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6 cn

Page 1

EXPERIMENTS 創 新 科 技 系 列

# 7336

8+ 89 年齡

數量

8

模型


頁序 目錄&產品特色

P1

給家長們的建議&安全注意事項

P2

零件表& 80 倍馬達

P3

紅外線的傳送與接收&遙控器使用說明

P4

認識機器人

P5

認識齒輪

P6

組裝注意事項

P7

模型 1 螃蟹

P8-13

模型 2 猴子

P14-19

模型 3 暴龍

P20-25

模型 4 企鵝

P26-29

模型 5 翼龍

P30-36

模型 6 兔子

P37-42

模型 7 大象

P43-48

模型 8 蠍子

P49-54

產品特色 ˙ 全新設計的紅外線遙控器,最遠接收距離為 8~10 公尺,並擁有 4 個獨立頻道讓孩子可以一起玩樂不受干擾。 ˙ 使用透明的 PP 片材質,可以更清楚的觀察每款動物模型行進時的齒輪及機構作動情形。 ˙ 結合多彩 PP 片的設計,讓每款的動物造型更為擬真。 ˙ 採用全新 80 倍馬達盒,提升扭力的動能,可更輕易的驅動模型。

學習 ˙ 54 頁彩色說明書詳細示範 8 款模型組裝,讓孩子在快樂的實驗中,從基本組裝開始練習。 ˙ 說明書內除了詳細的組裝步驟外,也有物理原理及科學應用,讓孩子透過玩樂來學習有關機械及齒輪的基本知識。 ˙ 可完成八款不同的動物模型,有翼龍、暴龍、蠍子、螃蟹…等,讓孩子在玩樂中同時學習到與動物相關的小知識。 ˙ 可任意變換造型的積木特性,創造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造型機器人。

創新 ˙ 從動手到創新,加入自己獨一無二的經驗與想法,引導孩子加入自己獨特的企圖心與創意思考,自行研發更多不 同的模型,創造自己的機器人。

1


給家長們的建議 ˙ 透過這個科學遊戲實驗組,您的孩子可以從遊戲中學到有關物理的齒輪與機械概念。經由每個組裝的步驟, 除了可以培養孩子們學習思考能力,更可以帶領孩子們進入科學的領域。 ˙ 請詳讀教學手冊內的安全注意事項。建議您可以依照說明書裡面的步驟組裝模型。很快地您就可以知道如何 組裝零件並且更進一步的創新您所想要的各種模型。 ˙ 這是一組適合八歲以上兒童的玩具。它可以幫助孩子們在組裝各種模型的過程中探索並了解機械及齒輪。 ˙ 開始組裝模型之前,請告訴您的孩子一些電池的注意事項及可能發生的危險。 ˙ 請勿將電線或其他配件插入家用插座,這會造成極度的危險。本產品只適合使用一般的四號電池 (1.5-Volt, AAA/LR03)。

安全注意事項

產品清潔方式

˙ 拆卸及裝入電池都應該由成人進行。

˙ 馬達電池盒清潔前,請先將電池取出。

˙ 必須注意電池的正、負極性。

˙ 零件僅可以使用稍微沾濕的抹布擦拭。

˙ 建議使用鹼性電池。

˙ 請勿使用清潔劑。

˙ 勿將不同種類的電池或新、舊電池混和使用。 ˙ 只使用建議或類似種類的乾電池。 ˙ 不能使電池的正、負極兩端短路。 ˙ 用完的電池必須從電池座內取出。 ˙ 不玩模型的時候都應該將電池取出。 ˙ 當電池沒電時,請遵照電池上的指示做廢棄物回收。

注意 不正確的使用電池可能會產生漏電的現象,這有可能 造成電池周邊環境的損害、火災的可能性及人員的傷 害。

警告 ※ 請注意,不要直接轉動馬達的輸出軸。

這組玩具並不適合 3 歲以下的幼兒使用,其中包含小 朋友可能吞食的細小零件。請將玩具放在幼兒無法取 得之處。

2


零件表 1

2

3

4

5

x1

x8

x2

x4

x4

x2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x4 x4

x4

x6

x4

x4

x2

x1

x8

13

x3 x4

x4 25

15

x4 26

8

9

10

x1

x2

x2

x2

29

28

27

D5

C1

E4

B3

A4

D2

D8

C3

24

14

7

E1

12

11

6

F4

C4

D7

F1E

6

A2

F2

E3

D6

B1

D3 D1 E5

F3

D4

A3

E7

A1

E2

C2

A5

B2

x1

x1

x4

x1

x1

x1

1

棉線200公分

2

軸扣

3

小齒輪

4

自轉軸

5

6

馬達短軸

7

7公分長軸

8

五孔超長條(底無孔)

