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學年度南杏刊物 創刊第56期暨復刊第18期

Page 1

南杏雜誌 South Apricot Magazine of Kaohsiung
University 創刊第56期暨復刊第18期
Medical
Contents 人物專訪之一 林彥克 醫師 人物專訪之二 呂佩穎 教授 01-08 09-12 文學小品之一 紫色桔梗 文學小品之二 適合吃飽的日子 13-16 17-18 食記 等一隻貓咖啡 19-21 編輯及致謝名單 22
人物專訪之一 林彥克 醫師 人物簡介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醫學人文與教育學科 副系主任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醫學人文與教育學科 教授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急診外科 主任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急診部 外傷科 主治醫師 採訪/陳立峰、何柏陞、吳孟軒、黃品潔 攝影/陳立峰、何柏陞、吳孟軒、黃品潔 撰文/陳立峰、何柏陞、吳孟軒、黃品潔 01
後來有跟十全派出所討論需不需 要駐警,後來因為距離醫院很近,所 以協調為警民連線。 不久前就曾經發生醉漢在急診室 破壞公物,請警衛過來也沒辦法制止, 趕快岸緊急按紐,沒多久就有三位員 警就荷槍實彈到現場協助維持秩序。 但不管怎樣,病人跟自己的安全 最重要。 通常會發生這種情況都是什 麼原因? 遇到這種狀況,要先了解問題是 什麼?什麼醫療問題沒有被滿足? 像是等太久之類的,這時候可以趕快 先替他做一些處理。 醫師在急診科的時候有沒有 遇過醫療暴力,像是酒後鬧 事的情況醫療暴力?如何處 理?有什麼自保的建議? 有,其實之前遇過蠻多次這種 情況,酒後沒有辦法理性溝通配合, 有一些言語、身體的暴力,有些少 數案件還會對同仁造成身體上的傷 害。更久之前也有遇過黑道大哥跟 很多小弟憶起進到急診室、外面的 人要衝進急診室找病患尋仇等等, 其實急診室比較複雜的環境。 以前高醫急診室沒有設置門禁 管制,可以自由出入。後來為了保 護病人隱私與醫療同仁的安全,設 置了門禁管制。如果遇到這種狀況, 處理方式除了保護病人之外,保護 自己的安全也很重要。但可能需要 衡量自身一下狀況,是否有能力處 理,盡量跟對方避免言語上刺激, 保持距離也很重要,同時會通知急 診室警衛。 02
2 急診室有看過病人一直哀號,家屬也因此對醫護人員大 小聲,這種情況通常會怎麼處理? 有時候現場真的很忙,需要按照病況緊急性做分類,所以就會有 比較穩定的病患覺得等太久。但可以的話還是要給予幫助、安慰。 以前曾經在CPR沒有辦法處理其他病患,但他真的很痛。如果是我 在現場遇到者種情況,我會適當指派一兩位醫師同仁先去支援。但在 急救的當下有時候要分配人力真的很困難,這也是急診室中常會遇到 的兩難。 老師在職場上有沒有遇到甚麼困難或挑戰呢? 其實急診室就是一個充滿挑戰的地方,而這也是急診室的特性之 一。最近的急診室就相當忙碌,像我就從昨天晚上值班到現在。當年 印象最深的就是高雄的氣爆事件,以及最近的城中城事件,像這些大 事件的發生就是非常具挑戰性的時刻,必須動全院的力量才能應付。 像那次氣爆就送來了四十幾個輕重傷,其中有十幾個需要住加護 病房,更有一些需要做緊急手術,就算有多年經驗還是會感到震撼。 因為以前大量傷患的清況大都在演習中才會有,從未正式遇過。我當 時是負責急診室值班的外傷部分,病人來時必須優先處置,再進行病 人嚴重度的分類,然後指揮來支援的所有人負責各自的工作。 03
