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1205

Page 1

新 聞 提 要

訂閱《醫勞新聞》 https://goo.gl/k4HxuW

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 第八期

B1 【撐】公費醫師

D1

自救小組! 公費醫師 甘苦談─ C1 衛福部玩弄公費 ─戴夢凡 醫學生於股掌之間

中華民國一 O 五年十二月五日

星期一

關於調漲「部分負擔」,你需要知道的是 ...... 最快明年起,生病直接跑「大醫院」要變貴 了!基於種種原因,健保署打算要提高「未經轉 診」的部分負擔。 這份懶人包將告訴你: 1. 部分負擔如何漲、看病貴多少 2. 提高部分負擔背後的政策邏輯 3. 對於提高醫學中心部分負擔的不同意見 4. 除了漲價,政府還要多做什麼事情來促 進「分級醫療」? 5. 確定要調漲了嗎?目前推動的進度如何? https://www.facebook.com/pg/MEDLabor/ photos/?tab=album&album_id=1158053607610764


大事記 大事記 A1

10. 11 月大事記 10 月 28 日

【陽明分部】 關於 6+2,你一定要知道的二三事

10 月 29 日

【成大講座】累得像醫生一樣

11 月 02 日

【座談會】 @ 墨工廠 《廉價醫療 = 醫師過勞》

11 月 12 日

【聯合記者會】 醫師過勞很危險,別讓表揚變悼念

11 月 14 日

【高醫分部】高醫六年新制說明會

11 月 19 日

【懶人包】部分負擔漲什麼?

