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2012-issue3-C

Page 1

2012

ISSUE

3

《未得之地》

總幹事的話

本期主題

今年六月初英女王登基六十週年的慶典之後,COCM 的同工退修會在英國伯明翰

夫婦同心 共負一軛

附近的營地舉行。來自各地的同工們暫時放下他們忙碌的事工,聚集一堂來敬拜主、彼

◆蔡樂強 & 張雅琴

此相交、分享、禱告。這次退修會的主題是“安息、得力、事奉主”,我們查考新約聖 經中有關耶穌服事的經文,學習祂是如何停下來休息並重新得力,這也是我們宣教事工

從亞洲到歐洲─我的信心之旅

得以持續發展的力量源頭。我們在回顧過去服事經歷的同時,也分享了各自在其中所學

◆甄約伯

習的功課,深知在我們屬世生命的旅程中,我們也不斷地經歷屬靈生命的改變,努力奔 跑那擺在我們前面的服事主的路程。 今年,我們特別高興見到有好幾對 COCM 的特約同工夫婦來參加退修會。自從在 2009 年差會更新了異象並重新設定宣教策略之後,我們就開始探索並嘗試與教會、宣 教團體以及個人建立新型的宣教合作模式。在此期間,我們跟不少帶職服事的基督徒和 教會的平信徒領袖同工合作,他們也都十分認同 COCM 的異象。在合作過程中,我們

如此事奉─我在 COCM 的 " 特工 " 事奉 ◆邱肇康 福音的夥伴 ◆ Bryan & Margaret Charles

逐漸意識到要在歐洲的宣教工場上更有效地開展事工,我們應該更進一步發展跟這些宣 教夥伴之間的合作關系。於是,我們開始邀請一些宣教夥伴加入 COCM 成為特約同工。 這些特約同工是一群願意委身宣教的弟兄姊妹,他們樂意拿出相當 一部分的時間直接參與和支持宣教前線的事工。雖然這些服事都是 義務性質,但是他們是我們同工隊伍中的成員,參與我們的各項活 動並接收我們的所有信息。 同工退修會中最難忘的一段時光就是聽到我們的新同工講述神 如何帶領他們加入 COCM 這個大家庭的故事。在這一期《未得之 地》中,我們將與你分享幾位 COCM 特約同工的個人見證。蔡樂 強牧師出生於香港,之前帶職服事在香港本地和中國内陸的教會, 他的妻子張雅琴姊妹出生成長於台灣,現在他們一家定居在英國曼 徹斯特。甄約伯弟兄出生於新加坡,曾在新加坡和亞洲各地先後從 事商業和公共服務領域的工作。他的妻子 Jana 是一位捷克的醫生, 他們夫婦與兩個女兒現居於捷克。邱肇康弟兄是當中最年輕的一位 特約同工,他來自香港,並先後在香港和英國的多間教會積極參與 服事。他的妻子郭嬌姊妹於 2012 年初加入 COCM 成為活水書室 的全職同工,他們目前居住在米頓堅。 我盼望他們的故事能激勵更多有帶職宣教呼召的弟兄姊妹們考 慮以特約同工的身份加入到我們宣教的行列中。讓我們為這些特約 同工們禱告,求神賜智慧幫助他們平衡本職工作,服事以及家庭生 活,讓他們在宣教工場上事奉更有力。願神繼續保守我們之間有合 一的靈,在同心合意興旺福音的道路上結出更多美好的果子。

牧師

神恩澤僑胞 福音遍全歐

Reaching the Chinese to Reach Europe

1


《未得之地》

推動差傳

夫婦同心 共負一軛 蔡樂強 & 張雅琴

蔡樂強和張雅琴夫婦分別在 2012 年和 2011 年成為 COCM 的特約同工, 現居英國曼徹斯特地區。他們夫婦二人協助 COCM 在英國和歐洲大陸地 區鼓勵和支持不同的教會。

