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賽馬會院舍主管關愛領袖培訓計劃 」簡介 03
宗旨 目標
計劃督導委員會 04
計劃 啟 動禮 05
關愛領袖培訓課程簡介 06-11
導師團隊
培訓資助及考察交流團
院舍共享平台
參加者背景
參加者分享 12-30
參與機構名單 31
聯絡我們及出版聲明
宗旨
「 香港賽馬會院舍主管關愛領袖培訓計劃 」由香港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 、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 社 聯 ) 作為主辦機構推行 , 旨在加強安老及殘疾人 士院舍主管的管理技巧和領導能力 , 以提升院舍 實施「 以人為本 」的照顧和工作文化 。本計劃將在現有由 社會福利署資助的院舍主管培訓課程的基礎上 , 增加管 理相關課程及活動 , 進一步增強院舍主管的領導能力 , 以提升本港各類院舍的質素 。
關愛領袖 ,變⾰管理
優質院舍 ,⼈本服務
智慧傳承 ,同⾏共享
目標

能力建設
提升院舍主管的管理技巧 和
領導能力

業界連繫
為全港所有院舍主管提供互助平台 , 以增強網絡交流及知識分享
計劃督導 委員會 2024

袁漢林先生
東華三院社會服務 副主管 ( 社會服務 )

方 啟 良先生
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 副主席
社會福利署 前助理署長
仁愛堂 前行政總裁

徐群燕女士
扶康會 前總幹事
「 香港賽馬會院舍主管關愛領袖培訓計劃 」 榮幸 邀請到一班資深顧問參與計劃督導委員會 , 以 提供相關專業知識 , 同時督導計劃的整體進度 及業界發展 。

崔志文博士
賽馬會耆智園 副總經理
腦退化症護理專家

何嬋妃女士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 前助理總幹事

黃耀明女士
香港中國婦女會
安老服務顧問

李伯英先生
香港安老及復康服務聯會 主席

許凌雲先生
香港港灣智通有限公司 執行董事

社聯和香港老年學會為有效推行為期 三年的 「 香港賽馬會院舍主管關愛 領袖培訓計劃 」, 並讓業界更了解計
劃內容及特質 , 因此於 2024 年 1 月 26 日在城景國際舉辦首屆 「 香港賽 馬會院舍主管關愛領袖培訓計劃 」啟 動禮 。 活動特邀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
( 牌照及規管 )關淑儀女士親臨主禮 ,
與超過 100 位安老及復康界同仁一同 見證計劃 啟 動 , 氣氛熱烈 。
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總經理(人才及業界 發展)曾芷詩女士在活動上分享 , 馬會向 來十分支持社會服務業界互相交流學習 和發揮潛能 , 同時推動社福機構長遠和 持續的發展及能力提升 。 她指計劃可加 強安老及殘疾人士院舍主管在日常院舍 營運 、 專業服務和人力資源等不同範疇 的管理和領導信心 , 培育院舍主管實踐 「 以人為本 」 的護理服務及工作環境 , 讓住宿服務更切合長者及殘疾人士所 需 , 提升院舍整體發展及關愛文化 , 長 遠吸引更多人投身院舍服務行業 , 貫徹 馬會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的宗旨 。
香港老年學會會長梁萬福醫生表示 , 隨著院舍條例的修訂及落實 , 院舍的
服務質素需要有更進一步的改善 。 香港老年學會為私營及政府合約安老院 舍 , 以全新的管理及以人本照顧模式培 養管理人員的能力以提升院舍質素 , 在 一年訓練期間各院舍亦獲得全額資助參 與指定的質素認證計劃 。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業務總監陳文宜女 士亦感謝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 捐助 , 她表示 , 透過培育院舍主管包 括領導和管理方面的 「 軟實力 」, 再 加上政府近年來致力提升院舍的 「 硬 件 」 設施 , 這兩者的綜合發展將有助 院舍提供關愛優質服務 。 社聯將根據 業界的發展和需求 , 設計 「 星級 」 培 訓課程 , 邀請在服務業及市場上具有 豐富經驗的導師親自教授和分享實踐 經驗 。 她表示 , 社聯將在計劃下建立 一個全港性的院舍共享平台 , 吸引並 發掘對院舍服務充滿抱負的同工 。 她 期望院舍共享平台的成立能為院舍業 界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 凝聚業界的 人才 , 促進同業之間的連繫 , 從彼此 的經驗中獲取智慧 , 攜手提升院舍的 服務質素 。
關愛領袖培訓課程的內容多 樣 , 對象為安老及殘疾人士院 舍的現任院長 、 副院長和有晉 升潛力的院舍主管 , 透過角色 扮演和小組討論等互動方式 , 深入學習以人為本的照顧模 式 , 並 提升在督導 、 團隊管 理 、 衝突處理 及危機管理等多 方面的能力 , 旨在培養出具備 關愛精神的領袖 。








院舍服務 安老院舍 及 殘疾人士院舍
院舍性質 政府津助 及 自負盈虧院舍
參與對象 受機構推薦的合資格之現任院長 、 副院長和 有晉升潛力的專業職級同事
培訓課程 ・ 40 小時的院舍主管關愛領袖培訓 ・ 實踐培訓工作坊
培訓內容 ・「以人為本」的院舍照顧模式 ・ 決策能力及危機應變
・ 督導 、 指導及衝突處理
・ MBTI® 提升領導效能 ・ 溝通技巧及跨專業團隊合作
・ 員工管理和資源管理