9

五孔超長條(側兩孔)

10

五孔方塊

15

1/4圓長條

凸輪連接器

11

三孔超長條(側兩孔)

12

三孔圓角長條

13

七孔圓角長條

14

七孔圓角扁長條

16

90度連接器(左)

17

扁三角體

18

長紙卡固定鈕

19

紙卡固定鈕(眼睛印刷) 20 龍頭

21

鼻錐

22

短結合鍵

23

短結合鍵

24

皮帶輪(小)

26

中齒輪(4孔)

27 紅外線遙控器(單控) 28 紅外線接收器(80倍馬達盒) 29 PP片

25 扳手

80 倍馬達 這套實驗組裝裡,我們使用了一個特殊的馬達盒零件,圖示為零件內部的結構。 電動車馬達盒內有四組互相嚙合的齒輪: A 組齒輪的轉速比為 22:8 B 組齒輪的轉速比為 22:8 C 組齒輪的轉速比為 22:8 D 組齒輪的轉速比為 32:8 當馬達轉動將旋轉動力經由 A、B、C、D 三組齒輪傳 送給 X 軸時,它的總轉速比為 83:1,也就是當馬 達以 8300RPM 的轉速旋轉,經過齒輪箱傳送到 X 軸 輸出,轉速將減為 100RPM,減低 83 倍,但扭力會 相對的加大 83 倍。 輸出軸

3

A B C D


紅外線的傳送與接收 紅外線是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科技, 它被廣泛的運用在各種地方,例如家裡的電視、 冷氣、音響等等各式各樣的電器遙控器。紅外 線是一種不可見光波,其實它充斥在我們的四 周,只是我們看不見而已。紅外線主要來自太 陽,但也有其他物體會散發紅外線,如燈泡, 甚至人體也會發出紅外線,耳溫槍就是利用人 體散發的紅外線來測量體溫。 而紅外線遙控器的原理,是將電子訊號轉換成 光線,而遙控器內的發射器同時也是編碼器, 將訊號特定編碼之後發出,然後利用紅外線接 收器接收,再進行解碼並執行其功能。

太陽

電磁波 不可見光線 T 射線

不可見光線

X 射線 紫外線

單位:微米

近紅外線 0.75

可見光線

1.5

0.2

0.4

紅外線 紫 靛 藍 綠 黃 橙 紅

中間紅外線

0.75

微波

無線電波

1000

遠紅外線

4.0

1000

生命光線 8.0

14.0

8 ~ 14 微米之間的遠紅外線是對人體最有 效的波長,因此被喻為「生命光線」。

※ 因為遙控器的發射與接收器在待命狀態下 會造成電源消耗,當你不使用紅外線遙控器, 或是組裝模型時,請將開關切至 0 的位置, 將電源關閉。若長時間不使用,請將發射器 與接收器的電池取出。

紅外線遙控器使用說明 遙控器上面有 1-4 頻道可以調整,當多人一起玩耍時,可以分別用不同的頻道,才不會彼此影響對方的模型控制。

當遙控器的頻道調整好之後,馬達也必須調整到一樣的頻道(如圖示箭頭所指)。

4


認識機器人(Robot) 機器人包括一切模擬生物的機械,不管是人、貓或狗等等。在工業中,那種能自動執行任務的人造機器裝置也稱做 機器人,用來代替或幫助人類工作,由電腦程式控制。我們可以在很多電影及小說裡面,看到機器人相關的題材, 例如《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駭客任務》(The Matrix) 等,都在描述一個機器人取代人類成為主導的世界。 「機器人 (Robot)」這個詞彙是在 1920 年代由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爾 ˙ 恰佩克 (Karel Capek),在他的小說《羅 素姆的萬能機器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 裡第一次出現,根據 Robota(捷克文,原意為「勞工、苦工」) 而成。

