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lens Vol.34

Page 1

Fillens告別號—作家深雪與Fillens創辦人Jenny之對談。回顧合輯。專訪藝術攝影師Lily Leung。拍黑白照是一 種修行。芳香札記與心靈絮語。冰島攝記。以心眼代替肉眼的失明攝影師。投稿專題—黑與白



3


C O NT EN TS 007

From Editor — 「Fillens與我」by Jenny — 「Fillens不是結業啊!」by Rita

011

About Us

013

心。攝

023

自攝自話 —「拍黑白照是一種修行」

029

「每當變幻時」— 作家深雪與Fillens創辦人Jenny之對談

053

特別專題作品 — 「黑與白」

075

專訪藝術攝影師—Lily Leung —「從繼園街到張愛玲」

095

手機攝影作品 — 手機隨身拍

105

搜.影 —「以心眼代替肉眼的失明攝影師 @ Evgen Bavcar」

107

女子攝影。「女子」生活。

125

女生的攝遊記 —「火星地攝拍記︰冰島」

133

芳香札記 —「芳香療法 Q & A」

135

心靈絮語 —「緣份這回事......」

137

Headline —「T ime to say Goodbye...」

151

Fillens 募集方案及須知


Vol.34 JUN 2016

-建議以全螢幕觀看-

5


FROM EDITOR

Fillens 與我


Fillens來到第七個年頭,終於,雜誌的部份要停下來了。 這是一個不容易但必須要作的決定,雖然很多朋友都覺得很可惜。而視Fillens為親 生女的我,當然也會捨不得,但正如身為父母的人,會明白子女總有一天會離開自 己的道理一樣。 我的人生本來就多變,能堅持做同一件事超過七年,已經是很難得。現在,身兼心 靈及芳療諮商師,更加覺得要在這個多重分身的壓力下做一個抉擇。自問不是一 個能力強大兼有無盡魄力的人,身兼多職的我不能全力以赴、盡善盡美的把事情做 好,這或多或少會讓我覺得內疚和自責。 要放棄主要的收入來源;要放棄昔日的光環與身分;要放棄自己一手創立的事業… 對於身為凡人的我來說,還是需要經過多番爭扎才有這個決定。只不過,人是要向 前看的,我們和身邊的一切人事物的連結,有始就會有終。能在這個時候,以這樣 的方式去完成,我相信都是緣份。 Fillens帶給我的,除了物質和地位之外,更重要是當中所建立出來的友誼;從經歷 洐生出來的百般感受;開濶了的眼界;領悟了的道理;以及從成長與磨練之中所煉 就出來的信心和智慧。 帶着這種種的領受,去開拓人生中更多的領域,去成為別人的啟導,去療癒更多正 在經歷人生低潮的客人。 在Fillens的日子,快樂充實又有意義,感謝上天給我這無與倫比的一段人生。

JENNY SUEN 7


FROM EDITOR

Fillens 不是結業啊 !


當Jenny告訴我今期的封面故事是與深雪Zita的對談,令我回想起Zita就是當年介紹 Jenny給我認識的媒人啊!2008年的一次晚餐聚會認識了Jenny之後,大家都談起攝 影的興趣,不久,我便膽粗粗找Jenny一起創辦Fillens,當時只是認識了數個月,真 是哪裡來的勇氣,大概就是年青的那股熱血,當時Jenny很快就答應了。 為Fillens這一期寫編者的話,就促使我再次翻閱舊東西,「Fillens」這一個工作檔 案夾由建立的一天,一直都在我的硬盤內,那裡儲起的,除了有工作文件,其實 還有很多經歷,當中包括當年拆夥的東西,Fillens的拆夥是我人生中一個永遠觸得 到的烙印。Fillens的出現至今,都記錄了我與拍檔的蛻變,透過不同事件的發生, Fillens就像是一個人生試練場,醞釀過發生過很多事情之後,令我們都找到自己要 走的路。 Fillens並不是要結束,只是用一個乎合這個世代的方式出現,在創刊的時候,網上 世界的步伐並沒有現在的那般快,網上雜誌的推出總算配合得上那個節奏。近年, 分享的形式可以變得更即時、更隨心,現在把我們想分享的放到網上社交平台反而 互動性更大。 總之,Fillens一開始的理念都在於分享,不受特定形式、團體所限制,甚至那管 它是不是出自Fillens,Fillens的出現只是提醒大家有一股「女攝力」的存在。雜誌 《Fillens》只是停刊,並不代表Fillens走到終點,因為只要有喜歡攝影的女生分享 她拍的相片,背後那份精神依然存在,Fillens並不單純在乎於攝影這回事,而是大 家從拍照當中有過什麼得著吧。 喜歡攝影的女生們,但願大家繼續從中找到你的喜悅。 (圖:這張相片攝於當年Fillens公司成立的一天,我倆傻傻的還拿著那張商業登記 走到公園合照)

Rita Chan 9


停刊啓示 停刊啓示

停刊

過去七年

過去七年, Fillens有幸作為全球第一部中文女性攝影雜誌, 為各地的愛攝 過去七年, Fillens有幸作為全球第一部中文女性攝影雜誌, 為各地的愛攝 女生提供 女生提供發表、 交流與分享的資訊平台, 實在有賴大家的支持和愛護。 女生提供發表、 交流與分享的資訊平台, 實在有賴大家的支持和愛護。

隨着時代

隨着時代與步伐的變化, Fillens雜誌亦步入階段性結束的時候。 縱然難捨 隨着時代與步伐的變化, Fillens雜誌亦步入階段性結束的時候。 縱然難捨 ,但 轉 型

,但 轉轉 型型 是是 必必 需需 進進 行行 的的 事事 情情 。日 後後 ,我 們們 依依 然然 會會 保保 留留 DD CC F eF ve ev re.rc. oc o mm 的的 Fillens頻 ,但 。日 ,我

Fillens頻道和Facebook專頁, 也希望繼續舉辦攝影活動及攝影課程, 把把 資源以更 Fillens頻道和Facebook專頁, 也希望繼續舉辦攝影活動及攝影課程, 資源以更直接的方式投放在交流與互動之中。 資源以更直接的方式投放在交流與互動之中。

感謝大家 感謝大家一直的參與和支持, 盼望日後能與大家有更多的互動機會。 感謝大家一直的參與和支持, 盼望日後能與大家有更多的互動機會。


WE STILL HERE ̶ Fillens Channel @ DCFever Fillens Page @ Facebook


心。攝 攝 由心生 圖/文:JENNY SUEN

相 片 記 載 了 回憶 , 也 蘊 藏 着 按 下 快門時的情感與心迹。 拍 攝 是 記 錄 、是 留 念 、 是 創 作 、 更是一場心靈之旅。 透 過 每 張 相 片所 承 載 着 的 能 量 , 我 們 得 到 安 慰; 我 們 得 到 力 量 ; 我們得到療癒。 攝 , 由 心 而 生, 成 就 一 場 又 一 場 心與心的對話。

幻象 雖說,倒影只是幻象,但有時當我們身處惡劣 的環境之中,幻象反而是一個避風港,讓人得 以暫時竭息。

w/OLYMPUS PEN Lite E-PL5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12-50mm f3.5-6.3


13


力量 潮水的力量溫柔而強大,就連曾經有菱有角 的頑石,也被沖刷打磨得細緻光滑。

w/OLYMPUS OM-D E-M5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12-50mm f3.5-6.3


