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總督府到總統府」:總督的故事

Page 1

090415總都的故事-4.indd

國史館 印行

1

2009/4/15

下午 07:56:4


090415總都的故事-4.indd

總督的故事 界定臺灣主權歸屬的國際條約

館長序 記得2008年5月23日,接獲當時的總統府葉金川副秘書長電話, 邀我參觀總統府一樓展場,隨即指示國史館承辦該展場之重新佈展, 應以總督府延續至總統府為主軸,內容應包含總統府這棟古蹟建築、 過去的日本總督、及歷來到現任在府內辦公的6位總統的故事。嗣於5 月29日的展場規劃協調會議中,葉副秘書長進一步指示將迴廊納入展 場,並呈現臺灣發展的故事。 本館依據總統府指示,重新規劃的「從總督府到總統府」展覽, 訴說了總統府這棟建築物由臺灣總督府轉成總統府的過程及總督、總 統在此臺灣最高統治機關帶動的歷史演變;也呈現臺灣在民間經貿活 動、宗教信仰、文化傳承、民主發展等方面所展現「市民社會」的活 力。 在籌辦過程中,本館特別訪談曾在總督府工作並參與此棟建築 歷次整修的李重耀建築師;商請薛琴、黃俊銘及楊孟哲等學者專家協 助文案及史料的提供;造訪國立臺灣博物館,商借總督府之印、井上 毅臺灣占領論等重要文物;協調外交部,並拜訪國立故宮博物院,進 行攸關臺灣領土歸屬與主權移轉的馬關條約與中日和約等二項國際條 約的複製;連繫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請提供總督府檔案、總督官邸器 物等與總督府歷史沿革相關的史料文物;徵得中國國民黨黨史館的同 意,商借中華民國憲法草案原件、蔣中正總統的金質統帥權杖、以及 蔣經國總統家居輕便鞋及刮鬍刀等珍貴文物;協商新聞局提供早期臺 影之歷任總統新聞影片及照片等資料;商請原住民族委員會、國家圖 書館、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中央研究院 臺灣史研究所、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等單位 及民間人士,提供珍藏的臺灣史料及文物。 除了要感謝前述學者專家、機關(構)等的鼎力支援外,在整 個文案撰擬過程,同樣令人盛情可感的是,書架上那許多史學界前輩 先進的經典智慧,讓我們這次的策展學到很多豐富的知識與經驗。總 統府這棟邁向百歲的古蹟,見證了許多歷史,謹以此套包括臺灣的故 事、建築的故事、總督的故事、總統的故事的展覽圖錄,與大家一起 學習臺灣的歷史。 國史館館長

