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萱-論文-2022

Page 1

制 .轉

Tr a n s fo r m a t io n

Mechanism

研 究 生 : 梁 文 萱 指 導 教 授 :金 瑞 涵





誌謝

研 究 所 四年,在畢製評圖結束的當天, 好 像 我 都還在猶豫要不要唸建築,而一轉眼畢製就要結束了,

當 然 這 並 不 是 說 這 四 年 是 輕 鬆 地 度 過, 相 反 的, 這 四 年 對 我 而 言 並 不 輕 鬆, 直 到 畢 製評圖結束那一天,都還覺得這一切有點不真實的結束了。 寫 論 文 的 這 個 時 刻, 一 時 間 也 還 無 法 對 這 四 年 的 經 歷 有 著 完 整 的 心 得 反 饋, 但 能 走 完這四年,即使是現在來看,都覺得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 也 很 感 謝陪我走這四年的種種。 謝 謝 這 四年來的自己,也謝謝家人及朋友們,默默地陪伴著我這四年; 謝 謝 這 四年相伴的老師和同學們,一路上戰戰兢兢的一起度過了這四年; 最 後 要 謝謝金瑞涵老師讓我莽撞地在這一年任意的嘗試和發揮, 謝 謝 老 師這一年來的陪伴與參與。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碩

機制·轉換 Mechanism‧Transformation

研 究 生 : 梁 文 萱 指 導 教 授 :金 瑞 涵 中

1

1

1

8


摘要

遠 古 時 代 的 人 發 明 了 火, 被 視 作 為 人 類 文 明 的 開 端, 人 開 始 學 會 運 用 自 然 力, 自 此 使 人 與 其 他 動 物 區 別 開 來 。 十 八 世 紀 工 業 時 期 的 動 力 機 械 發 展, 除 了 是 技 術 上 的 革 新, 生 產 效 率 也 隨 之 提 高, 人 在 這 樣 的 過 程 中 找 到 了 生 產 利 益 最 大 化 的 可 能 性, 工 業 時 代 技 術 的 發 展 成 為 封 建 社 會 轉 向 資 本 主 義 的 重 要 轉 折, 工 業 時 代 的 量 化 與 被 量 化 是 人 們 擁 護 機 械 的 原 因 也 是 挫 折, 是 人 在 機器及慾望之間的矛盾。 機 械 總 是存在著特定的功能或是目的而被使用、操作。 工 業 時 代 時, 人 操 作 機 械 的 同 時 被 視 作 爲 兩 個 不 同 的 獨 立 系 統, 人 在 這 樣 的 過 程 中 是 一 名 啟 動 者, 啟 動 運 作 的 角 色; 現 下 的 時 代 中, 科 技 與 人 互 為 反 身 性 ,人與機器的界線開始模糊,當機械與人的關係一旦確立,「機器」 在 時 代 的 意 義 也 就 自 然 而 然 的 形 成 了, 一 如 Jeremy Bentham 在 1785 年 建 造 的 環 形 監 獄, 抽 象 的 機 器 隱 含 了 時 代 對 於 政 治、 權 力 與 人 的 關 係, 人 與 機 器 都在科技的演進中不斷地再被定義。 因 此 我 想, 機 械 或 許 是 一 個 更 趨 於 中 性 的 角 色, 像 是 文 明 或 是 科 技 的 發 展 是時代的必然,我們無法主動地退回沒有文明的時代去討論人類發展的可 能 , 而 人的主體性也無法完全從機器中脫離或消失。 所 以 我 想 透 過 中 性 的 機 械 成 為 辯 證 的 媒 介, 思 考 不 同 的 機 制 之 間 的 關 係, 以 及 它 們如何透過機械這樣的媒介,觸發一連串的想像與思考。

關 鍵 字 : 慾望、機器、裝置、機制、資本主義


Abs tract

The fire being invented in the ancient times,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b e g i n n i n g o f h um an civilizat io n , and peopl e began to l earn to us e the for c e s o f n a tu r e , w h i c h d if f e ren t iat e d t h e m from other ani mal s . The development of machinery in the industrial period of the 18th century, in addition to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lso improved production efficiency, p e o pl e fo u n d t h e p o ssibilit y o f m axi mi z i ng producti on benefi ts .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in the industrial age turned into a feudal society that turned to capital.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in ideology, the quantification and being quantified in the industrial age is the reason why people support machinery and also a setback, and it is the contradiction b e t w e e n h u m an be in gs an d t h e ir des i res . M a c h i n e r y a l w ays h as a sp e cif ic functi on or purpos e and i s us ed and oper a t e d . In the industrial age, people were regarded as two different independent sy s t e m s w h i l e o p e rat in g m ach in e ry . I n thi s proces s , peopl e were the i ni ti a t o r s a n d t h e r o l e o f in it iat in g o p e rat ions ; i n the current era, technol ogy and pe o p l e are mutually reflexive, and people The boundaries between machines and m a c h i n e s be g in t o blur. On ce t h e rel ati ons hi p between machi nes and peo p l e i s established, the meaning of "machines" in the era will naturally take shape. Just like the Panopticon built by Jeremy Bentham in 1785, the abstract machine implies the era's impact on the worl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s, power and people, people and machines are constantly being redefined in the e v o l u t i o n o f t ech n o lo gy. The r e fo r e , I t h in k t h at m ach in e ry may be a more neutral rol e. For exampl e , t he de v e l o pm e n t o f civilizat io n o r t echnol ogy i s the i nevi tabi l i ty of the ti me s. W e cannot actively return to the era of no civilization to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human beings Nor can it be c om pl e t e l y d et ach e d o r van ish ed from the machi ne. S o I w a n t t o use n eut ral m ach in ery as a di al ecti cal medi um, thi nki ng abou t t 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mechanisms, and how they trigger a series of ima g i n a t i o n an d t h in kin g t h ro ugh a medi um s uch as machi nery .