15



世事如棋 世事縱如棋,每局都有不同的發展與對手, 但當中的套路與定律,還是可以從經驗累積 之中被探索出來。

w/OLYMPUS PEN E-PL1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14-42mm f3.5-5.6 17



生命的舞台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舞台的主角。你 是日復日年復年地重複上演和別人一 式一樣的戲碼?還是盡情燃燒生命, 做一場屬於自己的"good show"?做 什麼都無問題。只要,你明白這台戲 只能做一次,沒有"take two",沒有 "encore"。

w/OLYMPUS PEN-F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60mm f/2.8 Macro

19



樂趣是… 樂趣從何而來?樂趣是,無論你身處任 何地方、任何狀況,你的心都能找到當 中的意義。繼而,樂於接受與經歷眼前 的一切。

w/OLYMPUS PEN Lite E-PL7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12-50mm f3.5-6.3

21


「拍黑白照是一種修行」 拍黑白照是一種修行。要摒棄黑白灰以外的其他所有色彩;要從肉眼看到的彩色影像,轉化 成黑白影像;要跳過一切色彩的干擾,直接看到畫面的結構與本質……這些不正正就是我們 現在所推崇的「斷.捨.離」? 人性本來就習慣保留、習慣什麼都要擁有,這樣一來,我們才會覺得有安全感。於是就連創 作,也想把不同元素都堆在作品之中,以為什麼都有什麼都看得見就是好,結果是毫無特色 與個性,看過也無法留下印象。 筆者覺得,攝影是創作,而創作就是一個不斷刪減與篩選的過程。從取材、到構圖、到相機 與鏡頭的挑選、到攝影技巧的運用、再到後製,一切都是挑選。有挑選就自然有取捨︰我選 了這個畫面,就要放棄畫面以外的其他東西;我選了這個構圖,就要放棄這個構圖以外的其 他可能性;我選了這個特殊的光線,就要放棄世界光的清晰與合理…正如我選了拍黑白照, 就要捨棄彩色照的絢麗與奪目。 黑白照有種獨特的個性;有種深沉的張力;有種灑脫的孤高。筆者愛小清新,但同時亦會想 把內心的角力與孤寂以黑白照呈現出來。黑白照能帶出某種氛圍,然而從視覺角度出發,又 有什麼要注意?


23


色彩與輪廓

有些東西,如雞肋,食之無味。有些時候,現場色彩紛陳, 卻雜亂無章毫不吸引,於是會以黑白手法拍攝,寧願捨棄雞 肋。很多時,減去色彩的干擾之後,輪廓就跑出來了,這樣 子反而更有利構圖。而由於干擾少了,重點和個性又會更突 出,這是一捨一取的藝術。

黑白不等於灰階

現在大部份人都使用數碼相機,而要用數碼相機拍黑色照的 話,一方面可選用相機內置的黑白拍攝模式;另一方面也可 以先拍下彩色照,再利用電腦進行後製。

使用相機內置模式,要注意它是否單單只把影像「灰階化」就算(即是對比度、銳度等完全 沒有變化,只是把彩色變灰階而已),若是這樣,拍彩色然後再以電腦後製還更好。然而, 也有一些品牌的數碼相機仿黑白照的特效做得很出色,從對比度、銳度、高光與陰影控制及 微粒模擬都有經典菲林照的感覺,這樣就可以省卻很多後製的功夫。


非黑即白的強烈感 沒有了色彩的區分,取材及構圖方面就 更要注意,最好不要選一些亮度或彩度 太接近的畫面,這樣拍出來的黑白照會 沒有層次感。可以選一些對比度高的題 材,來突出物件本身的輪廓。必要時, 利用後製把對比度再推高,令畫面的訊 息更加強烈。拍黑白就要是那種非黑即 白的強烈感,要玩小確幸小清新,還是 不要勉強拍黑白了。 Fillens

25


Look inside your heart... 結合攝影‧心靈‧芳療的治癒系影集

《心。攝 Look Inside》 影像 + 文字 + 香氣 的治癒系圖文集 心靈攝影集《心。攝》Look Inside 可說是 Jenny 過去十年的人生總結,由攝影、文字、插 畫及排版設計均由她一手包辦。除了視覺上的交流,圖文集更附送由 Jenny 親自調配的香薰 油。修讀芳香治療的她有感現在都市人的生活都充滿各種壓力與情緒衝擊,而芳香療法能溫 和又有效地作出改善,實在很值得推廣。 作者希望透過這本結合了治療系影像、文字及香氣的圖文集,為大家帶來一個嶄新的閱讀體 驗。全書共分三個主題,它們分別有︰關於處理壓力與放鬆的 "Relaxation";喚醒疲憊身心 ,帶來力量的 "Strength";為心靈引進陽光般愉悅氣息的 "Joy"。 隨書附送的香薰油亦以此三種主題隨機分配,Jenny 希望大家憑直覺揀選,這樣很多時都能 選出與自己對應的精油,效果非常有趣。


作者 Jenny Suen 心靈及芳療諮商師 女性攝影雜誌Fillens創辦人及總編輯 同時亦是插畫師,著作有繪本《Cafe Escape》 Jenny相信無論攝影或繪畫都是一趟內省之旅 透過這場心靈對話,帶來療癒的力量 因此,希望透過作品把正能量帶給世界,撫慰心靈

Facebook 訂閱 https://www.facebook.com/jenny.suen

銷售/網購點 fairy’s 工作室 地址︰ 觀塘 鴻圖道60號 電話︰ (852) 9687 5842 營業時間︰(敬請預約) 星期一至日 12:00 p.m. 至 8:00 p.m. 或到 fairy's 專頁私訊PM我們網購 fairy's 專頁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LikeFairys



每當變幻時 —作家深雪與Fillens創辦人Jenny之對談 文︰深雪 圖 : Jenny Suen / Jeffrey Hon

我與Jenny認識了十年。十年前,她與朋友合作做了本繪本,她負責畫插畫, 找我寫序。不認識我的人找我寫序,這種事常發生,找個名作家寫序,也許能 為新作品增添份量。我答應為Jenny寫序,因為她表現了誠意,說是很喜歡我 某時期的作品,而我亦欣賞她的插畫,認為她非常有才華。 後來,我們第一次見面,已經有多年工作經驗的她看來像個初中生,不過,言 談得體成熟,態度落落大方,不卑不亢,讓我感覺很舒服。這種懂得待人接物 的女生,很能讓我有好感。 那時候Jenny告訴我,她辭掉穩定的教師工作,勇字當頭做自由身工作者,我 對她佩服之餘亦支持她。我請她試試做我的封面設計師,她表現出才華之餘, 我亦看出她在個性上的沉穩和毅力。 接下來,Jenny一直在轉變,幾乎是學甚麼都有成績,做任何事都達至超水 平。十年了,外型上,Jenny沒脫離初中生的年齡層,但愈來愈美,仙氣靈氣 盎然。 Jenny創辦的Fillens是最後一期了,很榮幸能為她寫這篇訪問稿。說說做 Fillens的喜樂,說說心情,說說新動向。 在此,祝福Jenny繼續馬到功成,每天散發光與愛的力量。

29


( Z︰深雪 J︰Jenny )

