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4日达赖喇嘛尊者与华人量子科学家对谈

Page 1

达赖喇嘛尊者与华人量子科学家对谈

2023年09月04日北印达兰萨拉·行宫

中文翻译:蒋扬仁钦博士 文字记录:格赖却英

达赖喇嘛尊者:

我非常⾼兴今天能再次⻅到华⼈的法友们,以

这个世界的东、⻄、南、北四⽅来讲,东⽅像汉地、藏地以及蒙地 这三地的佛教受到了极⼤的影响,以藏传佛教⽽⾔是寂护论师来到 藏地之后将藏传佛教兴盛和弘扬光⼤,以我个⼈为例从⼩就要学习 ⼤教典的内容,所学的内容是属于中观的部分以及量学的部分。

以前我在藏地的时候对科学就很感兴趣,⽽且在跟⽑泽东主席 会⾯的时候我也跟他说过我非常喜欢科学,那时候⽑泽东很⾼兴地 说:“

喔,你喜欢科学这很好、非常好,但宗教是迷信!”

⾃从流亡以后我也遇到了许多的科学家,尤其是有⼀阵⼦对⼼ 理学有关注的、想要知道如何建立内⼼宁静的这些科学家们,会来 这⾥找我,跟我会⾯。因为在他们的领域⾥⾯虽然对⼼理学有关

注,但有很多的资讯仍然不是很充分,所以会特意来这⾥向我咨 询,于是他们都非常的⾼兴。

于⽣理层⾯和⼼理层⾯两者的比较下,我们内⼼的层⾯才能够 决定幸福与否,如果我们要建立内⼼的平静,那么有关⼼理这⽅⾯ 的学问必须要拥有。尤其是我们不想要的这些烦恼是怎么来的,我 们要知道这些烦恼都是来⾃爱我执 比起他⼈更爱⾃⼰的执著, 以及来⾃我们⽆论看任何东⻄仿佛都是客观、真实存在的这种执著 ⽽产⽣的。

早上⼀醒来,我就会去思维菩提⼼来对治爱我执、思维空正⻅ 来对治真实执著,这对我的内⼼有极⼤的帮助。尤其是当我在思维 菩提⼼、观想菩提⼼的时候,⽆论是共产党对我个⼈的批评或者是 对我们藏⼈的压制、欺负,我不但不会对这些加害者⽣⽓,反⽽觉 得他们是怜悯的对象。由此可⻅,观修菩提⼼会让你的⼼胸开阔, 会建立你内在的和平。

我⼏乎可以这么说吧,如果今天⽑泽东还在世的话,当他听到 我搭配着科学来介绍⼼理学⽅⾯的内容和资讯的时候,我相信他听 到这些内容之后也会成为佛教徒,因为⽑泽东非常的喜欢我。

有⼀次,在快要离开北京的时候,我正参加⼀个由刘少奇副主 席主持的常委会会议,忽然收到消息说⽑泽东正在等我叫我过去, 传⼝信的⼈问刘少奇是否可以⻢上离开,刘少奇说没问题可以⻢上 离开去⻅⽑泽东主席。于是我来到中南海,那时候⽑泽东正在外⾯ 等我,他善待于我,对我非常好。所以我预测,假使⽑泽东今天还 在世的话,说不定我可以帮助他,让他改变(宗教是迷信)的⼼ 意。

⽑泽东虽然⼤⼒的宣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但是背后并没有 ⼼理学这⼀套完整的基础。我到访世界各地会⻅过许多⼼理学等其 他科学⽅⾯的专家和权威,跟他们会⾯交流之后打从⼼⾥⾯的发 现,如果要真的改变内⼼的话,那烂陀佛教⼤学所流传下来的这⼀ 套体系,也就是搭配着中观与量学的思维来改变内⼼,真的是最好 的⽅式和途径。

宗⼤师曾经说过这样⼀句偈颂“未曾普及佛法宝,或曾兴盛今已

衰。”“未曾普及佛法宝”,佛法未曾普及的地⽅,像是⻄⽅;

“或曾兴

盛今已衰”,像是汉地等,以前兴盛过佛法,但是后来衰退了;我相 信透过我的努⼒,在让这些地⽅再次兴盛佛法宝的同时,也可以将 佛法宝遍及到⻄⽅。我现在虽然已经八⼗八岁,但是⾝体仍然很健 康,思维还算很敏捷,我相信在未来的⼗五到⼆⼗年间,绝对还会 为⼈类的社会做出贡献。