Ke y w o r d s : D esire 、Mach in e 、Ap paratus 、Mechani s m、Capi tal i s m


故 事

薛 西 弗 斯 的 蘋 果 慾望-矛盾 慾望-啟動

公 園 - 工 廠 裝 置 與 機 制 建築機器

單 一 系 統 下 的 世 界 自然與人造自然

小 結

裝 置

機器與二元辯證

規 律 與 隨 機

二元辯

伽 利 略 - 擒 縱 器

當 裝 置 介 入 空 間

機 器 與 二 元 辯 證 二 元 辯 證 思 考 系 統 交 互 辯 證

圖 面 說 明

構 造 說 明


證思考

後 記

附 錄

參 考 文 獻


而故事從這四幅畫開始




薛西弗斯的蘋果

神 話 裡 薛西弗斯被宙斯懲罰必須永無止境的推動一顆大石頭上山、下山, 這 意 味 著的是無窮無盡的不斷努力且毫無收穫的懲罰。 繪 畫 裡 我想像著薛西弗斯如果活在這個時代, 那 他 不 再是推著石頭而是推著一顆蘋果, 這 顆 蘋 果代表的是一種獎勵,同時也鼓勵著薛西弗斯上山, 但 即 使 如此,他還是必須要重複著不斷上山與下山的過程, 在 這 樣 的過程中,他便開始會思考, 他 現 在 所受到的是一種懲罰抑或是一種獎勵。


《薛西弗斯》,提香(1 548 年- 1549 年),普拉多博物館


慾望 - 矛盾

人 在 資 本社會運作中,有著必要的生存條件交換機制, 這 個 機 制在現今的社會中是資本主義的貨幣機制, 所 有 的 人事物皆可以被貨幣量化 , 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逃離交易。 而 在 資 本 主 義 與 人 的 慾 望 的 運 作 中, 出 現 了 像 是 薛 西 弗 斯 不 斷 推 往 石 頭 上 山 、 下 山不斷重複的過程,而畫中的蘋果是工人日復一日勞動後的薪酬, 蘋 果 促 成他不斷重複這樣的過程,欲望和資本主義的協同合作, 既 是 需 要又感到荒謬,人的慾望在這樣的過程中開始出現了矛盾、異化, 與 其 說 我們找到了利益合作最大化的可能, 這 之 中 所有可見、不可見的形式都可以被量化、生產及交易時, 我 們 可 以感受到資本運作的制度如何駕馭了我們。


「Anti- Oedipus (2013): Desire is not bolstered by needs, but rather the contrary; needs are derived from desire: they are counterproducts within the real that desire produces. Lack is a c o u n t e r ef f ect o f d esire. p .40. 慾 望 不 是 被 需 求 所 支 持, 相 反 地, 需 求 源 於 慾 望: 他 們 是 慾 望 生 產 在 真 實 世 界 中 的副產品,而缺乏是慾望的反效果。」 (h t t ps : //p h ilo m e d ium .co m /bl og/81367)

在 解 讀 革 命《 反 伊 底 帕 斯 》 裡 作 者 Ian Buchanan 提 到「 「伊底帕斯導引出 兩 種 不 一 樣 的 斷 裂 連 結。 伊 底 帕 斯 告 知 我 們: 如 果 你 不 依 循 不 根 據 父 親 - 母 親 - 我 這 個 區 分 差 異 的 路 線, 如 果 你 不 依 循 描 述 這 些 路 線 的 特 定 選 擇, 你 就 會 陷入非差異的黑暗夜晚』(A/O,87/93) 伊 底 帕 斯 首 先 把 這 第 一 個 二 元 論 施 加 在 我 們 身 上, 並 且 迫 使 我 們 選 擇 象 徵 符 號 秩 序 的 差 異 範 疇, 丟 棄 想 像 秩 序 的 非 差 異 範 疇; 接 著 伊 底 帕 斯 再 度 強 迫 我 們 內 化 第 二 個 二 元 論, 簡 言 之 , 就 是 自 我 與 他 者 的 區 分, 並 假 設 他 者 與 自 我 不同,而其間的差異是無法被化約的。」 I a n Bu ch an an ( 2016) 《 解 讀 革 命《 反 伊 底 帕 斯 》》。 蔡 淑 惠 譯。 臺 北: 黑 眼 睛 文化


《Oedipus at Colonus》,Antoine Théodore Giroust ,1992 年


慾望 - 啟動

我 們 對 於 慾 望 的 理 解 常 常 是, 因 為 缺 乏 了 什 麼 而 我 們 試 著 去 填 補, 而 我 們 是 如 何 根 深 蒂 固 的 相 信 慾 望 的 本 質 即 缺 乏, 慾 望 失 去 了 其 他 理 解 的 可 能, 也 是 德 勒 茲 和 瓜 塔 里 試 圖 在《 反 伊 底 帕 斯 》 所 試 圖 闡 述 的, 慾 望 不 僅 僅 被 純 粹 的 單 一 理 解 甚 至 於 是 誤 解 的 設 定 下, 慾 望 只 源 自 於 人 本 身 的 匱 乏, 並 且 慾 望 在這樣的架構之下,失去了其他想像的可能。