關於Fillens的小喜惡…… Z︰最喜歡 Fillens哪一期? J︰當中很多期我都喜歡,尤其是海外訪問的那幾期︰例如有蔣雅文的第26期,在 台灣期間住在Mandy的家,傾了一個晚上;另外,第11期說及自拍的,我特意去 了重慶找羅曉韻,她像導遊一樣帶我去好多地方,亦教了我一些自拍「秘技」; 第15期訪問yeeship,和她在澳門漁人碼頭走走拍拍,很享受。海外訪問時,受 訪者會同時充當接待,大家就像朋友一樣走走逛逛,相處和傾談的時間更多,訪 問的厚度和深入程度會與別不同。 Z︰最喜歡哪一期的訪問呢? J︰我會選第26期Mandy那個訪問,因為是我親自寫的,那次特意去花蓮見她。 其 實 另 外 亦 有 一個訪問,都是我很喜歡的,又是M and y的啊( 第5期),那次的訪 問很感動到Mandy,Mandy說,她看後哭了。 Z︰你最喜歡Fillens哪個欄目? J︰Fillens當中有這樣一個欄目,每次我選五張相,每張都配一些心靈的字句,那 個欄目叫「心‧攝」。 Z︰做Fillens這麼久,有甚麼特別難忘的事件? J︰最難忘是第一年的拆伙事件,我和拍檔做了四期就拆伙了,原本我想,完成手 頭上的那一期就停刊,哪知,之後就有廣告商主動落廣告,Olympus在Fillens的 第一個廣告就是刊登在第五期。同時候,永安旅遊亦主動聯絡,與Fillens 合辦了 全港第一個女性攝影旅行團。亦因此,我開設了一個欄目寫旅遊,成為了旅遊記 者,之後數年我不斷飛來飛去,因着此欄目,拓闊了許多眼界。


31



關於攝影…… Z︰你自己有沒有特別喜愛的攝影師? J︰她叫阿豆(Miss Bean),香港新冒起的攝影師。廿多歲的她,風格藝術化, 很有靈魂。喜歡她每一輯相都預先有想法,不只是視覺衝擊。她的人和作品都 是我喜歡的。 Z︰你其實最喜歡拍攝甚麼? J︰花花草草、動物、小孩。(我忍不住插嘴,Jenny並非愛小孩的小孩迷啊!) 哈哈,雖然不算喜歡小孩,但又愛拍攝他們,原因是,我喜歡自然的人和物, 喜歡那種真。 Z︰你以前頗愛攝影的,現在依然愛嗎? J︰都依然喜歡拍照和畫畫,可惜的是沒有時間。 Z︰你覺得何謂一張好照片? J︰首要是,感動到自己和別人。那張照片讓人望到第一眼之後,就好想再看第 二眼,然後再想看第三眼。最後,好想好想把那張照片放到身邊,任何時候都 能看見。好照片絕對不是霎眼的美。 Z︰你覺得何謂一個好攝影師? J︰他要很清楚自己在拍甚麼,因何要拍。有些人只是別人拍他又跟着去拍,別 人去拍攝煙花他又依樣做,但從沒問過自己為何要拍。好的攝影師是要整理好 自己的心,接着才去表達。

33



35


因為Fillens,所以我們看見這一個Jenny…… Z︰你認為Fillens因何如此成功? J︰我會答你是天時地利人和。商業上,廠商剛好想拓展女性攝影系列的商品。 (旁邊有人說,創辦人又夠靚哩!我本人是認同的!) 當時未有人做我們這種網 上女性攝影雜誌的,而我們的風格亦是女生們喜愛的。 Z︰整本雜誌都是你擁有的,你亦負責大部份工作,那麼,你最享受做有關 Fillens的甚麼? J︰訪問人。每訪問一個攝影師,我都能從她的動機、哲學、想法當中有所學 習。我也十分佩服女攝影師們背着重物四處去,這種毅力很難得。 Z︰你最憎做Fillens當中的甚麼? J︰排版!我覺得好難喲,工作性質重複細碎的。


Z︰做Fillens的最大滿足感是甚麼? J︰讀者有時會告訴我,有Fillens這個平台是多麼高興的事。知道嗎?之前沒有 Fillens,她們拍了照片,卻無平台給她們分享,而其他攝影雜誌又較為男性化。 也常有讀者表示愛看我寫的文章,覺得好看之餘又幫到她們。 Z︰做Fillens最大的難處是甚麼? J︰只得我自己一個!所以,去找生意、做sales的也是我。寫計劃書、見客…… 這類工作我覺得對我來說是難的。所以我索性把客戶都當做朋友來連繫,現在很 多客戶都成為我的朋友了。 Z︰創辦和經營Fillens讓你學到甚麼? J︰我採取的態度是不強求、無計劃、無主動爭取些甚麼。就像正進行一個實驗那 樣,想看看宇宙怎樣去利用這件事,以及宇宙怎樣去幫助我運作整件事。在這期 間,我領悟到許多宇宙的法則,例如,吸引力法則。我告訴大家吧,那段時期當 我想有曝光,就有曝光機會;當我好想辦相展,就有天時地利人和的事發生,讓 我花費很少的錢卻成功辦了個大型相展。 Z︰你因何停做Fillens? J︰首先,因為我和其他工作人員都無時間了。前拍檔Rita一直有幫我做排版,她 的水準絕對是我想要的效果,可惜她愈來愈忙。當她對我說要找人取代她時,我 覺得是時候停了,哪裏找人去取代她呢?加上,我亦已開始做fairy’s那邊的工 作,不想一腳踏兩船,唯有做這個決定。 Z︰如今不做Fillens了,你的心情如何? J︰想好好睇睇地送Fillens走。都有捨不得,天下無不散之延席呀!但我明白每件 事都有它自己的命運。說真的,一年前我已在想它的去向。 Z︰可以向大家透露一下新動向嗎? J︰我打算考取國際香薰治療師的資格,亦會全心全意打理fairy's。 37



變身小仙女了…… 由教師到設計師到Fillens創辦人,以至如今的靈性治療工作者,Jenny的轉變大 型亦繁多。許多人都害怕轉變,但小仙女Jenny是如何話變就變的?兼且每次都 這樣成功!Jenny總是在做出成績後又去轉變了。 Z︰Jenny,可以說一下事業上的心路歷程嗎? J︰我的命盤的主星是「破軍」!破軍的特色是,注定要變變變。我是這樣的, 在每個階段做出成績之後,就自然會進入另一個階段做別的。例如,那時候我教 書,很快就做到考試局的擬題員,即是出會考試卷的人,這身份,一般需要很豐 富的教學經驗。然後我做自由身插畫師,不到一年就在一本兒童雜誌結集出版了 兩本兒童漫畫,兩年後就出自己的繪本和做到深雪的封面哩,已經是完成了當時 的願望。再之後,不知怎地有機會給我辦網上雜誌,於是我就去試,又猜不到是 一炮而紅。 Z︰當其他人是失敗了才逼着轉變,而你,是成功了依然想轉變。 J︰其實我不是主動求變的,很多時是環璄和機遇帶着我前進。當去到某個位置之 後,很自然又遇上新的方向,我就會讓自己去嘗試,那麼,自然就跳到另一個新 的階段了。 Z︰我覺得amazing的是,Jenny嘗試的都成功。我覺得你將來都會是如此,無 所畏懼,每事都成功。成功的pattern依樣繼續。 J︰我覺得靈性治療師這身份會持續一段時候。我是這樣看,我過往經歷過的,到 現在發生的,都是有上天安排。例如,客人問我有關事業上的事,我需要經歷過 我的多變事業路才懂得回答,要不然,我不會明白他們在交接期之時,心裏想甚 麼怕甚麼。