11 月 25 日

【台大分部】職業醫學談醫師勞動

聯合記者會後,醫勞小組受文至衛福部 呼籲回應新制六年相關訓練制度之疑慮與疑問


大事記 大事記 A2

關於 6+2,你一定要知道的二三事 陽明分部 邱敏然

累得跟醫生一樣? 成大分部 蕭煜彰

10/28 中午,新醫館醫人圖裡座無虛席。這個說明會裡,初

在過去,「過勞」這個詞彙只會讓人聯想到陰暗的工廠、揮

步介紹了不同階段的醫學身分,簡要地說明 6+2 新制的由來、新

汗賣力的勞工,被大眾認為和自身相離甚遠;然而今天,「過勞」

制實施原則的內容、因應新制成立的臨床實習委員會,並請到在醫

卻正發生在攸關每個人生命健康的場域─醫院。

院實習的學長姐回來分享經驗。過程中,有同學皺起眉頭,似乎憂

今天的演講由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的陳亮甫先生先為大家

心忡忡。我想,他們必定是看到 6+2 新制不甚完整之處,而未來

說明醫院過勞的現況:社會投射予醫師極高的寄託,而基於成本

的我們,正走在這條不確定的路上。在籌備講座的過程中我也赫然

管控,許多醫院是以壓榨人力的方式來應付這些期待,但這樣的

發現,約五六年前接連爆發的醫生過勞的案件,才有條文規範實習

方式並未解決問題,反而導致了過高的工時,進而衍生了醫療品

醫生。但如果沒有這最後一根的稻草,醫生的聲音是否就永遠埋

質下降、醫療失誤提升等嚴重的問題。

沒?不公不義的行為是否就能被刻意掩蓋?因此也才了解到臨床實

面對這樣的問題,本應由代表勞方的「工會」進行協商調解,

習委員會的重要性。

然因醫師們對於勞動條件認知的不一致,所以在台灣鮮少有這樣

而對青澀的大一生而言,學長姊的經驗分享使我們一窺白色巨

的工會,要解決這樣的困境,嘉基工會的趙麟宇醫師提供了一些

塔裡的面貌。我印象很深的是,學姊提到,病人眼中實習醫生的

想法:包括如何運用網路進行不同意見的統合和資訊的分享、工

千百種面貌。有些病人認為實習醫生最有耐心;也有病人主動關心

會中不同族群如何理解彼此間的差異並從異中求同、和資方之間

實習醫師,因為他們感受到那股期待成長,卻又怕不適任的不安。

該使用什麼語言協調等。

我覺得醫生這個工作,最可貴也最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透過病人敞

在聽完兩位講者的分享後,雖然對台灣的勞動環境有些失

開心胸的分享,來了解病人的過去,同時又因為掌握了醫學知識,

望,但也看到了改變現況的願景正在茁壯,期盼在將來,一個尊

得以診治人的病痛。

重個體的勞動環境可以真正普遍的落實。

近幾年來,醫界並不寧靜,醫學生習醫與行醫的前景並不開 朗,而醫生救人的使命像不滅燈火,始終指引路途的方向。天平的

主辦單位:學生會研權部、醫學系系學會

兩邊分別是社會期待和職業保障,究竟何時才能達到平衡呢?

講者:陳亮甫 ( 醫勞小組 )、 趙麟宇 ( 嘉基體系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關係企業工會 )


大事記 大事記 A3

此次的座談會,特別針對了調整部分負擔政策,讓第一線的專業 急診醫師,與當今執政黨的醫療主力立委,透過活動媒介彼此的想 法,其中砥礪出的火花十分有趣。 當然,在新鮮之餘,二方的論點也是值得讀者進一步細思的。 侯勝文醫師的立場認為,急診若單純調漲部分負擔,並不能解決 問題。同時若因民眾之擔心,在知識不對等的情況予之濫用的名義, 也並不公平。 另一方面,政策方的林靜儀委員則認為,若回歸分級醫療的初 心,將之落實,即使以漲部分負擔遏制部分的濫用者,並不影響患者 權益。同時,或許更該注意民眾自我照護的再教育。 綜合而言,筆者認為或許漲價是最近最易的第一步。但林委員亦 (圖為陽明分部 6+2 講座紀錄)

提到此波的漲價幅度並不深刻,那這項宣示意義大於實質的政策, 是否有真正執行的必要?侯醫師所提起的完善健康諮詢專線 ( 日本行 之有年之經驗 ),和林委員強調的分級醫療之重建 ( 並非單純漲價制 量 ),或許更是讀者們可思索的急診壅塞解方。 (廖城慶)

《廉價醫療 = 醫師過勞》座談會 促成這次「分級醫療」座談會是衛福部擬定調漲醫學中心之部 分負擔(如今生米已煮成熟飯),據官方所言是為了以價制量、減 少濫用,以達分級醫療「小病小醫院、大病大醫院」之理想。座談 會中,講者與聽眾普遍認為只調整部分負擔絕非治本之道,再且 「提高價格」與「減少濫用」絕對沒有直接相關,會濫用的人不會 因漲 100 元而停止,反而可能阻絕真正需要卻經濟拮据之病患。 可預期地,調漲部分負擔後醫學中心的來診量會下降,這是看得見 的成效,然而究竟減少的是什麼樣的病患,無從得知。分級醫療仰 賴的是健全的基層醫療與轉診制度,從下而上的完整政策規劃才是 解決目前醫療資源分配不均之問題。 (程弈)


大事記 大事記 A4

適逢醫師節,醫勞小組、醫改會及社區醫院協

★ 公立醫院住院醫師佔全台灣住院醫師的三分

會共同召開記者會,希望在一味歌頌醫療人員犧

之一,卻因為約聘身分,依法無法納入勞基

牲奉獻精神的同時,應反思醫師過勞其實很危

法。呼籲政府修改公立醫院住院醫師聘用規

險,呼籲勿讓表揚變成悼念。

定,避免因準公務員身分排除適用勞基法的

聲明如下:

保障。

★ 新制六年制醫學生將提前一年負擔住院醫師

★ 公費醫師下鄉條件嚴苛,常有低薪、跨科支

工作,呼籲政府明確區分 PGY1 和 PGY2 工作

援等現象,呼籲政府應制定明確法令及公費

責任,PGY1 也應在有人監督的情況下執業。

醫師申訴機制,改善其待遇及工作量。


大事記 大事記 A5

※ 參考用的全國原則!? 教育部所頒佈之「大學校院辦理新制醫學系醫學生臨床 實習實施原則」中雖建立許多框架供各醫學院參考,包括實 習週數規劃、過夜學習 am off/pm off… ... 等概念,實際上 還是尊重各校實際規劃;在條文等級沒有強制力的狀況下, 需要各校團體互相分享各自之官方規劃,才能對未來六年制 的普遍訓練強度作出對比。 ※ 在地團體須定調追蹤方向 在前述背景下,筆者因參與六年制追蹤而感受到以下4 個易造成溝通困難的原因: 1. 追蹤方需解決在校生對陌生名詞與政策施行的理解 2. 追蹤方需不時與校方追蹤最新進度、官辦說明會與簡報 3. 追蹤方未有 Intern 經驗,對過夜學習難以分析與置喙 4. 現階段無法處理之 PGY 問題亦顯嚴重 ※ 橫縱向溝通與校內外交流 突破困局 橫向溝通包含同學端與師長端,追蹤者站在部分知情的

高醫權益部特製懶人包第二彈! http://ppt.cc/oJtto

角度,對同學端應盡量傳達政策的背景因素、可能原因;對

醫學系六年制在校追蹤--騎虎難下的 4 個原因與解法 高醫分部 許容瑄

師長端可以於實習委員會前蒐集同學意見,並於會中呈現, 進一步追蹤系方是否對同學有足夠的說明。縱向為與曾當過 Intern 的學長姐取經,討論過夜學習的實施方式是否有足夠

台灣全國醫學系自 102 學年度起皆改為六年制,乍看之下解決了原本身分不明的

學習效益。 最後,維持與他校之資訊流通以及積極關注衛

Intern 問題,各醫學系以全國一致的原則下去自由規劃新制實習醫學生(clerk)的訓練

福部、醫策會後續對PGY問題處理的進度,也才能將新制

方式貌似也合情合理,然而實際上,舊制與新制的銜接不僅使新制醫學生擔憂,也衍生

帶來的衝擊減至最低。

出許多在地團體追蹤議題上的挑戰。


大事記 大事記 A6

職業醫學談醫師勞動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醫師和長工時有著密不 可分的連結。然而長工時是否導致過勞?過勞是 否又真的會誘發心血管疾病?曾有某治癌中心醫 院大老投書反駁所謂的「過勞邪說」,表示過往 負責全台大內科急救室八年,每月工時超過一百 小時,身體仍然很健康。但在這次演講中,陳秉 暉以一位職醫科醫師的觀點提出,長工時和心 血管疾病之間確實有因果關係。每週工時大於 61 小時者比每週工時 40 小時有兩倍心肌梗塞風 險,而每日睡眠時間小於 5 小時、每週有 2 天以 上睡眠不足 4 小時有兩到三倍心肌梗塞風險。既 然政府在職業安全衛生法第六條中明文規範:雇 主對應對輪班、夜間工作、長時間工作等異常工 作負荷促發之疾病採取必要之安全衛生措施及預 防。作為雇主的醫院就應負起責任,保護受雇醫 護人員免於過度負荷、醫療暴力、醫療糾紛帶來 的傷害,提供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


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 B1

【撐】公費醫師自救小組! 公費醫師的勞動條件,一直是我們所關注的議題,日 前 1112 醫師節我們也召開記者會點出,縱使納入勞基 法,仍然沒有一體化的保障。 這份文件來自公費醫師自救小組,是他們匯聚了許多 公費生的意見,羅列目前偏鄉服務的公費醫師最關注的幾 項問題,包含跨科支援、無法自由轉院等,同時提出對於 行政當局的幾項訴求。 請大家花少許的時間閱讀,並且持續關注、支持他們 爭取勞動權益,這同時也是在捍衛偏鄉的醫療品質。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79658074391 6497&id=1796527233921848

1. 增加轉院自由度: 廢除目前轉院流程中的「原院長」同意制,衛福部 若無正當理由,不得刻意阻撓公費醫師轉至其他偏鄉醫 院服務。 2. 建立有效的申訴與監督機制: 衛福部應成立有效的申訴管道,改善目前公費醫師 在偏鄉孤立無援的處境,負起監督偏鄉醫院的責任。 3. 公費醫師相關規定透明化: 政府在修改公費醫師相關法規之前,需先與公費醫 師協商。