1939 年 在 美 國 的 紐 約 世 博 會 上展出了人類史上第一個機器 人,家用機器人 Elektro,他會 行走,會說話,甚至會抽煙, 但反而不是很會做家事。 ( 圖 1) 在 1942 年, 科 幻 小 說 大 師 以 薩 ˙ 艾西莫夫 (Isaac Asimov) 在小說中提出了「機器人三大 定律」,雖然只是小說的內容, 但這三大定律此後卻成了科技 界默認的研發原則。 (圖 1)

機器人三大定律 第一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且應確保人類不受傷害。 第二法則:在不違背第一法則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第三法則: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在 1954 年 時, 美 國 人 喬 治 ˙ 德 沃 爾 (George Devol) 發 明 出 第 一 台用程式編寫的機器人(嚴格說來 是機械手臂,可做重複性的「抓」、 「握」等功能),這是機器人發展 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並大大改變了 工業技術。(圖 2) 機器人的研發不曾中斷過,現在, 已經有機器人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工 作,相信在不遠的未來,就可以看 到完全仿照人類功能的機器人了。 但是機器人會不會有思想呢?這又 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了。

5

(圖 2)


認識齒輪 在現代的工業社會中,齒輪已經充斥在我們的生活,齒輪廣泛的被運用在各種用途,每個人每天都一定會接觸到齒 輪,例如你手上帶著的手錶,又或者是早上叫你起床的鬧鐘,出門要搭的電梯、車子、全部都會運用到齒輪。 人類運用齒輪的歷史源遠流長,具體發明者已不可考,但最早可以追溯西元前 300 多年的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 (Aristotle ,西元前 384 年 - 322 年 ),他所著作的《機械問題》中就闡述了用青銅或鐵鑄成的齒輪來傳遞運動。 隨著人類的科技發展,齒輪的材質漸漸越來越堅固,可大可小,被廣泛運用在各個地方。

一般齒輪分為 兩軸相互平行: 包 括 正 齒 輪 (Spur gear)、 針齒輪 (Pin gear)、人字形 齒輪 (Herringbone gear)、 螺旋齒輪 (Gear sprial)、齒 條 (Gear rack) 等。

兩軸交叉: 冠 齒 輪 (Crown gear)、 直 齒 斜 齒 輪 (Straight bevel gear)、蝸線斜齒輪 (Helical worm gear )。

兩軸交錯: 兩 軸 既 不 平 行 亦 不 交 叉, 如 歪 斜 齒 輪 (Skew bevel gear)、 交 叉 螺 旋 齒 輪 (Crossed helical gear) 、 戟 齒 輪 (Hypoid gear)、 蝸 桿 (Worm) 與 蝸 輪 (Worm gear) 等。

6


組裝注意事項 a

c

b

1、使用扳手 "A" 端可將結合鍵拔出(如上圖 a 所示)。 2、使用扳手 "B" 端可將自轉軸拔出(如上圖 b 所示)。 3、使用扳手 "B" 端可將紙卡固定器拔出(如上圖 c 所示)。

當使用傳動長軸將車輪或齒輪固定在基本架構時,為了減 少操作時造成的摩擦力,請確定在車輪或齒輪與基本架構 間保留 0.1 公分的間距(如上圖所示)。

如何拆卸電池

棉繩的運用方式

使用扳手的 "B" 端將電池撬起(如上圖所示)。

模型 2 猴子及模型 5 翼龍都會在棉繩上行動,小朋友們可 以用零件裡的棉繩,找兩個固定點,來設置一個讓模型可 以在上面肆意活動的裝置(如上圖所示)。 小提醒:要拉緊