而 德 勒 茲 和 瓜 達 里 認 為, 慾 望 源 自 於 創 造 而 非 缺 乏, 重 新 定 義 了「 慾 望 」 這 個 詞 彙。 而 這 樣 的 解 讀 並 不 說 明 人 不 會 因 為 匱 乏 而 產 生 慾 望, 人 還 是 有 著 因 為 匱 乏 而 產 生 慾 望 的 時 刻, 但 他 們 要 強 調 的 是 慾 望 同 時 也 有 著 創 造 的 可 能 , 慾望本身是一體兩面的。 當 人 對 於 不 確 定 的 想 像 或 期 待 有 畫 面 時, 慾 望 也 會 隨 之 而 來, 我 認 為 那 是 欲 望 始 於 創 造 的 開 始, 人 對 於 這 樣 不 確 定 的 標 的 開 始 有 所 追 求, 而 什 麼 樣 的 過 程 使 人 本 身 感 受 到 的 是 創 造 而 不 是 匱 乏, 也 是 我 接 下 來 透 過 實 體 操 作 介 入 的 契機。


Rube Goldberg - Machine

姜 宇 輝 在 德 勒 茲 的 欲 望 - 機 器 是 什 麼 引 用 Rube Goldberg 的 漫 畫 形 容 人 創 造 了 一 連 串 複 雜 的 機 器, 只 為 了 解 決 很 簡 單 的 一 件 事, 形 成 了 荒 謬 的 機 械 運 作 景象。 姜 宇 輝 在 德 勒 茲 的 欲 望 - 機 器 是 什 麼: 從 Rube Goldberg 的 漫 畫 說 起 提 到:「 結 合他的作品,我們覺察 的一點倒是,結果之「小」往往是意在反襯、 突 出 努 力之「大」,即通過「目的」和「功能」之平凡化、通常化(「降格」) 來 引 導 讀 者 更 為 關 注 創 作 者 在 機 器「 構 造 」 方 面 所 花 費 的 心 血 和 精 力。 這 正 是 我 們上面所說的重心的轉換(從「功能」轉向「構造」)。」 (h t t ps : //www.h k01.co m /sn s/arti cl e/199764) R u be Go ld berg 正是抽取了機器上的運作元素,當機器脫離了原本的功能 運 作 時, 機 器 內 的 構 造 或 運 作 的 可 能 有 了 被 想 像 的 開 始, 而 當 功 能 轉 向 構 造 時, 我 們 更 在 意 的 是, 單 元( 機 器 ) 和 單 元 之 間 是 如 何 串 聯, 並 如 何 協 同 運 作 的。



公園 - 工廠

想 像 在 遙 遠 的 未 來, 人 們 因 為 工 廠 運 作 空 間 不 敷 使 用, 他 們 開 始 想 像 入 夜 後 的 兒 童 樂 園 不 會 有 被 使 用 的 可 能, 於 是 入 夜 後 的 兒 童 樂 園 被 轉 換 為 工 廠 而 持 續 的生產運作著。


江 伯 瑩 (2020) 在你所不知道的 慾望下篇引用如下: 「Anti- Oedipus: "We maintain that the social field is immediately invested by desire, that it is the historically determined product of desire, and that libido has no need of any mediation or sublimation, any psychic operation, any transformation, in order to invade and invest the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relations of pr o d u c t io n . Th e re is o n ly des i re and the s oci al , and nothi ng el s e." p. 4 2 . 社 會 領 域 是 慾 望 立 即 的 投 資, 而 慾 望 的 產 物 是 由 歷 史 所 決 定 的。 並 且, 慾 望( 力 比 多 ) 不 需 要 任 何 調 解、 昇 華、 任 何 心 理 操 作、 或 任 何 的 改 造, 即 可 侵 入 和投資生產力,並和生產有所連結。只有慾望和社會,沒有別的。」 ( h t t ps ://p h ilo m e d ium .co m /bl og/81394)

公 園 與 工 廠 在 社 會 上 從 屬 於 不 同 範 疇 功 能 的 場 所, 選 擇 這 兩 個 場 所 來 做 為 場 所 的 轉 換 , 工 廠 可 以 2 4 小 時 不 停 的 運 轉、 生 產, 服 務 於 經 濟 社 會, 而 公 園 不 具 實 質 的 生 產 功 能, 繪 畫 中 在 夜 晚 時, 公 園 變 身 成 另 外 一 種 角 色, 並 運 用 原本公園內的設施持續生產,產生了一種反烏托邦的想像。 一 個 從 屬 經 濟 的 生 產 場 所, 另 一 個 是 從 屬 於 娛 樂 而 不 提 供 經 濟 生 產 的 場 所, 透 過 這 兩 個 不 同 的 端 點, 經 濟 到 娛 樂、 白 天 到 黑 夜 的 兩 種 模 式 的 相 互 轉 換, 試 圖 想 像 這 個 世 界 將 產 能 推 到 極 致 時 的 超 現 實 想 像, 當 資 本 運 作 開 始 計 算 每 一 個 剩 餘 的 空 間 及 利 潤 時, 或 是 真 的 有 這 樣 的 一 天 到 來 時, 我 們 要 思 考 的 是, 我 們 可 以 接 受 資 本 運 作 到 什 麼 樣 的 極 限, 或 是 說 我 們 可 以 接 受 周 遭 的事物被資本化約到什麼樣的程度?




