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服務得到成就 服務老人與弱智人士的兩位母親

Page 1

透過服務得到成就 服務老人與弱智人士的兩位母親 文:盧夢露、彭梓宸 / 編輯:王偲庭

來自雙福基金會的兩位志工 余九妹小姐,退休前從事保險業者,退休後本著服務的熱誠,除了在雙福基金會做倡導服務外,也在其他領域服務。 高惠萍小姐,是倡導夥伴中最年輕的一位,本身要照顧家庭,但也利用空餘時間前來服務社會大眾。 身為倡導人的他們目的就是要把自己擁有的知識倡導、推廣給有能力為這個社會付出的人。

他們都是看見了社會的需要 伸出了服務的手 余九妹做了 23 年的保險,「我是比較雞婆的人。」她輕笑地說著,以前在工作的時候接觸的人很多,對於保險相關問題都盡全力提供協助, 後來是因為耳朵平衡有問題才退休。其實以前讀高中的時候她就常常去教養院陪伴老人,結婚帶小孩的時候,也有去家扶基金會的溫媽媽志工 隊服務,陪伴弱勢家庭小孩,並教導遇到緊急情況時如何自己打理家裡。余九妹笑著說:「我一直都很喜歡當志工,為別人服務,還有因為當 志工的時候有很多東西可以學習。」 高慧萍因為看到電視上關於老人遺棄的報導,內心產生疑問,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他們會流落街頭?他們的家屬在哪裡 ? 慢慢地從單純的 憐憫心到採取實際行動,開始關心並參與老人議題。後來因緣際會到雙福基金會接受培訓志工的課程指導,了解關於協助老年人的知識,有了 基本知識後開始到養老院去服務長者。


儘管想像與實際情況有所不同 仍盡心付出 余九妹服務的對象比較特別,是教養院的弱智住民,剛開始有些住民不願意跟她講話,讓余九妹很慌張,不 知如何跟他們相處。余九妹想更親近他們、讓他們接受她,於是用心地去找一些相關資訊,學習怎麼和他們相 處,透過學習的資訊,結合一些自己的想法,發展出一些新的相處模式。住民們其實已經四、五十歲,「與年 齡無關,他們有他們的世界,把他們當成孩子看待就可以了。」余九妹帶著慈愛的目光說著,因此她把過去自 己家中孩子玩的玩具都帶去教養院,這些琳琅滿目的玩具都讓住民充滿興趣,例如會發出聲音的布偶、積木、 三角板、沙包等等。服務處有 13 位住民,除了需要準備不同的食物,還需因應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準備不同的 互動方式,例如有人不太會講話、有人比較聰明,所需要的互動方式都不同,為此余九妹時常準備一大包工具 去陪伴他們。「以前沒有準備,到了現場就會手忙腳亂,不知道如何應對,但現在連最基本的溼紙巾、垃圾袋 也會準備,住民吃完東西就能幫他們擦手、處理垃圾。」余九妹回憶著過往的情況,無奈又好笑地說,從最初 的慌張到現在的熟練,余九妹試過很多方法,才慢慢找到答案,接受一個又一個不同的挑戰,熱誠地繼續服務 下去。 高慧萍雖然在服務前已經有受過訓練課程,也聽過基金會的前輩們的經驗分享,但實際情況與想像仍有不 同。「剛開始以為只是很單純的陪伴長輩,而養老院的長輩們平日都是快樂的喝茶聊天,但實際上並不是我想 的那樣。」高慧萍說他第一次到機構接觸長者們後的感想,養老院的長者們其實就像小孩子一樣,會吵也會鬧 脾氣,也一樣愛玩。所以高慧萍會帶一些桌遊跟他們互動,利用玩耍的期間,引導並告知他們規則,漸漸地他 們會進入狀況,從原本的抗拒到後來以興奮的情緒跟志工們互動。也有的長者會一直嚷嚷著要回家,詢問家人 在哪,此時高慧萍會勸說他們,告訴他們住在這不錯,或俏皮地說外面下雨不能出去,或是放歌給他們聽,轉 移他們的注意力。 有些接受培訓的人在課後發現自己不適合這個職位,或是無法接受這樣的服務而選擇退出,但對余九妹和高 慧萍來說,比起遇到的困難,她們更看重服務背後對這些長者、弱智住民的意義和所能帶來的幫助,因此支持 她們有強大的意願繼續付出。