7


模型 所需零件 4

3

2

x2

x8 16

18

x4

x4 19

x5

26

螃蟹

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瞭解這些動物模型吧! 5

6

x4

x2

23

x2

1

x4

10

x2

11

x2

12

x4

13

x4

14

x1

29

28

x4

x1

螃蟹 螃蟹大多生活在海裡,不過也有一些生活在淡水或陸地上,牠們 有兩個大大的鉗,行走的速度非常快。由於腿關節的結構,讓螃 蟹橫著走比較迅速,但是也是有一些例外,例如蛙蟹科的螃蟹會 直著或倒退著行走。 螃蟹的主要食物為海藻,不過像死魚、死蝦等等更有營養價值的 食物出現,牠們也會搶奪,但牠們不會主動獵食。螃蟹常集體 行動,並透過發出聲音或揮動鉗子來互動,不過螃蟹的侵略性較 強,雄性時常透過打架來爭奪配偶與食物。

1 共兩組

3 共兩組

2

8


螃蟹 模型 1

4

5

6 組裝小提醒 注意齒輪孔的英文字 母標示與位置,有助 於組裝過程。

A孔

B孔

B孔

C孔

C孔

9

C孔


模型

1

螃蟹

7

8

連接 C 孔

連接 C 孔

9

連接 C 孔

連接 C 孔

10


螃蟹 模型 1

10

PP 片組裝符號示意介紹

山線:將線的兩側向下折 谷線:將線的兩側向上折 對稱:左右兩邊相同對稱零件

A

11

蟹螯


模型

B

1

螃蟹

前腳 藍色

C

後腳 綠色

D

撕開

身體

12


螃蟹 模型 1

D

C

B

完成 13

A


模型

1

2

3

5

6

7

8

x1

x4

x1

x2

x1

x1

x2

14

x2

x2 26

15

x4 28

猴子

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瞭解這些動物模型吧!

所需零件

13

2

10

x2

16

18

19

20

x2

x6

x2

x2

21

x2

11

12

x3

x4

22

23

x1

x8

29

x1

x2

猴子 猴子和猿類不一樣,雖然牠們都是靈長目,大多數的人也會以為 牠們是同種科的動物。靈長目有三種成員,分別為新世界猴、舊 世界猴以及猿,其中猴子就佔了兩種。普遍來說,猴子的體型較 小,而猿類的體型較大,不過牠們兩種最大的不同在於,猴子有 尾巴,而猿沒有。除了猿類裡面的大猩猩之外,所有的靈長目動 物都非常會爬樹。由於猴子體型小又有尾巴,牠們在樹上的表現 更加的靈活。

1

共兩組

3 共兩組

2 共兩組

14


猴子 模型 2

4 共兩組

A孔

5

6

15


模型

2

猴子

7 8

A孔

連接 A 孔

9 連接 A 孔

10

16


猴子 模型 2

PP 片組裝符號示意介紹

山線:將線的兩側向下折 谷線:將線的兩側向上折 對稱:左右兩邊相同對稱零件

A

頭部與身體

連接手臂

連接手臂

連接尾巴

17


模型

B

2

猴子

腿部

18


猴子 模型 2 連接身體

C

手臂與尾巴

連接身體

完成 19


模型 所需零件 4

5

6

8

9

12

x2

x4

x4

x2

x2

x2

x2

14

x4

16

x4

26

x4

暴龍

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瞭解這些動物模型吧!

3

13

3

x2 28

17

18

19

20

23

x4

x6

x2

x4

x2

29

x1

暴龍 我們都聽過的暴龍其實有另外兩個名字,「霸王龍」、「雷克斯 龍」(Tyannosaurus Rex),生存在白堊紀末期,約在 6800 萬 年到 6500 萬年以前,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前最後的恐龍種族之 一。暴龍的身高超過 12 公尺,體重大約 6.8 公噸。暴龍的化石 多分布於北美洲的美國及加拿大西部。

1

2

共四組

3

共兩組

20


暴龍 模型 3

4 5

組裝小提醒 注意齒輪孔的英文字 母標示與位置,有助 於組裝過程。

A孔

B孔

B孔

C孔 C孔

6

21

C孔


模型

3

暴龍

7 C孔

C孔

8

9

連結 C 孔 連結 C 孔

PP 片組裝符號示意介紹

山線:將線的兩側向下折 谷線:將線的兩側向上折 對稱:左右兩邊相同對稱零件

22


暴龍 模型 3

A

頭部

連接至

與身體連結

B

與頭部連結

連接至

身體

與尾巴連結

C

23

腿部


模型

3

暴龍

1.