在二年級南杏體驗的課程中,每 年都有同學昏倒。通常同學剛到的時 候,都會先跟同學說如果不習慣不一 定要勉強觀看,但大部分同學因為沒 看過,都會想觀看。但常常看著看著, 就發現同學怎麼見了?原來是倒在地上, 多了一個病人XD。 急診病人常常很嚴重,會對同學 造成很大的衝擊,同學剛開始會擔心 自己怕看到傷口或血,不適合走外科 系,不過後來經過實習等訓練,慢慢 接觸後都會慢慢適應。 老師有想要給未來打算選急 診科的學生甚麼建議嗎? 當然我想不管走哪一科還是要對 該科有了解而且要有興趣,興趣還是 最重要的因素。畢竟這是需要終生投 入的。 以急診科而言,它的特性是思考 跟動作不能太慢,還要有很高的EQ, 例如病人可能常常不舒服或是有抱怨 等等的情緒,這時候就需要有很高的 EQ去做回應,盡量維持和諧的醫病關 係。 04 老師當場為什麼想要踏入教 學領域呢? 其實一開始也沒有特定想要教 學的領域,但是那時其實從住院開 始我就覺得能先從簡單的技術交給 學弟妹或者同學一些學生來實習, 可以跟他們分享、引導他們,或者 協助他們操作完成,我也覺得是非 常好的一件事,這也是算是一種教 學的方式。 後來當上主治醫生之後有更多 接觸教學的機會,不管是課堂上課, 或是各位將來在實習的場域時也會 教大家核心的課程,比如在急診科 我們會教大家基本外傷的處理。 而這些教學的機會 也給我這種 蠻好的感覺 後來能有機會到學校和 大家一起學習,我覺得這是太棒的 感覺,每次在學校覺得能看到大家 我都很開心�� 有沒有學生第一次看到傷口 會恐懼、排斥?要怎麼開導 幫助他們?
之前有遇到有同事會專門這樣排, 因為他的興趣是到國外參與人道救援 醫療,急診的排班制度可以讓他空出 時間來安排行程,在一般科可能就比 較困難。 雖然放假的時間很長感覺很快樂 但是密集上班的感覺也滿辛苦的 ���� 老師曾經在骨科上班過,急 診的工作環境步調 病人數量、 工作時間步調? 其實我們也有很多急診的同事去 開業,在受過急診的磨練後,如果到 外面開的是一般科相關診所,對於病 人的診療其實相對比較得心應手。 而骨科當然是更加容易,可以選 擇留在醫學中心,或者出來開業,也 因為有許多病人有骨頭治療的需求。 不過如果是要到外面開一般科的 診所,無論讀哪一科其實都非常能夠 勝任,除非是比較少能接觸到病人到 科別,例如病理科,比較不確定適不 適合在外開業,因為我比較少遇到。 2 05 急診科相對於其他科還有一個 特別的性質,這個科別在上班的時 候會比較忙,但病人交接完、下班 後,回家比較不會有甚麼事情再把 你找回醫院,另外排班也比較彈性, 可以自己安排,例如先把班排一排, 後期就比較有時間可以休息或是安 排其他行程。 工作長時間之後身心很疲勞, 還是要親切面對病人,想請 問醫師在心理上要怎麼調適? 靠意志力跟專業素養,當然如 果有時候疲勞真的影響到了情緒, 可以短時間離開現場一下,例如去 個廁所或是喝點東西,再回來繼續 面對病人! 急診科的特性? 急診一個月大概有13~15個班 我們會利用前半個月把班上完,再 把下個月的班集中在下半月,這樣 中間就能空出三到四個禮拜,這是 我排過最彈性的。
