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 2008年4月号(总第39期)

Page 1


主編心語

長老大會文字事工組

三月八日之前,教會有好些弟兄姐妹告訴我,選 舉當天無法參與主日事奉,因為他們要回家鄉投票。

發行 長老大會文字事工組 主席 袁忠義長老 文書 葉志康傳道 財政 潘振忠長老 委員 韓現牧師、陳再明牧師、黃開富牧師、 彭秉民傳道、陳奕成傳道、黃志良傳道、 李異鳴長老(常委代表) 主編 陳幼心傳道 審稿團 李婉娜牧師、李耀祖牧師、林克堅牧師、 李異鳴長老、黃循波牧師 封面設計 林榮秀@Impetus Concept 排版設計 甘例蓓@Impetus Concept 打字 陳幼心傳道、陳雪菊姐妹 采訪 陳幼心傳道、崔桂熔 校對 陳幼心傳道 印刷 Percetakan Wing Lim Sdn.Bhd. 大會網址 www.gpm.org.my 大會電郵 presbych@streamyx.com 本期發行 2,400本

三月八日當天,忙于預備主日服事之余,當然, 我也及時趕去投票。 三月九日早上八點多,我驅車前往接載主日學 生,家長拿出好不容易才“搶到”的報紙與我分享。 那時,我才知道國陣失去了五州的政權,國會三分之 二的優勢不保。我大感驚訝,但還是平心靜氣的繼續 接載主日學生。 把孩子都載到教會后,弟兄姐妹拿著手中的報 紙,對選舉成績議論紛紛。 兒童主日學開始前,弟兄姐妹的話題是大選;兒 童主日學結束,他們的話題仍然是大選。接著,主日 崇拜就要開始了。崇拜開始前,弟兄姐妹的話題是大 選;崇拜結束后,他們的話題還是大選。 三月九日之后,熱氣依然沸沸揚揚。 我知道是時候了。 多年前,我已思考在《天火》談“基督徒與政 治”的可能性。今年二月,大選前,我決定“敢敢 做”。如今是三月中旬,政治海嘯來襲,我確定是時 候了﹗ 是時候了,我們要認識耶穌的政治觀;是時候 了,我們要除去政治的冷感;是時候了,我們要認識 基督徒的公民責任。 是時候了,我們要將榮耀歸給主。 是時候了,我們要將榮耀歸給主,因為地上的掌 權者權利轉眼之間,天上的掌權者權衡寬廣直到永遠。 是時候了,我們要將榮耀歸給主,因為地上的執 政者眼見聰明有限,天上的執政者行事智慧無法測度。 是時候了,我們要將榮耀歸給主,因為地上的君 王們無法秉公行義,天上的大君王卻按公義判斷萬民。 是時候了,我們要將榮耀歸給主,因為地上的治 理者時而行事敗壞,天上的治理者卻按慈愛善待子民。 是時候了,我們要將榮耀歸給主!

主題征稿 六月號 基督徒與政治 有人說,基督徒今天的使命,是要一手持聖經, 另一手持報章,建構聖經與社會的鴻溝。 那么,身為篤信聖經者,什么是聖經的政治觀? 身為社會一份子,我們又該如何回應這職份需要? 這一屆的大選,你投票了嗎?《天火》歡迎你的 來稿,分享你的心得與感想。 神的兒女們,我們不能繼續冷漠,似乎事不關己呀﹗

雙月刊稿約 本刊歡迎投稿。凡屬靈作品、學術文章、講章、見証、 文藝創作(不超過1500字),教會活動及營會報導、簡 報、評述皆可(少過1000字),若附上相關相片更佳。 截稿日期為每個雙月底。 來稿請用正楷繕寫。若是用電腦處理,將文件列印出 來,或是透過電子郵件(E-mail)將文件傳送過來。 通訊處︰ Pastor Tan Yu Sim 7, Jalan Sungai Buaya, Batu 3 1/2 Off Jalan Klang Lama, 58100 Kuala Lumpur Tel 03-79847361, 79840572(辦公室) 03-89623005(陳幼心家) Fax 03-7980 9037, 03-8962 3005 Email gpm_tianhuo@yahoo.com, gpm_tianhuo@hotmail.com 來稿本刊有取舍及刪改權,如不愿意刪改者,請預先 聲明。 來稿如不合用而欲退回者,請注明及附回郵。 請注明真實姓名,地址及電話/電郵,以便聯絡,但發表 文章可用筆名。 作者自負文責。一切立論,不代表本刊觀點。 本刊無稿酬。 文章刊出,版權歸本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刊登廣告 本刊接受各類商業,喜喪等之廣告。廣告愛心奉獻如下︰ 版面 長期 封面后頁或封底內頁(黑白) 全版 其他版面(黑白) RM160

(6期或以上) 短期 RM250 RM300 半版 1/4版 全版 半版 1/4版 RM90 RM50 RM200 RM120 RM70

文字事工組銀行戶口 銀行︰Maybank 戶名︰Gereja Presbyterian Malaysia (Literature Work Committee) 戶號︰514356711840



目錄Contents 主題巡禮

從死囚到傳道人…… 輪椅上舞動的生命 帶著三個女兒去自殺…… 漫畫

03 08 12 14

會正的話

真死亡與空墳墓

16

行軍信息

教牧進修營探討現代教會的處境

18

教會訊聞

四灣島宣道所布道會為主撒種

22

專題行囊

對現代教會之祈禱亂象的省思(上) 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經典導讀──原罪論 所傳的,是上帝之道 認識臨終輔導 整全複興的理念基礎──聖經、歷史、神學 情詩(歌)愛意 救贖主活著

24 28 30 34 36 40 44

生命見証

走出洗腎的噩夢…… 從醒悟中回轉的浪子

46 47

字裡馨香

信仰記事本 海嘯三周年紀念 麥子稗子 死了又複活 愛的守望 愛人,愛己 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懷念你,異鄉的朋友

48 49 50 53 54 56 56 58

陳年薪火 新邦令金榮美堂會簡史

讀者來函

59


企劃 筆錄

陳幼心 采訪 陳幼心, 崔桂熔 崔桂熔,陳雪菊

兩千年前,在各各他山,基督照著聖經所說的,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又埋葬了。 兩千年后,在馬來西亞,他們也曾經像死了的人︰ 一個在黑暗的監獄,等候死亡; 一個在殘障的牢籠,生命灰暗; 一個在被虐的困鎖,傷心欲絕。 他們有的就要死了,因為心已經死了;有的即使活著,心卻是死了。 兩千年前,在各各他山,第三天,基督照著聖經所記的,複活了。 兩千年后,在馬來西亞,因著耶穌複活的大能,他們也活了: 一個走出監獄,傳揚救恩; 一個脫離牢籠,服務社區; 一個掙脫枷鎖,重建家庭。 基督的複活,成了他們唯一的盼望。 聖經說︰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証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 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 甚愿這複活的信息激勵我們仰望基督,甚愿這複活的信息成為我們絕望中的盼望,幽暗中 的光亮,因為我們的主確實活著﹗


主題巡禮

從 死囚 到

黃百友(新山和平堂會傳道) 陳幼心 筆錄 陳雪菊 圖片 黃百友提供

受訪者 采訪

傳道人…

殘的燈火祂不熄滅。” “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 新造的人……”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 用以上的兩段經文來形容黃百友傳道的一生,那是最好的寫照。 回憶起不堪的往事,他淡淡的說︰“我生長在登嘉樓的一個小鄉村,那時家境 貧窮,父母皆是膠工,雖然不至于三餐不續,但缺乏生活上、物質上的享受。記得 年幼時,鄰家的孩子有電視看,有錢買零食,我就覺得自己與他們不一樣,並常詢 問父母為何沒有能力供給我這些需要。” 這樣的成長背景,使黃百友傳道從小就覺得錢很重要。 “那時,鄉村賭博的風氣很盛,人們覺得可以靠賭博發達。在那環境中,我就 覺得可以靠小聰明,不一定要靠勞力賺錢。此外,我看見父母一生勞碌,兄弟姐妹 勞心勞力工作,卻得不到更多的錢財。因此我定下心志,以后要賺大錢,不要走他 們的路。” “我中學接觸了私會黨,就加入他們,隨后也認識了一群吸毒又販毒的朋友。 起初,我相當抗拒毒品,但看見毒販生活風光,中五畢業后到社會工作,又發現賺 錢並不容易,最后我還是與他們一樣,當起毒販了。” 可是,這種“風光”日子不長,他說︰“一九八四年二月十一日,我被逮捕 了,那年我廿一歲。被捕前,我以為自己比警察聰明,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我在 扣留室住了三個多月,后來被送到吉蘭丹監獄,在那裡關了五年多。最后,我被瓜 拉登嘉樓的高等法庭宣判死刑。那年是一九八九年一月三日,我只有廿六歲。” 回憶起當時的心情,他語帶感慨的說︰“當時,我腦 袋一片空白,但其實內心非常恐懼。過后,我被送進加影 監獄。獄中生活非常痛苦,一方面沒有自由,另一方面, 又必須處在一個沒有人性尊嚴的環境,再加上面對死亡 的壓力,因此監獄裡有些死囚用毒品來麻醉自己。” 在監獄中,他根本不敢想死亡的問題,連提都不 敢提。“我把希望寄托在渺茫的上訴上,抱著活一 天過一天的消極心態。此外,我藉毒品來麻醉自 己,逃避現實,幻想自己活在另一個無需面對死 亡的空間。”

黃百友傳道與范淑珍師母育有兩子,建立恩典滿滿的家庭。


2008年4月

慈祥、堅毅的黃媽媽和 黃百友(右一)三兄弟 拍下溫馨合照。 少年時期的黃百友不 愛讀書,卻加入了私 會黨。

監獄中, 有佛教徒向他 傳教,他也嘗 試透過吃素、 做善事積公德、念經、不殺生(小螞 蟻)等來尋找真道,“但那感覺很痛 苦,因為靠人的行為根本達不到應有的 標準。此外,回教徒也向我傳教,但我 根本聽不進去,因為我看不見他們生命 的見証。”

絕望中觸摸主愛 人的盡頭是神的開始,這開始是因 為“愛”。 “后來,在三百多位死囚當中,我 接觸到一群基督徒,他們雖然是死囚, 卻可以唱詩歌、很快樂的贊美敬拜上 帝。他們的行動讓人覺得很奇怪很不正 常,他們看到別人,會說我們愛你,耶 穌也愛你。我開始很羨慕,也想擁有這 樣的生命。” 有一次,為了享用聚會時的食 物,黃傳道參與了他們的聚會,因為當 時他總把家人給他的食物拿去交換毒 品。“漸漸的,我發現這群基督徒的生 命很不一樣。他們當中有國際級的毒 販、殺人犯、雙江大盜等,但這些大男 人在禱告時,卻是如此真情流露,流淚 痛哭。”

“我表面上否決他們的信仰,但當夜深人 靜獨處時,我就會深思他們面對死亡的態度。何 以他們在面對死亡時,還會有信心、有盼望、 有能力去愛?這讓我不得不承認上帝可能是存在 的。” 一種深刻的愛的體會,讓黃百友體悟上帝 對人的愛。因為在他人生最絕望、最痛苦的時 候,父母對他也有著一種不離不棄的愛。 “從小,父親就要我和他一起睡,他擁抱 我、親吻我,旅行都會帶我去。每次從市鎮回 來,他總會帶來我喜歡吃的糖果。當我被判死刑 時,父親還是鼓勵我說︰孩子,不要放棄,你還 有希望的。我在獄中生活無法回家過年,他們也 會留紅包給我。若有人無意中提到我的名字或看 到我的照片,母親就會很傷心的哭泣。”至今, 這些畫面仍清晰的烙印在他的腦海中。 這種愛的體會,讓黃百友思想到︰無私犧 牲的愛,在人間尚且存在;那上帝的獨生子耶穌 為我們犧牲,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若上帝不存在,我的人生便毫無 價值。如果我接受宿命論,我就要死在 絞台上。父母的愛不能改變死刑的判 決,但耶穌的愛超越人間律法,讓我有 回轉的機會,這個真理對我而言是一道 曙光。”于是,黃百友做了決志禱告,一種前 所未有的平安涌入心底。 “頓時,我覺得所有的重擔都脫落了,心 裡的苦毒、懼怕、怨恨都隨著信仰找到解脫。從 那時開始,我一步步的恢複正常,也積極寫信向 家人傳福音。” “信主后,我非常渴慕追求,我用兩星期讀 完整本聖經,閱讀了約千本的屬靈書籍。雖然監 獄與外界隔離,但我們用白開水與蘇打餅當酒與 餅,在監獄中領聖餐,以實際的行動積極向人傳 福音。” 信主三個月后,他就在獄中受洗了。 此外,黃百友還向獄官申請一間圖書館, 以便擺放宗教書籍。他把每星期報章上的福音版 剪貼成冊,他在監獄中舉辦多場基督教與佛教的 辯論會,他也試過與耶和華見証人辯駁…… 七年中,雖然他身在監獄,但靈命不斷成 長,監獄中的囚犯也稱他為“耶穌王”。這種對 神話語的渴慕,對扎根信仰的努力,真叫我們這 些行動自由的基督徒汗顏。


主題巡禮

蘇丹感動流淚 “我總共在監牢裡度過十四年兩個月 零八天,案件后來上訴到聯邦法院,但被駁 回。第二次,我想翻案,卻又失敗了。我面 對信仰的考驗,我以為信主后,神會讓我出 獄。在掙扎中,我不斷詢問上帝該怎么辦, 因為我不要死,我不舍得父母。后來,神透 過聖經讓我看見︰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 都必得救。這是神的應許,也是我的盼望。 我拼命禱告,透過書信請弟兄姐妹探訪我的 父母,向他們傳福音。” 每位死囚都有三次上訴的機會,黃 百友在第三次時,親自寫信給登嘉樓州蘇 丹。“我告訴蘇丹我的成長環境及販毒原 因,我也告訴他我如今已徹底改變,成為基 督徒,已經悔改了。此外我也表明,如果我 得到自由,我一定會為國家社會及人民獻 力。我愿意用一生來回饋社會,做我所能做 到的。” 信主之前,黃百友的父親東奔西跑, 但都無法使他獲釋。信主后,他父親卻很奇 妙的認識了一位參與寬恕討論的拿督。經過 拿督的求情,蘇丹在看了他的信后感動得哭 了。因此,一九九八年四月十九日,黃百友 被特赦了﹗ “有些人特赦是需要終身監禁的,刑期 是廿年。扣除假期、表現良好等,還需要多 坐十三年四個月的牢,但感謝主,我一獲特 赦,就馬上出獄了﹗”

神跡發生了﹗囚禁的生涯結束 了,死亡的陰影不再了,眼前是一片 海闊天空,但是…… “出獄后,我面對來自社會的挑戰, 在監獄中我有機會看報章、書籍,收聽廣播 等,因此還能知道社會的動向。但是,當回

到自由的空間,我覺得自己的反應比別人 慢好多。我不習慣穿長褲、穿鞋;車子較 多時,我不敢過馬路。而且,我較難接受 油膩的食物,因為我在獄中已習慣清淡的 食物。” 后來,黃百友舉家搬到新山。他對這 地方全然陌生,找工作時,若對方問起, 卻必須很誠實的告訴對方自己的過去。好 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他在上班的第一 天,卻因為被查知自己的過去,當場被解 僱了。 “我當時覺得很難過,不知該如何向 父母交待。但是,信仰給我能力,家人的 接納,弟兄姐妹的鼓勵,使我有能力走下 去。”出獄后嘗盡社會的冷暖與現實,黃 百友體會到有前科者要找工作確實不容易。 “出獄后,教會的弟兄姐妹來探訪 我,帶我去教會。我從他們身上看到接納 與幫助,就發現基督的愛的真實。因神的 愛,他們請我吃飯,介紹工作給我。這些 幫助讓父母看見基督的愛,也讓我直到今 天也一樣幫助這些前囚犯。” 最后,經過一 位弟兄的介紹,黃百 友認識了張長國長老 這位老板,有了就業 的機會。九個月后, 他修讀長老會訓練學

取得神學學位后,黃百友傳道 心存感恩,歡天喜地的與妻 子、孩子合照。


2008年4月

院開辦的課程,隨后在教會當干事。數月 后,他進入馬聖修讀神學,並在二零零四 年順利畢業。他說,“回顧過去,我要感 謝神的愛,是他讓我走到今天”。

特殊經歷有助侍奉 1

“神透過這特殊的經驗磨練我,讓我 更認識自己。過去的經歷使我成長,也成 為我今天服侍的極大幫助。面對牧會各種 人事問題,我知道該如何處理,也不會輕 易放棄。” 今天,黃百友對前囚犯,邊緣青少 年事工有很大的負擔。 “我能體會到

2

他們所面對的掙扎,明白他們所經 歷的、所思想的,所以,我會對他 們多一份體諒,也曉得如何幫助他 們。”黃傳道深信唯有神的恩典,才能使 他們有機會回轉。 “記得當年在監獄時,每當看著父母 離去時老態龍鐘的背影,我心裡就感到難 過。但上帝的恩典是無窮盡的,神的應許 是信實的。母親病重時,我求神給我多三 年時間,讓我有機會服侍母親。神聽了我 的禱告,母親在離世前接受主並受洗,父 親也在二零零六年離世前受洗。”

3

神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神的意念 高過人的意念﹗黃百友傳道的生活、生 命的改變,就像保羅當年在大馬色路上 的奇遇。 目前,黃百友有位賢慧的太太,兩位 可愛的孩子。過去一段不堪的歲月,使他 更珍惜現在的家庭,更加努力經營現有的 婚姻。

4

1. 黃百友傳道以活生生的生命,勉勵現代的青 少年。 2. 四年多的神學生涯,為黃百友傳道的全職服侍劃 下美好的起點。 3. 黃百友傳道(坐者左一)與和平教會的肢體一起 配搭,建立主的教會。 4. 黃百友傳道(前排中)峰回路轉的生命經歷,吸 引Astro AEC《賢途有你》也登門訪問。

最后,他語重心長的說,“無論 你過去的背景、經歷如何,神都能使 用你,只要你肯,只要你愿意擺上, 神就能用我們成為別人的祝福。”



2008年4月

舞動

沈秋香 采訪 崔桂熔 崔桂熔 圖片 沈秋香提供

受訪者 筆錄

輪椅上

的生命

之后的記憶是刻骨且難忘。

三歲之前的記憶已不在,她說。三歲

“我是在淚水和藥水混合下拉拔長大的。”她笑著說。 四十多年前,沈秋香被醫生診斷感染小兒麻痺症。這病症當時在台灣大肆侵略孩童。那一 年,對秋香而言是一場夢魘的開始。 出生于台灣雲林的她從小不良于行,只能以身體代步,在地上爬行。 “我自小體弱多病,雙腳又不能走動,祖母認為我是不吉祥的人,很討厭我。每當生病時就 將我的衣服脫掉,把我丟在灶的旁邊,索性讓我自生自滅。每一次我媽都把我給抱回來。” 回憶不愉快的童年,秋香仍歷歷在目。八歲時,舉家搬到台北市,在那裡她開始發現自己和 其他小孩的不同。 “那時媽媽常常叮嚀我,不可以出去外頭玩,只能在家裡。可是小孩的好奇心是藏不住的, 越是不準我出,我偏要出。直到有一次家人都外出工作,我從門縫中看到外頭的小孩在嬉戲,玩 得很開心。我終于按耐不住,爬了出去,可我沒料到,他們竟取笑我,踹踢我,當時我很難過, 覺得自己是被遺棄的人。”

沈秋香指導殘障人士製作手工藝品,幫助他們自給自足。


主題巡禮

自憐自卑似被棄

動大手術頓悟母愛

秋香在那時候開始,將自己封閉起來,不喜歡和別 人說話,包括家人。漸漸的,性格變得自憐又自卑,人 也憂郁了起來。

其實在保育院的時候,秋香已經開始 接觸基督教,該院是長老教會所關懷的機 構。廿歲那年在屏東基督教醫院動了脊椎矯 正手術的她,開始對神建立信心。

十歲,父母親把她送往彰化二林喜樂保育院受教 育。但在她的認知裡,那是個再次被家人遺棄的經歷。 “這地方距離我家有八個小時的路程,我當時不明 白他們的心意,是要讓我有機會念書、識字……我生氣 他們,可是又很想念他們﹗那種又愛又恨的心情,真的 很難受。” “在保育院九年教育裡,從一年級到三年級,我並 沒有好好的上過課,我的腳因爬行變形,需動手術才可 以穿起支架,用拐杖走路。開刀之后,我要休療,休療 之后再開刀。在那三年裡,我進出醫院好多回,

很痛苦,很難過,在淚水和藥水的混合下,我 慢慢地站起來。” 脫離爬行的日子后,她依然不開心,強烈的自卑感 不停的在吞噬她的思想。她不敢去愛人,甚至逃避別人 對她的愛。 “中學畢業后,找了很多份工作,例如普通文員、 工廠員工,都不被錄取,僱主不愿聘請殘障人士。后 來,我在台中學裁縫,不過不久就離開了那地方。” 秋香哽咽說︰“我很感激他,當時的我很丑,很 憂愁,身體歪歪曲 曲的﹗我一點也不 配……我才國中畢 業,他高職畢業,字 體很美。每一天,我 都會收到他寫給我的 情書,前幾封我有 看,后來就沒有再打 1 開來看了﹗”

令秋香感動的是在八年之后,他依然對她 深情不變。 “我不知道他從哪裡找到我工作地點的電話號碼, 他希望能和我見面,但是我拒絕他。”那時秋香廿五 歲,剛信主不久。

2

“那一年,醫生告訴我,需動大手 術,因為脊椎的彎度壓迫到心臟,有生命危 險。當時我很想放棄自己的生命,我覺得我 的人生太多痛苦,手術要一刀接一刀,身心 很疲累。我決定不開刀,當時的宣教士沈阿 姨對我說︰為什么不想想你的媽媽?她每天 日夜那么辛苦照顧你,你要讓她照顧到你死 為止嗎?”

