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夸》创刊号 Fu Kua Vol.01

Page 1

勤读者不浮,好读者不夸。 首师大附中 成达青年读书会 出品

年 14

20

月 3 1

l.0

Vo 创刊号专题

读观点:教育 采访万门大学校长童哲

棱角 石彦伦:培养兴趣,快乐而刻苦地学习

读生活:食 & 行 人和食物是平等的


创刊手记 by《浮夸》编辑部 3/2014 浮者轻于言,夸者躁于心。 读者,思而后言。言而不卖,谓之读也。


我们爱读书,却不爱只有埋头苦学的世界。 我们爱读观点,却不当自恃清高的公知。 我们爱读时事,却不做偏激任性的愤青。 我们爱读生活,品一日三餐里的生活美学,寻千里之行中的人生风景。 我们爱读人物,以前辈之经历为“书”充实自己,在“书”里发现人生,在人生里发现“书”。 我们希望“读”能成为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一种细细品味的生活态度, 以《浮夸》为起点,我们希望将这样的“读”,传递给更多的人。 愿勤读者不浮,好读者不夸。 谨以此刊献给所有爱读的人。


2014 年 3 月 总第 1 期 主管 & 主办

主编

成达青年读书会

吴心怡

副主编

伍文迪 于瞳

总策划

余哲

首席文编

潘桐

文字编辑

伍文迪 李清扬 彭远峰 周梦怡 叶月晗 郭芊叶

首席美编

官芸仟

美术编辑

侯嘉琦 吴心怡 王天卉 余哲

首席记者 记者

李佳颖 耿如妍 张雨萌 张静阳

审稿

杨子健 王华 伍文迪 李清扬

投稿/荐稿 零售价

5 |浮夸| Vol.01

fukuabianji@163.com 10.00 元

赞助支持:


07

读 观点|创刊号专题:教育

教育之“实” 教育是什么 漫谈“考”文化/伍文迪 我眼中的中国教育/石泉 从那道并不变态的家庭作业说起 棱角/丛聪 留学路上的“虚”与“实”/余哲

13

教育之“虚” 奔跑,还是鼓掌/杨子健 谈“德性、德行、科学”教育 培养兴趣,刻苦而快乐地学习/石彦伦 采访:万门大学校长童哲/王华 吴心怡

漫话 教育·漫话 钗头凤/杨雪晨

37

37

读 生活|食 & 行 贪食记

“食家” 殳俏/余哲 读行者 南非行/富聪

53

读 时闻|年度盘点

棱镜计划

45

曼德拉逝世

67

读 书影|书忆影心

书忆 关于读书的一点想法/王寰中 2014 电影推荐/彭远峰

79

读 人物|盘超 盘超传 /伍文迪

79

采访:盘超/李佳颖 2014.03 | 6


读观点

创刊号专题

教育

教育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待哺婴儿,只要我们一息尚存 ,

7 |浮夸| Vol.01


PART I 教育之“实” 我们正值十几岁的最好年华,受着老师的谆谆教诲。 学校、考试是我们六年中学生活躲不开的话题。 本节通过我们身边的一些人、一些事,来具体谈谈我们走过的、正在走、 即将要走的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这里不乏网络红人的惊世之作, 也不乏我们身边学霸的真知良言,还有我们老师的深情感悟。 希望我们回看旧路而不悔无为,展望未来而憧憬光明。

就总在教育别人,和被别人教育着。千古教育之路长漫漫,今朝是非之论任人说。

PART II 教育之“虚” 教育不止在校内的学习生活,我们一言一行全部和教育息息相关。 漫无边际的教育,可谈的内容实在太多, 教育与理想、教育与道德、终生教育是什么、德性、德行与科学教育等等, 我们仅节选部分观点展开。诚如孙云晓所言“教育是人的解放 , 而不是枷锁”。 让我们在教育之路上尽情绽放吧!! 2014.03 | 8


教育是什么

EDUCATION IS THE MOST POWERFUL W E A P O N WHICH YOU CAN USE TO CHANGE THE WORLD. THE ROOTS OF EDUCATION ARE BITTER, BUT THE FRUIT IS SWEET.


T L

O E

读观点|教育之实

◇人类教育学的本质在于使个人掌握生存的技能,引申的讲,国家的教育职能就是让国家拥有生存于世的能力。 所谓教育原理就是根据环境变化改变人类所学。人生有三大难,教育,就业,择偶,后面两项是直接与教育挂 钩的。我们所处的世界在变化,比如说女性变少了,你要是一笑置之,觉得反正可以到某国去买老婆,那也不 用看本文了。 ◇现如今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上了轨道,应试教育也应该走到头了吧。1949 年时的中国还是农业国,当时 中西方的科技差距与 100 年前鸦片战争时相比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越拉越大了!为了尽快把工业化的课程补上 这才走了应试教育的路子,批量化的生产海量的理工科人才以建设国家,这一过程蔚为壮观,以至于若干年后 出现了“工程师政治局”的奇观。 ◇教育是讲究因材施教的。每个人都各有所长,伟大领袖当年就很受丈人赏识、认为是个大才、而着力培养, 但是主席如果被放在应试教育体系的话,呵呵,数理化外一无是处,待合格。然后家长从街边小广告上找了 X 大学生来辅导功课…… ◇中国几十年应试教育就是这样,用理工科人才的标准把大批其它各类人才统一培训,终于有一天国家说我们 的工业化完成了,现代科举要改革,广大群众和各路专家都惊呆了!广大群众担心中国教育权贵化精英化,这 个话题先按下不表,先说说专家们担心的西方基础教育崩溃中国重蹈覆辙的问题。 ◇小时候历史还是政治考试时有这么一道题,历史是谁创造的? A 英雄豪杰,B 人民群众。楼主我小时候可是 很聪明的,非常政治正确地选择了 B。现在不是考试了,我可以无负担的这样说,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的核心人 员就是那些很少数的顶尖科学家,当然量产型的广大理工科人才也是功不可没的,大家革命分工不同嘛! ◇当然顶尖理工科人才放在任何国家都是极其珍贵的。玩摄影的都知道最好的相机是德国日本的牌子,联合国 五常这方面就不怎么样了。是他们技术不行吗?不是,因为镜头一类的光学设备那是军工相的高科技,联合国 五常国家的相关人才都投入到军工了导弹,卫星什么的可比照相机重要的多和钱赚的多,日德两国是军事受限 制国家,所以擅长搞照相机。既然顶尖理工科人才这么好用,那能不能给教育部下个通知要他们多培养点出来? 也不行,拿体育界打比方,姚明,刘翔,孙杨这样的顶尖运动员都是天赋异禀的体育天才,其他优秀的运动员 比如史冬鹏始终就是差着顶尖选手一个档次。如果有一天教育部下达通知,中国国民体质太差了,以后依照运 动员标准来办教育,那么孙杨还依旧是世界冠军,史冬鹏还依旧是国内优秀选手,其他量产型运动员则可以成 为各企事业单位运动队队员,剩下的就都是待合格了,呵呵,开个玩笑。 ◇现阶段工业化已经完成的国家需要的是优秀级以上的理工科人才,楼主所在地的市属一中就是这类人才扎堆 的地方,再高端一级的就是省城里的市一中,能在那里面读书的都是准顶尖级人才,都是国家的无价之宝。有 专家说欧美日基础教育崩溃,学生们四则运算都玩不转,但其实以美国为例,那里除了价钱高得离谱的私立学 校,还有师资力量一流、学生拼分数入学、囊括了没钱上私立学校的理工科尖子的公立重点中学。人家欧美这 样的工业化先进国会对科学技术力发展没谱吗?别开玩笑了好不好! ◇我看一有关留美学习执教的文章,里面说美国老教授谈美国基础教育薄弱时老泪纵横。一看到他掩面而泣我 就想笑:有啥好哭的,你苦练篮球 20 年,就能在国家队打台湾队时一跃而出,扭转乾坤了?搞科学,搞文艺, 搞体育,搞暧昧都是各有各的行家里手、超级天才,中国传统文化里说铁杵磨成针,这话你要辩证着看。 ◇欧美工业国的日渐衰落与其基础教育的薄弱没有直接关系,真正原因是中国的科技水平快速崛起,欧美中高 端的技术产业优势正在消失,中国把他们的饭碗抢了。10 年前还在中国生产的衣服鞋帽厂商现在大批的往越南, 缅甸转移,总不能说东南亚当地的基础教育优越于中国吧?所以说当今的主要工业国之所以称为工业国,其技 术力都不是路边捡来的,操心欧美的基础教育,担心中国的技术力发展,可不可乐?

——节选自《教育学原理》


古往今来,中国似乎一直顶着“考试”这顶高帽子,从隋 朝的“分科举人”到明清的“八股状元”,再到现如今的“中

漫谈

考高考”,富有中国特色的“考文化”历经千年打磨,其中的 博大精深似乎可以与传统的“茶文化”和“酒文化”相提并论。 然而千年已过,“酒文化”让中国笑看全世界的酿酒工艺,“茶 文化”更是声名鹊起,名声响彻神州内外,而“考文化”呢? 出了一张张冰冷的试卷,扪心自问,我们还考出了什么?

文 伍 \ 文迪

文化

考 考出了白衣卿相? 浮生若梦的诗仙李白,奉旨填词的柳七相公, 笑看苍生的吴门唐寅……

华的多种多样,如此以考试为目的,教育为手段的“考 文化”又怎么考得出被历史湮没的巨星呢?

考出了繁华盛世?

这些人哪一个不是鼎鼎大名的才子词人,哪一 个不是引领一代潮流的文学巨匠,然而纵观这些才子 词人,他们又有哪一个是考出来的呢?屡试不第对于 白衣卿相们或许是他们的不幸,但对于是时代而言实 在是他们的大幸,没有考试的烦恼,有的是山水的眷 恋;没有以心为形役的愁苦,有的是我手写我心的潇 洒;没有条条框框的行文限制,有的是放荡不羁的真 知灼见;没有政府公文的千篇一律,有的是思想飞扬 的天马行空。不得功名又如何,千古江山又有多少人 凭借的是考出来的功名而流传一世的呢?考试只是 教育的一种手段,而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育人成才,才 当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白衣卿相们是一种才,种菜

贞观之治、康乾盛世可谓是一个中华文明的巅

峰,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用来形容这两个时段实在是 再恰当不过了,然而在之后呢?武氏篡权,安史之

乱,大唐再也难以震慑四方;金田起义、列强入侵, 清朝从此沦为沉睡的雄狮。这样一段段历史实在值得 我们反思,若从考试的角度来分析,就可知沉沦原因

之一二。唐朝考试以明经为主,自己思维的发散不 再成了关键,熟背经书并默写译注成了衡量人能力、 德行的标准,长而久之,那些只会死读书,读死书的 书呆子们又怎能治理好国家呢?同理亦然,清代的考 试更是以八股文坑惨了多少仁人志士,眼界的高低、

煮饭又怎么不是另一种才华,世上的才华多种多样,

才能的大小、心胸的宽广全凭一份歌功颂德的狗屁文

又岂是一张考卷可以概括的清楚的呢?考试或许考

章决定这是多么可笑而残酷的现实啊。一个时代的

得出绚烂的分数,但绝对考不出思想的天马行空,才

进步凭借的不是个别人的力量而应该是这个时代教

11 |浮夸| Vol.01


读观点|教育之实

育眼界的高低,因为只有教育才是影响面积最广的, 它滋润的是一代人的心灵。教育不是歌功颂德的拍马 屁,也不是背诵默写死板的诗词歌赋,而是通过感悟 书上死的知识,化死水为活水,为下一个时代做准备。 以纯粹的考作为“考文化”远远不是繁华盛世所需要 的,而通过多种教育做一个时代下有用的人才是成就 盛世的王道。 “考”并无过错,但时刻不要忘记考的真谛在 于为教育服务,而教育则是为人类、为时代而服务的。 当考逐渐独立出来,脱离了教育,脱离了人类,慢慢 地形成自己“考”文化的风格时,我实在不知道这是 人类进步的必然还是人类退步的悲哀。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此刻,我又怎么能对那些“考文化”下 牺牲的风流人物笑得出来呢? 当历史的车轮转动到今天,现如今中国也处于 有关“考文化”的十字路口吧,毫无疑问,中国是 个人口大国,每年近千万的高三学子强迫中国必须 通过高考来保证大学教育的公平,但自古华山一条路 的“考文化”是否可行早就由历史告诉了我们答案。 前路茫茫,我们在教育上所迈出的每一步都不知道是 向前进了一步还是向后退了一步,但国家通过自主招 生、学科竞赛等的多样的模式还是让我们看到教育更 趋向于人性化、时代化的趋势,“考文化”也再难有 往日的神气,至于未来究竟如何,我想正如狄更斯在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

《双城记》中所言: 或许“考文化”继续畅行于世,或许“考文化”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被真正人性化、时代化的教育所替代,但我们所能 做的绝不是去适应,而是去做最好的自己,在如今 越来越开放的社会中释放自我,毕竟—事在人为!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2014.03 | 12


我眼中的中国教育

文 / 石泉

实说同学们给我的这个题目实在太大了。中

了他们思考的空间。你们应该庆幸,更应该警醒。

国之大,教育情况之复杂不是一个中学音乐

占有如此优秀的教育资源就应该承担起更多的社会

老师能谈清楚的。我仅谈谈我看到的一些教育现状

责任,正像附中的校歌中唱的“大任更谁肩!”

吧。 附中的老师们也是幸运的。比起几十万甚至更多默 附中的孩子们是幸运的。也许你们还在埋怨中午吃

默奉献的乡村教师来,我们的平台不知好到哪里去。

饭要排很长时间的队;饭饭不够好吃、品种不够多;

然而最让我珍视的还是你们——我亲爱的孩子们!

学生社团没有经费等等。但是你们可知道又有多少

我在顺义、昌平、崇文、宣武、西城的很多所学校

你们早已习以为常的东西却让别人羡慕不已。早在

都上过课,仅仅是北京市内各地区的对比,就已经

2011 年《南方周末》的一篇《穷孩子没有春天?——

让我感慨自己学生的高素质了,同样庆幸之余是深

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报道就以备受

感责任重大。这么好的孩子交到我们的手上万万不

各界关注。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附中的学生都占

可误人子弟啊!唯有殚精竭虑、尽心尽职。

有着中国社会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博识课;外教课; 天文、奥赛、科技、艺术、体育等各种选修课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要兼济天下。得到多少注

参观大学的实验室;学校中的名人大讲堂;出国

定就要付出多少。拥有社会这么多资源,注定我们

游学、比赛等等,这些哪一样是一个年人均收入几

要肩负着社会更多的责任。比起寒门子弟,你们更

千元的寒门学子敢想的?他们真的不是你们的对手

要有家国天下的情怀。你们立,则国立;你们强,

啦。

则国强。

说来心酸。2013 年,北大清华仅有一两成学生来自

孩子们,光阴不等人,想要成就,就从现在开始成就。

农村,即使考上北大清华,来自农村以及二三线城

还是那句话,教育的话题太大,少些埋怨,多些努力,

市的孩子也被北、上、广这些大城市的孩子落下好

做在当下。

远。举个例子,我们很多考上清华的学生在大一就

完成了英语六级的考试,而二三线城市来的学生能 通过的却寥寥无几。不是他们不努力,事实上这些 孩子比我们的孩子努力得多,但是提高起来却很困 难,原因就是从小没有你们这样的条件。眼界决定 13 |浮夸| Vol.01

2013.12.21


读观点|教育之实

从那道并不变态的家庭作业说起, 兼答邓飞 想

写点什么的起因,是这么一道被 @ 邓飞 鞭笞为“变态家庭作业”的数学题,对象是小学三年级 的孩子。微博是这样的:

这道题并不难,即使我这样的文科生,也只需一分钟

应该鼓励孩子们这么思考,这道题要做的,就是让孩

的演算就可以答出。点进评论,网友们并没有随着邓

子们建立对于数字最初级的感知,如“四位数乘以九”

飞一起鞭笞中国教育,而是纷纷给出了解题方法和答

应该是“什么样子”。

案。(好吧,新浪微博网友的智商还是不那么令人捉 急的)

数字感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社会上很 多事情,乍看毫无章法,但用数字拎出来说一下,就