比如說骨科的部分,像人工關節 的置換,就有限定的醫生才能做。 而其他比如說我們腰背痠痛、退化性 關節炎 這些治療或處置 若能提供一 些治療或建議的,其實都可以做。 而且在各位pgy1、pgy2兩年的訓 練之後呢,各位其實都已經符合國家 的法律規定,各位就能獨立去開業。 但大部分都會希望在接受更久的臨床 訓練。 面試問關於解決急診室暴力 的問題,有沒有可能讓住院 醫師或是急診室的醫生學防 身術?想請問老師認為這樣 的方法可行嗎?或者在醫院 的制度下是沒有辦法的? 我覺得有興趣想去學防身術也是 蠻好的,只是我們還沒有要求一定要 大家去學這個。 之前有聽過同事分享在別的醫院的 住院醫師有學過一些,當跟病人真的 吵起來時,他就先請病人稍等一下他 脫掉醫師袍XD~ 06 急診科的醫生在出去開 業之前是否要先針對當科去 進修鑽研一下? 我有一位師長退休後到朋友的 皮膚科診所。其實也都可以結合一 起,針對你有興趣的,或是想繼續 發展的專業做結合。 我也有認識一位外科的學長, 後來也是和朋友合開皮膚科診所, 也成為皮膚科專門的醫生,雖然不 見得最初是接受皮膚科的訓練,但 能透過自我學習磨練的過程,還是 有機會能夠在各個領域有鑽研。 還有一位小兒急診科醫生自己 開業, 主攻小兒皮膚科,針對自己 很有興趣的地方去學。而現在反而 是學會邀請他回來講授小兒皮膚的 專業知識,因為小兒皮膚不是常常 有那麼多人有經驗,而他是又自己 這樣的領域。 未來的路還有很多選擇。目前 台灣的醫療體系比較沒有限制,當 然除了一些少數的。需要限制某些 特別的專科醫生去做。
2 07 如果醫師面對很暴躁的病人又動手動腳的話,但醫 生又不能真的和病人打起來就只能默默挨打嗎?感覺很 委屈,有時候在fb上會看到一些急診室的醫護人員被打 被推倒,感覺在那樣的工作環境中十分無力。 有時候的確會發生一些肢體的衝突,我們其實也都盡可能的去小 心這樣的情況。 我個人會建議如果在急診室如果你遇到一些情緒不穩定,或是溝 通上你認為會產生一些淺在性的危險,適當的保持距離是需要的,至 少一個手臂的距離,而且隨時要注意病人的態度和動向,盡量避免背 對著他,盡量隨時注意現場的狀況。 像有些護理同仁就真的比較辛苦,當他們要去病患旁邊做一些治 療的時候,當病人或家屬不經意,因為距離太近,他們也很難預防, 真的滿辛苦的。而這種情況都還是多注意以及依靠警覺性。
08 給還在唸書的可憐醫學生建議,除了要好好唸書外, 醫師還想給我們什麼建議呢? 對現階段各位而言,唸書還是最主要的任務,但我覺得除了念書 之外,在社團裡面我們也能學習很多,我學生的時期,認真參與社團 活動,以前我擔任過欣欣社的社長,而現在是指導老師,也擔任過當 時類似現在學生會的組織的會長及副會長,所以就參與過很多的活動, 那我也覺得很多社團的活動是可以找到很值得學習的地方,也是將來 各位到了臨床的時候,發現很多事情是書上沒有教的,像是人際關係 的處置協調與溝通,這些都很難從書本上得到這些經驗,但是社團能 體驗如何與他人接觸、溝通與處理事情,找老師聊天啊��。 另外還有你曾經在社團一起工作的夥伴、學長姐,在將來在臨床 上面都會是各位很好的幫助,在社團見過或是一起合作過,大家會知 道彼此做事的方式,也比較熟悉,將來若有一起合作的機會就更多。 但提醒大家功課還是要顧啦�� 有時候要取得平衡真的不太容易。我們以前不像現在這樣辛苦, 考試只有期中期末,頂多三次,所以我唸書的時間大概是考試前一週 到考試當週����,這兩週是我會拋棄所有的事物,專心唸書的時間, 什麼社團活動都暫時放下,等到考試後再處理。雖然當時我的功課不 算最好,但是我的要求是一定要通過,畢業時成績也還算不錯,但能 自己拿捏讀書的節奏和方法,還有可以配合想要的生活,這可能是每 個人都不太一樣,要自己搭配。