謹序 2009年2月

3

2009/4/15

下午 07:56:4


090415總都的故事-4.indd

從總督府到總統府

館長序 3

總督的故事 5 甲午戰爭與馬關條約 7 臺灣總督五十年 18 從總督府轉為總統府 50

界定臺灣主權歸屬的國際條約 72

4

2009/4/15

下午 07:56:4


090415總都的故事-4.indd

總督的故事 界定臺灣主權歸屬的國際條約

5

2009/4/15

下午 07:56:5


090415總都的故事-4.indd

從總督府到總統府

6

2009/4/15

下午 07:56:5


090415總都的故事-4.indd

總督的故事 甲午戰爭與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與馬關條約 臺灣之割讓日本,起因於1894(清光緒 20)年7月發生的中日甲午戰爭。8月1日兩國 正式宣戰,但是兩國軍艦早在7月25日即在朝 鮮半島仁川外海豐島附近海域發生海戰,接著 7月29日日本陸軍又在成歡取得勝利,之後9月 14日的平壤陸戰以及黃海海戰清軍又告戰敗, 因之9月17日日軍渡過鴨綠江進攻,另外一軍 也攻打遼東半島。 清廷已無力再戰,乃透過第三國乞和。 1895年3月日本以首相伊藤博文、外相陸奧宗 光為全權委員,和清廷全權代表李鴻章在日本 本州南部的下關春帆樓舉行談判。在此之前, 日本前文部大臣井上毅曾在1894年年底上書伊 藤博文首相,表示必須占領臺灣。日本政府為 造成既成事實,雖是在舉行和談期間,仍編組 部隊,在聯合艦隊掩護下攻占澎湖島,之後在 3月30日才同意停戰。 1895年4月17日兩國代表簽署「馬關條 約」,清廷承認朝鮮獨立自主並割讓臺灣、澎 湖及遼東半島,也須賠款2億兩。此條約在獲 兩國政府批准後,於1895年5月8日在山東芝罘 (今煙臺)完成換文,法理上臺灣已經歸屬日 本所有。故在5月10日任命原海軍軍令部長樺 山資紀為首任臺灣總督,率領總督府人員由廣 島宇品港出發,在沖繩和來自遼東半島的近衛 師團會合後,原本預定由淡水上陸,因遇抵抗 近衛師團改由臺灣東北角上陸,樺山總督一行 人則於6月2日在基隆外海,和清廷代表李經方 完成書面上的臺灣移交手續。

7

2009/4/15

下午 07:56:5


090415總都的故事-4.indd

從總督府到總統府

8

2009/4/15

下午 07:56:5


090415總都的故事-4.indd

總督的故事 甲午戰爭與馬關條約

「井上毅占領臺灣論」來歷 明治27、8年日清戰爭期間,前文部大臣子爵井上毅因病辭官,於湘南養病 時,因深深擔憂戰局的發展,於明治27年冬天草擬本意見書,獻策當道高 官。然而子爵本人,未能見到翌年日清兩國的和議正如他的建議,決定將臺 灣割讓給日本,就在這一年的3月13日逝世了。 同年5月,樺山海軍大將擔任臺灣首任總督來臺蒞任,同行的秘書木村匡君, 素為已故子爵的私淑弟子,深受故子爵薰陶且知子爵草擬本意見書,感慨之 餘,在同年10月本島已大體平定之時,囑請名書法家吳楨祥書寫本意見書二 幅,贈送給井上家,供奉在已故子爵的靈位之前。 昭和13年7月,井上家的戶主、亦是我的舊識──貴族院議員、工學博士井 上匡四郎子爵來臺遊歷,詳細說明上述事情的始末,且認為與其把兩幅意見 書卷軸都收藏在自己家中,還不如將其中一幅留存在臺灣來得有意義,故特 別約定,割愛贈送此卷軸。然而將之收藏在總督府倉庫之中,不如將之作為 臺北博物館的館藏,供廣大公眾參觀,將先人的卓見傳達給後世,使知曉本 島的重要性,這樣應該會更有意義,乃委託臺北博物館加以保存。 昭和13年8月,時在支那事變戰事方殷,攻略武漢三鎮迫在眉睫,戰局即將 進入第三階段,余等在臺有志之士,深切考慮在華南南洋的發展,議論新生 局面之時。 臺灣總督 小林躋造誌

井上毅占領臺灣論 井上氏於文中分析占領臺灣後對日本之助益。

9

2009/4/15

下午 07:56:5


090415總都的故事-4.indd

從總督府到總統府

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圖。

10

10

2009/4/15

下午 07:57:0


090415總都的故事-4.indd

總督的故事 甲午戰爭與馬關條約

清朝與日本談和的地點,位於日本下關的春帆樓。

日清講和紀念館內部復原當時清朝與日本談判的場景。

11

11

2009/4/15

下午 07:57:0


090415總都的故事-4.indd

從總督府到總統府

1895(清光緒21)年,李 鴻章赴日談和,日方開出的 條件極為苛刻,談判陷入膠 著。之後李突遭日本浪人行 刺,日方自知理虧,乃有所 收斂。 資料來源:《清宮洋務始末 臺灣史料(4)》P.2495: 國立故宮博物院