邓飞老师和他 @ 的朋友们,可能确实因为平日繁忙而

能解决大多数问题。许多人缺乏的,恰恰就是对于数

无暇思考小学奥数,只是匆匆一瞥就将其与那些折磨

字多少的感知,他们不习惯用数字概括和描述问题,

孩子们的数学题归为一谈。但从这道数学题引出的最

总是迷信诸如“我邻居我舅舅”的“个例”,而看见

后那个问题(“我们的教育到底想要做什么”)可能

数字则失了方向。“嫦娥一号”登月花了 14 亿,许

确实值得我思考一下——不敢说“答邓飞”,也不敢

多人大叹劳民伤财,可 14 亿究竟是多少呢?不过是

妄称“砖家”,大谈教育;只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谈

北京地铁修出两公里的钱而已。

谈这道题,以及这道题后面的东西。 此题还培养了孩子发现线索、建立联系的能力。如何 这道题完全没有超纲——所有的运算都是简单的多

最有效率地解题,不外乎是抓住最重要的因素,再用

位数乘法。如果一定要说它的难点,其实不是数学,

逻辑逐一攻破。这更是对于每个人都很基础的能力。

而是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解题的“下手点”,其实

它使记者在报道的时候理出影响事件的最主要因素,

是发现“四位数乘以 9 还是四位数”,只要想通这一点,

而非最耸人听闻的言论;它让产品经理发现最有效的

然后再做几步简单的推理,就豁然开朗了。

改进方法,而不是寻找下一步跟风的对象;即使在你 楼下开一个小卖部,最重要的也是分析你小区的顾客

可能要三年级刚学会乘法的小孩子思考到这一步,确

组成和偏好,而不是售卖你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有时

实有点困难,也并不像评论里有些网友吹嘘说自己

候我们总是羡慕别人的成功,而慨叹自己时运不济,

“二年级解题无压力”的那样。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

其实成功的愿意在于别人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是

2014.03 | 14


别人知道最重要的线索是“四位数乘以九 还是四位数”,而你没有。 现在有了这道题,再谈谈教育吧。我不清 楚这道题出现在家庭作业的哪个地方,是 不是被孩子拿出来求助、每个人必须掌握 的。其实,我更希望这道题出现在“思考 题”或者“开放题”一栏,鼓励有能力的 孩子解答高一阶的问题。 但邓飞老师可能也有这样的顾虑——我们 的孩子被逼着学奥数、做艰深的数学“思 考题”、从而“失去”童年,小小年纪背 上重重的负担。的确,从这个层面上说, 我们的教育还有许多值得提高的地方,我 们的孩子必须要比别的国家的孩子付出更 多,才能上好学校、考好大学,才能过上“成 功”的人生。我们高等教育资源的不足, 不得不让这些孩子们承担更大学习压力。 教育一方面是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和义 务,跟吃饭和生存一样;但也不要忘了, 教育也是一个选拔精英的过程。微博上一 个网友回答说,“我们的教育是要‘淘汰 傻逼’”,话虽粗俗,但却在理——淘汰 的反面就是选拔,即使在美国、在欧洲, 也会选拔做得起难题、解得开方程的孩子, 去到更好的学校、更顶尖的教育机构,将 来从事更精尖的研究,或者掌控更丰富的 社会资源。我们的问题,不是要彻底抹去 那些难题,而是让它以更合理的方式出现。 你可以喊数学滚出高考因为你做不出微积 分,因为你买菜用不到微积分,但高考必 须要有数学,要选拔那些做得起微积分的 孩子,将来编出更好的程序,研发更好的 科技,把人类送上火星。可能你会说,高 考灭人性,导致我们出不了乔布斯,出不 了扎克伯格,出不了昂山素季。但是,如 果没有那些难题,没有高考,那我们可能 就会失去那些兢兢业业的程序员,失去踏 实可靠的工程师,失去支撑我们庞大经济的最普通 的中坚力量。

邻国日本——教育改革之后,课本变得非常简单, v 孩子们下午三点就放学、可以自由自在去玩社团、 或者回家打游戏,但相伴而生的却是林立的补习班

我并不反对那些难题出现在课本里面。看看我们的

和昂贵的补习费用,这恰恰造成了社会不公:穷人 家的孩子上不起补习班只好混完高中去打工,进而

15 |浮夸| Vol.01


读观点|教育之实

无法进入精英学校深造学习。与其这样,我宁愿那

那份纯真、那份好奇。

些真正优秀的孩子能够解出难题、考入北大清华。

我是一个并不擅长数学的文科生,但这并不代表我

只要他够优秀、够聪明,就能与邓飞老师您的孩子

不喜欢数学。即使解析几何烂到不及格,我还是愿

一起坐在同一个课堂,靠实力说话。

意读欧几里得将勾股定理婉婉道来的章节。我由衷 地希望,在这个充斥着假装高尚的普世价值和无病

我不知道我有没有资格说这么多、把它提升到这个

呻吟的小清新社会,能够给纯粹的智慧和思维的快

高度,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还未踏入社会的大学研

乐留有一席之地。

究生,而邓飞老师已经与教育领域打了很久的交道 了。 所以,还是说回这道题吧。我希望它出现在课本后 的“思考题”当中,只是单纯地因为它很有趣而已。 说不定,你朋友三年级的孩子在成功解出这道题之 后,或者在老师讲懂这道题之后,也会觉得逻辑思 考是很有意思的,从而自愿地去做更多题,感受思 考的快乐。 我希望这道题能够更有意思一点,我也希望数学课 本的“思考题”一栏多出现一些这样的题。我依稀 还记得我三年级的时候我的父亲捧着我的奥数课本 在床上乐此不疲地研究到深夜两点;我不会忘记初 中的时候与几个好哥们儿围在一起解几何题,我最 先解出来时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我也还记得大学 的时候坐在厕所上拿出 Nokia 板砖手机玩数独玩到 忘记时间……有时候,我们的教育并不是一味要虐 我们,要让我们生不如死、夜不能寐,它偶尔也能 提供一些美好的东西,让孩子们在长大之后也保有

2014.03 | 16


棱角 文/丛聪

高山之巅,有漫山遍野的石子。

考试中,嘿嘿,看名次,您得从下面

石匠路过此地,见这些石子质地

开始找。

优良,想拿回去加工成人工卵石。待 把石子取回后,他将石子放入批量研

愈是单纯,恰如不谙世事的孩童。这

磨卵石的机器中,将石子的棱角磨平,

些可爱的人在高中阶段,大多会在全

做成统一、圆润的鹅卵石。当他坐在

国的竞赛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因为他

一旁等待结果时,忽而听见机器内传

们的特殊,大学也往往网开一面,参

来一声悲鸣,颗粒飞溅。石匠急忙打

考他们竞赛的奖项,给予他们保送,

开机器查看,却见一粒裂开的石子,

即不用参加高考这个综合性考试就可

中间竟然散发出水晶一般的光芒,那

以进入大学学习的资格,继续他们在

飞溅的颗粒,是它不愿屈服的棱角。

学术上日渐精深的道路。

生活中,也同样有着这么一批有棱角

天有不测风云,2013 年,竞赛学生的

的学子。

保送资格取消。

他们思维活跃,想法总是异于常人,

几年前,当这个条令一经颁布时,无

常常另辟蹊径,但在学习方面,考试

数的人为之拍案叫好,很多学生不再

成绩却大多不尽如人意。但在某个学

需要被家长逼迫着学那些好似天书一

科,或数学或理或化或信息或生物,

般的竞赛以便于“走捷径”,获得保

有着自己独特的天赋。非知之,亦非

送资格。各大高校原本专门留给竞赛

好之,实乃乐之,他们是真真正正喜

生的招生名额,也会返还给大众。取

爱某一学科的学子。独特的个性给予

消竞赛保送,是一场胜利。在这场胜

了他们出类拔萃的专项成绩,在省、

利中,战败的,是前文那些可爱的学子。

国家,甚至在大洲、国际上都能拿到

因为上面的打压,各大高校也跟着想

名列前茅的战绩。但在一些综合性的

应号召,大刀阔斧地削减了先前的网

17 |浮夸| Vol.01


读观点|教育之实

开一面。举一个例子,2013 年 10

里。竞赛被取消被看成是普通校

月中旬,来自全国的优秀物理竞

对名校的胜利,是教育公平的胜

赛生一百四十余位,在北京大学

利,但其实是民粹主义者的胜利,

参加了某个为期两天的“秋令营”。

是愚昧和偏见对真理和良知的胜

在这两天里,大家从全国各地赶

利。”

来,耗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 精力,经过激烈的竞争,北大给

“竞赛的时代结束了。只有一小

予了他们 25 个高考降分的名额,

部分人才会感伤它的离去,其他

且大多数只有可怜的 20、30 分。

人则会将它的离去视为教育公平

的胜利。从今以后,为真理而喧

2012 年,这个数字是 39 人,且全

哗的自习室将常年封闭;喜爱理

部报送。

科的高中生,将丧失他们在师长 面前唯一的保护伞。我相信有很

迫于种种压力,失去了竞赛保送

多人爱知识,但怀疑有多少人会

光环庇护的这些可爱的学子,只

爱考试。高中全面功利化的时代

能在泪眼中放下自己酷爱的科目,

开始了。”

去学习那些用于应试,用于制作

批量化工艺品的科目,不得不说,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可爱的棱角。

这是一种悲哀。但,这些可爱的 人真的能够再次拥有追寻自己梦 想的机会吗?隐藏在石子中的晶 石难以经过机器的打磨,因为他 们坚固的棱角,也许他们会被磨 平而沦为平庸,又或是在机器的 研磨下最终四分五裂。 最后引用两句话作为《棱角》的 结尾,祭奠那无数即将或者已经 消失的棱角。 “唯意志论者看不惯竞赛,因为 他们无法容忍一种勤能补拙的神 话被打破的智力活动;平均主义 看不惯竞赛,因为他们无法忍受 竞赛活动的主动权掌握在名校手

2014.03 | 18


留学路上的“虚”与“实” ——我的留学观 文 / 余哲

实话,我并没有像一些人

国,见识了加州热烈的阳光,目

的是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我们负

一样,做到出国与高考兼

睹了落基山脉上方触手可及的天

笈海外,体现的是中国融入全球

得,我只选择了前者,一条路走

空,感受了哈佛校园雨雾蒙蒙般

一体化的步伐。曾经,人们渴望

到“黑”而已。这条路崎岖、漫

的静谧和纽约第五大道的繁华,

走进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是因

长,想要穷尽它的人却并不孤独。

置身语言迥异的人群中,融于各

为他们知道这些城市更加前卫,

每个留学路上的人看到的风景千

国文化的洪流里,才体悟到世界

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资源更加

姿百态,我仅分享自己的所见所

之精彩、广阔,而留学的意义,

集中,发展更快,机会更多,实

感——留学路上的“虚”与“实”。

就在于去闯荡、拥抱这纷繁的世

现个人价值的概率更高。这与今

界。我一直相信人可以用脚选择

天我们远赴英、美、澳洲留学何

我所谓留学之“虚”,简言之就

自己人生的维度,而那一段经历

其相似。这些行为和决定背后的

是自己留学的初衷,以及我们这

则证实了这种选择的价值。我希

核心理念并未改变,那就是“读

代人留学的意义。

望自己是行走在世界这个维度的

书改变命运”、“教育兴邦”,

人,而不是把自己的一生拘泥于

唯一不同的是地缘和文化意义上

我对出国留学的认识是随年龄增

一套房、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

的差异。我们不过是从国内走到

长不断变化的。小时候单纯地认

的人(当然,在一个国家或城市

了国外,走进了一个不同文化、

为留学就是“用脚投票”——不

同 样 可 以 影 响 世 界)。 直 到 今

语言和价值观构成的新世界。如

喜欢随地吐痰的行为和脏乱差的

天,留学于我而言依旧是一种对

果说改革开放、城市化为 60、70

街 道, 就 一 走 了 之。 后 来 上 中

“cosmopolitan”( 世 界 主 义 )

后有所作为创造了良机,那么如

学, 听 多 了 官 员 腐 败 的 新 闻,

的追求。

今的全球化,应该成为 80、80 后

又 有 种 愤 青 非 要“ 学 成 归 国,

大展宏图、帮助中国融入世界的

救亡图存”不可的感觉。再后来

那么我们这一代人留学又是为

中 考 结 束 的 暑 假, 真 的 到 了 美

何?我们的父辈背井离乡,回应

19 |浮夸| Vol.01

舞台。


读观点|教育之实

“在自己的选择面前, 每一条路上的人都是平等的, 因为我们都要坚定地走下去。”

这里引用周成刚的一段话:“随

时成绩,还需要申请者参加三至

影响甚至抵消自己的意志。“像

着世界一体化的深入,无论是世

四种英文考试。不但平均每种考

周围人一样高考,在重点高中实

界舞台还是高速发展的中国,都

试要参加两至三次,还要求有“术

验班,和一起直升上来的同学走

需要一种跨区域、跨文化、跨技

业之专攻”,即坚持投入的课外

一条路多好。” “转学中美,那

能和跨语言的多元化人才。他们

活动、兴趣爱好和学术研究。为

里有美国高中老师的升学指导,

往往实一种东西两栖的动物,能

了合理安排自己的备考、活动、

加入出国学生的集体,不会显得

够南北迁徙,既有中国文化的熏

校内学习甚至竞赛,精细的长短

特立独行多好。”在普高作“出

陶又有西方教育的洗礼。”所以

期规划就显得尤为必要。就我自

国党”的自己,过去常这样想。

大而话之,成为“中西合璧”的

己而言,初三计划高一竞选学生

但我最终走出了困惑,因为我真

人才,是在呼应时代的需求。

会,高一计划高二的 ECO 经济社

切地喜欢校学生会提供的平台,

活动,高三前结束所有考试开始

珍惜我能接受的为时不多的中国

留学路上,有仰望星空的思考,

准备申请材料,每个假期都排满

传统教育。那是别人的选择,这

也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我所谓

各种考试和复习。即便如此,还

是我的路,我要为自己的选择负

留学之“实”,就是这条路上的

是因为韩国 SAT 一次意外取消,

责。在自己的选择面前,每一条

一道道坎,以及我眼中跨越这些

以及分数突破缓慢直到两个月前

路上的人都是平等的,因为我们

障碍的关键。

还在考试。

都要坚定地走下去。

我以为留学的第一道坎,是时间。

留学的第二道坎,是外力。别人

我很幸运,在附中的各个地方遇

申请美国大学不但需要良好的平

的选择,别人的成功,可能都会

到许多理解自己出国的老师和同

图为康奈尔大学所在的 Ithaca 小镇

2014.03 | 20


学。我想,别人支持你,理解你,

校的 Offer,这是别人取之有道。

合都代表一种追求,一种生活,

不仅仅是出于他们的善意,更是因

为别人高兴是可以的,但为自己

甚至一种情调。这又回到前面

为他们看到你对自己有信心,对自

悲天悯人也大可不必。人云:“成

留学意义的探讨了。

己的未来有规划,看到你相信自己

人事,听天命”。另一方面,留

的选择并愿意坚持到底。

学申请的末尾是申请,视之如棘

写到这里,才发现自己也就是

手的任务,不如乐之如对过往的

走到“申请结束,结果未知”

留念、对未来的遐想。

这一步而已。我仅以一个背包

留学的第三道坎,是心态。一方面, 应以平常心对待自己和别人的成

客写游记的心态记录留学路上

功。万不可因为自己考了高分就觉

我们用两年积累了成绩和活动经

的“虚”与“实”,谈不上以

得高人一筹,因为不同于高考,申

历,用几个月剖析自己的成长,

示后人,只希望更多的人和我

请者间竞争的是综合实力,而分数

最后将对自己影响至深的部分写

一样,崎岖的旅途还未走完开

只是可以量化的那一部分。而早申

成个人陈述,这是申请材料之匠

头,已然爱上路两旁的风景。

请结果公布后,周围人拿到心怡学

心,也是人生首章的结笔。而那 些要写我们写为何上某某大学的

愿这条路上的留学人,都能到

文章,则给予了申请者构想未来

达心之所向的地方。

的空间。阳光灿烂的西部或雨雪 交加的东部,光怪陆离的楼宇或 隽永从容的湖畔,理工或人文或 商业医药法律…每种被选择的组

图为 Amherst College, Edward Whitman Chapin Hall

21 |浮夸| Vol.01


读观点|教育之虚

奔跑,还是鼓掌

文 / 杨子健

“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路边鼓掌的人。”

化思想。从小的家庭教育,到后来的学校教育、社

这是台湾女作家刘继荣的女儿的童言,源自一篇题

会教育,我们不仅从中获取了知识,同时也加深了

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的博文。文章大致是说女

对人生的解读。可以说,教育塑造了我们的性格,

儿虽成绩平平,却以乐观幽默的性格和平易近人的

培养了我们的兴趣,树立了我们的价值取向;而种

为人,俘获了身边所有人的心。文章极其简单,却

种因素共同作用,便汇聚成我们的人生理想。可见,

一度饱受热捧,这种反常倒多少揭示了人们对于教

教育对理想的养成是有着决定性作用的,因此个性

育与理想的矛盾心理。

化的理想,应该源于个性化的教育。

说其矛盾,是因为在崇尚成功的今天,“甘做鼓掌

然而,骨感的现实终究不比“因材施教”的梦想来

的凡人”这种理想似乎与时代格格不入。可帖子被

得丰满。教育关乎民族的发展,宏观调控必不可少,

疯狂转发,也恰恰印证了人们的纠结:讨厌功利教育,

可这也让教育不可避免地沦为流水线,生产着千篇

却又难以自拔以致无所适从。这篇小文章的出现,

一律的“产品型人才”。“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

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定位“成功”的内涵,重新审视“教

好士兵”,教育总在引导我们成为英雄,却忽视了

育”与“理想”的关系。看似简单的小文章,实则

我们内心深处对安乐平凡的那一丝向往,更是忽视

却很不简单。

了“人人终将归于平凡”的不争事实。绝大部分人 在做了一通“英雄梦”后,都不得不回到现实的红尘,

教育与理想的联系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说,先天的

无奈地做起“鼓掌的凡人”,而过重的“英雄情结教育”

孕育赋予了我们生物的本能,那么真正使人类区别

只会让这种现实的落差更加残忍罢了。相反地,倘

于其他生物的,当属后天的教育所给予我们的社会

若适度地将“平常心”融入“英雄梦”,纵然不能

2014.03 | 22


根除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却能消除不少的社会悲剧:

枕头底下,一定是放着一本《庄子》的。考中的,

至少那位久居榜首的学生不会因为考第二名而自杀,

便高谈阔论高视阔步地去治国平天下;考不中的,

复旦的学生也不会因为才学低人一等而毒杀室友了。

回到陋室,头枕庄子,做一回化蝶之梦,也是一剂

然而,“理想的低标化”并不意味着我们又多了一 条不思进取的借口。倘若人人都坐在路边鼓掌,那 么谁人在路上奔跑呢?若是人人都安于一生的平庸, 那么又让谁来引领时代的风向呢?没有了社会责任 感的人,他的人生价值又何以体现呢?显然教育与 理想的问题,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民族需要伟人 来引领,亦需要凡人来点缀。做时代的引航人,在 洪流中披荆斩棘,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担当;而从容 自豪地做一名凡人,在生活中惠及小众,亦需要很 大的底气和信仰。无论英雄还是观众,无非是人生 的不同路径罢了,并无绝对的高下之分 v 同理,或

