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的人 立功里里長郭天寶

Page 1

「眷」村的人 立功里里長郭天寶


李欣秝 文字編輯/美術/拍攝 黃齡萱 影片剪輯/拍攝 黃胤綸 採訪/拍攝 立功里社區內指路牌(照片來源:組員攝)

1


目次 立功里 一個眷村外的眷村 過往的時光 歷歷在目 眷村的人脈 軍校代父母管教眷村孩子 將軍村與立功里,距離近、不親近 軍人薪水微薄;務農人家資源更豐富 眷村二代孩子的發展 參選里長的契機 里長與里民的日常 里長與朋友同心協助里民大小事 土地徵收後留下的立功里 與將軍村張蘭澄將軍的插曲 隱藏在立功里的海南村 過去眷村的故事與現今的政治態度 利用餘生回饋鄉里

2


立功里 一個眷村外的眷村 郭天寶生於民國49年5月9日,家中有 七位兄弟姊妹,他排行老三,和最小的弟弟 相差9歲。郭天寶的父親是一位陸軍,在軍 中擔任士官長。民國38年,郭天寶的父親隨 著蔣中正從山東遷台,而他的母親是南投人 。郭天寶從小就生活在眷村裡,屬於眷村外 省第二代,所謂的眷村外省的第一代可分為 兩種,一種是大陸的老兵,在大陸結了婚, 一起過來台灣;另一種就是來台灣再結婚。 郭天寶對於爸媽是怎麼熟識的並不清楚,只 知道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加上家裡兄弟姊 妹多,只得放棄原有的眷村—陸光新村,改 搬到離父親工作地點較近的立功里來。 自郭天寶有印象以來,就在立功里長 大,「因為眷村很小,只能一家人住,你看 以前七個小孩怎麼住的,所以我們以前生活 真的...真的很苦啊。」真正的眷村是國防部 蓋的,也就是國家軍隊遷台時,有安置一些 地方給軍人住,屬於體制內的眷村,像是附 近的將軍村、公學新村等。立功里則是軍人 們自己在眷村外蓋的,所以幾乎都是違章建 築。郭天寶說現在很多「真的眷村」都拆掉 或搬遷了,政府都有配國宅給他們,唯獨立 功里沒有,因為這邊的土地以前是屬於國防 部輔導會,目前則是歸屬於國有財產,所以 現在住在這裡,每個月都還要付租金給政府 ,沒能力搬走的人,只好繼續與國家「租」 房子,住在矮小的老房子裡。 談到眷村的格局,郭天寶說他們家是 小閣樓,因為小孩多,所以幾乎都是睡上下 舖,一個房間就有兩個上下舖。現在那個小 時候住的房子則是留給弟媳一家住,但即使 現在大家都成年搬出來了,過年過節時都還 是會回到立功里的老家,里長說:「祖先牌 都還在這,過年大家都會團聚,這就是我們 的老家。」

3


象徵立功里的標誌塗鴉牆(照片來源:組員攝)

4


過往的時光 歷歷在目 雖然在立功里的生活條件並不是很好 ,偶爾漏雨漏水的,但由小巷子交錯織成的 眷村網絡四通八達,看似複雜但對土生土長 的孩子們來說熟悉且好玩,「小時候比較皮 ,就會跑給警察追,他們都追不到。」回想 起童年生活,郭天寶仍語帶興奮。他國小就 讀附近的建功國小,而國中則是因為那時還 沒有建功國中,所以只好就讀離家較遠的培 英國中。「讀完國中就沒讀了,因為小時候 家裡兄弟姊妹多,家裡面窮,應該說以前是 真的窮,所以我就沒讀了。」 郭天寶讀書的時候還在戒嚴,那時大 陸會發傳單過來,只要撿到給老師就記一支 嘉獎。雖然時不時就要防空演習很可怕,但 他認為那時候的治安比現在好多了。因為眷 村是群居戶,所以彼此關係緊密,不像現在 的大樓根本見不到什麼人。「我們出去都可 以到鄰居家裡面,如果我媽不在就去鄰居家 吃個飯,到處去串門子啊。」 提到眷村生活,就要介紹為何眷村與 「麻將」總是相提並論的原因。爸爸們都去 當軍人,那媽媽們去哪了呢?這造就了眷村 打麻將的風氣,因為留在村裡的媽媽們太無 聊了,「一打麻將可以打三天三夜,我自己 的媽媽就是這樣子的,我聽我大哥講的,小 孩你都沒辦法顧,所以大的煮飯給小孩吃。 」就這樣過著純樸的生活,郭天寶也提及小 時候眷村附近熱鬧的場景,「我們小時候這 裡很熱鬧、真的很熱鬧欸。那時候還沒有什 麼7-11,都是雜貨店啦。哪像現在冷冷清清 的,真的差很多。」

