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立法會議員 第二期工作報告

Page 1

第七屆立法會 第二期工作報告

目錄 國家議題宣講 P6 關注公務員政策 P7 關注經濟發展 03 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 促進綠色運輸發展 P11 P12 關注人才培訓 行業升級轉型 P13 關注香港人才短缺問題 P14 關注金融稅務 虛擬資產 P15 關注家族辦公室落戶香港 P16 為港發聲 02 走出國際 訪問東盟 P8-9 反駁謊言 以正視聽 P10 媒體專訪 P10 關注青年人才 青年教育 04 展望將來 05 關注少數族裔青年 P18 關注青年人才 P18 與青年交流 P17

各位:

時光荏苒,我在立法會的工作已經歷了一個多年頭,承蒙選舉委員 會委員的支持和信任,讓我有機會在議會平台為香港服務。回顧過

去一年,我致力在議會內外建言獻策,不斷提升參政議政能力水平 ,發揮政府與業界及市民的溝通橋樑作用,務求匯聚更大的能量, 解決香港社會的各項深層次問題。

展望新的一年,後疫情時代下世界正 在加速重啟,既是國家邁向第二個百 年奮鬥目標的開局之年,也是香港開 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的關鍵期。

站在這個重要的歷史節點上,我定當 秉持「為香港·共建未來」的初心,致力 推動「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促進

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自身所 長、對接國家所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 大復興貢獻香港力量。

議會參與數據

參與委員會

個事務委員會

財務委員會轄下工務小組委員會

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至��/����)

個法案委員會 2

《����年稅務(修訂)(家族投資控權工具的稅務寬減)條例草案》委員會會議 《����年專業會計師(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會議 2

個附屬法例小組委員會

《����年古物及古跡(古跡及歷史建築物的宣佈)(綜合)(修訂)公告》小組委員會會議 《����年醫生註冊條例(修訂附表�A)(第�號)公告》小組委員會會議

個其他小組委員會3

研究《緊急情況(選舉日期)(第六任行政長官)規例》及相關事宜小組委員會會議 研究制訂長遠青年政策和發展藍圖小組委員會會議 研究政府架構重組方案及相關事宜小組委員會會議

關注議題

就超過

28

個議題發言 *

3
內務委員會
7
財務委員會 政制事務委員會 超過 篇媒體引用或報導 *由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 2000 BREAKING NEWS NEWS
民政及文化體育事務委員會

關注青年議題

議會發言 職專教育必須跟上時代

培育合適人才

現時不少畢業生耗費了時間及金錢學習專業知識,卻發 現無法學以致用,與社會需要的工種出現脫節。林琳指出 當前的主要問題在於學術教育,政府需要進行恆常調查, 清晰推算未來各行各業的人才缺口,為教育及人才培訓

決策提供更科學的依據。

議會發言 善用多元文化背景人才

政府提出以「職學聯通、多元發展」的策略推廣職業專

才教育,支援業界培訓高端人才,林琳指出,不少青少 年所接觸到的工種有限,建議適時檢視教育及就業市

場的差距,讓他們及早探索及了解不同行業工種。

近年數碼轉型浪潮席捲各行各業,傳統產業亦逐漸轉向自動化發展和創新業務。林琳認為 ,當局除了要投放資源培訓在學青年外,亦要重視在職青年人才的技能升級,建議政府與 業界探討如何增強各產業之間的聯動性;並建構在職人士升級轉型的策略,推動在職青年 積極裝備自己,使他們具備跨領域的專業技能。

林琳亦歡迎《施政報告》指出會加強少數族裔人士的就業輔導支援和服務,期望政府可與 更多大型企業合作,推動多元的族裔共融文化同埋措施,營造更加友善的工作環境。

01 02

議會發言

講好香港故事 引領青年走得更遠

《施政報告》提出「青年參與倡議計劃」,鼓勵本港青年參與 社區建設及公共事務,林琳很歡迎特區政府這項舉措,計 劃有望成為本港參與公共事務嘅人才「孵化器」,培育更多 「一國兩制」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另外,林琳認為政府應多運用大眾較易接受嘅手法,將國

