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聞解字

Page 1

第一單元 說聞 1 強作「解人」

1 強作「解人」

一位曾與某名媛共進晚餐男士,在一個宴會場合中,不經意被記者碰見,其 時,雖祇有該男士在場,而媒介在「處理」此則「新聞」時,仍說道:「與某某 某緋聞之男友某某某,亦在場……。」緋,音非,俗白讀為匪;緋聞,在一般人 心目中,早已定義為「不正常男女關係」,但問題是,未婚男女,在一個公開場 合中(餐廳),共進晚餐是一般正常的社交活動,算得上是「緋聞」嗎?男士與 女士相聚,就一定是女士的男朋友嗎? 一位知名女士,到機場為女兒送行,媒介竟然振振有詞說她到機場向女兒 「告別」!聽起來令人難過,那麼大的媒體,竟然沒有把關機制(gate keeping),致令「道別」說成「告別」!(想想甚麼叫「告別式」!) 一位人士,在解釋那個粗俗、不尊重女性的「三八」一詞時,說是自清末開 放廣州五口通商之後,外國婦女因為衣著異于我族——聳胸束腰放腳,而被視為 妖野,故祇准她們逢月之初八、十八和二十八這三天,方能入廣州城購物。其 後,遂有了「三八」這一詞,意涵——就像這樣妖妖野野的怪女人。 這樣的說法很動聽,不過可能經不起檢驗。學術上有所謂孤例引證(single example)之誤,亦即所舉之例,經不起考驗,一受到質疑就站不住腳。以本例 來說,既然語源在廣東,則為何「三八」一詞,不出自廣東人之口,不在廣東流 傳?當然廣東人現在也講「三八」,但那該當是「新方言」而已。 媒介如果亂用名詞,胡亂為某詞下定義、強作解人,則社會可能「陷入」詞 盲危機。


2 大哉!爆料!

因為「社會劇情」需要,套用一句俗話,「爆料」一詞不覺在臺灣大大走 紅,紅得有如當紅炸子雞般。某某爆料,某週刊爆料,幾成電子媒介晚間新聞大 賣場的例行性開場白。 爆字是個非常豐盛的形容詞配搭字,例如,我們熟悉的爆炸、爆紅、火爆和 驚爆。香港人更常說爆煲(同穿煲,我人說成穿梆,祕密被揭發之意,有如英諺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爆棚(觀眾滿座,或麻雀胡牌滿貫,也可以形容 超好的事),以及爆燈(特指在比賽中,得到最高分數)等等。 爆料一詞,相信是隨著香港通俗量報之登陸而外滲的。之前,我們祇知演員 因為忘了台詞,而臨急臨忙瞎嗙一番應急,叫「爆肚」;或者上館子點個羊肚油 爆肚兜,大快朵頤一番;不過,多吃了心火燥,脾氣會火爆,人際關係會失衡。 至于新聞、消息嘛,則叫內幕新聞或內幕消息,迂迴些就說據悉、據了解。 香港通俗量報不好用披露、揭露和揭發等比較文雅的說法,而用比較市井的 口頭語――踢爆和爆料。因為――踢爆充滿了動感,而爆料的料,聽起來,更令 人步步期待。料字內涵大矣哉!所謂料,原指材料,如布料;今人則衍義為耐人 尋味、內有乾坤之意。它曾經是古代官員薪俸之外的實物配給(〈白居易‧詠所 樂詩〉:「官優有祿料,職教無羈縻」)。說人有料,表示他是某方面達人,或 有背景之人;合成質料的厚薄輕重,也稱為料,如單料、雙料。粵諺有謂「單料 銅煲(音ㄅㄠˋ,名詞)」,乃諷人與人相交「一滾就熟」(初識便像熟得不得


第一單元 說聞 2 大哉!爆料!