立功里內的房子(照片來源:組員攝)

5


眷村的人脈 談到童年玩伴,郭天寶笑著說,「眷 村裡的小孩多,我們家七個小孩,隔壁家六 個小孩,再隔壁隔壁家有五個小孩,這樣就 很好玩了啊!」,形成了一種「大的帶中的 、中的帶小的」現象。而談到眷村小孩與本 省人的關係,郭天寶表示,其實眷村中會說 閩南語的人不多,所以還是有一些隔閡,尤 其他們小的時候,雖然政府推行國語,但是 很多本省人的國語講得不好,也就衍生了我 們現在講的台灣國語,因此和本省人間就沒 什麼溝通的管道,所以最後還是跟眷村自己 的小孩玩為主,這就是很多人所謂的「封閉 的眷村」。

「不要講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啦,但因為是大家 庭,那有一個人有這樣子的人脈的時候,這樣 子的人脈都會運用到兄弟姐妹。」 郭天寶的父親來台後一直當兵到60幾歲 才退休,小時候他也曾有過好幾個星期才能遇 到父親。「以前當兵真的很辛苦。現在的交大 光復校區是以前的二軍訓練中心,我爸就是在 那邊退伍的。」郭天寶說他小時候都會跑過去 找父親,「我找我爸就是騙錢,就是身上真的 沒錢了啊。」因為去太多次了,去到那邊同營 的叔叔伯伯都認識他,加上大家都住在立功里 ,這樣的情感建立也默默地為郭天寶之後的里 長選舉奠下了良好的人脈。

此時,哥哥姊姊們的人脈就變得很重 要,如果哥哥很有遠見、交往了很多朋友, 他的弟弟妹妹就會受益。但如果他的哥哥只 過自己的生活,那他的弟弟妹妹也會是差不 多的樣子。 里長辦公室總是聚集著里長的朋友,大家一起泡茶聊天(照片來源:組員攝)

6


軍校代父母管教眷村孩子 眷村長大的孩子常常就讀軍校,主要 的原因是大家都很窮,而就讀軍校的話既不 用付錢,還可以領錢,因此他們大多都遵照 父母的話進了軍校,「我們以前的小孩哪有 像你們這樣,你們愛怎樣就怎樣。以前我們 父母講什麼我們就要聽啊。」且為了當兵, 也有很多人會提早報戶口,「例如我是民國 15年生的,就報我是民國13年生的,這樣就 可以當兵,也就是說其實才13、14歲就在當 兵。所以很多老人家身分證上的出生年月, 跟他真正出生的日子完全不一樣。」郭天寶 表示,很多同學後來都成為陸官、士官,但 他自己沒有通過身體檢查,因此沒有進軍校 ,且家中的兄弟姊妹也都沒有。另一方面, 眷村裡的爸爸們大多待在軍營,因此較少回 家,而家中孩子多,「媽媽真的管教得好的 不多」郭天寶說,許多小孩年輕氣盛、不愛 讀書又愛打架,常常一個與一個結仇,衍生 成一群對抗一群,像是有名的竹聯幫和四海 幫都是從眷村起頭的。爸爸們回家看到這個 情況,大多希望小孩至少進到軍校有人幫忙 管。

將軍村與立功里,距離近、不親近 緊鄰在立功里旁的便是將軍村,將軍 村的小孩們同樣大多就讀軍校,但是與立功 里的成員組成大不相同。將軍村是為了八二 三炮戰的功臣們,退回台灣時由蔣宋美齡為 他們建造的,因為已屬於有功的軍官們,因 此官階較高,多屬於中校、上校以上。而郭 天寶也坦承與將軍村的孩子,雖然住得很近 ,但從小就不相往來,「就像以前做大官的 那樣,也就是很有錢。」再加上郭天寶以前 的班上,並沒有來自將軍村的孩子,「講真 的,他們的小孩跟我們的小孩沒有在來往, 那邊就是以前的軍人,真的是一板一眼,屬 於比較高貴的那種。」郭天寶還表示,將軍 村的孩子旁邊會有隨扈跟著,非常威風。