裝置與機制

當 正 中 午 十 二 點 的 時 候, 當 太 陽 照 映 到 圓 頂 建 築 的 正 中 間, 形 成 一 個 正 圓 形 的 影子,這正圓形的影子 是一種暗示,暗示著工廠將要切換回樂園。


建築機器

傅 柯 在 全 景 論 提 到:「 「 從 這 裡 可 顯 現 出 全 景 監 獄 的 主 要 作 用: 將 一 種 對 於 可 見 性 有 所 意 識 及 持 續 性 的 狀 態 導 引 到 受 拘 留 者 身 上, 其 確 保 權 力 的 自 行 運作。 做 到: 監 視 即 便 在 行 為 上 是 不 連 續 的, 但 在 作 用 上 卻 是 持 續 的; 權 力 之 完 美 趨 於 將 它 運 作 上 的 實 際 情 況 變 得 無 用; 這 部 建 築 機 制 創 造 出 及 支 持 著 一 套 權 力 關 係, 自 外 於 實 際 操 作 它 的 人; 簡 而 言 之, 要 讓 受 禁 監 者 被 納 入 一 種 權 力 的處境中,當中他們自己就是權力的支撐者(porteurs )。」 M i c h e l F o ucault ( 2020)《規訓與懲罰 監獄的誕生》。王紹中譯。臺北: 時報出版

建 築 透 過 編 排, 形 成 一 種 與 社 會 相 對 應 而 成 的 意 義, 而 建 築 原 本 是 中 性 的 物 件, 當 人 置 入 其 中, 而 有 了 相 對 應 的 意 義, 而 這 個 建 立 在 建 築 上 的 特 殊 意 義, 除 了 隱 含 著 知 識、 文 化 還 包 含 當 時 社 會 的 整 體 價 值。 而 當 建 築 介 入 政 治 及 權 力時,除了形塑人與 人的層級,更是隱含著層級之間如何附屬。 在 繪 畫 中, 人 們 透 過 建 築 與 自 然 對 群 體 投 出 一 個 暗 示 性 的 正 圓 形 光 影, 這 個 光 影 暗 示 著 工 廠 與 公 園 的 切 換, 而 此 時 這 個 純 粹 的 正 圓 形 光 影 帶 著 極 致 純 粹 的 想 像,同時也是指示人 們準備切換系統的暗號。 試 著 想 像, 當 我 們 來 到 萬 神 殿, 恰 巧 遇 到 正 中 午 太 陽 落 在 建 築 的 正 上 方, 在 那 一 刻, 人 們 能 體 驗 到 的 是 某 種 自 然 或 是 神 性 的 美 好, 但 建 築 的 編 排 不 失 其 神 權 的意義。 而 當 這 樣 的 過 程 透 過 刻 意 的 編 排, 賦 予 意 義 的 同 時, 轉 變 成 某 種 威 權 的 形 象, 以 邊 沁 的 全 景 監 獄 來 說, 原 本 屬 於 自 然 的 神 的 形 象, 在 全 景 監 獄 中, 取 而 代 之 的, 是 某 種 國 家 的 威 權 相 對 於 被 囚 禁 的 人 們, 如 果 建 築 有 形 塑 力 量 的 可 能 ,我想它早就已經發 生了。


J erem y Bentham 全景監獄 (Panopti con),1748 年



單一系統下的世界

人 們 想 著 系 統 的 運 作 是 不 是 可 以 不 再 依 附 在 太 陽 之 下, 他 們 改 用 自 己 的 燈 源 去 運 作,A 世 界 的 人 在 光 源 出 現 的 時 候, 躲 在 一 道 厚 厚 的 牆 後 面, 活 在 方 形 體 的 影 子 之 中, B 世 界 的 人 原 本 活 在 立 體 的 環 狀 空 間, 光 源 出 現 後, 他 們 的 世界變成二維的平面空間。


自然與人造自然

「 斷 定 人 內 在 有 某 種 政 治 的 東 西 屬 於 他 的 本 質。 但 並 非 如 此 ; 人 是 無 政 治 性 的 (a -p o lit isch ) 。 政 治 在 人 和 人 之 間 產 生, 因 此 是 在 單 數 的 人 之 外, 所 以 沒 有 真 正 的 政 治 實 質 。 政 治從人與人之間產生,它是作為關係而成立的。 其 次 是 一 神 教 的 上 帝 概 念, 人 據 說 是 依 上 帝 的 形 象 所 創 造。 在 此 基 礎 上, 當 然 可 以 只 有 單 數 的 人, 而 人 們 變 成 不 過 是 同 樣 東 西 的 成 功 複 製。 依 上 帝 單 一 獨 立 形 象 所 創 造 出 來 的 人, 是 霍 布 斯「 所 有 人 對 抗 所 有 人 的 戰 爭 」 之 「 自 然 狀 態 」 的 基 礎。 那 是 每 個 人 對 抗 其 他 所 有 人 的 戰 爭, 而 其 他 人 們 令 人 痛 恨, 因 為 他 們 的 存 在 沒 有 意 義 — 不 具 依 上 帝 孤 立 形 象 而 創 造 的 人 的 意 義。」 H a n n a h Are n d t ( 2017) 。《 政治的承諾》。蔡佩君譯。新北市:左岸文化: 遠足文化

因 為 群 體 關 係, 因 為 有 了 需 要 協 同 合 作 協 議 的 目 的, 政 治 始 於 群 體 之 間, 而 不 同 的 環 境 塑 造 了 不 同 政 治 體 制 的 可 能 性, 而 我 在 想 人 們 所 提 的, 不 論 是 資 本 主 義 或 是 共 產 主 義, 它 的 差 異 或 是 適 應 性 真 的 是 因 應 不 同 環 境 而 存 在 著 的 嗎?或是只是一種國家所賦予的詮釋。 但 不 論 在 什 麼 樣 的 體 制 之 下, 這 些 體 制 / 機 制 都 同 樣 的 被 壟 罩 在 什 麼 都 可 以 量 化 的 世 界 裡 運 作, 而 國 家 的 體 制 決 定 的 是 量 化 的 效 率, 沒 有 人 真 正 逃 脫 這 樣 的 資 本 架 構, 簡 單 的 說, 國 家 的 體 制 類 別 並 並 沒 有 辦 法 全 然 的 帶 我 們 離 開 這樣的資本架構。 而 那 些 時 時 刻 刻 反 映 在 我 們 真 實 環 境 中, 這 些 既 是 影 響 著 我 們, 卻 同 時 讓 我 們 有 機 會 介 入 並 且 提 供 新 的 詮 釋 的 場 所, 依 我 所 存 在 的 角 度 或 是 立 場, 想 透 過 作品介入這些既定的機制之中,找尋一種可能。


