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2《幸福觀點》BONHEUR

Page 1



攝影:蔡文婷

Bon 2021/09出刊

美滿心靈.幸福家庭

H eur

不只一人份的溫暖能量

目錄

秋天的落葉雖然不遵守節奏,但至少光

02 愛的宗旨:書中自有新世界~一起來閱讀

明正大、率性而浪漫,不像疫情詭譎多變。

04 愛的守護:泥沙俱下,愛重生

九月,任林整裝待發!課程、讀書會 / 共 學團體陸陸續續回到正軌,期待一切慢慢 恢復正常;而新開發的線上課程仍然熱烈 的持續著。因為我們知道,這時候~需要 更多的溫暖能量、更多的心靈陪伴。

05 小生命大學問 22:為成就學習者而存在 06 愛的大小事 50:隔離的是人,還是病毒? 08 靜心空間 10:你的擔心不是你的擔心 10 澄心.呈新 22:今年父親節 邀你來澄心 12 正念輕鬆做父母 16:父母要懂得的打開與關閉 雙 O 技巧

曾看過這樣的資訊:新奧爾良的奧克斯納 醫療機構發表一篇文章提到:每 500 名持 續進行腸道病治療的病人中,有 74% 的患 者被發現有情緒性疾病;也就是說,很多 病人其實不是真正生病,而是情緒生病了。 事實上這樣的資料、研究有很多,都證明 了情緒影響健康甚鉅。

14 心靈書寫 21:漫談婚姻~相互滋養彼此的生命

正面情緒帶來高頻能量,負面情緒則是 低頻能量。每一家庭、學習 / 工作場域中, 隨時都會從互動關係中激盪出各種情緒; 所以,學會覺察、掌握自己的情緒,除了 穩定生活品質外,還牽動著身體的健康。

20 新竹中心:一場探索自我的旅程

任林教育基金會重視情緒教育,更推出 簡單而親近的【愛的運動 123】,讓愛落實 到生活日常,陪伴渴望成長的你,並傳送 給你~不只一人份的滿溢溫暖能量。 2021.08.24 賴麗榕

16 正念心幸福 22:東奧殿堂,見證正念智慧人生 17 志工專欄:愛的心內話 ~與自己連結的非暴力溝通 18 台北中心:與您一起成長的好朋友 ~任林台北聊心室 19 台中中心:不一樣的看見 21 花蓮中心:來自獄中的溫馨與省思 22 雲林學習站:超越時空的學習 ~線上讀書會新嘗試 23 阿霞電影院 35:爸爸可否不要老 ~困在時間裡的《父親》 24 任林愛家社區讀書會 / 學苑開課訊息 / 諮商時間表 26 愛的推手:對詐騙說,不! 27 愛的推手:感謝參與任林傳愛的天使 / 收支明細 28 愛的推手:信用卡捐款授權書 封面「幸福」題字:梁美霞

發刊所:任林教育基金會 發行人:王進財 董事長 主 編:賴麗榕 E -Mail:jenlinst.mdc@jenlinst.org.tw

任林會刊 2007/11 創刊,2018/03 改版更名《幸福觀點》, BONHEUR 為法文「幸福」之意。本會網站 www.jenlinst. org.tw 備有各期電子版會刊及電子報,歡迎傳閱、訂閱。 本刊內容版權所有,轉載須經作者同意。

《幸福觀點》~陪伴您 美滿心靈.幸福家庭!歡迎贊助&廣告刊登,請電 02-2778-0703分機22


愛的宗旨

書中自有新世界 ~ 一起來閱讀 閱讀:與自己經驗的交流和思考詮釋,體悟、發現自己未曾有過 的認知、觀念、自我覺察,可以提升自我改變的機會、方法。

◆文/王進財(本會董事長)

書、讀冊」給一般人的想法可能 是沉重的!讀書,大家會想到學 校教科書,而學校在我們的學習背景經驗 往往是考試、是壓力,所以讀書是一件讓 人頭疼的事!一般我們會將讀書和閱讀認 為是同一件事,其實閱讀涵蓋了讀書,閱 讀的對象無所不包:書籍、雜誌、音樂、 藝術品、詩歌、電影、人物、美食、自然 美景…等等,所以閱讀是一種知識的取得, 也可以是生活美學的享受。而這裡的「讀 書、讀冊」是指閱讀比較接近生活實用或 知識、科學的書籍。

「讀

我個人從閱讀中得到許多的收穫和啟 發,今天我想和你分享閱讀書籍的經驗, 希望能促進更多人對讀書的興趣。 一般我們閱讀書籍的目的,是想了解作 者的目的和論述架構,以及內容對我的生 活或工作或觀念有何助益?《如何閱讀一 本書》的作者說閱讀理解一本書包含四個 順序層面: 1. 了解作者的主旨或和作者想要解決甚麼問 題。 2. 了解作者的觀點、論述或如何解決這個問 題的方法。

2 幸福觀點

NO.22

3. 與自己經驗的交流和思考詮釋,體悟、發 現自己未曾有過的認知、觀念、自我覺察, 可以提升自我改變的機會、方法。 4. 我如何將第三點的發現,實際應用在自己 的生活、工作、家庭上。

首先,我閱讀的書一定是符合我的需要, 所以必須了解這本書作者的目的、論述架 構、作者寫作表達大約的內容和方式。當 我到書店或網路尋找自己想看的書時,書 名、封面、封底是第一個會吸引我的眼睛, 接著看作者是誰,從自序中尋找書中的主 旨和作者的目的,再往下從目錄中了解作 者對於主題的標題論述和架構,然後可能 翻到有興趣的章節,略讀內容,最後再決 定把這本書買回家。 接著我會準備紙和筆,找一個適合閱讀 的時間、空間和位置開始閱讀。


我想要吸收作者在書中表達的論述重 點,所以會用筆標示認為重要的內容,而 如何判斷重要或關鍵的字句內容?像是目 的、主張、強調、希望等字詞外,我會尋 找「連接詞」做為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重 要內容或重點,如:

如金字塔逐層往上推疊,出現在最頂端的 摘要句就是這章節的主旨,同時也理解作 者的整體論述架構。 在這個摘要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思考、 思 辨 和 自 我 背 景 交 流 詮 釋, 進 而 產 生 體 會和體悟的過程。我會自問自答作者在描 述甚麼?為什麼?聯想到什麼?心情和感 受?抽象與具體關係?假如…如何?疑惑 / 解答?核對背景和認知,認同 / 理由?不 認同 / 理由? 最後將上述過程的發現和體悟連結到自 己的生活、工作、家庭,我可以有哪些有 益 的 具 體 行 動? 有 時 我 會 進 行 主 題 式 閱 讀,對於這個主題繼續閱讀相關書籍。 以上通常是我用心閱讀一本書的過程, 而且是一本我認為對人生很有用的書的閱 讀方式。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閱讀都是這 樣,大部分的生活閱讀是輕鬆、有趣、有 益身心的。 野人獻曝分享,或許與你的閱讀經驗可 能相去不遠,與你交流分享。

接著,我需要運用摘要力,也就是思考 下一篇文章,我分享如何共讀一本書? 概括、抽象化的能力,將每一段落意思相 近的關鍵字句,用一句話摘要的表達出來。 如何一群人共讀理解一本有用的書的四個 層次:複習材料、消化材料、詮釋材料、 再接著,當我要精讀整理一本書時,我 深化材料,並以提問的方式完成共讀。 會將相近意義的摘要句再濃縮成一句話,

BONHEUR 2021/09

3


愛的守護

泥沙俱下,愛 泥沙俱下, 愛 重生 我們無法阻擋泥沙俱下的現實,但我們一定 要相信愛,相信愛會讓我們重生的事實…

◆文/安然(會務中心主任)

20

20 年台灣面臨 50 年來最嚴重的乾旱,

瘖,黑死病大肆輾壓人們的性命,處在這種

中部縣市實施「停五供二」的限水措

如泥沙洪流的黑暗時代,卻可孕育出璀璨的

施;事隔不到一年,盧碧颱風輕描淡寫、輕

文化運動,若不是愛,還有什麼力量能破除

輕掃過台灣北部,西南氣流卻引來暴雨,泥

重重黑暗呢!

沙滾滾,洪水橫流的畫面令人怵目驚心,加 上疫情尚未全然退去,慌張焦慮成了人們的 慣用語,那麼,愛呢?愛在哪裡?如果大自 然有愛,人們何來遭受如此對待? 且讓我帶領大家穿越時空,降落至歐洲 14 世紀末到 17 世紀時,義大利正興起一場有關 藝文、自然科學和建築各方面的思想文化運 動,為人類、為社會帶來一個全新的變革, 空氣中充滿著創新的氣味,天空被宏偉的穹 頂劃出美麗的天際線,牆面佈滿瑰麗的壁畫, 思想回歸人本與自然,後人稱此年代為「文 藝復興」,那麼,真的只有文藝復興而已嗎? 其實,文藝只是呈現出來的方式,真正的 本意是「重生」。 是什麼動力促使這麼偉大的重生呢? 就是愛! 中世紀的歐洲文學藝術死氣沉沉,萬馬齊

4 幸福觀點

NO.22

「文藝復興」原文 rinascere,由 ri-(重新) 和 nascere(出生)所組成,這個新型態的文 化翻轉,表面上看似復古,內在本質卻是創 新,而且是基於人文浪漫思想所迸出的亮麗 火星。 任修女與美智老師一生所倡導的教育,就 是引領人們重新看待生命,他們相信最有人 性的地方,最有熱情,這熱情會砌起穩固的 河堤,疏導愛的洪流,不管洪流多麼凶猛, 破壞力多麼劇烈,當它回到歸宿之地,必然 在此整合,在此重生,對立與衝突再次相聚、 擁抱與圓融。 因愛而分裂,也終將因愛而相容,所以無 論是分、是合,一直都在愛裡。 我們無法阻擋泥沙俱下的現實,但我們一 定要相信愛,相信愛會讓我們重生的事實, 這是任修女與美智老師自始不變的信念。


小生命大學問

為成就學習者而存在 自己身為教學者,是否也曾經,甚至經常以 教者為中心而不自覺?