人物簡介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人文社會科學院 院長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教授 採訪/呂政運、何柏陞、吳孟軒、陳立峰 撰文/呂政運、何柏陞、吳孟軒、陳立峰 人物專訪之二 呂佩穎教授 09
還有一個我覺得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 醫療最重要的是人,有許多臨床醫師 都跟我說過醫學人文教育很重要,因 為技術、知識面的東西之後進醫院可 以持續學習,而醫學人文這一塊只能 靠學生時期養成,且在臨床工作中十 分重要,所以有一個使命感。 高醫這幾年都在強調全人教 育,但是醫學系因為面臨國 考、以及在校成績影響未來 選科,所以還是比較重視學 科的成績,這樣的環境下推 動醫學人文的教育有沒有遇 到什麼困難? 賴其萬教授、黃崑巖院長、黃達 夫院長回來台灣之後,力推醫學人文。 在公開場合其實都有跟我說過,自從 開始推動醫學人文的教育之後,20年 來其實是沒有成功的,原因可能是因 為大部分的人都把醫學人文當作是通 識課在上課、學習的,但理想中的醫 學人文教育,從基本的概念深化到臨 床的學習,應該是有延續性的,不是 只有大一大二需要修習。 10 老師是英語系畢業的,什麼 契機想要從事醫學人文的教 育? 我在讀大學、碩士的時候比較 有興趣的是文學與寫作。在博士的 時候我讀的是文化研究跟語言,其 實這兩個領域跟醫學人文蠻有關聯 的。最近這幾年會著重在醫學人文 領域,是因為我在醫學大學工作, 那我也比較喜歡在脈絡中尋找自己 有興趣、專長的角色。我原本在通 識教育中心,在2007年左右的時候 來到醫學人文學科。我在上課的時 候會放很多跟醫學有關的知識,例 如在教英文閱讀時,我會希望能連 結到醫學生未來的發展,找一些相 關的文章作品。 當時賴春生院長很鼓勵我做醫 學人文教育,最近我們也開設了醫 學人文研究所,負責醫學人文新趨 勢這堂課。因為醫學人文涵蓋非常 廣,包括文史哲藝及社會科學,所 以我也必須讀非常多相關文學,吸 收相關知識才能架構好醫學人文的 概念。
但現在真的很難推動大概可以分 成幾點吧,其一是因為你們課業真的 太重了,其二是學校雖然很重視這一 部份的教育,但也必須要體諒同學的 壓力,以上可能就是我們在推動醫學 人文的阻礙跟難度;除此之外,理論 與臨床上的銜接也有一些問題,所以 我們也一直在與臨床醫師方面做連結。 老師從事醫學人文教育這幾 年,如何對教學不感到乏味, 而可以繼續堅持下去? 有些同學會認為醫學人文對未來 考試沒有直接的幫助,因此較為忽略 這門學問的重要性,甚至也有看過一 些比較負面的評論,知道這些以後, 當然會感到挫折。但我覺得能讓我持 續下去的動力是基於「教育者的堅 持」。 我認為醫學人文是一位醫生必須 內化的精神,所以也鼓勵同學能夠抱 持著一個多元學習的精神,除了基本 的學科之外,也可以多多吸收關於醫 學人文的內容及內涵。 2 11 不過到了三、四年級之後,在 Block課程的壓力下其實真的很難 兼顧。 在現在比較重CP值的環境中, 大家不免會注重立即的效益,但醫 學人文的教育並不是這樣的本質, 他應該是一種價值觀的深化,在未 來的職涯、人生之中,很多事情是 需要依賴自己的價值觀的,例如: 不會有人一直在旁邊提醒你那些是 該做的、哪些是不該做的;哪些是 對的、哪些是錯的,或是在經歷某 些事情之後的自我修復。 