我最终的⽬标,就是希望⼤家都有⼀个共识 ⼈类皆是⼀

体,在这个理念下建立世界的和平。我们都是以相同的⽅式出⽣, 都是在吸吮⺟乳的情况下逐渐成⻓,因此我们八⼗亿⼈都是⼀样 的,没有差异。

⼩时候我有许多回教徒的邻居⼩朋友,我们会⼀起玩耍,⼤家 天真⽆邪,并不会因为宗教信仰跟我不同⽽不跟你玩,没有这种的 区分。其实回到我们原始的层⾯,会发现⼩孩⼦在天真⽆邪的阶段 会视所有⼈皆为⼀体,⼈类都是⼀体的理念其实早就种植在⼩孩⼦ 的⼼中,只是后来接受教育的时候,我们慢慢有了这是我的种族、 这是我的宗教……

既然我们出⽣的时候就有这种⼈类皆为⼀体的理念,那就应该 好好的宣扬⼈类皆是⼀体的这个理念,让七八⼗亿的所有⼈产⽣这 样⼀个共识 我们皆是⼀体。以流亡的⾝份来到这⾥之后我遇到 更多的⼈,越是遇到更多的⼈我越是发现⼤家都是⼀体的、相同 的。除非遇⻅个三只眼之⼈,那会感到很奇怪、很压抑;我们都是 同样的⼈,⼀张嘴,两只眼,不是吗?虽然在这个世界的东⻄南北 四⽅会有不同的国家和区域,可是在这⾥⾯住的都是相同的⼈呀, ⼤家都是⼀样的⼈。

所以我常说,我们⼈类八⼗亿⼈的共同责任是什么呢?回到原 始的层⾯即我们⼤家都是⼀体的理念,因为我们都是同⼀个模式出 ⽣、都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八⼗亿⼈要共同秉持这样⼀个理念 ——不分你我、都是⼀样、都是共同体,以这种坚信的理念来建立 世界的和平,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这世上所有的⼈都是想要离苦得乐的,就离苦得乐的想法和追 求⽽⾔都是⼀样的,那为什么要去区分敌、友呢?没有意义呀!所

产⽣了你、我的区别。

以,我所发愿的、也是我所期望的是:在七八⼗亿⼈皆是⼀体的理 念的坚持之下,我们能够建立世界的和平。当然在我们的⼤教典⾥ ⾯,也说到我们这个南瞻部洲、地球将来会经历火劫等由四⼤⽽造 成的灾难,但在这个灾难还没有发⽣之前,我们⼤家都坚信⼈类皆

是⼀体的理念,好好的和睦相处,这是我所期待的。

在我们的经典⾥⾯说到了南瞻部洲、这个地球将来会经历火 劫,当然在其它的星球也会经历⽔劫、⻛劫等,按照现在科学家所 说的全球暖化的问题来讲确实是如此,确实是来⾃火⽅⾯的灾难。

所以在火劫还未发⽣之前,务必要以⼈类皆是⼀体的理念,好好的 建立内⼼的和平,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和扶持,不要再区分你、

台湾国立中⼭⼤学物 理系讲座教授杨弘

敦:有个非常有名的 量⼦⼒学实验,当⼀ 颗电⼦打到屏幕上的 时候你会发现只有⼀ 个点,但是⼀颗电⼦ 经过非常微细的双狭 缝的时候你会在屏幕 上看到⼲涉条纹,你 会感到很好奇这个电 ⼦到底是从哪⼀个狭 缝⾥⾯跑过去,当你 去了解它、观察它的 时候,⼲涉条纹就会 消失,⼜剩下⼀个 点,好像电⼦也不想 我们提早揭露它的天 机。

提问⼀
我。

这给我们⼀些⼈⽣哲学的体悟,假如你设定⼀个⽬标,在达成 这个⽬标的过程当中,如果执著于或太在意于经历种种的困难、磨 难和阻碍,也许会达不成⽬标。另外⼀个看法就是你设定⼀个⽬标 以后,不太在意最后是否会达成此⽬标,你享受的是(达成⽬标前 的)过程,过程好像比⽬标更重要。

这两种不同的观点:⼀个是很注重⽬标,但你去⼲涉它的时候 很可能达成不了⽬标;第⼆个是你努⼒的时候,也许⽬标并不是那 么重要,重要的是那个过程,说不定会得到期待以外的收获。就这 两个观点请尊者以智慧来给我们开⽰⼀下,谢谢!