蔡樂強的故事 我在香港出生長大,從小跟著母親到潮人生命堂聚 會。十三歲時決志信主,之後就開始在教會的青年團契 和主日學事奉。大學畢業後,從臺灣回到香港,除了工 作及參予社區公共服務,其餘時間都投入在教會的事奉 中。當時正逢中國大陸開始對外開放,我便同教會的弟 兄姊妹以探親之名,大量攜帶聖經進入中國大陸,支持 當地的教會。隨著大陸不斷的改革開放,我也越來越多 參與大陸的福音事工,包括資助神學生、協助領袖培訓 並建立教會。我感謝神在過去二十多年間給我機會在中 國大陸服事祂,並見證祂的大能與大愛。 2004 年因孩子教育的需要,內人張雅琴 帶著兩個孩子來到英國,我則繼續留在香港工 作、服事。當初我們也並未決定,若孩子上大 學後,我們的去向究竟如何。但隨著在大陸服 事的深入,那裡已經有一批經長期或短期培訓 的弟兄姊妹,他們在事工上也越來越能站立得 穩;同時香港也興起一批弟兄姊妹願意支援大 陸的福音事工。於是我開始考慮我自己未來服 事的方向是否需要調整? 促使我開始思考未來服事方向的還有另外 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我數年來往返英國,看 見英國如今的屬靈景況。雖然英國曾經是一個基督 教大國,上兩個世紀對全世界宣教的貢獻也幾乎是舉 世無雙,但是近年來物質主義席捲遍地,人的心便像是 被蒙住的大鼓,福音的大槌怎麼都敲不響。與之相對應的 則是大批從中國湧入的人口,當中有長期居留的移民、短 期暫居的學者學生、因生意或其他原因而短暫逗留的人

1 2


士。這些身在異鄉的中國人,反而特別容易向福音開放, 所以在歐洲的中國人實在是一片急需等待收割的禾場。 基於以上的理由,我把是否要到英國服事放在禱告 中。過去一年神藉著環境的變化,讓我愈來愈肯定神 要帶領我到英國來。2011 年 9 月,我在香港有機會與 COCM 的總幹事呂子峰牧師會面,他跟我分享了 COCM 的異象和事工,我都十分認同。其實早在二十多年前, 我已認識 COCM,並參加過幾次 COCM 在香港的禱告 會。近幾年在英國,也間接聽到弟兄姊妹提起 COCM 的

蔡樂強牧師和張雅琴姊妹一家

事工。細想,2011 年 9 月在香港與呂牧師實非巧遇, 而是神的帶領。2011 年 12 月聖誕節,在呂牧師的安

帶孩子遷居英國,感謝神,他們都能順利進入適合他們

排下,我偕同內人雅琴到法國南部馬賽一帶宣教,更清

的學校,同時我自己也趁此機會去大學修讀了一個碩士

楚看見,不單是英國,整個歐洲大陸都是待收的禾場;

學位。

也不單是中國人,神若帶領,我們還要向歐洲人傳福音, 還福音的債。

過去七年,神為我開門,讓我有機會到英格蘭幾間 華人教會分享福音,這是我從前在台灣、香港從沒想過

2012 年 2 月,在中國廣東為期三年的神學培訓課

的。後來又受邀在北英倫的復活節學生福音營講道,

程舉行結業典禮之後,我便把我所負責的事工分別交付

便結識了當時福音營的主講人呂子峰牧師,從他的分享

給大陸及香港的同工,同時也把香港的業務放下,並在

中,我對英國以及整個歐洲大陸的屬靈狀況有了更清晰

三月定居英國曼徹斯特,正式加入 COCM 成為特約同

的理解,也對 COCM 的事工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其實

工。四月即奉差派到芬蘭赫爾辛基華人教會協助復活節

我早聽聞 COCM 如何在歐洲被神使用,一直想著是否

聚會,在當中見到弟兄姊妹的屬靈需要,並看見神的奇

可能參予,但因個性被動始終沒採取行動。感謝神讓我

妙恩典,我心中最大的祈求就是:「主啊,差遣我,讓

能藉著成為 COCM 特約同工這個機會參與到歐洲宣教

我見證你的榮耀!」

工場的服事當中。願神使用我成為別人的祝福!