“我忽然被这个不想成为英雄的女孩打动了。这世间有多少人,年 少时渴望成为英雄,最终却成了烟火红尘里的平凡人。如果健康,如果快 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

平凡或伟大的理想,同样也只是人们价值取向的不

镇痛良方。”古代的教育能为学子指引不同的道路,

同体现罢了,又何必非得争个孰优孰劣呢。既然理

现代的教育又何尝不可引导学生树立不同的理想和

想无绝对的高下,那么教育又为何不可弹性一些,

价值取向?狂风巨浪中掌时代的船舵,是一种惊天

宽容一些?人生好比旅途,平凡或伟大是终点,理

动地的伟大;细雨花香中品生活的滋味,亦是一种

想是通向不同终点的路,那么教育便是指引方向的

恬淡恒远的智慧。

路标。如今我们只看到了指向“伟大”的路标,而 我期待有一天书写着“平凡”的路标也能和他的兄 弟平起平坐。 附:《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原文 鲍鹏山先生说得好,“古代士子们桌上摆着的,是

《四书五经》的高头讲章;但若我们去翻翻他们的

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23 号”。她的班里总共有 50 个人,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 23。久而久之,便有 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 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老公发愁 地说,一碰到公司活动或者老同学聚会,别人都对 自家的“小超人”赞不绝口,他却只能扮深沉。人 家的孩子,不仅成绩出类拔萃,而且特长多多。唯 有我们家的“23 号”,没有一样值得炫耀的地方。 因此,他一看到娱乐节目里那些才艺非凡的孩子, 就羡慕得两眼放光。 中秋节,亲友相聚,坐满了一个宽大的包间。众人 的话题,也渐渐转向各家的小儿女。趁着酒兴,要 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

23 |浮夸| Vol.01


读观点|教育之虚

孩子们毫不怯场,连那个 4 岁半的女孩,也会说将

次三番地折腾下来,女儿的小脸越来越苍白。而且,

来要做央视的主持人,赢得一阵赞叹。

一说要考试,她就开始厌食、失眠、冒虚汗,再接着,

12 岁的女儿,正为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剥虾,

考出了令我们瞠目结舌的 33 名。

盛汤揩嘴,忙得不亦乐乎。人们忽然想起,只剩她 没说了。在众人的催促下,她认真地回答:“长大了,

我和老公,悄无声息地放弃了轰轰烈烈的揠苗助长

我的第一志愿是,当幼儿园老师,领着孩子们唱歌

活动,恢复了她正常的作息时间,还给她画漫画的

跳舞,做游戏。”众人礼貌地表示赞许,紧接着追

权利,允许她继续订《儿童幽默》之类的书报,家

问她的第二志愿。她大大方方地说:“我想做妈妈,

中安稳了很久。我们对女儿,是心疼的,可面对她

穿着印有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

的成绩,又有说不出的困惑。

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 亲友愕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老公的 神情,极为尴尬。 其实,我们也动过很多脑筋。为提高她的学习成绩, 请家教,报辅导班,买各种各样的资料。孩子也蛮

“狂风巨浪中掌时代的船舵,是一种惊 天动地的伟大;细雨花香中品生活的滋味,亦 是一种恬淡恒远的智慧。”

懂事,漫画书不看了,剪纸班退出了,周末的懒觉 放弃了。像一只疲惫的小鸟,她从一个班赶到另一

周末,一群同事结伴郊游。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

个班,卷子、练习册,一沓沓地做。可到底是个孩子,

带着老公和孩子去野餐。一路上笑语盈盈,这家孩

身体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在病床上,输着液体,

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女儿没什么看家本领,

她还坚持写作业,最后引发了肺炎。病好后,孩子

只是开心地不停鼓掌。她不时跑到后面,照看着那

的脸小了一圈。可期末考试的成绩,仍然是让我们

些食物,把倾斜的饭盒摆好,松了的瓶盖拧紧,流

哭笑不得的 23 名。

出的菜汁擦净,忙忙碌碌,像个细心的小管家。

后来,我们也曾试过增加营养、物质激励等等,几

野餐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两个小男孩,

2014.03 | 24


一个奥数尖子,一个英语高手,同时夹住盘子里的

我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正在织

一块糯米饼,谁也不肯放手,更不愿平分。丰盛的

围巾的女儿,歪着头想了想,认真地告诉我说,老

美食源源不断地摆上来,他们看都不看,大人们又

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

笑又叹,连劝带哄,可怎么都不管用。最后,还是

坐在路边鼓掌。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

女儿,用掷硬币的方法,轻松地打破了这个僵局。

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回来的路上,堵车,一些孩子焦躁起来。女儿的笑

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着她。她安静地织着绒线,

话一个接一个,全车人都被逗乐了。她手底下也没

淡粉的线在竹针上缠缠绕绕,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阴

闲着,用装食品的彩色纸盒,剪出许多小动物,引

在她手里吐出星星点点的花蕾。我心里,竟是蓦地

得这群孩子赞叹不已。到了下车的时候,每个人都

一暖。

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纸。听到孩子们连连道谢,老 公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那一刻,我忽然被这个不想成为英雄的女孩打动了。 这世间有多少人,年少时渴望成为英雄,最终却成

期中考试后,我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首先得知,

了烟火红尘里的平凡人。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

女儿的成绩,仍是中等。不过他说,有一件奇怪的

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

事想告诉我,他从教 30 年了,第一次遇见这种事。

个善良的普通人。

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

长大成人后,她一定会成为贤淑的妻子,温柔的母亲,

学,请说出理由。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

甚至,热心的同事,和善的邻居。在那些漫长的岁

上了女儿的名字。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

月里,她都能安然地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作为父母,

不爱生气,好相处等等,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

还想为孩子祈求怎样更好的未来呢?

班主任还说,很多同学建议,由她来担任班长。他 感叹道:你这个女儿,虽说成绩一般,可为人实在 很优秀啊。

25 |浮夸| Vol.01


读观点|教育之虚

育 教 ” 学 行、科

德 、 性 谈“德

" 即如治国平天下之胸襟,悲天悯人之怀抱,又如 ...... 为万世开太平之志气,反身 而诚万物皆备于我,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向往等,这是从生命内在而发起的人 生智慧,其根在“人性之深处”,在所谓“天命之谓性”处。"

到教育和培养人才,一般都说“品学”。“品 学”,即“品格”与“学问”,确实代表生

命内涵的两大面向。 要完成“品学”的教育,其难易度及其需要的“用心” 度,是不同的。总的来说,“学”是容易教容易学 的,而“品”是较难的。分析地看,学与品的教育, 又各分两个层次。 同属于“学问”一方面,又可分“知识”与“思考” 两层。天下间最容易教成的,也最容易检测出成绩 的,是各种知识和技能。因为它们是“死的”东西, 是累积起来的,看得到的学问。所以,在一个没有 智慧的时代,总是以这些成绩来做教育的指标。因 为这些是浮在人生表面的东西,最容易被看到功效。 今日中国,包括急切地想“追欧赶美”的诸东方国家, 其教育体制所注重者,即此也,因为这个在这个时 代里,这些国家是最没智慧的——不仅丧失了自己 的智慧,同时,也没有学到西方的智慧。 如果吾人深入看一看,更会察觉欧美知识教育之所 以成功,其实是因他们注重的不是知识的灌输和技 能的测试,而是思考能力的培养和鼓舞。思考能力 是知识之所以成就的根本能力。西方人三百年来, 知道科技的基础在数学,数学的基础在逻辑(当然, 他们并不一定知道逻辑的基础在“识心”,而识心 的基础在“良知的坎陷”,或者如佛家所说,“识心” 的基础在“无明”,但,西方人不必懂这么多,他 们只要抓住逻辑思考,就已有富丽堂皇的表现而让

矛”而沾沾自喜。其实,这些东方诸国,充其量也

丧失智慧的东方人瞪目结舌了),所以,西方教育,

只不过把“算数技巧”和“科学知识”提早的大量

对“算数技巧”“和课本上的科学知识”并不在行,

的硬塞给学生而已,教育上比较深比较难比较可贵

也不注重。而东方,如台湾、大陆、日本、新加坡,

的的是“品”的教育。有关“品格”的教育,又可

却为每年的“中学的数理成绩在世界评比中名列前

分两个层次:“德行”和“德性”。

2014.03 | 26


“德行”,即有规范的生活和动作。因为它已涉及 到“生命”,所以比“知识和技能”的意义更深远些, 所以更“渺茫”些。不过,“德行”,还是生命的“外 在的”“表现”,因此,也是可以观察得到的,甚 至有的人认为是有“标准”可循的,因此,也可以 客观地评审出成绩来。但毕竟这是比知识还要深刻 而活转的东西,所以必须要有一点良心的家长和老 师,才能注意到这里。也必须政府的头脑比较清明了, 才会注意到这里。 教育工作中,最难教学的,是“品格”中的“德性”, 即如治国平天下之胸襟,悲天悯人之怀抱,又如为 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 太平之志气,反身而诚万物皆备于我,一日克己复 礼天下归仁的向往等,这是从生命内在而发起的人 生智慧,其根在“人性之深处”,在所谓“天命之 谓性”处。这本来是人之所以为人之价值源头,也

定就代表内在有德“性”。因为,德行只要做出来; 而德性是要悟出来的。或许吾人可以期许从良好的 生活规范中引发内在的德性,所谓“内化”,但这 与知识的传授和考察不同,是没有任何保障的。总之, 这是一种很难了知很难处理的教育,眼看着把一个 孩子教得有规矩了,并不代表就把他的生命教成了。

应是教育工程追求之最高目的所在。但,因其深远 莫测,所以难以调理,所谓人心唯危,道心唯微, 故能识知者鲜矣!

当然,我们可以说:虽然德行之实践不能保障德性 之体证,但总提供较大之机会,所以,德行之教育 是有益于德性的。何况,人在日常生活中,总须有

所以,有识之士,最多只在“德行教育”上着眼, 能注重生活规范的要求,我以为就已经了不起了。

些规矩,有了相当的规矩,至少可以收摄顽心,也 较可以静下来用功。

唯请时时不要忘了更上一机。 总之,德行教育是必要的。只是,要用多少心去做, 虽然从生活的无德行,在大部份的情况下,可以推

做到何样的“标准”,是须要拿捏的。

知其内在的无德性。但也不必然,因为有些至人的 行径,非常人所能解(如传说中的济公是吃酒肉的, 但不碍其道行高深)。而生活上有德“行”,不一

更进一层说:德行教育还要防范一个盲点:因为内 在心灵之发动,唯有真心者可以自省,唯有大智慧 者可以察觉。一般人如果不慎滑转了,“以优良的 德行粉饰自我的德性”,或“见他人之德行表现以 判断其德性”,那就颠之倒之,大不佳善了。

27 |浮夸| Vol.01


培养兴趣,快乐而刻苦地学习

读观点|教育之虚

v

国是个重视教育的国度,尤其是

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2012 年上海再一

家长们,把孩子的教育视为家庭

次组织中学生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

的首要大事。"养不教,父之过;教不

PISA 测试(中学生学习能力测试),同

严,师之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2009 年一样,中国学生在数学、阅读、

伤悲",以及"凿壁偷光"、"囊萤映

科学素养三项的成绩都是第一,说明我

石 / 彦伦

雪"之类激励苦读,鞭笞不努力学习的

们的孩子是好孩子,天资都很好,学习

警句、故事俯拾即是。于是"学习好"

很努力。但令人不安的是,同 2009 年

便成了"有出息"的表现,至于孩子

一样,中国学生在另外两项:主动学习

学习的感受和"学习好"了之后又怎么

及创新思维上都名落孙山。这个结果说

样,人们大多不甚关注。其实,在整个

明了什么?

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东亚地区都如此,日 本和韩国的学生在考试前也会诚惶诚恐

三年前,北大数学系一学生出家的新闻

地到孔庙去烧香的,把考试过关视为关

曾引起一阵骚动,其实这样的事早已不

天大事。

新鲜,80 年代名振华夏的北京神童宁铂, 风风光光进入中科大少年大学生班,毕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如此重视教育其教

业留校任教后却一直未见有何作为,终

育结果却差強人意。钱学森动情而焦虑

于听说年过 40 的他抛妻弃子出家为僧

的"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培养不

了。人们除了惋惜似乎也不想问个为什

出大师级的人才?!引人思考,我们的

么,早已见怪不怪了。而据知情人说,

2014.03 | 28


这些神童们都是被迫学习他们并不感兴趣的专业而

学生自己。求知欲、毅志品质、智能基础都是条件,

倍感痛苦,痛苦使他们放弃了追求和努力。

最主要的是上进心。

刻苦学习是必须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哪有不

有些人沉迷于不动脑筋的游戏或毫无文化含量的嬉

付出辛苦而有收获从天降的道理?但刻苦学习并非

戏,并说这是他的兴趣所在。其实这是庸俗的玩痞,

是痛苦学习。古时候那些"头悬梁,锥刺骨"的好

胸无大志的混混儿的低智认识,这些只求感官的快

学生们肯定是自愿的,他们视这种学习为"乐",

意,仅仅是娱乐自己的"玩艺儿",玩得再精也只

从中有也会有"享受"呢。孔子也说"学而时习之,

是"玩"而已,无益于社会,无助于他人,沉迷其

不亦乐乎!"(似乎他老人家认为高兴的事只有两

中终究还属"没出息"一类。当然,有益于身心健

样,另一样是"有朋自远方來"),刻苦学习看来

康的正当"爱好"另当别论,对此理性地花费一些

应该是件快乐的事,虽然苦。

业余时间和精力也在情理中。

快乐与痛苦的差别在哪儿?就在于是否在做自己高

兴趣如何培养得?先养好奇、求知之心(当然是要"

兴、愿意做的事。于是有位教育家说了句真理:"

好"科学之"奇","求"文化之"知");进而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自己无兴趣的东西是痛苦

行探索、求学之路;小有所获不满足;不怯于向他

的,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是快乐的,尽管很辛苦。

人展示,不羞于向他人求助。久之,兴趣昂然而至矣。

我也想说一句,兴趣是成功的种子,有兴趣才会甘

有兴趣而全身心投入,其享受的感觉,谁人能不说"

心付出,才会学出优秀,才会有创新。因此,中国

不亦乐乎"呢?既然"不亦乐乎"了,自然是"主

学生在"主动学习"和"创新"两项上不如人家,

动学习"了。既然是"主动"而"乐乎"的学习,

大半是因为"虽刻苦但无兴趣,是被动而痛苦地

则"创新思维"也就不远了。到那时,中国孩子的

学"。

PISA 成绩肯定是五项全得世界第一!

华罗庚是数学大师,从小对数学痴迷,他在西南联

首师大附中的孩子们,你们正人生道路的第一阶段

大教书时其生活、工作条件之艰难可想而知,但他

一一学习的路上奔跑着,我在路边为你们鼓掌加油,

影响世界的<堆壘素数论>正写于此时。这样一位

希望你们在求学路上刻苦而快乐,最早拿到"五项"

数学大家却只有一个初中的正式毕业证,是他只上

全能第一,成就"大师",为实现"中国梦"施展

到初中就辍学了吗?非也,他是哪里有数学大师就

才华。

到哪里求学,而全不顾什么"证"的有无。在美国 和英国留学时,他选的课比任何学生都多,有人劝

祝福首师大附中的全体学生!祝福首师大附中!

他,"以你的才智,在这里用不了一年半载肯定能 拿个博士学位,何不找个固定导师系统选学博士课 程",他说:我只为学数学而学,不为拿博士而学。 他满载数学而归却不屑什么博士、硕士。有兴趣而学, 不为功利而学,自然就会学而求其精,精而得其华, 创新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大师,就是在兴趣 基础上不懈的追求加上刻苦而造就的。这样的故事 可以讲很多。 中国的教育有什么问题?是什么妨碍了中国学生" 主动学习"?又是什么使得中国学生"缺乏创新思 维"?我想向家长和老师们说:鼓励孩子们刻苦努 力是对的,但只是做了一半,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并鼓励其对此深入探究,则是另一半。都做到了, 教育才是完美的。当然,兴趣能否培养得出,全在

29 |浮夸| Vol.01

2013 •12 •27


采访: 万门大学校长

童哲 采访 / 王华 吴心怡 编辑 / 李佳颖

2014.03 | 30


童哲简介 童哲,万门大学校长。祖籍福建,初中就读于厦门外国语 学校高中就读于厦门双十中学,北京大学物理系学士,巴黎高 等师范学院理论物理硕士,硕士毕业后归国,在人人网建立了 一个名为“万门大学”的公共主页,在短短 4 个月里,万门大 学公共主页已拥有了上万名学生,其中有理科生,也有文科生; 有中学生,也有研究生。

我们这个年代专业分工已经太细了,以至不可能出全才。但我想说,如果入门方式 恰当,其实即使是文学水平高超的人,也是能够很快掌握物理的思想的,也就是说, 以后的人甚至更能够出现全才,并且融汇贯通智慧,我相信更能够高屋建瓴地看待 问题 ... ... 那个时候,更多的人会愿意去了解人生去充实思想,相信那个时候又会爆 发出更多的全才,然后在全才的基础上,文明还会爆发一次。我是多么的期待这样

的时代的到来!

记→记者 童→童哲 记:非常高兴能够邀请您来参加此次采访!我们这

国以巴黎高师教学的方法来影响中国的教育。这是

次的主题是关于万门大学还有中国教育。您去过巴

万门大学的风格,也是想向巴黎高师的风格致敬。

黎高师,就给我们讲讲那里的教育模式和氛围啊是 怎么样的吧。

记:从教育的目标上讲,您认为高考、难题对将来 有什么样的意义?

