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腳踏車之亂 專題新聞報導手冊

Page 1

習慣就好?習慣了也不會好!

尷尬少女團告訴你該怎麼做


4 8 12 16

道路問題層出不窮 在限制中思考新的解決方法

校園難停車 校方處置方式難防違規學生

車子被偷好困擾 竊賊來了怎麼辦?

如何當個校園交通安全守門人?



路怎麼鋪了還是不平 台大的夜晚真的好暗


台大腳踏車之亂

水杉道凹凸不平的路面

道路問題層出不窮 在限制中思考新的解決方法 文/李嘉

腳踏車作為台大學生普遍的代步工具,道路 的安全度和便利性自然與學生權益息息相關 。今年(2018年)暑假校方進行了大規模的 路平工程,其範圍包括椰林大道與最為人詬 病的小椰林道等路段。然而工程結束後,卻 有部份路面依然不平整,其背後原因為何? 另一方面,台大校園的夜間照明普遍不足。 學生會福利部於今年11月初與總務處進行會 勘,並已針對舟山路等十二個地點陸續加以 修復、增設照明設備。除此之外,還有無其 他改善照明的方法?

小椰林道,在暑假過後雖有改善,卻依舊存 在四塊混凝土鋪面,騎乘時仍會感受到路面 凹凸不平。第一學生活動中心(活大)後的 水杉道更是沒有改善。「水杉道現在就跟以 前的小椰林一樣。」財金系二年級的黃品臻 表示。

路平之路遙遙無期?

回想起這學期之前小椰林道四處都是坑洞的 景象,黃品臻表示那時候在小椰林道單手騎 車非常危險。路面上有很多修補的痕跡,其 銜接的部分往往會陷落下去,不但平時騎乘 會嚴重搖晃、重心不穩,下雨時也常造成積 水。若是遇到緊急情況需及時閃避,更是容 易發生意外。

今年暑假的路平工程過後,十六年來第一次 重鋪的椰林大道褪去了坑坑疤疤的面容,校 園各處的道路減速墊、減速丘也已剷除。然 而,原先由於綜合教學館工程而破損嚴重的

今年暑假綜合教學館完工後,除了因施工車 輛長期出入而損耗的路段,校園內的主要道 路也都進行了大規模的路面改善。施工範圍 總長約1.7公里,包括椰林大道、小椰林道、 垂葉榕道等等。工程重點為剷除老舊瀝青、


1 2

夯實基礎、整平、重鋪瀝青。此外也剷除校 園各處的減速丘,改為衝擊較小的減速線。 路平工程結束後,小椰林道卻並非完全鋪平 。目前小椰林道上仍可見的四塊混凝土路面 ,稱為「剛性路面」;之所以繼續保留,是 因工學院綜合大樓才剛開工,未來還會有許 多重型工程車輛進出,所以必須利用剛性路 面以提高承載強度,避免工地工程車進出口 、交通車停等區等路面頻繁破損。

「暫時補救」小椰林道 負責小椰林道路平工程的總務處張延毅技士 表示,這次小椰林道路段的工程只是暫時性 的補救:「原則上鋪這個只是臨時性的,只 要撐兩年就好。」待到至少兩年後工學院綜

3

1 2 3

椰林大道上的減速線 重劃腳踏車道的小椰林 小椰林上的剛性路面

合大樓完工,小椰林道將會配合瑠公圳復育 計畫,進行全面重新翻修。「那邊連水溝都 要重做。」他說道。至於水杉道的瀝青鋪面 ,則會在11月自來水管管線更新完畢後,再 行重鋪。 張延毅技士也表示,小椰林道在暑假施工完 畢後確實仍有幾處缺失,腳踏車道及標線也 尚未畫好。但礙於天氣因素,「最近都下雨 ,每次要修路就不能修。」他在11月23日說 道。目前上述的問題已於12月初改善。 對於總務處的說明,黃品臻雖表示理解,卻 不完全贊同。她認為這樣的做法並不有效: 「學校永遠都有工程在做,那這樣就像是一 個坑補一個坑。」路平問題永遠沒有真正解 決之日。在「尷尬少女團」所發放的調查問 卷當中,動科系二年級的陳同學也表示:「 常施工的路段與其鋪了又挖,不如封路等到


