不足,影響基地内生態性, 同時,人類行為亦會對鳥類棲息環境產生負面影響。 對策: 1.採生態工法,營造生物良好之棲息環境。 2.增加鳥餌植物、誘蝶植物,同時提高植栽歧異度。 課題四:無法滿足使用者需求。 說明:1.基地動線單一,使用者行為衝突,行走動線不便。 2.基地空間單調無聊,無法與十字園道、大都會歌劇院有所串連,無舒適的 休憩空間。 3.基地内設施單一,無設計感。 對策: 1.透過使用分區計畫,區隔衝突行為。 2.依使用者需求調整內部動線、增加需求設施。

57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第七章 第一節

規劃設計構想 發展定位與機能

新市政中心專用區係民國70年代為紓解舊市區發展壓力所規劃的雙核心發展模 式,並據以作為台中市的副商業中心;然而,隨著都市空間結構的改變,加以大肚山科 技走廊產業群聚效應,台中市發展重心已然西移。當時規劃的副商業中心,今日已取代 舊市區而成為新興的都市商業活動核心,同時,市政府欲將台中營造成「文化.經濟. 國際城」。 一、發展定位 本計畫範圍位於台中新市政中心專用區內,基地位處於台中市政府、市議會及大都 會歌劇院黃金三角之中心。為呼應新市政中心發展方向「蛻變.台中櫥窗」中所以提及 成為綠意盎然的新市政核心區之想法,本計畫將基地定位於: (一)綠之藝:大都會歌劇院之配角,藉由扮演歌劇院前景之角色,烘托出大都會 歌劇院主角的藝與美。 (二)綠之眼:配合新市政周邊十字園道之興建,成為其專用區綠帶串連之核心。 (三)綠之畫:基地處於高級住宅區,綠地空間與建築交織成最美的一幅畫。 二、機能 計畫區擁有政治行政、藝文展演及優質住宅等性質,塑造出理性、感性兼具之區域, 其機能設定為: (一)居民身心紓解之綠色廊道 (二)政府活動舉辦之軟性區域 (三)藝文氛圍瀰漫之浪漫空間

圖 7-1-1 定位示意圖

58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第二節

整體理念

為延續「綠意盎然的新市政核心」及「人性化公共生活環境」之概念,本計畫之設 計理念為尊重基地生態、塑造人性化空間及綠帶串連。 第三節

規劃設計目標

主要目標一:塑造生態性綠帶活動空間。 台中市屬高度開發之城市,綠地空間有限,相對的,對於生物棲息空間及人類休閒綠地 空間亦有所限制,因此人類與生物共同使用之空間更需要透過設計達到平衡的狀態,同 時綠地空間可以減緩熱島效應。 次要目標: (一)提供基地生物棲息空間。 (二)提供人類休閒活動空間。 (三)營造生物與人類低衝突空間。 發展策略: 1. 保留原生植栽,並擬定植栽美化計畫,塑造優質綠地空間。 2. 分析其基地環境現況及使用行為,規劃適當之機能分區。 3. 透過遊憩相容性分析其活動空間是否衝突。 主要目標二:提供人性化之公共空間。 延續台中新市政中心專用區細部計畫中提到的「塑造人性化的公共活動空間」 ,之概念, 同時考慮基地内各種的使用者,其中身心障礙者的使用更是必須重視的。 次要目標: (一) 提供完善舒適之休憩設施。 (二) 配合使用者之需求,配置其活動空間。 發展策略: 1. 設置符合人體尺度之設施。 2. 調查分析使用者之需求及行為,依分析結果適時配置其活動空間。

59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主要目標三:提供以周遭遊憩資源為基礎之遊憩體驗機會及串連機能。 基地周遭擁有之遊憩資源為百貨業(新光三越、大遠百)、大都會歌劇院及十字綠園道, 其位於中心位置,使用者穿越頻繁,藉此潛力,引進相關機能空間。 次要目標: (一)打造藝文展演空間 (二)提供親子遊憩空間 發展策略: 1. 配合大都會歌劇院之性質及位置,配置藝文表演空間,以引進藝術表演活 動,活絡基地以達機能串連。 2. 配合基地微氣候,保留適合活動之草坪空間,以提供軟性的活動空間。