◆文/方隆彰(人文教育工作者)

因應防疫需要,各項課程、各類讀書會等 學習團體,毫無預警地被迫改為線上進 行。 為了快速了解各種軟體的使用,最直接的 方式,就是上網學習,觀看許多熱心的老師, 慷慨分享操作方式與使用經驗。 對一位初學的新手來說,觀看這些教學影 片最大的困難是:理解的速度趕不上講者解 說的速度,過程中,不只要聽,還要看他操 作,同時,自己也要試著操作,因此,常常 跟不上,需要來回重複觀看、聽講與試作, 導致曾經懷疑是不是自己的學習力下降了, 或是有些老化的跡象? 經過這段時間的實際運用,由摸索試誤中, 漸漸熟悉,若遇到一些使用上的困頓,再上 網重看這些影片,也比較能理解、吸收其解 說的內容,速度也跟得上了。 回顧這一段學習歷程,發現會讓初學者跟 不上的關鍵是:講解者是站在自己熟悉的高 度,將自己的已知表達出來;同時,我發現 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講者說話速度很快, 我還未弄清楚此刻的內容,講者已進行下一 個步驟。我猜想他們在解說時,並未察覺與 初學者的差距,以致會產生學習的挫敗,甚 至造成某些壓力。記得過程中曾有一個念頭 冒出:要不是有急迫需要,乾脆就放棄了。 這個經驗也提醒我反思:自己身為教學者, 是否也曾經,甚至經常以教者為中心而不自 覺?對自己熟悉的內容、方式及事務如家常 便飯地「視為當然」,就順順地帶過,而忘

22

了學習者此刻的「起點行為」是和自己很不 一樣的。 教學的目的是協助對方有效學習,因此, 「學習者」才是主角,尤其面對初學者,更 要去觀照當下學習情況,以便調整適當的內 容、解說方式與進行方式。如果像前面提到 的錄影教學,因為無法有即時互動,更要重 溫自己初學的狀態,回想當初自己是新手時, 會期待教者以何種速度、內容及方式進行教 學;尤其當你面對的是一般初學者,而非資 優學生時,更要以初學者能理解的方式,能 跟得上的速度來進行。 記 得 我 在 念 物 理 系 時, 曾 聽 系 上 老 師 提 到,最難教的科目就是大一的「普通物理」; 後來跨到社工領域後,也聽到類似的說法: 「『社工概論』最不好教,大家都不想教, 所以,就採輪流方式安排。」對老師們來說, 已經鑽研到很專精的深度,要回到最基礎的 基本面,的確會有「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感 概。 回想自己這幾年的教學經驗,對已經很熟 悉的內容會不經意地匆匆概述,當時似乎有 一個聲音告訴自己:這麼「簡單」的東西, 他們「應該」都懂,不用花太多時間細講, 尤其當學生沒有提問時,就以為他們都懂了, 都會了。 感謝此次的學習經驗,讓我有機會由「初 學者」開始,重新發現教學者的核心價值, 不在於展現自己懂得多少,而是為成就學習 者而存在的!

BONHEUR 2021/09

5


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疫情 終於降溫,警戒標準也降 回二級,但儘管如此,種種染 疫死亡的威脅感,仍如影隨行。 文/吳健豪(諮商心理師) ◆

隔離的是人,還是病毒?

愛的大小事 50

溝通並不全是理性的,有更多是情感 上的共鳴~當我的感受被理解了,那 些道理自然就能進來,甚至孩子就能 自己運作理性功能的部分……

朋友X的伴侶確診了,雖然 發病前幾日沒有共處一室,他 也都沒有任何症狀,但因為屬 於親密關係的接觸,他被框列 為居家隔離的名單中。X將此 事告知南部的家人,結果家人 第一個反應是,要求他不要回 去過父親節,接下來的一個月 也不要回家。X儘管理性上知 道,家人只是為了想保護自己、 避免讓家中的長者感染,但他 還是很受傷,除了獨自面對染 疫的風險,也感到被家人排除 在外的孤單感。 兩邊的心情我都能懂,但我 覺得感嘆,我們要隔離的不是 病毒嗎?但怎麼反而是人被隔 開的感覺!這就是這個病毒帶 給我們的挑戰啊,在這段三級 警戒中,我們為了減少人跟人 之間的傳播鏈,因此減少外出、 儘量居家隔離,然而,人是群 居的生物,我們天生渴望連結, 在保持物理距離不要染疫的同 時,如何在心理距離上還能保 持連結呢? 從X的故事裡,我聯想到許

6 幸福觀點

NO.22

多親子互動的現象:當孩子跟 父母分享對未來有什麼夢想, 想成為電競選手、想成為劇場 工作者,父母常第一個念頭是 很「現實」的認為「你只是愛 打電動而已,離選手還很遠。」 「你知道劇場工作者在台灣是 很沒市場、很難有飯吃的嗎?」 然而,父母會這麼的現實, 是因為「焦慮」。就像X的家 人,聽聞X的伴侶確診,這讓 他們的警報系統響了起來,因 此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保持距 離,儘管他們告訴X說「不要 覺得我們排斥你」,但從X角 度來說,你們沒有站在我的角 度想,你們想到的只是自己; 對孩子來說,也是如此。雖然 父母師長們,常常說「我是為 你好」,但他們一點都感受不 到,相較於得到「建議」,他 們更渴望有人可以「了解」我, 這就是所謂的同理心-我站在 你的心情想,不代表我同意、 我贊成你,但我懂你那樣的心 情和想法。 曾 有 個 孩 子 跟 我 說「 每 當 我跟我父母說話的時候,儘管 我已告訴他們只要單純聽我說 就夠了,但他們卻還是要給意 見。」孩子表面上說得氣急敗


壞,但我可以感受到他內心的失望與受傷。 因為那些意見,非但沒有讓孩子感覺到被關 心, 更 常 讓 孩 子 感 受 到 的 是「 我 的 想 法 幼 稚」、「我是不夠好的」、「我不被信任」。

溝通並不全是理性的,有更多是情感上的共 鳴。簡單說,當我的感受被理解了,那些道 理自然就能進來,甚至孩子就能自己運作理 性功能的部分。

就 像 X, 他 真 的 會 貿 然 就 跑 回 南 部 的 家 嗎?他真的會不顧南部家人的安危嗎?其實 不然,他也都會想到的,告知家人消息的他, 多希望可以得到家人的關懷與支持-「你好 嗎?」「你有出現症狀嗎?」「你心情感受 如何?」「你有沒有什麼需要?」「需要幫 忙可以告訴我們。」甚至,有時候,我們只 需單純的分享感受「聽你這麼說,我們也好 擔心你喔!」就可以感受到彼此的連結與被 支持。

這是源自我們人類發展的歷史,當我們還 是小嬰兒時,我們需要母親或是照顧者,透 過我們那些還未成為正式語言的聲音、動作、 表情等,了解我們的需求來照顧我們。然而 當嬰兒哭鬧時,身為父母或照顧者的我們, 有時未必真了解孩子到底怎麼了,然而只要 抱起孩子、拍拍,做出搖一搖等撫慰的動作, 過一段時間,孩子好像就真能從那些情緒中 脫困。因為這些動作讓孩子感覺到連結、而 不是孤單,也提供孩子足以消化那些不舒服 情緒的空間。

但X的家人會表現出這些行為,並不是他 們不關心X、不在意X,只是他們第一時間 也很焦慮和害怕,所以無法從X的角度去想, 更別說同理X。因為我們是人,我們也會有 害怕、焦慮、脆弱感,也會有自己的需求, 在這個時候,就會很難去同理或關懷對方。 在各種人際關係,無論是親子、伴侶、朋友 等…,最困難的時刻,就是雙方都處在這些 脆弱的情緒裡,於是都渴望對方能順著自己 的方式,或渴望對方能多照顧自己一點。 很多父母詢問我,如何能跟孩子溝通,我 常常鼓勵他們覺察情緒,一開始他們很難明 白為何。「溝通不是要理性嗎?」「溝通是 希望孩子能了解我的想法、甚至聽從我的意 見啊!」但為何我卻著重在看似非理性的「情 緒」呢?其實,如果父母處在自己的情緒裡, 就像X家人處在他們的擔憂中,就很難給出 孩子跟X需要的關懷與支持。而且事實上,

但有些父母過於處在自己的狀態、或誤以 為抱孩子會養成孩子哭鬧的壞習慣,無意或 刻意的忽略孩子,反而讓孩子感受到不被理 睬、感覺到被拋棄,也許他不再哭鬧,但他 學到壓抑自己的情緒、自己是不好的、不被 愛的,而不是讓情緒有個消化的空間。這正 是同理心為什麼這麼重要,因為同理心能讓 我們感受連結、讓我們消化情緒、讓理性功 能得以發揮。 疫情期間容易有很多負面情緒,當我們溝 通時覺得挫折、憤怒、無奈時,不妨先別急 著溝通或表達,把手放在胸前,深呼吸一口 氣,聽聽我們自己的心情,先試著關心自己 的感受,然後試著放下我們的想法,去同理 對方,找回我們的連結!在這困難的時刻, 我們更需要感到彼此的連結,才能共同面對 病毒的威脅。

BONHEUR 2021/09

7


靜心空間

你的擔心不是你的擔心 為什麼注意念頭、情緒很重要?當我們沒去注意時等於被這個念 頭綁架,被驅迫去執行它,試圖去解決不是真實存在的問題。

10

◆文/李宗燁(成長團體帶領老師)

完整地說明標題:你眼前所擔心的事 情,通常不是真正擔心的原因,只是過 去傷害的投射,所以無論如何努力解決,擔 心依舊,甚至問題更加嚴重惡化,因為在努 力的過程又製造更多的辛苦、挫敗與憤怒, 傷害了關係。 有位媽媽發現念國中的兒子說要去補習 班,結果竟然跟同學出去玩。她發現小孩說 謊的瞬間,簡直氣炸了。從小就很認真地要 求兒子要守規矩、聽話,成績不是最重要, 品格與學習態度才是要緊的,這樣耳提面命 的叮嚀就是唯恐孩子會變壞,沒想到他竟然 開始說謊了! 因為怕兒子學壞,所以就立下很多規矩與 要求,費了很多口舌說教與訓誡,一旦看到 小孩「犯錯」就疾言厲色要導正,漸漸也造 成兒子的委屈與反抗。看到他的反抗,媽媽 覺得孩子學壞的擔心就更扎實,因為他的許 多行為越來越應驗媽媽的擔心了。 擔心的想法或情緒上來時,如果沒有覺知 就是陷入其中做出反應,以為可以撲滅擔心,