為維護校園環境,總是有各種工程必須實施 。如何在讓工程順利進行的同時,盡可能降 低對用路人的影響,著實是學校面臨的一項 考驗。

台大夜晚好暗 難道只能靠情侶發光? 「尷尬少女團」回收的兩百多份問卷中,有 近八成五的台大學生認為校園夜間的照明不 足、能見度低。事實上,學校各處照明設備 的設置都必須依照〈臺灣大學校園戶外燈具 照度規範〉的標準。此規範更為了保護校園 生態,將數個地區列為「控制光害區」,因 此到了夜晚便顯得較為昏暗。然而,在此規 範與生態保護的前提之下,難道沒有能同時 維護用路安全的權衡作法? 〈臺灣大學校園戶外燈具照度規範〉設立目 的為維護校園戶外空間之夜間安全、提升校 園夜間景觀、保護自然生態,並避免過度照 明產生光害及能源浪費。其中的控制光害區 ,包含醉月湖、舟山路瑠公池、農場、黑森 林,在設置照明設施時應選擇向下集中投射 或防眩光照明的燈具,或增設遮罩以控制光 線集中照射於路面,減少光照對於周邊生態 的影響。 但是在實際狀況下,此規範卻顯然難以兼顧 自然保護與用路安全。椰林大道、舟山路、 水杉道、以及農業綜合館往椰林大道的小路 ,是最多同學在問卷當中表示的夜間危險路 段。更有政治系一年級林同學表示:「不愧 是椰林,走在上面就像走在森林裡:黑漆漆, 隨時都有可能遇到迎面而來的逆向仔。令人 心驚肉跳、血壓飆高。公館遊樂園,附屬的 鬼屋。」

增設照明設備、鼓勵自行車裝車燈之 可能性 針對校園內燈具不足或故障的地點,學生會 福利部在11月1日與總務處營繕組進行會勘,

夜巡全校路燈。營繕組將會對十二個地點立 即進行改善,包括舟山路生態池路旁將增設 四只太陽能路面警示燈;小椰林道新生大樓 側面椰子島增設一盞路燈;各處故障的路燈 也已陸續修復或通知廠商更新。營繕組水電 股的李添福股長表示:「學生的建議我們會 去了解,真的有需要還是會加(路燈)。」 但他也說明,舟山路和農業綜合館附近常常 是因樹蔭過於茂密、遮蔽了路燈光線所致。 這部分會移請相關單位處理。 除了確保學校所提供的照明設備充足,亦有 少數同學提出應鼓勵用路人在自己的腳踏車 上裝設車燈。哲學系三年級趙同學即表示: 「本來就應該是我們騎腳踏車的要負最大責 任,就像開車、騎機車要先檢查自己的頭燈 尾燈有沒有亮一樣。大家不開燈又亂騎,發 生事故怪不得學校。」他更建議學校可在新 生書院時新增腳踏車交通規則課程,並請總 務處一人發放一個腳踏車燈作為禮物。學生 會福利部郭佳臻則表示,福利部對於推廣裝 設車燈一直有在研議方法,「不過考量到讓 同學裝設的誘因似乎不夠強烈,所以還沒有 宣導。」 此外,李添福股長提到,學校過去曾宣導過 「安全通道」的概念,即鼓勵同學在夜間少 走捷徑、盡量使用寬敞的道路。然而最後是 無疾而終。 郭佳臻補充,燈光照明和學生切身相關,因 此一直是福利部非常關心的問題。「不管同 學有沒有反映,我們都會去檢查校園中有沒 有需要改善的照明問題,然後跟總務處反映 。」並且從這一屆開始,福利部會主動把校 園中有燈光問題的地點全部盤整起來,一併 處理。 學校和學生會固然應保障並監督校園各處燈 具是否足夠。但考量到生態保護與節約能源 ,亦不可一味增設照明設備。就學生自身而 言,裝設車燈或是盡量走大路,未嘗不是兩 全其美、更有效的解決方式。

台大腳踏車之亂

工程結束再開放通行。」


總是找不到停車位 車子卡住拔不出來


校園難停車 校方處置方式難防違規學生 數量龐大且密集停放的腳踏車,是台大的一 大特色。儘管校園內設置的車位數量未必少 於腳踏車數量,但由於車輛會在特定時段集 中停放在特定區域(如上課時間的各教學樓 ,以及用餐時間的各學生餐廳),再加上許 多廢棄腳踏車佔據了車位,因此「找不到停 車位」是台大學生的家常便飯。在這個問題 之下,許多亂象於焉而生。

腳踏車位擁擠凌亂 無論是在宿舍前或教學樓附近,停車場時常 停滿了腳踏車,這時趕著上課的學生只好硬 是把腳踏車塞進兩台車之間的小縫隙。但因 為空隙太狹小,腳踏車無法完全停入,結果 許多車突出停車格,導致行人行走的空間被 壓縮,停車位更是凌亂不堪。例如在大一女 舍往捷運公館站3號出口的道路、以及捷運站 附近的車架,都能見到超出停車格的腳踏車