郭天寶的國小同學趙安凱在一旁透露,因為 將軍村的軍人們社會地位高,不只是薪水條 件好,更擁有良好人脈,比其他人更有機會 將孩子送出國。如今,將軍村的住民們已於 民國102年搬至新建的國宅—華夏金城,而 原有的地方則規劃成資訊園區保存。

軍人薪水微薄;務農人家資源更豐富 郭天寶本身並不如多數眷村的孩子加 入軍人行列,從國中畢業後,就因家中小孩 太多,為了幫忙分擔家計,放棄繼續升學, 於民國65年就由在高雄做義務兵的大哥引薦 ,離開新竹至高雄當學徒,「當時我們一戶 人家最多會配給到四人份的米糧,還包含柴 油醬醋喔。」但最多就是四人份,對於家中 有七個小孩的郭天寶家根本不夠,在一旁的 建功里里長邱漢奇也補充道,「我爸是當上 尉時退伍的。我有問過他,你同學都當將軍 ,你為什麼在上尉就退伍?他就講說如果我 沒退伍,你們吃什麼?因為軍人都依賴配糧 嘛!」 實際上,軍人的薪水微薄,配糧份數 不夠時,乾脆直接退伍、在外打雜工(多為 苦力活,包含挑磚、抓泥鰍等)賺得都比較 多。「我讀國小時,便當盒裝什麼你知道嗎 ?是賣剩的小芋頭。還不好意思在教室裡面 吃,因為人家有飯、菜,還有肉!」邱漢奇 苦笑著說,相較於務農人家的小孩,當時一 般軍人的家境普遍較不佳,「跟隔壁將軍村 的生活又差更多了......所以雖然其實眷村的 小孩餓不死,但還是去當學徒。」郭天寶說 。這也反應了他們口中的眷村的小孩餓不死 ,但也沒有什麼成就,在當時的生活條件下 ,能吃飽就是他們最大的願望了。

整體而言,在這一帶大致可以劃分為 ,「立功里及其他眷村」、「台灣本省」、 「將軍村」三大族群的人,且彼此間其實關 係不甚好。其中,正因為將軍村的父母們相 當保護小孩,而小孩們也多被培育成學業表 現良好的學生,因此許多都保送至美國繼續 讀書、缺乏與立功里的交集。 將軍村(照片來源:組員攝)

7


戰車公園(照片來源:組員攝)

眷村二代孩子的發展 郭天寶在當學徒的期間,包含操作起 重機、挖土機、堆土機等工作都嘗試過,一 個月薪水約500元,共做了兩年,「國中畢 業才幾歲,十幾歲就一個人住在工寮也滿孤 單的。」於民國67年,郭天寶18歲時才回到 新竹準備當兵,退伍後繼續做了相關工作一 陣子,例如先到新竹及竹北頭前溪附近開怪 手,接著便開始一連串、各式各樣的打工, 例如:業務員、科學園區人員、粗工、打零 工,後來在竹北與朋友合夥開店,之後又回 到立功里附近的建功高中一帶做生意,但如 今該處的房子已被拆除。這些工作使得他經 濟狀況提升,因此也如大部分眷村二代的孩 子們一樣,搬離眷村。

建功里里長邱漢奇又再補充道,自己 當年也是看到有什麼工作就去做,他先是協 助花店送貨,接著在因緣際會下學習插花, 後來發覺利潤不錯便開了花店。「父母親不 會告訴我們要做什麼啊,你就自己去闖嘛, 闖到最後就看你自己要做什麼行業啊。父母 光想要讓孩子吃飽就好了,不會去想那麼多 。」 話題再回歸到立功里的現況,如今里 民搬走的原因多是有了更好的發展,「像我 們這樣的二代都在外面買房子,幾乎只有老 人家會留在這。但這裡還是有一些二代啊, 只是會留在這的都是沒什麼出息的。」郭天 寶開玩笑得說。不過可確定的是,目前立功 里的二代孩子們大多已搬離,留下父母居住 在這,被問到對此現象的看法,郭天寶表示 非常祝福他們,因為一定是有了更好的發展 ,才會遷離。 8