那一刻,秋香才頓悟,她一直 辜負了媽媽。媽媽每天為她按摩雙 腳,為她打點一切……可是她沒善 待媽媽,甚至還頂撞媽媽﹗ 于是,秋香作了生平第一次禱告,她 祈求上帝給她一個新生命,為了媽媽的安 心,也為了自己的健康。 約廿三歲時,秋香到台北工作,同時 在夜校進修美工系,開始全新且獨立的生 活。

神在秋香的生命中差遣了很多 天使、天軍保守她。如接受教育的 二林喜樂保育院,治療身體的屏 東基督教醫院,甚至在工作和夜校 裡,神也安排了基督徒引她走進神 的國度。


10

2008年4月

“在日間的工作地方,林美英向我傳福音。從 她們的言行舉止,我看到神無私的大愛。那時我跟 她在外面租房子。在冬天時,樂于助人的她,替我 清洗厚且重的夾克外套,這令我印象很深,也很感 動。”她每天五點起來為我禱告。有一次,她因父親 住院要回南部,她對我說︰“我不能永遠照顧你,唯 有神的愛可以成為你永遠的幫助。” 此外,張同學也很積極向他傳福音。有一次, 張同學對她說︰“沈秋香,你很不快樂,我要把福音 傳給你。”

3

想起她們的這番話,秋香在訪問中再度哽咽, 流著欣喜的眼淚述說那一段日子的種種。 “后來,我在教會所辦的一個聖誕節特會裡信 了耶穌,那一年我廿五歲。”

信靠耶穌生命變色 原本害羞、自卑的秋香在上帝的愛中漸漸有了 成長,也在同是肢障的同學的鼓勵下,走進同學的圈 子內,一起外游、旅行,生活從“灰色”轉變成多姿 多彩﹗ 畢業之后,秋香與莊如明在杏林子創辦的伊甸 園工作。 如明來自檳城,曾是一名癮君子,家人把他趕 出門。窮困潦倒的他曾睡在水溝裡,過著以報紙遮身 取暖的窘況。 當時秋香與讀神學的保育院的老師以及學妹住 在一起,因此認識了如明。那時,他們一起修讀心理 學系。她欣賞如明的剛強與自信,可是當如明向她表 示愛意時,她卻拒他于千裡之外,因為她覺得自己身 上的殘缺配不起他。 如明對她說︰“若你拒絕我的原因,是因為你 的殘障,我是不會接受的,除非你是因為我不好,我 才甘心放棄。” “他常鼓勵我,殘障朋友要給自己一個機會, 也要給社會一個機會。” 一九九零年,秋香與如明結婚了。一九九一 年,他們回到檳城,成立伊甸殘障服務中心,延續杏 林子為殘障朋友謀福利的社會服務福音工作。 目前秋香與如明育有兩名兒女,長子今年十六 歲,幼女今年十二歲,還有了三名干女兒。二零零一 年,秋香和如明將推廣伊甸園的理念移師到吉隆坡。

4

1. 2. 3. 4.

沈秋香致力推動建立無障礙的社會。 沈秋香帶領殘障人士舞出生命的色彩。 沈秋香師母的家庭滿是神的祝福。 莊如明牧師與沈秋香師母在主愛中結為夫婦。

“我們成立了雙福殘障自強發展協會, 雙福是福音及福利的意思。在這七年裡,蒙 受上帝不斷保守的恩典,一路走來雖然不 易,但都是值得的。” 雙福提供手工藝品的製作,給予殘障 朋友學習的機會,讓他們能自給自足,同時 還設立了電腦職訓部、中文寫作班、資源回 收部的拓展等等,讓殘障朋友有機會走入社 會,達到自力更生的目標。 從台灣嫁到大馬,在文化習俗不盡相同 的環境生活裡,秋香靠上帝的恩典,為殘障 朋友帶來希望之路。

曾經,她走在陰暗中,心靈脆 弱,直到打開心門,在上帝的大愛光 照下,生命越活越有光彩。 她雖然坐在輪椅上,卻把生命 舞動起來。



12

2008年4月

自殺…

帶著三個女兒去 受訪者 陳秀蓮 采訪 崔桂熔 筆錄 崔桂熔 圖片 陳秀蓮提供

廿八年前,十八歲的她嫁給一位大她九年 的丈夫。 他們來自芙蓉,同住在一個鄉村,當年叫做 山番港,既是現在的Labu 三條半石。 憶起往事,陳秀蓮淚眼盈眶,不斷用紙巾拭 淚。坐在一旁的現任丈夫唐德洪靜靜在聆聽。 “我十六歲拍拖,十八歲結婚。我媽不喜歡 他,連我們結婚喜酒也沒喝。他騙我媽說,我懷 孕了,所以要結婚……” 廿多年前,未婚先孕是件不光彩的事,而且 對于秀蓮所選擇的對象,陳媽媽壓根兒就不喜歡 ,因為對方有黑社會的背景。 “那時他在山芭鋸樹為生,我信主之后,才 發現原來一個人的職業,對于他的性格多多少少 都會有影響。他脾氣暴躁,空閑時的消遣不是賭 錢就是喝酒……﹗”

唐德洪,陳秀蓮與三名女兒攝于二零零四年使宣主辦的“幸福一 世情”。

秀蓮本身來自一個單親家庭,十歲那年爸爸 死于肺癆病。來自中國高洲的媽媽含辛茹苦把兩 名姐姐,一名弟弟,一名妹妹和她撫養長大。媽 媽清楚明白,一個沒有丈夫合力建立的家,是很 辛苦且難過的。 “當年,媽媽養豬換米把我們養大,以前家 裡很窮,連蒜米也沒見過﹗家裡種什么菜就吃什 么。有時吃番薯,有時吃青菜﹗后來我媽把種的 菜拿去巴剎賣,漸漸生活比較好了。”


主題巡禮

談起第一段不愉快的婚姻,秀蓮歷歷 在目。提到丈夫如何威脅她的生命,令她感 到絕望的時刻,話還沒說,淚水已在眼裡打 轉。 “結婚后的五年裡,我生了三個女兒。 平時,他總會對我拳打腳踢,我都忍了下 來。可是那晚,他喝醉酒回來,忘記帶鑰 匙,我只是問了一句︰為何沒帶鑰匙,他就 開始追著我來打,還拿刀威脅我……我很 怕,一直跑一直跑,后來躲到鴨籠裡去,他 才找不到我。” “我跑回媽媽家,我媽雖然生氣也很心 疼我,她說︰你回去他那裡的話,就不要認 我做媽媽。兩天后,我還記得那晚下著雨, 我跟我妹妹借了摩多,把三個女兒接回來。 那時最大的女兒五歲,最小的只有一歲多。 我擔心她們,家婆不能走動,無法照顧她 們。他根本就不讓我看女兒,我就把女兒帶 走。” 那晚,她沒有回家。她帶著女兒,乘了 一輛德士到波德申海邊。她腦海裡只有尋死 兩個字,人生沒有希望,丈夫不愛她,這讓 她痛心疾首。她抱著三個年幼的女兒,直奔 海中央。 “那時在退潮,當我抱著女兒沖向海 不久,有人從后頭拉著我,他就是那德士司 機。他一來要救我,又要救我的三個女兒, 當時的情況很混亂……他大喊救命,在附近 電房工作的守衛聽到,就跑來救我們……后 來報警,他到隔天早上才來找我! 最后,他決 定讓女兒跟我,我把女兒交給媽媽照顧,之 後一個人到吉隆坡找工作。” 秀蓮只念到小學六年級。一九八六年, 二十多歲的她 , 找了很多家庭女佣或打掃的

工作都碰壁,原因是她的年紀不適合工作的 需求。 “後來我認識了一位在歌廳駐唱的歌 手,他說不如在卡拉ok工作,因為那裡可 以準時發薪。因此,我開始在那裡當倒酒女 郎。做了幾年後,我決定回芙蓉,在pasar malam賣一些貨品……”秀蓮說。 前夫只支付她五、六個月贍養費,為 了扶養孩子,她很努力的工作。后來,因為 pasar malam 的收入無法維持生活,秀蓮決定 再次回到吉隆坡掙錢。 “一九九六年,我在發型屋學剪頭發, 做了不久,我就去賣雜飯。我把女兒接過來 和我一起住,當時最大的女兒才十二歲。那 一年,我認識了現任丈夫。” 從那時候開始,她也認識了上帝。當年 已是基督徒的唐德洪一直鼓勵她,邀請她到 教會參加禮拜及活動,但她都一一拒絕。 “因為我向來都是拜拜的,很堅持自己 的宗教。而且對我來說,去教會不如多賺點 錢來得重要﹗唐先生說去教會的小孩不容易 學壞,那我就把三個女兒交給他,讓她們跟 他到教會。半年的教會生活后,我看到孩子 有很明顯的不同。以前叫她們作家務總是叫 不動,自從去了教會後,她們都很自動自發 了﹗”秀蓮笑著說。 “後來經教會朋友一而再,再而三的 邀請,有一天我就答應去教會看看。去到那 裡我才發現,教會的人都很有禮貌,穿著很 得體……。第二次去教會的時候,牧師講到 耶穌如何為我們舍己,上帝如何愛我們。過 后,有位姐妹問我是否要信主,我說好,然 后就做決志禱告了。”

13


14

2008年4月

訪問中,秀蓮說她后悔一件事。 她篤定的說︰“我很后悔這么遲才認識耶穌﹗如果我早一點信主,我就可以早一些嘗到他的 甘甜。信主不久,我就把家裡的偶像拆掉,那姐妹說,一個人不能侍奉兩個主,偶像不能拜。人 聽話,就會有福氣。” 秀蓮是個勇敢的女人。一個單親媽媽,教育程度不高,親手帶大三名女兒。雖然曾經絕望 過,但走出陰暗的天空后,她堅強面對人生。 “一路走來真的很辛苦。身兼父職,女兒就是我的命根……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帶她們到公 園玩,看到有些小孩拉著父母的雙手,很開心,可是我家的小孩卻沒有這福氣……當時心裡會很 難過,但后來就沒有這強烈的感受了,畢竟人要學會面對現實,也要勇敢的 去面對現實。” 認識上帝之后,她懂得以感恩的心,去看自己以前不如意的婚姻。

“我也曾經埋怨過,但上帝讓我知道過去痛苦的經 歷,是要我和別人分享,用我的生命去見証上帝的愛, 去影響別人。人的盡頭就是神的開始,我們要學習在低 潮的時候感謝上帝。” 秀蓮引用了約伯記裡約伯的經歷來結束這次的訪問。 “約伯在一夜之間失去成千的牛羊,喪失女兒,自己又染 上毒瘡,可是他對上帝依然不離不棄。只要我們憑著信心跟隨 上帝,上帝不會讓我們有任何缺乏。”甚愿她的經歷與分享, 也成為我們的鼓勵﹗

漫畫

小英

陳秀蓮與三名女兒攝于芙蓉住家。


會正的話

15


16

2008年4月

真死亡 與

空墳墓

現實主意畫家倫勃朗在其作品《從十架卸下》( The Deposition, or Descent from the Cross.)中描繪出 耶穌基督的遺體正從十字架上被人徐徐卸下的景象。 在畫中作者根據傳說畫出那位一向來暗暗地跟隨耶 穌、即富裕又受人尊重,來自亞利馬太城的約瑟,在 獲得彼拉多的允準后埋葬耶穌︰他站在梯子上將耶穌 的遺體除下,馬利亞在下面迎接並親吻耶穌的臉頰, 抹大拉的馬利亞吻耶穌的左手,而約翰則吻其右手, 尼哥得慕忙著將耶穌腳上的釘子拔除。這一幅畫生動 地將當時的景況描繪出來。 約翰福音記載了彼拉多之所以會作出那樣的允準 乃是因為他確定耶穌已經死了。士兵本要打斷耶穌的 腿以加快耶穌的死亡,但是當他們來到耶穌那裡,看 到他已死了,所以就沒有那樣做。但是為了要確保耶 穌真的死了,其中一個士兵用槍刺他的肋旁,立刻有 血和水流出來。這一切都說明了耶穌的死是真實且毫 無疑問的。 當行刑過程正在各各他進行的時候,站在耶穌十 字架旁邊的,有他的母親以及他母親的姐妹、高羅巴 的妻子馬利亞、抹大拉的馬利亞、約翰以及那些跟著 來到刑場看熱鬧的群眾。其余的門徒都因為懼怕和悲 傷而沒有來到那裡,他們的彌賽亞國度的美夢和希望 粉碎了,因為從來沒有人可以從羅馬的十字架死刑中 存活過來。 當時現場看熱鬧的人、旁觀者以及死刑執行者都 絕對相信耶穌真的死了。 這也是為什么抹大拉的馬利亞、雅各的母親馬 利亞和撒羅米須要買香膏來膏耶穌的遺體的原因。在 星期天的大清早,出太陽的時候,她們就來到墳墓那 裡,但是她們非常驚訝地發現墳墓居然是空的,耶穌 的遺體並沒有在那裡﹗在墳墓裡她們看見一位身穿白 袍的年輕人坐在右邊,這年輕人忽然變為天使,並對 她們說︰“不要驚慌﹗你們尋找那釘十字架的

會正

黃方洋牧師 翻譯 黃志良傳道

拿撒勒人耶穌,他不在這裡,已經複活了; 請看他們安放他的地方。你們去告訴他的門 徒和彼得︰他要比你們先到加利利去,你們 在那裡必定看見他,正如他從前告訴你們 的。”因為驚恐戰栗,她們一從墳墓出來就 逃跑;由于害怕,她們什么也沒有告訴人。 (馬可福音十六1-8) 馬可福音忽然轉向對耶穌複活的描述讓人感到驚 奇,但是更讓人感到驚奇的就是,複活后的耶穌並未


會正的話

曾出現在馬可福音的記載中﹗因為聖經學者 都同意最可靠的馬可福音早期抄本是在第八 節就結束。由于馬可福音並沒有提到耶穌向 門徒顯現,是不是就說明了耶穌複活一事並 沒有事實的根據呢? 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以馬可福音為參 考之張本或根據,約翰福音也有可能如此, 而且全都有記載有關複活后的耶穌的種種事 跡。在早期有關耶穌複活的論証中,保羅寫 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也証明了複活后的耶穌 的顯現︰“我從前領受了又傳交給你們那最 要緊的,就是基督照著聖經所記的,為我們 的罪死了,又埋葬了,又照著聖經所記的, 第三天複活了; 並且曾經向磯法顯現,然后 向十二使徒顯現。以后又有一次向五百多個 弟兄顯現。他們中間大多數到現今還在,也 有些已經睡了。以后也向雅各顯現,再后又 向眾使徒顯現,最后也向我顯現;……”( 林前十五3-8)。有關耶穌複活和顯現的事 跡是無可推委的,耶穌向他們顯現四十天之 久,無論是跟隨他還是反對他的人都可以証 實這事。(徒一3) 門徒由十字架刑場上的懼怕喪志、棄 絕耶穌忽然完全轉變成為勇敢四處宣揚耶穌 基督複活的福音,我們不得不相信這當中一 定有引人注目的事件發生,這其中唯一合理 的解釋就是耶穌在被定十字架之后曾經向他 們顯現。教會在面對羅馬帝國嚴峻及惡意 的迫害之下仍然能夠急速在耶路撒冷擴展, 也証明了耶穌基督的複活。保羅,一個原本 大力迫害教會的人,轉變成為基督忠實的跟 隨者,更進一步成為宣教士,到處建立教 會,牧養群眾,教導神學道理,他自己這樣 說︰“……最后也向我顯現;我好像一個未 到產期而生的人。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本 來沒有資格稱為使徒,因為我曾經迫害神的 教會。”(林前十五6-10)他的信息中心 就是耶穌基督的被釘和複活,他個人遇見複 活后的耶穌,以及之后的轉變的見証是毋庸 置疑的,沒有任何人能夠駁倒。 如果耶穌複活后顯現的種種事跡對其 他的福音書和保羅的書信是那么的重要,那 么為什么馬可福音卻對此事只字不提就結束

了呢?是馬可故意作出這樣 的安排嗎?是馬可大膽地 對“他不在這裡,已經複活 了”的宣告的重要性故意留 白?(可十六6)又或馬可這 樣的忽然結束是要吸引聽眾 更勝于提供故事的結局?

黃方洋牧師

在耶穌被釘以先,他曾 經告訴他的門徒說︰“但我複活以后,要比 你們先到加利利去。”(可十四28)在墳墓 裡的天使也告訴婦女們耶穌沒有在那裡,他 已經從死裡複活了,他在她們以先往加利利 去,並要她們去告訴其他的門徒耶穌在加利 利等著他們。 耶穌藉上頭而來的能力在加利利所行 的種種是顯而易見的︰耶穌潔淨一個麻瘋病 患者,讓他有生以來第一次可以無須忌諱地 進入群眾之中(可一40-44);在耶穌的 話語之下,一個癱子在眾旁觀者的驚愕聲中 卷起自己的草帘走出去,試想一個完全癱瘓 並長期需要依靠別人的人忽然可以行走並照 顧自己的景況,眾人都非常驚奇,頌贊神, 說︰“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可 二1-12)耶穌也叫一個枯干了的手複原, 使那人現在可以用這一只複原了的手作許多 的事。耶穌走遍加利利,他使人得醫治、他 使被囚者得自由、他教導人有關神國的真 理。加利利的事工象征著耶穌對這一個世界 的救贖,馬可對耶穌複活的描述可以追溯到 加利利,透過那一個上帝施行他的大能醫 治、釋放、喂養、教導和修複的地方,來闡 明基督複活的真理。換言之,在馬可福音中 有關耶穌基督複活的真理,可以從耶穌在加 利利對上帝的國度的宣告和設定中看出。

在慶祝複活節的當而,馬可福音提醒 我們重新思考耶穌在加利利的工作, 今天他仍然能夠使人得醫治、他仍然 能夠使被囚者得自由,並改變人的一 生,這一切都是因為耶穌不再在墳墓 中,他已經從死裡複活。

17


18

2008年4月

教牧進修營認識長老會精神

探討現代教會處境 這是非一般的營會,因為在這三天中,劉清虔牧師為全馬各地長老會的教 牧帶來了腦力的震蕩,激起教牧們神學與牧會觀念的重整﹗ 二零零八年二月廿五日至廿七日,馬來西亞長老會教會增長組與南部區會常委會,于馬六甲 Seri Warisan Resort聯辦教牧進修營,主題為“長老會精神與現代教會的處境”,講員是來自台 灣的劉清虔牧師。約有七十位來自全馬各地的教牧領袖參加這一次的進修營。 劉清虔牧師博學多才,他是台灣政治大學社會學學士,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台灣神學 院神學碩士,聯合神學研究院亞洲宗教學碩士,東南亞神學研究院宗教史與宗教學碩士,輔仁大 學神學院博士候選人。 此外,劉清虔牧師也身兼數職,現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美和技術學院老人服務事業管 理系專任助理教授,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兼任助理教授,台南神學院與聖光神學院教師,新 馬亞洲神學院客座講師。 在這三天兩夜的營會中,劉清虔牧師共傳講了五堂信息。在第一堂信息中,劉清虔牧師傳 講“被社會浪潮淹沒的教會”。信息中,他指出基督徒的價值觀源自聖經,但是,當代的基督徒 卻面對倫理的困境,這包括來自道德、世俗、信仰的挑戰。他指出,當潮流走進教會時,教牧人

聽劉清虔牧師傳講信息,許多教牧都忍 不住要放聲大笑。

小組討論讓教牧有機會對信息做出回應。

于去年“歸隊”的施德清牧師分 享世界華人聖經學院的事工。

劉清虔牧師深入淺出的 傳講神的話語。

進修營中舉行特別奉獻,減輕營會不敷。

蔡華平牧師代表籌委向劉清虔牧 師致謝。

再見囉!我們年議會再見!