1.

2.

D

C 左

C 右

2.

尾巴

與身體連結

24


暴龍 模型 3

2.

1.

完成

25


模型 所需零件

4

企鵝

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瞭解這些動物模型吧!

5

6

9

x4

x2

x2

26

28

x2

x1

10

x2

14

x2

19

23

x2

x2

29

企鵝 企鵝是一種鳥類,雖然牠們不會飛,但卻非常會游泳,還會潛 水 ( 牠們可以潛到 55 公尺深,並長達 22 分鐘之久 )。因為牠們 大多生活在冰凍的南極,漸漸的演化出需要游泳的體態。科學家 發現,潛水和飛翔這兩種功能極難並存,由於潛水需要體型較大 ( 才能沈下去 ),還有翅膀較小 ( 才能增進水中速度 ),這兩種 演進都是企鵝無法飛行的主因。

A孔

組裝小提醒 注意齒輪孔的英文字 母標示與位置,有助 於組裝過程。

1

共兩組 B孔

B孔

C孔

連接 B 孔

26


企鵝 模型 4

2

3

3

。 90

PP 片組裝符號示意介紹

山線:將線的兩側向下折 谷線:將線的兩側向上折 對稱:左右兩邊相同對稱零件

27


模型

4

企鵝

連接身體

A

頭部

連接身體

連接身體 與此符號連接

B

身體

連接頭部

連接頭部

28


企鵝 模型 4

A

頭部

3

B

身體

完成

29


模型 所需零件

x1

x4

11

x1

翼龍

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瞭解這些動物模型吧!

3

2

1

5

5

x2

x2

6

x2

7

8

x1

9

x2

10

x2

x2

12

13

14

16

17

18

19

20

23

24

x3

x2

x2

x4

x4

x2

x2

x4

x6

x1

28

26

29

x2

x1

翼龍 翼龍的學名 Pterosauria 是希臘文,意思是「有翼的蜥蜴」,是 飛行爬行動物的演化支。翼龍類在三疊紀晚期到白堊紀末期, 約在 2 億 1000 萬年前到 6550 萬年前,是第一群能夠飛行的脊椎 動物,目前已在某些身體結構的痕跡發現翼龍類可能已演化出羽 毛。 翼龍類常被以為是會飛行的恐龍,但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 恐龍指的是陸地爬行並能採取直立的物種,並不包括翼龍類、魚 龍類及蛇頸龍類等等。

1

共兩組

2

30


翼龍 模型 5

3

組裝小提醒 注意齒輪孔的英文字 母標示與位置,有助 於組裝過程。

4

A孔

C孔 B孔

B孔

C孔

5

連接 C 孔

31


模型

5

翼龍

6

7 C孔

棉線

8

連接 C 孔

32


翼龍 模型 5

9

PP 片組裝符號示意介紹

山線:將線的兩側向下折 谷線:將線的兩側向上折 對稱:左右兩邊相同對稱零件

與另一端此符號處連接

A

33

頭部


模型

B

翅膀

C

身體

5

翼龍

34


翼龍 模型 5

D

尾巴

10

35


模型

5

翼龍

11 步驟 2

步驟 1

完成 36


兔子 模型 6 所需零件

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瞭解這些動物模型吧!

2

3

4

5

6

8

10

11

x4

x2

x2

x2

x2

x2

x2

x2

12

13

16

18

19

20

x2

x2

x2

x6

x2

x2

23

x4

26

x2

29

28

x1

兔子 毛茸茸的兔子非常的可愛,往往是小朋友的最愛,除了知道兔子 的眼睛紅紅的跟喜歡吃胡蘿蔔之外,你們還知道什麼關於兔子的 事情嗎?很多人認為兔子不喝水,其實是錯誤的,兔子只是對水 分的需求比其他動物少很多,因為兔子沒有汗腺,牠不會流汗, 只能利用大面積耳朵來散熱。兔子 的耳朵有很多微血管與感知神經, 在抓牠們的時候千萬不可以抓牠們 的耳朵。