8 幸福觀點

NO.22

但是其實是延續與餵養了擔心,然後就以為 方法不對或努力不夠,只要我找對方法或夠 努力,問題就會解決,我就可以放心了。 麻煩的是問題始終沒有被解決,這個擔心 剛過,下一個擔心又起來。 陷入思想的反應就會有固定的受苦路線: 擔心→防備→掌控→暫時的放心或挫折→更 擔心→更想掌控。 為什麼注意念頭、情緒很重要?當我們沒 去注意時等於被這個念頭綁架,被驅迫去執 行它的內容,試圖去解決不是真實存在的問 題。就好像戴上紫色的眼鏡看桌子,卻很努 力想要擦掉桌面的紫色一樣的徒勞。 所以重點不是桌子而是眼鏡,這位媽媽願 意回過頭來面對自己的擔心,經由釋放怕孩 子學壞的能量,這才發現過去哥哥在國中時 曾經結交所謂的壞學生,經常抽菸、打架、 翹課,惹得原本已經很辛苦的父母煩惱掉淚, 尤其是哥哥跟爸爸互相咆哮的畫面更讓她心 痛難過。


對於哥哥帶來的痛苦記憶不知如何面對了 結,自然投射到兒子身上,唯恐同樣的劇情 再度上演,這時候已經無法看到兒子真實的 樣貌了,戴著有色眼鏡相處自然製造更多的 緊張與對抗。

靜心短文:

煩惱從來不是新鮮的!

靜心覺知讓我們停止從傷害出發的慣性反 應,釋放能讓我們完整的認識傷害並結束它。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時候我們甚至沒有覺 察到自己的擔心,只是理所當然的堅持自己 的應該。直到這些堅持與應該受到挫折時, 就會生氣、指責,希望事情回歸我的應該。 例如有人做稍微大一點的決定就會竭盡所 能地找資料,詳細比較研究,如果後來發現 事情不理想時,就會氣自己不夠認真找資料, 到後來每次的選擇都讓自己筋疲力竭,所以 問題不在於如何做最完美的決定,而是怕後 悔~也許是生命中某決定讓自己懊悔,這個 未了結的情感又投射到現在的決定上。 同樣的,怕被批評也是,如果想著要做到 完美才不會被批評,就會進入無止盡的努力 驅迫與挫折。 如果生命重複一些難以解決的難題,很可 能是弄錯問題的方向了,因為你的擔心不是 你認為的那樣。這時候把心靜下來,釋放能 為你的困頓找出一條路。 我也曾經因為過去的傷害投射到一個目 標, 以 為 達 到 目 標 就 可 以 高 枕 無 憂, 結 果 還是會有新的問題跟 擔 心, 直 到 跟 素 珍 老 師 學 習 靜 心 才 了 解, 陷入擔心而接著衍生 出一系列反應跟看見 擔 心, 是 兩 種 截 然 不 同的命運。 請細細品味以下的

《愛就在你心中》

BONHEUR 2021/09

9


澄心.呈新

今年父親節 邀你來澄心 澄心的好,好想讓你知道,再一次邀請你:誠心澄心,澄心呈新。

22

◆ 文/王銀賜(澄心課程講師)

親為題來澄心。首先出現爸爸帶我去考高中 聯考的畫面,畫面是模糊的,但情感是豐富 的。( 中斷 ) 因為家人與我說話而中斷澄心一下下,再 度地將覺知帶回到身體。那一年我跨區考試, 說到這。01'30'' 想起了高二那年吧,爸爸請 朋友開車載我去清大考試。02'15'' 感知著此 刻的身體,我察覺到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 又浮現了高三那年爸爸住院我去照顧的場 景,感知著此刻的身體。( 中斷 )

上述這段文字是我寫給喜好澄心的朋友之 邀請。既是邀請,就期待有人響應;因 為是邀請,也就尊重受邀者的任何反應。父 親節當天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完成上述對自 己的承諾,有點像是出於責任感做功課,但 沒有一絲被勉強的感覺,以下是澄心的歷程: 早上五點五十八分預計來澄心二十分鐘, 深呼吸兩次把覺知帶入我的身體,今天以父

10 幸福觀點

NO.22

09'16'' 剛剛中斷幾分鐘去幫家人弄櫃子。 09'45'' 深呼吸一下,察覺到有一種被打擾的 感覺,有一種「噯」的嘆息。10'30'' 那感覺 和緩、消散了。再度地將覺知帶入身體,突 然 想 到 這 不 就 是 父 親 嗎? 總 是 隨 時 支 援。 當說到這裡時,我察覺到有一種既像感動 又像感傷的感覺,它帶來眼眶的些微溼潤 12'30''。同時聽到家人正在忙家事的聲音,再


度地把覺知帶入到身體…,原先的感覺也消 失了。決定從客廳移到另一房間。14'10'' 00'00'' 重新在房間開始澄心,預計 15 分鐘。 想起了爸爸,以爸爸為題來澄心,深呼吸一 下。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想到前兩天的 電話。02'45'' 我察覺到有一種像是暖暖的感 覺、像是一種被默默支持的感覺。說到這裡, 它帶來眼眶的溼潤…。我感知著它在我身體 裡,那彷彿是一種有靠背的感覺。說到這裡, 它帶來眼眶更為溼潤 06'15''。 我察覺到淚水滑落了臉龐,那感覺也就和 緩,而後平靜。07'00'' 我輕拭淚水,深呼吸 兩下,保持我的覺知在我的身體裡。…。想 起了家鄉的爸爸,雙手不自主地合十,深深 地一鞠躬,將思念與祝福送出。同時,我察 覺到淚水兩行,此時已掛滿臉龐 10'40''。 我體會一下這感覺…像是感動,更像是感 謝、感恩,此時,湧出了更多的淚水,內在 出現這句「似乎鞠躬是不夠的,跪拜才能表 達親恩」,這時淚水更多了,連鼻涕也流了 出來。13'00'' 我輕拭一下鼻涕、眼淚。14'30'' 徵 詢 離 開。15'30'' 承 諾 再 來、 感 謝 內 在。 15'50'' 結束這麼一回合邊打字邊澄心。看了 一下時間,是早上六點三十六分。 澄心後的體會,當事人明白即可,要說到 旁人聽懂,需要有更多背景故事的說明,而 那已是另外一回事了。高中跨區聯考、高二 去清華參加某考試、高三那年爸爸住院、前 兩天的電話,這些都是曾發生的具體事件, 澄心時它們的到來是自然的,而其出現的樣 貌,不管是影像、不管是畫面、或僅僅只是 一閃而過的思緒,都是可以的。澄心者毋須 細述那事件本身,倒要有意識地聚焦在當下

身體的呼應,感知其共鳴,像是:情感是豐 富的、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一種像是暖暖 的感覺、像是一種被默默支持的感覺。 生活中的澄心偶有中斷是很自然的,尤其 是在共用的空間,像是家裡、辦公室、公園、 大眾運輸…等,中斷了,再回來就好,回來 後,把覺知再一次帶入身體,若能接續剛剛 的澄心,就接續;若有被打擾的感覺,甚或 懊惱、氣憤,也是可以的,認下它之後,不 消一兩分鐘它也就消散了,這時再邀請一次 深感即可。上述的澄心中斷了三次,第一次 中斷後,馬上就接上了;第二次中斷後再回 來則察覺到有被打擾的感覺;第三次中斷後, 就調整環境重新開始。每一次的中斷後,都 處在那個當下,內在的動靜是什麼就是什麼, 如此,澄心就能接續。 「距離今天 (8/8) 結束尚有三 個小時,歡迎把握機會在這特 別的日子裡,以『父親』為題來 澄心,如果你願意,歡迎分享給我。 今早六點多我已完成了這一回合的 澄心,並拋磚引玉得到了三篇非常 寶貴、無比真誠的分享。感動了三 回,感謝了許久。」上述這段話, 是再一次的邀請。其實無論哪一天 都可以澄心,但是在特別的日子裡, 容易觸景生情,澄心起來特別有味 道,而且知道有同學同好,在同 一天以同一主題來澄心,更有 一種共振的美好。 澄 心 的 好, 好 想 讓 你 知 道,再一次邀請你:誠 心澄心,澄心呈新。

BONHEUR 2021/09

11


正念輕鬆做父母

父母要懂得的 打開與關閉雙 打開與關閉 雙 O 技巧 我們無法避開「急忙」的社會洪流, 但我們可以學習讓「忙亂的心」Off, 「平心靜氣的教養」On起來!

16

◆文/林麗玲(正念教養專家)

久以前,有三對夫婦同時向上帝祈求賜

開始,然而經過時間流轉,這些潛能都足以

給他們一個健康、聰明、勇敢又有愛心

成為了不起的孩子,卻有了不同的結果。沒

的孩子。隔年他們願望成真,每個家庭都生

耐性、粗暴、隨意地對待,不懂也不尋求方

下了一個小寶寶,也開始快樂又忙碌的生活。

法,累積了暴力、自私、貪婪無所長;而悉

二十年後,這三對夫婦又來祈禱,第一對說:

心研究,則培育出了良善、智慧、熱情與愛

「為什麼上帝要這樣對我們,孩子現在成了

心。

暴戾的人。」;第二對說:「請救救孩子, 他自私、貪婪,又一無所長,怎麼辦?」; 第三對則說:「感謝上帝賜給我們如此良善 的孩子,他智慧、熱情又有愛心,真是我們 快樂的泉源。」

我常想,在現今高壓又發展急速的社會, 不管貧富的環境都充斥著讓父母分心、急躁 的各項事務,沒空、急忙、教養外辦(食、育、 樂等)、不要有事就好、快速粗暴地解決問 題就好…,即使有時間也沒精力和小孩好好

此時一道聲光傳出:「我給你們一樣可愛

生活,忙亂雜煩是家庭主旋律,每天在這樣

聰明的小孩,雖然每個孩子特點不同,但是

的氛圍中,若不能特意暫停一下,情緒失控、

他們的潛能都足以成為社會的驕傲。但你們

咆哮壓制成了父母常出現的面貌,這樣的情

之中,有的悉心研究培養、有的漸失去耐心,

緒累積會培育怎樣的下一代呢?