家議題講述清楚;更應善用本地歷史文化資源,鼓勵學生去實地考察,讓他們感受到國家的 歷史文化與自身息息相關,增加教學成效。

隨着香港恢復對外往來,我們更需要把握機會,積極講好香港故事。政府要帶動民間群體, 特別是不同界別的優秀青年,將香港應有的成就向世界宣揚出去。

林琳衷心希望《施政報告》的各項建議措施可以盡快落實,不斷為香港注入新動能,為香港 帶來新希望。

議會發言

匯聚青年聲音及願景推動發展政策

政府去年底公布《青年發展藍圖》,林琳期盼藍圖可以更好地匯聚青年聲音及願景,統合推 動青年發展政策,為青年發揮潛能創造更廣闊的空間,引領他們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國 家及香港新時代尋找新機遇,用火熱的青春書寫精彩的人生。

議會發言 關注學生普通話水平

冀教育局設KPI跟進學習成效 05

隨着國家的發展,海外逐漸掀起學習普通話的熱潮,林琳建議教育局主動對學生作出能力 評估分類,透過設立關鍵績效指標(KPI),階段性跟進學生的學習成效。特區政府必須高 度重視並努力建立正確導向,幫助港人樹立正確的語言觀。

03
04
5

國家議題宣講

議會提問

香港青年獨當一面

政府要取回講好香港故事主動權

行政長官首次出席立法會答問會,林琳指出特區政府要爭取講好香

港故事的主動權,解釋香港青年的真正想法,如何與國家接軌、發展

自己事業;並建議政府組織青年宣講團,帶領不同界別的優秀青年 講好香港故事,將香港應有的成就宣揚世界。

議會發言

落實青年人主人翁意識

用火熱的青春書寫精彩的人生

議會發言

學習二十大精神 推動香港發展

今年的二十大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但是,由於我國制度和文化的差異,許多西方主流媒 體仍然以舊眼光看待中國,有時甚至無知和故意曲解其中的部分。香港特別行政區作為中 國內地與世界的重要橋樑,就必須在每一個可能的場合,盡最大努力說明真相,

在國家安全法和選舉制度的進一步改革的幫助下,我們度過了艱難時期。香港已然由亂及 治。現在,我們是時候共同努力,讓我們加速進入由治及興的新篇章「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的偉大創新,我會盡我所能團結大家,為國家培養下一代;致力幫助年輕人擴大視 野,增強他們對國家的歸屬感。我們一定要成功,我們一定會成功。

06 07
08

關注公務員政策

議會發言

薪酬調整未反映實況 籲加強機制溝通

公務員薪酬調整方案劃一加薪�.�%,相信為已平衡各方因 素的決定,然而調整薪酬機制一直備受社會爭議,每年數據

出台都引起不少爭論。林琳認為政府必須着手完善機制,加 強向不同公務員團體和社會大眾的解說工作,避免每年引 起不必要的社會爭拗。

議會提問 10

完善公務員升職及培訓機制

議會提問

建議部分職系推行長期招聘

穩定公務員人手

立法會討論公務員編制及招聘制度的概況,林琳在會上指出由於公務員招聘有特定時間, 部分職系難以在短時間內填補空缺,建議局方考慮推行長期招聘;並指出現時有很多前線 職系適合少數族裔人士投考,建議局方檢視有關職系入職要求,研究制定措施增加少數族 裔人士投考公務員的機會。

09
7

為港發聲

走出國際 訪問東盟

馬來西亞

01 拜訪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推廣利用香港作為跳板,連接 內地市場,把他們的產品帶到中國內地。

02

拜訪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介紹香港之外,大家共同研討 如何推動兩地經貿友好往來。

03

拜訪馬中商務理事會,與商會領袖會面。期望未來兩地民 間團體以及官方機構深度協作,促進兩地加強經貿交流。

04

與全球最大橡膠手套製造商Top Glove執行董事長林偉 才博士會面。宣揚香港金融及專業服務的優勢。

07

08

與新加坡香港商會、中小企業商會、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 等商界代表會晤,討論香港、新加坡兩地最新發展機遇。