今日日本下關仍保留了談和 時的地點樣貌,並將李鴻章 當時出入的小徑命名為「李 鴻章道」。

12

12

2009/4/15

下午 07:57:0


090415總都的故事-4.indd

總督的故事 甲午戰爭與馬關條約

日軍艦隊到達澎湖島南端之景。

根據國際法慣例,交戰國 雙方日後談和,戰勝國一 方若要求割地,該地須曾 有被戰勝國占領之事實。 為此,日本在與清朝簽訂 馬關條約之前,緊急出兵 攻占澎湖。

13

13

2009/4/15

下午 07:57:0


090415總都的故事-4.indd

從總督府到總統府

澎湖位居臺灣海峽中間,古來各路人馬進入臺灣之前,多以澎湖為中繼。 日軍在出兵臺灣之前,亦先占領澎湖。

14

14

2009/4/15

下午 07:57:1


090415總都的故事-4.indd

總督的故事 甲午戰爭與馬關條約

日本占領澎湖後,澎湖列島行政廳 長官亟思振興,而於1895(日明治 28)年4月17日陳請聯合艦隊司令 官派遣有關地質農業及水產之專家 前來協助調查該地物產。海軍代理 參謀總長樺山資紀認為可行,遂於 5月2日陳報海軍大臣。但海軍省認 為農商務省之技師及技手已派往大 本營,並無多餘之人;且殖產興業 等規劃為占領臺灣全島後必須設置 之事,絕非僅澎湖島而已,於民政 機關設立後再配置有關農商業務之 人員亦不遲。該案似乎就此作罷。

15

15

2009/4/15

下午 07:57:1


090415總都的故事-4.indd

從總督府到總統府

馬關條約第二款、第五款及議訂專條

李經方於基隆外海, 登日艦「橫濱丸」 移交臺灣。

16

16

2009/4/15

下午 07:57:1


090415總都的故事-4.indd

總督的故事 甲午戰爭與馬關條約

17

17

2009/4/15

下午 07:57:2


090415總都的故事-4.indd

從總督府到總統府

臺灣總督五十年 日治時期臺灣共歷任19位總督,首任總督為樺山資紀。日本 海軍於清日兩國談和時,即主張要求清朝割讓臺灣,之後原海軍 軍令部長海軍將領樺山資紀才得以被任命為首任臺灣總督。 日軍於1895(日明治28)年6月3日抵基隆,14日進臺北 城,17日於臺北舉行「臺灣總督府始政式」。儀式先於下午2時 施放禮砲101響,接著於3時舉行閱兵,4時起於總督府舉行正 式慶典,先由軍樂隊奏樂,再陸續由樺山總督、近衛師團長能 久親王發表演說,接著由英國駐淡水領事代表致意,後以宴席 接待來賓,正式開啟了日本治臺50年的歷史。此後歷年的始政 日,總督府常舉辦活動慶祝,逢20或40週年時更會擴大舉辦博 覽會等活動來宣揚治臺政績。 日本治臺初期,首重鎮壓島內紛起的抗日行動,為此日本 陸軍扮演的角色更形重要。所以第2到第7任的臺灣總督都由日 本陸軍高級將領出任。 乃木、兒玉總督時期,施政著重於交通,總督府修築道路 並規劃興建南北縱貫的鐵路,以利其及時應付各地的抗爭,也 可加速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總督府從教育與風土研究方面 著手,治臺50年期間,各級學校從零增設至1,290所;公立醫院 也從零增加到12所。時至1902年,臺人已少有抗日的活動,總 督府於是轉而著重「理蕃」,欲對居住在山地的原住民施政, 但雙方風俗差異極大,發生過不少衝突。 總督屬性改變的原因是在1918(日大正7)年9月,日本出 現了政黨內閣。隔年日本修改「臺灣總督府官制」,文官亦可 出任總督,所以自1919年10月起到1936年9月共有9位文官總 督。首任文官總督田健治郎,上任後提出同化政策與內地(日 本本國)延長主義,此後的16年間,臺灣在政治、經濟、社 會、教育文化各方面皆有重大發展。田總督並安排當時的攝政 宮皇太子裕仁來臺,顯示日本治臺已趨穩定。 臺灣的米、糖、茶、鹽、樟腦等皆大量產出,為早期臺灣 重要的商品。日本治臺期間對樟腦、鹽、菸草等採專賣制度, 培植砂糖產業,並對稻米進行品種改良,加強基礎水利建設, 極力開發臺灣的農林資源。