張達昌先生
聖雅各福群會
副總幹事

方富輝博士
香港樹仁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主任 暨
副教授 ( 專業應用 )

李伯英先生
香港安老及復康服務聯會 主席

方 啟 良先生

周美恬女士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
助理總幹事

朱世明先生
新生精神康復會
行政總裁
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 副主席
社會福利署 前助理署長
仁愛堂 前行政總裁

梁碧 琼 女士
東華三院 前社服科主管

伍庭山先生
香海正覺蓮社
助理總監 ( 安老服務 )
敬老護老愛心會有限公司
主席

導師團隊
何嬋妃女士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
前助理總幹事

陸潔玲女士
香港明愛
康復服務總主任

尹祖伊博士
Ecoach 管理培訓公司
創辦人
彼得 . 德魯克管理學院
前首席講師

黃耀明女士
香港中國婦女會
安老服務顧問

崔志文博士
賽馬會耆智園
副總經理
腦退化症護理專家

鍾慧明女士
東華三院
伍蔣惠芳護理安老院 主任

何婉慧女士

方長發先生
香港耀能協會 前行政總裁

高潔梅女士

林伊利女士
社會服務界亦強調跨專 業合作 , 近 30 位業內 外專家受邀分享他們
的管理心得與實踐經
驗 , 啟 發參加者重拾 初心 , 增強信念 , 促
進業界發展 , 達致「智 慧傳承 , 同⾏共享 」。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 廣蔭頤養院 ( 綜合安老服務 ) 院長 及註冊表達藝術治療師

林一星教授
香港大學 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 梁顯利基金社會工作及 社會行政學教授

許凌雲先生
香港港灣智通有限公司 執行董事
香港傷健協會 前總幹事

伍杏修先生
香港復康會 前總裁

余美玉女士
香港明愛 安老服務總主任
香港明愛 前康復服務總主任

吳少英女士
嗇色園 社會服務秘書

袁漢林先生
東華三院社會服務 副主管 ( 社會服務 )
延續所學 :
員工培訓資助及考察交流團


為了延續關愛領袖培訓課程的所學所得 , 計劃為修畢課程之院舍主管提供員工培訓
資助 , 期望院舍主管加強人才培訓及團隊
建立 , 提升院舍人本服務 。 除此之外 , 計
劃亦策劃不同的交流考察團 , 透過實地參 觀及與服務營運者交流經驗 , 了解不同
地方的服務標準 、 管理模式 、 優勢及挑
戰 , 參考並嘗試仿效 , 期望達至更人本
的照護服務 。
計劃協助院舍主管攜手策劃和組織一個
共享、 共建的「 院舍共享平台 」,不僅要 延續關愛領袖培訓課程所學, 還要建立 一個開放互動的支援網絡, 吸引並發 掘對院舍服務充滿抱負的同工, 成為 一個凝聚業界人才的契機, 讓大家攜手 推動服務發展!



項目團隊於 2024 年 11 月舉辦了一個為期三天的 「 大灣 區考察交流團 」, 旨在加深隨團的院舍主管對內地政策環 境 、 服務供應及管理模式的認識 , 並透過入住參與 「 廣 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 」其中一間安老院舍 , 從第一身體 驗內地院舍服務及生活 。 同時亦受邀參與「 2024 中國 國際老齡產業博覽會 」, 了解到內地適老化產品 、 智慧 養老 、 康復護理 、 特色養老服務等多方面的科技方案及 產業發展 。 考察團除了吸取內地經驗外 , 亦於 2025 年 1 月中透過分享會向更多院舍主管分享他們的所見所聞 及 啟 發 , 並與內地養老機構一齊探討灣區服務融合 。
「 台灣考察交流團 」 將於 2025 年下旬舉行 , 參觀不同 服務機構及博覽會 , 為期四日 , 以了解台灣安養及復康 政策 、 服務趨勢 、 長期照顧模式 、 創新服務及科技等 , 加強各方交流及聯繫 , 期望促進更多協同合作 。
「 院舍共享平台 」 於 2024 年 10 月開始 , 定期舉辦工 作坊 、 分享會等活動 , 主要分為三大範疇 :「 院舍服務 提升 」、「 院舍主管專業形象 」 及 「 建立網絡及連繫 」。
截至 2025 年 2 月 , 院舍共享平台已舉辦 :
網上分享會:
樂齡科技展示預覽
居處離世的遺體處理 、 空間管理及心理建設
充權 、 參與及強項角度在安老院舍的應用 內地灣區考察團分享及交流會
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 2024 導賞團
感染控制訓練工作坊
實體參觀及最新服務分享: 賽馬會 a 家教育及租賃服務中心
「關愛領袖快活聚」交流活動
實體參觀:匡智賽馬會松嶺日間活動及住宿大樓
院舍主管關愛領袖培訓課程 參加者背景
第一屆關愛領袖培訓課程於 2024 年 7 月至 10 月期間進行, 並於 2025 年上旬發佈此特刊, 以表 揚及分享參加者於過去時間的努力及參與。 計劃成功招募 81 位院舍主管參與, 當中有 35 位來自 安老院舍及 46 位來自殘疾人士院舍,詳情如下:
計劃成功招募
院舍主管參與
參加者
主要年齡層
平均院舍工作年資
平均宿位數目
院舍服務性質
院舍崗位
參加者分享
誠邀您一同細閱各位代表時任院 舍參與培訓課程的「 關愛領袖 」們 的真誠反饋 。
本院是一間盲人護理安老 院 , 就長者的特性上有進一步
提升服務的空間 , 例如環境因 素 、 心理因素等 。 所謂知己知 彼 , 百戰百勝 , MBTI 讓我對員 工工作的軌跡有更多的了解 , 希 望我能夠做好呢份工 , 燃燒心內 的熱誠繼續努力 , 為自己打氣 !! !!!!!!!!!!!!!!!!!!!!!!!!!!!!!!!!!!!!!!! !!!!!!!!!!!!!!!!!
心光護理安老院