不去尋求方法,粗暴且隨意地對待孩子,導 致孩子越來越駑鈍,甚至走上歧途。」 三對夫婦同樣如願生下孩子,充滿希望的

12 幸福觀點

NO.22

孩子如同一面鏡子,會照出也反映父母的 內心狀態與言行。父母若忙亂暴躁,孩子很 難有安詳;父母常平心靜氣,孩子就自在成


長。我們無法避開「急忙」的社會洪流,但 我們可以學習讓「忙亂的心」Off,「平心靜 氣的教養」On 起來!

父母 Off 學: 1. 刻意品嚐當下:不榨乾所有時間,讓自己 學會留空來品嚐當下的滋味,好好呼吸、 走路、吃飯,我們會得到當下送出的滋養。 2. 緩一緩別急著出手:不急著用自己的答案 回答孩子的問題,而是帶著孩子一起思考 問題解決的方法。 3. 咒罵前先暫停:當情緒失控想咒 、數落孩 子時,讓自己離場休息,按個暫停鍵,想 想「問題是什麼?」「現在我要教什麼?」 直到有答案再面對。 4. 放下批評與比較:批評及比較會讓心更焦 慮、煩躁,對自己及對孩子都是負能量。 學習接受此時此刻的所有,就是最好的安 排及狀況,不馬上批評自會有空間收進更 多訊息做適當的判斷。 5. 困惑時尋求資源:給自己 Off 的機會,找 信任的教養資源消化壓力,同時學習教養 新辦法。

子努力的部分,鼓勵他。 3. 經營溫馨的家庭氛圍:即使在最忙碌的時 候,每星期至少一次與孩子輕鬆用餐;每 週規劃和孩子一起玩的時間(如:下棋、 玩撲克牌、唱歌、打球、散步運動等); 與孩子多分享自己小時候或和爸媽兄弟姊 妹互動的故事;睡前給彼此一個晚安抱抱。 4. 與孩子一起體驗生活:每天的體驗點滴, 能匯集孩子迎向未來的素養力。常給孩子 完成事情的機會,如:打掃、種植物、把 散亂的照片整理成家庭照相簿、出遊計畫 等等,都是讓他打開五感用心感受生活的 好機會。 5. 愛與歸屬的提供:每天幾分鐘聽聽孩子「擔 心什麼?害怕什麼?生氣什麼?快樂嗎? 滿足嗎?」讓孩子的情感有依歸,透過訴 說,可以再次統整自己的經驗,並找到因 應的方法。 親 職 角 色 是 漫 長 的 賽 跑, 沿 途 路 各 種 風 景、挑戰都有,所以我們得好好覺察什麼時 候 Off,好好練習什麼時候又要 On,一起加 油吧!

父母 On 起來: 1. 管理與教養小孩有關的合作關係:主動 與另一半、褓母、周邊親人、老師等建 立合作關係,找到對孩子的教養方向的 共識並適當的分工。 2. 增強孩子發展的優勢因子:用顯微鏡找 尋孩子的特色,培育他;用放大鏡看孩

BONHEUR 2021/09

13


心靈書寫

漫談婚姻~ 相互滋養彼此的生命

21

如何將戀愛時期的甜密,在婚姻生活中繼續發酵成醉人美酒? 答案:兩個彼此相愛的人要持續在婚姻生活中滋養彼此的生命。

◆文/洪月敏(成長團體帶領老師)

當戀愛時期的花前月下,變成婚姻生活中 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確實 讓很多人因此覺得:「天啊!婚姻生活怎麼 跟我想像的不一樣!」兩個相愛的人決定攜 手走人生的旅程,這旅程難免會碰到一些困 難,要如何永保這份難得的結髮情緣呢?培 養一些能夠滋養婚姻生活的品質和習慣,是 極其重要的學習向度。透過具體的實現,婚 姻生活可以因此越來越親密,越來越幸福快 樂。 以下是一些可以滋養婚姻的內在品質與相 處模式。

相互肯定和相互信任 任修女說:「

14 幸福觀點

NO.22

」 相互肯定是肯定彼此目前的狀態,不會拿 配偶跟他人比較,沒有用自己的標準來期待 或要求配偶。信任是相信一枝草一點露,不 同的花草樹木,各自有自己的開花時節。當 夫妻能夠如此相互肯定和相互信任,彼此的 心將深深受滋養,並因此更靠近。

相互欣賞、相互看重 任 修 女 說:「 」 無論再忙,也要跟你喝一杯咖啡。這是一句 很美的廣告詞,這也說出了人人的渴望:「無 論多麼忙,我都將你放在心上。」那怎麼做


可以讓親密伴侶感覺到被放在心上?也許是: 一杯咖啡,一杯茶,一朵花,一餐飯,一個 禮物,一個擁抱,一聲問候。 將彼此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是滋養婚姻生活 的重要態度。如果是:追求的時候一心一意, 結婚後卻將事業、孩子排在配偶前面,這會 大大減低彼此的親密度。其實,所謂的放在 最重要的位置,並不是如戀愛期總是要泡在 一起,而是在心中排在第一,態度上是如果 事業和婚姻有衝突,你會選擇婚姻,當然, 這是不太可能發生的狀況,因為夫妻總是願 意相互成全。

相互感激 感激是親密關係的養分,抱怨如同毒藥, 毒害彼此。如果夫妻之間認為配偶有義務滿 足對方的需要,那麼,當配偶滿足自己需要 時,會覺得理所當然,不會心生感激,當無 法滿足他的需要時,會產生抱怨,這是一種 破壞親密關係的心態。相反的,如果夫妻之 間能夠相互感激,每當配偶為自己做了甚麼 或成全了某些需要,都會因此心懷感激之情, 這將會增進彼此的親密度,並因此更願意為 對方付出。

避免的錯誤 - 應付 應付是指沒有真心、認真地看重對方,只 是表面的應對一下。例如:太太買了一件新 衣服,興奮的想讓先生知道自己穿上這件衣 服有多漂亮!當她換上新衣服,先生瞄一眼, 嘴巴說:嗯!好漂亮!很漂亮!卻繼續看著 他的電視,並沒有用心仔細欣賞。太太感覺 會是怎樣?我猜她會覺得先生在應付她,並 因此感到失望而減低之間的親密指數。

多一點關注力 如果夫妻之間能夠給彼此多一點的關注 力,這將增進夫妻關係的親密度。因為,關 注力是愛的具體表現,透過關注,你會知道 配偶今天氣色好不好?心情好不好?有沒有 需要特別關心一下。透過關注可以相互滋養 彼此的生命。

調整傷害婚姻的思想、觀念和行為 有些中國傳統觀念,會成為這時代幸福婚 姻的阻礙。例如:「男坐女紅,越做越窮。」 透過有意識的檢視和調整觀念,來免除親密 關係受到的不合時宜的想法和行為的負面影 響,並建立起有益親密關係的新思想和新行 為。例如:夫妻一起下廚,感情天天加溫。

接受自己和對方的弱點 所謂的「活出愛」,心理學家楊格說:人 能夠面對自己的弱才是最強的人,最會愛的 人。能夠接受自己的弱的人,才能接受別人 的弱。如果自己無法接受自己的的弱點,往 往也會因此無法接受別人的弱。因此,夫妻 要學習能夠在配偶面前,表達自己的挫折與 失敗,讓婚姻中相互扶持的重要價值有機會 被彰顯,你的伴侶也將會傾聽和陪伴你的心 情,支持你的下一步。當婚姻中兩個人能夠 如此敞開,相互接受和扶持不足,愛在彼此 的脆弱中被拓展,並深深滋養彼此的心靈。 愛總是會滋養出更多的愛,婚姻生活在這 些有效處方滋養下~愛將滿溢,永浴愛河絕 對可以成真!邀請您一起在婚姻中採取具體 行動滋養彼此的生命,為自己創造幸福快樂 的婚姻生活。

BONHEUR 2021/09

15


正念心幸福

東奧殿堂,見證正念智慧人生 台灣健兒在奧會殿堂見證正念的魅力與智慧人生。

◆文/蔣美華(諮商心理師)

22 (Tom Daley) 英國「跳水王子」湯姆.戴利 在奧會殿堂觀賽「打毛線」,反差的「賢 淑技藝形象」被讚爆,是他得金的秘密武器。 他說:「整個比賽過程充滿壓力焦慮,唯有專 注 (mindfulness) 編織,一念抑萬念,讓自己保 持平靜的心,就像冥想 (meditation) 一樣,編織 是我紓壓的方法,我非常喜歡」。疫情期間他 居家開始學習編織,發現專注這興趣對跳水訓 練相當有幫助,可以提升專注力又可以減壓。 充滿正念奇蹟的冥想、減壓、提升專注力的 奪金態度和精神,引起廣大正念愛好者熱議, 大家都好奇冥想是甚麼?正念如何減壓?為了 滿足大家對正念的好奇,也讓正念種子散播到 更多人的心田,讓我們看看台灣健兒在奧會殿 堂不僅捷報頻傳還不斷刷新歷史紀錄,已見證 正念的魅力與智慧人生。他們努力不懈的精神 令全世界看見,他們正念生命態度的體現,令 人讚嘆更值得學習。

∞ 羽球天后小戴 ∞ 自我支持鼓勵、慈心疼惜自己—「我只想告 訴自己:戴資穎,妳很棒!結果總是很殘酷, 也只能接受,但我盡力了。」 不斷自我對話的意識力,培育堅韌的心品 質—「努力到最後一刻,不要留下遺憾,盡情 的享受這個舞台,是我能做的。」「我也不是 無時無刻都滿滿的正能量,但專注的態度確實 可以幫助自己更好。」

∞ 羽球混雙麟洋配 ∞ 謙卑臣服、敬天謝地、堅持勇氣—讓全台熱 血沸騰的「勝茭」組合。首戰失利沒沒無聞到 勢如破竹勇奪金牌。兩人每次勝利歡呼時,身 體總是一正一反,如「聖筊」樣貌,被視為贏 球秘訣,心存感恩神明保佑。李洋:「等待奇 蹟,不如為自己留下努力的軌跡;期待運氣, 不如堅持自己的勇氣。」