行軍信息

員的對應之道就是對聖經進行更多的研讀,對神學 書籍更多的閱讀,對環境作更廣泛的觀察。 在第二堂信息中,劉清虔牧師傳講“從加爾文 看祈禱──兼論當代教會的祈禱亂象”。他指出, 祈禱的原則在于虔誠、認罪、舍己、相信,但現代 教會卻出現了祈禱的亂象。他在信息中標舉了數個 重點,包括人在上帝面前要小心謹慎,因為上帝是 神聖的,而人是渺小的。在上帝面前的智慧人是上 帝說話,而不是徑自喋喋不休。他指出,現代教會 的祈禱充滿著任意性的祈禱。加爾文曾提到,祈禱 是上帝的命令,因此人必需祈禱;人能祈禱是出於 上帝的恩典,所以人必須謙卑。為使長老會子弟對 加爾文的祈禱觀有更多認識,本期及下期《天火》 特將該文分上下文刊出,以饗讀者。 在第三堂信息中,劉清虔牧師傳講“重拾長 老教會的神學地基”。他表示,過去幾年長老教 會“神學體製放兩旁,教會增長擺中間”是神學地 基的迷失。長老教會的體製必須建基在上帝,而非 在人;長老教會的講道應當以上帝的話語為核心; 長老教會的神學必須是以基督論為核心的神學。因 此,他鼓勵教牧回到教會的基本面,重新建造教 會,使教會成為宣揚上帝的話、聆聽上帝的話、遵 行上帝的話的一群人。 在第四堂及第五堂信息中,劉清虔牧師傳講 了“持續服事的智慧”。他在第四堂信息中指出, 服事的對象是上帝,事奉不是在為上帝做一些上帝 做不到的事,事奉是上帝的命令,上帝要的是“忠 心”而不是“業績”。他也指出,事奉的重心 是“人”而不是“事”,為了事而輕忽人就是犯了 事奉的大忌,因為基督信仰是要求人透過愛人來愛 上帝,透過事奉人來事奉上帝。因此,他勉勵教牧 要自潔,對上帝完全的順服,抱著戰戰兢兢的態度 事奉神,以求得到上帝的喜悅。

慎重向你們介紹,他是整個進修營中,最小的參加者 ──劉清水傳道夫婦的孩子﹗

營會就要結束了,許多教牧不放過最后機會,向劉清 虔牧師請教。

參加者紛紛索取人人書樓現場錄製的營會光碟,效率 奇高﹗

19


20

2008年4月

在第五堂信息中,劉清虔牧師在提出牧者的自我 認知后,勉勵牧師必須不斷的自我充實,爭取各種正 式與非正式的管道繼續教育與進修,並讓信徒知道,牧 者的進修是信徒與教會的福氣。最后,劉牧師也提醒牧 者留意情緒低潮的陷阱,免得因為情緒低潮陷入家庭惡 劣、背離呼召、轉向錯誤的神學立場的困境。 在這五堂信息中,劉清虔牧師猶如舊約的先知 般,高舉神的聖潔、威嚴、公義,讓人嘗到原汁原味的 加爾文神學。此外,一種謙卑、謹慎、殷勤、自律的動 人生命,也不自覺在他的言行舉止中流露著,讓人深深 感受到他那一顆言教身教,愛神愛人的赤子心腸。

美食當前,手快有,手慢無﹗

耶穌說︰“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哪 裡,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裡;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 尊重他。”(約十二26)

感謝上帝, 他透過這次的進修營, 激勵了馬來西亞長老會的教牧, 更忠心的跟從主,更謙卑的順服主, 更殷勤的服事主,更警醒的仰賴主﹗

參加進修營,教牧身心皆飽足﹗


TS Hardware Trading Sdn. Bhd.

經銷及批發各類: 工業五金 家庭五金 TS Hardware Trading Sdn. Bhd. No. 155, Jalan Seroja 56, Taman Johor Jaya 81100 Johor Bahru, Johor Tel: 07-354 8650 / 51 Fax: 07-354 8649 Email: tecksjb@streamyx.com

Teck Soon Hardware Pte Ltd Blk 1777, #01-01 Geylang Bahru, S’pore 339705 Tel: 02-6846 1369


22

2008年4月

四灣島宣道所布道會

報道

王華成

從天降為主撒種 教會理事與演員合家歡。

雖然邊佳蘭黑暗勢力猖 狂,但實在要滿心感謝贊美 主,因他的恩典和保守,長 老會四灣島宣道所依然在這 個地方為祂作光作鹽,忠心 傳揚基督的愛。

柔佛邊佳蘭 是一塊堅硬的土地 福音不易開花結果 就算加倍的耕耘 也往往不見成效 雲雲福音隊在此經歷沖擊 紛紛無功而返再不回頭

因此,四灣島教會除 了聖誕節(比較能吸引人潮)以外, 也經常舉辦各種活動廣傳福音。今年二月十六日(星期六)晚 上八時,該宣道所便在其禮拜堂內舉辦了一場充滿真理及新春 氣息的戲劇演出──“福從天降”布道會。 “福從天降”是由新加坡新傳媒前主播詹玉珍姐妹所領導 的佳禧傳媒所呈現,演員精彩的演出,引人入勝,扣人心弦。 故事描述一對夫妻欣聞天使將要到訪,趕快籌借款待所需一 切。自私自利的妻子暗暗盤算乘機“敲詐”天使,讓他獲得許 多利益。張羅半天,陸續到訪的盡是窮困潦倒的鄰居。作丈夫 的因愛心一一地給予幫助,費盡了財物,令妻子心痛不已。最 后天使果然來到,妻子惆悵如何用物質博取天使歡心,來贏取 天使的祝福。天使這時表示,他們之前做在鄰居身上的義舉, 便是做在主身上,要愛自己的鄰舍,要愛人如己;妻子十分慚 愧,決心悔改見証榮耀主。天使大大的祝福這個家庭…… 這是佳禧傳媒第二次來四灣島宣道所呈現節目。當天晚上 七時,許多兒童主日學學生最先赴會,接著是會友、家長、居 民等陸續到來,人數有一百多位。 在司儀帶領會眾高唱三首贊美詩后,“福從天降”便正式 開演。首先登場的是劇中的一對夫妻,接著是鄰居,最后是天


教會訊聞

使。雖然教會的音響和燈光設備不足,但在演員精湛 演技的彌補下,觀眾都全神投入觀賞。尤其是兒童, 當劇中飾演鄰居的“梁婆婆”一出場,便逗得他們個 個哈哈大笑。好多的觀眾臉上綻放會心的微笑,從他 們流露的表情,我們相信他們已從演出中或多或少領 略到人生真諦,生命的真理吧﹗ 總而言之,這次的佈道會是成功的,若不是神的 同在和眷顧,在這樣的地方不會有那么多非信徒成人 來參加。盡管閉幕前他們都不敢回應呼召,求神繼續 在他們身上動工,愿這福音的種子能生根發芽。

梁婆婆一出場便把兒童逗得樂 開懷。

目送最后一位來賓離去已經是晚上十時,帶“福 從天降”演職員回旅店住宿前,負責人與他們在街坊 一間海鮮館共進宵夜,彼此溝通。隔天十七日他們因 事必須一早趕回新加坡,我們便于清晨六時卅分用車 載他們到碼頭搭船回去。 筆者在四灣島教會事奉超過廿年,看見主差遣 了許多人,包括牧師、傳道、同工、教會領袖、神學 生、短宣隊等,到這裡來牧養或宣教,當中有些火熱 而來,卻失望離開。我想我們不該以眼前的成績來定 成敗,只要忠心盡心盡力遵行主的托付。雖然這么多 年來,來來往往會友就只有二、三十人;縱然面對諸 多嗤笑及艱辛,我們未曾停頓跌倒,信實公義的主仍 保守帶領,正如以色列民在西乃曠野,神賜雲柱火柱 來保護引領。 “福從天降”的導演臨別時告訴我們,佳禧將前 往砂勞越和沙巴演出,真是美事一樁。愿神大大的祝 福,叫他們所做的更加榮神益人。我們誠心感謝所有 前來四灣島宣教、布道、事奉的教會、牧者、弟兄姐 妹。同時,我們也誠心感謝所有在禱告上或財力上支 持我們的教會和主內肢體。還有,在世界各處服事主 的牧者同工,懇求主加添大家力量,齊心興旺福音。 感謝上帝,使我們藉著我們主耶穌基督得勝。「所 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動搖,常 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不 是徒然的。」(林前十五57-58)

「 福從天降 」 精彩劇照。

主日學學生蜂擁而上爭相與演員來 個大合照。

「 福從天降 」 演出扣人心 弦,兒童也全神貫注觀賞。

本欄歡迎教會提供活動報導,字數約七百字,並附上照片最佳。

23


24

2008年4月

對現代教會之

劉清虔

祈禱亂象的省思(上) 一、前言:現象有多亂 關於禱告,各種教導紛紛出籠,各式 書籍陸續出版,包括《疾風烈火》、《雅比 斯的禱告》、《禱告的技巧》、《禱告的教 會》、《代禱,改變你的城市》等等。這些 書的出版,燃起了教會對禱告的熱情,各種 禱告會也應運而生。當信徒開始跪下禱告之 時,對教會來說,絕對是好事;只是,當保 羅在羅馬書中宣稱「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 告」時,吾人不知有多少人同意保羅的說 法,我們不會禱告嗎?對那些久在教會中的 人說:「你們中間不會禱告的人請舉手?」 可能會引起眾人的訕笑。但如果我們依《呂 振中譯本》來詢問:「你們中間誰曉得該如 何照所應該禱告的來禱告,請舉手?」我 想,就不太有人敢舉手。於是,我們發現了 教會在當今時代的一個重要危機:眾人熱烈 敬拜上帝,卻不真正認識上帝;眾人熱切禱 告,卻不真正知道該如何禱告。 禱告,漸被「咒語化」,依某句型反覆 誦念;也被「風水化」,要在某處禱告;亦 被「擇日化」,定規要多少日、多少小時、 幾點鐘的禱告。當教會愈熱衷禱告的時候, 便更有必要進一步來探究禱告的真義,非經 驗主義式的探詢,而是以聖經神學為中心的 研究。 我們發現加爾文對於祈禱,有著極為嚴 謹的看法,祈禱的態度必須敬虔,因我們要 搞清楚我們的對象乃是萬王之王、是創造全 地的主;也必須謙卑,因為我們本沒有資格 來到上帝面前開口。因此,吾人擬以此論述

為基礎,來反思今日教會界中所盛行的祈禱 觀,不敢有任何可望導正的期待,只希望將 問題攤開,大家一起來思想。以下幾點是吾 人的思考──

二、祈禱的任意性 對於禱告的錯誤理解,泰半是由於對 聖經經文的誤解,若非以偏蓋全,就是見樹 不見林,以至於經常只抓緊一句話、或一件 事,就任意擴張,甚至過度詮釋。因此,也 呈現出禱告的任意性,這種任意性就是未經 思考與批判,就將自身內心所要的向上帝陳 述,使得祈禱變成一個私慾的展覽場,卻渾 然不知,更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例如:有 牧者教導信徒「你要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 滿」(詩八十一10),認為只要我們向上帝 開口要什麼,上帝都會給我們充滿。只是, 我們若細察這一段經文的前後文,會發現其 與祈禱完全無關,反而充滿了上帝對於以色 列不肯聽從祂的命令的無奈與感慨。正如同 加爾文所強調的,所祈求的必須符合上帝的 旨意。 還有,在約十六24提到:「向來你們 沒有奉我的名求什麼,如今你們求,就必得 著,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這似乎也意 謂著人無論向上帝祈求什麼,上帝都必垂 聽。只是,我們必須更小心處理這句話的含 意,因為,一個人豈能隨意奉耶穌基督的「 聖名」來祈求?或曰:一旦奉耶穌的聖名祈


專題行囊

3.

在上帝面前亂講話的人,根本不知道自 己是個惡人。嚴格說來,那些多言多語 的人,不僅是愚昧之人,更是不知天高 地厚、不知輕重、不知死活的人。人為 什麼需要來上帝面前,就是自己知道罪 孽深重,需要上帝的赦免,這樣的人除 了開口求寬恕之外,最好不要亂說話。 我們應該知道自己是罪人、是惡人,在 我們裡頭沒有良善。在上帝跟前,聽話 比說話更重要。

4.

在上帝面前的人最好安靜、少講話。因 為上帝在天上,我們在地上,祈禱者必 須明白,祈禱就是一種仰望,是卑微者 對尊貴者的仰望、是有限者對無限者的 仰望、是犯罪者對審判者的仰望。在這 樣的神聖場合,本應沒有我們說話的餘 地,最好的對應方式就是安靜,沉思自 己的行為、並靜靜等候上帝的命令,此 時,多說話可能犯更多的錯。

5. 在上帝面前要小心謹慎,因為上帝是神 聖的,而人是渺小的。祈禱,是來到上 帝面前說話,祈禱者的首要認知便是上 帝的神聖性,這樣的認知是祈禱的基 礎,以上帝的神聖性為基礎,便決定人 應該用什麼態度和語氣來祈禱。人必須 謙卑,在神聖的上帝面前,祈禱者的態 度要敬畏,以恐懼戰兢在主前侍立;語 氣要謙卑柔軟,深怕會觸怒上帝。

在上帝面前如果要講話,一定要細細琢 磨,不可冒失開口。當有機會開口,一 定不可冒失、隨便,未經思考便心急而 發言,因為,我們當謹記:在至聖者面 前,有可能多說多錯、少說少錯、而不 說能不錯。我們經常在話語中有過失, 對一般人說錯話,事情還好解決;在上 帝面前說錯話,這可怎麼得了?上帝是 神聖到不可侵犯的至聖者,我們怎能用 污穢的言語冒犯祂。

6.

在上帝面前的智慧人是聽上帝說話,而不 是逕自喋喋不休。人之所以能來到上帝面 前,絕對是出於上帝的恩典,既是出於上 帝的恩典,就應知道自己的位份,明白自 己完全沒有任何立場在上帝面前說話。一 個知道自己犯錯的人,在法官面前最好靜 默,而不是喋喋不休,或狡賴、或辯護。 祈禱者亦同,有智慧的人是靜默聆聽,愚 昧者卻是多言多語。

平日生活不可過於忙亂,否則,禱告定 會得罪上帝。很多人用應付的態度來祈 禱,平日為諸事忙亂,等到要祈禱的時 候,才匆匆忙忙。此時,祈禱者絕不可 能有充份的預備,倉促祈禱的結果,一 定是胡言亂語,這正是愚昧者的表現。 祈禱,是一件神聖的事,是必須將所有 事擱置,專心預備的。

可惜,我們很少聽從傳道者的教導, 在我們的祈禱中充滿著任意性,太過隨便,

求,自當求神國的大事,而非生活的小事。 只是,今天的信徒,真的是任意以耶穌基督 的名來求一些與上帝國無關,卻緊連著慾望 的小事,這樣的祈禱豈蒙上帝喜悅?又如何 能得上帝應允?或者,人的喜樂應當是因罪 得赦免、出死入生、出黑暗入光明的喜樂, 而非是心想事成的喜樂,信仰的格局是很大 的,基督所應許可滿足的喜樂豈是屬肉體的 事? 請容許我以《傳道書》第五章一開始的 記載,進一步來討論祈禱的任意性── 傳道者說:「你到上帝的殿要謹慎腳 步;因為近前聽,勝過愚昧人獻祭,他們本 不知道所做的是惡。你在上帝面前不可冒失 開口,也不可心急發言;因為上帝在天上, 你在地下,所以你的言語要寡少。事務多, 就令人做夢;言語多,就顯出愚昧。」(傳 道書五1-3)

這裡所標舉出的重點是: 1.

2.

25


26

2008年4月

甚至到達狂妄的地步。加爾文曾提到,祈禱 是上帝的命令,因此,人必須祈禱;人能祈 禱是出於上帝的恩典,所以人必須謙卑。但 是,上帝呼召並允許人來到祂的面前,並不 等同於祂亦允許人在祂面前任意發言,甚至 將自己的私慾作無止境的發散。有人以看似 大有能力的禱告,但卻是幾近狂妄地以命令 句在祈禱,像是:「聖靈啊!充滿我們。」 「主啊!你醫治他!」在一連串狂熱的祈禱 中,加雜幾句如命令句般的祈禱,實在令人 對祈禱者捏一把冷汗。他幾乎忘記了他是在 向誰祈禱,是那一位至聖者。

三、祈禱與祈禱者 有許多基督徒將上帝設想為「阿拉丁 神燈」故事中的神燈精靈,這位神燈精靈有 兩個特色:首先,他是萬能的奴僕,他永遠 是僕人,聽從神燈主人的號令,不管他的主 人是誰,好人也罷、壞人也好,誰有神燈, 誰就是主人。其次,他是有求必應者,一定 讓他的主人心想事成。從罪人敗壞的私慾來 看,這是多麼美好的上帝形像:上帝是全能 的,又是聽我們號令的。只可惜,這不是基 督教的上帝形像,上帝當然是全能的,但 是,祂也有其主動意志,是人應該聽從祂, 而不是祂聽從人。 一位祈禱者來到上帝的跟前向祂祈求, 就表示祈禱者有求於上帝;既是有求於上 帝,就表示在所求的事上祈禱者認為自己無 能為力,而上帝卻有能力予以成全。此時的 祈禱者是完全沒有立場的,他所能依靠的僅 有上帝的慈悲、憐憫與其神聖意旨。上帝所 求於祈禱者的,便是這人對祂話語的順從。 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你希望上帝聽你的 禱告,如果上帝要你做的事你都不做,那 麼,憑什麼上帝就一定要聽你的?」上帝對 祂的百姓從來都只有一個期待,就是對於祂 的話語能夠相信並遵從。 聖經中最著名的例子,大概就屬撒母 耳記上卷第十五章所記載的掃羅記事。上帝

命令掃羅擊打亞瑪力人,殺盡所有的男女老 少,並一切牲口,但是,掃羅卻違反了上帝 的命令,他憐惜亞瑪力王亞甲,並貪圖上好 的牛犢、羊羔及美物,不忍滅絕。這件事 令上帝極為憤怒,差先知撒母耳前去告誡掃 羅,二人間有精彩的對話── 先知:「耶和華差遣你,吩咐你說,你 去擊打那些犯罪的亞瑪力人,將他們滅絕淨 盡?你為何沒有聽從耶和華的命令,急忙擄 掠財物,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呢?」 掃羅:「我實在聽從了耶和華的命令, 行了耶和華所差遣我行的路,擒了亞瑪力王 亞甲來,滅盡了亞瑪力人。百姓卻在所當滅 的物中取了最好的牛羊,要在吉甲獻與耶和 華你的神。」 先知:「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 豈如喜悅人聽從他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 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悖逆的罪與行邪術的 罪相等;頑梗的罪與拜虛神和偶像的罪相 同。你既厭棄耶和華的命令,耶和華也厭棄 你作王。」 掃羅:「我有罪了,我因懼怕百姓,聽 從他們的話,就違背了耶和華的命令和你的 言語。現在求你赦免我的罪,同我回去,我 好敬拜耶和華。」 先知:「我不同你回去;因為你厭棄 耶和華的命令,耶和華也厭棄你作以色列的 王。」 (撒上十五18-26)

掃羅不聽從的結果便是,上帝厭棄掃羅 作王,命撒母耳另膏大衛為王。這段記事清 楚呈現幾項關於禱告的教導── 1.