蔡國安 , Terence
我透過 MBTI 了解自己及他 人的性格特質差異 , 大大提 升了我在團隊協作中的效
能 。 課程強調如何成為一位 以關愛學員需求為核心的領 袖 , 並指導我如何建立關
愛文化 , 從而增強團隊的 凝聚 。
⚫ 安老院舍 主管 ⚫ 殘疾人士院舍主管
這是我第一份擔任經理 職位的工作 , 經驗不足 的我遇到人事管理及應 付社會福利署評估探訪 時會感到十分吃力 , 剛 巧能參與 「 院舍主管關 愛領袖培訓計劃 」, 利用 MBTI 加深自我的認識 , 同時講解不同管理的理 論知識 , 有助日常的管 理運用 , 從其他主管身 上得到很多得著 。
匡智運頭塘中心 暨 賽馬會匡智大元宿舍

陳衍斌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必愛之家宿舍

連 啟

鄭慧妍 , Alyssa 是次的培訓計劃最印象深刻就是 MBTI 的部分 , 透過一連串的活動 及講解 , 讓我更理解的自己性格 , 並且明白性格如何影響自己的工作 表現 , 特別是作為院舍主管 , 應如 何避免因應個人性格影響決策 , 及 如何帶領團隊推展服務 。
匡智水泉澳綜合復康中心泉智軒
最大得著是從 MBTI 課程中了解到 自己的性格與工作手法及與人溝通 的影響 , 活動中的不同環節 , 讓不 同性格特質的學員互相分享看法 , 以及如何的合作關係會令自 己工作上更舒適 。

張俊彥
匡智賽馬會松嶺日間活動及 住宿大樓
課堂讓我能更全面認識自己 及身邊同事 , 檢示自己作為
領袖的不足 , 加強對員工需 要的敏感度 。 尤其感謝於後
期環節 , 有不少院舍 / 長者
服務前輩分享工作點滴 , 讓
我明白擔任院舍管理即使有
無限挑戰 , 亦是 值 得奉獻畢
生的工作 。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 山景長者護理院 鄧玉英
很榮幸有機會參加計 劃 , 讓我由 MBTI 的角 度認識自己 , 了解不同 性格之間人與人相處的 特別之處 。

梁偉祥 , Calvin 明愛景康居
感謝社聯主辦院舍主管關愛領 袖培訓計劃 , 讓我能了解到殘 疾人士院舍和安老院之管理智 慧和挑戰 , 從中擴闊視野 。 探 討 MBTI 令我深思應該側重日 常運營 , 還是專注於激勵和引 導團隊 。 這一點 啟 發我反思自 己的角色 , 並思考如何在管理 中更好地平衡這 兩者的特質 。
匡智粉嶺綜合復康中心

鄭佩珍 , Karen
參加 「 香港賽馬會院舍主管關愛領袖培訓 計劃 」, 令我對自己作為管理崗位上有新的體會 。
於培訓過程中 , 對自己的認識有所提升 , 如自己的優 勢及需改進的地方 �
匡智松嶺綜合職業訓練中心

李凱雯
是次計劃有兩個議題對於我來說特別深刻 : MBTI - 能讓我對 「 自己 」 加深認識 , 亦學會如 何應對思想模式完全不同的人 。
文化 - 如何在單位建構一個良好的文化 , 將會 是我未來的課題 。 我將會與我的管理團隊一同 為良好的單位文化而努力 。
匡智水泉澳綜合復康中心 - 泉匯軒
不論是首天的體驗活動或是午
餐交流活動 , 都使我再重拾莫名 興奮的感覺 , 像是返回初時入讀 護士學校的那刻 。 計劃使我重新 再次加深對自我的認識 , 各導師 及其他院舍主管的實戰分享 , 也 感到獲益良多 , 希望可以繼續在
院舍學以至用 。
耆康會馮堯敬夫人護理
安老院

黃佩惠

吳詠珊 , Joanne
透過導師們的分享 , 我更加 了解自己性格特質長的短 處 , 從而幫助我在面對同事 的技巧 。 以往面對同事 查 詢 、 質疑 , 以至推行新改動
時 , 我大多數只會遵循自己 的強硬風格處理 , 有機會忽 視同事真實的需要或正面的 建議 。 這培訓計劃非常實用 寶貴 , 獲益良多 。
救世軍海泰長者之家