張雅琴的故事 我出生在台灣一個很平凡的家庭,十三歲那年,誤 打誤撞下參加了改革宗長老會為期五天的全省夏令營, 離開營地時就成了一名基督徒。當時其實不太知道何謂 基督徒,營會中聽到的很多道理也不明白,但有句話我 懂,那就是「耶穌愛你」。耶穌愛我,只要我也愛祂, 我便是基督徒了。三十多年來,我最明白的話仍然是: 「耶穌愛你」,愈是認識祂,就愈多經歷祂的愛。 大學畢業後幾年,因結婚的緣故,我從台灣遷居香 港。外子蔡樂強是熱心事奉的基督徒,平日一半時間努 力工作,另一半時間就盡力事奉。我剛結婚時便以照顧 家庭為主,到孩子漸長,才又重拾教會服事,特別是婦

張雅琴姊妹在喬福華人團契的家庭營上擔任講員

女事工。2004 年為了讓孩子有更適合他們的教育,我

1 3


《未得之地》

推動差傳

從亞洲到歐洲─ 我的信心之旅 甄約伯弟兄於 2011 年成為 COCM 的特約同工,他曾服事 於香港建華基金會 9 年,主要從事與中國大陸事工相關的各 項發展計劃。甄弟兄有 20 年的時間在亞洲各地的多家商業 公司供職。他的妻子 Jana 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捷克人,他們 有兩個活潑可愛的女兒。目前,他們全家在布拉格國際教會 崇拜,同時甄弟兄也是該教會的長老。

甄約伯

遷往布拉格。我一向認為我的呼召是要服事在中國的同 胞,因此覺得遠道來到歐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對 中國事工的參與。頭幾年我都經常往返於中國和捷克之 間,跟進我所負責的項目。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我的眼 睛終於被打開,開始看見我所服事的對象並不是一個地 方,而是一個群體。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中國人湧入歐 洲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其實我並不需要遠赴中國才能

全球化發展和科技的日新月異給我們這代人提供了

接觸到這群人,他們就生活在我的周圍。

一個絕無僅有的選擇空間,我們可以自由選擇想要去哪 裡生活、學習或是工作。我個人的經歷就是這種全球化

這個全新的視野完全改變了我對歐洲華人事工的看

趨勢的寫照。自從二十二歲那年離開家,到西方國家接

法,我不再經常兩頭跑,取而代之的是開始尋求在歐洲

受大學教育,我就再沒遷囘故鄉。就像亞伯拉罕那樣,

服事華人的機會。三年前,一間加拿大華人教會來布拉

我也永遠離開了我的吾珥。之後,未經我孩子們的許可,

格短宣,之後有三人信主。當時短宣隊提議讓我成立一

就帶著她們在兩歲前輾轉了三個不同的國家,如今,她

個查經小組,每週聚會一次,栽培這些初信的弟兄姊妹。

們生活在第四個國家。對我們一家來說,家從來不是某

於是,這個查經小組就開始每週在我們家聚會,六個月

個具體的地點,而是我們生活所在的地方。不斷的改變

後,這些初信的信徒受洗,這個查經小組也開始慢慢發

對我來說是過去人生的常態,當我回望這段人生經歷的 時候,就不禁對 Eugene Peterson 所寫的《長久順服》 中的主題產生共鳴,他寫道,人生就像一段信心的旅程, 從世界出發,前往天國。 神並不是呼召我們去一個具體的地方,而是呼 召我們踏上這條信心的旅程,因此我和妻子常常提 醒我們自己以及孩子們,旅行的時候要輕裝上路, 對世界的東西不能抓的太緊。我們都是健忘的 人,因此需要彼得後書一章 12 節來作為提醒。 我們立志要在旅途中的每一站都尋找服事的 機會,但我必須承認,在目前這一站布拉 格的服事並非一帆風順。因爲要就近照顧 Jana 年邁的母親,我們一家在 2004 年