了似的)。港人吃飯加菜,如果是到燒臘店買叉燒、燒鴨之類,就叫斬料。 港人口頭語也經常說「鞫到爆」(氣炸了,鞫,音菊,阻塞不通也),語氣 雖略為粗鄙,但十分傳神(爆指爆血管)。話又說回來,倘若媒介一味將某某人 爆料,某週刊爆料,搬字(口水)過紙(口),作文抄公,以拾人牙慧敷衍閱聽 眾了事,而不去查證,連「傳」、「據說」也惜墨如金,不見賢思齊(不去反省 為何爆料的不是自己),甚而賦予競爭對手可能不該有的江湖(媒介)地位—— 爆料的料可能真真假假,令人眼花撩亂,但一經引用之後,就可能在某種程度 上,肯定被爆之料為真的了!這樣——就媒介本身招牌、自尊形象而言,值得 嗎?搞不好,還會吃上誹謗官司。 向媒介提供消息,一般俗稱為「報料」,而自市民新聞學(citizen journalism)興起後,報料新聞學(source-open journalism)也隨之而勃興,但假 料及沒有價值之流料充斥。與爆料「疑似」的同位詞,應是告密,祇是方向、性 質和訴求有所不同而已。而說到「爆料至尊」,就近世而言,當屬上(二十)世 紀七十年代,擔任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副局長的費爾特(W. Mark Felt)。相 信大家記憶猶新,他在七十年代初,扮演深喉嚨角色(deep throat),把尼克森 總統競選的胡作非為,獨家提供給《華盛頓郵報》記者伍華德(Bob Woodward)和柏恩斯坦(Carl Bernstein)兩人知道。有了這樣的「猛料」,伍 華德和柏恩斯坦當然如魚得水,篇篇特寫和報導,都「直擊」尼克森要害——就 這樣一位位尊勢雄的總統,亦不得不黯然下台!這就是那有名的水門案醜聞。其 後,伍華德和柏恩斯坦獲得美國記者最高榮譽的普立茲獎;1974年,他們兩人把 水門案寫成《國王人馬》(All the President’s Men)一書;1976年,此書拍成電 影〈大陰謀〉,不論書或電影皆叫好叫座,〈大陰謀〉還曾入圍奧斯卡八項提 名。也許,除了「纏勁」之外,運氣——是伍華德和柏恩斯坦兩人的「守護 神」;不過,再細心一點,他們兩人把調查報導地位,推到極至,也的確可以名 留新聞史。


至于遺「爆」萬年的,也非麥卡錫(J. R. McCarthy, 1908-1957)莫屬。他是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在擔任議員時(1947-1957),屢言美國國家機構充斥共產 黨員,經媒介報導而搞得社會沸沸揚揚,而結果竟是子虛烏有。而自後字典就多 了一個“McCarthyism"的字,喻反共偏激主義。


第一單元 說聞 3 考古的發現

3 考古的發現

報載臺南市南之科南關里遺址處,挖掘出土之獸骨,以狗骨最多,距今約 四千五百至五千年左右。這個發現,進一步旁證了我們遠祖,確曾以狗肉做為主 要肉食之一。 狗,古早即有「地羊」之稱,而自然的然,起初作「 2

狗肉(

,中作「冫」),其後,再加上火(

」(音同然),就是

),說明狗肉是用煮的、烤

的——就象家常菜一樣自然,也表徵了遠祖熟食的開始;因此,然,也就是燃燒 之意,把火加上去作形符,將然作為音符,是一個踵事增華之後設字。不過,這 也看得出漢字演進之邏輯性:兩點水為冰,三點水為水(後定形為形符,如蕩 漾);一點為炷(丶),燈中之火炷也;而四點則為火,而且置于字底部,以突 顯火的形狀。 另外,科南遺址還挖鋤得四千多年前,產自澎湖橄欖石製成之石鋤、石斧和 石錛等農耕和「工作母機」。如「錛」(音奔),是用作平木之具,大概即今之 刨刀或削刀;亦即《中庸》所說「伐柯(執一把斧柄)伐柯(打造另一把同樣的 斧柄),其則不遠」的刨具。 大陸學者在內蒙翁牛特旗高日蘇大里山,發現距今約有五千五百年至 四千二百年間,屬于紅山文化晚期,至小河沿文化時期的岩畫數千幅;其中, 十二幅附有上下連貫的初始文字符號,三百七十二幅附有獨立體、初始文字符 號。寧夏先前也發現距今約七、八千年的大麥地岩畫,數量且超過內蒙大黑山。


如果這些「圖畫文字」,能夠放在漢文字演變脈絡中去深化研究,則不啻為結繩 記事之後,繼「丁公(繩文)陶片」出土,又一次重大發現,追溯上世紀92年元 月濟南市東南龍山文化中晚期遺址的甲骨文源起。 然而,也有大陸文字學者認為,確認某些符號為「文字」,要有確切證據; 否則,難以認定即古文字,不過,也許最不具爭議性的是文章的「文」字,古字 是「乂」(通紋),是真正成為第一個漢文字的字。古文字研究,十分迷人;但 是,現代漢字研究,似乎更加迫切。試想一想,目前全球使用大陸簡體字者超過 十三億人口;而據估計,全球使用正體漢字的,不夠六千萬人,主要使用者在臺 灣、香港、澳門及海外一些中文書報刊。正體漢字該如何面對這一情勢?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