李福霖
課堂可以說是 「 讓我經歷了一個貴重反思的過程 」。
有時日常工作很忙碌 ,很少能花時間整理自己的經驗 ,
以 「 經驗學習 」 而言 , 實在缺少了最寶貴的 「 回饋再 出發 」過程 。課堂讓我好好地在這些課題上進行反思 , 印証自己過去不同的 「 事件 」。
新生精神康復會新翠宿舍

劉智峰 , Hill
好開心可以參與此培訓計劃 , 令大家可以有機會了解現時院舍/樂齡/ 生死等最新議題 , 提升自己對服務的了 解及掌握 , 好比幫自己加入新能量 , 再 努力出發 。
保良局深水埗綜合復康中心

羅家茵 , Kathy
從課程一開始的 MBTI 性格測
試 , 讓我從新認識了解自己 ,
再去了解身邊同事性格的長短 處 , 令我更會學懂如何做一為
「 領袖 」 而不是 「 上司 」。 特
別是在每年與下屬的表現評核
中 , 可更了解下屬長處加以發
展 ,增加他們歸屬感 ,
減少人才流失 。
鄰舍輔導會怡菁山莊

蔣淇峰
課程結束後 , 我更清 晰地認識到自己的長 處和不足 , 這促使我 不斷地自我完善 。 總
的來說 , 這段學習經歷 讓我不僅在專業上有所
提升 , 更在個人層面上
獲得了成長 。
佛教東林安老院

學習 MBTI 後 , 讓我了解到自己 是甚麼樣的人 、 溝通的風格 、 思
想的模式 , 也令我看到平日溝通 管理的盲點 。 其次 , 認識了一班 主管和前輩 , 相信小小的聯繫會
陳敬義 , Anthony 15
參加者分享
產生共同的力量和未來 的影響 。
香港心理衞生會康屏宿舍

劉茜萱 , Lauren
課程很有吸引性 , 學習到的不僅是知識 , 而是對工作上如何能 夠一直保持到熱誠 。 導師的分享 , 亦能令自己反思到自己在工作上 該有哪些地方是要繼續改進 , 自己的目標要放大 , 這才能有效地帶 領團隊繼續服務長者 。
仁濟護養院

李秋萍 , Ceres
有講者分享了一點令我非 常深刻 , 就是團隊和諧的 其中一個要素是多讚賞 。
我非常認同 , 讚賞能讓同 事感受到被重視和支持 ,
他們的士氣會提升 , 進而 對工作產生更大的熱情和 投入 , 讓團隊維持良好 氛圍 。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護養院

黃善美
作為主管已有一段時間 , 主要集中於行政工作 , 有時會遺
忘了一些能幫助管理的社會工作元素 。 在 課堂內 , 前輩們的示範和經歷分享 , 喚醒了 我在帶領團隊時 , 是可以運用帶組技巧中的 「 互為影響 」( dynamic) 去 處理團隊關係 。
明愛粉嶺宿舍

黃邦妮 , Bonnie
在院舍做管理工作並不 容易 , 除了要照顧院舍
長者及聯絡家人外 ,
前輩的經驗分享極具 啟 發性 ,
讓我學會如何積極處理衝突 , 並
持續保持對院舍工作的熱情 。 一
名領袖 , 不僅需要能力 , 還需承 擔相應的責任和使命 。 這些體會
讓我更加珍視團隊合作 。
心光護理安老院

凃淑怡 , Shirley
跨專業合作讓我開闊視野 ,社工 、
心理學家 、 醫護人員協作 , 為服務
對象提供支援 , 影響政策制定 。 危
機管理意識也是收穫 , 我們討論了
應對突發事件的方法 , 確保服務連
續和安全 。 我希望將所學
應用於工作 , 改進表現 ,
提升效率 。
救世軍恒安宿舍

還要配合社署 、 衞生 、 消房 、 屋宇等督察的要
求 , 每天上班都需要解
決種種問題 , 在這個課
程裏面學習了認識自己 和了解自己的性格 , 在 管理技巧方面有更深的 體會 。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天平頤康之家

大家的經驗激勵我不斷進 步 , 也增強了我在院舍工作 中的自信心 , 也促進了我對 作為一個院舍主管的心態重 整 。 我學會了如何更有效地 應對挑戰 , 並希望能將所學 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救世軍錦田長者之家
陳燕玲 , Suki 16
林子謙

不同導師以不同形式講解不同應對職場和
院內督導技巧的知識 , 令大家好有共鳴 , 亦容 易理解 。 導師提到 「 言教不如身教 」, 記著要
做一位 smart 的主管 ,management by walking, not by talking.
香港防癌會賽馬會癌症康復中心
經過這次學習 , 我更重視引導同事 間的成長 , 讓更多年輕的同事得以發 展及正面地累積經驗與信心 , 讓更多 同工可以發揮所長 , 在安老院服務作 貢獻 。
東華三院伍若瑜護理安老院

勞子謙
課堂讓我明白到需要懂得 分辨管理者及領導者 , 將來 可在管理團隊中應用 。 如鼓 勵各級的職員會議中共同訂 立短期目標 , 完成後分享成
果 , 繼續鞏固團隊的文化及 士氣 。

黃漫瑗 , Mimi
欣賞前輩的人事管理經驗分 享 , 提醒我們如何以有系統 及結構性地以公平 、 公正 、 公開的手法平衡服務與員工 情況 。
東華三院 小欖峻庭嚴重殘疾人士 護理院
伸手助人協會維拉 荻茜麗瑤護老院