萬神殿 (Pantheon)

這 個 時 代 的 人 們 創 造 了 人 自 己 的 自 然, 不 受 自 然 環 境 所 限 制, 不 需 要 再 因 循 日 出 而 作、 日 落 而 息, 自 然 不 再 被 神 化, 取 而 代 之 的, 人 們 在 自 己 創 造 的 自 然 中 找 到 自 己 的 信 仰, 並 依 著 文 明 的 發 展 編 排 出 一 系 列 的 規 則, 建 築 從 中 創 造 了 人 - 物 件 - 關 係, 隨 著 每 個 時 代 的 信 仰 、 價 值 的 改 變, 這 些 隱 性 的 規 則 也 會 一 再 的 轉 變, 猶 如 人 們 對 於 每 個 時 代 都 有 著 相 對 應 的 詮 釋, 當 這 些 機 制、 制 度、 建 築 出 現 在 我 們 真 實 生 活 中 時, 人 是 不 是 能 夠 有 所 選 擇 或 是 更 自 由 的 活 在 這 些 機 制 中, 建 築 發 出 的 不 再 是 一 系 列 有 著 既 定 邏 輯 的 使 用 規 則, 而 如 何 在 建 築、 建 構 中 創 造 出 相 對 應 的 自 由, 那 個 自 由 並 不 僅 僅 只 是 字 面 上 相 對 應 建 築 提 供 給 人 們 機 能 上 或 材 質 上 的 彈 性 而 已, 而 那 樣 的「 自 由 」 是 什 麼, 從 思 考 這 個 問 題 的 開 始, 建 築 創 造 者 和 建 築 的 使 用 者 就 已 經開始了相對應的平視關係,而平視即是一種自由的開始。


小結

綜 合 以 上 四 幅 繪 畫, 是 自 己 一 直 以 來 很 關 心 的 事 情, 涵 蓋 政 治、 權 力 、 人 的 存 在 以 及 體 制 或 機 制 等 等 的 方 向, 從 一 開 始 很 確 定 有 了 什 麼 樣 的 立 場, 通 過 反 覆 不 斷 辯 證 與 思 考 的 過 程, 立 場 開 始 變 得 模 糊, 開 始 瓦 解 了 原 本 自 己 很 相 信的事情。 繪 畫 的 同 時 也 在 做 自 我 辯 證, 從 繪 畫 或 是 文 本 敘 述 的 角 度 來 看, 幾 乎 只 是 一 連 串 質 疑 與 自 我 辯 證 的 過 程, 評 圖 過 程 中 很 常 被 提 問 到, 要 採 什 麼 樣 的 角 度 、 態度來面對自身的題目。 我 在 想, 批 判 或 是 包 容 都 是 一 種 態 度 的 選 擇, 或 許 可 以 很 直 接 地 採 取 我 想 相 信 什 麼, 並 依 著 那 樣 的 信 念 提 出 相 對 應 的 操 作, 而 以 另 一 個 角 度 來 說, 當 我 們 提 出 質 疑 或 辯 證 的 同 時, 其 實 已 經 有 了 相 應 的 對 於 事 物 的 立 場 或 看 法, 然 而, 其 實 沒 有 人 可 以 站 在 一 個 絕 對 客 觀 的 立 場 來 看 待 這 個 世 界, 而 客 觀 是 建 立 在 權 衡 眾 多 的 主 觀 之 中, 相 對 的 客 觀 對 於 事 物 的 評 判 對 現 階 段 的 我 而 言是重要的,而那樣的結果建立在過程之中。




機器與二元辯證

抽 象 的 機 器 涵 蓋 各 個 層 面 及 領 域, 一 如 文 學 中 也 有 著 抽 象 的 機 器 想 像, 文 學 創 造 出 一 個 截 然 不 同 想 像 的 世 界, 而 想 像 的 世 界 也 指 涉 某 種 真 實, 透 過 想 像 的 世 界 隱 射 出 一 種 我 們 對 於 真 實 的 理 解, 我 們 有 機 會 從 文 學 中 理 解 「 現 實 」中不同的可能。 而 傅 柯 在《 監 視 與 懲 罰 》 用「 裝 置 」 一 詞 來 形 容 抽 象 的 機 器, 而 裝 置 與 德 勒 茲 所 使 用 的「 機 器 」 一 詞, 有 著 相 近 的 詮 釋 與 理 解, 接 下 來 的 一 系 列 操 作 ,試 圖 用二元辯證的方式介入 裝置,大和小、快和慢、重和輕、高和矮, 透 過 這 些 相 對 的 元 素 作 為 規 律 與 隨 機 的 辯 證, 規 律 的 世 界 隱 射 著 資 本 世 界 所 有 可 被 預 期 掌 握 生 產 的 結 果, 隨 機 的 世 界 隱 射 著 在 可 掌 握 的 世 界 之 外 的 可能。 阿 甘 本 在《論友愛》一書裡,這樣解釋道,什麼是裝置? 「 什 麼 是裝置 ? 我 認 為, 裝 置 的 本 質 是 策 略 性 的, 這 意 味 著, 我 們 正 在 談 論 的 是 對 權 力 關 係 以 及 對 權 力 關 係 中 的 理 性 而 具 體 的 干 預 的 明 確 操 控, 其 目 的 要 麼 是 為 了 促 進 這 些 關 係 向 特 定 方 向 發 展, 要 麼 就 是 為 了 阻 止 它 們, 使 他 們 穩 定 下 來, 並 對 之 加 以 利 用。 因 此, 裝 置 總 是 遷 入 一 種 權 力 遊 戲 之 中, 不 過, 它 也 總 是 與 特 定 範 圍 的 知 識 相 聯 繫, 這 種 知 識 來 自 裝 置, 同 樣 也 對 它 做 出 了 限 定。 確 切 而 言, 裝 置 就 是 關 於 權 力 關 係 — 它 們 支 持 特 定 類 型 的 知 識 或 受 其 支 持 —的一套策略。 a. 裝 置 是 一 套 異 質 的 東 西, 事 實 上, 它 以 同 一 個 頭 銜 囊 括 一 切, 無 論 是 語 言 的還是非語言的:話語、制度、建築、法律、治安措施、哲學命題, 等 等 。 裝置本身是在這些要素之間建立起來的網路。 b. 裝置始終具備某種具體的策略功能,始終存在於某種權力關係之中。 c. 因此,裝置出現在權力關係與知識關係的交叉點」 G i o r g i o Agam ben ( 2017) 。《 論 友 愛 》。 尉 光 吉 譯。 北 京: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