他們的付出不只影響自己 也投射到家人身上

看他們進步 是我堅持下去的動力 - 高慧萍小姐

余九妹平時帶 13 位弱智住民一起進行團康活動,透過活動教導他們,舉例來說在聽音樂的活動時,有的人喜歡看著螢幕的 歌詞,有時他們會想觸碰螢幕,就要告訴他們不能摸。或是在長桌上的滾球活動、丟沙包遊戲等,訓練他們的專注力,或是教 導他們玩撲克牌,經由各式各樣的活動,讓他們可以開心地玩耍同時學習。而退休前的余九妹曾是主管的身分,後來生活多了 很多時間,反而沒有了目標,覺得很空虛,但透過跟住民們的互動,找回了她在當主管時的成就感,讓她覺得她不再是一無是 處的人,是能回饋給社會、幫助到弱勢族群的人。這也是余九妹常跟家人說的:「『ㄕㄡ ˋ』有兩個字,一個是授予的『授』, 試手心向下;另一個是手心向上,接受的『受』,我們要當給予的那個人。」 高慧萍說過住民的回饋是讓她堅持下去的理由,去探望他們時他們會說:「啊!你來了!」就好像是自己的親屬,住民們 會非常期待她的到來。其中有位失智、雙眼失明、長期臥床的住民,以前都不理人,個性比較沉默。但是高慧萍會慢慢的教他 做運動,下次見面時請他做二十下運動,成功了之後準備他喜歡喝的牛奶獎勵他。高慧萍輕輕說道:「看他們進步是我堅持下 去的動力。」或許是受到母親服務時的感受鼓舞,高慧萍的女兒目前是東海社工系的學生,平常也投入很多相關的服務活動。


養老院的長者們其實就像小孩子一樣,會吵也會 鬧脾氣,也一樣愛玩。所以高慧萍會帶一些桌遊跟 他們互動,利用玩耍的期間,引導並告知他們規則, 漸漸地他們會進入狀況,從原本的抗拒到後來以興 奮的情緒跟志工們互動。也有的長者會一直嚷嚷著 要回家,詢問家人在哪,此時高慧萍會勸說他們, 告訴他們住在這不錯,或俏皮地說外面下雨不能出 去,或是放歌給他們聽,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有些接受培訓的人在課後發現自己不適合這個職 位,或是無法接受這樣的服務而選擇退出,但對余 九妹和高慧萍來說,比起遇到的困難,她們更看重 服務背後對這些長者、弱智住民的意義和所能帶來 的幫助,因此支持她們有強大的意願繼續付出。

耐心的陪伴著弱智住民玩耍的余九妹小姐

未來希望有所改變 整個社會能一起加入 余九妹目前除了服務住民,還有帶領實習生,起初因為她是第一屆領導人,不太清楚如何帶領,以為讓實習生跟著就好, 去了團督訓練後才知道要告訴他們大概的情況,多跟他們分享一些經驗,以後出去服務時才能更快上手。有位實習生過去沒有 接觸過教養院的小孩,結束後他對於住民的相貌受到了一些衝擊而感到難過,余九妹親切的引導他說:「上帝做了很多娃娃, 當中會有些瑕疵品,把他們當成這些娃娃,我們有能力就把他們照顧好,世上有很多人是比較弱勢的,我們只能協助、陪伴, 也不能做什麼,不要難過,他們也活的很快樂,不會因為你的難過活得比較好。」余九妹也提到,有很多事不是我們希望就可 以達成,當志工要知道自己是歡喜甘願來當志工,要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要有太多要求。 高慧萍在宣傳志工服務、應召新志工時,覺得相關的志工服務內容要讓大家慢慢了解,有一定資訊、熱忱後再考慮加入, 如此一來參與者能更快接受並投入服務。因為進入機構需要磨合,偶爾會感受到衝擊,宣導配合課程能讓人較快進入狀況,不 會因為參與者不適合退出,而又需重新招聘。此外,這個職位還能夠提供沒有管道服務的人加入服務的行列,例如建議基金會 辦理大學生的營隊,深入大學宣傳。高慧萍女兒學校的老師說過:「台灣社工除了嚴重不足,也沒有完整安全的措施,社工的 父母也會擔心,在第一線服務的沒有保障。」照顧長者其實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不僅要時時注意長者行為,還要照顧他們的 生活起居、情緒,但是政府不管是在法律上或是機構人力資金給予的部分都略顯不足,此外還有養老院在設備方面的供給不足, 有些長者能活動,但在機構裡只能發呆過日子,這是老年人口老化的太快的問題,希望這些問題未來都能有改善,大家一起往 更好的社會邁進。 余九妹和高慧萍扮演著兩個身份,為家庭付出的媽媽,為社會大眾服務的志工,哪一個角色他們都沒有落下,盡力去做, 也在過程中找到自信及歸屬感,讓不管是自身還是受到幫助的人都能獲得愛的力量。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