參選里長的契機 民國99年,郭天寶決定參選立功里里 長。其實在選里長前,此時的他已經沒住在 立功里,而是住在新竹市區中華路附近,但 就如上述所言,因為父母親年邁尚未搬離立 功里,再加上小時候認識的長輩們也都還住 在這,於是幾乎每天都會來探望村子里的人 們。當時,剛好前一任里長生病,但那位里 長的服務讓里民們非常信服,所以里民們很 希望下一任還是位能好好服務大家的里民。 天時地利人和,郭天寶從小到大都離不開立 功里,他表示自己比較注重老人家的這塊, 因為爸媽的關係累積很多眷村的人脈,再加 上,剛好以前眷村一同長大的朋友們也鼓勵 他出來參選,選上之後原本做的生意沒有立 即收掉,而是邊做里長邊做生意,到後來才 收掉生意專心當里長。 里長一任是四年,因此這里長一當, 目前是第三任了,也就是九年過去了。九年 來他經歷了許多有趣的故事,要舉出印象深 刻的事情,還一時想不到。不過他提到最多 的,還是與他連結最深的「老人家們」。因 為在這個體制外的眷村,人們的生活並沒有 受到政府的保障,並沒有國家發配的住宅, 但退役的軍人們還是佔多數。「其實我們這 邊獨居老人蠻多的,都是一些『老榮民』, 所謂老榮民就是當時一直想著要反攻大陸, 所以來這邊時很多都沒有結婚。」 因為當年的伯伯們都十分想回去大陸 ,因此在開放至大陸探親後,部分的伯伯便 在返鄉時認識了大陸女子,「以前大陸其實 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生活狀況,所以她們都 很喜歡嫁來台灣。」沒想到嫁至台灣,有些 大陸配偶便露出本性,將伯伯們過去一個人 生活時省吃儉用所存的錢全部騙走就離開了 ,「沒有被騙走千萬,少說也都有百萬。」 郭天寶講到這便流露出心疼的口氣,畢竟所 謂的老榮民,就是未領取終生俸的退伍軍人 ,「老人家在一無所有的時候,真的很可憐 。」而這些大陸配偶往往也都沒有生小孩, 有的在大陸早有子女,甚至會再嫁給他人, 處處騙錢。留下年老的伯伯們孤苦伶仃,缺 乏家人關心照顧。因此,里長熱心的關懷便 加倍溫暖、重要。 立功里里長辦公室(照片來源:組員攝)

9


里長與里民的日常 長久下來,照顧村里的老人們成了郭 天寶日常的一部份,以前有個老人家讓他印 象非常深刻:「有一件好笑的事情,我們眷 村有些伯伯很懶,不愛洗澡,很懶!」其實 國家有安排獨居老人的居家服務,但社工們 怎麼勸,這位伯伯就是不洗澡,有時候只好 靠里長出馬,因為他最了解這些伯伯們的個 性,相對於社工們而言,也更懂得跟他們應 對進退,最後是他成功說服老人家去洗澡。 他表示:「家裡面有什麼問題都會找我去! 」,連後來這位伯伯洗澡洗上癮後,半夜突 然要洗澡也是里長趕來照應他的,對郭天寶 來說,這些人跟他的家人沒兩樣,跟他們都 非常熟,也非常親。 此外,每周一至五的中午,在里長辦 公室隔壁也會舉辦共餐的活動,每次大約一 到二十人參加,午餐由志工媽媽們在附近的 廚房為長者們準備,活動參與者多為長者, 共餐的活動讓年老的他們彼此有伴,能相聚 在一塊吃飯。「看到這個畫面,真的覺得非 常窩心。」郭天寶說。其中可以發現參與者 多為女性,這是因為他們的丈夫通常年紀較 大,大多已經過世了。 里長的職務非常繁忙,有時忙不過來 ,郭天寶就會請朋友們幫忙。這些朋友也都 是從小在立功里長大的同伴們,他很感謝這 些朋友們。

「其實我做里長,朋友們真的幫我很多忙! 」有時候里民哪裡水電有問題,也會拜託比 較了解這部分的人去幫忙解決問題。

里長與朋友同心協助里民大小事 平常郭天寶走在立功里的街道上,總 是不斷的親切詢問大家「吃飽沒?」而里民 們往往也都會微笑回應,偶然聽見里民竟還 沒吃午餐,便急忙詢問原因,且立刻想協助 解決。如此關心里民溫飽的郭天寶,不只是 服務里民身前的雜事。 「像有一些家裡環境不好的,有人往 生了卻沒有錢辦喪禮。我這邊有一個協會, 會免費幫人家辦。然後有時會需要人手幫忙 抬棺,我這同學很不錯!都會去幫忙。」郭 天寶指著退伍軍人趙安凱說,趙安凱同時身 為他的同學,也是每天回來立功里幫忙。前 述所提及的老榮民未領終生俸,在過世時會 由榮民服務處給予單身榮民七萬元,有家庭 的話則有四萬元作為善終的費用,但仍需要 他人的經濟上或實際上的支援。而郭天寶將 里民視為家人,因此都會盡心協助,曾經有 人過世後,他的家人為感謝里長就近幫忙處 理後事,便捐了12座塔位給郭天寶,希望他 能給立功里的人用,因為現在靈骨塔位很貴 ,怕有些家境不好的人需要幫助,里長很自 豪立功里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