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 B2

【撐】HIV 與性別歧視 縱使 AIDS 早已不被稱作男同性 戀 免 疫 缺 乏 症 (Gay-related immune deficiency, GRID),但今日仍有人把 HIV 感染與男同志畫上等號,並與性 別刻板印象連結,加重兩者的污名。 這樣的狀況不僅發生發生在一般日常 或網路上,就連醫學院教師與執業醫 師也繼續也這樣的方式教導未來的醫 療人員。 然而即使有同學向學校性平會申 訴,校方仍以因申訴同學並非同志並 須保障學術自由與臨床經驗為由而認 為沒有歧視的事實,這樣的觀念若是 被帶入臨床,難保病人不會因此受到 歧視與差別待遇。

圖片來源:https://goo.gl/TVXc4i 申訴調查報告書: https://goo.gl/WFx3uf


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 B3

【撐】公費生權益協調會

月 日 上 午, 我 們 偕 同 本 屆 新 入 學 的 公 費 醫 學 生, 參 加 由 醫 師 立 委 邱 泰 源 所 舉 辦 的 公 費 生 權 益 協 調 會, 雖 然 我 們 誠 懇 呼 籲, 並 且 詳 實 提 出 目 前 契 約 內 容 顯 失 合 理 的 地 方, 無 奈 衛 福 部 劉 專 委 僅 表 示 部 分 條 文 將 帶 回 部 內 研 議, 沒 有 及 時 承 認 錯 誤也不能給出任何承諾。 10

14


選文評書 選文評書 C1

衛福部玩弄公費醫學生於股掌之間 撰文/陳亮甫 刊載/ 蘋果即時

暴雨連日,新聞傳出交通受阻的東部地

薪資待遇過低、醞釀出走的新聞,衛福部則於

上了一課,需要善待公費醫學生/醫生,否則

區,有居家照護團隊仍然不辭辛勞,徒步都要

這個年度起,重啟停辦多年的公費醫學生計

留人不留心,惡劣的條件終將逼走有心的學

將醫藥物資送達病患家中,先前更有西部醫院

畫,招募 100 名公費醫學生,畢業以後需至

子、醫師。這些克服萬難的年輕學子,或許因

醫師放下原先工作,義無反顧投入台東地區的

醫療資源稀缺的離島偏鄉服務,違約者則須賠

為家中經濟因素,加上對於偏鄉服務的神聖使

在宅醫療工作。「撿人不要的做」這類行徑,

償 10 倍的公費(經過抗議與立委質詢,現已

命感,入學以後卻面臨一份離譜的契約,要

總能換來一片喝采,但細看這些偏鄉地區的醫

改為 4 倍)。或許是如此險惡的契約條件,

18 歲的他們在 1 個月內簽署完成。

療工作環境、勞動條件,也會讓人擔憂,只靠

以及醫界普遍的不看好,最終僅有 80 多位公

為什麼說這份契約「離譜」?首先為了避

燃燒熱情的人力政策,是否能夠長治久安?

費醫學生報到入學。

免公費生違約以後拒繳 600 萬元罰金,契約

今年年初方才傳出台東部立醫院公費醫師

差強人意的招收比率,想來應該給衛福部

上要求必須出具兩名保證人,保證人的年收入

需高於 50 萬元,且其中一位不得為法定監護

福部所主導的公費生政策,竟然將事關重大的

衛福部重蹈老路,踐踏有心付出學子們的

人。這便造就一個奇怪的現象,本來是要獎勵

勞動條件、選科分發等事項,「空白授權」給

尊嚴,難以理解這樣的政策,竟然是被設定為

經濟弱勢的公費生政策,反過來要求公費生父

官方制定的「內部規則」。簡單來說,未來衛

支持偏鄉醫療、補充人力缺口的主力!不僅讓

母需要具有一定的財力,同時還得找到另一名

福部有任何政策需要,都可以修改該份簡則,

人擔憂偏鄉醫療服務供應能否永續長久,也讓

非親非故的保證人,願意扛下這負擔 600 萬

並且拿出契約要求公費醫師們遵守。

現役的醫療工作者質疑,有了廉價勞力而拿翹

元的風險。許多公費生自取得契約本文當天便

再者,在契約本文當中有一條被戲稱為

的政府單位,怎麼會有心投入資源,改善舊有

開始煩惱,迄今都找不到保證人願意簽署。

「霸王條款」的規範:「在學、畢業及服務期

醫事人員勞動條件?