「 欲 望 機 器 也 不 是 有 機 體, 而 是 無 器 官 的 身 體。 無 器 官 的 身 體 的 對 立 面 不 是 器 官, 而 是 有 機 體。 器 官 在 有 機 體 中 被 組 織, 形 成 統 一 體, 有 特 定 的 形 式、 位 置、 等 級、 功 能。 器 官 被 有 機 體 束 縛、 鉗 制。 無 器 官 的 身 體 並 不 消 滅 器 官 , 而 是 要 將 有 機 體 的 結 構 爆 裂, 將 器 官 從 中 解 放。 解 放 的 器 官 - 機 器 是 強 度 和 流。 器 官 - 機 器 和 不 同 的 流 相 連, 這 使 得 它 們 的 功 能 發 生 搖 擺。」 (h t t ps : //zh uan lan .zh ih u.co m/p/66292084)

德 勒 茲 和 瓜 達 里 透 過 對 慾 望 - 機 器 的 再 詮 釋, 機 器 脫 離 了 我 們 既 定 認 為 傳 統 機 械 在 有 律 則 以 及 可 預 測 的 結 果 下 的 定 義, 而 慾 望 也 脫 離 了 從 弗 洛 依 德 中 定 義 慾 望 只 是 性 的 延 伸, 並 將 慾 望 與 機 器 相 連, 如 果 機 器 脫 離 了 我 們 既 定 的 認 知, 機 器 變 得 是 一 種 可 以 提 供 想 像 的 單 元、 組 件 時, 那 機 器 與 機 器 是 怎 麼 合 作 以 及 如 何 創 造 不 同 的 可 能, 慾 望 又 如 何 作 為 啟 動 的 可 能, 是 我 想 透 過 實體操作介入思考與辯證。



透過簡易的裝置操作,一組為人為可控的機器,相對應另外一組為隨機碰 撞的結果,兩組的連接關係是以齒輪的想像為切入,只是這個裝置不再是 可 以 預 測 轉 速、 齒 輪 數 的 結 果 , 相 反 的 , 它 脫 離 了 原 本 的 系 統 後 , 變 得 隨 機且運轉的更有效率或是也有不會發生任何碰撞的可能。

裝 置 如 果 涵 蓋 著 我 們 對 於 真 實 世 界 的 想 像 與 理 解, 裝 置 在 此 就 變 作 為 一 種 表 達 的 語 言 形 式 , 想 透 過 讓 人 們 透 過 實 際 的 參 與、 操 作, 提 供 另 一 種 對於機械思辨的可能,而這個機械隱含著人在資本主義下,是一種被掌 握的生產結果,我們創造出機械作為經濟的生產動能以及經濟效益的結 果,而當它 被 產 出 時 ,我 們 對於其結果的想像,它同時是有限和無限的, 有 限 的 意 味 著 , 我 們 對 這 個 機 械 沒 有 任 何 其 他 的 期 待 與 想 像, 我 們 只 要 求 機 械 為 我 們 提 供 更 多 的 效 益 及 產 能; 而 無 限 是, 我 們 永 遠 都 可 以 追 求 更多的產能,我們知道今天的產能永遠都有可能超越昨天,只要人們夠 努力或是 機 械 運 轉 的 更 有 效 率。 而 裝 置 中 的 光 源 是 一 種 對 國 家 之 於 政 治 的 想 像, 政 治 之 於 人 不 是 單 一 的 訊 息 輸 出 , 而 是 透 過 不 同 的 速 度、 方 向 同 時 給 出 不 同 的 訊 息, 國 家 如 果 有 著 存 在 的 必 要 ; 體 制 如 果 是 存 在 於 群 體 的 必 要 規 則, 那 我 們 是 如 何 看 待群體中 的 體 制 的 , 而 我 們 又是如何活在這些規則之中的?