16 幸福觀點

NO.22

∞ 鞍馬王子 ∞ 沉潛精煉 20 年,45 秒完美落地—從《翻 滾吧!男孩》苦練 20 載,以「湯瑪士迴旋」 霎那間的華麗燦爛,完美地攫住全世界的眼 光,可惜在難度分數些微落後獲得銀牌,成為 台灣首位奧運體操獎牌得主。李智凱:「雖 然我們是 Nobody,靠自己的力量可以成為 Somebody。」「輸贏不能控制,但努力程度 是我可以控制的。」 ∞ 小林同學 ∞ 帶著初心,時刻專注當下—年僅 19 歲榮登 世界桌球排名 5,林昀儒:「我不是神童,只 是堅持打好每一顆球。」 ∞ 高爾夫球銅牌得主 ∞ 學習不愉悅中,讓心理強大—台灣第一位奧 運高爾夫球銅牌得主。潘政琮:「我必須學習 如何在不順心的日子裡打出好成績,並保持精 神上的強大,專注於每一桿。」 過程重於結果,要相信自己—「人生中總是 在不斷的嘗試之下前進著,好與壞都是成長過 程;最重要的就是要相信自己,致勝關鍵的最 後一桿。」

∞ 拳擊賽銅牌得主 ∞ 接納生命限制,不斷超越自己—黃筱雯: 「我 改變不了我的原生家庭,但我可以改變自己的 命運:我改變不了父親,但我期許家人的相互 支持與祝福。」 ∞ 空手道寫歷史摘銅牌 ∞ 靜心沉澱、與自己同在—「小清新」文姿云 透漏她的貼身「魔鬼教練」也是未婚夫,始終 陪伴、鼓勵及督促她,「我練習時跟別人聊天, 他都會阻止我,叫我不要聊天,就是希望有時 間沉澱,靜下來想想。」


志工專欄

攝影:繆珮清

愛的心內話~ 與自己連結的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模式中重要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 需要及請求,以真誠地傾聽和誠實的表達,讓彼此 的溝通方式有愛的連結。

◆文/玉風水青(資深讀書會帶領志工)

在關係中能夠彼此理解、真誠溝通,是我 們都渴望而且追求的美好。這些年在非 暴力溝通的學習與察覺圈的運用有著深切的 應證,對我而言,更有效的幫助在於對自己 的內在察覺和與親密關係的連結。 對於休閒放鬆的方式,我喜歡到郊外散心 攝影,而家人會覺得假日塞車麻煩,只想宅 在家,對我的旅遊提議不感興趣而作罷。早 年的負面經驗讓我認為他們不重視我,誤會 我是個耽樂的人,在過往不明所以的慣性溝 通模式下一股怒氣和委屈感不知如何表達, 他們看見的就是我表現出悶煩的狀態。 學習了察覺和非暴力溝通後,慢下來去感 受同理自己內在的情緒,才真正梳理出我的 需要——原來我想要的是和家人有連結,以 及美好的共同記憶。當同理了自己,內在的 涵容空間變大了,也能客觀地去理解家人對 放鬆的需要是家裡的悠哉自在,也分辨出旅 行只是一個策略。 於是我再次提出的表達是:「當假日我們 各自做各自的事,我會覺得可惜,我想要的 是可以有美好回憶的連結,所以提出郊遊; 或者我們可以想想可以做什麼安排嗎?」這 樣真實的心內話是愛的連結,沒有評論指責 和要求。之後我們有了輕鬆和彈性的家庭活 動安排、或各自的行程,而我更清楚我自己 的需要、並可以為我自己的滿足需求負責。 非暴力溝通模式中有重要的四個要素:觀

察、感受、需要及請求,以真誠地傾聽和誠 實的表達,讓彼此的溝通方式有愛的連結。 以往我們不清楚自己內在心理運作模式 時,從外在的情境事件接收感官訊息開始, 我們因需求未能滿足而觸發負面情緒又不知 所以,往往陷入揮棍亂打、自傷傷人的思維 和語言中,造成彼此痛苦,讓關係有了裂痕。 從新的學習溝通模式,以觀察事實的態度, 不陷落過往經驗評論自我或他人的慣性,在 當下給自己一點時間去傾聽同理內在的感受: 「這影響了我什麼?這讓我解讀了什麼?我 感受到的情緒是什麼?」與自己重新連結, 因自我同理了情緒,而辨認出『需要』。釐 清自己有什麼需求時,我就可以清楚此刻的 感受和需要,學習表達並提出具體可行的方 法,然後彼此協調,進而感謝與回饋對方~ 願意這樣溝通所帶來的影響和助益。 也因為這樣具體的回饋,幫助我更清楚這 個溝通過程做了什麼?以及帶給我的幫助、 哪些需求被滿足了;這也讓對方能具體知道: 如何有效地共協美 好生活的信心。 真誠邀請大家一 起學習,以溫柔、 美好、感恩的方式 並且讓我們相互支 持與鼓勵,往愛的 言語路程前行。 BONHEUR 2021/09

17


台北 中心

與您一起成長的好朋友 ~任林台北聊心室 ◆文/林蒔萱(台北中心主任)

「各

」從 5 月中 到7月,我們一共舉辦了35場,陪伴了2,881人次! 警戒初期,父母、孩子們通通都要適應生 活的改變,心底更是充斥著焦慮、不安,任林 帶領人們第一時間獻聲:「停課不停學,爸媽 斷線沒;在疫情中找回安穩的自己;停課不停 學,那些讓父母抓狂的事;夫妻吵架,越吵越 有價…」以各種主題與成員聊覺察、認識情緒、 溝通和傾聽,即便警戒不能辦理實體課程,任 林也不放棄「陪伴父母一起成長」的使命。 當大家漸漸習慣居家工作、線上學習的生活 後,開始引頸期盼:何時解封?同時也擔心著 外在環境仍然不安全…任林諮商心理師們也陸 續公益聲援「喚回自我:疫情裡的身心安頓法 寶;飛越疫情知我心;疫情下自我安住與關懷; 喚起疫情風暴後的生命活力!就在今天!」陪 伴大家聊身心安頓。課程中成員互動熱烈,感 受到疫情帶來的身心衝擊,課後,小編更是用 心提供課程摘要:

身心安頓法寶 1. 在這次疫情裡,我發現到我自己… 2. 所以,我真正想要說的是… 3. 為自己想一個特質的形容詞… 4. 在身邊找到一個物品代表自己… 5. 運用冥想嘗試將有力量的自己放在自己心中。 6. 再給自己 3 個深呼吸,把新的自己收進來, 慢慢習慣。 P.S. 小小提醒:焦慮,不是真正的情緒,是認知!

飛越疫情知我心 1. 遇到難以決定的事件時,我可以:主動積極了 解資訊,幫助自己去釐清,什麼才是對自己必 要的、重要的,再為自己做決定!如果需要的 是支持,也可以尋求身邊的人聽聽自己說話。

18 幸福觀點

NO.22

2. 千萬不要浪費一個好危機,創造的動力在於 自己,在我們每一天所做的決定裡。 3. 所有萬物都有裂縫,裂縫能讓光照進來。 超過 2 個月的時間與家人緊密相處,正是 練習任林【愛的運動:愛自己、愛家人、愛生 命】的好時機!飲食,更是疫情間的一大考驗: 「愛,香香的;越愛越美麗;說一口好菜,幸 福的滋味;健康吃好心情;食療好食在…」愛 不是口號,實用的課程資訊,不僅能愛自己, 更能用來愛家人,讓愛落實在生活裡:

越愛越美麗 1. 跟自己對話,也要跟身體對話。 2. 善待自己、身體的細胞也會更美好健康。

幸福的滋味 1. 料理食物,心情很重要!先照顧自己的心情, 不勉強自己。 2. 內在的放輕鬆、想著為愛的人下廚,心情就 牽動了味道~ 3.「我願意!」這個心情對了,做甚麼都對了 !!

健康吃好心情 1. 飲食管理,是「吃對的種類、時間和順序」, 讓身體可以維持效能最好的狀態。 2. 每天第一餐的第一口,決定今天身體的吸收 率,健康吃、快樂吃,從優質蛋白吃起會對 身體產生好的啟動,水煮蛋是好選擇。 3. 一天的第一餐,建議用餐順序:蛋白質、水、 蛋、肉、菜、飯、果。 4. 健康的動機來自愛自己,透過觀察自己、了 解飲食習慣等,開啟自我覺知。 隨著疫情趨緩,大家陸續要回到正常的生活 方式,感謝疫情帶領我們看見自己的脆弱與渺 小,讓我們重拾陪伴家人的美好,保持覺知, 不斷學習,讓我們的內在能超前部署以因應外 在的變動,台北學習中心落實相關防疫規定, 歡迎各位一起回歸實體課程,共學共好! 台北任林學苑請見 P.25


台中 中心

不一樣的看見 ◆文/童錦麗(台中喜樂讀書會成員)

謝謝兩位讀書會帶領人分享陳大正老師的 文章和錄音檔,受益良多。昨晚睡前看 完文章後聽錄音檔,無法停止的淚水與鼻涕, 那種感覺與過往全然不同,心是平靜的,好 似被淨化洗滌般,又好像是找回被我遺棄好 久好久那顆失落的心。 每當要分享如何陪伴自己,和當下的情緒 感受在一起,我是相當困惑與害怕的,因為 我總覺得摸不著頭緒,究竟怎樣才能和自己 在一起?因此,這段日子以來,我幾乎每天 都會固定做以下三件事:

1. 靜坐 不論心情好壞,儘管思緒紛飛,我就靜靜 的看自己,看到沈穩的呼吸聲、看到自己其 實很幸福;也看到自己被困在外境的洪流中 淚流滿面……

2. 與花草共舞 我一直以為自己與花草無緣,後來才發現, 其實是我覺得時間很寶貴,搞這些很浪費時 間;但搬到苗栗後,每天接觸花草樹木,有 完全不同以往的看見,我確定這些一花一草, 都是療癒自己的好朋友,即便是拔草,我也