郭天寶與中午來共餐的里民(照片來源:組員攝)

10


土地徵收後留下的立功里 民國92、93年左右,在陳水扁執政時 期,政府便曾徵收過立功里這塊土地,由當 時的里長為里民談判、協商,所幸最後協調 成功。不過,眷村的居住條件其實非常差, 因此有些人工作有賺錢就搬離了立功里。而 留下的人們呢?這一直是郭天寶放不下的。 其實里民也曾想跟國家買地,但當時 地價較便宜時政府不賣,如今一坪漲至20多 萬,政府才願意賣里民卻已買不起,因此至 今仍需每天活在擔憂「拆屋還地」的恐懼中 。政府依然有權利要求徵收土地,一旦如此 ,所有里民的房子、心血將化為烏有,這也 是這裡的房子大多沒有再整修、翻新的原因 ,「像我們那邊有時候會漏水,因為我們不 敢去翻修,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收回去 。至於什麼時候會收回去我不知道,那如果 我翻修之後花了那個錢,萬一他把我收回去 那我們怎麼辦?所以大家都能住就住,所以 你看那些鐵皮都是加蓋的。」 而現今住在這的也有第三或四代的人 ,但越來越少了。郭天寶最懷念的,依然是 那個熱鬧的村子,小孩子數量非常多,有時 父母不在家,也能隨意去隔壁家「蹭晚餐」 的日子。「你看我都60歲了,從以前到現在 我們這邊都沒變,都完全沒變。」房子沒變 ,但來來去去的人很多。總有一天,房子也 可能跟人一樣漸漸消逝。「國有財產局以後 要把我們收回去的時候,要把我們里民安頓 好。像我們旁邊有政府的社會住宅、青年住 宅,只租不賣,但租金比較便宜......總之, 就把我們安頓好,讓我們有地方住,大家可 以互相照顧就好。」 里長當然也曾想過要把這邊保存下來 ,但這裡剛好位在交流道出口附近,有兩個 大學、有馬偕醫院,有竹科,又位在發展比 較好的金城路、光復路附近,「我們一直積 極建議市政府說保留,我們這邊有好幾排房 子,都可以保留起來讓大家知道什麼是眷村 !」但他表示結果是不可能,「這是國有財 產局的,遲早會收回,這地段這麼好,你看 連將軍村都被拆掉了!」相距一個公園距離 的將軍村,就是典型的體制內眷村,連國家 保障的、官位高的人住的房子都被拆了,更 何況是立功里。

11

曾住在將軍村的張蘭澄將軍現已搬至華夏金城居住 (照片來源:組員攝)

與將軍村張蘭澄將軍的插曲 提到將軍村,郭天寶跟它的淵源也不 淺,除了小時候彼此間就水火不容外,當上 里長後有發生一段小故事。他曾經與將軍村 有名的張蘭澄將軍吵過架,「有一次我的里 民去找他,然後不知道要求什麼幫忙。張蘭 澄就來找我,打電話來罵人,我想說你誰啊 ,還來命令我!」當張將軍再打電話過來時 ,郭天寶也毫不猶豫掛他電話,認為自己沒 義務要理會他,他們還為此鬧到市政府。在 他眼中,將軍村的人總是習慣了自己軍階很 高,因此對旁人說話都是以命令的口氣,「 他們習慣了,有時候真的沒有惡意,但都習 慣了。」雖說如此,目前雙方仍算是朋友, 見面也會打聲招呼,畢竟都是一起在眷村成 長的孩子,也對彼此的性格十分了解。