陳梓熙 , Henry
東華三院賽馬會頤安 護理安老院

參加者分享
莊和琳 , Anthea
我很喜歡聽到不同的資深講 者分享自己的經驗 , 並傳授 心得和實踐心法 , 我期望能 夠 在工作當中實踐出領導力 的重要性 。

譚景祐 , King
很感恩有機會參加第一屆的 「 香港賽馬會院舍主管關愛領袖
培訓計劃 」, 社會服務聯會的同 事很細心周到 , 安排業界多位殿
堂級的前輩 , 無私地分享有血有
淚 、 堅實的經驗 , 讓我們少些碰 壁和走冤枉路 , 令我們更用心做
好服務 。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 養真苑

郭保茵 , Alison
參加這個課程是一個很好的
機會 , 算是為這兩年院長角色作 一個小總結 。 課程中不同前輩經驗
分享 、 每次上課與同行的交流 , 都是 讓我感到滿滿的共鳴與同行感 , 更有 力量走上這條不平坦卻意義的 「 主管 路 」!

楊夕妍 , Isa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 葵盛宿舍
感謝大會安排小組交流 , 讓我在他們
身上獲得寶貴的服務見解和經驗 , 而
且透過與不同機構同工的專題討論及 分享中 , 擴闊了服務視野
及互助網絡 。
香港傷健協會樂融軒

黃浩賢
課程安排了資深的講者 , 他們
結合理論和管理工作的實例 , 豐富了我在管理工作的知識 , 給予我信心 , 繼續與工作團隊 一起努力 , 互相扶持 。
明愛樂敬宿舍

洪澤豪 , Chris
安老服務行業的前輩們願意
毫無保留地分享實踐的經 驗 , 令我在繁忙的工作中汲 取到力量和新的 啟 發 。
明愛富亨苑

朱佳妮 , Esther
謝謝為我們一班忙碌的 主管安排充實又實用的
課程 , 有知識培訓 , 導
師既資深亦能帶動氣 氛 , 令課堂輕鬆充實 。
匡智賽馬會松嶺日間 活動及住宿大樓

劉美珊 , Pandora
不少具經驗的前輩分享管理技
巧及過去的心路歷程 , 除可獲學 到實用技巧外 , 亦可知道他們過去工 作上的點滴 , 有助反思自己現時作為 單位領頭人角色與責任 , 以至於日後 院舍工作中 , 即使遇到困 難時亦可作為借鏡 , 一一 克服所面對的挑戰 。

黃家慧
康恩園 ( 長期護理院 )
在培訓過程中 , 我深刻體會
到 「 與智者同頻 , 與善者為 伍 」, 導師和學員們的優秀 素質不僅擴展了我的認知範
疇 , 還讓我汲取了大量的正 能量 。 這種交流的氛圍讓我 感受到大家共同進步 、 互相 勉勵的重要性 。
救世軍南山長者之家

韋贇玲 , Zoe
香港聖公會 恩慈長者之家 陳國輝 , Felix 最珍貴部份是計劃邀請了很 多擁有豐富管理院舍經驗的 前輩擔任講者 , 及在分組中 與我們仔細交流 , 這些都能 豐富我的知識 、 技巧及實際 的工作 , 我非常鼓勵未來繼 續舉辦這類型的培訓計劃 , 讓新加入院舍工作行列的 同工參與及互相 交流 。

最重要是前輩們的親身分享 , 他們與我們交流以往的服務經 驗和心得 , 無論是無私的建 議 、 當頭棒喝的提點 , 還是鼓 勵的話語 , 都讓我們在忙碌的 工作中感受到溫暖和 支持 。
參加者分享

香港盲人輔導會 欣悅軒輔助宿舍 李悅文 , Sophie
在是次的培訓中 , 除了導師外 , 就是一班退 休和現職社會服務的前輩 , 分享多年的管理經驗和困 難 , 最可貴是他們真誠分享和鼓勵 , 將經驗傳授 。 期望會 有第二屆 , 讓更加年輕 , 有心的同路人在院舍服務路上互 相扶持 , 互相支援 。
聖雅各福群會 復康服務 悅明居

陳潔雯 , Kitman
這是一段充滿溫暖 和收穫的旅程 , 期待
在未來繼續運用所學 , 讓 團隊更加茁壯成長 , 努力 為服務使用者建立一個 「 快樂家舍 」。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 凱雅家舍 及 凱頌家舍

對於在培訓中學到的情緒管理技巧 , 幫助我在面對壓力和挑戰時 , 能 夠 保 持冷靜和理智 。 透過各種活動 , 我感 受到團隊的凝聚力加強 , 這對於提升 工作效率和創造良好的 工作氛圍非常重要 。
伸手助人協會畢尚華神 父護老頤養院
陳思明 , Vivien
感恩有機會結識各位行家 , 大 家既不吝惜分享 , 亦願意交流
工作中的苦與樂 , 彼此支持 ; 更感恩有機會向各位前輩學 習 ,「 以古為鏡 , 可以知興替 ; 以人為鏡 , 可以明得失 」, 得以
認識前輩們如何從服務或管理 缺口中尋找出路 , 發展適切及 以人為本的服務 。
香港聖公會 保羅長者之家