1 4


展成爲團契,除了查經,還有十一奉獻和聖餐聚會。

COCM 正能給我提供這樣的一個機會,於是我申請成為 COCM 第一位特約同工。

大概兩年前,呂子峰牧師在《未得之地》中寫道, 保羅通常都跟他所探訪過的教會建立福音夥伴關系。這

Jana 和我為能有機會加入 COCM 這個大家庭而感

促使我給子峰牧師寫了一封信,詢問他是否會考慮與不

恩並覺得榮幸。在同工退修會上,我們感到所有同工們

是 COCM 所建立發展的團契建立夥伴關系,並吸收這些

的真誠接納和歡迎。他們對主的信心和熱心都藉著他們

團契的領袖成為 COCM 同工團隊中的另類成員,這樣不

的行動顯明出來,能與他們同工實在是有福。我盼望能

僅可以幫助 COCM 擴大事工範圍,同時也能節省資源。

在將來更多認識這個同工的團隊,並能擺上我自己的五

而這些團體的領袖不僅能從 COCM 那裡得到事工上的支

餅二魚,與他們一同拓展神的國度。

持,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監督。由於他們中很多人都具 備豐富的專業工作經驗,因此他們也能為 COCM 增添多 樣性,使 COCM 在瞬息萬變的宣教工場上保持競爭力和 活力。 恰巧,子峰牧師在那時也正考慮採用一種與以往不 同的同工制度。因為對於宣教事工發展挑戰最大的並不 是缺乏財力或機會,而是缺少願意委身並具備良好訓練 的宣教同工。這新一類的同工包括那些已經在歐洲從事 華人事工但卻還沒有預備要成為全職宣教士的弟兄姊妹, 藉著引入這個創新的特約同工制度,COCM 可以最大 程度的使用現有資源來更有效的開展事工。我一直以來 都想要有一個在事工上能給予我指導和幫助的機構,而

甄弟兄和妻子以及他在捷克

的家人

如此事奉─

邱肇康

我在 COCM 的 “ 特工 ” 事奉 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我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我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在香港成長、信主、受洗、 讀大學、工作。在我讀大學本科的時候,神呼召我開始