39


Z︰你真是仙女,變甚麼都成功,有些人,變甚麼都搞砸的。 J ︰ 轉 變 都 不是故意計劃的。 我從來無想過做靈性治療師,這身份不是 我自己揀的,而是身份揀選了我。在13年底,我收到這個message: 「你要做healer。」 Z︰我是這樣認為,此事是屬於你的,你才會如此成功。 Z︰如果有朋友不清楚何謂靈性治療,你可以略說一下嗎? J ︰ 那 是 關 於心靈和能量層面 上的治療。人之所以病和遇上厄運,除了 是因為命盤上寫了出來,她的心的狀態都有關連,有些病,是源於心靈 的。許多際遇,都是心牽引回來的。靈性治療就是,看看你的心和能量 層中,發生什麼問題,有些甚麼塞住了、未打通,在那方面作出根治。 也說說靈性治療的範圍吧,我的服務是中西合璧的,八字紫微風水塔羅 芳療心靈輔導,一應俱全。


Z︰坦白說,我自己就處理不到負能量的人,你這方面的天份太強大! J︰So far,我的客人都不是太重負能量,那些精神有問題的人也不會找我。我吸 引過來的客人不是這些。我的某些客人正在迷惘期中找方向;另有些客人是看了 我寫的文章,覺得有共鳴,所以找我。通常,他們並非太重負能量,高興的是, 他們都很信任我。我叫他們做甚麼,他們都立刻做,我看見他們都有好amazing 的轉變。 Z︰回顧你的資料,你做教師時,教的都是情緒行為有問題的學生。當年我聽你說 及此事,已經覺得你好強。 J︰哦~ 因為我八字是魁罡命,底子強,連鬼神都不怕。加上對人有種天生的洞察 力,能直接而準確感應到人的內在問題,從而避重就輕。 Z︰你對靈性治療工作者這身份和工作有何期望? J︰香港人正處於靈性轉變中,需要在靈性上得到支援,坊間給他們的支援太少, 亦未成熟和有點混亂。我希望能給他們一些正確的方向,例如怎樣去揀一個有正 念的師傅,怎樣運用有效和正確的方法去幫助自己。不要亂去試,因為會墮進一 些圈套,如遇上神棍。我希望自己能做到那批真的幫到他們的人。 Z︰有沒有特別想說的話? J︰在此,我想告訴大家,由我教書到Fillens再到fairy's,我真是認為沒甚麼需要 control,怎樣去走,遇到甚麼人,都不是我所控制的。不要介懷此刻的際遇,因 為你不會知道它能為你將來成就什麼,凡事隨心便好。

Fillens

41


Jenny作品


43



45



47



49



51


特別專題作品

黑與白

Background artwork:


Joyce Chan w/NIKON D7100

53


BonnyKwan w/Canon 5D mark lll


Booki IP w/Canon EOS 6D

55


Aubrey w/Fujifilm X20


Aubrey w/Nikon D800E

57


CrisKa w/Canon EOS M


59


anna w/Samsung EX1


anna w/Canon EOS 100D

61


Jackiecpw w/NIKON D7100


Karina Wong w/Sony RX100 III

63


jyhf w/Leica M Monochrome


jyhf w/Olympus E-M1

65


KC w/Canon EOS 6D


67


Natalie Wai w/Contax T2


TinniWong w/Olympus OM-2n

69


VickiLau w/Lomo LC-A+


Mo w/Holga

71



Yee Woo w/Canon EOS 70D 73



從繼園街到張愛玲 專訪藝術攝影師—Lily Leung 採訪 / 圖 /文︰Jenny Suen 文︰方莉娜 (jaqueline_png@yahoo.com) 特別鳴謝 :「舒房」提供拍攝場地

香港舊建築和街道隨着城市的蓬勃發展,都 逃不掉被拆的命運;但抹不掉的,是許多的 「曾經」與回憶。藝術攝影師Lily Leung在 夜深人靜的時候,在同一地方,不同的時空 偶遇名作家張愛玲。透過黑白攝影,兩個年 代的女人,細數當年與繼園街的情緣。

75 75


模特兒天性不移

涉足攝影前, Lily早在十幾歲的時 候就已經在鏡頭前當模特兒。在攝 影師、燈光師等技術人員堆中打 轉,年紀小小就很喜歡拍照。長大 後投身廣告及公關業,Lily繼續與 攝影打交道。從構思產品要怎麼拍 攝、徵聘模特兒、設定造型和攝影 風格等,都要她親自打點。「當時 自己躍躍欲試,但又不曉得怎麼用 相機,惟有在旁邊指指點點,但還 是覺得少了點什麼。直到2010年, 才覺得不如自己動手操縱相機吧, 總比在旁邊發命令直接。」 由模特兒變為攝影師,Lily並沒有 忘記當被攝者的感受。因此,鍾 愛拍人像的她,比起其他攝影師, 更能夠準確地引導模特兒。「因為 自己當過模特兒,我懂得把角色對 換,了解模特兒應該給我些什麼, 我可以教他們要怎麼擺姿勢。」人 像攝影為Lily開啟謀生的管道。她 說:「我喜歡的其實是藝術攝影, 但這要時間慢慢醞釀發掘。但我相 信藝術攝影是可以做到老的,到80 歲還是能做。」


77 77


香港「十八講臉」 Lily的「十八講臉」攝影展展示港人各個階層的面孔,以粵語「講」和「港」的 同音作點題。模特兒來自不同背景,性格多元化。他們在不經化妝粉飾下上鏡, 以黑白灰呈現人物的深層面貌。這系列作品不以外貌為主軸。相反的,希望人們 多觀察社會身份以外的一面︰「這個展覽其實是要為小朋友籌款的。當時很意外 的,客戶喜歡我的人像攝影,於是要求我為這個案子拍攝。」 拍攝前,Lily一般會與被攝者交流一番,甚至親自上鏡為他們示範。「讓我印象最 深刻的是女作家深雪Zita,看她溫柔甜美的模樣,誰知道她原來是專門寫恐怖愛 情小說的。所以拍她時,要設法帶出她邪惡中的優美,有些魔幻的感覺。」


另一位則是導演黃真真。Lily當時要 求她拿着香煙作拍攝道具,但真真擔 心有損形象,最後以雪茄代替。「當 時我們嘗試不用道具拍攝,但她身上 帶着一堆飾物,看起來好像賣珠寶。 她看了也認同,才乖乖聽話。所以雪 茄也不一定是壞形象,只是一種感 覺。」 Lily說,這個案子最大的挑戰 就是時間,她得在一個月內趕拍18個 人,非常緊迫。

79 79


繼園街:張愛玲在香港 在發展的巨輪下,北角繼園街也同樣面臨變遷。繼園街是一代作家張愛玲以往經 常往來的地方,同時,在Lily的心目中也是一個充滿感情與回憶的地方。90年代, 她與前男友在繼園街居住,感情結束後,傷心欲絕的Lily無法在這個地方待下去, 便毅然離開,不打算再回來。可是世事難料,第二段感情的男主角也是住在繼園 街。 「這就像是老天不准我逃避,這樣的安排強迫我去面對創傷。果然,現在看 着這條街,我已經不再難過,完全放下了。」 至於如何萌生這個攝影展的概念,則是Lily偶然在張愛玲的書裏發現她和繼園街的 關係︰「宋祁兩夫婦和張愛玲是好朋友,宋太太就帶張愛玲到英皇道的照相館裏 拍照。我不知怎麼的,有一晚午夜夢迴,一時興起就依照張愛玲的那張舊照,拍 了一張自拍。」 從這裏作起點,Lily就想到將繼園街和張愛玲連在一起,講述在同一個地方,兩個 時空裏發生的事情。眼見街上的唐樓芳華已不再,她找到個方法把回憶和想像結 合。「重要是讓人們知道香港的老建築要遷拆了,但其實這些地方都有過很多人 的足跡。我要給人們對繼園街有種幻想。你可以想像張愛玲如何在這裏走過。」 的確,當一件事物有了故事,儘管已破舊褪色,也依然耐人尋味!