我認為這些價值觀內化的過程, 真的需要長久去深化,所以醫學人 文的教育過程中,可能會比較像是 一、二年級的時候,透過基礎觀念 的認識,意識到這一塊是自己不足 的,在持續的教育中,到了大三、 大四,開始認識到自己是有這個能 力去判斷、去同理,到了進到醫院 之後,我們不再需要去思考、去提 醒自己應該要對病人怎樣、對同儕 怎樣,而是這些想法、觀念都已經 內化成自己的一部份、內化成自己 所展現出來的能力之一。
12 最後對醫學生們有想說的話或建議嗎? 有一句話是說:「不是每個能測量的東西都是有價值的,也不是每 個有價值的東西都是可以測量的。」 後面那句也說明了醫學人文的價值。專業價值跟人文其實有很大 的關聯,像是醫師六大核心能力的專業素養中,就包含了文化能力、 利他等等。 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認為醫學人文是不相關的課程,這部分的教育 對全人醫療或是自己都很重要。另外我也希望大家能多reach out,跳 離自己的領域與舒適圈,並多多接觸各種東西,畢竟未來一定都很忙, 那何不現在多享受一些學生生活呢? ▲ 線上採訪 與教授(中間左)合照
“你有信心不後悔嗎?” “如果會後悔的話,當初就不會開始了…” 電視劇上主角這麼說道,我忍不住吐槽道,“你說好好的浪漫愛情 劇,硬要把女主角寫沒是為什麼…是為了他那個戲裡對象沒一個能活著 的傳統嗎?這種堅持真的大可不必耶。” “還好吧,我覺得很浪漫啊。” 很好,這個語調和語句長短剛才 絕對沒認真看,要放平時早就像機關槍一樣激動地嘰嘰喳喳了。 我躺在沙發上,側頭看向她,視線忍不住飄向她那雙打字速度快得 要出現殘影的手。也是很神奇,我們倆性格差異那麼大,竟然能成為好 朋友。 “妳說,我要不要追他?” 她突然開口道。 我摸瀏海的手頓了頓,沒放在心上,這傢伙日常發瘋,算了算時間 也差不多該發作了,“不怕被妳媽打就去啊,我又不會攔妳。” “厚,我說認真的啦。” 這話聽過太多次,我內心竟毫無波瀾。 “要聊個幾毛錢的嗎?來,說說,妳喜歡他什麼?要怎麼追?需不 需要給妳支幾招?” 順著她的話,我隨口問道。 “就…” 她支支吾吾地,看起來正在琢磨怎樣描述。 不知道為什麼,我感覺不太妙,她此刻真摯地讓我很害怕。 我坐直了身子,嚴陣以待。 “他很帥!” 13 MED 109 陳奕筑 紫色桔梗 文學小品之一
15 14 “不是…妳想了這麼久,就憋出這一句?” Well…fine,我有點無 語,“再給妳一次機會,好好講。” “他很細心很體貼,就上次吧,我們一群人看完電影一起去吃韓式 料理那天,我要夾紫蘇葉沒夾起來,他就幫我夾了。” “喔…” 聽起來就不靠譜,但我決定先忍著。“還有嗎?” 我關了電視,起身拉了窗簾,夜幕不知何時已悄悄降臨,客廳裡昏 暗的燈光照著,屋子裡只剩她在一旁滔滔不絕的說話聲。 過了好久,她大概是渴了,往廚房走去。 我抬頭望向天花板,思考著,總覺得自己漏掉了什麼信息。 倒了杯水回來,她坐到我身邊。驀地,我重拍了一下大腿,嚇了她 一跳,“X!妳幹嘛?” “喔抱歉,拍錯了。” 我也嚇到了,本來打算拍的是自己,但這不 是重點,我看向她,“我剛突然想到一件事情,有一點嚴重。” “什麼?” 看著我正經的神色,她也不自覺地端正了坐姿。 “你說的他是誰?” 我發自內心地疑惑。 “X…我剛講了那麼久,搞半天,你根本不知道他是誰?” 她似乎 很難接受這個事實,“妳能憋那麼久才問也是很厲害。” …其實我剛才有說,我是突然想到的,但我決定不提醒她這件事, 為了我們脆弱的友誼。 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不久後她就回家了。