童:我觉得在巴黎高师最大的感觉就是他们比国内 的大学教得有趣多了。比如北大,北大已经是国内

童:难题弄完我不再去喜欢学习,这个损失很大。

最好的学校了,但是说实在的理工科的教育还是比

难题让我们丧失信心,但是我们却能坚持,这个伤

较偏苏联化。偏苏联化的意思是说它的教学方式上

害是永久性的。因为它告诉你,无兴趣的事也可以

来就是推导东西,然后拿去用,偏实用主义的。但

做下去,渐渐的默默形成一种信念,譬如说,我们

我在巴黎高师看到的老师的教学风格是那种引导你

中很多人,愿意接受那种无趣的工作,并且觉得理

怎么去学习,然后让你去喜欢上学科的一些思想,

所当然,因为,从小到大,我们都是这样子熬过来的,

爱上这个学科后你会真正地去钻研。所以我本身也

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我们的基础教育就有问题。

是用这种方法来实践我自己的教育的,我是打算回

31 |浮夸| Vol.01


读观点|教育之虚

如果是高考,不太是对智商的选拨, 而更像是对毅力的选拨。还有,高 考选拨出来的人才是比较少的。从 一个角度可以看出来,就是山东和 北京的学生相比较,山东是高考大 省,每年高考出来的人很多,他们 到北大清华的也多,在分数上,山 东的孩子考分接近满分,而北京的 孩子分数上就有差距,但是北京的 孩子压力小,视野大,到了大三大四, 再去衡量他们的学习成绩,北京孩 子的学习明显优于那些应聘高考大 省的孩子。包括后来的研究生考试。 所以,我认为高考并不能说明问题。 记:因为我们现在的大学,好氛围 的大学不多,而大家都想要去好的 大学,就只有通过高考了,所以人 为的设置一些难度,好让更有能力 的人脱颖而出。那这个矛盾怎么解 决呢? 童:大学的录取,不应该只高考这 一条渠道,而应该有多种渠道,无 论你在那一方面都可以做到出类拔 萃,未来你就有成为社会栋梁的潜 力。这样的人,要末有毅力,要末 有超出常人的智力,或者异常的思 想。他们应该是体现在各种方面, 体育棋类辩论或者社会实践等等,

院里的人他们是知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他们有一

这些都应该成为一种参考条件。而这些发现就应该

定的目标可以去找到自己想要的人,比如说北大中

广开思路让大学去招生。

文系,他们真的需要数学很好的人吗,应该给他们 一些名额去全国范围内搜寻那种特殊的人才,比如

记:您刚才说单科优势的人才,我比较好奇单科优

有些人看古文可以过目不忘,有的人能读懂拓本,

势人才的选拔要怎样才能满足呢?国外也都是有考

这样可以破格招进来。但不同的院系有不同的要求,

试的,而他们的考试也是相对综合的,也就是说,

应该给他们这样的机会。

如果你只擅长一个方面的话,其他方面做得真的不 太好的话,也很难进入那些高等学府。

记:那对您刚刚说的,我稍微有些疑问,如果只鼓 励他的兴趣,那这样好像也不太好。处在一个基础

童:对,国外都有类似高考的综合考试,但是他们

教育的环境里,还是应该学一些更加广博的东西吧

也还有其他渠道,针对正常其他考生也会有统一测

那这个怎么办呢?大学也是需要一些综合实力过得

试,但这是在别人没有办法确定自己的专长的情况

去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又有一些特长的人才,

下,相当于一种建议性的学习,但是如果个人有自

那怎么去检测这种综合实力呢?

己的专长,那他也可以脱颖而出,但是我并不知道 大学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每个大学里的教授、学

2014.03 | 32


童:对对,我觉得为了避免这种剑走偏锋,就比如 我只学文学或者只学古文,连加减乘除都不会的情

记:那您认为教育的意义在于什么呢?

况,国家应该给一个通过标准,比如必须会二次方 程之类的,就像美国的高考,其实他对数学的要求

童:教育的意义在于两方面,我觉得一个是功能性,

非常低,二次方程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非常非常难的

选拔人才,一个是丰富自我,实现一个求知欲的过程,

一个问题。更不用说让你背求根公式,他们都是直

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会有求知欲,而教育可以帮

接写在题目上,但是你看到一个求根公式你要会灵

助我们实现这些求知欲,获得一些满足感,就是学

活地运用,算出那个值你就算过关了。所以我觉得

习知识本身是要获得快乐,选拔方面在于学校社会

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一个门槛,对于每一个普通人,

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选拔什么样的人才。

你对数理化生、政治历史这些都要有一个基本的认 识才能正常生活,拥有这个基础之后你再去追求专

记:那您最想要的教育是怎样的?

长。每个人不应该为专长而放弃所有,但是的确不 应该在其他所有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就像美国对各

童:最想要的教育我觉得是,一方面是让有才华的

个学科的基础要求其实很低,如果你在某方面能够

人脱颖而出,不拘一格降人才,另一方面是让教育

脱颖而出,其他方面稍微过得去他就会录取你。

者能针对不同人才进行不同的教育,就相当于特别 优秀喜欢物理的人能够在高中学到大学的知识,就

记:如果不走高考,在公平的效率上是不是有比较

应该是有教无类而不应该是统一的标准。

大的隐患?咱们中国现在是不是还做不到这一点? 往高考这条路上走还有很多问题,何况是其他。 童:其实我觉得不会。像美国,有些特别优秀的学校, 像常青藤联盟之类的,他们的竞争压力也是很大的, 但是他们仍然可以公开渠道,从不同方面招进人才。 我觉得中国也是能做到的,只是愿不愿意去这样做 的问题。应该去给大学生更多的资源。当然,还有 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现在的大学并不是教授至上, 不是学者至上而是官员至上。所以他们自己需要什 么样子的人,他们自己也提不出来;或者说,教授 的一些想法没有办法表达,也就没有力量去推动、 去改革高考这样一件事。但其实是应该去改革的。 33 |浮夸| Vol.01

记:您的话语给我们很大启发,谢谢!


文/杨雪晨

试卷薄,分数恶,刷刷几笔心堕落。笔水干,

泪成残,欲改分数,红叉已满。

难,难,难!

分已定,今非昨,罚抄常似秋千索。夜阑珊,

独坐毡,怕人发现,闭门修关。

瞒,瞒,瞒!

头悬梁,锥刺股,却道如今白辛苦。排名出,

老师怒,觐见父母,心中发憷。

苦,苦,苦!

2014.03 | 34


教育·漫话

每个人都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十字架, 途中,有一个人忽然停了下来。 在缓慢而艰难地朝着目的地前进。

砍掉之后走起来,的确是轻松了很多,

他心想:这个十字架实在是太沉重了, 他的步伐也不由得加快了。 就这样背着它, 得走到何年何月啊?!

于是,就这样走啊走啊走啊走,又走 于是,他拿出刀,作出了一个惊人的 他 真 的 这 么 做 了, 开 始 砍 十 字 了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他又想:虽然 决定:他决定将十字架砍掉一些。

架 ......

刚才已经将十字架砍掉了一块。但它 还是太重了。

为了能够更快更轻松的前行,这次, 他又开始砍了 ...... 他决定将十字架再砍掉一大块。

35 |浮夸| Vol.01

这样一来,他一下子就轻松了许多。


于是,他毫不费力地就走到了队伍

走着走着,谁料,前边忽然出现了一

后面的人都慢慢地赶上来了。他们

的最前面。

个又深又宽的沟壑!

用自己背负的十字架搭在沟上,做

沟上没有桥,周围也没有路。

成桥,从容不迫地跨越了沟壑。

这时候也没有蜘蛛侠或者超人出来解 救他……他,该怎么办呢?! 于 是, 当 其 他 人 都在朝着目标继 续 前 进 时, 他 却 只 能 停 在 原 地, 垂 头 丧 气, 追 悔 莫及。 这 个 时 候, 在 他 的脑海里回响着 他也想如法炮制。

一句话:

只可惜啊,他的十字架之前已被砍 掉了长长的一大截,根本无法做成 桥帮助他跨越沟壑!

曾经有一个完整的十字架扛在我的肩上,我没有好好珍惜, 直到需要它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 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啊!…… 其实,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背负着各种各样的十字架,在艰难前行。 它也许是我们的学习,也许是我们的工作,也许是我们的情感,也许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但是,正是这些责任和义务,构成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的理由和价值。 所以,请不要埋怨学业的繁重,工作的劳苦,责任的重大, 因为真正的快乐,是挑战后的结果,没有经历深刻的痛苦,我们也就体会不到酣畅淋漓的快乐! 有些黑暗,只能自己穿越;有些痛苦,只能自己体验;有些孤独,也只能自己品尝。 但是,穿过黑暗,我们一定能感受到阳光的温度; 走出痛苦,我们一定能企及成长的高度; 告别孤独,我们也一定能收获灵魂的深度!

2014.03 | 36



行 读生活 如果生活就是“衣食住行”, 那么深谙“食”与“行”的人, 便至少可以获得生活一半的幸福。 食物未必美味,却可以让人吃起来津津有味; 旅行无需奢华,却依旧可以让人陶醉。 你需要的,只是爱咀嚼生活的味蕾,和一颗无拘无束的心。


“美食家”殳俏

文/余哲

俏,一个总是被人和美食联系在一 起的女子,胃口好,文字更好。她

有着史学硕士的高学历,却一毕业就结婚 当起了家庭主妇。她写美食专栏,出美 食书籍,却讨厌被人称作“美食家”。 她说:“食物就是和人平等的东西, 这一点是我的梦想,但也许大多数人 都已经达不到。” 也许有人会对殳俏所说的“人与食物 间的平等”不以为然,认为那只是一 个年轻煮妇可爱又可笑的幻想。然而, 正因保有对吃的虔诚,殳俏才能烹 调出自己温馨生活里的小幸福。回

殳( shū )俏, 1980 年生于上海,专栏作家,毕业于复旦大学和日本早稻田大学,

史学硕士,喜欢美食,喜欢华服,喜欢岛国,喜欢热闹。毕业后投入 “ 煮妇生活 重 ”。

出版长篇小说《开往高丽的慢船》,杂文集《人和食物是平等的》、《煮妇日记》、

《元气糖》、《吃、吃的笑》,短篇小说《双食记》被改编为电影。

39 |浮夸| Vol.01

忆起来,我自己就不是一个“尊重食 物”的人。我曾经认定自己就是个“学 霸”、“工作狂”,放学后的第一要 务就是赶回家,写计划,让后尽快完成。 吃晚饭?那只是在提供我完成计划所必须 的能量而已。如果可以,我宁愿把《龙珠》 里悟空的仙豆偷过来,花一秒钟吃一颗,三 天三夜饿不死。家里人叫吃饭,也一定要把手 头的事做完才去,无所谓饭菜的冷热和一家人 的等待。剩饭剩菜?那必须倒掉,毫无对食物的 怜悯和感恩之心。 这样的事情,殳俏一定是不允许的吧。因为在她眼里, 料理和品尝食物,是美好而纯净的。为了工作学习而放弃 一桌美味,放弃和家人一起分享美味的时光,是难以想象的。 她曾经每周给老公和朋友们做一顿家庭大餐,并写成文字放在 博客上,最后还结集出了一本小书,名曰:《煮妇日记》。 殳俏每一次家庭大餐都少不了甜点。朗姆酒煎香蕉、草莓提拉米 苏、乳酪蛋糕、冻椰汁南瓜汤等等……殳俏称这些甜点为“家制甜 蜜”:“甜点完全是家居文化的产物,只要有砂糖冰糖麦芽糖或其 他任何一种材料和一颗爱家的心,都能做出能咀嚼的幸福来。所谓 的 Home Sweet Home,那是说甜点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殳俏《家 制甜蜜》)


读生活|贪食记

殳俏的文字,和她的人一样,除了温暖,还难得的不张狂, 不做作。她的见识埋藏在嘻嘻哈哈的谈笑中,她的文字生 动灵气,不滥情,但充满感情,不矫情,但绝对有风情。 与其说是写吃,不如说是写她自己关于吃的生活。 她的杂文集《人和食物是平等的》记录的就是 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诱人故事,从掺了忽必烈 爱妃香汗的面条到象征着男人外强中干模 样的三分熟牛排,从食物的性别到餐馆

中去,像对待人一样对待她所钟爱的、 不钟爱的食物。

但殳俏更愿意做一个快乐的美食工作

完美的。 但我们普通人在日常生活 中吃很多东西都不是完美的,而我们 照样吃得津津有味,这是一种很好的

想我们人也是有很多都是不完美的。”

令人晕眩的香菜里找到童年的记忆,也可以 从辛辣而浓郁的生姜里尝出自己老谋深算的滋 味,巧克力可以为了女厨师的悲情有撕心裂肺的

名头下不安分的心朝着真火腿的刚烈口味去改变。

何事,你可以忍辱负重、咬牙坚持地做,当然,也可以选择有趣而

为什么不呢?

晚餐恩仇录

可爱地做,像殳俏一样,甜蜜而温馨地活在食物的世界里。所以,

被烹的美食家

爱丽丝不懂胡椒

有时候,我们不需要那么精准的生活,那么刻板而决绝的生活。任

觅食绕道走 星际饕餮争霸赛

甜和冷涩孤绝的苦,素火腿也可以为了人们清心寡欲

酸汤的七年之痒 我的东京厨房

在人和食物平等的世界里,人可以从涩而

夏日里最后一枚咸鸭蛋

但是如果有一些不完美的食物,那就想

鲜红的面条,湛蓝的烤饼

心态。我觉得人都希望食物是好吃的,

世界杯里的酒和肉

是食家。他面前过的那些东西必须是

菌临天下 假装高潮

食物很苛刻,因为他是美食家,而不

人心向肉

者:“如果人作了美食家,他将会对

有多少菜可以重来 红酒煮梨和焦糖苹果

虽然常被人冠以“美食家”的名号,

我们今天怎样吃蟹

语言学,殳俏努力地把自己融入到食物

2014.03 | 40


《人和食物是平等的》:

人看待食物就像看待人一样,会发生什么?我们不需 要老学究般地对它追根溯源查家谱,也不需要神经质 地将它们一会儿奉若神明一会儿打入地狱,我们可 以知道它们的苦恼和快乐,它们与人的相处共存, 它们与人碰撞出的火花。 作者用写人的方法写食物,《人和食物是平 等的》很像一本来自食物王国的哲学书的 名字。希望这本书不是菜谱,也不是觅食 指南,而是我们和食物的《老友记》。 食 物 在 人 挑 剔 的 味 蕾 的 判 断 下, 有 了 三六九等区别,渐渐地失去了主宰的地 位,而被人类所挑选和奴役。

《煮妇日记》: 殳俏把做饭写得生动有趣——不是简 单的步骤,而是写自己关于吃的生活。 日记中记载着殳俏每周一雷打不动地 为老公和他的朋友烹饪大餐的经历。为 了让每顿饭都别出心裁,她经常苦思冥 想,四处购买做饭材料。 “会做饭的人心里都是很容易满足的,做饭 不是技能,而是享受,不必老是挂在嘴上。” 在她看来,做饭是一件非常老派、传统 且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事情,根本没有值得骄 傲的地方,做饭没有一定的技术标准,想吃就 能做。

《元气糖》: 殳俏自称“美食工作者”和“煮妇”,最好吃的女人,最会吃 的作家,最吃不胖的食家。本书记录了殳俏曾经经历和正在发 生的美食事件,东京的菜市,西班牙的小饭馆,冬天的韩国菜, 香港的大排档,阿拉伯的饭店,既有日式的清淡滋味和简约趣味, 又带着浓郁的画面感和故事感。 殳俏的吃,机智、俏皮、幽默与生动,完全没有中国传统文人 系美食家的酸腐和怀旧,她其实写的是各种各样的爱,爱海胆, 爱春笋,爱烤肉,爱汤团,爱烤鸭,爱鹅肝……爱做菜,爱下厨。 说到底,爱美食就是爱生活,爱吃就是爱生命。

41 |浮夸| Vol.01


读生活|贪食记

国人最喜欢的食物颜色一定是酱色的,也可以叫做紫红色,因为祖先有豪情,所以到目前为止 , 最招牌 的中国菜仍然是烤出来的,像北方有烤鸭,南方有烤乳猪,就连斯斯文文的江南也来插上一脚。烤什么?