一個人的禱告能否得上帝悅納的前提 是:這人有沒有照上帝的命令去行,上 帝的命令都記載於聖經之中。在舊約是 律法,在新約是基督的誡命。一個不虛 心的人、不清心的人、不溫柔的人、不


專題行囊

憐恤人的人、不饑渴慕義的人、不使人 和平的人、不為自身的罪哀慟的人,如 何可能得上帝喜悅?這種人的禱告又如 何能蒙垂聽? 2.

在上帝的眼中,不聽話的罪是很重的。 悖逆的罪與行邪術的罪相等;頑梗的罪 與拜虛神和偶像的罪相同。主基督的話 是「你們不要憂慮」,我們的回應是「 這怎麼可能?」;主基督的話是「要愛 你的仇敵」,我們的回應是「不恨他已 經不錯了」;聖經裡的話是「愛是恆久 忍耐」,我們的回應是「可是一個人的 忍耐是有限度的」。如此這般的心態, 不努力踐行上帝命令,在上帝眼中便是 重罪。

3.

人容易受自身的私慾影響,也受四周 圍的人與環境的牽引誘惑,而自以為 是的企圖用自己的方法去取悅上帝。 然而,若不照上帝的方法做,就必惹 祂震怒。上帝的話說:貪財是萬惡之 根。但現在卻有人買樂透彩券以後, 在彩券上按手禱告,並發願要奉獻十 分之一。這等人完全蔑視上帝所指示 「不可貪財」的命令,內心被錢財的 慾望所充滿,卻還期待上帝回應他的 祈禱、為他的祈求背書。

4.

不遵行上帝命令卻熱心祈禱的人,這樣 的人必遭上帝棄絕。掃羅不聽話在先, 卻用上好的牛羊獻祭,上帝豈是貪圖美 物的上帝?人整日追求豪宅、崇尚美 貌、領高薪、處高位、居上不居下、享 榮華富貴,並熱心為此祈禱,卻對上帝 的誡命無動於衷,這實在是件危險的 事。或如現在,到凱達格蘭大道祈禱、 牧者合一禱告會、連鎖通宵禱告會,祈 禱很火熱,但是,也許該提醒眾人: 「轉耳不聽律法的,他的祈禱也為可 憎。」(箴言廿八9)

上帝期待人來祈禱,但是,上帝也看 重祈禱者,祈禱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大部

分決定了他的祈禱是否有功效。雅各書五章 十六節:「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 的。」這也讓我們看見,所謂義人,便是一 個與上帝關係良好之人,他必遵守上帝一切 的誡命,也以上帝眼中的善惡為自身的善 惡,他來到上帝面前必然不敢任意開口,若 有所求也必不致違逆上帝的旨意,他必求合 上帝心意的事。這樣的人的祈禱,上帝自然 垂聽,如以利亞、以利沙。也許有人要問: 若依照這樣的標準,我們都沒有資格來禱告 了?的確,一個上帝的命令做不到、基督的 誡命守不住的人,這種人在上帝眼中就是做 惡之人,就是罪人,罪就是「做上帝命令我 們不能做的事,或不做上帝命令我們要去做 的事」。一個罪人怎可能來到上帝面前,若 得開恩得蒙在上帝面前開口,他能說什麼? 除了認罪,求上帝赦免之外,豈敢求什麼豪 宅華服,或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今日的教會,在進行禱告的教導時,有 太多花俏的東西,就是缺乏對信徒「日常生 活心思意念、言語行為要力求遵照上帝的命 令」的要求,以至於,我敢如此說:大部分 的基督徒在生活中所依循的,是世俗的主流 價值,所祈求的多是世界眼光的祝福,所要 的是生活的平安穩妥,這樣的人、這樣的祈 禱除了得罪上帝,還會有其他什麼功效?祈 禱者竟然敢奉一位祂的國不屬世界的耶穌基 督的聖名,向至高的上帝求那屬乎世界的醜 惡之物?我要說:這種禱告是,多禱告多得 罪神、少禱告少得罪神、不禱告不得罪神。 雖嚴厲但卻貼切。 (待續)

(本文為作者在二零零八年長老大會教牧進修營中分享 的部分信息,居於篇幅所限,本文分上下兩期刊登,敬 請垂注。)

電話更新

張昌萍傳道 017-7681 948

27


28

2008年4月

加爾文《基督教要義》 經典導讀卷二 張俊明 文

第一章 亞當的墮落是人類受咒詛並從原始狀 態退化的原因──原罪論

“幸福生命的最終目的是要博得上 帝的喜愛,這是控製感情的最佳方 法。”(2.1.4) “亞當生命的屬靈,在于與他的創造 者合一,一旦和他疏遠,即是人靈魂 的死亡。”(2.1.5) (一)引言 第二卷《要義》的標題︰“對在基督 裡的救贖主上帝的認識,這認識首先是律法 之下顯明給族長們,然后藉著福音顯明給我 們”,直接說明該卷的論題是談基督的救 贖。但要談基督的救贖以先,必須要認清人 是在罪的狀態中,故此在第一章中首先談 論墮落與原罪這回事。加爾文用“認識自 己”為進路(與卷一第一章談認識神的進路 一樣),他先從希臘人的哲學認為人的智慧 的開端由“認識自己”談起。

(二)真正的認識自己是摧毀人自信 希臘人認為若一個人對人生之道無知, 是一種恥辱,那么,我們對自己無知,就更 是恥辱的。“因為不認識自己,使我們在考 慮重大問題的時候,將在模糊得可憐的境 地,或完全黑暗中摸索”(2.1.1) 。對于這樣 的說法加爾文認為是極有道理的,但他卻不 認同其“認識自己”的結論︰認識自己,是

要人承認自己是尊嚴和有優美高尚的價值。 並認為這種結論會將人導向過度自信、自我 陶醉及夜郎自大,而沒有辦法認識到自己的 本相。 他認為真正的自我認識,必須考慮︰第 一,我們被造時得了什么稟賦和神仍然不住 地給與我們什么恩惠?同時叫我們想到自己 原來一無所有, 這一切都是上帝所賜的。第 二,要默想或認清我們在亞當墮落以后的淒 涼景況,以除滅我們對自我認識中一切夸大 的自信,進而因慚愧而盡量謙虛。言下之意 是在看見自己的尊嚴(如希臘人),不能不 立刻想到我們悲慘景況,而對自己就產生真 謙虛,進而汲汲于尋求上帝,好在他裡面恢 複我們缺乏的美德。總的來說,就是必須認 識到自己墮落的事實。 就人的本質來說,人是不愿認自己是 罪人甚至是軟弱的。“因為過分自愛既是人 與生俱來的根性,所以人很容易認為在自己 裡面沒有什么可厭惡的”(2.1.2)。但人是 墮落而有罪的,認識自己不能單恃自己的能 力,不可驕傲,反要順從。這是上帝要我們 在反省中所得著的認識;如果我們想達到正 確的認識和行動,就當遵守這個規則。 按照屬世的認識而論,人若信任自己 的知識和操守,便增加了勇氣,盡力修德, 和罪惡斗爭,以最大努力達到美好和榮譽的 境界,這樣,就算是熟悉自己了。而人在神


專題行囊

面前 的 認 識 卻 是 會 叫 我 們 越 反 省 , 就 越 灰 心,直到他舍棄一切自信。但值得注意或 補充的是,上帝沒有要我們忘記他給予我 們始祖亞當原始的尊嚴,好鼓勵我們警醒 于追求正義和善良。在上帝面前的自我認 識是不會引起驕傲,也不會產生自卑,而 是引起謙虛和感恩。

(三)亞當的犯罪與全人類的罪 一至三節清楚說明了認識自己必須認清 所有人都是在先祖犯罪后的現實,第四節就 進一步對亞當夏娃墮落事件作出釋經。 加爾文說亞當夏娃的墮落不是因為那 在伊甸園的禁果有什么神奇力量,使他們在 吃了后變成罪人,他們也不是犯了放縱食 欲的道德罪而叫他們成為罪人,乃是他們 不信上帝的話,是“不信”叫他們成為罪 人。“因為禁止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不過 是順服的測驗,看亞當是不是愿意順服上帝 的約束。”(2.1.4)“不信是亞當背叛的 根源”。 在教父們看來,亞當的不順服與不信, 成為他受咒詛的根源。這咒詛也殃及他的 子孫,使得人裡頭的上帝形象盡失,被動 的失去人原有的智慧,力量,聖潔真理和 公義等美德。這種腐敗就是教父認為的“原 罪”。“原罪”的延續性大概沒有人會異 議,但到底亞當的原罪如何殃及后代子孫 呢?在教義史上有過不少辯論,最具代表性 的要算是伯拉糾與奧古斯丁的辯論。伯拉糾 認為亞當的罪只能在他自身產生咒詛,而不 可能由生物基因上遺傳給子孫,認為罪對后 世子孫的延續在于“模仿”而非“遺傳”。 奧古斯丁反對這樣的看法,其聖經的論據是 詩篇五十一篇5“看哪,我是在罪孽裡生的; 我母親在罪中懷了我。” 伯拉糾的“模仿說”其最大關鍵問題 是︰作為亞當的子孫,是不是必然會模仿亞 當的生命形態呢?若答案是︰會﹗他們不能 不由自主的會模仿。若是這樣伯拉糾的“模

仿說”或許還有可取之處,但伯拉糾則認 為︰在虔誠父母的家庭中,兒女未必傳承到 敗壞,反而會得著他們的聖潔。這顯然與許 多聖經的經文不符。“我們與別人一樣,生 來都是可怒的兒女”(弗三2)。“罪借著 一個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所以死 就臨到全人類,因為人人都犯了罪”(羅五 12)。對于這兩者的說法,加爾文顯然較 認同奧古斯丁的看法,但卻沒有道出他認 同奧氏的“基因遺傳論”,而是傾向“代 表遺傳論”;即亞當帶來這全人類,他是 以人的總代表而墮落的,故所有的后人都 墮落了。加爾文自己的話是這樣說︰“主 已經把他所有要給予人性的交付亞當;因 此他所喪失的稟賦,不只是他個人的損 失,乃是我們大家的損失,我們知道這一 點就當夠了”(2.1.7)。

(四)原罪為人敗壞的本性 加爾文對原罪的定義則是強調“本 性”(nature)上,之所以強調本性,乃是要 解決亞當子孫若沒有罪行(基本上不可能) 和原罪遺傳到“無辜”后代的回應之一。就 是說,人並非單在道德的罪行上被定罪,而 是我們在“本性” 上是完全墮落敗壞在上帝 面前成為罪人。本性上的全然敗壞不一定已 經在行為上已經敗壞,但因為本性的全然敗 壞,必然在時間過程中導出行動的敗壞;前 者是因,后者是果。 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說原罪是人 本性上一種遺傳的邪惡和敗壞,但它不是上 帝所創造的本性,而是始祖墮落后的本性。 上帝沒有創造人犯罪的本性,這是人(始 祖)墮落而產生的本性。“神造人原是正直 的,他們卻找出許多巧計。”(傳七29)

(作者成立“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經典讀書小組”, 卷一的閱讀心得和成果已刊于二零零六年至二零零七年 《天火》。本刊本期起陸續刊登卷二閱讀心得和成果。 作者現為吉隆坡長老會聖安德烈原道堂傳道。)

29


30

2008年4月

原著者

華樂仕牧師 編譯者 陳振光牧師

加爾文聖言與聖禮的教義(七)

所傳揚的,是上帝之道 1. 宣道就如宣揚上帝的聖道 加爾文關注的事實是,上帝與子民以色 列“對話”時,祂經常采用的方法,不是向 聚集的群體發出如閃電霹靂的雷聲,而是藉 著祂的媒介,如先知的口傳達上帝的話語。 因上帝的話與先知密切的認同,使聆聽“先 知口中的話就是聆聽上帝自己的話”。如此 看來,人口中所傳揚的言語(信息),對於 存信心聆聽的人,無形中那就是聽到上帝的 話。正如以賽亞書所說︰“我(耶和華)口 所出的話”,莫非就是借著“人的口所出的 話”,因上帝不是公開從天上向人發言,而 是藉著祂使用的“器皿”(賽五十五11)。 在詮釋哈該書當日建造聖殿的事情, 上帝激動的勉勵,加爾文說︰其實,當時百 姓所領受的話不只是從人的口而來的,雖 然,上帝未曾榮光充滿全地向百姓顯現,但 先知卻毫無置疑地深信,在“視覺”與“聽 覺”中領受從天上來的,並帶有權威地宣 告︰“耶和華如此說”。這相等於相信上帝 從天而降,向俗人說話,彰顯祂的威嚴,權 柄和榮耀(該一12-14)。我們可由此歸納 說︰上帝藉著祂自己的話語(聖道)顯出祂 的榮耀,叫人得受激勵。當上帝藉著祂的仆 人先知和使徒們的口說話時,祂就如面對面 親近我們。 今日,上帝的道就是類似那熟悉的聲 音,從人的口宣揚出去,也由人的耳聆聽而 來。諸如︰上帝呼召,委任傳道人去履行宣 揚福音的使命。傳道人的任務乃是在崇拜會

中所宣揚的聖道,詮解經文,並期待上帝能 夠從脆弱傳道人所講的話,正如古時的先知 們,藉著上帝的恩惠,“使祂仆人口中所宣 講的話語,無形中就是聽見上帝自己的話語 了”,這就是上帝聖道創造的力量,和救贖 效能。依加爾文看來,“上帝的聖道和先知 的話語極難加以區別”,同樣地,上帝未曾 讓人聽到祂的話語,唯有借著事奉祂的仆人 (傳道,教師和牧師)(賽五十10,該三 12)。 因此,傳道的使命顯為首要,所傳 的聖道不僅被領受,也期待福音被宣講 時,有中保基督的臨在,使人從教牧所宣 講的,聽到上帝的聲音。約翰福音十4所 說︰“認識祂的聲音”,加爾文認為所指 的雖是牧人(教牧)的聲音,但巴不得藉著 他們聽見上帝的聲音。在加爾文看來,這有 不可小看的福音意義,因為當耶穌基督應許 向人宣揚上帝的聖名時,耶穌在世的時間時 日無多,不久,祂不再負起宣揚的使命,而 是通過祂的門徒,且藉著他們的心和口延續 祂的事工。在撒種的比喻︰耶穌基督是福音 的撒種人,但這比喻指明為上帝的聖道的撒 種,也包括平凡的人。馬太福音說︰“那撒 好種的,就是人子”(太十三37),這並非 說那撒好種的,只限於基督本身,而是說明 當基督呼召我們,發揮我們作器皿的功能, 在祂的葡萄園耕耘時,唯有基督裡外與我們 同在同工,使我們所傳講的,讓人聽到基督 的福音,從我們所做的,領會上帝的慈愛。 我們也應記住,傳揚福音不僅是出自基督的

編譯者陳振光牧師于一九五八年畢業新加坡三一神學院后,受馬新長老大會 委派任巴羅,占美及彼各傳道師。一九六零年負笈蘇格蘭愛丁堡大學,日內瓦 大學及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深造。一九六四年返國,先后應聘于居鑾長老會, 新加坡長老會正道堂與真理堂事奉。曾擔任三一神學院院長。一九八零年再度 前往美國舊金山神學院深造。當年新馬長老大會分治后,曾膺選為新加坡長老 大會首屆會正,總干事,並多年參與世界傳道會普世及東亞區聯合宣教事工。 現已退休,目前為新加坡長老大會《通訊》執行主編。


專題行囊

命令,也是憑著祂的權柄和指引,我們只不過是 祂的器皿,唯有祂是創始成終的主。上帝給世人 諸多尊貴的賞賜中,尤為可貴的是祂精工所造的 口和舌,成為我們事奉祂的器皿,從我們的聲 音,正如聽到上帝的真道。

2. 宣道,是上帝臨在的標號 話語分別的,就是標號。當教牧在敬拜証 道時,基督藉著聖禮向聚集的教會顯明,賜下聖 道所應許的恩典,也在敬拜會眾的心靈建立祂的 國度。教牧按正意宣講聖道時,上帝隱密的親近 雖眼目不能直面看見,但祂(聖靈)運行的誘感 力也施行恩佑。加爾文在要義4︰1︰5引証以弗 所書四11-14指出︰上帝體念人的軟弱,但樂意 向人發言,並以人的言語理解的方法詮釋,誘導 我們歸向祂自己,而不是以轟隆的雷聲令人不敢 進前。諸如此類熟悉雅緻的教導法,恰是適合我 們所需的情況。當先知說︰“真實的律法在祂口 中”這不該只限於基督本身,也應引用在教牧的 講道上。因基督感動我們,使我們的口成為祂的 口,我們的喉舌成為主的喉舌(賽十一4)。 故此,基督使用傳道人的話語成為祂啟示 的媒介,作為祂自我的傳達,正如祂采用其他的 標號表明祂的恩典和同在。加爾文也把宣揚聖道 視為上帝的顯臨,也是祂向我們親近的証明, 因祂說︰“來”,為表明祂的同在,藉著“宣 道”申明祂的親近,向我們賞賜諸般的恩益(賽 五十2)。使徒保羅把傳揚福音的真道等於親近 上帝得救稱義的良機(羅十8),傳道人雖盡都 是凡俗的人,但卻是傳遞基督所賜永生信息的器 皿。上帝己命定祂的聖道和基督一切的恩典都賞 賜給我們了。

3. 宣道是基督撐權的媒介 宣講聖道是基督在祂的子民心中奠立撐管 的媒介,基於“上帝把雙刃的利劍放在基督的口 中”,加爾文說︰基督因受天父立為天國君王, 並非以軍事的權勢,暴力的統治祂的子民,而是 憑著祂教理的權柄,藉諸宣揚聖道得以擴張祂的 國度和統治。大衛用他的金王杖和刀劍統治世上 的國度,“但基督統管教會的王杖乃就是祂福音 的教理”(加氏引証賽十一4;申七5-8)。 加爾文再進一步地宣稱︰宣道乃是主基督手 中撐權最大的“利器”,是在祂教會創造,護衛 和治理的媒介,甚至也在歷史列國中蘊藏著興邦

31

改朝的權力,最終引達上帝永遠統治的目的。宣 道,加氏指為︰像似“向萬人高舉的旗幟”,當 福音被宣揚時,表明基督己高高受舉起,聳立雲 天吸引萬人(賽十一10)。宣道,正如耶穌的 門徒向四面八方宣講祂的聖道時,上帝的國度就 建立了。應答上帝國來臨的時日,耶穌基督所指 向的是︰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 到地極的使命,作我的見証,傳我的福音……( 徒一8),他們聽到的是︰無論使徒把福音傳到 什么地方,聽聞到基督福音而向祂俯伏的,基督 就在那裡得國撐權了。 宣道,不僅是基督統治教會的“王杖”, 宣道也是基督教會手中,未盡全識但隱藏著治理 或批判列國的“寶劍”。加爾文肯定地指出︰按 整體而言,那己交在教會手裡的“寶劍”,就是 聖靈的利劍,上帝的聖道(弗六17),除非惡 人肯悔改,不然這利劍將擊殺上帝從前的敵人, 把他們摒棄於永恆的毀滅裡。故此,加爾文引証 以賽亞預言基督傳授給隨從祂的人說︰“……要 以公義審判貧窮人,以正直判斷世上的謙卑人, 以口中的杖擊打世界,以嘴裡的氣殺戮惡人”( 賽十一4)。由此可見,加氏屢次采用舊約彌賽 亞統治列國的預言,引用在傳道人身上,因他 深信基督在世界裡的統治,乃是藉著所傳的聖 道。這也是耶穌基督經常把傳揚福音和上帝國 的呼召緊密聯在一起,除非我們遵守奉行,不 然便失去所應許的權益。藉著上帝聖道在我們 的國土宣揚,基督就無形中對我們申明︰“我 是世界的王,我要統治你們,做你們的王”( 徒一1-5)。 加爾文再進一步地認真指明︰宣道在這 墮落的世界有更新的作用,他引証以賽亞書的 話──“我將我的話傳給你,用我的手影遮蔽 你,為要栽立諸天,立定地基……”(賽五十一 16)。意思是說,耶和華上帝要以祂的聖道重 整,恢複世界的秩序。天地將因著福音救贖的教 理複興和更新,因這世界的罪惡,墮落,失去本 質,己達無可救藥的地步。故此,有理由說,當 基督以祂福音的真道“栽定”和“建立”祂的 教會,我們虔誠敬畏上帝的傳道人就負有“修 整”和“更新”世界的任命了。