排,我在英國留學期間遇到了神為我預備的另一半,於 是在 2011 年,我與郭嬌姊妹結成主內夫妻。

進入大學福音事工的服事。期間,為了進一步裝備自己 有效服事,便同時間於香港衛道神學研究院修讀了兩年

如果說因著神奇妙的帶領,我在英國遇到了我人生

的神學文憑課程,通過老師的言傳身教,我自己的反思

中的另一半,那麽與 COCM 的邂逅則是我在英國這段日

以及上帝親自的重塑,為我奠定了日後帶職事奉的基石。

子中的另外一段奇遇。2009 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來

後來,因著我一直以來的留學夢,便把心一橫,辭掉工

到約克華人教會參加主日崇拜,恰巧在那裡遇到了當時

作,來到英國的約克大學攻讀經濟及金融學碩士,畢業

從美國前來探訪的林雲達長老和孫蔚信長老,在交談中,

後在英國一家公司做經濟及商業分析。感謝神奇妙的安

他們跟我分享了很多英國華人福音事工的迫切需要,特

1 5


《未得之地》

推動差傳 邱肇康弟兄與盧頓華人教會

的弟兄姊妹們

別是在教會領袖上的缺乏。同時,他們也建議我要順服

經,主日講道以及家庭探訪。若是 COCM 舉辦的一些

主的帶領,在英國更多參與服事。兩老(長老)如此的

營會,我也會在營會前協助帶領小組長培訓,在營會中

委身和不辭勞苦深深地打動了我,並促使我開始探索在

做信息分享或是各類講座。

英國事奉的可能性。此後,我開始更多觀察在英國的留 學生的屬靈需要和英國大學學生福音事工的特性,同時

如今,我帶職事奉也有了一段時間,期間面臨最大

我也著手研究英國的信仰現況,華人教會的結構和對此

的挑戰就是時間管理。我每天都要禱告,求神幫助我合

現況的應對。因著神的預備和帶領,我在 2009 年年末

理地來安排工作和業餘時間,以致於我不僅能在工作上

認識了到訪約克華人教會的 COCM 總幹事呂子峰牧師,

榮耀神,同時也能利用我的業餘時間有效率地協助機構

並受邀參與了 COCM 舉辦的中國大陸學生事工研討會,

和教會的服事,並幫助我所服事的群體在主裏成長。

從那裏我開始更多瞭解 COCM 的異象、宣教策略、宣教 運作和架構。自此之後,我就一直與 COCM 保持良好的 關係,對 COCM 的認識也與日俱增。

雖然我不是 COCM 全時間的同工,但是作為“特 工”的我,也在這個廣大的宣教工場中扮演特別的角色。 首先,我以 COCM 同工的名義到不同教會講道或分享,

2010 年,COCM 正式推動“特約同工”計劃,呂

以致當地教會和教會的領袖能更多認識了解 COCM,若

子峰牧師特地詢問我是否願意成為 COCM 的特約同工,

有感動,也能加入支持宣教的行列。同時,我也會把教

並帶職參與到 COCM 的事工中。我一口答應,這實在是

會的需要分享給 COCM,這樣大家可以互相連結和支

我的榮幸,也是神的恩寵。在做“特工”的過程中,我

持,增加事工信息傳遞的有效性。其次對我個人而言,

亦感受到主藉著這樣的服事進一步塑造和操練我這個器

COCM 就像我的家,我幾乎每天下班都會到 COCM 中

皿。我平時主要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帶領查經班或培訓課

心,中心裏的同工和牧者就像我的家人一樣,給予我生

程,間或也受邀在主日去不同的教會講道。同時,由於

活上的鼓勵和屬靈上的牧養,讓我的服事不僅僅只是給

COCM 在歐洲大陸事工 的需要,我也會利 用公司年假或 周末時間去 歐洲不同 教會帶 領 團 契查

予,也有很大的得著。 我被稱為“特工”,我覺得一方面因為上帝特別憐 憫我,揀選軟弱的我踏上與他同工的道路;另一方面, 特約同工的英文是 associate,對我而言更有“連結” 的意義在其中,我在 COCM 的事奉,不僅把我和神連 得更緊,也讓我跟宣教工場上的同工們繫得更密。感謝 主,讓我現在藉著帶職事奉參與到歐洲宣教的事工中, 並在其中學習什麼是“多作主工”,“當作活祭”和“謙 卑順服”。我深信上帝正藉著這樣的事奉來預備我,或 許我會從此出發,在未來踏上全時間事奉之路。

1 6


福音的夥伴

Bryan & Margaret Charles

Bryan 自 1990 到 2007 年在北德文郡的一所寄宿

英語的學生申請英國大學時的語言水平證明)。如果他

學校教英文。2006 年五月,他在學校遇見了兩位基督

們要去大學面試,我們就會去火車站接送。有時,我們

徒學生並邀請他們來我們家。不久,每周五晚上都有六、

也帶他們去欣賞德文郡的風景。偶爾,Margaret 會教女

七位學生固定來我們家聚會,他們大部分都來自香港。

生們做手工。聖誕期間,我們有傳統的慶祝派對,學生 們對其中的遊戲和美食都感到新奇。若他們的父母來探

在我們家的聚會主要是分享神的話。我們通常先一

望他們,我們也會請他們的父母來我們家喝英式下午茶。

起吃飯,這對中國學生來說很重要,Margaret 為此買了

去年九月,一位學生的家長邀請我們去香港,並接待我

一個電飯煲並努力提高煮中餐的手藝!晚飯後我們唱詩 歌,然後查經。學生們通常以聽為主,儘管有時候很難 知道他們的真實想法,我們仍然鼓勵他們提問並參與討 論。聚會完大家會留下來聊天,喝我們預備的中國茶, 然後我們再送他們回學校。 我們鼓勵信主的學生去當地教會。Dragon 接受了 我們的邀請,固定和我們一起參加聚會。另外兩位學生 Jaco 和 Peter 隨後也加入我們。主日崇拜結束後,學生 們會跟我們一起享用英國傳統的星期天午餐。 我們發現,想更多了解中國學生,需要花時間主動 跟他們交朋友。開學前或期中放假時,我們會請一兩個 學生來我們家住,並參加我們的家庭靈修。我們也盡量

Charles 和 Margret 夫婦探訪在香港的學生們

幫助他們的學業,特別幫助他們補習雅思考試(母語非

1 7


總部

們住在他們家,這讓我們切身感受到當地

總幹事:呂子峰牧師 2 Padstow Avenue, Fishermead, Milton Keynes, MK6 2ES, UK 電話:+44-(0)1908-234-100 電傳:+44-(0)1908-234-200 電郵:cocm@cocm.org.uk 網址:www.cocm.org.uk

的文化。如今我們周五的聚餐更具中國風

香港辦公室

味,學生們顯然非常喜歡!