81 81


「我不是張愛玲」

為時幾個月的拍攝工作中,Lily必須 調整自己的心情,讓自己變得沉靜 些,不要太喧譁和情緒高漲。 「我 並非要扮張愛玲,照片中的只是我 自己的投射。」張愛玲喜歡胡蘭 成,但他卻愛上了別的女人。傷心 的張愛玲最後嫁給了洋人,遠赴美 國。曾在情路上跌倒的Lily看到張 愛玲的愛情故事,有了觸動。繼園 街,成了兩個不同時空的女人的一 個交會點。 對於Lily,繼園街留給她悲痛的經 歷,而這個展覽有着回顧往事的作 用。對於公眾,這樣的展覽也是為 了給張愛玲粉絲更有趣的鑑賞方


式。 「我知道很多人喜愛張愛玲, 但在網上翻查資料難免會覺得枯 燥,加上繼園街和張愛玲又有一點 點關係,所以便有了這個相輯的構 思。」Lily說,有種創造方式是以名 人過去的作品,用新的角度剖析或 加入新的元素呈現,效果更新鮮。 在創作張愛玲相輯的過程中,Lily 領悟到歲月的洗禮能給舊經歷截然 不同的體會,往後的作品也會以自 己的經歷作靈感。「如果把剛剛經 歷過的感受化為藝術,這作品未必 夠透徹;若是能經過時間沉澱、發 酵,慢慢化為藝術,我覺得作品的 意義會引起更多共鳴。」

83 83



黑白與彩色 Lily鍾情Film Noir的黑白表現手法,好讓她在攝影中呈現出電 影感。張愛玲的系列雖然以全黑白拍攝,但Lily說,她其實並 不一定要局限於黑白。「我也挺喜歡彩色的,但偏愛清淡的色 系。拍攝前,我就已經知道是自己要拍黑白還是彩色的了。」 這正是Lily她「拍攝前感性,拍攝時理性」的創作模式。至於 什麼時候要在黑白和彩色之間選擇,則取決於題材適合哪種呈 現手法。「我去到一個地方,如果我看見顏色很漂亮,當然不 要浪費啦!若要來點古典感的話,黑白照能顯得淒美些。」 她 還透露,在「十八講臉」中的作品,不是每個模特兒都適合用 純黑白,有的是需要以色彩濾鏡處理才有感覺的。

繼續拍香港 Lily在攝影的旅途中,想起和老師的一段對話。她嚷着找不 到拍攝題材,老師簡單的一句「就拍香港吧!」讓她銘記 於心,也從此引導了她發展的方向。「接下來我還是會做有 關香港的專題。香港大嶼山有個地方叫『汾流』,我打算在 那裏辦一個展覽,因為那裏也有我的回憶。」多年前,她在 那裏與當地兩位老人家交往過一段日子,所以對這個地方有 濃厚的感情。後來工作忙碌,人事變遷,很久沒有回去看他 們。最近兩年回去探望,老公公已經去世了,埋葬在那裏, 而老婆婆太老了,搬進老人院住,房子則留給後裔居住。 「照片裏我想用淒美的角度來拍攝這個村子。我想要和其他 攝影師一樣,用介紹旅遊勝地的手法來呈現。」這個展覽將 在當地的學校舉辦,照片掛在那裏後,Lily也不打算取回, 由得它隨着時光老去。「這是我的一點心願,希望人家經過 學校,能留步看看展覽。」 85 85



女生要克服技術瓶頸 Lily喜見女性攝影師的崛起,她說女生 在捕捉感覺和學習技巧方面都能媲美男 生,唯獨缺乏體力扛起攝影器材。「除 非你有很多助理,但大家總是由低做 起。」因此,她建議女性要多照顧身 子,不煙不酒,身體健康才有魄力創 作。「我喜歡運動,要保持身體健康, 做到80歲,繼續創作藝術,做出有共鳴 的作品,分享我的想法。」 另外,她也覺得女性得願意克服對技術 與數字的恐懼才能更上一層樓。「我知 道很多女生喜歡拍照,但就算女性的感 覺比男性敏感,也得在器材和數字方面 有實際的修練啊!」 Fillens

87 87


Lily作品


89 89


Lily作品


91 91



PROFILE Lily Leung (香港,天秤座) 職業 : 攝影師 開始使用單反時間 : 2008年 攝影以外的興趣 : 瑜珈、行山 相機 : 1. Canon 5D Mark III 2. iPhone 5 鏡頭 : 1. Canon 70-200mm 2. Canon 24-70mm 3. Canon 116-35mm 個人網頁 : http://www.lilyleung.hk

93 93


ahomochan


aSo

95


Elsa Jao


intwenties

97


Jackiecpw


jookyie

99


Karina Wong


kayingwbea

101


sasa_whoz


Yee Woo

103


搜‧影

以心眼代替肉眼的 失明攝影師 @Evgen Bavcar 攝影,是視覺藝術。但若然,一個 人失去了視覺,還可以攝影嗎?來 自斯洛維尼亞的盲人攝影師 Evgen Bavcar 切切實實的告訴我們︰絕對 可以!

攝影師本人


B a v c a r 並 不 是天生就失明,而是在 12 歲那年的兩次意外,分別失去了雙眼, 而 要 入 讀 盲 人 學 校 。 可是,失明的打擊,並 沒有讓他放棄人生。在他 16 歲那年,因為 希 望 為 女友拍照,而擁有了第一台相機︰「在按下快門的一刻,我就意識到,就算我的眼睛看 不 到 眼 前 的 東 西,卻並不代表我就不 能攝影。」 Bavcar 表示,他雖然看不見,但還是可以把內心的影像透過攝影呈現出來。在助手的 協助以及相機的自動對焦功能,Bavcar 把自己的想象化成實際影像︰「我覺得每次按 快 門 , 就 好 像 把自己看不見的東西統 統都收納下來,成為自己的。」 「我從來沒有看過自己拍下來的影像,但我知道它們都確實存在,並觸動著我內心的深 處 。 」 Ba v c ar 的照片在公佈之前, 會被印成可觸摸的版本,讓 Bav car 去觸摸 與 感 受 當中的內容。 對於視力正常的我們來說,盲人攝影可能是匪夷所思的事情。然而,Bavcar 的經歷和 堅 持 , 正 正 示 範著如何以一顆「心眼 」去拍攝。 網站連結︰http://evgenbavcar.com/ 105