达赖喇嘛尊者答:⽆论是过程抑或⽬标,务实的态度是最重要 的!也就是说你还没有达成⽬标之前、你还没有产⽣过程之前,先 去研究这个过程也好、⽬标也好,是否有办法达成,是否是务实 的。你们要透过计算的⽅式去建模、推导⽬标假设这么设立的话有 没有办法达成,这个要去做计算。

以我们佛教徒来讲,祈愿⼀切有情都能够离苦及苦因、具乐及 乐因、都能够成佛,可是到⽬前为⽌都没有做到。但这么想,对我 们是有帮助的,对我们内⼼的安乐是有帮助的。⽽且我每⼀天都在 祈愿:“乃⾄有虚空,以及众⽣住,愿吾住世间,尽除众⽣苦。”虚

空未尽之前,众⽣的痛苦未消除之前,我都要住在这世间,消除众 ⽣的痛苦,这是我每天都回向的内容。并且佛教的典籍⾥⾯也说到 了为利益众⽣⽽成佛,我们要花的时间是三⼤阿僧祗劫,其时间基 本上是不可计数的。

提问⼆

台湾国立中⼭⼤学物理系讲座教授杨弘敦:现在5G通信⽹络、

⼤数据等科技发展迅猛,尤其是(AI)⼈⼯智能ChatGPT给我们带来

深远的影响,以前我们常说百闻不如⼀⻅,现在即便亲眼⻅到了也 不⼀定就是百分之百的真实情形,这对我们⼈与⼈之间的互动或相 处造成巨⼤的影响,很多真假难辨的事情常常发⽣。那么请教尊 者,在现在这个⼈⼯智能泛滥的时代,对于⼈与⼈之间的真诚相 待、⼼灵交流,我们应该如何来调整和适应?

达赖喇嘛尊者答:

刚刚讲到以务实的态 度决定⽬标和过程, 比如愿⼀切有情众⽣ 都能成佛,可是这个 到⽬前为⽌没有⼈能 够做到、也做不到, 但是其务实的⼀个态 度是说,因为你在修 ⾏的过程当中设定这 么⼀个远⼤的⽬标,

所以你的内⼼是非常 安乐的,冲着这个安 乐我们也算是另外⼀ 个务实的态度,我们 可以去这么想,即便 到⽬前为⽌这个⽬标 没办法达成,在此过 程当中它会带来另外 ⼀个务实的效应 让内⼼安乐。同理, 哪怕现在是⼀个资讯

发达的时代,有时换个⾓度讲不⼀定是坏事,因为每件事情都可以 从它的不同层⾯去观待。

但是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保持⼀个客观且检视的态度,即 便是我们佛教徒的导师释迦牟尼佛也跟我们说:“比丘与智者,当善 观我语,如炼截磨⾦,信受非为敬。”不要⽆条件的⻢上接受我的 话,你要先观察检视我所说的话,之后再来信奉,所以客观检视的 态度要随时保持,这⼀点很重要。

以智慧的层⾯来讲要随时观察,但是以内⼼的层⾯来讲帮助他 ⼈、善待他⼈之⼼不能退失,就如刚刚我所说的:“乃⾄有虚空,以

及众⽣住,愿吾住世间,尽除众⽣苦!”这种⼼⼒要永远

保持。因此

随着时代的迁变,比如我们成佛的时间需要三⼤阿僧祗劫,在如此

漫⻓的时间当中,什么样的变化和现象都有可能会发⽣,但是⼼⼒

永远不要退失,善待他⼈、利益他⼈的⼼⼒永远要保持。

在这个⼈⼯智能的虚拟世界,⼈与⼈之间的信赖会消失,我们 该怎么处理呢?我的答案是,如同佛陀对他的弟⼦所教诫般:“比丘

与智者,当善观我语,如炼截磨⾦,信受非为敬。”同样的道理,我

们接受任何资讯的时候都要保持⼀个客观和检视的态度,不要⼀接 触到资讯就立⻢相信,就像佛教徒不应看到任何⼀部佛经就⻢上⽆

条件接受那样,意思是⼀样的,都要先观察。现在有很多科学的途 径可以让我们去观察真相为何,我们要去好好的了解这些资讯,好 好的观察,不要⽆条件的接受。

提问三

台湾国立成功⼤学物理系特聘教授陈岳男:2022年诺⻉尔物理

奖颁给包括尊者您的老朋友安顿·蔡林格(ANTON ZEILINGER)在 内的三位物理学家,以表彰他们对验证⻉尔不等式的贡献,在某种 程度上来讲,⼀旦⻉尔不等式的验证成立,就意味着爱因斯坦所提 出的⼀切关于物理学界的理论都将被推翻,也就是说微观的物质世 界并不存在所谓的客观真实性,也即否定的物理的真实状态并非跟

观测没有关系,这⾥想要请教尊者,在中观派⾥⾯如何诠释没有客 观真实性?