與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Singapore Business Federation, SBF)領導層會面,介紹香港近況。

拜訪亞洲最著名創業聚落「Block ��」,與新加坡國立大 學常務副校長(創新與企業)梅彥昌教授(Prof. Freddy Boey)以及國大企業機構董事Prof. Yue會面。介招香港 創新科技以及高等教育發展。

09

拜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Lee Kuan Yew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NUS),與學院院長柯成 興教授(Prof. Danny Quah)以及助理院長吳木鑾教授( Prof. Wu Alfred Muluan)會面。

介紹回歸��年來「一國兩制」香港實踐情況,以及粵港澳 大灣區、「一帶一路」倡議發展動向。

10

拜訪九龍會,與陳文平會長以及其他成員會面。簡介《港 區國安法》立法讓香港重回正軌,讓社會走上和平穩定道 路,長遠有助利好投資營商環境。

11 拜訪新加坡國際事務學會,介紹香港回歸以來發展成果, 以及粵港澳大灣區下香港發展定位,更好地融入國家發 展大局,長遠有助提升投資營商環境。

接受新加坡最大華文報章《聯合早報》採訪,並分享其中體

隨住《港區國安法》立法以及落實完善選舉制度後,香港進 入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新階段,重回良政善治正軌。誠邀 他們親身來港,感受香港最新情況。

參觀新加坡著名飲品公司⸺楊協成集團(Yeo’s Factory),交流食品製造市場經驗及發展。

拜訪新加坡中華總商會(Singapore Chinese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SCCCI),介紹香港 近況以及營商優勢之餘,亦聆聽寶貴意見。

在會上介紹香港回歸以來發展成果,以及粵港澳大灣 區下香港發展定位,加深他們對香港實際情況了解,增 強對「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踐的信心。

反駁謊言

以正視聽

議會發言

主動出擊應對外國抹黑

對於網上充斥假資訊,令到報導事實真相短片曝光率不足的情

況,林琳建議局方做好輿情分析,善用關鍵詞提升搜索熱度。另 外,林琳亦建議特區政府主動舉行邊會,約見人權理事會轄下的 專門委員會主席、觀察員等,以及組織代表團參加主題性會議,詳盡解釋本港的實際情況。

15 16

議會發言

聯合國是「君子與流氓」之爭

必需勇於鬥爭說出事實真相

林琳指出在聯合國會議上要勇於鬥爭,以西方模式直截了當地 說出事實真相,反映香港的實際情況。

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

媒體 專訪

17 18 19 20

反駁西方偏見 重申國安法令香港回復正常

CGTN專訪

反映回歸��周年真實情況

HKIBC Talk the Walk 節目訪問

回顧愛國者治港及 疫情下立法會過去一年概況

大灣區之聲訪問

新選制實踐一年 香港各界共寫良政善治新篇章

關注經濟發展

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

香港須急起直追發展口岸經濟

隨着北部都會區的推展,林琳認為特區政府需要急起直追,善用 口岸地理優勢,引入更多高增值、高技術含量的產業落戶香港, 加強深港兩地經濟產業合作互補,建立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

北創科、南金融」的雙核心發展格局,成為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發 展的新中心。

推動香港綠色轉型

把握內地雙碳目標機遇

立法會會議討論「加快香港綠色轉型發展」議案,林琳認為香港

要積極參與規劃大灣區統一碳市場,推進綠色金融國內國際標準 的對接,以滿足全球投資者的資產配置需要,強化香港成為內地離 岸風險管理中心的地位。政府亦應針對行業的需要,開辦多元化的應用學位,培養更多具備 綠色產業背景的複合型人才,推動香港邁向綠色轉型。

議會發言

融入全國電商發展潮流 推進兩地數據互聯互通

議會發言 01
11
議會發言 02
03

議會發言 04

加強與內地港人團體合作 訂立真正有效果的KPI

新一屆政府首份《施政報告》的重點是對接國家戰略,增強發展動能,就特區政府駐內地辦 事處的KPI,林琳建議局方把KPI定得更具體明確,以反映實際成效。另外,現時身處內地 的港人港企需要求助時,往往要聯絡當地商會才可解決,林琳建議當局加強與內地港人團