葱烤鲫鱼啊。 嘿嘿,说个笑话。烤的菜之所以诱人,不外乎香味和颜色,而颜色又是最直观的。中国人讲究的是油光锃亮, 大红大紫,是以烤菜迎合了这种脑袋上冒着热气,脸上交错着油汗的快乐的饮食观,那种泛着金色的酱色成为 了中国菜的吉祥色。 法国人的浪漫小说里写到吃饭,总是喜欢用”金黄”来描述:比如金黄的鹅肝金黄的烤 鸡金黄的蒜蓉面包金黄的焗蜗牛金黄色的马赛鱼汤,当然还有席间金黄色女人头发。这是个偏爱富丽堂皇的民 族,又特别钟情于在食物上抹蜂蜜,不错,天堂是流着蜜的,跟法国人的想象一摸一样,那天堂也应该是金黄 色的喽。

文/殳俏 日本人对颜色的嗜好有点另类,因为一般食物要看起来美好,就必须是暖色调。但日本人偏偏喜欢清清冷冷的 绿色,也许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绿茶和海苔尤其骄傲吧。任何一盆讲究的生鱼片都会被做成一朵朵盛开的花朵 形状,绿色的叶子就不可少了。人人爱吃的荞麦面也要打入绿茶的粉末才会更受人欢迎。拌上了海苔的泡饭远 远看起来是墨绿色的 , 中间加一个粉红的梅子,格外引人注目。每一季的糕点也大都是绿色的 , 只是馅心有所 不同,更别提什么绿茶冰淇淋,绿茶巧克力,绿茶糖果,或者是由海苔包裹的寿司,手卷,饭团了。 俄罗斯人是当然的红色缔造者,原来思想的红色早就蕴藏在了食物的红色中。大马哈鱼子是晶莹剔透的红,红 菜汤是迷迷糊糊的红,红烩牛肉是五大三粗的红……真不知道现在的莫斯科红场的红色气氛已经慢慢褪去了, 他们的好酒好菜会不会也慢慢地蜕变成另一种颜色。 另外一个崇尚红色的饮食民族是韩国,但不是思想的红,而是火辣辣的红。有一个笑话是我最初接触韩国菜的 时候觉得为什么每一种菜都是这个颜色啊,于是去问某韩国同学 , 为什么你们的菜都是红色的啊,没有其他颜 色吗?该同学很认真地回答,当然有其他颜色的,我们还有橙色的菜嘛。于是当即愕然,绝倒。(选自《人和 食物是平等的》)

2014.03 | 42


知道什么时候有了外出吃饭的习惯,每逢傍 晚,心便痒痒地收缩起来,手伸向电话,操

着那早已烂熟的呼朋唤友的的腔调,来,今天晚上有什 么方向? 无非是找家馆子,熟悉的,或者觊觎已久的。 对前者,往往已经能将菜单也倒背如流,对厨子今日的 水平高低也能指点一二,知道那一张桌子会被正灌冷 风,也知道洗手间用的是哪个牌子的卫生纸;而对后 者,俨然是味觉和人际冒险的新场子,一边跟服务生 打听着招牌菜式,一边已经在思怵下次要跟谁一起来, 是 A 关系的 Tony,还是 B 关系的老王? 不能说这是 新新人类的生活方式,而是每一代风华正茂的人在这 个时候心向往之的生活。年轻,嘴巴和眼睛,还有脚, 文/殳俏

都是不安分而喜新厌旧的东西。在整个身体跑到社会 上去打拼的时候,味蕾也变成了想干一番事业出来的 器官,要吃尽全宇宙,把稀奇古怪的食物都尝一遍。

想起《饮食男女》里的大厨老爸,每天几乎都在做他拿手的满汉全席,想用饭菜拴住三个女儿的心。但 是躲在屋里春困发幽情不想吃东西的有之,跑到外面给垃圾食品打工做麦当劳服务生的有之,更典型的就是二 女儿,标准的自以为处理感情高明事业成功的现代女性,所以春风得意之时,自然顿顿在外面高级餐馆跟情人 “外食”珍馐美味。最经典的剪接镜头就是,下了班的吴倩莲跟情人约会正渐入佳境之时,镜头一跳,老爷子 正在往一只鸭子嘴里吹气呢,因为这样能让鸭肉被烹饪时会更肥美。

父母是不喜欢长大的孩子离开家的,最明显的表示就是对他们经常不回家吃饭嗤之以鼻或者大发雷霆。 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讲究的都是合家团团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共享那一桌只属于自己血脉至亲的好菜。但小 儿女们偏都有颗“外食”的心,为好奇而吃,为精力而吃,为狂妄而吃,却就是不喜欢为家庭而吃。那些个经 典的百叶结烧肉,咸水煮毛豆仿佛是缚住了人想象的手脚。有天看电视,有位老母亲无限宽容地对镜头和忙碌 在外的女儿说:“不回来吃饭也没关系,我们理解你。你跟朋友吃顿饭,什么事儿不解决,什么新鲜玩意儿吃 不到啊,跟我们两个老的,无非是闲扯几句瞎话而已。”听了真叫人玉石俱焚。 但是没有办法,唯一的办法 是等青壮年变老。 消耗殆尽之时,我们就会明白,食物和我们一样,不会长生不老。(选自《人和食物是平 等的》)

43 |浮夸| Vol.01


读生活|贪食记

吃厌了学校食堂的午饭? 那就好好学学怎么做顿 “高大上”的早餐吧~

1:材料有南瓜、土豆、胡萝卜、黄瓜、鹌鹑蛋、热狗肠、 奶酪丝 ( 奶酪丝用来融化其他食材~ )

2:把南瓜、土豆、胡萝卜随意地切成小块,放 入一个大容器,再放入蒸锅蒸熟,黄瓜和热狗肠 也切小块,鹌鹑蛋煮熟剝壳备用~

3:南瓜、土豆、胡萝卜蒸熟后取出,连同汤汁一起倒入大碗, 再倒入黄瓜丁,香肠丁和鹌鹑蛋,趁热搅拌,拌的过程中, 南瓜和土豆会融化包裹再其他食材上,动作快一点,再趁 热倒入多多的奶酪丝,一边搅拌一边将奶酪丝融化,最后 磨一些黑胡椒碎调味。

4:准备一个容器,模具或者方形盘子都可 以,里面铺上一张保鲜膜~

5:将南瓜沙拉倒入容器内,一边倒入一边按压,然后包 裹好,再放入冰箱,冷藏 45 分钟左右,然后取出,切片, 吃的嗜好加在面包里就好。南瓜沙拉不会凝固得很瓷实, 切的时候还是有点软 ~

2014.03 | 44


南非行 文 摄影/富聪


读生活|读行者

[序曲] ——明天即可以悄然离开这许久没有放晴的的京城,到遥远世界的天涯海角去,到达 黑色的生命的世界之前要在追逐太阳的夜幕中飞行 15 个小时,迎接的是远古飘来的蓝天白 云和零星生长猴面包树的生机勃勃的草原的洗礼。 这行程或许不同于平凡的旅途,荒蛮和古老的文明交错演绎在这片富饶而多难的土地 上;希冀的南方澎湃波澜的梦想和神秘北方政权交替的接连暴乱,大众心中的贫穷而困苦的 烙印和先进的黄金和钻石的华美与平和的国度——南非,这就是本次旅途的起点和终点,同 时也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慰藉。

图为南非桌山国家公园内,好望角风景区


下的葱绿的雨伞松渐渐变小,远去;整个开普

舒展生命的活力,迎接天空中孤独前行的白云,迎

敦的全貌逐渐展现在缆车巨大的玻璃窗前。墨

接四周吹拂着的看不见的风,迎接新的拼搏的一天。

色的青山铺展在天际线边,连绵的沙丘一直延伸到

在桌山尽头的好望角,海鸟们在狂风中奋力飞翔,企

远方,一块块形状各异的田地排布在山前的平地上,

鹅在巨浪中勇敢跃入大海的波涛,伫立在嶙峋悬崖的

围绕着沿山势建立的城市里高低不等的楼房静静伫

尽头的白色灯塔不知疲倦地指引着川流不息的船只,

立,再向前便是镶着一圈白边儿的海,守护着一望无

向着充斥着希冀和梦想的东方扬帆起航。

垠的蔚蓝。桌山的上层岩石是页岩,保留着八亿年前 流水侵蚀的痕迹,凹凸不平地挤压在一起,默默地

或许,在风中摇曳嫩绿的灌木之中,在坚挺了亿万年

接受海风的吹拂,欲发深邃苍远。漫步在桌上顶上,

的陡崖之上,在灯塔明晃晃的光束的尽头蕴含着这片

眼前海天一色,碧蓝的海面上波光粼粼,翠绿的罗本

古老大陆厚重的精髓: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

岛旁暗礁边零星地泛着点点白沫,巨大的货轮不知疲

程。

倦地往返在海湾中,将海风的气息带到天涯那边的看 不见的世界。阳光普照,一切都在清澈透亮的空气中 47 |浮夸| Vol.01

——节选自《鹦鹉大神》


读生活|读行者

从桌山山顶俯瞰南非首都开普敦

2014.03 | 48


2012 年警察枪杀黑人工人事发地,Lonmin 公 司旗下所属的 Marikana 铂矿

约翰内斯堡市内

车徐徐前行,窗外辽阔的原野一望无边。公

致 34 名手无寸铁的黑人丧生,78 名黑人受伤。警

路两侧的草丛中,高大的芦荟簇聚着,嫩绿

方对此的解释竟是轻描淡写地一句:矿工先向警察

的枝干随风摇曳,在蓝天的掩映下格外明朗;远远

开枪挑衅。

望去,草原上散落的斑驳日影,随着时间的流逝而 慢慢挪移。谁都不曾料想,南非人梦魇中的矿山竟

荷枪实弹的武装警察向一群未获得应有报酬的黑人

坐落在这片安宁的土地上。

工人开枪扫射的画面,没有长时间的对峙,短短几 分钟之内,手无寸铁的百姓便不再说出刺耳的言论。

规模宏大的铂金矿渐渐映入眼帘,如一只休憩的野

死者是南非的公民,死者是统治者厌恶的黑人。空

兽般匍匐着向远方伸展;它坚固而高耸的塔伫立在

旷的草原上,只留下血泊中失神而不甘的目光,只

山坡上,翻转的链条接连不断地反射刺眼的阳光。

留下失去亲人的痛苦,只留下为未来渺茫希望的哭

在这里,本应消失的悲剧再度上演,五百年前的错

喊。在这茫茫草原上蹒跚前行的民族,又重新回到

误依然没有改变。

种族隔离血腥而充斥罪恶的时代,再度遭遇比荒蛮 更刻骨的杀戮。自从好望角迎来荷兰人的那一刻起,

2012 年 8 月 16 日,Lonmin 公 司 旗 下 所 属 的

古老大陆的悲哀便开始上演,黑人被定为奴隶与牲

Marikana 铂矿遇到劳资纠纷,警方试图驱散抗议矿

畜,从未有过所谓的人权。纵使长河远逝,南非种

工,在双方对峙中,警方向示威矿工开枪,直接导

族隔离政策结束已有 18 年,而血液中根深蒂固的歧

49 |浮夸| Vol.01


读生活|读行者

约翰内斯堡市内

视却未曾有丝毫改变,民族间的仇恨继续吞噬一个

支持。这片土地上用无数鲜血诠释了一个真理:实

又一个无辜的生命。最心寒的是杀戮后的流言,黑

力决定一切,黑人要想说话必须依赖白人。黑人们

人懒惰,偷窃,愚笨,他们破坏这着南非白人的生活,

是不满的,曼德拉的政策偏向白人,为此牺牲黑人

这片土地曾经的主人,如今却成为阻碍南非发展的

的利益。这是委曲求全的做法,黑人有权利说话总

罪魁。

比没有强,但这份早应得到的权利却埋藏了广大黑 人心中多少痛楚与不甘。

现在的执政党确实是黑人,然而到现在黑人政府对 这惨无人道的屠杀却只有沉默,几个黑人在和平时

现实已经无法改变,逝者永远无法复生,看似平静

代丧命于自己政府的枪下根本不值一提,只因为那

的社会下暗流涌动。象征平等与博爱的领袖去世,

是低劣的民族。世界的人民看到了南非的发展,自

人民早已抑制不住心中深藏百年的怨愤,南非的未

从曼德拉上台后,黑人的生活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

来模糊而多变。无论结果如何,只引用鲁迅的话来

变化。前一段曼德拉去世,世界各地的人对他的悼

收束波澜不平的心境:“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

念数不胜数,然而对于南非的黑人,事实却是怎样。

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

曼德拉作为一个黑人,在白人执政长达百年的国度

行。”

里是凭借什么取得的政权,是凭借什么守住总统的

——《种族歧视》

职位?答案显而易见却又出乎意料,凭白人对他的

2014.03 | 50


[尾声] 在有生之年亲临世界的天涯海角,在追逐太阳的旅程中畅想 远古大陆的多彩。荒蛮和古老的文明交错绎在这片富饶而多难的 土地上,好望角澎湃的波澜和北方政权交替引起的接连暴乱,中 国人印象里贫穷的民族和拥有黄金与钻石的华美国度。一切都在 意料之外又在冥冥中早已注定,此行无憾。

51 |浮夸| Vol.01

——富聪


位于豪特湾(HoutBay)的海豹岛

2014.03 | 52


PART II Nelson Mandela 1918-2013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时闻即奇, 我们读时闻,读的不止是事更是人; 读的不仅有人,还有大浪淘沙后的追根溯源。


读 时 年 闻度

PART I Edward Snowden The PRISM

盘 点

我们去看斯诺登是“英雄还是罪人”, 却也不忘现代信息战争带来的威胁。 我们了解曼德拉的光辉岁月, 却也看到部分媒体人的“糊涂范”。 我们入于事,思于史,出于世,用于时, 眼光放得长远,看大千世界的别样精彩。


棱镜计划 THE PRISM 什么是“棱镜计划” 名称:棱镜计划 US-984XN 实施内容:美国国家安全局 NSA(National Security Agency) 在九家美国互联网公司中进行数据挖掘工作, 从音频、视频、图片、邮件、文档以及连接信息中分 析个人的联系方式与行动 曝 光 起 因:2013 年 6 月, 前 中 情 局 CIA(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职员爱德华 • 斯诺登将两份 名为“棱镜”的秘密项目绝密资料交给英国《卫报》 和美国《华盛顿邮报》,将其发表。

“棱镜”的影响 对于企业来说,进入到云存储时代, 12 台辅根服务器有 9 台在美国,

除了中国自身的担忧,对于信息技

将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得以跨平台

2 台在欧洲,1 台在日本。据说,

术相对落后的拉丁美洲国家来说,

协同,但是这也同样意味着将你的

在主根服务器系统上还有一个更高

一些绝密信息通过加密硬件存储保

数据交到了他人的手中。如果在云

级的、隐藏着的母服务器,当然也

存,而这些价格不菲的硬件设备的

存储平台上的信息能直接被 NSA

在美国。全世界所有的顶级域名都

供应商往往和美国政府保持着紧密

读取,对于各个企业来说实时被监

是由这台母服务器来确定的,即使

联系。当这些设备「无意中」损坏,

控必然不好过,同时不得不担心最

是中国的顶级域名 .cn 也同样依

在维修过程中 NSA 非常有可能借

新专利被贡献国家的可能。

赖于根服务器,所以中国因特网是

此机会解密其中的信息。这样的瓮

否可用,控制权在美国手中;而且, 中捉鳖对这类国家的政局问题将产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指出,美国

这种情况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还很难

掌控着因特网的基础资源。「目前

改变 。

生致命的隐患。

因特网的主根服务器在美国,其余

内幕:科技公司的加入 棱镜项目成立后,微软成为了其

,2012 年苹果公司也参与其中。

第 一 个 合 作 伙 伴, 在 6 年 时 间

自以上九大互联网运营商内的数据

内为棱镜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既

在被透露的幻灯片(P57 右上)中

微 软 之 后,2008 年 雅 虎 加 入 该

揭示了棱镜项目的监听手法。NAS

项 目,2009

分别通过「上游(upstream)」和

年 谷 歌,Facebook

和 Paltalk 一 并 加 入,2010 年 「棱镜(PRISM)」两部分进行监听。 YouTube ,2011 年 Skype 和 AOL

55 |浮夸| Vol.01

中的电话信息而棱镜项目则收集来

「上游」部分收集了来自海底光缆

信息。(节选自《解码棱镜》)


读时闻|棱镜计划

美国网络公司及电信运 营 商 为 NSA 提 供 监 听 数据。

美 国 联 邦 调 查 局 (FBI) 隶属美国司法部,任务 是保护美国调查来自外 国的情报和恐怖活动。

中央情报局 (CIA) 美国 政府的情报、间谍和反 间谍机构,在冷战期间 用于推翻外国政府。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是美国保密等级最高、经费开支最大、雇员 总数最多的超级情报机构,也是美国所有情报部门的中枢。

评论:英雄与罪人

英国政府通信总部 (GCHQ) 是 从 事 秘 密通讯电子监听的机 构,与军情五处、军情 六处,并列为英国三大 情报机构。

斯诺登是替全世界公民发出愤慨呼

还有就是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态

己的努力还世界一个真相。无论是

吁的英雄?还是背叛保密协议的罪

度。这是区分人和动物一个重要的

美国的逮捕还是别的国家的拒绝,

人?但是无论等待斯诺登的是惩

特点,若你的嘴什么也无法表达,

都不能阻止斯诺登说出真相,人类

戒、死亡、还是自由,他的无畏都

你的嘴和别的动物的嘴是没什么太

正是因为这种自由的声音才会一步

将为世人铭记。

大区别的。

一步在历史中前进的。

现在距离 2013 年 6 月“棱镜门”

然而,在强权之下,有人真的放弃

世界听到了斯诺登的声音,世界也

爆出已过半年 , 在持续关注“棱镜

了这项与生俱来的权利,甘愿成为

看到了最真实的一切,没有什么能

门”后续报道之际,我们不会忘记

强力之下一直顺从的绵羊。但是幸

够阻挡自由的声音,斯诺登也必将

最先爆出棱镜门的那个人——斯诺

好并不是所有人都被权力征服,至

会人们所铭记,和人类历史中那些

登。

少斯诺登没有。斯诺登并未沉默,

民主斗士一起。

他把自己所知道的统统告诉了世 姑且不论斯诺登最初的目的是什

界。用自己的嘴,向政府开炮;用

么,他的这种在强权之下敢于言事

自己的嘴,呼唤平等反对监视。无

的勇气是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的。

论是在香港,还是在谢列梅杰沃,

上帝赐予我们嘴的目的除了吃喝,

斯诺登都不沉默,他一直在通过自

(《棱镜计划》王云帆)

2014.03 | 56


窃听风暴,从未止息: 从罗斯福被斯大林“特别关照”说起

听是个永恒的话题:敌对国家之间互相窃听,盟友之间也互相窃听;在国际竞争中需要窃听,面对国内 政治斗争也使用窃听;无论民主国家还是专制帝国,政府情报部门监控民情,都离不 开窃听。