达赖喇嘛尊者答:在以前旧社会的时候我们⼤部分都是以信⼼ 为主的,⽆论是以宗教的⼀个实践也好、或者我们谈及⼼理⽅⾯的 ⼀个内容也好,都是凭着⼀股信仰或信⼼的⼒量去维持该传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慢慢的⼈们会以⼀种客观和检视的态度 去做观察,这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事情都并非像之前所看到、所认 知⼀样,所以会有寻找之后找不到、不可得的现象。在这个不可得 的时候,中观派⾥⾯所说的“⼀切皆是唯名识施设⽽有”的概念就非 常重要。

这种观察和检视的态度所得出的不可得的结论,对于我们真实 执著的减缓是有帮助的!因为我们觉得

他本来就是如此、他的

客观现象即是如此,我们会有⼀种真实的执著,对减缓这种执著是 有帮助的。

但是要如何安立这些的作⽤呢?我觉得最终就是搭配着中观论 典的术语来讲就是唯名⾔施设⽽有仅此⽽已。唯名⾔施设⽽有是说 并不是没有,不否定他的存在,不过他所产⽣的作⽤或呈现的属 性,只是在⼀种世间通俗的说法当中存在仅此⽽已。

我们看任何的事物,⽆论是外在的事物还是内在的感受,都会 觉得这是⼀个很客观的、⽆关主观意识或⽆关主观名⾔,好像很客 观的从境上事物本⾝⽽有的,这是我们的看法,并且我们也会这么 执著,这个执著叫做我执,⽆论是⼈我执还是法我执,这个叫做我 执。这时候,我们就要透过观因相的⾦刚屑因、观果的破有⽆⽣

因、观性质的离⼀离异因、以及四句⽣因,以种种的理由来观察这 个事物属性的时候,会发现什么都是不可得的、都是找不到的,这 时候对直接破除这个我执是有帮助的!

⽽且《入中论》⾥⾯也说到“如影像等法本空,观待缘合非不有” , 我们看到的所有⼀切并不是没有,但是⼜不像我们看到般的透过寻 找可以找得到。然⽽,如同看到般的去寻找之后找不到,我们不能 否定他的有,他是因缘和合⽽被认定⽽有、被施设⽽有的⼀个内容 物,仅此⽽已。早上我⼀醒来就会思维空性,《入中论》中说:“如

影像等法本空,观待缘合非不有,于彼本空影像等。亦起⻅彼⾏相 识,如是⼀切法虽空,从空性中亦得⽣。”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修⾏的重中之重以及修⾏的关键和精髓,就是菩提⼼ 和空正⻅这两者,对我内⼼平静的建立有很⼤的帮助,⽽且让我的 内⼼不会有任何的畏惧、恐慌,会让我的⼼非常寂静。也是因为内 ⼼的平静,对我⾝体的健康带来很⼤的帮助。

《入中论》⾥⾯⼜说到,⼀切的烦恼都是由萨迦耶⻅所⽣,所

慧⻅烦恼诸过患,皆从萨伽耶⻅⽣,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 先破我。”因此我也呼吁你们像我⼀样,每天⼀早醒来就能够学习菩

以“

提⼼和空正⻅,做这样的观修,对你们会有帮助。

提问四

台湾国立成功⼤学物理系特聘教授陈岳男:量⼦物理对微观世 界做观察的时候,看到的现象会跟观察者有关系。比⽅说波、粒⼆ 相性,如果⽤实验设计波动性的话,你会看到波动的性质;如果设 计成粒⼦性,你就看到粒⼦的性质。科学家更进⼀步论证,在没有 观察微观物质世界之前,它可能分布在所有的状况之中,但是你观

察之后,它就局限在⼀个特定的状况之中。最有名的例⼦就是,如 果我不看⽉亮,那么⽉亮就不在那边。

中观应成派承许有外境存在,但外境不是实有,外境是唯名安 立⽽有,请教尊者,外境与名⾔安立的⾓⾊,跟量⼦物理的观察者 与被观察者的⾓⾊,是否有类似的地⽅?