體在內的機構合作,更好地支援港人港企,推廣灣區發展機遇。

促進綠色運輸發展

05

議會發言

做好超前部署把痛點擊破 推動香港����年前實現碳中和

林琳表示,要加快電動車取代燃油私家車,當局首先要為車主提供足夠經濟誘因,把原本稅 務寬免「加碼」,降低使用電動車的整體成本,吸引更多車主更換電動車。另一方面要建立完 善的充電網絡,檢視、完善硬件設施、法例及土地規劃,加快落實裝設提升充電站設施。

去信運輸署要求豁免商用電動車有關規定 06

商用電動車車主需要申請「快速公路許可證」

窒礙電動車市場發展

07

到深圳考察比亞迪及坪山「雲巴」

致力關注新能源交通的政策配套, 從而力爭實現運輸零排放,

推動香港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討論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化及政策路線圖 08

與香港汽車商會代表線上會面

關注人才培訓 行業升級轉型

推動漁農業界升級轉型

議會發言 09

提供合適支援 推動漁農業界升級轉型

立法會財委會審議「漁業、農業持續發展基金」

撥款,林琳提問時指出,現時政府給特別是創 科類的其他中小企業申請的基金,性質主要是 配對型資助,但農業及漁業兩個基金的運作是 以貸款為主。現時農業、漁業面對天氣、打風等 不可控制的因素影響,還要面對升級轉型,經 營風險不亞於其他產業,政府需要公平對待, 並給予更多支援扶持漁農業的發展。

出席香港多層式禽畜養殖場建

築研討會

與一眾業界代表探討多層式禽畜養殖場以至 現代化農業的在香港的可行性。

11

出席「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

⸺北部都會區:塘魚.生態旅遊

.保育共融」論壇

13
10

12

關注香港人才短缺問題

議會發言

依據產業特性令人才能施展所長

立法會會議跟進有關「搶人才」的措施,林琳指出除了

金錢以外,人才重視的是一個地方能否施展所長,實

踐抱負,促請政府檢視及依據產業特性和發展趨勢,

並要認真了解每個產業人才的特性,制訂針對性措施 ,吸納優秀人才落戶香港。

13

傳媒訪問

支援配偶子女

增外才歸屬感

建議特區政府根據行業嘅未來發展需要,制定針

對性計劃,去招攬全球相關嘅專業人才嚟香港發

展,就好似目前香港嘅創科行業整體都缺乏人才,

政府可以考慮對接東盟地區,吸納相關專業的優 才,或有發展潛力的學生來港就業、就學。

14

媒體報導

人才唔留低議員斥教育資源未到位

林琳指香港嘅人才政策好依靠銀彈,一方面以高

薪吸外地人才來港,但同時間又重本投資喺本地 教育,然而教育出來嘅唔一定係本地所需要嘅人 才。佢認為人才政策,十分在乎教育方面係點樣培 訓,需因應香港未來嘅市場,評估未來�、�、��年後 邊啲行業所需要嘅人才缺口到底會有幾多。

關注金融稅務 虛擬資產

關注金融界虛擬資產發展

議會提問 15

妥善監管虛擬資產交易及平衡發展

有金融界選委關注本港的虛擬資產交易發展,林琳認為香港要力爭成為國際虛擬資產的 領軍地區,政府需要做好金融市場的「促進者」和「監管者」的角色,在監管及發展的需要作 出相應的平衡,考慮如何有效規範市場的同時,更加要有政策扶持業界的創新發展。

議會發言 16

近年來,數字經濟及電子政務的新引擎作用愈加凸顯,林琳認為香港需掌握「十四五」規劃 發展機遇,肩負起創新加速轉型,聯動國家數字經濟架構的作用,電子政務發展必需達致 提升經濟發展同政府治理水平的最終目標。而行業發展,如虛擬資產等金融科技更要做好 妥善監管的同時,輔助行業發展方可增強香港的經濟社會發展動能。