18

18

2009/4/15

下午 07:57:2


090415總都的故事-4.indd

總督的故事 臺灣總督五十年

1923(日大正12)年4月16日,當時的日本攝政宮皇太子裕仁來臺視察旅行 12天。

1933年起,臺灣的基礎工業發展迅速,探勘石油天然氣等 資源已有成果,日月潭發電廠竣工、金屬冶鍊、造紙、水泥、 化工等工廠也相繼成立。 迄1936(日昭和11)年9月,因1931年9月發生的918事 變以及滿州國之建立等因素,日本在國際上的處境日趨惡劣, 因應時勢臺灣總督又轉成武官總督制。1941年太平洋戰爭的爆 發,1944年起,日本的戰況急速惡化,至1945年8月15日,日 本宣布投降。隔日,末代臺灣總督安藤利吉對全島廣播,要求 居民勿輕舉妄動,靜待善後措施。10月25日中日兩國於臺北公 會堂(今中山堂)舉行受降儀式,至 此正式結束了日本治 臺的歲月。

大日本帝國臺灣總督府之印 本印為臺灣總督府首顆大印,乃由總督府委託當時日本京都寺町的篆刻名家 倉貫小洞刻製,其寶塔石的印面上篆刻有「大日本帝國臺灣總督府之印」字 樣,此印多用於總督府治臺初期的公告諭示之上。

19

19

2009/4/15

下午 07:57:2


090415總都的故事-4.indd

從總督府到總統府

1895 第一任總督

樺山資紀 Kabayama Sukenori

公告「諭示」為總督府接收臺灣正 式統治的必要手續。

(1837~1922) 鹿兒島人。1873(日明治6)年曾隨副島 種臣外務卿赴清朝交涉琉球漂民遭臺灣原 住民殺害事件,之後視察華南、臺灣。 1895年5月獲晉陞為海軍大將,並自5月 10日至翌年6月2日擔任首任臺灣總督。在 職期間,負責接收臺灣,一度在臺施行軍 政,鎮壓臺民武力反抗。全臺平定後,復 行民政,在法律第63號「委任立法制度」 的授權下,著手展開殖民統治臺灣。

總督府接收臺灣「諭示」之英文版。

20

20

2009/4/15

下午 07:57:3


090415總都的故事-4.indd

總督的故事 臺灣總督五十年

臺灣總督樺山資紀於1895(日明治28)年6月10日發布告諭謂:臺灣已 歸日本版圖,唐景崧且已遁逃,清兵勿再頑抗,至6月30日止向臺北基隆 滬尾各日本官廳投降者,可免費搭船回清,否則時限一過,決不寬貸; 窩藏清兵而不告官者,家長將與其同罪。

21

21

2009/4/15

下午 07:57:3


090415總都的故事-4.indd

從總督府到總統府

1895(日明治28)年6月17日為日本治臺始政紀念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上層中)、 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北白川宮左側)以及相關要員於總督府(欽差行臺)後花園合 影留念。

1895(日明治28)年7月,樺山資紀發布「臺灣人民軍事犯處分令」, 臺灣人民若有條列的8種行為時,總督府將視為軍事犯處分之。

24

24

2009/4/15

下午 07:57:3


090415總都的故事-4.indd

從總督府到總統府

參考書目: 井出季和太,《臺灣治績志》,(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37)。 古野直也,《臺灣代誌(下)總督府到總統府》 (臺北:創意力文化,1996)。