4. 所傳的聖道,體現上帝的命令和應許 加爾文把宣揚上帝的聖道置於教會極崇高 的地位,在世界裡上帝之道也經常展現祂的應許 和命令,雖然這聖道是藉諸脆弱庸俗傳道人的


32

2008年4月

言語傳出去。但上帝的道不能和祂的行動 分割,“上帝的道是真實的”(羅三4), 因祂的聖道是堅定全然可信,祂的應許也 可靠,貫徹不渝。加爾文引証以撒對以掃 所說的︰“我己立他(雅各)為你的主, 使他的弟兄都給他作仆人。”(創廿七 37),說明以撒對雅各的祝福,乃是聖靈 運用的媒介,帶著權威傳達上帝的祝福, 后來發現受騙,但應許的祝福既己發出就 必定應驗,故不可更改或收回。加氏認為 傳道人宣揚上帝福音的真道,無論是赦罪 的福音信息,應許的話,或救贖之道,我 們只不過是傳福音的使者,詮解上帝那白 白赦罪之恩,使聽道者因著信接受,上帝 的應許就臨在他們身上應驗了。 換一句話說︰當上帝藉著傳道人的口 宣揚赦罪福音的應許,凡憑著信聽到且接 受的人,罪就蒙赦免,因為所傳的聖道印 証上帝所許諾的意愿。加爾文說︰基督賞 賜能力予祂所設立(我們)的職事,使我 們所作的不致枉然勞力(參林前三7), 因基督自己與祂所賜給我們的責職沒有區 別。相反地,基督的能力經常展現於祂所 揀選的器皿,啟迪人們的思想,革新人們 的心靈,也叫人們得必與上帝和好。詩人 說︰ “我要聽上帝耶和華所說的話,因 為祂必應許(說),將平安賜給祂的百 姓……”(詩八十五8),加爾文詮解這段 經文時,他說︰詩人原可指明上帝所施給 的福祉,不是憑著祂“手”施行的作為, 而是藉諸祂“口”的應許,原因上帝的聲 音就是充滿著效力,成為富有施展能力的 媒介。正如聖經所宣示的︰“因為我們的 福音傳到你們那裡,不獨在乎言語,也是 在乎權能”(帖后一4)。那就是說︰上帝 口中的聖言就力量,永不失效。(賽卅四 16)。 加爾文不常提到宣揚福音,但他向 讀者始終以極嚴束又高雅的言語,申明這 是上帝給教會無可倫比的賞賜。他說︰這 叫人靈魂得救贖的聖道,可比是上帝諸 般恩賜中最豐富的寶藏,“這聖道是天 上真理的頌贊,也是救恩的保障”(參 雅一21)。加氏又提醒我們說︰宣講福 音不僅叫我們聆聽而己,乃是叫人從而承 受永恆生命的種子,使心靈更新(要義 55︰279),藉著這聖道的宣講,使我 們常在天父上帝的愛裡,叫我們得心存喜 樂,並享和好的救恩。

5. 宣道因聖靈的能力而奏效 在探討宣講上帝的聖道時,我們務必強調的 是︰“當傳道人宣講的能果然成為上帝的聖道,只因 這道是藉諸聖靈權衡運行所感動而來的,唯有聖靈的 大能,使上帝的聖道發生果效。”救恩並非歸因於言 語,以為救贖是從人口中所傳遞的聲音,或假設救贖 的事功可由上帝移到別處。聖靈的工作與上帝的聖道 聯系一起,但區別的是︰外在的言語本身並沒有價 值,除非聖靈能力賦予生命活潑的氣息(結二2), 因所有的權柄力量盡都集中於聖靈裡面。 因此,唯獨上帝完全有這力量,包括傳講祂 聖道的力量,但基督必須是一切事的主宰(林后十 8),不然,所宣講的花言巧語,雄辨的技巧,娓娓 動聽,不一定是上帝的聖道,結果也必歸徒然。當保 羅稱他自己是“聖靈的執事”,這不等於說︰聖靈的 恩典和聖靈的運作,就自動地把能力注入他隨心所欲 而發出的聲音。其實,基督直接的關系影響人(所 傳)的教理是一件事,但人(所傳)的教理本身能否 有同樣的果效又是另一件事。我們是聖靈的執事,這 不等於我們己把聖靈“包裝”了,假定祂的恩惠可由 我們隨意取用﹗加氏引用林后三5說︰不是,“我們 所能承當的,乃是出於上帝,承當新約的執事”上帝 自已有時和祂的仆人聯接一起,有時卻遠離他們。上 帝永不放棄祂的撐管,不然,人們所講所做的盡都歸 空(要義4︰1︰6)。

6. 人們的言語與上帝聖道的關系 當上帝自己和傳道人聯接時,使傳道人所宣 講的果然是傳講主的道,就樹立一個“凡俗傳道人 行動”與“上常至聖恩惠的作為”的關系,加爾文 稱為“聖禮的聯合”。這種關系的本質,以后將 在有關《聖禮》的章段,詳加探討。現在的論點 是︰當上帝奇妙的恩惠臨在,並賜予能力給人宣講 的言語時,上帝的恩惠和人的行動就奠立密切的 認同。加爾文引用哈該書一1-3說︰上帝的話語和 先知的話語並無區別,上帝是創始成終也是寸步 不離地使用祂的器皿,聖靈密切運作在人的勞作 上,從不離開祂的功夫(林前三7-8)。這種密切 的認同和同工,使傳道人堪稱是“聖靈的執事”, 也使他們的職事顯得崇高有意義,明顯地,我們可 親切合理地說︰“傳道人所宣講的話效應了上帝滿 有功效的聖道”。雖然如此,加氏深知根底上“神 聖的”與“凡俗的”之間依然存著極尖銳不同的奧 秘。他說︰我們必須加以分開,我們務必把“上 帝”和祂的“媒介”列明,端正主與仆的不同。我 們只不過是上帝手中的器皿,是凡人並非上帝。

加爾文


專題行囊

7. 宣講的道,若非以信領受,有定罪 之功效 這裡必須強調的是︰當上帝的聖道藉傳道 人宣講時,它的果效不純只系於聽者領受的程度 (當然領受的程度與果效有關),但防止一些人 有意消解上帝藉諸宣道創新的奧秘,把宣道視為 純是聽者心靈內在主觀的效應。加爾文說︰這是 胡言狂語,甚至極其危險的論調,雖然內在的言 語固有一些效用,從人口而出的話語貧乏無力, 也沒有生命,但人口中的話語,不止於聲音,當 所有的能力全然歸功於聖靈,那么,無人可以阻 止聖靈將祂的能力注入所傳的聖道上(參來四 12),最終結實一百倍,六十倍,三十倍;因軟 弱,墮落的人不能使上帝的真道失去它的本質( 太十三19)。這可說︰聖道本身的能力和聽道者 的吸收力是有區別分開的,雖然上帝的聖道不以 威力勉強人接納,但人若把這聖道當是耳邊風, 那是非小的錯誤。因上帝的聖道乃是活潑有力, 充滿,又隱藏著無所不及的能力,正如希伯來書 四12所說︰“上帝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 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當上帝的聖道真正 地傳出,雖然聽道的無人愿以信心接受,這聖道 仍然可帶進救恩和祝福,相反地也可使人心頑硬 抗拒。 加爾文的時代,很多人攻擊他說︰“基 督教的宣道沒有使這世界變得更好,反而更 糟”﹗加氏嚴束地承認,真正的原由是在乎“指 責”,同時也向我們提出警戒說︰“所有為聖道 忠心事奉的人,包括傳道牧師在內,都難免為這 聖道面對類似的后果……我們所經歷的比所期待 的更多……倘若未能達成所要發揮的,必使我們 悲痛不巳。但部份應歸咎於我們自己……最終, 不管人們聽或不聽,真理必須常從我們的口傳出 去,我們的職事是忠心宣道,榮耀上帝。我們口 裡所傳揚的聲音絕不失效,因此,我們不可推諉 向世界傳遞這聖道的責任,虧負我們的信仰。正 如當日以賽亞的處境(賽六10),把生命的種 子散布,使“病入膏盲”的群體得醫治享新生。 加氏指出︰這不僅是歷史的重述,也是基督國度 的預言。 有關人心頑硬不信,抗拒上帝的聖道,加爾 文歸咎於撒旦對基督的國度藉著宣揚聖道來臨難 免作出的反應。他在講道詮釋經文(徒二1-4) 時指出︰當上帝的選民藉著福音降服時,顯然, 真理的敵人也就更猖狂反叛,世界便陷入分裂, 正如今日的境況。若是沒有福音,大地就沒有關 懷和安息,這是無可置疑爭辯的事。為什么呢?

33

撒旦必定“高枕無憂”地統管全地,但主耶穌基 督藉著純真福音的教理展現祂的統治時,對抗逼 近,屬靈的激戰就此開始。

8. 宣道的雙重功效 宣道有雙重的功效,可以軟化或硬化人們的 心靈,可以拯救,也可以定罪聆聽的人。因為福 音的真道決不徒然返回(參賽五十五11),它的 功效不是叫人得生就是滅亡。福音的效應是叫相 信的得救恩,也滿有效應地使惡人受定罪。加爾 文把耶穌對彼得所說的一席話︰“凡你在地上所 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在地上所釋放的, 在天上也要釋放”,這是指著宣道職份,也是非 常恰當的對比。因沒有其他的途道或方法可以為 我們啟開生命之門,唯有上帝的真道。隨之,這 聖道就如鎖匙交在教牧的手上,稱為“上帝聖 道的牧師”,托付他們負起宣揚教導的職份。可 惜,至今尚有一些人犯罪邪惡地拒絕藉上帝聖道 教導釋放他們的能力,和抗拒藉著教牧宣揚基督 福音捆綁的權柄(太十六19)。加氏很小心地 加以申明說︰這種消極的果效本並非屬於福音的 本質,而是“意外”的。因福音吩的本質原是啟 發,薰淘,或建造,而不在乎拆毀(林后十8), 這“拆毀”乃是來自人類的過犯。故此,我們務 須小心辨別福音的職份,把所謂意外,消極,歸 罪的成份警惕這個邪惡墜落的世代(林后二1517),使人不至死亡反得生命。 就此而言,面對福音是人類一件嚴肅且可畏 的事情,儅上帝藉宣道向人賜予恩典的福音,人 的接受或拒絕顯然產生兩種相對的果效,生死, 禍福,建造或拆毀。這顯示通過福音的傳揚, 福音聖道的審判就延續在進行中。對傳道人的宣 揚,人類無可避免的必須對上帝作出“永恆的抉 擇”。即然聖道是上帝國統管的王杖,人們不能 拒絕這(聖道)也同時藐視上帝(參太十14;來 四12)。 最后結束時,提到這兩種的果效(兩刃的利 劍),加爾文說︰這明顯地展示上帝聖道的真性 格,就是在處於極端消極的情況下,這聖道福蔭 教會,也為信眾靈性的健康帶來無限的恩益。那 就是︰當聖道在犯罪,頑硬的人心中“爆引”無 比的威力時,教會局部就得著潔淨,叫不屬基督 的羊自覺迷失於群狼中,或聽到主的聲音,回轉 歸回羊廊。上帝的聖道必需繼續在祂的子民心 中,不斷地作“屠魔”,“軀邪”,“克惡”的 工作,直到上帝的道叫人從而起死回生。


34

2008年4月

臨 認 終 識 輔 導 文

陳心堅

相信大家很難有機會親眼看到死人複活。即使是醫生,也沒有多少 位能有機會遇到死人複活的事。但是,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都經歷過喪 失親人之痛,或曾經參加追思禮拜。在追思禮拜上,我們最常說的一句話 是“節哀順便”。此外,我們可能說一段自己覺得能夠幫助喪家的聖經 節,之后就不知道該說什么了。其實這也不希奇,因為臨終輔導是一門不 簡單的科目。 臨終輔導不容易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我們必須面對即將失去親人的家 屬,另一方面,我們也要面對即將離開世界的“當事人”。除此之外,想 要成為專業的臨終輔導者,也需要了解自己的極限,特別是在輔導即將離 世的病者時,在他離世之后,我們需要懂得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並且, 在自己心力交瘁時,需要一位督導協助自己。 在西方國家,臨終輔導這個課題已進行了半個多世紀。在我們的國 家,這個課題卻只進行了短短的十幾二十年。今天,許多醫療人員對即將離 世的病人采取傳統的“治療第一”“照顧第二”的信念,也就是說凡有危急 的病人,都會采取盡力讓病人維持生命的方式。在療程當中,即使病人覺得 生不如死,也還是滿身管子,滿屋儀器的,希望能夠延續病人多一刻的生 命。其實,臨終輔導著重的是病人與家屬的感受,因此教牧長執及弟兄姐妹 在探望病危者時,除了要讓他確認此生及彼生的連續觀念,也要注意病者及 家屬的心情。

病者心,誰人知? 人在傷風感冒時,自然會找醫生抓幾劑藥來服。但同樣的病人在同一 個時間被醫生檢驗出患有世紀絕症時,情況就不一樣了。這個時候,根據 Elisabeth Kubler-Ross (1969) 在其著作“On Death and Dying”(中文翻譯 為“論死亡和瀕臨死亡”)一書中分析,當一個病人被告知患有世紀絕症 時,通常會經歷下列五個不同的階段︰

1. 否認與隔絕(Denial and Isolation)︰或許是因為心理上還無法完 全準備好,多數的病患者都覺得不應該會是自己。有者會認為或許是 醫生診斷錯誤,也有人覺得或許是儀器出現狀況。總之,或許不應該 是自己。

2. 憤怒(Anger)︰由開始的否認及無法改變事實, 這個心理狀態會快熟 的轉化成一股憤恨。這時候的病患者開始出現許多的憤怒,狂躁,嫉 妒和怨恨的情緒。

3. 交涉(Bargaining)︰大多數討價還價的對象是上帝。特別是在病患

陳 心 堅 曾于美國

加州州立大學長提分校完 成心理學學士(副修︰電 影,電視製作),于美國 Azusa Pacific University 完成人力資源管理碩士。 現任馬來西亞博愛輔導中 心新山分會執行長一職, 南方學院客座講師。

者確認無法挽回現今所處的狀況后進行的。不過,這個階段所維持的 時間不長,且很多都是單獨面對。

4. 抑郁(Depression)︰當病情越來越嚴重,且無法再否認時,取而代 之的便是一種失落感。有者因為擔心自己造成家人負擔而產生“反 應性抑郁”,也有在等候與這個世界永別的“準備性抑郁”。

5. 接受(Acceptance)︰當所有的努力度無法達到自己要求的結果之后, 病患者很快的便會進入接受的狀態,並有讓“命運”來安排的心理。 了解病人不同的階段,可以使助人者創意的協助臨終病患,而不是 以“一本通書讀到老”的“老八股”方式做探訪。


專題行囊

家屬們,誰來關心? 一般上,我們都把焦點集中在病患者 身上,而忽略了他們的家屬。其實,家屬也 需要同樣的支持與安慰,這是教會必須關注 的一點。不過話說回頭,我們該如何關懷病 患的家屬呢?除了鼓勵他們,叫他們加油之 外,有數點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協助的。 1. 讓家屬說出內心地感受。在家屬難以面 對至親離開時,教會或團契裡若有一至 二位肢體與該臨終者 家屬深交的話,就可 以經常到他們家裡作 非正式探訪,陪伴他 們,並協助他們把內 心的情緒說出來。不 過必須謹記,切忌太 多人同時造訪,二至 三人為上限。

2. 接納臨終的事實。家屬可能無法脫離自責, 憤怒,愧疚或恐懼。透過適當的協助,我們 可以讓家屬理解如何陪伴臨終者,如何幫助 他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並教導家中大小成員 如何與臨終者道別。 3. 鼓勵喪家走出沮喪。在協助家屬克服悲傷情 懷時,我們必須了解在剛結束葬禮的那一小 段時間,從一星期到一個月不等,心理上 還處在“興奮時期”。這個興奮指的是情緒 激昂,因為在追思禮拜期間,弟兄姐妹的參 與,教牧長執的協助,大家都在忙碌當中。 葬禮之后,家屬又必須忙著清理許多的東 西,心中雖然悲傷,卻也因為許許多多的事 情把悲痛的情緒帶過。當一切度塵埃落定 后,孤獨的感覺油然而生。這樣的情緒,會 維持大約半年左右。此時,家屬最希望有人 從旁鼓勵和打氣。因此,臨終輔導對家屬而 言更是重要,特別是對非基督徒的家屬。適 當的關懷,可以讓他們倍覺溫馨。

35


36

2008年4月

整全復興的理念基礎

陳梅蘭

聖經、歷史、神學 (一) 從舊約聖經中的哈該書談復興 今日教會亟需復興,只是復興無法靠人 為的努力達成。值得關注的是,唯有以「聖 經」為本的復興理念,才能夠避免人陷入短 暫一時、人為方法,或者僅有情緒波動的表 現。(注一) 真正的復興是帶給人生命的更新與復 新,同時彰顯神恩典的作為。(注二)復興 乃是神的特權與特殊作為。所以,任何有關 這方面的計劃、禱告或寫作,其先決條件必 定是研究聖經的復興。哈該書的主題是談及 「復興」,鼓勵百姓重建神的殿,復興神的 國。因此,筆者欲從舊約聖經中的哈該書探 討有關整全復興的聖經基礎:

1. 復興的契機:該一1-11 哈該於主前五二一年開始傳道,為被 擄之後歸回時期的先知。當時,以色列南北 國已國破人亡;北國以色列經於主前七二二 年被擄到亞述,南國猶大於主前五八六年也 被擄到巴比倫。主前五三九年,古列剿滅巴 比倫。次年,古列王下令允許猶太人歸回祖 國,並重建聖殿(參拉一章),可惜聖殿重 建工程屢遭攔阻,耽誤了十六年之久。建殿 工程的真正阻礙是領袖失去異象,以及百姓 的靈性低落、愛心冷淡(參拉四1-5,24)。 所羅巴伯作省長期間,神差派先知哈該,去 重燃領袖和百姓的異象與心志,提醒他們不 要猶豫,要起來重建聖殿,恢復與神的關 係,為主作工。現在正是復興的契機:首先 是要抓緊時機,不要推卸責任,要把神的工

作放在第一優先(該一1-4);第二是要抓住 神的話,要對神有信心(該一2);第三是 要自我反省,怎樣才能討神的喜悅(該一511)。(注三)

2. 復興的對象:該一12-15 復興的對象是指向屬神的子民及教會。 復興與領袖息息相關。神使用先知哈該忠實 地傳講信息,先是向省長所羅巴伯和大祭司 約書亞說,然後才向百姓說。領袖得著生命 的復興,其餘的百姓也跟著一同得復興。復 興有一定的層次,領袖走在百姓之前,先得 復興。因此,教會除了要關注未信主的人悔 改以外,也必須重視個體及整體的悔改與復 興。(注四)

3. 復興的結果:該二1-19上 罪攔阻復興(該二10-14)。復興臨到 時帶來:第一是神子民屬靈生命的覺醒,認 罪悔改(「這民」:該二14-15、18);第 二是社會的覺醒(該二14:「這國」);第 三是普世宣教的覺醒(該二7:「我要震動萬 國」)。(注五) 一九四零年,蘇格蘭西北的海布里群島 經歷屬靈大復興。當佈道家坎伯爾(Donald Campbell)才講完開場白時,一位十歲的少年 起立作了冗長的禱告。當他禱告時,許多穿 著得體的長老會信徒,不分男女,陸續地被


專題行囊

聖靈責備,跪下痛哭流淚認罪悔改,經歷靈 命的更新與復興。(注六)

4. 復興的源頭:該二19下-23 真正的復興,不是靠辦聚會或是人為 的努力而可以得著。復興乃是神的特權與特 殊作為。復興是不能模仿的。惟有神是復興 的源頭,賜予我們各樣的恩典。神說:「我 必賜福」(該二19下);又說:「我揀選了 你」(該二23下)。復興是神的恩典與榮耀 的彰顯(該二6-9)。(注八)