60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第四節

規劃設計原則

根據先前課題對策分析之結果,本計畫擬定五項設計原則,依序為「萃取空間元 素」 、 「採用生態工法及空間配置計畫」 、 「提高植栽歧異度」 、 「無障礙空間」 、 「提升基地 之價值」。 一、萃取基地周遭建築之形、色、質,融入規劃設計,呼應周遭及塑造整體空間,以營 造整體綠地空間並達成空間串連。 二、採生態工法及空間配置計畫使人類活動與基地生物棲息達成平衡狀態,尊重生物棲 息空間、維護珍貴綠地資源。 三、提高植栽歧異度,圍塑出生態與綠美化兼具之綠地空間。 四、需求上,以人為本,提供無障礙設施以體貼行動不便者並塑造人性化空間。 五、考慮基地自身之潛力,適時引進相關機能空間,提升使用者滿意度及基地自身價值。

61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第五節

設計構想

一、主題:漫綠.游藝 本計畫基地位於台中新市政中心專用區內,區位介於機關用地及住宅區之間,相鄰 十字園道、高級住宅及大都會歌劇院。此設計考慮到都市叢林圍塑的新市政中心人 們生活步調往往是繁忙緊湊的,又由於基地擁有大都會歌劇院前導景觀之潛力,在 整個緊湊步調與藝文氣息兼具的特性下,本設計以「漫綠.游藝」為主題,意指為 「漫游綠藝」,藉由綠園道空間,提供放慢腳步且得以讓人喘息之地,而歌劇院襯 托出前景植栽的四季變化,交織成一幅描寫大自然瞬息萬變之畫作。

圖 7-5-1 動線構想圖

圖 7-5-2 情境構想圖

62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二、分區構想 延續「漫游綠藝」之構想,以自然元素(水、風、樹、光、生物等)為子題發想,本 計畫擬定六項子題,為以下: (一)水之瀰:此區相鄰於十字綠園道,萃取市府大樓建築鏡面之元素,以靜水之形 式形塑靜態內斂之感,呼應市府嚴謹之形象。 (二)風之遊:透過使用行為分析,保留出空曠平坦之草坪空間,此區為開闊奔放, 人們可以伴隨著徐徐涼風,盡情於奔跑遊玩。 (三)花之繽:此區位於基地中心位置,同時亦為人行動線之節點,因此以開花植栽 圍塑出廣場空間,盛開時五彩繽紛,凋零時落英繽紛,自然的四季變 化具有迎賓的效果。 (四)藝之森:此區為花之繽的延續,營造出寧靜、悠閒的自然藝術廊道,設置不影 響視覺穿透的低矮草坡,增加地形的豐富性,人們可以隨地而坐於兩 旁草坡,整體感覺屬自然、輕鬆感。 (五)光之舞:為銜接大都會歌劇院,利用自然的日光與夜間照明,並搭配廣場上的 水霧噴灑系統,光影與水霧的舞動,使此區形塑出動態、藝術感,以 呼應歌劇院燈光設計及音樂、舞蹈動感之特色。 (六)綠之鳴:以植栽形成帶狀形緩衝帶,提供於基地内生物棲息的環境,分為開放 與非開放空間,開放空間為使用者可進出,體驗都市裡得來不易的鳥 鳴聲,非開放空間為專屬於生物棲息之用。

圖 7-6-1 機能分區圖 圖片來源:本計畫繪製

63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三、空間計畫 本計畫延續分區構想,在空間上分為水之瀰廣場、風之遊遊憩草坪、花之繽廣場、 藝之森、光之舞廣場、綠之鳴緩衝帶。其空間計畫請參照空間計畫表(表 7-6-1)、空間 相關性請參照空間相關性分析(表 7-6-2)。 表 7-6-1 空間計畫表 空間名稱 水之瀰廣場

機能  

活動性質

銜接十字綠 園道 運動休憩點

設施(設計)