陳錦芝 , Kency
藉著參與是次計劃 , 本人能有效地應用學習 所得 , 包括帶領同工檢 視單位的工作文化 , 推 動單位同工一起促進良 好的工作文化及環境 ;
以及積極去面對院舍服務 的各類新轉變 , 善用科技 設備去完善宿舍服務 。

新生精神康復會石籬宿舍

王佩琪 , Cathy
參加 「 香港賽馬會院舍主管關愛領袖 培訓計劃 」 是我人生中一個十分寶貴 的經歷 。 這個計劃讓我意識到 , 領導 不僅是指揮和管理 , 更應該是關懷和 啟 發他人的過程 。 希望能把這份關愛 與他人分享 , 共同創造更 美好的工作環境 。
匡智富亨宿舍 、 匡智富善宿舍
在社會服務充滿挑戰的年代 , 作為其中一員 , 還要擔任主管 一職 , 確實不容易 。 在此一起
學習 、 分享和互勉 , 讓我感到 支持 , 處境並不孤單 。 課程為 我們帶來新的思維衝擊 , 讓我 們為 「 人 」 的服務注入更多的 關愛 , 無論對服務使 用者或對同事亦要 「 以人為本 」。
香港聖公會 牧愛長者之家
李詠詩 , Winsy


黎韻妍 , Audrey
我深刻體會到關愛在領導 中的重要性 。 課程中學習了如
何以同理心對待員工及舍友 , 這不 僅能提升團隊的士氣 , 也能增強服務 質素 。 作為一名領導者 , 關愛不僅是 情感上的付出 , 更是提升整體工作效 率和員工滿意度的關鍵 。 期望日後能 努力成為一位更具關懷的 領袖 。
利民會尚德之家
何宏廣 , Edwin
整個培訓編排流暢 , 講員們準備
充足 , 內容豐富 。 而關於機構文化
及欣賞文化的分享亦非常深刻 , 提 醒作為主管 , 優勢為本的取向不只適
用於服務使用者個案工作 , 應用於建
立團隊文化也同樣重要 。 此外 , 透過
培訓 , 不同機構的同工可以互相 「 取 經 」, 交流工作心得 。
新生精神康復會 賽馬會農舍

葉仲謙 , Him
計畫加強院舍主管 的管理技巧和領導能力 , 以提升於院舍實施 「 以人為 本 」 的照顧及工作文化 , 亦增 強了院舍主管為長者提供優質 照護服務的能力 , 進一步提升 現有和未來院舍主管的管理知 識和技能 。
東華三院
莫黃鳳儀安老院

林俊秋 , Derek
前輩們的精彩分享非常 鼓舞 , 使我更有勇氣去 堅持做正確的事,即使工 作再忙碌, 亦不可忘記
初心 : 「 要讓老友記住得
開心 、 家人安心 、 職員
舒心 」, 萬眾同心合力 ,
工作才會更加暢順並有 意義 。
東華三院 寶鍾全英安老院

透過與其他主管的專業交流 、 彼此學習和資訊互通 , 強化 了我對的管理及領導技巧的掌 握 ,提升我對在院舍內實施「 以 人為本 」 照顧的信心 。 我期望 未來能學以致用 , 成為一個稱 職的 「 關愛領袖 」。
參加者分享
耆康會關泉白普理 護理安老院

楊翠屏 , Pboebe
誠言 , 管理院舍並不容易 , 等同管 理另一頭家 , 此家人有很多位異父 異母的兄弟姊妹( 職員 ), 也有很多 位需要照顧身心的親人 ( 舍友 ), 如何去管 , 如何去理 , 應是一輩子 的學問 、 試練 、 學習 和反思 。
香港耀能協會禾 輋 宿舍

陳春燕 ,Amanda
課程設計很好 , 講員 、 內容及形式均切合同工的 需要 。 Dr. Wan 對機構文化及建立文化的講解也 十分受用 。
課程中邀請到院舍管理的前輩們參與 教學和分享 , 他們的經驗及管理智慧很有實務的 參考價 值 。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恩頤居

萬靄怡 , Alice
課程透過收集同學的實際案例作為模擬情境 , 提高 我快速分析問題的能力 。 尤其在面對複雜問題時 , 我能有效收集資料 , 分析情境 , 在不確定性中做出 決策 。 此課程令我明白 , 領袖不僅僅是完成任務的 人 , 還是影響團隊氣氛的關鍵 。
匡智粉嶺綜合復康中心

鄧碧榕 , Ella
感謝社聯籌辦培訓計劃 , 讓我可以了解到 香港社福界發展的歷史 , 明白今天的社福規模 和政策 , 背後的理念及願景 , 對未來的社福發 展方向有更具體的看法 。 40 小時非常珍貴充 實 , 對日後各方面的發展均有很大幫助 。
新生精神康復會思悅園

李思朗 , Johnson
課程設計實用 , 當中包括 嘉賓主講及同工分享 , 藉
此認識到各種領導技能 、
不同性格類型之同事的處事方式 , 加上前輩珍貴的分享 , 啟 發自己反 思當前的處事方式及現時院舍服務 需要改善之處 。
伸手助人協會 畢尚華神父護老頤養院

