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對話_跑馬地之人與事》謝俊興

Page 1

跑馬地之人與事


訪問日期:2021年3月29日 訪問地點:藝穗會 Fringe Club 訪問人物:謝俊興 Benny Chia 職業:藝穗會創辦人 區內活躍:約20年

愛妻的名字

﹁食冰﹂ 簿荷酒

磨水石製成的椅子

01


愛蓮冰室 的兒時回憶

薄荷酒 很大的遺憾

謝俊興先生 自小並不是住在跑馬地,但因為一間 冰室使他與跑馬地結緣︒時光倒流至 至 年代, 憶述兒時對冰室的回憶,他認為愛蓮冰室十分「 骨致」,當年冰室主要為「食冰」的 (註:廣州話裡的 「冰」往往指「冷飲」,冷飲店稱「冰室」,到冰室 享用冷飲為「食冰」,喝冷飲為「飲冰」)︒愛蓮冰室 位於銅鑼灣利舞臺,它分為上層及下層,據 的憶 述,愛蓮冰室有一張用磨水石製成的椅子,在店舖的 下層有「少少嘅冷氣」,「坐喺水磨石椅上嘆冷氣可 謂透心涼」︒愛蓮冰室為他母親同學的攝影師丈夫開 的,「愛蓮」取其愛妻的名字 ,可謂非常浪漫 ! 談及兒時的夜生活, 笑言「很爽」!他記得當年 他的阿姨會倒一些簿荷酒給他淺嘗,但他卻怪責自己 後來「衰爆響口」,將這件事如實地告訴母親,怎料 他母親斥責「有冇搞錯!咁細個比佢飲酒!」︒自此 他的童年絕少踏足跑馬地,他形容這是童年時很大的 遺憾……


對跑馬地的印象 有好野食︑ 高尚︑ 一陰一陽 認為跑馬地「有好嘢食」,而且品格非常高 尚,因為他記得當時的利舞臺戲院可以欣賞粵劇及 西洋電影︒令他最難忘的一次是藝術節裏的一齣劇 目莎士比亞,但戲院外面卻賣著燒魷魚︒此外, 覺得跑馬地擁有陰陽兩界,天主教墳場那邊 屬陰,而跑馬地市中心聚居一帶屬陽︒「天主教墳 場嗰對對聯,我細個識字嗰陣時已經識讀:今夕吾 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有說法指這句對聯 是為了紀念和「點化」馬場大火的亡靈︒另一說法 指這是源自一句拉丁文的詩句,意指人無法逃避死 亡︒另外跑馬地墳場有很多林蔭, 認為「都 幾陰深下」坐電車經過時都感到特別陰涼,所以他 形容天主教墳場那邊的跑馬地於晚上實屬鬼域!︒ 「好陽」的方面, 所指的是「跑馬地村」居 民聚居的地方︒説到跑馬地市中心, 特別記 得楊子美髮店,因為當年他兩名兒子很喜歡到那裏 騎玩具車︑玩具馬,楊子美髮是當年比較新式的理 髮店︒一陰一陽,正是如此︒


住在山村臺 與歌星容祖兒做鄰居

04

慶幸的是, 沒有因為童年的事跡而緣盡跑馬地︒由 於他有位員工轉職地產經紀,他經這位朋友介紹下,從新 界汀九搬到跑馬地山村臺︒說起地理位置偏僻的山村臺, 和我們分享日常乘的士回家的趣事︒山村臺分為兩 段中臺及上臺,通常的士司機都只會在中臺放下乘客不肯 駛上上臺,然而 住在上臺,因此他需要走上一段長 斜路才能回家!「次次都要同的士司機拗一大輪」︒時為 年代, 憶起當時他鄰居的難忘的事跡,「當時容 祖兒都未紅」,她在家裏和母親看電視,電視機突然爆炸 引起火警,「都爆得幾緊要下」 直述,爆炸炸開了 玻璃窗,玻璃碎片甚至飛彈至樓下有蓋停車場內 的 座駕上︒後來容祖兒便「紅」了,「火燒旺地!有事有啲 嘢真係唔到你唔信」 憶述︒


最後,林黛的一些長衫捐贈了給電影資料 館,而中文書藉則送至香港文化博物 館,但 認為博物館只接受林 黛的中文書藉並不全面,因為當年 林黛曾在美國加洲大學旁聽,並與她 的丈夫龍繩勛在當地認識,他們有些 書信更是以英文書寫的,同時她亦藏有 很多英文書藉,包括一些育嬰書等︒ 林黛

林黛故居的保育

慶後來 為了方便子女讀書,於是便離開了山村臺 搬至大坑道,而舊居卻給黎小田購買了︒在大坑道的 新居曾是鄭裕玲和呂方的愛巢,該座大廈的三樓為林 黛的故居,亦是她當年自殺身亡之處,而林黛的丈夫 龍繩勛亦在該單位終老︒ 記得他曾經和林黛的兒 子龍宗瀚商討於景賢里設林黛的紀念館︒當年龍宗瀚 表示大裝修前給予幾個月的時間,以清走其母親林黛 房間的物品,當時 正值與歷史博物館有工作,他 建議龍宗瀚把林黛的遺品捐出來,但往往事與願違, 很可惜最後林黛紀念館的計劃未能成事︒ 親眼目 睹林黛的閨房,他形容林黛的房間極具代表性,為當 時六十年代的中產階層的縮影︒因為林黛的丈夫對林 黛的離世感到非常內疚,所以把林黛房間的物品都完 好無缺地保存着︒房內的家具如梳妝台︑馬標(即是 六合彩的前身)及一些還未撕掉價錢牌的泳衣,這些 文物甚具歷史意義︒


談到關於保育的重要性, 對跑馬地的歷 史建築也有一些期望︒ 曾經與康樂文化 事務署提議,於防空洞內舉行一些文化藝術 活動,但後來經過多番嘗試卻未能成功︒他 期望在未來可以繼續倡議活化歷史建築物, 爭取開放這些「神秘空間」供市民參觀,甚 至可以在內舉辦文藝活動︒此外,他亦提到 一些防空洞鮮為人知的歷史,二戰期間老兵 死守在洞內的悲壯故事,所以他表示開放空 間之餘也要正視其歷史︒他又提到其實藍塘 道亦有不少歷史建築物,在歷史裡跑馬地可 能曾是一個重要的軍事據點!

期望跑馬地防空洞被活化

林黛生前很喜歡貓,她離世至今多年, 仍然經常見到龍繩勛在寓所樓下的停 車場餵貓,有時甚至被貓爪傷亦不介意,可 見其丈夫對妻子的思念︒現在在跑馬地天主 教墳場,仍可找到龍繩勛在林黛的墓碑上刻 下的愛意︒


是一項記載跑馬地街坊雜記的計 劃。目的是為街坊創造跨代對話 框架,藉此記錄跑馬地街坊的軼 事和記憶,喚起街坊對當區歷史 文化與昔日變遷的意識。

主辦單位 C&G藝術三角

協辦單位 張嘉莉區議員辦事處

編著 王君博 項目策劃人 張嘉莉 余佩珊

聯絡 C&G藝術三角 跑馬地成和道39E地下7號鋪 張嘉莉區議員辦事處 跑馬地昌明街2號閣樓 電話: 2813 8511

設計 張曉瑜 插畫 房邦越 攝影 余佩珊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