嚴重擋住道路,造成其他用路人的困擾。 找不到車位時,除了「硬塞」,也有同學選 擇冒險將車停放在非停車區,更是加重了環 境的不方便。材料系一年級的李嘉祐表示, 自己曾經在系上活動時將車違停在小福前, 結果馬上就看到自己的車被拖走。

移車困難 因為停車位擁擠,在移車時很容易碰撞到周 遭車輛,使得整排的腳踏車如骨牌一般傾倒 ,甚至時常能見到被推倒在一旁無人理會的 車輛。除此之外,為了將車塞入兩車之間的 小縫隙,有同學會將鄰近的腳踏車往旁邊移 動,如此一來,腳踏車的踏板或立車架便會 卡進另一台車的車輪裡,造成下一位要移出 腳踏車的同學極度不便。

台大腳踏車之亂

大一女外圍紊亂的腳踏車


如骨牌般傾倒的腳踏車


台大腳踏車之亂

廢棄車輛的處理 財金系一年級的蕭沛葦認為,總是找不到車 位的原因是太多廢棄腳踏車占用車位,校方 應該把那些放太久的車子移走。對此,總務 處事務組清潔股的杜慧音小姐表示,雖然「 校園交通管理條例」中已明訂廢棄車的標準 ,但仍然有許多人會對於學校的裁決不滿、 認為自己的財產權受到侵犯。 事實上,自行將腳踏車交至水源校區報廢可 以領取50元獎勵金,但是對於同學來說,誘 因仍不足夠。杜慧音小姐表示,過去學校曾 和學生會合作提高報廢車輛的獎勵金,當時 學生報廢車輛就十分踴躍。未來或許會多和 學生會合作,並在學期末或畢業季增加舉辦 報廢活動,開放同學將欲報廢車輛集中交由 水源阿伯回收,並提高報廢獎勵金。另外, 總務處也表示歡迎同學提供意見,作為未來 學校處理的參考。

拖吊違規停放車輛 對於腳踏車違規停放所帶給學生與用路人的 困擾,總務處事務組阮偉紘表示,目前的管 理方針本是以整理自行車停放為主,拖吊為 輔。但因人力不足、校園太大,且僅以警告 方式提醒違規者改進的成果不如預期,目前 拖吊仍然常見。清晨的拖吊主要著重於校內 的限時拖吊區以及捷運站違停;日間便會以 各教學館、活動中心等學生活動較密集處之 違停為主;各宿舍區則是由其自治管理。 即使有許多因素造成停車亂象,公德心仍是 非常重要的一環。社會系一年級陳芝昀認為 停車問題有可能是一種惡性循環:大多數的 學生的本意都是想將車停得整齊,但是看到 停車區域的車子亂成一團,在沒有空位的情 況下,只好不得已地也亂停車。社會系一年 級林薇也認為,如果每個人都能多點同理心 跟公德心,多為其他同學著想,停車問題便 可能減輕許多。

普通教學館前的違停車輛


明明已經上鎖卻還被偷車 發現車被偷我該做些什麼


文/張禕、施廷叡

在搜尋引擎上輸入「台大」、「偷車」,就能看到不少腳 踏車偷竊相關的新聞,各大交流版上也常常有許多車輛協 尋或是被偷車的抱怨文章。「偷竊」不僅是公德心缺乏的 證明,也已影響到台大學生的生活。

層出不窮的偷竊事件 根據「尷尬少女團」針對台大學生所發放的線上問卷, 205則回覆中有超過12%的調查對象表示自己曾經被偷過 車。其中更有學生表示被偷過的腳踏車數量超過一輛。由 此數據可見,腳踏車偷竊問題影響台大學生生活之程度不 可輕忽。 同時,網路上不乏關於台大腳踏車偷竊問題的新聞、埋怨 。例如 2012 年 7 月 29 日中時電子報即報導一名綦姓男 子在台大偷車並於網路轉賣的事件;2018 年 5 月也曾出 現一名偷了不少車的王姓男子;在Facebook上的「NTU 台大學生交流版」、Dcard、PTT等社群,也能時常看見 協尋腳踏車文章或是抒發腳踏車遭竊的不滿言論。

偷竊如何發生? 常見的鎖車方式,包括上鎖在輪子上或鎖在柱子等支撐物 上,也有人選擇不鎖車。而根據腳踏車曾遭竊的同學們回 答,最多人的車遭竊時,是採取鎖在後輪的方式,其次是 不鎖,最少的是鎖在柱子等支撐物上,如右圖所示。 另外,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約四成的同學並不清楚自己 的腳踏車被偷走的時間點;而被偷車的地點,高達六成五 的同學表示為公館捷運站周邊(包括大一女舍、研一舍周 圍)。 根據總務處駐警隊的統計資料,106年遺失車輛的案件數 共有158件,其中以公館捷運站周邊遺失的44輛最多;其

台大腳踏車之亂

車子被偷好困擾 竊賊來了怎麼辦?