黎浩然 , Nic
各參加者能透過討論及 實踐去加深對自己的了 解 , 同時在朋輩的支持 及分享下 , 讓大家能更 有自信地去面對及處理 日常生活作為院舍主管 需要面對的各種難題 。
每個環節都邀請資深同 工及大專院校講師分享 , 內容豐富而實用 。 其中 , 關
於機構文化及改變過程的探討 尤為深刻 。 我向來認為機構文 化難以三言兩語闡述清晰 , 但
講者巧妙地將日常生活中的例 子運用於團隊管理 , 提出的方 法實際且易於理解 。
新生精神康復會 銀禧宿舍

參加者分享
楊家惠 , Ada
有幸參與是次院舍主管關愛領 袖培訓計劃 , 課程全面 , 理論 與實踐兼備 , 相當難得 。 課程

新生會大樓宿舍 II
黃佩珊 , Charlotte
邀請了多位安老業界的資深前 輩講課 , 分享多年實戰經驗 , 以個案形式研習 , 有利於掌握 當中的心法及技巧 , 在日常工 作中 , 更能作出變
通加以應用呢 !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順利安老院

劉靜棠 , Emily
十分慶幸能參與這個計劃 , 實在獲益良多 。 印象很深的課
題包括 change culture, manpower management 和 communication skill,
這便我引用在日常工作中 , 大開眼界 ! 我希望在將來 , 我可以
學以致用 , 將我在課當獲得的知識 , 受惠院內的長者 。 對於
continuous of care, 我特別想推行 。
香港人口面臨老化 , 院舍照顧
必須與時並進 , 規劃得更全面 , 才能解決
到問題 !
伸手助人協會滙豐銀行基金樂富護老院 馮頌慈 , Zoe

不同業界前輩所介紹的 管理框架及論理 , 均對本
人建立團隊和制定服務發 展策略上幫助甚大 , 亦為 本人作出決定時注入信心和 決心 。 過程中結集了多方機
構的實務智慧 , 實在總比單
打獨鬥好 , 盼望將這些經驗 有效地應用在本人 之服務中 。
新生精神康復會 住宿服務

何 啓 明 , Ming
課程強調建立信任和關 係的重要性 。 我學會了 在團隊內外建立良好的 互動 , 這對於促進合作 和解決衝突至關重要 。
耆康會
馮堯敬夫人護理安老院

鄭文香 , Kit
他們毫不吝嗇地分享以往的實務經驗與處理方式 , 讓參加者上了寶貴的一課 。
雖然計劃即將結束 , 但學習作好院舍主管是漫長的 路程 , 期望能帶著計劃中所獲取到知識 、 人脈與 經驗 , 繼續為服務及業界竭力作 好本分 !
基督教懷智服務處水泉澳中心及宿舍

張諾珩 , Esther
在四十小時的培訓課程中 , 感受到課程編排精心設計 , 循序漸進 ,讓我們由認識自己 ,到學習管理技巧的理論 , 以至到各星級前輩的親自教授和分享實踐經驗 , 均使我 獲益良多 , 反思如何應用於院舍工作 。

參加者分享
東華三院方王換娣安老院 馮婉誼 , Amy
通過實際案例分析和組員間互相討論 , 我 學到了許多實用的技巧 , 這些技巧知識不僅提升了 我的管理能力 , 也讓我在面對院舍管理及服務和日後 發展的挑戰更加從容 。
香港盲人輔導會朝陽中心 暨 宿舍

郭念兒 , Sabina
當中最令我感動的 , 就
是身邊的每一位同學都是 同行者 , 過程中亦會彼此 分享經驗 , 一同思考如何
面對院舍管理的不同困難 , 令我在這艱辛的主管之路 上不再孤單 , 勇敢前行 。
這個課程讓我認識了很多來自 不同機構的同路人 , 彼此互相 交流院舍管理的心得和意見 , 讓我能多角度去思考管理上的 不同方法 。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 山景長者護理院

賴添文 , Nash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 天恩展能服務

, Man
Connect : 本人來自中途宿舍 , 過往相類 院舍難有一個平台去認識及交流 , 課程讓我 結識及連繫不同院舍的管理人員 , 有很好的反思及 交流 。
Content : 內容設計用心 , 確實能激發 「 我 」 對不同
管理理論的興趣及反思 , 例如如何建立單位文化 , 處理 是非等等 。
扶康會悅行之家

計劃既是結束也是開始 , 希望大家日後在建立 此平台下有更多交流機會 , 彼此學習 , 不單互相支 援 , 大家繼續砥礪前行 ,
為業界出一分力 , 將關愛 傳承下去 !
九龍婦女福利會 黃張見紀念老人之家

黃日光 , Anthony
這個課程讓我認識到不同院舍服務的同工 , 亦了 解到各類別的服務 。 課程中透過分組討論讓同工 得到互相交流的機會 , 十分難得 。 此課程獲益良 多 , 推薦同工參與 。
匡智梨木樹中心 暨 匡智梨木樹宿舍

黃可潼
透過前輩們的經驗分享 , 鼓勵 我們一班後輩繼續於院舍界別努力 打併 。 因為我們並不是單打獨鬥 , 而是有 更多伙伴同行的 。

洪俐佳
匡智梨木樹中心 暨 匡智梨木樹宿舍
參加者分享
在計劃中與大家交流 ,有一種「 他 鄉 遇故知 」的感覺 , 計劃中最大的得著就是前輩們及各位主管的分享 , 確 實是獲益不少 , 然而亦感到 「 意猶未盡 」。 也許這就是 同路人的感覺 , 大家都需要互相的支持及鼓勵 , 希望 計劃未來可以讓更多人參與 。
滙豐銀行慈善基金匡智東頭宿舍