女子攝影。 「女子」生活。


anna w/Canon EOS 100D

107


CrisKa w/Canon EOS M


Frankie So w/Canon EOS M

109



Natalie Wai w/Sony A7II

111



Silvia w/Canon EOS 6D


Yee Woo w/Canon EOS 5D Mark III


紫軒 w/CANON EOS 6D

115



wclam w/Canon EOS 600D

117


Angel Cheung w/NIKON D800E


Mo w/Nikon FM

119


GIZ.photoscript w/Sony ILCE-5100


KarinaWong w/NIKON D800E

121



fairy's 芳療智慧 fairy's 提供優質的心靈服務及無添加芳療產品,是都市人的 心 靈 花 園。諮 商 師 結 合 瑞 士 芳 香 療 法、奧 修 禪 咭 及 傳 統 玄 學 術 數,在 感 情、事 業、個 人 成 長 等 問 題 上 提 供 專 業 建 議 與 洞 見,為 身心靈帶來療癒及成長的力量。 現已提供心靈諮商服務 (會面 / 網上諮商) 詳情請瀏覽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ikeFairys


aSo 布波族人,有點魔法師基因。喜歡探 險,瘋狂愛上呼吸陌生的空氣,曾踏 足五十多個國家,最愛漫遊無邊的海 洋和飛行於無盡的藍天白雲間。自創 sensotography:渴望將感官容入相片 當中,認為生命並不只是一張張硬照, 每天所見所聽手指所觸碰的微小的東西 都可以成就一個個動人的獨特經歷。藝 術、音樂、攝影都是生命不可或缺的東 西,而人類最美麗的特質,是愛。 攝影年資~九年。相片見於《fillens》, 《milkfoto》, 《enroute》等。 最愛拍攝的東西:光影,印象,自然現 像,暗黑詭異的氣氛,感覺,夢,幻想。 相片主要以單反,無反,或手機拍攝。 IG http://statigr.am/asopia 旅誌 http://asooooopia.tumblr.com/ weibo asopia


世界上原來有一個大島,沒有泥土,沒有草,沒有樹,沒有禽蓄。 只有火山,熔岩,青苔,冰川,還有稀奇古怪的洞穴、噴泉、湖泊、山丘。

125


不 知 從 何 時 開 始,青苔侵蝕熔岩,變成泥土,然後長出了青草。 又 過 了 許 多 年 ,島上的人開始種樹,引入牛羊,利用地熱,開發天然能源發電。 至 今 時 今 日 , 島上超過99%採用天然能源。遍野牛馬羊,還有各種花卉,昆蟲,飛 鳥 。 樹 林 仍 然 年 輕 ,但由零開始以至有今日的成績,實在令人讚嘆不已。

這是一個能夠見證人類努力不 懈實現理想,將不可能變成可 能的國家。 這裏是—冰島。


冰島上有一百多座火山,其中三十座是活火山,島上超過10%土地被冰川覆蓋。置身這片 冰火異地,儼如外太空星球歷險記,有許多奇怪地形,不過最有趣的莫過於是溫度的差距變 化。既有萬年玄冰,噴泉,溫泉,還有活火山和滾滾的熔岩,地面似乎總是冒著煙,提醒大 家這 正 是地 球 源 源 不絕的生命力。 旅行,從來都是一種體驗。所以我總是 Travel Light,只會帶一部相機和兩至三支鏡頭(有 時只帶一支)。如果只帶兩支:會選擇一支廣角鏡(18mm, 21mm或24mm) 和一支大光圈 定焦 鏡 (可拍 人 像 或 景物,50m m f1. 4, 5 0mm f1.8 或85mm f1.4之類) ;如果只帶 一 支 鏡頭的話,會選擇大光圈廣角鏡(定焦或變焦也可以,我則比較喜愛定焦)。如非必需,會省 去所有腳架,反光板什麼的。Afterall 旅行對我而言是想「看」東西,而不是「揹」東西。 有感 動 的時 候 , 用 手機隨心拍一輯又鬆又濛的相片也可以很快樂很有feel。( 笑) 出發前我不會想好該拍攝些什麼或怎樣拍,而是比較喜歡到達後到處走走逛逛,感受一下每 個地方的氣息和自然散發出來的獨有特質。呼吸空氣中的各種氣味,跟當地人閒談,吃一頓 地道菜,就算是赤足走在草原上,也會令人有一種莫名的興奮。去到一個新鮮的地方,我 喜歡尋找一種connection(連繫) - 就像剛剛愛上一個人然後好想好想走進他的靈魂窺探一 下, 就 是那 種 陌 生 又期待的感覺,每每令人拍出意想不到的動人照片。

127


建議拍攝主題

煙霧

拍攝煙霧,我比較喜歡有點鬆鬆的可以被穿越 的感覺,但不能拍得太白太實在或太迷濛,可 以選擇用比較大的光圈(f1.4-f3.5)。 高感光 度( I S O ) 比 較 多 n o i s e, 減 少 煙 霧 乾 淨 的 感 覺, 相片 質 素 會 稍 遜 , 所 以 最 好 可 以 在 I S O 4 00 以 下。因為煙霧會一直地飄,所以快門也要相對 調較快一點(1/500 以上),但如果選擇用低 ISO 則有可能快門會比較慢一點,那拍攝時手 就要定啊!(笑)。至於白平衡,則視乎現場天 氣環境而定,我比較喜歡用色溫來調整。如以 這兩張(上圖和下圖),因為天晴及下午時分拍 攝, 色 溫 約 5 2 0 0 K - 5 6 0 0 K 之 間 。

f3.5, 18mm, 5560k, iso 100, 1/640s


f3.5, 18mm, 5560k, iso 100, 1/640s

是 次 行 程 所 用 器 材 資料: 單 反 全 片 幅 ( N i k o n D 700) 變焦鏡頭18-35mm f3.5-5.6 定焦鏡頭50mm f1.4 定焦鏡頭85mm f1.4

129


建議附加活動 冰川健行;在草原 上做瑜珈;懸崖上 尋找puffin鳥。


後記: 冰島人,善良聰頴,思想 豁達樂觀,愛大自然。跟 當地人聊天,他們笑說冰 島有兩個特色:一是他們 視火山為一生的好伴兒, 火山爆發對他們來說是很 普通的事,每個人一生中 至少會見證一兩次火山爆 發,就像呼吸吃飯一樣稀 鬆平常。二是由於當地有 系統地栽種樹木只是近幾 十年的事,樹林太年輕 了,所以冰島人都長得比 當地樹林要高(笑笑)。

有 興 趣 尋 找 火 星 地,可以參考以下連結 , 建議夏天出發。 ~Mývatn, Smajfall - http://wikitravel.org/en/North_Iceland ~Strokku r - h ttp ://en.m.w i ki pedi a.or g/w i ki /St rokkur

131


芳療札記

香薰、香精和精油有何分別?