裝置操作影片




這是一組完全可預測結果的裝置, 人們每一次的運轉,幾乎就掉入勞動裡的無限循環。



擒縱器-實體操作影片

這 是 伽 利 略 因 應 鐘 擺 而 發 明 的 擒 縱 器, 鐘 擺 實 驗 透 過 簡 單 的 力 學 自 成 一 套 規 律 的 系 統, 我想透過這樣的擺鐘系統作為發展的單元之一。


二元辯證思考 從 繪 畫 到 裝 置, 幾 乎 是 以 二 元 思 考 辯 證 作 切 入 點, 從 公 園 到 工 廠, 規 則 與 隨 機, 國 家 之 於 人 民, 一 系 列 的 辯 證 思 考, 透 過 主 客 體 的 相 互 辯 證 作 為 一 種 思 考 的 切 入 點。 在 最 後 一 個 階 段 , 思 考 的 是, 當 公 園 不 被 定 義 在 一 種 隨 機 抑 或 是 歸 屬 於 人 民 的 場 所 時, 公 園 是 否 也 有 可 能 是 在 規 訓 體 制 下 的 產 物 ,簡 單的說,並沒有辦法簡單 的就將公園歸類在「隨機」這類的定義下, 如 果 只 是 這樣的分類法,那最 後的結果也只是一種鄉愿。 而 工 廠 雖 然 屬 於 經 濟 社 會 的 場 所, 但 也 沒 有 辦 法 被 直 接 切 斷 的 認 為, 它 即 等 同 資 本 社 會 下 的 產 物, 而 不 論 是 場 所 或 是 體 制 甚 至 於 群 體 的 構 成 都 是 複 雜 的, 並 沒 有 辦 法 簡 單 的 化 約 或 是 歸 類 來 作 為 辯 證 的 可 能, 如 果 依 這 樣 的 邏 輯 持 續 的 思 考 辯 證, 那 最 後 也 只 是 將 兩 者 推 到 分 別 的 兩 個 端 點 而 已, 這 之 中 會 失 去 對 話、 討 論 的 可 能, 也 是 自 己 走 到 最 後 一 個 階 段 想 要 重 新 思 考 並 且 再 重 新介入這件事的契機 。 以 上 敘 述 也 並 非 要 全 然 的 否 定 二 元 辯 證 作 為 一 種 思 考 模 式 的 方 法, 以 下 引 述 周 來 祥 在 論 哲 學、 美 學 中 主 客 二 元 對 立 思 維 模 式 的 產 生、 發 展 及 其 辯 證 解 決「 「 真 正 的 主 客 二 元 對 立 模 式 是 從 近 代 開 始 的, 而 這 時 的 二 元 對 立 絕 不 是 像 某 些 學 者 認 為 的 那 樣, 只 是 一 種 謬 誤。 其 實 恰 恰 相 反, 若 沒 有 主 體 的 徹 底 自 覺 和 獨 立 , 若 沒 有 形 成 主 客 之 間 的 二 元 對 立, 也 就 沒 有 近 現 代 文 明 ,沒 有康德,甚至沒有黑格爾 ,沒有德國古典哲學,沒有馬克思。同樣, 也 就 沒 有 近 代 的 崇 高 美 學、 現 代 的 醜 的 美 學 和 後 現 代 的 荒 誕 美 學 及 無 差 別 美 學 。 主 客二元對立是近現代 文明的助推器和催生婆,不能一筆抹殺。」 周 來 祥 :《 論 哲 學、 美 學 中 主 客 二 元 對 立 思 維 模 式 的 產 生、 發 展 及 其 辯 證 解 決 》 , 《文藝研究》2005 年 第七期 我認為有著二元辯證的思考方式或是一種對於主客體提供一種合諧的思考 甚 至 是 一 種 極 端 二 元 對 立 的 可 能, 在 這 樣 的 思 辯 過 程 中 產 生 了 矛 盾, 是 人 作 為 辯 證 的 過 程, 一 種 必 然 的 結 果 。 可 以 說, 這 樣 的 每 一 種 辯 證 的 可 能 才 促 成 一 件 事 的 整 體, 即 使 在 過 程 中 走 向 了 某 種 極 端, 那 都 會 是 促 成 對 於 事 情 的 整 體 觀察所必經的過程。




系統 交 互 辯 證

在 空 間 裡, 隨 機 與 規 律 兩 種 系 統 互 相 交 錯, 當 被 操 作 的 大 圓 去 啟 動 隨 機 的 小 圓 的 同 時, 小 圓 也 啟 動 了 擒 縱 器 的 運 轉, 兩 個 系 統 互 相 交 替, 並 且 同 時 運 轉 著, 規 則 和 隨 機 在 這 個 空 間 裡 , 並 沒 有 時 間 的 順 序 以 及 層 級 的 區 分, 兩 者 並 進, 且 互 相 影 響 的 運 作 著, 藉 此 回 應 前 一 頁 所 提 到 的, 二 元 對 立 並 沒 有 絕 對的立場,試圖透過這個裝置模糊原本二元對立的關係。










構件說明

法蘭聯軸器& 4 支 3mm*5 公分螺絲



後記

關於題目 畢 業 設 計 對 我 而 言 是 一 連 串 持 續 整 理 自 己 思 考 的 過 程, 透 過 繪 畫、 操 作 讓 思 緒 得 以 辯 證 以 及 驗 證 下 去 的 可 能, 雖 然 不 知 道 最 後 到 底 前 進 了 多 少, 但 能用最後一整年畢製的時間專注在自己持續關注的事情以及透過操作反覆 辯 證 , 並透過創作與想像讓辯證實現於其中,我很享受於這樣的過程。

關於創作 每 個 人 對 於 自 己 如 何 觸 發 自 己 創 作 核 心 的 方 式 都 不 太 一 樣, 對 我 來 說 那 個 方 式 是 繪畫, 繪 畫 裡 有 著 很 真 實 的 物 件 或 形 體, 透 過 真 實 的 認 識 拼 湊 出 想 像 的 空 間。 以 另 一 種 方 式 來 形 容 的 話, 那 些 真 實 是 人 們 平 常 熟 悉 的 樣 貌, 是 邀 請 人 們 進 入 自 己 的 想 像 的 開 始, 有 點 像 是 魔 術 師 拿 著 一 塊 布、 一 個 方 盒 子 以 及 一 個 再 簡 單 不 過 的 動 作, 卻 發 生 了 人 們 意 想 不 到 的 事 情, 這 樣 啟 動 魔 法 發 生 的 過 程 , 常常是推進我前進很大的動力。