馮麒釗
透過參加此計劃與不同的導師及不同機構的院長互相認 識 , 並有不同管理角度 、 管理經驗的交流及分享 , 從中 能增加自己的管理智慧 ,並可加強在管理工作上的信心 ,
亦能擴闊在院舍層面的支援網絡 , 確是有 很多的得著啊 !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華康安老院

黃嘉 烯 , Kahei
透過今次課程與眾位院舍主管建立平台 , 在課堂中可交流業界資訊 , 掌握更廣的消息 , 有助 促進業界互相支援的機會 。
路德會利東宿舍

張偉德 , Dicky
有幸参與院舍主管關愛領袖培訓計劃 , 認 識來自長者服務與復康服務的同工 , 在挑戰漸增
的日常工作道路上彼此承托 。 計劃中的實地考察與交
流 , 是個難能可貴的機會去開闊眼界 。
平台活動也讓
同工可以建立一個支援網絡 , 互相支援 , 裨益業界 。
新生精神康復會屯門長期護理院
十一月的廣州團雖行程 短而緊密 , 但亦擴闊了
我視野及更深入地與同 伴交流 , 希望日後此平 台的主管們繼續建立網
絡 , 多作交流 , 繼續在
院舍行業一齊走過高山 低谷 !
救世軍
德田長者之家
陳天愛 , Tin Oi

文智浩 , Franklin

我深信 , 只要業界的同工 團結一起 , 互相支持 , 互 相學習 , 我們各位院舍主 管定能在業界繼續堅守崗 位 , 發光發熱 , 能有力量和智慧去帶 領所屬的團隊 , 為我們的服務使用者 提供優質的院舍服務 。 在此 , 衷心感謝社聯為我們籌辦這次 培訓課程 。
參加者分享
東華三院賽馬會 展毅日間活動中心 暨 宿舍

馮佩菁 , Ching
過程中彼此分享有笑的 , 有淚的 , 有開心的 , 有氣憤 的 , 得到的是 "You never walk alone" 感覺 。 很喜歡大 家覺得課程雖然完結 , 但卻是課程理念 「 聯繫業界 , 開 啟 平台 」 的開始 。 將在課學到的帶到工作中的院舍 , 就是主管的職責之一吧 。
利民會翠華之家

周國傑
十分欣賞培訓課程中安排了很多時間讓參加者在不同 的組別進行討論及分享感受 , 這樣有助參加者能與其 他機構 / 單位的同事建立關係 , 加強業界各同工的互 相支援及合作的網絡 。
香港耀能協會安定宿舍

鄧少華
此課程讓我認識到很多有心的同業員 , 大家在這高問責 及高壓力的院舍工作環境內 , 仍是默默耕耘 , 對自己也 是一份推動力 , 繼續堅持在安老院舍工作及服務長者 。
彼此參考一些 good practice , 亦不吝嗇地分享資源 , 相 信這個互助網有助我日後遇到工作困難時 , 能快捷及有效地找到支援 。
東華三院賽馬會朗逸居

廖惠如 , Donna
本人自 2023 年 3 月起投身復康服務 , 一直都希望可以參與復康服務相關的培訓課 程 , 然而發現復康服務的培訓課程實在不多 , 在本課 程中有機會學習不同的管理概念 、 機構文化等課題 ,
更有機會認識復康服務界的前輩與同儕 , 亦了解不同 機構的復康服務日常運作的智慧 , 建立日後互相支援 的網絡 。
東華三院賽馬會復康中心

高穎詩 , Alice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基金會
香港明愛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
心光盲人院暨學校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
扶康會
伸手助人協會
匡智會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香港傷健協會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有限公司
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
九龍婦女福利會
鄰舍輔導會
新生精神康復會
保良局
利民會
香港耀能協會
救世軍
聖雅各福群會
香港防癌會
香港盲人輔導會
香港心理衞生會
佛教東林安老院
東華三院
基督教懷智服務處
仁濟醫院社會服務部
聯絡我們
電郵 : hmclts@hkcss.org.hk
計劃 查 詢電話 : 2864 2996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社聯為法定團體 , 於 1947 年成立 , 與機構會員共同信守社會的公義 、 公平 , 以社會 福祉為依歸 。
社聯致力帶動一個具影響力 、 彼此合作 , 靈活創新的社會服務界 , 並透過 跨界別協作 , 與各持份者同行共創 。 社聯現時有超過 520 個機構會員 , 其服務單位 遍布全港 , 為市民提供優質社會服務 。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 香港賽馬會 、 其各自關聯公司或任何參與彙編此載內容 或與彙編此載內容有關的第三方( 統稱 「 馬會各方 」)皆無就內容是否準確 、 適時 或完整或使用內容所得之結果作任何明示或隱含的保證或聲明 。 任何情況下 , 馬會 各方皆不會對任何人或法律實體因此載內容而作出或沒有作出的任何行為負上任何 法律責任 。
©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版權所有 出版日期 : 2025 年 6 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