“棱镜门”初爆,自由世界的上空顿时浮现出“老大哥” 的身影,人们忽然发现,他从未走远,依旧盯着世界上每 一个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世界格局, 两个超级大国都想占得先机,为此两国间秘密战线的斗争 从未停息。其实,早在 1945 年雅尔塔会议时,还是苏联坚 实盟友的罗斯福便受到了“礼遇”。 雅尔塔会议期间,罗斯福被东道主苏联安排在利瓦迪亚宫 下榻。这里曾是俄罗斯沙皇的避暑胜地。可是罗斯福不会 想到,苏联秘密警察和国外情报机构在这座富丽堂皇的宫 殿里,密密麻麻安装了各种尖端窃听设备,美国代表在室 内所说的一切尽在苏联人的监听范围。 就在雅尔塔会议前不久,美国驻苏联使馆内就曾发现了总 数不少于 120 件的窃听设备。按理说,美国人原本对此应 当有所防范,可是不知是麻痹大意了还是防不胜防,他们 再次成为了苏联人的“瓮中之鳖”。与罗斯福一样丘吉尔 同样属于苏联的“重点照顾”对象。曾经流传着一个笑话: 丘吉尔一次在下榻的沃伦特索夫宫喝杜松子酒时感叹:“如 果能够就着柠檬汁就好了。”结果第二天早上醒来时,英 国代表惊奇地发现地板上竟然长出了一棵柠檬树。 1998 年,苏联秘密警察首脑贝利亚的儿子瑟果回忆起当年父亲曾经对他说:“雅尔塔会议期间美国代表即便 是在室外的对话,也:同样被苏联秘密警察监听得一清二楚,并且被秘密录了音。当时苏联的窃听器能够捕捉 到 50 到 100 米范围内的任何声音信号,南于:没有背景噪音,所以美国人的对话声非常清晰,录音经翻译整 理后,效果十分理想。”当时,老贝利亚每天清晨 6 点便起床,将所窃听 i 到的内容整理出概要,并于当天早 上 8 点向斯大林汇报。“对于我父亲汇报的每一条情报,斯大林都听得十分认真。他不仅对美国人说;了些什 么感兴趣,对他们说话时的语气语调也很感兴趣。比方说,美国代表说话时有无停顿,停顿时间有多长等。 ( 节选自看天下《窃听风暴,从未止息》纪彭 )

57 |浮夸| Vol.01


读时闻|棱镜计划

从棱镜看信息战

文/伍文迪

2011 年 5 月,前基地组织领导人本 • 拉登被美国海豹突击队在巴基斯坦击毙。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在完成此次 行动的海豹六队上时,我们更不能忘记他们背后的“眼睛”——美国信息战部队。若是没有他们通过卫星侦察, 电话监听等一系列技术手段获取了本 • 拉登的信息,并对 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最终获得了本 • 拉登的详细位 置,那怕美军将整个巴基斯坦翻个遍,恐怕也难以完成这 次斩首行动。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强大的信息获取能力, 将在现代战争中为军队驱散眼前的重重迷雾,是地方的重 要目标在我方的监控之下,无所遁形。 信息战除了对信息的获取,同样也有“杀伤”这一环节, 但正因为这杀伤是软杀伤,信息战也被称为“破坏力最小 的战争”。虽然用小来形容信息战的破坏,但其作战效能 却不容小觑。俄罗斯总统普京曾指出,信息攻击已经被用 来完成军事和政治任务,它的杀伤力甚至可能超过常规武 器。 在现代的信息战中,信息战部队可以用计算机病毒送入敌 方的电话交换枢纽,造成电话系统全面瘫痪。用定时计算 机逻辑炸弹摧毁敌方控制铁路和部队调动的电子运输指挥 系统,造成运输失控,使部队和军需物资调动隐于混乱。 干扰无线电信号,并通过无线电向敌方的战场指挥官发出 一些伪造的命令,把敌人的部队调动分布在荒山野岭,使 之失去有效的战斗力。甚至还可以通过入侵广播系统鼓动 敌国民众发生骚乱,以致推翻敌国的政府。据称,在海湾 战争中,美国国防部依据阿拉伯世界普遍信奉伊斯兰教的 特点,特别拟定的空中展现真主受难的全息摄影,以便使 目击者遵从“天上来的旨意“劝说自己的教友停止抵抗。 而这些信息战所展现出来的实战能力,使我们不难想像,信息战在未来的战争中势必会成为影响战争进程的重 要手段。 今棱镜计划的曝光向世人展现出了信息战的光明前景。出了美国的信息战部队之外,已近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正 大力着手信息战能力的建设。像俄军建立的“网络司令部”而其本质便是信息战部队。美国的“网军”更是在 2009 年初便已经建立,且重要性与海军、空军、陆军等量齐观。中国虽未展现出明确的姿态,但相信中国军 队正在为未来可能爆发的信息战做着积极的准备。 纵观全世界,保护信息安全的能力是每个国家都需要具备的,而发动信息攻势的能力也是扰乱敌国,彰显绝对 军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向美国政府那样以侵犯绝大多数人隐私的代价来维护其本国安全的做法应被彻底摒弃。 正如艾森豪威尔曾说过:“愿自由之光,普照一切黑暗的角落,燃起明亮的火焰,直到最终黑暗消失为止!” 一切战争的目的本应是为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若是像美国这样滥用信息技术手段,必将自食恶果。

2014.03 | 58


1935-1937

1944-1961

1962-1989

1990

早年生活

投身政治

被捕入狱

重获自由

曼德拉是家族中唯一上

1944 年,参加主张非暴

1962 年 8 月, 在 美 国 中

1990 年 2 月 10 日,南非

过学的成员。1937 年,

力斗争的南非非洲人国

情局的帮助之下,曼德

总统德克勒克宣布无条

曼德拉用了 2 年完成了

民 大 会。1961 年, 他 领

拉被南非种族隔离政权

件释放曼德拉,1990 年

惯常需要 3 年完成的初

导罢工运动,抗议和抵

逮捕入狱,当时政府以

2 月 11 日,在监狱中度

中学业。

制白人种族主义者成立

“煽动”罪和“非法越境”

过了 27 年的曼德拉终于

的“ 南 非 共 和 国”; 此

罪判处曼德拉 5 年监禁,

重 获 自 由。 出 狱 当 日,

后转入地下武装斗争。

曼德拉开始了他长达 27

他前往了索韦托足球场,

年的“监狱生涯”。

向 12 万人发表了他著名 的“出狱演说”。

59 |浮夸| Vol.01


let our own lights shine, “Asweweunconsciously give people

the permission to do the same.

曼德拉生平 Nelson Mandela 1994-1999

2012-2013

2013

担任总统

生病入院

葬礼

1994 年 4 月, 非 国 大 在

2013 年 3 月南非前总统

2013 年 12 月 6 日(南非时间 5 日),曼德拉在

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大

纳尔逊·曼德拉由于肺

约翰内斯堡住所去世,享年 95 岁。南非为曼德拉

选中获胜。5 月 9 日,在

部感染复发,于 27 日午

举行国葬,全国降半旗。

南非首次的多种族大选

夜再次入院接受治疗,

2013 年 12 月 10 日 11 时起,曼德拉官方追悼会

结果揭晓后,曼德拉成

这 是 自 2012 年 12 月 以

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国家银行体育馆中举行。

为南非历史上首位黑人

来,曼德拉第三次入院,

2013 年 12 月 11 日,曼德拉的遗体将被转移到比

总 统。1999 年 6 月 正 式

也是他在 3 月份的第二

勒陀利亚的联邦大厦中陈列三天,供民众瞻仰。

去职。

次住院。在西方的复活

2013 年 12 月 11 日至 13 日的每天早晨,曼德拉

节到来的时刻,南非人

的棺椁将在比勒陀利亚的主干道上进行巡展,以

民纷纷前往教堂,为曼

供人们向他们的国父进行最后的道别。

德拉祈福。

2014.03 | 60


曼德拉固然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也曾经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有着高尚的人格和巨大的魅力。但 是他只不过是新的政治条件下各方都可以接受的,很容易被塑造成民主和平偶像的最佳人选而已。 ——王维佳

61 |浮夸| Vol.01


读时闻|曼德拉逝世

曼德拉逝世暴露中国媒体的 糊涂范 文 / 王维佳

天一早起来打开电视看新闻,立刻感受到一

会主义统一党是不是在利用查韦斯逝世做公众宣传

派紧张肃穆的气氛,原来是南非总统曼德拉

收买民心等等。我当时在某大媒体做兼职新闻评论,

在清晨去世。某大媒体的主播用慢速悲伤的语调宣

拟定的一个选题是回顾查韦斯在委内瑞拉国内实行

布这一消息,原本只有几十分钟的新闻栏目,足足

的各种社会民主政策和福利政策,结果刚一提出就

用了半个钟头来回顾曼德拉的一生。整个节目不断

被编辑否决,通知我不能做和查韦斯相关的正面选

强调这位世纪老人为自由平等,特别是种族和解而

题(当然抹黑的选题也不能做)。至于他们否决的

做出的奋斗。演播室连线驻美国前方的记者,第一

原因,我都有点说不出口,编辑很坦诚地对我说:“怕

时间传达了美国总统奥巴马悼念讲话的精神,整个

美国人听了不高兴”。这次经历,也让我彻底丧失

介绍长达数分钟,近乎对讲话全文翻译。随后,屏

在某些媒体上发声的兴趣,遂而推掉兼职,老老实

幕底端出现了令人震撼的标题:“全球公民典范”!

实地回学校教书了。

伴着香港歌手专门献唱的《光辉岁月》,镜头中再 次不断展现曼德拉一生的辉煌瞬间,尤其强调他与

有点媒体阅听经验的人都知道,新闻界对一个政治

原白人统治者和解,以非暴力方式结束种族隔离的

人物去世的报道,从不会是简单地臧否个人,更是

伟大历史功绩。

在传达一定的政治观念和媒体立场。前面提到的两 位逝者:一个在冷战结束后不断宣称忘记仇恨走向

短短几个小时内,新闻编导能够制作出这么政治定

和解;另一个在新世纪还执着地对帝国主义实施抵

位鲜明、情感充沛饱满、内容资料丰富的电视片,

抗而且言辞激烈。一个最终放弃了激进的社会经济

实在让人赞叹。随后整整一天中国新闻媒体铺天盖

结构改造,只谋求政治权利和种族身份平等;另一

地的报道,更是体现了快速而强悍的国际新闻反应

个将阶级不平等问题和大众民主问题重新带回现代

和展示能力。当然,由于解读角度和煽情方式都基

政治。在当今中国大部分媒体上,哪个会被媒体讴歌、

本一致,也不免让我这个从早到晚的实时关注者感

哪个会被媒体怠慢,恐怕结果早就注定了。

到一丝乏味。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让人困惑,虽然表面都是中产阶 赞叹归赞叹,乏味归乏味,作为媒体研究者,我又

级的普遍主义调调,但认真解读欧美媒体新闻报道

不免多想点什么。在国际新闻界,我们好像很久没

的人会了解,在国际新闻领域,国家立场是他们的

有见过如此规格来纪念一位逝者了。回想 2013 年春

一致倾向(例如,在主流媒体的报道中,国家的敌

天,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逝世的消息传来,大媒体

人永远存在民主和人权方面的问题,而国家的朋友

在报道时间和报道角度上也都让人感觉怠慢。新闻

即使人权状况再糟糕都不会引起媒体关注)。这种

中不断讨论的问题无非是委内瑞拉会不会政变,社

国家立场不仅存在于与本国相关的国际问题报道中,

2014.03 | 62


比如领土主权冲突等,也存在于媒体对那些与本国

持着与中国共产党高层领导的通信,毛泽东和周恩

事务并不直接相关的他国社会问题和政治人物的报

来在每一封回复给对方的电文中都对这些抵抗运动

道中。

表示出毫无保留的支持。不仅如此,如果离开中国、 苏联和古巴等国对南非周边多个国家民族独立和社

巧妙的是,这种国家立场往往在具体的新闻语言上

会经济建设事业的持续支援,离开这些国际力量对

转换成一套政治上普遍正确的标准,只是应用的对

南非国内抵抗组织的直接帮助,南非的反种族隔离

象上有清醒的甄别。然而,在中国诸多大媒体的国

斗争不可能获得长期发展的条件和动力。

际新闻中,除了与本国主权和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 在对其他国际问题和政治人物的报道中却很难发现

如果我们像今天的新闻报道一样,把南非种族间的

一以贯之的国家立场。相反,我们常常见到的是与

最终和解完全归结于开明政治人物的相互妥协,就

欧美媒体一拍即合的普世标准。媒体动辄卖力歌颂

等于掩盖了中国曾经参与其中的,长达数十年的国

同一个世界的美好,总是让观众为之动情动容。

际主义力量支持非洲人民抵抗运动的伟大历史功绩, 而这恰恰是欧美国家乐见其成的舆论导向。

曼德拉逝世的报道就是一例,那么,在这个事件上, 中国的大媒体有可能建立一套不同的叙述吗?其实,

概括来说,两个关键条件促成了 1990 年代南非种族

编导们只要花上一两个小时查一查真实的历史资料,

隔离制度的废除与和解局面的最终形成:

动一动脑筋,新的视角并不难获得。 第一个条件是二战之后亚非拉广泛而持续的民族解 南非的种族和解不是哪个英雄人物缔造的结果,更

放运动,这些革命行动将自由和平等的诉求带给了

不是冲突双方本着和平的意愿自然形成的结果。曼

被殖民达几个世纪之久的第三世界民众,让政治权

德拉固然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也曾经是一位伟大

利的扩大化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在这一过程

的革命家,有着高尚的人格和巨大的魅力。但是这

中,国际力量的支持给解放运动创造了重要的物质

位在冷战发展关键阶段被困于牢狱之中毫无行动自

条件和政治舆论环境,其中包括各种人员、物资、

由的老人不可能给 1990 年代南部非洲的政治局面带

技术的支持和在联合国范畴内持续展开的与欧美原

来决定性影响。他只不过是新的政治条件下各方都

殖民地宗主国之间的斗争。

可以接受的,很容易被塑造成民主和平偶像的最佳 人选而已。曼德拉入狱前和入狱后的两个年代,不

不仅如此,亚非拉殖民地人民对解放和平等的呼声

仅对南非来说是各种政治条件极为不同的时代,对

还直接启发了原宗主国内部的社会运动,从而催生

整个世界来说同样如此。南非人民为了解除种族隔

了二十世纪六十到七十年代全球范围内要求种族平

离而做出的努力奋斗从来都不局限在这个国家内部,

等和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民主运动。

而是一个重要的国际事件,在这个事件发展的过程 中,中国起到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半个世纪的对抗(多数时候甚 至是暴力的对抗),最后的政治和解不可能凭借美

从 1950 年代开始,南非的反种族隔离运动就一直保

好的意愿而达成。在决定意义上,为南非黑人和印

生活中会有这样的时刻:人们忘记了他们作为人的可贵天赋,忘记了使他们所到之 处和任何困境中都闪耀着光辉的高尚情操。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时刻:永远充满自信 的人开始犹豫不决,潜在的天才看上去还不及平庸之辈。本来强悍有力的男子汉在 危难降临时瘫软的像那缩在壳璧之中毫无生气的水母。当人们说生活并不是玫瑰花 圃时,说的就是这层意思……

63 |浮夸| Vol.01

———摘自曼德拉在狱中写给女儿的信


读时闻|曼德拉逝世

度人最终带来和平与平等的,恰恰是长期的暴力和

恰恰是白人统治精英主动做出的,曼德拉也是他们

非暴力抵抗,而不是相互谅解的宽容精神。

从监狱中释放的。

第二个条件是冷战的最终结束。苏联等国在 1980 年

对于南非的非白人抵抗力量来说,因为民族解放事

代就逐渐撤出对非洲多国的各种支援,这使得共产

业的持续时间长,结束时间晚,错过了 20 世纪民主

主义力量在南部非洲迅速消退,也让非白人群体成

建国的最佳时机,因而在冷战中后期,他们其实已

为可以被精英阶层赋权、吸纳,而不至于继续带来

经不具备夺权和重新改造社会的可能性,最终走向

赤化威胁的力量。

妥协也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结果。正是在这样的历 史条件下,曼德拉被象征性地推上了历史舞台,并

此时,经过几十年的斗争,种族平等和政治平权的

凭借个人的魅力顺利地完成了他的政治使命。

呼声已经在舆论上完全占据上风,南非的白人精英 统治者必须做出让步,而共产主义与底层结合的威

如果我们能够对南非种族间和解的长期历史做出复

胁既然已经消除,欧美等国也就乐见种族和解的达

盘,就可以很容易发现媒体报道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成,而不会像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样有政治上的后

首先,媒体动辄长达半个多小时的电视新闻和占据

顾之忧。

数个版面的成千上万的报道文字,并没有透过曼德 拉这一个人看到真正的历史过程,而是用尽全力、

在这样的条件下,仍然希望保持种族隔离政策的南

不厌其烦地去塑造一个“全球公民典范”,一个似

非顽固派力量遭到了国际禁运等制裁,最终不得不

乎是凭借着强大的道德感召力就能够促成世界和平

对非白人群体做出让步。而这走向和解的关键一步,

的个人英雄。 可以说,这样的舆论效应,正是欧美国家大力抬举 曼德拉想要达到的目的。曼德拉的成就与“和解政治” 的达成掩盖了二战后民族独立、解放这一实质政治 进程已经中断(或者说失败)的事实。 退一步说,即使我们真的将“和解政治”当作一场 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曾经的国际支援行动也是在 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的,而在中国很多大媒体