還是有據可依的。一般來說,較有質素保證 的精油品牌都會提供以下資料︰植物的拉丁

香薰是對「芳香產物」的一個統稱。它不等如

學名、國際有機認證、產地、萃取部位及方

芳香療法,也不等如精油。一些打着香薰旗號

式、批號、是否100%天然,而精油必定會

的產品其實只不過是人工合成的化學香精,但

載於深色瓶子內並存放於陰涼的地方。

也有一些純天然精油產品會自稱為香薰。所以 筆者認為這只是一個統稱,沒有錯或對。

筆者有個小小的經驗,玫瑰、橙花、茉莉、 檀香這四種都是常見的精油,但也是最常被

香精是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它們有些能模仿

香精偽裝的,原因是它們難以萃取之餘,所

天然精油的氣味而一般人是難以分辨的。因此

需時間亦特別長,因此價格十分高昂。所以

市面上一些品質差劣的芳香產品雖然標榜是香

筆者會先從以上四種精油的定價去分辨品牌

薰/精油,但實質只是香精或以香精混合。香

的可信度。一般來說,一支3ml的天然有機

精不但對人體無好處,有些甚至會有致癌風險

玫瑰精油就要HKD650左右,但有些牌子所

,所以消費者一定要仔細查閱成分。

售賣的玫瑰精油,10ml都只不過是二百多元 ,更見過一些聲稱是玫瑰香薰的東西200ml

精油是以天然植物透過冷壓法、蒸餾法、脂

只賣三百多元⋯⋯除非品牌已註明是以植物

吸法或溶劑萃取法所得出來的產物,可以說

油混合(例如︰Rose Absolute 5% in Jojoba

是植物的精華和靈魂。而芳療所採用的,就

Oil),否則你可以想像一支賣二百多元就有

是精油。

10ml的玫瑰精油內裏究竟是什麼?而這個品 牌亦是否可靠?

如何判斷精油的品質? 最後,售賣者的態度及專業知識也非常重要 坊間有很多精油品牌及售賣精油的地方。很多

。例如對方是否具專業資格?對於精油的認

時,要判斷精油的品質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但

知又有幾多?一個連真正薰衣草與穗花薰衣


草都不懂得有何分別的人所售賣的精油有 多可靠,大家要自行判斷了。 使用精油有禁忌嗎? 精油雖然是天然產品,但在使用上還是要 相當小心。一些含酮類Monoketone(如薄荷 、藏茴香)、醚類Ether(如熱帶羅勒、肉豆 蔻)及酚類Phenol(如冬季香薄荷、野馬鬱蘭 )等精油都有其使用禁忌,必須謹慎運用。 此外,一些柑橘類屬精油(如檸檬、葡萄柚 、佛手柑)由於內含的呋喃香豆素有光敏性 ,會增加皮膚對紫外線的吸收,所以外用 時需特別留意。 芳療對於精油的用量及濃度均有限制,除 非情況特殊,否則我們不建議以純精油直 接塗抹在皮膚上(尤其在皮膚較薄的位置) ,應以植物油先行稀釋。若要口服的話, 更應先向合資格芳療師查詢。其實精油大

fairy's 芳療智慧 fairy's 提供優質的心靈服務及無添加芳療產 品,是都市人的心靈花園。諮商師結合瑞士 芳香療法、奧修禪咭及傳統玄學術數,在感 情、事業、個人成長等問題上提供專業建議 與洞見,為身心靈帶來療癒及成長的力量。

部分都親膚而且安全,但它始終是濃度相 當高而且效力強大的產物,不要看輕它的

現已提供心靈諮商服務 (會面 / 網上諮商),

威力啊。

詳情請到瀏覽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ikeFairys 133


心靈絮語

S.H.E 女星 Selina 突然宣佈離婚, 引來全城嘩然。有些人表示不能接 受;有些人不明白既然可以共患難 ,為何不能好好相愛到老;有些人 慨嘆一段感情當初就算如何甜蜜, 最終都敵不過時間而變淡;有些人 揶揄他們之前的恩愛只不過是一場 戲。 兩個人的事情,其實只有他們最清 楚,作為旁觀者,哪有資格評論? 但這件事倒令我想起來找我諮商的 一位客人,她明知男友已經不愛自 己甚至多次提出分手,卻一直放不 開。心中一直認為當初兩人因為太 多的巧恰而走在一起,這是緣份。 既然有緣份,就必定是真姻緣。 其實,人與人之間,只要走到交會 點,就已經是緣份。只不過,我們 受情歌情劇薰陶得太久,認為緣份

只會發生在愛情之中。 緣份有不同的存在形式,不同的 層次︰有深有淺;有長有短;有 些緣份給你帶來一些領受;有些 緣份從你生命中帶走了一些東西 ;有些陪你走過一段艱難的日子 ;有些把你的人生弄得翻天覆地 ⋯⋯ 緣份不只存在於愛情之間,還連 結着父母、子女、朋友、同事、 寵物、生意夥伴甚至仇人等關係 。 一雙戀人,有緣份走在一起,不 代表一定能白頭到老。或許 Selina 的先生在她生命當中的角 色,就是要陪伴她過渡那段艱難 的日子,當事情完結了,他就功 成身退,從她的生命中淡出。誰


說,有緣份成為夫婦就一定要以 愛倩之名走到最後? 我不是 Selina 的粉絲,但頗欣 賞她和先生對自己感受的坦誠。 先不論是真是假,一個人要誠實 面對自己的感覺,承認人和事都 已經變了,已經不容易。而作為 一個公眾人物,要向大眾坦白, 就更加需要勇氣。 愛情走了就走了。儘管當初如何 甜蜜、如何恩愛、如何甘苦與共 ,感情變了就是變了。真正的緣 份,是不需要由角色來定義,做 不成夫妻,緣份不一定會消散。 他們依然相愛、依然親密,但只 是不以夫妻之名走下去,這又有 何不可?總比一些早已貌合神離 ,但卻硬要以恩愛的姿態來粉飾 的怨偶來得坦蕩吧!

Jenny @ fairy's 芳療智慧 fairy's 提供優質的心靈服務及無添加芳療產 品,是都市人的心靈花園。諮商師結合瑞士 芳香療法、奧修禪咭及傳統玄學術數,在感 情、事業、個人成長等問題上提供專業建議 與洞見,為身心靈帶來療癒及成長的力量。 現已提供心靈諮商服務 (會面 / 網上諮商), 詳情請到瀏覽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ikeFairys 135


FILL


LENS HEADLINE

137


FILL 七年。別了 七年前,兩個愛攝影的女生走在一起,因 為單單覺得坊間的攝影雜誌太男性化而一 股腦兒地創辦了一本給女生看的攝影雜誌 《Fillens》。一年後,其中一個暫別了。 然後,《Fillens》由另一個連計劃書都不 會寫的宅女傻傻經營下去。第二年, 《Fillens》有了自己的攝影旅行團,一班 愛攝女生一起邊攝邊玩。第四年,在 DCFever.com開設了專屬頻道。第五年, 跟讀者在朗豪坊舉辦了「myfirst exhibition」 攝影展,同時收集二手相機及開設免費攝 影班跟有需要的家庭和年青人分享攝影樂 趣。 到了第七年,繼續留守的這個女生由宅女 正式成為一位心靈和芳療諮商師,並將成 為一位專業的治療師。她明白到如此分心 只會兩面不討好,終是,縱有千般不捨, 還是要作出抉擇。 人,無論如何往後望,最終還是要向前行。

《Fillens》雜誌的誕生和結束,都有她自 己的時間表。要把這個愛攝女生的雜誌和 平台結束,相信不單是讀者,就連創辦人 本身都會覺得可惜。於是,最後決定保留 DCFever.com的Fillens頻道和Facebook專 頁,而日後也希望繼續舉辦攝影活動或攝 影課程,讓大家可以繼續交流、互動。畢 竟,辦雜誌涉及的時間和資源最多,停刊 是希望把資源以更直接的方式投放在分享 和交流之中。 Fillens沒有結束,只要還有喜歡攝影的女 生,她都不會結束。因為這七年間, Fillens已不知不覺成為了一種精神、一種 態度、一種生活方式。 將來的路會如何?又會有何人加入或退出 ?這都是未知之數。但這一刻,Jenny希 望在這裏感激一直支持和幫助過Fillens的 各位朋友、贊助單位、合作夥伴與被訪者 們。名字未能盡錄,但你們每一位,都是 我們團隊的一部份,謝謝大家讓Fillens成 長、圓滿、美好。