駐足停留

尺寸面積 1480 ㎡

燈光照明 暨休憩設 施 木平台

風之遊遊憩草坪

供居民遊玩 休憩

玩耍休憩

照明系統

3914 ㎡

花之繽廣場

 

動線節點 戶外表演廣 場

  

戶外表演 休憩 通過

座具

1398 ㎡

藝之森

 

提供休憩 駐足賞景

  

短暫休憩 欣賞他人活動 通過

照明系統

5092 ㎡

光之舞廣場

銜接大都會 歌劇院 表演廣場

  

通過 休憩 戶外表演

 

照明系統 噴霧系統

1552 ㎡

賞景 植栽緩衝帶 生物棲息空 間

 

駐足賞景 生物棲息

複層植栽

4331 ㎡

 綠之鳴緩衝帶

  

表 7-6-2 空間相關性分析表 水之瀰 水之瀰廣場

風之遊

花之繽

藝之森

光之舞

綠之鳴

風之遊遊憩草坪 花之繽廣場

藝之森 光之舞廣場

綠之鳴緩衝帶 ◎高 64

○中

△低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第八章 規劃設計方案 第一節

平面配置計畫

設計主題:漫綠.游藝 設計說明:在繁忙的都會中,瀰漫著一股緊湊的步調,生活的壓力充斥在人們心中,以植栽的四季變化,塑造一塊綠之藝,打造一個 得以喘息的空間。幾何與曲線共同交織著綠之眼,以象徵基地於新市政中心的重要性,在人行道中萃取周邊住宅的形色質, 呼應周遭,並與四周住宅共同呈現出一幅都市叢林中的綠之畫。

圖 8-1-1 平面配置圖

65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圖 8-1-2 全區剖立面 A

圖 8-1-3 全區剖立面 B 66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圖 8-1-4 水之瀰廣場

圖 8-1-5 花之繽廣場

圖 8-1-6 光之舞廣場

圖 8-1-7 風之遊草坪

67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第二節

植栽計畫

本計畫延續之基地分析結果,欲解決「單調景觀」 、 「大樓間隙風影響使用者感到不 適」、「生物棲息空間不足、食物來源少」,三大缺點,而擬定以下選種原則: 一、選種原則 (一)四季變化:苦楝、紫薇 (二)抗空氣汙染:羊蹄甲、青楓、厚葉石斑木 (三)優形樹種:苦楝 (四)鳥餌植物:苦楝、大葉楠、沙朴、杜虹花、春不老 (五)誘蝶植物:大葉楠、沙朴、含笑花、杜虹花、藍雪花 (六)抗風植物:厚葉石斑木 二、栽種方式: (一)行道樹:列植,樹冠下種植灌木。 (二)基地内:複層栽種,形塑生物棲地。