後來的事,我了解的也不多,只知道他們交往了一陣子,很快就分 開了,理由是他太體貼了,不管對誰。 我突然想起那天和她的一段對話。 “所以如果是你的話可以接受男朋友給別的女生夾蘇子葉嗎?” 我 很好奇。 “開玩笑嗎?又不是瘋了,當然不行。” 她想都沒想就回答道。 “可是他給妳夾了耶。” 我決定點到為止。 然後,沒有然後了,我得到一顆直撲腦門的抱枕。 時隔幾個月,她回高雄,我們約在家裡附近一間早午餐店見面。 倒了砂糖,我抿了一口咖啡,看向坐在對面的她,“後悔嗎?” 嘖, 有點苦。 她有一下沒一下地攪著手中那杯奶茶,“後悔吧?又好像不算。至 少從頭來過,我願意做一樣的決定。” “那就行啦。” 我相信我提醒過的她都明白,所以就算我不能理解, 我也尊重她的選擇,畢竟人生是她自己的。 我們不能因為害怕結束,就拒絕開始。 如果過程中的喜悅是真實存在過的,那也就夠了。 要知道,人生就是由這樣一個一個小小的瞬間拼湊成的呢。 15
15 16 望著窗外來去的行車與路人沉吟,我好像有點明白電視劇裡的那段 話了,但我想我自己的詮釋是這樣的: 世界上最極致的浪漫不是我不後悔 而是就算我知道 這是我們的結局 但重來一次 我還是會愛你 這個你,或許是一段感情,也可以是我們的職志。
17 文學小品之二 CM 110 曾郁翔 適合吃飽的日子 習慣於家鄉陰晴多變的天氣,台北,我出生的地方,雨水的鹹度早 已滲透進入我的血液中,使我始終是一個愛哭的孩子。二十年以來,始 終如一。 十九歲的那一年,第一次離家出走,不意外,那天依然是一個陰雨 綿綿的日子,我坐上車,晃過月台,看著城市光景不斷駛離,看著我的 家鄉逐漸隨著列車的速度匯聚成一點,看著年邁的父母向我揮手道別, 不意外,我又哭了。 每一次我向天發誓我不會再輕易掉淚的下一刻,我又後悔了。在歲 月之前,我很不爭氣地哭了,又哭又鬧,還真想從此哭個不停、不停, 然而列車卻停下了,迫使我在一個陌生的車站落腳。陌生的城市,一個 有港灣的都市,像台北一樣有捷運,像家鄉一樣熱鬧繁華,或許這裡願 意收容一個富含鹹度的斷腸人。 或許吧?我抱著半信半疑的意念,擰著眼眶,展開自己全新的旅途。 或許,我會愛上這個城市,像其他人一樣。 漸漸地,我習慣高雄的生活,夜晚,最喜歡抬頭望著月亮,即使在霧霾 嚴重的城市,也能看清楚當晚的月色,比起家鄉的更圓、更美。賞月成 為了我茶餘飯後的行程,或許此時,家人也和我一樣望著月圓遙想吧! 每一天,都是大晴天,有別於台北的印象總是在下雨,高雄一年四 季都像夏天般炎熱,與朋友的互動,幾乎不過問天氣,因為不用想也知 道是晴天。記得求學時光,出門前總得關注氣象預報,家人會順便叮嚀 我帶傘、注意安全,不知怎麼的,那段恍如昨日的歲月,卻在回憶的過 程泛黃了起來,是眼淚讓它泛黃受潮的嗎?我不確定,因為我太常哭了。
15 18 十八年待在家的時光,父母會料理我三餐溫飽,會有飯後水果, 會有一段邊散步邊消化食物的空檔,那個空檔在回憶中顯得格外清晰, 只要生活中遭遇委屈,無論是課業或人際關係,所有煩惱在與家人的 對談中被釋懷,或許那並沒有解決問題根本,但至少那種儀式感陪伴 我走過生命中大大小小的難關。那段日子,我真的好懷念。一想到這 裡,眼眶又濕了。 「今天的你吃飽了嗎?」我時常這樣問自己,因為這是家人關心 我再簡單不過的日常問候。在家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通