臼井勝美/高村直助/鳥海靖/由井正臣編,《日本近現代人名辭典》 (東京:吉川弘文館,2002)。

杉山靖憲,《臺灣歷代總督之治績》 (朝鮮:帝國地方行政學會朝鮮本部,1922)。

林滿紅,《獵巫、叫魂與認同危機 臺灣定位新論》 (臺北:黎明文化,2008)。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臺灣總督府》 (臺北:前衛出版社,1996新修訂版第2刷)。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

第一篇》

(臺北:南天書局,1995(復刻版))。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

第二篇

上卷》

(臺北:南天書局,1995(復刻版))。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誌稿

第一卷》

(東京:青史社,1989(復刻版))。

網路資源: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內田嘉吉 http://zh.wikipedia.org/wiki/伊澤多喜男 http://zh.wikipedia.org/wiki/上山滿之進 http://zh.wikipedia.org/wiki/川村竹治 http://zh.wikipedia.org/wiki/石塚英藏

82

82

2009/4/15

下午 07:59:3


090415總都的故事-4.indd

總督的故事 甲午戰爭與馬關條約

圖像來源: 總統府:頁63下 外交部:頁16上、頁17、頁64下、頁65、頁70~71 國立故宮博物院:頁12上 國家圖書館:頁29左下、頁32右下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頁11上、頁13上、頁14、頁30下、頁31、 頁35、頁39右、頁41上、頁42右上、頁43左、頁44右 國立臺灣博物館:頁5、頁8~9、頁19下、頁20、頁24下、頁26、頁27右上、 頁28、頁29右下、頁30左上、頁32左上、頁33左上、頁34左上、頁36、頁38左、 頁39左、頁40左、頁42左、頁43右、頁44左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頁42右下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頁27左上、頁32右上 國史館:頁34右下、頁37、頁45右 、頁48下、頁50、頁52~55、頁58~61、頁63上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頁13下、頁15、頁21、頁22上、頁23、 頁25、頁29上、頁45左、頁46左、頁47、頁48上、頁49中、頁56~5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頁49下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頁19上、頁30右上、頁32右中、頁38右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頁46右 嘉南農田水利會:頁40右、頁41下 中國國民黨黨史館:頁62、頁64上 中原大學黃俊銘教授:頁48中、頁49上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楊孟哲教授:頁22下、頁24上 明台高級中學林芳女英董事長:頁34右上~中 林品桐:頁6~7、頁10、頁16下 沈懷玉:頁66-68 張敦智:頁27下 顏淑娟:頁11下、頁12下 王建鈞:頁33右

83

83

2009/4/15

下午 07:59:3


090415總都的故事-4.indd

從總督府到總統府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資料 從總督府到總統府 : 總督的故事 / 林滿紅主編 --初版-- 臺北縣新店市 : 國史館, 2009.04 面

公分 --

ISBN 978-986-01-8116-6(平裝) 1. 臺灣總督府 2. 臺灣史 733.2801

98006112

總統府一樓展覽「從總督府到總統府」:

總督的故事 主編:林滿紅 著者:林滿紅、徐國璋、溫國良、陳文添、 黃得峰、王學新、顏義芳 編輯:王建鈞 出版機關:國史館 地址:臺北縣新店市北宜路二段406號 網址:http://www.drnh.gov.tw 電話:886-2-2217-5500 2009年4月初版一刷 定價:80元 展售處: 1.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門市部) 地址:南投市中興新村光明一路256號 電話:(049)2337678 網址:http://www.th.gov.tw 2.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地址:臺北市松江路209號1樓 電話:(02)25180207 網址:http://www.govbooks.com.tw 3. 五南文化廣場(發行中心) 地址:臺中市中山路6號 電話:(04)22260330 網址:http://www.wunan.com.tw 欲利用本書全部或部分內容者,須徵求著作財產權人同意或 書面授權。請電洽本館秘書科:02-22175500轉209 GPN:1009800831 ISBN:978-986-01-8116-6(平裝)

84

84

2009/4/15

下午 07:59:3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