關注香港稅務發展

17

議會提問

保持國際稅務競爭優勢 制定策略吸引海外企業來港

立法會跟進政府提出的《����年税務(修訂)(指明外地收入徵税)條例草案》,林琳感謝政 府當局就草案向議員詳細解說,政府長遠應該全面審視現行的稅務政策,並且制定一系列 的策略提升海外企業來港上市的吸引力,鞏固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商貿中心的地位,讓 香港經濟早日重回正常軌道。

優化便民電子政務虛擬資產監管發展需並行
15

關注家族辦公室落戶香港

強化稅制競爭優勢

議會提問 18

擴大合資格資產範圍 強化競爭優勢提升稅制競爭力

出席立法會《����年稅務(修訂)(家族投資控權工具的稅務寬減)條例草案》委員會。林琳 指出,現時豁免範圍只限於《稅務條例》附表��C中的指明資產,虛擬資產、ESG等相關金 融產品、海外不動產等都不在範圍之內,局方會否檢視名單,因時制宜咁擴大合資格資產 範圍,提升稅制的競爭力。

另外,目前有大概����間家族辦公室申請在新加坡排隊落戶,今次的稅務建議能否強化 我們的競爭優勢?

議會提問

需加快改善查詢回覆時間 建議設立主動協調機制

出席立法會《����年稅務(修訂)(家族投資控權工具的稅務寬減)條例草案》委員會。我在 林琳指出,政府有時對申請查詢的回覆時間冗長,有時與新加坡相比要用三、四倍的時間。

對於家族辦公室這一類著重體驗、個人化要求的服務來說,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情況。建 議可以主動有一個協調機制,應對個別申請可能涉及的其他投資組合,並及早釐清轉介流 程及時限。

另就人才方面,我希望部門能提供行業人才缺口數據,以衡量追蹤現時人才供求情況。

19

關注青年人才 青年教育

與青年交流

聯同香港政協青年聯會(政青)一眾代表成員,與商務及 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會面,就香港的未來經濟以及青 年發展等議題展開討論交流。

人才規劃方面,香港就未來的產業發展制定全面的人力 資源政策規劃,評估各行業的人力需求,並透過教育和再 培訓,讓本地青年有更多出路及上流機會,並看到發展前 景,以釋除人才和企業對香港前景的焦慮。

我在會上向局長建議善用他們的網絡,帶領不同界別的 優秀青年去講好香港故事,介紹香港的近況及未來發展 動向,以及青年的真正想法。

01 02

出席香港青年創業家總商會,就政府籌備制訂《青年發展 藍圖》聽取商會代表意見,討論到關於對青年創業過程中 所面對的種種問題,例如人才流失,創業成本高,租金高、 人工貴等困難。

與會代表提議到在人才方面,需要由中學入手,從小培養 學生多元興趣同埋創意思維,以便作出配對再投入不同 行業發展。另外亦建議政府可以參考坊間舉辦具認受性 的創業比賽經驗,從中投入更多資源提供支援,以及對應 政府政策以作掛勾,並且提供更多配對基金及降低申請 門檻,為更多有志創業青年人提供機會。

17

關注少數族裔青年

歡迎制定《青年發展藍圖》望能提升青年的溝通與發展 議會發言 04

在研究制訂長遠青年政策和發展藍圖小組委員會會議發言,林琳表示歡迎制定《青年發展 藍圖》,對我們多年來的訴求終於落實。林琳指出現時家長、青年人都關注藍圖對他們的幫 助程度,是否將來的應用程式或者那個儀表板真是幫到他們。另外,林琳表示少數族裔的 向心力真的很強,我們可否進一步把我們的文化各方面去推進,令到少數族裔真的做到真 真正正是我們香港的一部分。

關注青年人才

議會發言 05

建議討論地區委員會透過自薦計劃加入年輕專才強化規劃設計

出席民政及文化體育事務委員會會議,在會上我建議討論地區委員會的構成,加入年輕專 才如規劃師、建築師等,加強提升地區的設計。

03

香港金鐘添美道�號中信大廈��樓����室

感謝大家一個多年來對林琳工作的支 持及肯定,面對香港全面復常及「由亂 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各種挑戰,我 會繼續緊守崗位吸納不同意見,在議會 為大家發聲。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