LENS HEADLINE

139


FILL


LENS HEADLINE 喜歡攝影已經超過十個年頭,看著一路上的社會風氣改變,從 以前的男攝影師當道,到近年的女攝影師輩出,慢慢受到大家 重視的女性視角,只因有些感觀是我們所獨有而更顯得珍貴。 回想起七年前,當我第一次得悉Fillens網路雜誌的存在,它的 風格、排版、所挑選出的作品,一切都是如此的細膩和用心, 看著雜誌內容也不禁對它的「主人」感到好奇,在當年女生攝 影市場才剛開始抬頭的時間,願意冒險以女性角度出發的攝影 刊物確實需要勇氣,而成就它的不是噱頭,而是心中那一份堅 信和夢想。 在香港這個小小的地方,對於女性攝影的「發圍」,Fillens的 確功不可沒,這份凝聚力在過去幾年相信我們都有目共睹,如 今來到了這個階段性的結束,Fillens的主理人Jenny將踏上她 夢想的另一個階梯,專注於開發和宣導更多有關女性心靈層面 的課程,這股柔性力量將以更多面向開啟我們未知的領域。 往後的日子裡,Fillens會以另一種形式存在於我們生活中,不 變的是它對攝影的熱愛與支持,這份「女生攝影同樂會」的純 粹,值得我們好好珍惜;) by Mandy蔣雅文@Vol.26

141


FILL

Fillens是一本讓人感動的攝影雜誌! 因一次訪問與Jenny結緣,很欣賞她對攝影的溫度,竟然辦 出Fillens;同樣喜歡攝影的我看到Jenny的心血和努力,非 常感動,因知道其中必定付出很多才有這樣成功的Fillens。 攝影根本是很快樂的事,很多謝Fillens對女性攝影的推廣, 令更多的女生喜歡攝影,從中得到更多的樂趣,所以非常可 惜Fillens雜誌到了最後一期,希望只是一個暫別 祝願Jenny幸福地繼續她美麗的目標,期待Fillens回歸呵! by Toby Wong@Vol.09


LENS HEADLINE 如果要用一種顏色去形容Fillens,我相信好多人,都想到 白。 在一個要靠抹黑才好睇的年代,像Fillens這麼白的雜誌, 名付其實是「罕物」。然而,Fillens卻白得出奇地好看, 濯清蓮而不妖。能做出這樣清新的讀物,Fillens的創辦人 ,也是滲透出一股光明磊落的氣節。感恩被邀作28期的封 面訪問嘉賓,沾上了這股清流。我相信,不論以任何形式 去延續,都無損Fillens的白,和看到白的讀者。 by Color Keung 姜紫藍@Vol.28

143


FILL

要主動放棄曾經用心經營的東西需要很多勇氣。但既然能量 已經改變而當初開始的目的已經達成,放手就是一件很sensible的事。感謝Jenny一直默默耕耘,讓女生們可以有一個 有質素的平台分享自己的攝影作品,確立女生於攝影範疇之 中的位置,令大家認識拍一張令人心動的作品在精心計算以 外的可能性。很榮幸曾經在Fillens曾經分享過我所拍所寫所 想。Thank you, Jenny! Thank you, Fillens! by Joane Naboka 程靖@Vol.13


LENS HEADLINE 從來不大懂得離別時說再見的藝術。 每次都彷彷徨徨的。 道別的一瞬間,只想立即轉身逃去。 但別誤會。 不是我無情,而是太在乎了。 剛遇上的時候太忘形,不覺意的忘了 可能有天要道別。 「要說的都說好了嗎? 要分享的都已經分享過了嗎? 要銘記的以後可能會忘掉嗎?」 等等等等等等。 無止盡的惆悵。 誤打誤撞的跟攝影遇上, 然後跟自己遇上。 然後,帶出另一個然後。 停下來想想, 沿路遇上又分離的, 慢慢已經想不起來, 除了從前到以後 仍緊握在手中的照相機。 還有那些照片。 by Lena Wan@Vol.19

145


FILL

從Fillens的第一期便開始關注,很感謝Fillens的肯定,讓無名平庸的我 ,能作為女性攝影者的一員,一直參與Fillens的活動中,更有幸成為其中 一期的封面人物。 那受訪的當時,我並不算年輕,卻在如今年長了幾歲的我眼中看來,充滿 過於天真的稚嫩。 那時愛用夢幻的照片來逃避現實,現在,我已不再逃避,而是願意勇敢地 去擁抱現實的一切喜樂與傷悲,並相信每道傷悲中也能有曙光。 儘管如此,受訪的那段時期,是我最熱愛攝影的一段光景,是讓人懷念的 。而對我更重要的,並非只因作品得到認同,還有就是我從攝影中學會了 感恩,明白事情有好也有壞,我可以選擇關注當中的美好,甚至乎在殘缺 中,也選擇去關注當中的希望。 即使如今我只有在出遊時才拍照,但我仍一直堅守這樣的信念,不過著抱 怨的生活。讓眼睛去捕捉平凡日常的美麗畫面,用心去欣賞,有沒有相機 在身邊已不再重要。 Fillens的出現也是美好的,即使雜誌將停辦了,她 的精神永在,攝影於我而言一直是我珍而重之的伴侶與人生啟發。 by Yeeship@Vol.15


LENS HEADLINE

147


FILL


LENS HEADLINE

149


應募事項 1. 請把妳的作品上載至 Fillens 頻道投稿區 http://www.dcfever.com/fillens 2. 手機投稿者需於手機作品專區(@DCFever)投稿 或 把作品上載到 Instagram 然後 #Fillens

3. 請務必附上以下個人資料 : 姓名、拍攝相片的相機/手機類型及型號 4. 優異作品會被發佈到 Fillens 的 Facebook 專頁讓大家欣賞 參考題目:

1. 季節性的照片(四季,節日或慶典) 2. 親子的照片 3. 旅行的照片

4. 風景,大自然的照片

5. 烹飪,雜貨等的照片等… 應募資格:

我們希望收到妳的投稿,只要你是

相片的拍攝者及唯一的版權擁有者


應募及投稿須知 注意事項 ◎

投稿相片必須為原相,沒有加上任何水印/署名/文字/相框。

應募者投稿將不會獲任何報酬。

◎ ◎

◎ ◎

投稿相片的大小約1-2Mb為佳。

應募者擔保提供之文章、手稿、照片、設計、圖畫、資料及

資訊等內容沒有侵犯第三者的版權或任何形式的知識產權。 如擔保不實而引起之訴訟及損失,一概由應募者負責。

應募者必須是投稿相片的原創作者及唯一的版權持有人。

如無Fillens網站編委接納的特別理由,相片一經刊登於/出版 本網站或本網站旗下平台內便不可隨意刪除,Fillens網站編 委有刊登/出版該相的優先權利及最終決定權。

Fillens 頻道及菲林相機使用者應募須知 ◎

在投稿時請務必為每張相片註明相機資料如 : 種類、品牌及型號。

Fillens頻道必須登記成為會員方能上載作品。

◎ ◎ ◎

(菲林相機使用者尤需注意)

投稿相片的大小約1-5MB為佳。

閣下可提供筆名或以登入名作為作者名字。

投稿請不要加上任何水印/署名/文字/相框。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