明明在台北,經常因為天氣或心情憂鬱而導致食慾不佳,然而卻 在異鄉吃的體重發福。讓人不禁發笑。所以,我常告訴自己,今天是 一個適合吃飽的日子,以掩飾吃太多的罪惡感。今天要吃飽,明天也 要,能吃就是福。 畢竟長大後,很少能遇到吃飽就能解決的憂愁事了。
常都是父母買剛好的份量回家,我就負責吃完。然而,在外地求學, 我得依零用錢分配每一餐,有時分量控制不好,有時候會吃不飽,又 或者說,沒有吃飽的儀式感。於是我就一直吃、一直吃,體重的增長 是可觀的,一年內就增胖了八公斤。午餐吃不夠就買下午茶,又覺得 餓晚餐就早一點吃,再者就多買兩份宵夜墊胃。在外人眼中像極了因 為失戀而暴飲暴食的沙發馬鈴薯。但是我卻不知道吃不飽的原因,其 實是鄉愁。
食記 是否尋覓了很久既可以用餐、租 借場地、跟貓狗玩,同時,也可 以辦公的地方? 19 一個自嘲寵物不友善的餐廳 One More Purr Coffee 等一隻貓咖啡 搭上輕軌,穿越豆豆龍隧道, 來到美術館附近靜謐的社區,進入 眼簾的是裝潢美麗的等一隻貓咖啡, 裡面充滿毛小孩的裝飾,也有許多 關於毛小孩的書。咖啡廳環繞安靜、 舒適的氣氛,偶爾也可以見到貓貓 狗狗們,非常適合在這裡點一份輕 食,度過愉快的下午時光。 自嘲寵物不友善背後初衷 等一隻貓咖啡除了導盲犬、貓 外,不開放民眾帶貓狗入場,原 因眾多,主要是顧及導盲犬貓的 衛生安全,這是店家對它們的尊 重,是非常具有教育意義的咖啡 廳。 店家尊重貓狗們的習性,所 以有時候毛小孩不會出現,如果 想特地見見它們的話,可以先打 電話確認,以免撲空喔~
15 20 ▲ 義賣活動頻繁 最特別的是,角落一隅有義賣專區,有賣一些實用小物、公 仔、口罩等,採取隨喜的方式。例如11/2已將義賣金額全數 匯給飛翔蜜境 社團法人台灣莉丰慧民V關懷動物協會,想必 大家的愛心,浪浪們都收到了。 ◀樓上有空間提供租借場地的 服務,如果想要辦小型音樂 會或活動,都可以跟老闆申 請商量喔~
攝影/羅羚瑀 撰文/羅羚瑀 高雄市鼓山區美術館路265號 上午10:30 - 下午6:30 (週二、三公休) 21 總論 充滿教育意義的咖啡廳,從裝 潢到環境整潔,再到對於義賣、毛 小孩們的態度,都讓我深信這是一 個值得探索與尊敬的店家。非常推 薦大家有空可以感受這樣的氣氛以 及餐點。 CP值很可以 我在此次點了青醬雞肉義大利 麵,剛送上來就聞到一股滿滿濃厚 青醬味,雞腿排外皮酥脆且肉質厚、 軟嫩多汁,同時,我還注意到與其 他義大利麵不同處在於,它使用新 鮮番茄與番茄乾入菜,表層灑上的 現刨起司帶來的鹹香,造成味雷層 次上變化,配合寬麵的嚼勁,以及 橄欖、菇類襯托,這是數一數二不 錯吃的餐點。
編輯及致謝名單 高醫南杏雜誌 創刊第56期暨復刊第18期 輔導老師/醫學系公衛學科 黃孟娟教授 社 長/陳立峰(M109) 副社長/何柏陞(M109) 編輯長/吳孟軒(M109)、林宏維(M109) 、呂政運(M108) 、 曾郁翔(C110) 文宣長/曾煦婷(M109) 攝影長/張涵晶(M109) 美宣長/羅羚瑀(M109) 行政長/黃郁喬(M109) 、孫培瑄(M110) 總務長/周亮宜(M109)、黃品潔(M109) 特別感謝: 高醫醫學系 呂佩穎教授 高醫醫學系 林彥克副系主任 高醫醫學系 高醫醫學系系學會 高醫學務處課外活動組 民國111年11月30日 發行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