以往公費醫師制度最為人所詬病的一點,

間之公費待遇、分發服務、醫師證書保管及違

就是醫院方面可以恣意要求公費醫師超時工

約賠償等事項,依『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分

作、跨科支援,不顧原先契約所約定的內容,

發服務實施減則』規定辦理,該檢則修正時亦

或是契約根本沒有提及勞動條件細節。今天衛

同。」


選文評書 選文評書 C2

精神醫學:如何拿捏價值判斷與專業決策? 《後記》

撰文/吳懷玨

最近成大通識課程「存在、愛戀、也瘋狂」爭議不斷,當我和母親

即使同性戀在 1970 年代去病化,之後仍有不少情況發生,像是:發現愛

大人講到開課老師是本系一位精神科醫生時,她說,她記得這個名字。

滋時命名為「同性戀相關免疫缺乏症」(Gay-related immune deficiency);

在 34 年前,她帶著朋友去找這位醫生。他深受性向所苦,而當時

研究以男女二元分法詮解同性戀腦部構造,而忽略性別光譜的多元;對同性戀

看到教會提供愛心門診,便想說或許可以尋求一點專業的支持。

者施以非自願的「矯正性向治療」等,導致更多人陷入精神疾病的漩渦中 ...。

進門後,朋友向醫生說:「醫生 ... 我覺得我是同性戀。」

從這些例子來看,皆可觀察到整體社會透過醫療,對同性戀族群與愛滋病

那個醫生斜眼看著他說:「你怎麼能確定你是同性戀?你有抽血檢

患的刻板印象與歧視。

查嗎?!你為什麼那麼確定呢?」朋友一言不發,頭低低的,淚水在眼

文中精神科醫師的所作所為如果放在今日,會被視為是不合時宜而且超乎

眶打轉。

常理的;但或許在三十年前,這種行醫模式看起來再正常不過,即使它對病人

「我開個抽血的單子,要結果出來才能確認。」

造成傷害。對單一個體的指控與咎責,無助於整體社會對先前系統性壓迫少數

「所以醫生 ... 請問要到哪間醫院才能拿報告呢?」

族群的反思。

醫生頭也不抬地說,哪間大醫院都可以,又碎念著為什麼他那麼擅

在先前的文章反映出當下聽到故事後的憤怒不解,但後來一連串的討論中

自地認定自己是同性戀。

( 尤其是陳彥成學長、Yu-Ting Chiu 學姐、Ting-She Sheep Chang 等等幫

那位朋友刷地一聲推門衝出去,沿著和平東路一路痛哭,媽說她追

補脈絡 ),慢慢可以進入到一個似曾相識的時空。以自認的「現代觀點」批評

了好久,一直喊他的名字,也不回頭就這麼狂奔著。

過往或是不同文化是容易的,但將視角置換到特定時空卻需要更多資訊的填

那位朋友哭著說,為什麼他這麼傻去看醫生,簡直自取其辱。

補。

現在媽和我說這個故事,她僅僅說,她覺得這個醫生很冷感,但我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我們又怎麼確定未來世界不會對這種「現代觀

仍很無法接受作為一個醫者竟可以如此無情地撕裂患者對他的信任。更

點」進行批判呢?