駐警隊提供之車輛失竊地點統計

次為總圖書館、第一學生活動中心、博雅教 學館、男一舍等地區,皆有10輛以上的腳踏 車遺失。而107年截至11月28日,已有161件 腳踏車遺失的案例。遺失車輛數最多的地點 同為公館捷運站周遭,其次為大門附近。

顯眼、容易被發現。 另外,台北市政府警察局現在正推廣民眾自 行車自主登錄。總務處駐警隊也鼓勵同學上 網登錄,除了能夠方便腳踏車控管,若有遺 失也比較容易被找回,將更能夠保障自己的 腳踏車不被他人侵占。

該如何防止偷竊? 要預防腳踏車被偷,最重要的還是勤於上鎖 ,且總務處駐警隊建議同學使用鋼質U型鎖的 效果比較好。駐警隊更呼籲一定要記得去總 務處的網站登記車證,同時也務必拍照存證 或保存好腳踏車購買的相關文件,萬一日後 腳踏車真的遭竊,在尋回的過程會較為容易 。 生傳系一年級劉芳瑜的腳踏車在11月底時曾 經一度遭竊,但是後來意外被放回原位了。 她認為,腳踏車要買顏色鮮艷一點的,這樣 一般人比較不敢偷走或是借騎走,否則太過

偷竊發生了,如何應對? 腳踏車遭竊事件層出不窮,萬一不幸之神真 的降臨,到底該怎麼辦呢? 首先,先確認自己的車不是因為違規而被拖 吊到水源校區。如果確定不是,再思考自己 的目的是要把腳踏車找回來,或是抓到偷車 的兇手。與此同時,同學也可以在Facebook上的NTU台大學生交流版或是其他社群 網站上發文求助。


事實上,即便只是想找回腳踏車也需要很大的耐性、細 心地看監視器畫面。駐警隊幹事黃昱鈞表示,曾經看過 有學生為了找到自己的腳踏車,連續三天下午都在駐警 隊的辦公室看監視器畫面,最後也真的如願以償。不過 有更多人無法忍受過程的枯燥,只看了20幾分鐘就放棄 尋找了。 黃昱鈞幹事也表示,通常學生們的腳踏車不見,其實不 見得是被偷走的,有很多時候是學生看到有腳踏車沒有 鎖,就把腳踏車當作自己的拿來用,騎到別的地方停。 就讀哲學三的趙詮寬表示曾把沒有上鎖的車停在舊體門 口,一段時間後就發現車子被偷了,經過辛勞的尋找後 終於在校門口附近找到。駐警隊因此呼籲同學不要貪圖 一時方便而隨意騎走他人的腳踏車。

台灣大學總務處事務組 02-3366-2234 台北市民眾自行車自主登錄系統 mybike.tcpd.gov.tw

台大腳踏車之亂

如果想要把腳踏車找回來,可以到位於舟山路的總務處 駐衛警察隊報案。由監視器畫面辨認出自己的腳踏車之 後,再從中仔細尋找腳踏車的最終去向。若是想將偷車 賊繩之以法,可以選擇到派出所報案。然而,通常能夠 抓到兇手的機率很低,而且過程費時又費力,所以大部 分腳踏車遭竊的學生都只求能把腳踏車找回來。


總是找不到停車位 車子卡住拔不出來


文/黃于宸

人車不分流、三寶橫行,正危害著台大學生 騎乘腳踏車的安全。不僅校方處理腳踏車道 的進度是學生關注的焦點,正確的騎車規範 及禮儀也是用路人都應該學習的一門課程。

人車不分流 高達九成的問卷調查對象表示曾因行人佔用 腳踏車專用道而無法順利騎乘;七成表示曾 目睹或經歷人車不分流而造成的交通事件。 尤其小椰林道、楓香道、小福前面、水杉道 及蒲葵道的路口等,被認為是最混亂且最容 易發生事故的路段。 這些事故的根本原因之一,即是人車分流實 行得不夠徹底。即便學校已經在某些地方設 置自行車專用道,如桃花心木道、社科院前 ,但還是會有行人走在專用道上。不但容易 發生意外,也導致自行車騎乘者的不方便。 心理系一年級的吳珮綺即表示,醉月湖附近 常有行人走在自行車道上,造成騎士的不便 。至於學校外圍的馬路,雖然大部分都有劃 設自行車專用道,但仍時常可見行人、腳踏 車混雜。