圖 8-2-1 植栽配置圖

68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表 8-2-1 基地原生植栽表 植栽名稱 黑板樹

學名 Alstonia scholaris

規格

保留數量

H:12m W:8m ∮46.43cm

98 棵

備註

樟樹

Cinnamomun camphora

H:6m W:2.5m ∮17.68cm

13 棵

抗空氣汙染 鳥餌植物 本土種

茄苳

Bischofia javanica

H:7.5m W:10m ∮25.69cm

76 棵

抗空氣汙染 鳥餌植物 本土種

櫸木

Zelkova serrata

H:9m W:10m ∮16.20cm

9棵

空氣汙染指標樹 本土種

刺桐

Erythrina varuegata

H:9m W:15m ∮53.66cm

2棵

焦點樹

楓香

Liquidambar

H:9m W:6m ∮26.75cm

5棵

本土種

69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圖片

苦楝

表 8-2-2 植栽表(設計後) 喬木、灌木 學名 規格 H W ∮ Melia azedarach 10m 10m 26cm

3 月~4 月

淡紫

5棵

鳥餌植物 四季變化

藍花楹

Jacaranda,Green ebony

8m

6m

20cm

4 月~5 月

紫色

19 棵

良好景觀質物

紫薇

Lagerstroemia indica

3m

2m

8cm

5 月~7 月

粉色

13 棵

四季變化 耐都市汙染

羊蹄甲

Bauhinia variegata

5m

5m

10cm

3 月~4 月

粉紅

23 棵

抗空氣污染

大葉楠

Machilus japonica var. kusanoi

10m

5m

15cm

2 月~4 月

黃綠 色

5棵

鳥餌植物 鳳蝶食草

沙朴

Celtis sinensis

10m

10m

20cm

1 月~4 月

黃綠 色

27 棵

誘蝶植物 鳥餌植物

中文名

70

花期

花色

數量

備註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青楓

Acer serrulatum

5m

10m

8cm

3 月~4 月

黃綠 色

22 棵

抗空氣污染

含笑花

Michelia figo

1.5m

1.5m 5cm

3 月~5 月

白色

40 棵

蝴蝶食草 香花植物

杜虹花

Callicarpa formosana

1.5m

1.5m 5cm

3 月~5 月

紫粉 色

35 棵

蜜源植物 鳥餌植物

厚葉石斑木

Rhaphiolepis indica var.umbellata

2m

2m

5cm

4 月~5 月

白色

20 棵

抗空氣汙染 耐風

春不老

Ardisia squamulosa

1.5m

1m

5cm

夏、秋

粉白

140 棵 鳥餌植物 觀葉、觀果

藍雪花

Plumbago,Cape leadwort

1m

1m

1cm

5 月~10 月

紫色

60 棵

番茉莉

Brunfelsia uniflora

75cm 1m

2cm

春、秋

紫色

300 棵 花色隨時間改 變

71

誘蝶植物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草花地被 圖片

中文名 蔥蘭

學名 Zephyranthes candida

規格 H:20cm

花期 夏、秋

花色 白色

數量 80 ㎡

隨意草

Physostegia virginiana

H:60cm

夏、秋

淡紅

50 ㎡

蔓花生

Arachis duranensis

長約 30cm

春~秋

黃色

700 ㎡

72

備註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第三節

生態永續

一、永續基地準則 進行土地開發及管理時,必須將生態系統的重要性納入考慮,因此本計畫為此設計 進行初步永續準則檢討,以下為本次設計運用之準則: (一)設計前之分析及規劃 1. 氣象及能源:防風植栽、遮蔭植物、戶外活動植栽、景觀心理復癒、社會 互動、再生能源利用。 2. 植栽:受威脅或瀕臨絕種的物種棲息地、外來植物、本土植物、特殊植物。 3. 材料:可回收、再利用材料。 4. 人們使用:附近商店及設施有人行道連接至基地者,其至出入口的步行距 離。歷史文化建築或景觀、獨特景觀。 (二)水 1. 新栽種之植物待其成長穩固後(喬木三年、灌木三年、草花一年),灌溉植 物的水量要減少。 2. 依喬木、灌木、草花分別設計獨立的灌溉系統。 3. 維持基地原本的水文狀況(滲透、逕流、蒸散、蓄水能力及水平衡)。 4. 盡量減少不透水鋪面、增加透水或半透水鋪面,並且利用複層次植栽,以 儲存、減緩、處理地表逕流。 (三)土壤及植栽 1. 基地中的植栽面積至少 50%為本土種,至少達到 185 平方公尺(植栽十年 後的推估值)。 2. 基地現有的本土植物群落至少保留 25%之面積,面積須完整且至少達到 185 平方公尺。 3. 基地内的本土植物群落,必須與基地外的生態廊道串連。 4. 防風植栽須位在迎風面距離受保護物之 18 至 60 公尺。 5. 利用植栽以減少基地硬體結構物(道路、人行道、廣場等)30%的都市熱島 效應。 (四)材料選擇 1. 只選用不列為瀕臨威脅樹種的木產品。 2. 10%的所有材料(包含植物)要能廢物再利用。 (五)人類健康及福祉 1. 2. 3. 4. 5. 6. 7. 8.