1

共兩組

2

37

B孔


模型

6

兔子

3

組裝小提醒 注意齒輪孔的英文字 母標示與位置,有助 於組裝過程。

A孔

B孔

B孔

B孔

C孔

4

38


兔子 模型 6

5

連接 B 孔

6

連接 B 孔

PP 片組裝符號示意介紹

山線:將線的兩側向下折 谷線:將線的兩側向上折 對稱:左右兩邊相同對稱零件

39


模型

A

耳朵

B

頭部

6

兔子

連接頭部

連接耳朵

與另一端

此符號處連接

連接身體

與另一端

此符號處連接

C

身體

連接頭部

40


兔子 模型 6

41

C

前腳

C

後腿

C

尾巴


模型

6

兔子

C

A

E

D

B

完成

42


大象 模型 7 所需零件

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瞭解這些動物模型吧!

2

5

6

8

9

x5

x2

x2

x2

x2

15

16

17

18

x4

x1

x6

13

x3

x4

x2

x2

11

12

x1

x4

19

20

21

23

x2

x2

x2

x5

29

28

26

10

x1

大象 小朋友們去動物園的時候一定看過大象,大象長得很高很大,是 全世界目前陸地上最大的哺乳類動物,母象要懷胎 22 個月才會 生下小象,剛出生的小象就有 10 公斤,到 8-14 歲才算成象。但 是因為象的成長期很慢,所以一旦消失的速度過快,很容易面臨 絕種。 大象的象牙常常被製作成很珍貴的物品,可以賣很高的價錢。雖 然現在大象已經被列為保育類動物,在非洲依然有很多獵人偷偷 獵捕大象。近期的研究顯示大象有複雜的情緒,會為親人的逝去 哭泣。

1

43


模型

3

7

大象

共兩組

2 組裝小提醒 注意齒輪孔的英文字 母標示與位置,有助 於組裝過程。

A孔

B孔

B孔

C孔

4

44


大象 模型 7

5

連接 B 孔(右側) B孔

6 7

連接 B 孔(右側)

45

B孔


模型

8

9

7

大象

共兩組

11

10

PP 片組裝符號示意介紹

山線:將線的兩側向下折 谷線:將線的兩側向上折 對稱:左右兩邊相同對稱零件

A

頭部

46


大象 模型 7

綠色

47

B

身體

C

腿部

藍色


模型

7

大象

B

A

A

C

完成

48


蠍子 模型 8 所需零件 2

5

x5

x2

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瞭解這些動物模型吧! 6

8

x2

9

10

x2

x2

x2

11

12

x3

x1

13

15

17

18

19

20

23

x2

x3

x2

x6

x2

x2

x8

26

29

28

x2

x1

蠍子 蠍子最好辨認的就是牠特殊的身體結構,頭、腹、尾三個部分, 高高翹起的尾巴有一根毒刺,用來殺死獵物,前面還有兩個大大 的鉗,整個身體的形狀很像琵琶。 蠍子喜歡黑暗的地方,群居在一起,不好動,晝伏夜出。所以 牠們大多數在固定的洞穴內群居,彼此之間不會互相殘殺(但 如果是不同窩的蠍子,相遇後會互相 攻擊)。蠍子是變溫動物,雖然可以 耐寒到零下的溫度,但其實 10 度以下 牠們就不太活動了,在 11 月上旬開始 蠍子會進入冬眠期,到隔年的 4 月才 會再開始活動。晚上 9 點之後到凌晨 3 點之間是牠們活動的時間,牠們喜歡 在潮濕的地方出沒,但是居住的環境 要乾燥。

2

49

1

共兩組

共兩組

3


模型 組裝小提醒 注意齒輪孔的英文字 母標示與位置,有助 於組裝過程。

8

蠍子

A孔

4 B孔

B孔

C孔

A孔 A孔

5

50


蠍子 模型 8

6

7

連接 A 孔

8

連接 A 孔

51


模型

8

蠍子

PP 片組裝符號示意介紹

山線:將線的兩側向下折 谷線:將線的兩側向上折 對稱:左右兩邊相同對稱零件

A

B

螯鉗

腿部

52


蠍子 模型 8

C

53

身體


模型

C

B

8

蠍子

A

B A

完成 54


本期內容之著作權,依法由智高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享有 未經正式書面授權•禁止轉貼節錄 © 智高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R21#7336-CN-2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