無法理解的是,這位醫生居然相信抽血可以證明一個人的性傾向。

最近在讀醫學史,發現醫療不是過去以為的那種線性地進步歷程,而是交

在事後媽寫信給提供愛心門診的單位宇宙光,但主管只是回覆說,

錯的、混亂的、揉合奇蹟與失敗的迷人毛線球。希波克拉底一流以四液學說對

我們應該尊重醫師的專業。

照星象,又犯了許多構造學上的謬誤,或多或少是因為當時解剖人體與古希臘

醫療作為一門科學,即使典範不斷地修飾翻新,我們仍無法避免所

的人本精神不相容;流行病學一度流行瘴癘說,反而有助於公衛措施的設立;

謂「當代醫療」受害者的出現:有些人在莫名的狀況下接受前額葉切除

以現今的科學研究來看,又有這麼多數不清的翻案研究!

手術、有些人在施以「性矯正」療程後而結束生命、有些人被放血過多

即使整體醫療的物質條件在進步,當我們開始檢視過往醫學研究與醫療行

而死,而又有些人在醫師專業語彙包裝下的成見而自我放棄。

為對人的傷害時,我們也可以藉此反省當代醫療所造成的影響。


焦點人物 焦點人物 D1

公費醫師甘苦談──戴夢凡 訪談/記錄 王昱婷 在偏鄉行醫曾經是很多醫學生的年少夢想。在我剛入學的年

訓醫院和科別,但日後跟衛福部的交涉,面對政治角力和黑箱作業

代,徐超斌醫師甫出版《守護 4141 個心跳》,各大醫學院走入

橫行,才是惡夢的開始。原本,夢凡學姊因為想要先接受次專科訓

山區和離島的義診團和服務隊也蓬勃發展,兩相推波助瀾下,偏鄉

練,沒有參與 105 年度的第一階段分發申請。後來因緣得知有綠

儼然成了許多人心目中充滿神祕色彩、人情味濃厚、又能濟世救人

島的醫師想調回本島,剛好她也對該職缺有興趣,才後續跟政府表

的理想聖殿。然而,早期台灣偏鄉醫療多半仰賴公費醫學生畢業後

明自己願意下鄉。怎料明明得到了台東衛生局的核准,衛福部卻以

分發下鄉,至今,偏鄉醫師流動率高、公費醫師服務期滿就離開的

恆春要發展小兒專科為由,執意要把夢凡學姊調職,也沒有先詢問

狀況卻仍是一大問題。甚至今年重啟的醫學生公費招考,不少舊制

過夢凡的意見。

公費生還以自身經歷做為慘痛教訓,提醒後進:「去重考都來得好, 千萬別簽一張賣了未來二十年自由的賣身契。」

「那一天的狀況就是我在加護病房忙得半死,突然接到衛福部 的電話,口氣大概是:『誰叫你沒有參加第一階段分發,所以我們

究竟舊制公費生制度出了甚麼問題,使前往偏鄉的路充滿辛酸

已經決定了,你就是要去恆春。』……行政人員覺得你簽了約,就

與壓迫?為了瞭解這個問題,在得知戴夢凡學姊結束台大小兒科住

是要聽話,目前制度下,公費醫師只是衛福部政策下的一顆棋子,

院醫師訓練,輾轉分發於恆春醫院和綠島衛生所後,我便主動邀約

不管是專科的在地發展性或家庭原因,他們都認為那只是個人因

這次專訪,期待她的經驗能為公費生制度帶來省思。

素,不在他們的考量範圍內。再加上下鄉醫院對公費醫師的不合理 對待和非專科業務要求時有所聞,公費醫師怎麼還會想在服務期滿

回顧當時選填公費的理由,夢凡坦言,是對體制有過於天真的

後,繼續留在偏鄉 ?」

想像, 「我爸媽都是師範體系的公費生,不了解醫學公費生的差異。 雖然知道畢業後要下鄉,但非醫學院的人聽起來就是:哇,畢業之

雖然後來在調派至恆春醫院後,綠島衛生所真的出現人力斷

後就有工作了耶!根本不知道後續在大醫院受訓的重要性。」

層,借重台東衛生局協助爭取,夢凡學姊才成功調進綠島,但在恆 春醫院服務的幾個月間,更加深她對偏鄉醫師困境的感慨。

在學期間雖然省了一大筆學費,卻也因公費生的身分少了一般

「台灣的偏鄉對醫師沒有拉力。」專訪過程中,她頻頻重複這