(二) 從改革宗長老會的歷史談復興

年,蘇格蘭國會正式宣佈以「更正教會」取 代天主教為國教,使原本稱為「改革宗」的 教會開始在英語世界以「長老教會」馳名。 (注十三) 十九世紀,英美興起復興浪潮,並關注 海外宣教。蘇格蘭長老教會先後差派了基士 柏里牧師(Rev. B.P.Keasberry)和閣約翰牧 師(Rev. J. A. B. Cook)到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傳福音。一八八六年,閣約翰牧師前往馬來 西亞柔佛州新山建立了首間華人教會,即新 山聖光堂。(注十四) 一九六三年,新馬長老大會之顧問郭 景雲牧師及五運倍增委員會之主席葉谷虛牧 師,皆被差派到馬來西亞首都植堂,於是, 設立了吉隆坡長老會原道堂。(注十五)這 四十四年以來,原道堂積極地推動植堂,迄 今已經有九間堂所分佈在首都巴生谷地帶。

1. 改革宗長老會的起源 宗教改革運動興起之後,大公教會 (Catholic Church)產生了「新教」抗 議宗(Protestant),又稱為「復原派」, 強調自敗壞其中分別出來的教會,故又稱 「改革」(Reformation) 教會或「更正」 (Reformed)教會。(注九) 「長老教會」原名「改革教會」,即 Reformed Church,起源於十六世紀瑞士日內 瓦,由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15091564)領導的宗教改革,由於帶著強烈改革 意識,被稱為「改革教會」。(注十)他的 信仰信念帶動了整個日內瓦的復興,這是因 著教會對社會的參與及關懷,影響與改變了 當時社會福利的制度及經濟體制的運作所促 成的復興。(注十一) 一五一七年,當馬丁路德將九十五條 貼在威登堡城教堂大門上之後,引發了宗教 改革的全面性風潮。而加爾文在瑞士的日內 瓦,透過辦學校和寫信方式,進行與傳播宗 教改革的理念。他原本無意創設教派,只是 追求改革教會,而「改革」相當於今日的「 更新」與「復興」,並且改革是「現在進行 式」,而非歷史的過去。(注十二) 加爾文的學生,約翰˙諾克斯(John Knox)把改革理念帶到蘇格蘭。一五六零

2. 改革宗長老會的組織 改革宗教會很重視體制,採納「長老 制」作為「教會組織」及「行政系統」的運 作。這體制不僅與羅馬天主教之「主教制」 的專權獨斷迥然不同,也有別於馬丁路德之 「會眾制」,因為後者的禍患是容易引發暴 民叛亂之隱憂。 改革宗教會是以「長老治會」,將「長 老」界定為「牧職」,即訓誨教導的長老和 「代議」,即治理教會的長老,(注十六) 並且透過牧師(或教牧)、長老、執事和教 師,這四個職份來達成教會觀的落實。 在四重職份裡,加爾文特別強調牧師 的誠實與能力,必須考量其生活表現、神學 素養,以及傳達基督教信息的能力。他稱牧 師為「上帝的嘴」。他認為牧師的重要性並 不在於他的身份地位,而是在於他所實踐的 功能,包括講道、領導禮拜、教導,以及牧 會關顧等。有關長老的職責,加爾文主張其 重要性是話語的宣揚及聖禮的施行。這樣 一來,長老必須和牧師一起負責教會的屬 靈層面的健全(spiritual well-being)。至 於,執事的職責乃是服務與熱誠,管理教 會的財務、物質層面的健全(physical wellbeing),以及慈善工作。(注十七)

37


38

2008年4月

3. 改革宗長老會的標誌

改革宗神學的主張是:

加爾文認為真教會的三大標誌是:第 一、聖言(即神的道)被純正的宣講與聆 聽。第二、聖禮(即洗禮與聖餐;奧古斯丁 稱聖禮為「看得見的話」)根據基督的教導 被設立。第三、教會紀律的施行。(注十 八)

1. 唯獨藉著恩典、透過信心的救恩 (參羅一16-17;五1-11)

無論是講道或聖禮,加爾文強調教 會的崇拜應當注重神學上的可理解性( intellegibility),必須使用本地聽得懂的語 言,即母語。目的是要建造一個「對上帝有 愛、信任、忠實,對鄰居有愛」的信仰團 體。 關於聖餐,加爾文強調其基本神 學意涵就是「恩典興感恩」(grace and gratitude),透過聖餐「我們在靈性上得著 上帝恩典的養育」,並「對祂的恩慈表達感 恩」。(注十九) 改革宗傳統很重視教會秩序和紀律, 認為教制能促進教會的「整全性格」( integrity)。因此,教會紀律成為教會是否 能正確地維持另兩個記號(聖言與聖禮)的 基礎與前提。然而,教會紀律不應是嚴厲的 刑罰規條,而是一種積極性的牧會關顧( pastoral care)。(注廿)在加爾文心目中 的教會乃是一個繼續改革中的教會。(注廿 一)

加爾文對因信稱義的說法,是申論馬丁 路德的傳統:首先神是主動的,其次人是被 動的,最後「義」是神歸與(imputation)人 的。人是通過信被神稱為義,不是「因著人 的信」得稱為義;是神稱人為義,人以信來 領受,而不是以信的功勞來稱義,稱義是神 的義轉移到人身上。(注廿三) 人的稱義並非來自本身的功德與善 工,乃是因著人對神的信心,而這個信心是 出於神的揀選和恩典,強調的是「唯獨恩 典」(sola gratia)。

2. 聖經具有至高無上的特別權威 加爾文以神的道作為認識神最可靠的 路徑,並且提高聖靈所感動、光照的聖經地 位,作為基督徒信仰和生活獨一無二的最高 標準與權威。(注廿四)因此,不論教皇、 或是宗教議會,或神學家的權威,應僅次於 聖經。這並非意指他們沒有權威,而是強調 這些權威是引申自聖經,(注廿五)強調的 是「唯獨聖經」(sola scriptura)。

3. 信徒皆有祭司的職份

(三) 從改革宗長老會的神學談復興 改革宗神學乃源自慈運理和加爾文之教 導的更正教思想形式。加爾文為組織奇才, 他結合了馬丁路德和慈運理的教義精華,把 改革宗神學組織和系統化起來,闡釋得一清 二楚,為改革宗神學奠定了基礎與架構,使 改革宗的信仰精神影響深遠,存留至今,促 使復興持續。(注廿二)

加爾文與路德的見解一致,認為人唯獨 藉著恩典因信稱義,所有信徒都具有祭司的 職份:首先,可以直接到神的面前,為別人 和自己祈求;第二,牧師並不高於其他的神 的百姓,也不具有管轄統治他們的特殊屬靈 地位。但是這並沒有因此貶低牧師作為牧者 的職份。牧師乃是由神呼召和揀選,受過訓 練,來詮釋與教導神的道的教導職份。(注 廿六)


專題行囊

4. 神有至高主權

註釋

改革宗長老會的神學特色,主要高舉 神的主權,追求「讓神做為神,而人仍然為 人」。(注廿七)加爾文認為神是萬事的終 極原因,他教導說,在神藉著「祂的諭旨」 預定以外,沒有任何事情會發生或可以發 生。甚至,他主張「神據說在永恆裡就命定 了,祂決定要用愛懷抱,以及祂要發洩忿怒 的對象。」(注廿八)

注一:

(四) 結論 歸納來說,從舊約聖經中的哈該書而 言,復興乃是神至高的行動。神在復興中使 墮落的子民悔改,恢復對神的信心與順服。 從改革宗長老會的歷史與神學而言,復興的 教會乃是根據聖經的指示,以及聖靈的感動 而繼續不斷的改革,這原是改革宗長老會的 精神。什麼時候「長老教會」失去改革的特 質,就在那時失去長老教會的傳統。 聖經主張人的本質是整體的(holistic), 即其靈魂體的功能是統一的整體而非三者的 抽離,卻用三個具體的名稱來表達。(注廿 九)同樣的,當我們談論「復興」這個課題 時,必須摒除靈物二分的「分割」心態,而 是採取「結合」的進路。所謂「結合」就是 嘗試將一些看起來對立的事物,試著兼容併 蓄,併列一起作考量。(注卅) 復興神學的建構包含靈性的更新和架構 的革新。為了達成整全的復興,教會必須採 取「結合」的進路,以考量福音與聖約,靈 性與理性,以及價值與意義的並列,作為「 更新」的內容;並且結合信心與規章,組織 與團契,以及原則與處境,作為「革新」的 內容。(注卅一) 編者按:本文為作者按牧參加甄拔進名考試第一階段的 論文,題目為:教會整全的復信——從聖經,改革宗的 歷史與神學看教會歷史。居於篇幅所限,編者將該論文 做部分刪減,以刊于《天火》。

39

楊豪萬,「教會更新模式之『循理運動』,」 今日華人教會(一九八五年十二月號),頁6。 注二: 李振群,復興神學與教會事工 (新加坡:新加坡神學院),頁13。 注三: 唐佑之,十二先知書(四):哈該書、撒迦利亞 書、瑪拉基書,第三版(香港:天道書樓,1995年 4月),頁55-61。 注四: 連達傑,靈風再起時代──教會復興與屬靈操練 (香港:浸信會出版社,2002年9月二刷), 頁40-42。 注五: 同上,頁48。 注六: 韋約翰著,卓越的領袖:尼希米的典範,吳郁娜譯 (台北:校園書房,1995年三刷),頁109-110。 注七: 連達傑,頁31。 注八: 鍾馬田著,當代復興真義,歐思真譯(台北:校園 書房,1996年8月二刷),頁284。注九:焚而不 毀:長老會信徒訓練手冊(星馬版)(馬來西亞: 人人書樓,1999年9月), 頁55。 注十: 林鴻信,繼續改革中的教會──認識長老教會(台 北:禮記出版社,1997年9月),頁7。 注十一: 陳業玉,改革宗長老會之四個職份(新加坡:三一 神學院,2005年10月31日),頁3。 注十二: 林鴻信,同上,頁7。 注十三: 林鴻信,加爾文神學(台北:禮記出版社,1999年 8月五刷),頁7-10。 注十四: 「焚而不毀的長老大會」馬來西亞基督教長老大會 120週年特刊,頁20。 注十五: 「原道堂簡史」基督教長老會吉隆坡原道堂40週年 紀念特刊,頁41。 注十六: 焚而不毀,頁69-70。 注十七: 鄭仰恩,從改革宗觀點談「健康成長的教會」, 頁3-4。 注十八: 陳業玉,(2005年10月30日),頁2。 注十九: 鄭仰恩,頁1。 注廿: 同上,頁4。 注廿一: 林鴻信,頁151。 注廿二: 奧爾森著,神學的故事,吳瑞誠、徐成德譯(台 北:校園書房,2002年11月),頁474,476。 注廿三: 林鴻信,頁112-113。 注廿四: 奧爾森,頁490。 注廿五: 焚而不毀,頁64。 注廿六: 奧爾森,頁468-469。 注廿七: 林鴻信,繼續改革中的教會──認識長老教會, 頁20。 注廿八: John Calvin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1.16.9 Battles. 注廿九: 舊約神學辭典,「haya,復興」(拉九8-9) R. Laird Harris等著。 注卅: 李振群,「從結合進路看靈命操練,」嘉言集, 新加坡神學院通訊文選,2005,頁26。 注卅一: 李振群,頁22。


40

2008年4月

情詩 歌 愛意

鄒傑豪

有人說,詩是全人類一種“心”的語言,並是釋放情感的最佳途徑。每一個古 老的民族,都擁有自己的詩歌。中國人與以色列人都屬於擁有悠久文化與傳統 的古老民族,本文嘗試透過兩者在文學裡對愛情的描述,來作一個比較,讓受 中華文化影響的信徒,可以從這兩者的比照之下,對自己的信仰與文化有些更 深的認識。

中國詩詞中的愛情 按照學者們的研究,世界各個民族詩歌的起源,主要來自原始的宗教祭歌,及生活上的 經歷。經過現代詩經學近百年的研究,大部分的學者,皆認為《詩經》是中國古代一部很優秀 的詩歌創作,基本上全是周代的作品,現在流傳下來的歌詞,共有三百零五篇,又分作風、 雅、頌三類。 《詩經》很清楚的反映了當時的時代風樣貌,而其中以愛情和婚姻為主題的詩歌約有六十 篇。這些詩歌大都以真摰、熱烈、純樸而健康的歌唱,反映出愛情生活中各種典型的情感。

關雎

蒹葭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這首記在《國風•周南》裡的詩歌,不但是《詩 經》開卷第一篇,也是一首優美的情歌,歌唱了 人生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在周代的時期,此詩也 被用作婚禮的樂歌。

至於這首記在《國風•秦南》裡的詩歌,就讓人看 到在秋色之中,一位青年男子在水邊如何思念著 意中人,欲追求佳人,可望而不可及,教人份外 感到在這一片空靈淒美的情景中,那份綿綿無限的 愛意。然而,在先秦時期,人們並不把《詩經》當 作單純的一部文學作品來看待,而多視其為一部政 治、倫理、道德、文化修養的百科全書。


專題行囊

在唐代以前的文學裡,除了《詩經》之外,當然還有其 他不少的情詩,如建安七子中的徐幹就曾寫了幾首關於 妻子思念丈夫的情詩:

室思(其三) 人靡不有初,想君能終之。別來歷年歲,舊恩何可期。 重新而忘故,君子所尤譏。寄身雖在遠,豈忘君須臾。 既厚不為薄,想君時見思。

41

李商隱更是寫了多首名為《無題》的情詩, 如其中一首: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堂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宋人晏殊也有一首《玉樓春》是這樣寫的: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由於詩歌本身獨有的體栽特色,可以把靈魂 深處的感受,毫無保留的抒發出來。因此無 論東西方的文化,或是古今的世界,都喜用 詩歌來表達內在澎湃激烈的情感,而關於愛 情的描述,更是詩歌永遠的主題。除此之 外,詩人也藉著詩歌來誦嘆四周面對的情 景,以及發生的事物,又或對己身遭遇的描 寫,而當家國危殆之時,詩人更常透過詩歌 來表達自身愛國懮民的心情,豐富了中國詩 歌的內容。

至於晉人張華則寫了另一首丈夫思念妻子的情詩:

情詩(其二) 游目四野外,逍遙獨延佇。蘭蕙緣清渠,繁華蔭綠渚。 佳人不在茲,取此欲誰與? 巢居知風寒,穴處識陰雨。 不曾遠別離,安知慕儔侶。 到了唐宋兩代,情詩更是不缺,如劉禹錫就有以下的 一首:

竹枝詞(其一)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希伯來詩歌中的愛情 由於希伯來民族的信仰與生活之間的關係 非常密切,而詩歌在希伯來人的生活裡, 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從個人到家庭 或支派,再到全國的宗教認同,其中有個 人的成分,也有集體的成分,都是以上帝 為中心。希伯來人既透過詩歌來表達他們 的心聲,也透過詩歌來傳達來自上帝的神 諭。如今聖經中最廣為人知與誦讀的部分 就是詩篇,然而其實在舊約中,詩體的部 分占了很大的成分,它乃是一種跨越文體 的筆法。在智慧文學與先知文學裡,詩是 一種主要的修辭技巧。


42

2008年4月

希伯來詩歌的種類也不少,除讚美詩、哀歌、 感恩詩、智慧或訓誨詩、咒詛詩,及歡慶與確 認之歌(不同的學者會有些不同的分類,但基 本上是大同小異),戰歌則是舊約中最早被記 載的形式之一,而當然不可或缺的是情詩( 歌)。說到情詩時,肯定第一個湧上心頭的就 是《雅歌》,其中描述了一位姑娘與她愛人的 故事,他們從頭到尾堅定不移的愛,亦成為了 這首詩的中心特色,而這堅定的愛在另一角度 來說,也表達了上帝對世人的愛。 先知書中似乎充滿的都是嚴厲的審判,然而這 只是先知信息的一面而已。誠如俗語所說:“愛 之深,責之切。”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恰 恰顯示了上帝對以色列人的大愛,如:

你必不再稱為被撇棄的, 你的地也必不再稱為荒涼的, 你的地也要稱為有丈夫的, 因為耶和華喜悅你, 你的地也必有丈夫。 因為年輕人怎樣娶處女, 那建造你的也必怎樣娶你; 新郎怎樣因新娘歡樂, 你的上帝也必怎樣因你歡樂。 (賽六十二4~5) 我用慈繩愛索牽引他們, 我待他們像人拉高牛的軛在兩顎之上, 又向他們俯身, 餵養他們(何十一4) 從上文所舉的經文中就可說明,上帝對其子民 主動與無私的愛。同時從聖經漸近式的啟示 中,讓我們明白以色列人雖然受到上帝的管 教,但是在末後的日子,上帝的心意乃是願萬 人得救,因此舊約預言中的那位彌賽亞,並沒 有繼續停留在預言裡,而是真正道成肉身,充 充滿滿有真理和恩典的住在人之間,叫一切信 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因此聖經中的詩 歌幾乎都帶著強而有力的救贖意思,成為了讀 者產生盼望的動力。

結論 早期許多中國的詩歌固然都與祭祀有關, 然而除了少部分的古詩外,大部分接繼下來的詩 歌,因受到儒家影響,其內容與意義,也自然多 以人為本,固然有些是對家國情懷的抒發,不過 也多停留在對詩人自身遭遇的描述,又或是感嘆 自己如何懷才不遇。在誦情與境之餘,感情極之 豐富,可急速引起讀者的共鳴,如許多的田園詩 及山水詩。其中也有些詩人借題發揮,藉兒女之 情寄托對理想的追求,以及理想不能實理的苦悶 與懮思,如詩仙李白的作品:

長相思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雲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雲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此詩風格清俊飄逸,境界十分開闊,雖抒情愛之 意,卻有豪邁之氣,屬於愛情詩中的少數種類。 可是大部分的詩歌多屬私人性質,而在視野上也 較為平面,少了一種從上而下的縱度,充滿自哀 自憐的無奈。 至於聖經則相反,除了雅歌之外,大部分的詩歌 都是詩人或先知對家國與民族的描述,驟看起來 似乎很嚴肅,不帶絲毫個人感情。不過當我們進 一步去讀的時候,內斂而澎湃的柔情愛意,就在 詩人或先知的口中與筆下淡淡釋出,叫凡願意信 靠與順服祂者,得著莫大的安慰。

參考書目 1 張玉榖編•古詩三百首•簫之譯•北京: 京華出版社,2003。 2 上疆村民編•宋詞三百首•吳兆 3 夏傳才著•詩經講 基譯•北京:京華出版社,2002。 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4 柳存仁,陳中 凡等著•古詩三百首(上下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2006(二版)。 5 高旭東著•中西文學與哲學宗教:兼評劉 小楓以基督教對中國人的歸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6 張少康著•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卷)•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7 格蘭•奧斯邦著•基督教釋經 手冊:釋經學螺旋的原理與應用•劉良淑譯•台北:校園 書房出版社,1999。

(作者為協傳培訓中心吉隆坡辦事處經理,本文乃是作者在《中華文化基督情》講座系列中的講義整理而成。)



44

2008年4月

救贖主活著

彭麗珠

因他的複活,人得著了明証,曉得他真是神的兒子,是世人的救主。巴特(K.Barth)很準確地提醒 我們,耶穌受死和複活是不能分開來講的,不然一定有錯漏。要明白主耶穌複活的光榮,就一定要 由他受死開始;同樣地,要明白他受死的屈辱,也必須在他複活得榮的亮光來明白。 看看使徒約翰在啟示錄如何描寫這位複活主?當時羅馬皇帝多米田(Titus Flavius Domitian) 命人尊他為主為神,凡拒絕服從的,就必遭受嚴厲的迫害。約翰也不例外,他被放逐到拔摩島,因 而寫下這重要的書卷啟示錄。他寫此書時,非因著滿足百姓對未來的好奇心,而是要帶給他們力量 和希望,包括他自己。 從啟示錄一章四至八節的獻詞,就提醒了讀者,他們所相信的神是怎樣的一位神,他不單已 拯救了他們,且在他們受到試練時,主會保守他們。

一、他是永活的主(第四,八節)

二、他是複活的主(第五至六節)

“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神”是從時間上的 永遠長存來介紹神,神是無始無

在這兩節經文中,作者以三方面 來介紹主耶穌︰

終,自有而永有的。“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 戛”表示神是無始無終的,也說明他要在人類歷史裡 成就神的旨意,他是掌管歷史的主。人只能回顧過去 和看到現在,但是主耶穌卻能看到將來。

1.

誠實作見証的︰指耶穌的一生, 不僅是十字架上的死亡,他是至 死忠於其見証。主耶穌整個道成 肉身的生活,就是“要為真理作 見証”(約十八37)。

2.