最 後 這 一 段 是 1Q84 裡 我 很 喜 歡 的 一 段 , 是 我 在 二 元 立 場 辯 證 很 重 要 的 參 照點 , 不僅止於善惡 , 而是這世界很多的立場常常是因人、時、地..等 等 不 時 在變化著。 「 這 個 世 界 沒 有 絕 對 的 善, 也 沒 有 絕 對 的 惡 。 」 男 人 說 。 「 善 惡 並 不 是 靜 止 不 動 的 東 西, 而 是 經 常 隨 場 所 和 立 場 而 持 續 改 變 的 東 西 。 一 個 善 下 一 瞬 間 可 能 轉 變 成 惡。 也 有 相 反 的 情 況 。 杜 斯 妥 也 夫 斯 基 在 《 卡 拉 馬 助 夫 兄 弟 們 》 中 所 描 寫 的 就 是 這 樣 的 世 界。 重 要 的 是, 善 和 惡 的 平 衡 要 維 持 下 去 。偏向一邊時,就很難維持 現 實 的 道 德 。對 了 ,平 衡 本 身 就 是 善 。」 節 自 村 上春樹 -1Q84





參考文獻

書籍 1. 吉 奧 喬· 阿 甘 本 Giorgio Agamben(2017)。《 論 友 愛 》。 尉 光 吉 譯。 北 京: 北 京 大 學 出版社 2. 阿爾貝.卡繆 Albert Camus(2017)。《薛西弗斯的神話》。嚴慧瑩譯。臺北。大塊文 化 3. 吉 爾· 德 勒 茲 和 費 利 克 斯. 瓜 塔 里 Gilles Deleuze and Félix Guattari(2009)。 Penguin Books 4. 伊恩 ‧ 布凱能 Ian Buchanan(2016)。《解讀革命《反伊底帕斯》》。蔡淑惠譯。臺北: 黑眼睛文化 5. 吉 爾· 德 勒 茲 和 費 利 克 斯. 瓜 塔 里 Gilles Deleuze and Félix Guattari(2010) 《

》。

姜宇輝譯。上海。上海世紀出版社 6. 吉 爾· 德 勒 茲 Gilles Deleuzel(2000)。《 德 勒 茲 論 傅 柯 》。 楊 凱 麟 譯。 臺 北。 麥 田 出 版 7. 艾倫.萊特曼 Alan Lightman(2014)。《偶然的宇宙》。謝孟宗譯。臺北。商周出版 8. 米歇爾 . 傅柯 Michel Foucault(2020)《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王紹中譯。臺北: 時報出版 9. 謝金慶 (2008)。《二元對立與陰陽:世界觀的衝突與調和》。臺北:臺灣商務 10. 漢娜 ‧ 鄂蘭 Hannah Arendt(2017)。《 政治的承諾》。蔡佩君譯。新北市:左岸文化: 遠足文化 11. 阿道斯 ‧ 赫胥黎 Aldous Huxley(2020)。《島》。李函譯。 12. 村上春樹 (2009)。《1Q84》。賴明珠譯。臺北:時報出版

臺北:避風港文化


網路資料 江伯瑩 (2020, November 30). 你所不知道的慾望(上篇) 檢自 :htt ps://philomedium.com/blog/81367 江伯瑩 (2020, December 30). 你所不知道的慾望(下篇) 檢自 :htt ps://philomedium.com/blog/81394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所 (2009, March 15). 繼續,德勒茲 檢自 :htt ps://billytsai88.pixnet.net/blog/post/22815763 姜 宇 輝 (2018, June 16) 德 勒 茲 的 欲 望 - 機 器 是 什 麼: 從 Rube Goldberg 的 漫 畫 說 起 檢

自 :https://www.hk01.com/%E5%93%B2%E5%AD%B8/199764/%E5%BE%B7

%E5%8B%92%E8%8C%B2%E7%9A%84%E6%AC%B2%E6%9C%9B-%E6%A9% 9F%E5%99%A8%E6%98%AF%E4%BB%80%E9%BA%BC-%E5%BE%9Erube-go ldberg%E7%9A%84%E6%BC%AB%E7%95%AB%E8%AA%AA%E8%B5%B7%E5%A7%9C%E5%AE%87%E8%BC%9D 姜宇輝 (2018, June 17). 無器官身體與游牧主體:Adolf Wolfli 畫作的混沌與秩序 檢

: h t t p s : / / w w w . h k 0 1 . c o m / s n s / a r t i c l e / 1 9 9 7 9 6

https://www.hk01.com/%E5%93%B2%E5%AD%B8/199796/%E7%84%A1%E5%99 %A8%E5%AE%98%E8%BA%AB%E9%AB%94%E8%88%87%E6%B8%B8%E7%89 %A7%E4%B8%BB%E9%AB%94-adolf-w%C3%B6lfli%E7%95%AB%E4%BD%9C %E7%9A%84%E6%B7%B7%E6%B2%8C%E8%88%87%E7%A7%A9%E5%BA%8F%E5%A7%9C%E5%AE%87%E8%BC%9D 哲思學意 (2021, July 19) 德勒茲 | 人不過是一部地道的欲望機器(下) 檢自:https://kknews.cc/n/368y3qg.html 思廬哲學 (2020, Octobor 10) 欲望哲學 | 身體和感覺不就是一切嗎? 檢自 : https://kknews.cc/zh-tw/n/lvj8ea2.html

期刊 周來祥 (2005) 論哲學、美學中主客二元對立思維模式的產生、發展及其辯證解決。 文藝研究,第七期第二頁 文藝研究,

邰蓓 (2014) 論德勒茲、加塔里的"慾望機器"。求是學刊 求是學刊,第二期第 39-46 頁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