醫學生的自由和彈性。不能有 gap year,也不能中途去讀其他學

段話。讓我驚訝的是,除了一般我們認知裡偏鄉的缺點:交通路途

位。畢業後夢凡雖然還算幸運地選到了衛生署甲案,能自由申請受

遙遠、醫師進修不易、專業能力提升困難、孩童教育資源相對不足


焦點人物 焦點人物 D2

等等,她還提出了一個我從來沒有思考過的問題:「大家都說偏鄉需要醫師,

活動,盡可能擴展對身邊議題的關懷。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當我回饋她

但是最不珍惜偏鄉醫師的,反而是偏鄉醫院的醫療主管。」

「很勇敢」,夢凡的態度卻異常的謙和、自持。她反思,正因為公費生的 身分,使她見識到醫療問題的複雜度。

以薪資為例,在台灣,有的署立醫院給醫師公職缺,底薪四萬六,其他收 入都得仰賴績效,「但績效看的可能是業績、看的也可能是院長喜不喜歡你,

「每個位置都有每個位置的困境,醫生在團隊中常扮演領導者的角

有沒有想要拉攏你。」夢凡指出,曾經,她的值班數明明比某城市醫院外援的

色……,如果能試著以更宏觀的視野來看,或許就能結合更多力量,發揮

醫師來得多,工作內容也同樣重,所得卻只有對方的三分之一,同工不同酬的

更大的影響力。」正是這樣積極、亟欲面對問題的生活態度,使她雖然遠

問題屢見不顯。「地方醫院反正會認為:政府自然會再派人來,所以不給公費

在綠島,卻時常抽空和醫聯會下設的「公費生工作小組」合作,分享經驗

醫師好的待遇,對你很差,但也不願意放你走,因為你就是個人力、廉價人

給新制公費醫學生。用意就是希望停擺七年又重招的新制公費生,不要再

力。」若是待不下了要申請轉院,過程同樣坎坷,在填單的時候,不是只有其

重蹈覆轍。縱觀台灣近三十年來的偏鄉醫療發展史,依賴的多是公費醫師

他醫院同意就好,還要原單位願意放行。許多公費醫師若沒有夠硬的背景,沒

付出的苦勞和血汗。去創造更多下鄉的動力,不僅是正視公費生的需求,

辦法動用關係,只好在原處繼續充當廉價勞工。反觀泰國,他們的公費生下鄉

也等於將更有水準、更具延續性的醫療照護帶進偏鄉的角落。

時間點是在畢業後、專科受訓前,政府為了鼓勵城市醫師進入偏鄉,給予許多 優惠政策:包括離城市越遠,薪水越高;離城市越遠,日後申請專科加分越多。 比起台灣,相對拉力大得多。 專訪的後頭,夢凡語重心長的說:「我們都覺得公費生當初的設立是立意 良善,把公費生放到偏鄉也確實有好處,至少緊急狀況下民眾不會完全找不到 醫生。但面對民眾越來越高的期待,要想的是:理想的偏鄉醫療到底是什麼 ? 我們有能力提供的又是什麼 ? 」畢竟,部分專科只有在醫學資源較為充足的 城市醫院才運作得下去 ( 例如:心臟外科、放射科、核子醫學科……),當偏 鄉地廣人稀的生態無法滿足該專科看診量,下鄉的專科醫師把時間耗費在非專 科業務上,長期下來不僅自廢武功、也缺乏繼續深造的機會。 「我覺得對一個醫師來說,能不能持續進步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像我雖 然還喜歡目前的生活型態,但仍然希望自己繼續精進。醫學面無法的話,就想 朝人類學、田野調查的路線去走。」因此,當上主治醫師的她,不僅利用休假 去蘭嶼衛生所參訪、了解其他離島的醫療生態;也會撥空出席醫勞小組的培訓

( 圖右為專訪時的夢凡學姐 )


訂閱《醫勞新聞》 https://goo.gl/k4HxuW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