鄧志明牧師 九龍灣臨興街二十一號 美羅中心二期522室 電話:+852-2549-5288 電傳:+852-2549-5155 電郵:cocmhk@cocm.org.hk 網址:www.cocm.org.hk 主席:湛乃斌牧師

我們與 COCM 的合作源於我們對中文 屬靈刊物的需求。我們相信閱讀母語的屬 靈刊物對學生們會更有益處,所以就聯絡 了 OMF 和 COCM,向他們訂購福音小冊

Charles 和 Margret 夫婦探訪在香港的學生們

以及中英對照的聖經。COCM 的網站羅列了各地華人教會和團契的聯絡人,幫助我們把將 要去別處上大學的學生介紹給當地的教會和團契。在 Jaco 去諾丁漢特倫特大學念書前, 我們聯系到了當地校園團契的負責人 Carmen。通過她, Jaco 在之後的三年一直參加教會 和團契的活動。另外一個女生 Gloria 去埃塞克斯讀大學,我們送她去學校時,COCM 同工 素英已在那裏等我們,她隨後介紹 Gloria 認識團契的另外兩位基督徒同學,Gloria 之後一 直參加團契的活動。我們後來也認識了在那裏其他的 COCM 的同工愛玲還有素英的先生慶 光。去考文垂參加 Dragon 的洗禮和畢業典禮時,我們也和當地華人教會的弟兄姐妹有美 好的交通。 COCM 的營會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中英倫復活節營會為中部地區的學生們提供了好 機會,Jaco 和 Dragon 都從中獲益匪淺。Dragon 已在讀研究生,他參加 COCM 的國語學 生 營, 很 受 激 勵, 並 願 意 更多服事主。 COCM 出 版 的 事 工 通 訊幫助我們更多地了解來 自中國大陸的學生。我們 也 定 期 聯 繫 COCM 的 同 工,請他們為我們和我們 所接觸到的中國學生禱告。 我們就這樣互為福音的夥 伴,為的是要鼓勵年青學 生們在基督裏繼續成長。 Charles 和 Margaret 去香港探訪 Dragon

馬來西亞BERHAD辦公室 廖志健先生 Unit 697-2-2, Desa Kiara, Jalan Damansara, 60000 Kuala Lumpur, Malaysia 電話:+60-(0)3-7722-3670 電郵:davidckliew@gmail.com cocmmsia@gmail.com 網址:www.cocmsea.org 主席:Mr Bryan Lee

新加坡辦公室 主席:余嚴軍教授 420 North Bridge Road #05-07 North Bridge Centre Singapore 188727 電話:+65-6338-6283 電郵:cocmspore@gmail.com 網址:www. cocm.org.uk

美國委員會 主席:陳德修牧師 1960 Silas Deane Hwy, 2nd Floor, Rocky Hill, CT 06067, USA 電話:+1-860-257-3896 電郵:info@cocmusa.org 網址:www.cocmusa.org

加拿大溫哥華委員會 主席:陳若魯先生 P.O. Box 32528, Richmond, B.C. V6X 3S1 CANADA 電話:+1-778-591-0109 電郵:lrlchen@telus.net 網址:www.cocmcanada.org

www.cocm.org.uk Registered Charity No.232651 No.1135892 Company No.7106567

編輯部: 呂子峰牧師.呂鍾凌.殷敏.伍于美

訂閱

奉獻

《未得之地》由基督教華僑佈道會(COCM)出版,

請將以上訂閱資訊寄往:

神呼召我們在歐洲事奉,感謝世界各地的弟兄姊妹長期以來在經濟上支持我們。很多

是報導英國和歐陸華人福音事工的季刊,免費贈閱,

COCM

在歐洲的華人和絕大多數的歐洲人仍未接受福音,我們呼籲您繼續與我們同心同工,

歡迎個人或是教會訂閱。

2 Padstow Avenue,

一同拓展神的國度。若神感動您通過奉獻與我們同工,請用以下方式跟我們聯繫。

請提供以下資訊:

Fishermead,

教會名或個人姓名(中文及英文)

Milton Keynes,

英國境內奉獻

地址/郵編;通訊電話/手機;電郵地址;訂閱中文或

MK6 2ES, UK

支票:抬頭請填寫COCM

英文份數;訂閱方式:郵寄或電郵(PDF格式)

或致電: +44 (0)1908 234 100

寄往 COCM, 2 Padstow Avenue, Fishermead, Milton Keynes, MK6 2ES, UK

或傳真: +44 (0)1908 234 200

銀行轉帳:請與COCM總部連絡

您也可直接到我們的網址參閱電子版

或電郵:殷敏 minyin@cocm.org.uk

海外奉獻

www.cocm.org.uk

(題目請註明《未得之地》訂閱)

請連絡你所在當地的COCM辦公室/委員會或與COCM總部連絡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