达赖喇嘛尊者答:唯识派⽆外境的意思是说,这⼀切都是由之 前的习⽓种⼦所现让我们看到,所以瓶⼦只是执瓶之相,这个叫做 瓶⼦。执瓶之相跟执瓶识本⾝并没有差异,所以叫做⼆取空,所取 跟能取这两元是空的,因为执瓶识所看到的瓶相,跟执瓶识本⾝,

并没有任何质体上的相异,以此⽽去破除外境,以此来说⼀切万法 皆是⼼识的体性,⼀切都是⼼识的体性。然⽽中观应成派却说,不 需要讲⼀切万法都是⼼识的体性,但⼀切法的存在确实是于识中所 现,仅此⽽已!

唯识派说,我们所谓的外在的⾊法其实不是从外在⽽有,只是 ⼼识所现看到的那个外在事物的相⽽已,是识所呈现的那个相⽽

已。但是唯识派却多加了⼀点,这个⼼识所呈现的相跟⼼识的体性 是⼀者的;对于这⼀点中观派尤其是中观应成派说不需要讲⼀者, 它是呈现的相没错,可是所呈现的这个相不需要跟⼼识的体性为 ⼀,那个相不需要是⼼识的体性本⾝。所以唯识派是这么建立⼆取 空的,能、所⼆元之空,叫做⼆取空。但是以应成派来讲,⼀切都 是⼼识所显,但不需要说万法皆是⼼识的体性,不过没有任何⼀个 事物是从⾃⽅⽽有的。

⿇烦的是,⽆论我们看好的事物还是坏的事物,仿佛会觉得这 是⼀个客观的以他⾃⼰的⼒量形成好坏的作⽤,所以贪嗔⾃然就会 产⽣,今天我们知道在看法上已经产⽣错误了、我们的看法并非真 相的时候,⾃然就会减少我们的贪嗔。

去寻找我在哪⾥的时候,所看到的只是我的⾝体⽽已,但⾝体 不是我;⽽且我的思想,只是我的想法⽽已,并不是我,我的⼼识 不是我,那么我到底在哪⾥?总之你去寻找我的话是找不到的,但 是⼜不能否定我的存在,我确实是存在的。既不是客观的存在,却 ⼜是有的话,那我们只能说这⼀切是在世间通俗的说法当中坦然安

立其作⽤,这个叫做唯名⾔施设⽽有。是观待了我的⾝、我的⼼, ⽽被安立为我,仅此⽽已,叫做观待施设。

总之中观应成派的意思是说,虽然这⼀切都是⼼识所现的内容 物⽽已,但不会像唯识派你所说的 因为⼼识所现所以变成跟⼼ 识的体性为⼀、是⼼识的体性,我不这么说!但即便是⼼识所现⾥ ⾯,我们可以随着世间通俗的说法⽽分内与外,因此我说有外境、 外境有。

学界还在探索之中,但在佛教⾥⾯提到有⽆⽅分微尘,请教尊者, 当代的佛教徒应如何看待这两种的验证?这对思维空性有没有什么 帮助?

达赖喇嘛尊者答:⽆论是外在的⾊法还是内在的感受,不管怎 样去寻找都是不可得的。唯识派虽然说⼆取空,但实际上他没有办

法安立唯名⾔施设⽽有的理念,在名⾔当中可以坦然安立其作⽤这 ⼀点唯识派是⽆法接受的,所以就讲了⼀个什么⼆取空的说法。

“如影像等法本空,观待缘合非不有,于彼本空影像等,亦起⻅ 彼⾏相识,如是⼀切法虽空,从空性中亦得⽣。

”因为没有任何的事

物是从他⾃⼰的⼒量⽽有,所以⼀切都是在观待因缘的情况下⽽ 有。我们所看到的客观存在、从他境上⽽有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既然如此也不能说他没有,他是有的,但他是怎么有的呢?在世间 通俗的说法当中,仅依赖着名⾔的⼀个说法当中⽽被坦然安立其作 ⽤,仅此⽽已,叫做唯名⾔观待施设。

所以搭配着唯识派这种⼆取空的说法,确实有很多的问题;可 是搭配着中观应成派的这个唯名⾔观待施设⽽有的话,很多的作⽤ 和属性都能够被坦然安立。“未曾有⼀法,不从因缘⽣,是故⼀切 法,⽆不是空者。”如同《中论》所说的都是如此。我们现在不是讲 ⼀般的常识⽽已,现在所说的内容跟我们如何解决内⼼的烦恼有 关。

(完)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