有開放、半開放、半私密、私密等空間。 須達到無障礙環境之標準。 人行道自眼睛至膝蓋高度的視線要減少遮蔽。 出入口要提供開放的視野以便使用者評估基地的使用及安全程度。 出入口要從基地內外都明顯可見。 主要動線、出入口、節點要能看到地標。 動線的層級利用寬度、材料、邊緣等方法以明顯區隔。 利用材料及植栽形塑有特色、可辨認之區域,而不是一個大而無明顯特徵 的空間。 73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9. 基地内如果沒有定期使用的建築物,要提供至少 5%使用者的座椅。 10.建築物公共空間 90%的窗戶可眺望到戶外植栽。 11.所有使用者都能使用戶外空間,並且提供至少四個人之座具,以增進社會 互動。 (六)營運及維護 1. 研擬維護計劃說明長期之策略以及短期的行動以達到永續的目標。

74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二、生態指標 為評估設計後生態性,以透水率、綠覆率、綠化量及植栽歧異度等四項生態指標, 作為檢討方針。 (一)透水率 設計前透水率為 72.61%,設計後數據為 87.7%,較之前增加 15.09 個百分點。 表 8-4-1 透水率(設計後)

透水率(設計後)

透水面積(㎡) 11576

基地面積(㎡) 17767.6

透水率 87.7%

(二)綠覆率 設計前綠覆率為 75.01%,設計後為 75.06%,較之前數據增加 0.05 個百分點。 表 8-4-2 綠覆率(設計後)

綠覆率(設計後)

綠化面積 13337

基地面積(㎡) 17767.6

綠覆率 75.06%

(三)綠化量 設計前綠化量為 1035901.2kg,設計後為 8980700kg,增加了 7944798.8kg。 表 8-4-3 綠化量(設計後) 綠化量(設計後) 生態複層 闊葉大喬木 闊葉小喬、針葉樹 棕櫚類 灌木 多年生蔓藤 草坪、地被

6647 4.16 0 0 40 0 8215

1200 7976400 ㎡ 748800 ㎡(1 株) 200 株 900 600 0 ㎡(1 株) 400 0 ㎡(1 株) 300 12000 ㎡ 100 0 ㎡ 20 164300 ㎡ 7976400+748800+12000+164300=8980700(kg)

75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四)植栽歧異度 設計前植栽歧異度為 0.51921,設計後為 0.91716,較之前上升 0.39795。 表 8-4-4 植栽歧異度(設計後) 植栽歧異度(設計後) H=-Σ(ni/N)×log(ni/N) 植栽名稱 黑板樹 茄苳 櫸木 刺桐 樟樹 楓香 紫薇 青楓 沙朴 羊蹄甲 大葉楠 苦楝 藍花楹 加總

Ni=樹種數目 數量 98 76 9 2 13 5 13 50 27 31 25 1 19 369

N(植栽總數) 369 369 369 369 369 369 369 369 369 369 369 369 369 369

-0.15296 -0.15976 -0.0598 -0.01969 -0.0762 -0.03948 -0.01132

-0.91716 H 0.91716

三、預期效益 本計劃預期此規劃設計將帶動整個新市政中心綠帶串連,同時和附近遊憩資源相結 合,帶動遊客及居民於此從事戶外活動,如:戶外表演、遊憩等,屆時,此地也將成為 大都會歌劇院指標性前導景觀,幫忙疏散歌劇院之人潮及成為進入歌劇院前的等候空 間。