隱藏在立功里的海南村 隱藏在立功里裡面,其實有一個小小 的「海南村」,該村都是當年從海南島搬過 來的人,現在也還有十幾戶人家住在那的, 而里長說那裡是個「很窮的地方」。海南村 是由多位青年時期便退伍的軍人們所組成, 他們沒有配給到眷村,更沒有領取終生俸, 因此大多是打雜工賺錢,「其實大家生活都 不是過得很好,可是我是覺得還蠻快樂的啦 。」郭天寶補充說道。這邊的伯伯們大多娶 了與自己年紀相距很大的原住民女子,如今 伯伯們過世、孩子們在賺錢後搬離,便留下 孤身一人的阿姨們在這。過去過年時節這裡 也頗為熱鬧,因為大家團圓回到老家,但隨 著時間流逝,阿姨們也漸漸老去,海南村人 煙便更稀少了。 里長在訪談後帶我們實地走訪了海南 村,「以前這裡有個門,伯伯們都好兇喔, 還把門關起來,所以很不好進。」如此有違 眷村處處相通的道路,讓小時候的郭天寶很 生氣,「以前比較皮,有一次就生氣地一腳 踹開,後來他們就不敢關了。」郭天寶笑著 指向一個小小的通道入口處,跟我們分享了 這個頑皮的童年故事。但雖說大人很兇,但 他表示和海南村的小孩們仍玩得十分融洽。 在海南村,房子比其他一般眷村的還 要更矮、更窄,一開門就是兩個床,上面躺 著兩位老人家,門口左邊擺著冰箱,右邊是 小小的廚房與廁所,居住環境就像里長口中 說的一樣不太好。不過這裡的阿姨們平時會 自己找一些樂趣,例如種菜。在走訪經過時 ,阿姨們便自信且開心的跟我們介紹她所種 的蔥、蒜等,種菜除了能夠打發時間,也使 她們達成部分的自給自足。 而郭天寶沒事就會挨家挨戶探望這些 里民,有時候也會去餵那些無法自己吃飯的 老人家。至於有些已經住到榮民醫院的人, 郭天寶也沒有忘記,時不時還是會去探望, 因為立功里民對他來說,是生活中的一部份 ,也是從小到現在將近60歲,都一直放在心 上的人們。

立功里內的海南村(照片來源:組員攝)

12


海南村外的彩繪牆(照片來源:組員攝)


13


過去眷村的故事與現今的政治態度 平時郭天寶里長的辦公室,便常會聚 集各式各樣附近的居民,從附近的里長、里 民到退伍軍人等,其中與郭天寶從小一起長 大的建功里里長邱漢奇,也相當樂於與我們 分享當時的故事。 邱漢奇的父親在打仗後,由國家分配 至全國最小的眷村—日新新村,僅有19戶人 家,但後來面臨十大建設中高速公路的建造 而拆除,因而被迫搬遷至敬軍新村。「從那 搬過來這邊,政府就要蓋一層樓給我們,是 水泥的房子,每一戶只要出五萬塊。」邱漢 奇解釋著當時的情形,但邱漢奇家中共有6 位子女,因此希望能加蓋一層樓,「可是他 規定要由政府加蓋的話,就全部一起蓋,要 不然就自己蓋。只要有一戶不蓋就不行。」 後來邱漢奇家便決定自己請人來蓋二樓,這 時也有幾戶人家一併找同一個廠商,沒想到 ,純樸的他們在乖乖繳錢後,工程竟只做了 一半便慘遭遺棄,廠商就這樣捲款而逃。 講起過去父母被騙的歷史,邱漢奇仍 難掩激動之情,接著他對於近期的政治狀況 也有豐富的心得要與我們分享。「我們現在 做什麼事情,都是為了你們著想。韓國瑜是 庶民總統,他是不得不出來選......。」郭天 寶與朋友們時不時就在閒話聊政治,眉頭深 鎖的表示,希望年輕人能慎重考慮西元2020 年總統大選的意向。但無論如何,他們就如 前述所提,仍將大部分的時間花在共同協助 立功里的大小事,有時聊聊政治、時事,在 熱心為里服務時,便攜手一起盡力,聊得激 動時大家一起憤慨。

立功里里長與軍功里里長與組員們合影(照片來源:里民攝)

14


里長郭天寶時常出來巡視、關心立功里的大小事(照片來源:組員攝)

利用餘生回饋鄉里 「長大後就知道年輕不懂事,那我們郭 里長是特別少數的、想得更清楚的一個人,郭 里長用『做里長的一些服務』來回饋他以前做 的一些事情。」在一旁聽的趙安凱補充這段故 事,表示郭天寶小時候愛打架、做壞事,長大 後反而離不開養大他的立功里,現在便正在用 後半餘生來回饋里,回饋故鄉。

郭天寶里長 口述歷史:https://reurl.cc/W4mO3Z

15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