2014.03 | 64


的报道中,我们完全看不到这个起码的“国家立场”。在 所有的媒体报道中,曼德拉的革命生涯基本上孤立于那个 特定的历史背景,也孤立于所有国际力量,这样的报道不 是真实客观的,它基本上等于一场政治宣传。在曼德拉逝 世的节点上,我们的一些媒体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欧美主流 新闻媒体所主导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全球政治宣传。 其次,媒体的报道竭尽全力展示曼德拉“和解”的和“非暴力” 的一面,不仅掩盖了历史事实,而且通过在政治理念上否 定暴力与和平的辩证法。如果细心去分析报道的文本,我 们会发现媒体有选择性地引用曼德拉的名言,内容全部是 要弃绝仇恨、达成谅解,塑造一种伟大宽容精神,用非暴 力的方式达成人类的和平。与此同时,媒体对曼德拉生平 的叙述则刻意回避了他与共产党密切联系、领导暴力抵抗 运动的经历。 1961 年,正是因为不同意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 大)的“非暴力原则”,曼德拉与一群非国大成员自行组 织了一个名为“民族之矛”的独立军事组织,并亲自担任 主席。在当地共产党的配合下,“民族之矛”对约翰内斯 堡等地的市政厅发动武装破坏行动。正在曼德拉准备进一 步在全国开展游击战的时候,他不幸被警察抓获,由此才 结束了自己的革命生涯。然而,在所有的媒体报道中,我 们几乎都很难找到这段关键的历史。曼德拉并不是因为参 与“不服从运动”这样的非暴力抵抗而入狱,而是因为发 动暴力袭击才被判终身监禁,这是一个基本历史事实,却 被宣传“非暴力和解”的媒体“无意识”地掩盖。 很显然,通过这样一种表述,媒体在为矛盾的解决划定一 条唯一的出路,它所凭借的就是对历史事实的选择和重新 解读。在这样的报道框架下,他的人生史被有选择地展开 叙述:那个年轻的、危险的、革命家的曼德拉未曾存在, 而爱好和平、反对暴力的曼德拉则永世长存! 最后,在曼德拉的故事中,媒体所强调的政治正确性是一 种基于种族身份平等的承认政治。似乎南非社会的所有矛 盾就集中于不同肤色的人能否消除歧视和隔阂,相互尊重, 只要基于种族肤色的矛盾解决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就建成 了。在忽视非洲大陆整个殖民历史和结构性不平等问题的 前提下,这样的叙事很容易建立起来。 为了回应媒体的简单化叙事,我们不用费力去解释南非种 族隔离制度形成的历史和经济背景,只要看一看当年非 国大的政治纲领——《自由宪章》是怎么阐述的吧。这份 1955 年起草的宪章宣称南非属于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

65 |浮夸| Vol.01


读时闻|曼德拉逝世

人们,无论黑人抑或白人,它不仅要求所有公

的媒体报道中绝不是个别问题,而是普遍倾向。

民都有投票权、担任公职权和法律面前人人平

行文至此,我自己也感受到媒体的可怕力量,

等的权利,而且主张对矿山、土地和银行实行

这些有意无意的鬼蜮伎俩通过每一个新闻事件

国有化。曼德拉本人撰写的文章指出:“它的

和新闻人物塑造着大众的政治观念,成就一种

确是一份革命性文件,因为它所设计的变革,

简单而保守的舆论氛围,让重要的政治讨论和

只有打破当今南非经济和政治体制,才能够实

重要的历史事实被排除在公共视野之外。

现”。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近年来国家调动几百亿的 由此可见,当时的非白人革命者非常清楚,种

巨额资金投入这些大型媒体机构,希望提高我

族问题是表象,它无法构成一个合理的政治目

国的国际传播力和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发出

标,他们的纲领是要达成一个真正平等和民主

自己独立的声音。在这么大的投入下,当前中

的社会,这就需要对政治经济结构进行根本调

国许多媒体这种连基本的历史认识和政治判断

整,对殖民体系进行根本清算。然而,冷战后

都很模糊,跟着欧美主流媒体的宣传口径起劲

的和解,正像今天媒体宣传的论调一样,将南

呼应的状况,是多么的令人遗憾甚至令人愤懑

非社会的根本矛盾归结为种族歧视,只要解决

啊。

了承认问题,就等于解决了所有矛盾,几百年 的殖民和殖民的遗产就一笔勾销。

2013 年 12 月 6 日夜 清华园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今天关于曼德拉和南非的 媒体报道框架仍然“无意识地”起到了掩盖根 本矛盾的作用。 以上所列举的种种现象在这一整天有关曼德拉


读书或旅行,心灵或身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行路,是用自己的的身体去感知这个世界, 读书,则是通过作者的视角感知这个世界。

——《关于读书的一点想法》王寰中



关于读书

的一点想法

文/王寰中

读书会第一期交流活动的主题是“我们为什么要读

读书之“用”,在考一个好学校之外,还有很多。宋

书”。我把这个问题分成三个部分回答:为什么读、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是用, “为官须看《曾国藩》,

怎么读、读什么。

经商必读胡雪岩”也是用。读书为用,尽管功利,但 无可非议。一个人如果想做些事情,“功利”地看几

读书的理由有很多,在此,我选取两个维度进行分类:

本书,理所应当。

维度一:有用、有趣;维度二:博识、闻道。

为什么读·有用

·有趣 读书有趣,可能是大多数人读书的重要理由之一。在

出题人在读书会的“广告语”中,提到了“凿壁偷光”、

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以读书作为一种消遣。现而今,

“悬梁刺股”、“弄萤映雪”三个成语,三个成语中

电脑、手机、ipad 上的游戏、社交软件,成为了人

五位主人公,共同的品质是:刻苦读书。他们读书

们消遣的主要方式,所谓“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

的目的,无论是提高自己还是博取功名,都不出一个

我在你身边,而你却在玩手机”便是这样。前两天在

“用”字。我们今天上学读书,亦是如此。然而毫无

杭州,等火车时候的观察,周围上百号人,只有我和

疑问,这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读书会若只是为

一位大叔手里拿着的是书,剩下人手里抓这的是这么

强调一句“好好学习”就没有办的必要了。

几个东西:手机、零食、男女朋友的手。以读书为乐, 在这个时代,难能可贵、值得珍惜。

69 |浮夸| Vol.01


读书影|书忆

对于作者的文字,我们在了解的时候,除了要知道他 读书的乐趣,可以是经历灵魂的洗礼、是感受思想

说的是什么之外,对于一些优秀的作者,我们还应

的冲击、是平复躁动的心绪,是关心主人公的命运,

该去思考他的思路、立场、视角、逻辑。只有这样,

甚至哪怕是买一本《读者》,只为了看里面那一页笑

才能够称之为“博”识,知其然,也有知其所以然吧!

话,也是一样。总之,让书籍与我们的内心产生共鸣, 便是读书之乐趣。

·闻道

读书有趣,但不要仅因为有趣读书,仅仅依据兴趣读

对于优秀的作者,他们通过著书立说完成《师说》

书,会错过很多,这个在下面”怎么读”的部分再详

里的“传道”,而作为读者,我们则应该以“闻道”

细说明。

的心态去学习、体会。相比较“博识”,其实“闻道” 是更深层次的一种阅读。博识丰富的是知,而闻道通

·博识

达的是理。知是一个个的针尖,微小而很容易露出锋

有句话据说是文艺青年的标准“读书或者旅行,心灵

该知道,用一枚针去扎一面墙,无论如何也是赢不了

或身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行路,是用自己的

的,这就是理比知高明的地方。闻道尽管是个枯燥甚

身体去感知这个世界,读书则是通过作者的视角感

至艰苦的过程,但它远比看书记住一些知识点超前一

知这个世界。通过书本感知世界的过程,就是博识。

个层次。

芒;理是一面厚重的墙,宽广但没有棱角。而我们应

2014.03 | 70


其次,怎么读。

地位类似于现在的梁文道一类。他曾经是我们大学

怎么读,方法很多,在这里选四个关键词。

的老师,据说他看书的速度很快,一个晚上能看完 一书柜的书。我觉得很奇怪,就去问跟他一起工作

怎么读·熏

过的老师。据他们介绍,何新看书之所以快,是这

陶渊明自诩读书“不求甚解”,其实是个挺好的状

他就知道这本书的东西他知道,或者不知道。知道

态。尤其对于前面说的“博识”的状态。在我的大

的不用看,不知道的拿出来看看,看着觉得写得不

学,又一次和一个教授聊天,他说了一个很有意思

好就跳过了,觉得写得好的再接着看。

么看的。拿到一本书,他先看目录,看过目录之后,

的观点“大学的专业,不是学出来,而是熏出来的, 大学你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太有限了,而且多数还记

这是个很好的方法。当然,这个方法的前提,是你

不住,但你在这个专业下浸淫四年之后,你因为反

读了足够多的书,能够取舍。不知大家是否有这样

复接触这些专业的东西,会被熏得很专业”。

的经历,对自己曾经看过的书,觉得已经不需要再 看了,原因并非是对那些内容不感兴趣,而是你的

同样的,读书不求甚解,也是一个熏的过程。“熟

思维能力和思想深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了作者,这

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便是这样。也

样的书,看了纯粹的耽误时间。我有个不好的习惯,

许你读过一些书后,你很难回响起其中说了些什么,

是“买书如流水,读书如抽丝”,但书还是一直在买的,

也许这时会有些挫败感,但不要担心,觉得有意义

一方面是时不常还能碰上一两本觉得值得买下来的

再看一遍的可以重新看,觉得不想看也不必再看,

书,另一方面是随着读书,发现原来一些买下来的书,

顺其自然。但保持阅读的习惯,天长日久,人的气

已经不需要读了,这个时候,舍了便是。

质便会带上墨香。

·舍

·啃 啃书,不一定是大部头的著作。我最近在啃梁漱溟

有一个争议人物,估计大家未必知道,叫何新。在

先生的《中国文化的命运》,一本一百多页的小册子。

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是社会舆论的风云人物,

对这本书,我现在不好评价,一方面主要在旅途中看,

71 |浮夸| Vol.01


读书影|书忆

心是不静的;另一方面我怀疑这是后人摘编的一个

识,抓一点时间就看看书,而当你只有零散时间读

文集,而非梁先生本人的手笔,其中逻辑比较跳跃。

书的时候,你读起书来会有如饥似渴的感觉,零散

所以这书读的很纠结,但内容确实不错。这样一本书,

的时间,你可以读很多书。

我便是用“啃”的。 再次,读什么。 啃,是硬逼着自己看的。这样难免无趣,但这就是 前面说的,读书仅仅依靠兴趣,会错过很多东西。 很多作品,尤其是哲学著作,是艰深晦涩的,但既

读什么·开卷有益

然有读书,并希望有所受益,这些就是躲不开的。

开卷有益,意味着,不要给自己的阅读预设一个“禁

那么,硬着头皮啃吧,读书是需要勇气的!等你把

区”,比如什么人的书我是不读的,或者什么主题

这个阶段过了,熟悉了作者说话的习惯,就会有一

的书我是不读的。起码,你应该像何新那样,看一

种暖洋洋的感觉,很亲切。

看目录,再说这本书值不值得看一看。曾经我们一 个大学讲现代小说的教授,对我说“古龙这个作家

·上

名声很大,但写作态度太不严肃了,作品质量也没

其实应该是“三上”,欧阳修说读书要“枕上马上

也不看了”。我当时就问他,你看过《多情剑客无

厕上”,特别好,尤其对于这个快节奏的时间。三

情剑》,他回答没有,我说你去看看这小说,才知

上之中,我最喜欢的是“厕上”。看书是一件很容

道古龙有多厉害。他是一个中文系讲现代小说的老

易分心的事,比如看看电视,吃点东西,玩玩游戏,

师,书读得比我多多了,但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看困了还要睡一觉,但在马桶上,这些东西都不存

因此说过了《多情剑客无情剑》这么优秀的一部作品。

法看,我看了几部,尤其是《白玉老虎》,决定再

在,没有电视可看,电脑可玩,吃在或者睡在厕所 里都有点说不过去,于是静下心来看书吧,会很集中,

另外,多啰嗦一句《白玉老虎》确实古龙没有写完,

只是小心别把腿坐麻了就好。

但写了的半部,依然是精品,这部小说写不完还真 不是想他的某些作品(比如七种武器),因为古龙

也许口味有点重了,主要是想说读书其实是一种意

的态度不好,而且情节过于复杂,古龙的内心一直

2014.03 | 72


缺少一种宏大感,所以他完不成这部作品,而他对

崇的,尤其在社会学领域,是梁漱溟、钱穆这样的

这部小说的态度是极为认真的,这事他少有的没有

大家,李泽厚、柏杨之流已算勉强,现在这些评论家,

找枪手续写,而是自己说不写了的作品,这部作品

如梁文道、刘瑜之流,就不足挂齿了。

他看得很重要。我认为,如果古龙能有金庸的这种 宏大,而完成白玉老虎的话,以古龙对人性理解的

无论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至少有一点还是有必要的,

深度,这部完成的白玉老虎足以超越金庸任何一部

读书要有些选择,当然这选择是有依据,而不是主

作品。当然后来有同人续写了《白玉雕龙》,就不

观的。

用看了,狗尾续貂之作,垃圾得很! 发了不少文学评论的牢骚,拉回主题,大家不要觉得,

·读一读哲学

一个作家的名声不好,或者某些主题听就没兴趣,

刚才说哲学著作晦涩,其实中国这些大师们已经很

而忽略掉一些东西,读这些书,有些时候很容易有

好了。如果大家去读西哲的东西,比如尼采、海德

意外惊喜。

格尔、萨特,上来一看定然更是云里雾里,光他们 的定义你就要琢磨好久。因此之前在群里说,可以

·开卷未必有益

去看《苏菲的世界》,起码能轻松一些,作为西方

这是我大学的一位老师对我的告诫,未必适合所有

学,这个我不同意,你躲不开的。如果你真的想读书,

人,但再次只是向大家介绍这样一种观点,大家可

而不是只是看看热闹,那么一定要涉猎哲学,否则

以自行取用。那我老师告诉我,读书不要读太多,

你没有认识世界的出发点和视角。

哲学史的入门,挺好。再有就是有人说读书回避哲

而且二三流的作家的书就不要读了。一方面,书读 多了,难免有些飘飘然,带上那种“才子”的狂傲,

(本文选自首师大附中成达青年读书会第一期讨论

而失去了谦逊。另一方面,二三流的作家,书读多了,

会“我们为什么读书”)

会是你的视野下降、胸怀缩小,不如不看。他所推

73 |浮夸| Vol.01


读书影|书忆


是这样。他在湖边的隐居生活是如此的简单而又芳香扑鼻、短暂而又意蕴深远。作者在瓦尔登

湖畔追求孤独,实际上也是在追求深刻,在孤独的心境中对人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尽管我们不能像梭罗那样去体味孤寂的山林生活,尽管瓦尔登湖已经永远的消失。但只要我们

想去做,这些都不能阻碍我们在自己内心里拥有一泓清澈的瓦尔登湖。 文 于 /瞳

传说中有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一切生灵的歌声都优美动听。但它终会把自 “ 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树的棘刺上,在那荒蛮的枝条间放开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

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歌声响遏行云,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 ” 《荆棘鸟》是一部澳大利亚的家世小说,以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 写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故事。

正如一生追寻生命中最美丽歌声的鸟儿,梅吉追求的生命之歌 —— 爱情,是要以棘刺般的痛苦 为代价的。梅吉在爱和痛苦的交织中与命运顽强搏斗,她身上闪耀的女性坚强敢爱的光芒,比 上帝的光环更宝贵感人。

章 / 逸敏

痛苦,却也收获美好。鸟儿用生命换来天籁,这娇弱的生灵并无遗憾。用一生追求爱情,虽是

一份禁忌之爱,历尽磨难,却终于爱过,也亦无悔。 文

小 在《白鹿原》的扉页上,作者陈忠实引用了巴尔扎克的这句话。 “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 ” 的确,《白鹿原》反映了一个生活年代,整个故事跨越了半个多世纪。这是一部浸透着中国传

统文化的小说,比如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生命玄学和神秘不可解的力量,人物命运的因果

报应等等。当然,这也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的历史变迁。

小说中的人物都有血有肉,他们每个人都是故事的主角,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改变着自己的

现状,或多或少地做了些善事或坏事,发展为各种各样的命运。

书中大量的描写都可见陕北的风俗,作者不去作任何评价,但是正是这种不评价,给了读者更

赵 / 钦源

多的空间去思考。这部书给读者的震撼是巨大的,在我们感叹人物命运与情节之跌宕的同时,

那份厚重的历史感会是我们的灵魂身临其境般受到荡涤。 文

75 |浮夸| Vol.01

荆棘鸟 白鹿原


读书影|书忆

A Long Way Down

ABSTRACT

“A man who wants to die feels angry and full of life and desperate and bored, and exhausted, all at the same

time; he wants to fight everyone, and he wants to curl up in a ball and hide in a cupboard somewhere. He

wants to say sorry to everyone, and he wants everyone to know just how badly they’ve all let him down.” SUMMARY

On New Year’s Eve, it’s hard to jump off a tower block and end the f*cked-up life when you’ve got

an audience queuing impatiently behind you. After a few heated words and some slices of cold pizza, four

strangers, who have nothing in common but the idea of committing suicide, are suddenly allies. But is their 文 李 unlikely friendship a good enough reason to carry on living? / 清扬

ABSTRACT

“You can’t stop time. You can’t capture light. You can only turn your face up and let it rain down.” SUMMARY

When David Henry’s wife gives birth to twins, he is overjoyed, until he realizes that one, a girl, has Down

Syndrome. In a split-second decision, he hands his new-born daughter to his nurse and tells her to take the

baby to an institution for those with Downs. He does so thinking that what he is doing for the best, but the

梭 • 罗独自隐居在瓦尔登湖那几年的生活,表面看上

decision will go on to haunt him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 because the nurse, Caroline, also makes a split-second …文 李 decision / 清扬

大 •卫

作者静静的卸下城市的喧嚣,用心写下孤独。他让我感到敬畏,原来一个人的生活可以

去实在平淡。没有起伏的情节,没有哭哭笑笑的哀怨情仇,但正如徐迟先生在序言中所说: 《 “瓦 尔登湖》是一本寂寞的书,是一本孤独的书。当你的心静下来的时候,再去拜读这篇神的思想吧! ”

《 瓦 尔 登 湖》 所 讲 述 的 是 作 者 亨 利

The Memory Keeper’s Daughter 瓦尔登湖

2014.03 | 76


2014 电影推荐

文 / 彭远峰

2013 年早已过去,眼下我们又进入了新的一年。虽说是新的一年,不过同学们的生活大概也没有什么不同, 无非是学习学习跑去食堂吃饭学习学习跑去食堂吃饭 ... 虽然每天的生活依旧没有什么不同,一丝枯燥,一丝 乏味。不过当笔者在家中正襟危坐纵观 2014 年的排片表,还是有一股爽意涌上心头。较之 2013 年,2014 年 的排片相当强劲,在这里给大家推荐本人精选的 6 部必看电影。 P.S. 在这里默认大家都是去影院图个乐子,不是抱着研究心态或是小清新心里去找不自在的。 P.S.S 本人因为实在招架不住国产神片的天雷滚滚,所以思前想后还是向大家介绍好莱坞进口片。所有上 映时间以北美时间为准。

超凡蜘蛛侠 2 (THE AMAZINGSPIDERMAN 2) 2014-05-02 2014 年又是一个超级英雄年(仔 细想想其实每年都是),我们的 小蜘蛛也迎来了重启后的第二 部。可能是编剧看了《复仇者联 盟》以后明白了一个道理:人越 多,钱越多。可又无奈哥伦比亚 只买了蜘蛛侠一个人的版权,所 以不能给他加一些超级英雄伙伴 什么的(说到这里突然想到《复仇者联盟 2:奥创纪元》将在 2015 年上映哦),所以索性给他加上海量的反派, 所以我们在这部电影里将要看到小蜘蛛一挑四:电光人,犀牛人,大小绿魔。如何把这么多反派处理好将是我 们对这部电影的最大期待。当然,编剧不会只让小蜘蛛开心的打坏人的,后院起火,格温要与彼得闹分手,而 新出现的玛丽简又将于他擦出怎样的火花?敬请期待吧!