從死裡複活的︰這是基督完成的 第二件事。指出主耶穌已勝過死 亡,從死裡複活,並成為人類的 救贖主,使人有了出路。

3.

為世上君王元首的︰說明主耶穌 不單是信徒的元首,他也是萬國 的元首。

主基督是永恆的神,不受時間的限製。他也是 全能者,能做任何事。對于被囚在拔摩島的約翰,按 人來看是沒希望的。但是他卻越過黑暗的現況,看 到真正掌權者不是手握兵權的羅馬皇,而是永活的 主。“神在掌權”?對于一些信徒或非信徒,他們可 能心中會問︰神掌權有什么用呢?人不是一樣在受苦 嗎?欺壓者不是一樣橫行霸道嗎?信仰的盼望有什么 用呢? 堅持信仰的盼望有什么用?真是有用啊,因為 不消一會,多米田就倒下來了,但從死裡複活的主卻 不曾倒台,他仍坐著為王。他的寶座無人能挑戰、能 推翻。那些試圖推翻基督的世上掌權者,或是煽動群 眾去反對基督掌權的,都一個一個過去了。但是耶穌 仍然掌權,因為他是永活的主,他是永遠坐在寶座上 的基督。無論世界變成怎么樣,主基督仍在掌權。

的事,就是耶穌基督的複活

再活過來。歷史上最偉大 么是“複活”?就是死了,

這三方面的介紹,對于約翰和 當時的信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 他們正面對逼迫,及遭受苦難。對作 者約翰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現象(惡 劣的環境),而是本體(基督的複 活);不是權力暫時操在何人手裡, 而是至終權力操在誰的手上。現象是


專題行囊

短暫的,本體才是不變的。約翰雖然被放逐,卻仍不放 棄希望,因為他的主也是一樣因見証而受苦、受刺,教 會需要做的,就是緊緊跟隨主的榜樣。學效主的見証並 不是只有苦難,沒有光明的;剛好相反,主若是首先從 死裡複活的,他們也要跟著複活。這樣,主怎樣作世上 君王的元首,跟隨主的人也一樣要與他一同作王。 一位錫蘭的宣教士D.T.Niles曾說︰「當我每次向 人宣傳主的福音時,特別是那多神教的印度人傳福音 時,總是告訴他們說︰“盡管你們有許多神,但真正複 活的神只有一位,就是耶穌基督,他是真正的活著,聽 人的祈禱,沒有他的複活,我們沒有人能到天父那裡 去。”」這是何等奇妙的複活信息。

三、他是審判的主(第七節) 在希伯來人的思想中,“雲”是與神榮耀的顯現 有關的,至于是怎樣的雲,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必 再來,而且是公開的來。“基督要駕雲降臨”乃是描繪 我們的主再回到地上的情景。所有人,包括信徒和非信 徒將要看見他,並且知道他是神的兒子。即使那些在耶 穌掛上十字架時,用槍刺他的羅馬兵丁,也要看見他。 不但如此,那些已經放棄信仰的人,即出賣耶穌和等同 于再次把主耶穌釘十字架的人,站在耶穌面前接受審判 的時候,也要看見他。那些不信的、悖逆的、反抗的、 盡情享受罪中之樂的、到死都不肯悔改的,這時見到榮 耀的基督,就要懊悔不及了。也就是說,到那日,地上 (不信的)的萬族都要因基督所帶來的審判而哀哭(參 太廿四30)。 若是我們明白這重要的真理,我們就會時刻敬虔 度日,凡事討主的喜悅,聖潔自守,一生靠聖靈行事, 隨時準備迎見主。但是很可惜,許多基督徒的生活,讓 人看起來好像基督不會再來,好像主耶穌只是慈愛的 主,不是審判的主。似乎忘記了有一天我們必須與主面 對面,我們需要向神交賬。 當使徒約翰看到榮耀的神子耶穌顯現時,就仆倒 在他腳前(第十七節)。我們應當好像使徒約翰那么謹 慎,了解誰掌管歷史,看所當看、愛所當愛、怕所當 怕、靠所當靠,這樣我們才能成為神時代的工人。

作者為馬來西亞長老會傳道,現於臺灣華神進修

45

結論 我們不能停留在主耶穌的被 釘,眼睛只看表象,若是這樣,我們 無可避免地要絕望灰心了。若我們有 如使徒約翰的眼睛,所看見的是那些 拿著刺槍的要哀哭,被刺的卻要得到 榮耀。約翰看到的是那位“昔在、今 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作王了。這 並非說,主基督已作王了,基督徒就 不必受苦,只是說苦難不再漫無天日 的臨到,把信徒全籠罩死了。苦難不 是王,因此它沒有任意妄為的能力, 邪惡勢力也不是王,它也沒有對信徒 說最后一句話的權柄。作王的,是那 位用愛使我們脫離罪惡,用愛使我們 成為君王,成為祭司的主耶穌。 有一日本學者,是一貴族,到 美國非拉底非亞演講孔子學說。他說 孔子與耶穌並無分別,所以他用不 著改變他的信仰。說畢,有一個叫萬 尼麥克的基督徒站起來,表示他的意 見。他說,他承認孔子道德的標準很 高,可是孔子與耶穌是有極大的分 別。孔子死了,並且埋在墳墓裡,必 須等到命令他複活的時候,才能從墳 墓中出來。惟獨耶穌的墳墓是空的, 他已經複活了。他現在與我們同在, 他所說的話,帶著生命。說時,他從 袋裡拿出一本聖經,指著新約說,主 耶穌的話就在這裡面,叫人得生命。 這一位日本學者離開美國之 前,赴紐約參加一個大宴會,會中有 人請他述說他對美國的印象。他站起 來說,他在美國所得印象最深的,就 是萬尼麥克先生所說孔子與耶穌的分 別,和他指著聖經所說的話。他說, 他看見他一邊說,一邊流淚,表示他 是如何熱誠愛他複活的主。


46

2008年4月

走出洗腎的

噩夢…… 文

耶和華是我的亮光,耶和華是我的避難 所、是我的拯救,我還怕什么呢?祂充滿恩惠慈 愛,有豐盛的恩典,我要贊美歌頌祂。 一九九八年二月廿六日是我開始洗腎的第 一天,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從這一天開始,洗 腎成為我必須接受的事實。時間過得真快,轉眼 就是十年。十年后的今天,我懷著感恩的心為神 作見証。 當我開始洗腎的時候,我感到慌亂、害 怕、彷徨無助。洗腎的痛苦使我對死亡產生強烈 的恐懼感,我開始胡思亂想,覺得死是不可抗拒 的事。我最怕失去丈夫、兩個未成家的兒子和自 己的朋友。當中,我最掛慮的是小兒子,因為他 還在求學。 每次想起死別,我的心會很痛,我害怕得 用手遮臉哭泣。這是一種不可抗拒的痛和絕望。 我失去了對明天的希望和保障,可是我又舍不得 放棄,想要緊緊的捉著它。難道這一切都是命中 注定的嗎?再也不能改變了嗎?想到這裡,我感 到心靈的軟弱和創傷。我開始對信仰起了很大的 疑惑。 這樣的生活使我活得很痛苦,也覺得很難 擺脫掉。漸漸的,我失去了食欲,體重不斷下 降,面容憔悴,甚至再也沒有精力參加主日崇 拜。這樣的生活,約持續了一年。 我的信心雖然軟弱,但我並沒有放棄禱 告。每個晚上,我照常跪下禱告。我沒辦法開口 對神說話,我默默無語瞭望天空,眼淚就不能自 製的流了下來。 有一天,一位傳道來探訪我,約我參加在 一位長老家舉行的家庭禮拜。我答應了。在長老 的家時,我心情不好,所以沒注意到四周的環

蔡瑞菊

境。直到我們開始唱詩歌時,我抬頭觀看,見到牆 上掛著一幅詩篇廿三篇的經文,寫著說︰耶和華是 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 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禰與我同在,禰的杖禰的竿 都安慰我…… 當我念完這幾節經文后,我終于醒悟過來 ──既然獨一的真神能拯救我,那我為什么要害怕 死亡呢?我應該禱告和祈求,祂一定會賜我超過人 所能了解的平安。 當晚回家后,我再次跪在窗前向祂禱告。我 說︰“神啊﹗今晚我愿意把自己的性命交在禰手 裡,我愿放棄這世界的榮華富貴,或生或死,我 都任主掌權,只要能夠與禰同在,我已經很滿足 了。”好奇怪,經過這次禱告后,我整個人感到 非常平安、喜樂,心中再沒有煩惱和害怕,直到 今天。

這一次的經歷后,我的人生觀起了很 大的改變。我開始懂得用心靈和誠實敬拜 祂,我每天讀經禱告,不但為家人和自 己,也為教會的事工、教牧,同時為病痛 的弟兄姐妹祈求,特別是海外的宣教士。 如今,我不再為明天掛慮,只要今天能好好 的生活,我已經心滿意足了。感謝神,祂常賜福 給我和家人。十年后的今天,一切都改變了,我 先生退休后仍繼續工作,兩個兒子都已經成家立 業。大兒子在一家外國公司當經理,小兒子從英 國修完碩士學位歸來,現在銀行界服務,他們都 居住在吉隆坡。 此外,我照樣每星期要洗腎三次,雖然幸 苦,也沒有自由,可是我的精神非常好。我需要靠 洗腎機來過活,但我卻仍然感恩,因為神保守了我 的生命,讓我晚年時能享受家庭的溫暖。如果沒有 祂的保守和看顧,我相信我早已離開這世界了。

但愿在神面前,我能成為聖潔的人,有顆聖潔的心,真正的靈敬拜祂,也愿一切的榮耀歸給祂,阿門﹗


生命見證

從醒悟中回轉的

浪子 文

羅進才

認 識 主 耶 穌 是 我 一 生 最 美 的 祝 福 ﹗

我今年四十四歲,在雪蘭莪州的一個小 鎮長大。我父親以捕魚為生,母親以務農為 業。我是家中的長子,下有兩弟兩妹。我自 幼缺乏關懷和管教,初中時期,我受朋友影 響而加入私會黨。由于無心向學,我就到社 會上工作。那段時間,我變本加厲,又打架 又收保護費。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這段陳年 往事真是羞恥。 當時我有兩位吸毒的好朋友,因著好 奇,我也嘗試了。我已婚,有一名女兒, 但我美好的婚姻也被毒品斷送了。我戒毒多 次,但總是戒了又吸,吸了又戒。由于吸毒 與販毒,我進進出出監獄和政府戒毒所,它 成為我第二個家。我被毒品捆綁了廿三年,

心負責人陳約翰牧師的輔導和關懷,我勇敢的 走出來,以信心面對這個充滿試探的社會。從 前我是社會的敗類,寄生虫、垃圾。如今我要 感謝主,他救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我們牽到 他愛子的國度裡,讓我再次抬起頭來面對…… 感謝主,他讓我重生了。 此外,還有一件更感恩的事,發生在二零 零七年六月十五至十八日。當時,利未中心的 領袖、同工和我們,一同參加基懷在雲頂高原 舉辦的監獄與社會關懷事工。在那裡,我見到 一位多年不見的姐妹。透過她,我聯絡上五、 六年沒見面的女兒。那天剛好是父親節,中心 領袖陳約翰牧師(當時還是傳道)在勞勿衛理 公會講道,我就在那裡與女兒相聚。 我相信這是上帝奇妙的安排,賜我一份特 別的父親節禮物,給我一個驚喜。我過去沒有 盡父親的責任,內心充滿內疚感。感謝上帝, 藉著中心弟兄們的鼓勵,我勇敢的去面對上帝 的恩典。如今,我了解到過去的已無法挽回, 我唯有忘記背后,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

左起羅進才、羅恩惠(羅進才女兒)與陳約翰牧師

我很想終結生命,但又沒有勇氣,唯有默默 無語問蒼天,內心好痛苦也好無奈。 我誠心感謝上帝給我的恩典與機會,一 年多前,神透過《基懷》監獄事工的介紹, 讓我來到居鑾利未輔導中心。藉著來自各方 的牧師、傳道和同工老師的教導,我們這群 枝頭上宿鳥,價值觀獲得重建。透過利未中

47

至于我,並沒有什么可夸口的,我有新的 生命,唯一可夸口的是那救我脫離黑暗,賜我新 生命的上帝。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后書十二章九節 這樣說︰“主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因為主 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 夸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此外,耶穌也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 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 (約翰福音八12)弟兄姐妹,你身旁是否還 有很多被罪惡捆綁的人,讓我們成為他們的天 使,帶領還在黑暗道路上的人,回到主面前。 讓我們彼此勉勵與扶持,將榮耀都歸給我們敬 愛的上帝。


48

2008年4月

馨朵

信仰記事本 喜

因為一段困境,我發現一位可以成為朋友的朋友,這是喜事﹗ 因為在分享之中有了溝通,結,不知不覺的解開了,話匣子也打開了。 原來,生命的珍貴之處也包括了溝通換來的喜悅﹗ 聖經記載 ︰“朋友加的傷痕出于忠誠,仇敵連連親咀卻是多余”。(箴言廿七6) ︰“坦白的責備,勝過暗中的愛。”(箴言廿七5)(新譯本) ︰“人心憂愁,屈而不伸;一句良言,使心歡樂。”(箴言十二25) 可見朋友的角色多么重要,他可以是扶持鼓勵的良友,也可以是帶來損失的損友。

紛爭如水放開,帶來淹沒,把信心、盼望和從神來的愛都破壞時,這事神不喜悅﹗ 聖經記載 ︰“紛爭的起頭如水放開,所以,在爭吵之先必當止息爭競。”(箴言十七14) ︰“火缺了柴就必熄滅;無人傳舌,爭競便止息。”(箴言廿六20) ︰“人口中的言語如同深水;智慧的泉源好像涌流的河水。”(箴言十八4) 愿基督徒都喜悅神來管理我們口中的言語,以致帶來建立、祝福、和睦。

當生命中的每一層面沒有把神放在首位時,這是一種信仰的哀﹗ 聖經記載 ︰“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唯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言十六9) 當誤會沒有可以解釋的機會;當朋友變成陌生人時,心好痛﹗ 聖經記載 ︰“朋友乃時常相愛,弟兄為患難而生。”(箴言十七17) 當原本的溫馨換成爭吵時,依依不舍那一份真誠的愛。 聖經記載 ︰“設筵滿屋,大家相爭,不如有塊干餅,大家相安。”(箴言十七1)

當心中認定這些話時︰ “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前十二9) “耶和華的道是正直人的保障……”(箴言十29上) “他沒有推卻我的禱告,也沒有叫他的慈愛離開我。”(詩篇六十六20) 當神賜下良契密友時 當路的盡頭能遇見神時 當平凡的生活因為神而變得有姿彩,有豐富時 當真心可以放在神的手心,祂的眷顧如同把我放在祂的掌心時, 這是生命最大、最長久的一種喜樂﹗


字裏馨香

海嘯三周年紀念

49

李繼林

電視台新聞報導︰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廿六日是海嘯三周年紀念日。筆者藉此機會談談當時的情況。 雷霆萬鈞的海嘯,吞噬了東印度洋很多沿海市鎮,遠及非洲東岸,帶來慘絕人寰的浩劫,估計廿余 萬人喪生及受傷,失散者及財務損失皆無法估計。人們在這悲劇中問︰神到底在哪裡?這確是一個 困擾古今的難題,有人稱人間的痛苦,是無神論最好的論點。這是真的嗎?

佛道的解釋 在人的想象中,一個全能的神,當然可以防止這樣的慘劇︰一個全愛的神,亦不會讓人間 痛苦存在。所以,神若不是全能,便不是慈愛了。聖奧古斯丁解釋,神容許罪惡及痛苦存在, 以成全更大的好處,但有些人認為這豈不是神間接造成痛苦? 佛家的苦空哲學,認為人因不了解萬物只是因緣,沒有真實本體,故四諦以苦諦開始,若能 悟出一切事情(甚至我)不過是幻化,那便無痛苦了。佛教亦把人生痛苦推給前世,就是欲知前世 因,今生受者是……那么,廿萬生靈的遭遇,是因前生的罪行?但我若根本不存在,也沒有靈魂,前 生罪孽與業力,又怎能存留呢?

道教把人生及苦難哲理化,因天地既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 為一,還有什么可說的呢?那廿多萬生靈之死,只是回歸。但這 些泛神思想,其實是無神論的空想,不能切實解答人生苦難的 問題。

基督教的看法

再思患難與痛苦

葛培理博士坦誠,對為何 神容許邪惡與痛苦存在,不阻 止天災人禍,世人很難明白, 但基督徒卻可超越並以信心接 受,因知神是全愛的,不會無 故使人受苦,他也是全智的, 祂不誤事,因為聖經告訴我 們,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 的人得益處。(羅馬書八28)

曾經在印度宣教的百蘭特(P.Brand)醫 生,一次長途跋涉回家,本以為可以倒頭大睡,但脫掉 鞋子后,他發現腳外側全無痛覺﹗他睡意全消,以為自己 染了麻瘋病。等了一會,他拿了一根針,刺在腳上,怎料 一針下去,痛得他眼淚直流,但這痛的感覺,卻是他有生 以來最快樂的感覺﹗他知道自己不是染了麻瘋。之前麻木 之感,大慨是在飛機上睡覺,長時間壓著血脈及神經所致。

小孩不聽話,玩火灼傷 后,卻怪父母不禁止他,使他 受痛苦,故作父母也不易,唯 有當孩子想起父母以前禁止他 玩火,不是不愛他,他便得益 處了。 布郎查特(Blanchard)指 出,神若不斷地扭轉及攔阻自 然律,使人不致受損害,科學 便無從成立,人也無所適從。

后來,他發現麻瘋病者慢慢變得四肢不全,是因為沒 有痛覺,把骨骼及關節(尤其是手足)破壞,成為畸形。 他又發現,麻瘋病人常有瘡,且極難痊愈,研究后,知道是 因為病人感覺不到痛楚,不曉得保護自己。可見,痛楚是給 人的警訊,實是神給人類的禮物。 我們不要忘記,短暫的今生,只是永生的前奏,若果人 因為看見人世間的痛苦,或自己所經歷的痛苦,曉得想去尋 求神,比多活數十年而不認識創造主更好。 耶穌時代,曾經有發生過一宗意外,就是一棟西羅亞樓倒 塌,令多人死亡。耶穌說︰“你們以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 撒冷的人更有罪么。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 要如此滅亡。”


50

2008年4月

紫琳

麥子 稗子 稗 子 長 在 麥 子 裡 是 常 有 的 事 。

主耶穌在門徒當中時,常常用比喻來教導門徒有關天國 的道理。“稗子的比喻”是馬太福音十三章七個有關天國的比 喻中的第二個喻道故事︰“天國好比人撒好種在田裡,及至人 睡覺的時候,有仇敵來,將稗子撒在麥子裡,就走了。到長苗 吐穗的時候,稗子也顯出來。田主的仆人來告訴他說︰“主 啊,你不是撒好種在田裡嗎?從那裡來的稗子呢?主人說︰這 是仇敵做的。仆人說︰你要我們出去薅出來么?主人說︰不 必,恐怕薅稗子,連麥子也拔出來。容這兩樣一起長,等著收 割,當收割的時候,我要對收割的人說︰先將稗子薅出來,捆 成捆,留著燒,唯有麥子,要收在倉裡。”(太十三24-30)

稗子是一種有毒的草本植物,俗稱“毒麥”。 通常會雜生在麥子叢中,影響麥子的生長。它葉子的 形狀跟麥子的葉子形狀差不多一樣,混在麥子裡頭不容易被認 出,只有等到收割麥子時才被薅出來,困成一捆,準備當柴 燒。這個比喻並非指教會中的不信者,因比喻裡的“田地”實 指世界(38節)。因此這個比喻是指天國的子民與那惡者的 子民並存于世。我采用這個比喻為要強調一個事實︰混在卡拉 OK的閑雜人士當中,自然會出現良萎不齊的好人壞人,其中 一等是準備獵取獵物的獵人﹗ 卡拉OK源自于日本。自卡拉OK被引進我國后,確實為 我國人民增添了多一個消磨時光,消遣娛樂的好去處。不論男 女老少,不分年齡階級,只要你對唱歌有興趣又有勇氣站在台 上,你就成了歌手。流行歌曲、民間小調、文藝的、藝術的、 懷舊歌曲、經典名曲……只要你敢上台演繹別人的口水歌,台 下的掌聲會自動響起,也不知台下的人是否真正在聽你唱歌? 醉翁之意不在酒嘛﹗


字裏馨香

卡拉OK是一個公共場所,任何閑雜人 士無不歡迎。混在閑雜人士當中,有幾個是 真正來唱歌者?別有居心者亦大有人在。一 次生,兩次熟,三幾個月后大家混熟了,彼 此互相打招呼很正常,慢慢地大伙兒約會吃 宵夜也不稀奇,久而久之彼此看中獵物后, 兩人近一步合唱,藉歌寄意,所謂“急驚風 遇著慢郎中”。加上旁人的慫恿推波助瀾, 再加上自己的貪婪不知足,以為“年晚煎堆 人有我有”,于是乎生米煮成飯后,“愛 人”要分手還可以殺他個十千一萬,甚至高 達一百千的“定煲費”都有﹗這是千真萬確 的事實。卡拉OK已經被公認為可以亂亂來, 亂搞婚外情的最佳場所,許多婚外情在這裡 排期上演著…… 這就是稗子──雜生于世界這片廣闊田 地上的有毒的稗子﹗身為基督的門徒,置身 于卡拉OK眾多毒麥當中,耳濡目染盡都是有 毒的侵害,豈能不受影響?使徒雅各提醒信 徒說︰“……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

51

牽引誘惑的,私欲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 成長,就生出死來。”(雅一14-15)私欲、罪 行、死亡是那惡者撒旦試探人引誘人犯罪的三步 曲──先在人的心靈隱秘處種下私欲(一切不好 的負面的不良的意識),等待時機成熟時,就慫 恿人在行動上犯下罪行,最后就帶給人死亡。罪 的結局就是死,死后且有審判,人就要為自己的 罪行受審判,負己任。 人不能阻止雀鳥在我們頭上飛翔,但人 可以阻止雀鳥在我們頭上造窩。人既知道卡拉 OK是撒旦試探人引誘人犯罪的地方,人為何不 避開撒旦的試探使自己不失腳,不致跌入網羅? 人既知卡拉OK是使他犯罪的根源,人為何不離 開犯罪的根源,回頭尋求神的面?回頭是祝福﹗

試探好比一個深淵擺在你 的面前,你明知跳下去 的結局就是死。聰明如 你︰你會跳下去嗎?親愛 的︰離開卡拉OK罷﹗你是 麥子不是稗子﹗﹗

張長國 CHEONG CHANG KOK


52

2008年4月


字裏馨香

死了 複 活

顏泉水

這世界就是這樣殘忍,把人釘死在十字架上。約兩千年前,羅馬帝國中若有重犯,他 們就把他釘死在十字架上。耶穌基督是上帝的獨生子,祂降世為要拯救世人。祂三十 歲出來傳道,他醫病、趕鬼,使很多人得到拯救。耶穌沒有犯過罪惡,但人卻把耶穌 釘死在十字架上。我們來看看主耶穌一生的遭遇,祂怎樣死呢?