台中任林愛家學苑

樂在其中。

3. 奇蹟帶來寧靜心 「奇蹟課程」我常有看沒懂,有時候也會 被文字困住,但我每天固定操練一課練習手 冊,再搭配《寬恕的一年》,漸漸的,這種 寧靜的心情,會讓我有平安幸福感。尤其我 非常喜歡《寬恕的一年》這本書,淺顯易懂, 總覺得它有撫慰我心靈的魔力。 以前,這三樣是我認定每天「應該」做的 功課;現在,這三樣已經轉化成我每天「喜 歡」做的功課,我要感謝有一群好姐妹,在 認識自己的路上同行,我也要謝謝自己,願 意嘗試曾經以為我不可能喜愛的事。生命, 其實有無限的可能,不是嗎? 昨天透過大家的心 情 交 流, 讓 我 對 自 己 有 進 一 步「 不 一 樣 的 看見」,感謝有這個可 以放心說、隨意說的團 體,在這疫情蔓延、缺 水缺電、人心惶惶的時 刻,為緊張的心情灌入 一股暖流。

報名專線:(04)2310-9533

期程時間

活動名稱/內容

10/23

線上講座【後疫情時代的身心安穩之道】

週六 09:00-11:00

10/30

週六 09:00-11:00

11/28

週日 14:00-16:00

台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二段 560 之 8 號 2 樓之 1

堂數/講師 2小時/

在後疫情時代,學習溫柔地陪伴自己,及安定身心的 方法 。

陳家雯

線上講座【後疫情時代的新人我關係】

2小時/

臨床心理師

以新的眼光及態度學習與疫情共處之道;在後疫情時 代,學習自我調適,並建立新的人我關係。

陳家雯

國資圖公益講座-美好生活提案 【自我整理心法之男女有不同?】

2小時/

邀請您一同從有形的整理到心靈的整理吧!

臨床心理師

王聖華 老師

費用/備註 300元/人

兩堂合報優惠500元 ※已報名8月「擁抱愛自己的兩 堂必修課」講座者,另享兩堂 400元特惠

免費

BONHEUR 2021/09

19


新竹 台北 中心

一場探索自我的旅程 ◆文/陳思坎(新竹讀書會成員)

2020 年下半年裡參加了任林基金會舉 辦的讀書會,這一次讀書會的選書除了 有林美智老師的《小我與全人》之外,還多 加了一本介紹榮格不同原形的《情緒陰影》。

參加讀書會這三個月期間,在三十幾位團 體成員的陪伴下,踏上一場很有溫度的探索 自我之旅。帶領人每隔幾週就會安排電影欣 賞或停課,讓我很喜歡這樣子的步調。參加 這十幾次讀書會下來,我覺得讀書會的優點 不只是能夠督促自己看完一整本書,每次上 課帶領人也都會安排一些和書中內容相關的 活動或是冥想,在成員們的熱烈討論下、聽 到每個成員分享的生命故事,對主題也有更 深的體會。 這兩本書讓我體會到的是:平時的日常生 活中大家都會想要展現自己的光明的、好的 那一面,如果有 陰影面的話可能 會想要去壓抑 它,甚至會想要 去掩蓋他存在的 事實。然而,在 我們的生活中, 如果一味的去壓 抑陰影面的話, 我們就容易對自 己和他人都失去 興趣,更失去了 對人生的熱情。

20 幸福觀點

NO.22

其實這種行為對周遭的家人、朋友們相處 上來說是很不舒服的,當自己以這種「殺小 我」的方式對待自己內心存在的次人格時, 在不經意間或不注意的時候,就容易以相同 的態度對待自己身邊的人,在無形之中,就 以「殺小我」暴力的方式對待自己身邊最親 近、本應該要最珍惜的人。 相 反 的, 如 果 試 著 以 接 納 的 方 式 來 對 待 自己不理性的那一面時,會發現其實陰影面 之所以會跑出來大多都是有理由的。他們都 是有自己的訴求,當我們試著去傾聽、去接 納、溫柔的去對待曾經是自己最不欣賞的那 一面時,會發現我們很多的力量是來自陰影 面。當我們試著去了解他、辨別他時,會發 現他們也有各自的優點。我們也能夠在面對 陰影面的過程中,能夠更往下扎根,成長的 更茁壯。 最後用這本 書中我最喜歡的 一句話當總結: 「 如果生命是

一座森林,所謂 的 完 整, 就 是 能夠穿透自己 如樹影般的陰 影,然後看見, 陰影的背面亦 是光明。」


花蓮 中心

來自獄中的溫馨與省思 ◆文/黃秀梅(花蓮讀書會帶領人)

3、4 月分開始,我進入監獄帶 從今年的 領讀書會。剛開始要踏入監所時會有點 害怕,默默地會擔心如果我問了一些問題挑 起他們的情緒,他們會不會因為情緒而傷害 我…? 但透過第一本書、第二本書…,幾周的相 處下來,我可以發現他們每一個人的特質, 其實大都很善良。然而因為過去家庭對他們 的傷害、沒有遇到正確的引導,以至於沒有 分辨的能力,走錯了路…。 在他們分享的生命中,也讓我有很多的學 習、提醒,有時候我們在情緒低落的時,不 要做太衝動的決定,太衝動的決定有時候是 要付很大的代價才能夠平衡回來、有時甚至 很難挽回。其中有人說,因為過去心情不好、 覺得人生跌到谷底,剛好又有機會,就嘗試 吸毒,現在感到很後悔。這也提醒著我,其 實這個社會真的有很多陷阱,不小心進去了, 想回來就很不容易。

謝謝他們也讓我看到這個世界還是有很多 希望的,他們失去自由之後,也願意悔改, 慢慢地走上正道。在監獄帶讀書會,我也看 到我自己需要調整的眼光、態度,要把自己 歸零,不要用有色的眼光去看別人,也就是 要彼此尊重。 當我在讀書會課堂上有要求時,我發現他 們都很配合,有時候我的要求對他們來說應 該也有一些為難,但他們都很樂意做到。例 如我會出一些回家功課,他們都願意完成、 反思,也給我很多的啟發,真的很棒! 很感謝任林教育基金會,讓我們有這樣的 機會。在參加讀書會時真的有許多收穫,看 起來是我們在幫助別人、在做志工,其實得 到更多幫助的是我自己!也祝福任林能有更 多的志工進來,社區也能更認同我們的服務 工作、肯定我們,讓我們可以開更多的據點, 服務更多的人!

任林洄瀾 talkonline 線上課程 主

線上收聽網址 →

講 師

婆媳關係有撇步

8 月 16 日 14:30~15:30

陳翠臻

我的居家芳療師

8 月 23 日 14:30~15:30

莊麗端

為母則強,媽媽真偉大

8 月 30 日 14:30~15:30

陳翠臻

法扶小學堂 - 家庭暴力相關議題

9 月 6 日 14:30~15:30

陳雅敏 法官

家庭觀念的代間差異與溝通

9 月 13 日 14:30~15:30

陳翠臻

社區內的好朋友 - 社福中心

9 月 27 日 14:30~15:30

溫以欣 督導

BONHEUR 2021/09

21


雲林 台北 中心 學習站

超越時空的學習~線上讀書會新嘗試 因應疫情,任林的服務無論城鄉,都開啟線上服務之門,陪伴眾多不方 便出門、卻仍渴望成長的學習者;感謝帶領志工與我們一起前行……

◆文/楊閔晴(雲林讀書會成員)

從 5 月的疫情爆發後,生活型態有了 很大的轉變,孩子們的學校停課,工 作也改成居家辦公;為了配合防疫政策, 我們的讀書會暫停了,也減少了外出機會。 那半個月雖然 24 小時都關在家裡,卻更難 找出和自己獨處的時間,也無法好好整理 心情;和孩子更是常常出現衝突情況,那 段時間內心常常感到不安、焦慮、焦躁… 等等好多感受。

試,一次一次改善遇到的問題是很特別的 學習。

雖然線上讀書會要克服的問題比較多一 點點,比如連線品質或區域安全性等等, 和能與人接觸交流的現場讀書會相比少了 一點溫度也多了一點距離。然而,線上讀 書會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聊到特別有感 覺的文字時,也能於課後就直接在自己最 舒服自在的環境,馬上寫下感受與看見(之 也剛好在 5 月開班後一週,我們的讀書 前通常在讀書會結束後回家的路上受到干 會帶領人謝雯琪因為腳受傷,所以雲林學 擾,常常就忘了當下想記錄的感動),而 習站在疫情前就提議雯琪可以嘗試看看線 且還能有個目標提醒自己看書準備進度, 上讀書會。得知訊息的我很期待也很開心, 進而找出陪伴自己的時間,且能好好沉澱 因為不管在疫情前或是疫情後,參與讀書 自己的心情。 會時是完完全全屬於我的個人時間,可以 這段時間外在環境改變了我們的作息還 向先生和小孩請假!重新把注意力回到自 有生活型態,很謝謝雲林學習站及帶領人, 己身上,在這 2 個小時裡我可以和帶領人 願意陪著我們在這特別時期能透過科技和夥 及成員們一起分享討論,也能一起產生新 伴們一起做特別的事,相信現在的體驗與嘗 的覺察,和讀書會的成員們互相協調跟測 試,都會是將來我們美好的回憶及故事。

22 幸福觀點

NO.22


阿霞電影院

The Father

爸爸可否不要老~困在時間裡的《父親》 《父親》演繹了嚴父脆弱的一面,也讓我們看見女兒的無助及艱辛…… ◆文/梁美霞(資深讀書會帶領志工)