变形金刚 4(TRANSFORMERS 4) 2014-06-27 曾几何时卖拷贝腆个老脸说:变形金刚 3 将是变形金刚最后一部电影。当时也没人把这句话当回事。这不,把 承诺当成 P 的他老人家又开始捣鼓第四部了。而 可能也是为了稍微驳回的脸面,让人类主演全部 换了新人。同时也为了向天朝致 xian 敬 mei,将 会有 6 名中国演员参演本片,而据他本人保证: 绝 X 不是龙套!影片的取景也有很多是在中国完 成的,就连孩之宝为了配合电影推出的新的擎天 柱模型上,都纹了一个大大的马,可见对中国市 场的重视。而剧情呢,无非又是这些死了几万次 的霸天虎们又没死透,又要在地球搞破坏,我说 你们换个星球不行吗?地球到底是有多好你们非 要争这里?而汽车人又开始不明原因的继续帮助 人类和自己的同胞开战。不过在那咣咣咣的特效 面前,谁还管剧情啊?

77 |浮夸| Vol.01


读书影|影心

霍比特人 3:去而复返 (THE HOBBIT:THERE AND BACK A GAIN) 2014-12-17 彼得大帝霍比特人三部曲的最终篇。比 尔博终于和矮人们杀死了恶龙,但兽人 们都杀了过来,中土历史上的五军之战 即将开始。作为终结篇自然要有一些史 诗派头,兽人矮人和精灵的宏大战争正 符合完结电影的基调。而在这之间自然 少不了潮爷花生在来卖几个萌,干豆腐 在来装几个 X,在这次战争结束以后才 是指环王系列的开始。而在它结束以后,中土的冒险也结束了。托尔金留下的书籍都已拍完可谓功德圆满,但 我们何时才能重回中土却是未知数了。

X 战警:未来昔日 (X-MAN:DAYS OF FUTURE PAST) 2014-05-23 自从狼叔在机场被万磁王和 X 教授调戏后,广大粉丝都 翘首企盼着这部神龙见首不见尾的 X 战警新电影。而如 今它终于露出了真面目。还是秉承着“人越多,钱越多” 的原则。这部电影会将 X 战警三部曲和第一战当中的变 种人全部集结起来,光是海报上就有 9 个人,而保守估 计出场的人数得是这个的两倍以上。而如何将新老 X 战 警联合起来,就又得仰仗穿越这个狗血桥段了,于是我 们会看到狼叔穿越到了清朝,额,不是,穿越到了冷战 末期,与年轻的 X 战警一起拯救变种人的未来。粉丝们 一直记忆犹新的 X 战警第三部宏达的种族战争场面,在 这部也会出现哦!而且,只会更加宏达。 P.S. 职业龙套一百年的范冰冰也会客串……

星际穿越(INTERSTELLAR) 2014-11-07 诺兰大神的又一力作。什么你不知道诺兰?黑 暗骑士,盗梦空间,知道了吧。而这回大神又 将他深邃的目光放向了宽广的宇宙。故事讲述 一队探险家利用虫洞在广袤的宇宙中进行时间 旅行与跨越平行宇宙的故事。是不是听起来有 些像星际迷航?虽然本人也搞不懂大神为什么 这次这么流俗,不过既然是诺兰拍的,就一定 有与一般粗制滥造科幻电影划清界限的地方。 看看大神怎么讲述这个已经被讲了 1000 遍的故 事吧。

2014.03 | 78


盘超者,首师附人也,少聪慧,善歌舞,颇有大志。壬午

年始入首师附,年方十二,聪颖善学,初露锋芒,时校园卡拉 (2002)

大赛,超更以其歌声 ok

之飘渺广受追捧,附中学子皆赞之曰: “ 超真乃歌神也。 ” 年末,超受全校师生信赖,授之以校学生会宣传部部长之职,瞩目一时,其个人能力之强悍,团队协作之流畅,有目共睹,识之者皆赞曰: (2005) 及高中,乙酉

噫,超真乃英才也! ” 及超任末,宣传部井井有序,有条不紊,为人所称赞。 “ 翌年,学生会复竞选,众人皆善超,超终以学生会主席之职统领学生会各部,福泽一时,附中活动之丰富,内容之精彩,校内外人皆赞颂,及海淀区学

生干部联盟改选,超代表首师附夺魁,联合海淀各校,创首师一时辉煌,及岁末,超卸任,然其认真尽责之精神,为后继所传承至今。

比及戊子 (2002) 年,超以骄人成绩,升入北大,人皆赞之: “ 此真乃德志学全才也,吾岂能望其项背? 超 ”于北大游学期间,学术精进,复以其歌声震撼校园, 为北大最佳歌手。 大学四年已毕,超进而游学哈佛,习中美之文化,合古今之精华,进学养,习学业,真乃一代之骄子也。 盘超传 文/ 伍文迪 ◎

79 |浮夸| Vol.01


读人物

盘超 2014.03 | 80


“ 我原来特向往美国,因为看电影特别多,但 是电影艺术作品它总是把好的一面给你,坏 Q →李佳颖 A →盘超

的一面也戏剧化了。真实生活中也就那样, 艺术作品就是营造一个梦,梦和现实肯定是 不一样的。

Q:我们在高中都很憧憬大学生活啊,您觉 得大学生活有什么好玩的呢?

中国社会相对与美国社会还是比较均质的,大家都 差不多,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坏。美国就是特极端,

A:大学就是规模大一些,比如说我参加什么歌手

坏就是特别差劲,在中国也见不到那么差劲的人。

大赛啊,全校人参加,报名可能就五六百人,或者

也跟他们的环境有关,比如说家里特破碎,从小在

说话剧比赛也有很多组。大学就是规模大路子更广,

那种社区长大,都是帮派黑帮。我原来特向往美国,

可以拉几十万赞助然后在球馆里弄一个跟演唱会似

因为看电影特别多,但是电影艺术作品它总是把好

的,就是更专业吧。其他的话就是社团特别多,有

的一面给你,坏的一面也戏剧化了。真实生活中也

些是兴趣类的动漫社、爱心社,再有组织些国际活

就那样,艺术作品就是营造一个梦,梦和现实肯定

动,也有些跟外企有联系或者一些知名的学生组织,

是不一样的。但是我知道咱们北京的学生相对来说

当时我加入一个,那个学生组织是在全球一百多个

平台比较开放,大家也希望能多出国看一看,我觉

国家及其各个大学都有,主要就是为国外学生在国

得挺好的,将来你们有些人可能会出国读或者转学,

内找实习,于是我们就要到各个公司跟他们谈。做

抓住机会多出国看一看其实挺好的。不光是读书,

这些活动在不知不觉间锻炼了很多能力。

包括一些活动,大学都是挺好的,尤其像清华北大 这种的。多去尝试吧,年纪轻的时候就在于不断的 探索。包括我做有兴趣的东西,我觉得好玩做了,

Q:您曾经去过哈佛、加州大学就读,走访 借住 11 家美国人,沿着大西洋坐火车,途 径六个主要城市,想必您在美国的阅历非 常丰富,您觉得中美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A:我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在美国和中国不一样的 就是,在美国的话,只要你想到,可以做的东西就 很多,就是没有那么多的阻碍吧。比如说我见教授,

很多东西你做了以后才能了解更多东西,不光是培 养能力。你能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年轻就在折腾。

Q:您好像对大学选择的城市规划不太满意, 想转而学艺术,专业的选择也是我们的一 大困惑,结合您的经历,您对选专业怎么 看?

在中国,中国老师可能就是觉得自己这个位置限制 不够平易近人。但国外他就觉得,我去认识这些国

A:专业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其实你们到大学,

际学生也好,你对我们这个研究生项目感兴趣的,

我觉得选专业还是要选一些比如像经济学社会学之

我跟你聊聊天是我的本职工作。总的来说他们还是

类的,就不从毕业后找工作的实用性来讲,经济学

比较开放的,包括我这些愿意让我去他家借助的朋

社会学历史学还有哲学这种学科它本身是有一种思

友,关系也没有那么好也没有说多近;美国有很多

维、一套思维体系在里面的。其实你学完不光是知

机会可以去做,所以整个社会相对来说更开放一些

识本身,学的是它的思维方式。比如说经济学就会

但在美国有很多其实挺危险的,我也遇到过一些危

探讨做很多事情的成本收益是什么,它本身的效益

险的事,也体验过美国那些最差劲的人。好的人就

编辑之类的,这些思维你可以套用在生活中的任何

特别好,不好的人就特别不尊重人,也闹过很多矛盾,

地方。在这个思维框架下去看待事物就会更系统,

但也算看到这社会的正反两面吧。

更容易看到事情本身。包括法律也一样,选这些专

81 |浮夸| Vol.01


读人物|盘超

Q:可是读什么书现在总是不知道如何选 择,很多畅销书反而是一种误导。我记得 美国学校会有引导性阅读,比如说哈佛的 教授总会给开个书单,那些书的内容是相 辅相成的。

A:对,国外他们有更多这种指导性的东西,他们 高中就会给很多阅读的东西。其实高中也不是非要 按照什么什么读,有几个方面吧。比如说网上的资 源,有很多书单可以找到。另一方面其实高中还是 业会对你将来更有利,会从你的个人思考来讲。像

很多以自己兴趣出发吧。像我高中就读过很多小说。

我的城市规划吧特别实用,但是特别杂没有一种思

高中的时候你的生活经历还不够丰富,读小说比较

维的东西,就是这种专业还是尽量能避免。

多,因为可以体会不同的东西。另外一点。比如说 你对艺术感兴趣,我以前就读过一些跟电影相关的。 还有一点,就是经典书籍,小说也好社科书也好。

Q:学长的高中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但是 有没有什么遗憾之处呢?如果让你再来读 一次高中的话。 A:再来一次的话可能有两点吧,其实也是我给你 们的一些建议,尤其是高中受到一些束缚你们该做 什么。有一个就是高中的时候花太多精力在感情问

比如说你将来想读政治啊或者哲学啊经济啊什么的, 你就可以现在去读一读看一看。

Q:但是我们受年龄局限,涉世不深感悟不 多,读小说一类也只能记住情节,很少能 另有所获。

题上,耽误了一些学业,不是谈恋爱,但是耽误一 些时间和精力。也不是说高中的时候一定不能早恋,

A:但还是对你的思维、兴趣、想象力等等有很大

你要觉得在一起也挺开心的,两个人挺好。但还是

启发,而且这些小说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都是背后

不能耽误学习,不能影响正事。一个好的感情不是

有很深的哲学思想在里面。其实高中的时候就是积

单纯的互相鼓励,而是让对方开心,而且两个人都

累,你不需要达到有多深。高中读东西就是培养阅

在进步、在变好。如果互相毁灭消耗的这种就不是

读兴趣和习惯。其实我高中的时候没读那么多,看

健康的感情。高中一样,如果你能找到一个人一起

了许多电影,当时看完了就完了。但是当我经历的

努力考上好大学这是好的。然后第二个教训吧,高

事情多了再回看那些电影,就能悟出更多的东西。

中还是应该培养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国内的问

但其实高中的时候看的这些还是培养了我的思维能

题就是总是告诉你该怎么做,然后去做就完了,但

力。包括我后来去美国和美国人打交道,他们的文

你们应该自己多思考,去培养这种思考的能力,比

化啊相对来说就更容易适应一些,更能融合,也是

如看问题背后。但怎么去培养,我的建议就是你们

因为电影这些东西它潜移默化。读书的话也是潜移

高中时候多阅读,小说也好,你感兴趣的也好。现

默化的培养你的思维能力,慢慢得到一定程度上你

在国内大学也没有去培养这种阅读的能力,这是中

再回看就会发现它给你带来的一些东西。

国教育的问题。大家都不太爱读书,所以信息就碎 片化了,也就更没有人愿意读。其实提高一个人的 内在、一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事物的判断,包 括个人能力都真正的源于阅读。阅读培养思考的能 力,想你们现在有这样的平台,已经在学生会锻炼 各种综合能力,我觉得有时间呢不是现在非要干什 么东西,还是多读书多思考比较重要。

2014.03 | 82


《浮夸》背后的那些事 于瞳: 《浮夸》终于与大家见面了,被编辑部“领导”拖死狗一样呼来喝去的日子也要结束啦 ~ 不过回想一下这几个月, 相比拍桌骂 XXX、更多的感觉还是不舍与欣慰。记得前几日看了一个瑞士机械表广告,里头一个个小齿轮转着 转着,便转出了万千世界;我想《浮夸》正是这样一个充满惊喜的世界,每一个为它付出过的人就像可爱的小齿轮。 我们契合地转动,转了出《浮夸》, 实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价值。对于我,《浮夸》无可比拟的 value=vast+ adventure+ legendary+ unique+ extraordinary;对于读者,希望《浮夸》是 guidance+ attraction+ inspiration+ nutrition= gain~

官芸仟: 加入《浮夸》后才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真正的编辑部。每个人都毫不松懈地完成着自己的任务,再加之有技术 宅的神排版,自己一边编辑也一边顺道“偷学”不少。一直说要办一个真正高大上的杂志出来,其实最终的好坏 是由每一位读者自己去衡量。但我们内心的想法与热情已经传达到了,因此哪怕这本杂志只对一位读者产生了 影响,那也是值得的。在我自己看来,《浮夸》为我们的人生提供了一种可能,一种发现。也希望《浮夸》能 够继续办下去,越办越精彩,在《焰火》的文艺之外为同学们带来一丝惊艳!

余哲: 我加入《浮夸》的原因有两个吧。我一直觉得自己跟文字和图打交道比和数字打交道更开心。更重要的是,一 群人聚在一起发自内心地为我们生活了六年的学校做点什么,让首师多一本惊艳的、发人深思的的刊物。这是 很真实且有意义的事。 很多学校都有校刊之外的刊物,人大附的英文杂志 Insider、十一的科技杂志《异想》、四中的文学杂志《流石》 等等,刊物的多样性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校园文化的影响力。《浮夸》目前还是以发扬批判思维和发现生活趣 味为主旨。未来可以做成纯时评或纯生活杂志。可以普高的学生运营,也可以和中美的同学一起。一本杂志的 影响和寿命尽管有限,但只有做好第一刊,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为《浮夸》的下一刊努力;才会有更多的人投 入热情和精力经营社团、学生活动,并且做的有声有色有规模,而不是等别人去做自己没有勇气做的事。 我觉得《浮夸》就像一扇窗,每一个独立思考、热爱生活的人都能看到不同的风景,那是每个人思考所处的校 园、社会甚至时代所看到的风景。我们不敢妄言自己是打开这扇窗的人,但我们和身边的每个人一样,需要这 样的窗口来发现生活之美,静观世界之变,然后在思考的某个节点,起身行动。 就像我们将自己的思考与行动变为这本《浮夸》,呈现在你面前一样。 其实看着一本刊物从无到有,感悟很多很多:排版时精益求精的追求,看到微信群里冷冷清清的失落,收到读 书会成员中肯建议时的幡然醒悟,还有去谈印刷时听到别人看了我们的杂志说“学生做一点事不容易应当支持” 的感动。一本杂志创刊,真的是困难重重。让我们坚持做下去的,除了完成一件事所必要的人力、技术、时间 和资金支持,最重要的还是一支愿意付出的团队,以及一路上志同道合愿意相助的人。 真心希望《浮夸》能够传承下去,至少,它所代表的思考和热情应当长存。

83 |浮夸| Vol.01


策划 & 美编 余哲

主编 吴心怡

文编 潘桐

记者 李佳颖

美编 王天卉

校对 & 审稿 王华

文编 李清扬

文编 & 策划 于瞳

文编 & 策划 伍文迪

审稿 杨子健 美编 官芸仟

顾问 江红霞老师

插画 by 候嘉琪

全家福 编 辑 部

2014.03 | 84


成达青年

2014 年 3 月印刷 零售价 10.00 元

2014.03 | 85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