76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第九章 維護管理計畫 本計劃著重於人與生態性之間的平衡,植栽妥善管理利用可提高行車安全、創造景 觀特色、增進都市生活健康,但若生長過度繁茂或配置選種不當,不僅影響行車安全、 妨礙市容美觀、增加維護管理工作,更容易變成都會區治安死角,因此植栽維護管理是 此計畫之主要方向。以下為管理維護計劃: 一、短期策略:分為兩階段。 (一)驗收前:採養護方式,驗收前植栽種植完工後須先進行初驗,初驗合格起 180 天內為養護期,養護工作包括保護植物避免遭受人為或天然傷害,以 及澆水、除草、施肥、補植等,補植必須於養護期滿前 30 天完成, 以確保補植之植物材料可成活。 (二)驗收後:採日常照護方式 1.灌水:植物種植的第一年內,因根系尚未發展完全,需要經常全面灌水以補充 水分,灌水時間以清晨或傍晚太陽輻射較弱時為佳,且須使土壤全部濕 潤,乾燥炎熱風大的氣候;砂土或保水力差的土層以及地下水位低的區 域不適合灌水,此外大面積區域可設自動噴灌系統。 2.施肥:通常成長的木本植物一年可施兩次肥,施肥時於樹冠正投影邊緣線及 1/2 直徑處等距離挖掘 6~10 個 30~40cm 深的溝穴,將肥料埋入再覆蓋土 壤,充分灌水。 3.整枝:整枝最適時期為早春新芽生長前,喬木類整枝不可將主幹頂稍剪除;灌 木類應保持自然樹形;綠籬修剪宜上部較窄下部較寬,以維持充分日照; 蔓藤植物剪除枯枝病枝外,應以繩索鐵絲固定誘引於計劃預定位置。 目的: (1)除去枯枝老枝改進植物外觀 (2)除去病枝弱枝傷枝促進植物體健康 (3)控制植株大小與型態 (4)視植物為雕刻修剪特殊造型 4.除草:雜草會與種植之植物競爭土壤養分、水分與空間,可以拔去、耕除,覆 土,或以樹皮、木削等覆蓋裸露表土。 5.病蟲害防治:噴灑藥劑應設立警告標誌。 6.颱風季節的保護:大樹應先整枝以減少風阻並檢視支柱。 7.水池清理隨時撈除枯枝落葉並將生長過盛水生植物酌量清除。

77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二、長期策略 相對於短期策略,長期策略著重在較長遠的未來,而與基地周遭綠帶的生態串聯成 為重要的目標。 (一) 在未來,有請生物專家或植物專家進行現況基地於周遭綠帶的生態評估,並 依評估結果進形下一階段的維護管理。 (二) 定期更新基地設施,如木構造之結構體,以保持品質及安全性。 三、目標: 建立一個綠帶串連之生態跳島並兼具安全性。 其生態性及永續性可以依據生態指標作初步評估,接著以永續生態準則作為 維護管理之原則。 四、成效: 減緩熱島效應,提供良好之生物棲地,塑造舒解身心之綠地空間,對人類及 生物皆受益。

78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參考文獻 1.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2012,氣候統計,下載日期:2012/09/23 http://www.cwb.gov.tw/V7/climate/dailyPrecipitation/dP.htm 2. 經 濟 部 中 央 地 質 調 查 所 , 2012 , 坡 地 環 境 地 質 資 料 , 下 載 日 期 : 2012/09/23 http://envgeo.moeacgs.gov.tw/geoenv/login.asp 3.經濟部自然環境資料整合供應倉儲系統,2012,國體資訊系統,下載日期:2012/09/24 http://ngis.moea.gov.tw/ngisfxweb/Default.aspx 4. 經 濟 部 中 央 地 質 調 查 所 , 2012 , 地 質資 料 整 合 查 詢 , 下 載 日 期 : 2012/09/24 http://gis.moeacgs.gov.tw/gwh/gsb97-1/sys8/index.cfm 5.臺中市都市發展局,2012,都市計畫書圖查詢系統,下載日期:2012/09/24 http://www.e-zone.taichung.gov.tw/taichung/ 6. 臺 中 市 建 設 局 , 2012 , 公 園 綠 地 治 自 管 理 , 下 載 日 期 : 2012/09/24 http://www.construction.taichung.gov.tw/tw/index.php 7.臺中大都會歌劇院,2012,興建工程計畫,下載日期:2012/09/26 http://www.tmoh.com.tw/index-main.htm 8.風花圖查詢,2012,風花圖,下載日期:2012/09/26 http://photo.tenki.tw/windrose/ 9.悠游草悟道,2012,草悟道計畫,下載日期:2012/09/30 http://www.tccalligraphy-greenway.com.tw/01orign/01orign.h

79


漫綠.游藝—台中市新市政綠園道規劃設計

80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