安東尼霍普金斯、奧莉薇雅柯爾所主演的 《父親》,敘述一位失智老人安東尼, 拒絕承認自己失智的事實,也將女兒好意安 排的一切照護拒絕於門外。然而,隨著時間 的推進,病情繼續惡化,他開始將時間、空 間給混淆,甚至連自己都認不得……。 在許多以阿茲海默症作為主題的電影,大 都從親人照顧的視角娓娓道來整個悲傷無奈 的故事,而《父親》卻是很罕見的~帶著觀 眾以阿茲海默老人的視角,一同陷入那種忘 記一切事物、搞混所有狀況,迷失在整個時 間與空間之中,帶給我們另一種迷茫的觀影 感受。 觀看過程中,我們會一直處在霧裡看花的 世界,不知道誰對誰錯?誰是說謊的那位? 誰又想陷害誰呢?正當我想從劇情中的小細 節,以及人物對話的蛛絲馬跡中,尋找線索 時,卻發現自己似乎陷入了「剪不斷、理還 亂」中…。 最 後, 我 放 棄 整 個 時 間 軸 與 真 相, 開 始 意識到我們其實與故事中的男主角安東尼一 樣,以阿茲海默症的視角在看待這個世界, 用他的思考迴路在理解所有事情的過程。 然而,劇情走到最後一場戲,揭曉了所有 的答案!導演將視角還給觀眾,發現原來安 東尼老早就已經待在安養院一段時間了,那

35

些發生錯亂的面孔、名字,大都是安養院中 的護理師與醫生。但因為阿茲海默症導致安 東尼一直被困在那幾個印象深刻的記憶中, 像是與女婿處不好的回憶和醫院中討人厭的 醫生作重疊,對大女兒要搬去巴黎,感到困 惑不解而不斷與他人重複提起…等等。 電影鏡頭帶著我們以安東尼的視角在看世 界,沉浸在阿茲海默症的腦袋迴路中,在這 不舒服又破碎的觀影體驗下,卻能得到最直 接的情感共振,產生極為強烈的飽滿情緒, 令人很不忍心,但也必須接受這樣的事實。 現今全世界醫療進步,平均壽命提升,許 多國家都進入高齡化社會,我們將會面臨很 多老年化的問題,就如電影中的老人失智問 題也是目前很多家庭的困境,子女晚輩該如 何面對與因應?是一大考驗。楊力州導演也 拍過一部《被遺忘的時光》,也是討論各種 令家人措手不及的失智老人生活狀態。 我 96 歲的父親去年住院好幾回,雖未失 智但是身體狀況也逐漸退化,在情緒上有時 會不穩定並哀聲嘆氣,讓照顧者心情也受影 響…。透過這部電影我們也可以重新檢視一 下,未來我們面臨這些困境時要如何面對? 如何進一步尋求支援與協助。

阿霞提示單 1. 當面對家人也有類似的老人失智問題時, 你是否會找社會資源呢? 2. 你和家人是否了解現今老人可以享有的各 項社會福利?

圖片引用自電影網站

BONHEUR 2021/09

23


課程 訊息

~ 書會 宜 適 的 個 讀 獨 一 立空間 ,有 成立 ,就近與 12 人 我們各學習中心連絡,即可 到 要找 只 ◆

任林愛家社區讀書會 愛自己愛家人 共 學 團 體 最新開課訊息 本表更新日期至 08 月 16 日止,最新訊息歡迎至本會官網或電洽各學習中心。

雲林學習站 社區教室

台北學習中心 帶領人

社區教室

書 目

期 間

帶領人

雲林縣.土庫如意瑜伽 ( 一上 ) 任修女的親子學堂 08/30-10/04

書 目

期 間

顏俐平

台北市.線上讀書會 ( 二下 )

共脩此生

08/31~10/22

黃瑞桃

雲林縣.土庫如意瑜伽 ( 一上 )

愛的學習

10/18-11/15

顏俐平

台北市.線上讀書會 ( 三下 )

結婚前結婚後

09/01~10/20

鄭秀慧

雲林縣.麥寮月光下農場 ( 二上 )

共脩此生

09/06-11/02

賴藝綾

台北市.線上讀書會 ( 一晚 ) 任修女的親子學堂 09/06~10/25

吳采穎

台中市.黎明圖書館 - 線上 ( 二上 ) 13 把開啟心靈感受的鑰匙 09/21-10/19

洪宛鈴

台北市.線上讀書會 ( 四上 )

孩子的心,我懂 09/16~10/21

李宜靜

雲林縣.大智 13( 三下 )

13 把開啟心靈感受的鑰匙 09/15-10/06

鍾慧美

桃園市.雅砌名園 ( 五上 )

電影賞析

梁美霞

雲林縣.大智 13( 三下 )

感覺 情緒的處理與自我肯定 10/13-11/03

鍾慧美

9/10,24、10/8,22、 11/12,26

台北市.中心教室 ( 五下 )

電影賞析

9 月 10 日

李宜靜

台北市.中心教室 ( 五下 )

電影賞析

09/24、10/08

呂秀圈

台北市.中心教室 ( 五下 )

電影賞析

10 月 22 日

梁美霞

台北市.中心教室 ( 五下 )

電影賞析

11 月 12 日

駱雅婷

新北市.三峽耶魯社區 ( 四晚 )

電影賞析

9/9, 30、 10/28、11/18

梁美霞

台北市.東園國小 ( 六上 )

電影賞析

11 月 20 日

王銀賜

雲林縣.雲林學習站 ( 五上 )

電影賞析

9 月 24 日

蕭惠櫻

雲林縣.斗六文化處 ( 六上 )

電影賞析

9/25、10/16

陳佩汝

新竹學習中心 社區教室

書 目

期 間

帶領人

新竹市.線上讀書會 ( 一上 ) 孩子的心,我懂

10 月 -11 月

呂宜蓁

新竹市.竹塹社大 ( 二上 )

09/28-12/14 林希璟 / 陳雅芬

孩子的心,我懂

新竹縣.家庭教育中心 - 線上 ( 二下 ) 結婚前,結婚後 08/17-09/28

呂沛翎

新竹市.線上讀書會 ( 二下 ) 孩子的心,我懂

台中學習中心

08/17-10/12

何美華

社區教室

書 目

期 間

帶領人

新竹縣.家庭教育中心 - 線上 ( 二晚 ) 結婚前,結婚後 08/24-10/05

呂沛翎

台中市.線上讀書會 ( 一上 )

共脩此生

10/04-12/20

張錦容

新竹縣.家庭教育中心 ( 二晚 )

台中市.東大附中 - 線上 ( 三下 )

感覺情緒的處理與自我肯定 09/15-10/20 走出乖小孩的受苦迷宮

吳淑蓉

8-11 月每月第二週二

李靜慧

孩子的心,我懂 新竹縣.家庭教育中心 ( 三上 ) 03/31-09/08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葉珍伶

創造幸福腦,與 新竹市.婦女館 - 線上講座 ( 三上 ) 08/04-08/25 壓力做好朋友

周美慧

新竹市.精神健康協會 ( 三上 )

9-12 月每月第一週三

鄭瑩華

13 把開啟心靈感受的 09/08-10/20 鑰匙、非暴力溝通

沈燕芳

08/04-09/01

謝安淇

新竹市.線上讀書會 ( 五上 ) 任修女親子學堂 10/19-11/30

余珮雯

花蓮市.線上讀書會 ( 四下 ) 任修女的親子學堂 08/12-09/02

陳月英

新竹市.線上讀書會 ( 五下 ) 與自己合作、愛的運動 08/13-09/17

賴怜秀

花蓮縣.主愛之家 ( 三下 )

情緒奏鳴曲、勇氣心理學 09/17-12/03 阿德勒觀點的健康社會生活

周美慧

新竹縣.家庭教育中心 ( 三上 ) 新竹市.線上讀書會 ( 三晚 )

新竹市 . 竹松社大 ( 五下 )

電影賞析

電影賞析

個性 DNA

桃園市.恩光讀書會 ( 日下 ) 任修女的親子學堂 3/7-10/3 每月第一週日

郭宜中

說明:1. 社區教室 / 團次名稱後 ( 三上 ) 表示為星期三上午, ( 二晚 ) 即為星期二晚上。 2. 線上課程無地域空間限制,歡迎多多參與,詳情 請電洽各學習中心。

24 幸福觀點

NO.22

沙鹿區.深波圖書館 ( 四上 ) 彰化縣.永靖國小 ( 五上 )

任修女的親子學堂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09/09-11/25

駱麗芳

13 把開啟心靈感受的鑰匙 09/17-11/26 感覺情緒的處理與自我肯定

顏雅蕙

花蓮學習中心 社區教室

書 目

期 間

帶領人

孩子的心,我懂

08/11-09/15

黃秀梅

花蓮市.花蓮中心 ( 五下 )

電影賞析

08/13-08/27

任庭萱

花蓮市.救世慈善協會

愛的運動 / 電影賞析

8 月 23 日

任庭萱

花蓮市.信義國小

親職座談

9 月 18 日

陳翠臻

花蓮縣.長橋國小

親職座談

9 月 24 日

陳翠臻

花蓮縣.康樂國小幼兒園

親職座談

10 月 23 日

張明慧


9 ~ 10 月諮商心理師時間表 時間

星期一

上午(10-12 時)

星期二

星期三

吳健豪

王琇慧 王琇慧

下午(14-18 時)

蔣美華 謝欣惠

王天興

晚上(18-21 時)

謝欣惠

蔣美華

台北任林愛家學苑 期程/時間 9/2 週四下午

14:00-15:00

9/6 週一晚上

19:00-20:00

星期四

星期五

王天興

鄧年嘉 鄧年嘉

報名專線:( 02)2778-0703 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 100 號 5 樓 活動名稱/內容

堂數/講師

【直播公益講座】聊夢療心,未完待續

單堂/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與事實是相反的」真的是 這樣嗎?夢,要告訴我們什麼呢?一起來聊吧!

諮商心理師

鄧年嘉

【直播公益講座】愛的「心內話」— 重建親密關係的聊遇~非暴力溝通

單堂/

愛,要怎麼說?心裡想的、表達出來的、被接收的,好像 都不太一樣…一起來聊如何說「心內話」吧!