第一受難

第三死亡

主耶穌在一生中承受許多苦難,甚至一出 世就遭遇到不公平的對待。當時,希律王對東 方博士說︰你們去朝拜那嬰孩,回來告訴我祂 降生在什么地方,然后好去拜祂。其實希律王 不是要拜他,而是要謀殺主耶穌。

若我們知道有人要傷害我們,我們就會預備 逃離或與他對抗。但是主耶穌不一樣。祂告訴門徒 有人要逮捕祂、刑罰祂、鞭打祂,要把祂處死在 十字架上。此外,主耶穌仍然每天在會堂傳道、醫 病、趕鬼,而不逃離危險。這証明他是真神,祂不 怕人傷害祂,並且預備自己,要為世人釘死在十字 架上。

東方博士在夢中得到天使的啟示,就不回 去見那惡魔希律王。王等了兩年都未得到什么 消息,生氣下就命令兵丁把在伯利恆兩歲以下 的男孩都殺光。但主耶穌卻逃到埃及避難,等 希律王死了才回來。

第二流血 那天晚上,主耶穌被捕並遭受審問。人無 法找到他犯死罪的地方,兵丁戲弄鞭打他,直 到頭破血流,卻還是無法找到証據。祂流血, 那些惡人卻高興。這讓我們看見主耶穌流血, 不是為自己,而是為我們的罪過。 祂的鞭傷,使我們得到醫治、拯救、新 生命。凡是相信祂的人,祂都要憐憫他、恩待 他。耶穌的流血是為世人的罪,世間沒有一個 救主這么愛我們,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 唯有耶穌在我們還做罪人的時候,為我們 受苦、流血,要救我們脫離死亡。世間有哪個 人愿意為我們的罪死呢?聖經讓我們知道,只 有祂肯為我們的罪死,這愛何等長闊高深,我 們無法報答,只有虛心領受祂的救恩。 因 為 主 耶穌這么愛我 們,所以我們 要更加愛主, 跟從祂到底。 我們要感謝 祂、敬拜祂、 歌頌祂、榮耀 祂,因祂在我 們身上有說不盡的愛。

主知道有人要害祂,卻沒有逃離,這証明祂 行事為人是正義的。祂仍然光明正大向前行,向人 傳揚天國的道理,希望有人相信祂,得拯救,行走 在光明的道路上。耶穌一生都在幫助人,引領人走 在光明的道路上。祂不害怕死亡,因祂早已預備好 了,不管人怎樣對待祂,祂都預備要為世人的罪死 在十字架上。 祂這么深愛我們,我們怎能不愛祂,不紀念 祂的愛呢?

第四複活 如果我們有機會到耶路撒冷城參觀主耶穌的 墳墓,就知道那墳墓是空的,沒有主耶穌的尸體, 為什么呢?因為主耶穌已經多次告訴我們,祂第三 天要複活。主複活后向門徒顯現,又給五百多人看 見。祂的複活是真的,是沒有人能推翻的事實。 複活后,祂和門徒同在四十天,然后升天, 坐在父神的右邊。如今,祂每天為我們禱告,希 望每一個人都悔改相信祂,可以得救。我們要 繼續傳揚主的福音,使更多人相信祂,作祂的兒 女,又奉獻做傳道。我們傳福音不可退步,要日 日傳揚主的名。 我每年都慶祝複活節,在受難時期,我禁食禱 告,默想主的話,思考祂的愛。我不配作傳道,但 主豐富的恩典,激勵我更愛祂。在複活節清晨,我 到海邊禱告親近主,這是多么有意義啊﹗受難和複 活是主耶穌為我們成就的事,我們要感謝祂,因祂 死了又複活。我要信靠祂到永遠,阿門﹗ (作者為長老會退休牧師)

53


54

2008年4月

愛的守望 文

等候黎明

“聽啊,你守望之人的聲音,他們揚起聲來,一同歌唱; 因為耶和華歸回錫安的時候,他們必親眼看見。耶路撒冷的荒場啊, 要發起歡聲,一同歌唱;因為耶和華安慰了他的百姓,救贖了耶路撒冷。 耶和華在萬國眼前顯出聖臂;地極的人都看見我們上帝的救恩了。” (以賽亞書五十二8、10)

還 仰望是為了期待,

是因為沒有盼望?

當神彰顯祂的大能時,人的眼目才轉向祂,還是早已定睛在祂的身上? 聖經說︰“如今不再是我活著”,那么究竟是誰活在你裡面? 這些問題很舊,卻不容易回答。敢答的人也不多。 守望是什么? 在守些什么呢? 守望帶來什么益處? “守望”是神開始的工作。 祂預備了救恩,也守望著未信的人們可以相信祂,信祂的人愿意順服祂的 真理。 如果祂造了亞當和夏娃,卻不顧惜他們,又怎知道他們的生命近況呢? 顧念=看顧和想念。這是神的本性,也是祂愛的方式。 所以,孩子會知道父親在照顧、看顧他,而放心、安心的走每一程。 這就是陪伴的愛﹗需要真心才能陪伴人走一段、一程的路。聖經說︰“只 有愛心能造就人。” 許多人看重享受,卻不明白陪伴的代價更大更真實。這是無條件的愛。 許多人不喜歡,覺得神的愛像是“監視”、是繩子。人,不都喜歡被“看 守”。所以常常偏行己路﹗照著自己的喜歡行走、行事。還光明正大的 說︰“不要勉強我”﹗ 如果不是神的慈繩愛索;人就沒有歸回的可能,也沒有悔改的生命。


字裏馨香

那么,神會沉默嗎?聖經 說“神默然愛你”。既使默 然,神依然守候在祂的子民身 邊。

55

守望可以帶來保護、同在、堅固。守望之人的喜 樂來自神的稱贊和被看守之人的成長﹗

特別是在困境中,似乎看不見陽光的喜悅,溫 暖的愛,神還是看守著屬祂的羊群。

古代的“守望台”就是當有危險或敵人來襲時, 站在上面看守的兵士就趕快吹起號角、通知、召 集同伴“準備迎戰了﹗”。所以,守望的人不可 以貪睡、偷懶、不留心、沒有責任感。

這是許多人不知道也不愿意相信的事實,因為 人喜歡自由。

聖經說︰“神就是晝夜看顧我們的神﹗祂不打盹 也不睡覺。”(詩篇一二一)

守望,就像父親看著孩子。默默的等待他長 大,懂事,不再犯錯﹗

這種守望的愛,也可以成為屬靈同伴之間,或夫 妻之間的扶持和建立。

守望,當人看不見自己生命的破口時,先堵住 了那個破口,先為他付了代價。神先付上了代 價,讓人有機會重新來過,有機會學著遵行真 理。

我們從神的愛裡,看見了愿意、甘心。祂就是死 心塌地地守望著我們的神﹗

“守”一些需要但還沒有改變的事、 人。“望”一些需要,但還沒有被人發現的 事、人。

我們呢?這一生到底守住了些什么?又望了些什么? 究竟神成為了人生命中的所守望神,還是人成為 了人生命中所守望的神呢?

守錯了目標,也就會守錯了人生﹗……


56

2008年4月

v o L

愛人 愛己

俊生

裡卻沒有辦法愛

白愛,但是心 人只是字面上明

我發現很多時候

沒有一個人沒有 感情,沒有一個人沒有 愛與恨,情感不是罪 惡。很多人對人世間的 愛恨情愁期望,但是也 失望。有些人沒有辦法 面對而逃避,有的人掌 握得很好而生活滿足。

情感的存在是好的,因為上帝本來就 是有如此的屬性,人是照著他的形象樣式造 的,所以我們也有像他一般的性情。但是人 是有限的,人也是有罪的。所以,情感很多 時候被玷污,被弄臟了。 愛,本來是好

的。但是人的自私,把私欲,自我中 心,占有的欲望放在愛裡面。愛就變 得不完全。 有人為愛自殺,為的是証明他真的 愛。自殺是一種自私的意念,為愛自殺的 人,根本沒有愛。自殺的人為了別人而自 殺,難道他不愛自己的性命嗎?我認為自殺 的人太愛自己,他錯用勇氣自殺,也不愿意 面對事實。沒有任何的動物因為身體殘缺而 放棄活下去的機會,即使螞蟻被頑皮的小孩 用剪刀剪斷身體,它還盡全力掙扎逃走,抵 抗到底。

真正的愛是成全,不是占有。有些 人太愛自己,所以不能接受自己失去對方而自 殺。一個沒有辦法愛自己生命的人,沒有資格 談戀愛。一個沒有辦法一個人生活,一個很想

談戀愛,很想有個肩膀依靠,很想有人陪伴, 不能耐得住寂寞的人,沒有資格談戀愛。 確實的,沒有辦法愛自己的人,沒有資 格談戀愛。男女的真愛,是一同面對患難, 不是逞英雄;是講委身,不是獻出你的身 體;是講同心,不是彼此比較誰比較有心, 誰比較愛誰。真愛可以平淡無奇,真愛不是 靠感覺,不是轟轟烈烈的感情故事和海誓山 盟。真愛是你病時,我為你煮碗粥;你的生 活遇到困難,我為你禱告。 有些人不懂得如何愛,就把愛變成能 夠衡量的東西,我付出多少,証明我多愛 你。很多人不懂得自己有多愛某人,就憑感 覺來定愛的多寡,對他的感覺強烈一點,就 比較愛她。有的人以物質的供應來告訴自己 愛的多寡。比如我愿意花五千元買禮物送給 某某人,但是不舍得買太貴的東西給某某 人,証明我愛這個人更多。這種人還不懂什 么叫愛。

愛,其實很簡單,就是去體會別 人的感受。 嘗試去了解別人的處境,感同 身受的體會別人。有一次,我嘗試問一個問 題︰坐在我面前的媽媽,他在想什么。我發 現很多時候,他並不是為自己著想,而是為 孩子著想。很多時候他很孤單,沒有朋友良 伴傾訴心事,但我關心的是別人,在乎的甚 至是不在乎我的人。 中學時期,我寫了一篇文章,陳述我 愛上了一個人,但是對方不知道,也不會喜


e v

歡我。我很傷心很絕望,我茶飯不思。但是,我卻 一直忽略最關心我的人,那就是我的家人。我恍然 大悟,我沒有資格談愛,因為愛我的人,我完全 忽略,視之為理所當然。我只愛那些我覺得可愛的 人,而不理會,甚至厭煩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只因 為覺得他們介入我所謂的私人空間,只因為他們樣 子老,不可愛,只因為他們不能提供我需要的奢 求。 當我愿意花一點時間進入父母的世界,而不再 自我中心,要別人了解自己時,我開始愛父母。當 我嘗試體會他們的感受時,我難過我曾經浪費和他 們相處的時間。原來,父母可以在我們咒罵他們, 嫌棄他們的時候,還在擔心我們是否餓肚子。 我感恩,我傷痛,我愧疚。因為痛過,所以更 珍惜。

如今,我感謝神,因為我懂得了愛。 愛,不一定是快樂開心的; 幸福,不一定要靠物質提供滿足。 愛是多體會別人的感受, 少埋怨自己得到太少。 如今,我愛你,不是因為你可愛, 而是因為我知道怎樣愛自己。 如今,我愛一個不可愛的人, 因為我能夠接受一個不可愛的自己。 愛,不是行為証明,感覺衡量。 愛,是愿意感受別人的處境。

字裏馨香

一本值得一讀的

好書

村鹿

福音論 陳金獅博士/院長/牧 師在教學過程中,前后 費時二十八、九年寫成 了一本在基督教界華文 部罕見的《福音論》共 二百多頁。有多位神學 家如王永信牧師,布道家 唐崇榮牧師等寫序推荐。 由于初版二千五萬本已售 罄,今年四月或六月內將 再推出修訂版。筆者認為此 書有純正的神學思想,有眾 多的書目以供參考,是暮鼓 晨鐘之作,每課且附有問題 討論四題,除了可在教會裡作為查經班 資料之用外,若人人擁有一冊在手,又 肯細心閱讀與思想,定可讓教會路線堅 定不渝,向更明確的道路和方向挺進。

57


58

2008年4月

懷念你

陳麗卿

異鄉的朋友

當飛機叢緬甸的佤城起飛到仰光時,我 開始覺得有點不舍。想起學生中心的孩子們, 查傳道及師母的款待,眼淚在眼眶裡直轉。當 心情隨著飛機越飛越遠時,我突然感到害怕, 害怕自己會忘記這一群需要關懷及被教導的孩 子們﹗

飛機上,我拼命記起每一張只相處 八天的臉孔──他們的眼神,他們的笑 容。我希望都把他們印烙在心底﹗ 在八天的行程中,每個組員都盡心的服 侍。那微不足道的節目呈獻,竟然能滿足及感 動孩子們渴慕的心靈,我知道這全是上帝的作 為,就如聖經所說的︰“若非耶和華建造房 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 。” 我們用六天的時間,與希望學生中心的學 生們,及恩慈孤兒院的孩子們一起作息。很多 時候,我們有語言上的溝通障礙,但彼此眼神 中所散發的真誠,竟溶化了彼此的陌生感。我 們真正嘗到在主裡是一家人的滋味﹗ 希望學生中心的學生,多是出生貧困或 問題家庭的孩子。他們有很重的自卑感,不敢 發言。他們接待過許多宣教隊,招待客人時, 他們熟練的扮演各自的角色,身上散發著以仆 人的樣式來服侍人的馨香。從他們的身上, 我學習到接待的功課,也學習到淳朴與真 誠。那最原始及單純的愛,從他們的行 動與笑容中流露。他們的生活與我們

不同──在物質上,他們是缺乏的;但在心 靈上,他們富足的。我們在物質上富足,心 靈卻干癟。 當我們在恩慈之家見到孤兒們時,他們 有些正無憂無慮的在院外空地上放風箏,有 的正在空地上互相追逐玩樂。這時候,我們 的擔心全都被他們天真無邪的笑容洗濯了。 此外,我們與王希緬師母見面的一 刻最感人──我們把往年差傳組對王傳道 的分享與照片的紀錄刊物交給王師母閱讀 時,她與女兒頓時眼淚直流,泣不成聲。 這之前,我們不曾見過面,我們只從一些 文字報告中認識王傳道。看到他們母女思 念著那已離他們遠去的親人時,我們也為 他們的傷痛而流淚。 晚上,我們與孤兒們聚會。我們一起 唱詩,玩游戲。他們那清脆的歌聲,那毫 不掩飾的表情,真能激發人深藏已久的情 感表達﹗ 當飛機第一時間降落在吉隆坡國際機 場時,播音機傳出飛行服務員的“平安歸 來”祝福語時,我霎時感到一 股暖流進入心田。回家的 感受是這么的親切。

彩虹的美麗畫面霎時就失去, 同樣的,我們留不住相處的時刻, 但我們深知道──有一天, 我們會在永恆國度裡再相遇﹗ 耶和華祝福滿滿,祝福你祝福我, 也祝福那異國的朋友們﹗


美人美事

簡史

新邦令金榮美堂

59

編輯組 文

新邦令金榮美宣道所是由新加坡的一群弟兄姐妹布道開始的。一九八二年一月,他 們將工作交給亞依淡宣道所的施德清傳道,並得到長老大會納準,正式成立榮美宣道所。 當時的聚會場所是一間租來的屋子。 一九八二年六月七日,榮美宣道所成立青年團契,聚會人數約二十位。一九八三年 二月,教會開始了主日學事工,約有三十位小孩參加。同時,活水堂宣教組開始每月奉獻 支助本教會,至到一九八七年底。一九八四年,在長老大會協助下,教會購買了旺利花園 獨立式房子做為聚會點,也就是現有的聚會所。 一九八五年,施傳道辭去亞依淡教會的服事,全情投入本所的事奉。同年四月七日 複活節,教會開始第一次主日崇拜,當時有五人堅信受洗,七人移名至本會。同年六月 七日,教會成立少年團契,並在一九八五年六月購買了一輛福音車(NISSAN C20)JBH 3515。 一九八七年五月三十一日,教會完成擴建工作,並舉行教會第二周年感恩禮拜。當 日有多位弟兄姐妹受洗歸入教會。一九八七年正月,陳淑芬傳道被聘請在本教會事奉。 一九八八年六月,施傳道辭職前往新加坡三一神學院進修。同年九月,陳淑芬傳道 也辭職前往香港進修。 一九八九年正月,尤秋松傳道接任傳道聖工。一九九一年正月,本教會正式被長老 大會接納轉入南部區會的宣道所之一。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本教會被南部區會第三十一 屆年議會接納為堂會,于一九九二年四月八日慶祝設教第七周年紀念及升堂禮。 二零零五年,尤秋松牧師辭職,神親自成為教會的牧者,不斷眷顧保守他的羊群與 教會的事工。二零零六年,黃俊 傳道受聘為堂會傳道,教會繼續在神的恩典中成長。

尤秋松


來 訪 及 來 函 60

2008年4月

Dear Preacher Tan : Thanks for regularly sending me the tianhuo magazine. I am really happy to keep contact with the Gereja Presbyterian Church Malaysia. My

幼心傳道︰

mailing address has been changed

謝謝您及同工們給于的禱告扶 持、幫助,以致每次都按時收到 《天火》通訊。有點奉獻要給大 會文字事工組,愿神不斷賜福、 顧念你們所付出的一切﹗

recently, from now on please send the tianhuo to the new address: 18 Rathddowne Way, Mulgrave, VIC 3170, AUSTRALIA. Thanks a lot.

楊溫柔牧師

在新加坡的同工 偉康傳道、珍珍傳道、思語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