)前規劃一條自行車專用道,將等到附近工 程完成後,取消路邊的停車格改劃而成。希 望能提高學生騎乘的方便性與安全性。

三寶橫行 馬路三寶,泛稱所有造成道路危險的人,包 括騎車技術不佳、不懂得遵守交通規則等等 。輕微可能造成其他用路人的不悅,嚴重甚 至會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 問卷回覆內容中,高達九成的學生表示曾在 學校騎車時遇到三寶;即便如此,問及在校 園內騎車是否會遵守交通規則時,多數同學 卻表示「不一定」。會計系一年級的蔡惟安 同學即表示,平常不一定會認真地遵守交通 規則,尤其是趕課、趕時間的時候。由此可 見,讓學生瞭解並遵守交通規則,是營造安 全且友善的校園騎車環境的前提。 對此,有同學在問卷當中表示「建議台大放 一堂腳踏車規則在新生書院、新生專題」、 「學校應開設腳踏車課程,特別是對新生」 。或許課程是一個推廣交通規則的方法,但 要讓學生願意上課、上課後確實實行,仍需 學生自身對於用路安全的重視。

校方處理進度 總務處事務組交通股阮偉紘副理表示,目前 由於許多工程尚在進行中,所以很多地點都 還沒有設置自行車道。而學生認為最混亂的 小椰林道,其實原先設有自行車專用道,但 因為道路重鋪工程而被暫時取消,最近已於 12月初復原。至於小福前面為行人徒步區, 主要是給行人通過,但也開放腳踏車通行, 不過一切仍然以禮讓行人為優先。阮副理提 到,學校目前正在第一學生活動中心(活大

影響學生是否遵守交通規則的因素 ˙路況 ˙趕時間 ˙人車夾雜難以遵守 ˙別人不遵守自己也不遵守的心態 ˙不熟悉規則 ˙當日精神狀態

台大腳踏車之亂

如何當個校園交通安全守門人?


相關法規與罰則 根據《臺灣大學校園交通管理要點》:「自 行車所有人應遵守一般汽機車交通安全規則 」。根據台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的規定,在 人車分道的情況下,行人不該闖入自行車專 用道,自行車也只能騎乘自行車專用道;如 果行人佔用了自行車專用道,可開罰300元; 自行車騎上人行道,則可開罰300至600元。 而在人車共道的情況下,沒有明顯標線區隔 ,雙方共用人行道空間,則是以行人為優先 。而如果在校園內超速、不遵守汽機車相關 交通規則,也會開罰300至600元不等。 即使有明定的法條,卻不見學校駐警隊在校 內開罰違規的學生。對此,總務處事務組阮 副理表示,駐警隊取締的對象主要為校內的 汽機車;至於腳踏車,駐警隊本身並沒有權 限開罰,此外也有輪班人力不足的問題。而 前述的「自行車所有人應遵守一般汽機車交 通安全」只是在遇到糾紛時提供解釋,基本 上學校處罰的範圍只有在校內交通安全要點 所提到的罰則。因此目前學校對於違反交通 規則的學生只能透過軟性勸導方式處理。

佔用行人專用斑馬線的腳踏車

騎車禮儀 學習並遵循基本的用路規則不但是尊重其他 用路人的舉動,也是讓保護自己的好方法。 以下列出六點基本騎車原則: ˙跟隨交通號誌 服從執行交通勤務警察之指揮 ˙應在劃設之慢車道靠右行駛 在未劃設之車道靠右側路邊行駛 ˙不與他人並排騎車 ˙與他人保持適當的車距 ˙過馬路時應減速 牽車時才可在斑馬線上行走 ˙防衛性駕駛 (預先防備以應付接下來發生的緊急狀況)

小福前人車混雜


台大腳踏車之亂

李嘉、施廷叡、梁竹靚、陳楓樺、黃于宸、張禕 | 文 李嘉 |改稿 李嘉、梁竹靚、黃于宸 |照片 李嘉 |設計


FB: 112腳踏車之亂

|尷尬少女團|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