老師

繆珮清

【聆聽內在來澄心】

19:00-21:30

澄心(Focusing)最初是由Eugene Gendlin教授於1960 年初期就開始研究整理,是一種自我覺察的方法,也是學 習傾聽自己的方式,特別在面對那些沒有辦法用言語形容 的感覺/事件,可以透由澄心更認識它…學會澄心法的操作 善用內在主人三招:察覺、認下、多陪伴,三階段九步驟 的澄心歷程;並學會在同學的陪伴下進行澄心。

10/4-10/25

【愛的「心內話」—重建親密關係的聊遇】 非暴力溝通

9/15-10/6 週三晚上

週一晚上 19:00-21:30

1. 推薦書籍:《愛的語言-非暴力溝通》 2. 招收至多16人

四堂/

王銀賜 老師

四堂/

繆珮清 老師

【直播課程】聊夢療心,未完待續:歐曼讀夢團體 10/7-10/28 週四下午

14:00-16:30

10/16-17 週六日兩天

09:30-17:00

「我為什麼會什麼會做這樣的夢?」你腦中是否曾經閃過 這個問題呢?夢是誠實的,夢是真實存在我們內在心裡。 醒著的我們不停接受感受與感覺而夢裡的我們也是如此陪 伴著這些情緒。透過老師的引導陪伴,我們一起深入夢中 從夢境看見內心,聊夢療心,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四堂/

鄧年嘉

諮商心理師

【薩提爾溝通模式】陪伴的力量,從對話開始

孩子的陪伴方法百百種,但到底什麼方式可以幫到我呢? 四堂/ 從諮商專業到和諧粉彩,2.5小時帶你不只感受手做的溫度,謝欣惠 同時認識情緒在心中的流動,新學期,這是送給你和孩子 諮商心理師 陪伴的禮物~

費用/備註 公益免費 掃描加入社群

公益免費 掃描加入社群

一般報名3,500元 早鳥優惠3,200元 (8/20前完成繳費) 舊生優惠3,000元 志工八折優惠2,800元 一般報名3,000元 早鳥報名2,800元 (9/24前完成繳費) 舊生優惠2,800元 志工優惠2,600元 一般報名3,000元 早鳥報名2,800元 (9/24前完成繳費) 舊生優惠2,800元 志工優惠2,600元 一般報名4,500元 早鳥優惠4,000元(9/3 前完成繳費) 舊生優惠3,800元 志工八折優惠3,600元

【薩提爾溝通模式進階課程】冰山轉化與整合 11/20-21 週六日兩天

09:30-17:00

本課程你將學習:認識Satir家族治療師的生命信念、冰山 理論;探索重複困境中的內在冰山;冰山轉化:僵化的觀 點規條、調整期待、學習放下未滿足渴望;冰山整合與一 致性。工作坊進行方式:體驗性學習、小組分享與討論、 角色扮演與雕塑。

四堂/

謝欣惠

諮商心理師

一般報名5,000元 早鳥優惠4,500元 (10/22前完成繳費) 舊生、志工優惠4,000元

我們的活動還有很多,名額也相當有限! 邀請您掃描 Qrcode 查詢完整活動資訊,搶先報名! BONHEUR 2021/09

25


任林教育基金會以真善美的態度, 從最基層的家庭教育著手, 期待每一個人都能真誠面對自己, 無欺、無愧,腳踏實地過每一天……

向詐騙說,不

愛的推手

!

經參加一個以「愛」為主題的講座,一位學員問老師:「請 問我們要如何用愛來對待詐騙集團?」猶記得老師的回

答非常絕妙:「二話不說,打電話報警,這是最大的愛,愛他、 愛別人也愛自己。」 有句諺語說:「容忍或隱藏詐騙,就是最大的詐騙。」近來, 詐騙集團的黑手伸入公益團體,許多熱心公益的捐款人,一心 善念卻被利用來詐財,頻頻傳出受害案件,情何以堪? 社會良善需要大家一起維護,捲起袖子,勇敢大聲疾呼:「拒 絕詐騙!」希望政府、民間以及每一個人都能擔負起這個責任, 共同扭轉社會的價值觀,我們要建立一個「寧可無愧失敗,也 不要詐騙而成功。」這樣正確的社會觀。 任林教育基金會以真善美的態度,規劃有品質、有效益的服 務方案,從最基層的家庭教育著手,期待每一個人都能真誠面 對自己,無欺、無愧,腳踏實地過每一天,我們相信這樣的信 念終能傳至社會每個角落,直至詐騙消失的那一天為止。

常見詐騙手段: 接到以下電話,請不用懷疑,立即打 165 防詐騙電話。

ī 假冒基金會員工,說明內部系統有問題,導致扣款錯誤,要 確認會員資料。 ī 跟您確認捐款金額,博得您信任,接著要確認資料或轉帳。 ī 內部員工疏失,通知您要…。 ī 滿意度調查,最後要您核對個人資料或是捐款等。

反詐騙因應: ī 永遠不要提供個人資料。 ī 不要依照指示按任何號碼。 ī +886 九成是詐騙,不要主動回電。 ī 馬上反應給捐款單位,並分享提醒親友們這個訊息。 據 165 專線統計,有許多公益團體受害,主要是以解除分期 付款為詐騙說法。任林教育基金會非常愛護我們的捐款人,我 們絕對會盡全力守護大家的權益,希望您繼續給予支持,並一 起對詐騙集團說:不!

26 幸福觀點

NO.22


愛的 推手

感謝 參與任林傳愛的天使(110/06/01 ~ 07/31) 感謝您!與我們一起成為愛的園丁!因為您的愛心,愛的種籽才得以至各角落生根發芽~ 任林也因此得到最大的鼓勵與支持~盼望您能持續支持與捐款,攜手為家的幸福而努力!

一般捐款

吳○貞

林○勳

張○華

黃○如

劉○瑄

羅○珠

龔○祖

吳○賢

林○霙

張○雄

黃○芳

劉○鈴

蘇○明

歐○吉章

邱○瑜

張○儀

黃○桂

劉○濬

蘇○鳳

周氏養女

王○仙

呂○芬 呂○峯

邱○靜

張○鶯

黃○喬

蔡○宇

顧○玲

無名氏

王○安

呂○萱

侯○連

梁○一

黃○媜

蔡○君

龔○芬

王○良

呂○蓁

施○雅

許○嫚

黃○惠

蔡○枝

王○芸

宋○珍

洪○杏

連○粉

黃○蓉

蔡○珠

王○玲

宋○嫺

洪○苹

郭○英

黃○慧

蔡○曦

王○娟

李○香

洪○雪

陳○月

黃○賢

鄭○玫

王○財

李○宸

唐○玲

陳○如

黃○麗

鄭○慧

王○傑

李○庭

徐 ○

陳○宇

楊○怡

蕭○原

王○鴻

李○鳳

徐○玉

陳○汝

楊○雪

賴○云

古○芸

李○曉

徐○華

陳○君

楊○晴

賴○綾

食芳美食

田○盛

李○諭

翁○端

陳○均

楊○銘

賴○蒼

桃山日本料理小吃店

朱○貞

周○蓮

翁○蓮

陳○幸

楊○慧

賴○麗

財團法人天主教社會服務修女會

朱○華

林○如

高○忠

陳○怡

葉○華

謝○玉

財團法人感恩社會福利基金會

朱○賢

林○玲

高○茹

陳○芬

葉○瑩

謝○安

朱○翰

林○美

高○雅

陳○琪

葉○興

謝○芳

財團法人新竹縣天主教耶穌聖心烏 蘇拉教傳修女會附設新竹縣私立博

江○誼

林○恩

常○之

陳○群

廖○君

何○冰

林○珠

張○云

廖○彥

謝○城 謝○峯

余○芳

林○級

張○仁

陳○壽 陳○嫱

廖○貞

謝○軒

吳○夫

林○茹

張○文

陳○甄

廖○卿

謝○淇

吳○文

林○婷

張○治

曾○英

廖○偉

謝○薇

吳○平

林○微

張○玲

游○達

褚○蘭

簡○哲

誠御早點

吳○民

林○鋒

張○莉

費○梅

劉○英

魏○芝

鴻鈴商行

吳○青

林○儒

張○菁

黃○丹

劉○連

羅○彥

藍盤子早午餐美崙中美店

王○又

團體捐款 Jen Retail Properties Limited 仟楊工業有限公司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洄家共好全人關 懷協會

愛幼兒園 湧苑冷飲店 象王快適生活館-新豐新庄子店 照達商行

任林教育基金會 110 年 06-07 月收支明細 收 入 項 目 捐贈收入 - 一般 ( 小額捐款 ) 專案捐贈 - 董事會捐款

1,190,310 900,000

支 出 項

任林社區讀書會

372,172

任林學苑

237,413

義賣收入

26,789

志工團經營與培訓

269,708

其他收入

33,054

諮商輔導

116,676

租金收入

400

各中心專案支出

230,479

教育推廣

586,659

出版與線上學苑

168,745

行政管理

296,742

總收入

2,150,553

總支出

2,278,594

本期結餘 -128,041 BONHEUR 2021/09

27


~ 察 、陪 伴 、成 長 覺 、 愛

任林促進父母自我成長,一人改變,全家改變! 邀您一起【以愛傳愛.愛滿人間】,幫助更多渴望成長的家庭。

捐款資訊  新增 LINE Pay 小額捐款,請掃右方 QR Code → → →  銀行匯款及 ATM 轉帳:代碼 013 國泰世華銀行內湖分行; 帳號 073-03-200060-3 戶名 / 財團法人台北市任兆璋修女林美智老師教育基金會  郵局劃撥捐款:帳號 /1962-4958 戶名 / 財團法人台北市任兆璋修女林美智老師教育基金會  郵局帳戶定期捐款授權書,請上本會官網下載或來電索取 (02)2778-0703 分機 25 ※ 銀行或郵局劃撥捐款,請註明捐款者的姓名、連絡電話和地址,謝謝您!

信用卡捐款授權書 姓名: 生日:民國

身分證字號: 年

日 E-Mail:

電話:( 市話 )

手機:

通訊地址:□ □ □

□ 每月捐款:□ 300 元

□ 600 元

□ 單次捐款: 捐款期間:自

□ 其他金額:

元 年

月起

信用卡別:□ VISA □ MASTER □ JCB □ 聯合信用卡 發卡銀行: 信用卡號: 有效期限:西元

-

-

持卡人簽名:( 同信用卡背面簽名 ) ※ 如收據抬頭與捐款人不同,請提供其身分證字號: 收據抬頭:

□ 每月寄發收據

□ 年底寄發收據

個資使用說明:任林向您蒐集之個人資料僅限使用於本會於章程上所載之目的事業 , 並遵守 ( 個資法 ) 之規定妥善保護您的個人資料。

資料填妥後,請傳真:(02)2778-0719 或郵寄:台北市 106 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 100 號 5 樓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